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所有考点(全)[共五篇]

时间:2019-05-14 21:05: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所有考点(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所有考点(全)》。

第一篇: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所有考点(全)

第一章

一、选择或填空

1、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品质,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

2、思维的能动性表现为思维的创新性。

3、思维的逻辑性是基础功能,批判性是触发功能、创新性是超越功能。

4、阿奎那是中世纪时期最杰出的代表,被同时代人称为“天使博士”。

5、奥卡姆被称为“不可战胜的博士”“奥卡姆剃刀”。

6、发散性思维是产生创新思想的主要思维方式。

7、思维的创新是创新活动的核心。

8、思维是人类智慧的核心。

9、知识结构通常有专才和通才之分。

10、创新思维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产生的。

11、问题是一个认知客体,人是问题的认知主体。

12、英国著名的哲学家休谟把命题分为两大类:真实命题、价值命题。

13、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最早系统论述了思维方法,《方法论》。

14、思维领域中的创新常常表现为思维方法的创新。

15、创新思维方法的分类是对方法的理论层次的分类。

16、创新思维的逻辑方法、演绎法是一切方法的基础。

17、柏拉图在《斐多篇》中的一名名言是:思维必须与其自身一致,而我们所有的确信都必须保持一致。

18、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是演绎方法。

19、对命题的整个分析自始自终都是以命题为单元进行的,在此意义上,这一逻辑学分支被称为“命题逻辑”。

20、三段论有效性的判定方法,比较常用的是“规则法”。

21、演绎推理也被称作是必然性推理,保真性推理。衡量这种推理的标准是有效性。

22、模拟法可以分为三类:实质同构法、形式同构法、功能类比法。

23、科学的目标和人类追求知识的目标是一致的确良,就是试图发现普遍的真理。

24、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

25、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正是在发散性思维中,我们才看到了创新思维最明显的标志。

25、创新能力和智力的关系最有名的相关假说称为“门槛理论”。

26、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描述了做学问的三种境界,第三种竟增就是灵感的竟境。(众里寻他千百度,,,,)

27、高峰体验的追求是产生灵感的最有说服力的原因。

28、享有“创造技法之母”美誉的是检核表法。

检核表法的方式有:移用法、移植法、修改法、放大法、缩小法、替换法、重新安排法、颠倒法、组合法。

29、头脑风暴法适用于开放性问题。30、1905年心理学家比奈和其助手西蒙医生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这个量表称之为“比奈-西蒙量表”

1916年斯坦福大家教授特曼对比奈量表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斯坦福-比奈量表”

31、智商的概念,智商要怎么算

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足年龄(CA))×100

32、对创造性的关注,应该以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为起点。

33、吉尔福特的创新能力测试称之为第一代的发散性测试,托伦斯测试则被称为第二代测试方法。吉尔福特测试强调发散性思维的产品和转换,对象一般是儿童。

托伦斯测试的基点不在创造的结果,而是在创造的过程。,一般有图形和言语两个版本。

二、多选

1、思维的主要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2、思维活动的进行需要以语言为载体,因此思维与语言相关。

3、阿奎那把人的认知分为三个等级:感觉的认知、理性的认知、信仰的认知。(信仰的认知是人的最高认知。)

4、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把人类智能归纳为7种,分别是:语言文字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

5、知识的分类:

知识的智能分类、知识的常规分类、跨科学分类、横断性的知识。

6、自然语言的基本特征:民族性与地域性、丰富多彩、模糊性、社会性特征。

7、新术语的产生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直接借用自然语言中现在的语词。二是借用相关学科的术语或者新术语都可能导致新理论的产生。

8、从认知角度对问题加以分类可以分为:界定明确的问题、未界定明确的问题。

属于知识性、记忆性的问题大都属于界定明确的问题,这类问题本身是明确的,解决方法也是明确的。(封闭性问题)

未界定明确的问题是那些没有明确的问题域也没有明确的答案。(开放性问题)

9、最基本的命题分析方式是把命题划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10、依据逻辑联结词表达的逻辑关系不同,逻辑联结词分为: 联言联结词、选言联结词、假言联结词、否定联结词。

11、依据复合命题带有什么样的联结词,复合命题又可以分为: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负命题。

12、扩展性推理主要有两种类型: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13、吉尔福特认为,有两类能力和创新密切相关。

(1)第一类是发散性思维的“切片”。(2)第二类则是转换能力。

14、智商测试项目分言语性测试和动作性测试两大类。

15、智商等级的分布有两个等级表

一个是由特曼和麦里尔早期制定的分布表,一个是1970年由田中改进的田中-比奈式分布表。

三、名词解释

1、思维的定义。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人类认知的高级阶段,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间接和概括的能动反映。

2、形象性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3、抽象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概念、判断或推理以解决问题的思维。

4、收敛性思维又称为集中性思维或辐辏型思维。收敛性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律而进行的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5、发散性思维也叫做辐射性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产生出大量的独特新颖的思想的思维方式。

6、常规性思维是遵循现有的思路和方法而运用先前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过程。

7、创新性思维是指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创见性,能够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外在有机联系,能够获得新知识或新成果的思维活动过程。

8、直觉性思维是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或顿悟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

9、逻辑性思维是指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则或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结论的思维过程。

10、创新的定义。

创新是对既往的超越,是人类独创力、扩张力和智慧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11、创新思维的定义 创新思维是一种超越性智慧,它表现为思维的踊跃,它是在人的思考中实现超越,这就是创新思维的定义。

12、最佳优化知识结构是指适合创新思维活动的需要,极大促进创新思维功能发挥,各种门类知识配置合理的知识结构。

最佳知识结构需要满足以处条件:(1)必须具有优化配置的基础知识。(2)必须具有优化配置的专业知识。(3)思维主体质的知识结构必须处于一种开放和动态的状态。

13、什么是自然语言

自然语言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的过程中约定俗成,也就是自然形成的语言。

14、什么是科学语言

科学语言是在自然语言中加入了精确定义的术语、符号、公式和图表,描述科学活动的过程,表达和存储科学成果的语言。

科学语言的特征:精确性、客观性、简洁性。

15、什么是问题?

问题是某种事态在人头脑中的反映,这种事态令人困惑或者令人不满意,但对这种事态,又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法去改变,该事态挑战我们的智能。

16、论题也属于问题,它和问题基本上有同样的意义,但它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超越于事实的观念。

17、什么是论题?

论题是一种观念性的事态在人头脑中的反映,这种观念性事态挑战我们的智能,引起不同人群之间的争辨。

18、什么是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对问题的一种敏感,产生这种敏感的动因是人们对周边世界的好奇心。

19、问题意识是在实践中培养的,这种培养包括:观察力的培养和良好心态的培养两个方面。

观察力的培养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养成依靠观察接受信息的良好习惯、用观察力测试的方法提醒自己、注意保持观察的灵活性。

良好心态的培养表现为:质疑和改良的认知态度、对暗示和机遇的心理敏感、乐于寻求因果联系的示知欲望。

20、什么是方法?

方法是任何特殊领域中,思维主体利用一定的工具来控制对象的程序。

21、思维方法表现为思维主体控制对象的程序。

22、什么是创新思维方法。

创新思维方法是用超越性的智慧来组织协调思维对象要素的途径和思路。

23、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对思维方法认为: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正是在发散性思维中,我们才看到了创新思维中最明显的标志。

24、什么是逻辑思维方法。

逻辑思维是在命题的真假二值基础上的推理过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同一律是这个推理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律。

25、逻辑思维的方法是在推理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包括:演绎法、归纳方法和类比方法。

26、什么是演绎方法

演绎方法是从一般性前提获得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方法。(因此,演绎方法是一种获得必然性结论的推理方法。)

27、最基本的演绎推理知识包括:(1)命题逻辑。(2)三段论推理。

28、单个命题、复合命题。

单个命题:把单个命题看作是不可再分割的整体,不考虑命题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把这类命题看做是构成其他命题的基本单位。也称原子命题。

复合命题:通过一些联结词联结起来构成的命题称之为复合命题。

29、什么是三段论。

三段论推理是由两个包含着共同概念的直言命题为前提,推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结论的推理。30、什么是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一种扩展性推理,它是以个别的知识为前提推出的一般知识为结论的推理模式。归纳推理可以简略的分为两类:

(1)完全归纳推理。(简单枚举法、科学归纳法。)(2)不完全归纳推理。

31、什么是假说

在形成科学理论的过程中,开始构建理论雏形的那个阶段的设想。假说的本质表现为:假说是可测试的,可验证的。

32、什么是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军想像力,由一点向四面八方展开,通过对思维对象的属性、关系、结构等重新组合获得新观念和新知识,或者寻找出新的可能属性、关系、结构的创新思维方法。

33、什么是直觉

直觉是指思维主体不受某种固定的思维规则制约,直接地领悟客观事物本质及其关系的思维方法。直觉内涵的几个要点:直觉省略了思维的中间过程、直觉的产生依赖于感官、直觉是一种自明性能力。直觉是科学发现的重要方法。

34、什么是灵感

在思维的过程中,新思路,新假设和新形象突然间产生出来,这种带有突发性的创新思维,常被称为灵感。

35、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一种心理过程,它是头脑中已有表象经过结合和改造产生新表象的心理活动。

36、斯腾拍格把思维过程中产生的灵感分为三类灵感:选择性编码产生的灵感、选择性的组合产生的灵感、选择性的比较中产生的灵感。

四、简答题

1、思维的特征。

思维的特征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思维的本质特征:间接性、概括性、内隐性。思维的功能特征: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

2、思维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古代思维、中世纪思维、近代思维、现代思维(1)古代思维:古希腊文明的三个代表: 苏格拉底对思考的重视 柏拉图对理性思维的认识。亚里士多德对思维研究的贡献。

三位思想家所作出的贡献简言之,首先是为思维确立了一个目标,这就是探求真理。同时又建立起在这一目标指引下的理性思维方法系统,这个系统的集中体现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理论。即矛盾律-同一律-排中律。

(2)中世纪的代表:

阿奎那的认知理论、奥卡姆的简约经济原则、安瑟林的“我怀疑、所以我知道”

(3)

3、思维的基本类型

(1)形象性思维与抽象性思维。(2)收敛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3)常规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4)直觉性思维与逻辑性思维。

4、创新的表现方式

(1)新产品和新服务。(2)老产品的新用途。(3)新的研究方法。(4)新观念和新理论。(5)纯粹的思想 结晶。

5、创新的主要特征:

创新的智能性:创新是人类智能活动的结果。

创新的社会性:创新的社会性体现在三个含义:创新是社会需求的结果,社会需求推动着创新。创新产生于人类交往活动。创新具有竞争性。

创新的团队性:团队性是创新的一个重要特征,很多创新都是团队协作的产物。

6、创新的类型

按领域划分:科技创新、社会创新、人文创新。(人文创新是科技创新与社会创新的基础。)按主体划分:个体创新、团队创新。

7、创新思维的两种超越

(1)自身的超越:超越思维的惯性、超越思维的惰性、意志的超越。(2)境界的超越:前提超越、逻辑超越、关系超越。

8、创新思维与公共关系活动的关系。

(1)公共关系活动以创新思维理论为基础,是创新思维的具体应用。(2)创新思维贯穿公共关系活动的全过程和各种类型。(3)创新思维涉及公共关系策划的各要素。

9、为什么说人人都有潜在的创新能力

(1)人具有潜在创新能力的社会依据。(2)个体创新的生理基础。(3)创新是人类进化的特殊能力。

10、创新人才需具备的品德特征

(1)强烈的好奇心和惊奇感。(2)标新立异的胆魄。(3)坚强的意志力。(4)勤奋而专注的工作。(5)独立和自信。

11、创新思维的核心技能包含

(1)增长知识和见识的能力。(2)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3)培育直觉、敏感、发挥大胆想像和捕获思维灵感的能力。

12、建构创新品格与掌握创新核心技能之间的关系。

首先,创新品格与掌握创新核心技能之间是一种互动互进的关系。

(1)具有创新品格是掌握创新核心技能的基础。(因为没有良好的创新品格难以获得知识和见识,难以适应和改造环境。核心技能的获得需要良好的创新品格作支撑。)

(2)在掌握创新核心技能的过程中,会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创新品格。(因为在寻求掌握核心技能的过程中,个人的创新品格会在这种寻求的经历中经过不断的磨练得到提升。)

13、自然语言的功能:情景表达功能、信息交际功能、行动指示功能。

14、创新思维与自然语言的关系

(1)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中蕴含的内容。(2)对自然语言的敏感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先决条件。(3)自然语言的转换生成能力是实现创新的重要前提。

15、科学语言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1)创新思维促进了科学语言的产生。(2)科学术语、公式和图表的形成是创新思维的结果。

16、实践能力的重要技能:缄默认知

它是以行为为导向的认知,这种行动导向认知和人的目标实现相关,获得这种认知一般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17、实践能力的特征

(1)实践能力的经验特征。(2)实践能力的智慧特征。(3)实践能力的创新特征。(4)实践能力的非言语沟通特征。(5)实践能力的技能接受特征。

18、问题与论题之间的关系。

问题与论题是两个意义相近的概念又是有区别的概念。区别:

(1)概念的着重点不同。(2)问题和论题的处理方式不同。相同:

(1)所有的论题本质上都属于问题。(2)问题和论题互相渗透。

19、问题解决的基本阶段:

问题解决的步骤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调查阶段、观念阶段、评价阶段。准备阶段:(1)创新首先是面对问题。(2)给问题初步定位。(3)表达问题。

调查阶段:(1)明确调查研究的重要性。(2)使用间接调查的手段。(3)对信息的获取保持警觉。(4)直接调查:建立起自己的问题解决思路。(5)在调查研究中保持创新活力。

观念阶段:(1)设想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观念。(2)激发你的想像力。(3)关注问题解决对象的边缘部分。

评价阶段:(1)对主意进行评价。(2)观念评价的要点。20、创新思维方法的作用:

(1)认知和实践之间的中介。(2)产生新观念新发现的工具。(3)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启示功能。(4)对客观事物进程发展的适应、控制和引导功能。

21、创新思维方法的基本特征:能动性、互补性、层次性、实践性。(层次性表现为:一般方法、特殊方法、专门方法。)

22、创新思维的分类:按知识分类:一般方法、特殊方法、专门方法。

按思维特征分类:立体思维与平面思维、纵向思维与水平思维、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21、创新思维原理有:超越性原理、整体性原理、简单性原理、微量效应原理、对应原理

22、根据不同原理而产生的创新思维方法。

要素整合法(整体性原理)、删繁就简思维法(对应原理、简单性原理。)、关联思维法(微量效应原理)、协同思维法(整体性原理)、逆向思维法(对应原理)、极限思维法。

(1)要素整合法:即把思维要素根据一定的目的和需要进行各种不同的排列、连接和组合,可以产生许多新东西。

(2)信息交合法:是把思考对象所有的信息要素按照不同的标准分成若干类别,每一个类别作为一条坐标轴,然后根据需要各种坐标轴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各种信息的交合点入手来进行创新的一种思维方法。

(3)删繁就简思维法:即思维主体对思维对象无从下手的时候,首先把对象分成若干部份,然后去掉那些多余的东西,使思维对象的问题简单化,进而解决问题。

(4)关联思维法:是思维主体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寻求发现事物的发展趋势,进行创新发明的思维方法。

(5)协同思维法:即创新思维的整体原理还表现在系统思维方法、控制论思维方法、混沌思维方法、耗散结构理论思维方法、超循环方法等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上。

(6)逆向思维法:是指思维主体沿着思维客体发展的相反方向,用一种反向探求的方式来对产品、课题或者问题解决方案进行逆向思考,从而实现创新的思维方法。

(7)极限思维法:是一种假设思维方法,它是把所思考的问题及其条件进行理想化的极限假设,在这种理想化极限假设的条件下,常常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从而实现创新。

23、伽利略使用的极限思维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问题。(2)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3)提出第一个极限假设。(4)用实验验证第一个极限假设。(5)引申出第二个问题。(6)提出第二个极限假设。(7)用实验验证这个假设。

24、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

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有:概念、命题、推理。

概念和命题是逻辑思维的基本单元,推理是逻辑思维的主要关注对象,推理是逻辑思维的本质。

25、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可以分为 不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 不矛盾律:同一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既存在又不存在,也不允许有以同样方式与自身对立的东西。排中律:一个命题它要么真要么假,总是二者必居其一。

同一律: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出现“混淆概念”或是“偷换概念”的错误。

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同一,否则就会出现“转移论题”或是“偷换论题”的错误。

26、命题逻辑的基本推理模式:

(1)联言推理、(2)选言推理、(3)假言推理。

27、一个直言命题由四个部分构成: 主项、谓项、联项、量项。

28、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作为逻辑思维的基本要素,是反映我们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它所具有的本质司性。要领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那些本质属性的思维对象。

29、概念外延间的五种关系。

(1)全同关系。(2)真包含于关系。(3)真包含关系。(4)交叉关系。(5)全异关系。30、归纳方法与类比方法的区别

(1)在演绎推理中,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充分条件的关系,关提蕴含着结论。而在归纳推理中,前提与结论是一种必要条件的关系。

(2)有效演绎推理的前提对结论的支持度都是为最高的支持度,而不同的归纳推理的前提对结论的支持度却是有弱有强的。

31、英国逻辑学家穆勒研究出五种方法即穆勒法

(1)契合法。(2)差异法。(3)契合差异并用法。(4)共变法。(5)剩余法。契合法:是用来寻找被研究现象的必要条件的。

差异法:是用来寻求在特定的场合下,被研究现象的充分条件。

契合差异并用法: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如果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先行情况是相同的,而在被研究现象不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原先那个共同出现的先行情况又完全不出现,那么,这个先行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被研究现象产生的原因。

共变法:是从被研究现象变化的数量和程序来判明因果相关的。剩余法:是寻找被研究现象的充分条件或者原因的方法。

32、归纳和类比的关系。

(1)归纳类比互相依赖。(2)归纳和类比的可靠性比较。

33、类比的作用

(1)助发现的作用。(2)类比的解释作用。(3)作为模拟法的逻辑依据。

34、科学首先是以严格的经验观察的事实为基础的,这个基础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1)这个事实基础来源于没有偏见的观察者所作的仔细观察。(2)事实优先于并且独立于理论。

(3)事实构成科学知识坚实而且可靠的基础。

35、对事实的解释

对事实的解释可以分为:科学解释与非科学解释。

科学解释:当科学家在对一级事实现象给出解释的时候,这些解释依据合宜,是根据初步观察和实验的结果,这些解释还期待着继续的试探和证实。

非科学解释:如果我们对事实的解释不是依据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得出,而是依据神话或者无根据的想象,这个时间的解释往往是非科学解释。

36、假说的作用(1)它是形成科学理论,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阶段。(2)假说是科学分类的依据。

37、假说的验证

假说的直接验证、假说的间接验证。

38、假说的评价标准。

(1)该假说和已经建立的科学假说是相容的。(2)假说的预见能力和解释能力。(3)假说的简洁性。

39、假说的形成

(1)运用推理来形成假说。(2)形成假说的常规步骤。形成假说的常规步骤有七步:

认定问题、设定初步假说、收集更多的事实依据、设计更精致的假说、推出进一步的结论、验证这些结论、应用这一假说理论。

40、创新思维的逻辑方法与发散性内敛性思维的关系。相似之处:

(1)归纳方法与类比方法类似于心理学中的发散性思维,两者都是一种开放式的思维过程。(2)演绎方法则有些似于收敛性思维,两者都是一种封闭式的思维过程。区别:

(1)使用归纳和类比方法同样的已知条件推出的是一个假说不是多个假说。使用发散性思维同样的已知条件获得的是多个假说,不是一个假说。

(2)使用演绎方法从前提到结论的思维过程虽然是封闭性的,但这种封闭性是指在推导过程中,我们用已知条件获得的结论,没有超越已知条件所断定的范围。

而收敛性思维所体现的封闭性,则是在从多的假说和猜测之中,选择其中优化的假说和猜测。它是从多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或者几个方案。

41、思维得以发散的基础

(1)人的大脑机制具有发散功能。(2)我们面对着一个无限可能性的世界。(3)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42、发散性思维的特点。

(1)思维的流畅性。(2)思维的灵活性。(3)思维的精细敏感性。(4)思维的独创性。

43、发散性思维方法分类

(1)过程发散和结果发散。(2)理论发散和操作发散。(3)个体发散和群体发散。(4)理性发散和灵感发散。(5)线性发散和立体发散。(6)其他分类。

43、发散性思维所使用的方法,一般有:(选择)P246(1)提问法。(2)语词运算法。(3)相关联想法。

44、发散性思维的生成图式。

一、发散性思维的实施技术。

(1)自由发挥。(2)追求数量。(3)思维形象化。(4)暂缓评价。(5)吸收异议。(6)搭便车。(7)持续努力。(8)暂时搁置。(9)适时停止。

45、直觉的基本特征

(1)直觉的超逻辑性。(2)直觉的不确定性。(3)直觉的经验性。(4)直觉的快速性。(5)直觉的累积性。

46、直觉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1)预见功能。(2)选择功能。(3)发现功能。

47、灵感的特征

(1)突发性。(2)突逝性。(3)终端性。(4)积累性。

48、直觉和灵感的联系和区别。联系:

(1)灵感和直觉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是类似的。(2)灵感和直觉都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3)直觉和灵感都是超越逻辑的思维方法。

区别:

(1)直觉是思维的直接活动,灵感是一种神秘的意识状态。(2)直觉的出现表现为快速,灵感的出现则主要表现为突然和意外。(3)直觉往往出现在最初的猜想之中,灵感则是问题解决终端将要出现的征兆。

49、灵感激发的方式

(1)外部激发。(2)内部激发。(3)情境激发。50、想象的特征。

形象性、超现实性、自由灵活性、想象的多元性、现实转换的可能性。

51、想象在创新中的作用

(1)想象是创新的翅膀。(2)想象是获得新概念、新理论、新发现的源泉。(3)想象是直觉和灵感产生的心理条件。

52、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也称BS法,是一种集体式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头脑风暴法的构想是出于商业的需要。头脑风暴法创始人为美国企业家奥斯本。这个会议方式当时称为“闪电构思会议” 什么是头脑风暴法:、一组人员运用开会的方式来集中起来讨论问题,在一定的时间内提出大量解决特定问题的主意,以谋求问题解决最合适方案的创新技法。

53、头脑风暴法的效能背景

群体动力学基础、竞争促进想象力、激励作用。

54、头脑风暴法的基本原则

(1)延迟评判。(2)自由联想。(3)数量产生质量。(4)搭便车。

55、头脑风暴法的实施要点

(1)会议规模。(2)主持人。(3)会议时间地点。(4)通知。

56、开好头脑风暴法的要点。

(1)议题具体明确。(2)交叉进行。(3)顺序发言。(4)只听不议。(5)代表性。(6)气氛宽松。(7)激发思考。(8)主意编号。(9)另行评价。

57、头脑风暴法的变式

10种:戈登法、635笔写法、川喜田法、特性列举法、图画刺激法、逆头脑风暴法、超级主人公法、三菱式头脑风暴法、七乘七法、片方法、(1)戈登法:以抽象主题寻求卓越设想。

1964年由戈登创造的技法。为了克服头脑风暴法的两个缺陷,戈登所采用的方法是,除了会议主持者之外,不让与会者知道真正的意图和目的。步骤:会前准备、决定主题、召开会议。

戈登法适用于新产品开发、销售计划的制定等领域。(2)653笔写法:以笔写代替发言提高主意品质。

635笔写法的要点在这三个数字上,每次会方由6个人参加,每5分钟轮流一次,每人在家分钟内提3个设想。比较适用于广告、卡通和设计之类的创新活动。(3)川喜田法:以卡片方式获得创意方案综合。

1964年由川喜田二郎发表,TKJ法强调两个阶段,先是理解问题,然后是激励团队成员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4)特性列举法:不同特性不同创意。

特性列举法是美国内布拉期加大学教授克劳福德创立的。主要的手段是:通过对策划对象的特性分析,zHU一列出其特性,然后进行排列,分清主次,并由此引起各种联想,提出改进方案。

(5)图画刺激法:图片刺激想象力。

在这种方法中,特别的创意来自于和问题无关的一些图画的刺激。步骤:图片展示、观看和描述、创意、再观看和描述。(6)逆头脑风暴法:借助评价使设想完善。(7)超级主人公法:用角色启发新主意的产生。

步骤:选择一个超级主人公、发现这个主人公的主要特征、从这个主人公的角度来发现问题解决的方法。

(8)三菱式头脑风景法:笔写和书在的结合激发创意。(9)七乘七法:限定数量提升质量。

由美国人卡尔古莱格开发,做法是把用头脑风暴法所提出的方案汇总在七项之内,通过全体成员的评判和讨论,确定其重要程度,然后按名次分别制定具体的解决措施。步骤:引出方案、卡片排序、讨论。

(10)片方法:巧用书写环境寻求最佳方案。

ZK法的特点是解题信息按:启,承、转、合的线索发展,由此寻示最佳的解决方案。

58、关于智商和创新能力之间的一个推断所得出的结论。(1)创新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智商基础之上。

(2)到了中上心上的智商水准,其创新能力和智商之间就没有正相关。

59、在所有的创新测试方法中,吉尔福特发散性思维基础上构建的测试方法最流行。创新能力测试方法有: 托伦斯测试法、沃利奇-科根测试法

根据测试角度不同,还有梅德里克测试法、米德维斯特测试法、弗拉纳根测试法、威廉姆斯测试法等等。60、重案组测试法是精心选择的一个特别团队,在创意被批准之前,负责审核和测试创意的可行性。然后给每个问题的回答给出评定分数。61、PMI方法

是思维训练专家德。波诺对创意进行测试的方法,P是优点为,M是缺点,I是兴趣。列出这三个方面的清单,这个清单可以帮助对创意做出合适的评价。62、创新能力测试的作用和限度。创新能力测试的作用:

(1)创新能力测试是社会的需要。(2)创新测试方法一法二用。创新能力测试的限度:

(1)创新测试和创新一样充满了模糊和不确定性,不存在得到一致确认的创造力理论,也不存在所有人都满意的创新测试方法。

(2)任何标准化的创新测试方法都要受到信度和效度的限制。

第二篇: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

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 1章

一、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间接和概括的能动反映。

二、思维的本质特征:思维的间接性、思维的概括性、思维的内隐性

三、思维的功能特征: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创新性

四、思维定义的三个方面:

1、思维是人脑的机能;

2、思维是人类认知的高级阶段;

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五、思维的历史发展:古代思维、中世纪思维、近代思维、现代思维

六、思维的类型:

1、根据思维的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分形象性思维和抽象性思维;

2、根据思维封闭或开放的标准可以把思维分为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3、根据思维是否具有创新性可以将思维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4、根据思维过程是否具有逻辑性可以将思维分为直觉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

七、创新的表现方式:

1、新产品和新服务;

2、老产品的新用途;

3、新的研究方法;

4、新观念和新理论;

5、纯粹的思维结晶

八、创新:对既往的超越,是人类独创力、扩张力和智慧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九、创新的界定包含着四点含义:

1、创新是一种超越;

2、创新是一种独创力;

3、创新是一种扩张力;

4、创新是一种智慧力

十、创新的主要特征:创新具有智能性、社会性和团队性

十一、创新的社会的三个方面:

1、创新是社会需求的结果,社会需求推动着创新;

2、创新产生于人类交往活动;

3、创新具有竞争性

十二、创新的类型:

1、按照领域分类:科技创新、社会创新和人文创新

2、按照主体的分类:个体创新和团队创新

十三、创新思维:思维的跳跃,它是在人的思考中实现超越。

十四、创新思维包含的两个方面:

1、创新思维寻求思维的跳跃;

2、创新思维是一种能动思维模式的选择。

十五、创新思维的自身超越:

1、超越思维的惯性;

2、超越思维的惰性;

3、意志的超越

十六、创新思维的境界超越:

1、前提超越;

2、逻辑超越;

3、关系超越

2章

一、人具有潜在创新能力的社会依据:

1、创新本质上是社会需要的产物;

2、创新是个人回应社会挑战的需要;

3、人人都有无限的创新空间

二、个体创新的生理基础:

1、人从整体上就是生物创新的产物;

2、人脑的认知功能具有创新潜能

三、人人都有潜在的创新能力:

1、人具有潜在创新能力的社会依据;

2、个体创新的生理基础;

3、创新是人类进化的特殊能力

四、创新人才具有基本品德:

1、强烈的好奇心和惊奇感;

2、标新立异的胆魄;

3、坚强的意志力;

4、勤奋而专注地工作;

5、独立和自信

五、创新思维的核心技能:

1、增长知识和见识的能力;

2、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培育直觉敏感、发挥大胆想象和捕获思维灵感的能力。

六、知识的一般定义:知识是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精神文化财富和认识成果。

七、知识的常规分类: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

八、最佳优化知识结构:适合创新思维活动的需要,极大促进创新思维功能发挥,各种门类知识配置合理的知识结构。

九、最佳优化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

1、在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优化配置的基础知识。

2、在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优化配置的专业知识;

3、思维主体的知识结构必须处于一种开放和动态的状态。

十、知识的跨学科分类:分子生物学、数理逻辑,光纤通讯理论、超导理论等。

十一、思维主体的知识结构:专才和通才之分。

十二、自然语言的基本特征:

1、自然语言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

2、自然语言具有丰富多彩的特征;

3、自然语言具有模糊性特征;

4、自然语言具有社会性特征。

十三、自然语言的基本功能:情景表达功能、信息交际功能和行动指示功能

十四、创新思维和自然语言之间的关系:

1、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中蕴含的内容;

2、对自然语言的敏感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先决条件;

3、自然语言的转换生成能力是实现创新的重要前提。

十五、科学语言是自然语言的派生语言,它是在自然语言基础上加入术语、符号和图表等基本形式构成的。

十六、科学语言的特征:

1、科学语言具有精确性特征;

2、客观性;

3、简洁性

十七、科学语言和创新思维的关系:

1、创新思维促进了科学语言的产生;

2、科学术语、科学公式和科学图表的形成是创新思维的结果;

十八、新术语产生的途径:

1、直接借用自然语言中现成的语词;

2、借用相关学科的术语,或者新造术语,都可能导致新理论的产生。

十九、缄默认知:它是以行动为导向的认知,这种行动导向认知和人的目标实现相关,获得这种认知一般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二十、实践能力是一种日常生活的智慧,这种智慧很少得到主流承认,但又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实实在在的智慧。

二十一、实践能力的特征:

1、经验特征;

2、智慧特征;

3、创新特征;

4、非言语沟通特征;

5、技术接受特征

二十二、实践能力的创新特征:

1、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性层面;

2、实践能力的创新性需要经验直觉。

二十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之间的关系:

1、实践能力和思想能力;

2、思想能力和实践能力中都有创新思维

3章

一、问题:某种事态在人头脑中的反映,这种事态令人困惑或者令人不满意,但对这种事态,又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法去改变,该事态挑战我们的智能。

二、论题:一种观念性的事态在人头脑中的反映,这种观念性事态挑战我们的智能,引起不同人群之间的争辩。

三、问题和论题之间的关系:

1、问题和论题的区别:

1、概念的着重点不同;

2、问题和论题的处理方式不同

2、问题和论题的关系:

1、所有论题本质上都属于问题;

2、问题和论题互相渗透。

四、问题分类:

1、界定明确的问题:属于知识性、记忆性的问题大都属于界定明确的问题,这类问题本身是明确的,问题的解决方法也是明确的。

2、未界定明确的问题:那些既没有明确的问题域,也没有明确的答案的问题。

五、境况问题:有些是有关物质世界的事实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多用实验的方式,所以这类问题往往有正确答案。

六、境况问题的特征:

1、它是在客观事实基础上产生的问题;

2、解决这样一类问题,需要用事实来验证,或者是需要用新地境况来替代旧的境况。

七、价值问题:几乎所有的论题都有价值成分在内,所以,我们可以用论题概念来表示价值问题。

八、价值问题的特征:

1、这些问题中包含着认知主体的主观意志,或者是主观信念。

2、这样一类问题往往不仅仅是用客观事实来验证,更多的是依赖人的观念认同。

3、价值问题大都和人类的行为相关,因此价值问题也是有关人类行为的问题。

九、问题意识是对问题的一种敏感,产生这种敏感的动因是人对周边世界的好奇心。

十、观察力的培养:一要养成依靠观察接受信息的良好习惯;二是观察力测试的方法提醒自己;

3、注意保持观察的灵活性。

十一、在实践中培养问题意识:

1、观察力的培养;

2、良好心态的培养

十二、思维主体具有良好的心态表现为:

1、质疑和改良的认知态度;

2、对暗示和机遇的心理敏感;

3、乐于寻找因果联系的求知欲望。

十三、质疑和改良的认知态度:

1、世界是不完善的;

2、向完善走近;

3、关注不满情绪。

十四、对暗示和机遇的心理敏感:

1、对事件、现象背后的东西保持敏感;

2、对机遇的敏感。

十五、乐于寻找因果联系的求知欲望:

1、喜欢问“为什么”

2、从不相关的现象和不相干的研究中寻求因果联系。

十六、问题定位就是初步确定问题属于什么类型,是界定明确问题,还是未界定明确的问题?是境况问题还是价值论题?要想有效地解决问题,境况问题和价值问题的区分是很重要的。因为问题的类型不同,解决的思想会是不同的。

十七、表达问题的步骤:

1、抓住感觉;

2、把问题描述出来者不拒、进一步精炼这些表达式。

十八、间接调查的信息来源:

1、首要的信息来源是自己;

2、你周边的人也是信息源泉;

3、网络、图书馆信息源泉。

十九、直接调查的方式:群体调查、体验式调查和实验调查

二十、主意越多何以获得好主意的机会就越多呢?

1、一个创新的主意在统计上就应该是不寻常的;

2、我们最初产生的主意和后来产生的主意相比,最先想到的主意往往是粗糙的。

二十一、激发你的想象力:

1、带一点游戏心态;

2、紧张中的放松;

3、在观念面前保持中立心态。

二十二、观念评价的要点:

1、弄出主意的细节;

2、找出主意中的缺陷和困难;

3、完善问题解决的主意

4章

一、方法是任何特殊领域中,思维主体利用一定的工具来控制对象的程序。

二、创新思维方法是用超越性的智慧来组织协调思维对象要素的途径和思路。

三、创新思维方法的作用:

1、认知和实践之间的中介;

2、产生新观念新发现的工具;

3、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启示功能;

4、对客观事件发展进程的适应、控制和引导功能

四、创新思维方法的基本特征:能动性、互补性、层次性、实践性

五、创新思维的层次性:第一层依据知识的分类把创新思维方法分为一般方法、特殊方法、专门方法;第二层从实践角度对创新思维方法的区分,就是方法和技法的两分层次。

六、创新思维的实践性的表现:

1、创新思维方法本身就是实践的产物。

2、创新思维方法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出现更能激发人创造性的新方法;

3、创新思维方法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人们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总要自觉能动地去运用创新思维方法。

七、创新思维方法的分类:

1、依据知识分类的标准对创新思维方法分类:一般方法、特殊方法、专门方法。

2、依据思维特征的标准对创新思维方法分类:立体思维和平面思维,有纵向思维和水平思维,还有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等

八、思维的技巧就有结构扩散、形成扩散、因果扩散、属性扩散、关系扩散、功能扩散

九、创新思维技法:

1、组合法;

2、换元法;

3、模仿法;

4、希望点列举法;

5、奥斯本检核表法;

6、5W2H法;

7、聪明12法;

8、信息交合法;

9、移植法;

10、形态分析法;

11、开孔挖槽法;

12、创造需求法。

十、移植法分类:方法移植;原理移植、材料移植、结构移植

十一、创新思维原理:

1、超越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简单性原理;

4、微量效应原理;

5、对应原理

十二、依据不同原理而生成的创新思维方法:

1、要素整合法;

2、删繁就简思维法;

3、关联思维法;

4、协同思维法;

5、逆向思维法;

6、极限思维法

十三、信息交合法:把思考对象所有的信息要素,按照不同的标准分成若干类别,每一个类别作为一条坐标轴,然后根据需要,将各种人材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各种信息的交合点入手来进行创新的一种思维方法。

十四、信息交合法的步骤:

1、确定坐标原点,并将思考对象分解成若干独立的信息要素;

2、确定子类;

3、连接不同的信息坐标点,每一个信息坐标点连线都是一种新的信息反应物。

4、从产生的这些新信息中,选择合适的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十五、关联思维法是思维主体从事物之间的关联中寻求发现事物的发展趋势,进行创新发明的思维方法。

十六、逆向思维方法:思维主体沿着思维客体发展的相反方向,用一种反向探求的方式来对产品、课题或者问题解决方案进行逆向思考,从而实现创新的思维方法。

十七、极限思维方法是一种假设思维方法,它是把所思维的问题及其条件进行理想化的极限假设,在这种理想化极限假设的条件下,常常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恰当办法,从而实现创新。

十八、伽利略使用的极限思维法:

1、确定问题;

2、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3、提出第一个极限假设;

4、用实验验证第一极限假设;

5、引申出第二个问题;

6、提出第二个极限假设;

7、用实验验证这个假设。

五章

一、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同一律

二、逻辑思维方法包括:演绎方法、归纳方法和类比方法

三、演绎方法是从一般性前提获得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方法

四、逻辑联结词的真值表定义法:其基本思路是,任何一个命题都有真假这两种值当中一种,一个不带逻辑联结词的简单命题形式,比如P,我们确定不了P是真的还是假的。然而,一旦一个带上逻辑联结词,逻辑联结词就赋予了复合命题某种确定的逻辑关系,当我们给其命题变元指派不同的真值的时候,我们穷尽一个复合命题真值组合的所有可能性,该命题真值的每一种组合就总有一个相应的真值和这些指派的值相对应。

五、命题逻辑的基本推理模式:

1、联言推理:包括联言推理分解式和联言推理合成式;

2、选言推理:包括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和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和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3、假言推理:包括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

六、直言命题的类型:全称肯定命题、全称否定命题、特称肯定命题、特称否定命题

七、概念的内涵: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它所具有的本质属性。

八、概念的外延:概念所有反映的那些本质属性的思维对象。

九、概念外延间的五种关系: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十、周延性:一个直言命题中主项与谓项外延之间的关系的断定情况,在三段论推理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十一、直言命题主谓项周延性的情况:

1、对形式为SAP的全称肯定命题;

2、对形式为SEP的全称否定命题;

3、特称肯定命题SIP;

4、特称否定命题SOP

十二、直言命题的真值情况

1、直言命题的真值与其质和量紧密相关;

2、直言命题的真值主要由其主要由其主谓项外延间的关系来决定;

3、直言命题真值情况的断定 十三、三段论的构件:小项:结论的主项,用S表示。大项:结论的谓项,用P表示; 中项:前提中共有的项,用M表示。

六章

一、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的主要区别:

1、在演绎推理中,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充分条件的关系,前提蕴涵着结论。而在归纳推理中,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必要条件的关系。

2、有效演绎推理的前提对结论的支持度都为最高的支持度,而不同的归纳推理的前提对结论的支持度却是有弱和强的。

二、归纳推理的类别:

1、完全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划界的临界点,从思维方向上它更像归纳推理,但从逻辑思维的实质考虑,它又显然是演绎推理,可以看作是归纳推理的特例。

2、不完全归纳推理又分为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

简单枚举法是把一部分个体具有的性质聚合成一个整体类所具有的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种聚合归纳法。

科学归纳法的主要内容是探求因果联系的穆勒五法。这种方法由近代英国逻辑学家穆勒所创立。

三、英国逻辑学家穆勒的方法:契合法、差异法、契合差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

四、契合法(求同法)是用来寻找被研究现象的必要条件的,它的内容是:如果仅有一个先行情况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中都出现,那么这一先行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产生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被研究现象产生的原因。

五、差异法(求异法)是用来寻求在特定的场合下,被研究现象的充分条件。

六、共变法是从被研究现象变化的数量和程度来判明因果相关的。一般内容:在被研究现象发生变化的各个场合中,如果只有一个先行情况是相应变化着的,而其他先行条件没有变化,那么,这个唯一变化的先行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充分条件,也就是产生被研究现象的原因。

七、契合差异并用法也称为求同求异并用法,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如果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先行情况是相同的,而在被研究现象不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原先那个共同出现的先行情况又完全不出现,那么,这个先行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被研究现象产生的原因。

八、剩余法是寻找被研究现象的充分条件或者原因的方法,它的内容是:如果已知某一复合的先行情况是另一复合现象的原因,同时又知道这一复合先行情况中的某一部分是后一复合现象中一部分现象的原因,那么这一复合先行情况的其余部分就是后一复合现象的其余部分产生的原因。

九、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者两类对象在部分属性上的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一种思维方式。

十、归纳和类比的关系:

1、归纳类比互相依赖;

2、归纳和类比的可靠性比较

十一、类比的作用:

1、助发现的作用;

2、类比的解释作用;

3、作为模拟法的逻辑根据

十二、模拟法分类:

1、实质同构法;

2、形式同构法;

3、功能类比法。

十三、假说的作用:

1、它是形成科学理论、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阶段;

2、假说是科学分类的依据。

十四、假说直接验证:一个假说中所说明或者解释的事实,是通过提出假说的人自己的观察和实验来证实的,这样一种证实方式就是假说的直接验证。

十五、假说间接验证包括:

1、从假说的基本观念引申出关于事实的推测;

2、通过观察和实验,或者是自己的或者是其他的观测和实验,检验这些推测是否符合事实;

3、当假说的主要内容不能直接由经验来证实的时候,还需要通过逻辑的论证推理手段为假设命题作逻辑验证。

十六、假说评价的标准:

1、该假说和已经建立的科学假说是相容的;

2、假说的预见能力和解释能力;

3、假说的简洁性

十七、假说形成的常规步骤:

1、认定问题;

2、设定被步假说;

3、收集更多的事实证据;

4、设计更精致的假说;

5、推出进一步的结论;

6、验证这些结论;

7、应用这一假说理论

七章

一、发散性思维是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由一点向四面八方展开,通过对思维对象的属性、关系、结构等重新组合获得新观念和新知识,或者寻找出新的可能属性、关系、结构的创新思维方法。

二、发散性思维的注意两点:

1、发散性思维体现了思维的超越;

2、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互为补充。

三、收敛性思维是从众多的备选方案中搜索寻求其中优化方案的思维方法。

四、思维的发散和收敛的区别:

相似之处:

1、归纳方法和类比方法,类似于心理学中的发散性思维。

2、演绎方法则有些近似于收敛性思维。

两者的区别:

1、使用归纳方法和类比方法,同样的已知条件推出的是一个假说,不是多个假说。使用发散性思维,同样的已知条件获得的是多个假说,不是一个假说。

2、使用演绎方法,从前提到结论的思维过程虽然是封闭性的,但这种封闭性是指在推导过程中,我们用已知条件获得的结论,没有超越已知条件所断定的范围。而收敛性思维所体现的封闭性,则是在众多的假说和猜测之中,选择其中优化的假说和猜测。收敛性思维中的已知条件是多个方案,它是从多个方案中,选定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方案。

五、思维产生的基础:

1、人的大脑机制具有发散功能;

2、我们面对着一个无限可能性的世界;

3、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六、发散性思维的特点:

1、思维的流畅性;

2、思维的灵活性;

3、思维的精细第三性;

4、思维的独创性。

七、发散性思维方法分类:

1、过程发散和结果发散;

2、理论发散和操作发散;

3、个体发散和群体发散;

4、理性发散和灵感发散;

5、线性发散和立体发散;

6、其他分类:流畅性思维、灵活性和敏感性思维

八、发散性思维所使用的方法:

1、提问法:使用一个条件疑问句,或者是使用大量的条件句来进行提问,即用“如果——,那么——”句式来进行提问,以激发大量的设想和主意的方法。

2、语词运算法:是对表述问题的语词进行组合运算,求得问题解决的思维方法。

3、相关联想法:把问题解决的思路扩散到和问题相关的领域,给出解决问题的多样化设想的思维方法。

九、发散性思维的生成图式:

1、自由发挥环节;

2、思维形象化环节;

3、吸收异议环节;

4、持续努力环节;

5、适时停止环节。

十、发散性思维的实施技术:

1、自由发挥;

2、追求数量;

3、思维形象化;

4、暂缓评价;

5、吸收异议;

6、搭便车;

7、持续努力;

8、暂时搁置;

9、适时停止

八章

一、直觉:指思维主体不受某种固定的思维规则制约,直接地领悟客观事物本质及其关系的思维方法。

二、直觉内涵的要点:

1、直觉省略了思维的中间过程;

2、直觉的产生往往依赖于感官;

3、直觉是一种自明性能力

三、直觉的基本特征:

1、直觉的超逻辑性;

2、直觉的不确定性;

3、直觉的经验性;

4、直觉的快速性;

5、直觉的累积性

四、直觉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1、预见功能;

2、选择功能;

3、发现功能

五、灵感:在思维的过程中,新思路、新假设和新形象突然间产生出来,这种带有突发性的创新思维。

六、灵感的特征:

1、突发性;

2、突逝性;

3、终端性;

4、积累性

七、直觉和灵感的联系:

1、灵感和直觉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是类似的;

2、灵感和直觉都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3、直觉和灵感都是超越逻辑的思维方法

八、直觉和灵感的区别:

1、直觉是思维的直接活动,灵感是一种神秘的意识状态;

2、直觉的出现表现为快速,灵感的出现则主要表现为突然和意外;

3、直觉往往出现在最初的猜想之中,灵感则往往是问题解决终端将要出现的征兆。

九、灵感激发方式:

1、外部激发;

2、内部激发;

3、情境激发

十、想象是一种心理过程,它是头脑中已有表象经过结合和改造产生新表象的心理活动

十一、想象的特征:

1、形象性;

2、超现实性;

3、自由灵活性;

4、想象的多元性;

5、现实转换的可能性

十二、想象在创新中的作用:想象是创新的翅膀;

2、想象是获得新概念、新理论、新发现的源泉;

3、想象是直觉和灵感产生的心理条件

九章

一、头脑风暴法的创始人为美国企业家A-F-奥斯本

二、头脑风暴法:一组人员运用开会的方式来集中起来讨论问题,在一定的时间内提出大量解决特定问题的主意,以谋求问题解决最合适方案的创新技法。

三、头脑风暴法的效能背景:

1、群体动力学基础;

2、竞争促进想象力;

3、激励作用

四、头脑风暴法的基本原则:

1、延迟评判;

2、自由联想;

3、数量产生质量;

4、搭便车

五、头脑风暴法的具体实施要点:

1、会议规模;

2、主持人;

3、会议时间地点;

4、通知

六、开好“头脑风暴”会议的要点:

1、议题具体明确;

2、交叉进行;

3、顺序发言;

4、只听不议;

5、代表性;

6、气氛宽松;

7、激发思考;

8、主意编号;

9、另行评价

七、奥斯本检核表法的使用步骤可以归结为:

1、对某一决策方案、产品或某一事物,从多方面进行提问;

2、为了解决所提出的各种问题,产生出一系列的新设想;

3、对所列出的所有新设想逐一加以分析研究,取其精华,舍去糟粕,权衡利弊,综合一体;从而产生出一种最佳的决策方案或一种功能更强、造价更低的产品以及一件尽善尽美的事件。

八、奥斯本的检核表提到了九种检核方式:

1、移用法;

2、移植法;

3、修改法;

4、放大法;

5、缩小法;

6、替换法;

7、重新安排法;

8、颠倒法;

9、组合法

九、头脑风暴法的适用范围: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

十、开放性问题:是指那些没有固定的答案空间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数量一般是无限的,没有现成的标准答案。

十一、戈登法:以抽象主题寻求卓越设想由美国阿沙-德-里特尔公司员工戈登创造的技法。

十二、戈登法简要实施步骤:

1、会前准备;

2、决定主题;

3、召开会议

十三、635笔写法:以笔写代替发言提高主意品质:头脑网易法传入西德后,西德人鲁尔巴赫根据德意志民族习惯于沉思的性格,通过改进,创造了笔写式头脑风暴法。每次会议由6人参加,每5分钟轮流一次,每人在5分钟内提3个设想,所以称为“635法”

十四、川喜田法:以卡片方式获得创意方案综合:是东京工业大学教授川喜田二郎。此方法在1964年发表以后,作为一种有效的创造性开发方法在日本流行很广。

十五、特性列举法:不同特性不同创意由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教授克劳福德创立的

十六、图画刺激法:图片刺激想象力

图画刺激法的具体步骤:

1、图片展示;

2、观看和描述;

3、创意;

4、再观看和描述

十七、逆头脑风暴法:借助评价使设想完善是美国“热点”公司开发的方法,又称对演法。

十八、超级主人公法:用角色启发新主意的产生

该法的基本过程:

1、选择一个超级主人公;

2、发现这个主人公的主要特征;

3、从这个主人公的角度来角度来发现问题解决的方法。十九、三菱式头脑风暴法:笔写和书面的结合激发创意是由日本三菱树脂公司开发的方法。二十、三菱式头脑风暴法的具体做法:

1、提出议题;

2、由参加会议的人各自在纸上填写设想,时间为15分钟。

3、每人轮流谈自己的设想,由会议主持者记下每人的设想,别人也可根据宣读者提出的设想,填写自己的新设想,待大家发表完意见后再提出,这段时间约1时间;

4、将设想写成正式提案,进行详细说明,并互相质询,批评,讨论,这段时间约1个半到2个时间。

5、由会议主持者将各人提案用图解方式写在黑板上,大家边看图解边进行深入讨论,以获得最佳方案。二十一、七乘七法:限定数量提升质量由美国人卡尔-古莱格开发的。二十二、七乘七法的主要步骤:

1、引出方案;

2、卡片排序;

3、讨论

二十三、片方法:巧用书写环境寻求最佳方案:是由东京工业大学片善治所创,以其姓名英文字头“ZK”命名。

二十四、片方法基本步骤是:启、承、转、合 十章

一、确定心理年龄的步骤是:

1、确定基底年龄;

2、计算基底年龄之后的各年龄级答对问题的总数;

3、再乘以2作为月数;

4、将所得月数和基底年龄相加。

二、实足年龄:依据被试者的实际出生日,依据被试者接受测试的时间,按照规定的计算步骤,所获得的被试者年龄数据称之为实足年龄。

二、智商测试项目分言语性测试和动作性测试

三、智商和创新能力的关系:智商只是智力的一部分、创新能力研究和测试

四、创新能力测试方法:

1、吉尔福特测试法;

2、托伦斯创造性思维测试法(TTCT法)

3、梅德尼遥远联系创造性测试(RAT法);

4、创新团体调查测试;

5、创新产品评价表;

6、重案组测试法;

7、PMI方法

五、托伦斯的测试活动:

1、猜疑活动测试;

2、语言表达测试;

3、产品改良活动测试;

4、列举非凡用途活动测试;

5、图形测试

六、创新能力测试的作用:

1、创新能力测试是社会需要;

2、创新测试方法一法二用

七、自测题导语:

1、答题时间;

2、答题符号意义;

3、答题要求

八、语言创新能力自测题:

1、自测题导语;

2、自测题;

3、答案和评分标准

九、图形想象力自测题:

1、自测题导语;

2、想象力自测题;

3、答案和评分标准。

第三篇: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

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 思维的定义: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人类认知的高级阶段,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间接和概括的能动反映。思维的本质特征:间接性,概括性,内隐性。3 思维的功能性特征: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 苏格拉底千诫他的学生: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生活。5 阿奎那的认知理论。他被同时代人称为“天使博士”。他把人的认知分为三个等级,感觉的认知,理性的认知和信仰的认知。信仰的认知是人最高等级的认知,理性要服从信仰,科学当然要服从神学。6 奥卡姆的简约经济原则。他被称为“不可战胜的博士。” 7 安瑟林的“我怀疑,所以我知道。” 根据思维的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将思维分为形象性思维和抽象性思维。形象性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10 抽象思维是指人们运用概念,判断或推理以解决问题的思维。11 根据思维封闭或开放的标准可以把思维分为收敛性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根据思维是否具有创新性可以将思维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13 根据思维过程是否具有逻辑性可以将思维分为直觉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创新:是对既往的超越,是人类独创力,扩张力和智慧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创新的特征:智能性,社会性 团队性 创新的社会性包含着以三种含义:1 创新是社会需求的结果,社会需求推动着创新。2 创新产生开人类交往活动 3 创新具有竞争性。17 按照创新的领域划分,可将创新分为科技创,社会创新和人文创新。18 按照创新的主体划分,可将创新分为个体创新和团队创新。创新思维:是种超越性智慧,它表现为思维的跳跃,它是在人的思考中实现超越,这就是创新思维的含义。这个含义包含着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 创新思维寻求思维的跳跃 2 创新思维是一种能动思维模式的选择。创新思维看成是一种超越性的智慧,创新思维的本质就是在思维中不断地加入异质成分。自身超越:1 超越思维的惯性 2 超越思维的惰性 22 境界超越 1 前提超越 2 逻辑超越 3 关系超越 创新思维与公共关系活动的关系:1 公共关系活动以创新思维理论为基础,是创新思维的具体应用。2 创新思维贯穿公共关系活动的全过程和各种类型。3 创新思维涉及公共关系策划的各要素。创新人才具有以下品德特征:1 强烈的好奇心 2 标新立异的胆魄 3 坚强的意志力 4 勤奋而专注的工作 5独立和自信。知识的分类按照知识的常规分类方式可以划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 自然语言可以简略地概括为有以下三种功能:情景表达功能,信息交际功能和行动指示功能 问题可以分类为界定明确的问题,未界定明确的问题两大类。28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休谟把命题分成为两大类:事实命题和价值命题 29 问题意识:是对问题的一种每感,产生这种敏感的动因是人对周边世界的好奇心。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准备阶段,调查阶段 观念阶段 和评价阶段

创新思维方法:用超越性的智慧来组织协调思维对象要素的途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1 创新思维方法是思维主体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产生的思路。2 创新思维方法总是表现为一般性思维方法的应用。3 创新思维方法是给思维方法增加异质成分

创新思维方法的基本特征:能动性 互补性 层次性 实践性

最为人们认可的思维方法分类,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的分类,他认为: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

创新思维的原理:1 超越性原理 2 整体性原理 3 简单性原理 4 微量效应原理 5对应原理

依据不同原理而生成的创新思维方法 1 要素整合法 2 删繁就简思维法 3 关联思维法 4 协同思维法 5 逆向思维法 6 极限思维法。36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1 不矛盾律:同事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既存在又不存在,也不允许有以同样方式与自身对立的东西。2 排 2

中律:一个命题它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总是二者必居其一。3 同一律

思维必须与其自身一致,而我们所有的确信都必须保持一致。出自柏拉图《斐多篇》。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1 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出现“混淆概念”或者“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2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者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任何一个复合命题都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一个部分是逻辑联结词,另一个部分是由联结词所联结的简单命题。

依据逻辑联结词所表达的逻辑关系的不同,逻辑联结词分为联结词,选言联结词,假言联结词和否定联结词。41 依据一个复合命题带有什么样的联结词,复合命题又分为四类:联言命题 选言命题 假言命题 负命题

联言联结词和联言命题:一类是单个的:并且,和,与,又,且,一类是单个以上的:有仅„„,而且„„虽然„„但是„„ 既„„又„„ 既不„„又不 不仅„„而且„„还„„

1 选言联结词和选言命题 相容选言 或者„„,或者„„ 也许„„,也许„„ 可能„„,也不可能„„ 或许„„或许„„2 不相容选言 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 要就是„„要就是„„

假言联结词和假言命题 1 充分条件: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前件假,后件不一定假,那我们就说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如果„„,那么„„,只要„„就„„,假使„„那么„„,要是„„,则 „„

假如一个图形是正方形,那它就一定是四边形。必要条件:如果在一个假言命题中,没有前件,就一定没有后件,但是有后件,不一定有前件,那我们就说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换言之,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前件真,后件不一定真,则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只有„„才能„„;仅当„„才„„;除非„„,不„„;不„„就不„„;没有„„就没有„„

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

充分必要条件:如果在一个假言命题中,没有前件,就一定没有后件,没有后件,也一定没有前件,那我们应当说前件是后件的充分必要条件。换言之,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则前件是后件的充分必要条件。

„„当且仅当„„ 如果„„那么,并且只有„„,才„„ 45 一个直言命题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主项 谓项 联项 量项 46 概念外延间的五种关系 全同关系 真包含开关系 真包含关系 交叉关系 全异关系

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 1 在演绎推理中草药,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充分条件的关系,前提蕴涵着结论。而在归纳推理中,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必要条件的关系。2 有效演绎推理的前提对结论的支持度都为最高的支持度,而不同的归纳推理的前提对结论的支持度却是有弱有强的。

穆勒五法:契合法 差异法 共变法 契合差异并用法 剩余法

类比的作用 助发现的作用 2 类比的解释作用 3 作为模拟法的逻辑根据

假说及其作用 科学解释和非科学解释,对事实的解释可以区分为科学解释和非科学解释 2 假说是有待验证的科学解释。3 假说的作用。它是形成科学理论,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阶段。它是科学分类的依据。

假说评价标准; 该假说和已经建立的科学假说是相容的 2 假说的预见能力和解释能力 3 假说的简洁性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

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比较 归纳方法和类比方法,类似于心理学中的发散必思维 2 演绎方法则有些近似于收敛性思维。3 使用归纳方法和类比方法,同样的已知条件推出的是一个假说,不是多个假说。4使用演绎方法,从前提到结论的思维过程虽然是封闭性的,但这种封闭性是指在推导过程中,我们用已知条件获得的结论,没有超越已知条件所断定的范围。

思维得以发散的基础。人的大脑机制具有发散功能。2 我们面对着一个无限可能性的世界 3 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重点55 发散性思维有四个基本特点:1 思维的流畅性 2 思维的灵活性 3 思维的精细敏感性 4 思维的独创性

发散性思维方法分类型 过程发散和结果发散 2 理论发散和操作发散 3 个体发散和群体发散 4 理性发散和灵感发散 5 线性发散和立体发散 6 其他分类

问题解决的四个步骤:1 准备阶段 2 调查阶段 3 主意阶段 4 评价阶段

发散性思维方法学见方法 1 提问法 2 语词运算法 3 相关联想法 59 发散性思维可以看成由5个环节构成 1 自由发挥环节 2 思维形象化环节。3 吸收异议环节 4 持续努力环节 5 适时停止环节

发散性思维的实施技术1 自由发挥 2 追求数量 3 思维形象化 4 暂缓评价 5 吸收异议 6 搭便车 7 持续努力8暂时搁置 9 适时停止

什么是直觉:是指思维主体不受某种固定的思维规则制约,直接地领悟客观事物本质及其关系的思维方法。

直觉的基本特征;超逻辑性 不确定性 经验性 快速性 累积性

63直觉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1 预见功能 2 选择功能 3 发现功能

灵感 ;在思维的过程中,新思路,新假设和新形象突然间产生出来,这种带有突发性的创新思维,常被称为灵感。

灵感的特征:突发性 突逝性 终端性 积累性

直觉和灵感的联系和区别

灵感和直觉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是类似的 2 灵感和直觉都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3 直觉和灵感都是超越逻辑的思维方法 区别 1 直觉是思维的直接活动,灵感是一种神秘的意识状态 2 直觉的出现表现为快速,灵感的出现则主要表现为突然和意外3 直觉往往出现在最初的猜想之中,灵感则往往是问题解决终端将要出现的征兆

灵感激发方式 1 外部激发 2 内部激发 3 情境激发

68想象:是一种心理过程,它是头脑中已有表象经过结合和改造产生新表象的心理活动。通俗地描述想象,想象是超越现实的猜测性虚构。

想象的特征:1形象性2 超现实性 3自由灵活性 4想象的多元性 5现实转换的可能性

想象在创新中的作用 1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 2 想象是获得新概念,新理论,新发现的源泉3想象是直觉和灵感产生的心理条件

头脑风暴法基本原则 延迟评判2 自由联想 3 数量产生质量 4 搭便车

头脑风暴法的适用范围 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 2 头脑风暴法适于开放性问题 3 适于开放性问题 4 适用范围列表

戈登法:以抽象主题寻求卓越设想

635笔写法:以笔写代替发言提高主意品质

川喜田法:以卡片方式获得创意方案综合

1905年,心理学家比奈和其助手西蒙医生,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智力量表,这个量表称为比奈—西蒙量表。

1916年,美国教授特曼,以比奈量表再次加以修订,形成了“斯坦福——比奈量表”。这个量表首次使用了智商概念(IQ)78 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足年龄(CA)*100

关于智商和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这样一个推断,告诉我们至少两个结论

1创新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智商基础之上,一般而言,能够产生创新的人至少需要中等以上的智商,处于这个水准之下的人很难有创造力 2 到了中上以上的智商水准,其创新能力和智商之间就没有正相关,一个智力上等的人,他也许不具有创造力,而一个智力中等的人,他完全有可能比那些智商水准高的人更富于创造力。

而就智商和创造性之间的关系的理论而言,最有影响的还是智商和创造力的临界说影响最大。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品质,是人类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 82 有据可查的人类思维大约可以从苏美尔族开始 83 柏拉图最早把理性思维看作是认识的最高级别 84 墨子的“辩学”思想

85观念更新和思想解放是国家繁荣昌盛,个人成功成才的根本条件 86 心理学家最先把人的心理意识作为实验对象进行研究。

创新的表现方式

新产品和新服务 2 老产品的新用途 3 新的研究方法 4 新观念和新理论 5 纯粹的思想结晶

第四篇:2010年自考《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

第一章

思维与创新思维

思维:人脑的机能,是人类认知的高级阶段,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的间接和概括的能动反映。

思维定义的三方面:①思维是人脑的技能

②思维是人类认知的高级阶段 ③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应 作为具有能动性的思维:思维是人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内在心理活动;思维是促成人的行动的决定因素;思维的主要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思维的本质特征:间接性、概括性和内隐性 思维的功能特征: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

思维功能特征之间的关系:思维的逻辑性是基础功能,批判性是触发功能,创新性是超越功能。思维的逻辑性支持思维过程测进行。思维的批评性促成思维的发散和跳出常规。思维的创造性使我们超出常规、实现超越。思维的分类:①形象性思维和抽象性思维

②收敛性思维和发展性思维

③常规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④直觉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

思维的历史发展线索:经历了古代思维、中世纪思维、近代思维和现代思维四个历史时期。

20世纪60年代后,创造性思维的研究成果首先应用于美国工商界从一般性思维到创新思维: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引发了对创造的认知基础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了创新技巧、创新能力测量,推动了美国创造性思维教育

20世纪90年代,创造性思维首先受到工商界的重视,同时,为了适应对国民和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形势,创新思维的研究和教育也受到了教育界的极大关注。中国思维研究: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关注思维,并力图建立一门跨学科的思维科学

创新:创新是对既往的超越,是人类独创力、扩张力和智慧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创新的表现方式:①新产品和新服务②老产品的新用途③新的研究方法④新观念和新理论⑤纯粹的思想结晶

创新定义的四个方面:①创新是一种超越

②创新是一种独创力 ③创新是一种扩张力 ④创新是一种智慧力

创新的特征:智能性、社会性、团队性

创新智能特征的2个方面:①创新是人类智能活动的产物

②创新的智能性扩展了我们对创新的认知范围,让我们领悟到还可能有更为广阔的创新天地

创新社会性的三个方面:①创新是社会需求的结果,社会需求推动着创新

②创新产生于人类交往活动

③创新具有竞争性

创新的种类:(1)按领域分类:①科技创新②社会创新③人文创新(2)按主体分类:①个体创新②团队创新

创新思维:是一种超越性智慧,它表现为思维的跳跃,它是在人的思考中实现超越。

创新思维含义的两个方面:①创新思维寻求思维的跳跃

②创新思维是一种能动思维模式的选择

创新思维的本质:创新思维的超越是无止境的,创新思维中的异质增加过程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就是在这样无止境的思维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完善自身。创新思维的自身超越:创新思维首先是对自身障碍的超越,超越我们的心理障碍,超越于我们既定的思维模式。

①超越思维的惯性

②超越思维的惰性

③意志的超越

创新思维的境界超越:创新思维需要对思维对象、思维对象条件有所超越。①前提超越②逻辑超越③关系超越

创新思维的意志超越:创新思维既需要有承担短期失败的意志力,也需要有承担探索失败风险的意志力。

思维惯性的超越:我们经常接触的东西,日积月累就会在思维中形成某种刻板印象,有些习惯甚至于会代代相传。创新思维需要突破这种惯性的思维模式。思维惰性的表现方式:①知足常乐,四平八稳,安于现状

②自以为是,盲目轻信,不求深入

③迷信权威、跟随大流,不冒风险

④自认平庸,没有自信,不思进取

⑤利益驱动,只顾眼前,不识泰山

创新思维境界超越的几个方面:①前提超越

②逻辑超越

③关系超越

创新思维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的作用:①公共关系活动以创新思维理论为基础,是创新思维的具体应用

②创新思维贯穿公共关系活动的全过程和各种类型

③创新思维涉及公共关系策划的各要素

第五篇:2010年自考《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

全国2010年4月自考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试题

课程代码:0329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切关于人类社会活动规律的知识都是(A)2-60 A.社会科学知识 B.人文科学知识 C.边缘学科知识 D.自然科学知识 2.思维的本质特征是(C)1-3 A.间接性、概括性和形象性

B.形象性、概括性和内隐性

C.间接性、概括性和内隐性 D.直接性、概括性和形象性

3.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出现(D)5-164 A.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

B.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C.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D.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4.解释灵感激发和产生的理论有(B)8-289 A.问题解决理论 B.马斯洛的高峰体验说 C.智商临界说 D.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

5.用超越性智慧来组织协调思维对象要素的途径和思路,这被称为是(C)4-129 A.思维方法的定义 B.方法的定义

C.创新思维方法的定义 D.创新思维的定义

6.头脑风暴法的开会时间,一般不要超过(B)9-306 A.半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7.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的推理格式可以表示为(A)5-182 A.((pC.((pq)q)q)q)p B.((p

q)p)

q

q p D.((pq)p)8.从前提和结论的关系看,归纳推理是一种(C)6-201 A.必然性推理 B.假言推理

C.或然性推理 D.联言推理

9.从思维的单一维度和思维的多角度来为发散性思维分类,发散性思维可以划分为(D)7-245 A.过程发散和结果发散 C.个体发散和群体发散

B.理论发散和操作发散 D.线性发散和立体发散

10.特性列举法的创始人是(A)9-328 A.克劳福德 B.戈登 C.鲁尔巴赫 D.川喜田

11.范畴三段论推理学说的创始人是(B)5-165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培根 D.罗素

12.享有“创造技法之母”美誉的创新技法,为奥斯本提出的(C)9-309 A.移用法 B.颠倒法

C.检核表法 D.提问法

13.李白是唐朝人,李白也是诗人,以此为前提,可以推出:李白是唐朝人。这个推理 属于命题逻辑推理中的(A)5-177 A.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B.联言推理的合成式 C.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D.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14.伽利略发现惯性定律的思维过程,可以看作是创新思维方法的经典案例,这种创新 思维方法最典型地体现了(D)4-155 A.逆向思维法的应用 B.关联思维法的应用 C.要素整合法的应用 D.极限思维法的应用 15.直觉和灵感共有的特征是(A)8-286 A.超逻辑性 B.突逝性 C.突发性 D.终端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6.下列属于开放性问题的疑问句有(ABE)9-312 A.如何设计一栋建筑物?

B.谁适合做这个城市的领导人?

D.到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怎么走? C.《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E.你多大年纪了? 17.想象的特征包括(ABCDE)8-296 A.形象性 B.超现实性

C.自由灵活性 D.多元性 E.现实转换的可能性

18.按照1970年制定的田中—比奈智商等级分布表,下列属于中上以上智商等级分数(包括中上等级)的包括(BCE)10-341 A.智商76~91 B.智商124~139 C.智商108~123 D.智商92~107 E.智商140以上

19.创新思维的基本含义包含(BC)1-28

A.创新思维是常规性思维 B.创新思维寻求思维的跳跃

C.创新思维是一种能动思维模式的选择 D.创新思维是一种经验的累加 E.创新思维是非逻辑的思维

20.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包括(ABCDE)5-186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交叉关系 E.全异关系

21.创新思维的超逻辑方法包括(CDE)4-135 A.演绎 B.归纳 C.直觉 D.灵感 E.想象

22.托伦斯在1999年报告了他对高创造力学生和IQ值高的学生进行跟踪研究后获得的研究结果,这些研究结果有(CE)10-353

A.在高中时具有高创造力的学生和高IQ的学生相比,高IQ的学生获得的研究生学位和其他荣誉比高创造力的学生多

B.在高中时具有高创造力的学生和高IQ的学生相比,高创造力的学生获得的研究生学位和其他荣誉比高IQ的学生多

C.在高中时具有高创造力的学生和高IQ的学生相比,高IQ的学生获得的研究生学位和其他荣誉和高创造力的学生是一样的

D.在成年后,具有高创造力的学生和高IQ的学生相比,高IQ的学生获得的成就超过高创造力的学生

E.在成年后,具有高创造力的学生和高IQ的学生相比,高创造力的学生获得的成就超过高IQ的学生

23.界定明确的问题往往是(ABE)9-311 A.知识性问题 B.记忆性问题

C.开放性问题 D.价值性问题 E.封闭性问题

24.依据斯腾伯格的观点,人的智能包括(ADE)10-343 A.分析性智能 C.联想性智能 E.实践性智能 B.综合性智能 D.创造性智能 25.头脑风暴法作为一种有效地激发创意的技术,其有效性的原因被奥斯本归纳为(ABC)9-303 A.群体动力学基础 B.竞争促进想象力

C.激励作用 D.延缓评价 E.持续努力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6.依据思维过程是否具有逻辑性的标准,可以把思维划分为直觉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1-17 27.逻辑思维方法的基础是演绎方法。5-161

28.发散性思维的基本方法主要有提问法、语词运算法和相关联想法。7-246 29.问题意识是对问题的一种敏感。3-90

30.依据知识分类的标准对创新思维方法分类,创新思维方法可以划分为一般方法、特殊方法和专门方法。4-135

31.那些在推理中已知的命题,用来进行推理的依据,称之为推理的前提。5-162

32.依据笛卡儿的观点,除了通过自明性的直觉和必然性的演绎以外,人类没有其他途径达到确实性的知识。8-270

33.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一般都可以归之于开放性_问题。9-313 34.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所具有的本质属性。5-185

35.特曼使用了智商概念(IQ),即用心理年龄和实足年龄的比来说明智力水准。10-336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36.假说有哪些评价标准?6-221 答:

(1)该假说和已经建立的科学假说是相容的;(2)假说的预见能力和解释能力;(3)假说的简洁性。

37.“问题”这个概念有哪几个相关因素?3-79 答:

(1)问题是一个认知客体,人是问题的认知主体;(2)问题是对事态的一种不满意;(3)人在问题面前常常需要有所作为。

38.简述创新思维方法的作用。4-130 答:

(1)认知和实践之间的中介;(2)产生新观念新发现的工具;(3)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启示功能;

(4)对客观事物发展进程的适应、控制和引导功能。

五、论述题(本题12分)

39.试论述发散性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联系与区别。7-233 答:

逻辑思维为主的创新思维方法,是演绎、归纳和类比的综合应用。创新思维的逻辑方法,有些类似于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对思维的发散和收敛之分,但它们之间又有一些根本的区别。

一、联系

1、归纳方法和类比方法,类似于心理学中的发散性思维。利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我们提出假说、推测或者方案。我们用已知的前提所获得的结论是扩展性的.两者都是一种开放式的思维过程。

2、演绎方法则有些近似于收敛性思维。利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我们依据已经给出的假说或者猜测来进行分析和推断。我们用已知的前提所获得的结论是内敛性的,两者都是一种封闭式的思维过程。

二、区别

1、使用归纳方法和类比方法,同样的已知条件推出的是一个假说,不是多个假说。归纳方法和类比方法的扩展性是指在推导过程中,推出的假说扩展了已知条件的断定范围。

2、使用发散性思维.同样的已知条件获得的是多个假说,不是一个假说。发散性思维的扩展性是指在思维过程中,我们为同一个问题,提出了多个解决问题的f段说、推测和设想。

3、使用演绎方法,从前提到结论的思雏过程虽然是封闭性的,但这种封闭性是指在推导过程中,我们用已知条件获得的结论,没有超越已知条件所断定的范围。演绎推理中的已知条件,已经包含了结论中的东西。

4、而收敛性思维所体现的封闭性,则是在众多的假说和猜测之中,选择其中优化的假说和猜测。收敛性思维中的已知条件是多个方案,它是从多个方案中,选定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方案。

六、案例分析题(本题13分)40.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在一次庆功宴上,面对王公贵族对他的新发现的嘲笑,向嘲笑者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他拿起餐桌上的一个鸡蛋说:“谁能把这个鸡蛋竖起来?”

这样一个简单明确的问题,王公贵族们摆弄了一阵子,得出了一个结论:把鸡蛋竖起来,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哥伦布从餐桌上拿过鸡蛋,往桌子上一磕,再朝上把鸡蛋置于桌面,鸡蛋稳稳地竖起来了。王公贵族们哄笑着说:“像这样竖鸡蛋,谁都竖得起来。”

哥伦布答:“这是很简单,但在这之前,你们就怎么想不到这一点呢?”王公贵族们就再也不吱声了。

根据以上案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哥伦布的这个小故事告诉了我们创新思维的含义及其本质是什么?1-28(6分)答:

一、创新思维的含义

创新思维是一种超越性智慧,它表现为思维的跳跃,它是在人的思考中实现超越,这个含义包含着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创新思维寻求思维的跳跃;

2、创新思维是一种能动思维模式的选择。

二、创新思维的本质

把创新思维作为一个历史的过程来看待,创新思维的本质就是在思维中不断地加入异质成分。

(2)哥伦布的小故事体现了创新思维的哪两条原理?4-140(4分)答:

哥伦布的小故事体现了创新思维的超越性原理和对应原理。(1)超越性原理

超越性原理是由创新思维的定义所决定的,创新思维是一种超越性智慧。(2)对应原理

对应原理是超越性原理的特例。超越性原理告诉我们,思维向一切方向都有超越的可能性,对应原理则特别强调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

如果某个事情是真实的,那么,这个事实的对立面也可能是真实的。(3)哥伦布是用什么逻辑方法来驳斥王公贵族的责难的?6-210(3分)答:

哥伦布是用类比的逻辑方法来驳斥王公贵族的责难的。

类比推理往往是建立在两个对象或两类对象之间的类比关系基础之上的,根据两个具有类比关系的两个对象之间是否具有相似或相异的属性,从而由一个(类)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些属性,来推导另一类对象也具有(或不具有)该属性。

下载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所有考点(全)[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所有考点(全)[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考)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整理资料

    创新思维与理论整理资料 这是我考这门的时候自己整理的,希望帮助到大家。 经验分享: 1、 选择题和填空题占了将近一半的分值,如果将这些题做对90%,及格是没问题的。 2、 简答题......

    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的笔记与重点总结

    第一章思维与创新思维 思维:人脑的机能,是人类认知的高级阶段,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的间接和概括的能动反映。 思维定义的三方面:①思维是人脑的技能②思维是人类认知的高级阶......

    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2012-2008全国卷及答案)

    www.xiexiebang.com祝考生Pass60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试题 课程代码:0329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分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

    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研究

    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研究考试思考题:1、思维定势的含义(包括从众定势、经验定势、阿希测试等)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考模型。当面临外界事......

    创新思维与方法论文

    学号:200901001209 班级:电气化0912班 姓名:孔杰 谈如何创新性开展中学英语的学习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宗旨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因而对创新教育......

    创新思维与方法论文

    创造性思维与方法论文 创造性思维是我们当代大学生都应该尽力培养的一种思维模式,说起创造性思维,那就不得不谈起它的概念,那么它的内容有哪些呢?对于我的理解是这样概括的:创造......

    创新思维方法与训练

    第四讲:阻碍创新思维的基本因素 第一节阻碍创新思维的客观因素 创新需要一个鼓励创新的良好的社会环境。而我们生活在一种传统的僵化的社会环境中,头脑中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守......

    2010年自考《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二)5篇

    第二章 创新思维的基础 一、名词解释 1、知识:是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精神文化财富和认识成果。 2、思维主体知识结构:是指思维主体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和组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