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交中的举止礼仪(大全)
(1)要塑造良好的交际形象,必须讲究礼貌礼节,为此,就必须注意你的行为举止。举止礼仪是自我心诚的表现,一个人的外在举止行动可直接表明他的态度。做到彬彬有礼,落落大方,遵守一般的进退礼节,尽量避免各种不礼貌、不文明习惯。
(2)到顾客办公室或家中访问,进门之前先按门铃或轻轻敲门,然后站在门口等候。按门铃或敲门的时间不要过长,无人或未经主人允许,不要擅自进入室内。
(3)在顾客面前的行为举止
当看见顾客时,应该点头微笑致礼,如无事先预约应先向顾客表示歉意,然后再说明来意。同时要主动向在场人都表示问候或点头示意。
在顾客家中,未经邀请,不能参观住房,即使较为熟悉的,也不要任意抚摸划玩弄顾客桌上的东西,更不能玩顾客名片,不要触动室内的书籍、花草及其它陈设物品。
在别人(主人)未坐定之前,不易先坐下,坐姿要端正,身体微往前倾,不要跷“二郎腿”。
要用积极的态度和温和的语气与顾客谈话,顾客谈话时,要认真听,回答时,以“是”为先。眼睛看着对方,不断注意对方的神情。
站立时,上身要稳定,双手安放两侧,不要背卑鄙,也不要双手抱在胸前,身子不要侧歪在一边。当主人起身或离席时,应同时起立示意,当与顾客初次见面或告辞时,要不卑不亢,不慌不忙,举止得体,有礼有节。
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克服各种不雅举止。不要当着顾客的面,擤鼻涕、掏耳朵、剔牙齿、修指甲、打哈欠、咳嗽、打喷嚏,实在忍不住,要用手拍捂住口鼻,面朝一旁,尽量不要发出在场,不要乱丢果皮纸屑等。这虽然是一些细节,但它们组合起来构成顾客对你的总印象。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人前化妆是男士们最讨厌的女性习惯。关于这一点,惯例放宽了。女性在餐馆就餐后,让人见到补口红,轻轻补粉,谁也不再大惊小怪。不过,也只能就这么一点,不能太过分。需要梳头,磨指甲,涂口红和化妆时,或者用毛刷涂口红时,请到化妆室,或盥洗室进行。在人前修容,是女性使男性最气恼的一个习惯。同样,在人前整理头发,衣服,照镜子等行为应该尽量节制。
第二篇:生活中社交礼仪
生活中的社交礼仪
社交礼仪作为一种文化,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处理社会关系的一种符号,社交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社交礼仪,通俗的说就是我们在社会上有立足之本的基本道德和常识。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礼”懂“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随着时代的进步,人际交往的日趋频繁和密切,作为交往润滑剂的礼仪也越加显得重要。在走向全面小康的当今社会中,崇尚礼仪是社会对其成员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成员的精神要求。注重礼仪,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礼仪的主要功能:一是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二是有助于美化自身、美化生活;三是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四是助于净化社会风气。
个人礼仪,包括自身的仪容、举止、服装等。我们每个人都应注意自己的个人礼仪,一个人的穿着打扮、举止行为,不但事关对方对自己个人形象的印象好坏,而且也是个人教养与素质的最形象的展示。但是在现在的社会,我们经常能看见一些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存在。大街上,穿着暴露、邋遢、不修边幅的人比比皆是,他们不顾礼仪规范,一味追求前卫,带给别人的印象却是糟糕至极。
公共礼仪,指的就是人们置身于公共场合应遵守的行为规范。行路、行车、乘坐交通工具等在公共场合都应注意礼仪。遵守交通规则、注意环保等都是最基本的规范。但是现在还是有很多人违反这些最基本的规范。乱穿马路、闯红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现象屡禁不止。这不仅是给他们自身的形象摸黑,更破坏了公共秩序,让外国友人看见,更是破坏了我们中国人的形象。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自觉做到遵守礼仪规范、提高自身修养。
注意时间的选择。一般来说,访问某人,应事先选择好时间,不宜选择对方较忙或三餐时间,晚上不宜太迟。节假日和周末,本是访问的好时机,但如果没有预约,也不要贸然前往,这些时间主人往往另有安排。
一般的访问,穿的整洁、朴素、大方即可,不必太过华丽。蓬头垢面、衣冠不整是对主人的不敬。首饰不宜过多,特别是金光闪闪的那种,给人一种俗气。在正当场合,女士一定要化装,但是不要太浓,否则就是对主人不尊重。男士要西装革领。去庆贺喜事,也必须须讲究些。
我们都知道礼仪知识很重要,可是有时候,我也会有一个这样的困惑。那就是在平时生活中,在一些平时不怎么讲究礼仪方面的人群当中,如果就只是你一个人一味固执的在讲究这,讲究那些礼仪的时候,往往会引起周围人的一些鄙视的眼光,会让人觉得你过分讲究礼仪就是在扮高贵,炫耀自己的身份。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方面,需要懂得变通,也需要很好的把握好这个度。
总之,社交礼仪不仅会影响个人形象,也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想要做一个懂文明讲礼仪的人,不单单只要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不乱扔废弃物,尊老爱幼,这些都是最根本的。关于生活中的社交礼仪,还有很多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生活中礼仪无处不在,我们在生活中应该不断的完善自己、充实自己。
第三篇:礼仪举止常识
礼仪举止常识
1.打招呼(Grussformeln):
一般, 德国人之间很讲究礼貌, 但在学生之间稍为随便一点.见面时说“您好”在德语中 一般视时间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 “Guten Morgen”(上午到十二点钟), “Guten Tag”(十二点后到十七点钟, 但在巴伐利亚州人们说“Gruess Gott”或“Servus”), “Guten Abend”(十七点 以后), 学生之间也常说“Hallo”或“Hei”或“Gruess dich”.分别时常说“Auf Wiedersehen”(施瓦本人说“Ade”), 临睡前也可说: “Gute Nacht”.学生之间也爱说“Tschues”或“Tschau”或 “Bis bald/spaeter”等.在德国, 问“Wie geht es Ihnen/dir?”只是在朋友或熟人之间, 被问者可简单说“Danke, gut.” 也可较详细回答.当别人介绍您认识某人时, 您可与其握手并说“Freut mich, Sie kennenzulernen”.同学之间可简单说“Hallo”.假如您为别人作介绍, 可说:“Darf ich vorstellen?Frau Y.” 被介绍的人之间再互相握手打招呼.在路上遇到朋友或熟人也应该问好致意.另外, 在德国 有时陌生人之间也互相打招呼, 如在小路上散步或骑自行车时双方迎面而过时, 或在公共场合上下电梯(楼梯)时, 或进办事机构、诊所等的等候房间时, 以及在宿舍门前遇到邮递员或清洁工人等.假如您在大学或大公司里工作, 应该和所有的同事打招呼.另外, 德国人常用的客套语为“请”, “谢谢”和“对不起”(Bitte!Danke!Verzeihung!).2.握手的礼节(Haendeschuetteln):
在德国, 人们见面和分别时, 一般伸出右手互相短暂握一下.如果只是路遇, 可只打招呼致意一下, 不必停下来握手.学生之间也常放弃握手.朋友之间见面有时也会先在左脸然后在右脸上吻一下, 但吻手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已几乎见不到.在重要场合如接见或大型晚会上, 只是主办者和部分来宾握手.另外, 作为妇女在人们向她打招呼时不一定非要站起来, 但站起来更有礼貌;而男士在某位女士向他打招呼时一定要站起来.3.怎样称呼对方(Siezen und Duzen):
成年人之间一般要以“您”相称, 并称对方“某某先生”或“某某女士”(“Sie”, “Herr”, “Frau”).德 国与美国不一样, 同事或邻居之间也常常以“您”相称, 以保持一定的距离.假如对方有教授或博士头衔, 在称呼他们时一定要将其头衔加在姓之前, 如“Herr Professor X”或“Frau Doktor Y”等.只是在亲朋好友之间才以“你”相称.同学之间可以从一开始就以“你”相称.4.养成守时的好习惯(Puenktlichkeit):
德国人非常看重守时, 不守时是很大的失礼.大学教授和讲师都有固定的答疑时间
(Sprechstude), 学生有疑问可以在这个时间内去请教, 如果是特别约定的, 更是不得让教授或讲师等候.一般, 人们都有一本记事本, 上面记着课表和约会等: 哪一天, 几点钟,什么地方, 同什么人, 谈些什么问题等等.只要拿出这个小本翻一下, 就可以知道今天和这个星期要做些什么事情.假如, 确实由于某些原因不能赴约, 必须打电话通知对方或请人转告.另外, 有个“大学里的一刻钟”(Akademische Viertel), 这是指在大学里的课程都安排在整点过一刻钟开始(“c.t.”= cum tempore).习惯上, 当人们被邀请去作客时, 也故意在约定的时间稍后几分钟去, 但迟到时间最长不能超过十五分钟.注意, 赴约绝对不要提前去.5.邀请客人和作客(Einladungen):
德国人一般不常邀请人去家中, 不速之客有时会被拒之门外.好朋友之间也得事先打个电话询问对方是否可以接待客人, 这样至少可以让主人有些准备.如果得到邀请, 不管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 都应该尽快或最晚在二三天内给主人答复.去作客时, 一般给女主人带一 束鲜花, 给小孩买玩具或书, 但一定要撕去价格标签, 并包装好(一般商店都可以帮忙包装).同学之间在学生宿舍请客, 一般带一瓶(葡萄)酒或自己准备的糕点作为饭后甜食总是会受欢迎的.作完客后, 应向主人表示感谢.如果是想邀请别人来作客, 大多在一周前发出邀请, 以便双方好作安排.客人来后, 对您的盛情款待表示感谢时, 您应感到高兴并感谢对方的称赞.千万不要说中国式的客套话:对不起, 我没有作什么准备.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6.怎样使用刀叉及用餐习惯:
在德国, 吃饭时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 手腕放在桌子边沿.在喝汤时或吃饭后甜点时, 左手虽然用不上也必须平放在桌上.吃肉时先要把肉切成小块, 咀嚼时不能张开嘴巴.汤勺或叉 子要送到嘴里, 上身要坐直, 略略向桌子前倾, 不可弯到盘子上面去.不要含着满口食物说话.若要回答别人的问题或继续言谈, 请一定先将口中食物咽下再开口.另外, 入座的顺序是首先为女主人和其他女客人, 男士要帮助女士就坐时移动座椅.饭后要将椅子移回原处.7.着装习惯(Kleiderordnung):
在德国, 普通生活中着装并无一定之规, 关键是要整洁和无破损.学生中就更无什么特别讲究, 但不要穿着运动服去上课, 被教授约见时也最好能比平时稍为讲究一点.去剧院或参加较重要的活动一般要西装革履.
第四篇: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
礼仪公共关系中的社交
摘要:在当今开放的社会系统中,每个社会组织和个人都需要在广泛的、频繁的社会交往中谋求自身的发展,争取事业的成功。因此,掌握和运用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对公关人员、社会组织、社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公共关系
社交礼仪
社会组织
公关人员
公共关系和社交礼仪是现代人取得成功的"利器”,是通向现代市场经济的“通行证”。因此,掌握和运用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成为现代公共人员必备的素质之一。
荀子曰:“人无礼则无生,事无礼则无成,国无礼则不宁。”可见,小到人与人的交往,大到国家与国家的交往,都必须遵守社交礼仪规范,否则就会失礼、失态。无论你是公关小姐、涉外人员、业务人员,还是其他公司职员,在参加社会各种交际活动时,你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自身的体面;你的表现是否符合社交礼仪规范直接影响单位的形象以及交往效果。因而,具有良好的社交礼仪风度的人,在任何交际应酬场合,都会受到交际对象的欢迎。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不仅向你传播公共关系的礼仪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你的组织领导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这些将给你有益的启迪,使你工作事半功倍、事业兴旺发达。公共关系中社交礼仪是涉及公共关系学和社交礼仪学两门学科的内容。因此,掌握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还应了解与之相关的公共关系、社交礼仪等相关内容。
一、公共关系概述
公共关系也称公众关系,译自英文“Public Relation”,中文简称“公关”。椐考证,公共关系一词出现与1802年,是由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在议会中最早使用。
(一)公共关系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或个人为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运用传播沟通的手段来获得内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以实现共同利益的一种“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经营管理科学和艺术。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有以下三个:一是公共关系的主体——组织。它是指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包括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军事组织、宗教组织等等。二是指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这里的公众是指任何因面临某个共同的问题而形成的,有着共同利益并为某一铁定组织工作产生互动效应的社会群体。三是公共关系的媒介——传播。指人民常说的交流、对话、宣传、沟通、交际等。
(二)公共关系的工作职能、工作原则、工作程序
1.公共关系的工作职能有以下七个方面:采集信息,监测环境;咨询建议,参与决策;传播沟通,塑造形象;平衡利益,协调关系;社会交往,组建网络;教育引导,培育市场;科学预警,危机管理。
2.公共关系的工作原则有以下七个方面:科学原则;体现公开性,坚持提高透明度原则;珍视信誉,坚持真实传播原则;树立制度化观念,坚持不懈努力原则;平等沟通,坚持双向交流原则;注重行为,坚持自我完善原则;公众利益至上,坚持互惠原则。
3.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公共关系的工作目标是要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为此,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有以下四个步骤:调查研究;公关策划;组织实施;评估效果。
二、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基础
要了解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它的基础,即礼仪、社交礼仪的相关内容以及礼仪与公共关系中社交礼仪的关系。
(一)礼仪及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概述
礼仪是对礼节、仪式的统称。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它具有目的性、共同性、多样性、变化性、规范性等五个特征。
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是社会组织在与公众交往的过程中运用礼仪规范自身行为,谋求形象效益的一种礼节活动。它具有增进情感交流、使用媒介多样、体现文化价值等三个方面的特征。
(二)礼仪与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的关系
礼仪与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的关系是两个相互包容、联系非常密切的概念。主要是因为公共关系离不开人际交往,因而,礼仪是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的基础。公关人员只有了解和掌握礼仪的前提下,才能做好公关工作。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与其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他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礼仪与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二者的客体和主体不同。礼仪的主体是个人,客体也是个人;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客体则是广大社会公众。其次,二者的内容不同。礼仪的内容包括人们较为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各种礼节、礼貌、仪式、风俗习惯等;而公共关系中社交礼仪的内容则包括了社会组织履行职责活动中形成并需遵循的各种礼仪的规范。最后,二者产生的效果不同。礼仪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明素养,其影响范围相对较小;而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所产生的效果则是组织与其相关的社会公众和睦相处,加深了解和友谊,促进彼此合作,其影响范围相对较大。
就礼仪与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来说,二者的区别是次要的,联系才是主要的。礼仪与公共关系中的的社交礼仪都是文明的显现,都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起促进和推动作用。其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个人形象与组织形象的统一
礼仪主要是指个人与个人交往中的行为规范,树立的是个人形象。公共关系是特指组织与公众的沟通与联系,以树立组织形象为目标。公共关系除了个人以组织身份出现的人际交往活动外,还有组织与组织的沟通与联系,这些沟通与联系比个人之间的联系更广泛、更深刻。但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联系和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联系是不能分离的,有时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先有个人形象,然后才有组织形象,个人形象是组织形象的基础,公共关系应该借助于个人的礼仪行为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2.互尊互敬与双向互动的一致
礼仪要求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互尊互敬,形成相互尊敬的社会风尚。公共关系强调组织与公众的双向互动,组织必须确立公众意识,树立公众至上的观点。只有互惠互利、服务公众才能使公众信任组织、支持组织、与组织采取合作行为。因而,礼仪的互尊互敬与公共关系的双向互动具有一致性,只是前者指一切人际交往,而后者特指组织与公众的交往活动,礼仪的指向对象比公共关系更为宽广。公共关系借助礼仪的手段能促进组织与公众的双向互动过程的发展,有效的公共关系的双向互动必须是建立在共同礼仪的互尊互敬的基础上。3.社会交往与传播机制的契合
礼仪是社会交往中形成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个人与他人发生联系的纽带。公共关系依靠传播媒介作中介,使组织与公众相互联系,交流和沟通观点与信息。礼仪和公共关系通过社会交往这个共同点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实践证明,礼仪和公共关系所体现的交往与沟通都需要以一定的媒介符号为载体,只不过礼仪要求使用的语言符号更加规范、更加符合程序、更富有人情味。因此,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孕育着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产生之必然。
三、公共关系中社交礼仪
公共关系中社交礼仪是指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表示对社会公众的尊敬和友好,在语言、举止、仪表等方面遵守大家普遍认同的礼仪规范。它主要包括个人礼仪、日常礼仪、商务礼仪、文书礼仪、谈判艺术、演讲技巧、公众关系礼仪、餐饮礼仪、国际礼仪等。由于划分依据不同有不同的礼仪分类。如其他书中的应酬礼仪的内容就是日常礼仪、商务礼仪中一些内容。当然,还有宗教礼仪,但作为现代社会中社会组织与宗教相关的事务比较少,故这里不作讨论。
(一)个人礼仪
公共关系中的个人礼仪是指公关人员的礼仪。它要求公关人员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良好的仪容。要求干净、整洁,化妆适度,发型美观,护肤得法。二是得体的着装。要求着装要把握原则、注意协调、讲究色彩、区分场合。三是优美的仪态。要求站姿、坐姿、走姿都符合标准,表情要热情、友好、轻松、自然。四是文明的语言。书面语言要叙述平实、精练、质朴;体态语言要自然、得体、洒脱大方;口头语言要用普通话等。
(二)日常礼仪
公关人员如欲在组织中生存、发展,就必须了解、掌握、做好公关人员的日常礼仪。公关人员的日常礼仪主要有见面、电话、馈赠、探访接待、交谈、办公室等几个方面的内容。1.见面的礼仪。见面是交际的开始。见面有称呼、握手、介绍、交换名片等常见的见面礼仪。称呼要得体、亲切,打招呼要热情、认真;介绍应先卑后尊,自我介绍要根据场合、环境的需要报请自己的姓名和身份;握手应坚持“尊者先伸手”的原则;交换名片时动作要洒脱、大方,态度要从容、自然,表情要亲切、谦恭,接他人名片时应双手捧接、并道感谢。2.电话礼仪。公关人员在电话礼仪中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语言要礼貌友善,传递信息简洁,控制语速语调,使用礼貌用语。二是接电话要迅速接听,积极反馈,热情代转,做好记录。三是打电话要时间适宜,有所准备,注意礼节。
3.馈赠礼节。所选用于馈赠的礼品要有情感性、独创性、时尚性、适俗性。送礼品时应精心包装、表现大方、认真说明。接受礼品时应该受礼坦然、当面拆封、拒礼有方。
4.探访接待礼节。探访要预约,不要横冲直撞,无端进入别人的工作区,打扰别人。接待时要让客人感到真诚、热情、礼貌、周到,使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要让他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5.交谈礼节。交谈时要准确流畅、委婉表达、掌握分寸、幽默风趣。同时不要忘记使用问候语、欢迎语、致歉语、回敬语、祝贺语、道别语等。交谈时选用的话题内容要文明、格调高雅。听别人讲话要耐心、专心、热心。
6.办公室礼节。主要要求办公室要干净、整洁,摆放井井有条。
(三)商务活动礼仪
商务活动很多,诸如发布会、展览会、赞助会、联欢会、开业仪式、签字仪式、公关推销等。这些活动的开展都要求有明确的活动目的,鲜明的活动主题,认真策划、周密安排,努力实施、确保成功。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求公关人员具有良好的修养、敏捷的思维、渊博的学识、能言善辩、彬彬有礼。
(四)文书礼仪
公关文书的种类很多,有商务信函、便条、公开信、感谢信、介绍信、邀请信、请柬、贺卡、聘书、答谢词、欢送词、凭吊词等。公关文书的写作要求委婉含蓄、语气平和、晓畅易懂、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朴实简短等。
(五)公众关系礼仪 公众是公共关系的对象,是对一个组织的目标和发展具有现实和潜在的利益关系和影响力的所以个人、群体和组织。公众关系礼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公众关系礼仪。内部公众关系是指组织内部之间的互动关系。主要包括员工关系、领导之间关系、股东关系等三个方面。在员工关系方面要尽量满足员工的需求,加强沟通,理顺团体之间的关系。在领导之间的关系要求上下级之间平等相待、热心关怀,加强沟通、增进了解,提高自身素质,消除戒备心理、培养信任情感,分清职权界限、掌握处事分寸,同时作为下级要尊重上级、支持上级。在股东关系方面要开好股东年会和报告会。
2.外部公众关系。在顾客关系方面要坚持“消费者至上”,加强信息交流,体贴爱护顾客。在媒介关系方面要尊重新闻媒介、支持和结交新闻媒介。
3.公众异议处理。对待公众异议的处理要坚持实事求是、超然事外、多听少说、积极行动、取得谅解的原则。要听取意见、查清事实、交换意见、合理处理。公众的来电要文明礼貌、认真负责。公众的来访要礼貌接待、耐心听取反映情况、给公众满意答复。
(六)公关谈判艺术
在公关谈判礼仪中,首先要求公关人员作好资料、组织、计划目标的准备。其次要充分运用让步、忍耐、休会、出其不意、以攻为守、运用代理人“解割死线”等策略。最后要做到积极听取、用心理解,善于发问、控制局面,巧妙应答、避实就虚,转移话题、寻求突破,婉言谢绝、不伤情面,摆脱困境、反败为胜。
(七)公关演讲艺术
演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语言方面要求演讲者吐字清楚、准确,声音清亮、圆润、甜美,语气、语调、语速富有变化,注意形式美和内容美。在动作方面要求演讲者行为准确、鲜明、协调、优美,具有表现力和说服力。在个人形象方面要求演讲者装饰朴素、自然、轻便、得体,注意举止、神态、风度的潇洒、大方、自然、优雅。在演讲稿的设计方面要以情感人,切合场景,使用短句,通俗易懂,文体交融,选例典型。演讲时要直抒胸意、真实动人,消除隔阂、亲进听众,以情感人、赢的听众,面对忘词、巧妙应对,难堪局面、处置自如。
(八)餐饮礼仪
餐饮礼仪的第一条原则是“六M”原则,即费用、会见、菜单、举止、音乐、环境的相关要求。第二条原则是餐饮适量原则,即在餐饮活动中要量力而行,务必从实际需要和实际能力出发,进行力所能及的安排。
(九)国际礼仪
国际礼仪具有跨国性、共同性、民族性、应用性等特征。它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对方、捍卫自尊、实事求是、入乡随俗、不卑不亢、保守机密。基本要求是信守约定、不必过谦、讲究次序、尊重隐私、女士优先。
四、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的作用
在当今的社会中,公共关系的社交礼仪的作用越来越大。无论是公关人员,还是社会组织、社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对公关人员的作用
公关人员作为公共关系中的一部分,当然会受到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的约束、规范,这些约束、规范对公关人员的自身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公关人员的修养。在人际交往中,社交礼仪是衡量一个文明程度的准绳。它不仅反映着一个人的交际技巧与应变能力,而且还反映着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道德情操、精神风貌。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社交礼仪即教养,而有道德才能高尚,有教养才有修养。也就是说,通过一个人对社交礼仪运用的程度,可以察知其教养的高低、文明的程度和道德的水准。因此,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时时处处都能以礼待人,那么就会使我们显得很有修养。古人有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有助于公关人员美化自身、美化生活。个人形象是一个人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教养的结合,而公共关系中社交礼仪在上述诸方面都有自己详尽的规范。因此,它有益于公关人员更好地、更规范地设计个人形象,维护个人形象,更好地、更充分地展示个人良好的教养与优雅的风度,这种美化自身的功能,任何人都难以否定。当个人重视美化自身时,大家个个以礼待人,人际关系将会更加和睦,生活将变得更加温馨,这时,美化自身将会发展为美化生活。
3.方便交往应酬。一个举止大方、着装得体的公关人员肯定会比举止粗俗、衣着不整的公关人员受欢迎。因为着装得体、整洁表示对对方的尊重、重视,举止大方则显现出个人的自信,让合作伙伴加强对你的信任。
4.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一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交际活动中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是,都能始终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相反,则不然。故公共关系中社交礼仪有助于提高公关人员的心理素质。美国密执安大学监督研究中心的流行病学家豪斯和他的同事对2700人进行长达14年的追踪研究,弄清了人的为人处事、时机关系与死亡率的关系。他发现与名人相处会延长人的寿命;没有亲朋好友的人的死亡率为有亲朋好友者的2.5倍。西莱说过:“礼仪的交际所产生的身心效应能让人长寿。”
5.增进感情。在公共关系的社交礼仪中随着交往的深入,双方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情绪体验。它表现为两种情感状态:一种是感情共鸣,另一种是情感排斥。而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容易使双方互相吸引,增进感情,导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反之,如果不讲礼仪,粗俗不堪,那么就容易产生感情排斥,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给对方造成不好的印象。
6.规范自己行为。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规范各种行为。在公共关系的社会交往中,公关人员之间以及公关人员与公众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合作的,如果不遵守一定的规范,双方就缺乏协作的基础。在众多的公共关系的交往活动中,社交礼仪的规范可以使人们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那些可以做,那些不可以做,有利于确定自我形象,尊重他人,赢得友谊。
7.传递信息。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是一种信息,通过这种信息可以表达出尊敬、友善、信任、真诚等感情。使别人感到温暖,在公共关系活动中,恰当的社交礼仪规范可以获得对方的好感、信任,进而有助于事业的发展。信息的传递是公关人员之间沟通的桥梁。
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还有助于公关人员树立自己的形象,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等。
(二)对社会组织的作用
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主要是通过塑造公关人员的个体形象,从而表现所在组织的整体风貌,有助于提高社会组织的知名度、信誉度。它对社会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塑造组织形象。公关人员的举止行为、衣帽服饰等符合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的要求,不仅反映出个人,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所在社会组织的形象,是社会组织形象的一种外显方式。公关人员与公众见面时适时得体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和体态动态往往形成照耀公关活动的“晕轮”和“光环”。如新时代的楷模——建设银行新疆分行储蓄员李向党,爱岗敬业,苦练技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十年如一日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把客人当亲人,视奉献为快乐,以善良和体贴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尊敬,为建设银行赢得了巨大声誉。如果公关人员蓬头垢面,缺乏素养,公众便可能联想到组织整体素质低下,不会有坚强的经济和技术实力。2.规范员工行为。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可以规范内部公众的言行,协调领导和员工的关系,使全体员工团结协作,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员工的团结协作是组织取得出色成就、理想效益的坚实基础。如果每位公关人员都遵循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互相尊重,讲仪表,懂礼貌,那么,员工就能和睦相处,同心同德地搞好工作,这样便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进而提高企业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能力。
3.密切外部联系。公共关系中社交礼仪可以密切社会组织与外部公众的关系,形成和谐、融洽、合作的关系户,获得外部公众对组织的认可和好评,从而创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最佳环境。现代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都不可能封闭系统,它必然要与外界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组织与外部公众交往的活动中公众礼仪调节相互关系的润滑剂的作用。惠赐公众以温馨的、愉悦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交礼仪,从而赢得公众对组织的赞赏。因此,对人真诚、谦让、友善,并展露美好的仪容、仪表和仪态,不仅可以巩固现有的公众关系,还可以广结良缘,扩展更多的新关系,得到更多的认同和帮助,创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公众与组织之间即使有误解,要互相谅解,耐心解释,诚恳检讨,虚心改正,消除隔阂,化解矛盾,最终达到建立新的更牢固的关系的目的。
4.强化对外宣传。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是公共关系实务活动中的一部分,也是组织形象的一种宣传。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必须与社会组织的形象战略保持一致。组织通过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的相关活动向公众展示个方面的形象,以感召公众,使公众认同组织,产生信任和好感,提高组织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声誉。只有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才能实现公共关系目标和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如“美的”集团在广东顺德通过举行电器工业城庆典活动,卓有成效地塑造了“美的”形象。
5.是组织与公众的协调器。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有助于组织与公众的沟通、协调。尤其是对公众异议的处理,更需要良好的社交礼仪。这种沟通、协调也是在传递信息,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凡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都注重本企业与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的沟通、协调,尽量是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相一致,促进企业的发展。
6.提高工作效率。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规范员工的言行,有利于员工的团结、协作,提高业绩。另外,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对公关人员的要求,有利于员工增强自信、培养责任感,精神饱满,富有激情、热情地投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良好的组织形象,有助于增强公众对本组织的信任很支持,进一步提高本组织的工作业绩和工作效率。
(三)对社会的作用
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不仅对公关人员、社会组织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人们的社会交往,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在促进人际关系方面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表现它的规范和调节功能上。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重要的关系。马克思说:“人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和谐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所以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杂人际关系方面的作用就体现在人们通过对社交礼仪的深刻理解和切实的实施,使人际关系趋于和谐。当然,人际关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甚至冲突的时候。有意的、无意的,直接的、间接的,利益的、非利益的,公的、私的,原则性的、非原则性的,激烈的、轻微的等等。这些不和谐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解决,往往会愈演愈烈,甚至发展到不可调和。而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的作用就是在平时的人与人的交往中进行及时的、适度的调整和调节。所以,公共关系中社交礼仪可以帮助公关人员取得和谐的人际关系,造就人际关系的和谐。
2.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反映个人修养的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准之一。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国家的社交礼仪准则如何,往往反映这个、这个单位、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整体素质,整体教养。古人曾经指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将礼仪列为立国精神要素之本。而在日常交往之中诚如英国大哲学家越翰-洛克所言:“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的一切的一切成就都会被人看成骄傲、自负、无用和愚蠢。”反过来说,遵守社交礼仪,并运用社交礼仪,将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提升个人乃至全社会的精神文明方面的品位。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中一项重要的饿内容,就是要求全体社会成员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这些内容与社交礼仪完全吻合,这种社会主义的礼治,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不可或缺的。
3.促进家庭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稳定和平来自每一个家庭的和睦融洽。我们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历来都是一个讲礼仪的国家,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许多家训、家诫类的书籍,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女诫》等,其中主要内容是讲各式各样的家庭的礼仪。古人在家庭中特别强调长幼、尊卑原则。现代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也注重长幼、尊卑原则,而且每个公关人员不可能脱离他人、脱离家庭。因此,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不仅影响公关人员,还影响公关人员所归属的家庭。因此,具有良好的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的公关人员,其家庭也会和谐融洽。
4.传承优秀文化。自古以来,礼仪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礼仪是文化的一部分。到了现代社会,公共关系中社交礼仪更是与组织的价值观念,良好的文化设施和文化网络,职工的素质以及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等没密切相关。组织文化的发展固然与组织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但是如果脱离了社交礼仪文化的发展也是难以有所成效的。因此,它就要求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与组织的文化、经营理念,与时代的思想潮流,与民族、国家的风俗一致。同时,组织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也必然要求公关人员以及组织与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的内容协调一致,每个组织的遵守,前面的社会组织一遵守,后面的社会组织必然遵守。这样,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便在传承优秀文化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忠、节、义、仁、爱、诚信、平等、尊重等都是由社交礼仪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
5.促进社会和谐。孔子反复强调礼在塑造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比如他说:“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礼兴盛,国家就会大治,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反之,礼衰败,人民就会陷入混乱和痛苦。另一方面,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他着眼是成就完美的人。个体在礼仪道德上完美起来,社会才能趋于和谐完美。这对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与公关人员也是一样的。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起着一种“准法律”的作用,这个“准法律”的作用渗透到社会生活和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的各个方面。从国家级的盛典到公关人员的衣食起居,无不受这一“准法律”的影响、规范、制约。比如尊老爱幼、尊师重道、忠节孝义等,几乎是所以民族都普遍遵循的通例。正是因为这种通例包含着和谐,这种和谐关系着民族、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稳定和平、健康发展。总之,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是沟通社会组织之间不同利益集团、不同阶层、不同族群的不可或缺的手段。社会群体间建立联系、交流信息、共享利益、化解矛盾、消除误解等,都要靠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是纽带,它将社会中不同组织紧密联系在一起;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也是一种润滑剂,使社会中的摩擦和冲突降到最低点,从而减少内耗;同时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还是一种和谐理念的外化,我们“行礼”的同时就在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这种和谐的氛围,一方面有力地促进社会肌体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使每个生活在其中的社会个体的公关人员以及公众,都能得到根本的、精神的洗礼,从而使和谐社会能够在每一个人身上体现出来。
综上所述,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是公关人员、社会组织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社会和谐的一股推动力。所以,在现代化的21世纪,我们要更加了解、掌握公共关系中的社交礼仪,并将其用到生活中、工作中甚至人生走过的每一个细节。
参考资料:
[1] 张岩松.现代公关礼仪
[M].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
[2] 金正昆.社交礼仪教程
[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 熊源伟.公共关系学 [M].安徽:
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4] 关彤.社交礼仪
[M].海南:
南海出版公司,1997年版。
[5] 袁庆南
弘石.公关礼仪
[M].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6] 吴伯特创作室.成功者礼仪全书 [M].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7] 东方晓雪.商务礼仪
[M].河南:
中原农民出版社,2005年版。
[8] 北京康世经济发展研究所.白领礼仪 [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9] 周裕新
张弘.公关礼仪学 [M].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10] 熊经浴.现代实用社交礼仪
[M].北京:
金盾出版社,2003年版。[11] 孙正洪.社交礼仪艺术
[M].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2000年版。[12] 周裕新.公关礼仪艺术
[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五篇:生活中的社交礼仪
生活中的社交礼仪
社交礼仪是一种无声的人际交往语言,它不仅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涵养、教养和素质水平,而且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它是我们个人发展、事业进步的需要,是社会时代的需要,是一门必修课。
作为一个刚刚学习过社交礼仪的大学生,我觉得受益匪浅。社交礼仪使我懂得了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使我的身心健康。
首先,我觉得言谈在个人形象塑造方面很重要。通过对社交礼仪的学习我明白与人谈话时表情要自然,语气要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不要用手指人。谈话时不要唾沫四溅。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正在谈话时,不要凑前旁听。若有事需与某人说话,应待别人说完。有人与自己主动说话,应乐于交谈。在交际场合,对方发言时,不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注视别处,显出不耐烦的样子,也不要老看手表,或做出伸懒腰、玩东西等漫不经心的动作。谈话中要使用礼貌语言:你好、请、谢谢、对不起、打搅了、再见等等。再说举止。一个人无论多么健谈,他的举止投足稍有闪失,就可使其整体形象“全军覆没”,所以必须对行为举止有所规范。比如:上洗手间的时间不宜过长;注意护理头发、衣领及头上的头皮屑,坐下来不要跷二郎腿;保持微笑是最最重要的仪态;行走时昂首阔步,收腹挺胸,以显示自信;注意打电话的姿势,最好养成用左手拿话筒的习惯,右手空出来后随时都可将对方所讲的话或重要事项记下来。其次,在社交中个人的仪表服饰也对个人形象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想要有一个良好的仪表就必须注意自己的外观形象:鼻毛不能过长,不能有发屑,一般要先梳理后穿衣服,身上不能有怪味。头发也有要求,不要太长。服饰问题,就是要选择搭配到位。首先要适合你的身份,适合你的地位。其次要把不同的服装搭配在一起,要给人和谐的美感。
最后要注意的是在社交中要诚信为本、要遵纪守法、要遵时守约。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益,交往中必须要遵守时间,守时是对他人的尊重,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拥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可以充实我们交流的信息、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充实自我丰富人生阅历和人性感情。礼仪是中国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之礼,应该是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养。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应该严格的要求自己。社交礼仪不仅会影响个人形象,也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生活中的社交礼仪,还有很多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不过生活中礼仪无处不在,我们应该在生活中不断的完善自己、充实自己。
对于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有关礼仪方面的基本常识了解得或许并不多。但这些又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掌握良好的社交礼仪知识是我们走向成功必要的铺路石。所以从大一开始我就得好好培养。可以说,礼仪是一张人际交往的名片。文明礼仪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架设友谊桥梁,通向成功之路。”礼仪又是帮助我们获得成功,创造幸福生活的“通行证”。所以知礼懂礼,注重文明礼仪,是每个立足社会的基本前提之一,是人们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