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政治考研资料马原总结
两大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单选、多选、分析)
1.联系范畴的内涵——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范畴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①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性,事物一产生就会与周围的事物发生联系。
②普遍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
内部联系: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外部联系: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体联系: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③多样性: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
3.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①普遍联系的观点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②普遍联系的观点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哲学基础。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单选、多选、分析)
1.发展的原因—— 普遍联系即事物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变化,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指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运动。
2.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发展的必然性——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
①新事物在形态上比旧事物更高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新事物在内容上比旧事物更丰富,具有本质上的优越性。
③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代表着历史的方向,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4.发展的过程性——唯物辩证法的过程论【过程】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形式上——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 内容上——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地位上——把世界看作过程的集合体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把世界看作永恒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是形而上学的思想特征。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体现着发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也就是用过程论的观点看问题。)意义上——①过程论要求我们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②过程论要求我们科学地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性。
十二、科学的实践观(单选、多选)
1.实践的本质含义——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①一般本质(区别于意识)——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物质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②特殊本质(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按照人的目的改造客体,把人的意图和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具有目的性和主体性的特点。2.实践的基本特征
①直接现实性——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 ②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 ③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3.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实践,精神文化创造实践这三种基本类型的实践活动都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包含着物质变换、活动交换和观念的转换。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①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③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十三、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单选、多选、分析)1.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物质世界的两种形态 狭义的自然是指“天然自然”。广义的自然还包括 “人化自然”。
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基础上形成的全部交往活动和关系的总体(即社会关系)。2.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实践为基础的解读和解决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内在地包含着在实践基础上理解和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原理。①人与自然的分化和统一——以实践为基础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和统一都是通过实践而实现的。
一方面,实践是人与自然分化的基础。人类通过实践活动超越了自然而形成了社会存在。另一方面,实践又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统一起来。实践把自然变成“人的无机身体”。实践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超越了动物与自然的关系。人不仅依靠自然界生活,还依靠自然界进行生产,提供意识的内容和精神生活的对象。②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践的永恒主题 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恩格斯)不仅是“生态失衡”,实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必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恩格斯、马克思)。③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转变实践活动方式
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的实践活动方式和水平的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矛盾是由于人类实践活动方式不当所造成的。必须转变实践活动方式,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自然界的运动属于物质运动,人类的实践属于物质活动,都是物质的运动形式,二者的规律是一致的。违背自然规律的实践活动必然导致自然的报复,而遵循自然规律的实践则导致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因此,正确的实践方式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3.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内在地包含三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其中,物质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政治关系),构成基本的社会关系。
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三种实践形成三大领域)物质生产实践形成社会物质生活领域,社会关系实践形成政治生活领域,广义的科学实验(精神文化创造实践)形成了精神生活领域。其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因此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受制约性),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能动性)。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构成了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二篇:2016考研政治马原常用原理总结
2016考研政治马原常用原理总结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技巧掌握得再娴熟,没有实实在在的知识打底,想得高分也只是痴人说梦,所以,在大概地讲解了考研政治中马原主观题的评分点和答题攻略以后,我们再把其中的常用原理做以概括性表述。
1、实践与认识主、客体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借助一定手段实际地作用于客体,把实践方案变为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实践活动过程在主体的自觉意识支配下,既能动地变革着客观世界,也能动地改造着主观世界。
2、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1、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过程,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般性的东西,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个别的、具体的事情。一般与个别、理论与实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必须从实际出发,把一般的理论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第二,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理论向实践转化,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此就必须以对客观事物的事实性认识为基础,对客体的价值即它对人的有用性作出科学的评价,按照客观事物的尺度和人自身尺度,在观念中建构起实践改造所应达到的理想客体,即形成实践观念。第三,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第四,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作为真理,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绝对真理,是永远不能被推翻的;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相对真理,是要不断发展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人们已经获得的每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绝对真理的一个成分,都是通向绝对真理的一个阶梯。
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既要反对绝对主义,又要反对相对主义。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人们可以一下子穷尽绝对真理,把已有的理论看成永恒不变的教条。这种绝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客观性,怀疑科学理论的可靠性,把真理看成是主观随意的东西。这种相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
1、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
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生的,人类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难免发生谬误。由于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但是,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我们要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谬误作斗争。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只要人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就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2、真理和价值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
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既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又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只有注重事实,才能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即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的向导。
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所谓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陈旧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也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创造性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解放思想着眼于从主体方面,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着眼于从客体方面,强调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实践以理论为指导。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离开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
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们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改造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三篇:2015考研政治马原 三大规律总结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5考研政治马原 三大规律总结
1.质变量变规律
顾名思义,质变量变规律中有两个很重要的概念,“质变”和“量变”,要准确理解,还得把握好“质”与“量”这两个概念。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量是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只有正确的认识事物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举例来讲,一根粉笔有它的质即粉笔,有它的量即重量、长度和体积等。所以认识到这是一根粉笔自然就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而认识到粉笔的量,就是对粉笔的认识的深化。但问题在于事物的量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单个事物的量,一是同类事物的量,后者就涉及到度的问题,因为很显然同质的事物因为量的不同作用千差万别。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及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度不是关节点,在这点上很多同学会出错,度是一个范围,关节点是一个点,是度的极限。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度不仅是质和量的统一,同时也区分量变和质变。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即是质变。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2.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即为“扬弃”的过程。这告诉我们一点,否定不是全盘否定,而是事物客观运动的一环。否定之否定规律从内容上看,是事物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这说明事物发展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由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就不能奢望什么事情都是径情直遂、一帆风顺的,要善于洞察事物发展中的各种可能性,充分估计其困难和曲折,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
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事物运动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从这个角度讲,规律属于本质层次,是不可能通过感官感知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
http://www.xiexiebang.com/ 本特点,人们不能藐视规律,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不能改变、改善和完善规律,但可以在实践中认识和利用规律,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形式和范围。
世界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而客观世界二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他们都有客观性,也都有重复性。但二者的区别也非常明显:①自然规律作为盲目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通过人类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实现作用;②社会规律中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相互制约,自然规律中则不存在;③自然规律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面对客观规律,作为特有意识的人并不是无法施展拳脚,恰相反,我们可以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的认识,积极去认识世界获得正确认识,以便合理指导实践取得预期的效果。
第四篇:考研政治总结 马克思主义原理 马原篇
【马原篇】唯物论和辩证法仍然是分析题的核心内容,尤其要掌握物质意识关系原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关系原理、对立统一规律、联系普遍性原理、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矛盾的三大关系原理、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原理以及真理谬误的关系。
【选择题所含知识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阶级性
显著特征——实践性和阶级性
最显著特征——实践性
2、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与时俱进)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主义)
5、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地看问题;形而上学:孤立、静止地看问题。
7、哲学基本问题:
区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何为第一性
区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否具有同一性
8、唯物主义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本原是气(古代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本原是理)(气-理之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同机械唯物主义)——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忽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所有事物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
9、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精神是人的;
客观唯心主义——精神不是人的。
10、辩证的唯物论:
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区别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
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物质是可知的(区别不可知论);
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物质是所有事物的共性(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区别一切旧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坚持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
11、任何物质的存在应该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强调运动而否认静止——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只强调静止而否认运动——形而上学。
12、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性:凡是时间和空间的量度都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运动来量度;凡是物质运动都要经历时间,占据
一定空间;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相互联系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最终走向唯心主义。
13、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劳动要求人对事物现象和本质规律的反映,从而提出意识产生的客观要求;语言作为思维的物质
外壳,促进了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语言和劳动共同起作用,从而形成人的意识。
14、意识的表现形式:人的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能动创造性;对客观物质的改造作用;对其它生理器官的控制作用。
15、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前提:遵循客观规律;
基本途径:社会实践;
条件:一定的物质条件。
16、只强调遵循客观规律而忽视主观能动性——机械唯物主义;
只强调主观能动性而忽视遵循客观规律——唯心主义。
17、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
18、唯物辩证法(两大特征、三大规律、四种思维方法、五对范畴):
19、两大特征——联系和发展。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重点)、多样性和条件性;
发展的本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0、判别新旧事物标准——是否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21、三大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22、度的定义——指事物质和量的统一,维持事物质的稳定和量的范围、幅度、限度。
23、认识度的意义——坚持适度原则,反对过犹不及。
24、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连续性和间断性、渐进性和飞跃性、不显著性和显著性的关系。
25、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
27、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同一性——事物存在发展的前提、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利于自我的因素,促使矛盾的发展、决定事物发展方向,即向对立面转化;
斗争性——在量变阶段促使矛盾发展、在事物质变阶段,促使旧事物瓦解和新事物的产生。
28、唯物辩证法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29、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30、事物发展方向——向对立面转化。
31、认识事物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32、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3、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34、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的哲学依据——主次矛盾以及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35、辩证否定的两个根本特征:它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也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36、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克服了肯定方面的消极因素,又保留了肯定方面的积极因素。
37、四种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
38、五对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可能和现实、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
39、关于认识(三种对立面):
唯物主义:物——感觉——思想;唯心主义:思想——感觉——物。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
40、实践和认识的联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1、认识辩证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最终使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2、认识辩证过程的两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到实践。
43、真理的标准(定义)——主观与客观的一致。
44、真理与谬误:
区别——人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正确(错误)的反映。
联系——相对中而存在,相斗争中而发展。
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45、真理的根本特性——客观性。
46、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
47、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力量)。
48、地理环境作用——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使资源的利用、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人口因素作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从而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产方式作用——提供人类、社会存在及发展的物质基础;决定社会结构、面貌、性质;决定了人类由低向高的发展过程。
49、社会规律客观性表现:人的活动受物质条件制约、结果不可预期、不可改变社会发展趋势、受社会客观规律的限制。
50、生产力构成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51、生产关系——客观的经济关系。
52、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53、社会意识特点:依赖于社会存在、具有具体性和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
54、社会意识形态表现:与社会存在发展不同步性、与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具有历史继承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55、社会历史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56、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
57、社会历史发展最终动力根源——社会生产力。
58、社会历史基本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方法论意义: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方法论意义:是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依据。
59、人的本质——从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60、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政治经济学:
1、资本原始积累途径:通过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通过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2、商品二因素——价值、使用价值。
价值(共性、本质属性、社会属性)——指凝结在商品中人类无差异的一般劳动;
使用价值(有用性、自然属性)——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反映商品中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
3、商品交换形式上是物与物的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4、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联系——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使用价值得以实现的条件。
区别——定义不同,二者构成了商品的内在矛盾。
5、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联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区别——价值是本质属性,是劳动;交换价值是使用价值交换时的数量比例关系。
6、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通常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形式是具体的。
抽象劳动——凝结了人类无差异的一般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
7、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8、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9、劳动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总量不变;商品个数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10、劳动率下降,单位商品价值总量不变;商品个数减少,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
11、货币的定义——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1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13、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14、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15、价值规律——以价值量为基础的等价交换。
16、价值规律的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增加经济效益、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17、价值规律的消极后果:导致垄断、导致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18、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9、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剩余价值。
20、只有在劳动力商品的使用过程(劳动过程)中,才能带来价值的增殖。
2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
2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再生产劳动力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23、劳动力价值的特点:还原为再生产劳动力所需的物质资料价值(包括维持劳动者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维持劳动者家庭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劳动者教育培训的费用);还应取决于社会的历史道德因素。
24、剩余价值——工人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所剥削的超出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反映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
25、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形式上——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实质上——追逐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26、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地延长总工作时间从而绝对地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所获得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所获得的剩余价值。
27、超额剩余价值——个别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形成超额剩余价值。
28、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前提;相对剩余价值是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29、不变资本——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
可变资本——购买劳动力的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会产生价值的增殖。
30、资本主义工资——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31、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32、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33、资本积累实质:用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不断扩大规模去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34、资本积累的直接后果: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间接后果:资本对劳动力需求减少,引起相对过剩人口。
35、资本积累有利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36、资本积累必然引起资本主义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矛盾更加尖锐化,最终否定自身。
37、资本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从物质形态上,表现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构成比例;
资本的价值构成——从价值形态上,表现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构成比例;
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所决定,并反映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
38、资本周转理论——研究资本运动的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39、资本循环理论——职能作用为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
40、固定资本——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流动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
41、经济危机根源(资本主义矛盾):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破坏社会再生产比例协调关系;社会生产无限扩大和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破坏了社会再生产的总量平衡。
42、垄断不能消除竞争。
43、垄断主义在社会生产中占据统治地位。
44、银行的垄断形成后,银行的新作用:建立固定的信贷关系、资本的渗透、人事结合,从而牢牢控制企业。
45、金融寡头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统治:经济上通过参与制、政治上通过个人联合、通过建立基金会,咨询机构控制科教文化等。
46、垄断主义的作用:
积极——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局限性——无法消除私有制,无法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47、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
48、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原因:
根本推动力量——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发展;
重要力量——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的斗争;
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优越性产生影响;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的改革。
49、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实质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50、资本主义根本制度没有改变,依然是私有制,依然是雇佣劳动制度。
三、科学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根本特征最重要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根本体现。
2、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需要一个过程。
3、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原因——各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4、社会注意的自我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克服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的束缚、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完善。
5、共产主义基本特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6、党的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党的最低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统一的。
【分析题所含知识点】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最强大的生命力根源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4、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由理论本性决定、由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决定、是否站在广大人民根本立场上是试金石。
5、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6、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谁为第一性——区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是否具有同一性——区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7、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范畴,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又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8、运动和物质密不可分:
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的——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9、运动和静止——无条件和有条件、绝对和相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10、时空与物质运动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时空具有绝对性、相对性、无限性和有限性。
11、意识是人对物质的反映——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意识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主体反映能力有差异,但都具有客观的根源; 意识既有正确的反映,也有虚幻歪曲的反映。
12、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13、主观能动性与遵循客观规律方法论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遵循客观规律;从而社会
的发展既要合乎主观目的,又要合乎规律;从而人和自然相和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14、实践——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化活动——直接现实性、能动创造性、社会历史性。
15、唯物辩证法总特征——整个物质世界处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之中。
16、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的特点。
17、联系的意义:当代中国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8、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在种种联系中把握决定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即把握事物的规律性。
19、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20、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1、方法论意义:我们要把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相结合,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要把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相
结合,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2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联系的根本内容;揭示了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
2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2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任何事物发展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我们要学会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双赢共赢。
2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面对任何事物都是面对矛盾去分析,用矛盾分析法解决;同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6、个性包含共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也离不开共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7、方法论意义——把握矛盾辩证法的关键;认识事物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28、主次矛盾关系方法论——面对事物诸多矛盾,善于抓主要矛盾;在实际工作中善于抓中心环节。
29、矛盾主次方面方法论——面对事物矛盾双方要抓矛盾主要方面;面对事物抓本质、面对形势抓主流。
30、任何事物发展都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是自我否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31、否定之否定规律:
内容上——揭示了任何事物发展都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是自我否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形式上——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2、五对范畴:
原因和结果——把握因果关系的客观必然性,使得实践具有预见性。
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现象和本质——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
必然和偶然——把握事物必然性,重视偶然性的作用。
可能和现实——创造条件使可能性变为现实。
3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起决定作用,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观点)——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4、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
35、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分析矛盾特殊性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
同一和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
36、真理——主观与客观相一致。
37、真理发展规律——真理是在与谬误的相对中而存在、相斗争中而发展的。
38、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毛中特篇】社会主义的本质、制度、道路以及改革和对外开放仍然是重中之重,特别注意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鉴于十八大报告的精神,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可能是命题的一个点。
【选择题所含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2、两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改革开放后,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归结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毛泽东思想形成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战争与
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6、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7、毛泽东思想精髓——实事求是。
8、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9、古田会议:纠正主观主义问题;
《反对本本主义》:反对教条主义;
《改造我们的学习》:解释实事求是。
10、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重要):
近代中国社会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国革命根本任务——推翻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11、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由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
12、中华民族面对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13、近代中国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从此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4、中国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族(反帝)民主(反封)革命。
15、新民主主义总路线核心——无产阶级领导。
16、《新民主主义论》系统论述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
17、新民主主义根本目的——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18、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工人和农民(根本动力)、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9、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
20、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两个没收,一个保护”;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1、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2、三湾改编提出党指挥枪的原则;古田会议提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3、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4、三种基本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其它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25、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造”——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6、农业合作化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
27、农业改造三种形式——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28、手工业改造步骤——手工业供销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29、民族资本改造步骤——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全行业的公私合营。30、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的标志——公有制成为社会经济基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政治制度、阶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成为社会主义主要矛盾。
31、面临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32、1956年,毛泽东提出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1945年提出第一次结合)
33、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4、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35、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6、《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
37、十七大报告提出: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仍为主要矛盾。
3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纲领(对比新民主主义纲领):
政治纲领——发展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经济纲领——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文化纲领——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9、《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科学地
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的思想;正确处理内部矛盾是政治生活的主题。
40、农村改革首先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41、《南方谈话》提出“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42、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相结合、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43、调节经济的手段——计划和市场。
4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45、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46、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公有制。
47、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
48、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以各种物质生产条件。
49、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和慈善事业。
50、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内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51、“两个坚持”——坚持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52、“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5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要求——生产发展(中心环节)、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54、资源节约型社会——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
55、环境友好型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56、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
57、人民当家作主根本原因——由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决定。
58、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59、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特点——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0、人民政协两大主题——团结和民主。61、人民政协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62、我国政党制度特征: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最显著特征);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6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存在和发展(历史依据);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政治基础);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现实条件)。
64、民族区域自治核心——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6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形式——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
66、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67、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
68、对于发展中国家,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
69、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必要性——是现代化建设重要内容、是综合国力重要标志、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70、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体系。71、经营性文化产业根本任务是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7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更多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
7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属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74、独立和平自主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处理一切国际事务;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和合作;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75、尊重劳动(核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76、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基本原则——维护民族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分析题所含知识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依据: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农民占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革命敌人长期占据中心城市,农村是
统治薄弱的环节。
现实可能性:
客观原因——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根本原因);
国民革命政治影响存在,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主观原因——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
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政策的正确(最主要原因)。
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中国社会最大的压迫是民族压迫;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都有革命要求;中国革命内部存在激烈矛盾。
统一战线基本原则——独立自主原则
统一战线根本问题——领导权问题
统一战线基础——工农联盟 统一战线基本力量——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
3、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意义:
是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劳动人民成为国家主人、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为中国发展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基础。
4、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社会主义主要矛盾——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7、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正确认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8、依法治国的含义——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
文化事业,管理各项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9、依法治国重要意义——是党执政方式重大转变、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扩大对外开发的需要、是国家
长治久安的保障。
10、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
1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根本任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科学
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2、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坚持中国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1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要性——是中华民族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要求、是发展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
14、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着力培养文明道德风尚、把先进性同广泛性的要求
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1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发展为主体,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
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1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原则——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开放、民主法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7、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必要性——是现代化建设重要内容、是综合国力重要标志、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18、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史纲篇】辛亥革命的意义、局限性、失败原因及教训仍是重点,注意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重复命题的可能性很大,最后要注意一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发展以及共产党所作的努力。
【选择题所含知识点】
1、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军事侵略——瓜分领土、设立租界、通过《马关条约》《南京条约》《辛丑条约》掠夺我国社会财富。
政治控制——控制内政外交、领事裁判权、把持海关、镇压斗争、扶植收买代理人。经济掠夺——控制通商口岸、剥夺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文化渗透——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作舆论。
2、中国近代史起点——鸦片战争
3、两对基本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中华民族进行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最根本原因)。
5、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经济技术的落后(重要原因)。
6、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
7、“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海国图志》。
8、“振兴中华”——孙中山创立兴中会。
9、三次早期探索——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
10、太平天国起因——清政府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
11、太平天国局限性: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拜上帝教教义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不能正确地对待传统、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
12、天平天国教训——农民虽然具有伟大潜力,但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重任。
13、洋务运动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4、主要洋务事业——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15、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具有封建性、对外国具有依赖性、管理具有腐朽性。
16、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焦点——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17、戊戌维新历史意义——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18、戊戌维新失败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小、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
19、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焦点——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20、南京临时政府性质——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政权。
21、标志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
命的终结——护法运动的失败。
22、新文化运动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倡个性解放、提倡新文学。
23、新文化基本口号:民主和科学。
24、新民主主义革命——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25、《共产党》月刊——第一次在中国树立共产主义的大旗,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共产主义方向。
26、共产主义小组领导的第一个工会——上海机器工会。
27、大革命政治口号——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
28、大革命组织形式——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民族统一战线。
29、大革命的意义——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
30、国民党***和军事独裁统治的特点——建立庞大的军队、建立庞大的特务系统、推行保甲制度、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31、八七会议内容——清算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
32、三大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秋收起义——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广州起义——对国民党屠杀政策又一次英勇反击。
33、《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阐述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
3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中国革命应当以乡村为中心;
35、《反对本本主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6、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37、“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起点;
38、“卢沟桥事变”——是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39、“一二 九”口号:“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切对外”。4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特点: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没有固定组织形式和共同纲领。
41、战略防御阶段失败原因: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优势(客观);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主观)。
42、战略相持阶段正面战场: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43、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平型关大捷。
44、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促进中华民族的决定、促进民族大团结、对世界和平产生巨大影响。
45、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同国际组织的同情和支持分不开。
46、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地区为起点。
47、《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48、中国革命胜利原因——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
49、中国社会主要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50、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任务——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51、社会主义革命开始的表现——没收官僚资本、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引导农民在土改后走互助合作道路。
52、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有经济力量相对比较强大,资本主义经济力量相对比较弱小,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必要条件,当时的国际环境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53、国家资本主义初级形式: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
54、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四马分肥)、全行业公私合营、对资产阶级进行赎买。
55、中共八大:
分析国内社会主要矛盾,指出当前主要任务——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政治建设上——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党的建设——健全党内民主机制,坚持集体领导
制度,反对个人崇拜。
56、《论十大关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57、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58、要坚持两条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领导。
59、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两个凡是”错误方针,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指导思想。60、南方谈话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本质、发展才是硬道理、“三个有利于”、党的建设、社会主义前途。
【分析题所含知识点】
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民权主义——创立民国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具有空想性质)
4、辛亥革命
历史意义:
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给人们带来思想上的解放;促进社会经济、思想发生积极变化,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沉重打击侵略者在华势力。
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资本主义建国方案行不通。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主观原因——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反帝反封建不彻底、组织涣散、轻视群众、没有真正的革命军队。
教训:
资产阶级共和方案不能救中国,中国人应进行新的探索,谋求新的出路。
5、中国共产党成立意义: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有了新的前途和新的革命方法。
6、大革命
失败原因:
客观——反革命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出现严重动摇;
主观——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经验、共产国际的干预。教训:
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革命战线、无产阶级领导权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斗争形式主要是武装斗争、还应加强共产党
在思想上、组织上、政治上的建设,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7、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8、土地革命中阶级路线和分配方法——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9、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10、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政治上,三三制;经济上,减租减息、发展生产。
11、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后,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形成。
12、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原因——帝国主义不允许、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无力、国民党反动派不允许。
13、中国革命
胜利原因: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主要力量,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共产国际支持。
基本经验(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4、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农业——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实行由低到高的互助组织形式、采取自愿互利和典型示范原则。
手工业——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资本主义工商业——加工订货、经销代销到和平赎买政策的实现。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标志——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确立主体地位。
16、改革开放巨大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现代化建设稳步前进、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总体小康。
【思修法基篇】命题的重心依然围绕着民族精神和
时代精神,其中加强道德建设绝对不能忽略,同时要注意一下爱国主义和维持公共秩序的相关命题。
【选择题所含知识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意义——是社会主义本质体现;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方针。
2、理想按性质和层次划分: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
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4、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5、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
6、爱国主义时代价值:是中华民族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的纽带、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动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源泉。
7、民族精神内涵:爱国主义(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8、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9、人生目的——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10、评价人生价值基本尺度——劳动和贡献的尺度;根本尺度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11、人与人和谐应坚持的原则——平等、诚信、宽容、互助。
12、道德的功能:认识功能、调节功能(道德评价是主要形式)、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
1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核心——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原则——集体主义。
14、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5、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要求——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
16、道德修养途径与方法——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知行统一。
17、维护公共秩序基本手段:道德和法律。
18、社会公德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19、公共生活法律规范作用:指引作用(授权性、禁止性、义务性指引)、预测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和强制作用。
20、《集会游行示威法》——政府依法保障原则、权利义务一致原则、和平进行原则。
21、《环境保护法》——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22、职业道德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最基本要求)、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最高层次要求)。
23、《劳动法》基本原则——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结合的原则;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的原则;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24、《公务员法》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法治原则;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分类管理和效能原则。
25、处理人事争议法定途径:申诉——控告——仲裁——诉讼。
26、恋爱中道德要求——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
27、结婚必背条件:男女双方完全自愿、达到法定年龄、符合一夫一妻制。
28、法律相关部门: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等。
29、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30、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结构上相关关系、总量上等值关系、功能上互补关系。
31、宪法的特征:国家生活最重要最根本方面、法律效力最高、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加严格。
32、宪法基本原则——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保障公民权利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3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
34、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
35、民法基本原则——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禁止滥用权利原则。
36、刑法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当原则、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37、调解制度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
38、依法治国根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分析题所含知识点】
1、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时代精神——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3、时代精神内涵——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是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4、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7、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诚信道德建设的必要——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一项基本道德准则,也是道德里的基本要求、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8、个人品德对社会的作用:对社会道德发展变革产生重要推动作用、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依据。
第五篇:【考研政治】马原第七、八章 科学社会主义经典总结
马原第七、八章
科学社会主义经典总结
1.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实践。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第一,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第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第四,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3.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阐述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相互关系的重要原则。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指导下,各国工人政党于1864年建立了工人运动的国际联合组织—“第一国际”。在第一国际期间,马克思、恩格斯展开同蒲鲁东主义、工联主义、拉萨尔主义和巴枯宁主义的斗争,使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奠定了国际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斗争的基础。1871年3月18日至5月28日的巴黎工人起义和由此建立起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尽管巴黎公社存在的时间很短,但公社期间所实行的一系列主张和措施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工人运动留下了宝贵经验。马克思高度评价巴黎公社的意义,认为“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
4.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列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俄国实际,制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策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宁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获得胜利,并且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在革命形势成熟的条件下,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群众,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首先,它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次,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再次,它激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掀起了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新高潮。最后,它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推进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5.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既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那么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就是无产阶级执政党必须领导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神圣使命和光荣任务。第一,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研究未来社会制度的科学方法。第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本国国情,走自己的路,是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第三,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实践证明,不同国家试图用同样的“一条道路”、“一种模式”发展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发展社会主义既不能照搬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更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照搬别国模式从来不能成功,这是一个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真理。
6.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7.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第三,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前进,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8.展望未来社会,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第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第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第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9.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和社会主义现实的启示,可以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第二,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第三,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必须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第五,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政党是阶级的一部分,一般由本阶级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分子组成。第六,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高度发展,最终实现向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
10.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勾勒了未来社会的大体轮廓,但是他们并没有规定未来社会的各种具体制度和实施方案。马克思、恩格斯历来反对不顾实际情况照搬照抄自己的理论,反对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他们为无产阶级政党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提供了科学方法。一方面,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准则,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指出了社会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本质规定,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另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揭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和一般特征,但它是一种科学预测和对社会发展趋势的分析,在实践中不能僵化地教条式地对待它。实践表明,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就背离了社会主义运动的目的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就走向了邪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大胆探索、开拓创新,终于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和具体国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对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政党和国家具有普遍的意义,各国共产党人要善于把这些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独立探索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各个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与理论探索又会不断丰富和充实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
1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第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第三,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人的自由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的基础上的发展,不是强迫的被动发展。马克思认为,那时,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人的这种全面发展,不仅是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都得到发展,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条件是旧式分工的消除。实现共产主义,不仅是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标志,也是全人类得到解放的根本要求和体现。这是符合人类的诉求,所以,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
12.马克思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或“两个不可避免”)。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应该结合起来加以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13.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
实现共产主义不仅是一个合规律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合目的的过程,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发展和规律是在人们的活动中形成的,是人们社会活动的规律,它的实现和发挥作用离不开人们的社会活动,特别是离不开人们自觉创造历史的活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和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能动性,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的推进,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可以说,在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中就包含着无产阶级和先进人类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
首先,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其次,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工人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的解放是完全一致的。工人阶级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它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使自己最后得到彻底解放。争取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最终实现,不仅是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标志,也是全人类得到解放的根本要求和体现。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第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