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汇报提纲(合集5篇)

时间:2019-05-14 14:43: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汇报提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汇报提纲》。

第一篇: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汇报提纲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汇报提纲

(5-8分钟)

1、项目概况(项目背景、实施年限、完成人员、合作研究、变更情况等)。

2、计划任务要点及执行情况概述(对没有按计划进行的项目,还需要比照研究工作计划,分析超过或未达到预定目标、进度和研究内容的原因)。

3、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已完成的研究内容、采用的新方法和技术路线、解决的关键问题、试验结果与结论、试验规模和主要指标)。

4、研究工作主要成果及其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比较(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进展,研究成果的突破性或创新性,代表性成果介绍及其水平等)。

5、研究成果的科学意义、应用前景和经济社会意义。

6、项目研究的主要成效(发表相关论文、论著及其收录引用、发明专利、奖励、人才培养(含课题执行期间博士、硕士培养)、申报或承担国家计划项目、国内外学术合作交流(含参加国际、国内会议)等情况,以及对学科学位建设的作用)。

7、经费使用情况(经费预算、决算及使用,包括仪器及设备购置、关键实验耗材等)。

8、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改进设想及建议。

第二篇:2014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支持方向

2014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支持方向

本省基础研究计划分为9个领域,各领域支持研究方向如下:

1.数理科学领域

数理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是原始创新的先导和基础。数理科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方法和手段等。本领域优先支持面向实际问题开展的创新性研究。

1.1非线性复杂系统的动力学理论与应用

1.2非线性泛函分析理论与方法

1.3代数与组合的基础理论

1.4生物信息中的统计方法和工程中的科学计算

1.5材料与结构失效机理及其应用

1.6健康与医学领域的力学问题

1.7激光物理与光量子器件的相关科学问题

1.8低维度、小尺度系统(器件)的奇异量子现象和量子效应

1.9微纳光子学、量子信息中的前沿物理问题

1.10碳纳米材料上物质、电子输运性质的研究

2.化学与化工领域

化学与化工领域是研究物质变化和化学反应,实现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和转化,解决规模生产的方式和途径等过程问题的科学。优先解决面向山西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急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为相关领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1煤炭分级转化利用基础

2.2煤化工过程中的硫、氮、重金属等污染物控制

2.3煤基多联产技术与工程基础

2.4精细化学品合成、制备与应用

2.5二氧化碳捕获封存和化学利用

2.6催化新材料、新技术与新方法

2.7生物质高效转化制燃料及化学品

2.8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2.9重要功能分子的生物催化与生物合成问题

2.10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科学问题

3.材料科学领域

围绕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材料科学的需求,发展资源-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材料,研究设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结构材料,提出低成本、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材料制备方法,发展具有我省特色的材料科学体系,为突破材料产业的发展瓶颈提供科学支撑。

3.1纳米材料及其工程化应用

3.2新型稀土永磁、巨磁阻等磁性材料制备

3.3高性能、低成本陶瓷制备、表征、性能检测

3.4半导体光电材料及其器件

3.5高性能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等碳基材料

3.6重型装备中大型铸锻件用材料制备及成型

3.7特种高性能轻合金焊接材料及工艺优化

3.8环境友好材料物理化学性能及降解机理

3.9材料服役特征及表征评价

3.10生物医用与仿生材料设计制备与应用基础

4.信息科学领域

信息科学包含信息的产生、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及其应用等基础研究领域,主要资助对我省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探索性研究,鼓励信息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交叉研究。

4.1电路与系统中的设计、测试和验证、故障检测、可靠性

4.2传感器网络与多源信息融合处理

4.3复杂系统的建模、优化、测试与控制

4.4微纳米器件等新型传感器制备及应用基础

4.5网络信息处理、利用、安全与可信计算

4.6互联网、物联网与无线传感器网络

4.7光电信息理论与技术问题研究

4.8高动态复杂环境下的信息获取方法与高密度信息存储

4.9虚拟场景的三维建模与可视化

4.10生物信息处理与识别技术基础

5.制造与工程科学领域

制造与工程科学围绕装备制造和工程领域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提升制造与工程领域的精细化、高端化、智能化水平,努力推动从“山西制造”向“山西创造”转变。

5.1大型复杂装备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5.2重型大型装备节能技术

5.3重型大型装备液压及电器元器件关键技术

5.4典型零件、结构的失效机理与可靠性设计

5.5重型装备运行状态监控及故障预警

5.6复杂机电系统协同设计

5.7复杂机电系统运行稳定性与保障理论

5.8高品质零件高效精密加工

5.9高效精密切削磨削加工

5.10微纳器件及系统设计、制造、检测

6.生物与农业科学领域

本领域主要涉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动物学、植物学、农学、林学、畜牧与兽医学、生理学、生态学等,主要解决我省生物科技、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旨在为生物农业关键技术和新产品创制发明提供重要理论和方法支撑。

6.1细胞代谢和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分子机理及其调控机制

6.2重要微生物、动物植物资源的生物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转录组学研究

6.3动物植物资源的转基因方法与分子育种的理论及方法研究

6.4作物产量品质的分子基础与环境关系互作响应机理

6.5生物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应用基础研究

6.6动物营养代谢、繁殖调控和免疫调节机制

6.7林木优良性状与森林多重服务功能形成机制

6.8生物间生长发育过程相互拮抗与协同机理及应用研究

6.9动植物种质资源的分子评价与核心种质构建

6.10山西特色小杂粮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7.资源与环境科学领域

资源与环境科学涉及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与健康、地球科学、区域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领域,为解决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中的资源供给、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重要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与

技术支撑,加快“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发展进程,促进“美丽山西”建设。

7.1山西省特征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分析与控制

7.2矿区污染物对土壤水体影响、迁移转化规律及控制

7.3气候因素对生态系统影响及作用机理

7.4节水灌溉、水肥高效利用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7.5重点煤炭基地煤-气-水共采的地质体信息化构建

7.6煤系废弃物的结晶分离机理研究

7.7城乡规划中的环境生态、节能减排及防灾减灾

7.8山西裂谷带活动构造与可能震源体的地质构造

7.9封山育林区生态现状、恢复演替规律及保护机制

7.10特殊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结构可靠性、耐久性评价及除险加固

8.能源科学领域

针对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需求,着力解决煤炭等化石能源资源开发与清洁高效利用、清洁多元化能源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并为深化新能源研究提供新路径。

8.1特厚煤层、薄煤层及倾斜煤层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技术与装备

8.2煤层气与页岩气富集、开采、提纯与储运

8.3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高效转换、利用与储存

8.4超高压输变电设备优化与传输机理

8.5矿井重大灾害预警与防治

8.6煤炭中有害元素的分布富集机理及环境污染防治

8.7极难抽采煤层瓦斯快速预抽采机理与技术基础

8.8极难分选煤的分选新原理、工艺与设备优化

8.9残煤复采基础科学问题

8.10储能材料制备与储能关键技术研究

9.人口与健康科学领域

针对山西省地方病和环境污染引发的地域性疾病,利用新技术、新方法,从多学科、多层面、多视角针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机制开展深入研究。鼓励开展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山西道地中药材药效及药代动力学等研究。

9.1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控失衡与疾病发生、发展关系

9.2高发恶性肿瘤相关基因筛查、基因结构、功能和分子诊断、靶向药物治疗及生物综合治疗

9.3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

9.4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及重要器官的组织纤维化机制及防治

9.5老年性疾病、退行性疾病的病理特征、演变过程及防治

9.6心理障碍及精神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与防治

9.7创新药物设计、合成、药代动力学与作用机制

9.8中药及确有疗效的复方药效物质基础、药性与配伍理论及作用机理

9.9中医生理、病理及针灸穴位配伍的生物学机制

9.10山西省道地中药材道地性特征、形成机理、优异种子发掘、特殊炮制工艺等基础研究

第三篇: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关于2013年973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工作安排(精)

附件: 2014年973计划结题验收项目清单 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 科学家

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

2010CB125900 主要农作物核心种质重要农艺性状单元型区段及互作 研究

张学勇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

2010CB126000 棉花纤维品质功能基因组研究及优质高产新品种的分 子改良

喻树迅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

2010CB126100 分子靶标导向的绿色化学农药创新研究钱旭红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0CB126200 稻飞虱灾变机理及可持续治理的基础研究娄永根浙江大学教育部农业部2010CB126300 重要养殖鱼类功能基因组和分子设计育种的基础研究桂建芳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农业部

2010CB126400 养殖贝类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解析与设计育种基础研 究

张国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山东省科

学技术厅

2010CB126500 生物固氮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王忆平北京大学教育部农业部 2010CB126600 重要热带作物木薯品种改良的基础研究彭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

术研究所

农业部海南省科学技 术厅

2010CB226700 深井复杂地层安全高效钻井基础研究李根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2010CB226800 煤炭深部开采中的动力灾害机理与防治基础研究姜耀东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育部

2010CB226900 重油梯级分离与高效转化的基础研究鲍晓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2010CB227000 煤等含碳固体原料大规模高效清洁气化的基础研究王辅臣华东理工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0CB227100 高效规模化太阳能热发电的基础研究黄湘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10CB227200 大规模高效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的基础研究张华民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10CB227300 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基础研究金红光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2010CB327400 硅基毫米波亚毫米波集成电路与系统的基础研究洪伟东南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

2010CB327500 超高频、大功率化合物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基础研

刘新宇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2010CB327600 新型光电子器件中的异质兼容集成与功能微结构体系 基础研究

任晓敏北京邮电大学教育部

2010CB327700 新型微显示和场发射平板显示高品质化及应用的基础 研究

许宁生中山大学教育部

2010CB327800 新一代光纤智能传感网与关键器件基础研究刘铁根天津大学教育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0CB327900 数字媒体理解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李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CB328000 现代设计大型应用软件的可信性研究孙家广清华大学教育部

2010CB328100 信息服务的模型与机理研究蒋昌俊同济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教育部

2010CB328200 Pbit/s级可控管光网络基础研究陈章渊北京大学教育部 2010CB328300 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传输基础研究余少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2010CB428400 气候变化对我国东部季风区陆地水循环与水资源安全 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夏军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 所

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 局

2010CB428500 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带的气候效应及对策研究杨修群南京大学教育部中国科学院

2010CB428600平流层大气基本过程及其在东亚气候与天气变化中的 作用

吕达仁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 局

2010CB428700 我国近海藻华灾害演变机制与生态安全周名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2010CB428800 华北平原地下水演变机制与调控石建省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

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河北省科 学技术厅

2010CB428900 我国陆架海生态环境演变过程、机制及未来变化趋势

预测

赵美训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

2010CB429000 重大水利工程影响下长江口环境与生态安全王超河海大学教育部2010CB529100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免疫学机制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栗占国北京大学教育部

2010CB529200 基于系统生物医学基础的白血病临床转化研究韩泽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 会

2010CB529300 胃癌新标志物的筛选及其预警和早诊作用的大规模人 群研究

樊代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 勤部

2010CB529400 肿瘤干细胞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卞修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0CB529500 先天性心脏病形成、发展和干预的基础研究胡盛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

卫生部

2010CB529600 精神分裂症遗传发育问题的临床基础研究贺林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0CB529700 炎症过程中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应用 研究

陈剑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 学技术委员会

2010CB529800 我国特有产毒动物多肽毒素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梁宋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部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2010CB529900 基因靶向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魏于全四川大学教育部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2010CB530000 我国重要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余新炳中山大学教育部2010CB530100 重要病毒的入侵机制研究胡勤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2010CB530200 重要人兽共患胞内寄生菌病流行特征及病原致病机制 研究

陈创夫石河子大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 学技术局教育部

2010CB530300 利用遗传地理时空模型预测H5N1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及 控制策略研究 徐冰清华大学教育部

2010CB530400 基于“肾藏精”的脏象理论基础研究王拥军上海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0CB530500 经脉体表特异性联系的生物学机制及针刺手法量效关 系的研究

许能贵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0CB530600 以量-效关系为主的经典名方相关基础研究仝小林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CB630700 光电功能晶体的结构、性能和制备过程研究王牧南京大学教育部

2010CB630800 高性能钢的组织调控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董瀚钢铁研究总院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

2010CB630900 微生物冶金过程强化的基础研究邱冠周中南大学教育部2010CB631000 介观尺度材料特性与服役行为表征的基础研究孙军西安交通大学教育部

2010CB631100 先进复合材料空天应用技术基础科学问题研究益小苏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

航空材料研究院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 司

2010CB631200 高温合金材料设计与制备的基础研究孙晓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10CB631300 新型高容量储氢材料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研究朱敏华南理工大学教育部

2010CB731400 混合网络下社会集群行为感知与规律研究张文军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0CB731500 重大工程地质灾害的预测理论及数值分析方法研究李世海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2010CB731600 空间飞行器长寿命关键构件制备与服役中的基础问题刘日平燕山大学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2010CB731700 航空航天用高性能轻合金大型复杂结构件制造的基础 研究

李晓谦中南大学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2010CB732000 深部重大工程灾害的孕育演化机制与动态调控理论冯夏庭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10CB732100 城市地下工程安全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张顶立北京交通大学教育部2010CB731800 复杂条件下飞行器进近可视导航的基础理论研究戴琼海清华大学教育部

2010CB731900 2010CB732200 2010CB732300 2010CB732400 2010CB732500 2010CB732600 2010CB734100 2010CB832700 2010CB832800 2010CB832900 2010CB833000 2010CB833100 2010CB833200 稀疏微波成像的理论、体制和方法研究 生物质转化为高值化材料的基础科学问题 清洁能源生产和环境治理中稀土催化材料应用的基础 研究 仿生分子识别技术在生物医学应用的基础研究 现代医学成像与高维图像分析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心脑血管易损斑块的高分辨成像识别与风险评估预警 体系重大问题的基础研究 民机驾驶舱人机工效综合仿真理论与方法研究 复杂装备研发数字化工具中的计算力学和多场耦合若 干前沿问题 基于精密测量物理 的引力及相关物理规律研究 高能离子束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微观机理研究 暗物质的理论研究和实验预研 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子束应用关键技术及若干科学问题 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的化学合成 吴一戎 孙润仓 卢冠忠 鞠熀先 陈武凡 张元亭 陈迎春 张洪武 罗 俊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北京林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南京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教育部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 会 教育部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中国科学院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 任公司 教育部 辽宁省科学技 术厅 教育部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 会 肖国青 吴岳良 陈东风 马大为 6 2010CB833300 2010CB833400 2010CB833500 2010CB833600 2010CB833700 2010CB833800 2010CB833900 2010CB834200 2010CB834300 手性催化的重要科学基础 晚新生代以来我国季风多学科多层次交叉研 究 重离子治癌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研究 基于上海光源针对重大疾病医学影像的若干关键问题 研究 丁奎岭 安芷生 于贵瑞 郭亚军 陈晔光 张 饶 张 偲 毅 红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 会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 中国科学院 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勤部 上海市科学技术 委员会 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北京大学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 教育部 中国科学院 广东省科 学技术厅 教育部 中国科学院 上海市科委 教育部 徐学敏 7

第四篇:973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办法

“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电源、生物材料与超灵敏检测中期检查报告

一、子项目建设情况

(一)建设目标、任务和主要建设内容的完成情况及计划执行情况

本项目有化学电源材料、生物医药高分子材料和高灵敏检测三个子项目。

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本学科的总体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根据创新交叉、重点突破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和和学术梯队、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设备购置、项目研究内容水平等方面按原计划进行,各项建设任务和目标已基本完成。

到“十五”末,本项目学术队伍结构更趋合理,研究水平达国内一流,一支以具有博士学位为主的科学研究优秀群体已经形成。具有了较强创新能力和富有团队精神的在国内外具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

办成国内一流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在电化学、高分子化学和分析化学研究生教学、本科生教学及教材建设方面与国际接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与生物学、环境科学、医学、信息学、材料学和计算机等学科结合,开辟新的交叉学科的前沿研究领域和学科发展的新生长点。化学电源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在单细胞检测、稀土分析、微分离技术及生物芯片技术方面形成特色与优势,为国内生物分析、稀土分离/分析和形态分析的重要研究基地,在学术上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

争取专业实验室转为教育部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使实验室仪器设备和规模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接近发达国家实验室的先进水平。251

(二)“十五”以来的主要建设成绩

现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60%以上,一批杰出/优秀年青教师脱颖而出,有特聘教授1名,杰出人才基金2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2名,引进人才4名。几年来破格提拔年轻教授6名。教学和科研队伍壮大和项目研究实力增强,新的研究方向不断增加。引进的学术带头人杨毅夫博士,建立了电动车专用电源研究组。陈政特聘教授的高温熔盐电化学研究组从无到有发展较快,现已开始出产高质量研究论文,在国际著名刊物Angew Chem Int.Ed发表一篇高温熔盐电解值硅的论文。在生物医用高分子和天然高分子的研究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产业化方面,已完成微波促进开环聚合合成聚己内酯的中试研究工作。对生命、材料和环境科学中所涉及的分析化学问题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深层次研究。培养了各学科发展所需的高层次现代科学专门人才。本项目优势表现在基础扎实,与学科优势领域相结合开展交叉学科前沿领域的课题研究;承担国家、部委和省的许多科研项目,包括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在基地建设方面,项目执行期间,国家教育部批准在武汉大学建设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建立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化学电源材料与技术实验室”。每年发表论文200多篇,几年来共发表SCI收录论文659篇;已获准中国专利68项;合作申请美国专利2项。获得国家奖8项,省部级奖12项。

已出版专著和教材多部,有:《分子探针和检测试剂》、《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近代研究方法》、《有机波谱分析》、《高分子链形态学》和《高分子物化实验》。《单细胞分析》已经交科学出版社出版,《分析化学》第五版(上册)也即将交稿。

在人才培养方面,已毕业研究生200多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100余人。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实验技能和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多数到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在教学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打好基础,才能有好的发展势头和潜力。不断把各个有关领域的研究前沿介绍给研究生,并要求研究生也要作有关研究进展的报告,坚持不断强调端正学风。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开展国际合作,与国外著名大学开展学生的联合培养,进行访问学者和研究生的互换交流。近年来平均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约70余人、博士研究生约40人。

在课程及教材建设方面,认真改革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把新的有关内容不断补充到教学中,特别是有关交叉学科的内容,以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本项目有关学科将紧跟国际上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不断地丰富、更新和发展课程的内容,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教学工作又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学术交流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扩大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使学科发展跟上国际研究最前沿。先后与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与交流。医用生物高分子材料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法国国家研究中心合成生物高分子研究室(Centre de Recherche sur les Biopolymeres Artificiels)、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新加坡生物医学中心(Johns Hopkins-Singapore)、日本大阪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双边科研合作关系。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新加坡生物医学中心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分析化学与德国的约翰内斯堡大学美国康乃尔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等开展学术交流和互相派学者访问

先后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Lehn JM,Polymer international杂志主编Schue教授,J.Chromatography A主编 Terabe教授,法国国家研究中心合成生物高分子研究室Vert M教授、李速明研究员,美国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Leong KW教授等访问、讲学。

同时,与国内中科院北京化学研究所、大连化物所、长春应化所、广州化学研究所、中石化燕山石化研究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并联合培养研究生。

在学校和教育部的领导与支持下,先后投入近2千万元,实验室仪器设备得到更新,实验室条件得到改善,常用的先进仪器基本具备。加快了教学设备和实验仪器的升级与换代,缩小了与发达国家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差距。

通过“211工程”建设,实验条件不断改善,研究基地的实验室总面积达到4000平方米,拥有总价值约2600万元的仪器设备,其中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00余台件,大型仪器设备包括:原子力显微镜、示差扫描量热计(DSC)、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紫外/可见光光度计(UV)、凝胶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GPC/HPLC)、毛细管电泳、等离子体质谱、红外光谱仪(FTIR)、光散射仪、药物溶出度仪、倒置显微镜、化学发光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元素分析仪等。购置了多角激光光散射(DAWN DSP, Wyatt Technl.Co., 美国)、动态粘弹仪(DMTA, Rheometric Co., 美国)、流变仪(ARES-RFS,美国TA公司)、凝胶渗透色谱仪、粘度计、电子拉力实验机(CMT6503, 深圳新三思)、冷冻干燥仪(CHRIST, 德国)、紫外光谱仪(岛津UV-160A, 日本)、膜渗透计、小型喷丝装置、热压装置、单螺杆挤出仪(HAAKE R252, Polydrive, 德国)和超滤器等关于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结构与性能测试以及高分子溶液性质研究的基本设备与装置。总价值270多万元。

(三)预期效益和可能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使有关学科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和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建立有关新学科和研究方向的教育部及国家重点实验室。

到“十五”末,使学术队伍结构更趋合理,研究水平国内一流,形成以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研究群体。培养出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

办成国内一流的有关学科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在电化学、高分子化学与分析化学研究生教学和本科生教学及教材建设方面与国际接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与生物学、环境科学、医学、信息学、材料学和计算机等学科结合,开辟新的交叉学科的前沿研究领域和学科发展的新生长点。确定在无污染、高效能新电源材料,医用生物高分子材料和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和利用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在分析化学领域中,单细胞分析、稀土分析和微分离技术及生物芯片技术方面形成特色与优势,产生好的经济效益和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成果,争取获得国家三大奖。在学术上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

二、项目管理情况

(一)项目管理及运行机制改革情况

按照子项目分别管理,预先订出子项目学科建设各项目执行计划,如人才引进和学术梯队建设,成果形式(专著、教材、论文、成果奖等)、学术交流,仪器购置和实验室建设等。由子项目学科负责人定期召开情况汇报会,由各课题研究组汇报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随时进行。再由项目负责人定期召集子项目负责人汇报项目进展,一般为3-4个月进行一次。按计划运行项目管理,运行均正常。

(二)项目信息报送及档案管理工作

项目信息定期报送,子项目负责人和院主管人员均有项目信息资料保存,档案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并对有关信息做到准确无误如论文发表数,获奖成果数,仪器管理等。对发表论文,学位论文,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存档。武汉大学档案馆,图书馆对学位论文均有存档。

(三)项目计划执行成效分析

总体来讲,项目运行正常,成效比较显著。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促进了项目的完成。电化电源材料陈胜利,杨毅夫,庄林3位青年博士正在逐步成为各有专长的研究人员,各自都申请到研究经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2项。分析化学的高灵敏检测子项目基本是40岁左右的教授领导进行科研和教学。每年招收的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并且注意提高培养质量,得益于“211工程”项目的执行和运行,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证。每年的SCI论文发表数量成上升趋势,基本是按10%的总体趋势递增。由于新仪器设备的购置,对发表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有较大帮助。“211工程”的项目支持了学术交流,促进了科研项目进展。

三、项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由于研究生的扩大招生,仪器的添置,实验室空间和面积紧张,需要增加实验室。

针对部分研究生基础和实验技能的薄弱,需要对他们加大基础训练和基本操作训练。

第五篇:关于2011年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中期检查及完结验收工作

关于2011年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中期检查及完结验收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学院:

根据山西省科技厅基础处要求,现将我校承担的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项目中期检查及完结验收工作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今年各中期检查项目(含应结题项目、已结题项目后续成果登记、在研项目中期检查等)均需通过“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中期检查管理系统”填报,系统网址: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http://sxnsfc.sxinfo.gov.cn。用户名及密码可到各学院科研秘书处查询。

二、2005年-2007年立项且已结题的省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应网上填报、提交,并打印《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已结题项目后续研究成果登记表》一份,同时交Word电子版。

三、2009年、2010年立项的省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应网上填报、提交,并打印《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进展报告》一份,同时交Word电子版。

四、2008年立项的省基金及历年未结题的项目,结题程序和材料要求如下:

1、项目负责人应填写并打印《太原科技大学科研项目结题申请表》一式两份,并到所属学院签字盖章。

2、项目负责人应网上填报、提交《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3、项目负责人应填写并打印《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结题报告》、《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结题项目研究工作报告》、《省级以上科技三项费用完工资金决算表》,连同其他附件材料(包括附件清单)一式五份,装订成册,同时提交结题报告Word电子版。

4、必须提供的附件材料:《山西省基础研究项目计划任务书》复印件;有关课题变更证明批复;已发表并标注山西省基金资助的相关论文、论著的复印件,研究生学位论文提供封面复印件;已录用的稿件除首页和标注页之外,须附编辑部录用证明的复印件;大会特邀报告须提供邀请函以及会议文集有关目录的复印件;三大检索系统收录复印件;专利证书及发明权利要求书。

5、项目负责人应填写并打印《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结题项目介绍》一份,同时交Word电子版,单独提交,不需装订。

6、项目负责人要按照《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汇报提纲》提前准备PPT,大约8分钟,将来结题评审汇报时使用。

五、以上应结题项目、已结题项目后续成果登记、中期检查项目负责人请填写《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成果统计表》,并将Excel电子版交学院汇总后报科学研究科。

六、以上应结题项目、已结题项目后续成果登记、中期检查项目负责人请于5月18日前完成网上提交,并于5月20日前将纸质材料 及相关电子版交到所属学院,统一报送科学研究科。所有表格请在附件三下载,或到科技产业处网站/文件下载/结题报告下载区下载。

各学院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落实本次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中期检查及完结验收工作,不得延期。如果未能按期按要求完成上述工作,相关学院今年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将受到影响。

科技产业处 2011年4月27日 附件一:各学院应结题项目、已结题项目后续成果登记、中期检查项目名单 附件二:“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中期检查管理系统”用户名及密码 附件三:

附件1: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已结题项目后续研究成果登记表

附件2: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进展报告

附件3: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附件4: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结题项目研究工作报告

附件5:省级以上科技三项费用完工资金决算表

附件6: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多媒体汇报提纲

附件7: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结题项目介绍提纲

附件8: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成果统计表

下载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汇报提纲(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汇报提纲(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项目验收结题报告

    项目验收报告 一、项目实施的意义 二、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课题设置、关键技术选择以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1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 2.2项目课题设置 2.3项目关键技......

    973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材料报送要求(大全)

    973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材料报送要求一、973计划项目结题材料网上提交办法 1、项目登录973计划项目管理系统,在项目账户中点击“项目结题管理”栏目,在“课题结题验收专家”中按......

    “大创计划”项目结题验收细则(推荐五篇)

    附件6 “大创计划”项目结题验收细则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书》内容填写: 1.创新训练项目:研究过程,财务执行情况,团队成员分工和合作情况,研究报告情况,研究......

    973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办法5篇

    附件3 973计划课题结题验收材料编写提纲及要求 (标题4号黑体,正文小4号仿宋体,A4纸、双面印刷,一、二、三部分分别装订) (一)课题结题总结报告(按课题分列) 1、计划任务完成情况(对照......

    2018年度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模版)

    2018年度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申报指南 一、支持范围 (一)理学领域 1.数学: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信息与数学。 2.物理学:基础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学、......

    验收项目PPT汇报提纲

    验收项目PPT汇报提纲1、项目简述(含项目名称、立项时间、承担单位、实施年度、主要研究任务等); 2、项目合同指标完成情况;(对照项目合同列表阐述各项研究任务的完成情况,如有调整......

    教学改革项目结题验收一般要求

    教学改革项目结题验收一般要求1、结题报告(一式一份) 一般为1500字以上,内容是综述该课题的来源(立项背景简述、立项批文)、研究目标、研究过程(开题和各阶段的时间、人员分工、工......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结题验收要求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结题验收要求 第一条 高校科技项目应在合同结束后6个月内进行结题验收。一般情况下,基础研究类项目提交结题报告,应用研究类项目采取会议验收或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