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弟子规教学设计
《弟子规》之诚信篇
深圳市南头城小学
彭小香
教学目标:1.诵读《弟子规》片段,指导学生读、背这部分内容。2.了解古人诚实守信的故事,让学生受到诚信的教育。3.激发学生继续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教学重点:阅读《弟子规》片段,指导学生熟读成诵。教学难点:领悟句子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温故篇:回顾与展示
1.复习背诵诚信篇格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为重百金轻。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2.复习背诵《弟子规》。这一部分由学生主持。
主持人:春夏秋冬眨眼过,格言妙文记心中。同学们,课前大练兵又开始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首先是格言对对碰。我们一起背一背格言吧。咱们现在开始吧!同学们背得太好了!除了格言,我们还学习了《弟子规》。我们再来复习背诵《弟子规》吧。都说:“人心齐,泰山移。”下面我们先进行一场小组背诵比赛。第一组同学请起立。
(小组比赛背诵结束)人多真是力量大啊!同学们的声音又整齐又响亮。下面我们进行接龙背,还是从第一组开始吧。
(接龙背结束)同学们的背诵真是超级棒啊!我们今天的课前大练兵就到这里,下面有请彭老师。
(二)知新篇:《弟子规》之诚信篇
第一步:书声琅琅,我乐读
1.出示句子: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2.师范读
3.师带读,学生跟读。(老师读得好不好?如果你们想和老师读得一样好,那么就请把身子坐端正,把你们的嘴巴张大,把声音抬高。小朋友们,跟我念。)4.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师生一起解决难读字的字音。5.指名读。(4个同学,每人读一行)
6.苏轼有这样一句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经典文章以及书籍要多读,多读并且深思后其中道理自然也就知道了。请同学们自由读几遍。
7.师生对读(先老师读后学生读;先学生读后老师读)8.男女对读(先女生读后男生读;先男生读后女生读)
9.理解意思:同学们读得不错,那老师想问一下你们:你们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了吗?谁来说说前8句的意思?
说完以后播放《弟子规》的迷你小剧场。接着理解后8句。10.齐读。配乐读。配乐唱。(真棒,为自己鼓鼓掌吧。)第二步:诚信故事,我乐知
1.课前老师要你们搜集了有关诚信的故事,谁愿意给大家讲讲?(指名几个孩子讲)
2.中华历史,屈指五千年,诚实守信的人不胜枚举。乐羊子妻因为诚信二字而不顾丈夫劝阻杀了仅有的两只羊,巾帼不让须眉,成为千古绝谈!苏武为了“诚信”二字,北海放牧二十个春秋,矢志不渝,终赢得“云边雁落有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的赞誉。听完这几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3.师小结: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诚实是做人的根本,我们从小要养成诚实的品格,说老实话,做实在事,表里如一,做一个讲诚信的好孩子。
(三)致用篇:诚信在我心
第一步:学思结合,我乐悟
1.出示几个情景,让学生讨论该怎么办?
情景一:小丽是一个很喜欢看书的孩子,她向娜娜借了一本《故事大王》,答应一个星期后归还。明天就是跟娜娜越好还书的日子,可是小丽还没有看完,怎么办呢?
情景二:期末考试结束了,小明的数学成绩得了100分,他非常高兴。可是,在检查试卷的过程中,他却发现自己有一道3分的计算题做错了,老师却没有看出。如果扣去这3分就得不到妈妈的奖励,要不要跟老师说呢? 情景三:周宾和宋杰是好朋友,他们曾经许诺,不管是谁遇到困难,一定要互相帮助,这天周宾想抄宋杰的作业,宋杰没同意,他生气地说:“这点忙都不帮,真不讲信用。”宋杰该怎么办呢?
第二步:熟读成诵,我乐背 1.学生自由练习背诵。2.展示背。3.齐背。
(四)总结篇:人人讲诚信。
读圣贤书,做有德人。希望今天的诵读能让诚信之花盛开在我们每个同学的心中。现在我们就一起诵读这首《传承文明》结束我们这节课的学习。
传承文明
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博大精深,璀璨瑰丽。华夏为号,炎黄为旗。龙凤为图,汉字为记。典章文物,经史子集。文化积淀,书不尽意。厚德载物,通天彻地。薪火相传,百世一系。结束语:读经典,颂贤文;学文化,需用心。
板书: 弟子规 诚实守信
第二篇:弟子规教学设计
《弟子规》——入则孝之亲有过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共分为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等五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求学等时应有的礼仪和规范。《弟子规》三字一韵,节奏感强,非常适合低年级儿童学习与诵读。
入则孝是学习《弟子规》的第一部分,同时也是学习其它内容的基础。所谓“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孝心,才算具备了做人之“根”。本课就是从孩子对父母的“孝心”入手,通过讨论,联系实际等各种活动从而延伸出学生对长辈,对他人的尊敬,感恩之情。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节课对《弟子规》的学习,我发现孩子们兴趣盎然,乐于读诵。但是在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方面还存在欠缺,生活、学习行为方面进步不够明显。本堂课的学习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有针对性的各个任务型活动的有效开展,让学生能够把想、说、做结合在一起,从而培养学生能够活学活用,解决现实中一些常见的问题能力,同时也引导他们能够把“孝心”升华,开展出对他人,对这个社会感恩之情。
(三). 教学目标:
1、了解《弟子规》的常识,通过学习能熟读并理解入则孝部分中的“亲有过,谏使更,怡无色,柔无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这句话。
2、通过看动画、看故事,小组的讨论活动,初步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父母及长辈的尊敬,感恩之情。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巩固常识 课前大热身
播放音乐,做《弟子规》体操。
(设计意图: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配乐吟诵《弟子规》是让孩子感受浓郁的古典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二、创设情境,导入“孝”道
播放课件:公益广告《爱心传递孝敬父母》
三、入情入境,熟读成诵
1、自由读。
2、“小老师”领读。
3、、模仿古人读书的样子诵读。
4、学生击拍读。
(设计意图:这环节是新授内容,教师从引导学生诵读入手,让学生把每一个字都读准确了,而后通过多形式的读让学生向流利诵读迈步。教师还总结了《弟子规》特点教孩子们有节奏的拍手诵读,这新鲜的诵读方式激发了学生兴趣,为学生熟读成诵打下基础)
四、品读韵文,明析“孝”义
1、刚才同学们读的都很精彩,谁来说说这篇韵文要求我们做到什么?
2、小组合作,汇报解决疑难。(根据注释理解文章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意识。)
3、师举例明理。
4、情景表演。(通过让学生观看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幕,使孩子结合自身反省自己的行为。)
观看动画《孙元觉劝父》,找一找动画中讲的是入则孝中的哪一句?齐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找一找,读一读的设计让学生与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了亲密接触。)补充故事《李世民军营夜哭》
(设计意图:通过谈感受,解释句子,听故事,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古人对父母的那种孝心,孝行。)
五、联系生活,明理导行
学生模拟小记者,采访学生生活中当父母有过错时,是如何做的。(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联系实际,学会思考,学会迁移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六、总结升华,深情寄语 播放《跪羊图》
1、观看图片。
2、谈感悟。(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图片,引导想象。激发学生对长辈,对他人的尊敬、热爱、感激之情。让学生进一步升华自己的情感。)板书设计
亲有过,谏使更,怡无色,柔无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五).教学反思
1、拓展教材,使教学内容丰富立体
《弟子规》虽然是国学经典,但时代不同,里面涉及的一些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设置教学环节,比如说说父母有过错时你该怎样做?演演在平时的生活中又该怎样孝敬父母等,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说,有事做,他们在上课时发言踊跃,积极表现,得到的知识和启迪也超越了原来的教材。
2、层层递进,提高了学生能力,升华了学生情感
在教学中,我首先通过播放音乐,做《弟子规》体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然后播放公益广告《爱心传递孝敬父母》,明确本课主题。再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让学生理解《弟子规》这篇韵文的意思,理解了之后我又设置了一个问题让他们学会活学活用,培养了他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课堂上,他们能很快说出原文意思,在解决实际问题环节,他们的积极和用心超出了我的想象,基本上能很完整地解决现实问题。另外我通过让孩子们讨论父母有过错时怎样劝谏父母,平时又该怎么做?对父母之外的人应如何感恩等环节让孩子的孝心得到了升华。
3、不足之处
课前应多让孩子搜集一些孝敬父母的小故事,搜集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习、行动的过程,这样在课堂上交流时效果会更好些。
第三篇:弟子规教学设计
《弟子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内容:
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教学重点:有余力,则学文 讲解题目:
《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
教学方法:
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讲解内容:
弟子规—— 是(古代)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学生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 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 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 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而亲仁—— 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
(举例说明)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从这个例子说明: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可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会虚心向别人学习?
总结: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互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够。
家庭作业:请家长帮助熟念《弟子规》总序
课后小结:我們現在學習弟子規的五項綱領後,每天都要省思自己是否有做到弟子規,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有意義。
第 二 课时 教学目的:
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学生的心田。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教学内容: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教学重点:
关键在落实上。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孝道的重要性。复习内容:
让学生复习上堂课的内容:弟子规——总序。齐声背诵。讲解内容:
入则孝——过去古人非常讲究孝道。晚辈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长辈的房间向长辈“请安”。入;也是指在家中。
父母呼 应勿缓:____父母呼唤我们,听到就应该马上答应,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表现出一种无理的态度,或者有抵触情绪,自己不高兴就不应声。
比如;你正在看一个好看的电视,或者玩得正开心,父母叫你出来吃饭,你不答应。或者答应了半天还是不动。
父母命 行勿懒:______父母让我们去做事,应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懒。或者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做就不做。还有的小朋友和家长讲条件,我做了你给我什么奖励?这都是不对的!
父母教 须敬听:____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应该怀着恭敬的心去倾听。不要漫不经心,愿意听就听,不愿听就不听。否则,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父母责、须顺承:_____小朋友有时做错了事,家长会批评责备我们。我们要赶快承认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不要让家长生气。有的时候,家长误解了孩子,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长没搞清楚就责备你。作为晚辈,也不要急于辩解,等父母平静了你再解释。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而且顺。
结合生活实例讲解:
生活中有很多实例,父母呼唤我们;父母让我们帮忙做事;你是怎样做的?请小朋友自己去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常常见到一些孩子,自己玩的很开心。父母让其帮助做一点家务,他马上说我还要写作业呢!找借口不去做事。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小朋友还嫌家长罗嗦,不高兴听批评。明明是自己做错了事,还满不在乎。故意惹父母生气。这些现象都是不对的。
父母抚养我们花费了很多辛苦,从小把我们养大,我们要用心去体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挂在嘴上,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是远远不够的!要落实到行动上,就要从生活小事做起。举例说明:
母鸡孵小鸡的时候,母鸡身体下边放一堆鸡蛋,它天天趴在这堆鸡蛋上,用自己身体的热量,去温暖这些蛋。鸡蛋吸收了母鸡的血汗,慢慢变成了小鸡。母亲抚育我们的时候,也象抚育小鸡一样,非常艰辛。小的时候要喂奶、喂饭,换尿布,有病时背着你去医院,半夜起来喂药。风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儿园。上学时为你拿书包,为你撑雨伞。做好了饭菜等着你回来吃。父母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着给你,可是我们的小朋友是否也能把最爱吃的饭菜留着给父母吃呢?不要以为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我们要对父母有感恩之心,有报答之愿!有的小朋友说等我长大了有工作了就去抚养他们。世人说:“什么都能等,只有孝敬父母不能等!”让我们从今天就开始孝敬自己的父母。为他们做一点事。提问:你的父母最喜欢吃什么?干什么?请小朋友回答!
不知道的小朋友回家问自己的父母,喜欢吃什么,干什么? 让他们学着关心自己的父母,用心体会。作业:
今天回家吃饭时为母亲盛一碗饭,或者为父亲倒一杯水。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摆放碗筷、洗碗、擦桌子、扫地、倒垃圾。洗衣服、晾衣服、打扫房间。浇花、买菜、学做饭。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脚水。可以根据情况任选一样来做。课后小结:
有的家长会不肯让孩子去做家务,怕打碎了东西。要向家长讲清楚,我们是在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品德,不从小教育培养,懒惰的习惯养成了不好改正。适当的劳动也是开发孩子智力的必要条件,他会在劳动的过程中,自己动脑筋去做。做好了他也会有一种成就感!自豪感!不要娇惯孩子,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条件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小孩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第 三课时
教学目的:教会小朋友在家应该掌握的一些礼节、与尽量做到的事项。教学内容: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教学过程: 提问:
1、我們現在科技很發達,所以夏天的時候父母睡覺前,我們可以幫父母做些什麼事? 學生:「開電風扇、開冷氣」
2.冬天的時候父母睡覺前,我們可以幫父母做些什麼事? 學生:「用電毯、電熱器」 拓展:
1、夏天時天氣很熱,我們可以怎樣侍奉父母?
2、冬天時天氣很冷,我們可以怎樣侍奉父母?
上节课留的家庭作业“在家里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事,”请小朋友自己举手回答做了哪些?或盛饭、或洗碗、或拿筷子,叠被子、扫地等。不论小朋友做了什么,都要鼓励他,使他持之以恒的去做。没做的接着做,使他养成好的习惯为止。学习弟子规的目的,不是光会背,主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上,学会做。反复要求,就会印在脑海里,成为他的习惯。
讲解: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清:(电脑里没这个字)凉的意思 省:察看、检查(内省)。
要求学生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冬天冷,则需要暖温。夏天热,却要凉爽。一天的开始,早晨要想好今天应做的事情,晚上要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安寝。弟子规这里是教育小朋友要用心体会照顾自己的父母。
举例:(二十四孝的故事)古代有个叫黄香的孩子。在他九岁的时候,母亲便去世了。他看见自己的父亲,每天辛苦的劳动。他特别的心疼。为了照顾好自己的父亲,他在夏天的时候,就用扇子把父亲睡的枕头和席子扇凉;冬天天气寒冷时,他就会先帮父亲把被窝睡暖了,再让父亲去睡。可见黄香非常懂得体恤别人,他的孝心一直被后人所称赞。
出必告、反必面、教育学生外出要向父母秉告,免得父母为自己担心。比如;早上去上学时要跟父母说:“爸爸妈妈,我上学去了!”放学回来要先向家长报平安。“爸爸、妈妈我回来了!”生活要有规律,免去父母牵挂。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对自己一生都有帮助。
居有常、业无变(反:同返)
生活作息要規律,早睡早起,不要三更半夜才睡,像寫作業不寫拖到半夜才完成,或玩電動玩到很晚。大人的事業是工作,學生的工作是學業,所以平常要認真,不要讓成績一落千丈,害父母擔心。例如:
1、曾經有學生因為跟同學吵架就躲到屋頂上沒有回來上課,讓老師很担心。
2、有學生上課時陪同學去學務處集合,讓老師找不到人,還用廣播系統找人。
总结:
本节主要讲述了小朋友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品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习惯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提问:请小朋友讲述自己哪些方面还做的不够?对照上面的例子,找找差距。
作业:
反复布置在家里应该做的家情。真正做到学有学业,居有居业。直到养成习惯为止。关心自己的父母喜欢吃什么?干什么?用心体会父母的心情。
教材 弟 子 规
第一课 总 序
读读背背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弟、次仅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1、你知道古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吗?
2、你能说说父母是怎样教育你的吗?
创新活动:说说平时你是怎样孝敬父母的?以后有何打算? 资源支持
释文:
弟子,学生也。学是学习。生是生活。规是规定。
依老师(圣贤)的规戒在日常生活确实奉行。心行自然容易得定(不散乱)。孔子曰:“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不逾矩是规(善)。从心所欲是定(巧)。”圣是圣贤此根据圣人孔子的训示。中国历史上的圣贤都是我们生活中学习的规范。
弟就是悌,做人首先一定要从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做起。其次在言行要谨慎,时时提醒在做人处事要诚信。
信包含仁义礼智信。广泛来爱护一切大众。众:指生活环境。而且要亲近有仁德的人。以上都做到了,还有多余的心力,再来学习知识。孔子的有关资料: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今山东曲阜)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自汉代起中华文化中的主流学说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古代
中国及朝鲜等周边国家有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家世与生平
孔子是鲁国人,其先祖乃宋国贵族,为商人后裔。如果把传说与信史结合起来,子姓孔氏有着显赫的世系。传说中的五帝时代,有娀氏之简狄生契。契的后裔汤建立了商王朝。周灭商后,封纣的庶兄微子启于宋。微子启传位于其弟微仲。微仲后四世弗父何让国于弟,为宋卿。弗父何后四世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遂为孔氏。孔父嘉后三世防叔奔鲁。防叔生伯夏,伯夏生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西周社会以血缘氏族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崩溃瓦解,而基于文化认同的“诸夏”民族共同体正在形成。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最初发生的年代,古典成为时尚,一些人开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原先由贵族所垄断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渐流入民间。孔子正是这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遂开战国诸子百家之先河。《论语》是了解其思想的主要著作。思想核心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有三种看法:仁,礼,仁与礼。人生境界 仁是孔子和弟子反复探讨的命题。有一次,樊迟就此请教,孔子说:“爱人。”很多学者指出,仁爱不是无差别的爱,而是所谓少人坚持认为仁的原则在于博爱。颜渊也曾问仁,孔子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的解释同样颇具争议,但至少指示了礼的重要性。不过,孔子也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可见,礼是外在的规范,而仁才是内在的德性。
根据仁的原则,人将自然的血缘亲情发散强化,推己及人,由近而远,与众人和睦相处。所以,孔子非常重视孝,他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而当仲弓问仁时,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孔子告诉子贡可以一生奉行的恕。恕是一个基本原则,孔子告诉曾参“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明白:“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君子与小人虽然是以身份地位区分开来的,但孔子不认为这是唯一的差别,更重要的在于修养和境界。对此孔子有很多说明,如他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修养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方法,有着丰富而精微的内涵。近百年来,不少人反感于中庸,大概是将它误解为同流合污、媚世自是、毫无原则的伪君子行径,其实这样的乡愿也正是孔子所深恶痛绝的,他说:“乡愿,德之贼也。”他认为,如果不能达到中庸,狂狷是次好的境界,毕竟“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孔子又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朴实和文采两面均衡)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患得患失)。”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泰(安舒)而不骄(傲慢),小人骄而不泰。”
第二课 入 则 孝
(一)一.读读背背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二.1、在家中你最敬佩的人是谁?为什么?
2、你和父母吵过架吗?你是怎么处理的?
3、假如父母偷看了你的日记或信件,你会怎样对待父母?怎样处理此事?
资源支持 释文:
父母叫你的时候,应该马上答应不可借故拖缓。父母交待的事情,马上去做,不能偷懒。父母的教导,必须恭敬听从。父母的责备,必须顺受奉承。
关于孝敬父母的故事
事例一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三.关于孝敬父母的名言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第三课 入 则 孝
(二)一.读读背背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冬天要使父母温暖,夏天要使父母清凉(即使父母温
心、开心)。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向父母问好。外出一定要告诉父母,回来一定要面告母(表示要负责有交待)。起居要遵守规律学习态度不要时时改变。
二.事例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在全国以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而著称的上海建平中学,一个13岁少年的题为《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的发言,使全国女市长考察团的26位成员潸然泪下。这位同学9岁时,母亲双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过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较多责任和义务,为了买一盘母亲喜欢的沪剧磁带,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头整整跑了6个小时!
老一辈革命家朱德著文《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宋庆龄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李鹏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鹏夫妇总要带上母亲喜爱的食物,到母亲处请安问好。
三.说说在生活中怎样孝顺父母.
第四篇:弟子规教学设计
《弟子规》教学设计
武汉市江夏区法泗小学
胡伟
学习目标:诵读《弟子规》,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
学习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绎《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古典文化,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师: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你们知道的经典型的诗文有哪些呢?
(板书:孝 涕 谨 信 爱 仁 学文)二.背诵《弟子规》
今天,先让我们进入第一环节,轮背《弟子规》。
1.齐背“总叙”
2.轮背
三.走进《弟子规》
第一关
我最欣赏的一句弟子规。(并说一说欣赏的原因)第二关
弟子规对对碰:学生说一句弟子规,任意找一同学说一说意思。第三关
我唱我演《弟子规》(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歌曲的旋律给弟子规配乐哼唱,并尝试配上一定动作。)
设计说明: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并牢牢记住,有利于学生今后去实践。
四.生活与《弟子规》
师:《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程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等。今天,我要把其中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句子选了出来,对照这些句子,同学们想一想,你平时都做到了吗?(打印稿每人一份)
屏幕出示:
父 母 呼,应 勿 缓。父 母 命,行 勿 懒。
父 母 教,须 敬 听,父 母 责,须 顺 承。
出 必 告, 反 必 面。
物 虽 小,勿 私 藏。苟 私 藏, 亲 心 伤。
晨 必 盥,兼 漱 口。便 溺 回,辄 净 手。
置 冠 服,有 定 位。勿 乱 顿,致 污 秽。
对 饮 食,勿 拣 择。食 适 可, 勿 过 则。
用 人 物, 须 明 求,倘 不 问,即 为 偷。借人物, 及 时 还。
凡 出 言,信 为 先。
读 书 法,有 三 到,心 眼 口,信 皆 要。房 室 清,墙 壁 净,几 案 洁,笔 砚 正。
列 典 籍,有 定 处,读 看 毕,还 原 处。
1.请你针对上面的句子,想想自己在某个方面做得好或不好,在做得好的括号画笑脸。
2.说一说你做到了哪些,还有什么不足,以后打算怎样改进? 3.这里我还想创造一个机会,请对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也利用弟子规来说一说。
(1)当家长或朋友说话算话,你可对家长说。(凡出言,信为先。)(2)当家长饮酒喝醉了,用哪一句劝说家长?(饮酒醉,最为丑。)(3)当家长无心犯了个错,你可以说(无心非,名为错。)设计说明:光知道这些没有用,还要去运用,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理解与运用所学的一些经典,有利于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五.总结,自由背诵,各种形式读,哼唱。
第五篇:《弟子规》教学设计
《弟子规》之“信”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 “诚信”这一行为,通过韵文、释文、拓展、故事四个板块的设计,体现出课文的文、意、理的统一。韵文“凡出言,信为先,惟其是”的行为要求上看,这些要求体现出做人应讲信用,做到真诚待人的道德准则;“诈与妄,奚可焉,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这些要求来看,准则意在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待人真诚的人。释文表意准确,通俗易懂,为学生自读自悟提供了重要的课程资源。拓展结合生活,联系实际揭示了课文内容的现实意义,又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
1、读中习法,引导学生字正腔圆地诵读文本,对六句韵文做到熟读成诵,诵读成韵。
2、读中感悟,结合释文与故事读中理解“信”的行为要求,从传统文明的行为准则中感悟传统道德行为对人积极影响。
3、学中反思,紧扣拓展,借助情境,学会以课文的处事准则,反思自己的行为得失,并能自觉地运用传统文明准则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4、学中陶冶,诵读中感受古代韵文的音韵之美,内涵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设计理念
1、紧扣“信”这一主题,根据诵读入韵、读文明意、悟理导行三层教学目标,分层推进,层层落实,促进知行合一。
2、确立以“读—思—悟—行”为主线的教学策略,实现理解、感悟、思辨、导行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读准韵文的字音、节奏、音高,掌握停顿,落实诵读化。借助故事,在故事中诠释文本要义,在故事中引发再度思考,在故事中激发学习情趣,体现教学故事化。结合拓展,设情境,在课堂生成“借物”情境,为知行合一的实践训练创造条件,再现教学情境化。引导学生反思生活,明理察失,增强行为规范意识,张扬教学生活化。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话题揭义
1、创设情境,导出话题。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字,这个字大家都很熟悉。大家看看,它是怎么写的?(板书:信 信用)
2、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这个字由哪两部分组成?它包含怎样的意思呢?(人说话要讲信用)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弟子规》中“信篇”的一部分,从古人的“信”的行为要求中,学学为人处事的真诚与智慧。
(二)字正腔圆,诵读成韵
1、自读原文:《弟子规》是古代韵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文之美在于字正腔圆,首先把韵文中不认识的字,找出来,认读生字:诈、妄,奚、焉、佞巧、诺。
2、再自行把韵文试读两遍。
3、提出诵读要求:读书贵有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诵读精神饱满,咬字吐音清晰。
4、集体朗读。
5、请学生开火车读韵文,并相互纠正读音。
6、听朗读录音,注意小声跟读。
7、手舞足蹈,读出韵味。
读文之美在于轻重缓急能入韵。让学生找出诵读的停顿节奏,按韵文节奏读文。现在请同学们先试行打节奏。
8、前后桌学生合作拍手对读。
(三)故事诠释,读文明意
1、释文结合,读文知意
通过刚才的几轮诵读,同学们对照韵文再读读译文,想想古人对待“信”是怎么要求的?
2、故事引路,据文辨义
3、情境插入,依理明义
(四)生活介入,明理导行
(五)升华题义,激励实践 在配乐诵读中结束本课。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