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五部分 专题十二 第4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

时间:2019-05-14 21:26: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五部分 专题十二 第4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五部分 专题十二 第4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

第一篇: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五部分 专题十二 第4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

1.1783年通过的《邦联条例》所建立起来的邦联比大陆会议更为有效,但仍然不足以解决北美13个州所面临的共同难题。这一“共同难题”是指()A.经济交流障碍重重

C.没有赋予中央权力

B.在国际上没有地位 D.无统一的邦联政府

解析:选A。美国建国初期实行邦联制,贸易关卡众多,影响经济发展,故选A。邦联内部各州在国际上的地位因其力量强弱而有所不同,B项错误;邦联制赋予了中央政府较少的权力,C项错误;邦联制下美国有统一的邦联政府,D项错误。

2.(2018·潍坊期中)美国建国初期,汉密尔顿曾指出: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为此,美国()A.建立三权分立体制

C.确立了联邦制体制

B.实行州际平等原则 D.确立人民主权原则

解析:选C。材料中“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指的是美国建国初期松散的邦联制已经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所以美国确立了联邦制,故选C。材料并未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是各州之间的平等,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人民主权原则,D项错误。

3.(2018·山西五校联考)1787年宪法完成了美国的政治统一,促进了美国领土的开拓,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从更深层次来说,是因为该宪法()A.消除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因素 B.贯彻了三权分立的近代政治民主原则 C.明确赋予了公民广泛的民主自由权利 D.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及大小州之间的关系

解析:选D。1787年宪法的最重要意义在于确立了能够代表美国行使权力的中央政府,消除阻碍经济发展的地方各自为政的现象,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故选D。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因素主要是指殖民压迫,此时独立战争已经完成,A项错误;三权分立原则主要针对国

家权力过分集中,防止独裁现象的发生,B项错误;在1787年宪法中,并没有关于公民权利的内容,C项错误。

4.(2018·南昌模拟)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约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宪法条文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确保美国国家机构的权威和职能的行使 B.确保美国国会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核心地位 C.美国的民主具有虚伪性

D.保证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机制的有效运转

解析:选A。材料体现的是1787年宪法对各州权力的限制,故反映出宪法是为了确保国家中央机构的权威和职能的行使,故选A。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三权分立体制,国会不是权力机构的核心,B项错误;美国民主具有虚伪性与材料内容不符,C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对各州权力的限制,不能体现保证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机制的有效运转,D项错误。

5.(2018·肇庆模拟)美国前国务卿、前第一夫人、前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宣布参加2016年总统大选,再次向白宫发起冲击,她正式宣告,“我想成为冠军”。如果希拉里·克林顿竞选美国总统成功,她必须()A.成为国会多数党的领袖 B.赢得国会参众两院的支持 C.在间接选举中赢得多数 D.获得美国一半以上州的支持

解析:选C。美国总统能否竞选成功主要是看能否在选民选举中赢得多数选票,故选C。美国总统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并不是国会多数党的领袖,A项错误;美国总统主要是赢得选民的支持,B项错误;D项说法不符合美国总统选举程序,D项错误。

6.(2018·山西名校联考)美国最高法院可以对国会立法或政府行政行为是否违宪进行司法审查,从而对立法权、行政权形成制衡。但这项重要权力并非宪法明文授予,而是最高法院在180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后才真正取得。由此可见()A.美国宪政体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B.美国宪法只具有名义上的权威 C.美国三权分立开始于1803年 D.最高法院实际上违反了美国宪法

解析:选A。根据题目中“美国最高法院可以对国会立法或政府行政行为是否违宪进行司法审查……这项重要权力并非宪法明文授予”得出美国宪法体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的,故选A。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国家性质、联邦制、三权分立、人民主权原则,是美国的最高法,并不只具有名义上的权威,B项错误;美国的三权分立开始于1787年宪法,C项错误;美国的宪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时代性,最高法院对国会或政府行为的违宪行为进行司法审查,属于时代的产物,D项错误。

7.(2018·唐山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自选角度对英美的政治体制进行比较。(要求:选取某一角度展开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 首先要选取比较角度,然后结合史实分析说明,角度一可从英美两国政治制度形成过程来看,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两国政治制度的形成都是为了满足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都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最终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不同的是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开始早,历经了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和议会改革等重大事件,持续时间长,体现了渐进性的特点,美国是近代新兴国家,其民主共和政体确立直接来自于1787年宪法的制定与实施,美国政治制度具有稳定性、持续性的特点。角度二可从运行机制来看,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可以从英国议会的形成、内

阁的组阁、首相的产生、君主的地位和权力等角度思考,美国是民主共和制国家,可以从三权分立、权力制衡角度思考,寻找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的不同。角度三可从产生的影响方面来看,需要从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对历史趋势的发展,对其他国家乃至世界的影响角度思考。

答案 从英美两国政治制度形成过程、运行机制和产生影响等角度进行论述。

示例:从英美两国政治制度形成过程来看,都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并以立法形式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开始早,持续时间长,体现了渐进性的特点。历经从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至18世纪中叶长达200多年的历史,英国成为典型的代议制国家。工业革命后历经三次议会改革,君主立宪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美国是近代新兴国家,其民主共和政体确立直接来自于1787年宪法的制定与实施。美国政治制度具有稳定性、持续性的特点。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8·河南八市重点高中质检)1781—1786年,美国政府摊派给各州的款项共1 500万美元,各州共交纳2 419 000美元,佐治亚州和北卡罗来纳州分文未交。因此政府财政非常困难,为了支付战争费用和其他开支不得不大量举债,大量发行纸币。结果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劳动人民负债累累,社会严重动荡不安。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政体设计的缺陷

C.政府权力有限

B.各州权力过大 D.政府政策失误

解析:选A。结合题目中的时间“1781—1786年”,得知此时美国的国家体制是邦联制,邦联制下中央的权力太小,各州权力过大,从而出现了题目中的问题,故选A。

2.(2018·盐城模拟)据史料记载,美国有一段时期货币贬值,在许多地方几乎不能流通,公共信用降到极点。政府当时无法获得资源,军队人员不足,难为军队提供给养,整个国家体制严重失序。导致该情形出现的原因是()A.邦联体制导致中央权力弱小 B.胡佛政府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C.经济大危机扩展到各个领域 D.“分权制衡”降低行政效率

解析:选A。材料“货币贬值,在许多地方几乎不能流通”说明地方政府各行其是,“政府

当时无法获得资源,军队人员不足……”体现当时中央政府软弱无力,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由此可以判断,当时美国刚取得独立,实行邦联体制导致中央权力弱小,故选A。材料并未体现自由放任政策,B项错误;题中也未涉及经济危机,C项错误;“分权制衡”降低行政效率也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

3.(2018·郴州质检)《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被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主张是()A.维护各州的权力

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B.争取民族独立 D.建立民族制度

解析:选C。材料指出了地方分权的危害,故A项错误;“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说明,美国早已经独立了,故B项错误;材料指出了地方分权的危害,说明必须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材料与民族制度无关,故D项错误。

4.托克维尔说:“小国有自由,大国有力量。十三个州就是一个小国,现在要让渡权力建立起一个大国,如何设计中央和各州的纵向分权机制,以使国家兼具有自由和力量?”美国开国元勋们的做法是推行()A.邦联制

C.共和制

B.联邦制 D.三权分立

解析:选B。题干中“使国家兼具有自由和力量”说明托克维尔希望在保证各州独立自主的同时能够加强中央集权,联邦制下中央权力有所加强,地方依然保持一定的独立自主权力,符合题干要求,故选B。邦联制下中央权力过小地方权力过大,不符合题干要求,A项错误;共和制是国家政权组织的形式,并未涉及中央地方关系,C项错误;三权分立是总统、国会、法院之间的分权制衡机制,并未涉及中央地方关系,D项错误。

5.(2018·郑州质检)1787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民众认为,宪法应由人民(通过自己选出的制宪会议)自己来制定,然后把它交给政府,而不应该预先由政府制定它,然后把它“恩赐”给人民。如果一个政府能够制定自己的宪法,那么这个政府也就可以任意改变宪法,从而堕落为暴政。这反映马萨诸塞州民众认为()A.反复无常的政府易走向暴政 B.制定宪法要遵循民主的程序 C.联邦宪法的内容要体现民主 D.制宪会议要由地方选举产生

解析:选B。由“通过自己选出的制宪会议”可以看出强调制定宪法必须有民主的程序,故

选B。材料着重叙述了宪法制定的方法和程序,没有谈到政府的多变性,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联邦宪法的内容,C项错误;材料强调宪法必须体现人民的意愿,保证民主的程序,D项错误。

6.(2018·清远期末)有人认为1787 年 “美国的宪法运动不是民主革命和反英体制的结果,而是对民主强烈反作用的结果”。对这一材料的正确理解是()A.民主政治的建立基于对个人自由的尊重 B.1787 年宪法含有分权制衡民主之意 C.1787 年宪法在选举权上表现出的民主性

D.1787 年宪法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社会基础

解析:选B。据材料“美国的宪法运动不是民主革命和反英体制的结果,而是对民主强烈反作用的结果”可以得出1787 年宪法含有分权制衡民主之意,故选B。民主政治的建立基于对个人自由的尊重这种说法是对的,但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错误;1787 年宪法在选举权上表现出的民主性这种说法本身是有问题的,1787年宪法规定黑人的选举权按五分之三比例折算和奴隶没有选举权,C项错误;1787 年宪法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社会基础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7.(2018·绵阳模拟)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希拉里普选票数多共和党特朗普近34万票,选举人票,希拉里比特朗普少74票,希拉里输掉了选举。这反映了()A.美国人不相信普选制 B.选举人制不反映民意 C.以精英政治制衡普选 D.美国制度核心是制衡

解析:选D。美国总统大选反映出两党之间、选民与政治精英之间的制衡,故选D项。普选制仍然是总统选举的一部分,符合宪法权力制衡原则,A项错误;选举人制实行“胜者全得”的原则,仍然能够反映出该州民意的倾向,B项错误;“希拉里输掉了选举”,反映出民粹主义的普选对精英政治的胜利,C项错误。

8.(2018·天津联考)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副总统及合众国之文官,受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之弹劾与定谳(yàn,审判定罪)时,应受免职处分。”这一规定有利于()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实现“制约与平衡”原则 C.防止中央政府专权 D.增强政府人员的法律意识

解析:选D。材料中这一规定有助于增强政府人员的法律意识,故选D。材料中的规定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没有关系,A项错误;题中并没有提到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之间相互制约与平衡,B项错误;题中1787年宪法的规定有助于政府人员遵守法律规定,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而不是防止中央政府专权,C项错误。

9.(2018·孝感模拟)2016年9月29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投票推翻了时任总统奥巴马对“911法案”的否决。“911法案”是由国会起草的允许“911”恐怖袭击事件受害者及家属起诉沙特阿拉伯政府的一部法案。根据美国宪法,随后()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B.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D.总统将被迫辞职

解析:选A。美国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但经过国会复议后三分之二通过,立法立即生效,故选A,排除B。最高法院可以宣布立法违宪,但不能废除法律,C项错误;美国总统不会因为否决的法律被国会通过就辞职,D项错误。

10.(2018·绵阳模拟)19世纪初,美国建立首都哥伦比亚特区时,国会根本没有考虑单独给最高法院盖办公楼,仅在国会大厦的一楼给它留了一个房间。这反映出当时美国()A.司法部门权力比较软弱 B.司法权从属于立法权 C.联邦宪法没有得到落实 D.不重视法律制度建设

解析:选A。国会只能给予司法部门一个房间,体现了司法部门权力较弱,故选A。材料只能体现司法权较弱而不能体现其从属于立法权,B项错误;单从材料无法看出联邦宪法没有得到落实,C项错误;法律制度建设主要由国会体现,D项错误。

11.(2018·益阳调研)在2016年11月8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选举的同时,众议院全部435个席位及参议院100个议席也进行了改选。美国总统选举和国会选举体现了()A.联邦体制原则

C.议会中心原则

B.总统中心原则 D.主权在民原则

解析:选D。材料考查的是美国总统和国会的选举,结合所学可知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议员则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故选D。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这与材料不符,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选举,B项错误;据

所学可知美国国会有立法权,在行使权力时受到其他两个部门牵制,C项错误。

12.(2018·茂名模拟)1934年6月,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互惠贸易协定法》。该法规定:在不经过参议院批准的情况下,总统可以与外国政府签订贸易协定,宣布对现行关税和其他限制贸易措施的修改。这一规定反映出()A.美国政治制度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B.美国立法机构服从于行政机构 C.美国总统行使外交权力将不受限制 D.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遭到破坏

解析:选A。根据“不经过参议院批准的情况下,总统可以与外国政府签订贸易协定”可知提高了总统办事的效率,与宪法规定美国总统通过的法律须经过参议院批准的规定相互补充,既体现了原则性,又体现了灵活性,故选A。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立法和行政相互制约,B项错误;在三权分立体制之下,总统的权力受到国会与法院的制约,C项错误;材料中所说的情况本身是在国会授权的情况下进行,体现政策的灵活性,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本宪法和依本宪法所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权力已缔结或将要缔结的一切条约,概应成为全国最高法律;各州法官都应依此审判,不管州宪法和法律中有无与之相抵触的规定。

——摘编自1787年宪法第六条

材料二 联邦中央对各州所处的最高地位,不是纯粹联邦制下联邦中央对各州应有的地位可比,而是近乎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所处的地位了。

——摘编自曹绍镰《美国联邦制演变中的两个问题》

材料三 1832年南卡罗来纳州因不满联邦政府的保护关税政策,州议会通过法令进行抵制,公然拒绝联邦政府在该州征收关税,并以脱离联邦相威胁。针对南卡罗来纳州的分裂活动,联邦政府迅速采取措施。杰克逊总统根据宪法授权,立即向南卡罗来纳州增派联邦军队。同时,国会亦通过两项法律。一项是妥协税法,将关税税率在10 年内递减到原税率的20%,以缓和南卡罗来纳州的对抗情绪;另一项是武力法案,授权总统使用武力执行关税法,实际上是用武力制止分裂。在联邦政府的强大压力下,南卡罗来纳州议会撤销了抵制法令。

——摘编自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第六条规定的内容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曹绍镰在评价美国联邦制中存在的问题,并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联邦制的历史作用。

解析(1)第一小问,材料一出自1787年宪法,另据材料一中“本宪法和依本宪法所制定的合众国法律”“概应成为全国最高法律”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立足于联邦政府权力回答。(2)第一小问,据材料二“联邦中央对各州所处的最高地位,而是近乎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所处的地位了”即可得出夸大了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第二小问结合所学联邦政府和各州之间的关系作答即可。(3)可据材料一中“本宪法和依本宪法所制定的合众国法律”“概应成为全国最高法律”可知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另据材料三中“针对南卡罗来纳州的分裂活动,联邦政府迅速采取措施”“在联邦政府的强大压力下,南卡罗来纳州议会撤销了抵制法令”可知有效地防止政治分裂、维护国家统一。

答案(1)内容:联邦宪法和法律享有最高法律地位。

目的:确保联邦的主权地位,将国家最高权力授予联邦政府。

(2)问题:混淆了联邦制与中央集权制的界限(夸大了美国联邦制下中央政府的权力)。

理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各自的权限内行使权力;联邦政府享有最高国家权力,其权力高于州政府,但仍无权剥夺各州所保留的权力。

(3)作用:确保联邦政府享有国家主权及最高国家权力,有效地防止政治分裂、维护国家统一。14.(2018·开封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斯塔夫里阿诺斯:“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和政治机制。”麦迪逊说:美国政治体制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麦迪逊“双向平衡机制”的理解。(说明:选择一个方面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双向平衡”的政治体制,“双向平衡”既表现在地域平衡,中央与地方利益平衡、大州与小州利益平衡、南方与北方利益平衡;也表现在体制平衡,参众两院的平衡,立法、司法、行政三权的平衡。从中选择一方面进行论述即可。

答案 示例一:“美国的制度设计”是地域平衡机制。

(1)中央与地方利益平衡:中央“抓大放小”,地方有相对独立性,既符合美国州先于国的国情,又兼顾了国高于州的需要。

(2)大州与小州利益平衡: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

(3)南方与北方利益平衡:5个黑人折合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

示例二:“美国的制度设计”是体制平衡机制。

(1)参议院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体现了政治精英的利益;众议院议员的选举体现了普通民众的利益;总统的选举采取选举人团制度,则体现了普通民众与政治精英利益的平衡。

(2)参议员的任期为六年,可以保持政策的相对稳定;众议员的任期为两年,可以让更多的人进入议会,代表更多的利益团体说话。

(3)三权分立权力制衡。①“分权”:美国的中央政府机构由彼此平等而又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机关组成。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各级法院。②“制衡”:立法权属于国会,又受到总统和法院的制约;行政权属于总统,又受到国会和法院的制约;司法权属于法院,又受到国会和总统的制约。通过相互制约,保持权力平衡。

第二篇: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二部分 专题七 第1课时 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

1.中日甲午战争时期郭嵩焘说:“中国官民之势,悬隔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材料体现的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是()A.中国下层民众的冷漠

C.中国政治制度的落后

B.清朝上层不能团结一致 D.君主立宪脱离中国国情

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中国官民之势”“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可知反映的是政治制度的落后,故选C项。

2.(2018·济宁期末)“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的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自认为为中国佬办了件‘大事’,但正如迈克尔·亨特已经挖苦地指出那样,美国人实际上无视中国的利益。”亨特的“挖苦”主要是基于该政策()A.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迫使清政府沦落为洋人的朝廷 C.实质扩大了列强侵华权益 D.使中华民族工业陷于破产境地

解析:选C。据材料“但正如迈克尔·亨特已经挖苦地指出那样,美国人实际上无视中国的利益”可知,亨特的“挖苦”主要是基于该政策扩大了列强侵华权益,故选C项。

3.据《长青县志》记载:“拳匪四起,倡言保清灭洋,横行劫掠,架户勒赎,河西被害者不计其数。”以上材料表明()A.清政府对义和团持支持态度 B.义和团运动具有消极的一面 C.清教势力借助特权欺压民众 D.扶清灭洋得到全体国民支持

解析:选B。材料“拳匪四起……河西被害者不计其数”体现了义和团对长青县带来的严重破坏,故选B项。

4.(2018·梅州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各界在中日甲午战争时期对中国现状的叙述:

《万朝报》直陈:“自称中华,视他国为夷狄,尝不能摆脱中华不以夷狄为敌的迷信。”嘲笑日本为“模拟欧洲文明之皮相的小岛夷国”。荒尾精在1894年10月《对清意见》一书指出:“在各省设置总督巡抚,任以兵马权,统领绿营军,恐其背叛,割财政权予布政使,储粮权予粮储道,武器权予兵备道。”各地总督巡抚“各自任意制定兵制,进行训练”,全国八旗绿营80余万兵,但除“练军”外,皆为手执大刀长矛的旧式兵,士气操练均无可观

之处。旅顺失陷前,清军共30余营,但“六统领互不相系属”,“诸将互观望”,“致以北洋屏障拱手让人”,清军四支水师“皆处于半独立状态,甚至暗地里将对方视为敌人”。尾崎行雄在1895年的《支那处分案》一书中写道:中国人“知道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尚不知国家为何物,焉有国家思想乎?”

(1)根据材料,归纳日本认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2)依据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解析(1)据材料从清政府自身政治、军事、思想及国人爱国理念等角度分析。(2)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归纳。

答案(1)原因:清政府拘泥于妄自尊大的华夷思想,消极对待精神与制度层面的近代化改革;固守封建性的军制;军事割据导致中国未能建立统率全局的作战指挥系统,陆海军之间及内部都缺乏协同作战机制;当时中国人无近代国家思想,无爱国观念。

(2)影响: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掀起救亡图存运动高潮。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从学造器物到仿行西方制度。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8·河南八市重点高中质检)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日本在甲午战争时已是一个现代国家,民族意识促使政府和人民团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在中国,政体基本上仍是中世纪式的,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材料认为甲午战争日本取胜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腐朽 B.中日双方综合实力对比悬殊 C.日本的现代政体和民族意识 D.中国军事领导妥协退让

解析:选C。据题目中“日本在甲午战争时已是一个现代国家,民族意识促使政府和人民团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可知徐中约认为日本取胜的主要原因是日本的现代政体和民族意识,故选C项。

2.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的重要环节。由于日本自身力量严重不足,加之复杂的国际环境,日本选择“替代方案”没有灭亡中国,却达到了侵华目标。“替代方案”是指()A.取消清王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 B.强迫清政府割地赔款 C.与西方列强共同掀起瓜分狂潮 D.与西方列强共同统治朝鲜

解析:选B。据题干可知“替代方案”必然是日本“灭亡方案”的重要环节,“强迫清政府割地赔款”是《马关条约》的重要内容,属于日本“灭亡方案”的重要“替代方案”,故选B项。

3.(2018·昆明质检)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拒绝前去救援受敌攻击的福建水师;甲午战争期间,北洋水师抗击日本海军时,南洋水师保持中立。材料说明此时期()A.部分洋务官员视水师为个人私产 B.清政府已经丧失军事指挥的权力 C.地方自强势力与清政府分庭抗礼 D.新兴汉族地方割据集团逐步形成

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三大水师之间没有实现有效援助与合作,说明洋务官员视水师为个人私产,因而在其他水师卷入战争时不进行援助,故选A项。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中三大水师缺乏有效合作,并不能体现地方与中央的对抗,故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4.(2018·长沙期末)甲午战后,列强在中国获得了大量矿产资源开采权,而日本在这场瓜分中国市场的争夺中几乎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直到1899年才开始有机会染指中国内陆的矿产资源。这是因为()A.列强眼红日本的巨额战争收益 B.日本开矿技术没有优势 C.甲午战争激起中国的民族愤恨 D.中国内陆矿产十分有限

解析:选C。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被激发,首要反对目标就是日本,故选C项。

5.(2018·衡水金卷)李鸿章在马关谈判时曾对日方说:“这次战争证明,欧洲海战陆战的方法不仅白人能用,黄人也能用;贵国非常之进步,最使我惊醒,我们中国长夜迷梦,会因为贵国打击而破灭,然后大步进入醒悟阶段。”这说明李鸿章()A.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迷梦

C.丧失了对日本的优越感

B.开始认识到西方的优势 D.改变了学习西方的方向

解析:选C。题干材料中李鸿章认可日本对中国的优势,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天朝上国的观念,且不能得出李鸿章放弃的结论,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前李鸿章开始认识到西方的优势,故B项错误;《马关条约》签订后,先进中国人开始改变学习西方的方向,故D项错误。

6.(2018·河南百校联盟质监)1900年8月,浙江秘密会党首领率众起义,在其影响下,衢州百姓起义击毙了保护洋教势力的知县和传教士,史称“衢州教案”。这一事件()

A.表明清廷成为洋人工具

C.受北方政治形势的影响

B.推动民主革命进入高潮 D.与义和团运动如出一辙

解析:选C。据材料“1900年8月”可知此时中国北方正爆发义和团运动,开展反洋教的斗争,据“击毙了保护洋教势力的知县和传教士”可知,受到了北方的影响,故选C项。

7.法国大主教在法军攻陷北京的当天记道:“街上防垒甚多,皆以米袋为之。除拳匪及屋内官兵不计外,街上驻守之官兵其数至少也达一千五,皆持快枪。”法国的这次侵略()A.导致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被破坏 B.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 C.将战火从山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 D.获得了武装控制京津地区的特权

解析:选D。由材料中“拳匪”可知,法国的这次侵略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其后签订《辛丑条约》,通过《辛丑条约》法国等列强获得了武装控制京津地区的特权,故选D项。

8.(2018·河南中原名校质评)1899—1900年,美国先后两次发出照会: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并要求其他列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干涉”“保全中国领土及行政的完整”“世界各国可以获得同等和公正的条件,在清帝国从事贸易”等等。材料中的照会()A.反映出美国意在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的完整,维护在华利益 B.协调了列强的在华利益的矛盾,促进了中国局势的稳定 C.危及了西方列强在华的根本利益,美国与列强关系迅速恶化 D.反映出美国成为了列强在亚太地区竞技场上角逐的主角之一

解析:选D。材料中美国的照会显然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利益,此时美国的工业实力已经上升为资本主义世界首位,争夺海外殖民地是美国的当务之急,故选D项。

9.(2018·衡阳联考)1901年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赔偿各国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从1909年起,美国将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到1924年退回1 250余万美元,作为中国教育文化基金。1925年法、英、比、意、荷等国都先后声明退回赔款余额,用于办理对华教育文化事业。这一变化说明()A.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教育的重视 B.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巨大提高 C.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取得一定成效 D.列强企图通过文化加强对华控制

解析:选D。根据题干中“美国将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法、英、比、意、荷等国都先后声明退回赔款余额,用于办理对华教育文化事业”,可知列强的本质目的是通过文化加强对中国的控制,故选D项。

10.(2018·德阳模拟)在全国15个巡抚中,1840年有7个满人和8个汉人任此职,1864—1866年间,均由汉人充任,1867—1869年间,有14个汉人和1个满人担任此职。从1851—1911年,65.4%的总督和77.8%巡抚是汉人。这些变化()A.证明满汉矛盾得到缓和

C.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B.表明汉族官僚势力扩大 D.是列强干涉内政的结果

解析:选B。解读材料“有7个满人和8个汉人任此职”“有14个汉人和1个满人担任此职”,可知汉族官僚势力扩大,故选B项。

11.(2018·石家庄质检)光绪朝的荒政集前代之大成,可以称得上是比较完备周密的。但《申报》的报道中记载,1906年湖南水灾,江西各地出现阻挠本地粮食救济湖南事件,而1910年湖南巡抚也下令限制省内粮食流入邻省灾区。这反映出()A.清廷的权威面临挑战 B.官场腐败加速革命形势发展 C.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 D.清朝荒政政策导致粮食紧张

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荒政是中国古代政府因灾荒而采取的救灾政策,题中各省出现了阻挠本地救济其他省份的事件表明清廷的权威面临挑战,故A项正确。

12.(2018·唐山质检)老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下面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B.统治阶级自救运动的不懈探索 C.晚清中国军事现代化之路 D.中国军民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

解析:选B。观察图片可知,当时的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西方列强入侵,晚清政府直接抵抗或者通过军事改革来实现自强,体现出统治阶级自救运动的不懈探索,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3.(2018·全国新课标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秦朝制定《秦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自此,“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

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

——改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的政治、经济、法律特权,迫使中国匆匆迈入近代,这种被动的社会转型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巨大断裂,社会现实和法律制度严重脱节。1902年,两湖总督张之洞以兼办通商大臣身份,与各国修订商约。在此期间,英、日、美、葡四国提出在清政府改良司法现状“皆臻完善”以后,可以放弃领事裁判权。清政府随后下诏:“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开启了清末司法改革,以因应形势变化,挽救权力危机。但在引进西方法律原则、制度的过程中,遭到传统礼教派的强烈反对,清廷秉持“旧律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革……惟是刑法之源,本乎礼教”的修律宗旨,在移植和妥协中,艰难推进。

——改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律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司法改革的历史背景,并作简要评价。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从内容、性质、程度等角度归纳。第二小问原因,从政治、经济、思想价值取向等角度归纳。(2)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二列强侵略、经济结构变化、西方思想传播及晚清政府的目的等角度总结;第二小问评价,根据材料信息从改革内容特点、近代化及本质目的等方面评价。

答案(1)特点:中华法系礼刑结合;对危害统治的罪行处罚严重;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属于人治;注重维护国家和家族利益;中华法系侧重于无讼、和谐的价值取向。

原因:自然经济;宗法制度;专制统治;重视伦理道德(儒家思想影响)。

(2)背景: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化;西方近代法律思想的传播;清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试图收回领事裁判权。

评价:晚清司法改革借鉴了近代西方法律原则,同时兼顾了儒家礼教传统,有利于推动法律的近代化;但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加之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改革困难重重。

14.(2018·荆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研究近代中国历史的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屈辱的历史,就是“沉沦”;半资本主义的存在,就是“上升”。1901年到1920年间二十年的历史,是近代中国“沉沦”到谷底的时期,也是黑暗到黎明的转折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选取中国近代1901-1920年间的主要史实,对上述材料结论进行论证。(说明:可以对上述材料结论进行论证;也可以提出新的结论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解析 本题论证,首先要提出观点,据材料“1901年到1920年间二十年的历史,是近代中国‘沉沦’到谷底的时期,也是黑暗到黎明的转折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可提炼出观点;其次就是论证,分为“沉沦”和“上升”两个部分,注意时间限定“1901年到1920年间二十年的历史”,先解释下“沉沦”和“上升”的含义,而后选取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 观点:1901-1920年是近代中国“沉沦”到谷底的时期,也是由“沉沦”到“上升”的过渡和转折期。

论证:(1)“沉沦”是指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其原因在于西方列强对华侵略不断加剧并与中国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其表现包括:《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中外反动势力汇流;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复辟帝制,革命党人维护民主共和斗争失败;军阀割据混战,对内独裁,民众生活困苦等。(回答两点即可。回答英国入侵西藏,日俄战争,《二十一条》等内容也可)(2)“上升”是指中国向半封建半资本主义方向发展,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日益近代化,其原因在于西方近代文明的刺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主革命的影响。其表现包括: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进一步动摇封建思想,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广泛传播等。(回答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等内容也可)

第三篇: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二部分 专题八 第1课时 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

1.(2018·湛江调研)教育家蒋梦麟说,五四事件使中国人第一次真正懂得了,“他们的力量在于组织起来”。由此可见()A.五四运动宣扬了民主与科学思想 B.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C.广大群众在五四运动中团结救国 D.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先锋作用

解析:选C。根据“他们的力量在于组织起来”可见团结的重要性,故选C项。题干突出的意义不在于民主科学,故A项错误;“中国人第一次真正懂得”没有特指是无产阶级,故B项错误;题中的“中国人”包含青年学生,但并没有特指他们的作用,故D项错误。

2.中共二大宣言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这一宣言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历史功绩是()A.提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 B.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 C.有利于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D.奠定了探索中国革命基本规律的基础

解析:选A。中共二大宣言提出中国的革命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的战略步骤,故选A项。1922年中共二大宣言提出时,中共还未完全摆脱共产国际的影响,故B项错误;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有利于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故C项错误;此时还没有结合国情探索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故D项错误。

3.(2018·山西五校联考)1926年7月,中共号召全国民众推翻国内军阀与打倒帝国主义,迅速扩大民众运动。此号召有利于()A.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C.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B.配合国民革命军北伐 D.缓和国共两党的矛盾

解析:选B。1926年开始北伐,中共号召全国民众推翻国内军阀与打倒帝国主义,迅速扩大民众运动,与此时期的北伐相结合,故B项正确。

4.1935年1月,总司令部下达《野战军渡江作战计划》,随后根据战场形势变化,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完成了长征中一次出奇制胜的精彩军事行动,以至于国民党追剿部队也不得不叹服红军“神机妙算,出进无常”。这凸显了红军()A.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

B.有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C.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D.纠正了“左”倾主义错误

解析:选D。根据战场形势变化提出新的作战方针,体现了军事上实事求是的特征,是对“左”倾错误的纠正,故选D项。材料未提及群众支持,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战争胜利源于正确的军事策略,故B项错误;此时红军的军事实力并不强大,故C项错误。

5.一首诗写道:“决命重兵之间,刚烈之情毅毅……奇正之谋悄悄。测北斗以握机……克疲劳。运三略,合六韬。民族政策,得道多助,战略选择,突围逍遥。劲旅留精锐之骨干,沿途汇铁血之同胞。笑谈比飞天之玉龙,忱枪眠冷月之蓬蒿。”诗中反映的事件()A.为中共筹建第一个全国性政权奠基 B.推动革命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C.赢得国共两党之间战略决战的胜利 D.使革命根据地由南方转移到北方

解析:选D。根据材料内容“劲旅留精锐之骨干”可判断红军长征为革命的成功保留了骨干力量,诗歌歌颂的是红军长征,长征胜利使革命有生力量转移到北方,也推动革命根据地由南方转移到北方,故选D项。

6.(2018·临沂期中)1936年8月15日,共产国际执委会曾致电中共中央:“我们认为,把蒋介石和日本侵略者相提并论是不对的。这个观点在政治上是错误的,因为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在现阶段,一切都应服从于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共产国际的指示()A.未认清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C.有利于促进中共中央的政策调整 D.认识到日本全面侵华的严重后果

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中共产国际的指示,是将日本帝国主义视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矛盾,这是一种从实际出发的比较务实和准确的判断,共产国际的指示,较为科学的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有利于中共及时调整指导思想和战略并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早日建立,故选C项。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后来这种理论和党内“左”倾错误进行了数次的斗争。

1930年4月2日,李立三同志在《怎样准备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的条件》的文章中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中心城市,产业区域,特别是铁路海员、工厂工人、群众的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

念。”6月,党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立三路线”。这次“左”倾错误在党内统治的时间虽然只有三个多月,但党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一次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

(1)对比指出材料一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主张,分析两种革命道路的历史地位。(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阐述经过这两次反复,试析中国民主革命是如何转折的。解析(1)要求对比材料一中的两种不同的道路,从材料分析可知毛泽东提出的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以农村为中心,而李立三则提出以城市为中心;毛泽东提出的道路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实际,而李立三的城市中心道路最终失败。(2)先分清两次大的反复中的错误,第一次是国民大革命中的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第二次是第五次反“围剿”中的王明“左”倾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错误即可。

答案(1)毛泽东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李立三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最初党中央受“左”倾错误影响否认其正确性,后来全党接受其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城市中心道路最初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推行的冒险主义政策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后来该道路被放弃。

(2)大革命失败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使中国革命逐渐走出低谷。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骨干力量,使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转移到了抗日战争的前沿阵地,获得了战略转移的落脚点和开创革命新局面的出发点。“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协助和平解决,中国革命由内战向民族抗战转折。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8·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1919年5月31日,《申报》刊登了一个社会团体的通电:“全省议会、教育会、商会、农会、工会暨全国公民均鉴北京政府反民好恶,任用内奸,视爱国行动为煽惑……共和国家主权在民,安能任其压制而不思抵抗?”由材料可知()A.五四运动得到了各界的支持 B.参加巴黎和会引起广泛不满 C.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D.推翻北洋政府成为民众共识

解析:选A。材料“全省议会、教育会、商会、农会、工会暨全国公民均鉴北京政府反

民好恶,任用内奸,视爱国行动为煽惑”表明社会各界支持五四运动,故A项正确;引起广泛不满的是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不是对参加巴黎和会不满,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材料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推翻北洋政府成为民众共识,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2.(2018·重庆高三质量调研)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提出:“农民要除去穷困和痛苦的环境,那就非起来革命不可。而且那大量的贫苦农民能和工人握手革命,那时可以保证中国革命成功。”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 B.决定联合农民阶级,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C.把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进行革命 D.提出由国民革命向土地革命转变的方针

解析:选A。据材料中“那大量的贫苦农民能和工人握手革命,那时可以保证中国革命成功”可知,中共认识到了农民阶级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决定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是1927年,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农民是工人的同盟军,并非把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故C项错误;提出由国民革命向土地革命转变的方针是1927年八七会议,故D项错误。

3.(2018·湖南十校协作体调研)1926年2月,广州国民政府“统一两广特别委员会”会议议定,将广东、广西两省的军政、民政、财政统一,均受国民政府之指挥监督。这一举措()A.利于土地改革顺利开展

C.实质是军阀的互相勾结

B.推动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D.为北伐战争提供了条件

解析:选D。据题干“将广东、广西两省的军政、民政、财政统一,均受国民政府之指挥”信息可知将这一地区的人力,物力、财力统一调配,保障当时国民政府正在进行的北伐战争,故D项正确。

4.(2018·广州综合测试)据时人记载,武昌的政治口号之多,超于香烟广告之上,譬如“一切权力属于党”“政权归于革命的民众”“肃清反革命派”“拥护革命中心力量”“巩固革命联合战线”等,全城“几成一口号世界矣”。该记载描述的现象反映了()A.武昌起义获得成功 B.国民革命运动扩展到武汉 C.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领导权 D.武汉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解析:选B。国民革命时期,重视群众的力量,强调工农组成革命联合战线,与材料信息相吻合,故选B项。A项与材料中的“政权归于革命的民众”“巩固革命联合战线”等不符,排除;中共取得革命的领导权是在南昌起义之后,故C项错误;武汉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与材料不吻合,故D项错误。

5.《中国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宣言》中称,民族主义是被征服民族抵抗战胜民族,“是以本党之民族主义主张融合与此人类四分之一人口,以与战胜民族反抗”。“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由支持转而压制民众,摧残民众团体。这反映了()A.国民党趋向政治独裁 B.国共两党开始出现利益分歧 C.资产阶级反侵略失败 D.中共民主革命目标发生变化

解析:选A。由题干材料信息可知蒋介石由支持转而压制民众,摧残民众团体,反映了国民党趋向政治独裁,故选A项。国共两党代表阶级利益本身就不相同,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资产阶级右派从反侵略到镇压民众,故C项错误;中共民主革命目标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反帝反封建,故D项错误。

6.(2018·湖北八校联考)1929年3月,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强调:“一切军政军令之权,皆完全属于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掌握,务求军事绝对统一。”决议还规定将地方财政管理系统集中起来,以防各省挪支法律上属于中央政府的收入。材料反映了()A.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 B.官僚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C.国民政府力图真正统一中国 D.北洋军阀削弱了中央权力

解析:选C。据题干可知,国民党三大的决议不仅要求军事上的统一,而且还要求财政的集中管理,体现了国民政府力图真正统一中国,故C项正确;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统制经济,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与官僚资本主义无关,故B项错误;北洋军阀此时已不复存在,故D项错误。

7.(2018·河南天一联考)1928年6月,中共六大《政治决议案》指出:“第一次革命浪潮因为历次失败而过去了,而新的浪潮还没有到来,反革命的势力超过了工农”,“党要用一切力量去加紧团结收集统一无产阶级的群众”。这表明()A.城市暴动仍是中共革命的主要模式 B.中共迫切需要壮大自身的力量 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得到大会的认可 D.“左”倾冒险主义左右会议进程

解析:选B。根据材料“反革命的势力超过了工农”“党要用一切力量去加紧团结收集统一无产阶级的群众”得出中共迫切需要壮大自身的力量,故选B项。

8.(2018·淄博摸底)从1931年开始,南京国民政府在红军较为活跃的湖北、江西、福建等省份推行农村合作运动,在不触动地主根本利益的前提下,推广“温和的土地革命”,即“合作制”,使当地的农村合作社得到空前发展。这反映了当时国民政府()

A.积极贯彻执行新三民主义 B.旨在实现耕者有其田 C.抵制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 D.工作重心转向了农村

解析:选C。1927年三大起义失败以后,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开展土地革命,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革命路线,为了抵制这种影响,南京国民政府不得不在南方推广“温和的土地革命”,故选C项。

9.(2018·郑州模拟)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决议指出:“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所以组织政治罢工,扩大到总同盟罢工,加紧工人武装的组织与训练,以树立武装暴动的中心力量。”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坚持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认为农民战争影响了城市工人罢工 D.开始反思“乡村包围城市”的观念

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组织政治罢工,扩大到总同盟罢工,加紧工人武装的组织与训练,以树立武装暴动的中心力量”,可知当时的中共中央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故选B项。

10.(2018·湖南长郡中学月考)1934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黎平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政治局采纳了毛泽东的建议,决定放弃在湘西地区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创立根据地的原定计划,而认为应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川黔边区挺进,这反映出()A.红军取得长征中的战略主动地位 B.红军已找到完全正确的行军路线 C.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受到多数拥护 D.红军长征战略方针出现重大转折

解析:选D。题干材料中说明放弃原有的计划,向川黔边进军,实现了战略上的重大调整,故选D项。

11.(2018·安徽师大附中模拟)陈云向共产国际报告时说:“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我们党真正成熟起来了,尤其是党的领导人成熟了。”这反映出当时()A.共产国际的指导是红军长征胜利的保障 B.“左”倾错误给红军造成重大损失 C.中共独立自主地解决了革命的实际问题 D.军事路线事关红军长征的生死存亡

解析:选C。材料“我们党真正成熟起来了,尤其是党的领导人成熟了”表明中共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解决了革命的实际问题,故选C项。

12.(2018·菏泽模拟)某学者认为,历时两年的长征,中国共产党坚持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该学者意在说明()A.中共在长征中面临双重阻力 B.长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 C.长征是中共的北上抗日方针 D.长征促进了中国革命形势好转

解析:选D。据题干“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可得一方面指的是长征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转危为安,另一方面指的是长征又促使国共两党逐渐由敌视走向团结抗日,促进了中国革命形势好转,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13.(2018·盐城期中)1918年11月底,一战结束,巴黎和会即将召开,怀着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困惑,梁启超在蒋百里等人陪同下前往欧洲考察,后写下《欧游心影录》一书,记录了他在欧洲所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像失了罗针的海船,遇着风,遇着雾,不知前连怎生是好……俄国过激派政府,居然成立……从前多数人嘲笑的空理想,却已结结实实成为一种制度,将来历史价值,最少也不在法国走革命之下。影响自然是厘於别国。

材料二 第二件也因为正在做正义人道的外交梦。以为这次和会,真是要把全世界不合理的国际关系根本改造,立个永久和平的基础。想拿私人资格将我们的冤苦,向世界舆论申诉申诉。也算尽一二分国民责任。如今外交是完全失望了。

材料三 中国人最喜欢换招牌。抄几条宪法,算立宪。改一个年号,便算共和。至于政治社会的内容,连骨带肉,都是前清那个旧躯壳。

(1)据材料一指出“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过激派政府”进行的革命“历史价值”何在。

(2)材料二中“如今外交是完全失望了”指什么?这次“外交失望”直接引发了什么运动?有何重大影响?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的观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状作出评述。(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50字左右)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从一战影响回答;第二小问革命的“历史价值”,即依据教材,回答俄国十月革命对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2)第一小问,从中国外交的失

败及对中国影响角度回答;第二小问影响,回答五四运动的影响。(3)提取材料三中的观点,分析判断,如果同意此观点,则从政治上依然是独裁统治、经济上自然经济仍占据主体、思想文化方面旧的思想文化依旧根深蒂固、旧的社会习俗和生活方式依然存在等方面概括。如果不同意此观点,则从辛亥革命推动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的近代化等方面概括。

答案(1)原因:经历了一战。

价值: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提供借鉴,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2)失望: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运动:五四运动。

影响: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同意。辛亥革命后,中国虽然有宪法,共和政体,但整个社会的内容没有变化。论证:政治上虽有民主共和的招牌,依然是独裁统治。

经济上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虽有短暂的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据主体。思想文化方面,虽然民主共和思潮不断涌现,但旧的思想文化依旧根深蒂固。社会生活方面,虽然革命带来一定的变化,但旧的社会习俗和生活方式依然存在。不同意。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论证:政治上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政体。

经济上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思想文化,民主共和深入人心,科学思想进一步传播,动摇了儒家思想的主体地位。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追求新式婚姻、礼仪、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时尚。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五四学生运动,可分为以傅斯年、梁实秋为首的爱国者和以杨晦、匡互生为主的以情感宣泄为主的暴力爱国者。对于杨晦、匡互生这样的火烧赵家楼,并且痛打所谓“卖国贼”的学生,许多学者认为他们表现了毫不妥协的战斗精神。

1919年6月,陈独秀在题为《我们究竟应不应该爱国》的文章里写道:自从山东问题发生,爱国的声浪更陡然高起十万八千丈,似乎“爱国”,这两字,竟是天经地义,不容讨论的了。感情和理性,都是人类心灵的重要部分,而且有时两相冲突。……爱国大部分是感情的产物,理性不过占一小部分。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爱国就是害人的别名。

——摘编自黄广明、杨潇《启蒙是最好的爱国——新文化运动健将的觉悟》等

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中有关“爱国”的观点加以讨论。(要求:提取材料观点,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史论结合,表述准确)解析 根据材料中以五四运动的现象为例,分析爱国的方式,并通过陈独秀先生的著作提出观点“感情和理性,都是人类心灵的重要部分,而且有时两相冲突。……爱国大部分是

感情的产物,理性不过占一小部分。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爱国就是害人的别名。”得出观点:爱国主义是感情与理性的统一。并结合材料论述。

答案 示例:观点:爱国主义是感情与理性的统一。

讨论:首先,爱国主义是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民族利益受到严重危害,能够挺身而出,坚决反对外来侵略是一种爱国行为。山东问题发生后,爱国学生奔走相告,唤起了民众的觉醒;抗战时期为国捐躯的将士们,他们都是爱国英雄。同时,激情爱国往往又极不理性,导致无政府主义倾向加剧。五四运动中,学生用暴力惩治了他们眼中的“汉奸”。这样的结局就是暴力赢了,文明输了,情感赢了,法律丢了。激情爱国往往破坏了社会理性,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第四篇: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23课时自由放任的美国及罗斯福新政(含解析)

专题五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3课时 自由放任的美国及罗斯福新政

一、选择题

1.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迄今为止仍然是破坏性最大的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主要是()A.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无规律竞争

B.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矛盾激化

C.政府没有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D.股票市场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解析 这场经济危机的发生是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的结果。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是直接原因,股票投机是导火线。

答案 B 2.为摆脱危机,美国胡佛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是()A.自由放任

B.市场调节

C.政府干预

D.转嫁危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胡佛政府采用的是当时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致使美国的经济危机雪上加霜。

答案 A 3.某个时期的美国幽默小品写道,“在旅馆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去。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问旅客:‘您是要一个房间睡觉,还是跳楼?’”下列对这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出现了1825年经济危机

B.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上述现象

C.该小品所反映的事件引起了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D.该小品所反映的事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滞胀现象

解析 材料反映了股市危机发生后美国社会的反应,为此罗斯福实施新政,改变自由主义政策,采取国家加强干预的方式来应对经济危机。

答案 C 4.“人无信不立,事无心不成,业无信不兴。” 现代社会无论是个人、公司、政党乃至国家,诚信对于经济行为和运行极其重要。在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整顿金融

B.以工代赈

C.调整农业政策

D.实行计划经济

9.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一次成功的调整,也是一次体制创新。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主义,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其借鉴意义有()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②正确处理好生产与消费、投资与需求的关系 ③利用国家政权,进行宏观调控 ④倡导企业建立诚信机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借鉴。社会保障体系的探索、整顿银行的措施、处理生产和销售的关系、以及加大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都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借鉴意义。

答案 D 10.1939年6月,美国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请公众指出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最大成就”以及“最差表现”,28%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大成就”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23%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差表现”也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下列对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主要指实施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②新政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争议

③争议源于不同阶层自身的利益和认知水平④新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使美国彻底摆脱了危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罗斯福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不能使美国彻底摆脱了危机。④表述不正确,排除④,故选A。

答案 A 11.2010年美国历史学家伯顿·福尔索姆出版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一书,从是否符合历史事实的角度来看,最不可能成为支持作者观点的是:罗斯福新政()A.“对企业界精英充满仇恨”

B.“对劳资关系置若罔闻”

C.“浪费性支出严重”

D.“为获取政治利益而投机”

解析 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中工业方面、社会保障方面的内容均关注了劳资关系。

答案 B 12.我国提出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的十项措施,其中有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罗斯福新政中也提出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的措施。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克服生产的盲目性

B.放弃市场机制,实行国家干预政策

C.扩大内需

D.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解析 二者的共同之处,应该都是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增长,同时中国还以此来改善民生。A、D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中国;B项并没有放弃市场机制。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美国农业部门口的标牌上写到:“农业:加工、制造业的基础”,全美仅有2.8%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但农业却是美国在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确切地说在大萧条爆发前,农业就处于慢性危机之中。1929年,农业人口收入

雇佣条件,雇主必须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苗枫林《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933年,美国成立了民间资源保护队,首批招募青年25万人,主要工作是植树造林、防止土地侵蚀、建立国家公园、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等。到1942年解散时,共有275万青年在队里劳动过。美国历史上全部造林成果,一半以上出自他们之手。——选编自《世界通史》

材料三 一些史学家指出,罗斯福在国内努力实行“新政”的同时,在国外,他积极与苏联建交以牵制德日,并执行“睦邻政策”以巩固后院,并且,他还“背着公众策划各种计谋对侵略者施加战争以外的各种压力,并武装潜在的受害者”。——选编自《世界通史》

材料四 《美国总统制起源与发展》一书写道:富兰克林·罗斯福已经永久地改变了美国政治,并且在他指导下,现在美国人希望联邦政府在国内和全球事务中采取积极的态度,而在政府的宪法框架内,总统应该起主导作用。

(1)材料一中所说的“反危机法案”具体指什么?根据材料一归纳该法案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三、四,概括罗斯福新政涉及到哪些方面的调整?

(3)结合美国的相关史实,请你谈谈大危机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答案(1)《全国工业复兴法》。内容:一是由国家调节各企业之间的关系;二是国家出面调整劳资关系;三是国家举办公共工程。

(2)以工代赈(增加就业、环境保护)方面、外交方面、政治体制方面。

(3)一方面造成了生产力的倒退、大量工人失业、社会动荡等;另一方面促使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五篇:2018年学案历史必修2练习:第五单元第24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含解析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4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表述: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产生这一认识的原因不包括()A.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 C.二战后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 D.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 解析:D项不是产生这一认识的原因,符合题意。答案:D 2.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发表了一项声明,不久之后,西欧六国就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起()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经济共同体

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D.欧洲共同体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50年……不久之后”“《巴黎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于1952年,故A项正确;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于1958年,故B项错误;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于1958年,故C项错误;欧洲共同体成立于1967年,故D项错误。

答案:A

3.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解析:B项中的“消除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欧元的使用未必会带来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排除C项;D项中“巩固了”的表述与史实不符。

答案:A 4.法国总统戴高乐曾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该进程的特点不包括()A.从单一经济领域到多种经济领域一体化 B.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遏制共产主义 D.是一种和平的联合,努力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

解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是美国主导下的军事政治集团,与欧洲一体化无关。因此选C项。

答案:C 5.国际卡尔奖专门奖励为欧洲统一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机构或事物。2002年的国际卡尔奖第一次颁发给一个“理念”——欧元。这主要是因为()A.欧元已完全成为广为流通的世界货币

B.欧元代表了欧洲一体化的思维,加强了欧洲人的共同意识 C.欧洲在政治上已经成为一个国家 D.欧元不再是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解析:欧元只是欧盟成员国之间流通的货币,不是世界货币,A项错误;C项说法明显错误;欧元是欧盟统一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D项错误;联系欧元的启动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可知,B项正确。

答案:B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材料二 二战后欧洲主要国家GDP增长情况图(单位:亿美元)

(1)为什么阿登纳说“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形势,谈谈你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在走向联合的过程中相关国家经济变化的概况。(3)目前,欧洲在经济一体化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正朝着“努力使欧洲成为一种政治力量,一种社会、经济、文化力量”的方向发展。欧洲的联合给当今世界带来什么启迪?

解析:第(1)问应联系二战给欧洲各国带来的影响和美苏冷战对欧洲的影响作答。第(2)问依据图中数据回答即可。第(3)问从欧洲联合给欧洲及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入手进行分析。

答案:(1)二战后,欧洲的国际地位下降或欧洲传统优势地位的消失;两极格局形成或美苏冷战局面出现。

(2)战后欧洲主要国家经济恢复并迅速发展,德国经济发展位居前列;20世纪70年代加入欧共体后英国经济持续发展;法国经济稳步发展。

(3)从对抗走向联合,开辟了区域和平发展的模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程,使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促进了欧洲文化的认同。

基础巩固

1.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 B.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C.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 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解析: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走向联合,除了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求得生存外,还希望加快欧洲经济发展,以提高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B 2.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极深的邻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1 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十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是指()A.法德共同参加不结盟运动 B.法德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 C.法德决定要完善民主和法制 D.法德一起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解析:欧洲一体化的前提是法德的和解,这是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很关键的一步,故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B 3.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A.屡遭战争重创

C.发展水平相近

B.社会制度相同 D.历史上关系紧密

解析: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法国、德国、意大利都是主要参战国和主要战场,损失惨重,英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但本土遭到的战争破坏相对较小。建立超越国家的机构,可以有效避免战争,故A项正确。

答案:A

能力提升

4.20世纪50年代,欧洲的联合开始于()A.经济领域

C.文化领域

B.政治领域 D.军事领域

解析: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是欧洲联合的开始,因此,A项正确。答案:A 5.1963年法国拒绝了英国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欧共体前身)的请求。戴高乐在解释法国的决定时说,如果让英国加入,就意味着最终会出现“一个依赖美国并由美国领导的庞大的大西洋共同体”,这是不能接受的。这说明()A.欧洲一体化进程停滞 B.法国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 C.美国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D.西欧已完全摆脱美国的控制

解析:A、D两项表述错误,材料中未涉及美国加强对西欧的控制,只是强调不让英国加入欧洲共同市场。因此,排除A、C、D三项。法国拒绝让英国加入是对美国控制西欧的一种挑战。

答案:B 6.欧共体成立之后,采取哪些重大措施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①建立了关税同盟 ②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 ③提出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 ④欧洲单一货币欧元启动

A.①②③④

C.②③④

B.①②③ D.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审题和比较问题的能力。①②③是欧共体的活动,而④是欧盟的活动。

答案:B 7.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被称为“自1957年《罗马条约》以来最为重要的里程碑”的是()A.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B.《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 C.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 D.欧洲共同农业政策的制定

解析:《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确立了分阶段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目标、任务和步骤;提出欧盟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司法与内政事务的合作等。其意味着从单纯的经济合作深化为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多重合作,它成为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答案:B 8.由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洲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反映了欧洲各国的合作()①由单一经济部门扩展到各经济领域 ②由经济一体化到政治经济一体化 ③由区域集团化到经济一体化

④由追随美国到要求建立平等伙伴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欧洲煤钢共同体是矿产资源领域的合作组织,欧共体则是综合性的经济合作组织,而欧盟则是政治、经济双重性质的区域合作组织,故①②与材料相符。

答案:A 9.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产标准,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寻求统一的税率,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业和商业执照,遵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该文件的签署()A.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 B.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

C.表明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 D.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

解析:1987年,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倡导创建“没有国界的欧洲”,这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集团内部的合作,为欧洲联盟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

答案:B

10.欧洲联盟与欧洲共同体的主要区别是,国际协调、合作机制化达到较高水平,超出一般“政府间”合作范畴,实现了“超国家”管辖。以下对这一论点的解读,最准确的是()A.欧盟已经实现了“超国家”的全员管辖 B.欧盟大大超出欧共体的合作水平和范畴 C.两极格局和美苏争霸加快欧洲合作进程 D.区域集团化和欧洲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快

解析: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根据1992年签署的《欧洲联盟条约》(也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建立的国际组织,现拥有28个会员国。欧盟是世界上最有力的国际组织和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实体,在贸易、农业、金融等方面趋近于一个统一的联邦国家,而在内政、国防、外交等其他方面则类似一个独立国家所组成的同盟。A项错在全员管辖,B项正确,C项错在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D项错在区域集团化趋势在题目中没有体现。故选B。

答案:B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一体化进程部分大事记: 1967年

欧洲共同体创立,有6个成员国。1993年

欧洲联盟成立。

2002年1月

欧元正式在欧盟12国流通。2003年5月1日

欧盟成员国扩大到25个。

2005年

法国和荷兰全民公决否决了《欧洲宪法条约》,一体化进程陷入僵局。

2007年12月13日

再次扩大后的27个成员国领导人签署了《里斯本条约》,2009年《里斯本条约》的生效为欧盟重启一体化进程提供了法律保障。

2009年11月19日

欧盟选举赫尔曼·范龙佩担任欧洲理事会主席,凯瑟琳·阿什顿女士被任命为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

材料二 政治上的考虑根源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威胁.欧洲各国若想恢复原先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就必须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并拥有足可与美国相抗衡的人力和物力。

——龙多·卡梅伦、拉里·尼尔《世界经济简史》

材料三 欧盟的成立建立在一系列的超国家机构基础上。比如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等。……由于集体决策机制,各国将基于本国利益提出各项应对措施,繁冗的决策程序、不可避免的讨价还价带来了巨大的决策成本,并且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有效的应对。

——姜艳霞《从欧洲债务危机看欧元区的制度困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世界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指出造成当前欧洲债务危机的制度困境。

(4)当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不少人认为欧洲一体化会出现重大倒退,也有人认为渡过危机后的欧洲,一体化将得到加强。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本题考查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相关特点和影响。第(1)问回答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特点,根据材料一概括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可从材料“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威胁”“欧洲各国若想恢复原先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就必须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拥有足可与美国相抗衡的人力和物力”等回答。对世界的影响可根据所学回答。第(3)问依据材料三指出造成当前欧洲债务危机的制度困境。较容易,可从材料中直接得到答案。第(4)问“看法”可根据所学,酌情回答。

答案:(1)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欧洲一体化在困难和挑战中前进;持续时间长;规模逐渐扩大;建立超国家权力机构。

(2)目的:消除欧洲内部的战争威胁;抗衡美国;提高国际影响力。影响:增强了欧洲的影响力,推动了国际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集体决策机制难以迅速有效地应对危机。

(4)看法一:挫折或倒退。欧盟成员众多,内部难以协调;各国利益争夺;制度弊端。看法二:加强。欧盟成员众多,实力强大;有克服危机的经验;欧洲一体化发展到相当程度。

下载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五部分 专题十二 第4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五部分 专题十二 第4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