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第十课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4 02:11: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弟子规》第十课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弟子规》第十课教学设计...》。

第一篇:《弟子规》第十课教学设计...

《弟子规》第十课教学设计

花厅小学林媚清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第十册主要围绕“尊长”这一行为,分别韵文释文.拓展.故事四个板块。韵文意在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有长幼之分,尊重长辈及如何向长辈打招呼。释文中通俗易懂,但要注意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故事《张良与黄石公》则以生动的事例诠释了张良敬长尊贤的行动,赢得了长者贤人赠送奇书,成为开国功臣之一。《弟子规》的这一道德规范充分体现了道德行为与道德素养的完美结合。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字正腔圆地诵读文本,做到熟读成诵。

2.读中感悟。学生了解见到尊长怎样打招呼。

3.借助故事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得失,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懂得从小就要养成敬长尊贤的习惯。

4.在诵读韵文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设计理念

1.抓住主题,环环相扣。借助课文介绍幼长相遇告别和幼长同处的礼仪。进入诵读入韵读文明意,悟理导行的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诵读以求音准韵圆。故事诠释以达晓理明义,行为介入以臻礼仪。

2.确立以“读—思—悟—行”为主线的教学策略,实现理解.感悟.思辨.导行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读韵文.节奏.腔正韵圆,做到熟读成诵。借助故事和明辨是非,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再度思考,引导学生将古代礼仪与现代文明相融合。弘扬国学精神,增强文明意识。

四.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都强调要遵循文明礼貌。可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把它丢了。今天,我们小朋友一起帮他们找回来,让大家都养成礼貌习惯,好不好?

出示文本第十课

﹙二﹚诵读课文

1.宋代朱熹说过,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同学们先听听老师读课文,若觉得老师读得不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若觉得读得不错,请给老师一点掌声。

2.师配乐范读韵文

3.生集体朗读韵文﹙注意读音)

4.男女生分读(注意停顿的地方)

5.分小组读(声音响亮,读得有板有眼)

6.练习快速读

7.试着背诵韵文

(三)品悟课文

1.请同学们再读韵文,把读懂的和不懂的地方都做上记号。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对照译文再读读课文,想想古人见到长辈是怎样打招呼的。

3.学生交流汇报(师相机引导学生把古代的礼貌和今天的生活结合起来)

4.在什么时候可以不行礼呢?(人家在谈话,上厕所.洗脸.在车上以及不方便的地方可不拘礼节,尤其是马路上.十字路口都不能去分散人家精力。人家在高处.你在下边.也不要打招呼!太危险了)

5.今天我们学习了许多礼貌礼仪.现在老师遇到了麻烦,同学们能不能根据所学的给老师提供点帮助。

师生情境表演,家里来了客人送人怎么送?

a.学生讨论汇报

b.师引导小结:不要人家一出门,你就砰!把门关上.要等到客人走到看不见了你才可以关门!不常来的客人对你家的环境不太熟悉,你要送到车站站点,等人家上了车,你再离去!远路的客人,更要送到汽车或者火车站,车开了才可以离去!以表示尊重之心。.送电梯的客人,要等到电梯的门关合后,方可转身!还要有礼貌用语“欢迎下次再来!”或者“慢走!恕不远送!”以及“再见!”等。做为客人也要回敬主人:“请留步!不必再送!”这些需要小朋友在生活实际中要慢慢学习!

(四).故事诠释

1.生读故事《张良与黄石公》

汉朝的张良,十分敬老尊贤。有一天,张良路过一座桥,桥头坐着一位老人,故意把鞋甩到桥下,叫他去捡。老人甩了三次,张良不厌其烦地捡了三次,还替老人穿上鞋子。张良的行为感动了老人,老人送给他一奇书。这部奇书就是《太公兵法》。后来,张良凭着从书上学来的出神入化的计谋,做了刘邦的军师,名列汉朝三大开国功臣之一。

a.说说读完后你的感受

b.如果你是张良你会怎么做?

(五).明辨是非(动画展示)

1.张红在上学路上遇到了老师,脸一红,就跑了。

2.在过十字路口时,小强突然看到好久不见的李叔叔,连忙大声地打招呼:“李叔叔好”

3.在坐公共汽车的半途中,小丽发现上来了一位年迈的老大爷站在她身边,连忙把脸转向窗外。

(六).课外延伸

1.古代人见到长者都是鞠躬作揖,在现代社会中见到客人或朋友,都有什么礼节?(握手.拥抱等)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握手的正确礼节。

见了客人,先把手伸出来,成45度角。(一般习惯用右手握)同时腰也要稍弯一点,不能太挻直,会让人觉得傲慢!

握住对方的手时,不要太用力,也不要太松。用力太猛,会握痛对方,也不礼貌!手抓的不紧,会让人觉得你敷衍了事,不热情!眼睛要看着对方,同时说话。比如:“你好!”“欢迎你!”等等。时间不能太久,不要抓住人家的手不放。有的人摇起来就没完。这些都是不规范的。

尤其是男士握女士手的时候,更不能抓住不放!会让人感觉到不礼貌!

3.介绍握手时需要注意问题及介绍的的规矩。

握手时需注意几个问题:

(1).男女握手的时候,一定要女士先伸手,男士才可以伸手。

(2).长幼之间,一定要长者先伸手,晚辈才可以握长者的手。

(3).宾.主之间,一定要主人先伸手,客人才可以握手。

(4).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伸手,下级才可以握手。

介绍人也有规矩:

(1).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要先介绍新朋友给老朋友。

(2).如果其中有女的,要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

(3).长幼之间,要先介绍幼者,后介绍长者。

(4).宾主之间要先介绍客人,后介绍主人。

(5).上.下级之间,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级。

4.互动:请一些愿意参与的同学一起实践握手的礼节。

(七).总结

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人人从工作出发小培养,有些同学认为我们还小,没有必要学,长大了自然就会做到。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人的性格和习惯都是慢慢培养的,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谁也不可能一日就变成另一个人,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讲礼貌的好孩子。

韵文: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板书设计:

第十课路遇

(幼)我—————————————〉 长

︱ ︱

作揖.下马.下车︳

待百步<————————————过 同处

(幼)我—————————————>长

︳︳

勿坐立

命乃坐坐

第二篇:弟子规第十课教学设计

篇一:弟子规第10课教案

《见人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读准“警、励、辜”等字。

2、能简单说出课文所讲的几种规范,例如不掩饰错误、有过就改,不与人计较衣食,而比较才能和品德。

3、简单了解“一鸣惊人”的故事,知道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个体会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和过错的方法。难点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能用其中的道理指导日常生活。

三、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讲述日积月累中“一鸣惊人”的故事,同时提出问题:你从这个故事中发现楚庄王是一个怎样的人?(看谁是最会听故事的人)从而引到本课的内容上来,懂得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知错就改的道理。

(二)初读感知

(1)师范读本课中的内容,师领读,生齐读,纠正字音。

(2)给时间让生自由读,并找出文中难写难拼的生字及简单的多音字,个别学习。如“警、励、辜”等。

(3)让学生个别读,其他学生给予评价。

(三)、解读经典

(1)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①主要是告诉孩子当看到别人的优点和行为时,心中就要想着要

向他学习,当看见别人犯错误时,心里要先反省自己,如果也犯同样的过错,就立刻改掉,如果没有就更加警觉不犯同样的过错。给学生举在学校常发生的例子。

②可以让学生适当举些自己了解的例子,进一步体会所学内容。

③介绍神奇汉字“见”

(2)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①告诉学生要把注意力放在德行的精进上,而不是衣服饮食的攀

比上。

②师适当讲解,然后让学生自己说在生活中具体应该怎么做。

③熟读并背诵。

(3)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渐相亲

①结合生活简单为学生讲解当听到别人批评自己、指出自己的过

错时,就生气,听到赞誉就开心,这样是不对的行为,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就没有帮助自己的朋友,而对自己有益处的朋友就会远离自己。

②学生根据理解熟读背诵。

(4)无心非 名为错有心非 名为恶过能改 归于无倘掩饰 增一辜

①告诉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要欣然接受别人的批评,这样正直的朋友就会亲近自己,同时如果自己犯了错,要及时改正,不能一错再错。

②为学生假设几个场景,让学生回答该怎么做,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简单回顾“一鸣惊人”这个成语。

③整体回顾课文内容,全篇诵读体会韵律。

(四)诗歌赏读

①范读《诗》

(五)读一读

①师读课后的几句名言,并分别简单讲解。让学生懂得其中的道理。

②熟读本节课的内容,师生比赛读,生生比赛读。尝试背诵,送小红花。篇二:弟子规第三十课教学设计

《弟子规》第三十课教学设计

茶亭中心小学 黄艳萍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第三十课围绕“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善与恶”这一主题,通过韵文、释文、拓展三个板块的设计,体现出课文的文、意、理的统一。韵文“道人善,即使善;人知之,愈思勉;善相劝,德皆建。”表明了我们应该赞美、鼓励他人的善行和长处,这对人对己都是有好处的;而“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过不规,道两亏。”则告诫我们张扬别人的短处或发现别人有过失却不加规劝,这对双方在道义上都是一种亏损。释文表意准确,通俗易懂,为学生自读自悟提供了重要的课程资源。拓展结合生活,联系实际揭示了课文内容的现实意义,又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弟子规第三十课,熟读成诵,感受古文的魅力,积累经典美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听故事,让学生积累经典美文,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学会正确对待他人的善与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而指导自己的言行,正确对待他人的善恶。

三、设计理念

1、板块组合,分层推进。紧扣主题,构建诵读入韵、读文明意、悟理导行三大板块。分层推进,层层落实,促进知行合一。

2、四化并用,优化组合。确立以“读—思—悟—行”为主线的教学策略,实现理解、感悟、思辨、导行的有机统一。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昨天我在收集校园新闻时,无意中拍到了一段录像。想不想看?我有个要求,认真看,思考这两个问题:

1、他们在干什么?

2、你怎么看待他们的行为?)

1、看录像

2、谈感受

3、师小结(同学们,其实在《弟子规》书中,对这种行为就有准确的描述和评价,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弟子规》的《第三十课——泛爱众》),去聆听圣人的教诲。板书课题。)

二、知音入韵,熟读成诵

1、(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同学们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内容: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2、指名读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谁来为他指点指点)纠正读音,再读。

4、师范读,生试着划节奏。

师纠正节奏: 道 善;人 知 之,愈

扬 恶;疾 之 甚,祸

善 劝,德 皆 建;过 两亏。

5、齐读

6、划重音

道 善,即善;人 知 之,愈....

扬 恶;疾 之 甚,祸....

善 劝,德 皆 建;过 两亏。..... 7|、个别读、小组读、齐读

8、唱诵

9、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三、自主学习、开宗明义

1、结合注释,默读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有困难可小组讨论讨论。(配乐)

2、(有不理解的词语吗)指导理解重点词义

3、指名说说每句话意思

4、串讲文意(用自己的话说)

四、学以致用、身体力行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来、我们来看看这些同学的实际行动)

(一)道人善、即是善;善相劝,德皆建

情境一 表扬信

1、昨天,我在改周记时,发现了一封表扬信,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我们班谁的书读得最好?

2、指名读。

3、有什么感受来谈一谈吧。同学们刚才对毛云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你们有没有

话对汪丽说。结合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谈谈你对汪丽这种行为的看法。

生:道人善,即是善。(板书:道人善)师:为什么说“道人善,即是善”?

生:人知之,愈思勉„„

师:对,毛云同学知道后,一定会更加努力行善,这对她是一种鼓励。同时,对于汪丽又有什么影响呢?

生:一定会受到感染,像毛云学习,她今后也会努力行善的。

师:对,这对她自己也会是一种激励。一封表扬信,一种赞美,既能鼓励他人,又能激励自己,何乐不为呢?目前,我发现我们班很多同学有这种美德,你们发现了吗?(回忆刚才几个表扬毛云的同学、夸奖别人会读书的同学)道人善,即是善。赞美别人是一种美德,赞美别人也不难做到。想不想将我们班的美德发扬光大?进入情境二。

情景二(师扮演一名月考进步的学生,同学扮演老师、同学、家长的身份夸奖这位学生。)

师: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同学们,你们在赞美、鼓励我的同时,也是在做一件好事,对你们的品行也是有好处的。——“道人善、即是善;善相劝,德皆建”

(二)扬人恶、即是恶;过不规、道两亏

同学们,刚才我见识了你们为他人喝彩的雅量。有时,别人更需要我们真诚的帮助。

情境一:扬人恶

同学们,你们想用文中哪句话来形容他们的行为?(扬人恶、即是恶。板书:扬人恶)

为什么说“扬人恶、即是恶”? 生:疾之甚,祸且作„„

师:对,如果王强听到了该多难受呀?无巧不成书呀,还真就让王强听见了 师扮演伤心的王强。

面对此时王强灰心丧气的王强你想说些什么呢?做些什么呢?

情境二:过不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我们面对别人不足时该怎么做呢?)

同学们,你们想用文中哪句话来形容他们的行为?(过不规,道两亏)

为什么说“过不规,道两亏”呢?

师:同学们,你们想想,如果你这次发现他乱丢垃圾没有规劝他,他以后可能会怎么样?

生自由交谈。

师:对,随着他这种错误行为的继续,他所照成的恶果也将不断地蔓延。就像一场大火一样,一发不可收拾。而我们就成了发现火情却没有及时处理,而使之酿成大祸的罪人呀。所以说“过不规,道两亏”。

师:为了让这场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我们行动起来吧!(规劝乱丢垃圾的人。)师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

(三)改一改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扬人恶,给王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如果发现别人有过失,却不加规劝,不仅是双方在道义上有所亏损,有时还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被人的恶与过呢?想一想,改一改。______恶,即是善;(年方少,勿饮酒导引)过______,道不亏。(冬则温,夏则凊导引)

师:(板书:勿扬恶)

五、爱心呈现、升华情感

同学们,只有我们能正确对待他人的善与恶、功与过,才能算是拥有了一颗真诚、完美的心灵,才能用这颗心去关爱更多的人。(出示课件:让我们用爱去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板书设计:

泛爱众

第三十课

附教材内容 第三十课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篇三:弟子规教学设计

《弟子规》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是一本教我们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全书共360句(1080字)。

二、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孝敬父母、体谅父母。

2、培养学生的爱心,爱长辈,爱老师,爱同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3、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4、教育学生诚实、守信。

5、指导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规范。

三、教学内容:

《弟子规》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流利背诵。

难点:理解含义,并能在生活实践中应用。

五、学习时间:

每周安排一节诵读时间,平均每节课学习16句。利用中午课前预备时间复习巩固。

六、方法措施:

1、借用生动的故事来打动学生的心。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讨论中真正理解含义。

3、举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含义。

4、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

第三篇:《弟子规》第十课教学设计...

《弟子规》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字正腔圆地诵读文本,做到熟读成诵。2.读中感悟。学生了解见到尊长怎样打招呼。

3.借助故事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得失,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懂得从小就要养成敬长尊贤的习惯。4.在诵读韵文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设计理念

1.抓住主题,环环相扣。借助课文介绍幼长相遇告别和幼长同处的礼仪。进入诵读入韵读文明意,悟理导行的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诵读以求音准韵圆。故事诠释以达晓理明义,行为介入以臻礼仪。

2.确立以“读—思—悟—行”为主线的教学策略,实现理解.感悟.思辨.导行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读韵文.节奏.腔正韵圆,做到熟读成诵。借助故事和明辨是非,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再度思考,引导学生将古代礼仪与现代文明相融合。弘扬国学精神,增强文明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都强调要遵循文明礼貌。可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把它丢了。今天,我们小朋友一起帮他们找回来,让大家都养成礼貌习惯,好不好?

出示文本第十课 ﹙二﹚诵读课文 1.宋代朱熹说过,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同学们先听听老师读课文,若觉得老师读得不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若觉得读得不错,请给老师一点掌声。

2.师配乐范读韵文

3.生集体朗读韵文﹙注意读音)4.男女生分读(注意停顿的地方)5.分小组读(声音响亮,读得有板有眼)6.练习快速读 7.试着背诵韵文(三)品悟课文

1.请同学们再读韵文,把读懂的和不懂的地方都做上记号。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对照译文再读读课文,想想古人见到长辈是怎样打招呼的。3.学生交流汇报(师相机引导学生把古代的礼貌和今天的生活结合起来)4.在什么时候可以不行礼呢?(人家在谈话,上厕所.洗脸.在车上以及不方便的地方可不拘礼节,尤其是马路上.十字路口都不能去分散人家精力。人家在高处.你在下边.也不要打招呼!太危险了)5.今天我们学习了许多礼貌礼仪.现在老师遇到了麻烦,同学们能不能根据所学的给老师提供点帮助。

师生情境表演,家里来了客人送人怎么送? a.学生讨论汇报

b.师引导小结:不要人家一出门,你就砰!把门关上.要等到客人走到看不见了你才可以关门!不常来的客人对你家的环境不太熟悉,你要送到车站站点,等人家上了车,你再离去!远路的客人,更要送到汽车或者火车站,车开了才可以离去!以表示尊重之心。.送电梯的客人,要等到电梯的门关合后,方可转身!还要有礼貌用语“欢迎下次再来!”或者“慢走!恕不远送!”以及“再见!”等。做为客人也要回敬主人:“请留步!不必再送!”这些需要小朋友在生活实际中要慢慢学习!

(四).故事诠释

1.生读故事《张良与黄石公》

汉朝的张良,十分敬老尊贤。有一天,张良路过一座桥,桥头坐着一位老人,故意把鞋甩到桥下,叫他去捡。老人甩了三次,张良不厌其烦地捡了三次,还替老人穿上鞋子。张良的行为感动了老人,老人送给他一奇书。这部奇书就是《太公兵法》。后来,张良凭着从书上学来的出神入化的计谋,做了刘邦的军师,名列汉朝三大开国功臣之一。

a.说说读完后你的感受

b.如果你是张良你会怎么做?(五).明辨是非(动画展示)

1.张红在上学路上遇到了老师,脸一红,就跑了。

2.在过十字路口时,小强突然看到好久不见的李叔叔,连忙大声地打招呼:“李叔叔好”

3.在坐公共汽车的半途中,小丽发现上来了一位年迈的老大爷站在她身边,连忙把脸转向窗外。(六).课外延伸

1.古代人见到长者都是鞠躬作揖,在现代社会中见到客人或朋友,都有什么礼节?(握手.拥抱等)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握手的正确礼节。

见了客人,先把手伸出来,成45度角。(一般习惯用右手握)同时腰也要稍弯一点,不能太挻直,会让人觉得傲慢!

握住对方的手时,不要太用力,也不要太松。用力太猛,会握痛对方,也不礼貌!手抓的不紧,会让人觉得你敷衍了事,不热情!眼睛要看着对方,同时说话。比如:“你好!”“欢迎你!”等等。时间不能太久,不要抓住人家的手不放。有的人摇起来就没完。这些都是不规范的。

尤其是男士握女士手的时候,更不能抓住不放!会让人感觉到不礼貌!3.介绍握手时需要注意问题及介绍的的规矩。握手时需注意几个问题:(1).男女握手的时候,一定要女士先伸手,男士才可以伸手。(2).长幼之间,一定要长者先伸手,晚辈才可以握长者的手。(3).宾.主之间,一定要主人先伸手,客人才可以握手。(4).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伸手,下级才可以握手。介绍人也有规矩:(1).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要先介绍新朋友给老朋友。(2).如果其中有女的,要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3).长幼之间,要先介绍幼者,后介绍长者。(4).宾主之间要先介绍客人,后介绍主人。(5).上.下级之间,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级。

4.互动:请一些愿意参与的同学一起实践握手的礼节。(七).总结

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人人从工作出发小培养,有些同学认为我们还小,没有必要学,长大了自然就会做到。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人的性格和习惯都是慢慢培养的,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谁也不可能一日就变成另一个人,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讲礼貌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路遇

(幼)我—————————————〉 长

︱ ︱

︳ 作揖.下马.下车 ︳

待百步<————————————过

同处

(幼)我—————————————>长 ︳ ︳

勿坐 立 命乃坐 坐

第四篇:第十课《哪吒闹海》教学设计

10.哪吒闹海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7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说说哪吒是怎样闹海的。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哪吒不畏强暴,敢斗邪恶的精神。教学重点:

1、练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讲述哪吒闹海的经过。

2、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如“兴风作浪”“胡作非为”等。教学难点:感受并学习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斗邪恶的精神。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7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尝试朗读,自主释疑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哪吒图片,提问:“图上是谁?”(哪吒)今天我们要学习哪吒为民着想战胜邪恶故事,10、《哪吒闹海》。

2、板书课题,读题。你读课题后有什么疑问?设疑:哪吒怎么闹海?他为什么要闹海?

3、教师简要介绍哪吒

(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2)会读会写田字格里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兴风作浪 胡作非为

2、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3、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熟练朗读,自主释疑

1、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词。

(2)指名读,带读,全班齐读

(3)理解生词语掌握情况。重点词语:兴风作浪:刮起大风,掀起大浪。胡作非为:专做坏事

(4)朗读生字词。

2、学生试读课文。

3、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学生纠正错误读音。

4、听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模仿读。(1)默读课文,把不懂的地方做个标志。

(2)读了课文,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懂的?质疑,哪吒怎么闹海?(3)教师归纳整理学生所提疑问。问题预设:(1)哪吒闹海的原因是什么?

(2)哪吒闹海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三件事情?找出哪吒闹海的句子读一读,并用横线画出描写动作的词语?

(3)哪吒闹海的结果怎样?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5、思考:按哪吒闹海的原因、闹海的经过、闹海的结果这一顺序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6、写字指导。注意点:称:左部第一笔是平撇。混:右下部比的笔顺。即:左部末点应紧贴提尖。

7、学生用钢笔在书上描红。

第五篇:弟子规教学设计

校本课程《弟子规》教案

哈尔滨市宏伟小学校 2011-06-08 08:08:51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

小:[大][中][小]

《弟子规》——入则孝

教学目标:

1.熟读《弟子规》入则孝部分。

2.通过讲解及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孝心。教学重难点:

1.熟读成诵,感受孝心的魅力。2.联系实际,抒发孝心。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弟子规》知识抢答赛。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可以背诵弟子规,甚至可以倒背如流。关于《弟子规》的知识,你知道的有多少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知识抢答赛。1.《弟子规》的作者是谁? 2.《弟子规》分为几个部分? 3.《弟子规》的作者是谁? 4.《弟子规》的意思是什么?

二、热情诵读,齐诵《弟子规》——入则孝。1.读书的要求有那些?你能做到吗?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2.齐诵《入则孝》部分。3.小组比赛读。

三、进入主题,讲解“亲有疾——不离床”部分。讨论:

1.怎样做才是孝顺的好孩子呢?

2.生病的感觉是怎样的呢?生病的时候你最希望身边的人怎么照顾你? 3.父母生病的时候会怎样想,他们希望我们做子女的怎样做呢? 4.古时候,孝顺的儿女是这样做的(出示: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有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生说,教师补充)

5.感动你的地方是哪里?(药先尝,不离床)父母心中会怎样想呢?

四、情景体验,感悟孝道。

古时候子为父母尝药,是为了为父母试探药的温度。可是现在我们不能为父母尝药,因为乱吃药是危险的。当父母生病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做呢?小组讨论后请一个小组到讲台上表演。(一个扮演生病的母亲,一个扮演儿子)

请大家给出建议和意见。给予鼓励。五、积极讨论,解决问题。

1.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很聪明,现在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他解决吗?

2.讲述故事:“小明想跟妈妈学家务,可是妈妈说只要专心学习就好了。小明要怎样做?” 同学发言。

3.你们真是有礼貌的孩子。你们觉得说服妈妈要注意哪几点?(礼貌,有道理,恭敬)4.如果妈妈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呢?你该怎么办?(找机会再和妈妈讲)

六、情景表演,小组活动。

如果遇到下列问题的时候,你会解决吗?

讲述:小明的爸爸随手把垃圾扔到车窗外,小明该怎么劝说呢?小组活动,然后展示。

七、总结升华,神情寄语。

孝心是最美的品质,孝顺的孩子是最可爱的孩子。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齐诵《入则孝》部分,结束本课。

弟子规——馀力学文

教学目标:使学生懂得,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书籍、文具,整理自己的房间。

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应该怎么样读书吗?你平时是怎么读书的呢? 弟子规的馀力学文里有这么几句话: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就是讲的读书的方法。在弟子规的馀力学文里对于我们的学习讲了很多的要求,你想知道吗?

二、读文明理。

1、学生读文,一边读,一边想,根据文字,你能理解哪一些?

2、师讲解:

(1),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讲的是要我们做完第一件事再做第二件事。

(2),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要抓紧时间,不要老是看电视,要主动做功课,不用人催。

(3),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是讲要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间,使房间整洁、卫生。

(4)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写字时,书要放正,人要坐正,字要写好,写端正。

(5)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做完功课,要自己收拾好自己的书籍文具。要将东西放到一定的地方。

(6)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不管有什么急事,你的书籍课本要放整齐,有坏了的地方,就要修补好。

(7)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选择益智、提升道德品性的课外书,不看打打杀杀、情情爱爱的各种污染心志的书和电视节目。

三、对照检查自己的行为。

1、你平时是自己收拾自己的书包、自己的房间吗?

2、你最喜欢看一些什么样书和电视节目呢?

《弟子规》——谨

教学目标: 读背《弟子规》——谨,通过学习,了解并自觉遵守小学生的行为规范,能在成人的督促下,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劳动和生活习惯,学会做文明人。培养初步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现在是小学生了,我们平时总是说要做一个文明的孩子,你知道怎么样做才是文明?文明的行为有哪些?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学习《弟子规》的谨。板书课题:

二、学文明理。

1、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这一节经典,借助拼音读文。

2、老师指导读文。如果有已经会读的小朋友,就请小朋友当小老师带读。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4、师生共同解读。(1)学习1——4行。师对学生进行讲解。

这四行文字,对我们的生活起居进行了规范要求。要早早起床,晚上可迟一点睡觉,要珍惜时间。早上起来,必须漱口,便后要洗手。衣服要穿整洁,东西要放在一定的地方,不要弄脏了。生在老师的指点下,读文。(2)学习5——15行。这几行是对学生平时的行为习惯的规范要求。A、指导读文,自由读文,谈谈你读懂了哪一句? B、衣贵洁,不贵华,对饮食,勿拣择。你知道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说说你平时做得怎么样?你有没有挑食的坏毛病?

C、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这几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平时有人问你,你是怎么回答的?那么,学了这几句话后,你知道了什么?你以后会怎么做?(3)学习16、17行。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我想问问小朋友,如果你发现自己上课没有带铅笔,你会怎么做?(指名上台演示)全班评议。

师指出,要借人家的东西,必须跟别人讲,不能不经过别人的同意,就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这就是用人物,须明求。

如果你不跟别人说就拿别人的东西那就不好了,弟子规告诉我们,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家东西用完后,应该怎么办?

你知道弟子规上面是怎么说的吗?(借人物,及时还)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后有急,借不难。

三、辨析导行。

下面的小朋友做得对吗?为什么?(请你用弟子规里面的话回答)

1、下课了,小红要更正一道数学题,可是她没有铅笔,同坐的不在,小红想,反正我就更正几道题目,拿同坐的更正一下吧。

2、早上7点,妈妈叫彬彬起床,彬彬说,我不想起来,让我再睡一会儿吧。

3、妈妈叫吃饭了,山山从卫生间出来,马上坐到桌子上吃饭。

4、早上起来,林林的衣服找不到了,鞋子、袜子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找了好半天才从床底下找到,可是,他上学迟到了。

四、朗读、背诵《弟子规》——谨

弟子规——信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教育学生说话要诚实,不撒谎,养成诚实守信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老师讲《狼来了》的故事。说说为什么那个小孩子的羊会被狼吃了呢?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学文明理。

1、学习1——3行。教师带读。学生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凡出言,信为先”是什么意思? 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你说话守信任吗?

2、学习4——6行。这几行文字告诉我们什么?

(1)告诉我们不要轻信传言,更不要在不知道事情真相的时候去乱传言。(2)告诉我们任何事情不要轻易承诺。

3、学习7——11行。说说你能读懂什么?

(1)见人好的,应该想怎么去向他看齐,看到有人不好的,就要自己自我检查,看看有没有这样的缺点,有就改正,没有就要做为自己以后的警戒。(2)如果你的思想、才艺不如别人,就要自己努力,争取赶上别人,如果是你的穿着、你的生活不如别人,不要悲伤。

4、学习12——15行。

(1)理解“过”和“誉”的意思。听到别人的批评和赞扬应该持什么态度呢? 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

读文,理解。一个人要想进步不能光是想听表扬,听好听的,要正确对待批评,那是对你的进步有好处的。

(2)如果有了缺点,应该马上改正,那样还是一个好孩子。如果不改正,那就不好了。

三、读文、背文。

1、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全文。

2、逐行指导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四、说说经过今天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你今后会怎么做?

弟子规——泛爱众

教学目标:诵读《弟子规》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日记 ②焐被窝

二、读课文 泛爱众(两遍)

三、解释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亲人、师长、同学„街上要饭的老爷爷奶奶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见人恶,即内省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见人善,即思齐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劝过的方法,最好在背地里。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推多取少

四、讲故事(孔融让梨)

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

“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

五、教唱歌

弟子规好,弟子规好,等到我们长大了,好好做人,帮助穷人,我们一起过得好。

老师好呀,父母好呀,祝贺你们新年好,你们辛苦,我们感恩,我们感谢您呀——(说)老师(父母),新年好!

六、作业 ①念课文两遍 ②日记(同学之间)

弟子规——余力学文

教学目标:诵读《弟子规》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

<亲仁余力学文>两遍 从头至尾再读一遍

二、学习经句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三、思考

从孔融让梨故事的另一点思考:上课回答问题时举手即可;要让不经常 回答问题的同学有机会回答问题,不能总是争着自己来答与宜多 取宜少

四、好习惯

①不准剩饭粒儿------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②怎样过生日呢------儿的生日娘的苦日,要懂得感恩父母(拜父母、给父母洗脚„)

五、作业 :日记

下载《弟子规》第十课教学设计...(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弟子规》第十课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弟子规教学设计

    《弟子规》教学设计 [日期:2011-12-12]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弟子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内......

    弟子规教学设计

    弟子规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弟子规》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教学目标: 1.理解两句话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两句话。 2.看故事,回忆相关......

    弟子规教学设计

    学内容:《弟子规》“入则孝”前六句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的: 1、背诵《弟子规——入则孝》,体会古文韵味,初步理解这些经典话语的大意。 2、感受古人的孝敬,时刻以这些经典话语来......

    弟子规教学设计

    《弟子规——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诵读《谨》中的四句话。 2、学生能够简单了解《谨》中四句话的意思,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 3、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 教学......

    弟子规教学设计

    课题第4课“入则孝”之“事虽小” 学习目标1、复习“冬则温”。 2、学习“事虽小”。 3、理解“事虽小 勿擅为”“ 物虽小 勿私藏”。 4、能在生活中实践。 重点 理解“事虽......

    《弟子规》教学设计

    《弟子规》之“信”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 “诚信”这一行为,通过韵文、释文、拓展、故事四个板块的设计,体现出课文的文、意、理的统一。韵文“凡出言,信为先,惟其......

    弟子规教学设计

    《弟子规》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一、教学内容 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二、教学目......

    《弟子规》教学设计

    《弟子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弟子规》入则孝部分。 2.通过讲解及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孝心。 教学重点: 1.熟读成诵,感受孝心的魅力。 2.联系实际,抒发孝心。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