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上半年产业局工作总结
长田工业园区管委会产业发展局
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2年7月4日)
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直各部门、涉企乡镇及村委会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局抓住国发2号文件加快贵州发展步伐的重大历史机遇,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加一推”主基调和“三化同步”战略的实施,采取措施,狠抓落实,助推园区建设稳步发展。现将工作完成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打算总结如下:
一、园区上半年工业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经济平稳运行:截止5月底,园区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3.33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33.34 %,同比增长129.2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2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 42.48%,同比增长57.6%,其中:基础设施累计完成1.68亿元,完成目标任务5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66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62.71%。实现税收2655.3万元,完成目标任务26.6%,同比增长43.5%。企业入驻形式良好:我局结合长田园区实际发展情况,牵头研究制定了促进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以区域招商和产业招商为突破口,实现了招商引资工作的迅猛发展。目前,洽谈项目共计55个,签约落地项目15个,总投资达36.2亿元。
企业建设稳步推进:今年以来,我局配合园区管委会着力抓好重大在建工程的推进工作,随着我县首批集中签约、竣工投产和味莼园项目的开工建设,目前止累计入驻企业129家,其中投产企业达70家,在建企业59家。重点项目贵州贵州百年原址酒业有限公司一期工程、贵州振宏成套柜体有限公司于6月23日竣工投产;味莼园项目仅用3个月完成征地面积456亩,并于6月23日启动场平工程建设;家具产业孵化园征地355亩,并于7月初启动场平工程建设;贵桥物流园征地490亩,预计8月初可启 1
动工程建设;恒瑞辰机械正在进行钢结构主体厂房建设;华创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一期工业标准厂房建设正在有序推进,第一栋1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已进入扫尾阶段,第2栋1.5万平方米正在进行独立柱骨架等基础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上半年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68亿元,完成了101省道至龙泉项目区21米宽、2公里长BT公路、长田小学至泰安公司12米宽公路加宽及硬化工程建设。目前正在实施大坝水厂至龙泉项目区供水管网铺设,并完成工程量的30%。泰安水泥1环公路设计方案已完成并报县政府审定;污水处理项目已完成选址工作,目前正进行设计单位的招投标和相关资料的准备。
龙泉、明田、大坝项目区基础配套规划工作已进入扫尾阶段。
向山要地顺利实施:为破解园区工业建设用地,于2011年5月启动向山要地工程,目前主要在龙泉项目区和明田项目区实施,经过一年来的努力,龙泉项目区累计征地2300多亩、场平2000余亩,坟墓搬迁743余所,苗木补偿8万余株, 共计兑现补偿资金5351.3万元;明田项目区征地1000余亩,并于6月23日启动场平工程建设。
规划建设有序进行:2012年园区又启动了园区总体规划及双庆、合兴片区和大坝项目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中总规已委托云南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编制,地形测绘已完成工程量的52%,编制工作正在进行中。双庆、合兴片区的控制性详规也已委托该公司进行编制。大坝项目区规划由中建材集团公司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编制。
通过规划引领,启动了龙泉和明田项目区建设工作。目前龙泉项目区已征地2300亩,场平2000余亩,并成功引进好花红文化旅游产业园、人春钢构、宏塑管业、众禾玻璃等12个项目,总投资达20.47亿元。明田项目区征地1000余亩,引进了贵桥物流园、长田家具产业孵化园和艾立康药
业3个项目,总投资达58亿元。
二:今年以来所做的主要工作
1、研究园区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按照县委县政府明确的发展目标,借鉴其它发达工业园区的做法,结合长田工业园区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初步提出将装备制造业、精细化工业、新型建材业、食药品加工业、文化旅游业、家俱物流业、包装印刷业作为下一步园区发展的七大重点领域。集聚创新资源,促进技术进步,攻关技术瓶颈,夯实产业基础,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到2015年,长田工业园区实现产业规模达100亿元,并使其成为创新体制完善,布局结构合理,综合实力雄厚的工业产业发展基地之一。
2、积极完成园区重点项目的申报工作。今年以来,积极指导和审核园区企业项目申报。截至目前,园区企业已有:黔南州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试点企业(贵州巨能化工有限公司);姜楂速溶饮料生产及其制备方法产业化(贵州博方民族药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型SP-80乳化剂合成工艺应用、贵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贵州巨能化工有限公司);机模合一硫化机技术在大型工程轮胎翻新中的应用与产业化(州惠水富源轮胎有限公司)及焦磷酸钠制备技术应用与中试(惠水县磷酸盐厂)等十余项申报项目。同时,我局积极抓好“长田工业园区创建百亿级特色产业示范园区”的申报,并通过审核; “创建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的申报工作也进行完毕。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
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局将抢抓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工业强省战略和惠水融入黔中经济圈等重大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工作举措,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会同县统计局继续完善园区产业统计指标体
系,加强与省、州工信部门的沟通协作,争取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工作指导,跟踪完成一批重大项目的投资建设,促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发挥效益。
一是对现有的投产企业,要在资金、管理上给予重点的协调和帮助,出台具体的帮扶措施,真正做到“一厂一策”的帮扶,推动企业发展,迅速形成生产能力;二是加大对重点项目和高新项目的扶持力度,及时协助企业办理扶持发展奖励、补助资金、兑现有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省、州等各种项目扶持资金,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三是充分利用长田园区信息化服务平台这一载体,向外界宣传企业、介绍企业、服务企业。四是通过资产重组、收购兼并等形式加快现有未建、停建及停产企业的整合建设。
我局将以工业园区建设为依托,以拓宽招商渠道为重点,重抓机械制造、建材等产业项目;以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为关键;以诚信招商、优质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招商引资及园区建设工作的新突破,积极助推园区实现跨越发展而努力。
第二篇:金融局金融产业工作总结
金融局金融产业工作总结
今年,市金融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和美中山的核心任务,以《广东省建设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金融强省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为契机,以我市“城乡金融服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中心工作,推动金融创新发展,加快发展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鼓励支持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金融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中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生态环境不断优化,金融发展保持持续稳定,被省政府授予“广东省金融稳定奖”荣誉。
一、今年工作基本情况
(一)金融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今年,XX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92.72亿元,增长13.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分别比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高出2.4和6.3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9.04%,金融机构层次、种类不断丰富,功能更加完备,拥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22家、保险公司47家、证券期货机构29家、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19家。各项银行存款余额3469.71亿元,各项银行贷款余额1969.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98%和21.04%,实现利润65亿元,同比增长10.2%。保险公司各项保费收入75.48亿元,同比增长9.27%,全市证券交易金额3056亿元,期货成交金额339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2.96%和10.02%,均低于全省平均降幅。今年全市11家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35.3亿元,8家融资性担保公司累计担保金额19.6亿元。利用多层次多元化资本市场格局基本形成,广东奥马电器成功在深交所上市,募集资金4.55亿元,普纳度在港交所买壳上市,目前全市境内外上市及通过发行审核企业共计21家,后备上市企业达100家,形成企业上市梯队格局,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健康发展,全市共有创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25支,创业投资管理机构8家,资金规模达51亿元,已投资项目71个,投资金额达27亿元,火炬区申请进入“新三板”试点园区取得进展,直接融资渠道不断拓宽,通过发行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方式募集资金,今年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金额达40.55亿元,为我市经济社会建设和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的输血功能。
(二)金融工作获得高度关注和肯定
今年,我市金融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对我市金融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去年迄今是我市金融业取得历史性突破的一年。金融系统出色的工作业绩,有力助推了我市转型升级,为幸福中山建设提供了金融保障,同时也使我市金融业获得空前发展,在最近市直单位满意度评比中位次明显提升,可喜可贺,望再接再厉”。一是再度荣获“广东省金融稳定奖”。这是我市连续第二次获得此荣誉,在全省只有八个地级城市获奖的情况下,我市再度获奖,这既是省委、省政府对中山金融工作的肯定,又是市委、市政府对金融工作和金融业规划发展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二是承担“城乡金融服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重任。在《总体方案》和《决定》中,省委、省政府赋予我市“城乡金融服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我市金融改革发展成绩和金融创新能力的充分肯定,也是省委、省政府对我市金融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先行一步的殷切期望,是赋予我市金融未来的发展定位和要求;三是成功组团参加中国广州首届金融交易博览会。联合火炬区、小榄、古镇、XX区、翠亨新区等五个镇区部门,组团参加省政府在广州琶洲会展中心举办的中国广州首届金融交易博览会,全面展示了我市近年来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和金融生态环境,并荣获“最佳组织奖”称号,时任市长陈茂辉亲临中山展位参观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四是成功召开三次全市性金融专题会议。这是我市多年来少有的,三次会议贯穿全年工作部署,年初的全市金融工作会议进行总结回顾和部署新的一年工作目标和计划,8月份召开全市推进城乡金融服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市委书记薛晓峰、时任市长陈茂辉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对综合改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9月份在三角镇召开全市农村金融工作会议,并在三角村设立了村居金融服务站试点,推进农村金融发展,建立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
(三)金融工作措施到位成效突出
1、积极推进城乡金融服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在今年6月召开的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市政府与省政府签订了综合改革工作责任书,市政府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贯彻部署,制定实施方案,与相关责任单位签订责任书,实行任务分解,明确责任,着力推进综合改革的各项工作。一是中山农商行组建工作取得突破。市农商行筹建工作小组研究解决农商行组建过程中存在的抵债资产处置、无证资产办证以及工商登记等问题,10月11日,中山农商行的筹建申请获银监会批复同意,目前正进行开业前期准备工作;二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取得进展。随着古镇南粤村镇银行的顺利开业,我市村镇银行增至3家,全市小额贷款公司累计11家,注册资本21亿元,全年累计信贷投放35.3亿元;出台政策支持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全市融资担保公司8家,注册资本9.4亿元,担保额度19.6亿元,一定程度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三是组建村居金融服务站,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为贯彻落实全省农村金融工作现场会精神,我市制定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农户信用信息采集与评级管理暂行办法、村居金融服务站建设工作方案等,推动在农业规模较大、金融服务相对不足的17个镇109个行政村(社区)建立村居金融服务站,依托服务站开展农户基础信用信息采集、小额农户借款、政策性农业保险、金融知识宣传等,努力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目前已建成了41家村居金融服务站;四是引导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向乡镇延伸。出台优惠政策吸引金融机构由城区进驻乡镇,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在乡镇的网点建设力度,推动金融服务进镇入村,目前,我市银行、保险机构网点中,乡镇网点占比均超过70%;五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扩大。充分利用XX市农业风险互助协会平台,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全面开展,在水稻种植、农村住房、能繁母猪保险承保率100%的基础上,今年成功开展农机险业务,农业风险的归集与分散平台功能逐步显现;六是推动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贯彻市政府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31条补充意见,采取贷款贴息支持火炬开发区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试点工作,并成功推动了全市首笔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引导银行机构设计开发针对性的金融产品,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推动农村集体用地抵押贷款业务开展。
2、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动企业上市进程
一是实施企业上市梯队培育工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采取市镇两级共同联动机制,市领导联系上市后备企业制度,开辟绿色通道、开展宣传培训等,加快企业改制上市进程,形成企业上市梯队格局,并获得市直单位专项工作奖励。薛晓峰书记作出了“成绩值得充分肯定,经验弥足珍贵”的重要批示,时任市长陈茂辉、常务副市长谢中凡等领导也作出了重要批示,充分肯定和高度称赞我市推动企业上市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同时,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陈云贤副省长对我市推动企业上市工作给予表扬;二是培育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完善扶持政策措施,支持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引导创业投资基金投资我市优质企业,发展多层次创业投资组织体系,为企业改制上市各阶段工作提供增值服务,有效增加了我市企业通过股权融资筹集发展资金的渠道;三是推动火炬区申请进入“新三板”扩大试点。积极开展宣传、培训、走访和辅导等服务工作,目前已有16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18家企业准备改造,还有6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表达了进入“新三板”挂牌的意愿,形成了“储备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的梯队格局,为争取列入国家下一批“新三板”试点园区做好充分准备;四是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融资新模式,鼓励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再融资,帮助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融资方式。去年,帮助中炬高新、棕榈园林、明阳风电、交通集团、公用集团等成功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36亿元。
3、优化金融生态,确保金融稳定
在大力发展金融业的同时,牢固树立防范金融风险确保安全是金融工作的生命线理念,强化打击非法集资活动的宣传教育,通过广播、电视、公共led宣传屏幕、公共汽车等载体,制作派发宣传dvd等,提高社会公众对非法集资行为危害性的识别和防范能力;制定了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了领导小组,编制了小册子,开展民间融资风险排查,加快社会征信和金融服务一体化建设,加强与金融监管机构的沟通联系,做好银行、保险、证券行业的协调,建立监管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金融市场风险预警监测,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风险监管,我市金融系统多年无案件,金融稳定健康发展。健全完善工作机制,配合政府、协调各相关部门,积极落实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的办理落实,并荣获“XX市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第三篇:老干部局年工作总结
老干部局年工作总结
2006年,我市老干部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委老干部局的指导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和谐固本、立足新起点,紧紧抓住落实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这条主线,切实从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老干部,着力解决改革发展中老干部工作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取得了明显成绩。
一、领导高度重视,部门
齐抓共管,老干部工作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把老干部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主要领导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常问老干部之事,常听老干部工作之言。坚持老干部工作制度,深入老干部家庭、老干部工作部门调查了解情况,交流沟通思想,召开会议研究解决老干部工作中的问题,重视发挥老干部作用,十分关心、关怀、关爱老干部和老干部工作。市委书记楼阳生、市长刘希平、分管副书记张成祖不仅亲自给老干部作政治、经济、形势专题报告,而且多次到老干部局、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调研工作,察看实况,了解实情。张成祖副书记于5月份主持召开市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研究、部署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不忘研究布置老干部工作,从实际出发,进一步落实老干部各项待遇。如缙云县委召开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多项老干部“两个待遇”的政策措施。据统计,今年市、县区委、政府领导调研老干部工作达60多人次;向老干部通报情况,报告形势达50多场次;走访慰问老干部300多人次;接待老干部来访280多人次,主持召开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16次。老干部反映,我市党政领导切切实实关心老干部和老干部工作。
由于市,县(市、区)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组织、人事社保、财政、卫生等相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逐步树立起“老干部工作无小事,有政策的坚决办,没有规定的设法办”的理念,把关系到老干部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在基层,管理服务工作优化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在基层。进一步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合力贯彻落实好老干部方针、政策的工作格局。全市老干部工作有明显进步,老干部满意度有显著提高,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二、落实政治待遇,坚持理论武装,推进了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好范文版权所有
在新的历史时期,切实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是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基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是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一年来,我市着眼保持老干部本色,积极组织老干部政治学习,做到常交流勤沟通,促进老干部与时俱进,适应形势发展要求,保持与党中央、地方党委一致。
(一)举行各类情况通报会,维护、提高老干部知情权和知情度。据统计,今年全市党委、政府领导、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向老干部通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党代会、人代会盛况,“十一五”规划,反腐倡廉,城市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台海形势等100余场次,听取情况通报的老干部达到28000多人次。市直(区)老干部不仅听取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情况通报,而且还听取省政府台湾事务专家组教授作的“全球战略中的台湾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专题报告。领导和专家的报告、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立足点高,新理念多,政治性强,使老干部进一步了解国家大事,地方要事,知情权受到维护,知情度得到提高,既落实了老干部基本政治待遇,又统一了老干部思想认识。
(二)举办学习会、培训班,用科学理论最新成果武装老干部头脑。今年以来,我市坚持集中办班与单位组织相结合,掀起老干部学习科学理论最新成果的热潮。8月8日至11日,市委举办了地市级离退休干部“暑期理论学习会”,扩大到市直单位老干部学习组长、团体协会主要负责人参加。市委书记楼阳生在学习会上作了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报告;张成祖副书记就我市老干部工作作了重要讲话;市委党校毛传喜副教授作“学党章、知荣辱、增知识”专题讲座。10月17日,市直100多位老干部参加了市直机关党组织负责人读书会,听取市委常委、秘书长王xx传达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县(市、区)也都举办了县(处)级离退休干部读书会,主要领导给老同志作报告,并请地方党校教授、教师作相关专题辅导。9月19日至22日,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又举办市直第五期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林天宁作了重要讲话。学习贯彻了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意见》。还听取了市委党校副教授毛传喜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专题辅导。与会老同志联系支部工作实际,总结交流经验,拓宽工作思路,为加强和改进支部建设,进一步保持老党员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了积极探讨。还组织老同志就近参观考察了重点工程和企业。
通过办班学习培训,一批老同志骨干深理解、先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四篇:局年工作总结
蓬莱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0 2010 年工作总结
2010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着力提高依法行政和优质服务水平,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人口和计划育工作。今年 7 月,烟台市计生委组织观摩评估了我市的三个现场,综合考评成绩获烟台市第一名。8 月,山东省中东部人口和计划生育座谈会在蓬莱召开,我市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山东省、烟台市人口计生委先后对蓬莱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督查,对我市的工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在烟台市半年督查中,我市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措施,夯实基础,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
(一)
2010 年人口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全市共出生2922人,出生率为6.50‰,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8.94%,自然增长率为-1.47 ‰ ; 据 不 完 全 统 计,“ 十 一 五 ” 期 间,我市 共 出 生 人 口 15 4 9 0 人,平均 出 生 率 为 6.9 3 ‰,平均 自 然 增 长 率 为-1.50‰。(详见表1)
表1 “十一五”全市计划与实际人口自然变动情况对比表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计划 实际 计划 实际 计划 实际 计划 实际 计划 实际 年末总人口(人)
446171
444947
446363
445518
446555
447926
446747
449528
452000
449858
年内出生人数(人)
4000 3088 4000 3638 4000 3002 4000 2841 4000 2922 人口出生率(‰)
8.99 6.94 8.98 8.17 8.95 6.72 8.91 6.33 8.87 6.5 人口自增率(‰)
0.57 -0.68 0.63-1.80 0.69-1.66 0.75-1.91 0.81-1.47 根据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市的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2006—2010 年人口总量年均增加 970 人(属外地户口迁入蓬莱),育龄妇女综合生育率保持在 1.2 以内,低生育水平已持续 20 多年;广大群众的婚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市的生育模式已由生育期长、数量多的“宽带、高峰期”,转变为生育期短、数量少的“窄带、低峰期”,育龄妇女的生育期由 30 年缩短为 10 年,早育、多胎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二)加大对出生人口瞒漏错报的查处力度,着力夯实基层基础。
一是强化信息共享。强化了部门之间的责任意识,特别加强了公安、民政、卫生、教育、劳动、法院等部门的沟通联系,解决好执法协调、政策配套、管理服务、人口信息共享等问题,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计生工作格局。
二是坚持依法行政。把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摆在工作的主导地位,严格执行了政策法规解答、来信来访受理、有奖举报稽查、计生法律援助及《准生证》的审办发放的规定程序,维护了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对违法生育当事人,始终做到执法文书规范、程序合法、公示及时,并采取随时上报、责任到人等措施,有效遏制了违法生育现象的抬头趋势。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今年征收社会抚养费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38%,创历史新高。
三是强化薄弱村帮扶工作。一是健全领导班子,对一些无班子或班子涣散的村,由各镇、街道领导靠上去抓;二是落实联包责任制,局里选派工作骨干结合市里下派的工作组,专门帮助薄弱村发展经济,引领群众致富;三是抓硬件建设,采取多方协调、寻求援助,保证了房屋、桌凳、刊板全部达标;四是抓制度建设,加大对计划外生育处罚力度,强化政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章程。通过四措并举,对 24 个计划生育薄弱村,实行联动帮促,转化工作进展良好。
二、关注民生,出台 政策,积极构建利益导向机制
一是严格兑现奖励政策。我市的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全部纳入各镇(街)财政预算,每年安排资金 330 万元,于年底前以现金形式统一足额兑现;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已纳入市级财政预算,由各街道办事处负责发放;市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00 万元,为农村和流动人口中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全市户籍和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基本技术服务项目免费落实率达 100%。同时,及时督促各企业按规定落实企业独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补助。
在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方面,严格申报核查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保障了计生家庭的利益。截至今年,全市共确定符合奖扶条件的 7009 人,符合特扶条件的 618 人,分别发放奖扶金 446 万元和 69 万元(详见表 2),以“直通车”的形式全部足额发放到位。
表 2
“十一五”全市奖励扶助金发放情况对比表
年份
项目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奖励扶助人数(人)
2441
3168
3990
5289
7009
金额(万元)
131
172
218
337
446
特别扶助人数(人)
——
——
404
535
618
金额(万元)
——
——
二是建立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利益导向政策,从奖励激励、优先优惠、扶持救助、社会保障和惩处制约及组织保障等方面入手,协调劳动、民政、工商等 23 个部门制定了具体的落实措施,形成了“政府牵头,部门参与,计生家庭受益”的利益导向格局。目前数十项利益导向机制已在我市全面推行,切实维护了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
三、协调各方,积极主动,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显着
一是业务培训有突破。举办了全市基层计生干部培训班,对全市 587 个行政村的计生主任进行了业务培训,大大提高了计生主任的业务水平;利用每周周三、周五学习日,开展了每位机关干部讲业务活动,不断加深对本职工作和全局工作的认识;组织开展了全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知识竞赛和计划生育药具“三基”岗位练兵知识竞赛,有效提高了各级计生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
二是借助媒体宣传有实效。在市政府门户网站上开设了蓬莱人口专栏;在市广播电台、电视台和《今日蓬莱》报刊上分别设立了《人口天地》、《人口广角》、《计生园地》专栏,及时播放人口计生公益广告,展示工作亮点;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网,开办了农业知识、计生知识村村通等栏目,保持了舆论宣传的经常化和系统化。同时,通过制定信息报送制度,卡定信息上报责任等措施,对工作动态、典型经验、群众心声进行及时深入的宣传报道,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的婚育观念。今年以来,共上报宣传人口计生内容的各类信息稿件 775 篇,在各类报纸、刊物、网站上发表 403 篇,其中在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发表 375 篇。
四、关爱 活动 有声有色
一是以“爱心三大工程”为重点,拓展服务活动内涵。在空巢家庭中开展了 “百户走访大行动”、“百家健康系我心”、“百名儿女驻空巢” 服务活动。组织 234 个空巢家庭进行了健康查体,并针对病症实行了一对一指导治疗,对有生育意愿的家庭免费赠送了优生药品和书籍,对今年出现意外的十多户空巢家庭每户发放了 1000 元的关爱基金。
二是以完善《计划生育村规民约》为主线,规范基层基础工作。各级计生协会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中重点修订完善利益导向、男女平等、移风易俗等方面的内容,突出对独生子女家庭和女儿户的优先优惠、政策倾斜。截止目前,全市所有村居《计划生育村规民约》均已修订完成,达到规范化要求,全市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居)达 100%;模范村(居)达 60%以上。其中蓬莱阁街道小皂社区和紫荆山街道武霖社区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示范社区,登州街道长裕社区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单位,北沟镇计生协会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五、狠抓规范,综合治理,城市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不断深入
一是 加大了对流动人口 工作的 清理清查 力度。依法落实社区、企事业单位和经济园区
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责任制,推行落实了楼片长工作负责制。坚持经常性的清理清查制度,并增加了平时考核的权重,先后三次对城市流动人口工作进行了不同范围不同重点的调查。蓬莱市现有流出育龄妇女 3927 名,流入育龄妇女 4209 名,建档率和服务落实率达 95%以上。
二是参加国家流动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组织新港街道办及矫格庄、大皂许家村、大皂孙家村共 150 名流动人口参加了全国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活动,完成了流动人口抽样调查一至三阶段的报表和调查问卷工作,为国家统筹决策流动人口工作提供了准确依据。
三 是加大对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的调查力度。坚持“周核查,月通报”、信息共享、流动人口违法生育即时上报和出生通报三项工作制度,切实提高了流动人口统计信息质量。截止目前,共上报烟台流动人口出生 48 例,查处城区医院反馈流动人口无证生育 68 例,统计上报 2000 年以来省外流动人口出生 110 例。
四 是强化规范化管理,流动人口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进一步规范了流动人口薄册和流动人口平台信息,做到档薄统一、录入准确、发送通报单及时;随时各县市区及时沟通,统一进行核查,确保平台信息准确规范。建立了“信息互通、管理互补、服务互动、责任互担、经费互结”的“一盘棋”工作机制,坚持流入与流出人口相对集中区域双向或多向协作,与 19 县市区计生部门签订了双向管理协议书,形成合作共赢的长效协作机制,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提高。
六、严格标准,扎实组织,科技服务优质高效
一是 深入开展生殖保健系列服务。围绕婚、孕、育、产、术五个环节,强化工作措施,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殖健康意识。计生服务人员利用人口学校及村级随访等形式对已婚育龄群众和未婚适龄青年进行多渠道的宣传培训,提高她们的生殖保健能力和科学生活习惯。今年以来,为全市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了 2 次健康查体,对发现的妇科疾病及时给予对症治疗或转诊建议,6125 名生活困难的育龄妇女接受了免费治疗。建立高危家庭档案
210 份,遗传病家庭 30 份,治愈不孕不育症 12 例,实施流引产、放取环四项手术(放环1114 例、取环 756 例、流产 540 例、引产 36 例)2446 例,无一例差错和事故发生。全市享有基本生殖保健服务的育龄妇女和患病建档率均达 100%,未婚青年接受性健康教育比例达 95%以上。
二是 大力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各级计生服务站按照《关于在全市实行婚前体检、宣传指导及出生缺陷技术干预优生三免费服务的意见》要求,每月举办婚孕前培训班,开展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科普知识讲座;设立优生咨询门诊,随时指导育龄夫妇优生优育,并结合一补、二防、三筛查工作,开展孕前指导、孕期跟踪、定期随访服务。今年,免费发放《三优丛书》2273 套,叶酸 2167 份。全市育龄夫妇接受优生宣传指导率达 95%以上,优生措施落实率、育龄妇女接受孕期保健服务率、一胎病残儿生育二胎家庭建档率和监护率均达 100%,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 5‰以下,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七、服务中心,大局为重,工作合力不断提升
一是做好包村 帮扶工作。今年以来,我局先后为帮扶的大辛店镇崮寺店村投入和协调相关部门投入帮扶资金 19.8 万元,对村办公楼进行了改建、修整,新建了计生服务室和人口学校。局班子成员先后多次到帮扶村走访贫困家庭,送去面粉、大米、食用油等价值 4000多元的生活用品。
二是全面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坚持以招商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突破口,紧紧围绕怎样完成招商引资任务这一主题,不断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狠抓落实,今年,共引进资金 600 万元,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
尽管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市人口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计生工作还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形势复杂、任务繁重,群众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之间还有较大差距。主要问题体现在:
1、由于盲目乐观导致重视程度降低,低生育水平呈现一松即溃的态势,违法生育反弹。个别镇街只是口头重视,实际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性质、特点和规律认识不足,对计生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反复性缺乏足够认识,盲目乐观,麻痹松懈,满足于计划生育工作多年没出大事,采取一般化的工作态度和一般化的工作措施,缺乏争创一流的精神,缺乏过硬的工作措施,导致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偏低,违法生育增多,出生漏错报频发。“十一五”期间,合法生育率呈下降趋势,违法生育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大有一松即溃的态势。2、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取消婚前检查的行政干预措施后,优生失去了第一道关口。虽然市政府下发并实施了《关于在全市实行婚前体检、宣传指导及出生缺陷技术干预优生三免费服务的意见》,但由于该规定并非强制性规定,为此,部分群众并未自愿参与,对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3、村级计生队伍老化和计生主任待遇偏低。截止到 2010 年 11 月 30 日,我市共有村级计生干部 587 人,35 周岁以下的 61 人,占总数的 10.4%,36—45 周岁的 217 人,占总数的 37.0%,46 周岁以上的 309 人,占总数的 52.6%。由此数据可以看出,村级计生队伍明显趋于老龄化,部分计生主任有名无实,只担任职务,实际对工作模糊不清,工作由乡镇包办,增加了乡镇的工作量。烟台市规定计生主任工资享受现任书记基本工资的 80%,但全市计生主任工资 63.65%不能完全兑现,甚至有 44.37%的计生主任多年未发工资,大大挫伤了计生主任的工作积极性,造成很多村工作被动。
今后,我们将继续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合法生育率为主线,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蓬莱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2010 年 12 月 22 日
第五篇:老干部局年工作总结
老干部局年工作总结
老干部局年工作总结2007-12-08 17:33:56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老干部局年工作总结老干部局年工作总结(2)老干部局年工作总结
2006年,我市老干部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委老干部局的指导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和谐固本、立足新起点,紧紧抓住落实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这条主线,切实从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老干部,着力解决改革发展中老干部工作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取得了明显成绩。
一、领导高度重视,部门齐抓共管,老干部工作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把老干部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主要领导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常问老干部之事,常听老干部
工作之言。坚持老干部工作制度,深入老干部家庭、老干部工作部门调查了解情况,交流沟通思想,召开会议研究解决老干部工作中的问题,重视发挥老干部作用,十分关心、关怀、关爱老干部和老干部工作。市委书记楼阳生、市长刘希平、分管副书记张成祖不仅亲自给老干部作政治、经济、形势专题报告,而且多次到老干部局、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调研工作,察看实况,了解实情。张成祖副书记于5月份主持召开市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研究、部署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不忘研究布置老干部工作,从实际出发,进一步落实老干部各项待遇。如缙云县委召开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多项老干部“两个待遇”的政策措施。据统计,今年市、县区委、政府领导调研老干部工作达60多人次;向老干部通报情况,报告形势达50多场次;走访慰问
老干部300多人次;接待老干部来访280多人次,主持召开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16次。老干部反映,我市党政领导切切实实关心老干部和老干部工作。
由于市,县(市、区)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组织、人事社保、财政、卫生等相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逐步树立起“老干部工作无小事,有政策的坚决办,没有规定的设法办”的理念,把关系到老干部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在基层,管理服务工作优化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在基层。进一步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合力贯彻落实好老干部方针、政策的工作格局。全市老干部工作有明显进步,老干部满意度有显著提高,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二、落实政治待遇,坚持理论武装,推进了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第1文秘版权所有
在新的历史时期,切实落实老干部
政治待遇是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基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是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一年来,我市着眼保持老干部本色,积极组织老干部政治学习,做到常交流勤沟通,促进老干部与时俱进,适应形势发展要求,保持与党中央、地方党委一致。
(一)举行各类情况通报会,维护、提高老干部知情权和知情度。据统计,今年全市党委、政府领导、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向老干部通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党代会、人代会盛况,“十一五”规划,反腐倡廉,城市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台海形势等100余场次,听取情况通报的老干部达到28000多人次。市直(区)老干部不仅听取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情况通报,而且还听取省政府台湾事务专家组教授作的“全球战略中的台湾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专题报告。领导和专家的报告、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立足点高,新理念多,政治性强,使老
干部进一步了解国家大事,地方要事,知情权受到维护,知情度得到提高,既落实了老干部基本政治待遇,又统一了老干部思想认识。
(二)举办学习会、培训班,用科学理论最新成果武装老干部头脑。今年以来,我市坚持集中办班与单位组织相结合,掀起老干部学习科学理论最新成果的热潮。8月8日至11日,市委举办了地市级离退休干部“暑期理论学习会”,扩大到市直单位老干部学习组长、团体协会主要负责人参加。市委书记楼阳生在学习会上作了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报告;张成祖副书记就我市老干部工作作了重要讲话;市委党校毛传喜副教授作“学党章、知荣辱、增知识”专题讲座。10月17日,市直100多位老干部参加了市直机关党组织负责人读书会,听取市委常委、秘书长王xx传达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县(市、区)也都举办了县(处)级离退休干部读书会,主要领导给老同志作报告,并请地
方党校教授、教师作相关专题辅导。9月19日至22日,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又举办市直第五期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林天宁作了重要讲话。学习贯彻了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意见》。还听取了市委党校副教授毛传喜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专题辅导。与会老同志联系支部工作实际,总结交流经验,拓宽工作思路,为加强和改进支部建设,进一步保持老党员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了积极探讨。还组织老同志就近参观考察了重点工程和企业。
通过办班学习培训,一批老同志骨干深理解、先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
老干部局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