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沙湾县农业农村领导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主题非常鲜明和突出,就是以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农牧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为核心,全面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刚才,县委书记王东升同志从总结“十五”、安排“十一五”高度,对我县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做好我县2007年农业农村工作具体讲三点意见。
一、抢抓机遇,务求实效,全力做好2007年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2007年,中央、自治区两个1号文件都把“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重中之重进行安排部署,自治区、地区也相继召开了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这为我们当前和今后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提供了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对于我县促进农牧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县委十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2007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完成农业总产值24.6亿元,增长8.4%;实现农业增加值13.84亿元,增长6.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15元,增加350元,增长5.3%。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促进农牧民持续稳步增收。近年来,我县农业农村经济虽然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有很多与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相适应之处,其中在基地建设规模、科技示范推广、田间管理措施等方面差距较为明显,因此在农业内部挖掘增收方面的潜力和空间还比较大。2007年,我县计划通过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推动田园化管理,加大科技示范推广等措施,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计划通过农业挖潜使农民人均增收280元以上。
1、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2007年我们要继续依托龙头企业,调整种植业结构,带动农民增收。根据当前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生产能力、市场需求情况和农民种植意向,我县2007年种植业指导性计划为:全县计划种植面积122万亩,其中正播116万亩,复播6万亩。种植棉花60万亩;粮食24万亩(其中小麦12万亩、玉米10万亩,杂粮2万亩);酱用番茄8万亩;蔬菜瓜果14万亩,其中辣椒5万亩,瓜果2万亩;油料3.5万亩;甜菜3万亩;中草药3万亩。2007年,要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确保农民增收60元以上。
在特色农业发展上,我们要依托屯河沙湾番茄制品公司和周边番茄加工企业,稳定酱用番茄种植面积,提高番茄单产和产业整体效益,要确保番茄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并逐步形成老沙湾片、公路沿线片早中型,山区片中晚型番茄种植生产基地的格局。公路沿线片各乡镇(场)要大力发展以辣椒产业为重点的蔬菜种植,2007年要保证使辣椒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其中安集海镇37000亩,大泉乡3500亩,金沟河镇3500亩,乌兰乌苏镇6000亩;要重点发展制种产业,充分依托我县的地缘、资源优势,利用国家良种补贴政策,逐步在我县建成山区片玉米制种基地,安集海镇辣椒良种繁育基地,老沙湾片、公路沿线片棉花良种繁育基地。山区片各乡镇场要发展甜菜、土豆等生产,2007年,全县甜菜订单面积要保证在3万亩,土豆种植面积要达到1万亩。
在外向型农业发展上,我们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在更宽领域、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参与市场竞争与合作。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栽培技术、管理经验和经营模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依托辣椒、特色林果及其深加工产品形成突破,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逐步形成农产品出口生产、贮运、外销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努力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效益,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农业、经贸、财政、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共同推进外向型农业的发展。
2、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力度,不断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要坚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方针,紧紧围绕五大基地建设和特色、外向型农业发展,大力推广普及膜下滴灌、高密度棉花栽培、双膜种植、深耕深松等农业科技新技术;落实棉花良种补贴政策,加快农业优良品种推广和普及,力争使良种推广普及率达到100%;通过良种推广应用,确保农民人均增收30元。建立高产示范田,提高我县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2007年,全县计划建立高产示范田46.8万亩,其中小麦高产示范田2.5万亩,玉米吨粮示范田2万亩,棉花亩产皮棉120公斤示范田30万亩、亩产皮棉150公斤示范田6万亩,酱用番茄亩产6.5吨以上4万亩、亩产10吨以上1.8万亩,甜菜亩产4.5吨以上5000亩。全县实施膜下滴灌5万亩(除棉花膜下滴灌以外,还要重点发展番茄、辣椒等膜下滴灌技术),测土配方施肥60万亩,在植棉乡镇推广棉花双膜种植1.5万亩,实施深耕深松4000亩以上,实施农村沼气入户2100户。通过推广普及农业科技新技术,确保农牧民增收110元以上。
为此,各乡镇(场)、涉农各部门要逐步建立起制度化、规范化、具有前赡性的农民服务体系,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和农牧民收入的贡献份额,同时也造就和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新型农民。要依托石河子大学、昌吉农学院等大专院校,整合县乡党校、职业技术学校、农广校、农机校、再就业培训机构和远程教育等培训资源,建立各类教育培训资源互为补充,符合农村实际、农民需要的培训、示范、指导等综合服务体系;2007年县农业局、科技局等要学习借鉴乌兰乌苏镇经验,与石河子大学、昌吉农学院共同建立覆盖全县的高产示范科技服务体系,使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示范切实落到实处。
3、积极推行农业田园化管理模式,强化农田管理和精耕细作,提高农业综合管理水平。2007年,我们要坚持“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种植模式,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对农村基本农田进行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实现农民生产企业化、农村生活现代化、生态环境自然化和农田整齐化、林网化,各类作物种植标准化,农业生产管理科学化。大家对田园化管理这个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田园化管理模式是一项涉及内容较为广泛的系统工程,简言之,就是为我们加强农业田管提供一个标准和目标。近几年,我们一直在努力加强田管,但是什么样的措施才能算是到位,大家不清楚。我们和兵团农八师在农作物产量上差距较大的一个突出原因就是田管跟不上,田园化管理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是要通过实施田园化管理,把我县农业管理提高一个档次,以达到生产标准化、生态自然化的管理格局。2007年,在农业管理上重点在全县推行田园化管理模式,各乡镇每个村至少要选定一块农田建设田园化管理示范点。通过实施田园化管理,确保农民人均实现增收50元。
4、尽快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农业、气象、水利等部门要加强自然灾害预测预报,尽快建立和健全灾害预测预报体系。要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依托国家产业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2007年,县委、政府计划在全县开展棉花保险试点工作,并向番茄、辣椒、甜菜、玉米等农作物及设施农业覆盖。要逐步拓展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完善农业风险转移分摊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帮助农民参加农业保险,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农民生产自救的能力。
(二)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农牧民快速增收。今后我县要按照“增加数量抓出栏,提高品质抓奶源,发展大畜抓规模”的原则,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不断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2007年全县完成牲畜最高饲养量146万头(只),增长2.1%;实现畜牧业收入占全县农牧民纯收入的17%,较上年增长38元;牲畜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86%、76%。
1、加快推进牧民定居进程。2007年我县要继续把牧民定居作为畜牧业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按照“先定居,后规范;先种草,后建房;先定畜,后定人”和“定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以“三通、四有、五配套”为标准,依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抗震安居工程,以开干齐牧民定居点项目建设和完善西戈壁镇南滩、牛圈子牧场三个泉子牧民定居点为重点,以牧民在农区插花式定居为辅助,对山区牧民逐步实施异地搬迁,推动牧民尽快由游牧向定居转变,由牧民身份向农民身份转变。根据地区下达牧民定居任务,结合县域实际,2007年我县决定实施牧民定居350户,这是硬指标,必须完成。其中西戈壁镇96户,牛圈子牧场、东湾镇各30户,博尔通古乡、博尔通古牧场各96户。完善畜牧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棚圈350座、三贮窖350座,新建药浴池8个、现代化挤奶厅10座,配种站12座,完善牲畜交易屠宰场2个。在完成今年牧民定居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2006年牧民定居配套和完善工程。
2、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农工商牧民树立“小畜换大畜、发展大畜第一位”的思路,要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出发点,充分依托我县盖瑞乳业公司龙头企业的优势,公路沿线片、老沙湾片重点发展奶牛养殖业,建设奶源生产基地;山区片草原畜牧业要突出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在保持草畜平衡的前提下,提高母畜比例;加大出栏数量,尽可能地多出栏、早出栏,加快畜产品的销售和流通;以实现畜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大力推广畜牧业实用技术和先进的饲养管理方法,实施牲畜舍饲圈养、长草短喂,节约饲草料资源。已定居牧民要积极发展农牧结合的生产方式,鼓励实行一户一圈一窖,精喂快销、节支增收;同时推广农业种植技术,引导牧民种植牧草和农作物,将土地、农作物和牲畜饲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牧民定居、以草兴牧、以畜富民的格局。要进一步优化牲畜品种,依托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建设,加大推广“冷配”、“胚胎移植”、“牵引交配”和良种牛自然交配等技术,实现牲畜良种化。2007年全县完成牛改良3.13万头,其中冷配1.5万头;完成小畜改良26.4万只,其中人工授精12万只;冬羔生产19.5万只。
3、加大畜禽重大疫病防治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动物重大疫病防治工作长效机制,严格落实防疫指挥长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乡镇领导包片、防疫人员包点、技术人员强制免疫工作机制;实行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重大疫病免疫密度要确保达到200%。凡是在责任范围发生疫情的,对密度不够、质量把关不严、市场监督不够而导致疫情传入和蔓延的,将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责任,要坚决做到“内疫不发生、外疫不传入、有疫不流行”。根据自治区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兽医体制改革有关要求,从2007年起初步建成村级动物防疫网络,每个村要聘定一名畜牧防疫技术人员。抓好检疫和防疫监督工作,进一步提高对动物疫病监测、预防、控制、扑灭的综合能力,确保畜产品安全、畜牧业健康发展。
4、加强牧区草原生态平衡保护。草场资源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基础,牧草是牲畜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草原生态平衡直接影响和制约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要积极落实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相关制度,加强草原监管力度;在继续实施《世行贷款畜牧业发展项目》的基础上,实施《沙湾县草原生态建设项目》,加强天然草场的治理,彻底遏制草场“三化”问题;加强草原防火和草原病虫害、鼠害防治工作,保护好草原生态;科学调整牧区的牲畜数量,着力做大饲草料种植业,大力推广饲草料种植和舍饲圈养、秸秆粉碎养畜方式,逐步实现以人工饲草料地取代天然草场,减轻草场压力,有效地解决草畜平衡的矛盾;今年,山区片可采取设卡、清理等措施,坚决杜绝农区牲畜进入牧区放牧代牧,尤其是鹿角湾旅游区的载畜量要严格控制,以减轻草场“三化”趋势,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与旅游资源增值、牧民致富同步发展。2007年我县要实施草原休牧40万亩,围栏草场10万亩。
(三)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基础
1、加大水利工程建设。近年来,我县水利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极大地改变了我县重点水利基础设施的状况。2007年,我们要在继续做好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完成千泉湖水库除险加固、老沙湾片防病改水二期续建工程;完成头浮干渠、宁家河东西干渠、大泉西干渠改造和博尔通古乡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实施南五宫防洪工程,启动宁家河水库立项建设。以上水利工程,水利局和各有关乡镇(场)、相关部门要做好配合,确保以上项目尽快启动、尽早见效。
2、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充分利用好节水、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广泛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加大抗旱节水工程建设,推广有压滴灌、膜下滴灌等高标准节水灌溉技术。2007年,全县计划新修防渗渠100公里;新建高标准膜下灌溉节水面积5万亩,其中老沙湾镇、四道河子镇各1万亩,柳毛湾镇、商户地乡各5000亩,大泉乡8000亩,金沟河镇6000亩,乌兰乌苏镇、安集海镇各3000亩。对于节水滴灌项目,春耕一开始,就要加快推进;要实施预收水费,建立各项制度,确保实施,各乡镇场一定要重视。今后,凡是防渗渠建设力度大、水费征缴任务完成好,节水灌溉工程实施群众积极性高的乡镇(场),县委、政府将在节水滴灌项目实施安排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四)以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为突破口,加强生态绿化建设与保护
1、加强造林绿化工作。2007年我县要继续把农田防护林作为重点,科学规划,狠抓落实,确保林业各项任务的完成;对已形成的林网,要认真抓好残次林的更新改造,提高防护林质量和效益。认真做好退耕还林政策兑现,保质保量地完成退耕还林任务;鼓励和引导退耕农民发展后续产业,解决好农民的长远生计。继续开展“村村绿”工程建设,做到房前屋后有林,村庄道路有林,村庄四周有树,形成村在林中的优美环境;鼓励在房前屋后种植果树,让林果业发挥真正效益。2007年,全县要完成“三北”四期3000亩、经济林5000亩;启动城西生态园区3000亩经济林建设工程,其中建立高标准经济林示范基地300亩;完成退耕还林4.4万亩,其中退耕还林新建0.6万亩、续建3.8万亩。
2、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果业。目前,我区南疆地区经济林果业种植面积已达1000万亩,林果业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成为当地农牧民致富的“摇钱树”。近年来,我县林果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林果品种、种植面积、单产都有了很大提高,三道河子林场果农亩平均收入已达6000元以上,林果业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根据《沙湾县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我县确定了将金沟河镇、良种场、四道河子镇重点培育成为枸杞种植生产基地,将三道河子林场、乌兰乌苏镇等国道312沿线乡镇重点培育成为蟠桃、葡萄、优质苹果种植生产基地,将西戈壁镇、东湾镇、博尔通古乡培育成为仁用杏为主的特色林果种植生产基地,将大泉乡、乌兰乌苏镇、安集海镇、金沟河镇培育为林果贮藏、保鲜基地。各乡镇(场)可结合实际,选择不同经济树种和品种进行试栽。从2007年起,政府将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基础上,对种植经济林的农户,在经济林用地、用水等方面给予极大便利;对荒山荒坡种植经济林的,将明确土地长期使用权,并在土地租赁金收取方面给予极大的优惠。
3、努力提高林木管护水平。狠抓植树造林质量,切实加强林木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森林管护措施,强化督促检查与考核,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巩固造林绿化成果。要严格执行国家、自治区和地区平原林采伐有关规定,规范采伐审批程序,强化监督检查,在实施采伐的同时要做好更新规划,坚决杜绝超限额采伐、超计划采伐,严厉打击乱砍乱伐、乱征乱占林地的行为,对毁林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要严肃查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推进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不仅要在内涵挖潜上做文章,而且要在外延拓展上找出路。要依靠工业化致富农民,依靠产业化提升农业,在培育和引导龙头企业上下功夫,拉长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要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主攻方向,引导农民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在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原料的同时,提高种植效益。一是壮大棉花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沙龙纺织、海天纺织、鑫溢纺织、秦玲纺织、华丰纺织、银鹰工贸、天鹰棉业科技、天汇棉制品等一批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棉花产业规模效益。二是积极拓展畜产品深加工领域,支持盖瑞乳业公司不断研发生产新品种,加快我县优质奶源基地建设,以乌兰乌苏、金沟河等乡镇挤奶站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牛奶收购服务设施为重点,做好奶站后续管理及牛奶收购工作,确保盖瑞乳业公司日处理120吨鲜奶生产线达产达效,实现奶农增收。三是支持屯河番茄制品分公司做大做强,不断巩固和稳定8万亩酱用番茄种植生产基地建设。四是打造粮油加工龙头企业。依托中粮集团“福临门”油脂品牌、先进的生产工艺、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高效的市场网络,整合天海、瑞隆、盘龙、天宝等粮油加工企业,努力建成西部最大的粮油生产基地和油品集散地。五是争取无公害和特色农产品品牌,在现有8个品牌的基础上,再力争创建3—5个。同时要借助生态农业县的优势,引进区内外知名企业,开发生产绿色食品,进一步提高特色农牧产品的附加值,进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六)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牧民多元化增收。各乡镇(场)要坚持农业内部转移与向二三产业转移、就近转移与跨区域转移、常年转移与季节性转移相结合,努力拓展农民转移就业渠道,要紧紧围绕县内三大工业园建设,有重点地组织农民在本县就地转移,从事二三产业,逐步实现农民身份向农民工身份的转换。要积极引导农民走出去,这是减少农民、促进农民多元化增收的重要举措。要创造良好环境,拓展农民转移空间,推动农民向更宽领域发展。2007年,全县计划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7万人次,农民劳务创收达7000万元,全县农牧民人均创收达到500元以上,较上年增加60—80元。
1、突出发展农村第二产业。要努力创造有利于农村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的环境条件,重点扶持特色明显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和贮运保鲜业,着力提高农副产品加工业、建筑建材业和采矿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把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结合起来,结合县委、政府确定的3个中心城镇、79个中心村和2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加快农村中心城镇和中心村规划建设,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改善小城镇投资环境;要积极培育小城镇经济增长点,支持和鼓励城市工商业和民间资本进入农村搞开发,参与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农村特色手工业。扶持发展农村建筑施工队伍,积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新村建设;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依托银鹰工贸、天鹰棉业、天海粮油、盖瑞乳业、屯河番茄、国华食品等龙头企业,围绕纺织、食品、能源、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建材、塑料化工等六大工业体系,引导农民以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聚集资金实力,发展配套产业。
2、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全面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结合农民转移培训,推动农民以家庭经营形式从事个体商贸、餐饮旅游、交通运输和社会服务业,培育农民自己的农产品营销组织,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鼓励发展各类农产品流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和农村运销大户、农民经纪人队伍。要在全县普遍抓好用水者协会等协会的基础上,老沙湾片要重点发展棉花协会,公路沿线片要重点发展蔬菜、林果业以及辣椒协会,山区片要重点发展玉米制种和甜菜协会,同时要进一步落实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确保农产品运销畅通。加快金沟河农资及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安集海蔬菜批发市场建设,发挥农产品市场对农村服务业的带动作用,推动农村流通产业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
3、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旅游业是农牧民增收的新型产业。要依托温泉、东大塘、鹿角湾、千泉湖、瀚海柳浪等景点,形成品牌带动、连片发展、递次推进的大旅游发展格局。同时,进一步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带动农牧民养殖业、饮食服务业、运输业及其它相关行业和产业的发展;鼓励和支持广大农牧民依托自然资源和特色民俗文化,尤其是山区片乡镇和县城郊区乡镇要大力发展以“农家乐”餐饮为特色的旅游业,建设大盘饮食文化风情园,引导农牧民围绕旅游景点兴办服务业,培育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七)大力推广新型农机具,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为农业发展节本增效
1、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要改善农业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走依托农业机械发展农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路子。农机部门要大力宣传大马力动力机械、收割机械、精量播种机械、联合(旋耕)整地机械、深耕深松机械、残膜回收机械等新型农机具,积极争取国家农机具补贴政策,加大新型农机补贴力度,积极引导广大农牧民购买新型农机具,提升农业装备水平。从2007年起,国家、县财政将按照2:1的比例,加大对新型农机具购臵的补贴,两级财政补助每年不少于90万元,希望各乡镇场积极宣传,做好引导。
2、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农机作业质量的高低,直接制约农业管理和丰产丰收。各乡镇(场)要采取召开农机现场会、演示会、开展综合评比等形式,加强农机管理,狠抓农机作业质量。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达不到技术要求的不准进地作业。同时不断拓展农机作业和服务领域,在农时季节组织开展跨区机耕、机播、机收等作业。2007年,农机工作的重点是推进双膜棉种植和深耕深松技术,同时要和农业局在老沙湾片大力推动土地互换,破除大埂,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八)以村镇规划修编为龙头,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认真抓好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完善的村镇规划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具有龙头作用。各乡镇(场)要着眼长远、立足实际,以人为本,从生产方便、生活舒适、环境优美、经济实用的角度出发,搞好村镇建设规划。规划编制工作要因地制宜,创新思路,注意与村镇“十一五”规划相衔接,同抗震安居、扶贫开发、防病改水等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同各族群众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目前,全县15个乡镇(场)已完成《乡镇产业发展规划》、《乡风文明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20个示范村编制完成了《村庄建设规划》,但是还均处在“草案”程序上,要进行认真讨论,严格按程序在相关会议上通过。各乡镇、村队其它相关规划要尽快修编。各乡镇(场)要及时与城镇规划部门接洽,规划编制部门要组织人员,加快规划修编进度,确保乡镇(场)、村队相关规划在3月底以前全面完成。县上的新农村各项规划也必须在3月底以前进一步完善,以迎接地区的检查。
2、着力做好村镇整治工作。要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动员广大农民开展以村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为重点的环境整治活动。旧村整治,要就地取材,综合利用,立足现状,各依地势,形成错落有致、村容整洁的特色村落。村镇建设要按照“改建为主、新建为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标准、逐步到位”的原则,狠抓村庄整治工作。要把村庄整治作为 3—4月份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以“五清、五改、五通、五有”活动为载体,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使农村脏乱差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农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3、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农村信息化是联接农村小生产与大市场、解决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卖难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农村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基层政府监管能力、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迫切要求。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对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007年,沙湾移动通讯分公司将在我县安集海镇、四道河子镇、金沟河镇、老沙湾镇、柳毛湾镇、大泉乡、乌兰乌苏镇实施农信通服务工程,各相关乡镇要积极做好配合与后勤服务工作,确保工程建设早日取得实效。
4、以点带面,发挥好典型示范作用。要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建立典型引路、全面推进的工作机制,将新农村建设工作基础较好,整体推进到位,工作成效明显的乡镇(场)、村队列为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乡镇(场)要立足实际,积极推行试点、树立典型,切实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从2007年起,除县委、政府确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3个试点乡镇、20个试点村以外,各乡镇(场)至少要再树立3—5个典型村(队),确保新农村建设持续、稳步推进。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一)切实增强对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指导服务。为切实把中央、自治区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转化为实际行动,县委专门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春耕生产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组奔赴农村一线,全力以赴抓好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希望无论是乡镇还是指导组都必须明确工作重点,即以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统领,重点推广棉花双膜种植栽培技术、深松深耕技术、膜下滴灌技术、测土配方田园化管理模式、土地互换以及扩大辣椒、番茄、特色林果业种植面积和村庄整治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完成抗震安居、牧民定居、水利、林业建设任务,这些重点就是今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所在,也是当前各指导组和各乡镇场工作的主要内容。
(二)不断创新农村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创新工作指导机制。各乡镇(场),各部门要把工作职能转移到搞好农业农村发展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服务上来。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与市场信息等基础建设,强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和服务职能。二是要创新农业投入机制。积极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形成“国家投入为导向,农民和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投资机制,着力解决好筹资难、贷款难等妨碍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三是要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按照公益性和服务性分开的思路,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服务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提高技术的普及率和转化率。
三、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全面做好当前农业农村重点工作
(一)要抓好春耕备耕工作。春耕春播即将开始。农资部门要进一步做好农资调运储备工作,确保各类农资充足供应。一是种子管理部门要强化种子市场管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禁不合格种子、假种子进入市场。二是金融部门尤其是农村信用联社,要强化为农服务意识,做好农贷资金发放工作。三是农机部门要加大农机具检修力度,强化农机标准化作业宣传培训力度,提高春耕春播质量。四是各乡镇场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结构,推广应用优良品种和实用技术,全面落实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各乡镇(场)要帮助贫困人员做好备耕工作,确保春耕生产不误农时。
(二)要继续做好牲畜安全渡春工作。山区各乡、镇(场)和畜牧部门要深入各牧业村队调查了解牲畜安全渡春情况,积极为饲草料短缺的村队和农户联系调运饲草料,并动员牧民积极采取措施确保牲畜安全渡春。同时严格落实牲畜疫病防治指挥长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认真抓好春季牲畜防疫工作,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三)要抓好春季防洪抗旱工作。各乡镇(场)及水利、防洪抗旱部门要牢固树立防汛抗旱的意识,切实加强对春季防洪工作的领导,层层落实责任,明确责任主体,做好防洪物资准备、巡逻值班等工作,尤其要加大对重点水利设施、重要险情地段的检查,对存在隐患的水利设施,要组织人员迅速抢修,以提高水利工程的抗洪能力。同时,要做好抗旱工作,去冬今春以来,我县气候变化异常,连续出现几次冬季异常现象,预计今年春雪融化较往年要早,再加上我县还有一定数量的春灌面积,极有出现春旱的可能性,所以还要做好抗旱保墒早播的准备工作。
(四)要抓好春季植树造林工作。林业部门要认真做好春季植树造林规划和任务分解工作,落实责任、严格标准、把好检查验收关,保质保量完成今年3000亩农防林、5000亩经济林植树任务。尤其是要做好玛河东岸防沙治沙工程造林工作,林业局、四道河子镇要在春雪融化前组织人员完成造林。另外,今年城西生态、经济林工程要全面实施。同时,要统筹安排好县城区补栽、管护工作。各乡镇(场),各单位、部门要广泛动员干部群众,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使我县植树造林工作再上新台阶。
(五)要抓好越冬虫源防治工作。各乡镇(场)、各单位要积极做好调查、组织工作,配合农业部门和各社区做好防虫施药工作。要严格按照技术指导卡的要求,保质保量将药施放下去,做到不漏一室、一户、一盆、一树,不留死角。施药后要进行监督检查,对遗漏者、效果不佳者,及时进行补施,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六)要全面抓好农村安全稳定工作。各乡镇(场)要积极组织有关单位和村队加强联防巡逻,强化农村防火防盗意识,确保春耕备耕期间生产安全。
同志们,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农牧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任务相当艰巨。让我们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握新形势,谋划新发展,团结一致,扎实工作,为努力实现我县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在2008年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县长 常冀剀
(二○○八年四月十六日)同志们: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高规格、大规模的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目的就是要动员全县上下,凝聚各方面力量,采取强力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强力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全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刚才,王县长代表县委、县政府回顾总结了2007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传达了中央、省、市2008年的强农惠农政策,对今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县人大吕主任宣读了《关于表彰2007年度农村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和《关于表彰2007年度科普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会上还对2007年度农业和农村工作部分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下面,按照会议安排,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抓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家全局的重要问题,是关系民生的战略问题,是关系稳定的要害问题。近年来,党中央越来越重视农业发展,越来越关注农民生计。县委、县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业的弱势地位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在新的历史时期,一些矛盾显得更加突出。因此,“三农”问题始终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战略性课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从坚持执政为民的政治高度,进一步深化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前,“三农”的发展仍然是理想的目标与现实的差距并存,给予的政策与“掠夺”的状况并存,开放的市场与落后的生产并存。农业仍是经济发展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农村仍然是发展最落后的区域,农民仍是生存压力最大的群体。从统计数据来看,从2004年以来连续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在15%以上,虽然较过去有大幅度提高,但与农民纯收入不低于6000元的全面小康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2007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782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4565元。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们的农村还很贫穷,我们的农民群众生活还很清苦。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安康富裕,我们就不能说切实实践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就不能说真正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高度重视和解决好“三农”问题,切实保护农民群众的利益,努力实现农民群众的愿望,不仅是谋民生、顺民意、赢民心的务实之举,更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所在。
(二)从统筹城乡发展的全局高度,进一步深化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们实现全民小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目前城乡差别的进一步扩大,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加剧,使全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但从现实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差距和压力也在农村。农村在基础设施条件、产业发展水平及生产经营方式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镇,特别是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城乡差距更大。从城乡居民收入上看,2007年,我县城乡收入差距比为1.7 :1,超过国际公认的1.5 :1的正常水平。按全面小康指标测算(2020年达到的全面小康主要目标值包括,人均GDP达到2.5万元人民币、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万元人民币、恩格尔系数低于40%、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大于27平方米、平均预期寿命大于75岁等),我县未达到的指标大部分都在农村。农民收入上不去,全面小康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县的小康。因此,我们必须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全局出发,切实把城镇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城乡发展,加速城乡融合,实现城乡互动,促进城乡共发展、共繁荣,进一步加快富民兴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三)从确保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深化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三农”问题既是突出的经济问题,又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还是敏感的社会问题。从经济发展全局看,农业是保生存、安天下的战略产业,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水平,无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到什么程度,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会变。我们强调抓工业,是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绝不是只强调工业,而忽视和削弱农业。在现阶段,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仍然依赖农业,一半以上的收入仍然来自农业,农业仍然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基础,农业和农民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当前农业的基础还比较脆弱,农村仍是比较落后的区域,农民仍然是社会主要的低收入群体。在当前各种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如果不能有效改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不能有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能有效维护和保障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不仅会制约“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而且将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因此,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稳定农业作为稳定经济的基础,把稳定农村作为稳定社会的重点,把稳定农民作为稳定全局的关键,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确保全县长治久安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坚定不移地抓紧抓好。
二、集中全力,抓住关键,务求实现农民收入的较大幅度增长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解决好“三农”问题,关键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县一级,重中之重的问题是落实好中央1号文件精神,用活用好用足用够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同时要根据县情,切实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改革、生态文明村建设等重点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和农业增效,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和乡风文明。
(一)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促进农民增收
我县农业和农村发展底子薄、基础差,而且县里财力有限,县财政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虽然连年增加,但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加大上级项目资金的争取力度。近几年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越来越大,安排的项目越来越多。刚才王县长讲了,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加大”的措施,其含金量很高,操作性很强,覆盖面很广,省市也出台了配套政策。这些政策和措施的背后都是资金,但资金只有那么多,谁争取的力度大,谁分得的“蛋糕”就大。各级各部门要抓住机遇,争取主动,着眼于早、着力于争,组织专门班子,明确专人负责,积极搞好跟踪跑办,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
(二)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始终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线,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县在结构调整上的思路进一步理清,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当前重点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特色基地建设。要通过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分工、农村分业、农民分流,促进农业经济向优势产业集中,生产要素向大户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实现农业内部结构、农村产业结构、农民就业结构的全方位、战略性调整。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举措,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坚定信心,锲而不舍;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加快推进的好机制、好办法。各乡镇要按照全县总体规划,立足资源特点,打好优势牌,发展优势产业,力求做大做精、做优做强。要坚决克服遍地开花、零散布局,只重基地建设、忽视龙头带动等问题,借鉴我县小麦经济发展模式,突出龙头企业带动,积极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努力打造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带,构建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精细化的产业格局。当前,在结构调整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结构调整与粮食生产的关系。结构调整与粮食生产不是一对矛盾体,而是一对统一体。要充分认识到,我县农业结构调整不是过头了,而是还不够;我们发展粮食生产主要是改良品种、提高单产,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因此,一定要在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二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农民意愿的关系。结构调整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农民得实惠、增收入,不是为了做“盆景”、树“形象”。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典型示范”的原则,注重调动群众积极性,实现政府与农民的互动,防止出现“一头热”“一头冷”的问题。三是正确处理严格保护耕地与促进土地流转的关系。严格保护耕地,不是限制土地的产出效益,而是要提高土地的保障能力;促进土地流转,不是随意改变耕地用途,而是要提高耕地使用效率。因此,我们既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耕地资源的不合理损耗,又要加强土地流转工作,促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三)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促进农民增收
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让农民变为市民。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高达16万人,人均占有资源不足,经营空间狭小,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农民增收致富受到制约。各乡镇、各部门必须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工程来抓。一是坚持政府推动。各乡镇和有关部门都要健全机构,探索有效的组织形式,加强信息指导服务,积极组织劳务输出。二是坚持培训拉动。劳动、教育、农业等部门要整合优化县内各类教育培训资源,根据市场需求和不同行业的用工需要,搞好劳动技能、法律法规等定向培训,增强劳动力的择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劳务输出产业的竞争能力。三是坚持政策驱动。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和改进对农民进城务工的服务与管理,消除关卡、简化手续、减少收费,确保农民进城务工“一路绿灯”。尤其要集中力量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保护农民外出务工的合法权益。
(四)积极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民增收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壮大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目前,我县的城镇化率只有23.5%,低城镇化水平不可能产生高带动效应,现在的重点是要研究出台配套政策,加速推进城镇化,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城。一是聚集产业,以产业兴城。发展城镇,首要任务在兴业,没有产业,城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就缺乏持久动力。浙江、山东等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就是靠大批实力派产业崛起了大批实力派城镇,把“小、散、乱”的农村工业整合成了现代化的园区型经济格局,彻底打破了“城”“乡”分隔的二元体制。因此,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培育为支撑,鼓励农村专业大户进城经商办企业,吸引外来投资者落户办厂,引导农副产品加工业、商贸服务业向产业聚集区和城镇集中,不断增强城镇整合城乡资源、融合城乡经济、吸纳农村人口、促进农民就业、带动农村发展的功能。二是聚集物流,以市场兴城。市兴才能造市,市兴才能成集,集旺才能兴城。兴市才能形成物流中心,吸引发展要素,创造扩张条件。各乡镇都要加快市场培育步伐,充分运用市场终端的推动作用,激活本乡镇的人流、物流,使之成为带动当地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中心。三是聚集资源,以开放兴城。要立足本地优势,以资源换项目、以存量换增量、以特色强支柱,特别是城关镇、石婆固乡、丰庄镇、东屯镇等重点乡镇,要在吸引资金、争取项目、聚集人才上领先一步,加快发展,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在扩大开放中促进发展,在加快发展中扩大开放,使城镇经济在扩大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群众收入水平在扩大开放中不断提高。
(五)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
深化农村改革,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动力。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省市对深化农业农村改革都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很强的措施。当前要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重点,加大力度,集中抓好各项改革。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在稳定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努力减少各类非农建设用地对耕地尤其是对基本农田的挤占,切实保护被征地和失地农民的利益。二是深化农村生产经营体制改革。要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目的,大力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构建农产品营销主体,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紧密衔接起来。三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解决集体资产管护难和增加基层组织收入、解决农村公益事业投入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我们要通过租赁、承包、拍卖等多种资本营运手段,走市场化发展的路子,进一步盘活存量,整合资产,增强服务农业的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包括林权制度改革、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等,要根据我县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改革方案,积极推进。
三、加强领导,改进作风,确保农民增收和农村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困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机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各乡镇、各部门领导干部必须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以科学发展的观念、与时俱进的精神、奋发有为的斗志、求真务实的作风,全面开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局面。
(一)切实加强领导,把“三农”问题摆在全县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
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切实把 “三农”问题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领导力量、责任制度、政策措施、工作落实、舆论导向等方面加大力度,为做好“三农”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各涉农部门要积极应对新形势,深入探索新举措,注重分析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努力提高驾驭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水平,切实为“三农”发展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各乡镇、各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创新思维,更新观念,改进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切实增强认识新事物、把握新规律、探索新路子、领导新潮流、指导新实践的宏观统筹能力,认真解决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新矛盾、新问题,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
(二)坚持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最终要靠基层组织带领群众去完成。乡村两级组织要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以建设创业型班子为统领,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坚持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坚持不懈地对广大农民进行农村政策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传播科学文化思想,不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要坚持完善和落实农村民主政治制度,切实搞好第六届村委换届选举,通过依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继续扩大基层民主;进一步完善和推进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制度,健全村民自治长效机制。要积极开展农村文明创建活动,树立文明新风尚。切实抓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提高人口素质。继续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正确处理新时期的农村矛盾纠纷,努力创建“平安延津”。
(三)坚持求真务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转换职能、转变作风,想农业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给农村多一些支持,给农民多一些实惠。全县各级干部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要增强群众观念,增强责任意识,发扬务实作风,抓住“第一要务”,铭记“两个务必”,实践“三个代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增强对农民的感情,密切与农民的联系;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力戒浮夸,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做表面文章,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切实做到在思想上同情农民、尊重农民,做农民的“自家人”;在感情上贴近农民、亲近农民,做农民的“贴心人”;在行动上维护农民、帮助农民,做农民的“保护人”;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农民增收、带领农民致富,做农民奔小康的“引路人”。前段时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扶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十项措施”,包括增加农资综合直补、增加良种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大农业基础建设投入、增加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投入、延长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加大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严格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进一步落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强农产品市场调控和管理等。今年年初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支出达到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这次会议上宣布的十项措施又增加农业收入252.5亿元,而且是直接补贴给农民。可以说,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是空前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因此,落实好这十项措施是当务之急。各乡镇和财政、发改委、农业、水利、农机、畜牧、金融等部门要主动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和衔接,真正把以上这些政策全部落实到位,真正使农民受益,促进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同志们,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我们正面临着新的机遇,正站在新的起点。让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顺应形势,把握趋势,构筑优势,为建设农村全面小康而不懈奋斗!谢谢大家!
任西山同志在2008年农业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
(2008年4月22日)
同志们:
今天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是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目的是传达贯彻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和2008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回顾总结去年工作,表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安排部署2008年农业农村工作。会前下发了全市《关于做好2008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今年的任务和目标,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一会儿,俊祥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客观分析,全面把握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形势
在过去的一年里,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三大主题,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务实创新,开拓进取,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了2007年既定各项任务目标,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民收入实现持续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1.2亿元,比上年增长4.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97元,增长8%;全市粮食总产25.8万吨,较上年增产10.3%;科教兴农成效显著,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67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机耕、机收、机播面积分别达到67.5万亩、28万亩、59万亩。
──财政支农力度加大,惠农政策加强。财政“三农”投入达到3.3亿元,增长4.9%,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政策全面落实到位,补贴总额达到2431万元,增长52.1%。
──三大龙型产业进一步壮大,产业化水平稳步提高。瘦肉型猪饲养量突破100万头大关,达到102万头,我市被列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县(市);完成板栗嫁接10万株、苹果套袋100万袋;优质谷子种植达到20万亩,小米作为第三大产业已初具规模;金鹏牧业生态示范园区和长远农产品深加工园区建设进展顺利,仓盛兴优质小米深加工生产线投产,晶品核桃深加工二期项目试产成功,全市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1家,其中邯郸市级达到14家,省级2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63.7%,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取得新成果,建成沼气池5100个,建成生态农业沼气示范田3万亩;全年飞播、绿化造林4万亩,新建绿色通道50公里,封山育林5万亩;水利事业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农田水利建设投资7000万元,洺湖综合开发、自来水“村村通”和河道治理二期等工程进展顺利,第五次蝉联全省“海河杯”竞赛一等奖。
──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环境卫生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日渐好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迅速,新农村示范村和山区重点改造村2007年建设总投资达3.96亿元,硬化街道52.7万平方米、铺设维修自来水管道2.8万米、建设下水道3.5万米、维修新建村民中心2万平方米、新建文体广场68个、医疗卫生院(所)改造配套95家,128个村实现户户通水泥路,在全市涌现出了一批旧街改造、旧村改造、整村迁建的新典型。
此同时,防汛、抗旱、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安全、农业资源区划、夏秋两季禁烧、农协、气象、供销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07年农业农村工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决不能有丝毫的松懈麻痹、盲目乐观情绪,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市农业的综合效益依然不高,农民持续增收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加快“三农”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因此,各级、各部门务必深刻认识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做好“三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把“三农”工作放到建设中等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统筹安排,做到加强“三农”的决心不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减弱,推动“三农”的干劲不松懈,力促农业和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转变发展方式,强化农业基础,狠抓2008年农业农村工作任务目标的落实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我市撤县建市20周年。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对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2008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邯郸市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安排部署和市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以农业基础建设为突破口,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多形式、多渠道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目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实现9.2亿元,比上年增长8.2%;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产业化率分别比上年增长7%和2%。
具体要着力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梯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三环一线”建设规划和“抓两头带中间”的建设思路,以户户通建设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为重点,按照巩固提高、重点建设、山区改造三个层次,突出打造“四条”新农村建设样板线路①精品旅游线路,即西土山乡东西马庄至贺进镇沙洺一线;②重要工业走廊,即阳邑镇南北丛井至午汲镇下白石一线;③午汲至磁山一线;④大同镇兰村至淑村镇白沙一线。在巩固提高上,沿上述四条样板线路,全力抓好40个村的巩固完善和整体提高。在重点建设上,着力抓好68个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培养第二梯队。在山区改造上,突出抓好45个山区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改造,从群众最关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着力改善山区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对康二城镇清华村至贺进镇沙洺村段、309国道午汲镇格村至冶陶镇冶陶村段两条重要公路沿线抓好综合整治,彻底改变国道、省道及精品旅游线路沿线“脏乱差”的面貌,提升全市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进一步光大武安形象。
(二)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创优发展环境,调优产业结构,加快三大龙型产业发展。一是建强两大农业园区。金鹏生态综合示范园区要重点抓好中心区、示范区和园林区的建设。长远农产品深加工园区要在抓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小米深加工项目扩建和晶品核桃油深加工二期工程建设,并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力争使河北锦秀果业有限公司花椒系列产品加工项目、河北仓盛兴粮油工贸有限公司脱酚棉蛋白深加工项目进区建设。二是建强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专业村、专业户,扩展三大龙型产业基地规模。瘦肉型猪产业,要抓住市场和政策机遇,引导民间资本上大项目、建大猪场,使全市规模瘦肉型猪场年内达到630家,其中万头猪场达到14家、千头猪场70家;林果产业,大力推进核桃、花椒、黄连木等经济林建设,积极发展以阳邑为中心的核桃种植基地、以马家庄等为重点的黄连木产业林基地、以徘徊等为重点的花椒种植基地。小米产业,重点是扩大优种面积,确保年内谷子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总产达到5.5万吨以上,优种普及率达到97%以上,实现产品品质和效益双提高。另外,加大山区综合开发力度,深入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和“整乡推进、区域推进”扶贫开发战略,大力扶持特色种养业,因地制宜开辟山区农业产业化新路子。三是建强龙头企业。强力推进省“111”项目行动计划,发展新龙头。按照项目变龙头、龙头带农户的思路,建好花椒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年产1万吨无色苹果浓缩汁加工项目、冷鲜肉及产品深加工项目等10个标志性项目,扩大全市龙头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同时,实施品牌战略,指导现有企业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壮大销售队伍,健全营销网络,开拓市场、加强宣传,努力把“龙仓”食用油、“晶品”核桃油、斗南苹果、“洺源”冷鲜肉和“绿泽”冷鲜肉等我市名牌农产品,打造成国优、省部优农产品。四是建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抓好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建设,特别是要实化其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功能。同时,要强化监管,对一些有名无实或打着为农服务幌子坑农、害农的专业合作组织要依法予以取缔。指导新建协会依法登记注册,从源头上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切实为农民提供一批有资质、有实力的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实施科技兴农,夯实农业基础。一是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供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各级要引起高度重视,把粮食生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去年,由于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冬小麦播种面积有所减少,稳定提高今年粮食种植面积的任务艰巨,因此乡村要认真组织好春季农业生产,引导农民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加大良种、良方推广力度,着力推进测土配方工程,实现配方到户、到田间、到作物,千方百计提高粮食单产。今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要达到88万亩,其中玉米35万亩、小麦25万亩、谷子20万亩、其它粮食作物8万亩,粮食总产达到26万吨。二是深入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抓紧制定完善全市各类农产品特别是三大主导产业农产品生产、加工各个环节的技术规范,建立起相应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瘦肉型猪生产要抓好国家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县各项指标的细化、实化,积极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认证工作,争取建成国家生猪供应基地;林果和谷子生产要加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建立绿色化生产技术规范,提高产品品质,做亮武安小米、武安核桃、武安板栗品牌。三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完善农业信息、科技服务网络。深入推进农村科技特派员工程,抓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逐乡建立起以科技特派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塔形农业技术传播网络,不断提高科技成果对农业的贡献率。四是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确保饮水和生产用水安全是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要事。由于去年降雨量小,全市各大水库没有实现既定蓄水目标,致使今年全市工农业生产用水形势严峻。水利部门要抓好煤、铁矿水的综合利用,积极开辟新水源,同时着力推进户户通自来水、河道综合治理二期、沙洺水库除险加固、洺湖综合开发、水保生态治理和南部供水续建配套等水利工程,确保水资源供给总量达到1亿立方米以上。各级各部门要指导农民和厂矿、企业认真落实各项生产节水措施,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大力推进村镇绿化、绿色长廊、矿山治理绿化、厂矿企业绿化和太行山绿化等工程,完成人工造林、“四荒”绿化和村镇绿化10.9万亩,建成千亩以上绿化工程10个,逐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生存环境。五是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继续开展农机安全“十百千示范活动”创建工作,推进农机专业村建设,加大对农机专业村的投资力度,切实提高专业村的农机化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年内力争建成50个农机专业村。加大玉米联合收割机的推广力度,提高玉米机械化收割水平,全市玉米机收率要比上年提高21%以上。六是加强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建设。抓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建设,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大力推进农村乡镇自动气象站和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进一步提高对各类自然灾害的预警能力。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重点是抓好六大工程:一是农村无房户、特困户安居工程。市委、市政府提出今年市财政拿出500万,解决农村1000户无房户、特困户住房问题,并确定为全市十二项民心工程之一,各乡村要紧密配合市直相关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公平、公正、公开地把这项工作抓实,把好事办好。二是农村道路改建工程。加快省道磁左线、县道矿宋线、永峰线及乡村道路建设,改造33公里乡村道路,完成30个村的“户户通”建设。三是人饮解困安全工程。解决61个村、8.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实施洺河上游河道治理工程,提高防洪标准,保护饮水水源。四是有线电视联网和宽带信息网入村工程。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投资500万元,使全市30个村实现有线电视联网和宽带信息网进村,新增有线电视用户8000户。五是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抓好农村沼气池、秸秆气化站和大型沼气建设,新建沼气池5100个、秸秆气化站2个、大型沼气工程2个,建设农业生态示范田3万亩。六是村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程。继续按照“政府支持、供销社主办、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在一般行政村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站,在重点村镇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以经营性服务支持和带动公益性服务。全年再建农村综合服务中心15家,巩固和新建综合服务站500个。
(五)加大支农投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按照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和“多予、少取、放活”的要求,在多予上,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为重点,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财政支农投入增长机制。今年市财政安排支农资金4.2亿元,这么大一笔资金相关部门一定要管好、用好,专项资金一定要定向使用,严禁挤占、挪用;帮扶资金一定严格程序、公开结果,确保真正用到农村、用在农民群众身上;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臵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补贴资金一定要按标准及时、足额兑现到户;奖补资金一定要随项目走、随任务走,多干多补,少干少补,达到奖勤罚懒的目的。涉农金融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积极培育小额信贷组织,鼓励发展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发展资金问题。在少取上,全面落实减轻农民负担四项制度,对农村报刊征订、用水用电、修建道路、计划生育、农民建房、农民务工经商等涉农收费项目深入开展专项治理;继续抓好农民负担监测工作,严格落实农村筹资筹劳“一事一议”管理办法。妥善处理乡村债务,严防新的债务发生。在放活上,加快农村改革步伐,继续深入推进乡级财政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四小”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三农”发展活力。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全面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严格执行土地承包期内不得调整、收回农户承包地的法律规定, 减少土地矛盾纠份,维护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
(六)大力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一是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搞好农村标准化寄宿制中小学建设,发展职业与成人教育。全部免除学前、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阶段书本费,免除义务教育阶段住宿费和高中贫困学生学费,对小学、初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进行资助,并对农村中小学实施统一供暖改造工程。二是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鼓励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的文艺创作,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搞好农村文化活动室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三是深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弱势群体“六位一体”长效救助机制,提高救助标准,扩大救助范围,农村低保达到1.5万人。同时,启动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四是着力提高农村卫生医疗水平。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救治水平,按照“一村一所”要求,搞好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全年建成100个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加大宣传和监管力度,进一步巩固、完善和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五是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推进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继续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制度、少生快富工程和特别扶助制度。
三、硬化措施,强化服务,扎扎实实抓好春季农业生产
一年之季在于春,春耕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仗,直接关系夏粮的收成和全年粮食稳定增产。各级、各部门要立足实际,围绕春季农业生产的需要,积极为农民提供支持和服务,指导农民科学组织生产,为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开好局、奠好基。具体要认真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要强化服务,抓好春耕备播。首先,抓好农资供应服务,相关部门要备足备好种子、树苗、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特别是农村供销社,要充分发挥在农资供应上的主渠道作用,备足优质货源,保证供给。其次,抓好农业技术服务。农口和科技部门要根据农时,组织开展实用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各部门的农技人员在春耕期间,要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生产,切实将先进的生产技能及时应用转化为生产力,加快农业发展。第三,抓好农业信息服务。根据市场需要及时向农民发布农产品市场价格,用市场信息引导农民开展结构调整,发展生产,减少农民生产的盲目性,不断提高生产的针对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二是严格执法,净化农资市场。农业、工商、质检、物价等部门要密切配合,联合执法,在全市积极开展农资供应专项治理活动,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管,严防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等生产资料,流入市场坑农、害农,制止一些不法商贩乱涨价行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为春季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三是加强检查,狠抓工作落实。这些年,我们的文件发了不少,会议开了不少,领导的话也讲了不少,但有些工作在一些地方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落实,未能取得应有的效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督促检查不够,及时指导不够,狠抓落实不够。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督促检查、狠抓落实,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来抓,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各项农业农村工作凡是决定办的事,都要有布臵、有检查、有总结,一抓到底,使之真正见到成效,圆满完成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各项任务目标。
同志们,当前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来之不易,一定要倍加珍惜;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一定要牢牢抓住;肩负的任务十分艰巨,一定要埋头苦干。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武安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坚持生态文明战略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在2008年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副县长 徐凤翔(2008年2月22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农村工作会议、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和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07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认真分析当前形势,把握发展机遇,部署2008年的工作。
一会儿贵忠主任和侯书记都将做重要讲话,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200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回顾
2007年,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生态文明”和“富民增收”为中心,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投入力度,统筹推进“三农”工作,农村经济社会得到了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16亿元,增长6.5%。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86.6亿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11元,增长9.1%。
(一)深化结构调整,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特色明显
以张山营的葡萄、四海的花卉、千家店的中药材和肉鸡、大庄科的蜂业、大榆树的特色蔬菜、刘斌堡的大枣等为代表的“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奶牛新技术进一步普及,肉鸡现代化养殖快速发展,圆满完成奥运测试赛期间蔬菜供应任务。德青源二期工程的竣工,牛粪种植双孢菇、养殖蚯蚓等试验示范项目的成功,标志着延庆循环农业开始起步,生态农业特征开始体现。以“三品基地”建设为切入点,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全县上下形成了“围绕核心,提升传统,培育特色,挖掘功能,发展循环,保证安全”的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理念。
(二)加大政府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围绕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重点解决了一批农村水、路、厕、灶等方面的问题。新修乡村道路连接线100多公里,进村路近60公里,完成街坊路硬化43万平米。解决了2.9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农村改厕1.1万户,新建农村公共厕所35个。完成34个村的规划编制和78个村的测绘工作。积极开展营城子、水峪等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实施大石窑、秤沟湾等山区生态搬迁工程。“三起来”工程深入推进,秸杆气化、沼气工程、太阳能灯、节能吊炕等清洁、节能、可再生能源得到广泛利用,新能源示范县建设稳步推进。
(三)坚持生态战略,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取得新突破
进一步完善“村扫、县运、县消纳”的长效运行机制。完成了183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建成村级垃圾房85个,召开了全市环境整治现场会。创建环境优美乡镇10个,建成市县两级绿化村31个,市级生态文明村5个,市级生态优美乡镇3个。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全面启动了北山带、官厅库滨带、龙庆峡下游和妫河沿线四大生态走廊建设工程。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工程通过国家级验收。“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深入人心。
(四)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完善各类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抽调优秀教师充实到乡镇教委和山区中小学任教。改造县医院和永宁、四海、千家店等乡镇卫生院,完成154个村级卫生室的软硬件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2.9%。新建乡镇文化站5个,农村文化大院52个。完成80个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为15个乡镇文化站配备了流动电影放映车及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开展多种形式、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下乡活动近千场。新发展乡村连锁便利店91家。完成各类农民实用技术培训4万人,11823人实现转移就业。农村数字家园、移动农网、村务公开电脑触摸屏、爱农驿站、远程教育站点等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进一步铺开。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五)创新机制体制,农村改革继续深入推进。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综合体制改革,出台了关于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多个指导性文件。全面启动了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切实加强对村级公益事业专项资金、干部固定补贴和办公经费的审计检查力度。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县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组织、制度、服务、管理和市场体系建设日趋完善,271家合作社完成工商注册登记,24885名社员成为法定社员,农民参与生产、市场和经营的组织化程度逐步实现提高。
一年来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果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县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结果,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凝聚合力、奋力开拓的结果,也是各部门、各单位以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一是农民持续稳步增收任务艰巨。作为新农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产业支撑基础还很薄弱,规模的扩张和质量的提高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二是新农村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农村社会事业水平的提高仍需要政府继续加大投入。三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联动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充分确立。四是农村仍然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人民内部矛盾、干群矛盾等引发的群体上访事件仍时有发生。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分析深层次原因,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准确把握当前形势,明确新农村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
一是新农村建设要紧紧围绕“生态文明”战略展开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要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一个新的更高要求。县委、县政府提出并全面实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以来的实践证明,生态文明战略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全面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发展生态经济,精心建设生态城市和大力弘扬生态文化的四大任务,要求我们要把建设生态文明和新农村建设有机融合。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延庆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和结束,新农村建设将会迎来更大的投入和发展空间,我们要牢牢把握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把延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富裕、祥和、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是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城乡统筹的再部署、再认识。近年来,城乡统筹为我县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依然滞后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三农”问题依然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20万农民的富裕和民计民生问题仍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农民出行难、饮水难、看病难、收看广播电视难、上网难等诸多难题虽然大大缓解,但在东部山区依然存在。这些都要求我们要继续创新体制机制,把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有机结合,促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切实按照市农村工作会提出的“突出加强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的部署,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三是落实产业布局指导意见,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
作为生态涵养发展区,我们农业的发展方向就是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今年,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我们制定了《延庆县农业产业布局指导意见》,其目的是通过产业布局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着力开发农业的生产、生态、生活和展示功能,增强延庆农业综合竞争力。会后,这个意见将通过内网发给大家,各乡镇要按照意见要求,抓紧制定本区域的布局调整意见。切实把优化发展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从今年开始,凡是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农业产业项目,也都要围绕着这个意见来组织和策划。
三、2008年新农村建设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
2008年是“十一五”规划期的承上启下之年,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对于全面完成“十一五”计划任务,迎接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三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市县党代会和人代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就业富民为中心、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方向,牢牢把握“生态文明”发展方略,创新机制、体制,坚持点、带、区相结合的原则,加快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县域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体目标是:农业总产值完成16.8亿元,同比增长5%;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95亿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60元,同比增长9%。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完成,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把发展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支撑点,加快结构调整
坚定不移地培育特色产业。按照农业产业布局指导意见的总体规划,坚持点、带、区的原则,针对张山营葡萄,旧县奶牛、康庄蔬菜、四海花卉、大庄科蜂业、千家店中药材和肉鸡等一批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加以重点扶持和鼓励。年内新发展花卉生产面积1500亩,中药材5千亩,葡萄3000亩,新增蜂群3000群。继续巩固和提高“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
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按照提升传统,改善品质、形成特色的原则,推广奶牛优质冷冻精液4.5万支,实施性控精液技术500头,普及谱系登记制度,开展DHI性能测定5000头。新建肉鸡标准化大棚100栋以上,肉鸡出栏1000万只以上。保质保量完成奥运蔬菜供应任务。加快推进万亩葡萄长廊建设项目,着力启动葡萄酒庄产业。完成希森中联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深入挖掘农业休闲功能。把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和造林绿化有机结合,大力营造城市田园景观。启动110国道、八达岭生态旅游、妫河生态走廊和龙庆峡四大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带建设项目。引导农业产业在提供物质产品的同时,生产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满足城市居民在观光、采摘、休闲、体验等方面的不同需求。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把产业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之上。加强组织和协调,把德青源生态养殖园建设成循环农业示范园,进而逐步把张山营镇打造成循环农业示范镇。鼓励建设沼气和生物质集中供气工程。年内新建生物质气化工程5处,大型沼气站2处,在有效解决秸秆成型压块技术的基础上,建设秸秆压块站10个,推广生物质采暖炉1000台,生物质半气化炊事炉4000台。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工程3处,推广牛粪+秸秆栽培双孢菇10万平米、牛粪养殖蚯蚓150亩,秸秆综合利用4万亩。
努力扩张“三品”基地建设。年内完成10个企业和基地的有机食品转换期认证,1万亩玉米绿色食品认证、2000亩玉米有机食品认证以及10个企业和基地的无公害认证。完善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监管机制,执行主要农副产品定期抽检和公布制度。
(二)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着力建设“生态文明”
巩固京西北绿色屏障,打造生态建设精品工程。重点推进四大生态走廊建设。完成妫河生态走廊二期工程7962亩,龙庆峡荒滩综合治理工程5500亩,官厅水库库滨带二期工程1.6万亩和滨河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完成人工造林3.6万亩,封山育林8万亩,全民义务植树52.2万株,创建首都花园式单位10个,全县林木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
改善水环境,构建城乡一体化水务体系。实施县城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启动西湖水体循环二期等工程,切实改善妫河水质。建设雨水收集、雨洪利用工程5处。加大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力度,逐步推广集约化排水治污。完成4条45平方公里的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改善环境质量。启动野鸭湖国家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一期工程。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完成第一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保质保量完成裸露农田治理任务。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监控、指挥和扑救系统建设。实施北京市第十四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力争全年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到78%。
(三)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点,全面提升农村建设水平
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70个村庄体系规划和乡镇域的规划编制报批工作。扎实推进15个“五项工程”整体推进村建设。扩修乡村公路51条,80.9公里。新建和改扩建110辅线应急线、延龙路、松闫路等工程。巩固农村环境整治成果,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部达标,创建首都花园式单位10个,建成20个县级绿色村庄,30个环境优美村和4000户环境卫生文明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
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施20个村10万平米的街坊路硬化工程。解决111个村5.7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21个村改水,1万户改厕和7个市级卫生村建设。健全补贴机制,实现行政村“村村通”公交。建成张山营和旧县2个农村客运场站和70个公交候车亭。新建康庄、张山营两个垃圾收集中转站和100个村级垃圾房。完成4514人的山区搬迁扫尾工作任务,启动新一轮生态富民搬迁工程。新安装太阳能灯3000盏,农村住宅墙体保温改造工程100户。有效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普及“农村数字家园”,完善“延庆苹果网”,给农民创造更多的与外界沟通的机会;提高“移动农网”的使用效率,切实解决农村信息化最后1公里问题;整合“三电合一”项目,筹划开通“延庆农民专业合作社网”。及时有效地做好农村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数据维护和更新工作。
(四)把完善社会事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切实解决民计民生问题。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建成第七中学并投入使用,完成体育运动学校搬迁、第八中学配套设施建设和四海小学改扩建工程,启动永宁中学“人大附中延庆分校”建设。完善大榆树、刘斌堡、永宁、旧县四个中心幼儿园和西屯早教中心建设。完成13所农村中小学优质校建设工程。继续组织县城教师和大学生到农村支教。提高山区教师师资待遇,改善工作生活条件。
提高农村公共卫生事业水平。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进度。完善6个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落实乡村医生、村卫生室管理制度。加大补贴力度,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零差价药品要覆盖农村所有居民。加大对农村涉药单位的抽检力度,开展“三品一械”万人普法知识活动,提高人民健康意识和水平。
不断繁荣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新建和改善30个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新建5个乡镇图书室,3个图书配送点。为城镇办事处和15个乡镇配备文化广场所需设备。农村行政村通邮率达到100%。为农村配备健身器材30套,农村健身设施普及率达到90%以上。开展公益群众文化活动1200场以上,电影下乡6000场以上,不断提高农村文化生活品质。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严格落实每人每月200元的养老保障待遇。解决110户农村优抚对象和低保对象的房屋修缮问题。继续实施“助老慈善医疗卡”救助制度。扩大残疾人集中就业,为100名贫困残疾人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继续资助考上高等院校的低保特困家庭子女上学。完善优抚安臵保障体系。
(五)把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着眼点,加快培育新型农民
大力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结合“科技入户”、“农民田间学校”等各类培训工程的开展,重点培训一批种养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加快构建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发展城乡一体化的中等职业教育。完成各类农民实用技术培训4万人次。
深化农民就业和创业培训。组织和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向城镇、向农村公益性就业岗位有序流动。完善市、县、乡镇、村四级就业服务体系。支持农民依托不同资源优势开展自主创业。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1万人次,帮助5000人实现转移就业。落实农村劳动力县域外就业交通费补贴政策。积极探索农村就业困难人员援助机制,广泛开展农民素质教育培训。针对政策法规、权益保护、诚实守信、生态环保意识以及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开展大规模的培训、学习活动,全方位提高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素质。切实加强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启动扫除青壮年文盲工程。
(六)把加快改革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动力点,推进机制体制创新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做好确权确利后续完善工作。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有序流转。积极稳妥推进乡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探索集体经济新的有效实现形式。探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加大村级公益事业专项补助资金的监督管理力度,开展农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努力探索信贷支农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三信”工程,健全农村小额信贷体系。建立农业贷款绿色通道,总结阔利达、五丰肉牛专业合作社的成功经验,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协调合作,解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贷款难问题。
大力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理顺运营机制,壮大经济实力。鼓励通过合作社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和银农合作;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承担相关农业项目,引进新品种、新技术;鼓励合作社聘用、引进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采取兼并、联合等不同形式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加强县乡两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合作社负责人和经营管理人员素质。
(七)把统筹协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点,形成全社会建设新农村的合力
统筹项目管理。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巩固和完善部门联动机制,提高资源、项目、资金、技术的统筹力度。发改委、农委、财政局、科委等项目综合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和整合作用,努力提高项目包装策划水平。
统筹政策支持。在严格落实各级政府支持新农村建设补贴和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资金、政策的支持方向。今年我们就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又延续和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奖励政策,各乡镇回去以后要加强宣传,在落实政策的同时,一定要和本区域产业特色充分对接,按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的原则,集成资金,切实形成一批精品样板工程。统筹社会力量。吸引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新农村建设是目前我们在推进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症结问题。近两年,我们的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驻村指导队以及县直单位包村联系户等形式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指导作用,但其它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氛围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下一步我们要深入研究和探讨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的配套政策,引导社会各方面的资金、人才、智力、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各类资源有序向农村倾斜和流动,营造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八)把加强组织领导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点,建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切实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要以“重中之重”的认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统一全县思想。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县各部门、各乡镇都要更加自觉、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来,时刻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树立统一领导,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大局意识。切实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
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考核评估体系。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成果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建设重点,从经济建设、村庄建设、社会事业、村级民主政治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等方面,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估体系,从指标的角度,对新农村建设的成果进行全面和客观的评价,从而达到总结经验、汲取不足、整体推进、确保实效的目的。
突出重点加强基础性工作。全县各部门、各单位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站在改革发展的角度,研究和谋划一些事关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针对当前我县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不均衡,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滞后等方面,切实解决一批农民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就今年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我们又形成了100项折子工程,其目的是力争在建设生态涵养发展区,发展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各单位,各乡镇会后要按照折子工程的要求,抓紧对接,切实把工程安排还、落实好、完成好。
同志们,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确保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实现延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一年。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统一思想,扎实工作,进一步坚持生态文明战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加快推进延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继续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在2008年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8年3月11日)同志们:
全县农村工作会议,是在县委十五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县人代会、县政协会和县政府十六届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之后,经县委、县政府认真研究而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连续两年来召开这样高规格、大规模的农村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全力改善民生的工作理念。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中省市三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形势,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充分调动全县上下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全力促进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县纪委张书记对今年全县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行了安排,讲的很具体,很全面,思路清、任务实,符合实际,措施得力。同时,县委、县政府还拿出近27万元,大张旗鼓地表彰了2007年度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最后,县委刘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从农村工作重点、强化领导责任、狠抓工作落实、抓好队伍建设、保持廉洁自律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我们认真做好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会后,各乡镇、各部门务必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下面,结合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我再讲五个方面的意见:
一、围绕项目带动,紧跟政策导向,在争取扶持上求得新成效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大家普遍感受到,这一时期是“三农”工作力度最大、农业农村发展最快、农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农业农村持续发展的大好形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多种力量合力推动的结果,但政策好是根本因素。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连续第5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 “三个明显高于”、“三个调整”、“三个继续加大”、“三个提高”和“三个大幅度”的强农惠农政策。在“三个明显高于”的政策带动下,今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在去年4318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1000亿元以上,全国平均每个县达到2.64亿元。投资重点在五个方面给予支持:一是大幅度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补贴资金,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二是着力支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六小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和重大林业工程建设;三是大力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医疗卫生、农村文化以及农村社会保障等事业发展;四是支持抗灾救灾和扶贫开发,重点支持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五是支持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清理化解农村“普九”债务、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奖补等试点工作。同时,今年省上提出了实施“民生八大工程”,很多项目也都涉及到农业和农村工作方面。可以讲,中省这些政策导向明确、措施具体、含金量高、操作性强、惠及面广。各乡镇、各部门务必要研究政策精神,明确政策内容,细化工作措施,不等不靠地开展工作,千方百计地争取资金,不折不扣地落实政策,出更多强化农业基础的实招,办更多强农惠农的实事,确保把政策带来的真金白银实实在在地送到群众手中。当前,要具体研究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策衔接问题。要围绕今年投资政策,把与省市对接工作做细做深,把工作重心放在与上级各部门、各业务科室的衔接上,围绕项目信息变动,及时调整工作策略,牢牢把握项目工作主动权,把凡是有政策的、能争取到的、该争取到的资金和项目,一个不少的争取回来,使我县尽可能多的项目挤进中省市投资大盘子。二是联动配合问题。农口资金项目往往涉及多个部门,需要相互密切配合、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在项目、资金争取上,全县上下一定要树立大局意识、机遇意识,有些项目本部门掌握信息,但享受不上政策的,要主动提供给相关部门,并及时汇报县上的相关分管领导,全力协调争取。三是项目整合问题。农口项目捆绑实施,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具体要求,也是多年来发挥农口项目建设成效的有力举措。要继续按照“分头争取、政府统筹、集中使用”的原则,把项目、资金集中到县上确定的重点工作上来,集中财力办大事、办急事,下功夫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项目建设问题。对列入全县39个重点项目中的农业类项目,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负起责任,明确要求,排定时限,合力建设,突出抓进度、抓质量、抓效益,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对向全县人民郑重承诺20件城乡实事项目,各责任部门和乡镇务必要高度重视,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定期向县委、县政府包抓领导汇报进展情况,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切实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向全县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围绕结构调整,紧盯主攻方向,在产业发展上求得新成效
按照县委提出的“农村工作突出抓产业”的总体要求,今年农村产业的发展要在突出特色、提升质量、增加效益上下功夫,在提高特色农业发展的层次和规模上上台阶。一要扩张规模,做大基地。在粮油生产上,我们近年来的总产始终保持在23万吨左右,处于较高水平,但粮食安全问题是关乎民生的根本问题,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松懈。当前,正值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农业部门及各乡镇要立足粮食增产增收,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服务,确保今年夏粮全面丰收。在畜牧产业上,我们目前传统的分户散养模式占的比例还比较大,养殖成本相对较高,商品量不足。在今后的发展方向上,要重点培育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建立以标准化养殖小区为带动、辐射千家万户的规模化养殖模式。在菜果产业上,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围绕市场需求调结构、上产业、扩规模,大力推广“一村一品”种植模式,加快发展苹果、鲜桃、大葱等优质农产品基地,高质量建设一批专业乡、专业村。去年以来,苹果等果品价格持续攀升,塬区很多群众已经切实感受到了发展主导产业带来的实惠和好处,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要求扶持产业发展的愿望也非常强烈,特别是在县“两会”期间,许多代表和委员都谈到了加强主导产业扶持这一问题,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已经做了安排,正在着手制订扶持菜果畜等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和政策倾斜。财政、农业、蔬果等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要结合实际,很好地研究并拿出切实可行的意见,积极抓好实施。二要推广科技,做优品质。要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重点培训种养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领办人等,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和创业能力。要继续实施“良种工程”,加速引进菜果畜新优品种,提高农产品品质。要切实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园等示范园区建设,把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制引进到园区,使其成为我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典范和示范带动的窗口。三要打造品牌,做强市场。树立品牌意识,是提升我县粮、菜、果、畜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的关键。我县在蔬菜、果品等产业发展方面有一批传统的品牌,在外颇具影响,如鸡腿葱、鸡心黄柿子等,但近年来挖掘不够、开发不够、规模不大。相关职能部门及乡镇要认真反思,切实把打造品牌放在产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选择一些有规模、有市场的农产品,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产品认证和商标注册。特别是一村一品发展的重点乡镇要切实加强流通市场、检验检测和信息服务等设施建设,强化服务功能,拓展经营领域,扩大辐射范围,促进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模化,提升“一村一品”的发展水平。同时,在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经纪人队伍的作用,拓展产品销路,扩大市场份额,搞好产品流通,让三原的优质农产品走进城市的千家万户,不断增加农民群众收入。
三、围绕新农村建设,紧扣基础配套,在典型示范上求得新成效
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今年要进一步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加大投入,强化措施,扎实推进。一要突出设施配套。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投资”的原则,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继续加大投入,加快通村公路建设,积极实施农村饮改水、村庄道路硬化、农村信息入户等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引导群众投工投劳参与村庄整治,建立村庄环境卫生保洁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特别要强调的是,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专项治理工作非常重要,目前乡镇重视还不够,脏乱差现象还比较严重,省市领导在以往来三原调研检查工作中,多次提出了明确的改进要求,希望各乡镇在抓好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务必要把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同步安排,两手齐抓,抓出成效。要注重培养和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经常抓、抓经常,确保今年在全县建成一批对外有影响、对内有示范的新典型。二要突出机制配套。当前,中省市对农村综合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按照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来之不易的成果。在此基础上,要积极探索和推广以奖代补、差别奖励、物资奖励和资金奖励的措施和办法,完善县直部门和社会力量帮扶帮建新农村的长效机制,为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三要突出服务配套。大力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室等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文化公共服务能力。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营造文明向上的新风尚。要大力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在有条件的乡镇探索建立集文化室、警务室、医务室以及“两委”班子活动场所等为一体的农村便民服务中心,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四、围绕招商引资,紧贴关键领域,在企业引建上求得新成效
近年来,随着我县坚持不懈地抓招商、引企业,以食品生产、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龙头企业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全县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带动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6个,吸纳农户6600多户,有力地带动了全县农业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我们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引进的杭州娃哈哈、河南白象等知名企业,在拉动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等方面成效明显,作用突出。从实践的经验来看,
第二篇:农业农村讲话
农业农村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刚才,市委副书记马四清同志作了很好的工作报告,这个报告总结了去年农业、农村工作情况,分析了当前农业、农村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贯彻落实的措施,讲的非常到位,也非常具体,我完全同意。希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的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强调几点意见。一、认清形势
认清形势是统一思想认识的首要前提。目前,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全党上下、举国上下关注的热点问题,已经成为全国“两会”期间讨论的重点议题,也是上至中央、下至乡村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家知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我国的大头,农民是奔小康的主体,无论在全国还是我市都概莫能外。我市48万人口有42万在农村,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板块,农业、农村和农民始终是牵动改革、稳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始终是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国家兴亡、民族振兴的问题。特别是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所谓新的机遇,我建议大家好好学习一下中央一号文件,晋城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张少农书记、李雁红市长、杨森林副书记的讲话,学习省政府出台的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八项政策,就可以从中领会到新机遇的深刻内涵。为什么前几年自上而下讨论的是粮食多了怎么办?而现在关注的热门话题是如何加快粮食生产?两个话题大相径庭,这说明粮食问题、农业问题再次成为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从高平一个市市情来看,还是从全国的国情来看,都是如此。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粮食市场的波动必将对国内粮食市场带来很大的影响。这就是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这是一个大背景。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在我国农村改革初期,中共中央连续5年(1982-1986)以一号文件形式,下发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启动了农村改革,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我们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上23的人口。当时,自上而下切实有一部分人被暂时的丰收盛景迷惑得沾沾自喜,所以,我国曾经发表过《中国粮食问题白皮书》。即使美国的战略专家曾经提出《中国威胁论》,其核心就是《谁来养活21世纪的中国》,仍然没有引起我们应有的警觉。然而,随着连年的“谷贱伤农”和大规模的“圈地”运动,直接导致粮食生产的锐减,粮食和农业生产不得不再次提上全党和全国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可以说,至今仍然找到农民增收和解决中国农业问题的最根本的途径。特别是城市改革启动之后,三中全会以来,农副产品涨价,家庭联产承包等改革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和好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被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所冲淡,城乡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在“五个统筹”当中,首先提出了城乡统筹。在《资本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在整个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好这个矛盾,世界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经历过的整个积累问题,在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仍然会发生。这个积累就是财富向一极积累,贫困向另一极积累,财富和贫困两个积累就导致社会不稳,这就是“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哲理思想的具体体现。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农业既面临着加速发展、向现代化推进的新机遇,也面临着历史、体制、政策、自然多方面的挑战。因此“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三句话还应该加上“无科不兴”,没有科技农业兴旺不起来,中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从现在新的形势条件看,我们必须把农业、农村、农民放在更大背景下进行思考。认清形势,这就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站在科学发展、统筹城乡的高度,来谋划农业、农村工作。
二、提高认识
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党一贯的重要战略思想。在我国农村改革初期,中共中央连续5年(1982-1986)以一号文件形式,下发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就是常说的5个一号文件。这5个一号文件,对顺应和指导农村改革,确立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地位,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给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时隔18年,也就是2004年1月,中央又以一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专门下发以农民增收为主题的文件,这在建国以来还是第一次。这个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保障农业生产者的经济利益放在首位,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充分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着力解决农村、农业、农民与整个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的问题,致力于奠定和强化“三农”的基础地位;充分体现了为民谋利的政绩观,采取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文件从粮食生产、产业化经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含金量高、针对性强,核心就是积极运用金融、税收、贴息、补助等多种经济杠杆,支持、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因此,所谓提高认识,解决认识问题就是要认真学习和研读中央一号文件,不仅是在字面上读懂,而且要在含义上深刻领会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和寻求促进农民增收的渠道和办法,同时要把党的政策宣传贯彻到田间地头,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成为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的强大动力。
从我市去年的情况来看,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29元,比上年增长8.36,增幅为近六年来最好水平,但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270元相比,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2:1,绝对额相差3341元;城乡消费水平也极不平衡,2003年城乡消费之比达到4:1。因此,从“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看,农村仍然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农业仍然是一个十分弱质的产业,农民看起来是一个特别大的群体,由于其组织化程度比较低、文化程度比较低,所以仍然是一个特别弱势的群体。突出表现是:农业和农村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投入、生产条件等障碍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特色规模优势不明显,农业产业化水平比较低,农产品质检体系不够健全,缺乏在市场上叫得亮、打得响的农业品牌,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对农产品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要求;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小城镇建设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仅2003年全市约有5万多富余农民难于就业或充分就业;农民的小康生活水平还比较低,地区与地区、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差别比较大,特别是农村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落后于城市的问题比较突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低,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问题还时有发生,农村社会治安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仍然是制约和影响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最根本、最基础的问题;因此,可以说,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坚强,事业兴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应引起乡镇党委、市直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要选好人,配强班子,培训提高指导基层干部开展工作,并注意解决好农村基层老干部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以鼓励现任村干部的工作热情,保持当地经济连续性的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专题进行研究,这个问题确实是影响我们发展的最根本、最核心、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问题。同时,在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还面临着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双重压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双重挑战、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双重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给双重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社会事业双重任务等六大严峻形势。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面对这些困难和压力、面对目前的严峻形势,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必须把思想统一到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上来,充分认识认真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深刻理解新阶段“三农”问题的内涵和特征,对“三农”工作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感情上加深,投入上倾斜,行动上落实;必须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和以城带农、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观念,站在全市看“三农”,跳出“三农”看“三农”,立足统筹抓“三农”,坚持“内外抓、重点抓、综合抓”,真正把“三农”工作纳入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之中,统筹考虑安排,形成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协调发展的良性局面;必须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身怀爱民之情,善谋兴农之业,多办利民之事,扎扎实实地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三、突出重点
农业、农村工作这么多,重点是什么?重点是农民,目标是小康,核心是增收。增收是整个小康建设过程中具有基础和核心地位。增收必须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农村看农村,用工业的思维来抓农业。第一,要想奔小康,先得保口粮。因为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第一件大事,在保证口粮的前提下,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多样化、经济化。因为商品作为物与物的交换,是剩余产品的交换,要保粮必须保地,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树立保粮、保地就是保命的观念。第二,要想奔小康,就得办工厂。必须结合高平的市情,围绕六大基地建设做文章。同时,要通过农村地面企业改制,加快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让农民从工业的收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解决更多的就业。真正解决农民增收必须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加快工业化的进程。我算过一笔帐,我市共有乡村煤矿150余家,按每矿可安排剩余劳动力200人计算?全市可安排剩余劳动力3万人。如果按安排能力的70人年均工资收入8000元计算,共可获得劳务收入1.6亿元,平均到全市42万农业人口,人均360元。这仅仅是从煤矿一条增收渠道上讲。但我市实际情况是,由于用工观念的种种因素的影响,矿工的劳务收入往往大半流入异地,以去年为例,全年的劳动工资总量是2.6-3亿元,其中一半的收入是被外来人员挣去。这就需要我们组织好劳动力的统筹,富裕乡村农民不愿当采煤工,可以组织贫困乡村的农民工进行劳务输出。第三,要想奔小康,先得进市场。这个市场是指高平市内和市外、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不仅是劳务市场,包括其他各类专业市场。今年,城建、工商部门要着手建立风味餐饮、建材、副食、蔬菜等各类高标准的大型专业市场,为更多农民提供进入市场就业机会。第四,要想奔小康,必须搞种养。除种粮之外,还要发展蔬菜、育苗、花卉等经济作物;种养的重点是养殖业,而养殖业的重点是养猪,今年在河西建立标准化的大型种猪、仔猪繁育基地,政府要用500万元贴息的方式,大力扶持发展一批3-5万头养猪小区,连续滚动3-5年时间把高平建成百万头生猪基地,同时,还要发展养牛、羊等特种养殖。第五,要想奔小康,必须大开放。我们不能关起门来搞小康,也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这里的开放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一是组织百名小康村支书,分三步走出去开阔眼界,首先在晋城范围内看小康建设的典型,其次在省内看,第三走出省在全国看。二是走出去跑资金、引项目。今年采取一条措施就是鼓励千方百计争资金、争项目,谁家争的多,市里配的多、年终奖的多。第六,要想奔小康,就得精选将。今年要在全市选出100名组织部门掌握的支部书记,再从中选取10个村,建设政治坚强,经济富强的“双强”村。
四、把握政策
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省政府的八项政策,农口各单位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出台《高平市加快、加强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意见》,这个意见的含金量要高、针对性要强,在全市切实能够兴起一种奔小康的热潮、办工厂的热潮、进市场的热潮、搞种养的热潮,这需要有两个保证:一是有开放的观念,二是有坚强的干部。在政策方面首先要求各级干部要认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有关农业、农村方面的政策法规,学习政策、熟悉政策、掌握政策、运用政策,才能实现政策效益的最大化。
五、加强领导
要把“三农”工作确实摆上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强化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市委、政府每季度要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和研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每次要有农村工作领导组进行汇报,要提前调查、列出专题。要强化农村工作办公室建设,农业局要承担起负责协调农口各单位的职能,成为市委、市政府指导农村和农业工作的工作部,成为市委、市政府研究农村政策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参谋部,成为直接指挥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前线指挥部。农口各单位要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农业局要负起协调责任,一是抓好村级财务改革工作,抓好“村帐乡管”“矿帐村整”试点工作,大力推进村务公开。二是抓好农村科技队伍建设,特别要抓好农村中介组织的发展。林业局今年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在按照林业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基础上,选择有利地方建设自己的苗圃基地。水利局今年工作的重点是丹河源头引水、杜寨水库除险,以及煤矿的废水的集中利用。畜牧中心的重点要抓好种猪、仔猪繁育基地的建设,组建高平市养殖协会。农机中心重点是在解决秸杆粉碎上做文章,防止焚烧秸杆。土地局的重点既要保证我市调整产业结构的土地供应,又要使我市成为土地法规的遵纪守法市。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要组建“三农”工作队,从四大班子到基层单位要抽出专人组成500人的队伍,真正负起帮扶之责。
六、讲究方法
现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经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三农”工作,也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推行联产承包责任时期,现在的“三农”已经有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内涵。所以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乡镇党委书记要学会抓协调、搞统筹;二是要学会抓典型、树样板,以点带面,推动全盘;三是抓重点、攻难点,重点和难点就是目前在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在改革中遇到的新矛盾,在新阶段遇到的新课题,希望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要学会攻难克坚,不求一时小利,要着眼长远,要用正确的政绩观来保证科学的发展观的实现。四是抓骨干。首先要抓乡村班子的自身建设,第二抓支、村两委班子的两个“一把手”;第三抓乡村企业班子建设;第四抓科技兴农的带头人。
同志们,总而言之,今天的会议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后首先要把今天的会议精神认认真真地消化好,并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拿出结合当地实际的具体方案,之后一步一步地进行认真实施,应该说中国农业的春天就来了,大家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努力开创我市“三农”工作的新局面,通过我们的辛勤劳动给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三篇:在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领导讲话
在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领导讲话: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央、自治区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去年的工作,统筹安排部署今年的“三农”工作任务,动员我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奋力开创我县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刚才,会
议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部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印发了《枸杞产业发展安排意见》等五个涉及农、林、枸杞、水利、畜牧的专业性文件,对全县的农业农村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针对性、操作性都很强。后面,张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做好全县农业农村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困难矛盾多、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也是我县“三农”工作战胜困难、逆势而上、大步前进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面对持续干旱的严峻形势,面对农产品市场波动变化的不利影响,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在区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苦干实干,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成效显著,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县喜获“全区黄河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竞赛二等奖”、“全区农业产业大县二等奖”、“农民增收先进集体”、“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先进单位”、“畜牧工作先进县”以及“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等多项奖励。奖项之多,分量之重,较之往年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可以说,过去的一年,是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跨越的一年,是硕果累累、令人欣慰的一年,是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年!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粮食总产再创新纪录。我们以开展粮食创高产活动为抓手,强化农田基本建设和科技进步两大手段,积极推进耕作制度改革,调整结构、优化品种、主攻单产,粮食总产量达1.9亿公斤,增长3.8%,实现连续六年增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新突破,迈上了新台阶。
二是农民收入再上新台阶。县委、政府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开辟增收渠道,想方设法挖掘增收潜力,着力发挥特色优势产业、劳务产业、惠农政策保增收的主渠道作用,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18元,增长11.4%,远远高出年初7%的预期目标,增幅位列全区各市县第2位,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令人鼓舞。
三是特色产业迈出新步伐。新增枸杞3.6万亩、红枣4.6万亩、苹果3.3万亩、种植硒砂瓜35万亩,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宁枸杞”荣膺中国驰名商标,并被评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地理标志;生物环保养猪技术破解了疫病防治、环境污染、产品质量等难题,引领了畜牧业的技术转型和升级;万亩供港蔬菜集约土地、规模经营,开创了中宁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中宁圆枣”喜获原产地证明商标,1.8万吨苹果首次打入尼泊尔、印度等南亚市场;硒砂瓜丰产俏销,部分山区农民群众拔掉穷根、圆了建房购车梦。特色产业呈现出规模迅速扩大、质量不断提升、效益逐步显现的良好态势。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升级工程,培育新增自治区级龙头企业8家、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17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4个,特色经济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四是农村民生有了新改善。去年共筹资投劳6000余万元,砌护渠道180公里,改善灌排面积8万亩,改造中低产田5.9万亩,投入之多、规模之大前所未有。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1.2万亩,建成太平、金沙等“塞上农民新居”示范点8个1587户,改造整治刘桥、铁渠等旧庄点20个3015户,硬化巷道10万多平方米,新修农村公路85公里,城乡环境明显改善。撒不拉滩、打麦水、马家塘、红梧山4个生态移民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新建移民住房1625套,配套建成设施拱棚、养殖圈舍3136座,累计搬迁移民14732人。免费发放卫星接收设施,使全县3900多户偏远乡村的群众收看到50多套广电节目,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走在了全区前列。免费为全县4.9万名45岁以上农民、农村已婚妇女和准婚青年提供体检服务。针对上半年的严峻旱情,为困难弱势群体拉水抗旱、送粮解困,全年用于救灾救助、扶弱济困方面的资金达3000多万元。是农村民生事业投入最多的一年,也是广大农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
五是农村改革取得新进展。积极探索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原则,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流转农村土地3.4万亩。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发展村级互助资金项目村13个,发放贷款330余万元。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农村担保机制,组建成立石空农村资金物流调剂股份公司等新型农
第四篇: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
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
这次农业农村工作会是春节过后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第一个专业会。为了开好这次会议,春节收假之后德伟县长带领各乡镇党委书记和部分农口部门单位的负责同志,外出考察学习了志丹、安塞、XX区、富平、泾阳和三原农业产业开发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刚才,吴宗凯同志就林业工作做了专题发言,养殖、棚栽、林果三位产业示范户代表对自己发展产业做了经验交流,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德伟县长就去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对今年工作做了安排部署,讲得很全面、很具体、很到位,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第一,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从强县富民的战略高度把握“三农”工作 “三农”工作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事关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央对农村工作高度重视,从2004年开始,已连续下发12个一号文件推进“三农”工作。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发展主题落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上,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习总书记年前在陕西视察时也强调过,任何时候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我们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必须始终地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坚定不移地牢牢抓在手上,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具体到吴起的工作实际来讲,抓好农业农村工作,是事关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是事关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一)抓好“三农”工作,事关转型发展重大战略实施。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县也将进入一个非常困难的发展时期。面对新的形势,目前县委、县政府最大考验就是加快结构调整,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把转型的目标定位了四个层面,一是经济强,二是百姓富,三是环境美,四是社会文明程度高。当前从我县经济转型的实际来看,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把农村主导产业培育上去,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为新型农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提供有力支撑,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发展转型,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抓好“三农”工作,事关全面小康全局目标实现。
习总书记讲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县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县份,一直以来产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缓慢,是制约经济协调发展的一条短腿。尽管去年我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358元,但是贫困面还很宽、贫富差距较大,如果和南部洛川、XX县这几个县区相比差距更大,我们的财政收入是人家的10多倍,但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及人家的一半,而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去年我县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3198元,二者的比例为1:3.1,今年随着公车补贴、社会化养老等干部工资改革调整,差距还将进一步拉大。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扭转,解决好这一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将是一句空话。
(三)抓好“三农”工作,事关百姓福祉和吴起长远发展。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立地条件差,耕地面积少,自然灾害频繁,发展农业的自身条件比较差。特别是近年来受石油产业的冲击,群众在发展农业产业上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三农”工作的整体成效不是很明显,大多数群众的生活过得还不是很富裕,有的甚至还十分贫穷。在当前财力较好的条件下,如果我们不能抓住这一有利机遇,教育引导和帮助扶持农民把产业培育上去,不仅无法向上级组织交待,更无法向吴起的老百姓交待。因此,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同志,对此必须要有深刻的认识,一定要立足当前我县“三农”工作的实际,特别是产业发展的实情,切实坚定抓好“三农”的信心和决心,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投入到抓“三农”工作上来,进一步理清思路,加强领导,鼓足干劲,真抓实干,力争在3—5年内取得实质性突破。第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努力开创我县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关于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德伟同志刚才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这里,我强调一下产业建设、基础设施、技术培训、扶贫开发几项重点工作。
(一)围绕农民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建设。吴起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县区,多业并举,产业扶持力度大,园区建设充分带动,但是近年来发展产业基本都是靠政策补助推动,致使农民对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性和进取精神。今后在产业发展方面,走“县上给政策、乡上抓引导、村上树特色、党员搞示范、农民自行干”的路子,今年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不再搞行政命令,鼓励农民“跳起来摘桃子”,对凡是搞产业的农户要及时足额兑付奖补资金,不受发展数量限制,实行上不封顶。同时,今年年初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充分调研论证,进一步修订了政策扶持办法,确立了“稳粮、兴果、强畜、扩菜”的发展思路,希望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唱好拿手戏、打好优势仗。在种植业上,我县目前耕地面积少,每家农户平均种几亩地,很难形成产业,留不住农民,大多外出务工,土地撂荒现象严重。要鼓励通过流转方式把土地租给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或合作社,推进规模化种植。五谷城、周湾、长城等北部乡镇要积极引导,推进地膜玉米、马铃薯、小杂粮基地化种植,示范带动全县种植业发展。在林果业上,首先要巩固好退耕还林成果,继续抓好造林绿化。要通过建立苗木销售网页推进网上销售,组建队伍外出叩门销售,以及项目推销等方式,帮助群众解决苗木销售难的问题。加大封禁管护力度,严厉打击偷牧、夜牧行为,确保林草资源安全。其次要积极学习借鉴志丹、XX区先进经验,抓住“省级苹果基地县”建设机遇,将山地苹果和水楸子作为主打树种,采取“部门指导、乡镇组织、村组实施、农户自建、年终验收、兑现政策”的方式,在北部乡镇试点推广、南部乡镇片带推进,果业中心要尽快出台《果业发展实施方案》,做好规划、苗木联系工作,监察、采购中心等有关部门要配合做好苗木考察,吴起镇、白豹、长官庙等乡镇要及早做好地块落实工作,确保既定3万亩建园指标按期完成。在棚栽业上,今年县上不再定任务、下指标,搞新棚建设,重点抓好建成棚的管理利用,积极引导农户自主经营,大棚设施优先向土地流出的农户承包,鼓励农户与大户联合经营,由大户统一经营管理,农户在自己的土地上打工。蔬菜中心要按照“承包到户、建档到棚”的要求,建立专门的大棚生产管理档案,实行“一棚一卡”动态式登记管理,对每一棚的生产计划、种植进度、经营农户等情况记录在案,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避免因经营不善出现亏损空棚现象,挫伤农户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今后,新建日光温室和大棚,尽量向园区和庭院靠近,共享基础设施,减少投资成本,承接辐射带动,形成联片效应。在草畜业上,继续走“小群体、大规模、广覆盖”的路子,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养殖小户。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一些引导性的措施,对自愿从事养殖的群众,只要联户养殖的规模达到300只以上,都可以享受县上的扶持政策。群众养殖积极性高的村组,只要达到千只以上规模的小区,县上将配套路、水、电、圈、饲草加工设备等设施,积极扶持产业发展。
(二)完善配套设施,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今年由于县上财力有限,除争取上级投资外,县财政列支1亿元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其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也就是4000万元左右的样子,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一是围绕园区抓配套。农业、蔬菜部门要围绕农业示范园区搞好水电路、仓储、冷库等配套设施建设,该维修的维修、该加固的加固、该新建的新建,切实增强园区功能,提高承载能力。特别是对申报的周湾、庙沟两个园区,要优先配套完善,年内顺利通过验收。二是围绕水利抓建设。水务部门要高起点建设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水利项目,重点抓好城乡居民安全饮水、大吉沟流域治理、15座坝系工程建设、2万亩农田水利建设,国土部门要抓好5000亩治沟造地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三是围绕生态抓项目。林业部门要在积极争取沙化土地封禁治理项目的同时,严格按照《绿化造林方案》,认真实施好公路沿线、村庄等重点部位绿化工程,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
(三)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农民职业技能。现代农业要发展,科学技术是关键。近年来,通过建设示范基地、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等有效措施,全县农业科技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由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人才短缺,农业现代化总体水平依然不高。因此,今年将采取外引与内培的方式,成立农业技术服务队伍,开展送技术下乡活动,着力解决这一短板。外引,就是从上面专业机构或外地聘请专家、能人与我县技术人员结对,实行技术联姻,深入乡镇村组、基层一线包村联户指导。内培,就是加大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力度,对于在家从事产业经营的农民,要积极依托农民文化技术学校,鼓励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骨干人才等“土专家”,采取现身说教、现场指导、现场示范等形式,广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引导,增强产业技能和管理能力,努力使农户在产业上实现与外出务工相当甚至更高的收入,真正让农村能够留住农民、农业能够致富农民、农民能够安心务农。
(四)搞好扶贫开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去年省委专门下发文件,提出了全省脱贫的任务和时限,明确我县2015年要率先实现整体脱贫,但根据目前情况看,全县仍然还有9000多人处在脱贫线上,要实现整体脱贫目标,任务异常艰巨。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得想真办法、出硬措施,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确保取得实质性突破。一是做好扶贫项目争取工作。今年国家将在革命老区扶贫建设上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扶贫、农口部门和各乡镇要抢抓机遇,积极对接,主动作为,及早行动,认真做好扶贫项目策划、包装和争取工作。二是抓好避灾移民搬迁工程。扶贫部门要尽快做好涉及3853户13500人避灾移民搬迁工程的选址、规划和前期手续办理,确保按计划推进,决不能影响年终综合考核。三是搞好低收入村包扶工作。要扎实推进百名领导干部包扶低收入村扶贫和驻村联户扶贫,各包村领导干部最近要抽出时间,尽快深入包扶村组,沉下身子,融入群众,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方式,认真帮助包扶村修订产业规划、制定扶贫计划,一步一步推进实施,决不能像过去派个副职到村上转几圈,给村上协调点资金,就算了事。四是抓好世行项目建设。今年是实施世行项目的最后一年,扶贫部门要对照标准要求做好自查工作,各乡镇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认真实施好项目尾留工程,做好拾遗补缺和档案资料完善工作,确保顺利通过验收。五是严格措施,确保规范操作。第一,要推进涉农项目捆绑实施,坚持“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由德伟县长负责,各农口部门实施,对避灾移民搬迁、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治沟造地和农田水利建设等关联度高的项目实行捆绑推进。其次,强化组织验收,今年要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财政、监察、农业等相关部门和乡镇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产业验收领导小组,推行“运动员”和“裁判员”分离,年终严格按照政策标准进行验收。第三,严格政策兑付,强化事中检查,实行动态考核,特别是在养殖业上,实行分阶段督查考核,定期组织验收,严防少数人投机钻空、弄虚作假,套取产业补助资金。
第三,转变作风,强化督查,确保“三农”各项工作任务得到全面落实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农业农村工作各项目标已明确,任务已下达,能否取得实效,关键是靠在座大家抓好落实。
一是要在加强领导中推动落实。农业生产的节令性很强,误了农时,就影响大局。今年节气来的较早,春节前已立春,惊蛰也过去了两三天,农动马上就能开始。各乡镇、农口部门要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领导配合抓,确保抓“三农”工作精力不转移、劲头不减弱、工作不松懈。县直各部门要把支持、服务“三农”工作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用心研究,用心谋划,用心推动,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保各项决策部署有效贯彻落实。
二要在夯实责任中推动落实。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全县农业农村工作部署,细化量化目标,逐层分解任务,做到责任落实到领导、任务落实到人头、计划落实到地块。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增强基层组织推动发展、管理社会、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能力。宣传、广电部门要加大“三农”工作宣传力度,着力营造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三农”工作的浓厚氛围。
三要在督查问效中推动落实。任何工作,抓而不实等于不抓,抓而不紧等于没抓,抓抓停停等于白抓。各乡镇、各部门要继续发扬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真正把会议上说的、文件上写的、方案上定的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农民群众得到最大实惠。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考核办要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督查考核,定期不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及时通报进展情况。同时,坚持把考核结果作为各乡镇、各部门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工作水平、政绩优劣的一条重要标准,严格兑现奖惩。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为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全镇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讲话(范文)
刘旺军同志
在全镇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从兵镇长对当前农村财务管理、资金收缴、苗木管护、秸秆焚烧和防汛抗旱等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讲的很全面,也很到位,请大家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结合几项重点工作,就做好今后的农业农村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真真切切地认识到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去年,是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质量效益较好的一年。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全镇农业和农村工作,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城乡统筹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目前情况看,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布置的工作基本都能够推进得力、落实到位,农口条线的同志工作非常辛苦,工作也得到党委政府的肯定。但客观审视当前我镇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形势,可以说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从政策机遇上来看,一是中央和省市区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减。二是对我镇农业园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重点更加突出。三是对规模和层次的要求更高,流转土地、项目推进、科技含量都是强势督查推进。特别是近期发生的农产品市场问
题,中央和国务院反映非常迅速,应该说当前从上到下,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政策支持达到了空前。
从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上来看,一是抓了多年的农业产业化,目前还处在初始化阶段,产业化程度不高。二是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不多。目前看,三大产业对农民持续增收的贡献基础非常薄弱。农业上,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生产成本加大,农业增效促增收的空间相对缩小;工业上,虽然物价上涨带来一定的工资性收入有所增长,但项目引进少、工资性收入增长面不广的问题非常突出;三产服务业上,由于城乡统筹推动三产扩张的局面尚未形成,与市、区融入度还不高。三是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在抓农村工作上思路不活、办法不多,习惯于凭老经验、老思维办事。
因此,各村居、各单位一定要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趋利避害,发挥优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为,确保全镇“三农”工作在新的起点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抓实抓牢事关大局的一些重点问题,全力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突破。
当前及今后,我们要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解决项目少、投融资难的问题,突出抓好项目建设。我镇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是一个品牌,打响、做特、做大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争取实施更多的农业项目。我们要抢抓政策机遇,敏锐把握投资导向,加强对外衔接联系,精心论证储备一批好项目,及时申报一批大项目,千方百计把有政策的、能争取到的、该争取的项目和资金一个不落地争回来,确保全年实
施的项目规模和数量比去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要按照分头争取、政府统筹、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支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优化组合,拼盘匹配,倾斜集中到确定的重点工作上来,集中到产业开发、新农村建设上来,集中财力建办一些大事、好事。在这个问题上,希望农口部门一定要有大局意识,切实改变各自为政、分散投入、零敲碎打、撒胡椒面的现象。实事求是地讲,近几年我镇在产业开发上下的决心、花的气力很大,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始终有一种钱花了、成果不大的感觉,究其根源,还是项目的问题,没有项目,就没有形象,更谈不上农民增收。
二要解决基础条件差、设施不配套的问题,突出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要抓好四件事:一要抓路。通组公路、机耕道都要有计划,都要计划确保实施到位。二要抓水。郭猛的河道脏乱差全区有名,是城乡统筹的重中之重。党委政府已经将河道整治列为本届的重点工作。请相关单位认真抓好落实,我们要组织好调研和实施。三要抓新农村建设。郭猛的新农村建设思路就是以点带面,要按照区委要求,切实抓好杨侍和三湾两个点,从人力和资金上保障,高起点、快推进。
三要解决执行政策不规范、不注意工作方式方法的问题,突出抓好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各级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农村工作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我们做好农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指出的是,党委政府对农口资金绝不克扣一分钱,我们一定要
增强政治意识,抱着对组织、对群众、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不折不扣地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村低保、救灾救济等强农惠农政策,严格执行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册明、一折统”支付方式,按时足额发放到群众手中,绝对不能截留和挪用。要严格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程序,绝不能向群众伸手多摊多收一分钱,更不能因工作不到位而引发矛盾和群众上访。现在,国家对农村的政策越来越好,投入越来越大,管理越来越严,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该发的钱要一分不少的发下去,不该收的钱一分也不能收,这是一条“红线”,大家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今后,如果哪个部门有截留、挪用政策性补贴、向群众多摊多收的行为,在发放惠农补贴资金过程中违规操作,谁出了问题谁负责,镇里要严肃查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决不姑息迁就。
关于今天布置的几项具体工作,我想讲几点意见。一是财务规范化管理问题。要重点抓住三个方面:第一,要明确管理的内容,就是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管理。第二,要明确管理的关键,就是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农村工作的主体是村居,村居干部在财务上不清,工作就无法开展,矛盾问题就特别多,更重要的是由此产生的后果和影响难以估量。我们的村居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没有本事把账理好,就要特别注重公开,不要账理不好,矛盾处理不好,党委政府有意见、群众也有意见。第三,要明确管理的办法,农经站、审计站要加大指导和审计力度,一月一理、一季一审。同时,对重点村居要倾斜,确保不出问题。
二是资金收缴问题。第一要明确任务,第二要明确时间要求,第三要抓住关键,要把宣传和资金管理抓到位。从目前看,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资金的公开度非常关注,而我们绝大部分村居也没有做到位。
三是绿化管护问题。关键是抗旱,一定要加大检查指导的力度,千方百计提高成活率,千万不能投入大量资金,工作却给上级和群众留坏的影响。
四是秸秆禁烧问题。这是郭猛的老大难,也是全区“有影响”的工作。(区会精神,表态一改以往落后面貌)我想重点是要抓住四个方面:一是村组干部、联系点干部都要强化责任意识;二是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现在我们很多干部已经不会做宣传工作了,总认为群众知道、群众难教育,要知道宣传教育本身就是一项长期、需要潜移默化地进行,大家一定要革除怕做思想工作、怕做群众工作的想法。
五是防汛问题。今年的天气很不正常,这项工作关键是要思想重视,准备充分。请沈镇长把好关,预案、资金、人员、物资的方案都要制定好、保障好。
三、严格落实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的关键措施,保证完成各项任务。
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村居、各单位一定要打破常规,加快节奏,采取得力措施,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一是行动要迅速。农时不等人。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六月份以前是抓农村工作的黄金季节,前半年就要拿下主要任务。
我们要算好时间账和任务账,盯住重点抓落实,一周之内要见成效。
二是责任要明确。各村居、各部门要围绕重点工作,尽快量化细化任务,特别是对刚才布置的几项重点,要明确包抓领导和具体负责人,合理调派力量,确保每一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定了的事情全部落到实处。
三是督查要严格。今天的会议对各项工作安排的很具体,为了抢抓时间,尽快启动落实工作,除督查会,这次会后,不再专门召开专题会,一竿子到底。联系点干部要抓指导和督查,特别是我们的职能部门,要按照李书记的要求,不是检查、通报情况,而是要强化对下进行指导的职能,甚至帮助动手干。
同志们,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大家坚定信心,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力推进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为全镇城乡统筹发展再作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