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蕲春县农村公路建设与管护工作调查报告
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调查报告
蕲春县交通运输局千名干部下基层驻狮子镇长林村工作组
通村公路建设的迅速推进为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出行条件,逐步成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道风景线。但农村公路建成后,由于职责、体制未理顺,养护管理经费来源不明确,导致重建、轻养、轻管、轻运等问题普遍存在。公路建设硬件固然重要,但公路建成后大量的养护与管理是确保农村公路安全畅通的一项长期性工作。带着这一问题,县交通运输局千名干部下基层狮子镇长林村工作组对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问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公路建养管工作主要经验和作法
这几年来,我们在通村公路建设方面,始终坚持一个理念,就是要把通村公路建设成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道风景线,围绕“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和功能化服务”这三个内涵,在建设中创新“三全”理念,在管理上抓“三有”落实,在功能服务上,注重连网成片,狠抓路、站、运、渡一体化。
1、创新“三全理念”,推进通村公路标准化建设
一是算好全寿命周期成本帐。所谓“全寿命周期成本帐”就是从公路建设整个使用区间算总帐,严把“三关”,确保资金投入效益最大化。从设计上把关,绝不因为资金不足而降低设计标准。从审查上把关,建设单位没有相应资质的不准进入农村公路建设市场,建设资金不落实的不下达批复文件,路基调平和压实处理不达标的不下达开工令。目前,通村公路建设资金除国家专项补贴外,主要靠村委会自筹解决,其来源是:村自有资金,村民一事一议专项资金,社会捐赠资金、扶贫办、发改局、财政等部门捆绑资金。
本村公路的管理与养护,并形成书面的村规民约,由各户签字后再以倡议书的形式下发到各户张贴,约定全体村民共同遵守。对一些劝教不改的行为,村干部或兼职养护员可向县交通局举报,由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或交管站出面解决。现在,全县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行政村将本村公路养护写进了村规民约,还有部分村在出入口设臵减速板和隔离墩,控制重载车通过,有效地保障了农村公路的养护效果。
三是多方筹措资金,实现有钱办事。我们对通村公路采取“三个1000”的办法,确保通村公路养护资金到位,即每公里按交通部门支付专项资金1000元,县级财政转移支付1000元,镇、村筹资1000元。同时,积极推行公路绿化权臵换,在强调农村公路道旁绿化的同时,灵活处臵道旁绿化经营权,或公开拍卖,或集体投入,与养护人按比例分成等,筹集部分养护资金。但是实事求是地讲,这些措施的落实困难很大,通村公路养管资金的筹措仍然是通村公路养管工作的最大瓶颈。
3、注重连网成片,强化通村公路服务功能。
几年来,我们坚持把干线公路沿线村通村油路规划里程捆绑起来使用,优先确保主干公路或连村公路拉通,同时,有步骤有计划地打通乡际和村际断头路,着眼通村公路联网成片,使通村公路进得去,出得来,连成线,能循环。比如我们对管窑镇全部通村公路规划里程进行整合,修通两条大循环线,沿线12个建制村全部实现互联互通。再比如株林河西(株林至达城)公路、彭思三福(三合铺至浠水福主)公路、横车界刘(界岭至刘冲)公路、新松公路(新桥至松树岗)、横铺(横车至铺咀)公路、赤东竹南(竹瓦至武穴南泉)公路、刘河大蔡(大公至蔡受)公路等等,都实现了循环联通,班车通达。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我局结合“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组织对全县农
法,多数乡镇出台了实施细则,但养护机构设臵、人员配备、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及考核检查办法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从狮子镇长林村来看,公路养护人员均为兼职,责任心不够强,养护资金和工资都无法到位,导致村民占用公路路肩种农作物、种菜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公路安全、影响公路水土流失导致公路损坏,寿命减少。
三、“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养护目标及建议
1、建设目标及建议。我县“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发展比较快,主要地建设完成省际出口及断头路138公里,建设通村水泥路1688公里,完成省定通村公路建设目标,100%行政村实现了通畅,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尽管如此,离现实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值还有很大差距,一是通村公路远远没有实现通村达户目标,按照上级对通村公路定义,原规划通村公路路线只是从乡镇政府或主干公路通至行政村村部的最近路线,甚至一些行政村村部就在省道或县道旁边,也被视为已通畅,这种定义导致的结果就是理念上所有行政村都已完成了通畅目标,但仍有大部分村民小组或群众聚居地没有解决出行难问题,群众要求国家继续加大支持力度的呼声很高,每年向县交通运输局写申请报告的上百份。二是已建成的通村水泥路大多只是一种放射状的断头路,尽管我县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工作,比如将乡镇内的规划打包捆绑使用,优先安排联村公路建设等,使许多乡村干线公路实现了联片成网,但这仅仅只是一部分而已,还有许多乡际、村际公路因为受规划制约不能联通,群众出行存在新的不便,农村客运发展受到制约,为此老百姓要求修通循环路的呼声也很高。三是一些重要的经济园区、“小三场”单位、旅游观光景点等等也迫切要求修通水泥路,需要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根据以上这些现实,结合省厅的相关要求,我县为做好后期通村公路建设规划,在全县范围内做了一个摸底调查,全县要求新修通村公路计有规模近4000公里,相当于“十一五”期规划的
费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即省补一点,县里配套一点,镇村自筹一点,村道平均每公里每年应有3000元养护经费。但是执行过程中,省里补助资金总量不足,我县约1700公里农村公路,每年非列养补助资金仅80万元左右,另外县财政每年用于农村公路转移支付资金有一点,但明显份额不够,村里“一事一议”理论上可以自筹一部分,但操作性不强,根本就不能到位。
根据以上客观情况,我们建议:
一是必须进一步明确镇村两级在通村公路管理与养护上的责任主体,实现有人管理。
二是必须切实增强通村公路沿线群众自我约束意识,加强监督考核,实现有章理事。
三是必须解决通村公路管理与养护基本经费保障,实现有钱办事。第一,省市主管部门应及时足额拔付通村公路养护经费,保障日常性养护。第二,建立通村公路大中修计划管理机制,省市对通村公路大中修养护纳入预算管理,对通村公路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病害和毁损,应通过切块包干的形式,给予养护资金补助。第三,县级成立了专门农村公路管养机构,承担大部分农村公路管理与维护工作,请求县委县政府根据全县农村公路管护里程解决必要工作经费。
第二篇:关于农村公路建设及管护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公路建设及管护工作情况的
调查报告
根据‚市万民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领导小组‛工作安排,我局结合‚三万‛活动组织专班,对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及管护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效
近几年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全市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显著,自2007年以来,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尤其是通村公路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每年以500多公里的速度增长,从全省排名靠后一跃而位居全省前列,彻底改变了我市农村公路建设落后的面貌,极大地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出行,为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2005年以来,全市已新建通村公路1903.54公里(沥青路458公里,水泥路1445.54公里),相应地,农村公路管护也得到了加强,特别是通村公路管护从过去的责任主体不明,基本上放任不管的状态,到现在的群众性管护、专业化管护,基本形成了市场化的管护运行机制。到目前为止,已有1828.01公里的通村公路被纳入管护范围,还有75.53公里因道路破损严重无管护价值未纳入管护范围。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领导高度重视,设立专门机构。农村公路是农村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市把农村公路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投入力度大,具体措施实,发展速度快,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各乡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要致富、先修路、常管护、久使用‛的理念,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通过争取国家、省、市资金支持以及社会捐助、农民投工投劳等有效形式,积极筹措乡村道路建设资金,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2、出台管理办法,落实专项经费。市交通运输局积极探索农村公路管护方式,于2008年6月争取市政府出台了《天门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细则》,确定了乡镇(村)为农村公路管养责任主体,负责确定每条公路的管护责任人,落实管护工作、监督检查,负责养护维修的安排。确定了通村公路管护维修资金的筹措渠道: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市交通运输局争取省交通运输厅每公里补助1000元,由乡镇、村自筹100万元。维修资金由市交通运输局和乡镇各承担一半。管护资金由市交通运输局从省补资金中每公里补助500元,有力地保障了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开展及规范。
3、加大巡查力度,严格结账兑现。随着我市通村公路里程逐年增加,管护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将通村公路管护工作落到实处,我局在燃油税改革后,从各分局抽
调精干人员,专门成立了近40人的农村公路管护巡查专班,做到了一镇一人。巡查人员每半月对所辖管护路段进行一次巡查上报,市通村办每月将全市管护情况进行通报。巡查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督促各地是否设置管护责任公示牌、是否设置限载墩,是否进行道路清扫、除障、排水等管护工作。根据每月管护通报情况及平时管护检查情况综合对各地通村公路管护情况进行评分、考核,年底根据巡查情况严格进行考核、结账,并据此拨付管护补助资金。考核评分标准主要是看路肩土是否到位、限载墩是否设置、管护合同是否签订,路面清扫、除障等是否进行。
4、成立专业养护机构,启动专业化修养护。我们从2008年开始启动全市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先由各乡镇上报通村公路维修计划,然后根据各地上报维修计划的情况,派专人进行现场核实并拿出具体的维修方案、预算批复,再由乡镇根据批复组织实施。维修补助资金按预算的50%进行补助。由于通村公路维修工程量小,资金筹措困难,许多专业队伍因利润低,不愿意参与通村公路维修。根据这一情况,我们为了保证全市通村公路维修工作顺利进行,在2009年经市政府批准,成立了天门市农村公路养护中心,将原来从事交通行政管理的人员,转变为农村公路养护生产人员,负责受各地委托对非列养农村公路进行维修养护。2009年以来,已完成111.9公里通村公路维修。通过近几年的运行,各乡镇办
场的反应较好。
二、存在的问题
1、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近年来由于建材价格上涨,农村公路建设成本猛增,水泥路每公里造价需 25 万元左右,国家每公里仅补助 10 万元,市财政补助1万元,资金缺口每公里达 14万元。许多乡镇、村因建设通村公路而形成新的债务。
2、通村公路附属设施建设不到位。由于乡镇、村无专项资金,无力组织实施。在调查中见到大部分通村公路无警示标志、标牌等附属设施,路肩土回填不到位,限载墩损坏没修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管护机制不完善。部分乡镇责任不明确,无专门管理机构,整体管养水平较低,普遍存在乱堆杂物、垃圾、建筑材料,严重破坏了路面。农村公路管护虽然已明确由乡镇、村为责任主体,但存在着管护意识差、重建轻养的问题,认为通村公路建成后可以高枕无忧了,无需浪费人力财力去养护,村民理事会路修完了就解散了,没有把管护工作真正摆上位置,没有落实管养资金,导致通村公路管养失控。
4、经费无保障,管养维修资金难筹措。这是影响通村路管护的最大瓶颈。按现行物价水平,要维持农村公路正常管护,每公里应每年有1000元左右的投入,而目前除市交通部门补助500元/公里外,需地方另筹500元左右,落实
较难。主要是相当部分村级经济状况较差,在化解乡村债务,减轻农民负担及农村税费改革等方面的大背景下,使得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筹集变得更加困难,各级政府财力又有限,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自筹资金部分得不到保障。村级‚一事一议‛政策难落实,出现‚事难议、议难成、成难行‛的局面,很难筹到常年用于通村公路管护的自筹资金部分,造成少数管护人员不愿干。
5、超载管理手段欠缺。目前,全省只是在国、省道上设立专业检测站进行治超,对于农村公路县、乡、村道的治超,现在无法实施,完全靠村民自主管理。加之一些司机为逃避干线公路超载检查,人为损坏限载墩,而绕行农村公路,加之沿线村民缺乏爱路、护路的意识,任由超载车辆进入农村公路行驶,造成许多的道路严重损坏。
三、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深化思想认识。各地应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积极引导和保护好农民群众修建农村公路的积极性。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公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充分认识建设和管护农村公路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农村公路在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有效宣传手段,广泛深入地宣传农村公路建设和管护的重大意义,宣传在农村公路建设和管护工作中涌现出的模范
和典型,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和管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市上下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工作合力。
2、建议加强对广大乡村干部的主体意识教育,使其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建设与管护的关系,克服重建轻养的思想倾向,做到建设与管护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另一方面,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群众的管护意识。加强对《湖北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细则》、《天门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宣传到村、到户、到人,增强广大群众爱公路、管公路、护公路的意识。
3、加强筹措资金,提供经费保障。一是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管护资金可按照‚群众‘一事一议’筹一点、有识之士和受益车辆捐一点、乡镇挤一点等方式进行筹集,达到自筹100万元的要求;二是市级财政要将农村公路管养资金列入预算,从而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筹资途径。同时加大市财政补助比例,对维修工程由市补50%,提高到70%;三是管好、用好有关资金,使养护资金真正用在实处。
4、要强化责任,实行专人管护。按照《天门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细则》农村公路责任主体是乡镇、村的要求,督促各乡(镇)要切实担负起辖区村级公路的管护责任。由各
乡镇通村办,负责公路管护的日常工作,各交通分局协助各乡镇通村办督促各村落实好通村公路管护责任人。建议市政府将村级公路管护工作列入乡镇目标管理责任制,对管护规范、路况良好的单位,给予表彰;对管护不到位、路况较差的乡镇给予通报批评,并把奖惩情况与拨付市级管护资金挂钩,以此促进管护。各地应引入竞争机制,对日常管护工作可以乡镇为单位,打破行政村的界限,实行连片集中管护,面向全社会公开选聘责任心强、相对年轻并具有管护经验的管护人员,实行目标管理,严格检查督导。同时督促镇、村从自筹资金中拿出500元/公里管护费,达到1000元/公里,保证管护经费到位。与此同时,要积极动员群众参与管路护路,投工投劳回填路肩、疏挖水沟、修复涵桥、管护路树。
5、采取限载措施,严禁超载车行驶。建议出台对农村公路超限车辆进行管理的相关政策,提高群众爱路、护路意识,让群众人人都参与管理驶入通村公路的超限车辆。同时各地公安机关要对人为损坏限载墩的行为,按破坏公共财物罪给予坚决打击,严重的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从根本上遏制农村公路恶意超载行为。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六日
第三篇:农村公路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市委政研室:
按照市委政策研究室关于协助搞好全市农村道路建设调查的函的部署和要求,现将我县农村道路建设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通乡通村公路现状
我县现有各级公路90条1009.66公里,其中通乡路6条168.8公里,通村路65条407.9公里,专用公路两条26.2公里。全县共7个乡镇,98个行政村,十五期末,国家实施通县乡工程以来,我县加大了农村公路改建力度,成功地进行了克通公路建设,去年又成功地启动了商品粮基地克昌公路建设项目以及通村工程。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县农村公路质量和等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目前,我县通乡公路硬化总里程达155.1公里,硬化率92%,硬化乡镇6个,硬化率85.7%,通村公路硬化总里程27公里,硬化率6.6%,硬化村8个,硬化率8.2%。
二、“十一五”时期我县通乡村公路建设规划及资金安排
(一)“十一五”时期我县通乡村公路建设规划
为抢抓“十一五”我省将投入1000亿元实施农村公路建设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加快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十一五”期间我县计划建设通乡白色路1条13.7公里。建设通村白色路52条509.9公里,其中2006年建设13条线162.9公里,实现30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2007年计划建设22条200公里,实现30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2008年计划建设17条线147公里,实现29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到2008年末,基本上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到“十一五”末期,实现通村公路全部硬化,所有行政村晴雨通车,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幅射,以村屯为支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白色农村公路网络。
(二)“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安排
“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所需资金总额为1774.5 万元,其中争取国家补贴资金为3809万元,地方匹配资金13331.5万元。由于我县财政拮据,所以说资金短缺问题是制约我县公路建设的瓶颈。面对缺口资金,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建立多元的投入机制,解决配套资金问题。一是县财政投一点。设立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专户,按当年通村公路建设计划,将每公里6万元的地方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同时按照工农产品每吨2元的征收标准,加大地方养路费征收力度,扩充资金来源渠道,确保农村道路转移支付资金足额投入。二是受益村屯筹一点。积极调动受益村屯农民群众积极性,通过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一事一议”采取出工出劳以资代劳等方式解决受益村屯每公里11万元资金匹配问题。三是动员社会捐一点。采取给外地的XX人写封信、打一个电话和为捐资助路的企业或个人树碑立传,实行公路贯名制等办法,鼓励受益企业或回乡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助路。四是协调银行贷一点。建立探索商品路、贷款责任路建设模式,作为解决资金短缺的有效渠道,积极利用信贷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建设。五是抓准政策争一点。抓住整合新农村建设试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政策机遇,多方筹集资金,用于农村道路建设,确保足额投入。
三、2006年通乡村公路建设工作启动情况、主要措施、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一)通乡工程商品粮基地项目克昌公路启动情况及主要措施
总投资3170万元的31.7公里商品粮基地项目克昌公路建设于2005年8月31日开工,为保证工程进度,该项目分五个工程标段同时施工,所以去年10月份工程所需10.5立方米,路基土方任务已全面完工。为保证今年该工程于5月中旬进行水泥混凝土铺筑,春节期间我们利用1个月的时间进行了集中备料,现工程所需的碎石、中粗砂和砂砾已全部进场,该工程所需2.3万吨水泥已与我县北疆水泥有限公路签订了购销合同,现已陆续进场。进入4月份以来,各施工标段对路基翻浆路段进行整修处理,经过近一个月的整修,路基翻浆处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待时机成熟做水泥稳定砂砾,为水泥混凝土铺筑工程做充分准备。
(二)通村工程启动情况及主要措施
2006年我县通村公路计划162.9公里,总投资4020万元。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乡镇的有力配合下,在市通村办的指导下,我县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已全面启动,开局良好。目前,工程设计、招标工作全部完成,组织机构及人员已全部到位,“一事一议”各村承担的工作任务已基本落实,各施工单位已进驻各标段,备料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按照市政府和市通村办的部署和要求,XX县政府和交通部门把通村公路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摆上首位。纳入日程、强化领导、全力推进。一是为切实加强对通村公路建设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董颖秋、副县长吴昊、县助、财政局长邹德玉、交通局长范德强为正副指挥的通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体系,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举
第四篇:农村公路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市委政研室:
按照市委政策研究室关于协助搞好全市农村道路建设调查的函的部署和要求,现将我县农村道路建设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通乡通村公路现状
我县现有各级公路90条1009.66公里,其中通乡路6条168.8公里,通村路65条407.9公里,专用公路两条26.2公里。全县共7个乡镇,98个行政村,十五期末,国家实施通县乡工程以来,我县加大了农村公路改建力度,成功地进行了克通公路建设,去年又成功地启动了商品粮基地克昌公路建设项目以及通村工程。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县农村公路质量和等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目前,我县通乡公路硬化总里程达155.1公里,硬化率92,硬化乡镇6个,硬化率85.7,通村公路硬化总里程27公里,硬化率6.6,硬化村8个,硬化率8.2。
二、“十一五”时期我县通乡村公路建设规划及资金安排
(一)“十一五”时期我县通乡村公路建设规划
为抢抓“十一五”我省将投入1000亿元实施农村公路建设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加快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十一五”期间我县计划建设通乡白色路1条13.7公里。建设通村白色路52条509.9公里,其中2006年建设13条线162.9公里,实现30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2007年计划建设22条200公里,实现30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2008年计划建设17条线147公里,实现29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到2008年末,基本上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到“十一五”末期,实现通村公路全部硬化,所有行政村晴雨通车,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幅射,以村屯为支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白色农村公路网络。
(二)“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安排
“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所需资金总额为1774.5 万元,其中争取国家补贴资金为3809万元,地方匹配资金 13331.5万元。由于我县财政拮据,所以说资金短缺问题是制约我县公路建设的瓶颈。面对缺口资金,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建立多元的投入机制,解决配套资金问题。一是县财政投一点。设立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专户,按当年通村公路建设计划,将每公里6万元的地方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同时按照工农产品每吨2元的征收标准,加大地方养路费征收力度,扩充资金来源渠道,确保农村道路转移支付资金足额投入。二是受益村屯筹一点。积极调动受益村屯农民群众积极性,通过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一事一议”采取出工出劳以资代劳等方式解决受益村屯每公里11万元资金匹配问题。三是动员社会捐一点。采取给外地的XX人写封信、打一个电话和为捐资助路的企业或个人树碑立传,实行公路贯名制等办法,鼓励受益企业或回乡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助路。四是协调银行贷一点。建立探索商品路、贷款责任路建设模式,作为解决资金短缺的有效渠道,积极利用信贷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建设。五是抓准政策争一点。抓住整合新农村建设试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政策机遇,多方筹集资金,用于农村道路建设,确保足额投入。
三、2006年通乡村公路建设工作启动情况、主要措施、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一)通乡工程商品粮基地项目克昌公路启动情况及主要措施
总投资3170万元的31.7公里商品粮基地项目克昌公路建设于2005年8月31日开工,为保证工程进度,该项目分五个工程标段同时施工,所以去年10月份工程所需10.5立方米,路基土方任务已全面完工。为保证今年该工程于5月中旬进行水泥混凝土铺筑,春节期间我们利用1个月的时间进行了集中备料,现工程所需的碎石、中粗砂和砂砾已全部进场,该工程所需2.3万吨水泥已与我县北疆水泥有限公路签订了购销合同,现已陆续进场。进入4月份以来,各施工标段对路基翻浆路段进行整修处理,经过近一个月的整修,路基翻浆处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待时机成熟做水泥稳定砂砾,为水泥混凝土铺筑工程做充分准备。
(二)通村工程启动情况及主要措施
2006年我县通村公路计划162.9公里,总投资4020万元。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乡镇的有力配合下,在市通村办的指导下,我县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已全面启动,开局良好。目前,工程设计、招标工作全部完成,组织机构及人员已全部到位,“一事一议”各村承担的工作任务已基本落实,各施工单位已进驻各标段,备料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按照市政府和市通村办的部署和要求,XX县政府和交通部门把通村公路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摆上首位。纳入日程、强化领导、全力推进。一是为切实加强对通村公路建设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董颖秋、副县长吴昊、县助、财政局长邹德玉、交通局长范德强为正副指挥的通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体系,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举全县之力,出台优惠政策,为通村公路建设创造条件。三是指挥部靠前指挥,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四月中下旬总指挥,县长董颖秋、副指挥、副县长吴昊、副指挥、交通局长范德强深入各乡、村和路段实地踏察,并与各乡村研究通村工作,指导各村“一事一议”,同时副指挥交通局长范德强带队分别深入各村自4月22起各施工单位开始陆续进入各标段,开始紧张的备料工作。目前,通村工程整体工作正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预计5月中旬,我县通村公路将破土动工。
(三)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1、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今年我县的农村公路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前段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由于上级计划下达晚,所以致使工程建设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期。二是由于我县财政拮据,在资金筹措上难度很大。三是工程技术力量馈乏。
2、农村公路建设下步打算
为保证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在下步工作中将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第一,抢前抓早,全力推进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按照省市计划,31.7公里商品粮基地项目、162.9公里通村工程今年9月底必须全面完工,现在已经进入5月份,各项工程已全面启动,我们一定要强化时间观念,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抢前抓早、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迅速掀起农村公路建设高潮,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确保今年我县通乡、通村工程如期完工。
第二,进一步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加强农村公路的监督管理。公路建设是百年大计,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由于我县今年农村公路建设任务重、战线长、时间紧,在一定程度上将给工程质量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工程质量做好首要目标和头等大事来抓。从严要求,从严把关,落实质量责任制度,健全质量监督体系,严格查处质量问题,要力争将每一条农村公路建设成“长寿工程”、“精品工程”。
第三,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农村公路建设扎实有序开展。加强组织领导是推进工作的可行保证,为此,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办公室一定要代表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搞好工程建设的综合协调和技术指导。各乡镇、各行政村都要成立由乡、村长负总责的领导组织,搞好农村公路建设的服务和监督。
第四,建立奖惩制度,调动各方公路建设积极性。有效的奖惩制度是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动力,为此,今年,县政府将把农村公路建设纳入目标考核内容,同时将定期对农村公路建设进行评比表彰,对在农村公路建设中表现突出,为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级领导及工作人员,县政府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四、通乡、通村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
在农村公路工程建设启动过程中,由于工程建设指挥部在总指挥县长董颖秋的带领下,深入各乡村现场办公,动员沿线百姓为农村公路建设出力献策。通过“一事一议”受益村屯百姓主动投工、投劳,负责土方、基础砂、路肩等基础工程,同时各村积极响应县政府号召,纷纷为施工单位安置驻地,解决水电,提供服务,为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对今年搞好乡村公路建设的意见、建议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保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修建农村公路的积极性。
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农村公路有序、协调发展。
三是坚持建养并重,管养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建设的长效机制,积极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
四是加强技术指导,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督机制,认真落实质量责任制,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
第五篇:农村公路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公路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
市委政研室:
按照市委政策研究室关于协助搞好全市农村道路建设调查的函的部署和要求,现将我县农村道路建设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通乡通村公路现状 我县现有各级公路90条公里,其中通乡路6条公里,通村路65条公里,专用公路两条公里。全县共7个乡镇,98个行政村,十五期末,国家实施通县乡工程以来,我县加大了农村公路改建力度,成功地进行了克通公路建设,去年又成功地启动了商品粮基地克昌公路建设项目以及通村工程。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县农村公路质量和等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目前,我县通乡公路硬化总里程达公里,硬化率92,硬化乡镇6个,硬化率,通村公路硬化总里程27公里,硬化率,硬化村8个,硬化率。
二、“十一五”时期我县通乡村公路建设规划及资金安排
(一)“十一五”时期我县通乡村公路建设规划
为抢抓“十一五”我省将投入1000亿元实施农村公路建设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加快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十一五”期间我县计划建设通乡白色路1条公里。建设通村白色路52条公里,其中2006年建设13条线公里,实现30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2007年计划建设22条200公里,实现30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2008年计划建设17条线147公里,实现29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到2008年末,基本上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到“十一五”末期,实现通村公路全部硬化,所有行政村晴雨通车,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幅射,以村屯为支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白色农村公路网络。
(二)“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村公路建
设的资金安排 “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所需资金总额为 万元,其中争取国家补贴资金为3809万元,地方匹配资金 万元。由于我县财政拮据,所以说资金短缺问题是制约我县公路建设的瓶颈。面对缺口资金,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建立多元的投入机制,解决配套资金问题。一是县财政投一点。设立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专户,按当年通村公路建设计划,将每公里6万元的地方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同时按照工农产品每吨2元的征收标准,加大地方养路费征收力度,扩充资金来源渠道,确保农村道路转移支付资金足额投入。二是受益村屯筹一点。积极调动受益村屯农民群众积极性,通过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一事一议”采取出工出劳以资代劳等方式解决受益村屯每公里11万元资金匹配问题。三是动员社会捐一点。采取给外地的XX人写封信、打一个电话和为捐资助路的企业或个人树碑立
传,实行公路贯名制等办法,鼓励受益企业或回乡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助路。四是协调银行贷一点。建立探索商品路、贷款责任路建设模式,作为解决资金短缺的有效渠道,积极利用信贷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建设。五是抓准政策争一点。抓住整合新农村建设试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政策机遇,多方筹集资金,用于农村道路建设,确保足额投入。
三、2006年通乡村公路建设工作启动情况、主要措施、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一)通乡工程商品粮基地项目克昌公路启动情况及主要措施
总投资3170万元的公里商品粮基地项目克昌公路建设于2005年8月31日开工,为保证工程进度,该项目分五个工程标段同时施工,所以去年10月份工程所需立方米,路基土方任务已全面完工。为保证今年该工程于5月中旬进行水泥混凝土铺筑,春节期间我们利用1个月的时间进行了集中备料,现工程所需的
碎石、中粗砂和砂砾已全部进场,该工程所需万吨水泥已与我县北疆水泥有限公路签订了购销合同,现已陆续进场。进入4月份以来,各施工标段对路基翻浆路段进行整修处理,经过近一个月的整修,路基翻浆处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待时机成熟做水泥稳定砂砾,为水泥混凝土铺筑工程做充分准备。
(二)通村工程启动情况及主要措施 2006年我县通村公路计划公里,总投资4020万元。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乡镇的有力配合下,在市通村办的指导下,我县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已全面启动,开局良好。目前,工程设计、招标工作全部完成,组织机构及人员已全部到位,“一事一议”各村承担的工作任务已基本落实,各施工单位已进驻各标段,备料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按照市政府和市通村办的部署和要求,XX县政府和交通部门把通村公路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摆上首位。纳入日程、强化领导、全力
推进。一是为切实加强对通村公路建设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董颖秋、副县长吴昊、县助、财政局长邹德玉、交通局长范德强为正副指挥的通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体系,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举全县之力,出台优惠政策,为通村公路建设创造条件。三是指挥部靠前指挥,现场办
农村公路建设情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