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年俗文化展示活动主持词
中国年俗文化展示活动主持词
主持人从升旗台一左一右上台(做拱手作揖状)冯:过年好!谭:过年好!
冯:祝你新年吉祥如意!谭:祝你新年恭喜发财!
冯:同学们,刚才我们都是一些特定时节的祝福语,你们知道是在什么时候说的吗?
(春节、过年)
谭:是呀,在中国多姿多彩的节日里,春节是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为世人周知的传统节日。
冯:说到春节,还要追溯到它的起源。新年习俗定型于汉朝,到唐代时,春节转型为娱乐型的节日。一年一度的春节是辞旧迎新的欢乐节日,人们借此破除迷信、祈福,祝愿新的一年平安顺利。
谭: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现代人对于春节的观念似乎逐渐在淡化,为了使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至于流失,为了更好的探寻和继承中华民族的精髓,我们在寒假进行了一次“学中华年俗文化”的实践活动。
冯:在这一次的活动中,我们知道了许多中华年俗,其中有贴春联;猜灯谜;包饺子、元宵;挂年画、送压岁红包等等,老师和同学们还亲自动手制作了年俗作品呢。
谭:今天,我们就请各班的学生代表将这些年俗文化作品一一进行展示。
挂年画
冯:年画是由古时的门神画发展演变而来的,是我国民间绘画艺术中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岁末春初,万象更新,人们将红火热闹,五彩缤纷的年画往墙上一贴,顿觉四壁生辉,喜庆气氛扑面而来。今天展示的四幅年画是3.3班郑乐晨、6.2班尹文文、6.4班魏文佳、孙雪梅等四位同学。
包饺子、吃元宵
谭:扫房、年夜饭也是春节的一个重头戏。春节饮食丰富多彩,南北风格各异。北方吃饺子,南方吃元宵和年糕。人们一般于除夕晚上包好饺子,到零点煮食,取其“更岁交子”之意,盼望年年有余,富足安康。今天为大家展示的是来自4.3班的同学。
猜灯谜
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吃元宵、猜灯谜,也是中国人过年的必不可少的节目。它将灯谜结合赏花灯,变成许多人可共同参与的猜谜游戏。今天各个班的同学都做好了灯笼,准备了灯谜,形状大小不一的灯笼,再加上各种各样的谜语,真是让人目接不暇呀!同学们,课间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来做猜灯谜游戏吧!
贴春联
冯:说到春节,不能不提贴春联。贴春联是过年的一种文艺形式,人们常常在年三十贴春联,有雅兴的人甚至舞墨挥春,春联一律用红纸写。分为上联、下联还有横批,贴春联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福和心愿。
谭:据说最开始的春联是写在桃木板上的,又称为桃符,能起到驱鬼辟邪的作用,后来才慢慢演变成纸质春联。
冯:现在展示的两幅春联是由夏兴奇校长和吴道东主任书写的,代表着老师们对株董路小学以及全体同学们的期望与祝福!
谭:吴主任书写的春联是:上联(学优才赡凭修炼)下联(海阔天空任展为),寓意为:知识是学来的,有知识、有才学走遍天下都不怕。让我们用掌声对吴主任表示感谢!
冯:夏校长书写的春联寓意更为长远、深刻,下面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请夏兴奇校长亲自为大家解释这幅春联的意思!
红包大派送
冯:同学们,你们过年拿到红包了吗?今天,我们的校园里有两只小黄鸡来为同学们发红包了。不过,只有上交了寒假作品并获奖了的同学才能上台领取哦!下面请刘书记宣布寒假实践活动获奖学生名单。请念到名字的同学上台到小黄鸡手中的盒子里抽取红包!
结束语
谭: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演变和发展体现了中国社会的进程,中国文化的进步。
冯: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了解年俗文化,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继承中华优秀传统,将中华之文化精髓发扬光大!
谭:今天的“中华年俗文化展示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二篇:“中国非遗年俗文化展示周”开幕
“中国非遗年俗文化展示周”开幕
2014-1-20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文化展示周”现场。
中国文化报记者喻非卿 陈曦 摄
中国文化报记者李珊珊报道:由文化部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区政府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文化展示周”1月19日在北京石景山体育馆开幕。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出席开幕式。
展厅由“序”和“笔墨绘春”“张灯结彩”“舞动春风”“雕福塑瑞”“锦绣前程”“点石化金”“品味醇美”8个单元构成。集中展示与年节文化密切相关的剪纸、年画、灯彩、风筝、面人、泥塑、香包、织锦、陶瓷、漆器、茶叶制作等近80个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郎志丽、吴元新、高凤莲等80多位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精湛技艺。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说,非遗来自民间,截至目前,已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34个民族的53个传统节日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大批与传统节日密切相关的项目如年画、剪纸、灯彩、风筝制作技艺等列入了国家级名录。活动将持续至1月26日。
第三篇:非遗年俗文化展示周将免费开放
非遗年俗文化展示周将免费开放
时间:2014-01-17
编辑:李雪
中国文化报记者李珊珊报道:由文化部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区政府联合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文化展示周”活动,将于1月19日至26日在北京石景山体育馆举办。届时,80个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将集体亮相。
据悉,2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将由“序”厅和“笔墨绘春”“张灯结彩”“舞动春风” “雕福塑瑞”“锦绣前程”“点石化金”等8个单元构成,主要展示与年节文化密切相关的剪纸、年画、风筝等非遗项目,并邀请80名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精湛技艺。展览期间,观众可现场领票免费参观。
2006年,“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为加强传统节日的保护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文化部每年春节期间都会组织非遗展演展示等活动。
第四篇:年俗文化调查讲稿
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畔,辖区囊括七县三区,人口总数超过740万,历史悠久,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建城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嘉陵江畔的一颗璀璨明珠,闻名遐迩丝绸之都,久负盛名水果之乡。南充既是忠义之邦,又是三国之源,既是三总故乡,又是丝绸之都。(三总:邓小平、朱德、罗瑞卿)南充市既有优美的风景名胜,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南充的春节年俗文化。
我家住在顺庆区,我对南充三区更为熟悉。贴红包、放鞭炮、发红包、吃饺子、游园,这些全国各地的春节文化活动在南充都看得到。而川北木偶、川北皮影戏、逛大庙会等等,恐怕在其他地区就少见了。
川剧在中国戏曲中可以说是一颗明珠,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川剧的表演艺术有很深厚的生活基础,其中川剧脸谱是重要组成部分,而变脸又是川剧表演的独门特技。在200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南充籍歌唱家陈小涛演唱的《变脸》就展示了变脸,赢得了一致好评。
春节游园活动是年年都搞,年年都有新花样。今年的春节游园活动主要在顺庆区北湖公园和西山广场。正月初一到初三,人们竞相走出家门,游园、竞技,公园里、广场上人们是络绎不绝。
今年推出的“文化体育大拜年”活动在西山运动场举行,相当隆重,吸引了大量观众。活动中,16个精心准备的舞蹈、合唱、川剧等节目一一呈现在市民面前,活动中还穿插了与观众互动的猜谜、有奖问答等趣味环节。当然,这个活动略显得普通常见,但依然获得了不少掌声。
这是今年在参加大庙会时留下的图片。大庙会在栖乐山、开汉楼、万卷楼三大景区举行,以欢庆兔年春节为主题,以喜庆、热闹为主旋律,其中有文艺表演、组队游园、川北民间民俗节目等等,历时18天,天天好戏连台。很多市民还上栖乐山点灯祈福。
在西山运动场日月馆隆重举行的嘉陵春江闹元宵晚会是座无虚席,高雅艺术令人陶醉。值得一提的是音乐会的指挥为近年来活跃在美国乐坛上著名的华人指挥家、现任美国迈阿密地区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刘江,他执棒四川省交响乐团,兼有空政文工团著名独唱演员李美怡“拱卫”,整台晚会无疑成为一场视听盛宴。
第五篇:新的年俗文化正在形成
新的年俗文化正在形成——访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
记者 张玉玲
2013-2-25 6:51:00来源:《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25日 07 版)现在对春节的认识有两个误区:一是把春节看低了——春节不是简单的休息和吃喝,而是全社会的心理调试期,是建设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时机;二是把春节功能异化了——春节不仅拉动消费、具有经济功能,更要有社会心理文化的功能。
2013年春节在元宵节的鞭炮声中结束。
这个春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过法,有的出国旅游,有的在家休闲,更多的人是费尽千辛万苦回到家乡„„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人们似乎都感慨“年味”越来越淡。
什么是“年味”?怎样看“年味”?春节还有无吸引力?春节该怎样过?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作为“中国节日志工程”的主持人,他负责围绕春节在内的2000多个节日进行调研,对中国节日的现状和历史流变等做了系统记录和梳理。
不同的“年味”,相同的“心情”
“对年味不足的抱怨,折射的是一种文化焦虑,是转型时期的文化纠结。”李松把对“春节”的认识放到了大的转型背景中:中国从农耕文明到了工业文明,社会基础变了、文化生态变了,节日习俗随之也在变化,传统“年味”变了是可
以理解的。
传统春节,是千百年积淀的文化遗产。在每一年新旧轮回、物质生产的间歇时间,不断播种希望、消解困惑,节日中都有对来年的祈愿和设计,有仪式、有神圣感。李松认为,传统春节是个精神安顿时间,春节的文化核心是调试人们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加强社会交流和沟通促进和谐。
“虽然现在春节期间‘年味’似乎不够浓了,但看看元旦以后到春节放假前那段时间,却洋溢着这种传统的‘年味’,全社会处于‘过年’的心态中: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团拜会、茶话会、年会、看望困难群众、看望老干部、发放慰问品等活动„„”李松认为,虽然表达时间变了、表现方式变了,但却同样是“过年”的心态,“年味”也就浓浓地萦绕在那段时间的空气中了。
“传统过年是由家庭到社会,大年三十家庭团聚吃年夜饭,正月初三开始家族之间的社交,最后正月十五是全社会的狂欢;现在却是逆向的,从社会到家庭,先是单位团拜,春节放假后各自回到家中团聚。”李松如是总结——有没有“年味”,纠结的本质是农业文明怎样向工业文明转型,如何适应农村一元结构向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型,很多农耕时代的春节年俗已不再适应新的社会形态和生产生活,新的年俗文化正在形成。
用新智慧营造新年俗
那么,春节期间,家人团聚在一起,又应该有哪些年俗活动?传统的年俗,有穿新衣服、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发压岁钱、拜年、逛庙会、看演出等,大多以“吃”和“玩”贯穿其中。但在物质高度丰富的当下,人们平时的日子就
比以前的过年要丰足得多,因而这些年俗对现代人已没有多大诱惑力。
为适应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一些新的年俗在自发地形成:央视春晚,已成为全国人民年三十晚上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以前走家串户或打电话式的拜年,也由短信、微信拜年而取代;一度沉寂的庙会又像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但这些春节新年俗还远远满足不了现代人的需求,李松认为,原因在于春节的情感性与仪式感没有强化:社区放假了,以社区为单位的社区活动没有人去构建;所有公共服务设施也大都闭门休息;虽然有了庙会,恢复了一些节日的形式,但只是一个旅游消费市场,缺乏文化认同的神圣性,没有文化的内在联系,没有与每个人的情感紧密联系。
传统春节的年俗是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调试出来的,是在时间的长河中“磨”出来的,是文化的积淀。李松表示,构建新的春节文化传统,也需要时间,要坚信现代中国人的文化创造力和智慧。节日研究的重要性也就体现出来,要找到规律,抓准文化的核心因素,顺势而为,把活跃的因素活跃起来,把松散的因子凝聚起来,以满足现代人精神文化需求。
用新理念服务新年俗
“真正深刻认识节日,才能过好节。”李松指出,现在对春节的认识有两个误区:一是把春节看低了——春节不是简单的休息和吃喝,而是全社会的心理调试期,是建设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时机;二是把春节功能异化了——春节不仅拉动消费、具有经济功能,更要有社会心理文化的功能。“站在这种高度看春节,就要通过一些形式和活动来激发社会,营造好的节日气氛。”
纵有历史变迁却没有改变13亿中国人心中的一个符号——大年三十家人要在一起,这是全民的文化认同,是全社会的文化认同。团聚,是中国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政府要服务好人类史上每年最大的“迁徙”,铁路部门全力“保春运”、高速公路免过路费,这些都是惠民的好做法„„
节日的社交能让人的心情释放,但人群聚集,又受到城市安全因素的制约,这该如何平衡?开心过节,又怎样防止铺张浪费?
现在一些城市的烟火晚会、灯会以安全问题为由停办了。李松认为,这是因噎废食,烟花,为全城的老百姓而燃放,不能简单地归之于浪费,是与民同乐,获得市民的认同,这个社会成本政府可以评估如何承担。“‘一刀切’只能说明管理服务水平不够。节日中人们不聚集、不交流,社会不释放,这种节日的文化需求没有满足,就会外溢,就会去过‘洋节’,圣诞节就会在中国高热不下。”李松说,国外有巴西的狂欢节,西班牙的奔牛节、还有西红柿节等,也都有人群的聚集,关键看如何管理。“如何服务春节,政府从理念到管理服务方式都需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