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心得

时间:2019-05-14 02:0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老区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老区心得》。

第一篇:老区心得

参观革命旧址 感受老区精神

为了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矿党支部精心组织和安排了这次陈山革命老区的参观学习活动。踏上革命红土地,切身体会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革命老区上许许多多的英雄诗篇,使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熏陶,令我心潮澎湃,难以平静。

在历时一天的行程中,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抗日高平县委旧址,认真聆听了革命先辈浴血奋战,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历程,用心感受到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的和平和幸福。参观了姬德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过生活过的地方,瞻仰了他们珍贵的历史照片,细心体会了一下当时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深刻了解了那一段光辉的革命历史,增强了我们对革命精神的感受,提高了对党性的认识,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

每到一处,我无不被每件家具实物及革命先辈英勇事迹所感染。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先辈们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幸福生活,更加感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荣、正确、伟大。

参观过程中还安排了重温入党誓词的活动,全体党员举起了紧握的右手高声诵读了入党誓词。牢记党的宗旨,牢记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如何真正按照党员标准去做,才能把自己锻炼成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的共产党员。

红色旅游点,人生大课堂.瞻仰革命遗址,伫立烈士墓前,目睹沧桑巨变,心灵怎能不受到震撼,思想怎能不得到升华!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教育资源和精神遗产,过去是、现在 是、将来永远是我们前进奋斗、富民强国的精神动力,是我们自强不息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取得胜利的精神源泉。通过本次学习与参观,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精神文化生活,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模范地履行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努力做到求真务实,用实际行动为党旗增添光彩。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自觉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努力成为全心全意为为人民服务的模范;真正做到一个党员就是一盏灯,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推动我矿又好有快发展而不懈努力!

第二篇:革命老区

革命老区调研报告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已经历经90年的风雨历程。90年的风风雨雨,90年的艰苦历程,90年风雨同舟,90年的不断发展,让当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党派,发展成为一个拥有接近8000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90年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九十年风云变幻,九十年潮起潮落,中国共产党历久弥新,青春常在,放眼未来,沧海横流,征途漫漫,回首中国共产党90年走过的道路,最难忘记的不是改革开放让中国走向世界,不是神五升空实现中国人民的航天梦,也不是北京奥运会,而是中国老一辈革命战士挥洒自己的血水与汗水浇灌这广阔的中国大地,而是那浩浩荡荡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是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用血肉筑起的长城!新中国成立已经六十多年,恰逢第十八次人民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作为一个在红土地上出生的学员,是听着老一辈革命战士的先进事迹成长起来的,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向往,我们踏上了寻访革命老区的道路。井冈山革命老区基本情况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东连江西泰和、遂川两县,南邻湖南炎陵县,西靠湖南茶陵县,北接江西永新县,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井冈山是江西省西南的门户,境内平均海拔达381.5米,市内最高峰—江西坳海拔1841米,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市。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一块“浸透着烈士鲜血的圣地”。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尤其是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江泽民同志将它概括为24字,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星火燎原燃神州。井冈山的斗争成为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灿烂的篇章,井冈山精神至今仍然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之源。过去,井冈山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井冈山人民为保护革命旧居遗址作出了积极的努力。迄今井冈山有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遗迹达100多处,其中24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因此,井冈山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业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课堂。朱德委员长1962年重上井冈山时,挥笔题写了“天下第一山”。

经济建设情况

解放前,井冈山没有独立的行政建制,是一个“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的偏僻小山村;解放后,井冈山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于1950年在茨坪设立了井冈山特别区,1959年成立省辖井冈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设县,1984年撤县设市,200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原井冈山市与原宁冈县合并组建新的井冈山市,2005年7月成立井冈山管理局。全市现辖21个乡镇场和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4.97万人,总面积1297.5平方公里。1957年以来,井冈山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垦殖山场,兴建公路,发掘资源,建设电站,创办工业,努力发展经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日趋完善的区位优势,制定了“旅游兴市”的发展战略,并不断加大改革开放步伐,经济由封闭迈向开放,由贫乏走向繁荣。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2.69亿元,比2000年增长6.23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23亿元,比2000年增长6000万元,超出“十五”计划数2300万元,年均递增19%;全年接待游客达218.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2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35元,比2000年增长21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13元,比 2000年增长962元。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8.2:30.2:51.6,“旅游兴市”发展框架已经形成。工业从无到有,已发展工业企业80余家,并形成了造纸、瓷业、硅酸盐、花岗岩、木材加工、竹制品、土特产加工等特色工业群体。农业生产已由传统型向科技型、开发型、集约型方向转化,特种养殖、特种水产、三高旅游农业等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明显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全市经济的主体,呈蓬勃发展趋势。

井冈山既具有辉煌的历史,又有绚丽的自然风光,革命的人文景观与优美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是一个集观光旅游、传统教育于一体的理想旅游避暑胜地,先后获得“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2001年1月又跨入了“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的行列。井冈山风景名胜区面积为261.43平方公里,分为11个景区,76个景点,460多个景物景观。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先后开发了茨坪、龙潭、主峰、黄洋界、茅坪、龙市等6大景区、30多处景点。有迄今地球上同纬度保存最好的 7000多公顷次原始森林,有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誉为全世界仅有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的覆盖率达到86%,空气质量远远超过国家一类标准,是一座“天然的大氧吧”。郭沫若畅游井冈山后,发出“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感慨!

第三篇:老区教育

养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

李传保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养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先让我为大家讲述两个事例:

第一个事例是: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第二个事例是: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游客丢弃的纸张、塑料袋等垃圾,显得格外刺眼,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以上两个事例表明,文明的一切都是由细节构成的,通过这些细节,我们看见了文明离我们国家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我们每个学生都应该养成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是有着一些不文明行为。例如,我们的校园内、教室里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垃圾,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在教室里的起哄大闹,撞坏门窗,也不觉心疼;再例如校园内部分同学之间相互的讲脏话、粗话,疯赶打闹,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体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的道德素质建设,那我们纵然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应该先成人,后成材,不要做一部单纯掌握一些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无数事例表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品德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来的我们,需要学习继承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管住我们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我们我们的脚,不践踏花草。我相信,我们全体师生经过努力,一定会营造成一个宁静、有序、有着良好学习环境的校园。谢谢大家。

第四篇:赴沂蒙老区进行党性教育心得

——赴沂蒙老区进行党性教育心得

沂蒙山为革命老区,曾为中国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保留了大量革命遗址,成为今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今年,恰逢建党90周年,我跟随县委领导赴沂蒙革命老区 “追寻红色足迹,感悟革命精神”亲身体验式现场教学活动。老区一行,虽只有短短两天时间,但同行的许多同志都表示,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得到荡涤,精神得到升华,是一次名副其实的红色之旅、感动之旅、收获之旅。

一、纪念馆里再现惊心动魄的孟良崮战役

早上7点钟,我们的车踏上了奔赴革命老区的征程。近段时间来,同事们都非常忙碌,能有这次机会相互交流,都感到十分兴奋。

经过2个多小时的行程,9点四十分左右我们才到达了地处蒙阴县的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该馆于2007年纪念孟良崮战役胜利60周年新落成,整个外形是两个红色的三角形战旗,两个战旗形成孟良崮大崮顶山形,共二层,高度为19.47米,象征着孟良战役发生在1947年。走进纪念馆,才看到粗糙的红色外墙上,嵌满了成千上万颗子弹,这粒粒子弹,似乎在诉说着63年前那场战争的惨烈。

进入馆内,一幅幅图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组组雕塑,在解说员的动情解说下,仿佛把我们带回到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1947年4月,蒋介石在对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受挫的情况下,转而对陕北和山东两解放区发动了重点进攻。我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十个纵队和大批的地方武装,以压倒一切的气慨,以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经过5月13至16日的浴血战斗,将国民党素有“王牌师”之称的整编74师3万余人全歼于孟良崮山区,该师师长张灵甫亦被击毙,这就是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也是后来小说《红日》的历史题材。此次战役扭转了当时的华东战局,拉开了解放战争大反攻的序幕,对推进解放战争的进程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胜利信心。

解说员把我们带到了纪念馆后面的山坡上,只见山坡上密密地排满了一座座黑色大理石底座、上雕银色五星的坟茔。解说员介绍到,在那场战役中有五千余名英烈长眠于这块英雄的土地上,他们牺牲时的平均年龄只有20岁。20岁!多么鲜活的生命!回想我们20岁时,风华正茂,生活在幸福安定的环境中。按常理,他们的生命似乎没来得及展开,但他们却用自己最短促的一生,用一腔热血在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历史上绽放出朵朵耀眼的火花。

坟茔静静,松柏肃穆,诉说的是一段历史,感悟的是一种品质,传承的是一种精神。烈士们那种对党和人民事业无限忠诚的品质,那种虽牺牲生命在所不惜的精神,不依然是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需要的吗?

在参观过程中,有座陈若克烈士墓吸引了同事们的目光,因为与他一起埋葬的,还有我们最小的一位烈士,陈若克烈士的刚出生的女儿。墓碑的撰文详细介绍了她们牺牲的经过,我听得眼圈发红,既为他们的牺牲赶到深深地悲痛,也更加激起对敌人的愤恨,燃起了要好好工作,报答祖国,建设强国抵御外敌的坚强决心。

二、小山村里重温感人肺腑的军民鱼水情

午饭后,我们又驱车赶往沂南的“红嫂革命纪念馆”。在途中,放眼望去,山岭连绵,梯田盘绕。山上的职务正恣意绽放着自己的青翠,耳边不觉回响起“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浪,一阵阵歌声随风传”的经典旋律。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红嫂革命纪念馆”所在地——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这里的教学老师向我们介绍说:马牧池乡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山东沂蒙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数十万军民在此浴血奋战抗击日寇侵略;解放战争时期更是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奉献和牺牲。而纪念馆所在的常山庄村,不仅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而且至今仍保持着战争年代历史风貌。尤其随着电影《沂蒙六姐妹》、电视剧《沂蒙》等多部影视剧的播出,让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偏僻小山村摇身变为沂蒙山的“好莱坞”。自2010年,沂南县又以整个常山村为展示场地,以沂蒙红嫂这一群体为展示主题,整合沂蒙红色资源,开辟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红色革命基地,现已成为我省党员干部进行党性锻炼的重要现场教学基地之一。

我们在现场教学老师的带领下,顺着一条石板巷走进了这座曾经历过炮火纷飞,见证过沂蒙人民英勇支前,谱写过沂蒙军民鱼水情的小山村。沿着曲折小巷,两旁幢幢石头砌成、茅草披顶的老屋,诉说着百年古村的历史沧桑。

当我们走进一座农家小院,一尊年轻妇女一手搀着伤员,一手掀开衣角用乳汁救护的铜像,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位来访者。这就是“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真实故事的在现。明德英一名普普通通的沂蒙女性,1941年冬,大批日伪军包围了驻沂南马牧池村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一名小战士在突围中身负重伤,被明德英机智救下,当搜捕的敌军走后,小伤员因失血过多,已处于缺水休克状态,在周围没有水源的情况下,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毅然用乳汁救活了伤员。随后,她和丈夫精心照料十数天,最终使其康复归队。

1961年山东著名作家刘知侠,根据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的真实故事,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后被改编成现代京剧《红嫂》搬上了首都舞台,此后“沂蒙红嫂”作为一个具有地理标志性特征的名称便闻名天下。明德英作为“沂蒙红嫂”的生活原型,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和爱戴。国防部原部长迟浩田上将在探望她时,题词“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

进入茅草屋内,墙面展板上几位老大娘正盘腿坐在一老碾上,笑吟吟的看着来往的人群。老师向我们介绍说,这就是著名的沂蒙六姐妹,她们是革命战争年代沂蒙老区涌现出的女性英雄群体。在那个战火纷飞岁月里,她们起早贪黑地为军队烙煎饼、逢军衣、做军鞋,颠着一双小脚,在崎岖的山路上抬担架、救伤员,推小车、送军粮。当时只有20岁上下的她们,面对国家民族的灾难,义无反顾,冲破世俗,勇敢担当。眼前的照片拍摄于她们的晚年,岁月在这些当年的大闺女小媳妇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但我们仍能从老人们淡然的微笑中读出当年的那份从容、坚韧和刚毅。面对这样伟大女性,怎会不叫人肃然起敬?

现场教学老师带着我们走进另一家小院的茅屋内,一幅“火线桥”的油画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油画的主人公是以李桂芳为首的32名妇女。1947年孟良崮战役打响后,有一支部队需要迅速渡过汶河,当时河上没有桥梁,青壮劳力又都上了战场,家里只有妇女。“没有桥腿用人腿,没有桥板用门板”,时任艾山乡妇救会长的李桂芳组织村里的32名妇女拆掉自家门板,在冰冷的河水中用身体当桥墩架起了一座“火线桥”。当主力部队通过后,这些在河水中挺立近一个小时姐妹们累倒在河滩上。她们当中有的已经怀有了身孕,有的因此落下终身残疾。讲至此,老师哽咽了,我们好多同志也两眼含泪。

曲折的石板小巷连着一个个农家小院,每一座茅屋内的块块展板、幅幅图片,都记录着那个年代的沂蒙女儿对党、对人民军队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大爱:有用自己六岁女儿为战士们换口粮的大嫂,有为照顾公婆让未婚夫在前线安心作战而抱着大公鸡拜天地的新娘,一位永远的新娘,因为她从未把新郎盼进家门……一个动人的故事感染着、打动着所有的参观者,泪水和着雨水在人们的脸上肆意流淌。

最后,我们沐浴着细雨来到村中大戏台,伟大的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老师,用极朴实的语言追忆着奶奶王换于和母亲张淑贞勇于抚养革命后代的英雄事迹。

于老师介绍说,奶奶王换于出生于一贫苦农民家里,因为是女孩子,直到出嫁也没有自己的名字。19岁嫁到马牧池乡东辛庄于家,两姓合在一起,被称为于王氏。

抗战爆发后,奶奶性格直爽、办事干练,思想也比较先进,逐步被当地党组织培养成了抗日积极分子。入党时,需要有名字才行,当时一位干部就说,既然你是余家用两斗谷子换来的,就叫王换于吧。年过半百的奶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有了自己的名字。不久,她被选举为村妇救会长和艾山乡副乡长。

当时,面对日寇的疯狂扫荡,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首长徐向前到了东辛庄。由于战乱磨难,部队干部的孩子都很消瘦,奶奶就向徐向前建议说:“这样下去不行,得给孩子找奶娘。这样既能很好地照料孩子,打起仗来也好掩护。” 于是,在当地党组织的协助下,奶奶带着俺娘和俺婶子办起了战时部队机关托儿所。第一批转来了27个孩子,最大的七八岁,最小的生下来没多少天。那时候,大人们都吃不饱,也没有多少奶水喂孩子,许多孩子体质很差。奶奶和俺娘就挨村挨户地打听,谁家的孩子夭亡了,就动员她们不要把奶退回去,把需要哺乳的孩子送去抚养。当时,俺娘和俺婶子也正在哺乳期,在抚养自己孩子的同时还要照顾这些孩子,奶水已不够吃。奶奶对她们说:“这些孩子是革命的后代,咱的孩子吃粗的,把奶留给这些孩子喝吧。”从1939年秋到1942年年底,战时托儿所的孩子们在奶奶及其家人的精心呵护下,得到了健康成长,而奶奶则有4个孙子先后夭折了。其中俺大哥当时都7岁了,已成为大人一个小帮手了,一次为躲避敌人“扫荡”,淋了雨,又受了惊吓,开始发高烧,由于大人都忙,没人顾得上他,结果转成肺炎,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无私的爱换来诉不尽的情。建国后,一位位当年喝过沂蒙母亲奶的“孩子”,来到她的面前都是长跪不起,一声声母亲的呼唤,一行行相思的泪水,洒在了当年曾经养育过他们的故土上。

于老师的讲述质朴得如同漫山遍野的沂蒙山山石,但里面蕴含的那种无私大爱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位听众。自己要不是因为与同事在一起,定会失声痛哭。

这就是沂蒙红嫂,这就是沂蒙母亲。在这些平凡伟大的女性身上,彰显着沂蒙人民深厚的爱党爱军情怀和人性之大善大美!

三、返程途中谈见闻说体会话感悟 带着感动,披着雨丝,我们登上返程车。一天的参观学习虽然短暂,但心灵所受的震撼却让每一位同志感慨颇多,收获颇多,大家不无感叹地说:这次党性教育活动确实深受启发、备受教育,不虚此行。

这是一片英雄辈出的大地,这是一块壮怀激烈的热土。忆往昔,巍巍沂蒙山高耸起沂蒙人民无私奉献的丰碑,滔滔沂河水诉说着沂蒙儿女对党的无限忠诚。看今日,那段战火纷纷、艰难困苦的岁月已渐行渐远,但千千万万沂蒙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出的“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却永驻人间。这种精神,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更是老一代向新一代人传递的精神火把,是一个民族永生的精神财富!

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弘扬革命精神,牢记历史使命,增强党性修养,永葆艰苦奋斗的作风,加强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党的干部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汇报提纲老区工作

汇报提纲

半年来,卫生老区工作在县老促会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在卫生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本着“老区工作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群众”的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大力实施惠民工程,积极推进老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1、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年初,卫生党委就把老区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将其纳入了年终目标考核,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老区建设工作,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做到老区建设工作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一是加强组织建设。适应县里干部调整及工作的需要,适时调整了县老促会卫生分会组织,强化了力量,构建了老区工作层层有人抓的立体网络。二是强化了会议精神及各个相关文件的传达落实。利用每周五下午固定学习时间,组织干部职工并召开各党支部书记工作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了侯书记的讲话及孔会长在全县老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明确了今年老区建设的重点工作任务,制定了卫生分会老区建设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并将各项会议精神和要求以传达提纲的形式印发到各个支部(总支),要求各个党员干部认真研究学习。同时,按照《绥棱县包扶老区村工作方案的通知》和《绥棱县老区国 1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积极与文体局、劳转办等相关单位沟通,着手研究制定包扶老区村工作实施方案和老区村十二五发展规划,力争包扶工作早见成效。三是强化学习宣传。通过集体学习、分散学习、出板报、开展党史教育活动和举办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学习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建设好革命老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胡总书记关于加快老区发展的论述以及王作义会长的讲话摘要、县委十四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提高干部职工对老区建设工作的认识,促使他们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创造性地投身到老区建设工作中来,推进老区建设工作的开展。目前,各支部共组织集中学习10余次,出板报3期,开展党史教育活动近10次,举办文艺演出4次。同时,积极拓展宣传渠道,以义诊为契机向农村广大群众发放老区建设方面的宣传单,重点宣传做好老区工作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提高群众的参与热情。目前共发放宣传单1500余份。

2、加强医疗软硬件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以项目建设为牵动,努力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和人员队伍建设。一是积极推进老区乡村卫生医疗用房建设。通过多方面的沟通和联系,努力捕捉各种项目信息,分别从国家发改委和省卫生厅争取国投项目及千家村级卫生所房屋建设资金共计130万元,为长山乡卫生院新建650平方米的医疗用房,为阁山乡长青村、长山乡十部村、双岔河镇双泉村和四海店镇林海村分别建设

60平方米的村级卫生所。目前,100万元的长山乡卫生院的建设资金已到位,预计8月份开工建设;30万元的老区村卫生所建设资金年底前可到位,选址、设计正地谋划中,届时将有效地改善老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条件、优化服务环境。同时,积极与泥尔乡卫星村和克音乡向荣村沟通协调,争取到村集体支持的7万元资金,为村卫生所新建医疗用房,目前乡镇卫生院和村集体正在研究建设事宜,计划年底建成。二是强化老区村卫生所医疗设备的配备。以争取村级卫生所房屋建设项目为基础,积极与省里处感情、交朋友,为每个新建的老区村卫生所争取价值7千元的医疗设备,待房屋建成后即可到位。同时,积极与靠山乡靠山村联系,改善靠山村卫生所的办公条件,村里已投资1000多元为卫生所购买了档案柜,促进了卫生所办公的规范化。三是大力加强老区村村医队伍建设。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和开展讲座等多种形式,以公共卫生服务、基础医学理论等为重点内容,举办了老区村村医培训班,以增加村医的基本医学理论知识储备,提高实践技能和服务水平,为老区百姓提供安全、有效、高质量的服务提供了保证。目前,共举办培训班2期,每期历时5天,共培训村医70余人。

3、积极开展惠民行动,服务百姓。开展医药卫生下乡活动,从县医院和8个乡镇卫生院精选了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好,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内科、外科、妇科、心电、B超等方面科主任组成义诊小分队,深入到1个老区乡和13个老区村开展义诊活动,目前共抽调医务人员36人次,诊治患者近千人,使老区的农民群众不出家门就享受到了比较高级的诊疗服务,方便了患者就医。并免费为老区百姓赠送药品价值5000余元,使老区的患者真正得到了实惠。同时,还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开展了老干部走访慰问活动。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努力,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强化老区宣传工作。活化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搭建宣传载体,扩大宣传范围,进一步提高群众对老区工作的认识。

2、做好老区村包扶工作。深入乡村,积极对接,调查研究,帮助包扶村制定好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和方向,做到真帮实扶,力求实效。

3、做好老区项目建设的跟踪、推进和问效工作,确保项目早日落地,促进老区乡村发展。

4、按照计划,积极开展送医送药下乡活动,让更多的老区百姓免费享受到高级的医疗卫生服务。

下载老区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老区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革命老区情况调研(精选合集)

    革命老区XX镇综合情况调查报告根据XX区老促会《关于开展革命老区情况调查的通知》精神,镇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组织力量认真准备,使调研工作重点突出,抓住核心环节。......

    革命老区(5篇)

    历史意义在战争年代,老区人民养育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提供了坚持长期斗争的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壮大革命力量,取得最后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极大贡献。革......

    老区脱贫致富经验交流材料

    革命老区如何脱贫致富?农业比重大的地区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2001年以来,在××山精神指引下,××省××市坚持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步伐,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农村找出路,通过大力实施以......

    老区扶贫开发情况汇报

    老区扶贫开发情况汇报 县位于湘东南部,全县辖个乡镇,个村(居)民委员会,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全县总土地面积平方公里,有耕地公顷。近十几年来,经过全县上下的不......

    XX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心得总结

    XX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心得总结 XX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心得总结弘扬老区精神、夯实理论基础、学习先进模范,是对红色基因的最好传承和最生动的实践,教育引导党员干......

    沂蒙老区社会经济调查报告

    今年是我上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我又回到了临沂老家,看着家乡的巨大变化,我的有种复杂的感觉,经济发展了,到处是八车道的公路,城区象一个的工地,每天在建设,我们用的了那么多楼......

    老区精神永放光芒

    老区精神永放光芒 ————赴革命老区学习心得革命圣地延安、西柏坡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 在2005年的春天,我有幸随公司组织的‚保持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考察团‛赴革命老区延......

    革命老区建设规划

    第一章 项目概要 一、标杆山村革命老区建设项目来源 加快革命老区开发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的内在要求,是各级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