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思维与方法论文
创造性思维与方法论文
创造性思维是我们当代大学生都应该尽力培养的一种思维模式,说起创造性思维,那就不得不谈起它的概念,那么它的内容有哪些呢?对于我的理解是这样概括的: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开创意义的理性思维活动,它可在原有的客观事实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律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理性认识的飞跃。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提出了“思维方法”的范畴,其论述中把“方法”界定为“知”的“思维方法”与“行”的“实践方法”,在实际意义上利用这两种源头工具可或多或少增加主体认识从而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如今,在大学生群体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意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可是当面对不完善的自身与外界条件时,往往拘泥于平凡。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有着广泛的接受信息的渠道,对各种知识信息和社会思潮反应敏锐,具有比较独立的主体分析判断能力。相比较来说,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从内容和方法,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创新思维对我而言固然十分重要,但更加重要是如何去培养这种思维。
创新思维需要一定的智力条件,智力是创造力的基础,高智商的人可能是低创造力,但低智商的人很少有高创造力。大学生要提高创新能力,首先要注重智力能力的培养。
首先,我们要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因为良好的观察能力是科学研究的必备素质,是创新理论的智力基础,是创新成功的决定因素,同时还是捕捉机遇的心理条件。因此观察能力十分重要。要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就必须培养浓厚的观察兴趣、观察习惯、观察方法以及观察能力。
其次要有良好的记忆能力,这就要求个人的记忆敏捷、持久、正常、系统、广阔、与备用的特性。一是要培养记忆能力就要学会用脑,提高记忆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稳定情绪,提高记忆效果,劳逸结合,合理用脑。二是掌握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要分轻重点,记忆有规律。
然后就是培养个人的思维能力,思维有很多的特点,比如广阔性、深刻性、敏捷性、批判性、灵活性、创造性等等。培养思维能力可以改革我们的思维方式,比如从封闭型思维方式转变成转向现代的开放型,从静态型思维转向信息不断调整的动态型思维,从经验型的思维方式转向知识、智力型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从单一型的僵化的思维方式转向多样化的创造型思维,从简单的分析转向高度综合分析等等。
智力因素还有如想象能力,操作能力,自学能力等等。虽然智力因素很多,但非智力因素也不少,非智力因素在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中也很常见,如“勤能补拙”等。
其次便要培养一些有利于发挥创新的个性特征,我们要有好奇心与求知欲,还要有独立性与自信心,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定义、定理、公式、法则、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策略等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提出科学的假设,突破“定向”、“系统”、“规范”、“模式”的束缚;在创造过程中我们要敢于面对复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大胆质疑,合情合理的“挑剔”,绝不人云亦云。还要有怀疑与冒险精神,多思与幽默等特性,不过我们要避免从众与附庸,固执与偏见,刻板与保守的不良性格特征。
我们还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对创新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情感。是的,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意志与兴趣实可以让人获得相(对)应价值的“财富”,也可以说: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面对大学生的创新,不只是社会,学校的责任。最重要的是自己,大家都知道自己就是最强大的敌人,打败了自己的懒惰和颓废,才可以为创新打开一条通道。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很难在社会中生存的。不断发展自己,反省自己,这才是一个大学生应该做的事情。每天多思考一些,多学习一些,那么每天都是在进步的。
在新时代中,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如果没有创新精神,是难以适映现代社会的。所以说,勇于创新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新形象。然而长期以来,调查与观察结果反应出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普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这绝不依赖于外界条件,更可能的是我们自身状况有一些问题,距达到所谓的程度还有一段路程要走,而那些问题往往是我们负有的思维障碍。
思维障碍抑制着我们的创新意识,使我们的创新能力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要提高创新和创造能力就应该突破思维障碍,而突破思维障碍的关键就是拓宽思维视角。具体方法如下: 一改变思考顺序
我们思考问题时常常顺着想。顺着想能使我较为方便地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并且顺着想也的确能帮助我解决一些问题,但客观事物的发展是千变万化的,凡事都顺着想未必能真实地反应事物的客观规律。
一个立志于创新的人,一定要深刻认识顺着想的局限性,改变成事顺着想的惰性,不妨从事物的对立面多考虑考虑,也就是我们说的逆向思维,很多时候逆向思维能将我们带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它站在问题的对立面,使问题解决得干净利索而充满智慧。
二转化思维方式
哲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世界万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些相互联系的事物是可以转化的,在创新学里我们的转化更多指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化:将直接转化为间接,将复杂转化为简单,将不可能转化为可能。
我也总结了自己的关于突破思维障碍的观点主要是分为以下几点: 一是要改变自己的意识,如果自己不想创新,或不愿创新,那么即使有再多的创新方法提供给你也于是无补,要想创新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意识,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去努力。
二是要肯动脑,创新不是嘴上说说就能达到的,即使你有创新的意识,然而却不积极动脑,那也是不行的。
三是要态度要端正,不能盲从,要有较强的抑制力,时时提醒自己。
四是在创新过程中突破权威型思维的障碍,不能只相信权威,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要突破自我思维定势,通常情况都是按照自己的观念、站在自己的立场、用自己的目光观察思考大自然,然而这丈量的结果评定出一个木讷的自己,所以要积极主动的锻炼及增强自己的创新素质,严格要求自己,要敢于承认错误,重塑自我。
俗话说:“第一个用鲜花比喻少女的人,是天才;第二个套用比喻的人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材。”可见,创新是有生命力的选择,可以让不一样的事物来增加自己的价值,作为一个学生,一个化工专业的学生深感体会。就化学实验来说一说这其中的韵味--创新设计的理念。例如教材中制备溴苯的实验是将溴和苯先加入烧瓶,然后向烧瓶中加入铁粉,由于反应物已全部加入烧瓶,加入催化剂后,反应的剧烈程度无法控制,导致溴挥发出导管,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中老师采取了先将铁粉加入烧瓶,将溴和苯的混合物加入分液漏斗,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来控制液体滴加的速度(即铁粉“静”、溴和苯“动”),从而克服了原实验的缺陷。这一案例就如实的反应了逆向思维设计法中的属性逆向法,根据药品某属性(如“动”与“静”)的逆向来对化学实验进行创新设计。逆向思维就是沿着事物的相反方向,用反方向探求的思维方式对现有的实验设计进行逆向思考,从而对实验提出新的设计方法,实验是什么,是书本的再现与重复吗?我认为它不仅仅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或者说书本的一部分),它更是一种挑战。世界上没有尽善尽美的东西,化学实验也一样,在体现某些功能的优越性同时,则另一些功能可能存在某些不实用的部分,对化学实验进行观察、研究、分析、发现其缺陷,并进行探索改进,就可以对化学实验进行创新,以旧换新。
我们应当坚定信念,确信 “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相信只要培养机制合理、培养方法得当,各类极富创新意识与想法会像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同时相关研究结论也表明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确实可以培养的。创新思维就是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的束缚,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属于创新活动的智能系统。它是创新实践,是创造力发挥的前提。现阶段,我们个性基本形成,智力发展趋于成熟,情感意志也得到良好的发展,因而处于创造心理的大觉醒时期。因此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期。每一个人在生活与生存的过程中,做任何一件事或任何一种行为,总是存在一种“思”和“做”的两个不同环节,即“先想后做”的逻辑联系。思路决定出路。从个人发展来说,要想表现出“惊天动地”的行为,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中,事业能扎下根,并根深叶茂,就必须具有“惊天动地”的思维、也即创新思维。我的想法是:在校学习期间就应注重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创新心理素质,打破思维定势,敢于尝试、勇于实践,并且能正确认识失败。失败本来就是相对的概念,事实的成与否只有自己说了算,如果是认定“败”了的事,就不要忽略它的存在,列举原因,推己及人,试问下一次成功的可能性。每次这样做了,减少的是遗憾,增益的是自己。其次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学会用自己的长处来鼓舞自己,用自己的短处来警戒自己不要自满,所谓“疑人轻己者皆不足。”再次要培养自己的“理性智慧”,多与指导老师交流,了解先进思想经验,同时重视创新理论的学习和运用,主动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水平的掌握和使用情况。最后,树立学无止境、创无止境的思想,敢于并乐于向自己的观点和成就挑战,应在不断否定自我中使自己的创新性思维获得新生、实现自我转换、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
第二篇:创新思维与方法论文
学号:200901001209
班级:电气化0912班
姓名:孔杰
谈如何创新性开展中学英语的学习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宗旨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因而对创新教育进行思考和实践,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必要。要进行创新性的教育,我们以为,首先就是学习评价的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一直将评价视作选拔和甑别的手段,很少注重其在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功能。这种对评价功能理解上的偏执,是导致我国中小学教学长期不能跳出各种考试和测验的控制、也是最终发展成为“应试教育”的根本原因。
现代教学评价认为,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的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不同水平、不同智能、不同个性的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也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更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并用“多把尺子”评价学生,使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
一、学习评价需要创新的根本原因
在以往的中小学教育中,教学和评价是脱节的。在很多人眼里,评价就是考试或测验,其目的就是为了选拔“优秀”学生,甑别“落后”学生,进而,考试或测验的结果也成为判断教师和学校优劣的惟一标准。这种评价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现在的英语考试基本上是标准化考试,而且选择题的得分占了总分的三分之二,因此选择题的答题好坏往往决定了整份考卷的成绩。虽然选择题只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似乎难度不大,但在这些选项中往往有干扰项,这样学习基础不是很好或者思维不是很敏捷但是学习态度较端正的学生往往在选择题部分失分很多,最后总分就很不理想,久而久之,就会慢慢对学好英语彻底失去信心。相反那些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他们在考试时基本上放弃文字题的答题,只是靠运气,随便猜猜,把选择题部分都答完,最后批改出来的成绩有时还不是太糟糕,偶尔还会比认真做的同学得分还高。这样那些学习习惯不够好的学生就不再有学习的动力,而那些学习习惯较好但暂时还跟不上的学生不仅对自己没有了信心,而且对是否还需要认真学习英语产生了怀疑。
这种教学和评价脱节的后果是严重的,它必将使我们习惯于标准化考试和标准答案,禁锢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教师教育激励的定向性会导致学生定向思维的形成,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对此,袁振国教授在他的《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进行了形象的描述:“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的没问题,’全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纪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教师都回答不了的,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发生奇想。”
在上课时允许学生可以不举手发言,如果想到问题,直接可以坐在座位上大声提出来,只要是与课有关的,不妨碍课程进度的都可以。如果对上课讲的内容有异议也可以当场提出来。这样课堂气氛就比较活跃,每个人都想要有表现的机会,能问倒老师是他们最骄傲的事。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老师都先请其他同学来
回答,如果有人能答出来,双方都能得到表扬,如果每人能答,那么老师就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或简明扼要或详细举例讲解。碰到老师也不是很清楚的问题,老师就老老实实地跟学生讲老师也要课后去查资料,等下节课再回答,绝不用“这是一句习惯用法”之类的话来搪塞。
教育要使人的智慧得到发展,而不能使人的头脑变成仓库。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进行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评价的目的应由“选拔”转移到“发展”上来,评价的过程应由“检查”转移到“引导”上来。评价学生的回答要结合其创新性作出合理的带有指导性的评价,在评价系统中应增加对创新意识肯定的内容,向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都将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是创新人格发展的适宜条件。
在明确了必须对学习评价进行创新之后,下面结合本人英语新课程的学习,着重谈谈自己在创新学习评价方面的实践和体会。
二、创新性英语学习评价的探索实践
英语学习的评价的方式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普遍是运用终结性评价手段,即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终结性评价手段由于具有可据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因此它在“给学生评定成绩,或为学生作证明”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用终结性评价作为评定学生学习能力与效果的唯一手段,则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
而与之相对应的形成性评价则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它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点,指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创新意识以及具备科学的价值观,这些都是英语学科教学应承担的责任。因此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应当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有效结果所进行的整体价值判断。
(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强调“评价应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应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
对于刚上中学的学生来说,因为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往往对英语缺乏新鲜感和兴趣,这首先表现在对老师教的英语书写规范不以为然。老师们可以在新初一开学就举办一次英语书法比赛。要求每个同学都把他最得意的作品拿出来,不署名,只编号挂在墙上,每个人都可以投票选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最后请年级里的英语老师来评出优胜者。那些榜上有名的,既有学习成绩较好的,也有平时成绩不突出的,他们因为感受到了老师的赞许和同学的羡慕,都对学习英语表现出了更浓厚的兴趣;而那些未获奖的同学因为自己看到了差距,也就产生了动力,又因为目标并不遥远,激发起了他们力争上游的进取心。至于那些评得跟老师很接近的同学呢,因为自己从被动的被评价者变成了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无形中增强了自信心。同时允许被评价的学生就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结果发表不同意见,比如在黑板上画四线格,重新书写字母并进行讲解,这样大家都会一起思考平时不够注意的小细节,从而对正确的书写规范有了深刻的印象,在以后的书面练习中也会互相督促和指导。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并认同评价结果,把评价看作一个自我反思、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二)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策略
传统的英语教学侧重双基教学和考试,侧重检测学生“过去” 的学习结果。可以称之为“记忆型”教育,然而纵观信息社会,会发现人们越来越不需要去大量记忆各种信息了。人只有一个大脑,精力和时间都十分有限,要把人类迅猛更新的知识都记下来,根本不可能。所以要注重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新信息的三大能力的培养。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除了探究,知识没有别的意义。形成性评价是科学地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业绩的主要手段之一,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情况,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和学习策略的形成和发展情况,关注学生 “未来” 的语言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发展情况,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对学生来说,只有关注过程,他们才能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体验成功,获取进步的动力,才能在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发展语言能力的过程中发展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方式及阶段性发展水平是有一定差异的。在日常教学中,我注意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以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因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合作交流,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和借鉴老师及同学的思路、进行学习得失反思的能力都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加强,这样不但可以激励学生学习,也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开发出下列行之有效的形成性评价工具:学生英语学习自我评价表。评价表共分四个部分: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
1、听力
(1)课内泛听练习
要求学生能听懂课堂用语,并作出相应的反应,每课统计一次并记录,这种方法在初一年级起始阶段非常有用。小学英语课上虽然也注重口语练习,但老师上课时用英语说课堂用语还是偏少,以至于学生对老师上课用英语讲的课堂用语没什么反应。我觉得老师应该尽量不讲中文,通过打手势等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让学生不断重复直到自己也能熟练地运用。然后再让他们以自评、小组互评的方式检查自己和同伴对课堂用语的掌握情况。
此外,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随堂检测和竞赛,例如在学了人体各部位的英语名称后就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当小老师,当 “老师” 用英语发出 “Touch your nose, please!Put up your hands, please!Close your eyes, please!” 等指令时,座位上的学生都迅速做出相应的动作,由台上的“老师”检查,学生自我评价,错一次扣一分。也可以进行小组竞赛,在学了一定的英语名词后就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竞赛,轮流用英语发出 “Draw an apple, please!Show me your eraser, please!” 等指令,看谁的反应快,正确率高,由全班同学来评价该加多少分。
(2)课文内容精听
要求学生能够听出语段中的关键词,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够听出语调、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老师可以在上新课前都准备些简单的对话理解题或根据课文内容的判断对错题,让学生在没学新知识前先进行听力训练。例如在上JEFC BookI Unit28 Lesson110 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 前先请学生不看书,听一遍新课第一部分的对话后,提问:“How does Yanglan usually come to
school?”让学生在投影仪打出的图片中选出正确的一幅。然后听一段录音,完成课后练习中的表格:
Questions How do they usually come to school?
Answers by bus by car by bike by train on foot
Han Mei √
Jim √
Li Lei √
Wei Hua √
Lily & Lucy √
在上JEFC BookII Unit17 Lesson68 前,也先让学生不看书,仔细听一遍课文录音,注意语音语调,然后进行判断正误练习。
1.The Smiles had many friends in the new town just after they moved there.(F)
2.Mrs Smile wanted to invite people to her home, because she wanted them to invite her to theirs(F).3.Mr.Smile did not want to invite people to his home.(F)
4.Their friends enjoyed themselves at the party.(T)
5.All their friends went home because Mr.Smile quarreled with a policeman.(F)在做完这些听力练习后,由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出正确答案。这些课前听力训练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又为学好新课打下了基础。
(3)课外听力练习
每周定期利用录音材料进行听力训练,学生在每次听力练习后自己记录练习的时间、内容、正确率等,填写自己的听力情况反馈表。通过记录自己听力的对、错题数量以及重听的次数,对自己的听力情况有了更清楚地认识。通过对比前后的数据,评价自己学习的效果。我定期检查学生填表的情况,并根据表上的数据与学生讨论其听力进步的情况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
2、口语
(1)值日生报告
每天轮一位值日生,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现自己,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日期、天气以及自己或班级同学的经历。在座的同学和老师一起从正确度、创新性、逻辑性和参与态度等方面对值日生同学进行评价。
(2)口头作业
要求学生能复述课文,语音语调正确,并且能根据学过的对话内容进行情景对话,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表演、讨论等。
(3)每学期进行一次口试
现在的英语考试绝大多数分数是在笔试上,听力只占了六分之一,口语更加体现不出来,因此很多学生毕业后到社会上发现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实在太差,只能自我解嘲说中学学的是哑巴英语。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学校每个学期都要在考试以后安排一次统一的口试,成绩也张榜公布,写在成绩单上。形式尽量多种多样,不重复,有时请同组的老师帮忙,有时事先录好录音带,就是让学生有个自我表现的机会,特别是通过free talk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可以更实际地评价一个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
3、阅读
(1)课内朗读
要求学生每天跟读磁带,以家长签字为依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掌握跟读
时间,到能够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为止。学生把自己的朗读内容在家里录音下来,以磁带形式交上来,然后抽固定的时间在班里进行展示,由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来进行评比,互相督促,共同提高。
(2)课外泛读
要求学生记录课外阅读英语读物的时间及内容,是否能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能根据构词法理解生词的含义,能读懂阅读材料,理解故事情节,找出文章的主题。同时每周定期进行阅读理解方面的专项练习,学生可以填写阅读报告进行彼此交流检查。课外泛读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拓宽知识面,也能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我一般鼓励学生阅读面越广越好,不要只为了做题去阅读,这样会禁锢了思维,只要能读懂大概意思就是成功,因为阅读理解能力有时是靠语感的,而语感是需要慢慢积累起来的。
4、写作
(1)造句
每学一课新课,都会有一些生词要求掌握,学生容易理解生词的含义,但较难掌握其在句子中的用法。我就要求学生不照抄课文句子,自己用所学过的生词造句,先在小组内交流评价,然后把组内评出的最佳句和没有把握的句子交由全班讨论或评比。有时我会要求全班分成几个组进行竞赛,各给出几个单词,看哪个组联的句子或造的句子最好。
(2)作文
中学英语作文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拼写单词,使用标点符号,能注意到英汉语序的区别,既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又能用正确的形式写一些简单的应用文。每星期要求学生至少写一篇作文,有时候命题,有时候让学生自由发挥。每篇作文批改后都统一讲评,并要求学生填写书面表达评价表,通过前后数据的对比,评价自己学习的效果,以便自己发现问题后加以改进。同时也能发现自己的进步之处,从而对写好作文充满信心。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既能够彼此取长补短,又能够培养合作精神,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各个小组同学之间也可以在保证自己已经认真写完一篇的基础上互相参考,不断修改,而老师对作文的评分也可以分成N次,就是允许学生不断修改直到最满意为止。
内容 自评 小组互评 教师评价
单词拼写
语法知识
基本格式
写作内容
综合评价
三、创新性英语学习评价的反思和发展
首先,传统的教学评价特别是考试评价强化选择和分等功能,造成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无法认识自己的潜能,从而丧失了自我发展的动力。因此,新课程所需要的英语学习评价应该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发展水平,评价的作用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所以创新性英语学习评价是对学生过去和现在做全面分析,使他们认识自己的优势,激励他们挖掘自己的发展潜能,但是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技能的形成是逐步的,因此教师更要注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
成长发展的机会。因为评价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察,发现课程与教学存在的不足,找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缺陷,从而提出改进的建议,这样才能有利于课程与教学的改进和学生学业成绩的不断提高。
其次,新课程需要的英语学习评价要求评价主体是多元的,评价提倡的是多元化主体,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等。学生的学习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其中评价活动的重点环节是学生自评,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促进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但是新的评价观所采用的一些自我参照的评价,不是为了评价学生在同学中的位置,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进一步发展,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更关注自己的进步,更明智、理性地进行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感到 “I have never been better than now.”同时教师也要更关注学生个体化的反应,关注学生实际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让英语学习评价贯穿于学生语言学习活动过程的始终,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作用。
最后,英语学习评价要打破单一的量化评价方式,注重质性评价。不要让量化评价模式在评价实践中越来越走向极端,把复杂的教育活动简化为一组组数据,那么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发展也会泯灭其中,而且也较难测量出学生的批判思维水平等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学习是一种复杂的教育现象,很多因素无法用数量来衡量,应该对整个评价过程进行解释、描述和判断。众所周知学习的过程比起结果来更重要,评价者不是局外人,而是作为内部人员参与其中,这样才能达到对教育现象的整体理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和对话是评价的过程所具有的价值意义。此外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还应做好指导工作,避免学生出现评价恐惧心理,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提示和帮助,以达到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目的。
学生英语学习评价是一个长期的、逐渐的过程。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评价新时代的英语学习己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过程,也是我们老师反思与思考的过程,也就是对教师英语教学的评价过程,因此教师应注重评价的情景性与实效性。尤其是当它遭遇激烈的升学竞争时,更应该坚持,因为新课程的学习评价既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课外学生自主学习与运用英语的需要。它的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具有合作精神。学习评价和学生的语言学习活动是同时进行的,只有对学习评价不断创新,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持续发展。
第三篇:创新思维方法与训练选修课论文
2014-2015第二学期 《创新思维方法与训练》试卷
院(部): 计算机学院 专 业: 网络工程 班 级: 121班 姓 名: 马总
学 号: 2012********
TRIZ理论介绍
TRIZ的俄文拼写为теории решения изобрет-ательских задач,俄语缩写“ТРИЗ”,翻译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用英语标音可读为Teoriya Resheniya Izobreatatelskikh Zadatch,缩写为TRIZ。英文翻译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缩写为TIPS,其意义为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
TRIZ理论是阿奇舒勒(G.S.Altshuller)在1946年创立的,Altshuller也被尊称为TRIZ之父[1]。1946年,Altshuller开始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研究工作。当时Altshuller在前苏联里海海军的专利局工作,在处理世界各国著名的发明专利过程中,他总是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当人们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时,是否有可遵循的科学方法和法则,从而能迅速地实现新的发明创造或解决技术难题呢?答案是肯定的!Altshuller发现任何领域的产品改进、技术的变革、创新和生物系统一样,都存在产生、生长、成熟、衰老、灭亡,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能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能预测产品的未来趋势。以后数十年中,Altshuller穷其毕生的精力致力于TRIZ理论的研究和完善。在他的领导下,前苏联的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组成了TRIZ的研究团体,分析了世界近250万份高水平的发明专利,总结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建立一个由解决技术,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建立起TRIZ理论体系。80年代中期前,该理论对其他国家保密,80年代中期,随一批科学家移居美国等西方国家,逐渐把该理论介绍给世界产品开发领域,对该领域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1世纪,每个国家都不可能离开全球市场而独立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就必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而成
共 2 页 第 1 页
功生存的法定就在于创新。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了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这也奠定了创新中国的理论。TRIZ理论正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批量发明创新的夙愿。
一、主要内容:
创新从最通俗的意义上讲就是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TRIZ理论的强大作用正在于它为人们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工具。
现代TRIZ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创新思维方法与问题分析方法
TRIZ理论中提供了如何系统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如多屏幕法等;而对于复杂问题的分析,则包含了科学的问题分析建模方法——物-场分析法,它可以帮助快速确认核心问题,发现根本矛盾所在。2.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针对技术系统进化演变规律,在大量专利分析的基础上TRIZ理论总结提炼出八个基本进化法则。利用这些进化法则,可以分析确认当前产品的技术状态,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开发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3.技术矛盾解决原理
不同的发明创造往往遵循共同的规律。TRIZ理论将这些共同的规律归纳成40个创新原理,针对具体的技术矛盾,可以基于这些创新原理、结合工程实际寻求具体的解决方案。4.创新问题标准解法
共 3 页 第 2 页
针对具体问题的物-场模型的不同特征,分别对应有标准的模型处理方法,包括模型的修整、转换、物质与场的添加等等。5.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 主要针对问题情境复杂,矛盾及其相关部件不明确的技术系统。它是一个对初始问题进行一系列变形及再定义等非计算性的逻辑过程,实现对问题的逐步深入分析,问题转化,直至问题的解决。
6.基于物理、化学、几何学等工程学原理而构建的知识库
基于物理、化学、几何学等领域的数百万项发明专利的分析结果而构建的知识库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丰富的方案来源。
二、基本哲理
TRIZ理论的基本哲理包括以下6条:
1、所有的工程系统服从相同的发展规则。这一规则可以用来研究创造发明问题的有效解,也可用来评价与预测如何求解一个工程系统(包括新产品与新服务系统)的解决方案。
2、像社会系统一样,工程系统可以通过解决冲突(Conflicts)而得到发展。
3、任何一个发明或创新的问题都可以表示为需求和不能(或不再能)满足这些需求的原型系统之间的冲突。所以,“求解发明问题”与“寻找发明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意味着在利用折衷与调和不能被采纳时对冲突的求解。
4、为探索冲突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必要利用专业工程师尚不知道或不熟悉的物理或其它科学与工程的知识。技术功能和可能实现该功能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效应对应的分类知识库可以成为探索冲突问题解的指针。
5、存在评价每项发明创造的可靠判据。这些判据是:
共 4 页 第 3 页
(1)该项发明创造是否是建立在大量专利信息基础上的?基于偶然发现的少数事例的发明项目不是严肃的研究成果。事实证明,一项重大或重要的发明项目通常是建立在不少于1万到2万项专利(或知产权/版权)研究的基础上。(2)发明人或研究者是否考虑过发明问题的级别?大量低水平的发明不如一项或少量高水平的发明。因为,低水平的发明只能在简单的情况下运用。(3)该项发明是否是从大量高水平的试验中提炼出来的结论或建议?
6、在大多数情况下,理论的寿命与机器的发展规律是一致的。因而,“试凑”法很难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系统解。
三、主要的核心思想
现代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无论是一个简单产品还是复杂的技术系统,其核心技术的发展都是遵循着客观的规律发展演变的,即具有客观的进化规律和模式。
其次,各种技术难题、冲突和矛盾的不断解决是推动这种进化过程的动力。再就是技术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用尽量少的资源实现尽量多的功能。
四、解决过程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核心是技术进化原理。按这一原理,技术系统一直处于进化之中,解决冲突是其进化的推动力。进化速度随技术系统一般冲突的解决而降低,使其产生突变的唯一方法是解决阻碍其进化的深层次冲突。
G.S.Altshuller依据世界上著名的发明,研究了消除冲突的方法,他提出了消除冲突的发明原理,建立了消除冲突的基于知识的逻辑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发明 原理(Inventive Principles)、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Algorithm for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及标准解(TRIZ Standard Techniques)。
共 5 页 第 4 页
在利用TRIZ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设计者首先将待设计的产品表达成为TRIZ问题,然后利用TRIZ中的工具,如发明原理、标准解等,求出该TRIZ问题的普适解或称模拟解(Analogous solution);最后设计者在把该解转化为领域的解或特解。
五、解决工具
阿利赫舒列尔和他的TRIZ研究机构50多年来提出了TRIZ系列的多种工具,如冲突矩阵、76标准解答、ARIZ、AFD、物质--场分析、ISQ、DE、8种演化类型、科学效应、40个创新原理,39个工程技术特性,物理学、化学、几何学等工程学原理知识库等,常用的有基于宏观的矛盾矩阵法(冲突矩阵法)和基于微观的物场变换法。事实上TRIZ针对输入输出的关系(效应)、冲突和技术进化都有比较完善的理论。这些工具为创新理论软件化提供了基础,从而为TRIZ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条件。
六、解决原理
原理是获得冲突解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TRIZ主要研究技术冲突和物理冲突。技术冲突是指传统设计中所说的折衷,即由于系统本身某一部分的影响,所需要的状态不能达到。物理冲突指一个物体有相反的求。TRIZ引导设计者挑选能解决特定冲突的原理,其前提是要按标准工程参数确定冲突。有39条标准冲突和40条原理可供应用。
七、解决算法
TRIZ认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困难程度取决于对该问题的描述或程式化方法,描述的越清楚,问题的解就越容易找到。TRIZ中,发明问题求解的过程是对问题不断描述、不断程式化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初始问题最根本的冲突被清楚的 共 6 页 第 5 页
暴露出来,能否求解已很清楚,如果已有的知识能用于该问题则有解,如果已有的知识不能解决该问题则无解,需等待自然科学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该过程是靠ARIZ算法实现的。
ARIZ(Algorithm for Inventive-Problem Solving)称为发明问题解决算法,是TRIZ的一种主要工具,是发明问题解决的完整算法,该算法采用一套逻辑过程逐步将初始问题程式化。该算法特别强调冲突与理想解的程式化,一方面技术系统向着理想解的方向进化,另一方面如果一个技术问题存在冲突需要克服,该问题就变成了一个创新问题。ARIZ中,冲突的消除有强大的效应知识库的支持。效应知识库包含物理的、化学的、几何的等效应。作为一种规则,经过分析与效应的应用后问题仍无解,则认为初始问题定义有误,需对问题进行更一般化的定义。应用ARIZ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前,要不断地对问题进行细化,一直到确定了物理冲突。该过程及物理冲突的求解已有软件支持。
学习和推广TRIZ理论,对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共 7 页 第 6 页
第四篇:创新思维方法与训练
第四讲:阻碍创新思维的基本因素
第一节
阻碍创新思维的客观因素
创新需要一个鼓励创新的良好的社会环境。而我们生活在一种传统的僵化的社会环境中,头脑中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守旧观念,这都严重压抑着创新。
1、守旧观念
守旧观念压抑着创新,而传统守旧观念来自于传统社会。
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农业为主,手工操作为主,信息闭塞,缺乏交流,社会主体是一元的而非多元的,所以极少发生横向之间的竞争,人们习惯于按照老规矩办事。
在这种传统社会下,创新思维只属于极少数天才伟人的特权,而广大民众则不需要创新思维,只需要去理解和执行就可以了。并且是“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2、传统教育
传统教育体制扼杀创新。
传统教育注重书本知识,轻视甚至反对学生提出与之不同的观点或想法,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
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扼杀创新。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强调听话,在对孩子的培养教育中,带有强烈的家长意识,有的家长批评孩子时不听孩子申辩,不容许孩子顶嘴,大人说话不许孩子插嘴,这就压抑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和思维创新。
第二节
阻碍思维创新的主观因素
由于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对现有思维方式的超越,因此这就决定了阻碍思维创新的主要因素必然地来自于被超越者——思维方式本身。阻碍思维创新的主要因素有四个,一是固定观念,二是思维定势,三是自我思维,四是思维障碍。
1、固定观念
观念是内化于人脑潜意识中的观点和认识。
人们在实际的思维过程中,反复地运用某种观点、某种认识去思考、评价问题,经过多次重复,久而久之,这些观点和认识被积淀到大脑深层意识之中而达到“无意识”、“下意识”状态,这就形成了固定观念。
由于观念是人的思维长期积淀的结果,所以它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固性和不易更改性。
2、、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就是一种思维模式,是存在于头脑当中的认知框架.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头脑中随时会遇到各种信息,各种事物和问题,而人们在筛选信息、分析问题、作出决策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沿着过去所熟悉的方向和路径进行思考,而不愿意另辟新路,这就是所谓的思维定势。
有一句经典的语言说:思维一旦进入死角,其智力就在常人之下。
(1)辨证看待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对于解决经验范围以内的一般性的、常规性的问题是有积极作用的。它可以使人们熟练地运用以往的经验,驾轻就熟,简洁、快速地处理问题,从而具有很高的效率。
思维定势的弊端在于,当我们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而需要一定创新的时候,它就会变成“思维枷锁”,阻碍新观念、新点子的构想,同时也阻止头脑对新知识的吸收。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所说:“妨碍人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2)思维定势主要表现
思维定势主要表现为:经验思维;从众思维;权威思维;书本思维等。
A、经验思维定势
如某些流传已久的观念、行为和处事经验等,构成了人的经验思维枷锁。
经验思维定势与一个人所继承的社会文化传统和个人的独特生活经历有很大关系。它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大的惯性,而且很难改变。
思维定势(经验思维)的好处在于,我们用来处理日常事物和一般问题时,能够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使问题得到较快的解决。
但是,经验思维定势的弊端在于,当我们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而需要开拓创新时,它就会变成思维枷锁,阻碍新观念、新点子的构想,阻碍头脑对新知识的吸收。“妨碍人们学习的最大障碍,有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马戏团的人在训练大象时,一般都是从小开始训练,为了防止象的逃跑,最初用结实的绳子,甚至钢索,把它们拴在结实的柱子上,小象一次又一次的企图挣脱绳索对它的约束,然而一次又一次失败,经过无数的尝试后,便不再进行这种努力,马戏团的人用一根很细的绳子,就可以控制住象的自由。为什么呢?象已经适应了这种约束,不想再改变了。
把跳蚤放在广口瓶中,用透明的盖子盖上。这时跳蚤会跳起来,撞到盖子,而且是一次又一次地撞到盖子。当你注视它们跳起并撞盖子的时候,你会注意到一些有趣的事情。跳蚤会继续跳,但是不再跳到足以撞到盖子的高度。然后你拿掉盖子,虽然跳蚤继续再跳,但不会跳到广口瓶以外。为什么呢?跳蚤已经调节了自己跳的高度,不想再改变自己了。人的思维往往也是这样。
经验具有很大的狭隘性,束缚了思维的广度。
首先,经验具有时空狭隘性。其次,经验具有主体狭隘性。第三,个人的经验在内容上仅仅抓住了常见的东西,而忽略了少见的、偶然的东西。
B、从众思维定势
“从众”就是服从众人,顺从大伙儿,随大流。
从众思维定势与我们所倡导的“集体主义”道德有关,所谓“个人服从群体,局部服从全局,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
从众思维的好处在于它使人有一种归宿感和安全感,是一种比较保险的处世态度。但是,它使人习惯于以众人的是非为是非,这样久而久之,就必然使人缺乏独立性,妨碍创新思维。
从某种角度来说,从众行为是必要的。社会生活需要相互合作,如果没有一致的行为,社会组织将崩溃。况且,在特定的情况下,当你茫然不知所措时,仿效他人的行为和见解也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
然而,从众行为却牺牲了我们的个性,妨碍了我们产生新的创见,压抑了个人的独创精神。特别是当这种一致性要求达到相当的程度时必然对人的实践行为、情感态度乃至思想和价值观产生影响。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从众行为和附和态度不利于创造性思维,而独立思考的个性确有助于发展创造力。从众思维定势形成的原因
(1)来自于群体的压力。人类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为了维持群体的稳定性,就必然要求群体内的个体保持某种程度的一致性。然而实际情况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不可能完全一致,也不能长久一致。一旦群体发生了不一致,那怎么办呢?在维持群体不破裂的前提下,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整个群体服从某一权威,与权威保持一致;二是群体中的少数服从多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于是,思维领域中的“从众障碍”便逐渐形成了。
(2)来自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个社会的传统色彩越强烈,其中个人思维的从众枷锁也越稳固。
C、权威思维定势
是外界权威对思维的一种制约。
权威思维定势的形成:一是儿童在走向成年的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权威;二是来自于专业权威和思想权威、政治权威等。
权威思维定势在日常思维中有积极意义,它为我们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拿来就用,且行之有效。但是,权威思维定势显然束缚人的创新思维,特别在需要推陈出新的时候,人的思维往往难以突破旧的权威的束缚,总是被权威牵着鼻子走,使人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D、书本思维定势
书本对人类所起的积极作用
书本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是千百年人类经验和体悟的结晶。应该说,书本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有了书本,前一代人能够很方便地把自己的观念、知识和价值体系传递给下一代人。使得下一代人能够从一开始就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不必每件事情都从零开始。
假设一下,某一只野狼,掌握了它的前辈们对付猎人的所有手段,那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书本知识的缺陷
由于书本知识反映的是一般性的东西,表示的是理想化状态,与客观现实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处理问题时,如果忽视这种差距,不视实际情况,不加思考地盲目运用书本知识,一切从书本出发,以书本为纲,那么书本知识在为我们带来无穷好处的同时,也会招来一些麻烦。
其根本原因在于:书本知识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着一段距离,二者并不完全吻合。如:成语“纸上谈兵”。
E、如何突破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就象一副有色眼镜,戴上它,整个世界都与眼镜片的颜色相同;如果脱掉它,眼睛又无法看清外界事物。
通过科学的训练能够削弱惯常定势的强度,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另一条思路是,尽量多地增加头脑中的思维视角,学会从多种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
3、自我思维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在日常思维活动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自己的观念、站在自己的立场、用自己的目光去思考别人乃至整个世界,由此,产生了自我中心型的思维定势。
在这种思维定势的束缚下,个人的思考以自己为中心,一个团体的思考也习惯性地以本团体为中心,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则习惯以本国本民族为中心,而整个人类同样也跳不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小圈子。
4、思维障碍(或思维封闭)
就是说,你的思维你的境界只有这么大,没有打开,没有上层次。
如:“霍布森选择 ”。
(1)思维障碍形成的原因
缺钱并不是问题,缺乏想法才是真正的问题。【名言】
知识贫乏是思维障碍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叫没有批判性的学习。(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学习就应该有主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思维障碍的第三个原因就是迷信。迷信会让人耳目失聪,对周围事物不敏感。
第四个原因是知识贫乏没有批判性的学习。迷信。固执与偏见。
第五个原因是习惯性思维。思维最大的敌人就是习惯性思维。
(2)影响创新思维的心理障碍
自卑感。总认为自己智力低下、知识浅薄,不是搞创新的材料。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怕自己栽跟头、怕别人看笑话,因而缩手缩脚、不敢尝试创新。
疲倦感。创新的过程,会遇到许多挫折和困难。意志薄弱者,常常会不胜其烦,产生厌倦情绪,很快就因精疲力竭而半途而废。胆怯感。有些人在创新活动中,常常前怕虎、后怕狼,顾虑重重、畏缩不前。他们既怕知识不够,又怕条件不备,还怕难度太大。只能因循守旧,不敢开拓进取。
懒惰散漫。创新是一项艰难的事业,消极、懒惰、散漫皆可能动摇人的创新决心和开拓意志,使他们的创造热情逐渐低落、创新进度逐渐减慢,并使工作杂乱无章、事业一无所成。
好高骛远。有的人在开展创新活动时,贪大求全,心高手低。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整天把希望寄托在灵感上,指望有惊人的创新奇迹产生,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去胡思乱想。
(6)思维定势也是影响创新思维的心理障碍。
5、思维的误区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天份,有些人有,有些人没有。
◆新点子会突如其来,不可能事先估计策划。
◆创造性思维一定是异想天开,标新立异才顶用。
◆创造性思维是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不关我的事。
◆只有聪明人才有好主意。
◆创造都是大的举动。
6、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
(1)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庸思维、辨证思维、整体思维。
中国人习惯从整体去把握事物,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承认变化,容纳矛盾观念,处理人际关系时追求和谐,处理问题时采取折衷方法。
北大教授费孝通讲过四句话,可以概括中国人做人方面的思维方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西方观念更倾向于绝对独立的思考。而中国人的思维核心是承认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变。
(2)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形成与缺点
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几千年特有的文化密不可分。
中国文化具两个根本缺点,一是崇圣性,二是狭私性。
崇圣性:“崇圣”就是崇拜圣人。总在子曰君言,谁怎么说过,哪本书有什么观点,历史是怎样的……,似乎只有拿着圣(别)人的观点,找着过去的东西,自己才有站得住的脚跟,才理直气壮,才可能找到真理。
“崇圣”思维经常穿着眩目的正统外衣,具有很大欺骗性(当然是对陷入窠臼者),其错误是认识方法出了偏差,症结是“脱离实际”,游离在过往知识的苦海,不能与时俱进。现实问题层出不穷,却视若无睹。
狭私性:狭私性是中国文化及由之造成中国人思维定势的另一个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一种对人类长远利益的追求,总是纠缠着维护人际间的等级道德关系,象“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师生”等主要关系上,就有“忠、孝、仁、义、尊”等单方面苛刻要求的道德观。进而赋予了很多“利诱”的内容。如为长生活命,道教则行修身养性炼丹;为晋升现世的等级,正统文化则有“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的引导。在民俗文化中,也有“狭私”的价值指向,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好死不如赖活着”等等。
“崇圣”与“狭私”是中国人非理性思维方式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统治者崇圣,为着稳固自己正统江山的狭私;一般人崇圣,也有意于拉大旗作虎皮,目的还是狭私。反之亦然,中国人为了狭隘的个人利益,又必须崇圣。
崇圣与狭私,都是深藏中国人头脑中的“既定路径”,习惯成自然,这一切都会是那么的见怪不怪,冥冥之中,是带给中国人无尽的愚昧和落后。譬如“造假”……
第五篇: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研究
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研究考试思考题:
1、思维定势的含义(包括从众定势、经验定势、阿希测试等)
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考模型。当面临外界事物或现实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够不假思索地把它们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并沿着特定的思维路径对它们进行思考和处理。这就是思维定势。
1、从众定势
思维定势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从众定势“。“从众“就是服从众人,顺从大伙儿,随大流。在“从众定势“的指导下,别人怎样做,我也怎样做;别人怎样想,我也怎样想;用孔夫子的话说,就是“乡愿“之类的人物。人类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为了维持群体的稳定性,就必然要求群体内的个体保持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首先表现在实践行为方面,其次表现在感情和态度方面,最终表现在思想和价值观方面。然而实际情况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不可能完全一致,也不可能长久一致;一旦群体发生了不一致,那怎么办呢?在维持群体不破裂的前提下,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整个群体服从某一权威,与权威保持一致;二是群体中的少数人服从多数人,与多数人保持一致。本来,“个人服从群体,少数服从多数“的准则只是一个行为上的准则,是为了维持群体的稳定性的。然而,这个准则不久便产生了“泛化“,超出个人行动的领域而成为普遍的社会实践原则和个人的思维原则。于是,思维领域中的“从众定势“便逐渐形成了。不论生活在哪种社会、哪个时代,最早提出新观念、发现新事物的,总是极少数人,而对于这极少数人的新观念和新发现,当时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不赞同甚至激烈反对的。因为每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相对固定化的模式里,他们很难摆脱早已习惯了的思维框架,对于新事物新观念总有一种天生的抗拒心理。
2、权威定势
思维中的权威定势是从哪里来的呢?它来自于后天的社会环境,是外界权威对思维的一种制约。根据我们的研究,权威定势的形成,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儿童在走向成年的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权威“。二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知识技能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专业权威“。“人是教育的产物“。来自教育的权威定势使人们逐渐习惯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对权威的言论不加思考地盲信盲从,其结果正如我们传统的“听话教育“那样: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在单位听领导的话──而唯独缺少“自我思索、冲破权威、勇于创新“的意识。权威定势形成的第二条途径,是由深厚的专门知识所形成的权威,即“专业权威“。一般来说,由于时间、精力和客观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通常只能在一个或少数几个专业领域内拥有精深的知识,而对于其他大多数领域则知之甚少甚至全然无知;这就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道理。某一领域内的权威确立之后,除了会出现不断强化的情况之外,还会产生“权威泛化“的现象。所谓“权威泛化“,是指把个别专业领域内的权威,不恰当地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之内,这种泛化加剧了人们思维过程的权威定势。
3、经验定势
从思维的角度来说,经验具有很大的狭隘性,束缚了思维的广度。这种狭隘性主要有三方面的表现。首先,经验具有时空狭隘性。任何经验总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中产生的,而有往往也只适应于一定的时空范围;一旦超出这个范围,某种经验能否有效,就要打上一个问号。第二方面,经验具有主体狭隘性。每一个思维主体,不管经验多么丰富,从数量上说总是有限的,他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总是无穷多的。这样,当他面临自己所从没遇到过的事物或者问题的时候,他常常会手足无措,如果单凭已有的经验推断,其结果大多是错误的。最后一个方面,个人的经验在内容上仅仅抓住了常见的东西,而忽略了少见的、偶然的东西。但是在每一个具体的现实环境中,总会有大量的平常很少见到的、偶然性的东西出现,如果我们仍然用以往的经验来处理,则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偏差和失误。
4、阿希测试
1956年心理学家阿希进行了从众现象的经典性研究— 三垂线实验。
实验内容:
他以大学生为被试,每组7人,坐成一排,其中6人为事先安排好的实验合作者,只有一人为真被试。实验者每次向大家出示两张卡片,其中一张画有标准线X,另一张 画有三条直线A、B、C。X的长度明 显地与A、B、C三条直线中的一条等长。实验者要求被试判断X线与A、B、C三条线中哪一条线等长。
实验者指明的顺序总是把真被试安排在最后。第一二次测试大家没有区别,第三至第十二次前六名被试按事先要求故意说错。这就形成一种与事实不符的群体压力,可借此观察被试的反应是否发生从众行为。阿希多次实验,所得结果非常相似。
实验表明:
(1)大约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保持了独立性,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2)所有被试平均从众行为百分比为35%。
(3)大约有15%的被试,从众行为的次数占实验判断次数的75%。
实验结论:
实验后,阿希对从众的被试作了访谈,归纳从众的情况有三种:(l)被试确实把他人的反应作为参考框架,观察上就错了,发生了知觉歪曲。(2)被试意识到自己看到的与他人不同,但认为多数人总比自己正确些,发生了判断歪曲。
(3)被试明知其他人都错了,却跟着作出了错误反应,发生了行为歪曲。
在阿希之后,研究者参照阿希的实验程序,做了大量的实验,进行重复验证。虽然在实验中并非有那么多的从众现象,但是实验确实表明在下列情况下从众现象会增加:(1)个体感到力不从心或有不确定感;(2)团体中至少要有3个人;(3)团体的意见是一致的(只要有一个人持不同意见,就会大大增加其他人做出不从众行为的勇气);(4)个体崇尚团体的地位和吸引力;(5)个体对任何回答都没有作出预先的承诺;(6)个体的举动可以被团体中的其他人看到;(7)个体所处的文化非常鼓励人们对社会标准的尊崇。
2、光明心态的意义(包括良性暗示、皮格马利翁效应等)
光明心态就是要我们用轻松、平静、宽容、乐观的精神看待世界和人生。现代社会的活动大都是以团队的方式进行的,人的活动往往下意识的会受到别人的影响。如何才能避免受到别人的干扰及影响,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方法。
首先我们要给自己某些暗示,暗示又可分为积极的暗示即“良性暗示”、消极的暗示即“负面暗示”。学者们认为,暗示通过显意识进入潜意识,到达意识的深层部分。从这个方面讲,潜意识乃是暗示的积累与沉淀。它深刻地,从根本上影响着、折射着、塑造着人的生命。暗示在深层潜意识中深沉地潜伏着,广大地弥漫着、持久地延续着、多方地沟通着。与显意识相比,潜意识平时处于压抑状态,暗示积淀的各种各样的图景处在被压抑、被封锁、被束缚、少自由、被控制状态。遇到偶然的机会,也会冒出来,在意识中出现,其表现形式即为灵感、直觉、想象等。积极暗示能够开发头脑中的思维潜能,应该尽可能多地从周围环境和别人那里得到积极暗示,或者直截了当地对自己进行良性暗示,同时要拒绝和抛弃那些压抑思维潜能的消极暗示。自我暗示的五条原则:(1)简洁:默念的句子要简单有力。例如:“我越来越进步“等等。(2)正面:这一点极为重要,消极的语言会印在潜意识里。(3)信念:句子要有“可行性“,以避免与心理产生矛盾与抗拒。(4)观想:默诵或朗诵自己定下的语句时,要在脑海里清晰地形成意象。(5)感情:要把感情贯注进去,否则光嘴里念是不会有结果的,潜意识是依靠思想和感受的协调去运作的。
人为什么会不自觉地接受别人的影响呢?其实,人的判断和决策过程,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分,在综合了个人需要和环境限制之后做出的。这种决定和判断就是“主见”。一个“自我”比较发达、健康的人,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有主见”、“有自我”的人。但是,人不是神,没有万能的“自我”、更没有完美的“自我”,这样一来,“自我”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对的,也并不总是“有主见”的。“自我”的不完美、以及“自我”的部分缺陷,就给外来影响留出了空间、给别人的暗示提供了机会。我们发现,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这使人们能够接受智者的指导,作为不完善的“自我”的补充。这是暗示作用的积极面,这种积极作用的前提,就是一个人必须有充足的“自我”和一定的“主见”,暗示作用应该只是作为“自我”和“主见”的补充和辅助。表面上看,有些积极暗示似乎起着决定性作用,其实,积极暗示对于被暗示者的作用,就像是“画龙点睛”。换句话说,如果你不是那块材料,再多的暗示也无济于事。心理暗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那么如果一个人的“自我”非常虚弱、幼稚的话,这个人的“自我”很容易被别人的“暗示
”占领和统治。暗示也有消极的方面,那就是容易受人操纵、控制。心理暗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那么如果一个人的“自我”非常虚弱、幼稚的话,这个人的“自我”很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这种人的人格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倾向。所以,皮格马利翁效应虽然会对你的生活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但是千万不要盲目地相信它,完全被它所左右。因为外界的鼓励或是批评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如果总是因为别人的态度而改变自己的话,那就永远也不会成熟。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由来
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他不喜欢塞浦路斯的凡间女子,决定永不结婚。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少女像,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皮格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抚爱她,装扮她,为她起名加拉泰亚,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
“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在现代企业里,皮格马利翁效应不仅传达了管理者对员工的信任度和期望值,还更加适用于团队精神的培养。即使是在强者生存的竞争性工作团队里,许多员工虽然已习惯于单兵突进,我们仍能够发现皮格马利翁效应是其中最有效的灵丹妙药。
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每个人只要能被热情期待和肯定,就能得到希望的效果。管理者应该而且必须赏识你的下属,要把赏识当成下属工作中的一种需要。赞美下属会使他们心情愉快,工作更加积极,用更好的工作成果来回报你,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别吝啬你的口才,对你周围的人说出赞美之词吧。
3、团队创新的方法(包括头脑风暴、六顶思考帽等)
创新是21世纪最热门的话题,各行各业都在高倡“创新”:不论你的年龄性别和工作岗位,你都必须在创新中生存,在创新中发展,不创新就意味着失败与死亡!因此,掌握思维创新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升自己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每位领导者和有识之士无法回避的当务之急。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变化的新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许多传统中国社会闻所未闻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必须改变以往的旧理念并建立相应的新理念才能加以应对。“
团队创新的方法有很多,在此我们举例头脑风暴及六顶思考帽等方法。
头脑风暴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在群体决策中,由于群体成员心理相互作用影响,易屈于权威或大多数人意见,形成所谓的“群体思维”。群体思维削弱了群体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损害了决策的质量。为了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提高决策质量,管理上发展了一系列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头脑风暴法是较为典型的一个。
采用头脑风暴法组织群体决策时,要集中有关专家召开专题会议,主持者以明确的方式向所有参与者阐明问题,说明会议的规则,尽力创造在融洽轻松的会议气氛。一般不发表意见,以免影响会议的自由气氛。由专家们“自由”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头脑风暴何以能激发创新思维?根据A·F·奥斯本本人及其他研究者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联想反应。联想是产生新观念的基本过程。在集体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每提出一个新的观念,都能引发他人的联想。相继产生一连串的新观念,产生连锁反应,形成新观念堆,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第二,热情感染。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集体讨论问题能激发人的热情。人人自由发言、相互影响、相互感染,能形成热潮,突破固有观念的束缚,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地思维能力。
第三,竞争意识。在有竞争意识情况下,人人争先恐后,竞相发言,不断地开动思维机器,力求有独到见解,新奇观念。心理学的原理告诉我们,人类有争强好胜心理,在有竞争意识的情况下,人的心理活动效率可增加50%或更多。
第四,个人欲望。在集体讨论解决问题过程中,个人的欲望自由,不受任何干扰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头脑风暴法有一条原则,不得批评仓促的发言,甚至不许有任何怀疑的表情、动作、神色。这就能使每个人畅所欲言,提出大量的新观念
六顶思考帽是英国学者爱德华·德·博诺(Edward de Bono)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或者说是一个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它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强调的是“能够成为什么”,而非 “本身是什么”,是寻求一条向前发展的路,而不是争论谁对谁错。运用博诺的六顶思考帽,将会使混乱的思考变得更清晰,使团体中无意义的争论变成集思广益的创造,使每个人变得富有创造性。
所谓六顶思考帽,是指使用六种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六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任何人都有能力进使用以下六种基本思维模式:
白色思考帽 白色是中立而客观的。戴上白色思考帽,人们只是关注事实和数据。
黄色思考帽 黄色代表价值与肯定。戴上黄色思考帽,人们从正面考虑问题,表达乐观的、满怀希望的、建设性的观点。
黑色思考帽 戴上黑色思考帽,人们可以运用否定、怀疑、质疑的看法,合乎逻辑的进行批判,尽情发表负面的意见,找出逻辑上的错误。
红色思考帽 红色是情感的色彩。戴上红色思考帽,人们可以表现自己的情绪,人们还可以表达直觉、感受、预感等方面的看法。
绿色思考帽 绿色代表茵茵芳草,象征勃勃生机。绿色思考帽寓意创造力和想象力。它具有创造性思考、头脑风暴、求异思维等功能。
蓝色思考帽 蓝色思考帽负责控制和调节思维过程。它负责控制各种思考帽的使用顺序,它规划和管理整个思考过程,并负责做出结论。
4、多视角思维的价值(包括逆向思维、换位思维等)
视角就是思考问题的角度、层面、线索或立场,观察思考任何事物都会存在某一特定的视角。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唯一标准答案”的影响,我们往往只习惯从一个视角观察事物并且只满足于得到一个答案。
现实世界是个多维度多层面的无限复杂的系统,只从一个视角得出一个答案往往是不够的。我们要想提升创新能力,应该尽量多地增加思维的视角,学会从多种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从而容易发现被大家忽略的事物新内容或者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增加思维视角的方法有很多:如逆向思维、换位思维等。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逆向思维法,不是一种培训或自我培训的技法,而仅仅是一种思维方法或发明方法,然而要挖掘人才能力,有必要了解这一方法。因为在实践中使用这一方法,可能取得惊人的效果。
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实践证明,逆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考能力。个人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全面人才的创造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换位思维,即换位思考。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信任,并且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互相宽容、理解,多去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换位思考是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佳润滑剂。人们也都有这样一个重要特点:即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假如我们能换一个角度,总是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会得出怎样的结果呢?最终的结果就是多了一些理解和宽容,改善和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切都是从换位思考做起的,宽容这一美德的得来,也开始于换位思考。在一个团队之中,只有换位思考,才可能增强凝聚力。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换位思考的能力是能否成功进行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观察思考外界的事物总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用自我目的、自我需要、自我态度、自我价值观念、情感偏好、审美情趣等等,作为标准尺度去衡量外来的事物和观念。
但是人与人是有差别的,现代社会价值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当我们站在另外一个人、另外一群人、直至另外一个国家民族的人,再对同一个事物进行一番重新思索,才可能摆脱自我的狭小天地,走出“围城”来到“城外”,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发现其中只站在自我视角永远都看不到的新内容和创意的苗头。
多视角思维能使人们更加顺畅的相互理解、相互宽容,提高沟通能力,不断发现新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5、怎样理解“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
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这是对从众心理的一种突破。
从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是在社会团体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在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到的社会舆论与群体压力下,认知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相对)一致。我们平时讲的“随大流”就是一种从众心理的表现。
从众的主要因素:1、群体因素:一般地说,群体规模大、凝聚力强、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等,都易于使个人产生从众行为。2、情境因素:这主要有信息的模糊性与权威人士的影响力两个方面。即一个人处在这两种情况下,易于产生从众心理。3、个人因素:这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一般地说,智力低下、自信心不足、性格软弱者,较易从众;又妇女比男子容易从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其从众表现有一定差别。就个人从众的发生看,从众可能是盲目的,也可能是自觉的;可能是表面的顺从,也可能是内心的接受。而就其意义说,从众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
人们的从众行为,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研究人们的从众现象,对于优化群体结构,利用从众行为的积极影响,防止其消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众行为的过分普遍,反映了部分大多数人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从众行为中消极现象抬头的主要原因,即使从众行为出现积极效应,但一旦失却这种从众氛围,又很容易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走向社会后的迷悯、失落,实际上这是从众现象最直接的后遗症。
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但以被动为前提的从众,势必使你的独特失去价值。一味从众便意味着自己失去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抛却了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盲目从众意味着部分大学生丢失了以个体色彩的思维和行动编织的草帽,在喧哗与骚动中麻木自己,“创新意识“在头脑中只成了四个机械的汉字,所接受的高等教育也锈蚀成了斑驳的条条框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只成了人生进程中的标志,却难以成为升华人生的动力。
有的人对“从众”持否定态度。但是根据马克思唯物主义辨证分析法分析可知其实它具有两重性: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成规;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即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如误会等。
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扬“从众”的积极面,避“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判断能够正确,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凡事都“从众”或都“反从众”都是要不得的。
6、知识与智慧的联系与差异
知识就是及经验的固化,概念之间的连结。它是概念的内容的一个方面。概念的内容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与直观之间的连结。我们构造概念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把握直观。因此,概念与概念之间必需彼此连结形成知识。有了知识才有力量,才能去把握直观。智慧就是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
对人来说拥有知识与智慧都非常重要,但这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分别。“知识”强调了人所知道的所拥有的学问。人类有史以来一直在求知识、探学问,人们从社会到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不断地分析、研究、讨论、归纳产生了各个不同范畴的理论知识,人类社会也在知识的增长与社会的发展中建立了教育制度。可以说一个人从婴儿开始,都在增长知识的过程中能哭、能听、渐渐地能知道别人的意思,也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再大了,就进幼儿园、到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饱学之士将各样知识传授给人们,知识愈研究愈深,似乎没有穷尽,所以俗语说,“学海无涯苦作舟”,人穷尽一生,也有学不完的知识,“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好”。知识使人知道了许多事,使人更聪明。人们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固然很好,但智慧更为重要,智慧表现在人如何正确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所以人仅仅有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人有了知识,还应该明白如何正确地将所掌握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积存得再多,若没有智慧的加以应用,这些知识就失掉了价值。所以智慧包含了知识和聪明,它是头脑的智能,是洞察人生和实践道德的才能,是丰盛生命美好人生所需要的,成功的人生是在于不断地把拥有的知识,有智慧地应用实际生活中。
知识是有限的,再博学的知识在无限面前也会黯然失色。智慧是富于创造性的,其不被有限所困,面对无限反而显得生机勃勃。知识学习是智育的首要目标,但不是惟一的目标。知识学校的目的不在为知识而知识,知识应该为人的发展奠定基础。知识必须转化为智慧,才显示出它的价值。也只有在智慧的引导下,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心智活动。知识若不转化为智慧,知识越多越是身心发展的沉重负担。杜威曾经指出:教育要区分两种人,一种是拥有许多知识的人,另一种是睿智的人。前者拥有一大堆“间接知识”、“外在的公共经验”,这些知识非但无助于其经验、智慧的增长,反而有可能阻滞生命的灵性和智慧的闪现。后者是机智的、消息灵通的并善于处理他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教育活动的目的应该是培养
“睿智的人”。新的知识观的提出,把智慧技能,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纳入知识的范畴,初步改变了知识与智慧的分离。但必须指出的是,我们对智慧的理解必须超越逻辑思维和传统理性主义的狭隘智慧观,认识到非逻辑的直觉、想象、灵感的重要性,树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智慧观。
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为他完全可能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却自己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会发明创造。相反,像苏格拉底那样,逢人便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倒可能最富智慧。因为他自认无知,所以总想与人理论,探究真理在何方。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这就是知识与智慧的区别。知识只是为了达到真正认识的出发点,而智慧,是在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经验、阅历、见识的累积,而形成的对事物的深刻认识、远见体现为一种卓越的判断力。因此,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但有智慧一定有知识,知识必须转化为智慧,才能显示其真正的价值。“知识”是死的,“智慧”是活的,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的人便拥有了智慧,拥有智慧却不懂得坚持学习新知识的人便成了只有小聪明的人。
知识是人类对有限认识的理解与掌握,智慧是一种悟,是对无限和永恒的理解和推论。因此,博学家与智者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智者掌握的知识不一定胜过博学家,但智者对世界的理解一定深刻得多。两者比较就如一个知识女性和一个聪慧女性的比较,后者令人心仪的不是其掌握知识的多少而是在其灵性。
知识是有限的,再博学的知识在无限面前也会黯然失色。智慧是富于创造性的,其不被有限所困,面对无限反而显得生机勃勃。
第一,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为他完全可能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却自己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会发明创造。相反,像苏格拉底那样,逢人便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倒可能最富智慧,因为他自认无知,所以总想与人理论,探究真理在何方。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这就是知识与智慧的区别。
第二,掌握很多实用技能也不等于智慧。一个人学会驾车,学会电脑,但他却不一定富有智慧,因为他很可能是被迫去做,内心却对这些行当毫无兴趣,更谈不上从中悟出智慧。我想,真正的智慧之人,都会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深感兴趣,他不是被迫去做,而是自愿去做,只要感兴趣,即使没有什么实际好处,也仍然乐此不疲,因为他从做的过程中体验到生活的愉快,人生的乐趣。还有什么比品尝生活的愉快和乐趣更接近智慧呢?此外,他也可能武艺十八般,谋生之道样样精通,但却思想贫乏,内心空虚,没有信仰,没有对真善美的渴望,你能说这是有智慧的人吗?
知识只是为了达到真正认识的出发点;而智慧,我认为是,在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经验、阅历、见识的累积,而形成的对事物的深刻认识、远见,体现为一种卓越的判断力。
关于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我简单的理解是: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但有智慧一定有知识,知识必须转化为智慧,才能显示其真正的价值!“知识”是死的,“智慧”是活的;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的人便拥有了智慧,拥有智慧却不懂得坚持学习新知识的人便成了只有小聪明的人。
。“知识”强调了人所知道的,所拥有的学问。人类有史以来,一直在求知识、探学问,人们从社会到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不断地分析、研究、讨论、归纳,产生了各个不同范畴的理论知识,人类社会也在知识的增长与社会的发展中建立了教育制度。智慧表现在人如何正确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所以人仅仅有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人有了知识,还应该明白如何正确地将所掌握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积存得再多,若没有智慧的加以应用,这些知识就失掉了价值。所以智慧包含了知识和聪明,它是头脑的智能,是洞察人生和实践道德的才能,是丰盛生命美好人生所需要的,成功的人生是在于不断地把拥有的知识,有智慧地应用实际生活中。包括你所获得的圣经知识,属灵知识,如果懂得一大堆知识,还算不得什么,关键你如何应用,属灵智慧使你晓得怎样实践主道,你才能成为一个满有智慧的人。犹太人的智慧来自圣经,他们很注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在犹太人观念中,人类的智慧是心思的发展,知识的扩展,也是对生命的意义和生活方式的理解,有着强有力的道德内涵。在犹太人看来,一个人有智慧,不仅仅是知识,是个知识分子,而在于这人明事理,有忍耐,勤劳,可靠,自律,谦逊,有德性,才是一个智慧的人。所以,比起知识来,犹太人更重视智慧,这种观念,源自圣经,圣经的启示一再叫我们明白,人类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怎样更好地生活,实践生命的真实意义。所罗门王是一位智慧的君王,一个最聪明的王,他是今天我们所读的《箴言》书的作者,而箴言书可称为智慧格言的汇编,在教会中流传一种说法,不会祷告读诗篇,缺少智慧读箴言。《箴言》书涉及内容甚广,包括对年轻人的劝诫,道德伦理,夫妻生活之道,言谈举止,认识真神等等,为我们善用知识,管理人生提供了语重心长的建议,因此,这卷圣经也被称作智慧书,领受这卷书,我们也当从中受教,成为智慧之人。一个人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在这样一个知识丰富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断地追求、学习,在知识上多而又多,更要竭力追求得着智慧,圣经教导我们要“侧耳听智慧,专心求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