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973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办法
“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电源、生物材料与超灵敏检测中期检查报告
一、子项目建设情况
(一)建设目标、任务和主要建设内容的完成情况及年度计划执行情况
本项目有化学电源材料、生物医药高分子材料和高灵敏检测三个子项目。
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本学科的总体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根据创新交叉、重点突破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和和学术梯队、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设备购置、项目研究内容水平等方面按原年度计划进行,各项建设任务和目标已基本完成。
到“十五”末,本项目学术队伍结构更趋合理,研究水平达国内一流,一支以具有博士学位为主的科学研究优秀群体已经形成。具有了较强创新能力和富有团队精神的在国内外具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
办成国内一流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在电化学、高分子化学和分析化学研究生教学、本科生教学及教材建设方面与国际接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与生物学、环境科学、医学、信息学、材料学和计算机等学科结合,开辟新的交叉学科的前沿研究领域和学科发展的新生长点。化学电源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在单细胞检测、稀土分析、微分离技术及生物芯片技术方面形成特色与优势,为国内生物分析、稀土分离/分析和形态分析的重要研究基地,在学术上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
争取专业实验室转为教育部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使实验室仪器设备和规模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接近发达国家实验室的先进水平。251
(二)“十五”以来的主要建设成绩
现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60%以上,一批杰出/优秀年青教师脱颖而出,有特聘教授1名,杰出人才基金2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2名,引进人才4名。几年来破格提拔年轻教授6名。教学和科研队伍壮大和项目研究实力增强,新的研究方向不断增加。引进的学术带头人杨毅夫博士,建立了电动车专用电源研究组。陈政特聘教授的高温熔盐电化学研究组从无到有发展较快,现已开始出产高质量研究论文,在国际著名刊物Angew Chem Int.Ed发表一篇高温熔盐电解值硅的论文。在生物医用高分子和天然高分子的研究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产业化方面,已完成微波促进开环聚合合成聚己内酯的中试研究工作。对生命、材料和环境科学中所涉及的分析化学问题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深层次研究。培养了各学科发展所需的高层次现代科学专门人才。本项目优势表现在基础扎实,与学科优势领域相结合开展交叉学科前沿领域的课题研究;承担国家、部委和省的许多科研项目,包括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在基地建设方面,项目执行期间,国家教育部批准在武汉大学建设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建立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化学电源材料与技术实验室”。每年发表论文200多篇,几年来共发表SCI收录论文659篇;已获准中国专利68项;合作申请美国专利2项。获得国家奖8项,省部级奖12项。
已出版专著和教材多部,有:《分子探针和检测试剂》、《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近代研究方法》、《有机波谱分析》、《高分子链形态学》和《高分子物化实验》。《单细胞分析》已经交科学出版社出版,《分析化学》第五版(上册)也即将交稿。
在人才培养方面,已毕业研究生200多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100余人。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实验技能和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多数到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在教学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打好基础,才能有好的发展势头和潜力。不断把各个有关领域的研究前沿介绍给研究生,并要求研究生也要作有关研究进展的报告,坚持不断强调端正学风。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开展国际合作,与国外著名大学开展学生的联合培养,进行访问学者和研究生的互换交流。近年来平均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约70余人、博士研究生约40人。
在课程及教材建设方面,认真改革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把新的有关内容不断补充到教学中,特别是有关交叉学科的内容,以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本项目有关学科将紧跟国际上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不断地丰富、更新和发展课程的内容,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教学工作又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学术交流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扩大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使学科发展跟上国际研究最前沿。先后与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与交流。医用生物高分子材料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法国国家研究中心合成生物高分子研究室(Centre de Recherche sur les Biopolymeres Artificiels)、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新加坡生物医学中心(Johns Hopkins-Singapore)、日本大阪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双边科研合作关系。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新加坡生物医学中心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分析化学与德国的约翰内斯堡大学美国康乃尔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等开展学术交流和互相派学者访问
先后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Lehn JM,Polymer international杂志主编Schue教授,J.Chromatography A主编 Terabe教授,法国国家研究中心合成生物高分子研究室Vert M教授、李速明研究员,美国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Leong KW教授等访问、讲学。
同时,与国内中科院北京化学研究所、大连化物所、长春应化所、广州化学研究所、中石化燕山石化研究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并联合培养研究生。
在学校和教育部的领导与支持下,先后投入近2千万元,实验室仪器设备得到更新,实验室条件得到改善,常用的先进仪器基本具备。加快了教学设备和实验仪器的升级与换代,缩小了与发达国家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差距。
通过“211工程”建设,实验条件不断改善,研究基地的实验室总面积达到4000平方米,拥有总价值约2600万元的仪器设备,其中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00余台件,大型仪器设备包括:原子力显微镜、示差扫描量热计(DSC)、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紫外/可见光光度计(UV)、凝胶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GPC/HPLC)、毛细管电泳、等离子体质谱、红外光谱仪(FTIR)、光散射仪、药物溶出度仪、倒置显微镜、化学发光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元素分析仪等。购置了多角激光光散射(DAWN DSP, Wyatt Technl.Co., 美国)、动态粘弹仪(DMTA, Rheometric Co., 美国)、流变仪(ARES-RFS,美国TA公司)、凝胶渗透色谱仪、粘度计、电子拉力实验机(CMT6503, 深圳新三思)、冷冻干燥仪(CHRIST, 德国)、紫外光谱仪(岛津UV-160A, 日本)、膜渗透计、小型喷丝装置、热压装置、单螺杆挤出仪(HAAKE R252, Polydrive, 德国)和超滤器等关于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结构与性能测试以及高分子溶液性质研究的基本设备与装置。总价值270多万元。
(三)预期效益和可能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使有关学科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和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建立有关新学科和研究方向的教育部及国家重点实验室。
到“十五”末,使学术队伍结构更趋合理,研究水平国内一流,形成以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研究群体。培养出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
办成国内一流的有关学科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在电化学、高分子化学与分析化学研究生教学和本科生教学及教材建设方面与国际接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与生物学、环境科学、医学、信息学、材料学和计算机等学科结合,开辟新的交叉学科的前沿研究领域和学科发展的新生长点。确定在无污染、高效能新电源材料,医用生物高分子材料和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和利用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在分析化学领域中,单细胞分析、稀土分析和微分离技术及生物芯片技术方面形成特色与优势,产生好的经济效益和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成果,争取获得国家三大奖。在学术上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
二、项目管理情况
(一)项目管理及运行机制改革情况
按照子项目分别管理,预先订出子项目学科建设各项目执行计划,如人才引进和学术梯队建设,成果形式(专著、教材、论文、成果奖等)、学术交流,仪器购置和实验室建设等。由子项目学科负责人定期召开情况汇报会,由各课题研究组汇报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随时进行。再由项目负责人定期召集子项目负责人汇报项目进展,一般为3-4个月进行一次。按计划运行项目管理,运行均正常。
(二)项目信息报送及档案管理工作
项目信息定期报送,子项目负责人和院主管人员均有项目信息资料保存,档案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并对有关信息做到准确无误如论文发表数,获奖成果数,仪器管理等。对发表论文,学位论文,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存档。武汉大学档案馆,图书馆对学位论文均有存档。
(三)项目计划执行成效分析
总体来讲,项目运行正常,成效比较显著。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促进了项目的完成。电化电源材料陈胜利,杨毅夫,庄林3位青年博士正在逐步成为各有专长的研究人员,各自都申请到研究经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2项。分析化学的高灵敏检测子项目基本是40岁左右的教授领导进行科研和教学。每年招收的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并且注意提高培养质量,得益于“211工程”项目的执行和运行,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证。每年的SCI论文发表数量成上升趋势,基本是按10%的总体趋势递增。由于新仪器设备的购置,对发表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有较大帮助。“211工程”的项目支持了学术交流,促进了科研项目进展。
三、项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由于研究生的扩大招生,仪器的添置,实验室空间和面积紧张,需要增加实验室。
针对部分研究生基础和实验技能的薄弱,需要对他们加大基础训练和基本操作训练。
第二篇:973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办法
附件3
973计划课题结题验收材料编写提纲及要求
(标题4号黑体,正文小4号仿宋体,A4纸、双面印刷,一、二、三部分分别装订)
(一)课题结题总结报告(按课题分列)
1、计划任务完成情况(对照任务书,对课题执行5年以来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
2、研究水平与创新性(对课题执行5年以来的研究工作进展进行详细论述)
3、实施效果(科学前沿项目应重点论述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科学价值、对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国际影响,每个课题列出3-5项突出成果,附必要的图表)例如
1.建立了最近9000年来亚洲季风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时间序列。
对贵州茂兰董哥洞石笋近50个U/Th年龄和2000余个氧同位素分析数据,重建了平均分辨率达5年的亚洲季风气候演变历史(图1),该序列与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8个百年尺度的季风干旱事件与北大西洋冰漂碎屑事件具有对应关系。与格陵兰冰芯δ18O记录详细对比表明,低纬季风与极地气候变化存在300-500年振荡频率上的相似性,但低纬季风气候可能提前极地气候变化150年左右,反映了低纬海气耦合在过去全球变化中的重要作用。与指示太阳活动强度的树轮∆14C记录详细对比后,发现百年尺度季风气候变化与9000年来太阳活动强度存在正相关关系,提供了太阳活动驱动地球气候变化的可靠证据(图2),该成果发表在2005年出版的《Science》上。为此,《Science》刊物特约评论员,Kerr教授撰写了题为《Changes in the Sun may sway the Tropical Monsoon》的评述文章(Science, vol.308,pp787)。
图1 石笋记录的最近9000年来亚洲季风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时间序列
(Wang et al, Science, 2005)
图2 百年尺度季风气候变化与9000年来太阳活动强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Wang et al, Science, 2005)
2.建立热转移回授光释光测年方法,将光释光测年极限延伸到80万年
为了延长释光测年上限,提出了热转移回授光释光测的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细颗粒石英释光信号的热转移作用,区分出了回授的和基本转移的光释光信号成分;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石英回授OSL信号对剂量响应明显优于石英传统OSL信号(Wang et al., 2006a);建立了石英回授OSL测年新方法,通过测定已知年龄样品证明了这一新方法和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将释光测年时限延伸至过去80万年堆积的黄土(Wang et al, 2006b,c)(图3)。为了准确地测定过去约13万年以来的第四纪沉积物释光年龄,提出了简单多片再生法测年技术。证明了试验剂量不但能校正多测片测量过程中发生的感量变化,而且有利于多测片释光信号强度测定值的标准化,克服实验数据的分散,同时也避免了单片再生法多次循环过程产生的OSL信号积累,导致较老样品等效剂量测定值偏小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等效剂量测定值的准确度和精度。利用简单多片再生法对洛川剖面末次间冰期以来的31个黄土、古土壤样品进行了年龄测定,结果表明细颗粒石英OSL信号可以准确地测定距今13万年以来黄土的堆积年龄(Lu,Wang and Wintel, 2009)。在地质年龄测定的方法和技术上,突破了过去10-80万年期间不含火山喷发产物的碎屑沉积年龄测定的盲区,为古气候-环境、新构造、活动构造及地质灾害等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手段。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在《Radiation Measurements》、《Quaternary Geochronology》、《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等国际专业杂志上。0StratigraphyMagnetic Susceptibility(SI)0100200300021±2Recuperated OSL age(ka)20036±172±3135±8400600800L110L2203040L65060L7L8L9M/B57±3121±6150±12210±12Depth(m)L3L4L5337±21250±22339±14358±18430±23480±27530±44755±41765±48668±35774±41790±39369±27503010Grain size >30 μm(%)
图3 洛川剖面回授光释光测年结果能很好地与黄土地层年代相对应
(Wang et al, Quaternary Geochronology, 2006)
2006年出版的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的时事通讯(Newsletter of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Quaternary Research, INQUA)对王旭龙等新提出的回授光释光测年方法进行如下评价:释光测年技术的两个特殊进展得到普遍的关注。第一个重要研究进展就是利用石英的回授光释光信号来测量黄土堆积年龄,直到B/M界线,因此克服了由于传统光释光信号饱和而造成的120ka的测年上限。2006年Quaternary Geochronology 的主编 Rainer Grün教授在这个新创立的专门针对第四纪年代学的期刊的首页对王旭龙等提出的回授光释光测年方法进行了如下评价:王旭龙等展示了一篇突破性的文章,他们使人信服地证明了黄土释光测年最终突破15万年测年障碍,提供的可靠的测年结果至B/M界线。以该研究方法为主的论文在德国举行的第十一届国际释光和ESR大会获得优秀论文奖第一名。
4、人才培养、合作交流、数据共享等方面的情况
5、经费使用情况
6、存在的主要问题
7、课题组长和承担单位意见(需课题组长签字、承担单位盖章)
8、课题组发表论文目录(系统自动生成),并推荐2-3篇代表性学术论文(建议为第一资助的论文)
9.填报973计划管理系统中结题报告和有关报表。973计划课题结题材料网上提交办法
1、以计划课题登录973计划项目管理系统 http://www.xiexiebang.com/AreaMana.aspx,在项目账户中点击“课题总结报”栏目,在“课题总结报”中按照要求上传课题总结报告。
2、填报和完善统计数据
表二-表九需从973计划管理系统中生成,请各项目(课题)于8月30日开始登录973计划管理系统(http://www.xiexiebang.com/areamana.aspx),按要求完善数据,操作步骤如下:各课题登录973计划管理系统,在课题账户的课题数据统计中对课题投入统计表、发表论文清单等各项内容进行完善并核实有关数据, 请将重复的论文删除。若论文中同时有几个参加本项目的成员,则论文统计以第一个出现的所在的课题为准,其他课题请不要输入,以免统计重复。
第三篇:项目验收结题报告
项目验收报告
一、项目实施的意义
二、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课题设置、关键技术选择以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1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 2.2项目课题设置
2.3项目关键技术选择
2.4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三、项目实施效果
3.1项目关键技术 3.2项目主要创新点
3.3项目取得的科技成果、专利情况
项目实施过程中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研究开发新产品三类,其中:数
3.4项目整体技术水平评价
3.5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科技基础设施和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情况。
五、产学研联合开展研究开发情况。
项目的顺利实施得益于产学研联合研究的开展,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以企业为主体,企业负责项前期的调研、客户反馈信息的收集,中期项目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试制,后期项目产品的试验测试、工况测试、产品推广。院校负责项目中期技术方案的评审、技术指导及刀具材料选择的研究,后期为项目产品提出技术方案改进的建议。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和院校紧密配合,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并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为公司开发辅助检测、测试设备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公司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新开发产品两项。
六、通过项目实施培养和引进人才的情况。
七、项目实施取得的绩效情况
7.1直接绩效 7.2简接绩效
通过项目的实施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形成3类5个品种的产品。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增加了相应的是测试实验设备,对公司****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人才引进培养方面,公司新引进技术人员2名,培养优秀技术服务人员3名。项目产品的推广,*************
八、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情况。
该项目项目负责人有公司任命,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组织、计划、实施及过程的控制,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项目成员包含:项目管理人员、项目产品设计人员、项目产品测试人员,具体人员分工见表二。
九、项目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
课题经费单独核算,统一管理。
十、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项目在研发、生产的过程中没有问题,但在项目推广的过程中受到了*****。
第四篇:973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材料报送要求
973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材料报送要求
一、973计划项目结题材料网上提交办法
1、项目登录973计划项目管理系统,在项目账户中点击“项目结题管理”栏目,在“课题结题验收专家”中按照要求将所有课题结题验收专家的信息导入系统,在“专家评议结果上传”中将按照要求将课题验收评议表和课题验收专家组意见表的扫描件上传,在“结题word文档上传”中按要求上传项目结题总结报告和各课题的结题总结报告,在“代表性学术论文”中将10篇代表性学术论文的pdf文件上传到系统。
2、填报和完善统计数据
表二-表九需从973计划管理系统中生成,请各项目(课题)于8月30日开始登录973计划管理系统(http:///areamana.aspx),按要求完善数据,操作步骤如下:各课题登录973计划管理系统,在课题账户的课题数据统计中对课题投入统计表、发表论文清单等各项内容进行完善并核实有关数据。项目首席科学家在项目账户的“项目年报管理”栏目中,点击数据查询统计,选择“结题验收”阶段,可对所有填报的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和打印,也可将数据导出为word文档。
二、纸质材料报送要求
各项目按要求编制项目结题验收材料,经项目依托部门审核后(项目依托部门出具审核意见并盖章),于10月25日前报送至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其中第一、二部分一式20份、第三部分一式5份。报送的纸质材料应与系统中提交的文件内容保持一致。
材料报送地点: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科技部机关大楼西南侧)联系人:钱万强闫金定
电话:010-***3
第五篇:“大创计划”项目结题验收细则
附件6
“大创计划”项目结题验收细则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书》内容填写:
1.创新训练项目:研究过程,财务执行情况,团队成员分工和合作情况,研究报告情况,研究过程日记的完整情况,研究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绩和收获,研究工作有哪些不足,有哪些问题尚需深入研究,研究工作中的困难和建议,发表论文和获得专利情况等;
2.创业训练项目: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虚拟企业运行报告、企业实践报告、创业报告等;财务执行情况;团队成员分工和合作情况;创业训练过程日记的完整情况,创业训练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创业训练工作中的困难和建议,创业训练成果等;
3.创业实践项目:创业实践项目注册成立公司的相关法律证书: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机构注册代码等;创业实践项目的落地程度:固定办公室场所、上下游渠道合作商、战略合作伙伴等;项目所获风险投资意向等;项目市场盈利情况;项目市场拓展能力;项目市场反应;项目整体实践成果:注册资本,盈利能力,员工数量,业务范围,企业运营状况;审核公司财务报表;审核经费使用的合理性。
二、结题验收答辩要求
1.国家级项目组全体人员须提前30分钟到达答辩地点,将汇报材料拷贝至公用计算机,做好答辩准备;
2.各项目组负责人进行现场答辩,陈述时间不超过6分钟(PPT演示),学生汇报完毕后应按评审专家要求答问; 3.学院在组织答辩评审时,学院承担的项目数量在3项(含)以内的,聘请的专家数不超过3位为宜,学院承担的项目数量在3项以上的,聘请的专家数以不超过5位为宜。评审现场,各位评审专家汇总意见,针对各小组学生项目,填写《结题报告书》的对应内容并会签;
4.项目的指导教师和团队成员应共同参与答辩工作,答辩现场向全校师生开放。
三、结题验收等级标准
1.优秀:参照项目申请表,项目研究进展顺利,完成预定研究计划内容的80%以上,取得一定成果,指导教师认真指导,经费支出合理,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有显著提升。
2.合格:参照项目申请表,完成预定研究计划内容的60%以上,指导教师积极指导,经费支出合理,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有一定提升。
3.不合格:参照项目申请表,完成预定研究计划内容不足60%。学校将对所有合格以上的项目统一发放结题证书,被评为“不合格”等级的项目,其项目组成员2年内不得申报市级及以上级别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