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化建设半年总结
信息化建设2011年上半年总结
在2011年上半年,公司严格按照川通服的统一部署,最大可能地发挥现有设备、技术力量,搞好信息化,努力把好组织实施、资金保障和人力支撑等重点环节,着力推进物业ERP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省管项目管理系统的实施,先后完成了西信项目物业ERP的实施及省管项目管理系统期初项目数据清理及财务往来数据的的导入工作。现将上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省管项目管理系统
省管项目系统根据川通服的统一部署,各专分公司必须在今年7月底之前上线,我公司前期由于业务繁杂及物业管理的特殊性川通服同意我公司暂缓实施并通过实施物业ERP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接口工作完成我公司项目管理系统的实施,但公司ERP实施项目组详细调研省管项目系统各功能模块后发现如要实现ERP数据接口相当于重新按照省管项目为模板重新仿照省管项目系统开发,这样就严重浪费了公司人力、物力及财力,画蛇添足做无用功还不如直接使用省管项目系统,于是将此情况汇报公司领导后,于6月初成立公司项目管理实施小组,公司项目管理实施小组克服时间紧、项目数据清理量大、任务重的情况下在公司各部门特别是市场部、业务部、财务部、综合部相关岗位员工加班加点不计报酬终于在本月15日完成项目及财务往来余额数据清理工作和公司项目流程设置工作并成功导入省管项目系统为公司实施省管项目系统打下了夯实基础。下一步将组织公司各部门、各分公司员工进行省管项目的操作培训,实现公司项目管理、预算管理、员工日常费用报销的信息化管理逐步取消手工流程实现公司流程管控的电子化。
二、物业ERP信息系统
◆物业管理ERP实施推进情况
1、西信项目已经完成秩序维护管理、环境维护管理、客户管理、报修管理等物业专业化模块的实施,目前运行情况良好。现正在以西信为模板积极推进省电信项目、二枢项目、新华项目、武侯政务项目、高新项目物业专业化模块的实施,目前已完成以上项目各专业数据导入进ERP各专业模块工作及部分培训工作,其余物业项目因项目组织架构不全或所管项目非全业务如完全按照ERP现有架构推进将使项目管理员陷入被动的数据处理中,故现正在请软件公司修改软件简化流程,等软件修改完毕再逐步在这些项目实施;
2、综合管理已启用公文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印章管理、工作计划等模块目前运行情况良好,采购模块流程已梳理完毕,近期将启用并开通各物业项目和专业分公司接口,实现采购电子流程化;
3、人事管理流程及表单已经梳理完毕、数据也以导入ERP系统近期将启用并逐步向各物业项目和专业分公司开通二级人事管理模块达到与总部数据同步;
4、业务管理已完成日常检查管理模块的培训和在各项目上线工作,其余模块暂未实施;
◆取得的效果
1、提高了工作效率,简化了部门关系。现已经可以通过ERP平
台完成印章申请、部门协作、公文流转及查询、资产申购及查询等功能。软件弹出式的提醒窗口随时提醒使用者未完成或需要处理、回复的工作,避免的工作的延误和遗忘;
2、西信项目通过ERP实施已完成报修、会议预定、订餐管理、秩序维护、环境维护、设备档案的电子化流程管理,解决了传统的手工记录数据的笔误和低效率的手工记录提高了项目工作效率;
◆存在的问题
1、已启用物业管理模块的项目除西信外、高新、省电信外,其余项目在实施中常以人员安排不过来、工作忙等客观因素为理由从而造成进度较慢不能完全按照公司统一计划完成ERP实施工作;
2、ERP培训工作中,出现反复培训仍然不懂操作情况。特别是金沙物业分公司配合较差,造成效果非常不理想,并且出现个别调研、培训分公司经理到项目主任一个都未到的情况,使实施工作进展非常困难;
3、ERP实施小组督促力度不够,已经上线的模块未督促积极使用,造成实施滞后,各部门,分公司不重视;
4、在ERP实施中项目小组计划性较差,常因为系统故障或报修而耽误实施计划。致使实施进度无法按照计划执行;
5、ERP使用中,出现问题以及良好的建议不主动汇报,在实施小组到现场的时候才提出,使ERP项目建设系统完善滞后;
◆改进措施
1、严格考核,对已经上线并完成培训的物业模块,由项目实施
小组出考题对分公司经理、项目主任、操作人员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成绩报公司人力部备案对考核不合格的员工按《四川新华物业有限公司IT信息系统考核及管理办法》的相关条列处理;
2、加强ERP实施在各项目实施力度,及时跟进并督促项目人员使用和操作系统;
3、按计划实施,除因不可逆转的原因(如:软件修改、系统错误)外,不改变实施计划;
4、奖勤罚懒,对ERP使用中提出良好的建议的部门或个人予以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第二篇:学校信息化建设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学校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大力推进加强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建设,创立校园网络平台,让学校党员及时了解和掌握党的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用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借用信息化手段,发扬党内民主,积极发挥每个党员的监督作用,防止党内腐败现象滋生,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改进中加强、在转变中适应、在发展中提
高。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对信息化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开展的积极性。以信息化带动学校各项事业的现代化,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从而实现学校跨越式的发展,为建设人民满意学校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清醒认识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建的重要性
1、加强学校党委信息化建设,实现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党的指导思想能否与时俱进,事关党能否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及时解答时代发展所提出的新课题。如果依旧利用传统的信息传播手段,将难及时准确地学习和领会党的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更难用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指导学校党委的实践工作。加强学校党委信息化建设,使党员教师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及时学习和领会党的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2、加强学校党委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基层党组织民主化建设。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加强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建设,通过网络化手段,让党员及时准确了解党的活动方向,参与党的各项事务,我们党才能更加深入群众,随时随地倾听群众心声,我们的事业才能获得最可靠的力量源泉,各项决策才能获得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当前,我们面临着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必须靠集体的智慧,靠全体党员群策群力、同心同德。
3、加强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建设,防止教育腐败现象滋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工作、生活和所处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队伍的党员总体是好的,但也滋生了一些腐败现象。要有效地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首先必须解决党员干部的思想问题,必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洁从教教育。加强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建设,借助现代信息化手段,教育和引导党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巩固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加强学校党委信息化建设,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等手段,加大对腐败现象的宣传和教育力度。通过各种信息化手段,使人民群众能及时地对腐败现象进行举报、检举、揭发。
总之,信息化建设是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力手段。我们必须着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使基层党员能及时准确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基层组织真正发挥战斗堡垒和核心作用。
二、加强阵地建设,保障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党员活动阵地是基层党组织开展党的建设的重要物质载体,加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措施和途径,是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事关党的执政基础。通过规范建设内容,加大经费投入,扩建党员活动室,充分发挥作用,党员活动阵地基本达到规范化,打牢了基层党建工作的物质基础和阵地基础,使广大党员学习有场所、活动有阵地,作用发挥有舞台,构筑了属于党员自己的“家”。
在党员活动阵地的建设工作中,以实现党员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为目标,坚持高标准设计,多功能考虑,因地制宜,提高阵地建设档次、不断丰富党员活动室的使用功能。一是严格标准。校党委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切实加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本着“完善功能、一室多用”的原则,严格按照整洁美观、设置合理的要求,规范党员活动阵地建设。目前已建成的党员活动室基本达到了“有一间活动室、有一套党员电教设备、有一批书报学习资料、有一个宣传栏”的硬件要求。二是加强管理。各支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室管理制度,明确了活动室管理人员。规范党员活动室的管理活动开展实效化。
在抓好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工作中,始终把发挥党员活动阵地的作用放在首位,以党员活动室为载体,为党员的教育、管理、活动提供条件,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一是把党员活动室与党员活动紧密联系,以党员活动室为阵地,健全和改进党的组织生活形式,使组织生活正常化,阵地建设与发挥党员作用有机结合,将活动室的作用通过党员活动辐射到广大群众中。二是以党员活动室为平台,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广泛开展对党员、干部、群众的培训活动。在范围上,不仅注重在职在岗党员的教育培训,而且还积极组织群众学习;在内容上,不仅注重进行政治理论学习,还举办讲座、培训等;在形式上,不仅有文件学习、党员电教还邀请专家举行讲座,通过拓展范围、丰富内容和形式,加强了对党员的教育,提高了党员素质。三是以党员活动室为载体,参与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扩大了党员活动室功能,利用党员活动室召开党员代表会议,体现“一室多用”。
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党员活动阵地建设的工作中,党员活动室正逐步成为党员群众政治学习的中心、思想教育的阵地、传授知识的课堂、参政议事的场所。通过深化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努力规范党员组织生活,促进了党员学习、组织活动正常化、经常化、规范
化、制度化,增强了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了党员的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自觉性,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的带头作用。
三、利用现代化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
1、领导高度重视,组织落实到位。学校领导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是学校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是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为确保学校信息化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我校专门成立了由校长、党委书记亲自挂帅,副校长及相关的中层领导等7人组成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各人分工明确,各施其职,共商学校信息化发展大计。领导小组成员定期碰头,交流开展的活动与具体工作设想。并建立从校长室到各处室、各教研组年级组直至各班级的信息教育管理网络;进一步加强信息中心的建设,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与工作责任心,充分发挥他们对学校信息化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作用。
2、硬件先行,不断改进设备设施,为信息化的实践运作提供物质保障。近两三年来,学校集资,开始了以校园网络建设为龙头的信息技术革命。建了多个多媒体电化教室、个视听阅览室,以及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所有教室、办公室、专用教室都能实现宽带上网,目前,学校的计算机房、电子视听室、多媒体教室使用率高,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为教师走上信息化之路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软件紧随,不断增强意识,转变观念,为信息化的实践运作注入强大动力。我校网站建立了独立的网站地址,学校的党建网页全部改版,开设党建园地、电子政务、校务公开、校园论坛、校园快讯、校园公告、管理部门、教育特色、以及师生主页等窗口,有专人负责,定期更新网页,学校的通知、提示、文件及资料等都在网上运行。校网站已成为校领导与普通教职员工,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长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同时它也为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平台和契机。
4、加强师资培训,努力提高运用水平。我校在推进软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这不仅包括我们的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网管人员要定期参加培训,以提高网络运行安全和效率,而且对非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党员教师进行全员信息技术培训,全校党员教师已进行多次信息技术专业与网络基础的培训和考核,极大提高了网上工作效率。
四、当前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由于经费不足,导致计算机的数量不足,档次不够,软件配备不足。设备陈旧的问题严重而普遍,特别是学校的服务器,目前只有一台,不能很好的满足学校的网络运行,有时会导致网速慢、不稳定,甚至上不去网等现象。在这种情况只有增加教育资金投入,合理使用专用经费,改善现代化教学设备。从计算机教育的长远有效发展来看,协调投入在硬件、软件及人员培训几方面的资金比例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提高资金和设备的利用率。
2、目前我校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共六人,有四人任课,因计算机也是会考科目,也为了遵循素质教育的原则,不能忽视这个科目,剩余的两人一个主要负责教务处的学籍管理,考试成绩的上分、分班等工作,另一个主要负责学校机器的维修等。这样,管理党建网络的人员相对不足,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护、更新和完善党建网页,导致了一些避免不了的问题。
3、大多数党员教师都是学校教学骨干,担任班主任工作,许多党员教师还要超课时所以学习时间不是特别充足,只有靠挤时间来完成学习和交流。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许多党员教师疾病缠身,但是党员教师还要带病坚持上课,这样的工作效率会下降,因此我们要着力解决这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党员教师提供更有利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时间。
五、发展方向和对策思考
(1)建立党员信息库。一是党员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①党员的自然状况:如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健康状况等一系列基础个性特征;②党员的知识存量:包括受教育程度、专业、学历、学位,以及所取得的各种资格证书、职称等;③党员的职业经历:包括干部在个人职业生涯中形成的一些历史信息,如担任何种职务,以及任职时间、总体评价等;④党员的心理状况:如兴趣、爱好、积极性高低及心理承受能力等;⑤党员的家庭背景及生活状况。二是党员的动态信息。这是干部信息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是从党员所属部门、岗位、职位、绩效中记录下来的信息,包括德、能、勤、绩等方面的内容,以此作为对一个党员奖惩、任用、晋级等的基本依据。具体包括:党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党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业绩等。三是各方面对党员评价的有关信息。包括与党员工作关联度较高的上级、同级、下级、群众等对党员的评价。具体包括:党员的年中与年末考评信息、党员的随机考评信息、上级对党员工作的评价、与党员工作密切相关的领导对党员工作的评价、群众对党员工作的评价等。
(2)加强管理培训,实现信息化建设齐步推进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最关键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观念问题。我校党委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在工作机构设置、技术人员配备、经费投入、有效管理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领导要牵头和协调工作,制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分步实施计划。同时,明确职能科室,配备专业人才,加强对县级组织部门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管理协调和技术指导。还要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这项工作,为推动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是加大投入,分步实施。资金问题始终是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难题之一。要按照“分步到位,逐年推进”的发展思路,多渠道妥善解决信息化设施经费问题。在信息化建设的项目投入上,要确定投资的重点、范围和投资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筹集资金,确保信息化建设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三是强化培训,提高素质。信息化建设不是简单的文字处理,而是在办公自动化基础上,逐步实现多媒体办公、“无纸”和远程办公。这对于广大组工干部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因此,要把技能培训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通过选派技术人员赴先进地区学习、邀请专家授课、在岗自学和经验技术交流等形式,提高党员息技术的整体素质。同时要强化广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触网”意识,选聘本单位、本部门具有较高专业技术的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担任网页制作、信息采编、内容更新、技能培训等工作,引导他们共同“织网”,建立一支懂业务、会电脑、掌握网络技术的新型组工干部和党员队伍。
四是健全机制,规范管理。一方面,要强化制度建设,建立网站管理制度、汇报制度、监管制度以及系统维护责任制等一系列严密、高效的网络信息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加强与专业部门、安全部门的经常性联系,做好网站的维护和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和制止对网站的恶意攻击行为,不断提高网站的安全性、可靠性,使信息化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提高组织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第三篇:信息化建设2012总结
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一、基本现状
目前,我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主要包括XX人社局、XX就业局、XX就业训练中心、XX职业介绍中心、县妇联、县工会、县团委、26个镇乡劳动保障所、60个社区(家委会)就业服务站、319个村级就业服务站、县XX人力资源公司及县XX职中、XX二职中、XX校等12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有就业服务信息需求的专兼职工作人员近500余人。
连接XXX就业局、XXX就业局及26个镇(乡)劳保所的办公自动化框架基本形成,运行的办公系统有XXX就业服务信息化系统、XXX就业局办公自动化系统(OA系统)、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失业保险管理系统和XXX“中加项目”网络系统。各职介、培训机构及社区就业服务站互联网基本畅通,但无专网连接。319个村级就业服务站无电脑设备、未实现互联网接入。县内就业服务信息资源通过“中加项目”网络平台可实现有限、简单的跨部门数据交换和共享。
二、就业E通工程
按照市就业局的统一部署,依托XXX就业服务信息系统、中国电信“互联网网络和天翼3G智能手机”建立行业VPN专网,在就业系统内网与互联网交叉关联的基础上,通过天翼3G智能手机获取随机验证码,实现固、移融合的互联网接入,提升就业系统内部网络信息传递的实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就业信息共享。实现县就业局、26个镇乡劳动保障所及15个重点社区共69个点的虚拟VPN接入。
三、信息化平台建设
1、打造电子化办公平台。对会议通知、文件传递以及报表处理等要求一律使用电子文档,通过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和OA系统办理,提高办公效率,降低办公成本。
2、打造外网服务平台。积极筹措资金,在资金保障前提下,力争至2015年,县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26个镇乡劳保所、60个社区(家委会)服务网点均设置自助式服务终端设备(电子显示屏或触摸屏);其中,2013年配置4个镇乡;2014-2015年配置其余22个镇乡和60个社区(家委会);逐步为319个行政村配置电脑等办公设备。同时,依托市人力资源服务网站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如下服务(根据市局网站建设进度):
3、打造业务经办平台。建立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失业管理子系统、就业管理子系统、就业援助子系统、职业介绍子系统、失业保险子系统、职业技能培训子系统、大学生就业创业子系统、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子系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代理子系统。其中,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处理各子系统共有的基本信息,处理结果为各子系统所共享。其他子系统各自处理相对独立的专项业务。
四、信息化制度建设 为加强对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的领导,现已成立由邹文鸿局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就业服务信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信息办公室,配备了专职信息网络管理员,具体负责信息化建设工作及就业管理系统的运行、电脑维修和维护。
1、定期通报制度。各股室股长、中心主任、经办人员坚持收集掌握工作情况和系统运行情况,并及时汇总上报。
2、信息简报制度。坚持以信息简报形式,向市局业务股室、县人社局领导、局领导报送工作及业务进展情况。
3、业务跟踪制度。全程跟踪,提供高效、可行、安全、及时的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确保业务办理与信息化管理同步进行。
4、考核上岗制度。对须联网办公的岗位,其工作人员需要接受专门的技术操作培训,经考核获取软件操作资格。
5、奖惩制度。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工作情况作为考评和确定支持帮助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
6、严格执行《XXX就业服务联网业务应用操作规范》。建立健全网上数据更新目标责任制,坚持“谁操作,谁负责”,确保及时更新、数据有效,各个模块的核心数据指标不得出现空缺。做好数据分析,定期对网上生成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或及时调整,确保数据间的逻辑性、准确性、有效性。
7、完善就业服务各项业务办理操作规程。健全业务软件系统管理与使用的岗位责任、网络管理、数据更新、信息监测、成果应用、质量管理和审核等制度,将经办责任落实到机构、到岗位、到经办人。
8、整合资源,创新发展。将公共就业服务领域的各类应用系统、硬件设备纳入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并对设备、数据、系统等资源进行有效的升级和整合,使之与就业服务工作紧密结合,解放思想,创新推动,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有效开展。
第四篇:信息化建设总结
信息化建设总结
(一)为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我校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
我校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制定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计划并予以认真贯彻实施。在本学期的学校工作计划中,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期末的工作总结中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学校还建立了以校长牵头,教导处人员、总务处人员和信息老师在内的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商讨学校信息化工作。为了保证信息技术课的正常开展,由1名兼职教师担任3-5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师。
硬件建设是学校信息化建设基础。我校拨出资金,加大投入,实现宽带接入,开通校园网。学校现有学生用电脑30台,与在校学生数之比为1:8,建成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师办公室有一台多媒体计算机,并实现了校内互通,还可直接上Internet。
我校在加大投入,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也重视了软件建设。在课程设置上,我校从3-5年级均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保证正常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并根据课程计划,教会学生上网,浏览儿童网站。另外,我校中青年教师基本都能使用计算机或者网络进行多媒体教学。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学,还利用PowerPoint,纷纷自制多媒体课件,用于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网络进校园后,网络安全尤为重要。我校重视校园网络管理工作,制定了规章制度。学校还对师生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校园网络运行高效、有序。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校现有信息技术兼职教师1名,承担了3个教学班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学校组织教师进行了相应的校本培训,效果良好。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我校积极努力,创设条件,有了一定的成效。
以上是我校在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我校将继续努力,为争创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而努力。
信息化建设总结
(二)自去年10年月份以来,廊坊市信息化办公室按照省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和有关通知要求,一方面,积极向市政府领导汇报信息化建设情况,正式递交了《关于信息化建设情况的汇报》材料,努力争取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在思想上,增强了自身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工作中,自我加压,锐意进取,努力开创我市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㈠编制完成了《廊坊市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目前,此规划已发至各有关部门正在进行修改、完善。
㈡初步完成《廊坊互联网(LFnet)总体设计方案》。该方案包括系统问题的提出、系统设计原则及目标、网络结构设计、服务功能设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施体制以及效益分析等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行性。项目总投资 157万元人民币,涉及我市23个委、办、局。市信息办正在起草《关于建立廊坊互联网的请示》,报市政府审批。㈢电子信息产业调查工作已近尾声。按照省通知要求,我市对全市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做了一次全面深入的调查,这在我市还是第一次。目前,开发区和民营科技企业调查和汇总工作已经完成,数据输入软盘工作正在进行,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已形成初稿。
㈣我市市县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工程全部竣工。8月8日,我市320公里市县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工程全部竣工,单项投资600万元,使我市在全省11个市中第一个提前完成省市县三级有线电视光缆铺设工程,大大增强了我市的有线电视光缆通信功能。㈤数字数据通信网取得新进展。我市邮电系统自去年下半年开通CHINANET节点以来,上网用户迅速增加。去年用户已达一百多户,今年预计可达七百余户。同时,在INTERNET网上开通廊坊热线,使之成为向世界展示廊坊的一个窗口。
㈥积极拓展信息服务领域。组织市信息中心、邮电局等有关单位,积极参加政府举办的各种大型招商活动,通过现场演示、咨询服务等方式提高信息网络服务的知名度。
与此同时,我们还多次承办市委、市政府转来的有关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如答复人大、政协代表提案等,得到了领导的好评。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信息设备制造业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团和名牌产品。就我市而言,可以归类为信息产业的产品仅有四、五种,而且产品竞争力差、市场占有率低。二是信息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上网的信息产品少,高质量和能带 来高效益的信息更少。同时,由于信息系统建设受条块分割的影响,各层次信息活动联系交流少,信息资源彼此不能共享。三是信息市场发育还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四是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亟待加强。现有的人才结构与发展的需要还很不适应。
三、明年工作设想
**年全市信息化工作要点是抓好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服务业建设、廊坊互联网工程、通信传媒网络建设、信息设备制造业、重点金字工程建设。
㈠信息服务业。完成日贷项目二期工程,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宏观经济预测系统、企业和产品信息系统和价格信息系统等。
㈡廊坊互联网工程建设。建成以廊坊经济信息中心为网络中心,连接我市各委、办、局和部分区市县的开放性的互联网络平台。形成连接我市各行业、各部门的经济信息的枢扭,实现同城信息,本地交换。
㈢信息设备制造业。以现有企业为基础,引导其调整产品结构,尽快拿出有发展前景的拳头产品。
㈣金字系列工程。金关工程:到99年底,将我市外贸系统内部网络与外经贸系统卫星专用网联接,完成三级网络的建设。金卡工程:在市区建立连接廊坊市人行与各商业银行的广域网络(城市网CN)。非银行卡工程:优先在商业、旅游、工商、税收、公安、医疗、社会公共服务等行业,大力发展以IC卡为主导的非银行卡应用系统。
㈤通信传媒网络。建成以公用数字数据网(DDN)为主的数据通信网。㈥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网。主要在多功能开发上做文章。如图文电视、电视会议、远程教育等。
四、对策与建议
㈠、加快我市信息化建设进程,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要努力提高全民的信息意识,形成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信息化建设的舆论氛围。㈡、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充分运用政府影响力度及其重要信息市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体系。研究建立廊坊市信息化建设基金,为信息化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㈢、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一是建立生产和控制信息系统,大力推广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微机控制系统,提高传统产业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率。二是建立生产调度信息系统,提高指挥调度生产的科学性和时效生。三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对整个企业的生产、营销等业务信息实行集成管理,并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等。四是建立经营决策信息系统,依据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对企业的营销策略和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决策支持。
㈣、大力加强信息标准化建设。一是建立健全信息技术标准支持体系。建立全市信息化标准体系和标准的计算机检索与服务支持系统。二是建立信息化系统质量保证体系。按照国际能行的ISO9000族标准指导全省信息化系统的质量工作。组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论证工作。三是提高全员标准化意识。加强标准化专业人员与信息系统专业人员的结合,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信息标准化队伍。
㈤、加强信息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改革专业和课程设置,提高中等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水平。二是搞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把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主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三是搞好再职人员的再教育和再提高,及时更新现有技术人员的知识和素质。
㈥、加强对信息化规划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宏观管理。一是充分发挥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组织实施规划,研究投资、技术、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协调各方面关系,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加强政府对信息市场的宏观管理,加快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进程。三是建立健全目标考核管理机制,制定各级各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量化指标,纳入全市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分解落实到各区市县和市直各部门,严格奖惩。
信息化建设总结
(三)自去年10年月份以来,廊坊市信息化办公室按照省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和有关通知要求,一方面,积极向市政府领导汇报信息化建设情况,正式递交了《关于信息化建设情况的汇报》材料,努力争取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在思想上,增强了自身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工作中,自我加压,锐意进取,努力开创我市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㈠编制完成了《廊坊市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目前,此规划已发至各有关部门正在进行修改、完善。
㈡初步完成《廊坊互联网(LFnet)总体设计方案》。该方案包括系统问题的提出、系统设计原则及目标、网络结构设计、服务功能设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施体制以及效益分析等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行性。项目总投资 157万元人民币,涉及我市23个委、办、局。市信息办正在起草《关于建立廊坊互联网的请示》,报市政府审批。㈢电子信息产业调查工作已近尾声。按照省通知要求,我市对全市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做了一次全面深入的调查,这在我市还是第一次。目前,开发区和民营科技企业调查和汇总工作已经完成,数据输入软盘工作正在进行,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已形成初稿。
㈣我市市县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工程全部竣工。8月8日,我市320公里市县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工程全部竣工,单项投资600万元,使我市在全省11个市中第一个提前完成省市县三级有线电视光缆铺设工程,大大增强了我市的有线电视光缆通信功能。㈤数字数据通信网取得新进展。我市邮电系统自去年下半年开通CHINANET节点以来,上网用户迅速增加。去年用户已达一百多户,今年预计可达七百余户。同时,在INTERNET网上开通廊坊热线,使之成为向世界展示廊坊的一个窗口。
㈥积极拓展信息服务领域。组织市信息中心、邮电局等有关单位,积极参加政府举办的各种大型招商活动,通过现场演示、咨询服务等方式提高信息网络服务的知名度。
与此同时,我们还多次承办市委、市政府转来的有关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如答复人大、政协代表提案等,得到了领导的好评。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信息设备制造业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团和名牌产品。就我市而言,可以归类为信息产业的产品仅有四、五种,而且产品竞争力差、市场占有率低。二是信息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上网的信息产品少,高质量和能带来高效益的信息更少。同时,由于信息系统建设受条块分割的影响,各层次信息活动联系交流少,信息资源彼此不能共享。三是信息市场发育还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四是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亟待加强。现有的人才结构与发展的需要还很不适应。
三、明年工作设想
**年全市信息化工作要点是抓好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服务业建设、廊坊互联网工程、通信传媒网络建设、信息设备制造业、重点金字工程建设。
㈠信息服务业。完成日贷项目二期工程,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宏观经济预测系统、企业和产品信息系统和价格信息系统等。
㈡廊坊互联网工程建设。建成以廊坊经济信息中心为网络中心,连接我市各委、办、局和部分区市县的开放性的互联网络平台。形成连接我市各行业、各部门的经济信息的枢扭,实现同城信息,本地交换。
㈢信息设备制造业。以现有企业为基础,引导其调整产品结构,尽快拿出有发展前景的拳头产品。
㈣金字系列工程。金关工程:到99年底,将我市外贸系统内部网络与外经贸系统卫星专用网联接,完成三级网络的建设。金卡工程:在市区建立连接廊坊市人行与各商业银行的广域网络(城市网CN)。非银行卡工程:优先在商业、旅游、工商、税收、公安、医疗、社会公共服务等行业,大力发展以IC卡为主导的非银行卡应用系统。
㈤通信传媒网络。建成以公用数字数据网(DDN)为主的数据通信网。㈥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网。主要在多功能开发上做文章。如图文电视、电视会议、远程教育等。
四、对策与建议
㈠、加快我市信息化建设进程,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要努力提高全民的信息意识,形成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信息化建设的舆论氛围。㈡、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充分运用政府影响力度及其重要信息市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体系。研究建立廊坊市信息化建设基金,为信息化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㈢、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一是建立生产和控制信息系统,大力推广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微机控制系统,提高传统产业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率。二是建立生产调度信息系统,提高指挥调度生产的科学性和时效生。三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对整个企业的生产、营销等业务信息实行集成管理,并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等。四是建立经营决策信息系统,依据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对企业的营销策略和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决策支持。
㈣、大力加强信息标准化建设。一是建立健全信息技术标准支持体系。建立全市信息化标准体系和标准的计算机检索与服务支持系统。二是建立信息化系统质量保证体系。按照国际能行的ISO9000族标准指导全省信息化系统的质量工作。组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论证工作。三是提高全员标准化意识。加强标准化专业人员与信息系统专业人员的结合,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信息标准化队伍。
㈤、加强信息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改革专业和课程设置,提高中等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水平。二是搞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把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主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三是搞好再职人员的再教育和再提高,及时更新现有技术人员的知识和素质。
㈥、加强对信息化规划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宏观管理。一是充分发挥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组织实施规划,研究投资、技术、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协调各方面关系,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加强政府对信息市场的宏观管理,加快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进程。三是建立健全目标考核管理机制,制定各级各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量化指标,纳入全市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分解落实到各区市县和市直各部门,严格奖惩。
第五篇:信息化建设总结
信息化建设总结
管理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特别是我们传统的建筑施工企业,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序,管理达到一定水平之后,靠什么进一步探测、发现并去除管理上的积弊,确保企业在经济浪潮中乘风破浪的前进,是我们长城集团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建筑市场正在形成整体开放格局,建设大型企业集团,发展集团企业规模经济、增强综合实力、争他一流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已成为我们长城公司在新时期面对继西部大开发,国家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策后的主要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股份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这一决策将推进并加快产权制度改革的步伐。加之国家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后,工程建设项目的无底价发包、合理低价发包,使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少,经营难度越来越大,如何通过高质量的管理来适合低价位的工程是我们要尽快研究和解决的课题。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一个先进的管理系统它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信息系统做支撑,否则理念再先进也是落实不到家的。
在2000年伊始,公司领导明确提出了全面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促进长城公司的调整改造,应对外部市场竞争和内部管理创新的重大举措。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构加“长城公司”再创辉煌的支点,并依托集团下属长城新奥智能网络工程公司的IT人才和施工专业人才的优势,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创办了“新奥软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集团的信息角。同时软件公司还利用自身的条件,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软件研究所建立长期的技术和产品互补合作伙伴关系。为长城公司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打下了一个坚实且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我们长城公司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除了在:
1、对办公地点进行网络综合布线及两个机房进行标准化装修;
2、计算机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
3、应用软件的采购与开发;
4、外部网站的开发与建设;
5、对员工开展信息管理的培训。等几个方面进行投资建设外,我们还实现了五个大突破:
一、实现了一个定位目标
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实现了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提高了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打造了两个管理平台
通过对计算机、软件产品、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系统集成,打造了企业级智能办公管理信息平台和项目级管理信息平台。企业级管理信息平台主要由(通知公告、电子邮件、信息发布、收发管理、发文管理、会议室管理、工作计划管理、个人事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考勤管理、车辆管理、用款管理、办公用品管理、资产管理、图书管理、档案管理)等若干模块组成。能够对办公和日常事务(行政、业务)的信息广泛集成和充分运用。能够按个人、部门、事项进行自动分类管理。对日常工作及各荐事务进行详细的记录、统计、提高管理水平,为公司决策提出信息支持。通过各种分类的查询,能够对每个部门、每个人以及每项工作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例如:对一位员工能够查询到个人资料、考勤情况、外出次数、一段时间内每项工作列表、支出费用情况等„„。而每一小项又能知道详细情况,如:外出去向、时间长度、办理的事情。又如用款也有详细的用途,对于部门希望能作对部门内各种信息的记录、统计、查询。项目级管理信息平台主要由(项目基本信息、文档管理、合同管理、技术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物资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项目月报、项目竣工报告)等模块组成。是对项目管理的每一个过程遵循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管理
信息平台,能够形成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闭路循环。使人们企业的资源能够合理的分布和有序的流动。为我们建设的工程项目进行一个从概念到实施的全方位的计划、控制与协调,以满足项目建设的计划要求。可实现在限定的时间内,在限定的资源(投入资金、劳动力、设备、材料等)条件下,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尽可能低的费用(成本或投资)圆满完成项目任务。
三、形成了三个信息化
1、数据的信息化,实现了日常办公信息、客户资料、合同文件、工程信息等以数据的形式进入到管理系统中,可以用来统计分析、查询管理;
2、流程的信息化,实现了各个管理环节用管理系统贯穿起来达到文件的流转和数据的交互;
3、决策的信息化,通过对信息化的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运用一定的计算模型,达到辅助决策的目标,为企业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
四、构架了四管、四控的项目管理模式
这个项目管理模式是通过对计算机的应用,根据《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规范》并结合长城公司总承包管理的特点,完全实现了对项目管理的“四管(即合同管理、现场管理、信息管理、生产要素管理)”“四控(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成本控制)”“一协调:为组织协调提供数据依据”。它的主要特征是对工程项目可进行动态管理,优化配置,目标控制,节点考核。它的运行机制是总部宏观调控,项目委托管理,专业施工保障,社会力量协调。它的组织机构形态是两层分离,三层关系,即: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项目层次与企业层次的关系,项目经理与企业法人代的关系,项目经理部与劳务作业层的关系。它的特点是可实现“两个建设,三个升级”即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升级,总承包管理能力升级,智力结构和资本运营升级。可实现项目管理体制中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持续改进。在此我仅对公司管项目,尤其是项目资金管理为例做简要介绍:公司管项目实际上就是要加强公司对项目经理部的控制力度和决策力度,尤其是项目资金管理一定要做到能管得住、管得好、管得活。项目资金的管理实际上涉及到如下几项权力的分配与使用问题:
(1)项目工程款所有权、管理权;
(2)投资决策权;
(3)分包模式、分包权;
(4)物资采购权;
(5)机械设备的租赁权;
(6)人力资源招聘、使用权;
(7)资金使用权;
(8)项目竣工时,按项目审计、考核项目经理。
只要以上几项权力分配好并使用好,公司就能管理控制好项目。要实现公司对项目部管控,那么权力要如何分配呢。我们认为:
(1)项目工程款所有权毫无疑问应属项目法人,公司为每一个项目建立一个账号,由公司财务部统一管理,项目所发生的工程款都记入本账号;
(2)公司是投资中心,对外投标都由公司统一决策、统一实施。中标后由公司选定(或竞选决定)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要与公司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公司据此检查、控制项目成本的执行情况;
(3)项目上的分包,项目经理部不得擅自处理,经授权或申报分包计划,要公司批准后,由公司或项目部组织招标,中标合同出公司统一审批、管理,分包工程款由公司财务统一支付;
(4)物资采购分为公司统一采购和项目经理部自行采购,凡公司在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或
公司文件中规定必须由公司统一采购的物资;凡由项目经理部组织采购的,也要先报计划到公司,公司审批后,项目经理部才能组织实施采购,采购合同公司审批后,才能正式签订,并在公司备案,发生的费用统一由公司财务执行;
(5)机械设备的租赁同物资采购;
(6)人力资源这里指的是用于项目管理、项目临时用工和计日工。项目管理人员的用人数、工资、岗位等,由项目经理申报计划,定人定编,纳入项目管理费,由公司审批;项目临时用工也须早报计划,公司审批后才能执行;计日工有合同的按合同执行,没有的按项目临时用工处理;
(7)项目经理部的资金使用权应在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中明确规定,项目经理部的财务会计应由公司委派或指定,受公司的委托在项目经理部执行财务工作,凡是超出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中规定的,会计有权制止;
(8)当项目竣工时,应按项目进行审计,对照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进行检查,考核项目经理和项目经理部。
我们的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就是按上述思路来分配管理项目的权利,并按上述思路进行管理。如果项目部当天所发生的上述资金问题的数据能及时上报,公司第二天就能获得这些数据或报表,当公司获得这些数据后,利用有关软件马上就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偏差,如属不正常的偏差,公司马上就采取纠正措施。那么,这样公司管项目的目的就能实现了。
五、赢得了五项管理效果
1、公司领导达到的总体效果
公司领导在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上可以完成以下工作:
(1)通过信息化,建立公司内部的标准业务流程,以支持将要运作的信息系统和系统标准功能,规范企业和所属各项目经理部、职能部门的运作,提高运营管理与决策的效率,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加强对各项目经理部、职能部门的控制;
(2)可以做到对工程项目的进度、成本进行分析、控制,以及成本的计划管理、采购、生产和库存的控制,实现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统一,并及时获得可靠的决策信息;
(3)可以了解公司各个项目的具体情况,以便对各个项目部进行资源调配和优化管理,调阅各职能部门专为公司领导提供的统计报表、综合报表或直接查阅某职能部门的原始资料;
(4)根据提示审批签报和文稿,实现网上办公;
(5)可以在知识中心查询工程所在地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施工技术等;
(6)通过专用信箱可以收集、查阅工程利害相关者各方的意见和建议;
(7)可以书写便条指令直接发送到指定部门或员工,发布企业的各种公告或通知;
(8)收发电子邮件,查阅国际网络资料。
2、各项目经理部、职业部门负责人达到的总体效果
各项目经理部、职能部门负责人在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上可以完成以下工作:
(1)减少手工收集、处理及分类分析数据所需的工作量,提高工作、计划的效率与成效;
(2)对公司领导的指示做出快速的反映,提供及时和准确的分类、分析和汇总部门数据;
(3)根据公司的目标计划编制本部门应完成的控制和生产计划,并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协同工作;
(4)审核本部门专为企业领导提供的各种统计报表;
(5)按权限查阅企业领导、其他职能部门的有关文件、统计报表等;
(6)根据提示审批签报和文稿,实现网上办公;
(7)审批部门人员出差、经费报销、请假等事项;
(8)可以在知识中心查询、建立工程所在地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施工技术等;
(9)签发传真、部门报告或在网上通知;
(10)发出指令到员工,阅读员意见;
(11)查看会议、活动安排,查阅国际网络资料。
3、公司有关工作人员达到的目标、总体效果
公司有关工作人员在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上可以完成以下工作:
(1)使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分系统完成本职工作,并与其他部门协同工作;
(2)完成职责内的各种基本信息收集、整理、输入;
(3)为企业领导提供有关的统计报表;
(4)按权限查阅公司领导、其他职能部门的有关文件、统计报表等;
(5)可以知识中心查询、建立工程所在地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施工技术等;
(6)发传真、部门报告或在网上通知;
(7)查看会议、活动安排,查阅国际网络资料等。
4、项目管理者达到的目标、总体效果
(1)完成职责内的各种基本信息收集、整理、输入;
(2)为项目管理者(生产管理者)提供项目管理决策所需的信息和部分管理工具;
(3)项目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各个项目经理部的生产过程管理,从进度、成本、人员、质量、安全、环境、物资、文件等各个方面对项目的执行过程实施有效的管理。
5、产生的综合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
(1)根据供应链管理下达采购计划,将实现采购全过程计算机化管理,初步估算费用降低20%,减少占用资金500万元。
(2)减少一半管理人员,初步估算减少支出40万元;
(3)通过强化控制系统,管理费用有大幅下降,初步估算降低20万元;
(4)通过吸纳下属单位的闲散资金,减少了资金占用,活化并加速了资金的周转速度。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得到了很大提高,为企业增加收入上百万元。
间接经济效益:
(1)实现知识管理,使优秀员工的思想、经验与技术获得积累,并转化成组织中的共享资源。
(2)通过工作流转的自动化,实现高效快捷的办公。
(3)有效监管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实现实时工作任务的监督与催办。
(4)明确工作岗位与工作职责,增强人员的责任感,减少推托、扯皮等现象。
(5)方便领导同各级工作人员的有效沟通。
(6)减少办公开支,降低管理成本。
(7)有效掌控客户关系,动态管理客户资源。
(8)多方位辅助办公,全面利用组织的存量资源。
社会效益:
(1)树立民营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新形象。
(2)先进的管理手段促进企业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造福于民。
我们长城公司把这样一个企业管理信息平台充分的应用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外科大楼的建设,该工程建筑面积42000平方米,是一座集先进性、多功能、现代化于一体的国际性智能化大楼,先进的楼宇控制系统,采用德国SIEMENS产品,对空气中的温度、湿度、洁净度进行严格控制,实现综合优化控制、在线设备故障诊断、全局信息管理和总体运行状态协调的集中监控管理,是一座具有国际一流水平标志性建筑。该工程荣获了丁香杯、安康杯、“沈、长、哈”三市样板金牌、省优等奖项。在2003年10月由中国建设部质量处、中建协专家组成的复验小组对该工程进行“鲁班奖”复验。在现场上,专家对工程质量给予一致好评,对外业给予了肯定,同时认为内业资料制作非常细致、规范,得到了鲁班奖复查组领导的充分肯定。
下一步,我们长城公司在不断的完善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准备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除了在施工管理中的标书制作、项目管理、平面图绘制、工程资料管理,施工技术中的深基坑支护、脚手架设计、模板设计、冬期施工及混凝土配合比、结构计算、施工用图集以及成本预算中的工程量、钢筋自动统计、预算报表、审核、工程量清单计价等施工类软件的应用进一步集成化以外,还将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
1、通过无线上网等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实现移动办公环境对异地项目进行远程在线管理。
2、引工程项目的重大技术难题进行远程的异地专家会诊。
3、引入视频技术对重点工程项目进行可视化零距离管理。
4、通过万维网技术对工程项目的主体各方甲方、监理方、设计单位、尤其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网上的数据交换。
总之,在建设部(建科[2003]50号)文件制定的《建设部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黑经贸技术联发[2003]199号《2003年企业信息化工作要点》以及省建设厅、市建委的主要领导在我省建筑企业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导下,依靠长城公司自己的新奥软件公司的技术优势,提高企业信息化的技术应用水平,为我省建设事业电子政务建设、建设行业信息化建设、建设企业信息化建设积累经验、为我省建筑企业实现跨跃式的发展再立新功!哈尔滨长城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OO四年四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