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秘书见面礼节须知
1、拱手礼拱手礼,又叫作揖礼,在 国至少已有2000我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的礼节之一,常在人们相见时采用。即两手握拳,右手抱左手。行礼时,不分尊卑,拱手齐眉,上下摇动几下,重礼可作揖后鞠躬。目前,它主要用于佳节团拜活动、元旦春节等节日的相互祝贺。也有时用在开订货会、产品鉴定会等业务会议时,厂长经理拱手致意。
2、鞠躬礼鞠躬意思是弯身行礼,是表示对他人敬重的一种礼节。“三鞠躬”和为最敬礼。在我国,鞠躬常用于下级对上级、学生对老师、晚辈对长辈,亦常用于服务人员向宾客致意,演员向观众掌声致谢。1)鞠躬方法:行礼前,应立正站好,保持身体姿势端正,同时双手在体前搭节(右手搭在左手上)面带微笑。鞠躬时,以腰为轴,整个腰及肩部向前倾斜15度-30度。目光向下,随即恢复原态。同时,问候“您好”、“早上好”、“欢迎您”等、受礼者随即还礼,但长辈对晚辈、下级对下级,欠身或点头还礼即可。2)鞠躬时应注意:●脱下帽子。戴帽鞠躬是不礼貌的。●目光要向下。●嘴里不可吃东西或叼香烟。●礼毕眼睛应注视对方。
3、拥抱礼拥抱礼是流行于欧美的一种礼节,通常与接吻礼同时进行。拥抱礼行礼方法:两人相对而立,右臂向上,左臂向下;右手抱对方左后肩,左手挟对方右后腰。把握各自方位,对方头部及上身均向左相互拥抱,然后再向右拥抱,最后再次向左拥抱,礼毕。
4、亲吻礼●吻手礼。男子同上层社会贵族妇女相见时,如果女方伸出手作下垂式,男方则可将指尖轻提起吻之;但如果女方不伸手表示,则不吻。如女方身材较小,男士要屈一膝作半跪式,再提手吻之。此礼在英法两国最流行。●接吻礼、多见于西方、东欧、阿拉伯国家,是亲人以及亲密的朋友间表示亲昵、慰问、爱扶的一种礼,通常是在受礼者脸上或额上接一个吻。接吻方式为:父母与子女之间是亲脸、亲额头;兄弟姐妹、平辈亲友是贴面颊;亲人、熟人之间是拥抱,亲脸,贴面颊。在公共场合,关系亲近的妇女之间是亲脸,男女这间是贴面颊,长辈对晚辈一般是亲额头,只有情人或夫妻之间才吻嘴。
5、合十礼合十礼又称合掌礼,流行于南亚和东南亚信奉佛教的国家。其行礼方法是:两个手掌在胸前对合,掌尖和鼻尖基本相称,手掌向外倾斜,头略低,面带微笑。来源:秘书高效率工作手册
第二篇:见面礼节形式多
(1)握手礼
握手是一种很常用的礼节,一般在相互见面、离别、祝贺、慰问等情况下使用。纯礼节意义上的握手姿势是:伸出右手,以手指稍用力握住对方的手掌持续1-3秒钟,双目注视对方,面带笑容,上身要略微前倾,头要微低。
(2)拱手礼
拱手礼,又叫作揖礼,在我国至少已有XX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的礼节之一,常在人们相见时采用。即两手握拳,右手抱左手。行礼时,不分尊卑,拱手齐眉,上下加重摇动几下,重礼可作揖后鞠躬。目前,它主要用于佳节团拜活动、元旦春节等节日的相互祝贺。也有时用在开订货会、产品鉴定会等业务会议时,厂长经理拱手致意。
(3)鞠躬礼
鞠躬意思是弯身行礼,是表示对他人敬重的一种礼节。“三鞠躬”称为最敬礼。在我国,鞠躬常用于下级对上级、学生对老师、晚辈对长辈,亦常用于服务人员向宾客致意,演员向观众掌声致谢。
(4)拥抱礼
拥抱礼是流行于欧美的一种礼节,通常与接吻礼同时进行。拥抱礼行礼方法:两人相对而立,右臂向上,左臂向下;右手挟对方左后肩,左手挟对方右后腰。握各自方位,双方头部及上身均向左相互拥抱,然后再向右拥抱,最后再次向左拥抱,礼毕。
(5)亲吻礼
①吻手礼。
男子同上层社会贵族妇女相见时,如果女方先伸出手作下垂式,男方则可将指尖轻轻提起吻之;但如果女方不伸手表示,则不吻。如女方地位较高,男士要屈一膝作半跪式,再提手吻之。此礼在英法两国最流行。
②接吻礼。
多见于西方、东欧、阿拉伯国家,是亲人以及亲密的朋友间表示亲昵、慰问、爱抚的一种礼,通常是在受礼者脸上或额上接一个吻。接吻方式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脸,亲额头;兄弟姐妹、平辈亲友是贴面颊;亲人、熟人之间是拥抱,亲脸,贴面颊,在公共场合,关系亲近的妇女之间是亲脸,男女之间是贴面颊,长辈对晚辈一般是亲额头,只有情人或夫妻之间才吻嘴。
(6)合十礼
合十礼又称合掌礼,流行于南亚和东南亚信奉佛教的国家。其行礼方法是:两个手掌在胸前对合,掌尖和鼻尖基本相对,手掌向外倾斜,头略低,面带微笑。
第三篇:c与客人见面礼节
与客人见面
在社交场合见面,要做到热情、谦虚、大方、自然。同时要注意三种礼节:
1.介绍
介绍分自我介绍和为他人介绍两种形式。(1)自我介绍。主动走到客人面前,点头致意,问候对方“您好”,并说明自己的姓名、单位和职务以及结识的愿望或拜访的意图。
(2)为他人介绍。有礼貌地以手示意被介绍者(但不要用手指指点点)。并说明被介绍者所在单位、职务和姓名。如:这位是市××公司副经理×××同志。介绍具体人时,还可简单说明与自己的关系,便于新结识的人相互了解。为双方引见时,要注意介绍顺序。一般应先把主人介绍给客人;把身份比较低、年纪比较轻的人介绍给身份比较高、年纪比较大的人;把男同志先介绍给女同志。如果是几位客人同时来访,应按照职务高低依次介绍;职务相同时,则先介绍年纪较大的。介绍时,除妇女和年长者外,被介绍者一般应起立;但在宴会桌上、会议桌上可不必起立,被介绍者只要微笑点头示意即可。
2.握手
握手是人们见面和离别时最常用的一种礼节。握手也有先后顺序,一般情况,应由主人、领导者、年长者、身份高者或女同志先伸手,客人、被领导者、年轻者、身份低者或男同志见面先问候,待对方伸手再握手。多人同时握手注意不要交叉.待别人握完后再握手。见面握手还应注意:握手时应先摘下手套,伸出右手同客人握手;不能东张西望,要双目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握手除了关系亲近的,往往两人双手长时间握在一起外,一般情况下,握一下即可,不必用力,但年轻者对年长者,身份低者对身份高者则应稍微欠身,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同志与女同志握手时,往往只握一下女同志的手指部分。
3.致意
在公共场合遇到相识的人距离较远时,一般应主动举起右手向对方打招呼并点头致意;有时与相识者因时间匆忙侧身相过时,还应回身说声“你好”;与相识者在同一场合多次见面,只点头致意即可;对一面之交的朋友或不相识者在社交场合均可点头或微笑致意;在一些大的场合,遇到自己熟悉的身份较高的领导同志时,一般不要主动上前握手问候,应该微微一笑点头致意,在领导同志主动伸手时,才可向前握手问候。
第四篇:涉外礼仪:国际上有哪些常用的见面礼节?
(1)握手礼。握手是大多数国家见面和离别时相互致意的礼仪。握手既是人们见面相互问候的主要礼仪,还是祝贺、感谢、安慰或相互鼓励的适当表达。如对方取得某些成绩与进步时,对方赠送礼品,以及发放奖品、奖状、发表祝词后,均可以握手来表示祝贺、感谢、鼓励等。
(2)鞠躬礼。与日本、韩国等东方国家的外国友人见面时,行鞠躬礼表达致意是常见的礼节仪式。鞠躬礼分为15°、30°和45°的不同形式;度数越高向对方表达的敬意越深。基本原则:在特定的群体中,应向身份最高、规格最高的长者行45°角鞠躬礼;身份次之行30°角鞠躬礼;身份对等行15°角鞠躬礼。
(3)拥抱礼。两人正面站立,各自举起手臂,将右手搭在对方的左肩后面,左臂下垂,左手扶住对方的右后腰。首先向左侧拥抱,然后向右侧拥抱,最后再向左侧拥抱。
(4)亲吻礼。长辈与晚辈亲吻的话,长辈吻晚辈的额头,而晚辈吻长辈的下颌。同辈人或兄弟姐妹亲吻的话,只能相互贴一贴面颊。
(5)吻手礼。吻手礼即男士亲吻女士的手背或手指。吻手礼的接受只限于已婚的女性。男士以右手或双手轻轻抬起女士的右手,俯身弯腰用微闭的双唇,象征性去轻触一下女士的手背或手指。
(6)合十礼。又称合掌礼。这种礼节通行于东亚和南亚信奉佛教的国家或佛教信徒之间。
欧洲人非常注重礼仪,他们并不习惯与陌生人或初次交往的人行拥抱礼、接吻礼、面颊礼等,所以初次与他们见面,还是以握手礼为宜。
第五篇:第四讲 问候介绍习俗和见面礼节
第四讲
问候习俗、介绍习俗和见面礼节
一、问候习俗
(一)问候的社会功能
——美国社会学家Erving Goffman(1971)认为,问候是交际开始的标志和认定。“问候体现礼貌、身份和地位,以及相互间的平等关系。” ——英国人类学家J.R.Firth(1972)认为,问候是对交际活动可行的确认,具有建立和延续人际关系的作用。
——人们不约而同地遵守问候的规范,因为他们珍视并希望保持和加强现有的或刚刚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
(二)问候的类别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英语国家,问候可大致分为语言问候和非语言问候两类。
1. 祝愿式问候
——问候语基本上是一种期望对方平安无事、一切都好的良好祝愿。——例如,汉语中:“您好”、“早安”、“晚安”、“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等等。
英语中: “Good morning”, “Good evening”, “Good day”, “Merry Christmas”, etc.2. 关心式问候
——问候语体现了打招呼者对对方身体或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关心。——例如,汉语中:“你吃过饭了?”“你去哪儿?”
英语中:”How are you?” “How are you doing?” “How is your family?” “How is everything?” 3. 交谈式问候
——人们打招呼时以对方正在干着的事情为话题,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进行。就如同人们就某一题目进行短暂的交谈。
——这类问候在汉语中使用较为广泛。例如,看见一个熟人离家向外走,打招呼人可以说:“出去呀?”同样,若是看到一个熟人像是刚丛外面回来,他又可以说“回来了?”再如,一些常见的例子,“上班去?”“进城去?”“忙着呢?”“锻炼呢?”“打球呢?”“听交响乐呢?”“搬家呢?”等等。
——英语中这类问候方式也有,但与汉语相比,却少得多。例如,“Doing some running?”再如,英语国家的人们,尤其是英国人,常常以谈天气来打招呼。“It’s a fine day today, isn’t it?” “It’s terrible weather today.”
——中国人比较多地采用交谈式的问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比较关注他人的生活或工作状况,多问两句是一种关心的表现。而西方人多把生活或工作的某些具体状况视为隐私,他们的习俗要求人们避开这类话题。之所以谈天气比较多是因为天气是个中性题目,不设计任何个人隐私,所以谈谈是没问题的。
4. 称谓式问候
——人们见面或相遇时只以某种方式称呼对方,而不说或省略那些 正式的问候语。
——这是一种不完整的问候方式。由于时间有限,或者觉得很正式的问候没有必要才这样做。
——例如,汉语中:人们只喊对方的姓氏、名字或者用姓氏+通称(职称、职务称谓、亲属称谓等)来问候听话人。“小王”、“老张”、“黎平”、“周老师”、“孙大夫”、“钱处长”、“赵大爷”、“洪师父”等等都属于此类问候。英语中:”Mary”, “Tom”, “Doctor Johnson”, “Mr.Smith”,etc.5. 称赞式问候
——人们会面时以称赞的方式向对方致意。——这类问候方式中英文都有,但使用频率并不高。
——例如,汉语中:两个老朋友,好久不见,再次相会时会说:“你发福了。”还有的人会说:“你看起来气色不错。”
英语中:在一段时间没有见面而偶尔在一个鸡尾酒会上再次相遇时说:”You look great.”
——这些称赞语式的问候一般是为了表达双方喜悦的心情,而不是说什么具体的情况。6. 体态式问候
——一种常见的非语言问候方式。中国和英语国家都比较常见。——这种问候方式的采用取决于客观条件。当交际双方正在匆匆行走;或者两人相距较远;或者身处一个声音特别嘈杂的场所,说话听不清楚,等等。
——按照不同的体态动作可分为:举手致意;点头致意;欠身致意;脱帽致意;微笑致意。
①
举手致意:一般不出声,只将右臂伸伸直,掌心朝向对方,轻
轻摆一下手。举手致意适合于向距离较远的熟人打招呼。② 点头致意:在一些场合,如会议或会谈正在进行中,双方眼睛相
遇时可点头致意。如与某人只有一面之交,再次相遇时可点头致意。点头时,头微微向下一动,一般幅度不大。
③ 欠身致意:全身或身体的上部微微向前一躬,这种致意方式表示
对他人恭敬,其适用范畴也较广。
④ 脱帽致意:朋友、熟人见面时若戴着有沿的帽子,则以脱帽致意
最为适宜。戴帽人微微欠身,用距对方稍远的一只手脱下帽子,将其置于大约与肩平等的位置,同时于对方交换目光。若是熟人朋友迎面而来,只轻轻掀一下帽子即可。脱帽致意在西方国家采用的较多。
⑤ 微笑致意:熟人朋友见面时,由于某种原因,双方可以不用讲话,会意地一笑,表示注意到了对方,并用微笑表达自己的问候之意。有时人们会点头与微笑同时进行。
(三)问候的规范
——人们在实际运用问候方式时,非常复杂,有时会两种或多种问候方式同时进行。
——问候的规范受时间、地点、场合、问候双方自身因素以及文化差异 等因素的影响。
①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您早
英语中:Good morning,用于早晨起床后至午饭前这段时间。正式或非正式场合都可使用。
汉语中:您早,多用于起床后至早饭前这一短暂的时间内。若早晨10点见了人仍说“您早”,就很滑稽可笑。而且,对于起床晚的人说“您早”恐怕是讽刺挖苦。所以,“您早”,实际上是说“您起得早”。因为早睡早起是中国人的行为准则之一,见到早起的人,以“您早”来之意,实际上是一句赞扬的话。
英语中:Good afternoon是一句较为正式的午后用问候语,时间限定在午饭后至下午6点钟前。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表达方式。
英语中: Good evening是一个中性和正式兼而有之的用语。时间上用在晚上点之后。汉语中也没有对应词。② Hello, Hey, Hi Hello, Hey, Hi是非正式用语,有祝好的含义。Hello 一词英国、美国和其他英语国家均用,但Hey是英国英语,而 Hi则是美国英语。据语言学家考证,Hi是由 How are you?的读音演变迩来的。How are you?经历了一个逐渐由清晰到含糊的弱化过程: How are you→Haway→Hiya→Hi!(一个句子变成了一个词,标点由原来的问号变成了感叹号,意思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Hi本来是美国人的问候用语,现在英国年轻人用得也多起来了。
——在用以上两组套语互相问候时,人们常常会伴有其他的一些用语,如:How are you?(询问对方的身体状况,比较正式)或How are you doing?(询问对方的工作状况,比较随便)例如:
Good morning.How are you?
Hello.How are you doing?
——How are you? 或How are you doing?还有一些衍生形式。如:
How are things going?
How are you getting on?
How are things?
How is everything?
How is life?
其中,前三句较为正式,后三句较为随便。用法与How are you?近似。
③ 问候的相互性
——问候是相互的,甲问候乙时,乙必须作出反应,并随之问候甲。对问候置之不理是不礼貌的。例如:
中国人相见喜欢用“你好”来问候对方,被问候者同样以“你好”来回答。
英语国家的人们初次见面时以”How are you?”来问候对方,语气正式,被问候者须予以回应。对于英语中询问身体状况的问候语 How are you?有一些习惯固定的回答套话,如:
Very well, thank you.And you? Quite well, thank you.What about you?
Wonderful, thank you.How about you? Fine, thanks.And you? OK, thanks.And how are you?
Not too good, I’m afraid.Actually, it’s going from bad to worse.What about you?
对于How are you doing?由于它并不很正式,回答时按照How are you?的答语来回答也可以,或者简单说一句”Good”就行。
对于Hello, Hi之类的非正式问候语,以同样的词语回答即可。
——现实生活中,甲问候了乙,但乙没有注意到甲或者没有听到他的问候,因此没有作出反应的话,应视作一种特殊情况。当然,问候的这种相互特性有时被人利用来冷落或怠慢他人,对他人的问候故意不回答。④ 问候与称谓语连用
——一般来说,问候语总是和人称代词及称谓语连用的。问候语的正式或随便应和称谓语相一致。例如:
Hello, Mary.How are you doing?
How do you do, Professor Smith? I am very glad to meet you.⑤ 问候双方自身因素对问候语的影响
——问候语有长短之分。有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如”Hi, John!”,有时则是要说上两句或者更多的话。
——问候语的长短和互致问候人的个人关系以及双方下次再见的可能性有关。关系密切者,长久不见,相遇时问候话就多,而经常见面的人问候话就少或者短。英语中有个词语叫nodding acquaintance, 相当于中文的“点头之交”,说明二者交情一般,见面时点头而已。
——地位、身份或年龄的差异可能影响问候语的选择或者谁先开始问候。一般来说,地位低、身份卑微或者年纪比较小的人要选择比较正式的问候语并向地位高、身份重要或者年长的人问候。例如,一个学生和一个教授、一个科员和一个处长、一个年轻人和一位长者。当然,由于某种原因,后者首先问候前者的情况也有。例如,处长想向科员表示亲近,或者有求于科员,他屈尊低就,先向科员打招呼是很可能的。⑥ 文化差异对问候的影响
——陌生人相见一般需要第三者介绍后再互致问候,多数情况下比较正式。自我介绍相识,然后再互致问候的情况也有,但一般先说”Excuse me”然后再自报姓名,并互致问候。汉语中自我介绍相识者多数先说“您好!”,即先问候,再自报姓名。当然,汉语中也有先说“对不起”,再自报姓名的,但在汉语中也有自报姓名之后即切入正题,很少再致问候的。
——汉语中有些问候语常常令初来乍到的外国人感到莫名其妙。中国的普通老百姓见了熟人常爱用“你吃过饭了?”“干什么去?”“你去哪儿?”等话来问候对方。这种对中国人来说极普通有很随便的问候语往往令外国人大惑不解。同样,外国人用谈天气来问候他人,中国人也不习惯。虽然中国人见面也谈天气,但那是话题,多不是开头的问候语。⑦ 时间、地点、场合等因素的影响
——汉语中的“您早”,“新年好”,英语中的”Good morning”, “Merry Christmas”, “Happy New Year”等套语只能在一天的某个时间、一年的某个季节或节日使用。
——婚礼、宴请、重要会议是庄重严肃的场合,问候语自然很正式。走在大街上,户外郊游或朋友聚会,问候语就比较随便,不拘形式。熟人在一个声音嘈杂的地方相遇,或者两人相互都看到了对方,但相距甚远,他们只能采取点头或挥手致意的非语言形式互致问候。
二、介绍习俗
(一)介绍的社会功能
——社交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交际礼仪,是众多互不相识者得以会面或结交的重要桥梁。
——帮助人们扩大友谊,不断建立新的社交关系。
——儒家经典著作《仪礼》有专门的篇章讲述“士相见礼”,规定普通人相见时必须遵循的六个礼仪程序:绍介、奉挚、辞让、拜揖、复见、还挚。其中“绍介”就是介绍或引见的意思。
——《礼记·聘义》中说“介绍而传命”,表示对所尊重的人不敢冒昧造访,是“敬之至”的礼貌。
——虽然社交礼仪的发展趋势是简化、实用,但必要的礼仪程序不可少。介绍就是其中之一。例如,国家领导人互访,一下飞机就有人介绍来宾同前来欢迎的人认识。在欢迎仪式上,为首的官员又将自己的代表团成员和欢迎人员介绍给对方。出席社交活动,或新到一个地方,陌生人较多,往往借助熟人或朋友的介绍结识新人,扩大交际圈,开拓新局面。介绍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二)介绍的分类 1. 他人介绍
——第三者将互不相识的两个或多个人口头介绍给双方,以达到相识或相见的目的。——规范:
① 介绍者本人的态度、举止要自然、得体、落落大方。
② 介绍者需事先了解被介绍者有无和某人相识或相见的愿望。也就
是说,介绍者事先应征得被介绍者的同意。
③ 介绍人在引见别人时,除了言辞得体外,还需要礼貌地平举右手
示意,不可用手指指划划。若偶尔忘记了其中一个人的姓名,可顺气自然,请他自我介绍。
④ 介绍陌生人相识或相见时,需要注意先后次序,因为次序体现的是礼貌和尊重。按照通行的惯例,先向年长的人介绍年轻人;先向地位高的人介绍地位低的人;先向女士介绍男士。在女士之间,先向已婚的介绍未婚的;先向年龄大的未婚者介绍年龄小的已婚者。
在英国,习俗要求要先向有贵族头衔的人介绍没有头衔的人。当然,一些人虽有贵族头衔,但遇到女士,也要屈尊,按照“女士优先”的原则行事。只有王子是例外,需要先向王子介绍女士。
孩子带朋友回家,先向父母介绍自己的朋友。在一般的社交场
合,如家庭宴会,先向主人引见客人。赴宴的客人有先来后到之分,一般应先向先到的客人介绍后到的客人。若是一个大型的联欢会,来宾较多,则只向附近的客人引见后到者,切忌带着客人满场转,逐一介绍。
涉外场合,应先向主任介绍客人。介绍人一般由接待或礼宾人员充当,也可由欢迎、接待或宴请人员中的负责人充当。⑤ 介绍时采取的形式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视被介绍者的年龄、地
位以及介绍的场合而定。例如:
把一位新到的教授介绍给大学校长,介绍形式必须是正式的。所有外交场合的介绍也都是正式的。另外,把年轻人介绍给一位长者也采用比较正式的形式。但同龄人一起郊游,或者家中朋友聚餐是比较随便的场合,介绍几位生客相识就可不必拘泥于形式。
所谓正式或非正式的形式是指介绍时遵循介绍规范的程度和使用语言的特点。严格按社交规范行事就属于正式的形式;说话时使用规定的套语,采用职称+姓名的称谓,句子较长也属于正式的形式。反之就是非正式的形式。英语中几种常用的介绍用语: May I present/introduce Mr.X? Allow me to introduce Mr.X.I’d like you to meet Mr.X.This is Mr.X.介绍后相识者可以说:
I’m delighted/pleased/glad to meet you.It’s a pleasure to meet you.How do you do? Hello/Hi.三组简单对话,以区分正式和非正式: President Johnson, may I present Mr.Henry Green? Mr.Green, this is President Johnson.How do you do? How do you do?
Dr.Smith, I’d like you to meet Mr.Richard Wilson.Richard, this is my adviser Dr.Henry Smith.I’m delighted to meet you, Dr.Smith.I’m pleased to meet you, too.Hi, Bob, this is Andy, my friend.Hi, Andy.Hi.很明显,一、二组比较正式,第三组比较随便。
⑥ 社交活动中,为了使介绍这一礼仪程序进行得自然顺畅,介绍人
切忌用命令的口气说话。在一些正式的场合,介绍他人相识尽量少用或不用首名或教名的称呼形式(注:这不光与场合有关,而且还因为被介绍的双方需要了解各自的全名以便后来进一步联系)。在介绍某位客人时,除非关系特别亲密,一般不用“这是我的朋友”一语(因为在许多客人在场的情况下,容易使他人感到别的人都不是朋友)。另外,对于别人的姓氏称谓,如Mrs.Smith, 说一次就可以,不要重复多次。如果名字难念,可以说慢一点。
⑦ 有些特定的情况下,可以不必介绍,介绍了反而有违礼仪。例如
婚宴,除非有特殊的理由,可以不必对生客一一介绍。另个人谈兴正浓时,最好不要为了介绍他人而打断他们的谈话,以扫了他们的兴致。一些客人刚到,而另一些客人又要离去,就一般不将刚到的客人介绍给马上离去的客人。另外,主人在家中和一个修理工谈话,这时主人的朋友来到他们面前,主人可以不必特别介绍,只要顺便说一句即可。
⑧ 作为被介绍者,也要表现出结识新人的热情和礼貌。一般来说,他需要面对对方,举止大方,言辞得体。除了女士和长者外,一般应该站起来(在宴会、会议或会谈正在进行中,只需点头或欠身致意即可)。若介绍人将被介绍者的名字、职称或身份弄错时,后者可以很有礼貌地立刻加以纠正,不必感到不好意思,但话可以说得幽默一些。
⑨ 此外,经人介绍相见后,新结识的人应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交谈
一番,以增加了解。交谈时间的长短,视双方的兴趣和需要而定。但介绍后马上离开的做法是不礼貌的。
2. 自我介绍
——陌生人相见或相识最好有他人介绍。但若条件不具备,需主动结识新人的情况下,自我介绍很有必要。
——自我介绍的形式很简单,一方客气地走上钱,说声问候,再自通姓名并简单介绍一下个人情况即可。
——自我介绍也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视结识双方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一方事先知道对方地位较高,在自我介绍时就需按社交规范行事,说话和举止尽量符合彼此的身份。即使互不了解,但场合、年龄和性别等条件是明显的,双方在互通姓名并简单介绍之后应立即调整自己说话的方式(正式或非正式)。
——在英语国家,同龄妇女相互自我介绍时,或者向男士介绍自己时一般报全名,名前不加“小姐”、“太太”之类的称谓语,如:”I’m Mary Reeves” /“This is Mary Reeves”。但是一个年纪大的妇女向一个年轻的妇女介绍自己时,一般要在她丈夫的姓前加上“太太”一词,如:I’m Mrs.Johnson./This is Mrs.Johnson.——参加社交活动时偶尔发现自己与一个不认识的客人相遇,你可以随便聊几句,若对方乐意交谈,你可以自己是女主人的表妹,或者是男主人的邻居相告。
——现代社会,交换名片也是一种自我介绍,这在公务交往、学术交往、商业交往中尤其盛行。递交名片时,应用双手恭恭敬敬地递上,名片的下面应对着对方。3. 书信介绍
——指第三者用书信的形式将自己熟悉的人介绍给另一个人的做法。
——介绍人把信写好放入信封,但不封口,然后交给被介绍者处理。——一般来说,被介绍者并不直接持信去见对方,以避免对方必须当面作出反应。如果被介绍者去见的人是男士,他可先将介绍信和个人的名片递上,由对方的秘书或助手转呈,然后等待回音;如果要见的是女士,被介绍者应将信通过邮局寄出,再等待回答。当然,实际做法上也会因人而异。
——书信介绍是一种正式的介绍形式,其目的超出了结识相见的范围,更多的是通过介绍寻求帮助。
——现代社会,沟通方式变化,这样的介绍还可通过电话、网络等进行。
三、见面礼节
——问候和打招呼就是一种见面礼节,但都是语言行为。人们见面时,除互致问候外,还伴有一些体态动作,如中国人的鞠躬、作揖,英美等国的拥抱、吻面,世界通行的握手等等。
(一)鞠躬礼
——俗称打躬,就是弯身行礼,对他人表示敬意。除中国外,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都有鞠躬的礼节,英美等西方国家也有行鞠躬礼的习俗。
——鞠躬礼起源于中国。《论语·乡党》中说:“入公门,鞠躬如也。”《汉书·冯奉世传赞》又说:“宜乡侯参(冯参)鞠躬履方,择地而行。”说明鞠躬表达的是一种恭敬和谨慎的意思。后来就逐渐演变称弯身行礼。《敦煌文集·庐山远公话》中说得十分清楚:“来至山神殿前,鞠躬唱诺。”
——鞠躬礼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三鞠躬,又称最敬礼。行礼前应脱帽,身体立正,目光平视;鞠躬时,身体上部向下弯约90度,然后复原,这样连续行礼3次,表示最深切的敬意。另一种是一鞠躬,行礼时,身体上部约下倾十五度,随即复原,一鞠躬只行礼一次。
——三鞠躬是大礼中之大礼,其适用场合有限,主要用于婚丧嫁娶等大的仪式或场合。如,“新郎新娘三鞠躬”等。此外,灵堂吊丧、参加追悼会、向遗体告别、祭奠死者或赠送花圈时都需要向遗像、遗体或骨灰盒施三鞠躬大礼。一鞠躬适用范畴较广,主要用于社交场合中,下级向上级、学生向师长、晚辈向长辈、甚至平辈之间表达由衷的敬意。受礼者应随即还礼。平辈之间可鞠躬还礼,但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的鞠躬礼可欠身点头,不必以同样的方式还礼。一鞠躬虽然是一般的礼节,但随着弯身角度的大小其含义也不同,90度的大鞠躬表达的当然是一种深切的敬意。
——在我国,一些服务行业,如宾馆、餐厅、购物中心等地方的服务员常用鞠躬礼表示欢迎或感谢之意。另外,演艺界的人在演出一个节目之后,或整场演出结束,常常对观众的掌声鞠躬致谢。各类比赛的获奖者在上台领奖时,也常常施鞠躬礼以答谢评委和观众的喜爱。——英语或其他西方国家,鞠躬礼称为”bow”, 用俯首、弯腰表示尊敬之意。例如,鞠躬迎客、送客,向女士致意,向他人致谢。演艺人员向观众谢幕时也行鞠躬礼。男士邀请女性跳舞时,一边鞠躬致意,一边说:”May I?” 此外,向上帝祝福时多俯首默祷,祈求上帝的宽恕或帮助,其实也是一种鞠躬礼节。不过西方人没有东方人三极管的大礼,也没有下级向上级、晚辈向长辈、学生向师长鞠躬的礼俗。行李时弯身的角度一般情况下保持一种自然下倾,不超过15度的身体姿势。
(二)拱手礼
——俗名作揖,中国古代传至今天的以个传统礼仪。——行礼时,左手握空拳,右手抱左手,上下摇动几下。
——作揖时不分级别、年龄和尊卑,双方几乎同时拱手行礼。但按照传统,这是男士之间的礼节,很少有女士这样做的。
——旧时,男士相见多拱手为礼。如今,拱手礼适用于佳节团拜、节日祝贺或工商企业的业务会议。另外,邻里、同事、朋友之间过节见面时也常常施拱手礼,并伴有“万事如意”之类的祝愿话。
——作揖或拱手是中国的传统礼节,与握手礼相比,有许多优越性。除了它本身体现的平等、尊敬、斯文之外,还比较卫生。
(三)握手礼
1.起源
起源于西方,在我国存在就一个多世纪。两种比较可信的传说:①早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人们在战争和狩猎时,使用的武器是棍棒和石块。所以这些东西经常随身携带,以便适用。如果陌生人相遇,彼此互无恶意,大家就放下手中的东西,伸开双手让对方抚摸掌心,表示手中没有任何武器。后来双方的手掌心相贴,象征友好亲善,并由此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握手习俗。据说,直到现在,在非洲的一些原始部落中仍然依稀可见古代人见面时摸手掌的习俗。比如,尼日利亚的一个部族的人员,双方握手前,先用大拇指轻掸对方的掌心,便是很好的一个例证。② 在欧洲的中世纪,战士骑马打仗,全身披挂盔甲,除了两只眼睛外,都被铁盔包裹得严严实实。来自敌对阵营的骑士相遇时,如果表示友好,需先脱去右手的甲胄,表示手中没有武器,并握手致意。根据这一传说,握手是和平不战的象征。——如今,握手礼的含义已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大延伸了。见面时的寒暄,分别时的告别,向他人表示的祝贺或感谢都可由握手表达。2.方式
握手时,右臂自然向前伸出,与身体略呈五六十度的夹角,手掌向左,拇指与手掌分开,其余的四指自然并拢并微向内曲。
握手时一定要用右手。除非右手伤残,或手脏,否则,用左手握手是不礼貌的。这是约定俗成的礼节,即使是左撇子也不能例外。《礼仪常识》一书概括了7种握手方式: ①平等式
标准的握手方式,依依单纯,表示礼貌、友好、合作。② 控制式
握手时掌心向下,显得傲慢,暗示握手人想取得主动权或支配地位。③ 乞讨式
握手时,掌心向上,显得谦恭,暗示握手人处于受支配的地位。④ 手套式
握手时,双手握住对方伸出的手,并上下摇动,往往表示热情的欢迎、感谢、感激,或有求于人、肯定契约的意义。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用这种握手方式更显得诚挚和谦恭。陌生人初次见面要避免手套式握手方式,企业的代表与对方商谈公务一定不要用这种方式。⑤ 死鱼式
握手时,软弱无力,给人一种没有活力,任人摆布的感觉。⑥ 虎钳式
握手时过于用力,像老虎钳子夹住对方的手,给人一种粗鲁的感觉。⑦ 抓指式
握手时,轻轻抓一下对方的指尖部分,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某些女士自视清高,常采用这种方式。抓指式握手方式也含有与对方保持一定距离的意思。这7种握手方式,除了少数之外,多数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不宜采用,因为它容易传达特殊的含义,引起不快或误会。3.规范
——握手时,双方都要站着执礼,年老体弱或伤残病人除外。如果两人都坐着,可以微趋向前握手,不必起立。如果双方相距较远,要走上前去,不可等待。——握手时,双目注视对方。不可一面握手,一面东张西望,或斜视他处。——男士同女士握手,一般只轻握对方的手指部分,不宜握得太紧或太久。男士之间可以握得较紧较久,但不要过猛,使对方有疼痛的感觉。
——握手要注意先后次序,约定俗成的做法是,①男士和女士之间,男士要等女士伸出手欠身后再握,如果女士无握手之意,男士点头或欠身致意即可。一般男士不主动去和女士握手。②晚辈和长辈之间,下级和上级之间,一般是晚辈、下级要等长辈、上级伸出手来再去握,前者贸然先伸手的做法是不礼貌的。③主人和客人之间,一般是主人先伸手迎客。无论是男是女,男女主人有先伸手的权力和义务。如果客人是主人的上级,主人仍然要先伸手执礼。④如果一个人要与若干性别、年龄、身份有别的人握手,最理想的顺序是: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先女士后男士。但同时,人们忌讳交叉握手,就是说,当其他人正在握手时,不可伸手超过他们去与别人握手。应等别人握手之后再去与他人握手。
——男士如果戴着帽子或手套,应先脱帽并摘去手套再与他人握手。如果来不及,应向对方致歉。个别女士身着礼服、礼帽并戴着手套,与他人握手时可以不脱手套。军人与他人握手时不必脱帽,但要行军礼,然后再握手。4.其他交际功能
——应邀来访的客人在告别时,作为主人应同所有的客人握手。——在拜访他人,包括朋友、同事、上司等,辞别时应握手。
——当自己获知朋友或熟悉的人比赛获奖、晋升新职、喜结良缘、新添贵子等喜事,见面时应趋前握手以示祝贺。
——别人向自己表示祝贺,赠送礼物,应握手还礼,表示感谢。
——别人为自己提供了某种帮助,或者自己拜托某人为自己办某种事情,也应握手致谢或表达企盼之意。
——当参加友人、同事或其家属的追悼会完毕,离别时应与死者的主要亲属握手以示慰问之意。
(四)脱帽礼
——典型的西方礼节。是一种十分优雅的礼仪行为。富含古典韵味,体现一种斯文、大方、优雅的绅士风度。
——人们见面时相互脱帽致意,还常伴有点头或鞠躬的举动。
——源于欧洲中世纪,当时的武士对女子讲话时必须把头盔举起以示对女性的尊重。另外,武士们友好相见时,也常常把头盔掀起,露出个人的真面目,以示对对方的友善之意。脱帽礼先在有爵位的贵族中流行,到了中世纪的后半期逐渐为平民百姓接受。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脱帽礼成了西方国家的重要礼节之一,并传播到其他一些国家。
——少数中国人也有见面脱帽致意的习惯,但脱帽礼在中国并不流行。入室要脱帽、敬礼要脱帽等也是西方的传统。因为中国历代王朝的大臣见皇帝时,他们三百九叩三呼万岁,但并不取下帽子。因为他们的帽子是官阶的象征,取下乌纱帽不是自己辞官就是被罢了官,帽子是动不得的。
——西方的脱帽礼多在公共场合。两个人或多人相遇时,男士摘下帽子,向对方点头致意即可。若相识者侧身已过,双方亦可回身补致问候,并将帽子略掀一下,不必摘下。如果双方在同一场合多次相遇,不必反复行脱帽礼,只点头致意即可。男士在公共场合遇见熟悉的女性,也多脱帽致意,并伴有其他的礼仪,但一般说来,女士没有脱帽还礼的习俗。
(五)拥抱礼
——也是一种外国礼节,源于欧美、东欧及阿拉伯国家。该礼比较隆重,多见于男士欢迎宾客,向他人表示祝贺或感谢时使用。
——行拥抱礼时,两个人相对而立,右臂偏上,左臂偏下,右手护着对方的左肩,左手扶着对方的右后腰,按各自的方位,两人头部及上身都先向左相互拥抱,再转向右拥抱,最后又向左拥抱。
——拥抱礼的具体使用情况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据说,在大多数拉美国家,拥抱礼和握手礼一样普遍,男士之间,女士之间,男女之间都可以施拥抱礼。在东欧和独联体等国家情况也是如此,而且拥抱的动作更大、更热烈,被戏称为“狗熊式拥抱”。英语国家也流行拥抱礼,但也许没有拉美和斯拉夫国家那样的普遍和热烈。
——拥抱礼在中国的使用情况十分有限。国家领导人在欢迎外宾时有时执拥抱礼,但多数情况下也是外宾主动,主人相随。当然,拥抱作为表达深厚感情的一种方式常用于婚恋者、夫妻、父母与幼小儿童之间。
(六)吻礼
——源于古代的一种见面礼,表达爱护、情恋、友情和尊敬。
——盛行于欧美、拉丁美洲等地。一些非欧美国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也有行吻礼的习惯,如非洲,但远不如欧美国家普遍。吻礼在亚洲很少见。——吻礼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①原址社会中,母亲习惯于把嚼碎的食物以口对口的形式,喂入婴儿口中;另外,婴儿吮吸母亲的动作是人类遗传的本能,婴儿吃奶时,母亲与孩子的感情融为一体,体现了爱的高度和谐;②母亲与孩子常嘴舌相昵,表示亲近;③吻礼产生于史前人类互舔脸部来吃盐的习惯;④古罗马人爱嚼香料,行吻礼可以传送口中芳香;⑤有人考证,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行吻礼的国家。
——吻礼是一个总称,但人们在行吻礼时,他们亲吻人的面部的位置并不一样,比如,有的人吻唇,有的人吻额,有的人吻面,有的人贴面,有的人吻手。另外,行吻礼时,人们常常与行拥抱礼相结合。
——制约吻礼规范的是人们的年龄、身份、性别、亲疏关系等。一般来说,吻唇是一种非常亲昵的礼节,只有夫妻、恋人或情人之间才宜行此礼。长辈和晚辈之间,宜吻面或吻额,在公开场合,关系亲密的女子之间可吻面;而男女之间可以吻面或贴面;平辈之间可以贴面。男士对尊贵的女士可以吻手。行吻手礼时,妇女可以不必摘下手套,伸出她的右手,男人微微俯身,用右手捏住对方的手指部位,拿起来用唇部轻轻吻一下。吻手礼适用于比较隆重的场合。——中国人在社交场合行吻礼是非常罕见的。只有一种情况例外,当迎接外国宾客时,国家领导人或礼宾接待人员有时行吻礼。一般的做法是,他们先握手,接着拥抱并左右吻面或贴面。
思考题:对于见面礼节,你有什么偏好吗?你认为在使用这些礼节上是否应该入乡随俗?对于有些见面礼节,如吻礼,你能接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