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重点工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试论重点工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论文摘要]重点工程建设领域是职务犯罪的高发区。文章对重点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和发案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检察工作实际,提出遏制该领域职务犯罪的对策与具体措施。
[论文关键词]重点工程 预防职务犯罪 对策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重点工程项目逐年增多,工程腐败现象也频频发生。
一、重点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
(一)窝案串案突出
由于工程建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加之工程项目审批环节多,手续复杂,犯罪分子仅凭一己之力实施犯罪,获取相关利益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合伙作案则日趋增多,具体表现为同时向几人行贿或一个部门多人受贿的窝案串案大幅度上升,往往会出现查处一案带出多案,查处一人带出一伙的情况。
(二)作案手段隐蔽
工程建设领域的贿赂、回扣等腐败行为,不仅名目繁多,而且形式多样,如业务介绍费、劳务费、信息咨询费、辛苦费、节日慰问费等等。同时,上述腐败现象大多数都是“一对一”的私下交易行为,有的还披着合法的外衣,隐蔽性较强。
(三)具有权力失控性
在工程建设领域查办的案件中,具有职务犯罪基本条件的人,大多数都是一些要害部门的实权人物。对于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的使用,经常出现暗箱操作,“一把手”说了算的情况。行贿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往往首先选择向这些实权人物、“一把手”行贿,以期在最短时间达到目的。
(四)具有重大危害性
工程建设关系着国计民生,其多发态势必然影响工程建设质量,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败坏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二、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原因简析
(一)工程建设领域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一些政府部门集工程立项、招投标、建设、监管、资金使用于一体,既当业主,又当管理者,是造成腐败现象层出不穷,腐败分子“前赴后继”的体制原因。另外,目前对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的行政监管由多个部门负责,这种多头管理的格局,使工程招标投标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问题比较突出,难以形成统一有效的监督管理。
(二)工程建设领域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
工程建设领域市场供求关系失衡,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现象较突出,而市场秩序和相关的法律体系却仍不够规范。如《招标投标法》对部分招标投标环节缺
乏强制性规定,评标办法中存在较多的人为因素。又如,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部分掌握国有工程资金使用权的业主,缺乏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即使发生国有资产流失事件,也难以追究责任人,这就为腐败现象的产生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三)打击力度仍有所欠缺
在工程建设领域,任意开人情标、化整为零招标、转包分包工程、收受贿赂等“潜规则”和腐败现象并非鲜见,但这些人中并不是在全部都能被处理。由于存在较大的犯罪黑数,强化了腐败分子的侥幸心理,并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多数职务犯罪被害人由于惧怕相关人员手中的权力,对其索贿等犯罪行为只能忍气吞声,不敢依法抵制和反抗,也助长了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
(四)缺乏有效监督
现有的监督执法机构缺乏相对独立性,制约职能和制约手段均处弱势,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尽管现在有上级监督、同级监督和群众监督,但上级组织和基层群众都不可能及时了解具体情况,等到问题发生,已变成事后监督,错失了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的时机。作为同级监督机构对情况较为了解,但囿于同级监督机构的双重领导体制。另外,惩治腐败的法律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对行贿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裁措施,导致腐败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
三、遏制重点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对策与建议
(一)要加大查办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案件的力度
采取“系统抓、抓系统”的形式,提高查办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案件的效率,重点查处发生在工程招投标、建筑材料设备采购环节的行贿、受贿、贪污、挪用等犯罪行为。在办案过程中,不仅要严惩腐败分子,而且要不断强化侦查手段和技能,提高案件的侦破率,打消腐败犯罪分子的侥幸心理。
(二)依靠党委,构建重点工程专项预防工作机制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的滋生和蔓延是检察机关的重要任务,也是整个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要充分依靠党委政府,以实现从部门预防向社会化大预防的转变。
一是成立预防工作领导小组。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反腐败斗争总体格局,建立以“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部门负责、群众参与、齐抓共管、协调统一”的工作机制,为重点工程专项预防工作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
二是建立联络员制度。在各施工、监理单位确定一名负责人为联络员,注意做好宣传、收集、掌握预防信息资料,及时向预防领导小组汇报情况,及时将领导小组的工作意见和部署向本单位领导汇报,并积极开展预防工作。
三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预防工作领导小组召集,由领导小组成员和联络员参加,也可安排有关部门人员参加,联席会议一般每半年召开一次,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联席会议主要内容是由各单位汇报开展预防工作情况,通报查办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案件情况,分析职务犯罪发生原因,提出预防对策及措施。
(三)检察机关要加强与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部门的联系,及时立项开展专项预防工作
对于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承建单位都必须到检察机关预防部门登
记,将其列为专项预防项目。检察机关要适时参与重点工程项目的重要环节,主要是指导、帮助制定预防工作计划,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宣传教育。一是通过职务犯罪分析系统,找出重点工程易发职务犯罪案件的环节和岗位。二是分析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职务犯罪案件的发案特点、作案手段,找出管理制度中的薄弱环节。三是主动与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部门沟通、联系,共同调查研究,适时通过警示教育、检察建议、纠正违法等手段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和预防对策,并督促其整改、完善管理制度,以增强相关单位预防职务犯罪意识,推动重点部门和岗位完善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
(四)广泛宣传教育,营造廉洁自律氛围
工程专项预防工作要取得成效,必须争取预防单位领导的支持,还要增强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和社会各界对专项预防工作重要意义的理解,使广大干部职工主动支持和积极参与工程预防工作。结合重点工程建设周期长、参与人员多、人员成分复杂、防范难度大等特点,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项预防和法制教育宣传活动,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各界广为传播。一是召开预防职务犯罪座谈会。各工程开工之初,即在建设工地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通报查处职务犯罪的情况,剖析发案原因,共同预防职务犯罪,提出意见和建议,使预防工作真正面向基层、贴近群众,为各项预防措施贯彻营造良好的氛围。二是进行生动活泼的廉政教育。组织观看廉政警示教育影视片;编印图文并茂的廉政教育书籍,发放给工程管理干部和施工人员。三是在施工工地显要位置设立预防职务犯罪警示牌,并随工程进展情况及时更新内容。四是开展法制讲座。针对工程不同阶段、不同群体,制作内容生动的廉洁教育课件,并结合检察机关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给工程发包、承包方的干部和员工上法制课,打好“预防针”。
(五)把握重点,开展重点工程专项预防全程监督
检察机关要协助施工建设单位加强管理,抓好关键部位、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关键人员的监督制约,保障工程建设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进行。
1.落实建筑合同与廉政合同双签制度。明确工程发包、承包双方必须遵守的廉政规定,用双合同制度来规范、约束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行为,防止违法违纪问题发生。
2.积极推行廉洁准入制度。推动建设主管部门全面推行建筑市场廉洁准入制度,充分发挥检察机关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的功能作用,将有行贿行为的相关建设单位和人员列入“黑名单”,使其不得参与重点工程项目招投标,通过经济手段制裁行贿行为人,借此推动整个建筑行业自律。
3.协助建设单位强化“三项监督”。一是强化内部监督,通过建立健全各类人员岗位目标责任制度,建立一系列内部制度和措施,加强对人、财、物等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人员的管理和防范;二是强化法纪监督,设立预防监督办公室,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不定期深入施工一线进行检查、抽查;三是强化群众监督,在工地设立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设立廉政牌、廉政承诺、廉政宣传口号,聘请工程建设义务监督员等。
4.协助建设单位把好“四个关口”。一是协助把好工程招标、投标关。对投标、招标环节进行重点监督,严格执行《招投标法》和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真正将招投标活动置于社会监督之下,确保招投标过程公平、公正、公开,防止暗箱操作。二是协助把好工程材料采购供应关。审查品牌、数量、规格是否属实,价格与市场价是否相符,推动建设单位实行阳光采购。三是协助把好工程质量检
查、验收关,与相关职能部门一起定期或不定期对在建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手续是否齐全,在建工程是否存在质量和事故隐患进行监督,以确保工程质量。四是把好工程资金支付关。采取查账、询问的方法,突出检查资金使用情况,工程款是否专款专用,大额费用是否符合审批手续,是否按协议付款,预算与决算的差别是否合理,决算付款是否存在不正常现象,实现对工程资金的监督。
第二篇:在重点工程开展专项检查和预防职务犯罪
关于在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中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和同步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检查的通知
各市建委(建设局)、交通局(委)、水利局、检察院,省直有关单位,省重点建设项目有关建设单位:
近几年来,我省在重点建设项目中积极开展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和同步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由于重点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法规、规章尚不够完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不够严格,特别是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不够严肃,质量安全管理不够到位,监督措施不够落实,廉政制度不够有力等原因,致使一些重点建设项目在未办理施工许可证或开工审批手续就开工建设,未按规定组织竣工验收或验收不合格就使用;在工程承发包过程中不按规定招标投标,中标后不履行投标承诺,管理人员不到位,甚至出现转包、违法分包问题;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了重点工程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损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且影响了政府形象。为进一步规范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程序,强化对建设各方的市场行为和质量安全行为的监管,预防、纠正重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不正之风,促进重点建设工程依法建设、科学建设、廉洁建设。经省建设厅、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检察院共同研究,决定在全省的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中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和同步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检查。现将有关检查工作的组织安排通知如下:
一、检查的范围和重点
(一)执法检查的范围和重点
检查的范围是:2004年1月1日以来已经竣工和2005年在建的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围绕重点建设项目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工程承发包、工程质量安全、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支付等四个方面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违法、违规等问题。
检查的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广东省工程建设监理条例》,建设部《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监督管理的若干规定》,财政部、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和《关于印发〈2005年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工作要点〉的通知》等。
检查内容的重点是:
1、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情况。工程项目是否按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办理了相关手续。
2、工程依法承发包情况。一是工程项目是否按规定招标发包;二是建设单位或有关主管部门是否存在强行要求设计、施工企业分包
设计、施工任务;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有无无证照或越级承揽设计、施工、监理任务,有无出借证照和图签、转包设计、施工任务或转让监理业务;三是施工、监理单位是否认真履行中标承诺,项目管理人员是否到位;四是领导干部、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有无利用职务之便指定设计、施工、监理队伍,干预工程建设承发包等行为。
3、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情况。一是建设单位有无压减工程建设工序,或降低工程质量标准,未委托建设监理,工程竣工验收不合格就交付使用等问题;二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是否发生过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工程设计深度不符合国家规定,粗制滥造等问题;三是施工企业的项目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工程质量是否出现偷工减料,使用劣质建材,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和合同要求等问题;四是工程监理单位是否严格履行质量管理职责,是否出现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构配件把关不严,对进入下一道工序的工程把关不严,串通有关单位弄虚作假等。五是工程施工单位是否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项目管理人员是否经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合格证;六是工程项目的安全保证体系是否健全,安全管理措施是否落实,有无压减安全设施防护费用;七是工程监理单位是否严格履行安全监理的责任。
4、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支付情况。一是是否出现随意变更工程量和工程量变更过程中弄虚作假,骗取工程款问题;二是建设单位有无强行要求建筑企业垫资施工,不合理压价和不按规定支付工程进度款、工程竣工后不按规定结算工程款或拖欠已结算的工程款,建筑施工企业有无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
(二)同步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开展情况检查的范围和重点
检查范围是:2005年在建的省、市重点建设工程项目。
检查的依据是:200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发改委、建设部、交通部、水利部颁发的《关于在工程建设领域共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加强联系配合的通知》,2003年省检察院和建设厅联合颁发《关于在重点建设项目中进一步开展同步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通知》(粤检会字[2003]2号)。
检查内容的重点是:
1、建立同步预防的工作机构情况。即项目上级主管部门、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材料设备供应等单位和当地检察、建设等部门是否组成同步预防工作机构。
2、同步预防工作制度的建立及制度执行情况。是否建立并实施了如下制度:一是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四项基本制度;二是经营班子办公会议制度;三是征地拆迁资金支付制度;四是工程变更设计管理制度;五是工程计量与支付制度;六是监理单位自我约束制度;七是同步预防联席会议制度;八是定期巡查和检查制度;九是举报及奖励制度等。
3、同步预防工作的开展情况。是否开展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预防:一是项目领导班子的同步预防;二是征地拆迁涉及的地方有关单位和部门领导班子的同步预防;三是工程招标投标的同步预防;四是施工单位领导班子和项目经理同步预防;五是工程监理人员的同步预防;
六是工程变更设计环节的同步预防;七是划拨工程款环节和竣工结算的同步预防。
4、取得的成效情况。
二、工作目标
通过检查,加强监督管理和建章立制,进一步规范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建设;进一步规范重点建设项目的承发包行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建筑市场主体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增强建设各方的质量安全意识,加大质量安全管理力度,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安全生产;进一步解决拖欠工程款、农民工工资等问题,保护建筑企业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的工程项目和违法违规人员,提高执法工作的成效;进一步建立起重点建设工程项目预防职务犯罪的有效工作机制,实现“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目标,使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真正做到依法建设、科学建设、廉洁建设。
三、检查的方法和步骤
(一)工作组织和分工
为推动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这项工作由省建设厅牵头,会同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检察院联合成立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专项执法督查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省专项督查办公室),负责这项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督查,并具体负责省重点建设项目(不含同时列为市重点项目的项目)检查的具体工作,办公室设在省建设厅。各市建设、交
通、水利、检察等部门也应成立本市重点建设项目专项执法督查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专项督查办公室),负责本市重点建设项目(含同时列为省重点项目的市重点项目)检查的具体组织工作;各重点建设项目的上级主管单位或建设单位,应成立本单位重点建设项目自查工作机构,做好本项目的自查工作。
(二)工作步骤
2005年检查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自查自纠阶段(2005年 7月1日至8月底)。
7月1日至8月20日前,项目建设单位的上级主管单位(如集团公司、项目建设管理机构)要组织各项目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对照检查的范围和内容,进行自查自纠。自查自纠工作完成后,每个项目都要写出一份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内容包括:自查自纠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整改的目标、措施和时限),并如实填写一份《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基本概况登记表》和《重点建设工程项目自查登记表》(见附件自查表1、2)。项目建设单位的上级主管单位应汇总各项目的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和自查登记表,于8月20日前按以上督查工作分工,报省或市专项督查工作办公室。
8月底前,各市专项督查办公室要对本地区重点建设项目自查自纠情况进行汇总,并填报《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基本概况汇总表》和《重点建设工程项目自查(重点抽查)情况汇总表》(见附件汇总表1,2),报省专项督查办公室。
2、第二阶段:重点抽查和督办处理阶段(2005年 9月1日至10月底)。
9月1日至9月底,省和各市专项督查办公室将对纳入这次检查范围的项目,按以上督查工作分工,进行重点抽查。省重点项目的抽查项数不少于省重点项目总项数的20%,各市重点项目的抽查项数不少于市重点项目总项数的50%。检查完毕后,省和各市专项督查办公室对抽查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督查处理意见,对发现存在严重的违法违规问题的要提交有关部门处理,对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9月底前,各市专项督查办公室要填写《重点建设工程项目自查(重点抽查)情况汇总表》(见附件汇总表2),并写出重点抽查情况报告,报省专项督查办公室。
10月份,省建设厅、水利厅、交通厅、检察院等部门将联合组织检查组对各地开展这项工作的情况进行检查,并抽查各市重点项目依法建设情况。对工作开展得差的地区和自查自纠工作开展得比较差或不认真的项目建设单位及其项目的上级主管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督办意见。
3、第三阶段:整改及总结提高阶段(2005年8月10日至11月底)。
8月10日至10月15日前,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有关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要针对自查和省、市检查组重点抽查发现的问题,从制度建设入手,完善项目管理的有关制度,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使重点建设项目实现依法建设、科学建设、廉洁建设的目标。
10月底前,各项目建设单位要做好整改工作总结,写出整改工作总结报告,由项目建设单位的上级主管单位(如集团公司、项目建设管理机构)汇总后,按上述督查工作分工报省或市专项督查办公室。
11月15日前,各市专项督查办公室要针对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重点建设项目管理的措施,向市政府和省专项督查办公室报告,省专项督查办公室将对今年开展这项工作的情况进行总结,并于11月底前报省政府。
四、总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推动检查工作的开展。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检查和抓落实,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年我省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完善我省建设市场体制和在工程建设领域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周密部署,加强检查、督促和指导,认真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做到“机构、人员、措施”三落实。
(二)各部门要积极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工作的整体合力。严防自查自纠过程中走过场、弄虚作假、消极应付,违者将追究主管领导的责任。要加强对有关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学习,严格把握政策界限,秉公执法。对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坚持对自查出来并及时纠正的从宽处理,通过重点抽查出来的处理从严的原则。对干预监督检查或为违法违规人员袒护、说情、开脱责任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抵制和严肃查处。
(三)在开展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专项检查工作过程中,要做到“三个结合”和“两个不”。“三个结合”:一是要把查处问题、促整改和加强建章立制紧密结合起来,既要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又要考虑长远,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二是要把规范建筑市场主体各方的市场行为、规范建筑市场主体各方的内部运作行为与规范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三是要把查处发生在重点建设项目中的违法违规案件与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结合起来,形成惩防并举的有效工作机制。“两个不”:一是既要认真开展好这次检查工作,又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二是既要把存在的问题查清楚,又不放松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和处理。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能够马上解决要抓紧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要提出解决的工作计划和措施,确因管理体制等原因需要各地政府或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解决的,要向政府或有关部门报告,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抓紧解决。
第三篇:重点工程预防职务犯罪的思考与实践
重点工程职务犯罪预防
重点工程预防职务犯罪的思考与实践
——以黔西县人民检察院为例
内容摘要:近年来,重点工程建设领域成为职务犯罪的频发区,尤其是重大工程招投标环节更是重灾区。黔西县人民检察院一直把预防重大工程招投标领域的职务犯罪工作作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重点,抓源头、抓关键环节,逐步探索出了一条较为完善的重大工程招投标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监督工作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本文结合基层检察工作实际,就检察机关如何在重点工程建设领域充分发挥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职能,积极有效的服务、保障促进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作简要探讨。
关键词: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重点工程职务犯罪预防;思考与实践
近年来,重点工程建设领域贪污、受贿、玩忽职守等职务犯罪案件时有发生,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必须从源头上加以预防和治理。为此,贵州省黔西县人民检察院预防部门工作人员结合近年来其它地区发生的重大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案例,对该领域中发生的职务犯罪的表现形式、特点、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作如下分析探讨。
一、重点工程易产生职务犯罪的环节及其特点 通过对近年来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案件的发案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除了在普通职务犯罪案件普遍存在的丧
重点工程职务犯罪预防
失理想信念、心存侥幸心理、法制观念淡薄等主观原因和权力制约监督不到位等客观原因外,还存在其独特原因:
(一)行业违法竞争行为日益突出,市场管理不规范。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一大批建筑公司、工程公司、安装公司等。他们在规模、资质、管理、技术等许多方面参差不齐。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为了争取工程项目而各显神通,甚至不择手段,金钱敲门、贿赂开道被他们视为“捷径”和“灵丹妙药”,“揽工程、拿提成”成为公开的秘密。“好处费”不仅直接导致行贿受贿,而且“好处费”的帐务处理很容易诱发做假帐、设“小金库”和贪污、私分等违法犯罪的发生。
(二)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制约不到位。由于工程建设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国家虽然制定了《招投标法》、《建筑法》等法律法规,但对建设工程的每个环节的规定比较笼统,一些制度缺乏可操作性或存在漏洞,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方式不规范,人为操作的空间很大。加上监督机制不畅,监督措施不力,监督效能不佳,使那些握有权力的人更加有恃无恐,无所顾忌,能够轻易甩开各种本已薄弱的制约和监督,个人决断,滥用权力,最终滑向犯罪的深渊,损害国家利益。如在招投标环节企业资质管理混乱,出借现象普遍。目前,企业资质尤其是大企业、较高资质的企业资质管理不规范,随意出借资质,甚至有些企业出借资质呈现常态化,靠出借资质获得收入,导致工程建设领域出现围标串标等诸多问题。一些个体企业或包工头,虽无资质、无技术、无队伍,但很容易借到企业资质,甚至一个人能借到几个资质,操纵几个单位进行围标、串标。
重点工程职务犯罪预防
(三)职务犯罪惩防体系不完善,治理效果不理想。一方面,对行贿犯罪的惩处不力。我国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二款规定: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司法实践中,职务犯罪判决非监禁刑、轻刑化的特征较为明显,办案部门往往通过免除对行贿人的追究让其提供相关证据,这无疑给行贿者吃了“定心丸”,如果交待了行贿事实,就可以免除处罚,如果不交待,则案件往往难以突破。刑罚对犯罪的威慑作用在这里已经失去了效力,造成了行贿行为的屡禁不绝,甚至出现一名行贿者向多人长期行贿的现象。
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预防机制不够完善。近年来,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开展专项预防工作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但这些做法既没有相关法律依据,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
(1)工程项目审批环节。项目审批部门严重不负责任,渎职、滥用职权或受利益驱动收受贿赂,对审批项目明知违反了国家的有关政策而违规审批上马。
(2)施工、监理环节。工程施工中的每一道环节有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的监督与制约,工程质量才有保障,但有些工程管理、监理人员却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侵蚀。
(3)重要设备和材料的招投标环节。一些工程建设的设备、材料采购人员,因接受回扣或拿取“好处费”,购买以劣充优或质次价高的设备和材料用于工程建设,直接影响了工程质量。
(4)招标合同签订环节。一些施工单位,为了拿到工程,签订
重点工程职务犯罪预防
施工合同,往往不择手段,用钱铺路贿赂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加之某些管理人员被钱收买,不认真履职,大搞暗箱操作,导致招标合同的签订大打折扣。
(5)款项支付环节。贿赂行为伴随在建筑行业的每个角落,一些建筑单位为了能尽早地从工程建设项目获取工程款,常采用贿赂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行贿、受贿可以说是腐败分子在该环节惯用的手段。
(6)工程质量检验、验收环节。为了浑水摸鱼或以次报优,一些技术力量薄弱的建筑企业或个体从业人员便用金钱,千方百计贿赂工程质量的检验、验收人员,取得名不副实的工程质量结果,后患无穷。
(7)工程完工后留守环节。一些大型工程完工后,常常会剩余大量的边角料或辅料,由于此环节的监管极易被忽视,这些东西被工程留守人员变卖后,个人贪污或是几人共同私分。
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易产生职务犯罪的原因
部分单位管理混乱,制度不落实。资金管理使用方面的法规、政策及规章制度虽然已经相继建立,且得到了不断健全,但有些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在实际操作中根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单位没有专设机构,管理混乱;有的单位有章不循,形同虚设;有的单位选人用人把关不严,致使少数腐败分子混入管理队伍。
(一)市场不规范导致无序竞争。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仍在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这就使得少数人有了可乘之机,本
重点工程职务犯罪预防
来是正常的经济活动,却被行贿受贿、高额回扣和请客送礼等不正之风替代。一些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单位被迫参与到这种不正当的无序竞争中,不得不大幅度提高业务招待费用,为了避开财务制度的约束,一些企业还设立了小金库。
(二)缺乏有效监督,处罚力度不够。一是现在惩治腐败的法律不够完善,在多种经济成份、多种所有制关系并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形形色色贿赂国家公职人员的社会群体制约还不够,致使许多腐败分子及其帮凶逃脱了应有的处罚,削弱了法律的力量。二是监督执法机构缺乏相对的独立性,制约职能和手段不够强大,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
三、遏制重大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对策与措施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既要把党政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可能发生的贪污类、渎职类、侵权类职务犯罪作为工作重点,也要把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国土资源规划和交通城建等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列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一)检察机关适时介入、及时开展专项预防调查立项工作。一是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承建单位,必须到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部门进行登记,预防部门视情形列出重点进行职务犯罪预防的专项项目。二是针对重大工程项目工作中的招标投标、材料设备购买、质量检验与验收、工程款拨付等关键环节,开展专项预防,认真落实建设合同、廉政合同的“双签”,实现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同创”。
重点工程职务犯罪预防
三是检察机关要适时介入、参与一些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和重大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重点指导、帮助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预防工作计划,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宣传教育。
(二)理顺行政职能,规范市场,公平竞争。
(1)通过干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干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增强干部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心,从根本上达到预防职务犯罪的目的。
(2)建立起规范的建设工程招投标交易市场,严格程序运作,杜绝“暗箱操作”,防止关系标、形式标和陪标等弄虚作假招投标的发生,把优秀的建设企业推向市场,实现重大工程项目公平、公开、公正的自由竞争。三要对重点工程项目的设备、物资采购实行公开招投标,禁止私下交易,增加透明度,有效遏制设备、物资采购环节中以次充好、高额回扣等不正之风。
(3)在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中,加强预防性教育和制度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取得职务犯罪预防的主动性,一靠教育,二靠制度。加强预防教育,能使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相关人员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消极腐败现象。
近年来,黔西县检察院立足本职工作,强化预防措施,建立和完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不断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推向深入。该院积极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职务犯罪的工作领域,加强侦防一体化建设;认真做好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宣传警示教育,集中开展预防职务犯罪
重点工程职务犯罪预防
工作专项活动;高度关注民生,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容易引发群体事件领域的村务公开、企业改制、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征地拆迁、移民补偿、医疗卫生、招生考试、土地出让、征用审批、环境评价等热点问题,结合查办案件,开展预防调查,帮助建立健全内部防控机制。针对容易发生职务犯罪的领域,该院注重抓好重点工程项目的专项预防工作,把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专项预防工作向纵深推进。该院抓住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中发现的职务犯罪突出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选择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集中开展防治工作。同时集思广益,切实规范和完善预防职务犯罪考评工作,推进预防工作社会管理创新。该院加强调查研究工作,探讨从根源上防止遏制职务犯罪的措施和对策。贵州省人大内司委副主任李文德要求该院进一步加大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充分发挥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在职能作用,为黔西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第四篇: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保障我县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发展,保障公务员队伍廉洁、高效、依法履行职务,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关于“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指示为指针,针对职务犯罪产生的各种因素,采取有效对策,全面系
统地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有效地减少、遏止职务犯罪的发生,实现以防为主,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系统预防的战略思想,为**县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预防目标
远期目标:把预防职务犯罪提高到战略高度,努力铲除我县职务犯罪产生的各种因素、条件,有效遏止职务犯罪,建设完整的预防体系,达到使公职人员不想犯、不敢犯、不能犯的目的。
近期目标:分析、明确我县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和条件,采取系统、有效的措施,阻遏、减少、防范职务犯罪。
三、预防的任务
围绕县委工作重点,通过对犯罪的预防,最大限度实现国家工作人员和公务人员公正廉洁,保证公职人员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维护我县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和健康发展。
(一)加大对公职人员的廉政教育力度。使其克己奉公,遵守法纪,忠实履行职务。
(二)建立完善领导班子廉政责任制。根据领导职责,制定可操作性、适用性较强的领导行为规范,强化领导班子内部制约、监督机制,明确各级领导在犯罪预防中的职责和领导责任。
(三)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及行业特点,制定各个岗位工作人员廉洁自律及预防职务犯罪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和制约机制。
(四)对受委托和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由派出单位制定出预防职务犯罪的岗位制度,实行定期汇报、谁委派谁负责制度。
四、预防方法
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
(一)把预防职务犯罪的内容纳入党校教学计划,对进入党校培训的各级各类人员,针对受训对象的不同层次和特点,开展预防工作。把干部法制教育与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正规化、经常化的教育使干部队伍进一步增强拒腐防贪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各镇密切配合,结合镇、村级干部职务犯罪的实际情况,对镇村干部进行定期培训,增强其法制观念和自律意识:建立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和其他各项民主监督制度,堵塞经济犯罪的漏洞。
(三)发挥纪检、监察、检察等部门职能作用,贯彻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专门预防同社会预防相结合的方针,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强化各岗位之间,工作程序上的监督,把内部制约程序化、规范化。
(四)强化审计监督职能,建立经常工作制度,把审计部门发现的国有资产流向不合理的情况及其他倾向性问题及时通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有效地防止职务犯罪。
(五)对权力相对集中、容易诱发职务犯罪的部门以及县属重大建设项目开展重点预防,保障重点部门和建设项目的健康运作。
(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发挥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舆论导向、监督作用,壮大职务犯罪预防声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七)加强办案过程中的预防工作,办案的同时,检察院要与发案单位共同分析案件发生的各种原因和条件,发现制度上的存在的缺陷,堵塞制度本身的漏洞:分析犯罪分子贪污腐化的内部与外部条件,研究采取对策,减少和预防同类案件再度发生。
六、落实措施
预防职务犯罪,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构,制定完善制度,全社会齐抓共管,才能达到减少遏制职务犯罪的目的。
1、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已成立**县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县检察院,县检察院将设立职务犯罪预防科作为常设机构,并选配2—3名素质高、党性原则强的检察干警到预防科,负责处理全县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日常事务,并协调、指导各部门的具体预防工作。县级各部门、各单位、各镇也要成立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负责指导、检查、监督本单位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并定期向县职务预防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工作。
2、县级各部门、各单位、各镇领导班子为本单位职务犯罪预防责任人,要积极配合全县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开展,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预防职务犯罪规划,于6月30日前报县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存查。并建立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强化岗位制约。特别是对职权相对集中的岗位,要加强事前监督和预防,做到防患于未然。县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将于年底对各部门、各单位、各镇的预防工作进行检查评比。
4、落实预防经费,是保证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落到实处的必要措施。县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预防工作所需经费(每年5万元)将列入县财政预算计划。
**县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五篇: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建设
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建设
推动旬阳烟草各项工作上水平
——旬阳县烟草专卖局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经验材料
旬阳县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旬阳县局)成立于1986年,现设办公室、计划财务股、烟叶生产技术服务部、烟叶技术推广站、专卖管理稽查队、卷烟客户服务部六个股室、一个客户服务中心、20个烟站和26个烟叶收购点。现有在岗员工370人,其中烟叶技术员292人。2011年,全县种植烤烟10万亩,收购烟叶24.12万担,烟农收入2.01亿元;销售卷烟13820.86大箱,实现销售收入2.50亿元;成功破获1.22”制售假烟网络案件,涉案金额1220余万元。
近年来,旬阳县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惩治与防患相结合,开展了形势多样的警示教育活动,不断创新预防职务犯罪方式方法,以此全面促进全县系统党风、行风建设,推进“阳光烟草、廉洁烟草”工程,为建设山地优质烟叶强县、打造一流县级烟草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纪律保证。
源头预防筑牢预防犯罪“防火墙”
近年来,旬阳县局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重点,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烟站站长的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艰苦奋斗和正反典型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2009年以来,1该县局积极与县检察院联手,制定《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长效机制实施意见》,成立全县烟草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双方工作人员,制定了工作目标、职责、流程等内容,并从廉政文化品牌建设、问责惩戒机制、联席会议制度、案件线索移送及协查制度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初步建立了符合旬阳烟草特色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长效机制。
同时,邀请县纪委、检察院领导干部,先后开展了廉洁教育进家庭等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每年烟叶收购期间,召集全体烟叶收购人员,专题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讲座,不断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共同构建和谐廉洁烟草,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此外,通过开展各项活动来预防职务犯罪也是该县局的一大特色。2010年,开展以讲学习、讲团结、讲责任、讲规范、讲自律“五讲”为主题的作风纪律整顿年活动,分为五个阶段,做到四个结合,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2011年,深入开展“讲责任、讲奉献、讲纪律”教育活动和“三查三整顿”活动,对劳动纪律、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并严格考核。同时,先后组织开展“四要”学习教育活动、“明示承诺制”活动和向龚俭籽同志学习活动,给每位员工购买《把工作做到出色》书籍,分部门开展大讨论活动,谈体会,写心得,班子成员全程参加,使企业发展目标、工作目标、纪律要求深入人心,员工形成了你追我赶、互相团结、忠诚履职、甘于奉献的浓厚氛围,并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个人,2012年5月,赵湾烟站站长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检企共建常打警示教育“预防针”
2009年3月份,旬阳县局新一届领导班子履任后,就认真思考如何继续加强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探索出一种针对性强、效果理想的检企共建教育模式。
2010年烟叶收购前期,该县局在县检察院的指导下,先后组织机关中层以上干部和各烟站站长赴安康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犯罪人员的现身说法、声泪俱下的忏悔、痛悔莫及的警醒、对自由和生活的渴望,给员工实实在在地敲响了警钟。通过现场参观警示教育活动,大家学习更为直观,感受更为深刻,教育内容更是入脑入心。这样的警示教育活动,该县局每年都在县检察院指导下以不同的方式开展好几次。
同时,为了更直观的开展警示教育,该县局还同县纪委监察局联系,联合开展观看警示教育影片活动。先后组织员工观看了《忏悔录》、《职务与犯罪》等职务犯罪警示教育片,教育干部员工认识到职务犯罪的危害性。坚持对干部和重要岗位人员常敲“警钟”,开展廉政谈话,日常谈话、任前谈话,时刻提醒党员干部绷紧拒腐防变的自律之弦,保证党员干部健康成长。
通过检企共建,进一步提升了员工素质,使烟草的法制教育、警示教育实现经常化,切实加强了员工队伍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及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尤其是在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上,把预防职务犯罪和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与党纪、政纪教育结合起来,与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开展各项主题实践活动
结合起来,与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员队伍的带动、示范、导向作用,在全县烟草员工队伍中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统筹谋划狠抓制度建设促规范
近年来,旬阳县局把制度建设作为预防职务犯罪的一大抓手抓紧抓牢。围绕“注重效率、严格自律”这一课题,狠抓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工作,努力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制度建设与创新。先后制定了《员工奖惩条例》、《机关干部下基层纪律规定》、《烟叶收购工作人员廉政规定及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烟叶收购人员岗位责任制》和《烟叶收购财务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并实行岗位责任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考核力度,确保制度落实。
同时,该县局严格按照《班子成员议事规则》、《局长经理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开展议事活动,规范议事程序。推行班子成员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干部票决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提高了决策的透明度。
在全市系统率先试行办事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办事公开形成了以“一栏”“两网”“三屏”“四会”(“一栏”即公开栏;“两网”即市局内、外网;“三屏”即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屏、电视显示屏; “四会”即局长经理办公会、全体职工大会、各民主管理委员会、员工座谈会 ;“X”即OA办公自动化系统、服务大厅、短信公开等补充公开形式)为特点的“1234+X”公开体系,并累计
公开信息1200余条。
民主管理分别成立生活福利、物资采购与招投标和薪酬三个委员会,累计决定职工生活事项12项,实施物资采购与招标36项,涉及资金6000余万元,确定员工薪酬3次,员工满意度达95.5%。
特别是物资采购与招投标工作,县局制定了《物资采购招投标管理办法》,成立了物资采购招投标委员会和物资采购招投标纪检监察委员会,加强对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烟用物资购买、烟站建设、办公用品采购、技术比武等主要环节的监督和检查。专门召开班子成员和纪检组成员会议,对大型烟水配套工程建设和烟路建设项目进行研究讨论,反复论证修改,严格了申报、审批、验收等程序,同时,加强对工程的监督和管理工作,防止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
把握重点 筑牢拒腐防变“安全墙”
长期以来,旬阳烟叶收购始终是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旬阳县局建立并坚持每年在烤烟收购期间集中开展防范和惩处涉烟职务犯罪专项活动,重点从流程控制上防范涉烟职务犯罪。
旬阳县共46个烟叶收购站(点),遍布全县20个乡镇,量大面广,在烟叶收购过程中,如何确保全县烟叶收购标准统一一致,如何确保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深入人心是一道大难题。该县局结合旬阳烟区实际,共成立三个烟叶收购指导组和一个综合协调组,以10天为一个周期,以定期或不定期、打招呼或不打招呼的形式,全方位、全覆盖、轮流交换,深入各烟站,对收购政策、收购管理、收购质量、收购秩序、收购账务、烟叶调拨及安全管理等六个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违规违纪的,现场记录处理。对构成警告或罚款条件的,一律现场办公,即时向被处理的相应岗位人员开具《烟叶收购监督检查工作办结单》;对重大违规违纪构成解聘条件的,及时上报领导小组研究处理;对违法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2011年烟叶收购期间,共印发烟叶收购督查考评通报6期,通报批评23人次,警告处分15人次,记过处分3人次,罚款36人次,免职1人,解除劳动合同1人。
通过扎实有力的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全县烟叶收购人员形成了人人凝心聚力干工作,一门心思抓落实的良好氛围。近三年来,烟叶收购工作稳步有序推进,烟农、政府、企业、用户满意度大大提高。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旬阳县局通过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促进了全局党风廉政建设,推动了旬阳烟草各项工作上水平,也进一步提升了旬阳烟草的社会形象。该县局连续五年荣获旬阳县委、县政府绩效考核“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荣获县人大常委会“人民满意单位”,连续两年荣获全市系统“先进单位”,先后荣获全省系统优秀县级烟草专卖局标兵单位、优秀县级分公司标兵单位、“五五”普法先进单位、安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