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杜家毫在全省产业项目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杜家毫在全省产业项目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0-03-18来源:省政府办公厅
同志们:
今天,与会的各市地领导和省直部门负责同志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产业项目推进工作进行了交流,很受启发。去年八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大项目推进现场交流会,炳轩书记、战书省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战书省长亲自部署并将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结合大家的经验谈三点认识。
一、把握规律、创新思路,提高产业项目谋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在我省布局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为我省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至今,许多项目仍然在发挥着骨干支撑作用。但这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这种大规模的国家投资在今天已经不可能“风光再现”。当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市场已经在配置资源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它的基本规律是生产要素总是向成本低、效益高、可持续的方向流动。我省这几年招商引资的成功经验,几乎无不体现这一基本规律。产业基础、资源禀赋、人才优势、市场潜力是我省大项目生成的主要条件。石油化工和煤化工是针对我省石油和煤炭资源而来;坑口电厂、热电厂、炼焦厂是“冲着”我省煤炭和冬季取暖市场而来;食品和农副产品深加工是因为我们有着生生不息的商品粮和畜牧产品;多晶硅、电石等产业是因为我们的电量富余且允诺优惠电价;水泥等建材行业的发展主要是面向我省和俄罗斯远东的市场;新能源装备是因为我们有哈电、一重等重大装备工业基础。凡此种种,还可以列出许多。相反,为什么我们的产品原字号多、粗加工多、大包装多,为什么哈工大等一些好的科研产品在本地开花结果不多。除了主观原因之外,也是与成本主要是物流成本、配套成本和市场相对不足有关。因此,我们在谋划大项目时一定要有市场的观念、效益的观念、全局的观念、可持续的观念。要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去发掘比较优势,把“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千山万水”建立在发挥优势、优化环境的基础上。中央要求我们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我们这样一个主要依靠资源且又欠发达的省份是不是没有文章可做呢,并不是。譬如,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且与之相连的农业产业化、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化以及仓储、物流、品牌、营销都是投资的热点(或者叫卖点)。我们已经经历了奶源大战,随之而来又将是大米加工大仗。又譬如,现在都在研究低碳经济,发展核电、水电、风电、生物质能源和新型化工能源都是趋势,恰与我省现有的装备工业与化工工业密切相联。再譬如,我们都在说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服务外包。现在南方、沿海是最发达的地区,因为那里人才集聚,其实下一步转移的很可能是大学比较集中的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劳力集中的制鞋、成衣产业未必来,以计算机录入、呼叫中心一类的既体现劳动密集又相对需要一定知识与技能的服务产业,如大庆“华拓”等企业一定要来。这里我只是点点题,未必正确,也不可能讲全。总之,黑龙江的资源优势是可以转化为投资优势和项目优势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可以在黑龙江找到发展的路径和项目的。
二、创新机制,优化环境,为产业项目的生成提供保障
从各地市和各部门的交流中,大家都有许多好的经验和办法,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要发挥好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作用。讲市场经济规律,决不可以忽视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政策的力量。政府的手里是有资源的,包括土地、资金、规划审批、财税政策等。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调整经济结构的六个新兴产业,都是有规划、有项目、有含金量的。为什么海南被批准为国家级旅游区后,各种资金项目纷纷不招而去,充分说明了政府规划引导的力量。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国家的政策,科学制订本地的产业发展规划,并尽可能找到二者的结合点。有的项目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是形成产业链、产业群的关键。看准了的,该花的钱就要花,该给的政策就要给,该盯住不放的就要紧追不舍。
二是要借资、借脑、借力,调动各方积极性。这其实是大家一直在做的,不过是越来越难。在借资中我们先是用“祖宗”的钱,就是土地,以土地换资金、换项目。再是用“后人”的钱,利用中长期贷款(债券),总之先把“鸡”孵出来,把蛋糕做大。这些方法还是要用,还是有效。当然要符合中央政策,要适度。除此之外,更要研究用好“当代”的钱,就是社会资本。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充分激活民间资本的活力是一篇大文章,对黑龙江来讲就是如何把资源变资产,把资产变资本,把资本变项目。借资又是与借脑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一定要重视科技人才,搞好自主创新,同时要重视那些能运作资本、运作企业的人才,他们往往是项目生成的关键。现在我省资本市场还很薄弱,包括基金公司,风险投资公司还很少,但这些公司往往聚集着一批高智商的精英,他们能慧眼识宝。我省民营企业家的队伍,包括职业企业经营者队伍也很不够,他们是把科技与资本与产业结合起来的重要力量。借资借脑也是借力,从我省来讲,还要充分借助央企的力,外资的力。央企实力雄厚,在我省多有基地,是我们培育大项目的重要依靠。
三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公路三年决战,推进铁路、机场、港口、口岸等交通设施建设,推进水利、大农机等农业基础建设,推进旅游名镇和重点城镇建设,推进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园区建设要坚持滚动开发,集聚发展,不要盲目铺摊子,要提高专业化、集聚化的程度和投资强度。我省地处偏远,物流方便不方便是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一直在探索江海联运、中俄陆海联运等,当前最主要还是把大连港利用好,把省内的物流枢纽规划好,把铁路的提能升级建设好。
四是要规范发展投融资平台,提高融资保障能力。有没有健康运行的投融资平台,对地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他们是把市场这个“无形的手”与政府这个“有形的手”结合起来的重要力量。我们要一手抓规范,一手抓发展。银行、信用社、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担保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资产租赁公司、产权交易市场、风险投资公司、城市建设和产业投资公司在我省几起几落,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谋划和发展起来,这也是产业大项目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加强服务,狠抓落实,全力推进产业项目的开发建设
今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十二五”规划之年,抓好产业大项目的落实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尽管各地谋划了不少项目,但从总体上看,特别是与邻近省份相比,项目不多、速度不快、层次不高仍然是主要矛盾。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与危机感,按照战书省长讲话要求,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加强服务,狠抓落实,力争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
一要进一步加大产业项目招商力度。各地对今年的招商计划已经作了安排。一定要继续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咬定青山不放松。各地市处在招商第一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省直各经济部门也要结合自身业务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全省上下形成全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的合力。
二要进一步健全产业项目推进机制。包括各级领导包保责任制、各个部门协调推进制和项目节点目标考核制。省政府继续完善大项目联席会议制度,由省发改委牵头,工信委、科技厅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重点推进200个产业大项目。要把六大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支持、保障、协调、推进力度,力争今年在立项、开工、竣工、投产各个节点上都能有新突破。
三要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效能。最近省政府出台了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的规定,取消和调整行政许可事项373项,非行政许可事项127项,各地各部门要抓好落实并接受社会监督。对列入省重点推进的重大产业项目,要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实行限期办结。要继续探索并联审批,完善电子监察等制度,不断创新审批方式,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四要突出抓好对上争取和省市配套资金到位。去年经过各地各部门争取,一批产业项目得到国家的补助和支持,但也存在着一些项目缓开工,不配套的情况,个别的甚至套取国家投资充作资本金,对这种现象必须坚决予以制止。今年国家又安排了300多亿元产业结构调整资金,我省也已经
向国家上报了一批专项,省发改委、工信委、科技厅等要加强与国家相关部门汇报衔接。对符合国家政策扶持范围但前期工作不完善的项目要抓紧进行完善,切实提高前期工作质量,确保今年争取中央投资规模不低于去年。同时要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的走势,继续做好项目的谋划储备和筛选工作。
各地市、各部门要督促各企业切实用好中央和省里的支持资金,严格按规定使用,确保已承诺的资金配套到位并创造条件尽早开工建设,达产见效。要加强建设管理和资金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推进产业大项目,事关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事关全省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全省上下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齐心协力、狠抓落实,为全省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第二篇:杜家毫在全省诚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杜家毫在全省诚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9-12-08 09:36:01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2009年12月2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诚信建设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诚信建设工作方案》部署和去年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09年工作,研究部署2010年工作。刚才,孙尧同志宣读了2009黑龙江省诚信示范企业名单,晓华同志通报了重大典型失信案件,省诚信办、财政厅、人保厅、工商局、人民银行、完达山乳业等部门和单位做了工作汇报和经验介绍。下面,我就做好明年的诚信建设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诚信建设总体进展顺利,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省委、省政府始终把诚信建设作为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重大举措,炳轩书记、战书省长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各部门按照诚信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围绕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信用主体,在建设信用体系、健全信用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培育诚信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工作思路更加明确。过去的一年,按照领导小组扩大会议要求,以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诚信建设为重点,围绕大项目抓诚信建设,不断完善各级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政府部门率先使用信用产品,以信用产品使用促进诚信建设,加快信用市场培育发展,大力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展开,为全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发挥了应有作用。
二是工作重点更加突出。今年工信部将我省列为全国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省份之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关部门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在政府采购领域,开展信用报告试点工作,带动了信用市场的发育和发展。针对大项目建设中出现的政府诚信问题,进行监督、核查,提高了政府服务效能。公务员诚信档案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充分利用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三是工作内容有所创新。通过采用“红名单”和 “黑名单”对比的方法开展诚信建设,连续七次对典型失信案件进行了公开曝光,共曝光典型失信案件43起,其中,曝光企业失信案件41起,基层政府部门失信行为2起。与此同时,连续两次开展“黑龙江省诚信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共有177家企业入选。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在遏制失信、弘扬诚信、优化发展环境方面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信用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总体上讲,我省的诚信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信用状况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各类信用主体失信行为还时有发生,信用体系建设与先进省市相比还有差距。特别是企业信用缺失,恶意拖欠和逃废银行债务、偷逃税款、商业欺诈、制假售假、非法集资等社会危害性较大的活动屡禁不止。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缺乏诚信意识和诚信习惯,不作
为,乱作为,承诺不兑现,服务不到位。甚至在个别公职人员中存在着“不花钱不办事”、“中梗阻”等问题,招商引资中出现“开门招商、关门坑商”等现象。这些现象和问题极大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严重影响了我省的对外形象。一些市地还没有将诚信建设摆上工作日程,重视程度不够,主动创新不够,推进力度不够。政府职能部门诚信建设工作不平衡,工作推一推动一动。部分企业的信用意识不强,信用知识、品牌战略、风险意识、诚信建设明显缺失,信用交易、商务信用管理明显不足,企业信用等级普遍偏低。这些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加快诚信建设工作步伐
炳轩书记去年在全省金融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省市场经济领域违约失信比较严重,特别是逃废金融债务的问题比较突出。在金融方面,一个是不良贷款率位居全国第一,另一个是贷款投放增速全国倒数第一。这两个第一就是两副枷锁,枷得我们动弹不得。要开枷去锁,钥匙就是加快建设“诚信龙江”。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今年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政府诚信为先导,以企业诚信为重点,以社会诚信为基础,突出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以增强政府公信力为先导,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诚信示范作用,服务于民,取信于民,真正成为诚信建设的引领者。要坚持依法行政。政府诚信的核心是依法行政,要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行使权力,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依法调整利益关系,依法解决矛盾和问题。要推行政务公开。要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完善政府公共信息平台,以政府网站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努力做到内容规范、形式完善、程序严密、机制健全,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将政务公开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强化行政问责制。加强对政府履行职责的监督考核,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和执法行为评议考核制度,切实防范和纠正行政执法活动中的执法不力、执法违法等问题,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须赔偿,提高政府公信力。要继续做好公务员诚信档案建立工作,本着边建设、边总结、边提高,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
(二)以提高企业信用度为重点,加强企业诚信建设。企业诚信既是诚信建设的重点,也是企业最好的竞争手段和发展壮大的根本。当前加强诚信建设是企业应对危机,实现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事实一再证明,缺乏诚信的企业,长不大,做不强,难长久。“三鹿奶粉”曾经享誉全国、有着广阔市场,一时间化为乌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信而破产,是因为失信而消亡。要增强企业依法经营意识。加强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强化企业自律意识,牢固树立诚信与利益可以兼得的理念,促进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严格履约,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要强化企业诚信责任。企业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既要在信贷、纳税、合同履约等方面讲究诚信,又要在质量、价格、环境、劳动等方面担负责任。要把质量诚信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引导企业以诚信立业、以质量取胜、以品牌发展,进一步塑造企业良好的信誉,增强市场竞争力。要引导企业加强信用管理。鼓励企业把诚信经营纳入发展战略,强化信用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加快建立企业和企业法人信用档案,逐步完善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体系,推动企业信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要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企业守信自律。今后一段时间,要重点抓好食品工业诚信建设试点省工作,为国家提供经验和标准,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在我省建设无规定疫病区,促进由农业大省向食品工业大省的转变。
(三)以整合诚信资源为目标,加强诚信资源共享建设。要正确处理信用体系建设与应用的关系,努力优化资源配置,以综合利用、深度开发为重点,提高信息的共享性。人民银行、工商局等部门要加大征信体系建设的宣传、培训力度,通过信用产品推广应用,带动征信体系发展壮大。政府相关部门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资质认证、信用企业评选等工作中,逐步强制运用信用产品。人保、环保、质检等部门也要充分利用征信系统,为行业信用建设和执法管理提供帮助。金融机构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强信贷数据入库,在助学贷款、小额信贷、消费信贷等方面,充分发挥信用产品作用,规避信贷风险。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和发展种类齐全、功能互补、依法经营、有市场公信力的信用服务机构,支持和鼓励这些机构依法自主收集、整理、加工、提供有关市场诚信的信息,满足全社会多层次、多样性、专业化的市场诚信服务需求。要坚持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诚信服务市场发展的基础,各地各部门在保护国家机密、商业秘密的前提下,要依法公开在行政管理中掌握的信用信息。各地要进一步推进本地区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信贷、纳税、合同覆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改善地方信用环境。
(四)以完善信用监管为手段,加强失信惩戒机制建设。加快诚信建设,全面提升信用水平,既要靠诚信教育和引导,也要靠制度规范和约束。要在政府采购领域,扩大信用报告使用范围,逐步建立政府采购市场诚信体系。要把企业的诚信表现与其切身利益直接挂起钩来,充分运用信用报告,建立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信用报告不良的,列入“黑名单”,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加大惩戒力度,实行市场禁入,对不讲信用者严格控制其银行账户,不授信、不贷款、不开新户,提高违法成本。真正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制,一时失信、长久受制”,形成“守信者得利,失信者受罚”的利益导向。要做好对省诚信示范企业的跟踪调查,不搞终生制,一经发现有严重失信行为,坚决摘牌,决不手软。要进一步加强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平台建设。有关部门要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继续清理审核行政权力,包括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执法、行政处罚等事项,编制职权目录,并根据网上权力运行特点,绘制行政职权网上流程图,及时向社会公布。要加紧推进此项工作,实现行政许可事项及部门服务项目一站式申报、受理与并联审批,并对行政审批事项、咨询投诉、信息发布等行政行为进行实时监察和监控。
三、高度重视,纳入日程,为诚信建设提供保障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强化协调,把诚信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首先,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要做表率。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是社会诚信的风向标,要带头强化诚信意识,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带头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凡对公众有承诺的,都要以实际行动和效果取信于民。带头强化自律意识,保持好的个人信用记录,以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带出明礼诚信的民风社风。
其次,继续深入开展失信行为曝光工作。各地各部门要下定决心、态度鲜明地把曝光工作作为改善发展环境的重要措施,坚定不移地开展下去。要以各市地、各部门、各行业协会为主体,分层次开展曝光工作。对曝光的失信企业要限期整改,对恶意拖欠银行债务的企业,有关部门要研究出一套强力措施,坚决遏制这些企业及其高管一方面逃废债务,一方面出入高档酒店、购置豪华轿车和豪宅等行为。各市地、各部门、各行业曝光的失信案件要报省里备案并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各类媒体上公示。
第三,充分发挥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性。信用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协调,形成合力。省诚信办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服务部门的作用,根据各部门的职能,对总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责任,加强督查。我省已将诚信建设纳入市(地)主要责任指标考核和省直党政部门共性目标考核中,各地各部门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这项工作放到更加重要的地位,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同志们,诚信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各地各部门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务实创新,为进一步优化全省经济发展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杜家毫在黑龙江省总工会十届三次全会上的讲话
在省总工会十届三次全委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2月8日)
杜 家 毫
今天,省总工会召开十届三次全委会议,总结2011年工作,部署2012年任务,这对于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进一步团结动员全省广大职工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再立新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1年,在省委和全总领导下,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团结凝聚全省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积极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切实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和维稳工作,继续加大维护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困难职工、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党工共建创先争优活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我代表省委,向全省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受到表彰的全省县级标准化建设标兵县(市)和‚两个普遍‛达标单位表示热烈祝贺!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将隆重召开。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工会组织要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各项工作部署和全总十五届六次执委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完成今年全省各项任务目标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一、要始终坚持服务科学发展,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推进我省更好更快发展中建功立业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围绕‚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创业创新创优,力求在提高质量、增强效益上有新突破,在调整结构、转变方式上有新举措,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有新作为,在备足后劲、打牢基础上有新进展,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上有新成效,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经济建设是工人阶级发挥主力军作用的主战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离不开全省广大职工的创新创造。各级工会组织要自觉把全部工作放到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发挥优势,主动作为,把广大职工的劳动创造作为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
途径,依靠劳动,推动发展。要充分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大力倡导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的良好风尚,积极营造尊重劳动、鼓励劳动、保护劳动的浓厚氛围,努力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要深化‚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和谐促发展‛劳动竞赛和以创建‚龙江工人先锋号‛为载体的班组竞赛活动,提高职工的参与面,引导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学赶先进、争创一流。要围绕创新型省份建设,积极开展小发明、小改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活动,不断调动职工群众的创造活力和创新潜能。要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积极开展技术技能培训,选树‚金牌‛工人,帮助职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加快推进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为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献计出力、建功立业。
二、要深入开展先进文化建设,为实现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多做贡献
省委十届十八次全会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提出在全省组织实施文化改革发展‚八大工程‛,为促进龙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各级工会组织要深刻
理解和准确把握省委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要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开展‚学习铁人精神、争做铁人式职工‛活动,把发源于我省的优良传统坚持好、发展好。要充分发挥工会报刊、网站等宣传阵地作用,切实加强形势任务教育,积极引导企业以良好的待遇保障职工,以宽广的舞台发展职工,以民主的管理激励职工,以入微的体贴感染职工。要大力打造工人文化宫、职工培训中心、职工书屋等职工文化品牌,切实加强工会基层文化工作,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要切实加强对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广大职工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实现企业与职工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
三、要积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切实促进平安和谐幸福龙江建设
劳动关系是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和谐才能稳定,稳定才能发展。工会组织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推动力量,承担着重要的社
会责任。各级工会组织要准确把握现阶段劳动关系的性质、特点、发展趋势,按照省委出台的《关于深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切实加强对我省劳动关系状况的调查研究,积极协助党政做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工作。要坚持协调劳动关系与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相结合,服务职工群众与服务社会整体相结合,组织动员与思想引导相结合,大力推动企业依法普遍建立工会组织、依法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深入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着力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努力形成职工得实惠、企业得效益、经济得发展、社会得稳定的和谐劳动关系新局面。要进一步加强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和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设,深化创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政策体制保障,着力提高普通职工、农民工工资收入水平,既努力满足职工增加工资收入的愿望,又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保障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积极协助政府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推动就业优先战略落到实处。
四、要积极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在加强社会建设中彰显工会组织作为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
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我省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面临不少社会问题,迫切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妥善处理各种社会问题,应对各种社会风险。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和广阔的舞台。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体系健全、联系职工广泛、做职工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不断创新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手段。要坚持以职工为本,关心职工生活,体察职工疾苦,深入实施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通过‚一帮一‛、‚多帮一‛、‚金秋助学‛、‚送温暖‛、‚扶持创业‛等多种形式,积极为广大职工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创新帮扶形式和内容,实现工会帮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要积极参与协调各种社会利益矛盾,切实加强工会维稳和防范工作,对可能引发职工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力争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切实维护职工队伍团结和工会组织统一。要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动员社会力量,打造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安全网,为全省改革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五、要切实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事业与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相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党的依法治国方略,认真贯彻实施《工会法》、《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依法办事和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支持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要切实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把工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协调,给工会维权工作提供政策、资金和人员等支持和帮助,为工会履行职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加强工会领导班子建设,按照中央和省委有关规定,落实好基层工会主席享受同级副职待遇规定。要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重视和关心工会干部成长,做好工会干部培训、选拔和交流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过硬、群众观念牢固、工作作风严谨的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要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深入开展党工共建创先争优活动,加强职工群众比较集中的工业园区、乡镇街道和非公企业工会组建工作,最大限度地把包括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扩大工会覆盖面,增强组织凝聚力,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夯实党的群众基础。
各级工会组织要深入学习、广泛宣传、自觉遵循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坚持工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工会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坚持重心下移,深入基层一线,满腔热情地为职工群众办事,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把‚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抓出实效。要坚持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通过积极主动作为,让广大职工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工会组织是名副其实的‚职工之家‛,各级工会干部是名副其实的‚工人之友‛。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希望全省工会组织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建设平安和谐幸福龙江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第四篇:杜家毫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杜家毫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时间:2011-11-15 14:40来源:http:///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杜家毫
(2010年1月21日)
同志们:
刚才,玉普同志对2009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做了总结,对2010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省政府与市地和省直有关部门签订了2010年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状。下面,受战书省长委托,我讲三点意见。
一、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安全生产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决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麻痹。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炳轩书记、战书省长对安全生产多次做出重要批示,省委、省政府召开了一系列工作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各个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针对重点工作和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了许多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可以说,近几年,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省直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起数和死亡人数连年下降,控制在国务院安委会下达的考核指标以内。这样的形势来之不易,应当充分肯定。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煤矿、道路交通重特大事故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全省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去年鹤岗 “11.21”特别重大事故的发生,暴露出我省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仍然存在着认识不到位、责任不到位、措施不到位、企业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进一步警示我们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越是安全生产形势好的时候,越要高度重视,绝不能心存侥幸,盲目乐观。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意识,坚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于一切,真正将“发展为了人民”的理念落实到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各项部署、各项工作之中。
首先,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安全生产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底线。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观念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是我们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并明确强调,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民生问题,安全第一;安全问题,生命至上,只有人的最基本生命权得到切实保障,才能调动和激发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和活力。因此,科学发展必须是有安全保障的发展,必须是广大劳动者生命和身体健康得到充分保障的发展。
其次,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是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保障。去年以来,全省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紧紧围绕保增长这条主线,积极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今年,是我省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谋划“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扩大应对危机成果、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完成全年的奋斗目标,需要全省上下团结奋斗,更需要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事故频发,不仅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及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也会严重干扰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要充分认识做好今年我省的安全生产工作是不断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必然要求。我省煤矿、林区、石油化工等高危行业多,安全管理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就煤矿而言,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机械化水平低,安全基础相对薄弱,加之受地域、季节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完成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各地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安全更是政绩,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牢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紧紧抓住本地区、本行业安全生产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点,加大力度,狠抓落实,进一步促进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突出重点,完善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近年来,各项事故发生的一个共同原因,就是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得到全面真正落实,总有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环节出现工作上的疏漏。刚才,玉普副省长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我省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成因就在于,一些企业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不认真、不负责;一些地方对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和非煤矿井不坚决、不得力;一些部门监管监察和行业管理的职责不落实、不到位。这“六不现象”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不是真正落到了实处,是检验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志。安全生产工作涉及的方面多,工作的环节多,不可控因素多。如果责任不落实,安全生产就是一句空话。可以这样说,安全生产工作尽到责任,肯定可以少出事故、出小事故;没尽到责任,必然会多出事故、出大事故。落实责任,就是要真正落实政府、部门、企业三方的安全责任,并且加大责任的追究力度。这里,再一次重申省政府的决心和要求,要严明安全工作纪律,严格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不落实、失职渎职行为的,要严格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希望大家高度重视,严肃认真对待。
一要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的监管责任。各级政府是本辖区内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主体,对属地安全生产负有全面监管的职责,要真正把安全生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日程。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政策体系和规章制度。针对突出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重大安全隐患,要痛下决心坚决停产停业治理整顿,绝不能迁就照顾。要明确各级政府一把手是本地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第一位的责任,要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影响本地区安全生产形势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确保一方平安。各级政府班子成员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切实抓好分管领域的安全生产。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问题、重大隐患,要亲自牵头抓好整改、督办和落实。今年,要加强对市地、县(市、区)政府的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情况的考核评价工作。市地政府要分半年、全年两次报告安全生产情况,省安委办要加强平时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工作,推动工作落实。要抓好各级领导干部安全培训工作,尤其要办好县(市、区)政府主管安全领导干部培训班,提高县(区)政府领导干部抓安全生产工作的能力水平。各级政府要建立和完善责任制考核体系,落实好领导包保安全责任制度,加强对下一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提出要求,督促整改,形成一级抓一级的责任体系,推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前不久,省政府刚召开了安委会第七次会议,对安委会组成单位和成员做了重新调整。根据工作需要,明确了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和工作程序。安委会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履行好本行业、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要充分发挥综合监管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大监管检查的力度,推动各行业领域工作措施的落实。省煤炭生产安全管理局、黑龙江煤监局、交警、消防、交通运输、城乡建设、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要认真履职,加大对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要部位的专项整治,严格执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促进本行业领域生产安全。当前,春节在即,全国“两会”也即将召开,煤炭市场进入需求高峰,我们要下决心抓好煤炭安全生产,龙煤集团等国有重点企业要突出抓好国有大矿压产、缩面、减人和瓦斯治理工作,全面加强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各产煤市地政府要严格按照“先天条件具备、后天条件达标”的要求,加快地方煤矿标准化建设,提高煤矿本质安全水平。要坚决打击煤矿无证开采、越界开采等非法生产行为,坚决防止已关闭煤矿死灰复燃。要全面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认真落实炳轩书记提出的“三查、一追、两加强”的总体要求,深入持久地开展道路交通安全 “大检查、大整治、大教育、大宣传”活动,特别要从运输企业、客运站场、设备设施和驾驶员教育管理等几个重要环节入手,强化源头治理,进行坚决整治,同时要加大路面管控力度,加大督查检查,坚决遏制事故多发势头。消防部门要紧盯地下商业街、歌舞厅、洗浴中心、网吧、中小学校、幼儿园、医院、棚户区、筒子楼等人员密集场所,加强消防设备设施检查和应急疏散管理,深入排查事故隐患,坚决防止群死群伤事故。安监、公安部门要抓好中小危化和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运输、储存环节的安全监管。
三要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必须落实到企业,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强化政府监管,严格落实各类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坚持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对新上企业项目,没有安全评价报告的一律不准立项审批,对所有新、改、扩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防止新上项目埋下安全隐患。要切实把责任落到企业的每一位领导、每一个车间、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岗位,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要建立健全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安全技术管理责任体系,加强现场劳动组织管理,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合理定岗定员,控制作业人员数量,杜绝多工种交叉作业。龙煤集团及四个分公司等重点国有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各项安全生产和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大安全基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依靠科技手段,提高企业防灾抗灾能力。要坚持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性工作,坚持抓早、抓小、抓紧的原则,定期排查、随时治理、及时消除,确保企业安全。要加大员工教育、培训力度,提高企业职工安全意识和技能,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各级政府、各行业领域管理部门都要加大对各类企业的监督检查,要把市场准入、诚信评价、奖励评优同企业法人薪酬、同安全生产状况挂钩,推动各类企业真正承担起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
四要进一步落实协作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应急管理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切实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要充分发挥安委会及其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作用,制订明确的工作细则,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工作指导、信息综合和督促检查,确保在第一时间详实掌握事故情况。要全面准确掌握、定期分析安全状况和态势,评估安全监管工作绩效,逐步形成完善的安全生产监
测预警体系。要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基础性工作,制订应急管理预案,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调整完善。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负责同志要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指挥或参与指挥救援,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灾害。要从体制、机制、法规、政策和技术层面深入分析每一起事故的成因,分清责任,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要吸取教训,找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目标、措施以及完善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等具体意见和建议,切实加以整改。
三、强化措施,严字当头,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落实不下去,严格不起来”是重特大事故得不到有效遏制的主要原因。抓而不严等于不抓。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监察。
一要进一步加强各级组织领导。安全生产是硬任务、硬指标,是重大的政治责任。省政府与各市地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签订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状,就是要进一步明确政府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进一步强化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各单位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更加优先的位置,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领导包保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和完善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联动机制,在安全检查、监管执法、政策制定、事故查处以及打击瞒报事故等方面,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和强大工作合力。
二要进一步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在新一轮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中,各地要本着规范设置、加强力量、理顺关系、强化职能的原则,保持县区安监机构的相对稳定,保证监管力量只能增加不能削弱,保证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四到位”。各市地和县区都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条件在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设立安全监管机构,配备专兼职的安全生产监管人员。负有行业管理职责的企业主管部门也要明确专人负责安全生产监管,做到安全工作有人管、有人抓,不缺位、不空位。
三要进一步严格事故责任追究。严格的责任追究,是确保责任制落实的有力手段。对各类安全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要坚持“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广大干部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严格按照《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的要求,抓紧进行调查处理,既要依法严惩事故的直接责任者,也要依法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要严肃查处事故背后的失职渎职和腐败问题,对事故调查中发现的权钱交易、徇私枉法、包庇纵容等问题,要一查到底,严惩不贷,对重点案件的处理结果要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春节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近一段时期,省政府就此已经作了周密部署,关键要做到措施落实、人员到岗、责任到位,尤其要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控。节日期间,各类群众性活动较多,要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要求,制定周密的安全防范措施,做到万无一失。春运已经开始,要坚决打击“三超”行为,确保春运安全有序,让人民群众过上一个欢乐、祥和、平安的节日。
同志们,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重在落实。各地各部门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和麻痹,要以更加务实的精神、更加严厉的手段、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做好各项工作,不断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做出贡献。
第五篇:项目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区项目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提纲
王 建
(2010年8月16日)
区委、区政府花一整天的时间召开项目建设推进会,主要目的是动员全区上下紧紧围绕“项目建设年”各项工作部署,找准差距,强力推进,为顺利完成“保二争一”目标大干全年最后四个半月。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向全区传递一个强烈信号,就是在高港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为实现“五年翻两番”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关键时刻,大家肩负的责任只能加码不能降低,重大项目的突破只有高潮没有低潮,加快发展的步伐只能提速不能放缓。可以说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查找不足、落实责任的督办推进会,也是一次相互学习、比学赶超的鼓劲加压会,更是一次凝聚力量、大干当前的誓师动员会。上午,我们观看了项目建设专题片,有关区领导做了点评。刚才,各园区、镇街都做了表态发言,希望大家按照既定的工作部署 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切实增强危机意识、紧迫意识、主动意识
今年以来的项目建设情况,可以概括为“三个有”: 1.有成效。一是有效投入不断扩大。全区年初确定的86个重点项目中,一二三产重点项目51个,到7月底,有41个开工建设,开工率达80.4%,完成投入31亿元,完成计划的57.7%。二是经济指标增幅较快。1-7月份,列统工业产值、销售、利税、利润分别增长52.4%、49.88%、61.30%、60.91%,全部工业用电量、列统工业用电量分别增长%、%,以上增幅均居全市前列。新办私营企业户数、引进区外民资项目注册资本均超过全年目标任务,民营经济净增注册资本10.9亿元,完成年底计划的78%,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市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25个主要经济指标中,我区有12个指标列全市第一,6个指标列全市第二。三是项目建设机制逐步完善。“领导挂钩联系、部门包干服务”、重大项目限时办结等制度得到较好落实。通过集中会办、现场办公等方式,有效解决了项目建设进程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
2.有亮点。一是农业项目推进较快。上半年,实施 2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17个,项目总数超过海陵区和农业开发区,其中已竣工项目7个,在建项目10个;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55万亩,比去年同期增长78.4%,高效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达44.46%。二是工业集聚度不断提高。扬子江中药产业基地、益海粮油棕榈油精炼及包装、三福船舶数字化造船、中航船舶伟业拆船、华夏重工等项目进展顺利,医药、船舶、粮油食品、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21.7亿元,同比增长63.8%,高出列统工业增幅11.4个百分点。壁纸、汽摩配件等特色产业增长较快,上半年全区共引进和实施壁纸项目4个,现有壁纸生产线50多条,壁纸产业产值增长63.3%,被评为全国唯一的“壁纸产业基地”。总投资5亿元的万向汽车轮毂轴承项目成功落户,汽摩配件产业上半年产值增长50.6%。三是服务业引资取得较大进展。总投资5亿美元的台湾国际新城项目落户高港高新区,占地近1平方公里,涵盖了五星级花园酒店、外商会所、台胞学校、购物中心和高品质住宅等众多内容,该项目的实施将可以极大地提升高港的城市功能。
3.有差距。一是对照市交目标,利用外资必须发力。利用外资的水平直接体现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外向度。1-7月份,我区实际利用外资7049万美元,占市交指标的50.3%,欠序时进度8.3个百分点。二是对照周边市区,重大项目亟待突破。缺少重大项目支撑仍是需要我们警醒、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泰州沿江各市(区)相比,今年我区新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最少,分别比泰州经济开发区、靖江市、泰兴市少6个、14个和11个。上半年,靖江市实施5亿元以上项目11个,20亿元以上项目4个,单体项目投资最大的达到60亿元,全年有望形成船舶、金属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上半年,泰兴市实施1亿美元或10亿人民币以上项目达到15个,虹桥开发区与常州钟楼区启动跨江合作,积极承接苏南产业转移。三是对照序时要求,推进力度仍需加大。通过今天的会议,我们可以发现,园区、镇街之间发展不平衡性大,有些地方扎扎实实,有些地方虚虚实实;一些签约项目“听到的多、看到的少”,迟迟不能落地;少数项目圈地时间长,久久不见真动作;不少项目的推进速度慢于原先确定的序时要求,形象进度和年初几乎没有变化。因此,对照全年任务和序时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一着不让保增长促发展,确保全面和超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二、坚定信心,狠抓关键,切实把握好方向、关注好动向、引导好投向
所谓把握好方向,就是大力实施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战略,突出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所谓关注好动向,就是要密切宏观经济走势、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趋势、上级的政策取向和国内外知名企业特别是央企的投资动向,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工作。所谓引导好投向,就是通过服务引导、政策激励,鼓励企业加大有效投入,着力调整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做大做强。具体来说,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重点工作: 1.抓好机遇,在项目招引上求突破。项目招引是项目建设源头工程、一号工程,必须加大力度,加快突破,确保完成甚至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并为今后一段时期高港的发展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一要进一步明晰招商思路。当前,要致力把握四个机遇、瞄准四个方向,即:把握长三角区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和泰州长江大桥通车在即的机遇,围绕推动跨江合作,以上海、苏南等发达地区为方向,深化观念对接、产业对接、园区对接;把握医药城北园产业化和资本化加速推进的机遇,以招引医药生产企业为方向,依托扬子江药业集团,以招引医药生产 企业为方向,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把握欧元动荡和人民币升值购买力增强的机遇,以欧洲为方向,积极赴欧招商,鼓励企业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和人才,实施研发和设计外包;把握《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和“江苏台商周”举行的机遇,以台企为方向,大力引进台资企业落户高港。中秋节期间,全省将举行“江苏台商周”活动,商务局从现在起就要牵头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确保在活动期间,高港能邀请一批客商、签约一批项目。二要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要推广高新区壁纸产业招商的做法,积极依靠国家级的产业协会、行业协会和发达地区的商会、协会,进行委托招商;要放大益海粮油发展的成功经验,认真做好落户企业的服务工作,促其增资扩股或引进项目,进行以商引商;要探索市场化的招商机制,聘请一些经验丰富、信誉良好的中介机构,进行中介招商。三要进一步落实招商责任。1-7月份,实际利用外资除白马镇外,其他镇街都没有完成序时进度,核心港区、高新区、临港经济园完成目标都不足20%;7个经济部门除商务局外,其他6个部门都没有达到序时要求。各园区、镇街及综合经济部门要对前期的招商工作进行回头看,对意向项目要落实专人跟踪确保早签约;对签约项目要落实专人服 务,确保早开工。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载体,要当主角、挑大梁,力争在11月份之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强化引导,在企业项目开发上求突破。项目建设,企业是主体,政府是主导。各园区、镇街及综合经济部门要认真做好引导、指导工作,确保企业项目开发方向准、速度快、效果好。一要把项目建设与企业改造提升结合起来。继续用好固定资产投资增值税抵扣政策,加快设备更新、工艺改造,不断培育新的生产力。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发、工程研究中心,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支持苏中天线建好国家级检测中心、三福船舶和旺灵绝缘材料组建院士工作站。鼓励企业紧盯产品材料供应、生产销售等上下游环节,通过资本嫁接、技术嫁接、品牌嫁接等方式主动与央企、外企、上市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加快产学研合作,实施品牌战略、标准战略、知识产权战略,积极参与行业、产业标准的制订。推进企业上市“模拟上市”是事关企业健康运行、事关高港工业经济运行质态和竞争力。经信委、发改委、金融办等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把这项工作做细、做实,早见效、早出成果。二要把项目建设与新兴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在抓好华强照明与复旦大学合作开发的LED和UHP新光源等新兴产品项目的同时,要结合“十 二五”规划编制,制定好我区的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医药产业的发展规划,以更大的力度、更优惠的政策鼓励企业开发新兴产品,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三要把项目建设与人才培养引进结合起来。人力资本的投资是企业适应未来竞争的根本之要,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当务之急。要坚持政企联动,抓住后危机国际人才加速流动、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有利时机,引进一批企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组织部要牵头制定相关激励政策,今后政府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原则上是根据企业需要引进、放到企业培养锻炼,真正使人才有用武之地,能发挥所长。经信委要认真实施好企业高管培养计划,通过学习深造、研讨交流等形式,不断拓宽企业家视野,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3.突破瓶颈,在项目协调服务上求突破。项目推进快不快、好不好,关键在服务;制约因素能不能有效破解、加快破解,根本靠创新。一要破解难题。在用地上,要从政策、方式、方法等方面对前期的拆迁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进一步完善好区镇村三级联动机制;要加快研究制定我区的“三臵换”实施办法,推动拆迁;用充分运用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点供等政策,争取更多的用地指 标。在资金方面,要坚持“争”、“贷”、“融”、“引”,多管齐下,信贷资金、上级配套资金、民间资金,多资并用,为项目建设提供切实的资金保障。经信委要在帮助企业融资8.6亿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银企对接工作,为企业争取更多的信贷支持,力争全年为企业融资15亿元以上。各金融部门要强化“双赢”理念,在服务地方发展中提升效益、拓展空间。区金融办要出台驻区金融机构考核奖励办法,对为高港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予以重奖。二要用好政策。要把政策研究到位。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发展六大新兴产业、建设特色产业基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大力培养引进人才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七个文件。市委、市政府也即将出台实施“双轮驱动”战略的意见和政策。这为我们推进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各园区、各镇街及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入研究、深刻领会其重要内涵,不断增强推动项目建设的自觉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把政策争取到位。发改、经信、科技、财政等部门要组织专门力量,精心包装项目,积极争取支持,力争我区有更多的建议进规划、更多的项目进笼子、更多的资金进盘子。要把政策配套到位。在落实《促进工业企业加快发展奖励办法》、《工业企 业高位嫁接奖励办法(试行)》和《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发改、经信、财政等部门,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政策意见,制定出台我区的具体实施办法。三要强化服务。区四套班子领导要带头做好项目挂钩工作,对挂钩项目的实施进度要了胸中有数,对项目推进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协调解决,确保所挂钩的项目有序推进。各服务包干部门要根据项目实施要求,及时做好有关手续的办理和相关审批的对上对接协调工作,真正落实“包保”责任。发改委、经信委、建设、规划、国土、环保、安监、消防等部门要建立联动机制,进一步优化审批环节,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三、集中精力,落实责任,切实提高组织程度,加大推进力度,加快建设进度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事关全局、影响长远。全区上下必须集中精力,落实责任,确保取得实效。
一要以更宽的思路谋划项目。要以科学规划引领项目集聚。按照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战略的要求,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认真编制医药、船舶、粮油食品、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和壁纸、汽摩配件等特色产业发展详 规。根据规划,编制产业投资导向目录,定期发布项目建设与储备情况,吸引国资、外资投向我区重点项目,加速产业集聚。要加强园区功能开发,提升承载项目的能力。各园区要围绕发展定位,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功能,增强对项目的吸引力。医药城南园要科学规划、快速启动;核心港区临港产业发展与港口开发要同步推进;高新区产业发展平台与城市功能要快速完善;临港经济园启动步伐要进一步加快,力争快出形象。要及早谋划来年工作思路,按照快于今年、快于周边的要求,及早谋划明年的工作目标,及早理清工作思路,及早研究工作举措,力争明年一开局就形成新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攻势。
二要以更多的精力投入项目。项目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必须坚持“一把手”亲自抓,任何情况下都要不分心、不偏离、不动摇。各园区、镇街和项目服务部门的领导要始终绷紧项目建设这根弦,拿出主要精力走出去跑项目、引客商。要进一步强化“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机制,落实推进措施、抢抓时间进度,使项目建设在量化、细化、具体化中提速度、赶进度,早投产、真见效。各级各部门都要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协调联动、形成合力,一切围绕项目建设想办法、出主意、见行动。重大项目办作为全区项目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机构,要进一步强化对项目建设的全程监管,加大对项目实施单位的工作指导,切实发挥好牵头作用。
三要以更严的督查推进项目。健全重点项目督查制度,采取领导督查、部门督查、跟踪督查、现场督查等方式,定期不定期地对项目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建设环境等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人大、政协要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开展视察调研活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健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把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作的成效与经济利益相挂钩,与干部任用相挂钩,切实形成争先进位、争作贡献的工作氛围,确保重点项目大力度、快节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