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时间:2019-05-12 19:25: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篇: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新农村,关键看支部”。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作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将其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保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的伟大事业才有组织保障,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在农村才有深厚根基。近年来,我县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取得巨大进步和丰硕成果,但勿庸讳言,随着“三农”工作形势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仍存在许多“不符合”和“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为农村基层组织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也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课题和新困难。

一是经济体制转型带来的新情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农民生产经营日益自主化,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化,农村党员流动日益频繁化。在这一新的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靠过去的强迫命令、行政干预和粗暴作法来组织生产,已经办不到;用以往哪种属地式的办法来教育和管理农村党员,已经行不通。

二是农村税费取消带来的新课题。伴随着农村税费的彻底取消,农村基层党组织以往“催粮催款”的传统职能,已黯然退出历史舞台。由于农村基层党组织职能转换不到位,在工作方向上,出现了不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的迷茫;在工作方法上,出现了“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的尴尬。

三是农业产业经营带来的新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入推进,带来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广泛应用、现代生产工具的日益广泛使用和现代管理方法的日益广泛采用,导致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出现严重的“本领危机”,不知道该如何为农民群众发展生产提供有效的服务,极大地损害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四是发展理念变化带来的新困难。科学发展观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从原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现在推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但目前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理解不深;对促进统筹协调发展,意识不强;对构建和谐乡村的能力和水平,普遍不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引路人”、营造文明乡风的“排头兵”、构建和谐乡村的“主心骨”,让广大农村党员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候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豁得出来”,务必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配强班子,重点是选准支部书记。“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充分说明了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支部书记的极端重要性。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必须不断改革和创新村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进一步扩大选人视野,拓宽选任渠道,不断挖掘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的“源头治水”。要大力从农村大户、退伍军人、回乡青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拔优秀的村干部,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回村担任村干部。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要突出抓好对软弱焕散和瘫痪状态党支部的全面整顿,特别是要按照“思想党悟高、群众威信高、工作热情高、党性修养强、战斗力强、年富力强”的“三高三强”标准,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若本村一时没有村支部书记的合适人选,可以打破地域和身份界限,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或选派机关干部下村任职。

二、加大培训,重点是抓好能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威信和形象,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领导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取决于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上。要坚持以工作需要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实行重点村干部重点培训,优秀村干部强化培训,年轻村干部经常培训,落后村干部抓紧培训。要充分发挥县级党校在村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辅助性作用,充分发挥“述学、督学、评学”机制的助推力作用,不断改进教育手段,不断丰富培训内容,不断加快能力提升。一是提升带领发展的能力,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善于组织和引导发展现代农业,做到村有支柱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二是提升依法办事的能力,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三是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善于通过科技示范、启示教育、民主协商、典型引导等手段来服务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

三、加强管理,重点是管好流动党员。要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党员的有效管理办法,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落到实处。今后,农村党员流动将成为一种普遍而长久的现象,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将成为农村党员管理的一大难点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点。要充分尊重流动党员的民主权利,注重为流动党员提供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加强管理,特别是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密切配合、有机衔接和双向互动,共同负责抓好流动党

第二篇: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新农村,关键看支部”。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和战斗力的基础,作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将其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保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的伟大事业才有组织保障,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在农村才有深厚根基。近年来,我县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取得巨大进步和丰硕成果,但勿庸讳言,随着“三农”形势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仍存在许多“不符合”和“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为农村基层组织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也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课题和新困难。

一是经济体制转型带来的新情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农民生产经营日益自主化,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化,农村党员流动日益频繁化。在这一新的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靠过去的强迫命令、行政干预和粗暴作法来组织生产,已经办不到;用以往哪种属地式的办法来教育和管理农村党员,已经行不通。

二是农村税费取消带来的新课题。伴随着农村税费的彻底取消,农村基层党组织以往“催粮催款”的传统职能,已黯然退出历史舞台。由于农村基层党组织职能转换不到位,在方向上,出现了不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的迷茫;在方法上,出现了“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的尴尬。

三是农业产业经营带来的新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入推进,带来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广泛应用、现代生产工具的日益广泛使用和现代管理方法的日益广泛采用,导致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出现严重的“本领危机”,不知道该如何为农民群众发展生产提供有效的服务,极大地损害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四是发展理念变化带来的新困难。科学发展观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从原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现在推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但目前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理解不深;对促进统筹协调发展,意识不强;对构建和谐乡村的能力和水平,普遍不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引路人”、营造文明乡风的“排头兵”、构建和谐乡村的“主心骨”,让广大农村党员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候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豁得出来”,务必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配强班子,重点是选准支部书记。“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充分说明了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支部书记的极端重要性。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必须不断改革和创新村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进一步扩大选人视野,拓宽选任渠道,不断挖掘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的“源头治水”。要大力从农村大户、退伍军人、回乡青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拔优秀的村干部,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回村担任村干部。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要突出抓好对软弱焕散和瘫痪状态党支部的全面整顿,特别是要按照“思想党悟高、群众威信高、热情高、党性修养强、战斗力强、年富力强”的“三高三强”标准,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若本村一时没有村支部书记的合适人选,可以打破地域和身份界限,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或选派机关干部下村任职。

二、加大培训,重点是抓好能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威信和形象,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领导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取决于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上。要坚持以需要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实行重点村干部重点培训,优秀村干部强化培训,年轻村干部经常培训,落后村干部抓紧培训。要充分发挥县级党校在村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辅助性作用,充分发挥“述学、督学、评学”机制的助推力作用,不断改进教育手段,不断丰富培训内容,不断加快能力提升。一是提升带领发展的能力,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善于组织和引导发展现代农业,做到村有支柱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二是提升依法办事的能力,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三是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善于通过科技示范、启示教育、民主协商、典型引导等手段来服务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

三、加强管理,重点是管好流动党员。要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党员的有效管理办法,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落到实处。今后,农村党员流动将成为一种普遍而长久的现象,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将成为农村党员管理的一大难点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点。要充分尊重流动党员的民主权利,注重为流动党员提供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加强管理,特别是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密切配合、有机衔接和双向互动,共同负责抓好流动党

员的教育和管理。针对当前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不高、素质偏低的问题,要积极探索在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人员等群体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有效方式,加快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和知识结构,不断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要大力疏通农村党员“出口”,积极推行村干部末位淘汰制度,通过增强农村党员的纪律性和危机感,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战斗力和社会感召力。

四、强化监督,重点是扩大村务公开。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各级对农村扶持的力度必将不断加大,大量的财力物力必将投向农村,这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廉政建设和基层干部的廉洁自律,提出了严高的要求。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监督,既是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负责,更是对基层干部的最大爱护,因此,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实行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一要加强监督的规范化,既明确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又明确违反制度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二要加强监督的经常化,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三要加强监督的制度化,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帐乡管村用、一事一议、村民代表大会、定期评议、聘请群众监督员等制度;四是加强监督的多样化,坚持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法纪监督并举;五是加强监督的效能化,切实增强制度的权威性,党纪的威慑力,改变以往对违反党纪党规的处罚失之过软、失之过松的问题。实行村务公开既是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监督最有效的办法。要着力改变当前部分村在村务公开上流于形式的问题,坚决做到“所有上级重要政策、所有本村重大决策、所有村级财务开支、所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四所有”事项,一律予以公示,真正“给老百姓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要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做到所议之事的确定符合大多数村民的意愿、议事过程充分发挥民主、实施过程和结果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做到村务公开。

五、加强领导,重点是强化激励保障。当前,村干部任务重、难度大、条件差、待遇低,各级党组织对他们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一是让他们在经济上有“搞头”。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层组织的转移支持力度,适当提高村干部工资水平,对现任村干部要办理好养老保险,对退下来的村干部应发放一定补贴,真正让他们无失落之感、无后顾之忧,留得下、安下心、干得好。二是让他们在政治上有“盼头”。正确的用人导向,不仅可以起到“用好一个人,带动一大片”的效果,而且会在干部中营造一种“靠素质立身,靠实绩进步”的良好风气。当前,要抓紧研究让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优秀村干部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和担任乡镇领导的问题。三是让他们在社会地位上有“想头”。对村干部要注重增加正面激励,减少负面激励,大力引导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客观公正地宣传农村基层干部,增强他们对基层的认同感,使他们安心、热心、专心基层。四是让他们在上有“干头”。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制度环境,真正让他们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

总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直接关乎着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农民的福祉,直接关乎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甚至直接关乎着整个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为此,各级党委都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到位,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不断开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三篇: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需要动员全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进,尤其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奋斗。

党组织延伸到基层、支部建在村上,这是我们党的一个政治优势,是我们党在农村执政基础之深之牢的根本所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我们党联系、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贯彻落实,农民群众的生活改善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推动,党在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维护,“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去实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抓住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抓住了关键,就能够取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权。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服务功能不强和党员队伍“青黄不接”等问题,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适应“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要求,围绕发展经济、富裕农民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经济建设是中心,农民增收是核心,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人上下功夫。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依托农民专业协会、农产品龙头企业、农业示范基地和主导产、业等设置产业党支部,把党支部的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等方面的优势与农村经济组织的技术、、信息、市场、资金优势结合起来,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或办了不划算的事情,化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不断改进村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坚持和完善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两推一选”办法,进一步扩大选人用人视野,拓宽选人渠道,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的人,选进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尤其要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要继续做好选派干部到村任职的工作。我省近年来分两批选派9000名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相对贫困、后进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这一做法要总结完善、继续坚持。要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和“双强

型村干部”培养计划,既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具有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双带型”党员,更要注意培养选拔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积极探索在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专业协会负责人、致富能手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有效方式,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断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适应“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文化科技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为群众创造生产、生活的良好环境。农村党员干部要牢记“八荣八耻”的要求,坚决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广大农民群众作出表率。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注重开展对农民的劳动技能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表现,集中体现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搞好规划,将住宅改造与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卫生设施、教育设施的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村容整洁的要求。

适应“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激发活力、促进和谐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民是农村改革、发展和建设的主体。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发展力量的重要途径。要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和农民群众有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把力量凝聚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来。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进一步疏通和拓宽民主渠道,积极推行农村基层党务公开,保障党员能够切实行使民主权利;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要总结运用基层的创新成果,健全相关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村“两委”的具体职责和工作程序,保证村民自治健康发展。要改进群众正作的方式方法,善于通过启发教育、民主协商、示范引导等方法推进农村工作的开展,自觉运用法律、政策、经济、教育等手段解决农村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切实关心爱护农村基层干部,探索建立激励保障机制,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为他们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第四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

I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

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新农村建设是农村改革最重要的表现,同时也对我党基层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应对改革带来的挑战与任务,要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能力工作能力与应对改革的能力,这样就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加强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对各种局面的能力,提高为人民谋福利的能力,加强对新农村建设贡献的能力。由于各种因素基层党组织在功能定位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研究正确的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可以有效的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基层党组织;

功能定位

II

目 录

摘要 ··································································································································· I 绪论 ·································································································································· 1

一、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新课题 ······························································ 2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矛盾 ················································· 2

(二)农业产业速度发展带来的矛盾 ································································· 2

(三)农村综合改革带来的矛盾 ········································································· 2

(四)发展观念与发展步伐的矛盾 ····································································· 2

二、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 ·························································································· 3

(一)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与发展步伐脱节 ····················································· 3

(二)基层党员干部能力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 ················································· 3

(三)市场经济能力不高 ····················································································· 3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 ·················································································· 4

(一)基本任务 ····································································································· 4

(二)基本功能 ····································································································· 5

四、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 6

(一)改变领导方式,立足村民自治 ································································· 6

(二)提高基层领导班子的素质 ········································································· 6

(三)注重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 ································································· 7

(四)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 ····················································· 7 结论 ··································································································································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

绪 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是对我国农村的重要改革和发展,由于在长期的不协调发展中,农村在发展中处于第二梯度,工业反哺农村,城市反哺农村,这是随着改革和发展的一个趋势。

基层党组织是我党联系群众最重要的组织,基层党组织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如果基层党组织不能够有效的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新农村建设就会搞不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改革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基层党组织的正确功能定位是确保新农村快速、稳定、方向正确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强和改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法,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完善基层民主、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素质、争取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加强自身建设、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够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增进党群关系,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更加丰富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更加的和谐。

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基层党组织就应该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定位的主要内容有政治领导功能;社会整合功能;服务协调功能;规范监督功能。要改善其功能定位本文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出发,从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与协调农民自治委员会的关系,两方面着手提出基层农村党组织建设的措施。

一、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新课题

随着改革不断地深入,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法,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许多新情况新课题。其要内容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矛盾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结构多元化、组织形式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性日益增强,跨地区、跨产业多种形式的生产联合或经营联合不断涌现,新的经济组织日益增多,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越来越频繁。这就需要基层党组织能够更加机动、灵活的适应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问题。

(二)农业产业速度发展带来的矛盾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将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现代生产工具、全过程实现现代管理,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不断引导广大农民掌握先进的知识,加快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市场化、机械化。但是,目前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此认识不足,不注意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和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知道如何为农民群众发展生产提供有效的服务。

(三)农村综合改革带来的矛盾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了税费改革,现在又在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从而使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分配关系发生了重大调整。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转变工作职能,学会用经济、政策、法律手段开展工作,服务群众。但是,目前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还没有有效的办法应对新的情况与出现的新的问题,工作能力明显跟不上发展的步伐。

(四)发展观念与发展步伐的矛盾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农村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注重资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农民生活全面改善。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转变发展观念,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推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但是,目前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 ①张杏莉:“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事求是》2006年第5期。

发展全局理解还不深,抓统筹协调发展的意识还不强,能力和水平也亟待提高。

二、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

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随着农业农村工作形势的变化,与加强农村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还存在着不相适应的问题,集中表现在:

(一)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与发展步伐脱节

村级党组织由于受农村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党员普遍存在年龄大、文化低、管理难、后备少的问题。加上农村党员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出现了联系难、教育难、开展活动难.近年来农村党员参加支部活动率正在逐年下降,支部大会(活动)的党员出席率一般在70%左右。每逢支部换届选举或发展、转正党员时,支部书记往往为实到党员能否达到法定人数而担忧。

(二)基层党员干部能力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新技术、新生产经营方式的不断运用,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但目前一些地方的村党组织对此认识不足,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眼界不宽,缺乏机遇意识。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工作放不开手脚,迈不开步子,跟不上时代。

(三)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传统

目前,农村跨地区、跨产业多种形式的生产联合或经营联合不断涌现,离土离乡、经商务工的农民包括农民党员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传统设置形式、工作方法以及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要进行相应的转变或调整。但部分村级党组织没有创新意识,墨守成规;有的农村干部还习惯于过去那样“吹哨子”、“喊号子”,搞强迫命令、行政干预,工作方法不对路;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催粮收款等传统的工作职能没有以后,不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了①。

(四)市场经济能力不高

有些村历来是经济薄弱村,因基础查、底子薄,想发展没有条件;有些村前几年举债办起的工业项目,因企业倒闭,为经济官司和巨额债务一筹莫展;少数村既没钱投入,①张宝军:“村级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与功能”,《执政党建设》2007年第3期。

又没厂房出租,投资投不起,招商招不进,形成恶性循环。一些先富裕起来的农村发展后劲不足,有的主要依靠对矿产资源的粗放型开发,科技含量很低,不仅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严重地削弱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由于发展集体经济难,集体没有积累,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甚至陷入无力支付村干部报酬的境地。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中组织和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新农村建设这个全新而且艰巨的工作中更应该有准确的功能定位,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基本任务

1、促进生产发展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发展本村经济和带领农民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村党支部要根据该村的优势和特点,积极开创具有当地特色的发展道路,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提高农民收入。

2、实现农民增收

生活富裕是新农村的重要表现和特征。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制定出发展本村经济、带领农民致富的好措施,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致富奔小康,努力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

3、培育文明乡风

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核心内容。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在乡村营造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培养高素质农民,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培养一批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趋势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思想向上、遵纪守法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4、改善村容村貌

建设新村镇是新农村建设的硬件工程,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承担的重要职责。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全力做好乡村美化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动员乡村各级组织和广大村民增强村容村貌管理意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地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使村容村貌有大改观。

①刘沙:“浅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支部的角色定位与功能作用”,《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

5、推进管理民主

农村基层党组织应把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依法办事有机统一于农村社会主义民主实践之中,从改进领导方式入手,以村“两委”团结协作为基础,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各项机制,规范完善村级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引导农村基层干部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二)基本功能

1、政治领导功能

村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功能是由其所具有的政治领导核心地位决定的一项重要功能。它主要包括: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以及本村党员大会的决议;领导和推进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负责国家政务的推行;对农村党员和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党的组织,提高党员素质,维护党的利益和威信等。

2、社会整合功能

村级党组织通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运用经济、行政、文化、法律等手段,把农村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中来。主要应有:组织、引导建立较完善的农村社会组织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保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贯彻落实;开展以法治村,实现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3、服务协调功能

在村民自治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村级党组织的服务协调功能主要有为村委会开展工作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和道义支持,争取乡镇党委政府对本村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引导村民依法从事生产经营、增加收入;帮助群众抗击各种自然灾害,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调解纠纷,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开展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规范监督功能

党组织依据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按照多数村民的意见和要求,对村委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农民合作组织的行为进行政治监督和法律监督,及时提出建议和意见;对农村各种非正式组织如宗族组织、宗教组织和黑恶势力的活动进行监督制约;及时向 ①中共安徽省委党校课题组:“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定位”,《理论视野》2007年第9期。①

国家和上级组织反映情况,确保农村社会的稳定。

四、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要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种种问题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有一个正确的功能定位。

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思路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乡、村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新观、强化功能、改进方法、提高能力,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切实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组织保证。

(一)改变领导方式,立足村民自治

紧紧围绕村民自治与依法执政这一重要关系,着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或其它群众团体的交流沟通机制,探索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领导机制。在村民自治实践中,各地大多存在着党支部领导一元化的倾向,不同程度地弱化了村民自治的功能。如何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相互冲突与掣肘,关键在于依据法律及相关政策明确各自的权责,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及其它组织团体的交流沟通机制。农村基层党组织既不是决策机构,也不是执行机构,其领导核心职能的体现必须遵循村民自治的原则,通过村民会议尤其是村民代表会议,引导民众监督、督促村委会规范管理村务,实现民众利益,将党的领导纳入村民自治体系之中。

(二)提高基层领导班子的素质

作为基层领导班子就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真正成为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能经得起各种考验的钢铁队伍。由于基层领导干部直接面对群众,肩负为民办事的重要职责,必须要有很高的综合素质。要适应本职工作岗位的需要,提高理论水平与工作能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坚持学习、加强学习、改善学习、全面系统的学习。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提高领导能力。①乐亚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②徐小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基层领导干部都要重视学习,不仅自己要带头学,还要加强对学习的组织领导,抓好其他干部的学习。即便工作再忙,也要挤出时间抓紧学习,确保学习时间、人员、内容和效果四落实。学习的内容很多,最根本的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法律等方面的学习,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力求达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

(三)注重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

首先,要转变管理理念。要树立发展理念,通过选好发展路子和经营机制,实现村强民富;要树立民主理念,运用民主的、制度的方法解决农村问题;要树立服务理念,以引导、服务的方式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要树立和谐理念,切实提高统筹农村事务管理的能力,让农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与和谐成果。

其次,要转变领导方式。新形势下农民的需要是立体化和多样性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不断调整,并与之相适应。要抛弃传统的命令式、经验式的领导方法,向民主管理、民主协商、民主参与、民主发动和引导的方法转变,要学会用实实在在的示范作用教育吸引群众,把群众团结到党组织的周围,同心同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处于处理矛盾和化解矛盾的前沿,要成为维护农村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和屏障。党组织要及时把握民情民意,切实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难点焦点问题。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引导,将党的政策讲清讲透,思想工作要注意深入浅出,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其理解接受。

(四)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

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是指创建以“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为主要内容的“五个好”村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活动。进不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在农村的中心任务,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不断深化“三级联创”活动。①

(五)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

我国农村党员队伍总体上是好的,是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各级党委要从保持先进性的高度,把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好抓实。

①贺国强:“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求是杂志》2006年第7期。

1、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

2、要进一步严格党内生活,坚持和健全党的组织活动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

3、要按照十六字方针发展农村党员,做到“三个倾斜”。十六字方针,即“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三个倾斜”,即向农村生产第一线青年农民、回乡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乡镇企业骨干中的优秀分子倾斜;向党员队伍年龄才华、文化程度偏低的地方倾斜;向长期未发展赏,使得村级领导班子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后继无人的地方倾斜。

五、加强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的意义

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成败,直接关系农民的利益,其主要意义有:

(一)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

党的性质、宗旨、地位和任务决定了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是各项事业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当前,“三农”问题是影响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现实课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重点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因此,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基层党组织的正确定位可能有效的提高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成效,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文化水平;促进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机械化,促进农业产业的全面升级。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工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有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做后盾。因为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贯彻落实,农民群众生活的改善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推动,党在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维护,“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的实现,要靠基层党组织团结和带领群众艰苦奋斗。从某种意义上说,抓住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抓住了关键,就有可能取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组织实施中的主动权,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在于有一个正确有功能定位。

(三)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保障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如果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党的执政基础和政权基础就不牢靠、不巩固。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在第一线直接接触群众、联系群众,树立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影响与决定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正确的功能定位使基层党组织可以有效的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工作、如何来开展自己的农村工作,从而可以有效的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促进农村事业的发展。

结 论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既现实又系统的社会工程,涵盖物质、精神、生态、政治文明各个层面。如何找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合实际的工作路径,如何创造性地把“二十个字”的总体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层面,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

同时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准确定位也是各种因素制约的结果,他的发展将与基层党组织的发展一起得到提升,基层党组织的也将在我国的改革发展中不断的健全,在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同样也将为我国基层党建起一个很好的带动作用,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快速的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强基层党建,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这一农村事业的领导核心的作用,同样也要发挥农村民主自治组织的功能,两种力量一起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摘要:为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各地都在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新农村发展的瓶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这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给予一定的解决办法,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新农村的建设,意识,资金,现代化,污染,创新,机制,政府,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目前,中国的农村改革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一是确立了农户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初步形成;二是废除了统购统销制度,发育了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村市场体系;三是破除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四是终结了农业封闭半封闭状态,农业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五是废除了农民公社体制,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逐步推行;六是实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初步打破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二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可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但是也要看到,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领导人没有认识清楚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主要是:有的地方领导人认识不够全面,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等同于村庄建设、新房建设;有的地方领导人急于求成,脱离农村实际,超越发展水平,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短期工作目标来要求和部署;也有的地方领导人存在着畏难观望情绪和“等靠要”思想。同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些问题也普遍存在,如资金问题、农民意识问题、现代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产业化推进难问题等。

(一)一些地方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

现在,有的地方领导人为了能够“彰显”自己的“功绩”,只注意一些表面的问题,将新农村建设等同于建设新房子那么简单,他们只重硬件建设轻生产发展,以为修了几条村路,盖了几幢新房,清理了房前屋后的垃圾就是新农村建设,忽略了生产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使得农村“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虽然表面很风光,但是却负债累累。农民的生活水平甚至不如以前,农民都怨声载道,使得新农村非常空洞,甚至有的人说“建设新农村好几年,建好回到解放前”。

(二)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存在急于求成脱离实际倾向

有的地方领导人为了使得自己的村子能够居于人上,不顾农村实际,急于求

成。比如有的农村建设公路,路基坎坷不平,高低相差很大,达不到施工质量要求,但是为了早日完成,施工人员照样施工,使道路质量存在很大隐患。同样在建设新农村时,就是因为领导人为了早日完成上面的指示,不断施加压力,使得大多数的工程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资金问题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众所周知,新农村建设是一个艰巨和长期的任务,涉及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村容村貌、民主管理等各个方面。而要抓好各项工作最关键的是要有资金保障。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农村,但自实行税费改革后,村里无收入来源,想办好一件事很难很难。

1.政府投入资金仍然有限

尤其是相比中央财政,地方支农资金明显存在支农基金占财政总支出比例偏低和支农资金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表现为“有钱养兵,无钱打仗”。在地方财政支农总盘子中,大部分属人头费和事业费。

2.资金来源渠道仍然狭窄

由于国家扶持有限,农村信用社的支持重点放在生产资金方面农民自身并不富裕,自筹资金存在很大的困难。虽然有的农村企业家选择在家乡兴办工厂,资助新农村建设,但是这些资金对于需大量投资的新农村建设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3.金融资金民用资金介入不够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除信用社外的金融机构以及民用基金几乎没有参与。即使有的民用机构资助一部分,但是这种情况还是很少的。以致农村基本的设施建设都举步维艰。

(四)农民的主体意识不到位

现在,农村普遍存在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的事,与农民自己的切身利益关系不大。包括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在认识上也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以致造成在争取政府拨付资金时积极,自己出资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例如,在修建乡村的公路时,本来时由各家各户出资修建,但是由于农民的主体意识不够,认为这是国家的事,不应该由他们出钱,所以都“你推我,我推你”,都不愿出那份钱,最后可能连公路都修不成。

(五)农业产业化推进难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区域位置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主导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了阻碍。现行分散的土地经营,土地流转中,尊重农民的自主经营权与产业发展区域化这两者之间形成了矛盾,“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受到局限,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机遇与空间相对小,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与之同时带来的问题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加之种子、化肥、饲料等主要农资直线上涨,增加了农民现金支出。现在多数农民仅限于在承包的土地上作业,产业单一,大量富余的劳动力找不到就业门路,尤其是中老年劳动力就业更加困难。

1.产业化发展水平低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阶段,农业面临三争的水平:农业争效,农民争收,农产品争强。这都为农业产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覆盖面低,不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农产品的价格也处于低水平。所以农业产业

化基本处于刚开始的阶段,没有什么新的发展。

2.龙头企业规模小

在全国的农业龙头企业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所占比例不到5%,销售收入百亿元以上更屈指可数了。在农业的产业化过程中,龙头企业的带动力量事巨大的,但是由于龙头企业少,甚至农村的企业也不断向外转移,所以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停滞不前。

3.市场竞争力不强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开发农产品新产品的动力,其开发农产品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市场经济力。但我国开发品种仅100多个,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农业装备水平也偏低。农业产业化发展带来的新产品开发可以说事是极少数的,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国的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4.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

利益连接机制是产业化经营的机制,龙头企业和农户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是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实际行动。但是由于龙头企业少以及农民主体意识不到位等诸多原因,利益连接机制的不完善成为了农业的产业化面临的一大难题。

5.扶持政策不到位

由于新农村的建设仍要依靠农村的民用工业以及一些龙头企业,所以,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留住这些企业是必要的,但是仍然需要一定的优惠政策来留住他们。而在建设过程中,给企业退税等优惠政策做得并不到位,导致企业流失,农村也失去了资金的支持。

(六)现代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工业化程度低、人口密度小、环境容量较为富余,我国农村的环境问题并不显著。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各种污染不仅影响了数亿农村人口的生活,而且威胁到他们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视频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根据近十年来的全国环境统计报告,可将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污染问题总结为以下三类:

首先是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经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使用成为提高土地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而我国也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其次是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垃圾的污染。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规模迅速扩大。但在“新镇、新村、新房”建设中,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未能跟上:大部分城镇只重视编制城镇总体建设规划,忽视了与土地、环境、产业发展等规划的有机联系,规划之间缺位或不协调,农村聚居点则缺少规划,使城镇和农村聚居点或者沿公路发展,形成马路和带状集镇,或者与工业区混杂。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则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

和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在与日俱增。

第三是乡镇企业布局不当,对产生的工业污染的治理仍不够。

农村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受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这种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工业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困难,还导致污染危害直接。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

三 对于新农村存在问题的建议解决办法

(一)更新发展理念

1.全面创新发展理念,高起点抓好村庄发展规划

按照高标准、高起点、有特色、功能全的要求科学布局,坚持“一村一图”、“一村一景”;充分体现科学性、实用性、超前性,有利于生产发展,有利于人居环境的改善;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筹规划道路交通、水利电力、商贸通讯、教育卫生、文体休闲等公共设施。通过新农村建设,使农民住上整洁房、喝上清洁水、走上平坦路。

2.典型引路,抓好样板点建设

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办点示范工作力度,着重抓好一批产业带动型、村容整治型示范样板。“十一五”期间,主要抓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新农村建设,分步实施村庄建设规划,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面提高。

3.坚持科学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

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切实抓好农业科技创新、良种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抓住农业特色品牌和农产品市场这两个促进生产发展的关键,提速发展农村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充分利用和开发资源,发展田园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二)创新发展机制

1.抓好龙头的带动性,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要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方针,切实抓好“一村一品”建设。坚持不断调优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发展链条,提高科技含量,实现产业经营上规模、上档次,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增强经济效益,使龙头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高。要做好经营机制创新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两篇文章,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方式,积极引导农民以土地、劳务等生产资料入股,与企业形成风险共担、互利双赢的经营机制。

2.整合资源投入,不断增强农村经济的造血功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靠政策保障,二靠科学指导,三靠投入支撑。因此,必须整合人才、科技、资金等发展要素的资源投入。特别要充分整合财政支农、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方向,向新农村建设项目倾斜,突出投入重点,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效益,为农业产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促进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夯实基础,为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一方面要扎实抓好农村道路交通、水利电力、广播电视、通信商贸等基础设施建设。当务之急是要切实解决农村交通“瓶颈”制约,彻底改变农村通路不通车的现状,加快通达通畅工程建设,提速发展乡村交通事业。另一方面,要加强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科技,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和劳动者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重点抓好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新品种的推广,为农村培训人才。

(三)加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力度

我国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差异大,资源多样性表现出生产优势的多元化。因此要充分利用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成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培育优势产业,引导农民转向高价值、市场前景好的农产品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和就业水平,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政策指导上要促进异地农产品的消费和相互交流,大力提倡农民消费异地农产品,减少自给农产品的比重,彻底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结构。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新突破为基本构架,调整农业区域结构,发展地区优势产业。

(四)加大龙头企业建设力度,增加新农村建设自主资金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龙头企业是关键。

龙头企业在开拓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小城镇建设以及发展地方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目前的龙头企业在企业势力、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自我保护等方面与国外企业相比有较大差距。加入WTO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龙头企业首先应该把市场放在首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决定市场营销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营销手段和营销方式上,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市场预测系统,搞好产销衔接,提高企业营销效率。其次,大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动力,企业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及推广机构的合作,走农科教相结合和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要组建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逐步发展成为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农业企业集团。要加快技术推广步伐,围绕主导产品,广泛采用先进技术,把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和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的宣传。再次,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文化核心是“诚信”,龙头企业要始终把诚信放在突出位置,对农民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家和职工队伍。最后,利用资本市场,壮大龙头企业规模。我国龙头企业不仅普遍规模偏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技术含量不高、管理落后,而且在规模扩张、市场开拓、技术创新、资产整合等诸多方面困难重重。培育、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是促进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1.加强经济立法,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迫切要求调整和完善农业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农业法律法规,特别是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可以为新农村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积极促进科技成果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转化

政府可以通过发育和完善科技成果市场,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与科技工作

者进行科技成果交易提供场所;组织科技工作者深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线,或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参观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帮助双方建立联系;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或电视等现代化媒体,向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展示和介绍最新的科技成果。

4.发挥好协调、调控、监督、检查的服务职能

新农村的发展与建设涉及农业、商业、轻工、计划、财政、金融、工商、税收等多个方面。因此,政府应加强综合服务职能和协调职能,按照新农村发展的要求,消除旧体制障碍,弱化部门壁垒和管理职责,打破行业界限和条块分割,逐步走向管理的一体化。

政府各部门之间要密切配合,协调解决项目审批、工商登记、征用土地、产品购销、交通运输、税收等方面的问题。政府应该通过建立完整的质量标准、检验检测体系、信息体系,为企业和公众服务。质量技术标准由国家来制定,地方政府要按照国家标准,对企业和产品进行检查监督。要引导龙头企业执行国家农产品质量标准,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大执法力度,对龙头企业的产品定期抽检,对产品不合格的企业要限期整改,杜绝无标生产和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保护消费者利益。

(六)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建设道路

大力倡导并普及绿色消费理念,形成绿色消费需求。按照绿色产品生产的标准,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等全过程进行控制,减少污染源;对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利用率。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要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优化结构,使产业的选择与区域的资源环境相协调。让绿色带出产业、带出发展、带出经济,更快、更强的发展农村经济。让新农村的建设更好的推进农村城镇化,构建以人为本的生存环境。

在新农村建设时,我们一定要切实解决以上问题,并从农民,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一切做到以人为本,以实际为出发点,这样才能早日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宋洪远、赵长保、张海阳《关于深化农村改革问题的思考与建议》(《经济

要参》2008年10月12日出版2008年第62期总第1792期)

【2】 《毛泽东文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 贺雪峰《论乡村社会的秩序均衡》 云南社会科学 1999年版

【4】 白书祥《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03年2月)

【5】 谷素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及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商业时代》代

2007年12月)

下载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社会主义新农村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社会主义新农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