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金融考研政治之毛中特重难点分析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8年金融考研政治之毛中特重难点分
析
金融考研政治命题中,毛中特的比例相当高。而毛中特的思想里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矛盾都有详细的论述。在开放过程中,要提高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切实维护国家各种安全的能力。就经济发展而言,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各国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同时,也使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加剧。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此,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实现了目的和效果的高度统一,既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又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决排除各种错误思潮、错误倾向的干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党领导下的改革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机制体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如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是正确的、优越的,是我们的历史选择,不能改变。而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机制,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当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束缚生产力发展时,如果不适时地进行改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甚至会丧失掉。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能改变,具体制度必须创新。改革是要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改革开放的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一)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阐明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其在一些社会形态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运动形式,但他们没有具体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列宁虽然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抗消失了,矛盾还会存在的观点,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规律没有进行系统阐述。斯大林曾认为精神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是苏维埃社会发展的动力,晚年他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没有把它当作根本性问题提出来。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只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联系到一起的认识,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从而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二篇:2018年金融考研政治之毛中特重点考点整理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8年金融考研政治之毛中特重点考点
整理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做出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党的十七大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强调的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个坚持”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就在于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党中央针对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为我们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完善现代产业体系,要大力培育能源资源消耗低、辐射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尽早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新的基本途径。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同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密不可分的。
目前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而我国目前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所以,解决好“三农”问题依然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十七大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准确判断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提出了“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的总体思路;做出了“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工作布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加快 3页共3页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积极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
四、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必须转变关于发展的传统观念,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
第三篇:2018年考研政治:毛中特之文化建设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8年考研政治:毛中特之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全面发展的社会,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年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最近五年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五大建设中,只有文化建设没有出过分析题,请同学们予以重视。凯程教育王老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特总结了如下的重要知识点,以供大家复习使用。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必须发辉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必须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价值取向,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居于统领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遵循的根本原则,是这个体系的精髓。
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凝聚社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会共识、实现团结和谐的基本途径,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要求我国由一个文化资源大国转变成为一个文化强国,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事业,要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人民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在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国民素质。发展文化产业,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四篇:2018金融考研政治备考重要难点
2018金融考研政治备考重要难点
一、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展开和体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奋斗目标。
1.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2.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中,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进行了具体阐述。
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2.新民主主义的国体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家政权性质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人民民主专政。3.新民主主义的政体
新民主主义的政体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新民主主义政治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决定了人民当家作主,由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一切权力,这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准则,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最直接、最全面地体现这一核心内容和准则。总之,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就是新民主主义政治。
四、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2.“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知识拓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实行的土地革命路线是——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3.“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结合着,是一种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4.“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新民主主义是国家的一个重要性质,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的典型代表。而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政治协商大会都是新民主主义实行的政体所在。关于毛中特,大家一定要重点记忆。金融考研政治中的毛中特新民主主义大家应该重点掌握。
第五篇:2018金融考研政治毛中特高频考点1
2018金融考研政治毛中特高频考点1
感谢凯程郑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金融考研政治毛中特高频考点包括提高国民经济。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做出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加快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我们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支撑,增强发展后劲;同时,要把科技创新与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紧密结合起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带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努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和保持发展的主动权。
第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只有通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 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党的十七大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强调的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个坚持”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实现“三个转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
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要保持持久稳定的增长而不是短期的繁荣,必须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把经济发展根植于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形成消费与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第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围绕保增长、促升级,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逐步实现农业由弱变壮;抓好工业结构调整,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实现工业由大变强;加速发展服务业,实现服务业由慢变快,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第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无论是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趋势看,还是从我国劳动力供给出现的新情况以及资源环境的压力看,都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等带动经济发展的阶段。必须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又强调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要求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
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就在于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党中央针对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为我们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完善现代产业体系,要大力培育能源资源消耗低、辐射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尽早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