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培计划小学音乐教师培训学习心得
国培计划小学音乐教师培训学习心得
2011-11-29 09:00:02|分类:|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我是一名兼职的农村小学音乐老师,有幸参加市(国培计划)小学音乐教师远程培训。
农村小学音乐课就等于简单的唱歌课,上一节,教一首歌,便算是完成了任务了。这次培训学习,我观看了很多优秀的音乐老师的教学视频,也学到了不少的音乐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在这里,将这次学习的一部分感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个总结。
新课标指出: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那么如果做到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质呢?我看到培训视频中很多老师的音乐活动设计,在许多地方都提供了学生的创造空间:比如,尽量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地敲击方法,在敲击中掌握三拍子的节奏。又如,创编歌词:当学生能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后,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小小音乐家,改编原来的歌词,自信、大胆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心爱的乐器。“创造中体验”带给学生无穷的乐趣,也让学生从中感受
到创作成功带来的喜悦。
那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到这些呢?
一、启发想象,唤起学生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及所谓标准答案的限制,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传统教学模式牢牢束缚着老师和学生的思维,甚至自己曾一度认为:把学生教得没了任何问题是教学效果好。现在反思,其实这种教学观念,完全忽视了学习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古人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学不问,难有学问,思维从疑问开始。在艺术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
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比如,我在教学三年一期的“摆手舞”这一课时,有学生就问:摆手舞是怎么跳的?我不做正面回答,我用风琴伴奏唱“摆手舞”,让学生想像一下,在歌声里,你会怎么跳这个“摆手舞”,先是有几个女同学开始做起了动作,我顺势引导他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来跳,这时,男生也有人开始跳起来,动作各种各样,但都能跟随节奏,同学们跳得可欢了!这时,我再跟他们讲关于“摆手舞”的相关知识:摆手舞,是湘西土家族独有的一种民间舞蹈,每年的正月初三到十七是他们的“摆手节”,土家族男男女女,成千上万的,会围成一个个的圈子,摆动双手,迈起健美的步子进进退退,他们以这样的舞蹈为新的一年祈福。然后,我再弹唱一遍“摆手舞”,同学们想像土家人民围成圈子跳起“摆手舞”的欢乐情景(由于学校条件限制,没有相关的视频),再一起边唱边跳“摆手舞”。这样,学生们在学会这首歌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想像,并且体会到
了音乐与舞蹈的韵律美。
二、弱化传统环节及概念教学,注重体验。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过于强化音乐知识学习和技能的训练,造成学生死记硬背不能灵活应用,课堂学习机械化、成人化;教学环节板块化,教师教学感到枯燥无味,学生也觉得学习没有了生趣,这些都与新课标的要求相违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本节课教师努力突破传统发声、节奏练习、听音练习的框框,将发声、节奏、听辨练习融于歌曲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用自己的方式充分去体验、感受,知道怎样的声音更美及二拍子节奏的特点,同时不知不觉中获得听辨能力的培养。
三、音乐教学的多元化
以前我的音乐课是一上课就教歌唱歌,其实音乐的内涵是那么的丰富,学生完全没有体会到感受到。所以,我充分利用音乐丰富的元素,让学生来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比如,我会把将音乐课上成一节“朗读课”,让音乐与朗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体会文字的优美、在朗读中享受音乐在情感上的共鸣;我会用一节课专门来让学生来感受“节奏”,通过拍手、拍膝、敲桌、跺脚,创造出各种节奏来;我会让哼唱(或者用风琴弹奏)听各种不同风格的乐曲,让学生跟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用形体来表现乐曲的情绪或情感(悲
哀的是我自己不长于舞蹈),尝试用自己内心与音乐交流。
总之,通过国培活动,我感觉自己在对新目标的理解上、在教学理念、在教学方式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作为音乐教师,我也更应该不断反思,努力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第二篇:小学音乐教师国培培训学习心得
培训学习心得
我是一名兼职的农村小学音乐老师,有幸参加了怀化市(国培计划)小学音乐教师远程培训。
农村小学音乐课就等于简单的唱歌课,上一节,教一首歌,便算是完成了任务了。这次培训学习,我观看了很多优秀的音乐老师的教学视频,也学到了不少的音乐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在这里,将这次学习的一部分感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个总结。
新课标指出: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那么如果做到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质呢?我看到培训视频中很多老师的音乐活动设计,在许多地方都提供了学生的创造空间:比如,尽量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地敲击方法,在敲击中掌握三拍子的节奏。又如,创编歌词:当学生能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后,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小小音乐家,改编原来的歌词,自信、大胆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心爱的乐器。“创造中体验”带给学生无穷的乐趣,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创作成功带来的喜悦。那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到这些呢?
一、启发想象,唤起学生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及所谓标准答案的限制,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传统教学模式牢牢束缚着老师和学生的思维,甚至自己曾一度认为:把学生教得没了任何问题是教学效果好。现在反思,其实这种教学观念,完全忽视了学习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古人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学不问,难有学问,思维从疑问开始。在艺术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二、弱化传统环节及概念教学,注重体验。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过于强化音乐知识学习和技能的训练,造成学生死记硬背不能灵活应用,课堂学习机械化、成人化;教学环节板块化,教师教学感到枯燥无味,学生也觉得学习没有了生趣,这些都与新课标的要求相违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本节课教师努力突破传统发声、节奏练习、听音练习的框框,将发声、节奏、听辨练习融于歌曲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用自己的方式充分去体验、感受,知道怎样的声音更美及二拍子节奏的特点,同时不知不觉中获得听辨能力的培养。
三、音乐教学的多元化
以前我的音乐课是一上课就教歌唱歌,其实音乐的内涵是那么的丰富,学生完全没有体会到感受到。所以,我充分利用音乐丰富的元素,让学生来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
总之,通过国培活动,我感觉自己在对新目标的理解上、在教学理念、在教学方式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作为音乐教师,我也更应该不断反思,努力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第三篇:国培音乐教师学习心得
“国培计划(2011)”黑龙江省初中骨干教师培训
刘春艳
就一名音乐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呢?下面是我对如何上好初中音乐课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一、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就要转换教学角色,把原来的课堂上老师教学为主体更换为学生为主体。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自觉性,主动性,使其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这样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创造思维的潜能发挥出来。我们来设想一下,例如:上一节欣赏课,如果教师先将曲名,作者,作品的表现内容等介绍给学生,这时学生还没有听到音乐,就已经把他们限制在一个框框里了,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并代替了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得学生失去了对作品的兴趣,在欣赏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不注意倾听,放弃了思考和联想。所以,在上欣赏课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体验,去理解音乐的内容,体会意境,教师有意识的启发学生探索问题。这样一来,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地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被别人夸奖,那么,积极地评价是学生的一个对症好药。学生博得了老师的表扬与鼓励,在课堂上会表现得格外有积极性,与老师的配合也就默契了许多。另一方面也充分体
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愿意去表现,思维开拓了,活动的时候大家都动起来了,好展开了,音乐课效果也就随之有所体现。
二、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就谈不上愉快的学习,也就没有学习效率。所以我认为,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我们音乐教师探索的一个问题。本人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认为,很多学生是非常愿意上音乐课的。原因并不是对音乐课本身感兴趣,而是因为音乐课这门学科不用考试,是一门比较轻松的科目。实际上,音乐课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更重要的是音乐课是开发和提高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音乐课教学是关系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大事。
兴趣是一种学习的需要,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热爱音乐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途径也是非常多的,例如:
㈠有些学生时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的学科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认为因该用爱心去感染学生,用技艺去吸引学生。自课堂上我们要尊重、关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心灵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喜欢崇敬这样的老教师,从而也就喜欢上这位老师带的课目。如果反之,教师和学生之间有很大的距离,甚至关系不融洽,学生就会对这门课没有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授课艺术,用此来吸引学生,满足他们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求。使得学生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然后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作为教师要深入教材,熟悉教材,在上课的过程中用有感染力的语言
和精湛的技艺进行教学,是所教的内容成为学生的兴趣中心,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㈡ 音乐首先是生活而不是科学,让音乐充满生活,让生活充满音乐,这不仅仅是学生的愿望也是我们所有人的美好愿望。这同时也是音乐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区别所在,因此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是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终身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最好体现。当然兴趣和爱好的培养不是指一般性的接触,而是通过正确的音乐教育逐步建立起对高雅、健康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只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与兴趣,他们才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音乐作品上来,这样才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才可以创新。
三. 从同学们喜欢的流行音乐中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现在的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在生活中非常的喜欢流行音乐。身边的MP3中满装了最流行的歌曲,周杰伦、蔡依林等等成为他们心中的偶像,闲下来时张口闭口也都在讨论某某明星是否出了新专辑。由此可见流行音乐慢慢的已经成了学生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些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音乐也就是所谓的“红歌”同学们都不感兴趣,甚至非常排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的面对呢?
一直以来,在音乐教育中对流行音乐是持抵制态度的,认为流行音乐有勃于高雅艺术。因此在教材中流行歌曲是很少见的。我们不少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场面,学生唱课本歌曲时如同嚼蜡,而唱流行歌曲时是兴致勃勃、有滋有味。为什么流行歌曲对学生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流行歌曲是否可以走进课堂呢?我认为,学生如此喜欢流行音乐,教师不该、也不能把它拒之门外。我们应该结
合教学的实际,索性尝试采集部分流行歌曲,作为教学资源,把它引用到音乐课教学之中。例如:利用流行歌曲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找来学生熟悉,会场的流行歌曲的曲谱,让他们来视唱,大部分学生的识谱能力和音准都有所提高。这样的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兴趣,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引用流行歌曲也正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即:“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接下来我简单谈一下文艺晚会的策划与组织技巧。
怎样策划一台文艺晚会?文艺晚会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既要对晚会的节目、形式等提前策划安排,还要加强晚会进程的指导,活动组织要求高,难度较大,准备周期较长。具体策划组织文艺晚会要注意以下问题:
1、确定晚会主题与形式。一场成功的晚会总有一名成功的导演,策划举办文艺晚会,首先要考虑晚会的目的,明确晚会的主题与形式。如迎接新年到来的 “元旦文艺晚会”,应该既要回顾过去一年的成绩,还要喜迎新年的到来,可以“收获”、“钟声”、“迈向辉煌”等为主题;欢送毕业生的“毕业晚会”,要突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喜悦和对未来憧憬,深情表达对母校的留念之情,可以“再创辉煌”、“一路走好”等为主题;纪念五四或七一的文艺晚会,要突出爱国的主题,可以“青春之歌”、“红旗颂”等为主题。
2、积极搞好晚会各项准备工作。在确定晚会的主题和演出时间、地点后,就要积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具体包括: ①及时印发文件,以宣传展板、海报等形式搞好宣传,扩大晚会影响,吸引广大师生关注和参与到晚会中来。②征集晚会节目或下达节目任务。认真策划晚会的节目形式,广泛动员和安排相关单位或部门进行节目准备。若参加的节目较多,要组织人员对节目进行初选,确定正式演出节目。若按照节目形式下达的任务,则要组织人员加强节目准备情况 的检查和指导,确保节目质量。在确定正式节目后,要设计制作好节目单。③晚会正式举行之前,组织节目进行彩排,并请专业老师对节目进行指导。彩排后,要对节目演出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④确定工作人员。晚会需要一大批工作人员,主要有:舞台总监、主持人(包括主持人的确定和训练、主持人服饰的设计和化妆、台词的编写等)、舞台联络、灯光、音响控制、话筒保管、服装、化妆、摄影摄像、礼仪服务、领导和评委的邀请等。演出前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出工作要求。⑤精心设计、布置晚会舞台。舞台布置要突出主题,力求简洁大方,且有较强的创意。⑥做好演出场地的安全检查、设施设备的装备。⑦做好安全工作预案,对演出中的安全值班和易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考虑。
3、做好正式演出的组织工作 ①安全保卫的落实,紧急情况应急措施的准备情况。②做好观众组织工作,最好是观众凭票入场,禁止闲杂人员扰乱会场秩序。③确保所有工作人员、演出人员、领导及评委按时入场。④做好舞台演出的指挥,随时检查各工作环节,确保按照预定方案演出,若紧急情况要灵活处理。
4、做好演出后的各项工作。文艺晚会演出结束后,一般情况下组织人员会在思想上有所放松,对演出后的工作考虑不多。文艺晚会演出后,要做好以下工作: 好演出场所的清理工作,避免各种安全隐患,如观众是否完全离场、水电是否关闭等。②及时公布演出结果,对演出的优秀节目进行表彰和奖励。③做好晚会的总结工作,对晚会组织的各工作环节进行加大,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高组织类似活动的能力。
以上就是我在培训后的一点个人心得,相信在科学教学理论的正确引导下,在广大中小学音乐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我们定安县音乐教学工作做得更好。谢谢大家!
第四篇:国培音乐教师学习心得
“国培计划(2013)”—江西省中小学紧缺学科音乐教
师短期集中培训讲座
龙头山中学 江建青 2013年10月10日-10月16日,我们来到美丽怡人的井冈山,开始了我们的“国培”学习、生活。“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学习生活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在这几天里我们有幸上到许多全国优秀的专家教授的课,受益匪浅。他们是: 江西教育学院教授------李淑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授------黄玉英、樊国生,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师------刘雁伶、陈浩斌,舞蹈教授------姜斌,南昌市十二中学教师—— 秦戈等,在这几天中我们与专家、教授们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交流、碰撞„„我们共同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心路历程。从开始的心存疑虑到现在的的豁然开朗,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我克服生活与学习的矛盾,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学习。在培训中,我不仅认识了许多音乐教育的同行,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充实而又愉悦,使我受益匪浅。经过这六天的学习,让我感触颇深。新课改理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就一名音乐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呢?下面是我对如何上好初中音乐课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一、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就要转换教学角色,把原来的课堂上老师教学为主体更换为学生为主体。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自觉性,主动性,使其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这样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创造思维的潜能发挥出来。我们来设想一下,例如:上一节欣赏课,如果教师先将曲名,作者,作品的表现内容等介绍给学生,这时学生还没有听到音乐,就已经把他们限制在一个框框里了,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并代替了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得学生失去了对作品的兴趣,在欣赏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不注意倾听,放弃了思考和联想。所以,在上欣赏课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体验,去理解音乐的内容,体会意境,教师有意识的启发学生探索问题。这样一来,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地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被别人夸奖,那么,积极地评价是学生的一个对症好药。学生博得了老师的表扬与鼓励,在课堂上会表现得格外有积极性,与老师的配合也就默契了许多。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愿意去表现,思维开拓了,活动的时候大家都动起来了,好展开了,音乐课效果也就随之有所体现。
二、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就谈不上愉快的学习,也就没有学习效率。所以我认为,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我们音乐教师探索的一个问题。本人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认为,很多学生是非常愿意上音乐课的。原因并不是对音乐课本身感兴趣,而是因为音乐课这门学科不用考试,是一门比较轻松的科目。实际上,音乐课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更重要的是音乐课是开发和提高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音乐课教学是关系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大事。兴趣是一种学习的需要,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热爱音乐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途径也是非常多的,例如:
㈠有些学生时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的学科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认为因该用爱心去感染学生,用技艺去吸引学生。自课堂上我们要尊重、关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心灵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喜欢崇敬这样的老教师,从而也就喜欢上这位老师带的课目。如果反之,教师和学生之间有很大的距离,甚至关系不融洽,学生就会对这门课没有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授课艺术,用此来吸引学生,满足他们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求。使得学生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然后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作为教师要深入教材,熟悉教材,在上课的过程中用有感染力的语言和精湛的技艺进行教学,是所教的内容成为学生的兴趣中心,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㈡ 音乐首先是生活而不是科学,让音乐充满生活,让生活充满音乐,这不仅仅是学生的愿望也是我们所有人的美好愿望。这同时也是音乐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区别所在,因此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是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终身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最好体现。当然兴趣和爱好的培养不是指一般性的接触,而是通过正确的音乐教育逐步建立起对高雅、健康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只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与兴趣,他们才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音乐作品上来,这样才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才可以创新。三.从同学们喜欢的流行音乐中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现在的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在生活中非常的喜欢流行音乐。身边的MP3中满装了最流行的歌曲,周杰伦、蔡依林等等成为他们心中的偶像,闲下来时张口闭口也都在讨论某某明星是否出了新专辑。由此可见流行音乐慢慢的已经成了学生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些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音乐也就是所谓的“红歌”同学们都不感兴趣,甚至非常排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的面对呢?
一直以来,在音乐教育中对流行音乐是持抵制态度的,认为流行音乐有勃于高雅艺术。因此在教材中流行歌曲是很少见的。我们不少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场面,学生唱课本歌曲时如同嚼蜡,而唱流行歌曲时是兴致勃勃、有滋有味。为什么流行歌曲对学生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流行歌曲是否可以走进课堂呢?我认为,学生如此喜欢流行音乐,教师不该、也不能把它拒之门外。我们应该结合教学的实际,索性尝试采集部分流行歌曲,作为教学资源,把它引用到音乐课教学之中。例如:利用流行歌曲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找来学生熟悉,会场的流行歌曲的曲谱,让他们来视唱,大部分学生的识谱能力和音准都有所提高。这样的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兴趣,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引用流行歌曲也正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即:“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以上就是我在培训后的一点个人心得,相信在科学教学理论的正确引导下,在广大中小学音乐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我们音乐教学工作做得更好。谢谢大家!
第五篇:国培计划(美术教师)培训学习心得
国培计划(美术教师)培训学习心得
黄榆九年制学校---齐洪艳
在教师专业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我有幸于2015年8月20日、21日在永吉县进修学校组织开展的国培计划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在这短暂的2天里,我们不仅体验了学科学习的快乐,还结识了一群优秀的同行。回顾这2天的学习生活,感触很多,收获颇丰!
1.永吉县进修学校把握工作时间,为我们创造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尤其在安排授课教师方面,更是精挑细选,良苦用心!为我们授课的教师,都是我县美术学科方面赫赫有名的专家级、重量级的人物。他们有来自永吉县进修学校综合部主任荷兰老师主讲的《好课的标准如何界定》从教师、学生、教学效果三个维度进行了讨论与阐述、永吉实验高中多年教学经验的宋晶冬老师的《美术课程中“欣赏”领域的困惑与对策》进行了小组讨论交流,有来自二实验代凤波老师以及北华大学王老师,他们对理论的教学深入浅出,对实践的教学言传身教;他们不仅具有良好的美术素养,而且谈吐不凡、气质儒雅、博学多才。令人敬佩不已,备受感染与熏陶!2.授课教师们的讲课、细节的演示、事例的列举都成为我笔记中的宝贵内容,且使我对美术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再提高。如: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是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还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更是适应教育对象求知发展的必然结果;轻松有效的美术教学,不仅要体现在教材的解读上,还要体现在教师对教学设计的关注层面上;美术教师不仅要做美术技能的传播者,还要做美术文化的传播者;美术教师应立于本地区的自然风光,民间文化特色深入生活,开展具有地方特色,民间特色的校本美术课程资源,等等。
3.本次培训还为我们与同行之间进行交流提供了有效平台。在与优秀同行们一起学习交流、相互探讨之余,我们交换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分享了各自的教育心得,为自己今后的教学积累了更丰厚的应用资源。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努力把本次所学的理论知识,认真贯穿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并树立终生学习的决心,不断坚持学习与探索,不断丰厚自己的教学技能,竭力使自己的教学设想和教学策略出奇制胜,灵活多样。
总之,此次培训不仅是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我们在岗人员学习,充电提高的有效途径。时间虽短,教学内容虽不能包罗万象,但却能让每位学员终生受益。与其说,此次学习是我个人成长的加油站,不如说是我作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