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渑池县建强夯实农村基层
渑池县建强夯实农村基层“堡垒”
去年以来,渑池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重点创特色,抓典型带全面,攻难点求突破,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该县
第二篇: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新农村,关键看支部”。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和战斗力的基础,作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将其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保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的伟大事业才有组织保障,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在农村才有深厚根基。近年来,我县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取得巨大进步和丰硕成果,但勿庸讳言,随着“三农”形势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仍存在许多“不符合”和“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为农村基层组织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也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课题和新困难。
一是经济体制转型带来的新情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农民生产经营日益自主化,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化,农村党员流动日益频繁化。在这一新的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靠过去的强迫命令、行政干预和粗暴作法来组织生产,已经办不到;用以往哪种属地式的办法来教育和管理农村党员,已经行不通。
二是农村税费取消带来的新课题。伴随着农村税费的彻底取消,农村基层党组织以往“催粮催款”的传统职能,已黯然退出历史舞台。由于农村基层党组织职能转换不到位,在方向上,出现了不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的迷茫;在方法上,出现了“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的尴尬。
三是农业产业经营带来的新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入推进,带来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广泛应用、现代生产工具的日益广泛使用和现代管理方法的日益广泛采用,导致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出现严重的“本领危机”,不知道该如何为农民群众发展生产提供有效的服务,极大地损害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四是发展理念变化带来的新困难。科学发展观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从原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现在推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但目前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理解不深;对促进统筹协调发展,意识不强;对构建和谐乡村的能力和水平,普遍不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引路人”、营造文明乡风的“排头兵”、构建和谐乡村的“主心骨”,让广大农村党员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候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豁得出来”,务必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配强班子,重点是选准支部书记。“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充分说明了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支部书记的极端重要性。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必须不断改革和创新村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进一步扩大选人视野,拓宽选任渠道,不断挖掘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的“源头治水”。要大力从农村大户、退伍军人、回乡青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拔优秀的村干部,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回村担任村干部。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要突出抓好对软弱焕散和瘫痪状态党支部的全面整顿,特别是要按照“思想党悟高、群众威信高、热情高、党性修养强、战斗力强、年富力强”的“三高三强”标准,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若本村一时没有村支部书记的合适人选,可以打破地域和身份界限,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或选派机关干部下村任职。
二、加大培训,重点是抓好能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威信和形象,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领导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取决于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上。要坚持以需要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实行重点村干部重点培训,优秀村干部强化培训,年轻村干部经常培训,落后村干部抓紧培训。要充分发挥县级党校在村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辅助性作用,充分发挥“述学、督学、评学”机制的助推力作用,不断改进教育手段,不断丰富培训内容,不断加快能力提升。一是提升带领发展的能力,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善于组织和引导发展现代农业,做到村有支柱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二是提升依法办事的能力,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三是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善于通过科技示范、启示教育、民主协商、典型引导等手段来服务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
三、加强管理,重点是管好流动党员。要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党员的有效管理办法,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落到实处。今后,农村党员流动将成为一种普遍而长久的现象,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将成为农村党员管理的一大难点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点。要充分尊重流动党员的民主权利,注重为流动党员提供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加强管理,特别是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密切配合、有机衔接和双向互动,共同负责抓好流动党
员的教育和管理。针对当前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不高、素质偏低的问题,要积极探索在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人员等群体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有效方式,加快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和知识结构,不断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要大力疏通农村党员“出口”,积极推行村干部末位淘汰制度,通过增强农村党员的纪律性和危机感,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战斗力和社会感召力。
四、强化监督,重点是扩大村务公开。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各级对农村扶持的力度必将不断加大,大量的财力物力必将投向农村,这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廉政建设和基层干部的廉洁自律,提出了严高的要求。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监督,既是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负责,更是对基层干部的最大爱护,因此,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实行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一要加强监督的规范化,既明确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又明确违反制度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二要加强监督的经常化,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三要加强监督的制度化,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帐乡管村用、一事一议、村民代表大会、定期评议、聘请群众监督员等制度;四是加强监督的多样化,坚持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法纪监督并举;五是加强监督的效能化,切实增强制度的权威性,党纪的威慑力,改变以往对违反党纪党规的处罚失之过软、失之过松的问题。实行村务公开既是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监督最有效的办法。要着力改变当前部分村在村务公开上流于形式的问题,坚决做到“所有上级重要政策、所有本村重大决策、所有村级财务开支、所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四所有”事项,一律予以公示,真正“给老百姓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要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做到所议之事的确定符合大多数村民的意愿、议事过程充分发挥民主、实施过程和结果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做到村务公开。
五、加强领导,重点是强化激励保障。当前,村干部任务重、难度大、条件差、待遇低,各级党组织对他们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一是让他们在经济上有“搞头”。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层组织的转移支持力度,适当提高村干部工资水平,对现任村干部要办理好养老保险,对退下来的村干部应发放一定补贴,真正让他们无失落之感、无后顾之忧,留得下、安下心、干得好。二是让他们在政治上有“盼头”。正确的用人导向,不仅可以起到“用好一个人,带动一大片”的效果,而且会在干部中营造一种“靠素质立身,靠实绩进步”的良好风气。当前,要抓紧研究让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优秀村干部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和担任乡镇领导的问题。三是让他们在社会地位上有“想头”。对村干部要注重增加正面激励,减少负面激励,大力引导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客观公正地宣传农村基层干部,增强他们对基层的认同感,使他们安心、热心、专心基层。四是让他们在上有“干头”。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制度环境,真正让他们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
总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直接关乎着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农民的福祉,直接关乎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甚至直接关乎着整个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为此,各级党委都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到位,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不断开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三篇: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新农村,关键看支部”。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作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将其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保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的伟大事业才有组织保障,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在农村才有深厚根基。近年来,我县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取得巨大进步和丰硕成果,但勿庸讳言,随着“三农”工作形势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仍存在许多“不符合”和“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为农村基层组织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也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课题和新困难。
一是经济体制转型带来的新情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农民生产经营日益自主化,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化,农村党员流动日益频繁化。在这一新的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靠过去的强迫命令、行政干预和粗暴作法来组织生产,已经办不到;用以往哪种属地式的办法来教育和管理农村党员,已经行不通。
二是农村税费取消带来的新课题。伴随着农村税费的彻底取消,农村基层党组织以往“催粮催款”的传统职能,已黯然退出历史舞台。由于农村基层党组织职能转换不到位,在工作方向上,出现了不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的迷茫;在工作方法上,出现了“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的尴尬。
三是农业产业经营带来的新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入推进,带来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广泛应用、现代生产工具的日益广泛使用和现代管理方法的日益广泛采用,导致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出现严重的“本领危机”,不知道该如何为农民群众发展生产提供有效的服务,极大地损害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四是发展理念变化带来的新困难。科学发展观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从原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现在推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但目前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理解不深;对促进统筹协调发展,意识不强;对构建和谐乡村的能力和水平,普遍不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引路人”、营造文明乡风的“排头兵”、构建和谐乡村的“主心骨”,让广大农村党员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候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豁得出来”,务必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配强班子,重点是选准支部书记。“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充分说明了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支部书记的极端重要性。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必须不断改革和创新村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进一步扩大选人视野,拓宽选任渠道,不断挖掘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的“源头治水”。要大力从农村大户、退伍军人、回乡青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拔优秀的村干部,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回村担任村干部。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要突出抓好对软弱焕散和瘫痪状态党支部的全面整顿,特别是要按照“思想党悟高、群众威信高、工作热情高、党性修养强、战斗力强、年富力强”的“三高三强”标准,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若本村一时没有村支部书记的合适人选,可以打破地域和身份界限,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或选派机关干部下村任职。
二、加大培训,重点是抓好能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威信和形象,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领导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取决于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上。要坚持以工作需要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实行重点村干部重点培训,优秀村干部强化培训,年轻村干部经常培训,落后村干部抓紧培训。要充分发挥县级党校在村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辅助性作用,充分发挥“述学、督学、评学”机制的助推力作用,不断改进教育手段,不断丰富培训内容,不断加快能力提升。一是提升带领发展的能力,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善于组织和引导发展现代农业,做到村有支柱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二是提升依法办事的能力,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三是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善于通过科技示范、启示教育、民主协商、典型引导等手段来服务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
三、加强管理,重点是管好流动党员。要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党员的有效管理办法,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落到实处。今后,农村党员流动将成为一种普遍而长久的现象,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将成为农村党员管理的一大难点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点。要充分尊重流动党员的民主权利,注重为流动党员提供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加强管理,特别是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密切配合、有机衔接和双向互动,共同负责抓好流动党
第四篇:建强村级班子,夯实稳定基石
思想,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
四是实施民主理财和民主监督,加强农村财经管理。
针对农村开支项目多,非生产性开支控制过松等实际问题,重点对民主理财制度和“两公开一监督”等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对于项目较大和敏感性开支,民主理财小组享有参与项目的预算和可行性分析权,纠正过去先花钱、后理财,使民主理财流于形式的不正规做法。各项财经制度的制定和落实,规范了收支两条线的管理,保证了村级集体资产不断增值。目前该镇村村都有集体积累。
(四)创新发展管理机制,提高党员队伍素质
1、创新管理形式,严格发展党员制度和程序,保证新党员质量。工作中,他们采取党委派员列席支部委员大会、民主评议党员发展对象、组织员初审、发展党员公示、党员谈话、责任追究等形式,按照“推荐、培训、考察、评议、考试、公示、谈话、转正”八条步骤发展党员。特别是对所有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发展对象,他们都广泛吸收各方面的代表参加推荐和评议。去年底,该镇对新发展的49名党员,进行了考核和民主评议。考核结果均在良好以上,群众满意率达到了90%。
2、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围绕强化党员教育和管理,重点落实了党员活动日、流动党员管理、考核党员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各项制度;针对少数党员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等问题,重点落实了处置不合格党员制度。近年来,对12名考核和民主评议不合格的党员,严格按照《党章》和规定程序进行了处置,其中5名被劝退或除名,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保持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3、持续开展富民带动活动,发挥好党员作用。
该镇借助三级联创活动这一有效载体,连续几年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了“党员富民带动五个一”活动,即每个党员给村里提一条合理化建议,为群众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上一个致富项目、帮助一个困难户、帮带一个后进户。去年以来,全镇共有200多名党员为村里提合理化建议300多条,其中50条被采用,共有70多个贫困户在党员帮助下逐步走上富裕道路,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和威信显著提高。
二、膨胀亮点,壮大集体经济
林业产业是呼家庄的“绿色银行”,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壮大林业产业,是解决“有钱办事”,增强村级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密切干群关系的良策。
近几年来,该镇党委紧紧抓住这一亮点,坚持大规划、大林业、大力度、高质量的指导思想,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使这一产业得以迅速膨胀,有效地解决了村级“有钱办事”的问题,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截止 ~年春,全镇共建设绿色通道80公里,河流绿化80公里,共栽植树木436万棵,林木覆盖率达46%,在全省居于领先地位,村集体林木资源总价值达9000多万元,平均每村116万元,村村建起了绿色银行,牢固的经济基础为各村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可靠保障。
(一)建立长效领导机制,确保林业生产常抓不懈。
为确保植树造林工作抓出成效,该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由镇长牵头、一名副书记和副镇长具体负责、各管区书记参加的林业生产领导小组和由林路站和各包村干部、各管区主任组成的工作班子,常年定期、不定期对全镇的植树造林情况进行调度考核检查;同时在全镇43个行政村成立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林业生产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负责贯彻镇里的林业规划和日常林业管护、更新等工作任务。
(二)科学搞好规划,确保林业生产有序发展。
林业生产科学规划至关重要,没有科学的规划就没有呼家庄的大林业。该镇始终注重林业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每年的植树造林工作都结合实际情况,对全镇林业生产都进行科学论证,总体规划,明细到村,具体到地块,目标明确,责任到位,如今年的林业生产,该镇就规划栽植速生杨丰产林56.23万株,扩植经济林21万株,对43个行政村的绿色通道建设、林网建设、河流绿化、片林建设及“四旁”、“五荒”开发都规划到具体路段和地块,明确了质量标准和完工时间,使村村工作有目标,有责任,有压力。
(三)严格落实规划,建好绿色银行。
规划搞好了,关键在落实,否则就是纸上谈兵。几年来该镇的林业规划落实工作一直抓的很好,现在真正的绿色呼家庄就是该镇党委几年来科学规划科学落实规划的硕果。尤其是今年以来该镇确立了“拼字当头,大造优势,上档升级,决战关键年”的工作思路,镇村两级干部精神状态空前高涨,抓林业生产的力度非常大。一是建立了严格的林业生产考核制度,对林业生产全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量化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干部的工资、奖金和评先树优挂钩。二是成立了考核办,实行一事一考核,从开挖植树沟到栽植成活等十二环节,单道工序验工考核,随时兑现奖惩。三是狠抓林木管护,村村成立了林木管护队伍,在抓好林木的日常追肥、中耕除草等工作的同时,加强巡逻看护,有效地保证了集体财产的不断增量增值。今年春天全镇43个行政村,平均栽树都在0.8万株以上。
如福盛屯村就是该镇发展“绿色银行”,强村富民的样板村,该村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努力,现在的林木存量已达550亩、7万多株,其中成材林3.8万多株,林木资源总价值达400多万元,相当于该村人均存款7000多元。村集体家底厚实了,村班子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非常高涨,近几年来为群众办了许多实事、好事。该村先后投资6000元,给每户设一个报刊箱,并常年给每户订上了三份科技报刊;投资2.7万元,建了一个联合诊所和一处电工组房;投资2万元改造了村委办公室,硬化了地面,添置了办公设施;投资2万元硬化了2000米大街,安上了路灯;投资10万元给村民办理合作医疗和家财保险;投资5万元为村民拉上自来水;投资8000元建立现代远程教育接受站;计划投资4.8万元柏油村内十字大街。村民应上缴的小额款项,全部由集体垫付。实事办实了,群众得到了实惠,自然得到了村民的信赖和拥护。在去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该村支部书记徐金立以高票连选连任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其他“两委”成员也一次选举成功,同时为市委的换届选举试点工作提供了观摩现场。
三、分类施治,打造优势群体。
对不同村情,应施以不同的方子,不能一个单子吃药。近几年来,呼家庄镇因村制宜,分类施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
(一)实施三个重点,抓好大村班子建设
近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大村村班子建设尤为重要,搞好了将会产生良好的带动效应;反之,如果出现问题,则会给全镇面上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一是重点管理。首先,派得力的包村干部。对1000口家以上的大村,全部由党委成员亲自包,其他较大的村也都选派机关里的精干人员常年包。其次,加强财务管理。大村的经济状况关系到全镇的大局,所以对大村的财务管理他们一直牢牢抓在手上。包村干部经常过问,经管站审计的时候重点清查,片领导每月定时听取汇报。此外,对大村进行重点调度。对于大村的干部心态,群众情绪,热点问题等,每周党政联席会上都进行调度,了解大村的动向,抓住主要矛盾。
二是重点教育。首先是教育干部廉洁自律,两袖清风。引导帮助村干部在处理村内一些敏感问题尤其是经济问题时,自觉做到慎权、慎独、慎欲。同时,充分发挥党员村民代表议事会和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作用,有效促进村干部廉洁自律。其次,教育干部挺直腰板,大胆开展工作,弘扬正气,震慑~,树立班子威信。再次,教育他们服从大局,克服傲气,积极落实党委、政府安排的工作任务。有些大村的干部以为自己村大,情况特殊,未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还动辄耍脾气,闹情绪,傲气十足。对于这种情况,轻者给予批评教育,重者给予纪律处分,从而在全镇上下形成政令畅通的好局面。如原张家墩村的支部书记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号召力和影响力弱,村内各项工作一直处于被动地位,镇党委根据该村实际情况动员其辞职,通过换届,由村民和党员选上了事业心和进取心强的张金旭,较好的开创了本村工作的新局面。
三是重点激励。首先是工资倾斜。我们的农村干部工资采取基础工资加工龄工资、奖金等几部分组成。基础工资按村庄人口数核定,分几个档次,人口越多,基础工资越高,本身就体现了对大村的倾斜。其次是政治荣誉上的倾斜。在向市级或市级以上单位推荐先进村时,优先考虑大村。镇里每年的七一表彰、年终总结,总是把大村的干部尤其是支部书记优先纳入视野,尽量满足他们的荣誉感。再次是奖励上的倾斜。考虑到工作干到同样的程度,大村的干部可能会付出更多的劳动,所以在年底奖金、各项重大任务单项考核奖金等各种奖励发放时,对大村干部有所照顾,激励他们的士气。
(二)清、扶、调结合,促进后进班子转化
后进班子转化是村级建设的关键。近几年来,呼家庄镇党委一直把后进村转化工作作为重头戏常抓不懈。
一是清理财务。在整治后进村工作中,始终把财务清理作为重要环节。对于干群关系紧张、群众经常上访的村,由包村的党政领导干部带队,经管站、财政所、司法所和包村干部共同组成工作组,对其财务进行重点清查,一清到底。如烟家墩村以前因为种种原因陷入混乱,工作组在帮其清理财务的过程中,一下子追回群众欠款8万余元,偿还债务2.5万元,卸掉了该村十几年的包袱。在清查理顺好之后,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在制度和措施上保证农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彻底扭转后进村财务混乱的局面。
二是跟踪帮扶。首先是日常工作包村帮扶,建立机关干部包村帮扶责任制,每个后进村派一名机关干部常年包村,参与村里的各项活动,进行监督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其次,突击任务加大帮扶力度。~年春征收车船使用税时,王家庄村一“钉子户”无理取闹,镇党委立即派出政法工作组,依法对其进行刑事拘留,打击了~,弘扬了正气。再次,对贫困村进行经济帮扶,帮助他们寻找经济发展的路子,解决缺少资金的困难,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三是调整班子。后进村班子转化,当家人是关键,对于“扶不起的阿斗”式的干部,他们坚决进行调整。在调整班子过程中,坚持区别情况,因人而宜的原则,对于在其位不谋其政者,劝其辞职;对素质低,威信差,罢免后可能不服者,实行公开选举;对软弱无力者,迫其让位;对村里暂时无人胜任的,从机关干部中下派。通过调整,把一批能人,贤人推上了领导岗位,促进了后进村转化。如该镇烟家墩村原支部书记,工作软弱无力,消极应付,能力平庸,村里各项工作在全镇居于下游水平。在去年的村“两委” 换届选举中,镇党委严格程序,不迁就,不护短,将年富力强、群众威信高的李金欣推上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岗位。今年以来该村的车船使用税征收、房屋确权证、开展新型合作医疗等各项工作都~完成了任务。
(三)打造交流学习的平台,建设高素质支部书记队伍
农村支部书记在农村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村级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领导者、决策者和指挥者。如何提高其领导能力、经济工作水平及统筹发展工作水平,是该镇党委近几年来在一直探索和实践的课题。~年 9月,该镇党委在市委组织部的具体指导下,经过反复调研,成立了支部书记研究会,为支部书记交流学习、共同提高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他们实行每季例会交流学习制度并做到了持之以恒,30多个村在研究会上学到了好法高招,对化解村内矛盾,维护稳定大局,发展集体经济产生了积极作用。如福盛屯村的“发展绿色银行法”和“电话招标卖树法”,前单家庄的“明晰林木产权法”,后李家庄的“处理布袋户口法”,季家屯的“化解树歇地法”等好法良策,不仅在本镇各村予以推广实施,而且还被大众日报、潍坊日报和农村大众等各家新闻媒体作为创新举措给予宣传报道,受到了潍坊、高密两级组织部领导的较高评价。
第五篇:持续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持续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指出,要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党建工作。要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在广袤的农村中,引领人民群众,造福人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执行党的政策,加强社会治理。在推动农村建设过程中,党组织肩负着凝聚人民群众,让群众跟党走,造福人民群众,带领群众致富的职责使命。夯实根基,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为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而撸袖加油。
持续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凝聚力。基层凝聚力的增强,需要强化党组织的思想引领,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原理,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原著,悟原理,在思想上保持与党组织高度一致,才会紧紧团结在一起,凝聚一起。充分利用“三会一课”的有效形式,开展好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勿忘初心,才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放在第一位,才会在关键时刻发挥出党员的先进性,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同时找准民主评议党员的着力点,整顿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让先进基层组织更好,落后基层组织更上一层楼,让农村基层党组织更有凝聚力。
持续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战斗力。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要不断夯实党员队伍,优化党员机构,提升发展党员质量,从高校返乡毕业生、致富能手中选好苗子,培养成党员。同时加强党员队伍培训,让他们成为致富带头人,成为农村发展的主力军,提升党员综合能力和素质,让党在农村的战斗力更强。增强农村战斗力,还需发挥好阵地作用,拓展党建阵地的展示、教育、服务等功能,让农村基层党旗高高飘扬,党员胸前党徽闪亮,成为特别战斗,能干事创业的农村基层党组织。
持续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创造力。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造福人民,让人民群众过上心中向往的幸福生活。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选好配齐村级班子,把人民群众信任,有真本领的党员选为支部书记,把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致富能人,选进村支“两委班子”,为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奠定坚实基础。村级党组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惠民生、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为群众送上温暖的服务,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