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风问题
文风问题
我所要说的文风可不是文学风气,关于文学风气已有韩寒说过这么一句话:文学这东西好比一个美女,往往人第一眼看见就顿生崇敬向往;搞文学工作的好比是这个美女的老公,既已到手,不必再苦苦追求,甚至可以摧残。以韩寒的风格说出这样的话算是很平常的。我呢,只是偶尔看点书写点东西而已,远远谈不上“文学”这么崇高,更未涉足文学这一不知是什么领域的领域,所以我是没有资格来谈文学的。
我想写的文风是指行文风格。韩寒看了钱钟书的《围城》发现原来小说还可以这么写,于是创出《三重门》这部经典之作;我看了韩寒的《三重门》发现原来文字还可以这么玩,于是有冲动去看更多的类似的作品,以学习和提升这种能力。早在初中时,韩寒这名字就如雷贯耳,只是听说他的思想是反对教育制度的,而我自知自身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尚处在发育阶段,可不能被韩寒的“歪理”给整的发育畸形了。我还要参加中考上高中,高中时想法是我还要历经高考上大学的,所以迟迟没有拜读他的作品。只是在高三时,某天实在是没有忍住,看了他在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的文章《杯中窥人》。那行文风格,那犀利的文字,那独到的见解,煞有当年的鲁迅先生的风范。顿时对他倍感崇敬。再到后来也就是这个寒假,我算是真正地接触到了他的作品。
看着那些好玩的文字,突然发现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我的行文风格一不小心跟他的很像,可以这么说,就像是若干年以前还尚不成熟的韩寒的水品,且有一点他的雏形了。心里顿时有种感觉好似丑小鸭看到天空中的白天鹅时,隐隐约约地从全身的细胞中缓缓地汇聚出这样一个念头:总有一天我也会飞上天的。
话说回来,这相似真是一个巧合,在此之前我仅仅只看过他的一篇文章,至于内容很惭愧都已忘得很干净了,反正我只记得他的文笔犀利还有什么都敢写。就像是一口底部有个小洞的砂锅,往里面倒的一瓢水没多久就漏光了,仅存的一点淡淡的水渍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挥发了,残留下的是点点锈迹,表明这曾经有过水而已。
于文风还不成熟且尚未定型的我来说,韩寒的作品正在且将要产生重大的影响。谈到这种影响罗永浩这人是不得不提的。我亲切地尊称他老罗。老罗人很耿直,很有原则,在新东方呆过几年,当时是新东方最好的老师,没有之一。后来因理念偏差越来越远,他离开了并自立门户,办的红红火火,某些方面甚至已超过老东家新东方。他很聪明,对得起他那个又大又圆的脑袋;偶尔不耿直时,他会耍耍小聪明,对得住那张不老实的脸。他不是作家,却也出了一本书。充分地发挥他的长句风格,以大尺度的行文和幽默嘲讽的口吻写出了他从小到大的那些戳事。抛开炉火纯青的文字技巧不说,内容并没有什么思想可言,但是他在书名上耍了个小聪明,叫得惊天地泣鬼神,名为《我的奋斗》——竟与二战头号战犯希特勒写的最集中体现法西斯主义理论的《我的奋斗》同名。按他的话说就是,这个书名本身绝对算是一个噱头。
老罗的这本励志书,我拿来当做笑话书看了两遍。认真地说其实笑是附带的,我是在研究和学习他的文字风格。后来自己写东西时就大用长句和嘲讽,跟他不同的是他喜欢嘲讽别人,而我更多的是自嘲,偶尔也讽刺一下看不顺眼的人和事。
先老罗后韩寒,今后还会有钱钟书、王小波、王朔等等,反正我是明确了我的文风所向。
随着看的和写的逐渐增多,我的文笔也会愈来愈成熟的,到时我就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了。到时的我就像是一个只会三脚猫功夫的小混混变成了一位武林高手,动起手时一套一套的信手拈来随心所欲。我想只要2012能够平静地过去,这一天总会到来的。
胡子
2012年2月10日
第二篇:转变文风
转变文风“简”为先
转变文风,需要切实克服长、空、假,大力倡导短、实、新。做到这些,当以“简”为先,在追求简短、简练、简洁上下功夫。
简,就要言简意赅,直抒胸臆,不讲起承转合,不需穿靴戴帽,不搞花花絮絮,文章、文件、讲话必然短小精悍而不拖泥带水。简,就要挤干“水分”,捞出“干货”,一锤敲在锣心上,在有限的篇幅内把该说的全说出来,文章、文件、讲话必然言之有物而没有虚辞浮藻。简,就要不说以前和别人说过的话,多写群众的话,多写凑效的措施和办法,多解答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文章、文件、讲话必然令人耳目一新而不落俗套。
文简,需要“心简”。文章、文件、讲话,说到底是为了安排工作、动员群众、解决问题的。除此之外,考虑得复杂,想用文章、文件、讲话达到获取名利、“彰显”政绩之目的,文风难“简”。不用制发文件推卸责任,不用理论文章装点门面,不用长篇讲话显示水平,不借总结经验哗众取宠,文章、文件、讲话一定能“简”。
文简,需要“风简”。文风体现作风,作风决定文风。作风不正,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存在,则繁文缛节盛行。调研报告、研讨论文动辄要求达到数千上万言,检查工作落实要看有无文字安排、不察实际重听汇报,调查研究沉不下去而以基层上报的材料搞嫁接拼凑,无论何种讲话都要秘书事先写稿,如此风气,文章、文件、讲话断难做到短、少、精。调查报告、理论文章应不拘篇幅,能短则短,精短者评优奖励。写文章、写汇报应提倡千字文,草拟文件应严禁照抄照转。应像当年列宁倡导的那样,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培养“5分钟”即席讲话能力。抛却陈规陋习,大兴简约和求真务实之风,文章、文件、讲话一定能“简”。
文简,需要“人简”。文章、文件、讲话全靠秘书和写作班子,文风难“简”。不用秘书代劳,则能眼观全局,抓住重点,单刀直入,一下子写到位、说到家,这样就“短”。不用秘书代劳,则能促使自己多学习、多思考、多调查,知上情,明下情,胸有成竹,措施在手,写文章、作讲话就显得“实”。不用秘书代劳,写自己所思,抒自己所感,吸收群众鲜活语言,提炼自己独特观点,这样就“新”。提倡各级领导机关精简写作班子,提倡不给领导干部配备专职秘书,提倡领导干部像毛主席那样亲自撰写文稿,我们的文风一定焕然一新。
第三篇:文风稿件
素年锦时,曼妙芳华
文/风之子
听说,北国早已冰雪纷飞,放眼都是一片银妆素裹;听说,岁月依然蹉跎荒废,满目皆是悲凉;听说,昨天年少轻狂,谁在角落里诉说离愁。
窗外冰冷的寒风,深深浅浅的敲击着;屋顶不知几时留下的风铃、玎玲摇曳;旧时光里,谁曾在这时光机里留下斑驳的痕迹?
夜晚,或许能够如河流洞穿灵魂抵达安静的彼岸;或许能穿越黑暗找寻光芒的灯塔。触碰在键盘上,指间冰凉在蔓延。
很多人说,我笔下的文字太过安静、轻吟着悲凉、蔓延着忧伤;可是谁又曾懂得,昙花许久的酝酿只为午夜梦回的昙花一现;谁又曾看破着红尘过往,世俗凡烟?
今生,我们只是凡夫俗子,菩提树下面能够顿悟的只有佛祖,而我只是顽石一方;某天或许会被打磨的棱角殆尽或许风化在岁月的剥蚀中。
始终我们都逃脱不了太多的无可奈何,奈何我们只是这浩瀚大幕下的一个红尘戏子,我们用尽浑身解数,妩媚丰姿终逃脱不了笨重的枷锁。拖下这身戏服,一切又归于平淡;尘归尘、土归土。
雪花轻盈的在空中飞舞,我已经可以用手去轻轻触摸北国的风景;和季节的轮回一般,不知何时开始越来越多的人,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淡漠,一直到空荡的只剩下空气的余温。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喜欢这样漫不经心,把心中的杂乱慢慢的梳理;情绪亦如潮水般没有预料的潮起潮落。一袭寒风,两处悲凉;雨滴无声枫叶落,菊花残,叶留香。
冰冷的冬日,期待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然后与它紧紧相拥,融化这一季的荒凉和困惑。辗转的旅途,变化的是穿梭在周围的人群,不变的是脚下的坚持。在乎的不是旅途的目的地,重要的是旅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时的心情。
今夜,手心恍然觉得冰凉刺骨,可能不小心遗落了温暖的魔方;迷途的盲童在时光里颠沛流离。下一秒,不绝望就一定拥有希望。
天使在空中哭泣,泪水幻化成天空飞舞的雨滴;一袭红衣在雨中肆意的舞动,曼妙淑华;用心守护每个心中的信仰。
迷茫、困惑的时候,仰望天空的方向;低头脚下站立的位置。不抛弃亦不放弃,因为路就在前面,纵使千山万水、刀山火海;亦无所畏惧。
谁把流年暗偷换,老了英雄,白了少年头;阳光依旧温暖如初,声嘶力竭的希冀能够在高高的山顶拥抱清晨初升的第一缕温暖;那刻心恍然觉得了明亮了许久,用手中的笔把最美的片刻记录。
一切从零点开始,一直努力奔跑,一路跌跌撞撞;错综复杂中时常把自己陷落于兵荒马乱之中;最后大梦初醒,只不过是虚无飘渺的一次流浪。素年锦时,素色年华,彼岸盛开;锦时花残,杜鹃泣血;曼妙青春,盛大落寞;流年芳华,藏花埋梦。
肆意在此涂抹着杂乱的心情,没有所谓的崇高思想,亦没有高深的哲理;只为心情留个得以释放的圣洁之地;这一秒不失望,下一秒就有希望;继续未完的人生舞步,只要音乐在响起,就一定要继续跳的精彩…
静夜与晨曦
静夜安坐屏前,自家小屋中的轻柔音乐,漫散在小小的斗室。白昼中,因现实的无奈,而浮燥起来的心,在音乐的安抚下渐渐地沉寂了下来。思绪也随着窗外,流淌成无言的月光,而开始荡漾了起来。
静静的夜色。没有了白昼间的喧闹与混乱,没有了白昼面具下的争斗与阴谋。还原于本真的自我,在这静静的夜色中,面窗临屏,在音乐声中,放牧着自己的心情,欣赏着静夜的独韵之美。
虽然,这还不是万籁俱静的深夜,街灯闪烁,展示着都市夜生活的魅力。车人如流,涌动着人们对夜的渴望。尽管还是些许的喧嚣,但,这种在夜色下喧嚣,早已产生了一种质的飞跃。
白昼的喧嚣,是现实世界中,一种表象的,力的张扬。这种力,也许是欲望燃烧的烈火,也许是被扭曲灵魂的呐喊,也许是阴谋与爱情的交响,也许是无助与悲哀的叹息……而夜色下的些许喧嚣,也许依然延续着白昼中的那些因素。但,夜幕之下,繁星灿烂、明月如梦,在其催化之下,那种力,不再是一种浮燥,而是转化成一种稳健的潜流。晴空闪烁、大地朦胧,微弱与永恒的辩证,留给人们无尽的遐想。浮云悠扬,流星飞逝,淡然与瞬间组合的哲学,任由你的思绪驰骋。
浩瀚的夜空,一轮明月高悬天际,洒下一片清辉,将所有一切笼罩在银色的月光里。所有的景物都披上了一层薄纱,透着一种隐约的朦胧之美,朦胧不是一种虚空的梦境,朦胧中有多少的色彩被描绘;有多少的往事被回顾;有多少的希望被燃起。
美仑美奂的朦胧,有着其独特的感召力,如同山腰中拨散了,又会聚拢的云雾。在白昼中,人们在各种使人心烦意乱的噪音中,始终都无法理出头绪的心情。而在这朦胧的静夜里,内心的激流,却能够像涓涓的流水,通过笔端流淌到纸上,汇成一条理性的长河,奏响只属于自己的生命之歌。
白昼,天空一样有悠悠淡淡的云。然而,社会与家庭的双重责任,吃、穿、住、行、宿五味俱全的生活,那会有闲情去欣赏蓝天白云的优雅与闲适。只有在这静夜之时,还原了完全属于自我的灵魂。才会从云的千变万化的优美姿态中,去领悟那份本真的淡然。才会从夜色中读懂,白昼,无论阳光是如何的明媚,然而,它的走向的却是黑夜;黑夜,尽管是漆黑一片,可是,它走向的却是光明的人生真谛。
夜色早已由深变浅,虽然月轮在天,但,遍地却已无处可寻清辉。东方似乎有一个精灵,欲撩开那淡而无涯的夜幕。透过薄薄的云层,那个被人称之为“鱼肚白”的曙光,开始弥漫在朦胧的天地之间。晨曦的曙光是跳跃着的,犹如婴儿在母腹中的跳动,这种跳动传达的,都是一种崭新生命的开始。这种跳动虽然很微弱,但,就是这种平缓的基调,才使序曲充满着无限的魅力,只有留有余地的恰当铺垫,才能在须臾之间,使整个世界,奏起生命的交响。晨曦是柔和、清新与纯净的。也许就是拥有了这样的特质,风,才会在晨曦中褪去夜的沉郁,山,才会在晨曦中掀开夜的帷幕,而复归它们自然的洒脱与伟岸。
晨风轻拂,晨光熹微,健步慢跑。静夜的沉醉、现实的悲伤、思念与牵挂、冷寂与孤独,所有的萧索之意与幻化之梦,都随着那缕晨曦的曙光而暂行消逝。
人们都说太阳是驱赶黑暗的真神,而晨曦才是真正消灭黑暗的开路先锋。太阳虽然是光明的主人,而晨曦才是光明的殉道者。它自知微弱与短暂,没有能力去足使万物生长,它只是轻轻地抚开万物的眼睛后便悄然离去。
就是这样的晨曦,才让人放弃了痛苦的悲鸣,减轻了绝望的呐喊。因为,它让人知道牺牲与奉献,同样是一种伟大的人格。
第四篇:当前新闻文风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
当前新闻文风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
当前新闻文风存在哪些问题?症结何在?媒体改文风应该往哪儿改、怎么改?本文通过深入调研北京、上海、江苏、吉林、广东、湖南、陕西、四川等地的宣传部门和媒体单位,采访了多位业界学界专家和不同职业的普通受众,梳理了当前媒体改文风的理念和实践、学界和业界对新闻文风的疑惑、思考和建议,以期为媒体改文风提供参考。
一、当前新闻文风存在的问题
在中央的指导和推动下,当前新闻文风已经有很大改观。但是课题组调研发现,媒体在改文风的过程中,既存在没改到位的老问题,也存在“过犹不及”的新情况,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在“贴近性”上存在偏差。
当前很多主流媒体过分强调引导,按照惯有模式灌输,不顾受众感受,自娱自乐,造成受众流失。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媒体对自己的定位缺乏认识,对受众缺乏了解,甚至不在乎受众是谁、受众关心什么问题、什么是他们喜闻乐见的接受方式。很多报道是“命题作文”,记者并不清楚为什么做这个报道、报道做给谁看,只是赶紧把报道任务应付过去。
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立场不稳、“刻意迎合”的情况。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庆安认为,近年来主流媒体有迎合网络媒体和网络社会中少数人意见的趋势。更有甚者,有的媒体为了取悦受众,片面追求发行量、收视率,社会责任感淡化,将大众化、通俗化曲解为低俗化、媚俗化,迎合一些不良心理、庸俗趣味、低俗需求,而不是着眼于公众利益。
2.“长、空、假”“僵硬、雷同”等痼疾尚未根除。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李良荣认为,目前媒体上仍有不少“官话、套话、大话、旧话、废话”。如会议新闻过于注重程序性内容,摘文件、抄讲话,缺少深入挖掘;方针政策解读没有独立主张独立看法;报道生硬干瘪和套路化,缺乏生活气息。
经济新闻等类型的报道可读性差,饱受诟病,专业人士觉得经济报道业余,普通读者觉得太硬看不懂。如铺天盖地的经验报道、成就宣传,就事论事或无限拔高,缺乏对经济现象、热点问题深度分析和前瞻性把握;缺少人性化视角,从工作角度报道多,从经济生活、群众生活的角度报道少。有些报道不能当好“翻译”转变话语体系,学术气浓,生搬概念、堆砌数字,不注重解读。
同时,新闻来源单一,报道方式和策划方式简单化雷同化;记者“抄通稿、抄同行、抄网络”现象严重,导致很多报道尤其是重大活动报道常常是从标题、内容到结构都几乎一致,引起受众审美疲劳。
3.“失实”“失范”“失衡”的现象普遍存在。
有的报道为了吸引读者眼球,“合理想象”,甚至编造一些故事和细节。如典型人物报道任意升华拔高,强加心理活动、拼凑编造“豪言壮语”、加工整理书信日记等;一些娱乐新闻过分挖掘编造明星绯闻隐私;从网上扒新闻抢新闻的过程中,过分注重时效,求证不到位造成失实。
一些报道中语言规范缺失,在表述时随意夹杂英语等外来语、含义不清的概念和术语,过多引用网络用语。有的报道不注意把握分寸,违背新闻伦理,如过分渲染暴力、色情或凶杀场面,或将违法犯罪分子作案细节和公安民警侦查细节等“全景再现”造成不良引导等。
有受众反映,当前媒体报道覆盖面窄,不够均衡,如只关注城市居民的民生问题,不重视农民的民生问题。另外,有些热点焦点问题负面报道过于集中,缺乏冷静理性分析,把握不好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尺度,不能平衡报道老百姓呼声和政府的难处与积极举措,加重社会无助感,出现“媒体讲故事悲情化”“社会矛盾放大化”的趋势。
二、文风问题背后的症结透视
1.传播环境的冲击。
①新的传播方式凸显传统话语方式的滞后。新的媒介技术打破了原有的传受界限,使新闻信息的生产、传播、接受逐渐融为一体,传播的主客体区分不再那么明显,传统的点对多的传播方式让位于多点对多点的交互网状传播、裂变式传播,新闻信息呈现海量化、碎片化、即时化、跨时空等特征。主流媒体在终端拓展的过程中,新闻理念、报道内容、报道时效和表达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尚未适应新传播方式对话语方式的“革新”。②受众阅读习惯和阅读期待发生变化。在新媒体环境中培养出受众多元化的话语方式,并形成新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期待,对媒体有更多的审视眼光,而媒体尤其是传统主流媒体尚未适应这种新的表达方式和阅读期待。如2013年3月的“长春偷车杀婴”“黄浦江死猪”等事件,地方媒体的报道就受到不少网友的批评。此外,新传播技术带来的多元化信源,使得受众在对同一事件、同一题材的报道对比中,对传统主流媒体产生了审美疲劳。
2.媒体操作的不足。
①新闻理念和生产机制落后。一些主流媒体新闻理念僵化保守,生产机制死板低效,缺乏市场意识、受众意识和竞争意识,缺乏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导致文风积习难改。
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处徐永兵说,主流媒体在社会热点面前,“等”管理部门指令,自身缺乏主动性;重大事件前面,“靠”通稿应付版面,不思内容创新;经营困境面前,“要”财政补贴度日,不敢深入市场;分析原因时,统统“推”到体制机制上去,不从自身找原因。这种“等”“靠”“要”“推”的惯性思维已经成为媒体改文风的障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社教节目中心副主任靳雷认为,对改文风最大的挑战是习惯惰性。“按照原来的方式写,大家都会写得特别快,又不出错,但要用新方式呈现的时候就需要花比较多的力气。”
②人才队伍职业素养不够。一方面媒体竞争使得主流媒体人才流失严重,另一方面主流媒体内的人才队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日益严重。人才队伍的新闻理念问题长期得不到引导、适应新传播环境的专业能力长期得不到提升。
有的新闻工作者不注意学习,尤其是年轻的记者编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坚定、不了解中国社会基层,宗旨意识、基层意识淡漠,不关心主流价值引导,习惯于快餐式的阅读和传播,缺少“我为我的故事负责”的职业新闻人心态,“打工者心态”明显。
③部分媒体“走转改”不到位,在实践中缺乏“话语”自觉。“走转改”活动是让新闻工作正本清源、风清气正的有效途径。然而部分媒体“走转改”活动流于形式,削弱了“走转改”的应有意义。在话语体系的更新完善上,部分媒体重视不够,缺乏贯穿培训、采写编、考核评价等环节的具体规范和严格把关,有时甚至为了吸引眼球而有意纵容各种打擦边球的新闻“失范”,损害了主流媒体应有的话语体系和严肃定位。
三、对媒体健康深入推进改文风的建议
1.在新闻理念层面引领“改文风”——改文风要把握方向和原则。
①把握方向,坚守定位。媒体应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形成健康的文风观。在改进文风的过程中,应把握定位,立足新闻生产的专业性,实现视角、语态的转换。同时,不能为了“贴近”而片面“迎合”,要把握应有的基调和格调,在紧跟时代的同时更要有引领时代的追求。
②尊重规律,务求实效。在立足大局把握方向的前提下,媒体改文风不仅要解决新闻报道的篇章、语言、版面栏目等表面问题,更应着力解决文风背后的新闻生产制度、流程、评价标准以及新闻工作者作风和素养问题。
改文风需要尊重新闻规律,从规律中要实效。这就需要媒体直面问题,理性看待,理性表达,深入研究新时期的舆论生态,积极回应舆论关切,提升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比如,媒体应有更多直面复杂问题的选题,展示中国社会的复杂性,而非简单化地报道好人好事、揭露坏现象。
2.在新闻生产层面促进“改文风”——改文风应在新闻生产流程中形成机制。
①形成“市场倒逼采编”的内容生产机制。文风源于新闻生产机制的土壤。要将受众意识、产品意识、市场意识融入新闻生产流程,优化、重塑新闻信息采编发流程和发布模式,形成“市场倒逼采编”的内容生产机制,提升新闻信息采集、编辑、发布等各环节的交互性,促进文风的动态生成、更新。议题设置上,要在工作重点、社会热点和受众看点中找到平衡,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贴近舆论中引导舆论。
②在采集环节,深入走基层,增强贴近性。要深化走基层内涵,扩大走基层外延,贴近基层、贴近现场、贴近群众。走基层要深入,就要拒绝形式主义。此外,要增强受众意识,提高“走转改”的针对性。
③在写作环节,应增强新媒体意识。媒体应增强创新意识,积极探索新传播生态下主流媒体的内容构架和话语方式。具体说来,媒体可不断更新写作案例和细则,提高写作规范化水平;通过培训研讨等手段提升单体能力,赋予记者规范写作、创新写作的压力和动力,形成鼓励创新、兼容并包的写作氛围。这方面,很多主流媒体展开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尝试。如2011年6月新华社播发的“微博体通讯”《“向革命前辈借点勇气吧!”——互联网领军人物眼中的“红色奋斗”》引起的反响,让我们窥见话语方式创新的广阔空间和潜能。
④在编辑呈现环节,要适应双向传播模式,增强受众意识和交互意识。新兴媒体快速发展并逐渐跻身主流媒体,对传统新闻信息发布方式形成新的挑战。在编辑、传播、呈现上,要根据受众需求和载体特点、通过N次交互进行个性化、对象化、定制化内容加工和价值延伸,优化新闻信息内容结构、产品形式、话语方式,提升用户体验和受众评价。只有本着受众意识和交互意识,在文风上才会出现多维、多态的景观,从而最大化新闻价值,最小化传受距离。
⑤在评价考核环节,要打造更开放、更有效的评价考核体系。在考核评价环节,需要增强专业评审和受众评价的话语权,要加大贴近性、可读性等评价指标的权重,打造更具开放性、动态性、全面有效的评价体系,拉开考核层次,从而倒逼文风不断更新,形成文风生成与流变的良性循环,形成鼓励创新、包容多元的多样化文风。例如,对编发会议材料的稿件赋予低分,甚至可以不计入考核;加大对素材鲜活、观点独到、解读深刻的稿件的奖励力度。
3.在新闻表达层面落实“改文风”——改文风应该具体化为语言规范和表达方式。
①平衡严肃性和贴近性。传统媒体在网络议题和网言网语的冲击下,往往陷入传播自信弱化、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尴尬,或为吸引眼球盲目介入而“失态”,或因顾虑重重消极回避而“失语”,或为片面迎合而“失仪”。
媒体改文风,当然需要改变以往生硬僵化的话语方式,但是并不意味着一味“软化”甚至粗鄙化。所以,媒体一方面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学会网络表达方式;一方面要有自己的风骨,保持应有的严肃性和风格化。
②善用事实说话,慎用价值判断。缺乏客观姿态损害公信,缺乏理性态度损害“专业”,缺乏逻辑叙述无力“说服”。因此媒体应强化专业性,小心求证,逼近真相,而不要用价值和感情代替事实、削弱客观。尤其在当下网络舆论风生水起、鱼龙混杂、习惯站队的情况下,媒体更应强化调查求证、深度解读的核心竞争力,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用立场代替思考。
③善讲故事,慎讲道理。对于媒体而言,无论什么样的新闻题材,都要围绕讲故事来展开。《新京报》编委、深度报道部主任刘炳路认为:“不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要从新闻本身,从各种背景的、当下的以及未来的层面中找故事。”
“讲故事”的方式应该根据报道对象、报道时机等因素确定。比如:时政报道要让文本“软化”和增强接受性,加入背景性的内容;社会新闻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报道要克制,不能仅仅追求好看,争夺眼球,而是要体现理性、克制和大局观,多挖掘一些政治根源、政策解读。
④兼顾规范化和多样化。改文风要规范化,就是要细化要求,“有章可循”“有例可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郑保卫建议:“要对消息评论通讯等都有一些细则,让大家有一个规范”。如不要出现“据说”“大家说”等模糊表达,不要有过多的二手三手材料,规定必须深入采访当事人,等等,以制约采写编环节。此外,“评论要加强,学习短小精悍、直入主题、一针见血的表达方式。”规范化不意味着模式化,要警惕形成新八股。(课题组成员:白继红、王会、李成、谭林茂、刘丽琴)
第五篇:从问题出发 切实改进文风(小编推荐)
从问题出发 切实改进文风
张晓林
2013-3-1 10:07:14来源: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07日
现在,改进文风是个热议话题。人们对不良文风诟病已久,期待着清新朴实的文风扑面而来。不良文风弊端种种,其中一个人所共知的通病就是,一些理论文章言之无物,空洞乏味,味同嚼蜡。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不触及问题、不研究问题,没有问题意识,恐怕是其一大病源。改进文风,一定要从问题出发,直面问题、分析解答问题,给人以思想启迪。称为好文章、好文风的,这一点是少不了的。
为什么要提出从问题出发?这首先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性决定的。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书斋中的学说,是源于实践、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理论联系实际,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和本质,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和文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工作,实质讲的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分析解决问题。马克思说过:“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毛泽东讲:“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邓小平也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问题。”可见,具有问题意识,强调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他们的文章、讲话、书稿,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提出、分析和解答了人们所关心的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仅充满着理论魅力和真理力量,而且在学风文风上也堪称典范。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实践论》,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等脍炙人口的光辉篇章都是如此。马列主义经典作
家的著述很多,论述的主题也不尽一样,但在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提出、分析和解答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一点上则是相通的、共同的。从问题出发、直面问题、分析解答问题,既是著述写作要遵循的规范,理论研究宣传要恪守的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文风的鲜明标志;既是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优势的需要,也是改进文风、优化文风的需要。
从问题出发、具有问题意识,对于改进文风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常听到一些人抱怨,说文章写了没人看,搞理论的没市场。这个现象可能是存在的,也不排除社会和读者的因素在内。但是否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即所写的文章和所搞的理论是不是没有触及人们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是不是远离了人们的兴奋点和兴趣点?是不是存在大而无当、空洞无物的文风问题?这样提出和分析问题,也许更接近事情的真实,也更能促使我们积极地反思解决问题。对理论冷淡和疏远,以致发出“理论危机”的感慨,其实是一种误解。人们冷淡和疏远的,往往是那些无助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理论”,也就是无用、无帮助的“理论”,而不是理论本身。言之有物,言之在理,启迪人、教育人、引导人,帮助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理论,不仅不会受到冷淡和疏远,相反会受到追捧和崇尚。近些年,《理论热点面对面》的通俗读物,颇受热议,成为一个品牌。原因何在?就在于其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从问题出发,分析解答问题。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0多年来,我们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矛盾和问题也不少。为什么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却还有不少人下岗失业?为什么以前大家经济状况都差不多,现在却感觉收入和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已经销声匿迹的黄、赌、毒现在又沉渣泛起,滋生蔓延?为什么贪赃枉法、行贿受贿、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会比以前多?为什么暴力犯罪、抢掠偷盗的刑事案件经常发生,甚至还出现了黑势力、黑社会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困扰纠缠着人们,需要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和解答。
从问题出发,分析解答问题,既是理论本性的客观使然,也是读者受众的需求所在。
从理论本身看,理论无非是关于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的揭示,无非是对主客体来龙去脉、发展变化的说明。当然,理论有正确与错误、真理与荒谬、真实与虚假的区别,但所有这些都不可避免要涉及到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答,区别仅仅在于前者是正确、科学、真实地提出和分析问题,后者是错误、荒谬、虚假地提出和分析问题。自然科学理论如此,社会科学理论也是如此。一些人谈到的子虚乌有的鬼神、末世、轮回等虚假问题的奇谈怪论,说到底也是以虚幻的方式错误地提出和错误地回答了问题。不管愿意不愿意,理论总是和问题缠绕在一起,理论就是针对问题的理性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问题就没有理论。当然,从问题出发,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于同一问题,看法、阐述并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常有的事情。但是,这并不能排除和否定理论研究和创作要从问题出发,所有理论的分歧和争论只是在于提出和回答问题的角度、方式、内容、结果不同而已。正确的理论是对问题的正确思考,错误的理论是对问题的错误思考,片面、简单化的理论是对问题做了片面、简单化的思考和处理。因此,从事理论工作,或搞理论研究创作,要想出成果、有成就,就要改进文风,强化问题意识,捕捉和梳理问题,从问题开始,学会正确分析和解答问题。
从读者受众看,理论的价值和作用就在于启发和引导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人们需求理论、选择理论,就是要从中找到被问题困扰而百思不解的答案。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论选择,主要原因就在于所关心的问题不同。为什么不同的理论,会有不同的境遇、命运和经历,重要原因之一也在于对问题的立
场和态度,即是不是正确地提出和解答了问题。从某种程度来看,世界是由问题组成的,是问题的世界。历史,无非就是问题的产生、解决和消亡,因而问题更迭往复成历史;现实,也无非就是问题的存在和发展,因而问题复杂交错成现实。在生存和发展方面,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大发展大变革的今天,国际风云急剧变幻,国内发展改革任务繁重,国际国内矛盾错综复杂,新变化、新特点不断发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所有这一切都会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困惑、苦思、求索,已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正是一个接一个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缠绕、包围着我们,才迫使我们去思考、去求索,进而关注和需求理论。可以说,理论的需求程度和实现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是否正确提出和正确解决了人们和社会所关心的问题。没有问题意识,不关心和关注问题,不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的理论,势必不会得到社会和人们的关心和关注,势必没有读者和市场。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尖锐地批评教条主义理论,说它不如狗屎,狗屎还能肥田,教条主义毫无用处。这样尖锐的批评和形象的比喻,对于回避问题、空洞无物、堆砌文字的不良文风来说同样是适用的。
从问题出发,在理论研究创作中不能算是小问题、一般问题,而是涉及世界观、方法论的大问题,是改进学风文风的大问题。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和出发点是什么?是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际”就是“实际问题”;“具体情况”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分析具体问题”。没有问题意识,没有具体问题,也就没有实际、没有具体情况。我们常讲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就是在讲理论要联系实际问题,要从实际问题出发。因此,从问题出发,分析解答问题、促成问题的解决,对于实际工作来说是涉及世界观方法论的思想路线问题,对于搞理论研究宣传的来说,同样是涉及世界观方法论的思想路线问题。我们说,文风是作风、党风的体现,文风的核心问题就是作风、党风,其道理也就在这里。毛泽东曾生动形象地运用“有的放矢”的典故来说明理论的应用和文风,“的”就是问题,“矢”就是理论,要用“矢”去射“的”,也就是要用理论去说明、解答问题。还说,“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所以,从问题出发,分析解答问题,既是端正文风、改进文风的需要,更是端正世界观方法论,改进作风党风的需要。从这个高度看问题,革除和避免空洞无物、枯燥乏味的不良文风就会有较大的动力和力度,改进文风就有了自觉性和坚定性,就会收到成效。
当然,强调问题意识,强调从问题出发,分析解答问题,以此改进文风,仅此一点还是不够的。还有问题是否找准了?分析解答是否正确?有没有理论说服力?等等一系列问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出发、有开始,才有以后的路,才有结果和完成。强调问题意识,强调从问题出发,分析解答问题,对理论研究创作来说,对涤除学风文风的弊习来说,无论如何是对的,所具有的推动力量和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作者系求是杂志社原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