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在网易公司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网易公司的应用
一、关于网易的概况。
网易公司总部
网易公司(NASDAQ:NTES),是中国主要门户网站,和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并称为“中国四大门户”。网易在开发互联网应用、服务及其它技术方面始终保持中国内业界的领先地位。自1997年6月创立以来,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网易深受广大网民的欢迎,曾两次被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评选为中国十佳网站之首。目前提供网络游戏、电子邮件、新闻、博客、搜索引擎、论坛、虚拟社区等服务。
作为中国最大的免费电子邮件提供商,网易积极倡导反垃圾邮件活动,致力于为网民提供全国最好、最快、最大的免费邮件服务,并同时提供更安全更稳定的收费邮箱系统。网易旗下六大电子邮箱(126、163、188、vip.163、yeah)用户总数已突破1.9亿人,并且在免费邮件中提供最大的网络硬盘。
中文LOGO
作为中国最有成就的互联网门户之一,网易与国内外几百家网上内容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提供全面而精彩的网上内容。拥有中国互联网浏览量最大的单一页面首页资源,在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INTERNET GUIDE 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有超过半数的网民访问了网易内容,用户年到达率达51.3%,荣居门户第二位
网易作为中国网站的领先者,始终致力于电子商务IT产业的持续发展,同时也在努力促进中国人民的数字化生活。为了这个目标,网易把千百万的网民聚集在一起,实现资讯的共享,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他们创造更愉悦的在线体验。
二、组织管理结构
管理团队
丁磊 首席执行官
董瑞豹 联合首席运营官
蔡安活 代理首席财务官
詹钟晖 联合首席运营官
董事会
丁磊 董事
李廷斌 董事
冯仑 董事
郑玉芬 董事
董瑞豹 董事
梁民杰 董事
唐子期 董事
信息技术在组织结构形成中的影响:
信息技术直接使得沟通成本降低,速度和质量提高,沟通媒介日益丰富,使得企业间的协调机构减少,管理者的管理幅度加宽,组织层次减少。企业内部网、电子数据交换(ED)I的兴起,改变了企业的作业方式和员工学习、成长的方式,个人工作的独立性与专业性将经一步加强,使得独立工作小组、弹性工作时间以及外包业务越来越多,使非信息化组织的”高耸结构”转变为信息化组织的”扁平结构”。另一方面,如上所述,信息技术使得沟通成本降低,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的协作加强,出现了协作密集型的矩阵式结构。信息技术直接或间接对组织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概括起来主要如下:使组织结构扁平化、网络化、柔性化、虚拟化和无边界化;主要出现了以下一些新的组织模式:敏捷组织、精益组织、学习型组织和大脑型组织等。
三、企业主要业务流程图、及相关流程的改造重组。
业务流程重组:此概念由哈默与钱皮教授提出,在西方已经盛行了几十年。具体的概念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戏剧性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和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企业管理最高管理层级是战略流程层。战略层是反映企业长远发展的管理层级,它解决了企业的方向性和资源配置问题。战略层的流程包括:战略、计划、创新、品牌、企业文化。流程重组对这个层级的管理基本不会涉及。
企业管理的第二个管理层级是管理流程层。管理流程层是反映企业资源的管理层级,它解决了企业的效率性和费用控制问题。管理层的流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行政后勤管理等等。案例中提到的“人力资源部的业务流程就有23个”就是这个层级的管理流程。业务流程重组会对这个层级进行比较大的改善。
企业管理的第三个层级是经营流程层。经营流程层是反映企业真实经营情况的管理层级,它解决了企业的增值性、收入增长和成本控制问题。经营层的流程包括:采购、仓储、计划、调度、车间、质检、成品、分销、配送、服务等流程。案例中提到的“一个一个的个案报到总部再批下来,很多好的时机就错过了”就是指这个层次的市场流程。业务流程重组的工作主要是针对这个层次的流程进行的。
除了将企业的管理流程的层级分为战略层、管理层和经营层外,各层的流程还要有分级。有企业级的一级流程、职能级的二级流程、功能级的三级流程,还有子功能级的四级、五级流程甚至六级流程。案列中的人力资源流程,就犯了没有分级的错误。在分清流程层级的基础上,才能建立流程规范和流程与流程之间的衔接。
改善流程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企业有常年坚持的决心。利用信息系统优化流程。业务流程重组必须与计算机信息系统结合。案例中提到的信息汇集制度就是个典型的没有计算机信息系统支撑的问题。通过一套简单的基于B/S架构的OA系统就可以非常方便地处理会议管理、信息简报发放的流程。
企业的业务流程优化后,需要落实。流程最好的落实和执行的管理工具就是管理软件了。一套好的管理软件工具可以很好地承载企业管理提升后的管理流程,并在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提供信息资源,为企业的高速成长提供技术保证。
业务流程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个管理细节,每一个管理漏洞都逃脱不了科学管理的眼睛。因为业务流程重组将涉及到企业高层、中层和基层的很多员工,每个涉及部门都要派人来参与这项工作,所以企业在做这个工作之前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
企业要组成高层领导小组和基层的实施小组共同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发动每一个管理员工投入到这个运动中,因为它将是关系到企业五年甚至十年发展的重要问题。只有全公司齐心协力,才能真正做好这项工作。
四、企业产品及服务对象
网易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在线游戏与互联网服务公司,主营以网易门户、163邮箱、《梦幻西游》、《魔兽世界》为代表的互联网产品与网络游戏。主要依靠在线游戏、在线广告服务创收。目前,网易门户流量位居全球互联网站第30,《梦幻西游》等三大游戏的用户数超过4.6亿,旗下8个邮箱品牌总用户数超过5亿。
目前来看,网易最成功的产品是网易新闻客户端。而且,网易会持续将其创新、创意、优势、优点不断渐续向网易新闻客户端迁移、整合,其版面持续增加、完善?最近添加的两个模块——聚众阅读和订阅,一个是对焦点事件的关注,这是其媒体属性微创新;一个是对网易云阅读的整合前奏——这个大幕才刚刚拉开,一定会有一天,网易云阅读、网易云音乐、网易公开课、网易邮箱、网易云相册全整合到网易新闻客户端下,并改名“网易云”。——这是网易新闻“有态度”基因背后的“有蓝图”,这两点是网易的立命之本、成功之根。
网易将用户定位于“一群追求时尚、崇尚空间和自由感的年轻人”,与网易现有的年轻用户的特质不符。网易新闻、网易跟帖、网易微博的用户背负的有态度之“重”与个性时尚之“轻”相去甚远。
五、信息化在企业的应用
数据对应的类型:
一对一:在这种关系中,关系表的每一边都只能存在一个记录。每个数据表中的关键字在对应的关系表中只能存在一个记录或者没有对应的记录。
一对多:主键数据表中只能含有一个记录,而在其关系表中这条记录可以与一个或者多个记录相关,也可以没有记录与之相关。
多对多:两个数据表里的每条记录都可以和另一个数据表里任意数量的记录(或者没有记录)相关。
网易分布式数据库平台(DDB)是一种面向结构化数据存储的通用解决方案,基于关系数据库集群解决结构化数据的海量存储和高效访问。
网易Q2总收入2.75亿美元 环比增长20%
网易Q2总收入达18亿元人民币(2.75亿美元),环比增长20%,同比增长39%。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为15亿元人民币和13亿元人民币。
网易收入包括游戏收入、广告收入和无线收入,第2季度网易游戏收入占总收入89%,广告收入占总收入9%,无线收入仅占2%。
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促进组织结构优化,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但由于其存在多等级、多层次、机构臃肿,横向沟通困难,对外界变化反应迟缓等弊端,已不能适应日益复杂、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
2、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
信息技术应用范围涉及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可以有效地、大幅度地降低企业的费用。
3、提高企业的市场把握能力。在把握市场和消费者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电子商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企业与供应商及客户建立起高效、快速的联系,从而提高了企业把握市场和消费者的能力,使企业能迅速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有针对地进行研究与开发话动,及时改变和调整经营战略,不断向市场提供质量更好、品种更多、更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4、加快产品和技术的创新。
信息技术能极大提高企业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思想的能力。
5、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
完备的信息是经营决策的基础。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获取信息、收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使管理者对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的掌握更加完备、及时和准确。
总之,目前正处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应早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来增强自身实力和竞争力,企业才能更加充满活 力,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的发展。
六、关于企业反馈及数据
收集客户信息的原则
1、原汁原味:反馈信息不夹带个人感情色彩,维持其真实性。
2、多方验证:重要信息需要多方验证,不能仅凭一家之言。
3、注意细节:做个有心人。
4、灵活迂回:收集客户信息要讲究方法,不能过分功利,对信息人要真诚。
5、目的性:收集信息要有目的性;信息不是静止的,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的客户要有不同的重点。
6、安全性:收集信息要注意自己信息的保密性。
方法:在收集客户信息时要多看,对有用的客户信息要敏感,要做到眼明。信息来源:媒体、杂志、客户公司板报、产品介绍、行业的公开文件、展会、文章、U盘、OA等。
数据分析的目的是把隐没在数据中的信息集中、萃取和提炼出来,以找出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在实际运用里,数据分析能为人们带来极大的方便,数据分析可帮助人们作出判断,以便采取适当行动。数据分析是组织有目的地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使之成为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过程。在进行市场调查时,所调查的各个过程都需要适当运用数据分析过程,以提升有效性。因此数据分析有极广泛的应用范围。
运营管理分为四种:移动化、云计算、大数据和全球化,作为4大力量中坚力量之一的大数据,正改变着企业的运营管理决策方式。由于数据处理分析和管理等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企业内部的管理运作数据、业务运作数据,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及互动数据,客户或潜在客户在企业经营业务之外的生活方式、活动、情感、社交等大数据,正为企业所采集和分析,企业洞察客户需求更深入、更全面,对业务运营管控更及时有力,因此大数据将完全改变企业管理者以往“拍脑袋”的决策方式,管理决策更依赖“用数据说话”,决策更趋科学性、理性,更具定量化和可评估性以及准确性和延续性。数据促进企业管理决策的能量不在于数据之大,也不在于数据本身,而在于企业根据大数据做出的更深入、更全面的客户需求洞察,并以此支撑企业针对性运营管理决策的及时、科学、有效形成,促进企业运营管理的高效准确运行以及企业生产力发展。
七、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诞生以来,便迅速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技术。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当前,人类社会正从工业化时代迈入信息化时代,也即互联网时代。
今天,互联网正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扮演着同样的角色,全方位改变着工业革命以来所形成的经济形态、生活方式和社会特征,为企业经营提供了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社会和经济的高度信息化、网络化; 第二,全球实现互联互通;
第三,信息传播交流的即时化、互动化和平等化; 第四,就业形态的脑力化和就业方式的灵活化。总之,互联网的发展对社会环境的改变是革命性的,工业时代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竞争所需的灵活性、创造力和分享机制,对传统管理的局部调整已经难以应对变化,只有进行战略性的、贯穿整个价值链的深度变革才能使企业在新的时代获得制胜的先机。
迎接互联网给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关键是要做好以下五个转变工作:
一、是经营理念的转变。在网络时代,由于摩尔定律、梅特卡夫法则、马太效应、吉尔德定律等网络规律的作用,使经济发展呈现出显著的快捷性、高渗透性、自我膨胀性、边际效益递增性、外部经济性,这与工业经济的特征完全不同。
二、是经营方式的转变。一体化经营在工业时代被众多企业作为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经营战略。
三、是产销模式的转变。工业化时代的产销模式是建立在规模经济上的,是大生产大品牌、大物流、大零售,核心是通过大规模的生产和生产过程的标准化、高效率,持续的降低成本
四、是组织管理的转变。网络时代最大的特点便是速度快捷,这对企业组织的柔性和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原本等级健全的科层制组织架构暴露出行动缓慢的天生缺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借助于网络向松散的有机式网络型组织结构转化,呈现出小型化、扁平化与外部化的特征。
五、是管理方式的转变。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知识员工阶层崛起,并成为企业员工的主体。为此,企业管理者必须改变传统的命令与控制型的管理方式,管理者自身要从传统的决策者、命令者转变为教练员、服务员,通过充分授权,使基层组织和员工具有充分的自主权,同时注重员工内心幸福感、归属感、自我实现的激励,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创造潜能。
八、企业的传承与知识管理系统
1、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业务重点,规划知识传承的战略和实施计划,在制订企业发展战略的同时制订知识传承管理的战略和重点,通过提升组织能力和经营管理效率,支持企业战略的实现“知识传承工作要与业务运营重点相结合,支持经营管理的效率提升,才能得到管理层和员工的参与和支持。
2、结合企业实际制订高效的知识传承流程 由于行业、企业文化、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各个企业有效的知识传承流程可能是不同的,这就需要从实际出发,制订出能够被员工认可和执行的知识传承。
3、建立高效统一的集团知识管理平台支持知识传承的运营有效的知识管理平台一定要考虑多业务单元中人和团队的知识学习分享讨论的特点,创造良好的用户体验。
4、建立集团知识管理的组织机构,持续推动知识传承工作。知识传承是长期的持续性工作,必须有常设组织机构来持续推进。
5、管理层高管重视,把知识传承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知识传承是关于人与组织的工作,是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效的工作管理层要从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出发,逐步建立企业的知识管理体系,使之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制订知识传承的考核激励机制,推动知识传承从被动、无序到自觉、有组织的行为转变。
7、进行相关方法论的培训,树立知识传承榜样,建立知识传承的企业文化。通过个人与组织的知识传承方法培训,消除员工对知识传承的神秘感,掌握方法与工具,培养知识管理的习惯”表彰知
识传承先进个人和团队,树立知识传承的英雄榜样。
九、企业信息安全
信息资产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属性: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以说这三个属性缺一不可,但是在不同的企业或企业的不同阶段,信息资产的这三个属性又有不同的地位。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推广信息安全的目的更重要是保证信息资产的保密性。信息资产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信息安全的附属属性,因此信息资产的保密性对很多企业来说更加重要。9.1 护:核心信息资产保护
核心信息安全资产保护主要是对企业内部最核心的信息资产进行保护,这是非常重要且非常有效的。企业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信息安全相对业务的投入来说也是相对的,因此对核心信息资产的保护才是企业非常关心的内容。核心信息资产主要指价值比较高或一旦泄露可能会对企业造成比较大的损失的资产,如企业的数据、纸质和电子类的文档、影像等企业的核心资产。
—核心信息资产的保护通过:资产分级管理、核心流程梳理、文档安全管理、数据保密、容灾与备份等工作对企业的核心资产进行保护。
—资产分级管理:将企业的信息资产按涉密的级别进行划分并分级管理,通常根据企业资产情况将企业核心资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内部公开、外部公开等密级。信息资产的分级管理需要通过制度来保障,需要通过从事项目的专业人员来参与。
—核心流程梳理:确定企业最核心的业务流程,并对其进行梳理,对核心业务流程在不同阶段产生的不同密级的
信息资产进行分级分权限管理,实际上是对企业核心信息资产在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这一步需要从事项目的专业人员来主导。
—文档安全管理:是对通过以上工作分离出来的文档类资产采取保护手段,保证核心文档的保密性。可以借助文 档安全类产品实现。
—数据保密:数据保密就是采取多种复杂的措施对数据加以保护,以防第三方窃取、伪造或篡改数据。对通过以上工作梳理出的核心数据采取保护手段。企业的数据大部分都在某些应用系统或数据库上,因此这部分应用系统或数据库的保护是安全工作考虑的重要内容。
—容灾与备份:对通过以上工作梳理出的核心信息资产防止其由于受到自然或人为的灾难而全部或部分受到破坏。
通常采用业务连续性的管理(在此不详述)。对备受关注的核心信息资产的保护,能够快速提升企业某一类信息资产的安全水平,提高企业在信息安全方面的信心,争取到员工和管理者的支持,同时也能快速解决企业面临的信息安全困境。9.2 “堵”:信息传递渠道的管理“堵”主要是对信息资产的传递渠道进行管理,分析信息资产传输的各个渠道,禁止非授权的访问或传递“。堵”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而且会随着技术进步,信息资产传递的渠道会增加,传播的方法会进行改变“。堵”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员的安全管理、物理安全管理、计算机系统与通信的管理等。
人员的安全管理是“堵”的核心,企业的信息资产都是通过人来管理和控制的。对人的管理实际是信息安全工作中难度最大的工作,业界有一句话:“在企业中信息安全最大的风险是心怀不测的一些员工可能带来的风险”。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加强对掌握企业核心涉密资产的人员的安全管理,提高信息安全水平。同时对员工调动离职的信息安全审计能学术研究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有效减少信息资产非授权的传递。随着企业时外合作的加强,对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在合作中的信息资产传递与交流中产生的信息资产的传递管理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
物理安全管理是信息安全管理的配套内容,通过划分核心涉密区域,加强核心涉密区域的管理,通过建立对核心涉
密区域的门禁系统、物品出入管理系统,也会减少在此方面的信息安全管理漏洞。
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安全是现今社会发展最快的内容。有很多的安全产品解决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安全。通过对各个安全产品进行整合并选择能融合现有系统和未来系统,且各个系统间能形成相互关联,能同管理体系相融合的安全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安全水平。
十、企业在信息系统的应用方面的问题
信息系统建设的若干专业问题:
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是必须通过具体工作来实现的、这些具体工作主要包括四部分:
一是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规划;二是信息系统的具体设计;三是专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四是信息系统的运作和使用。从国内外信息系统建设的经验教训看,这四个具体工作过程中,都可能因目标设置不对,或因方法采用不对,而引入误区,达不到应有目的。展开来讲,信息系统建设依其工作的层次来讲,有许多专业问题难以处理好,从本质上把握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
一、是要处理好企业发展规划与企业信息系统建设规划的衔接。这实际上就是信息工作的目标是什么的问题,如果不以促进企业发展为信息系统建设的总目标,则我们信息系统建设都将成为毫无意义的东西。
二、是处理好信息系统市场与企亚体制的关系。由于信息系统的目标决定,信息系统的设计不能离开企业的运作体制,信息系统的设计必须由企业的体制影射而来得到其具体模式,否则信息系统将成为企业体外循环的一种无用的形式。
三、是要处理好专业信息系统建设与专业工作的具体结合的关系。
四、是要处理好人与设备的关系。信息系统建设不等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信息系统建设的主体仍然是人,该系统建设的过程是让工作系统中有限的工作人员都懂得使用电脑这种现代化工具而提高工作效率的过程。
五、是要坚持专业信息系统只处理本专业内信息的原则。在建立信息系统以后,具体操作极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对本专业系统的信息因为接触多而视而不见,对外专业的信息因为陌生而感到新奇而重视,进行研究。
第二篇: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
我在思品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课堂效率。具体做法如下:
1)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思想品德课教学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思想品德课教材中大量的概念和原理,不仅使教师的讲解在学生心目中缺乏可信度,更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课件利用形象的动画、生动的图像、内涵丰富的影音资料、简洁的文字说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运用眼、耳、手等感官,全方位地接受不同形式的信息刺激,消除单纯课本文字内容单调、枯燥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听课效率。
2)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情感,实现品德内化。思想品德课的内容知识面广、综合性强,许多理论概念显得抽象难懂。其实,再艰深的理论都来源于现实,再难懂的概念都是对客观规律的抽象和总结。对此,信息技术正可以大显神通。
比如在教授“学会自我保护”一课时,并没有像以往那样简单地提出问题、学生自学、当堂检测、反馈解析,而是用多媒体播放《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课件,从发生在身边的典型事例讲起,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故事情境,深深触动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然后,整堂课都围绕“如何更好地进行自我保护”展开,或讨论,或总结。貌似空话的理论不仅轻而易举地让学生理解了,更深深植入学生的心田。这样不仅完成知识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完成由“知”到“行”的过渡,实现品德的内化。
3)借助信息技术,突出学生主体性,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性学习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其实质就是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学会学习的人,一个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
4)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要切合实际,在课件制作上要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原则。信息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应是为完成教学目的和任务而服务的。选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要服从实际教学需要,切忌哗众取宠,忽视实际效果。在课件使用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提出明确教学要求,布置学习任务,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加强指导。制作多媒体课件,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原则,应围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设计课件,以解决教学重点、难点为切入口。
5)重视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多媒体教学中,很多教师使用的课件都是上课前准备好的。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需要预设,但不能预设地太死太严,应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思考空间,学生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会生成很多新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学生生成的新情况作出应变处理。重视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发展良好个性的空间,使学生在标准中有变化,在规范中有自由。
第三篇: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
遂平县 和兴后楼小学 刘晓晓
通过这次学习,明确教师应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技术,指导学生运用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并在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使现代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小学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总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老师的一张嘴,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对语文产生厌学情绪。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把老师和学生从这种单调乏味的教与学的环境中解脱出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声音、文字、图像和动画有目的地创造一个良好的教与学的环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重难点突出,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了联系,化抽象为形象,化概括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逐步解决问题。在《拔苗助长》一课的结束环节,教师先让学生欣赏事先制作的图文并茂的动画课件,然后将画面定格于“禾苗都枯萎,种田人无可奈何”。教师转而向学生提问:“你想对这个人说什么?”让学生从中表达锻炼能力并理解成语故事的内涵。
师在课堂上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育技术,这是时代的发展,也是时代的需要,只有在正确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不应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应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新时代的教师应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应用,提高教学效率,了解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要求我们教师科学而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最优化。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但是,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只有当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以学生、教师、教材以及媒体四要素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才能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学生学习效果最佳化。学生的知识面越广,生活积累越多,综合实践的能力就会越强。因此,发挥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创设活动环境,使“活动”主题更生动。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方法进行导入课堂教学的。教师的有效指导,首先是创设活动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探究课题。教师如果借助信息技术中的“形、声、光、色”的特性,将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形象、生动、直观、快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就可以增长他们的见识,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引发他们对自然、社会广泛的兴趣和注意,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的整体认识,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催化他们的心理,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关爱,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使他们在有趣的发现和思考中选定活动的主题。
二、发挥功能特点,提高教学效率
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所提供的非线性网状的信息结构,通过超文本、超媒体技术,这种知识的组织方式更符合人类的思维方式(联想),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的联想由虚幻的间接过度变为现实的直接链接。多媒体技术不仅具有模拟性,且可生动直观地展示原来无法直接展示的东西,而且具有交互性摆脱了传统的、被动的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因而易于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并为其实现探索和发现知识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有可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真正达到让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实现自己获取知识甚至自我创造新的知识。学生可通过网络通讯技术与同伴、专家及其他读者合作,发布作品并进行交流。利用网络技术的电子邮件开展合作学习,并把自己的观念和信息有效地传播给其他人。学生可以建立个人主页或小集体主页,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的平台。信息技术能够提供虚拟化的教学环境,这意味若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是信息化教育的重要特征。虚拟教学环境有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虚拟校园、虚拟学社、虚拟图书馆等。
三、利用技术手段,突出学生个性。
课堂中,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教师必须根据学生活动的需要,为他们备好投影机、录音机、电脑、数码相机等等,启发他们选择有用的媒体,确定可行的活动方法和方式,使他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自主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论著挂名,主编挂名,最低三千,请点击头像找到我)使各自的活动个性得到最充分的显露。如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开展好自己的主题研究活动。擅长画画的,可通过电脑绘画表达主题;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可把研究的成果写成说明文;喜欢说唱的同学,可借助多媒体进行音响合成,通过表演的形式达到活动的目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以及高度重视。学生自身的知识以及经验十分匮乏,很难理解较为复杂和抽象的概念。同时,学生的注意力也具有不稳定性,进而导致学生必须要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以及生活环境中通过多种多样的感官参与来理解教学内容。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教学内容鲜明生动地表达出来,创造一个具有立体性的教学空间,并使教学内容变得易理解、易感知、可听、可视,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学习实践过程中以及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将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以及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对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进行主动学习及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水平。
参考资料
1、陆宏 孙月圣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实施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程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3、程庆梅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4、魏雄鹰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浙江大学出版社
5、王达 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五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时代以迈进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每个成员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把教育信息化列为国家“十五”期间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就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课程整合成了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新视点,也是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应用的普及,现代化的深入进行,信息技术更为其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高度交互、因材施教;信息量大、重现力强;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自主控制、操作简便等优势与课程整合,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固有的教育观念、思想、理论以及教学内容、方法、模式,毋容置疑,这是课堂教学的一场革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进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借以更好地提升育人质量,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涵义。
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传播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给许多领域都带来了革命性变革。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有价值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为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从文化传递的角度讲,信息技术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成为学科课程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整合”是个新概念。“整合”中“整”这个语素。它包含了“调整”、“重整”、“整治”、“整改”等丰富内涵。“整合”一词,鲜明地体现了改革的召唤,强调了改革的力度。“整合”昭示着这样的精神: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这两方面都要下一番大气力,经过一番整治,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全新的课程体系。“整合”的目的和意义不仅是为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功能,而是赋予了新的教育意义。通过“整合”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全方位的现代化,突破传统教育的模式。“整合” 是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如何进行学科的整合呢?我认为,把不同学科的内容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组合,把知识与思维、理论与实际、感性与理性辩证统一起来,使教学活动既有教育技术的整合,又有学科知识的整合。同时,还要注意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要发挥“不可替代”功能,不摆花架子,要从实效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多发挥信息的独特不可替代的功能。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施,有利于教师的教。
课程整合有了信息技术作为技术支持,能使课堂教学大幅度提升,提高教学质量。直观教学是最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教学方法。课堂中,我们合理开发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围绕教学内容,分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采用开放性、全球化的学习,思接于载,天马行空,任意驰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自觉地加入到获取知识的活动中去。例如英语课Module 2 shopping《How much milk do you want》一课中,教师通过演示Flash课件,运用直观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边看边学中,掌握购物时的对话,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进行一次操作,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被激发,课堂教学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通过自由点击Flash课件中的学习按钮进行学习。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听课率和参与率,同时也为教师轻松解决了上课中准备教具而犯愁的问题;又如在小学一年级语文S版第七课《风》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制作互交式课件,对课文进行教学,教师通过点击课件中的图标,对学生进行教堂教学,极大的减少了教学的工作量,减少无笔化教学,运用有声 有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减少了无笔化,教师的身体健康得到了保障,学生的学习氛围得到提高,实现双羸的局面。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指导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关系,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否则,就会出现教学偏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考虑的不是教师,更不是计算机媒体,而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就要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制作相应的教学软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才能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如二年级语文教材《四季的脚步》一课教学,作者主要描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化及特征,把一年四季的悄然变换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有关四季变化的课件。在课前导入过程中,教师通过提出“你们知道四季是什么样子的吗?能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个季节?”问题时,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然后教师在演示课件的同时,进一步提出问题,“我们看看四季的变化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各个季节的神奇变化,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学习课文时,教师点击课件中的朗读按钮,让学生跟着优美的影音进行朗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阅读能力,感悟四季的美;再如三年级教材《东方之珠》一课教学中,教师先收集不少有关香港市场、美食、旅游、回归等的图片、文字,并利用PPT软件制作课件运用于教学中。教师先提出问题“大家看完后谁能说说图片中向我们介绍了香港哪些好地方。”然后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香港的美景(配乐),整体感知香港的繁华。学生边看、边说,课堂气氛好。在感知完香港的美最后,老师运用小导游的形式对课文各段落进行学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然而在学习生字词的时候,通过点击相应的词语(琳琅满目
物美价廉
璀璨无比等出现特殊标号)解决了课文难学的生字词,为学生都能有感情的进行朗读打下良好基础。整堂课,学生在活跃、快乐、新奇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处在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充分发挥其自身在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获取大量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这样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仅培养了他们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还不断提高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面向信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所必需的一种基本素养。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文学泰斗托儿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足以说明,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产生求知欲望,才能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常言道:“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就是要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知识量和恰当的信息量,让学生在获取知识中提高他们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能再观其特点。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这一个特点,运用信息技术与网络,制作可爱的、漂亮的、有声有色的课件吸引学生。通过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将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全方位的感受,使抽象变得具体、静态变成动态,虚幻变成真实、想象变成可能,既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又能将学生引入想象的空间,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动起来。例如在小学一年级语文S版第七课《风》的教学中,互交式课件为学生提供了自学和巩固的条件。就像英语点读机一机,只要有电脑,学生自己可以通过点击课件学习课文,同时在学校没有记牢的知识点,只要课件上传到网络上,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找到相关课文的课件,在家也可以进行学习巩固。在“整合”过程中,教师通过借助信息技术这把“利器”,开展探索和研究性学习,通过人机互动、协作学习,把信息技术贯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大极限地提高教学效益,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面对缤纷的世界,面对海量的知识,面对复杂的场景,成为老师能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展示无疑是最好的办法,通过网络搜索无疑是最快捷的做法。新课改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势在必行,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过程中,通过人际交流,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很自然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必然会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