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和企业文化、项目文化、职业素养的关系

时间:2019-05-14 02:31: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质量和企业文化、项目文化、职业素养的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质量和企业文化、项目文化、职业素养的关系》。

第一篇:质量和企业文化、项目文化、职业素养的关系

企业文化、项目文化和职业素养对质量的影响

谈企业文化、项目文化似乎和质量没有关联。我接触了很多项目部,给我的感觉非常明显,有的项目部非常上进,工作大家抢着干,每个人都非常要强,自制力很强,“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安排的工作绝大多数都能努力完成,项目的各项指标基本上都能实现。也有很多项目部虽然人很多,但管理内耗严重,互相倾轧,人浮于事,天天上网,甚至本职工作都不能完成,风气很差,项目只有部分人在撑局面。

有的项目部因为存在管理问题,公司给给予了严厉处置,项目班子成员无所谓,一般管理人员情绪低迷,公司和项目也没有深度沟通,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项目管理人员不工作,工人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进度。

在一个公司内有明显差异的项目部,说明有些项目部的项目文化是上进的、积极的,是有发展的,而有些项目部只能垫底,最后受损的是基层员工和企业。在一个公司内,出现了不同类型文化甚至极端相反的项目文化,说明公司在这方面的管理还要加强,要引导,要制止。

项目的成功,内在靠文化,外在靠管理。

在公司内拥有较好项目文化的约3个左右,一般性的占4个左右,失败的有1~2个。总体是好的,这些建立好文化的项目,我们应该进行细致分析和提炼,究竟谁在发挥作用,他形成的机理是什么。

企业文化不是靠大笔写出来的,不是坐在屋子里编出来的,应该是观察提炼和倡导出来的。搞好企业文化很难,是要有系统方法的。搞好企业文化不是一个部门的工作,是要靠所有领导、员工共同努力倡导,大家共同愿景营造出来的。

企业的务实文化:仔细分析,会发现我们所做的工作有实、有虚。越是企业上层建筑,越容易做出务虚的事情,上行下效。要把一件事情做实是容易的,但要事事做实很难,企业的务虚之风正式由公司层面展开的。在质量检查过程中,我们查出来的问题必须要追踪到底,现在看,提出的问题十件有五件整改不了的情况是客观发生的。究其原因,是因为公司没有复查,没有想把事情做实,我们形成了这种工作风格,项目部自然也就形成了这种风格。现在很多部门做了大量不务实的工作,或者没到底的工作,或者没深入考虑就下手做的事情,这样的工作大家找出来,一件一件解决。我们一周可以少做五件事,但只要有一件事情做实了就能出效果。

没有落实的方案叫想法,没有落实的制度叫工作思路,每项制度和方案的出台必须具有可操作性,站在云端(脱离实际,臆想)制定的方案和制度只是“云计算” 的成果,不能产生实际效果的方案和制度就是垃圾,不推动执行的方案和制度也是垃圾。

公司要倡导建立公司的企业文化,项目部也要倡导建立项目部的文化,家庭也要倡导建立家庭的文化,一个有文化的人,做出来的事情一定是靠的住的。没有文化、道德和信仰的人,对工程的质量绝对不会负责。

第二篇:了解企业文化 培养职业素养

了解企业文化 培养职业素养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虽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态,但二者又有相同之处。高职院校要培养适应企业文化的人才,可以通过校企文化的之间的互动,达到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顺利实现从“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过渡。具体来说,校企文化互动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起着以下几个方面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职业素养

一、校企文化互动在高职生职业素养培育中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职业理想的培养

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工作业绩的向往与追求,是对未来工作价值和目标的设想。一个人有了职业理想,才能有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目前,大多数的高职生对就业和工作很迷惘,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因此,积极开展职业理想教育对广大高职生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培养职业理想的首先需要学生充分地了解自己,即学生对自身爱好、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的深刻分析;其次是学生对社会、行业、企业的深入了解。校企文化互动,可以让高职生走出校园,到企业第一线感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掌握企业的经营管理技巧,提高竞争意识,切身体会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更加客观地分析市场环境、行业行情,树立起正确的职业理想,为自己今后的就业与发展作出明确的规划。

2.有利于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

职业意识是一个人对职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敬业精神、责任意识、诚信意

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是从业人员的根本素质。目前大多 数高职毕业生在工作初期,不能立即转变角色,无法适应工作岗位,并由此产生了很多苦恼和困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毕业生职业意识不强,缺乏对岗位、对企业的了解。因此,校企文化互动可以让学生在毕业之前了解社会和企业,熟悉职业特性和职业前景,培养积极的职业情感和工作热情。同时,也可以使他们透过企业管理文化,增强团队意识,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品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择业取向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提高自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能力,从而很好地由学生向社会人过渡。

3.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职业道德是指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一定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职业实践和企业文化的陶冶,是养成良好职业道德不可缺少的途径。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文化互动中,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积极引导他们熟悉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职业道德;同时使他们深入企业,进行角色转换,在具体实践中培养职业道德情感和意志,自觉树立符合企业需要的良好道德品质。学院“四好”文化中的“好品德” 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扬辛苦一人、幸福万家的奉献精神,成为具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往无前的开路先锋精神,和默默无闻、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铺路石精神”良好道德素质的高技能人才。通过培养学生的好品德、好技能,打造了“德技双馨”的好学生,学院被誉为“路桥湘军”的摇篮,毕业生广受社会欢迎。

二、校企文化互动与培育高职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既要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又要坚持

“立德树人,技能立业”为主导的办学思想,根据专业特色,加强专业素质养成教育,建设特色“专业文化”。总之,通过科技文化活动、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有效融合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科技文化和人文精神渗透,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性,着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1、创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校风

校风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风气,具体是指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具有的思想行为作风。高职院校的培养学生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未来所从事的岗位大多是各行各业的一线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具体工作,要使学生面向社会,适应市场,高职院校要大力开拓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新路子,并在广大师生员工中形成一种校园理念,创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校风,突出现代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注重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打造“职业”特色,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形成一股以实践理性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新风尚。因此,高职院校在传承办学传统、突出办学理念的过程中,要大力加强与企业和市场的衔接,借鉴、吸收企业精神文化的实质和内涵,有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为企业和地方经济服务。为此,高职院校要积极邀请联合办学企业参与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要加入现代企业管理基础知识,向学生介绍具有时代性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让学生了解企业和熟悉企业的管理体制。比如湖南交通职院与三一重工的联合办学中,订单班学生双方共选,课程的设置和考核标准由校企共同确定。同时还用公司的企业文化来装饰教室。组织学生阅读公司的期刊,组织学生到订单企业参观等,了解公司的生产和经营情况,在思想上转换自己的角色。企业的参与使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更为具体、更为实际,使学校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的需求同步。

2、开展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平台。为此,高职院校科学部署、统一规划,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参与性强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并将创新意识、科技意识和市场意识等企业文化的内涵有效融入,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职业素养。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搭建校企文化交流平台:一是聘请优秀企业家和工作成绩突出的优秀毕业生定期、不定期地为学生讲课,在向学生讲授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把他们的创业经验、体会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企业的要求,熟悉企业的行为准则和操作规程,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方面的准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举办优秀企业文化展示周,聘请企业高级主管进校园担任兼职教授,聘请技术能手担任兼职辅导员或班主任,将企业的先进企业文化融入实训教学,实现企业文化进课堂,引导学生形成符合时代潮流、满足企业要求的职业素养;三是建设职业道德训练基地,加强与企业联系,拓宽社会实践的范围,安排学生到对口企业开展顶岗实习。选择诸如三一重工等知名企业作为职业道德训练基地,不定期将学生带到这些企业参观学习,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他们担任多种角色,从事各类工作,使他们在工作中学会交往、学会竞争与合作。

3、开展教师下企业、下基层活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的课程文化建设要始终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使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都能反映企业和社会的真实需求。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向企业选派优秀中层干部、专业教师挂职学习调研,让教师成为校企文化结合的纽带。2009年暑假该院派出203名中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生

产实践锻炼,使学校教师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并让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行业、企业提出的岗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组织教学、安排培训,把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引入到课堂,更好地按照企业的综合需求,使学生尽早地领略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这样,学生既可以在校园就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触摸到市场的脉搏,又可以及早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4、加强企业调研,丰富发展校园文化内涵

校园文化在建设过程中,要善于收集和吸纳来自学校内部师生员工和社会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尤其要注重来自企业的反馈信息,这是校企文化结合的重要途径之

一。此外,高职院校要通过专门的途径来获得企业各个部门就校园文化对毕业生影响的评价,就业指导部门要加大对各专业毕业生企业文化的适应状况、企业各个部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等方面进行跟踪调查时。在这方面,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对用人单位的定期访谈,从外部途径及时了解我校园文化在育人工作上的成效,及时把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个人品质等诸方面的综合评价,及时获得用人单位的用工标准、要求以及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建议,从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方面丰富发展校园文化内涵。其次,该院还定期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一方面能及时了解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把校园文化建设延伸到社会;另一方面,及时了解他们对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看法和建议,进行及时的评估和修正,这个过程既体现了学校育人者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符合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又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

5、施行“专业产业一体化”教育教学模式

在探索校企同行,共同发展的过程中,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走一条既顺应世界高等

教育发展潮流,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专业产业一体化”是实现校企文化互渗互融的物化载体和有效途径。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通过对各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比较与分析,适时提出了“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专业产业一体化”教育教学改革思路,职业性在高职高专校园文化中得到进一步强化,更显其本质特征和文化特色,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需要高职院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企业也应融入校园文化中的特色,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总之,校企双方都应该加强文化交流与互动,促进文化的交流,更好地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第三篇:企业文化与职业素养学习感悟

企业文化与职业化素养学习感悟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进步是永无尽头的。这是我听完徐老师的课后最大的感触!下面就企业文化和职业文化素养两方面谈一下我的体会:

一、学习企业文化的感悟: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灵魂,是使企业不断发展进步的根本。爱上这个企业首先你要爱上它的文化,融入到它的文化当中。

起初最让我受触动的就是学校的愿景:做感动家长的教育。我们是教师,那么我们就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我们的目的除了让学生在文化知识上有所进步,更要让学生学会怎样做人,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爱、对他的负责、无私和用心,无论他是一个怎样程度的学生,我们都不会放弃他,让家长感受到我们的专业、真诚和温暖,学生不仅是家长的孩子,也是我们的孩子。

另外就是企业之道。企业之道围绕的主要是三个字:家、学、博。我觉得我要想在企业做成一份事业,首先我要在这儿找到一种归属感:我是属于这里的。这里有我亲密无间的家人,而且是都很优秀的家人,我要时刻与我的家人们保持齐头并进的姿态,取长补短,时刻提醒自己不能落后,学习是永远不能停止的!这里有我的梦想,总有一天,我会因为说我是企业的一份子而感到骄傲,也会让企业因为有我这样一位家人而感到自豪!

二、学习职业化素养的感悟:

职业化其实不只是单纯的仪容仪表的职业化,其实职业化是体现

在很多方面的,比如举止谈吐、时间观念、基本礼仪、职业操守、专业技能等,最基本的就是讲究在职场合适的时间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核心就是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有活力的工作状态。

职业化心态力是职业人的精神食粮。在职场中,压力是一定会有的,遇到压力积极乐观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不能总是消极怠工,想要逃避,那样我们永远成长不了,正所谓压力就是动力!当我们有所成就时也不可自满,保持谦逊的态度,继续学习和成长,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只有我们一直在进步,我们的企业才会越来越好,相反企业越壮大,我们员工才能享受更好的福利,我们与企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时刻心怀感恩,感恩企业给予我们成长的机会,感恩父母对于我们无私奉献的爱,感恩爱人的理解与支持,感恩同事朋友给予的扶持与帮助,心里有阳光,生活才会充满能量。

职业化人际力是职业人的事业之基。人际关系的处理往往代表着你与这个社会的相处,你想要这个社会爱你,首先你就要爱这个社会,待人真诚、公正,尊重别人终将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职业化时控力是职业人的第二生命。时间就是金钱,对于职业人来说,对于时间的把控与掌握能力是非常关键的。我们要学会做计划,并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不拖拉,不浪费时间,争取让我们职业生涯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发光发彩的!

职业化创新力代表着职业人的进化。我们不能每天按部就班地做着同一件事情,我们要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创新,把创新当作一种习惯,把同样一件事情赋予它新的面貌,也许就会达到不一样的效

果,学习力造就创新力,也造就了工作的高效率。

还是那句话,学习永无止境,永远保持学习的状态,你才不会被这个社会淘汰。社会是永远在进步的,我们也不能停止进步。不逼自己,你真的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多优秀!相信自己,你可以更好!

第四篇:企业文化与职业素养学习感想

企业文化与职业素养作业

姓名:

班级:

学号:

企业文化与职业素养学习感想

本学期通过前八周的学习,我对企业文化与职业素养有了初步的认识,以下我想谈谈我学习后的一点感想。

我对企业文化的四个层次比较有兴趣。企业文化从里至表共分为精神层,制度层,行为层和物质层。里层决定了外层的属性,而外层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这里层的发展。我先从表层文化说起,它是企业文化的第一个层次,也就是企业的物质文化。它主要表现在企业的一些器物和标示文化上。它包括企业的厂房装修、设备设施;产品的结构、外表、特色和包装;厂容厂貌、服务场所;以及企业的信纸信封和员工的工作服等。物质文化是给客户和社会的第一印象,所以企业一定要加以注重。成功的企业都有成功的物质文化,但有良好的物质文化的企业不一定都成功。它只是建立良好企业文化的基石。再来看看企业文化的第二个层次----浅层文化。它主要表现在企业的活动文化和礼仪文化上,是企业的行为文化。它主要表现在人的行为和语言;团体的共性行为活动;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和公关、社交和礼仪活动等。中层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第三个层次,也就是制度文化。它显示了整个企业对文化的一种规范,它包括一些强制性的制度文化和纸文化,如企业基本制度、所有权、责任机制、分配机制、用人机制、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等。同样,企业的管理如果离开了文化的积淀,就会变成制度的管、卡、压,而不是一种制度文化了。企业管理薄弱的环节往往就是在中层制度文化这一层次,中层制度规范人的行为方式,明确的文件化并证实是正确的内容,就要有力的执行贯彻下去,而不是用人情来破坏它。企业文化的最深层次也是最核心的层次就是精神文化。它是企业的意识形态文化,它会受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企业的生存文化,都有它的特性。因为它受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影响而构成了一个企业的内核,文化的内核也就是企业的精神文化。它包括企业的精神、企业的道德、企业的价值观和目标行为准则。它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一个制度上了,而是体现在公司的价值观的取向上,一种精神层面上。所以,深层次精神文化上的作用,是整个公司企业文化里面最重要、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总而言之,一个企业的文化应当是物质与精神,制度与人性化,管理与自理的完美结合,只有这样,一个企业才能拥有自己的魂,才能长久发展。

1、如何优化企业工作环境/生产环境?

答:(1)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的色彩调节,可使用较为柔和的绿色。

(2)增强换气系统以保持空气新鲜、洁净,湿度适中。

(3)照明度适宜,不宜伤害员工身体。

(4)加装隔音设备以降低噪音。

(5)适当播放音乐以缓解员工压力。

(6)员工使用的设备需符合人体工程学及习惯而设计。

2、谈谈“现代产品的整体概念”对你的启示:

答:(1)指明了产品是有形特征和无形特征构成的综合体表明产品的有形和无形特征。为此,一方面企业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功能,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同时还要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另一方面,对于产品的无形特征也应充分重视,因为,它也是产品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产品的无形特征和有形特征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无形特征包含在有形特征之中,并以有形特征为后盾;而有形特征又需要通过无形特征来强化。

(2)产品整体概念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市场消费需求水平和层次的提高,市场竞争焦点不断转移,对企业产品提出更高要求。为适应这样的市场态势,产品整体概念的外延处在不断再外延的趋势之中。当产品整体概念的外延再外延一个层次时,市场竞争又将在一个新领域展开。

(3)对产品整体概念的理解必须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产品整体概念的四个层次,清晰地体现了一切以市场要求为中心的现代营销观念。衡量一个产品的价值,是由顾客决定的,而不是由生产者决定的。

(4)产品的差异性和特色是市场竞争的重要内容,而产品整体概念四个层次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可能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企业在产品的效用、包装、款式、安装、指导、维修、晶牌、形象等每一个方面都应该按照市场需要进行创新设计。

(5)把握产品的核心产品内容可以衍生出一系列有形产品。

3、企业“应该提倡的员工行为”有哪些?

答:社会层面:参与社会公益,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企业形象。

企业层面:爱护企业资源,敢想敢说敢为,参加集体活动。团队层面:和谐合作,乐于助人,认同搭档。自身层面:主动学习,热爱工作,感谢生活。

4、谈谈企业文化对企业存在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答:(1)企业文化是企业运行的深层基础关系企业的生与死。企业文化吸纳了人类十分优秀的精神成果为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隐性根基,为企业持续的健康的成长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反观好景不长的抑或长不大的企业文化多是不成熟的、不合时宜的和不良的,良好文化的缺失导致了企业的畸形发展并最终导致生存权的丢失。所以,对今天的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来说,除了要做好传统的决策和用人这两项基本的工作外,塑造和革新企业的文化成为第三位的战略性、全局性工作,今天的经营者们需要自觉地、精心地经营自己的文化,唯有如此,企业才能立足、才能做大作强、才能基业常青、成为百年老店。(2)企业文化是与企业相伴而生的客观现象。早在企业这一经济组织形态诞生之时就存在企业文化。目前企业文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得到长足发展,企业文化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企业文化之所以对企业经营管理起作用,是靠了其对职工的熏陶、感染和引导。企业文化中所包容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作为一个群体心理定势及氛围存在于企业职工中。在这种企业文化面前,职工会自觉地按照企业的共同价值及行为准则去从事工作、学习、生活发自内心地为企业创造财富,这种作用是无法去度量和计算的。

(3)企业文化是企业运行的深层基础,关系企业的生与死。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文化研究的迄今最有价值的成果就是发现基业常青的抑或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企业,其必定拥有个性鲜明的适宜文化,这些文化往往吸纳了人类十分优秀的精神成果,为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隐性根基,为企业持续的健康的成长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反观好景不长的抑或长不大的企业,文化多是不成熟的、不合时宜的和不良的,良好文化的缺失导致了企业的畸形发展并最终导致生存权的丢失。所以对今天的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来说,除了要做好传统的决策和用人这两项基本的工作外,塑造和革新企业的文化成为第三位的战略性、全局性工作,今天的经营者们需要自觉地、精心地经营自己的文化,唯有如此,企业才能立足、才能做大作强、才能基业常青、成为百年老店。

(4)企业文化又是一种信念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心理的力量。这三种力量相互融通、促进形成了企业文化优势,这是企业战胜困难,取得战略决策胜利的无形力量。特别是在当它的力量十分雄厚的时候,能够产生较强有力的经营结果。无论是在市场上的竞争,还是为客户提供服务,或是激励职工共同奋斗,企业文化均可以成为企业的指导思想。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5、怎样使企业文化获得主流地位?

答: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是推进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运转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括企业经营思想、价值标准、企业作风、传统习惯、道德伦理、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的有机整体。建设企业文化,运用企业文化。加强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正成为我国许多企业领导的共识。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深层次推动力,是企业“一只看不见的手”,它无时不在、无时不有,融汇在企业的观念和行为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巨大作用,甚至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在当今时代,如果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那么没有文化的企业就是没有希望的企业,这早已是当今企业界的普遍共识。

(1)政工文化: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了位,就如和睦春风沁人心田。政工文化和企业文化并不等同,政工文化侧重的是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事情,对象性比较强;企业文化的范畴更广,主要是经济利益各方面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涵盖面宽。当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主流,做人的思想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只有抓住了员工的思想,才能有的放矢,紧紧引导职工为企业的目标建设拼搏出力。强化政工文化建设有利于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能够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保障。

(2)激励文化:激励机制是企业文化建设制度层面中很重要的内容之一,只有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带来活力和动力。没有好的激励机制,那就使员工没有干活的热情。没有积极向上的动力。即便是企业有最好的效益,职工还是会牢骚满腹,那样再谈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都等于是扯淡。所以抓企业文化必须先建立健全按劳分配、能者多得的分配制度,其次是激励机制。能使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给员工提供公平的发展的平台,从而营造出员工积极进取的良好环境。

(3)廉政文化:抓文化建设不能忽视领导的表率作用。只有领导以身作则,严格要求下属,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廉政形象,企业的文化建设才可能有蓬勃生机。

(4)娱乐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常抓不懈,除了发展工作范畴内的东西,还要注重引导职工工作时间之外的生活,不仅要教人“干”,还要管“玩”。丰富的娱乐生活能够使员工业余时间享受到单位的关怀和温暖,陶冶员工的情操。通过良好的娱乐文化活动,使企业文化建设走上快速发展轨道。

6、搜集企业文化案例并分析:

答:案例:中国通信服务四川公司所属某专业公司用了三年多的时间,从涉足电力市场,到取得“某电网公司及所属5省通信资源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无一旁落他人”的成就。对市场的一无所知,没有任何电力行业的相关背景,面对强有力的竞争者,为了在参与前期项目交流的10多家公司中脱颖而出,公司派出最优秀的客户经理和技术实力最强的研发工程师长驻项目所在地,直接与客户面对面沟通,为客户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同时还额外承担起了咨询服务工作,免费帮助客户制定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和战略路径。通过长达半年的反复沟通,客户对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创新实力逐步开始认可。2007年8月,公司与客户签订资源管理系统合同。自合同签订的那一刻起,公司技术总监就带领着5个研发小组60多人不分昼夜开始加班,平均每人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没有周末、没有假期。在项目建设的1年时间里,公司相继开发完成了光缆网、传输网、交换网、调度数据网、载波、视频会议、动力、配线几大子系统及继电保护、安稳、自动化等业务系统的通信资源管理模块。2009年4月,验收委员会认为公司研发的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已成功应用,并取得多项创新成果,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分析:中通服倡导的是上善若水的乙方文化,作为一个服务者,坚韧的品质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坚韧的品格才能超越自我,赢得客户。重庆公司涪陵分公司武隆维护中心6天6夜的守候换来了灾区的通信畅通,全体员工的坚韧奋斗保障了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电力市场是相对封闭的、有壁垒的蓝海市场,四川公司所属某专业公司对电网市场的突破,充分体现了通服人坚韧不拔、攻艰克难的精神。

第五篇:企业文化与老板文化的关系探讨

企业文化与老板文化的关系探讨

【前言】

在当今激烈的企业竞争中,总会出现“大鱼吃小鱼”的现象,商海跌宕起伏,注定了劣者终将被淘汰的现实命运,一个企业的生命力是否强盛,不是看它的制度,也不是看它的产能,而应该把目光放在它的管理理念上——企业文化。我个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一种无形的“制度”,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能很好地凝聚员工,约束企业,这种无形胜于有形,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力。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文化的含义也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很多人将企业文化认为是 “老板文化”,“老板文化”就是企业文化,是否二者真的如“双胞胎”般难以辨认?抑或可以等同看待?我们可以一起来进行探讨这个与时俱进的新企业文化问题。

【关键词】

企业文化老板文化区别关系

一、我眼中的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关于“企业文化”一词的定义,在国内外大约有400多种,人们使用的词语组不同,但基本含义是一致的,因此,始终没有形成固定的一种共识,但我认为,各国文化存在差异,对于此词的理解与解释,肯定也是存在些许差别的,不同的人对于此词的解读也会不尽相同,企业文化的内涵是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如果单纯地罗列出几种内涵并加以固定,这显然也是不合理的,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本人比较倾向于陈丽琳老师对于“企业文化”一词的解读,在陈老师《企业文化的新视野》一书中对企业文化作了这样的解释:“企业文化是一个由管理者引导、全体员工创造并认同的一个不断发展的信息循环系统,是企业在一定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群体意识与长期的、稳定的、一贯的行为方式的总和,是由企业思想内涵、信息网络、行为规范、企业形象等层次形成的系统架构”1

(二)、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现如今,“企业文化”似乎是个时髦的名词,有很多人动辄大谈企业文化,但真要问起来,似乎又没几个人能完整地答上来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文化就像水一样,是构成企业生命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同时它的无色无味以及无形又时常让人不可掌握莫可名状,它就是一种无形的、内在的精神价值体系,还具有独特性、难交易性、难模仿性的特质,使其成为企业核心专长与技能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以上也只是比较通俗的想法,说得系统一点,具体的内涵应该包含一下几点: 1 陈丽琳,《企业文化的新视野》,27页,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1.企业文化是形成组织效能的共同认知系统:企业文化使每个员工知道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怎样做才能符合组织的内在规范要求,怎样做可能违背企业的宗旨和目标;

2.企业文化是大家都能认可的习惯性行为方式:这种源自文化层面产生的力量,比起传统管理的命令、监督、惩罚的力量更彻底,更有凝聚力、约束力和推动力,也更有活力。企业文化是员工思想、行为的依据,是企业成功或长寿的关键。

3.企业文化是企业内成员间达成的团队心理契约:企业与员工的关系靠两种契约来维系,一种是劳动契约,规定双方的权力、责任、利益关系;另一种是心理契约,即员工认同企业的共同愿景和追求,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在一起,主动承担责任并进行自主管理。

二、社会大众眼中的“企业文化=老板文化”?

在普通百姓头脑中,企业文化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似乎大部分人都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因为一个企业从创立之初起,几乎任何事情都是由企业的老板说了算的,这不能不让普通大众产生曲解,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一)、“老板文化”的内涵:

“老板文化”还有另外一种叫法,也称为“领导文化”,它既然作为文化的一种类型,无疑就具有不同于其他物质、制度的文化特征,因此,要理解“领导文化”,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模式性

一定时期、时代或一定社会、国家由于历史背景、民族性格、地理环境和生活状况等条件的不同,其领导文化也将表现出各自的特色。这种特色就是领导文化的模式性。就时期、时代而言,革命时期的领导文化强调激情,建设时期的领导文化注重理性;传统领导文化封闭守旧,现代领导文化开放创新。就社会、国家而言,东方社会的领导文化注重等级,西方社会的领导文化强调平等;美国领导文化表现为民主化、分权化、专业化;中国领导文化积淀为官治主义和德治主义;

2.连续性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任何具体的领导文化,都是以往存在的领导文化的某种延续、继承或扬弃,同时又都具有时间与空间上的推移性,具有向其他类型领导文化渗透、转移和演变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作为人类社会整体的领导文化,从量上看,只要存在领导活动,领导文化的延续便是无限的,其发展也是不可间断的;从质上看,优秀的领导文化最终将能沙里淘金,得到人们的继承、弘扬和发展;

3.变化性

领导文化虽然是前后相继、相对固定的取向聚集和取向模式,但是,这种取向聚集和取向模式并非僵化不变的“ 死”的物质,而是能够发展变化的“活”的文化。从根本上说,一定的领导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适应一定方式的领导活动而产生、形成的,当然也要随着历史条件和领导活动的变化而变化。领导文化的变化性可以是滞后的,也可以是前瞻的。滞后的变化往往是被动的,有时是由于难以及时适应社会的变革而成为历史前进的阻力。前瞻的变化往往是主动的,一般是对社会走向的自觉意识和适应,并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积极的引导、促进作用。

(二)、我认为“企业文化≠老板文化”:

通俗意义上来说,老板当然是以营业执照注册名的人称之为老板,老板可以是管理者,但不代表管理者就是老板,只要在企业从事管理职业的人员都可以称其为管理者。

就以民营企业为例,在企业做决策权的管理人员都是任命的,而所谓的董事或老板直接看效果而已。所以,诸如老板授权的企业发展,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都是以管理层为首而非老板个人为首的文化,至于企业文化符合老板意愿和企业文化等同于老板文化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三、“企业文化”与“老板文化”的区别

我记得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老板们坚信一个理念:“企业是我的,是属于一个人的”;企业家坚信一个理念:“企业是大家的,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主人”。从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中就可以看出,“企业文化”与“老板文化”是有区别的。说到这儿,我想到了中国内地新首富——“娃哈哈”的董事长宗庆后,关于宗庆后的传闻很多:商业记者们习惯形容他为“霸王”,因为他崇拜毛泽东,将其的军事战略思想和治人理念应用于管理,一个拥有150多个分公司、3万员工的庞大企业至今只设一个董事长和一个总经理,而且都由他一人担任,杭州总部大楼里,一尊高大的宗庆后铜像赫然站立,喜欢用“朱批”的文件下达命令,有时亲自撰写每个月的销售通报,有人见到其下属经理的一份报告,开头第一句是“根据您的指示……”不设副总经理,无董事会,购买一辆电动铲车也要亲自批条,合资公司经理也由他一人委任。这俨然一“家长制”的企业教材,这似乎可以理解为“老板文化”,很明显,在“娃哈哈”企业王国里,只有一位集权的国王,这样的文化,看了都会让人觉得有压力,让人丝毫感觉不到这是一种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换个角度,我们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山西盛产煤老板,为什么却鲜见企业家?” 煤老板为什么当不成企业家?因为煤老板一无商业文化内涵,二无

信仰,三无创新精神。我们看待煤老板现象如同看待一场瘟疫,不明白如此野蛮的经济组织和经济现象如何在现代社会重演„„他们不是企业家,反而成为暴发户与血汗工厂的代名词。在《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中,都没有“企业家”这个词。这表明,中国以前是没有企业家的,至少企业家是不受重视的,在《韦伯辞典》中,关于企业家的解释是“开设并管理公司,从事于担负风险、追求利润者”。

我国有数以千万的企业老板,一直在上演着“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剧情,最后能真正成为企业家的寥寥无几,大量的中小企业往往在2—3年内夭折,其实,问题的症结其实在于老板与企业家认知的差异。

我国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因而,老板通常做的都是短线,他们只是把眼前利益作为目标,今天我能挣到多少钱,明天我能挣到多少钱;这个项目能赚钱,那个项目不赚钱;老板能做成某件事,但造不出某种势,做不出持续发展的张力,心态总是急于求成,盲目乐观,并且总是把过去的成绩进行炫耀,而对未来市场感到恐惧。

企业家做的却是长线,做事讲究的是系统工程。所以企业家往往把目标放在心里,这个三年我能达到什么目标,下个五年我能达到什么目标?心态是积极的,乐观的,并不在乎眼前利益,而是考虑企业整体发展的平衡;不在乎市场的竞争,而是考虑市场的发展方向;不在乎过去的成绩,而是时时刻刻考虑明天的变化;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增强自己的应变能力和承受能力;对不同的情况设定不同的预案,让一切尽在掌握,减少盲目行动。

从以上的两点对比来看,也就不难理解“老板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区别了。

四、“企业文化”与“老板文化”的关系

老板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存在区别,但却不是完全相悖的,它们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就像一对矛盾,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我个人认为,在企业的不同时期,企业文化和老板文化之间具有不同的关系:在企业创始期,老板文化包含了企业文化的全部;在企业的成长期,企业文化和老板文化共同影响企业的成长方向和道路;到了企业的成熟期,老板文化就会退居幕后,甚至完全消失,一个完善的企业文化即成为企业的灵魂。

(一)、企业文化源于老板文化

在早期的中国,创办了企业的职业人,并不称为“企业家”,而叫做“老板”,我记得中学时的历史课本上甚至还有称为“资本家”的,据陈老师《企业文化的新视野》一书中介绍到,企业文化起源于美国,中国的企业文化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为介绍探索阶段,这可以知道,企业文化的研究在中国起步比较晚,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企业文化”是一个舶来品,那么,“企业家”就是这个舶来品在中国的延伸,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舶来品也带上了中国特色,中国的企业家与西方国家所理解的企业家并不是一样含义的。

早期的创业者,大多都是白手起家,凭借自己对某行业的了解,运用个人的经营理念与个人魅力,把一个小作坊一步步打造成一个大企业,这其中必定是倾注了“老板”非常多的精力和心血的,他们的思想观念,经营理念以及价值观都与所创办企业合为一体,在这一时期的企业文化几乎可以看作就是老板文化,因为它还只是个人的价值观,尚未形成一种企业内部员工都认同的精神价值体系以及行为方式,所以,企业文化的来源就是老板文化,也就是说,后来发展起来的企业文化,就是由老板文化而来的,二者存在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二)、企业文化与老板文化相辅相成对于二者的理解和看法,都不能一概而论、以偏概全,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待,企业文化由老板文化而来,但也不能因此而摒弃老板文化,二者皆有它们的可取之处。

在企业创立之初,老板文化其实是为后来的企业文化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参考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也要与时俱进,如果只坚持过去的老板文化,企业必将停滞不前,但是,在不同的时候,两者总能发挥不一样的作用,因此,不能完全抛弃任何一种文化,只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继承和丰富,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企业文化,以求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新企业文化

在企业创立初期,老板文化几乎是企业文化的全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老板文化与企业文化共存、相辅相成,老板文化通过扬弃有待于发展成为企业文化;在企业的成熟期,一个成熟的企业文化吸收了老板文化中所有的积极因素,抛弃了老板文化中消极落后的成份,此时的老板文化已经不复存在,新企业文化应该成为企业内部唯一的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结束语】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全面而细致地渗透在企业活动的方方面面,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企业文化与其他文化一样,具有个异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征,因此,企业文化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而且必定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企业文化之所以能显示出新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具有全新的物质基础,还在于它创造性地对待我们的历史传统,继承和吸收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份,如果失去传统文化这一基础,它就会失去强大的生命力。因此,传统文化不仅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和基础,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只有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企业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因此,我们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同时,应当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创建的企业文化

才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并符合我们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陈丽琳,《企业文化的新视野》,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2.李建军,《企业文化与制度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应焕红,《公司文化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4.《现代企业文化》期刊,中国工人报刊协会及中国工人出版社联合主办,2009年11期

下载质量和企业文化、项目文化、职业素养的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质量和企业文化、项目文化、职业素养的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关系有一则关于钱钟书先生的故事,一位女性读者非常崇拜钱钟书,写信给钱钟书说希望能够去拜访他,钱钟书回信道:“您知道鸡蛋好吃就可以了,何必去看生蛋的母鸡......

    职工文化发展与企业文化关系

    职工文化发展与企业文化关系自我国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企业的不断进入,不但把先进的企业物资文化带进了中国,还把先进的企业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引入了中国......

    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关系大全

    浅论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关系一、企业文化首先,什么叫企业文化?说白了 企业文化是面向企业内部的文化,它是一个公司所有成员所共同拥有的一种价值观+想法(意识形态)+行为模式,它......

    企业廉洁文化与企业文化关系(★)

    企业廉洁文化与企业文化关系 企业廉洁文化是廉洁文化在企业的延伸和发展,是企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是企业发展创新的两把利刃。 企业廉洁文化主要......

    浅谈职业素养

    浅谈职业素养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核心就是职业化水平的竞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很大差别就在于职业化。众所周知的百事和可口、麦当劳和肯德......

    职业素养

    导言:邢军老师,一个专注于企业员工职业素养培训的专业讲师。2016年3月1日起,我有幸参加邢老师组建了“职业素养”微信课堂,共计21次主题分享,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学习21次课程后,自己......

    职业素养

    职业基本素养征文 坚持求真务实,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求真务实"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对其认识论的精神实质的精辟概括。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

    企业文化关系

    什么是企业家文化 开篇和14页开头企业家文化的内涵及其制度建设重庆邮电大学企业家文化是指企业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所遵循的经营理念。企业家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企业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