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考研政治之马原重难点总结
马原重难点总结之辩证法
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1.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联系的普遍性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所谓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
3.联系的多样性
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
4.联系与系统
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着。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具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1.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2.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
二、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矛盾是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水岭。
4.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或两种基本性质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二层含义: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反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和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
一,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
4.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②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③由于矛盾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5.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
②斗争促使矛盾双方的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二者的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有两方面含义:
其一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
其二是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四)内外因原理
1.概念: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
2.作用:内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规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能够加速或者延缓甚至能够改变事物发展进程。
3.辩证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4.方法论意义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哲学基础。
(五)根本矛盾、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六)矛盾分析方法
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
三、量变质变规律
1.质、量、度
质是一事物成为其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
2.量变和质变
①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
②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第二篇:2012年考研政治之马原重难点总结范文
黄石理工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0电信本二班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 P8(单选)答:《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参考模拟一 P17单选2
2、马克思体系理论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 P9(多选)答: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参考模拟一 P18多选1
3、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P14(判断、单选)答: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4、哲学的基本问题 P28(多选)
答:①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即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
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参考模拟一 P19多选5
5、物质的概念 P30(名词解释)
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参考模拟一 P20名词1
6、联系的概念 P40(名词解释)
答: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7、为什么说联系具有普遍性 P40(简答题)答:①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相互联系;
②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中;
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参考模拟一 P21简答2
8、唯物辩论法的实质与核心 P43(单选或多选)
答:唯物辩论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理由有三:
①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②它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和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③它给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参考模拟一 P17单选9 P19多选12
9、实践的概念与类型 P34-35(名词解释、多选)答: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 ①物质生产劳动时间 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③科学实验
参考模拟一 P20名词2 P19多选8
10、真理的概念,真理与谬误的区别 P71、75(名词解释、多选)黄石理工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0电信本二班
答: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书本P75: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符合的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
习题册:P23单选8: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参考模拟二 P27名词1 P23单选8
11、为什么 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P77(简答题)
答: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①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社会实践。
② 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参考模拟二 P27简答1
12、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P68-69(单选)答:①从实践到认识
②从认识到实践
参考模拟二 P23单选6
1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概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的原理 P100-102(名词解释、单选)
答:①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②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书本P103: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习题册P27论述题: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参考模拟二 P24单选13、14 P27名词解释3 P27论述题
14、商品的二因素,商品的价值量,价值规律 P144、145、147(多选、单选、名词解释)
答:①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价值。
②商品的价值量:
书本P145: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 黄石理工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0电信本二班
动时间。
习题册P29单选4: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习题册P33名词解释2: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③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
参考模拟三 P31多选2 P29单选4 P33名词 2
15、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P169(单选)
答: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参考模拟三 P29单选6
16、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P159、160(单选)答: ①绝对剩余价值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
②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参考模拟三 P30单选11、13
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 P157(多选)答: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值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18、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及重大意义 P158(单选)
答:书本P158: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简化:根据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而将其区分。)
习题册P29单选5: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中的作用不同。
意义: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①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与源泉。)
②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模拟三 P29单选5
19、剩余价值 P157(判断、名词解释)
答: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参考模拟三 P32判断7
20、资本主义发展经历的两个阶段 P182(判断)答: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参考模拟四 P35单选1 P38判断1 黄石理工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0电信本二班
21、国家垄断资本的主要形式 P188(多选)答:①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②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③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④宏观调节与微观规制
参考模拟四 P37多选1
22、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 P190(多选)
答:①借贷资本输出(即由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银行、企业把资本贷给其他国家的政府、银行或企业)
②生产资本输出(即在国外直接投资,独立创办企业,与国外资本合营,或者收购外国已有的企业等)
③商品资本输出
参考模拟四 P37多选3
23、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P194(名词解释、单选)
答: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表现有四:①生产的全球化
②贸易的全球化 ③金融的全球化 ④企业经营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本质上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参考模拟四 P35单选5
24、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有哪些 P198、201 答:书本P198-201: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②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③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④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⑤政治制度的变化
习题册P39简答
1、书本P201:政治制度的变化:
①首先,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
②其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③再次,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 ④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
参考模拟四 P39简答1
25、垄断,金融寡头的概念 P181(名词解释)
答: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他们支配大量的社会财富,控制了整个国家经济命脉和上层建筑,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
参考模拟四 P39名词1、2
26、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 P213-214 答: 1848年 2 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 黄石理工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0电信本二班 的党纲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由理想到科学的标志)
衍生: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所经历的的三个发展阶段:①16-17 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② 18 世纪的空想平均社会主义 ③ 19 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参考模拟四 P37多选7
27、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P243(单选)答: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所做的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参考书本243-245页中“首先„„其次„„再次„„最后„„”
参考模拟四 P36单选12
28,、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P255-260(多选)答: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
①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 ②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参考模拟四 P38多选12
29、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点 P154(简答题)答:(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的。
(2)劳动力价值的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的目的,就是要使雇佣劳动者为他生产出高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参考模拟三 P33简答2
30、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P265-266(简答题)
答:共产主义社会一定能够实现,但这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其原因: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第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参考模拟四 P39简答3
3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P255-260(多选)答:①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②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③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第三篇:2012年考研政治之马原重难点总结(一)
2012年考研政治之马原重难点总结(一)
万学海文
2012年考研复习已经进入了冲刺阶段,对于这一阶段的复习考生们也越发紧张和重视。对于考研政治来说,各个科目里面有很多重难点内容需要广大的2012年的考生们注意。为了让大家更有针对性的复习,万学海文政治考研辅导专家们特别总结了这些科目的重难点,以供广大2012年的考生们参考复习。
马原重难点总结之唯物论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这是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1)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2)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判断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2)不可知论:认为世界不能被认识或者不能被完全认识,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二、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是区分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重要依据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依据对自然现象的笼统直观,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这是一种天才的猜测、但缺乏科学依据,过于简单化。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物质”的经典性定义中:“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二)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
作为哲学范畴的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它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和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无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一切运动和发展的实在基础,运动的原因也在物质自身。设想有离开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静中有动;绝对运动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止的状态,动中有静;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4.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1)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2)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3)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4)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
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实践意义: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三、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实践的本质含义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征
①直接现实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
①生产实践。②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③科学实验。
(二)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2)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3)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与统一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
(四)人与自然的关系
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便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五)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四、意识
(一)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二)意识的本质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三)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动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可能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_
第四篇:2004年考研政治之马原重难点总结
数量或结构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及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飞跃是渐进过程的中断,即非连续性。
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特点:不可分离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20.辨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2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的特点: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 22.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三个阶段)非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
2)社会的产物:社会劳动的决定性作用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具体表现: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意识活动可以指导实践
意识活动可以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 2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键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24.实践是人们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主体与客体的三层关系
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需要与被满足的价值关系 25.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惟一标准。26.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
反映论:是指确认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认识论原则,坚持从“物到感觉 1 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先验论: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它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唯心主义先验论从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本立场出发,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否认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认为认识是一种主观自生的,不受物质决定的东西。
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错误,就在于把认识封闭在主观精神的圈子之内,否认认识的客观来源,实际上取消了认识能否通过主观反映客观的问题。在唯心主义先验论中,认识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不但没有正确揭示认识的本质,反而使认识神秘化了。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西方近代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是休谟和康德。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论路线,认为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头脑之外,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一种直观映射论,其特点是把认识的主体看作是一种生物性的自然存在,把人的反映看作是认识者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即客体直接映射在人的大脑中的过程。这种直观映射论的根本缺陷,就是它仅仅从客体来说明认识的形成及其本质,把认识简单地看作是主体被动接受对象的刺激和对象把自身“烙印”在主体大脑中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对认识本质的科学规定: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唯心主义认识论、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27.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特点:直接性)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特点:抽象性、间接性)
28.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明,这个同意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
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29.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属性: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最后,真理具有主观性形式。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从真理性认识的广度看:
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由于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
从认识的深度看: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特定的具体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30.真理绝对性和真理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1)二者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二者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2)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个方面,从“静态”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从“动态”上看,任何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
31.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
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32.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3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表现为: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3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35.社会物质性的表现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6.任何事物都具有质和量两种规定性,一切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只能在质变和量变这两种基本形式及其相互转化中进行。质变和量变的关系:
质变和量变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联系表现在,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必须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巩固量变的结果,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37.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即事物由肯定达到对自身的否
定,进而再由否定达到否定之否定,从而显示出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在曲折中前进和螺旋上升的辩证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38.谬误是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违背的错误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39.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真理为前提,而真理有必然是有价值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4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在所有的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
二者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1.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措施。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二者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42.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
二者关系: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43.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
44.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资产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45.科学技术的作用
1)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因素。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科技革命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引起思维变化的最切近的基础是实践。2)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 4 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46.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7.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人民群众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广大的劳动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48.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49.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价值(不可兼得,同时具有)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50.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5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52.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般可能性,首先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了周期性的特点。
53.马克思阐明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54.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丧失一切生产资料和基本生活来源,除了自身的劳动 5 力以外一无所有,只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55.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价值增值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56.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57.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58.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结识了剩余价值运动规律极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分队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59.经济危机的表现 :
大量商品的积压、工厂被迫减产或停产、金融企业倒闭---生产过剩的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从一次危机爆发到下一次危机爆发所经历的时期,就是一个再生产周期; 危机
萧条
复苏
高涨
60.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体化过程。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一是生产的全球化
二是贸易的全球化 三是金融的全球化 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发展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积极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消极的后果: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给各国经济带来机遇,也带来严峻的挑战;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融入经济全球化体系的程度不同,全球化对各国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6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政治制度的变化
6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篇:2012年考研政治之马原重难点总结(二)
2012年考研政治之马原重难点总结
(二)万学海文
2012年考研复习已经进入了冲刺阶段,对于这一阶段的复习考生们也越发紧张和重视。对于考研政治来说,各个科目里面有很多重难点内容需要广大的2012年的考生们注意。为了让大家更有针对性的复习,万学海文政治考研辅导专家们特别总结了这些科目的重难点,以供广大2012年的考生们参考复习。
马原重难点总结之辩证法
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1.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联系的普遍性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所谓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3.联系的多样性
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4.联系与系统
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着。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具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1.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2.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
二、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矛盾是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水岭。4.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或两种基本性质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二层含义: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反的性质和趋势。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和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
一,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4.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
②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③由于矛盾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5.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②斗争促使矛盾双方的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二者的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有两方面含义:
其一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
其二是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四)内外因原理
1.概念: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
2.作用:内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规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能够加速或者延缓甚至能够改变事物发展进程。
3.辩证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4.方法论意义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哲学基础。
(五)根本矛盾、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六)矛盾分析方法
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
三、量变质变规律 1.质、量、度 质是一事物成为其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2.量变和质变 ①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②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 1.辩证的否定观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2.形而上学否定观则认为,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既割断了事物的联系,又使发展中断。它的信条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五、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原因与结果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
第一,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第二,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第三,原因和结果互相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第四,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2.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3.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现实性和可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现实,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4.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方面,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
另一方面,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5.内容和形式
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事物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事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六、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2.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本身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中的辩证法,即认识和思维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亦称为概念辩证法。
3.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七、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及其客观性
①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②规律、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畴。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稳定性的特点。其中,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2.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关系
①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联系:自然和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②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
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的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条件就可以反复出现;而社会规律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是不会重复出现的,即历史事件不可重复。3.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