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时间:2019-05-12 19:26: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着力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着力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第一篇:着力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着力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各位代表、同志们: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和农民利益的多样化,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农村,村级干部队伍普遍存在“三低一高”(文化程度低、科技素质低、致富能力低、年龄高)现状。部分村党支部战斗力不强,作用发挥得不好,带领群众谋求发

展的实效不明显,还有一些村干部按制度办事的意识不强等等,农村管理体制与新时期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在新的形势下,找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切入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活动中,创新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是使农村基层组织不断富有朝气、富有战斗力、富有生命力的新起点。

一、努力更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观念和思想[本文章来源于中国文秘之家-]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基层组织建设所依赖的社会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不适应发展、不适应改革开放的落后思想观念对农村基层组识建设仍然产生消极的影响,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一些党员群众望田兴叹,致富无门,存在畏难情绪、不思进取等消极思想观念;有的村居组织传统格局不改变,该发展的不发展,该用的人不用;有的村居组织软弱涣散,发挥不了作用;有的村居组织的领导干部作风不民主,家长式专制,个人说了算,或简单粗暴,甚至以权谋私,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等,严重抑制着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对此,要进一步破除和改变那些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落后思想观念,强化基层组织的创新意识,牢固确立民主观念、法制观念、竞争观念、市场观念、服务观念、发展观念。坚持实事求是、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紧密联系当前农村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途径和方法,使农村基层组织从形式到内容都有更大的创新,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积极更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首先在夯实村级基础上要有新思路。一是要抓住关键,健全村干部的选任机制,选好配强村干部。要把那些年纪轻、素质高,能组织和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物选进村“两委”班子,努力建设一支年富力强的基层干部队伍。二是要抓住难点,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乡村干部激励机制,完善乡村干部定期目标考核制度和办法,实行奖优罚劣,激发广大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三是要抓住重点,建立健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促进村级组织高效运行。进一步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切实理顺和规范村支“两委”工作关系,注重引导村党支部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引导村委会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行使职权,切实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和亲和力。[本文章来源于中国文秘之家-]

其次在建立长效机制上要有新举措。要进一步坚持和落实领导责任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关健是党委书记带头抓。乡镇党委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充分利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契机,进一步掌握领导农村工作的主动权。要牢牢抓好村党支部书记,从而使领导责任真正落到实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新格局。要进一步健全干部驻村工作制度。结合实际,科学配置,不断优化驻村干部的知识结构,注重选派那些熟悉农村工作,有专业技术特长的机关干部驻村帮扶,增强村级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帮助群众致富。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经常性的科技、文化、卫生、法律下村入户制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创造有利条件。

三、进一步更新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知识和本领

一是努力提高和增强乡村干部的宗旨意识、政策水平、法制观念。乡村干部首要的工作就是正确地向群众宣传解释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使之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从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反映出的问题看,哪里的党员干部能够认真学习和全面理解党的政策,在执行工作中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方针政策不走样,那里的工作就能够开展得比较好。因此,要求乡村干部必须学法、懂法、依法办事,增强依法行政的观念。

二是努力提高乡村干部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乡村干部要勤于学习,勤于探索,切实把握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动向,总结探索掌握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法。在改革、建设的实践中,要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时期、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给予解决。

三是努力提高乡村干部引导群众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能力。乡村干部要依据当地的实情搞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实事求是地指导农民根据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按照不同地域和气候特点,进行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并逐步实现一村一品,努力培养支柱产业,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针对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农村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主动调整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法,积极引导

农村党员和村民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依靠科技,实现脱贫致富。

第二篇:着力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着力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各位代表、同志们: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和农民利益的多样化,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农村,村级干部队伍普遍存在“三低一高”(文化程度低、科技素质低、致富能力低、年龄高)现状。部分村党支部战斗力不强,作用发挥得不好,带领群众谋求发展的实效不明显,还有一些村干部按制度办事的意识不强等等,农村管理体制与新时期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在新的形势下,找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切入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活动中,创新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是使农村基层组织不断富有朝气、富有战斗力、富有生命力的新起点。

一、努力更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观念和思想[本文章来源于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基层组织建设所依赖的社会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不适应发展、不适应改革开放的落后思想观念对农村基层组识建设仍然产生消极的影响,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一些党员群众望田兴叹,致富无门,存在畏难情绪、不思进取等消极思想观念;有的村居组织传统格局不改变,该发展的不发展,该用的人不用;有的村居组织软弱涣散,发挥不了作用;有的村居组织的领导干部作风不民主,家长式专制,个人说了算,或简单粗暴,甚至以权谋私,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等,严重抑制着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对此,要进一步破除和改变那些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落后思想观念,强化基层组织的创新意识,牢固确立民主观念、法制观念、竞争观念、市场观念、服务观念、发展观念。坚持实事求是、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紧密联系当前农村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途径和方法,使农村基层组织从形式到内容都有更大的创新,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积极更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首先在夯实村级基础上要有新思路。一是要抓住关键,健全村干部的选任机制,选好配强村干部。要把那些年纪轻、素质高,能组织和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物选进村“两委”班子,努力建设一支年富力强的基层干部队伍。二是要抓住难点,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乡村干部激励机制,完善乡村干部定期目标考核制度和办法,实行奖优罚劣,激发广大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三是要抓住重点,建立健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促进村级组织高效运行。进一步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切实理顺和规范村支“两委”工作关系,注重引导村党支部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引导村委会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行使职权,切实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和亲和力。[本文章来源于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

其次在建立长效机制上要有新举措。要进一步坚持和落实领导责任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关健是党委书记带头抓。乡镇党委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充分利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契机,进一步掌握领导农村工作的主动权。要牢牢抓好村党支部书记,从而使领导责任真正落到实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新格局。要进一步健全干部驻村工作制度。结合实际,科学配置,不断优化驻村干部的知识结构,注重选派那些熟悉农村工作,有专业技术特长的机关干部驻村帮扶,增强村级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帮助群众致富。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经常性的科技、文化、卫生、法律下村入户制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创造有利条件。

三、进一步更新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知识和本领

一是努力提高和增强乡村干部的宗旨意识、政策水平、法制观念。乡村干部首要的工作就是正确地向群众宣传解释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使之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从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反映出的问题看,哪里的党员干部能够认真学习和全面理解党的政策,在执行工作中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方针政策不走样,那里的工作就能够开展得比较好。因此,要求乡村干部必须学法、懂法、依法办事,增强依法行政的观念。

二是努力提高乡村干部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乡村干部要勤于学习,勤于探索,切实把握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动向,总结探索掌握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法。在改革、建设的实践中,要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时期、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给予解决。

三是努力提高乡村干部引导群众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能力。乡村干部要依据当地的实情搞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实事求是地指导农民根据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按照不同地域和气候特点,进行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并逐步实现一村一品,努力培养支柱产业,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针对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农村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主动调整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法,积极引导农村党员和村民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依靠科技,实现脱贫致富。

着力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来自好范文-www.xiexiebang.com,仅供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三篇: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资料整理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基础资料整理工作的通知

各村党支部: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资料整理工作是农村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安排部署、经验总结、典型推广、统计分析的依据和基础性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资料整理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资料整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不少地方存在着重视不够、记录不及时、内容不全、数据不实、分类无序、存放混乱等问题。对此,各村党支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资料整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形成支部书记负总责,文书和各村下派党建指导员具体抓的工作格局。要坚持实事求是,认真研究解决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资料整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基础性、程序性和经常性的工作,促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2、分类整理,规范装订。(1)分类。为便于整理,镇党委拟制了镇、村组织建设基础资料整理参考目录(附后)供参考。镇组织建设基础资料整理参考目录按“一本总帐,五大卷宗,三十八小项”格式设计,村组织建设基础资料整理参考目录按“一本总帐、六大卷宗、三十小项”格式设计。“总帐”,指镇、村组织建设基础资料整理应有总帐一本,便于一目了然的找到某卷宗某小项资料。“卷宗”,指镇、村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资料大致分类。如本卷宗中的档案资料多,可以按照如《党建综合卷

(一)》、《党建综合卷

(二)》格式增设。“小项”,指每一卷宗中分设细化的内容,镇、村如有其他组织建设资料不在列举的小项范围内的,可增设小项,归入相关卷宗。(2)整理。为便于查阅,平时镇、村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资料分类整理存放时应做到:卷宗用塑料档案盒,总帐和小项用活页夹,档案盒标签、活页夹封面(第一页)一律电脑打字。总帐格式:用塑料封皮的抽杆活页夹,夹入《XXX镇(村)组织建设基础资料总帐目录》。小项格式:用塑料封皮的抽杆活页夹,第一页为封面(上有小项标名、下有乡镇(村)名);第二页为《XXX镇(村)基层组织建设(XXX)目录表》。(3)装订。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底前,镇、村要对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资料进行分类装订,装订要符合文书档案要求。(4)保管。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资料要存放整齐、妥善保管、有效应用。活页夹、档案盒次年继续使用,档案管理人员变动时,要将活页夹、档案盒及档案资料做好清点,办好移交手续。(5)注意事项。镇、村可结合实际,对组织建设基础资料卷宗、小项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充实、细化完善,但不得偷工减料,减少相关内容,导致资料不全。要以镇为单位,统一设制村一级组织建设基础资料分类分项整理的模式,并统一为各村购臵档案盒、抽杆活页夹。涉及到的相关表格,自行设制、打印。

3、建章立制,强化督查。要重点建立“四项制度”,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资料整理工作的督查。(1)半年

巡检制度。每年6月下旬(20--25日),党委组织人员对各村组织建设基础资料整理工作逐村检查、指导一次,包村负责人参与。指出存在的不足,及时整改,发出《整改通知单》,具体由包片领导会同村书记、文书、包村干部(下派党建指导员)抓好落实。(2)定期汇检制度。每年11月下旬,各村组织建设基础资料整理后,汇总到镇党政办,由党委副书记、组干参与汇检、评审,掌握各村组织建设基础资料整理工作情况,按“好、中、差”评级,“好的”、“中的”抓提高,“差的”要抓整改(发出《整改通知单》)。对此项工作列入整改的村,由包片领导会同村书记、文书、包村干部(下派党建指导员)抓好整改。(3)责任追究制度。《整改通知单》由党委副书记或组干填写,党委负责人审定,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完成时限。对未及时整改的,由党委负责人找相关责任人谈话、警示。对整改事项未落实、组织建设档案资料残缺混乱,影响全镇在县考核中排名的,镇党委将追究包片领导、包村干部、村书记、文书的责任。

各相关党支部可参照《营头镇组织建设基础资料整理参考目录》的格式,根据工作实际和档案内容,尽快整理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资料整理工作。非公企业、新社会组织和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的组织建设基础资料整理工作参照执行。

附:营头镇组织建设基础资料整理参考目录

营头镇村级组织建设基础资料整理参考目录

中共营头镇委员会

2012年9月18 日

附件1:

营头镇组织建设基础资料整理参考目录

一、党建综合卷

1、乡镇概况(基本情况,完成各类目标任务情况等)

2、党委自身建设(包括各类制度、会议录等)

3、上级来文

4、本级发文(包括基层组织建设计划、总结等)

5、三级联创

6、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7、各村(居)基本情况

二、队伍建设卷

8、村两委换届情况

9、村两委干部基本情况

10、村后备干部基本情况

11、党员教育与管理

12、党组织和党员信息

13、村干部考核

14、党员评议

三、载体建设卷

15、“创先争优”活动

16、“三问三解”活动

17、“五包促五化”活动

18、党内“关怀帮扶激励机制”、困难群众帮扶

19、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 20、支部+协会

21、农村主题教育

22、“七一”材料(本级活动、表彰、上级表彰等)

23、村干部坐班制

24、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包括纳入结对的各村、企业、学校共建情况)

25、农村党员议事会

26、“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27、选派干部、选聘生

28、农业科技培训

29、选程教育 30、流动党员管理

31、党组织和党员承诺

四、党建创新卷

32、党建创新项目的计划书、落实情况、成效体现

五、党建宣传卷

33、被县级及以上组织部门采用信息

34、被级及以上组织部门采用信息

35、本级开展党建宣传活动资料(简报)

36、各类党建活动图片集

附件2:

营头镇村级组织建设基础资料整理参考目录

一、党建综合卷

1、村情概况资料。包括基本情况、经济发展、党建工作、社会建设等内容的介绍。

2、上级文件资料。上级有关基层组织建设的所有文件。

3、本级文件资料。本级加强党建的计划、安排、总结等有关文件材料。[党建责任制、上报乡镇有关材料、计划、工作安排、工作部署、总结等]。

4、场所建设资料。(1)村部建设管理档案。[建设时间、投入情况、管理情况、产权归属等](2)新建村部不少于120平方米,党员活动室不少于60平方米,党务、村务公开栏显目规范。村级制度、标牌、办公设备、远程教育设备、农家书屋、图书杂志、文档资料规范健全。

二、队伍建设卷

5、“两委”班子资料。“两委”换届材料汇集,“两委”成员表册。当年换届选举的,选举资料不入档,但“两委”成员表册应在档。

6、村党组织设臵资料。有党组织设臵情况说明,党员花名册(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入党时间、职业、评议等次、联系电话)、流动党员花名册(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入党时间、职业、评议等次、联系电话)、入党积极分子花名

册(姓名、年龄、文化程度、确定为积极分子时间、职业、联系电话、培养人姓名)、申请入党人花名册(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提交入党申请书时间、职业、联系电话)、党费收缴登记名册。

7、群团等组织资料。(主要包括共青团、妇代会、农民协会及合作社等组织。

8、后备干部建设资料。后备干部表册(姓名、年龄、文化程度、确定为后备干部时间、职业、联系电话、培养人姓名)、培养措施材料。

9、党员学习教育培训资料。“三会一课”、村干部学历教育情况、党员冬(春)训、党员“双技”培训情况(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每年不少于2次)

10、远程教育资料。“电视上网”每月播放不少于一次,有记录薄;有播放通知、播放内容征求意见表;村干部会搜索课件,网上交流提问至少一次,有记录;有“远教+基地”资料,记载党员学用远教、建设“双培双带”基地等情况。

11、村干部考核资料。村党组织书记“一诺双评”、村干部“双述双评”材料。

三、活动载体卷

12、党建主题活动资料(如“创先争优、五包促五化、三问三解”等)。领导小组、动员部署和各阶段的会议记录;实施方案、日程安排表;学习笔记、心得体会、整改方案、入户访户登记表、征求意见表、活动总结等。

13、“双培双带”工程资料。(1)有计划。“双培双带”工作计划,有实际性内容、举措;(2)有基地。每个村不少于1个示范基地(形成规模、挂牌)。(3)有示范户。每村不少于10户示范户,有典型事迹材料。(4)有结对。开展“结对帮带”活动,有登记表(帮带人、被帮带人的情况,帮带举措,帮带成效,帮带成效评议)。(5)有总结。每年底对本村“双培双带”活动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材料。

14、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资料。(1)设岗定责。结合村民需要和工作部署,设臵政策宣传岗、“双带”示范岗、致富信息传递岗、计划生育促进岗、村务监督岗、文明新风岗、留守儿童关爱岗等岗位。每个岗位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目标要求,并向全村党员和群众公布。各村召开党员大会,公布岗位名称、数量、岗位职责等,由无职党员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岗位,自行申报,组织审定,张榜公布。(2)动态考评。设岗的无职党员每人一张《XXX村XXX党员设岗定责履职情况登记表》,采取“季度一小评、半年一初评、年终一总评”的办法,加强对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评议和考核,并详细记录在登记表。无职党员履职考评情况,要在党务公开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3)必要调整。根据设岗党员履职考评情况,每年底对下岗位人员进行必要调整,做到“岗位适应群众需求,在岗者能发挥作用”。(4)比例适当。参加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的党员数占无职党员数比例不能偏低。

15、流动党员管理资料。(1)流动党员花名册。(2)向流出的党员,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3)证件编码与详细记录及联系电话。(4)和驻地党支部登记联系,参加活动。(5)开展“双向带动”活动。把家乡的劳动力带出去务工增收,把外面的信息学到的技术和联系到的项目带回家乡创业发展。(6)由村党组织确定专人为每名流动党员填好《XXX村流动党员XXX情况登记表》(每名流动党员一张表),记录联系情况、了解到的流动党员在外情况、流动党员返乡后“补课”及参加民主评议等情况,以及该名流动党员发挥“双向带动”情况。

16、“三双”承诺资料。(1)党组织承诺。村党(总)支部向党委承诺内容:政治思想、学习教育、工作作风、制度建设、全年目标。向全体党员群众承诺内容:全年需要办理的具体实事。(2)党员承诺。承诺内容:根据特长力所能及做到的1件以上具体实事。每年底对党员承诺的兑现情况进行评议和考核;将评议考核结果进行公示;(3)村党组织委员会、党支部会议有记录;有党员承诺登记表(承诺党员的姓名、年龄、文化、入党时间、特长、承诺事项、践诺情况、评诺情况)。

17、村干部坐班资料。(1)有坐班记录。记录要详细,不仅要记来村部办事的,村里开展工作情况、村里发生的大事、村干部办事的情况等都要了解、记录。(2)村部外面的 9

显目处,村“两委”干部的职务、联系方式常年公开,便于群众办事联系。

18、联系群众资料(体现将“三问三解”活动伸深到村)。(1)村党总支委员会联系下设党支部、党员议事会成员,党员议事会成员联系党员和村民代表,党员和村民代表联系覆盖到户,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2)要有联系花名册。(3)联系活动要有相关记录。

四、民主管理卷

20、制度建设资料。党支部学习制度、党风廉政制度、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村“两委”工作规则、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党员议事制度、“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及其他制度。

21、党务、村务公开资料。每季各1次,要有每年四期存档底册(审批表)。

22、“一事一议” 资料。议的过程和落实的结果。

五、新农村建设卷

23、新农村建设规划资料。(1)新农村建设规划。(2)三年任期规划与计划。

24、产业发展情况资料。(1)经济发展规划、村集体经济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2)产业特征及布局、资源优势、经济优势、集体收入、耕地面积、其他重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3)生态建设情况、招商引资情况、产业结构调整 10

措施、村集体经济收入收支情况统计表、村集体企业收入情况。

25、乡风文明资料。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社会保障、实施“温暖工程”、困难群众救助等情况资料。

26、公益事业管护办法资料。根据实际具体制定。

27、项目建设资料。(1)5万元专项选派资金投向资料。(2)争取项目实施情况的资料。(3)争取款物登记造册。

六、会议记录卷

28、党支部会议。(1)贯彻执行上级的决定、指示和具体计划与措施。(2)讨论研究、通过党员发展有关工作。(3)开展本党支部党员学习、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4)注意事项。支部党员大会每季一次;支委会会议每月一次;下设党小组会议每月1至2次;每季度一次党课记录。

29、村委会会议。(1)村委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全年12次。(2)村民代表会议每季一次。

30、村“两委”会议。“两委”会议每月一次,村“两委”成员每月集中学习一至二次,可合并进行。每年底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村“两委”会记录原则上分开记录。

第四篇:《人民日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人民日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这对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科学阐述了党的基层组织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我们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们党有4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8260多万名党员,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可能具有的强大组织资源和组织优势。正是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我们党获得了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最可靠的力量源泉,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尖锐复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趋多元,迫切要求改进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活动形式和发挥作用的途径,迫切要求创新基层党组织管理模式和党员教育方式,迫切要求增强基层党组织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对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总体上看,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能够肩负起党的历史使命,但也存在不少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甚至软弱涣散;一些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广,党的力量薄弱;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一些地方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保障不足;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一)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是党的宝贵资源和传家宝。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扎根于群众之中,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过程实质就是服务群众的过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最终要落实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上来。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根本价值取向,是适应党所处历史方位变化、提升党在基层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始终坚持这一根本价值取向,自觉把基层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上来,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要求落实到基层党建工作的各方面,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党的一切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二)以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

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核心在服务,关键在把功能定位从管理转到服务上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根本要求是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检验标准是群众欢迎、群众受益、群众满意。要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在推动科学发展、解决民生疾苦、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密切党群关系、夯实执政根基上下功夫,努力建设服务意识增强、服务功能完善、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多样、服务机制健全的基层党组织。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国有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围绕建设高素质经营管理者队伍、人才队伍、党员队伍、职工队伍和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以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参与决策、带头执行、有效监督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街道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围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在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机关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在本部门完成各项任务中发挥协助和监督作用。高等学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围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事业单位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围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事业发展,在履行本单位职责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非公有制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围绕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推进企业先进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完成中心任务和健康发展,在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社会组织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围绕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健康发展等职能做好服务、发挥作用。

(三)切实提高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

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创新工作理念、思路和方法,不断提高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本领。着力提高服务大局、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顺应人民群众求发展、盼富裕、奔小康的迫切愿望,紧紧扭住第一要务,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把各项富民惠民便民政策落到实处,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成为科学发展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着力提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能力,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拓展服务群众工作平台,深化结对帮扶等活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着力提高协调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把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一些地方在城市社区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在乡村推行“文建明工作法”、“农事村办”,这些来自实践、务实管用、深受群众欢迎的做法要认真总结推广,努力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各项工作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三、进一步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不断增强党的生机活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这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着重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强化物质保障、落实领导责任等工作,推动分布广泛、完善严密、富有活力的基层党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

(一)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不断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全社会的覆盖面,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的部署要求,要强化农村、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当前,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数量庞大,加强这些领域的党建工作十分重要而紧迫。必须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具备组建条件的要做到应建尽建,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要积极开展党的工作,采取挂靠建、联合建、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等形式加快组建。继续加大在中介机构、协会、学会以及各类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的做法,实现“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的统一,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抓好党群共建,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活跃基层,打牢基础。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的关键。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更加凸显了“抓书记”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重要位置。围绕建立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体系,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选优训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创新培养选拔机制,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转业退伍军人等群体中选拔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注意培养选拔优秀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对矛盾突出、工作薄弱的村,下派得力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选好配强街道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党组织负责人。落实教育培训制度,全面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工作。加强对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管理,完善实绩考核办法,总结推广农村党组织书记“一定三有”(定权责立规范、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激励关爱机制。加大从农村、社区优秀基层干部中考录公务员力度,切实解决基层组织负责人基本报酬和社会保障问题,增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动力活力。

(三)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对于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促、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共同提高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围绕建立完善城乡基层党建工作运行体系,实行组织联建,积极探索村企联建、村居联建、跨区域联建等新模式,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统筹设置机制。实行共育共管,推动城乡党员在日常管理、教育培训、服务群众等方面互动融合,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实行活动同创,积极探索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的有效形式,建立健全城乡互帮互助机制。实行资源共享,推动城市和机关优势资源向农村流动,建立健全城乡互促的党建工作机制。

(四)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高度重视。着眼于建立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保障体系,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党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积极探索建立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各方支持、基层党组织自我补充的多元化经费保障机制。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活动正常开展,增强为群众办实事能力。多渠道多途径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工作经费问题。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财政支持和帮扶力度。

(五)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这是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落到实处的根本保证。着眼于建立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责任体系,强化党委管党建、书记抓党建的责任,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行业系统具体指导、有关方面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基层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各级党组织书记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真正担负起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建立完善市、县、乡镇(街道)三级基层党建工作“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切实做到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确保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领导责任真正落实到位。

四、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我们要切实抓好这项工作。

(一)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

两年多来,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这是深化和拓展创先争优活动成果的必然要求。要认真总结提升创先争优活动的成功经验,把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有效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使创先争优贴近岗位实际、融入岗位职责、化为岗位行动,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牢固树立创先争优理念,把创先争优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融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日常工作,健全党组织晋位升级和党员承诺践诺机制、接受群众监督评判机制、树立和表彰先进典型机制,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追求先进和优秀的内生动力。

(二)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制度

严格党内组织生活,是加强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强化党员管理的经常性工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制度”的部署要求,必须完善和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健全党内组织生活长效机制,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决反对党内组织生活庸俗化,不断提高党内组织生活质量。必须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和民主评议制度,保障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党员民主权利,提高党性分析和民主评议的实际效果。必须坚持领导点评、党员互评、群众评议相结合,使党员始终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

(三)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

随着越来越多的党员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农村人”变为“城里人”、“外地人”变为“本地人”,我国2.5亿农民工中流动党员达350多万名,为保证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的要求,要探索建立“一方隶属、多重管理”模式,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全国党员信息库,健全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配合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制度。强化各项服务措施,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建设党员服务中心,规范“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受理工作,探索利用互联网、手机等信息手段,保证党员不管流动到哪里都能有效纳入组织管理、参加党内生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和作用,既取决于党员的数量,更取决于党员的质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紧紧抓住了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对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正确处理好党员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重视党员质量,加强思想上入党教育,把好入口关,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把社会各领域各阶层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保持发展党员适度规模,加大在青年工人、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重视在高知群体、大学生等领域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积极做好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着力解决农村党员队伍青黄不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严重不足问题。切实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全面推广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

(五)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这是保持党员队伍生机活力的创新之举,是永葆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由之路。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就是要坚持严格质量进、严肃政策出,形成党员队伍吐故纳新、自我纯洁、充满活力的机制。严格执行党章和有关规定,切实贯彻“坚持党员标准、严格掌握政策、严格履行程序、加强教育管理”的原则,探索建立定期分析评议的党员考核评价体系,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疏通出口,纯洁队伍,健康肌体,使我们党始终充满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第五篇:创新机制,夯实基础,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创新机制 夯实基础 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xx县抓基层组织建设典型材料

xx县辖22个乡镇,299个建制村(社区),现有基层党(工)委41个(其中乡镇党委22个),党总支19个,党支部608个, 有党员13159人,其中农村党员7217人,占全县党员的54.84%,有村(社区)干部1183人。近几年来,xx县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及县委的要求,紧紧围绕创先争优活动这条主线,切实履行县委书记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着力推进思路创新、措施创新、机制创新,狠抓责任落实、抓制度规范、抓重点保障、抓载体创新、抓考评激励,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促进全县社会、经济的文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一、抓龙头强引领,着力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一)严格选任程序,调优配强基层领导班子。2011年是乡、村党组织换届之年,通过对推荐、考察、选举等环节严格把关,进一步优化了基层领导班子。全县22个乡镇新当选的116名乡镇党委委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8%,年龄35岁以下的占到46.60%,平均年龄为36岁,保持了以30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年龄梯次结构。每个乡镇党委班子中都至少配备了1名30岁左右的年轻干部,22个乡镇均配备了1名以上的女干部。全县村党组织委员的平均年龄较上届下降了4岁,其中,69人年龄在35岁以下,103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凭,女 1 性成员85人。在村支部书记当中,35岁以下的11人,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41人,村干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性别结构等方面得到了优化。如土地乡小湾村,通过选优配强支村两委班子,尤其是选好了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带头人,使村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得到显著增强,在经济能人型党支部书记唐少雄的带领下,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风气有了明显转变。近几年,小湾村先后被评为“市级基层党建示范村”、“全市生态文明村”和“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干部思想素质。大力实施村级党员干部“健脑工程”。把专职村干部的教育培训纳入全县干部调训计划,培训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每3年轮训一次,每年举办1—3期培训班。2008年以来,全县共投入360多万元,举办了8期村主要干部培训班,参训人员达3000多人次。各乡镇党委也把学习培训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每年组织其他村级后备干部、村民小组长和农村党员进行集中培训。同时,县委还成立了一支由党校教师、农业专家、乡土专家组成的流动教师队伍,不定期的深入各种养基地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培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目前,全县已建立各级党组织科技示范基地46个,树立党员科技示范户900多名,平均每个村有3名以上党员科技示范户。此外,还建立了村干部学历教育奖励制度。认真实施“一村一大”培训工程,对取得大专以上学历文凭的村干部奖励2000元,取得本科文凭的奖励3000元。全县共有600多名村、组干部取得了大专以上 文凭,其中13人取得了本科文凭。通过学习和培训,让广大村、组干部在思想上得到了升华,工作目标更加明确,政治上更加可靠,行动上更加有力。

(三)坚持正确导向,积极培养优秀后备人才。为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工作经验足的人才队伍,xx县进一步完善了村组干部队伍梯次结构建设。要求各村要按照每个村民小组至少一名的人数培养村组后备干部,村民小组长原则上要从村组后备干部中提名,支村两委班子成员原则上要从村民小组长中提名且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村支部委员人选至少要有1年以上的党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人选原则上要有担任专职村干部2年以上的经历且具备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同时,按照“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科学育人、选人、用人,有效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活力。通过各级领导联系帮带、县委组织部跟踪培养、定期举办培训班、积极组织发动全县年轻干部参加各类选拔考试等方式,为我县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后备力量。2009年,全县有2名年轻干部经过公选被录用为处级干部,有4名年轻干部被录用为全市战略后备干部;2011年,有2名村委主任通过公开招考,被录用为乡镇公务员。

二、抓管理增活力,不断优化基层组织制度建设近几年来,xx县委、县政府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行农村工作“村为主”的实施意见》、《xx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村组干部 队伍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通过制度创新,有效激发了基层组织建设活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成效。

(一)创新保障机制,优化工作环境。为了进一步优化基层组织建设环境,使各项工作得以正常运转,我县自2008年起开始实行“村为主”目标管理,采取县乡两级财政配套的方式拨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并逐年加大投入,仅2011年,全县就安排1300多万元经费保障村级组织运转,2012年,又新增投入200多万元,使整个村级运转经费达到1500多万元,平均每个村的运转经费达到了5万多元。为保障基层干部的基础待遇,全县共安排720多万元用于发放村、组干部基本报酬,其中120多万元用于发放村民小组长的基本报酬,从今年起,村民小组长的基本报酬由原来的每人每月20元提高到了每人每月50元。村干部的基本报酬则参照行政干部管理模式实行“一卡通”的形式发放,并根据农村劳动力年平均收入水平,建立了村干部基本报酬合理增长机制,村干部报酬从2007年的人均不足80元/月,逐步提高到2011年的人均近700元/月。为实现村党支部书记和其他村干部“退后有所养”这一目标,我县在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并建立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凡是专职村干部任职期间参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达到一定标准的,县财政给予一定补贴,其中支书、主任每年按1000元以上标准参保的补贴800元,其他专职村干部按500元以上标准参保的补贴400元。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计划生育、林权改革、征地拆迁、项 目建设等工作引发的矛盾纠纷也越来越多,不少村民对村干部的工作不理解、不支持,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对村干部进行打击报复的现象。为此,我县专门建立了村干部受打击报复补偿机制和人身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机制。县财政每年投入12万元为专职村干部购买人身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另外,对遭受打击的村干部给予1000元以内的经济补偿,并严厉查处打击报复行为。通过发挥全县村干部受打击报复处理“110”的作用,切实保障村干部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消除村干部的后顾之忧。2010年8月,同益乡太坪村村委会主任雷依田在主持修建通村公路过程中,被前去阻工的村民打成轻伤,想到这些年为村里尽心尽力办事,村民反倒不理解,委屈的他萌生了离职的想法。得知这一情况后,县组织、公安以及乡政府立即介入调查处理,为其主持公道,并送去了600元补偿金,使其打消了离职的念头,工作起来干劲更足了。

(二)创新考评机制,激发工作斗志。为加大村组干部的管理力度,我县陆续出台了《xx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村组干部队伍管理办法》以及《xx县加强村民小组长队伍建设的意见》,将工作触角延伸到组一级并强化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主体作用,通过细化职责、规范管理,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一是对村民小组长实行考核分类管理。每年先由支村两委对村民小组长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一类、二类、三类三个类别,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分类管理,其中一类村民小组长由建制村进行表彰,每人 奖励200元,同时可按比例推荐人选到乡镇(场所)参与“先进村民小组长”的评选;被评为“先进村民小组长”的,由乡镇(场所)进行表彰,每人奖励600元,然后按照比例推荐人选到全县参加“模范村民小组长”的评选;全县共评出60名“模范村民小组长”,在经济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每人奖励1000元。二是对专职村干部实行年终绩效考核。专职村干部年终绩效考核结果将与个人业绩考核奖励报酬直接挂钩。其中,考评为“优秀”等次的,每人发奖励报酬3000元,“合格”等次的2000元,“基本合格”等次的1200元,“不合格”等次的不发业绩考核奖励报酬。三是对所有建制村进行“村为主”目标管理考评。按照优秀村、合格村、基本合格村和不合格村进行分类定级,凡因计生、综治、安全生产等工作被“一票否决”的村直接定为不合格村。对评出的农村工作“村为主”目标管理优秀村,县委、县政府将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予以表彰,授予奖牌并奖励村集体1000元。

(三)创新奖励机制,激发创业热情。为进一步调动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激发全县基层组织建设的生机和活力,2009年,全县开展了 “十大优秀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评选”活动,对评选产生的“十大优秀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由县委、县政府通报表彰,奖励1000元,并由县财政拔专款为其办理养老保险,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后每月可领取600元以上的养老金。为加强对全县“十大优秀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的后续管理,县里又出台了 《xx县十大优秀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管理暂行办法》,激励他们以更高的热情和更强的责任感投身到今后的工作当中,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从2012年起,全县每年将开展 “优秀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评选活动,对评选产生的优秀支书(主任)进行通报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奖励5000元。此外,为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县里设立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奖励基金,鼓励专职村干部采取集资、入股等形式领办企业,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凡新发展生产经营型项目所新增加的村集体经济纯收入(包括老企业、老项目扩大再生产后所增加的村集体经济纯收入)5万元以内(含5万元),20%用于奖励村干部,超过5万元部分,再提取10%用于奖励村干部。

三、抓活动促发展,切实增强基层组织建设实效 为了加快农村经济建设步伐,尽快缩短城乡差距,县委、县县政府从全局出发,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提高服务基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扎实开展“百个部门联村”活动。为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力,进一步提升基层组织工作水平, 按照“先进支部抓巩固、一般支部抓提升、后进支部抓转化”、“党群部门包弱村、政法部门包差村、经济部门包穷村”的思路,积极组织全县126个县直机关单位包村包企业结对共建,并引导全县100个基层组织建设较好的党支部与100个基础相对较差的党 支部结成帮扶对子,通过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选派科学发展观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和党建工作指导员进驻驻点(乡)村的方式开展帮扶工作。2011年,每个县直机关单位都投入了不低于5000元的帮扶资金,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各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科学发展观指导员共筹措资金1549万元,共救助困难农户52.6万元,硬化通村公路62.11公里,修建村综合大楼26栋,修建农田灌溉水渠2365米;帮助企业建立种养经济合作组织9个,发展种养大户270个;开展普法、安全、计生等知识培训106期,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村容村貌提质,净化了乡风文明。

(二)深入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联农户”活动。为切实转变机关干部作风,更好的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2010年以来,xx县精心组织包括县处级干部在内的1200余名副科以上干部,深入开展了“机关干部下基层联农户”活动。按照“五个一”要求落实帮扶措施,即扶持联系农户发展具有稳定收入的产业,帮助其找准一条脱贫致富的门路;对符合条件的联系农户至少开展一次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扶持联系农户掌握至少一门种养技术或手工加工技术,提高种养、加工劳动技能;为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一条以上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影响带动一批农户支持并参与县乡村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和中心工作的开展。这一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广大群众心目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活动开展两年多来,结成帮扶对子2377对,实施帮扶项目2953个,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8378个,用 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拉近了党群干群距离。同时,通过活动的开展,教育党员干部改善对群众的态度、密切同群众的关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促使机关干部查找和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认真履职,树立良好形象,实现了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三)全面开展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竞赛活动。按照“一个支部一个阵地”的要求,采取“以奖代投”的方式在全县开展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竞赛活动,并出台了对自建的活动室每新建一栋奖励2万元,每修缮一栋奖励2000元的奖励措施,在全县掀起了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热潮。自2006年以来,全县完成村级活动场所省级规划项目118个,县级“以奖代投”项目18个,村级自建项目153个。建筑总面积达52000余平方米,资金总投入达8092.5万元,其中中央、省级投入354万元,市级财政投入94.4万元,县级投入192.8万元,村级自筹资金达7238.5万元。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群众需求的不断提升,许多在八、九十年代初期兴建的办公场所已经不能满足时代需求。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今年,我县又实施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全达标工程”并加大了财政投入,对所有在今年12月之前验收合格的新建活动场所,由县财政给予5万元的以奖代投资金。同时,按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全达标的标准,要求各地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注重实效”的原则,努力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成为实现村民自治的平台、丰富村民精神生活的舞台、拉近党群干群关系 的纽带,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成为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主阵地,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四、抓创新求突破,努力打造基层组织建设亮点工程 根据上级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有关要求,我县积极创新党建工作项目,力争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优争先上求突破、在加强非公企业党建上求突破。

(一)实行农村(社区)党支部分类定级考核。为巩固扩大一批先进党组织、提升一批一般党组织、转化一批后进党组织,使全县农村(社区)党支部紧扣“五个好”目标,扎实工作,加快发展。我县出台了《xx县农村(社区)党支部分类定级考核实施方案》,要求各乡镇(场所)采取日常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各村(社区)党支部进行量化考核,主要考核创先争优工作、基层组织建设、宣传文化、经济建设、村级事务、人口计生、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廉政建设等9个项目。考核结果分为一类党支部、二类党支部、三类党支部三个类别,并由各乡镇、场所针对不同类别的党支部实行跟踪管理。每年“7.1”期间,全县将从各乡镇(场所)推荐的一类党支部中评选出30个“红旗党支部”,授予流动红旗并给予2000元奖励;同时还将评出30个“三类党支部”,给予通报批评并要求挂牌限期整改,此外,还要求“红旗党支部”按照1+X模式与三类村(社区)党支部进行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其在党建、村务管理、产业建设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带动后进党支部共同发展。

(二)全面推行党员星级管理。为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规范基层党员管理,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从2012年起,将在全县党员中实行星级管理。根据“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标准,结合农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两新”组织等不同领域党员岗位特点,分别设置“五星”,满星设置为“五星”。每年“7.1”期间,全县将从各党(工)委、直属机关党支部推荐的“五星”级党员中评选表彰60名“红星共产党员”,其中乡镇、场所和农村(社区)党员中评选25名,县直机关党员中评选15名,县属事业单位党员中评选15名,企业和“两新”组织中评选5名。获奖人员给予1000元物资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

(三)强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工程。近年来,xx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现已注册登记的有418家(国有企业仅3家),从业人员42610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1家。非公经济对我县GDP贡献率超过75%,财税贡献率超过95%。对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强劲态势,按照上级党组织的有关要求,我县积极探索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思路,采取超常规措施,实现了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互促双赢的良好态势,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2011年年底,全县采取抓大户、抓重点、抓典型、抓示范的办法,集中组建了45家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20个组建任务数,完成任务 的225%,截止目前,全县共有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69家。为促使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达到“双强六好”的目标要求,xx县从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着手,于2012年年初制定出台了《xx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实施方案》,以更强的工作力度推进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一是在党建工作上加强指导。要求各乡镇党委要把一些长期在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退休党员领导干部,改制企业中的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务工作者,以及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纳入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人才库,为辖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并建立培训、管理和考核机制。二是在工作经费上提供保障。采取“财政扶持、党费补贴、企业资助”等办法筹集经费,用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建立党员服务中心等活动场所,开展活动、党员学习教育、配备电教设备、办公桌椅、党旗、党徽、报刊图书等,为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基本条件。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保障激励机制,为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提供必要的工作津贴。三是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将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党支部分类定级考核”范畴,按照属地原则由乡镇党委进行考核,并明确规定有关部门在推荐企业主要出资人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青妇委员时,把支持党建工作情况作为重要依据。

五、主要经验

在近几年的基层组织建设中,我县不断探索、积极创新工 作机制,促进了全县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主要积累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经验。

(一)创新意识是关键。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我县结合县情提出的农村(社区)党支部分类定级考核、党员星级管理、加强农村党员和村组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等,都是一种创新。在不断创新过程中,为全县基层组织建设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在党建创新活动中得到迸发。创新活力使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基层干部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在创新实践中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

(二)责任意识是根本。“千重要,万重要,抓落实最重要”。基层党建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责任大,要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关键就在于增强责任意识,切实抓好落实。近年来,我县在抓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感觉到,如果职责不清,责任意识不强,党建工作就落实不力,抓党建促经济的效果就不明显。我们通过完善各项制度,强化领导责任,形成了基层组织工作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促使各项党建工作落到了实处。

(三)团结意识是保证。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凝聚力,团结是取得事业胜利、工作顺心的保证。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共同创造发展的合力。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各项工作推进有力,实践证明:团结才能出凝聚力,出战斗力。

下载着力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word格式文档
下载着力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基础

    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组织基础 本文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的,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主要内容的建设社会主义新......

    夯实基础 创新思路

    夯实基础 创新思路 扎实推进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 ----麻池镇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建设汇报材料近年来,随着我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土地征占、房屋拆迁、占地款补偿分配......

    创新机制夯实基础

    创新机制夯实基础 着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竹溪县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开创群众工作新局面乡镇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最基层的群众工作,农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通过乡镇信访渠道......

    夯实基础 强化创新

    夯实基础 开拓创新 努力提升**农电系统标准化建设再上台阶 今年以来,**农电严格落实国网公司和省公司标准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工作部署,围绕“实干、实用、实效”的“三实”原......

    夯实基础强化创新

    夯实基础开拓创新 努力提升**农电系统标准化建设再上台阶 今年以来,**农电严格落实国网公司和省公司标准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工作部署,围绕“实干、实用、实效”的“三实”原则......

    以“社区先锋党组织”创建活动为抓手,不断夯实社区组织建设基础

    以“社区先锋党组织”创建活动为抓手,不断夯实社区组织建设基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

    县着力构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机制

    文章标题:县着力构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机制近年来,**县委坚持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

    县委着力构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验材料(共5篇)

    文章标题:县委着力构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验材料近年来,县委坚持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