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辩论赛 企业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从哲学上说,价值观是关于对象对主体有用性的一种观念。而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一致赞同的关于企业意义的终极判断。
定义
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决策者对企业性质,目标,经营方式的取向作出的选择,是员工所接受的共同观念,是长期积淀的产物,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员工所共同持有的,是支持员工精神的主要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艰苦努力的结果,是把所有员工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企业行为规范制度的基础。
不管社会如何变化,产品会过时,市场会变化,新技术会不断涌现,管理时尚也在瞬息万变,但是在优秀的公司中,企业价值观不会变,它代表着企业存在的理由。
构成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只有当企业内绝大部分员工的个人价值观趋同时,整个企业的价值观才可能形成。与个人价值观主导人的行为一样,企业所信奉与推崇的价值观,是企业的日常经营与管理行为的内在依据。
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从哲学上说,价值观是关于对象对主体有用性的一种观念。而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一致赞同的关于企业意义的终极判断。
这里所说的价值是一种主观的、可选择的关系范畴。一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不仅取决于它对什么人有意义,而且还取决于谁在做判断。不同的人很可能做出完全不同的判断。如一个把判断作为本位价值的企业,当利润、效率与创新发生矛盾时,它会自然的选择后者,使利润、效率让位。
同样,另一些企业可能认为企业的价值在于致富、企业的价值在于利润、企业的价值在于服务、企业的价值在于育人。那么,这些企业的价值观分别可称为“致富价值观”、“利润价值观”、“服务价值观”、“育人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简而言之,企业的价值观就是企业决策者对企业性质、目标、经营方式的取向所做出的选择,是为员工所接受的共同观念。
(1)价值观是企业所有员工共同持有的,而不是一两个人所有的。
(2)企业价值观是支配员工精神的主要的价值观。
(3)企业价值观是长期积淀的产物,而不是突然产生的。
(4)企业价值观是有意识培育的结果,而不是自发产生的。
地位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菲利浦·塞尔日利克说:“一个组织的建立,是靠决策者对价值观念的执着,也就是决策者在决定企业的性质、特殊目标、经营方式和角色时所做的选择。通常这些价值观并没有形成文字,也可能不是有意形成的。不论如何,组织中的领导者,必须善于推动、保护这些价值,若是只注意守成,那是会失败的。总之,组织的生存,其实就是价值观的维系,以及大家对价值观的认同。”
实际上,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价值观是把所有员工联系到一起的精神纽带;价值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价值观是企业行为规范制度的基础。灵魂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精神的灵魂,保证员工向统一目标前进。企业价值观的发展与完善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工作,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要认真考虑究竟什么是企业最实际、最有效的价值观,然后不断地检讨和讨论,使这些价值观永葆活力。事实上,这样做有助于大家统一思想,步调一致,促进发展。GE的严厉和它强调共有价值观,并非相互矛盾的事情,二者借来自相同的根源——企业必须掌握自己的命运。
无数例子证明,企业价值观建设的成败,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因而,成功的企业都很注重企业价值观的建设,并要求员工自觉推崇与传播本企业的价值观。为了让企业员工了解企业的价值观,价值观应该用具体的语言表示出来,而不应该用抽象难懂、过于一般化的语言来表示。
事例
海尔公司把价值观表示为“真诚到永远”,IBM提出“最佳服务精神”,把为顾客提供世界上第一流的服务作为最高的价值信念等等。同时,不同的企业,其价值观最好尽可能使用不同的语言来表示,避免雷同,要做到这点虽然很难,但应努力去做,使价值观表示的能够反映一个企业的基本特征,能够把一个企业的对内对外态度和另一个企业区别开来。
历史发展
在西方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价值观经历了多种形态的演变,其中最大利润价值观、经营管理价值观和社会互利价值观是比较典型的企业价值观,分别代表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西方企业的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
企业价值观
最大利润价值观,是指企业全部管理决策和行动都围绕如何获取最大利润这一标准来评价企业经营的好坏。
经营管理价值观,是指企业在规模扩大、组织复杂、投资巨额而投资者分散的条件下,管理者受投资者的委托,从事经营管理而形成的价值观。一般的说,除了尽可能的为投资者获利以外,还非常注重企业人员的自身价值的实现。
企业社会互利价值观,是70年代兴起的一种西方社会的企业价值观,它要求在确定企业利润水平的时候,把员工、企业、社会的利益统筹起来开率,不能失之偏颇。
当代企业的价值观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以人为中心,以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本主义思想为导向。过去,企业文化也把人才培养作为重要的内容,但只限于把人才培养作为手段。西方的一些企业非常强调在职工技术训练和技能训练上投资,以此作为企业提高效率、获得更多利润的途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把人作为工具来看待,所谓的培养人才,不过是为了改进工具的性能,提高使用效率罢了。当代企业的发展趋势已经开始把人的发展视为目的,而不是单纯的手段,这是企业价值观的根本性变化。企业能否给员工提供一个适合人发展的良好环境,能否给人的发展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这是衡量一个当代企业或优或劣、或现金或落后的根本标志。
德国思想家康德曾经指出,在经历种种冲突、牺牲、辛勤斗争和曲折复杂的漫长路程之后,历史将指向一个充分发挥人的全部才智的美好社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和21世纪文明的真正财富,将越来越表现为人通过主体本质力量的发挥而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支配。这就要求充分主义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人的全面发展,无论对于企业中的人,还是对全社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编辑本段主要作用 精神支柱
企业价值观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确立了精神支柱。企业价值观是企业领导者与员工据以判断事物的标准,一经确立并成为全体成员的共识,就会产生长期的稳定性,甚至成为几代人共同信奉的信念,对企业具有持久的精神支撑力。当个体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一致时,员工就会把为企业工作看作是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总要遭遇顺境和坎坷,一个企业如果能使其价值观为全体员工接受,并以之为自豪,那么企业就具有了克服各种困难的强大的精神支柱。
基本特性
企业价值观决定了企业的基本特性。在不同的社会条件或时期,会存在一种被人们认为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价值,并以此作为价值判断的基础,其它价值可以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方法“折算”成这种价值。这种价值被称为“本位价值”。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和文化共同体,在其内部必然会形成具有本企业特点的本位价值观。这种本位价值观决定着企业的个性,规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例如,一个把利润作为本位价值观的企业,当利润和创新、信誉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它会很自然地选择前者,使创新和信誉服从利润的需要。
导向规范
企业价值观对企业及员工行为起到导向和规范作用。企业价值观是企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管理意识,能够规范企业领导者及员工的行为,使企业员工很容易在具体问题上达成共识。从而大大节省了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企业价值观对企业和员工行为的导向和规范作用,不是通过制度、规章等硬性管理手段实现的,而是通过群体氛围和共同意识引导来实现的。产生凝聚力
企业价值观能产生凝聚力,激励员工释放潜能。企业的活力是企业整体力(合力)作用的结果。企业合
力越强,所引发的活力越强。
第一,以企业领导人的言传身教来树立统一的价值观。员工的企业价值观并非天生,需要企业的灌输与宣传,经过不断地潜移默化后,员工才能逐渐接受并内化为企业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企业领导人的倡导与宣传,宣传工作以深化对价值观的认识。
第二,健全配套机制,企业价值观渗透到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每一环节。
第三,塑造企业精神。包括了一个企业所应有的企业传统,时代意识,基本信念,价值观,理念。成功的企业都拥有自己的企业精神。编辑本段存在风险
但是,在塑造共有价值观的时候,不能只看到它会带来好处,同时也要看到可能发生的危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1)过时的危险。即当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原来的共有价值观仍然牢固地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妨碍企业去适应新的环境。可以想象,一个牢固地树立了“经久耐用”价值观的服装公司,就较难适应顾客的“时装热新潮”。
(2)墨守成规的危险,即不愿意或者很难抓住共有价值观所强调的事情之外的机会。
(3)不一致的危险,即言行不一的危险。如一个总经理,平常很有说服力地宣传要更好地为顾客服务的价值(观),但每当临近年终时,他却只过问财务状况而把顾客晾在一边。
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指出:对拥有共同价值观的那些公司来说,共同价值观决定了公司的基本特征,使其与众不同。同样,这些共同价值观创造出公司员工的实质意义,使他们感受与众不同。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价值观不仅在高级管理者的心目中,而且在公司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它是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乃至整个企业经营运作、调节、控制与实施日常操作的文化内核,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也是企业追求成功的精神动力。
编辑本段判断标准
价值观是价值主体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对于价值客体的总的根本性的看法,是一个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系,具有鲜明的评判特征。价值观一旦形成,就成为人们立身处世的抉择依据。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斯和沃特曼在对国际知名的成功企业深入考察后指出:研究的所有优秀公司都很清楚它们主张什么,并认真地建立和形成了公司的价值准则。事实上,如果一个公司缺乏明确的价值准则或价值观念不正确,我们很怀疑它是否有可能获得经营上的成功。迪尔和肯尼迪也指出:对拥有共同价值观的那些公司来说,共同价值观决定了公司的基本特征,使其与众不同。更重要的是,这样,价值观不仅在高级管理者的心目中,而且在公司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它是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乃至整个企业经营运作、调节、控制与实施日常操作的文化内核,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也是企业追求成功的精神动力。
价值观作用的最集中的体现便是当企业或者企业个人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面临矛盾,处于两难选择时应当如何做的时候。这样做可以,那样做也可以,但必须有个决定,支持这个决定的便是价值观。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弘扬什(本文来自精品培训邓正红专栏)么?抑制什么?基本商业伦理和企业精神是什么?企业信仰必须遵循产业社会的一般道德准则,并且,有效地处理与人类社会以及个人价值准则之间的一系列重要关系;由此来约束与激励全体员工的决策行为,尊重相关者地位或满足相关者利益。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领导者与企业员工判断失误的标准,其一经建立,并成为全体员工的共识,就会成为长期遵奉的信念,对企业具有持久的精神支撑力。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不仅有生理、安全等基本需求,而且有情感、自尊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精神需求。高层次精神需求一般通过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理想、信念、伦理道德等形式表现出来。当个体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本文来自精品培训邓正红专栏)观一致时,员工就会把为企业工作看作是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总要遭遇顺境和坎坷,一个企业如果能使其价值观为全体员工所接受,并以之为自豪,那么企业就具有了克服各种困难的强大精神支柱。许多著名企业家都认为,一个企业的长久生存,最重要的条件不是企业的资本或管理技能,而是正确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的命运如何最终由价值观决定。编辑本段战略管理
人们发现,在不同的价值观体系下,美国的企业、日本的企业和欧洲的企业的发展战略表现出了明显不一致的特征。一些企业在内外部条件相近的情况下,发展上却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战略。例如同为制药保健品企业,巨人集团采取了多角化和极度扩张的战略,三株集团采取专业化的战略,通过大规模的营销实行市场发展战略,天津天士力集团提出了“中药成果,世人共享”的理念,采取全方位创新,重点集中的发展战略。造成他们战略差异的因素很多,其中不同国家,不同公司的企业价值观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尽管研究背景不尽相同,但是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都反映了价值观与战略管理的密切关系,主要有:
1.麦肯锡的7s理论
1980年waterman,peters和phillips提出了这一理论,后来帕斯卡和阿索斯通过对日、美企业的对比研究,实证了这一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战略过程中最重要的7个因素可以用7个s开头的英文单词表示出来,他们是strategy(战略),structure(结构),system(系统),style(作风),staff(人员),skills(技能)和superordinategoals(共同价值观)。在这个模型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共同价值观。只有这些因素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企业才能够取得成功。
peters和waterman在80年代出版的《追求卓越》一书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崇尚服务、质量和创新是成功公司或者说是追求卓越的公司所共有的,这些价值观提供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也成为战略管理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2.文化五维度理论
根据荷兰学者霍夫斯蒂德的研究,民族文化间的差异可以用五个维度来描述和比较。这个五个维度从本质上是价值观的五个方面,它们是:权力距离、对不确定性的逃避程度、个人/集体主义、阳刚/阴柔意识和短期/长远取向。权力距离是指社会成员对组织中权利的不平等分布的接受程度。权利距离越大,说明企业的战略决策比较的专制、独裁,企业是集权的组织结构,权力距离小则说明人们期望民主、分权的组织结构。
集体主义趋向下,人们倾向于接受紧密联系的社会组织的约束,愿意把组织内外的人加以区分。个人主义趋向下,人们则拥有独立生活、隐私和感情独立等价值观。
阳刚/阴柔的意识主要反应在对竞争的看法上,阳刚的意识鼓励激烈的竞争,阴柔意识则强调中庸和睦,关心他人,注重生活质量。
对不确定性的逃避态度主要是对待风险的态度,强烈回避不确定性即厌恶风险的价值观,一般倾向于建立一个高度正式化、制度化和等级化的组织,规避风险。相反,甘冒风险的价值观则喜欢灵活和不确定性的结构。
短期/长远取向主要反映了人们对将来与现在利益进行权衡时的倾向。
五维度理论提出了影响战略管理过程的具体价值观因素。
3.普拉哈德的定向思维观点(dominantlogic)
普拉哈德认为,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系列的定向思维,成为企业判断事物价值优劣的依据,它就像一个过滤器,使得企业在分析各种数据信息,制定战略时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些部分上,忽略其他的一些内容。定向思维从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
4.战略管理的文化学派
对价值观对战略管理的影响的研究集大成者是战略管理的文化学派,该学派最重要的一个观点是,战略管理的过程是一个社会交互作用的过程,它是基于组织成员价值观、信念和对战略的理解的共享和统一的基础上,它道破了价值观在整个战略管理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和指导作用。
编辑本段决定因素
战略管理包括三个阶段:企业战略分析,战略方案的制定、评价与选择;战略实施与控制。价值观对战略管理的影响作用是渗透在每一个阶段的每一个步骤中的。
战略分析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对企业宏观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企业所处行业、竞争对手以及企业内部资源能力的分析。
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是客观存在并且按照其故有的规律向前发展的,企业的价值观通过影响企业对这些客观存在和发展趋势的主观判断及认识来影响公司进行战略分析。具体而言,可以有以下的表现:
(1)企业是从市场定位出发,机会导向,还是从内部的能力出发,以能力为导向?诺基亚从造纸商变成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制造商,是市场定位选择的结果,intel却一直坚持在芯片领域发展则是充分重视企业的核心能力。
(2)对于不同的外在环境,企业的态度和判断可能不同,是把它看成是机会还是威胁?家电进入国际市场,海尔采用先难后易的战略,他们认为是威胁的地方更是机会,而很多其他家电企业则选择了经济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其海外扩张战略的主要目标。
(3)与竞争对手是一种双赢共生的超竞争关系还是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关系(背后是性恶论和性善论的假设),是以竞争为主还是以合作为主。linux操作系统实行完全的代码共享,这使全世界的linux软件开发商能够共同合作开发linux软件,改进其性能。微软的windows系统则拒绝公布关键的代码,并且采用捆绑销售等方式,推行自己的其他应用软件。战略方案的制定
这一阶段包括制定企业的使命,确立战略目标,最终形成战略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在相近的情况下不同价值观导致战略分析的不同结论必然产生不同的战略方案,同时对战略方案的价值判断也会影响最终战略方案选择,具体表现在:
(1)公司的使命和最终目标是什么?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还是社会效益最大化?是顾客第一还是股东第一?是注重技术还是注重市场?这些问题的回答属于企业价值观的范畴。
(2)是重视长期利益还是看重短期利益?这是战略选择和评价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内许多小公司没有长远目标,采用各种不法手段进行竞争,以在短期内牟取暴利,但是,大多数优秀的、有优良传统的公司都把长期利益放在第一位。
(3)鼓励竞争还是鼓励协作?世界上最大的几家汽车制造商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菲亚特、三菱等通过互相持股,建立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合作关系。而inter和amd,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肯德基和麦当劳的竞争却又是针锋相对,竞争激烈。
(4)民主决策还是家长制、一言堂?很多企业在制定企业战略的时候群策群力,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战略的拟定是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有的企业则完全是老板拍板。
(5)甘于冒险,不断创新还是稳健发展,老成持重。
战略实施与控制
战略实施与控制是战略管理过程的行动阶段,主要包括战略的发动,分解战略计划,战略在经营活动中的实施、战略实施情况反馈和控制、评估。战略实施的模式一般分为指挥型、变革型、合作型和文化型。不同的实施类型反映了企业价值观的现实情况。
(1)指挥型:顾名思义,它是老板驱动的,自上而下推动的,集权制的,符合“经济人”假设。
(2)变革型:这种模式是环境变化驱动的,一般是自上而下地推动的,权力比较集中,主要也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
(3)合作型:合作型模式是由高层管理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共同参与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所以是管理层驱动,自上而下与自中分别向上向下推行相结合,有适当的授权,把“经济人”假设和“自我实现人”假设相结合。
(4)文化型:这是在合作型的基础上,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模式,因此是一种全员驱动的模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式相结合,充分地向下级授权,相信“自我实现人”的假设。编辑本段驱动管理
随着后工业时代或者所谓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环境的迅速变化,许多优秀的企业逐步从科学管理进入文化管理时代,如何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通过学习和创新来适应环境,成为战略管理的首要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在90年代出现的愿景(vision)驱动式管理,开始成为一种新的战略管理模式,并迅速得到推广。
具有影响和代表性的是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提出的所谓战略意图(strategyintent),彼得·圣吉提出的共同愿景(sharedvision)和柯林斯与波拉斯提出的愿景型企业(visionarycompany)。这些学者在从IBM、intel、惠普、索尼等长期获得成功的公司的成功原因的总结中发现,保持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使命的不变,同时又使目标、战略和行动适应变化的环境,是企业不断自我更新,取得长期优秀业绩的原因,而构建与贯彻优秀的企业愿景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具体而言:
企业的愿景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企业的核心信仰(coreideology)与未来景象(envisionedfuture)。前者包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使命,用于规定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念和存在原因,是企业长期不变的因素。后者是企业未来10年到30年里努力实现的宏大远景目标和对它的鲜活描述。它们是企业去创造,并需要重大变革和进步才能获得的东西。
核心信仰规定了企业的耐久性,是企业最基本持久的信念,具有内在性,独立于环境变化、竞争要求和管理时尚之外。核心信仰必须被企业的成员共享,是每一个员工所看重的价值,它在企业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组织的自我实现过程,未来景象的作用是用来激励变革与进步。它明确而有力,是人们努力的焦点,是团队精神的催化剂,通过对宏大远景目标的富有激情而坚定的描述,来激发员工的热情和动力。
愿景驱动的管理模式不仅要建立一个优秀的愿景,还需要创造各种有效的机制来保障核心信仰的保持和激发未来景象的变革。这些机制包括更有效的企业文化氛围,适合企业特点的员工甄选与培训,企业内部成长的领导人选择机制以及永不满足的自我完善、自我超越机制等。
愿景驱动是文化管理思想在战略管理思想中的一个集中体现,它第一次把价值观管理,企业文化的塑造和企业战略管理有效地统一起来,使软管理和硬管理统一起来,使企业制度同企业的核心信念统一起来,使个人的自我实现和组织的自我实现统一起来,把企业持续的成功和企业价值观的长期稳定统一起来。可以预言,愿景式驱动管理必将成为本世纪企业战略管理发展的新趋势。编辑本段主要影响
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它赞同什么,在公司里人们相信什么——这对于它在竞争上的成功是事关重要的。事实上,价值观驱动着企业的商业前途。一个良好的、有助于公司持续成功公司价值观的建立是艰难的。价值观的词汇比较容易撰写,但将它管理好,执行好,让它成为真正意义上驱动人们行为的动力,则需要公司的一把手及其管理团队做出艰难的努力。
伪装的“价值观”比价值观缺失更可怕,在企业文化建设热潮来临以前,专家们一致都在批判中国企业存在着“价值观缺失症”,实际上只是企业并没有以组织的名义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共同价值观,或者说企业并没有明确自身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倡导的、遵循的基本信念和原则,但是,其在运行过程中,每一个商业行为,企业内部的每一件事,无不反映了企业的价值观,只是没有明确和书面化而已。
而随着企业文化这一概念的大众化,甚至是企业的清洁工都能“背”出公司的价值观时,反而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安然公司的破产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美国安然公司(Enron),这个总部设在休斯敦的世界能源巨头,在全球500强企业之中高居第七,2000年时的生意规模过千亿元,是许多美国人梦寐以求的最佳工作选择。它曾被认为是新经济时代传统产业发展的典范,做着实在的生意,有良好的创新机制。“沟通、尊重、诚信、卓越”是安然的价值观,但是导致安然破产的一系列事实证明了它的“价值观”实际上是一个伪装,当这层伪装被揭破后,安然神话随之破灭,由此而失业的普通员工是最大的受害者。编辑本段人际关系
所谓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共同的企业实践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是人们在交往中产生的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它反映着人们追求满足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是以情感为纽带的,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这些不同的情感体验又反过来淡化或加深这种人际关系。企业内部人际关系一般分为两个层次,即正式组织人际关系和非正式组织人际关系。
1.价值观思想认识上的统一是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基石
只有在价值观思想认识上产生了统一,企业内部才容易形成协调融洽的人际关系,干群之间,职工之间团结友爱,互相体贴,亲密无间,消除心理上的障碍,减少矛盾纠纷,避过影响团结的暗礁,才能形成无懈可击的群体。因此,企业内部价值观思想认识上统一后,才能产生同振共鸣,命运上互为一体,喜乐忧患相共,这无疑是体现企业人际关系协调的一个重要标志。
2.价值观利益上的互动和协调是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核心
平等友爱,互助互利,这既是人际交往的原则,又是人际关系协调的标志。所以,在企业内部,广大职工不仅要以极大的热情和主动性,搞好本职工作,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价值观利益上的互动和协调,相互提供帮助,创造条件,相互满足各自的需要。只有在价值观利益方面合理地加以协调,才是企业人际关系协调最实际的反映。相反,只讲索取,不谈奉献,假公济私,就难以谈上企业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更不用说去发展和巩固。
3.价值观信息上的沟通是企业内部健康人际关系形成的关键
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应是开放的,即上情下达,下情上知,彼此沟通。职工需求什么,领导心中有数,尽力满足,领导希望什么,职工清楚知晓,尽职尽责,献智出力,共谋振兴企业之大业。不少企业内部人际关系不协调,往往与价值观信息沟通不够有关。不正常不健康的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往往涣散团结,腐蚀心灵,使企业内部正常的人际关系被扭曲变形,庸俗化。因此,价值观信息上的沟通是健康人际关系形成的关键
4.价值观实践上的一致是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保证
在企业内部,价值观实践上的一致表现为职工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步调一致。只有在价值观实践上达成一致,才能形成一个团结融洽,充满温暖的企业群体,企业内领导与职工关系和谐,工作就能配合默契,生产效率就会倍增。反之,价值观实践不一致,各行其是,就会给人们带来烦恼和痛苦,影响到职工的精神状态,使职工充沛的精力白白被内耗,生产效率也自然会下降。可见,价值观实践上的一致才是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协调的一个真正标志。编辑本段如何培养
1.领导者作出表率
2.通过演讲,教会员工如何思索企业的价值观
3.引发员工描述人为价值观的内涵.4.同员工一起找出外显的企业价值观
5.归纳价值观
编辑本段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包含有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理念层,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伦理、企业道德等;第二个层面是制度层,包含有一般制度、特殊制度以及企业风俗(企业长期相沿、约定俗成的典礼、仪式、行为习惯、节日、活动等,如歌咏比赛、集体婚礼等);第三个层面是物质层,包含有企业名称、标识、企业外貌,自然环境、建筑风格等。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企业文化。
李玉萍在《文化道》一书中认为:老子所提的“道”就是化生为万物的原物质和这原物质化生的万物演化时所遵循的基本法则(这种法则当然也是人应当遵循的人事法则)。德是什么?德是万物顺应道而形成的自性、本然。《道德经》就是论述宇宙间的这种大理法和人应该怎样遵循。对于企业来说,文化无声无息,也没有形状却独立地存在着,循环而不停地运转着。文化支撑了企业的发展,是企业价值观、潜规则,所以文化是企业的“道”。编辑本段作用表现
1.企业价值观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确立了精神支柱。企业价值观是企业领导者与员工据以判断事物的标准,一经确立并成为全体成员的共识,就会产生长期的稳定性,甚至成为几代人共同信奉的信念,对企业具有持久的精神支撑力。当个体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一致时,员工就会把为企业工作看作是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总要遭遇顺境和坎坷,一个企业如果能使其价值观为全体员工接受,并以之为自豪,那么企业就具有了克服各种困难的强大的精神支柱。
2.企业价值观决定了企业的基本特性。在不同的社会条件或时期,会存在一种被人们认为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价值,并以此作为价值判断的基础,其它价值可以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方法“折算”成这种价值。这种价值被称为“本位价值”。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和文化共同体,在其内部必然会形成具有本企业特点的本位价值观。这种本位价值观决定着企业的个性,规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例如,一个把利润作为本位价值观的企业,当利润和创新、信誉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它会很自然地选择前者,使创新和信誉服从利润的需要。
3.企业价值观对企业及员工行为起到导向和规范作用。企业价值观是企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管理意识,能够规范企业领导者及员工的行为,使企业员工很容易在具体问题上达成共识。从而大大节省了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企业价值观对企业和员工行为的导向和规范作用,不是通过制度、规章等硬性管理手段实现的,而是通过群体氛围和共同意识引导来实现的。
4.企业价值观能产生凝聚力,激励员工释放潜能。企业的活力是企业整体力(合力)作用的结果。企业合力越强,所引发的活力越强。编辑本段优秀企业价值观
1.普诺德的企业价值观----“爱心、正直、创造、奉献”。
2.中国移动---“正德厚生、臻于至善”。
3.IBM---“帮助客户带来价值”。
第二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辩论赛
辩论赛
正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重要 反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重要
一辩
正方(立论):大家好,主持人好.我方观点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重要。我们之所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了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标准被每一个社会主义公民所熟知,更让它成为每一个公民的日常行为准则,这一切都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普遍接受的前提下。正是因为我们对奉献、拼搏等民族精神的弘扬,人们才知道了许许多多的事迹。而这些事迹反过来又影响了很多人,感动了很多人,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去践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还是社会的事情,人也是社会的一部分,而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仅靠自己默默地去做只能影响到周围的少数人,而如果动用社会的力量,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影响到更多的人,使它在整个社会风行。
反方(立论):大家好,主持人好.我方观点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重要。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只有实践才能真正带动周围的人,实践是一切的基础。而弘扬只是实践的副产品,天天喊口号并不能打动人,而身边的人做的小事却能真正打动大家的心。此外,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就是另外一种弘扬,一种比简单喊口号更有力道的弘扬。与其简单喊口号消耗时间和精力,不如用这些时间和精力默默地做更多事情,这样意义更大。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辩
正方:对于反方说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简单喊口号的观点我们不同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是喊喊口号那么简单,我们的弘扬是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生根的土壤,让人们能够知道我们党规划的未来,让人们心中充满信心,树立长远的目标,如果整个社会都不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人们就没有努力的方向,劲就使不到一处去,结果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反方:正方的观点无非是实践建立在弘扬的基础上,然而现实真的是这样吗?当雷锋默默为人民服务时,人民知道什么是雷锋精神吗?我们完全是根据雷锋的人生事迹总结出的雷锋精神。践行也是为了给更多的人做表率,从而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队伍中去。
三辩
正方:当今社会存在不良风气,单纯的践行很可能被认为是作秀,反而出力不讨好。例如在2006年11月20日上午,南京市民徐寿兰女士在某公交车站等车时被撞倒,彭宇称下车的时候见老人摔倒,将其扶至旁边,并与其亲属一起送该老人到医院。当彭宇离开以后,却被告知要赔偿医药费用,徐老太称她是被下车的市民彭宇撞倒的。2007年1月4日,徐老太将彭宇告上了法庭,9月3日,判决的结果是彭宇应该赔偿40%的损失费共计4万余元。这是当时轰动一时的案件,也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运而生的社会背景。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知错能改,并且纠正错误的价值观;我们的弘扬正是让人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一个都不知道自己有错的人又怎么会想到去改正错误呢? 反方:那我想请问正方:践行就不能让人们纠正错误的价值观吗?当大部分人都开始践行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那些错误的价值观不就自然会更改。
正方:对,没错,当人们都去实践确实能纠正一些错误的价值观,但是你们通过实践去感化身边的人要花多少时间?你们又要做到何种程度才能感化全国人民?现实不像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即使大部分人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些有着错误价值观的人也并不一定能知错就改,甚至可能会排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
反方:出现了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是无法避免的,我们不可能让全中国14亿人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我们只能尽量让全社会的人加入我们,共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让整个社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这不就基本达到我们的目标吗?
自由辩论
正方:请问反方,在整个社会都不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践行是不是有点盲目?
反方:我们都知道实践才能出真理,在实践中学习,不是更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根发芽吗?请问正方,你们的观点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重要,那你们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 正方:当然是让核心价值观在整个社会风行。
反方(追问):那不还是要落到实践上来吗?没有实践这一强大后盾,弘扬是毫无意义的。
正方:古语云:“论先后,知为先”。没有深入的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做后盾,我们又怎么能在实践中切实践行和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反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如果只是因为没有弘扬的基础就不去实践,那么试问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时才能得到践行?
结辩
正方:我方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实践中已经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面旗帜,鲜明的亮出这面旗帜,就是昭示人们,一定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不论人们价值取向发生怎样变化,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是不能动摇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还是社会的事情,人也是社会的一部分,而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仅靠自己默默地去做只能影响到周围的少数人,而如果动用社会的力量,高调的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影响到更多的人。比如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评选,道德模范评选,先进劳模评选,都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让全国人民都能以他们为榜样,学习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反方:当以一颗高调的心、一个炫耀的姿态去做好事时,是否还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呢?这样是否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呢?与其高调弘扬消耗时间和精力,不如用这些时间和精力默默地做更多好事,这样意义更大。例如:温州“伪公益”少年劣迹斑斑的项浩森,经常冒充广电记者,市民监督团,冒充各种公益团队志愿者,虚假发起公益活动,利用公益活动做幌子,诈骗和忽悠爱心人士向他本人捐款,以供他本人挥霍,当正义人士发现揭穿后,他恼羞成怒,带着辣椒水上门闹事,向揭穿他的人拳打脚踢并向对方眼睛喷辣椒水,并扬言不怕举报,称自己家人是政协委员,自己认识很多记者媒体,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当正义人士搜集证据要正式报案之时,他为逃避处罚,立即向派出所自首,发道歉信并忽悠媒体记者,为他报道避重就轻的报道,以引起公众同情,达到他的目的逃避刑事责任的目的。以上事例不就真实的展现了当以一颗高调的心、一个炫耀的姿态去做好事,结果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迷失了自我。
第三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辩论赛
弘扬与实践,哪个更重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辩论赛总结
11月26日上午,XXX团支部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辩论赛。辩论赛的辩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调弘扬更重要还是低调实践更重要”。同学们选出辩手组成了正反双方队伍,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正方所持观点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调弘扬更重要。”他们认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是在整个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因为对奉献精神、拼搏精神等民族精神的弘扬,人们才知道了许多先进事迹。而这些事迹反过来又影响了很多人,感动了很多人,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去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还是社会的事情,人也是社会的一部分,而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仅靠自己默默地去做只能影响到周围的少数人,而如果动用社会的力量,高调的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影响到更多的人。他们引用了雷锋、“感动中国“人物的许多例子,运用多种论据支撑自己的观点,十分生动精彩。
反方所持观点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低调实践更重要。”他们认为,低调实践才能真正带动周围的人,实践是一切的基础。而高调弘扬只是低调实践的副产品,天天喊口号并不能打动人,而身边的人做的小事却能真正打动大家的心。此外,当以一颗高调的心、一个炫耀的姿态去做好事时,是否还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呢?这样是否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呢?与其高调弘扬消耗时间和精力,不如用这些时间和精力默默地做更多好事,这样意义更大。他们引用了社会上一些高调的“伪公益”、“假好人”的例子,力图证明自己的观点,表现同样出色。
正反双方历经立论陈词、攻辩环节、自由辩论、总结陈词四个环节的激烈角逐,最终,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低调实践更重要”的反方博得了由团支书、班长、班委组成的评委的青睐,取得了胜利。
赛后,同学们一起对刚才的比赛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讨论。讨论过后大家一致认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调弘扬和低调实践同样重要。高调弘扬有其必要性。每一个发展成熟的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威力是无穷的,是任何国家和民族不可或缺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多方面文化、科技带来对人们的思想冲突逐渐加剧,个人价值取向的多样性、社会价值观多层次的特征也越来越突出。所以,要形成社会理想和共同的道德标准,即社会核心价值观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不良的社会现象呈泛滥之势,例如处处讲人情而不顾社会应共同遵守的规则和规范、热衷关系网而藐视良性竞争、以假乱真、扬恶抑善、以丑为美等等人们内心的良知和道德底线不断受到挑战。另一方面,我国现阶段在教育、医疗、住房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关系最密切的领域存在很多制度上的缺陷,也给人民群众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上述种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而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并没有相应提高,这很容易使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发生动摇。从更深层次和更长远的角度考虑,我们应该认识到现代化中国的标志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而且也是精神层面的。没有社会理想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社会就会失去凝聚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无从谈起。由此可见,大力宣传、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符合人民群众对社会理想和共同道德标准的追求和愿望,也符合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需求。
宣传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当今的中国社会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物质主义盛行的年代,多种思想冲击之下,很容易被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入侵,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显然并不能让人满意。尽管我们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价值观,而且个人价值观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处于不断变化中,但对社会整体而言,其所对应的价值观应该是“爱国主义”和“公平正义”。宣传、推广具有特定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改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人价值取向分布,这样才能使整个社会呈现出我们期待的社会价值和社会理想,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
而低调实践也非常重要。在十八大之后,中央雷厉风行地推出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政,特别是总书记提出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干”出来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正是源于这种实干。而核心价值观体现的目标、根基和准则要落在实处也需要“实干”。而所谓的“实干”,就是实践。
只有通过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真正成为人民大众的普遍共识。价值观本身是一种方向、目标、理想和信念。倡导价值观,关键在于实践。但是,实践不能一蹴而就、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强制灌输,而必须靠自觉地认同、接受,然后才能在行动中体现。要改善目前的社会环境,就要求人人遵纪守法、增强公民意识、自觉杜绝一切不良的社会现象,更要求社会严惩一切腐败和违法行为,这都属于实践的范畴、因此,我们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宣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大学生可以做的,就是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对身边的好人好事进行自发的宣传,通过一些新媒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为之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第四篇:企业价值观
第三中心支行
第三中心支行企业核心价值观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凝聚着企业最深层次的精神诉求和行为规范。第三中心支行的企业价值观是:诚实守信、依法合规、拼搏进取、团结协作。
一、诚实守信
“诚实”即坦诚、求实,实事求是,不夸大或歪曲事物的本来面目;“守信”即讲信用,言必行,行必果。诚信是一种不分时代、不分地域、人类社会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是正直品质的外在表现,是保障企业经营,稳定社会秩序的基础。
古人云:“人所以立,信,知,勇也”,“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言不信者行不果”;即人靠信用、智慧、勇敢立足于社会,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立身处世,不恪守信用的人,做事也不可能有好的结果和成就。富兰克林曾说“失足,你可以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远难挽回。”
对于个人而言,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是力量的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尊严感;失去了诚信,就如同丑陋的面孔令人生厌。对于经营货币资金的金融机构而言,诚实守信是银行的生命线,是一切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诚信的基础上守法经营,严守行规,身体力行,树立行业正风正气,才能推动行业进步,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依法合规
银行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高风险企业,其每笔业务都涉及资金运动,每一项操作都蕴含着巨大的风险,每一个细微误差都会造成银行和客户的资金损失,并严重影响银行的社会声誉。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合规理念,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协会的自律要求和企业各项内控制度,自觉树立全员合规、主动合规和合规创造价值的合规理念。
第三中心支行
1、树立法律意识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守纪守法是最低的道德诉求。任何人触犯法律、逾越法律都必然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为此我们要加强学习,真正做到知法、懂法、遵纪守法,并自觉做到警钟常鸣。
2、树立风险防范意识。防范风险的前提是有效识别风险。为此我们必须首先加强业务学习,准确掌握每项业务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同时时刻警醒自己风险无处不在。要克服重复性工作滋生的思维惯性和麻痹大意思想,在防范外部诈骗的同时,特别注意内部犯罪活动的风险防范,坚持杜绝“出于情面、出于信任、出于饶幸”而置规章制度于不顾所诱发的各类案件发生,强化岗位监督、岗位制衡机制,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不给犯罪分子以任何可乘之机。
3、忠诚敬业。要以恭敬之心认真对待本职工作,努力培育严谨、细致、追求完美的个性品质,以持重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工作细节,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尽善尽美地完成本职工作。
三、拼搏进取
拼搏进取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永不服输、不甘落后、知难而上、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人类社会的发展证明,物竞择选,优胜劣汰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正处于一个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时代,只有不断培育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才能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拼搏进取是胆识与心胸的外在表现。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必然被人类社会、被市场经济所淘汰。拼搏进取的人首先是具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的人,他能捕捉潜在的危机,时刻处于警惕紧张状态;拼搏进取的人具有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在明了企业发展愿景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情况下,他能勇于承担起企业发展的重任;拼搏进取的人具有创新意识,他不仅能看到问题所在,而且能够以大胆探索的英雄胆识,不断冲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实现并推进观念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用全新的营销意识、营销手段不断克服劣势,赢得竞争优势。
第三中心支行
四、团结协作
合谐的人际关系和组织氛围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要做到团结协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大局观和全局意识。
大连银行犹如一棵参天大树,我们每个人就是这棵大树上的枝叶,每一个枝叶与大树都是命运紧密相连的共同体,大树上的任何枝叶发生病变,都将危及大连银行的生命安全及企业形象,因此我们与企业之间是与荣俱荣,与损俱损的关系。只有清醒地认识这一点,并且能够正确地处理个体与全局之间的关系,摒弃和克服自私自利、唯我独尊、斤斤计较的思想,才能使大连银行这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生命长青。
2、培育仁和思想
“仁”即仁慈、仁爱,心怀善意,凡事出发点必须善良;“和”即谦和、和睦、和谐,包容他人的缺点,纠正自身的不足。“仁和”就是要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宽容豁达,团结协作。
古人云:“君子之道,在于仁和”、“仁者无忧”。孔子把“仁”作为区别善恶的标准,其关于“仁”的解释是“爱人”,爱别人就是仁,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即你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自己不想干的事,不要强迫别人干,要以“仁义”之心把握精神的方向盘。
作为银行员工,我们要注重自身道德的养成,以仁义为怀,与人为善,包融他人,修正自己;时刻以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为重,树立团结协作、同舟共济的团队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和谐的工作氛围。
第五篇:企业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与员工个人价值观
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价值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
什么是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一致赞同的关于企业意义的终极判断。简而言之,企业的价值观就是企业决策者对企业性质、目标、经营方式的取向所做出的选择,是为员工所接受的共同观念。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充满诱惑的市场经济,人们形成了多样性的价值观。尤其在企业中,大多数员工都是在求生存、求发展的同时来实现自我价值。个人价值观是员工在工作、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在现代生活中,人们主要追求的是个人的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因而企业员工价值观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如何使员工感到企业是发挥自己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王国而更愿意把个人价值融入到企业价值来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动态平衡,是当代企业管理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企业的存在就是要为社会创造价值,因此我们在讨论员工价值观的前提就是要认同企业的价值观,保持与企业发展一致,如何做才能实现呢?
第一,应该积极引导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寻找实现自我价值与企业价值的统一。员工追求实现自我理想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要运用员工价值观的转变,把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引导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中来,为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第二,创新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坚持当代价值观与科学管理的统一。在研究人的价值观转变中转变管理理念,在制度创新中,要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既不墨守成规,也不唯书唯上,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三,大力倡导主流价值观,实现思想多样性与价值观念的统一。一个企业的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核心是指该企业员工的整体价值观和精神风貌。由于价值观是指向人们心理层面的活动,具有趋同性和不同步性的双重特征。因此,组织和倡导尤为重要,必须引导员工在企业和社会中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一线员工的言谈举止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形象。任何一家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有良好的企业形象作保障。企业形象是全体员工共同塑造的,拥有高水平职业道德的员工是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重要因素。因而,提升一线员工的企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水平是企业管理层工作的重点,也企业文化灌输的主要任务。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只有当企业内绝大部分员工的个人价值观趋同时,整个企业的价值观才可能形成。与个人价值观主导人的行为一样,企业所信奉与推崇的价值观,是企业的日常经营与管理行为的内在依据。企业的价值观如何得到一线员工的赞同并被其接纳,这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育手段。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点:
第一,让一线员工明确企业的企业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必须通过目标的设定、信念的确立、规则的制定,让一线员工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识别企业文化所推崇的理念。让员工充分明晰在企业实现价值观的道路上我能为企业做些什么,体会我从实现企业价值观中能收获些什么!让员工在工作中体会到实现自我价值与企业价值的成就感。
第二,建立正规的沟通、反馈渠道
在强大的教育和培养下,一线员工一般会遵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但是他们对企业价值观不可能一味地遵从。企业价值观的确立与灌输必须考虑到企业一线员工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才能保证被一线员工正确领悟。另外,如果一线员工对管理层制定的企业价值观有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完全可以通过反馈渠道沟通,从而力争使企业的企业价值观能够得到更多员工的赞同和执行。
第三,以企业领导人的言传身教来树立统一的价值观,发挥一线骨干员工 的榜样作用。
员工的企业价值观并非天生,需要企业的灌输与宣传,经过不断地潜移默化后,员工才能逐渐接受并内化为企业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企业领导人的倡导与宣传,宣传工作以深化对价值观的认识。而一线骨干员工的榜样作用要比管理层来得亲近而且实际,他们对一线员工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第四,实现一线员工企业价值观的提升
实现一线员工企业价值观的提升必须让他们学习作为企业人应有的立场、思想、形象;提高他们作为社会成员的精神素质,培养社会责任感,锤炼人生观等。另外对企业一线员工还要提出一些必要的企业伦理道德要求:①企业忠诚感②岗位责任感③团队合作精神。着重点放在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上,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共有价值观-诚信的理念才是企业竞争力的动力源。“尊重、至诚、团结”成为
新时代众多企业凝聚人心、激发士气的价值理念。强调员工要忠诚于企业,为企业持续创造价值的同时,公司也要对员工绩效给以科学公平公正的评价,以及为员工提供良好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员工在相互尊重、信任的文化环境中可以保持愉快的工作心情,更好地开发自己的潜力。知识型员工已经逐渐成为企业主体,他们往往追求更卓越的文化氛围,更注重自尊、自我实现、体现自身价值。
公司的价值观其实就是个人价值观的一种衍生!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如何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问题,大多企业都认同在企业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核心业务。可见大家对于企业价值观的建设已经十分的重视。但对于个人价值观的建设呢?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不可避免的会沾染个人的价值观的影响,因此个人价值观对于企业经营来说很重要!虽然我们还没有到达只考虑企业持续发展的阶段,多半还处在考虑个人发展的阶段,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忽略个人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建设的理由!
员工价值和企业价值之间是一种协调统一、相互促进、休戚与共的密切关系,企业要为员工的全面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员工的贡献直接影响企业价值的实现,每一个员工在企业的进步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协调统一有助于企业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建立起互敬互助平等和谐的关系,同时价值观的协调统一有利于激发员工对工作的认同感、责任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
不管社会如何变化,产品会过时,市场会变化,新技术会不断涌现,管理时尚也在瞬息万变,但是在优秀的公司中,企业价值观不会变,它代表着企业存在的理由。我们**人本着**质量方针;***经营理念;大步迈向****企业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