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 行测能力及主旨题分析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
行测能力及主旨题分析
一年一度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又要开始,很多考生已经开始准备复习。相对于省考来说,国家公务员的考试难度要高一些,而资料分析又是行测考试中比重非常大的一部份,不仅需要列式,还需要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技巧,才能保证在有限的时间里又快又准的选出答案。很多同学数学不是特别好,但是资料分析相对于数量来讲,要容易很多,它的公式较少,方便记忆,再熟练掌估算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成绩。具体来讲,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四方面的能力。
一、查找数据。和数量不一样,资料题型都是给你很长一篇资料,里边有很多名词和相关数据,而我们做题的时候不可能每一个数据都能够用上,只要选取和计算相关的数据就可以,而在资料中相近的名词又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练习,找好关键字,关键词,代入相关数据即可。
二、列式能力。找到数据之后,需要立即把式子列出来。列式这块就需要我们平时多积累,要将增长,比重,百分点,倍数等概念和公式熟记于心。看到相关的题型时,能够马上把式子列出来,而不是在草纸上现推导公式。这部份需要我们花一点时间,一点精力,切实把相关知识点记牢。
三、计算能力。我们以往的学习经历,主要是掌握精算的方法,经常是精确到小数点后二位。可是资料分析,我们要精算的话,会导致时间比较紧迫。因为资料中的数据都比较大,动不动就是五位数,六位数,如果一点一点去计算的话,时间肯定是不够用的。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些估算的方法,比如特征数字,错位加减,有效数字等。
四、统筹能力。资料分析一共是四篇,主要是文字类,图表类和综合类。每篇四道题,总共二十道题。正常的答题时间应该是控制在三十分钟,每一篇资料平均下来也就是七八分钟。如果我们每一道题都做的话,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完,特别是每一篇的最后一道题,经经常问以下各项哪一项是正确的,或者我们能够通过材料推出以下哪一项。表面上是一道题,实际我们需要把四个选项都看到,无形中增加了三道题。对于最后这道题,我们最好的方法是从后往前做,大多数情况下正确选项都是C或D选项,因为出题人的意图也就是通过这道题拖延我们的做题时间,所以从后往前做,能够减少我们的计算时间。
主旨观点题在近年来的省考、国考中几乎占据全部言语理解的“半壁江山”,而且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了,但是由于文段结构多样且富于变化,因此,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对于较为复杂的题干我们可以从对策入手。
对策句,顾名思义,指针对某一问题、现象所提出解决办法的句子,在文段结构中解决问题的对策也常常被看作是重中之重,因为在主旨观题提中突出的一种思想及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往往是段落中最最核心的部分,所以基本等同于主旨句。抓准了对策句,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例题】人们一般认为,诚信与否是个人品德问题,与他人无关。但是个人品德却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它还会通过外部性产生社会效果——个人的道德亏欠,最终可能会“报应”到整个社会头上。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好的经济制度和治理机制应当能够抑制负外部性,否则经济秩序可能走向崩溃。要通过制度和机制使始作俑者承担应有的责任,而不是让他人或者整个市场为之埋单。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个人品德缺失将由全社会埋单 B.经济制度对经济秩序意义重大 C.诚信既是社会问题又是经济问题 D.需用制度抑制不诚信的负外部性
【中公解析】答案D。本题为分总结构,前面文段主要介绍的是个人品德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这些都是分析问题的范畴,只有到了尾句“要通过制度和机制使始作俑者承担应有的责任......”才点明了文章主旨,应该怎样做才能解决诚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此句正是结局问题的对策,所以必然为文章的主旨句,我们发现对策是“利用制度和机制”,因此只有D项是主旨句的同意转换项,故D为正确选项。
第二篇:抓准对策句,攻克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主旨题
抓准对策句,攻克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主旨题
主旨观点题在近年来的省考、国考中几乎占据全部言语理解的“半壁江山”,而且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了,但是由于文段结构多样且富于变化,因此,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对于较为复杂的题干我们可以从对策入手。
对策句,顾名思义,指针对某一问题、现象所提出解决办法的句子,在文段结构中解决问题的对策也常常被看作是重中之重,因为在主旨观题提中突出的一种思想及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往往是段落中最最核心的部分,所以基本等同于主旨句。抓准了对策句,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例题】人们一般认为,诚信与否是个人品德问题,与他人无关。但是个人品德却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它还会通过外部性产生社会效果——个人的道德亏欠,最终可能会“报应”到整个社会头上。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好的经济制度和治理机制应当能够抑制负外部性,否则经济秩序可能走向崩溃。要通过制度和机制使始作俑者承担应有的责任,而不是让他人或者整个市场为之埋单。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个人品德缺失将由全社会埋单 B.经济制度对经济秩序意义重大 C.诚信既是社会问题又是经济问题 D.需用制度抑制不诚信的负外部性
【中公解析】答案D。本题为分总结构,前面文段主要介绍的是个人品德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这些都是分析问题的范畴,只有到了尾句“要通过制度和机制使始作俑者承担应有的责任......”才点明了文章主旨,应该怎样做才能解决诚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此句正是结局问题的对策,所以必然为文章的主旨句,我们发现对策是“利用制度和机制”,因此只有D项是主旨句的同意转换项,故D为正确选项。
时政热点:莫让“打人”成为城管的关联词
7月29日,一段名为镇雄城管打人的视频流传在当地网友的朋友圈,引发热议和关注。事发后,云南镇雄当地政府连夜通报称男子在县城乱扔垃圾,被城管发现制止时双方发生冲突。目前,男子被送往医院救治,涉事城管已作停职检查。(7月30日 澎湃新闻)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管理受到极大重视,相应的制度不断完善,但是当前城市管理手段和商家市民自觉维护城市面貌的行为存在一定的不同步,导致了城市管理
群体和商家市民群体矛盾的产生。而互联网让信息快速传播,让这类矛盾加剧,类似于“城管打人”的新闻词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的视线,甚至百度搜索“城管”,默认词条大都离不开“打人”二字。
笔者认为,“城管打人”等类似新闻的高曝光,存在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城市管理范围大、任务重,城管执法队伍需求量大,且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导致城管部门对外勤人员的管理存在缺陷,因此,在与商家群众沟通的时候,执法人员一旦方式方法不恰当,就可能会使双方发生语言、肢体冲突,导致“暴力执法”;另一方面,部分商家市民的法律意识不强,自觉维护市容秩序的意识也有待提高,法律意识淡薄的他们不可避免地从自身利益出发,暴力抗法,进而加剧与城管的矛盾;再一方面,网民的过度关注和传播,让愤怒模糊了一些真相。网友们常常同情弱者,而围观视频大多是“城管打人”的场面特写,摊贩、商家暴力抗法的行为常有意无意的被省略,因此,视频虽真,但也只是碎片,难以进行正确的判断。
而笔者相信,不论是城管还是群众,都不希望“城管打人”事件的出现,因此,不仅群众需要公道,城管也希望能得到公正的对待。
加强自身建设是城管部门行使执法权的基础。要想摆脱“打人”这顶帽子,城管部门还是应该从自身建设做起,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明确奖惩措施,对于知法犯法的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问责,严肃处理。
强化法律意识是商家市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作为被管理方,商家、摊贩应该学法、懂法、用法,自觉履行维护市容环境秩序的义务,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好自身的正当权利。
健康的网络环境需要每一个网民的共同守护。网友常说“无图无真相”,但是也请大家记住,“眼见未必为实”,无论是围观者还是屏幕另一端的网友,都要时刻注意,保持清醒中立的态度,不偏颇不任性,公正地发声,才是对双方的尊重,也更有利于事情很好地解决。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石宇轩
第三篇: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判断推理
来源:考试吧 2013-9-18 17:05:58 【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1.有人认为,一个国家如果能有效率地运作经济,就一定能创造财富而变得富有;而这样的一个国家要想保持政治稳定,它所创造的财富必须得到公正的分配;财富的公正分配将结束经济风险;但是,风险的存在正是经济有效率运作的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从上述观点可以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A.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富有不可能并存。
B.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有效率运作不可能并存。
C.一个富有国家的经济运作一定是有效率的。
D.一个政治上不稳定的国家,一定同时充满了经济风险。
2.面试在求职过程中非常重要。经过面试,如果应聘者的个性不适合待聘工作的要求,则不可能被录用。以上论断是建立在哪项假设的基础上的?()
A.必须经过面试才能取得工作,这是工商界的规矩。
B.面试主持者能够准确地分辨出哪些个性是工作所需要的。
C.面试的唯一目的就是测试应聘者的个性。
D.若一个人的个性适合工作的要求,他就一定被录用。
3.政府应该不允许烟草公司在其营业收入中扣除广告费用。这样的话,烟草公司将会缴纳更多的税金。烟草公司只好提高自己的产品价格,而产品价格的提高正好可以起到减少烟草购买的作用。
以下哪项是题干论点的前提?()
A.烟草公司不可能降低其他方面的成本来抵消多缴的税金。
B.如果它们需要付高额的税金,烟草公司将不再继续做广告。
C.如果烟草公司不做广告,香烟的销售量将受到很大影响。
D.烟草公司由此所增加的税金应该等于价格上涨所增加的盈利。
4.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各不相同,甲说:“我是A型。”乙说:“我是O型。”丙说:“我是AB型。”丁说:“我不是AB型。”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的话是假的。
以下哪项成立?()
A.无论谁说假话,都能推出四个人的血型情况。
B.乙的话假,可推出四个人的血型情况。
C.丙的话假,可推出四个人的血型情况。
D.丁的话假,可推出四个人的血型情况。
5.据最近的统计,在需要同等学历的十个不同职业中,教师的平均工资五年前排名第九位,而目前上升到第六位;另外,目前教师的平均工资是其他上述职业的平均工资的86%,而五年前只是55%。因此,教师工资相对偏低的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教师的相对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上述论证基于以下哪项假设?()
Ⅰ近五年来的通货膨胀率基本保持稳定。
Ⅱ 和其他职业一样,教师中的最高工资和最低工资的差别是很悬殊的o
Ⅲ 学历是确定工资标准的主要依据。
Ⅳ 工资是实际收入的主要部分。
A.Ⅰ、Ⅲ
B.Ⅱ、Ⅳ
C.Ⅲ
D.Ⅲ、Ⅳ
1.A【解析】由题干知,富有的国家需要有效率的经济运作,有效率的经济运作需要风险的存在,而政治的稳定需要财富的公正分配,而财富的公正分配又意味着风险的结束,由上述论述可以推出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富有是对立的,不能共存,故答案为A。
2.B【解析】由题干知,应聘者的个性是面试测试的一个标准之一,但不是惟一的标准,故可排除C项和D项。A项工商界这个界定词太片面,不代表全部面试,不符题意。只有B项能够使面试主持者正确判断是否录用应聘者,故答案为B。
3.A【解析】由题干知,烟草公司由于不能扣除广告费用,并要按含广告费用的营业收入纳税,烟草公司只好提高产品价格。B、C、D项与题意不符,只有A能说明这个原因,故答案为A。
4.B【解析】此题可用代入法,即按原题的题设要求逐个检验选项,假设乙的话假,则乙必定是B型,则丁必定是O型,由此可以推断出四个人的血型状况,故答案为B。
5.D【解析】从题意可知,题干论证的是需要同等学力的不同职业的收入水平状况,Ⅰ和Ⅱ两项明显不是构成论述的前提条件,故可排除;Ⅲ是对同等学力的有力论证,是其成立的前提;Ⅳ是对工资和收入对比的论证,Ⅲ和Ⅳ都是对同等学力的不同职业的收入状况的论证,故答案为D。
2014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数学运算
来源:考试吧 2013-9-18 17:10:57 【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1】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人们发现与会代表中有10人是东欧人,有6人是亚太地区的,会说汉语的有6人。欧美地区的代表占了与会代表总数的23以上,而东欧代表占了欧美代表的23以上。由此可见,与会代表人数可能是:()
A.22人 B.21人 C.19人 D.18人
【2】某项工程,小王单独做需20天完成,小张单独做需30天完成。现在两人合做,但中间小王休息了4天,小张也休息了若干天,最后该工程用16天时间完成。问小张休息了几天?()
A.4天 B.4.5天 C.5天 D.5.5天
【3】A、B两地以一条公路相连。甲车从A地,乙车从B地以不同的速度沿公路匀速相向开出。两车相遇后分别掉头,并以对方速率行进。甲车返回 A地后又一次掉头以同样的速率沿公路向B地开动。最后甲、乙两车同时到达B地。如果最开始时甲车的速率为X米/秒,则最开始时乙的速率为:()
A.4X米/秒 B.2X米/秒 C.0.5X米/秒 D.无法判断
【4】在一条长100米的道路上安装路灯,路灯的光照直径是10米,请问至少要安装多少盏灯?()
A.11 B.9 C.12 D.10
【5】一批商品,按期望获得 50%的利润来定价。结果只销掉70%的商品,为尽早销掉剩下的商品,商店决定按定价打折扣销售,这样所获得的全部利润,是原来的期望利润的82%,问打了多少折扣?()
A.2.5折 B.5折 C.8折 D.9折
【1】分析:答:选C,思路一:此题用排除法解答。假设A项正确,与会代表总人数为22人,其中亚太地区6人,则欧美地区有16人,其中10人是东欧人,则东欧代表占欧美代表的比例为10÷16=0.625,此比例小于2/3,与题中条件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A项应排除。假设B项正确,与会代表人数为21人,其中亚太地区6人,则欧美地区有15人,其中10人是东欧人,则东欧代表占欧美代表的比例等于2/3,而题中给出的条件是以上,所以此假设也不成立,B项应排除。假设C项正确,与会人数为19人,其中亚太地区6人,则欧美地区有13人,其中10人是东欧人,则欧美地区代表占与会代表总数的比例为13÷19≈0.68,东欧代表占欧美代表的比例为10÷13≈0.77,这两个比例都大于2/3,与题意相符,假设成立。假设D项正确,与会代表人数为18人,其中亚太地区6人,则欧美地区代表有12人,其占与会代表总人数的比例为12÷18=2/3,而题中条件是以上,所以与题意不符,假设不成立,D项应排除。
思路二:东欧代表占了欧美代表的2/3以上 ==> 欧美代表最多14人。(当为2/3时,10/(2/3)=15,因为实际上是大于2/3的,因此一定小于15,最多为14)欧美地区的代表占了与会代表总数的2/3以上 ==>与会代表最多20人。(当为2/3时,14/(2/3)=21,因为实际上是大于2/3的,因此一定小于21,最多为20)有6人是亚太地区的 ==> 除了欧美代表至少6人(占了与会代表总数的1/3以下)==> 与会代表最少19人。(当为1/3时,6/(1/3)=18,因为实际上是小于1/3的,因此一定多于18,至少为19)所以与会代表最多为20人,最少为19人,即或为
19、或为20。综上,选C
【2】分析:答:选A, 令小张休息了x天 总的工作量为1,1/20为小王一天的工作量,1/30为小张一天的工作量(1/30)×(16-x)+(1/20)×(16-4)=1=>x=
4【3】分析:答:选B,1、同时出发,同时到达=>所用时间相同。
2、令相遇点为C,由于2车换速=>相当于甲从A到C之后,又继续从C开到B;同理乙从B到C后,又从C-A-B,因此转换后的题就相当于=>甲走了AB的距离,乙走了2AB的距离,掉头且换速的结果与不掉头并且也不换速的结果是一样的=>因此路程为甲:乙=1:2,3、因此,路程之比等于速度之比=>甲速:乙速=1:
2【4】分析:答:选D, 最少的情况发生在,路灯的光形成的圆刚好相切。要路灯的光照直径是10米,即灯照的半径为5米,因此第一个路灯是在路的开端5米处,第二个在离开端15米处,第三个在25米处。。第十个在95米处,即至少要10盏。
【5】分析:答:选C, 令打折后商品的利润率为x,商品成本为a,商品总数为b,(b×70%)×(a×50%)+[b×(1-70%)]×(a×x)=(b×100%)×(a×50%×82%)=>x=0.2(通过利润建立等式)则打折数为
a(1+20%)/[a(1+50%)]=0.8,即打8折,所以选C
【1】分析:答:选C,思路一:此题用排除法解答。假设A项正确,与会代表总人数为22人,其中亚太地区6人,则欧美地区有16人,其中10人是东欧人,则东欧代表占欧美代表的比例为10÷16=0.625,此比例小于2/3,与题中条件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A项应排除。假设B项正确,与会代表人数为21人,其中亚太地区6人,则欧美地区有15人,其中10人是东欧人,则东欧代表占欧美代表的比例等于2/3,而题中给出的条件是以上,所以此假设也不成立,B项应排除。假设C项正确,与会人数为19人,其中亚太地区6人,则欧美地区有13人,其中10人是东欧人,则欧美地区代表占与会代表总数的比例为13÷19≈0.68,东欧代表占欧美代表的比例为10÷13≈0.77,这两个比例都大于2/3,与题意相符,假设成立。假设D项正确,与会代表人数为18人,其中亚太地区6人,则欧美地区代表有12人,其占与会代表总人数的比例为12÷18=2/3,而题中条件是以上,所以与题意不符,假设不成立,D项应排除。
思路二:东欧代表占了欧美代表的2/3以上 ==> 欧美代表最多14人。(当为2/3时,10/(2/3)=15,因为实际上是大于2/3的,因此一定小于15,最多为14)欧美地区的代表占了与会代表总数的2/3以上 ==>与会代表最多20人。(当为2/3时,14/(2/3)=21,因为实际上是大于2/3的,因此一定小于21,最多为20)有6人是亚太地区的 ==> 除了欧美代表至少6人(占了与会代表总数的1/3以下)==> 与会代表最少19人。(当为1/3时,6/(1/3)=18,因为实际上是小于1/3的,因此一定多于18,至少为19)所以与会代表最多为20人,最少为19人,即或为
19、或为20。综上,选C
【2】分析:答:选A, 令小张休息了x天 总的工作量为1,1/20为小王一天的工作量,1/30为小张一天的工作量(1/30)×(16-x)+(1/20)×(16-4)=1=>x=
4【3】分析:答:选B,1、同时出发,同时到达=>所用时间相同。
2、令相遇点为C,由于2车换速=>相当于甲从A到C之后,又继续从C开到B;同理乙从B到C后,又从C-A-B,因此转换后的题就相当于=>甲走了AB的距离,乙走了2AB的距离,掉头且换速的结果与不掉头并且也不换速的结果是一样的=>因此路程为甲:乙=1:2,3、因此,路程之比等于速度之比=>甲速:乙速=1:
2【4】分析:答:选D, 最少的情况发生在,路灯的光形成的圆刚好相切。要路灯的光照直径是10米,即灯照的半径为5米,因此第一个路灯是在路的开端5米处,第二个在离开端15米处,第三个在25米处。。第十个在95米处,即至少要10盏。
【5】分析:答:选C, 令打折后商品的利润率为x,商品成本为a,商品总数为b,(b×70%)×(a×50%)+[b×(1-70%)]×(a×x)=(b×100%)×(a×50%×82%)=>x=0.2(通过利润建立等式)则打折数为
a(1+20%)/[a(1+50%)]=0.8,即打8折,所以选C
2014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备考:政治常识
来源:考试吧 2013-9-18 9:06:39 【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1、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直接丰富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的一个重要思想是()。
A.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B.社会主义本质论
C.发展是硬道理
D.“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2、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是指()。
A.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批评与自我批评
4、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主要是指()。
A.时代依据是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C.历史依据是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
D.现实依据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
C.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D.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1.D。ABC项背后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武器是“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的具体化,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深化和具体化。
2.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这是一件大事,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因此,如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这体现的是量变,而“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这讲的是量变中的部分质变。可见,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量变中有部分质变的过程。因此,答案为BD。
3.“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的第一项基本内容是一切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或“原则”出发。这是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实事求是的第二项基本内容是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这是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实事求是的第三项基本内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根据以上表述,选择ABC三项。
4.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不难判断,ABCD四个选项都正确。
5.邓小平理论形成有国内、国际、历史和现实的条件。其中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国际条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是国内历史条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国外历史条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国内的现实条件。故选ABCD。
第四篇: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享受国考,舞动行测
行测答题技巧:国家公务员考试是一个大舞台,众多的舞者争先走上这个舞台,然而真正能登上这个舞台,笑着舞动的,必是不俗之人。这个不俗之人,指的不是天生的富二代、官二代、算命先生认定的生来命格就好的人,而是真正的台下用了十年功,最终能在这个舞台华丽表演的人。
那么你是这样的人吗,你想成为这样的人吗?!那么与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一起来享受国考,舞动行测。
无论是真正的舞台,还是国考这个大舞台,我们都要享受它。任何一个成功的舞者,在台下准备之时,都是兴奋的,欣喜地一心感受这个舞台,享受在舞台上飞驰旋转的感觉。作为国考的舞者,我们更要这样,准备国考时,要迸发着对舞台的渴望和向往,那种能够登上舞台的炙热的目光,是你成功的助力和心气。可以帮助你成功登上舞台的道具有两个,一个是行测,一个是申论。本篇文章里,我们首先舞动行测,下篇舞动申论。
行测这个道具,一定要利用好,达到道具与人的物我合一。
那么,首先我们要了解行测。要想把行测利用好,让它帮助你,需要很多东西。这些东西有天赋、有积累,有技巧。天赋和积累在你大学毕业之前也就完成了,积累到什么程度可能就是一个高度了。技巧是要在不断的练习和准备中获得的,现在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和大家谈谈能够使行测发挥最大作用的方法。
1、时间利用:这里包括考试前的时间利用,以及考试中的时间利用,和最终登上舞台的时间利用。
考试前:以为国考还遥远,其实眨眼之间,考前两月才准备,心情如热锅蚂蚁。究其原因才知道,都是临阵磨枪惹的祸。想拿高分,提前半年准备,才是真。
考试中:时间分配最纠结,平时练习有规律,试卷参考时间不虚设,参考价值 为最高,个人喜好为辅助。
考试后:面试紧随其后,切勿放松大意,同学朋友辅导老师帮助你,时刻练习很必要,系统学习定成败。
2、真题利用:真题价值高又高,利用不好分难高。做题之前有计划,提分助力有希望。省考国考齐搜集,各个真题为标榜。11年之前为习题,11年之后用心做,考前半月为最佳。
3、技巧掌握:行测高分有技巧,裸考几乎全失败,部分题目考秒杀,一些题目看方法,方法助你答案为最佳,二选一不盲目,考试出来不后悔。
4、自己作用:心态不急收获多,坚持乐观很重要,一心一意为国考,三心二意不可取。其实想把行测做好简单也复杂,关键看各位考生如何看待,如何准备。为何叫舞动行测,是希望各位考生准备行测时,不要痛苦不堪,要把它当成人生的一次展示,当成是你大放异彩的得力助手,当成是你的左膀右臂,足矣!
中公教育南平分校官网:http://nanping.offcn.com/
第五篇: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之资料分析
2010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之资料分析
第四部分 资料分析(共25题,参考时限25分钟)
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请开始答题: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91~95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09年4月份中国汽车产销数据显示,在其他国家汽车销售进一步疲软的情况下,国内乘用车销量却持续上升,当月销量已达83.1万辆,比3月份增长7.59%,同比增长37.37%。乘用车细分为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多功能车(MPV)、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交叉型乘用车。其中,轿车销量比3月份增长8.3%,同比增长33.04%;MPV销量比3月份下降3.54%,同比下降4.05%;SUV销量比3月份增长19.27%,同比增长22.55%;交叉型乘用车销量比3月份增长3.62%,同比增长70.66%。轿车、MPV、SUV和交叉型乘用车销量占4月份乘用车总销量的比重分别为71%、2%、6%和21%。
91.与上年同期相比,2009年4月份乘用车销量约增长了多少万辆?
A.13.2 B.22.6 C.31.1 D.40.4 92.2009年3月份轿车销量约为多少万辆?
A.50 B.54 C.59 D.64 93.2008年4月份,SUV销量比MPV销量约:
A.多2.3万辆 B.少2.3万辆 C.多3.4万辆 D.少3.4万辆 94.关于2009年3月份各种车型销量在总销量中所占比重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 A.轿车超过71% B.MPV超过2%
C.SUV超过6% D.交叉型乘用车低于21% 95.关于2009年4月份乘用车销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轿车销量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0万辆以上
B.SUV以外车型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比重比上月有所下降 C.MPV车型当时不受市场追捧 D.同比增长率最高的是交叉型乘用车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96~100题。
2008年,某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2%。其中,出口额为5.02亿美元,增长22.1%;进口额为2.13亿美元,增长33.2%。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占全省对外贸易总额的4.5%。出口额居前5位的产品为蔬菜、畜产品、水果、粮食和茶叶,而绿茶出口额占茶叶出口额的四分之三。全省农产品对东欧、非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进一步开拓,出口额比上一年进一步增长。其中,对美国的出口额增长16.0%;对日本的出口额增长7.3%;对韩国的出口额增长59.8%;对东盟的出口额增长58.6%。
96.2008年,该省的对外贸易总额约为多少亿美元?
A.158.89 B.134.66 C.91.78 D.79.25 97.2008年,该省的绿茶出口额为多少万美元?
A.4387 B.3080 C.2255 D.1307 98.2008年,该省农产品外贸顺差比上年增长了:
A.5% B.15% C.25% D.35%
99.与2007年相比,2008年该省出口韩国的农产品总额约增加了多少万美元? A.5100 B.4500 C.3200 D.2100 10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2008年,该省蔬菜的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
B.2008年,该省出口日本的农产品总额接近8000万美元 C.2008年,该省的粮食出口额比上年有所增长
D.2007年,该省对东亚及东南亚地区的农产品出口占总出口额的一半以上
三、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01~105题。
101.2007年,下列国家(地区)中人口最少的是:
A.中国香港 B.哥斯达黎加 C.新加坡 D.多米尼加 102.资料中失业率最高与最低的国家(地区),其幸福指数相差:
A.22.1 B.27.4 C.28.5 D.31.4 103.资料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幸福指数均排名前五的国家(地区)有几个? A.1 B.2 C.3 D.4 104.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资料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的国家(地区),其失业率越低 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排名第二的国家(地区),幸福指数排名第八 C.资料中只有一个亚洲国家(地区)的失业率高于美国 D.美国的失业人口少于俄罗斯
105.下列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有几个?
①国民生产总值小于1000亿美元的国家(地区),幸福指数均高于其他国家(地区)②人口过亿的国家(地区),失业率越低,幸福指数越高 ③比中国内地失业率低的国家(地区),幸福指数均低于中国内地 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2万美元的国家(地区),幸福指数均低于其他国家(地区)A.0 B.1 C.2 D.3
四、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06~110题。
106.2009年1~5月,邮电系统平均每月定销报纸、杂志约多少亿份? A.13.7 B.14.2 C.14.6 D.17.8 107.按2009年5月业务同比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以下正确的是: A.函件—包裹—快递 B.汇票—包裹—快递 C.快递—汇票—函件 D.函件—汇票—包裹
108.2008年1~5月,移动电话长途通话时长约是固定传统长途电话通话时长的多少倍?
A.3.4 B.2.5 C.1.9 D.0.5
109.假如平均每条移动短信的业务费用为0.1元,则2009年5月移动短信业务总量占当月电信业务总量的比重约为:
A.2.8% B.3.0% C.3.2% D.6.4% 11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2009年5月,各项电信业务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长
B.2009年5月,各项邮政业务营业状况均好于1~4月平均水平
C.2009年5月,移动电话长途通话占移动电话通话总时长的10%以上 D.2009年1~5月,电信业务同比增长率高于邮政业务
五、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1~115题。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2008年全国共有卫生机构27.8万个,比1949年增加约75倍;卫生技术人员为503万人,比1949年增加9.0倍;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为374.8万张,比1949年增加45.9倍;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为2.8张,远高于1949年0.15张的水平。
111.1949~2008年,我国卫生机构平均每年约增加: A.4397个 B.4578个 C.4655个 D.4736个
112.建国以来,我国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年平均增长率最高的时期为: A.1957~1962年 B.1962~1965年 C.1965~1978年 D.1978~1985年
113.与1978年相比,2008年平均每个卫生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数约增加了: A.5% B.15% C.25% D.35%
114.2008年,每万人口拥有的卫生机构数量约是1949年的多少倍? A.3 B.8 C.15 D.30 115.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1957年,我国卫生技术人员总数首次超过百万
B.1949年,我国每千人口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不足1人
C.2005~2008年,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年均增长率超过10% D.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卫生机构的数量呈现负增长态势
2010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之资料分析答案
2011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之资料分析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共15题,参考时限15分钟)
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请开始答题: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21~125题。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为9848万吨,同比增长5.3%,上年同期为下降1%。进口原油11797万吨(海关统计),增长30.2%。原油加工量20586万吨,增长17.9%,增速同比加快16.4个百分点。成品油产量中,汽油产量增长6%,增速同比减缓7.9个百分点;柴油产量增长28.1%,增速同比加快15.8个百分点。
据行业统计,2010年上半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10963万吨,同比增长12.5%。其中,一、二季度分别增长16.3%和9.2%。
201O年6月份,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为75.28美元/桶,比上月回落1.75美元/桶,同比上涨10.4%。结合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国家于6月1日将汽油、柴油批发价格分别下调230元/吨和220元/吨。
2010年上半年,全国天然气产量45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8%,增速同比加快3.2个百分点。国家于6月1日将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上调了230元/千立方米。
2010年1-5月,石油石化行业实现利润1645亿元,同比增长76.4%,上年同期为下降35.4%。其中,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1319亿元,同比增长1.67倍,上年同期为下降75.8%,炼油行业利润326亿元,同比下降25.7%,上年同期为增长1.8倍。121.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比2008年同期约增长了: A.1.8% B.4.2% C.6.3% D.9.6% 122.2010年上半年,全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加了约多少万吨? A.1009 B.1218 C.1370 D.1787 123.2010年5月份,布伦特原油的平均价格约为每桶多少美元? A.68.19 B.73.53 C.75.28 D.77.03 124.2009年1-5月,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占石油石化行业实现利润的比重约为: A.53% B.66% C.80% D.91% 125.能够从上述资抖中推出的是:
A 2009年上半年,全国原油进口量高于原油产量
B.2009年上半年,全国汽油产量同比增长事高于柴油 C.2009年一季度,全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高于二季度 D.2009年-上丰年,全国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l4%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26~130题
2008年世界稻谷总产量68501.3万吨,比2000年增长14.3%;小麦总产量68994.6万吨,比2000年增长17.8%;玉米总产量82271.0万吨,比2000年增长39.1%;大豆总产量23095.3万吨,比2000年增长43.2%。
126.下列四种谷物中,2008年与2000年相比全世界增产量最多的是: A.稻谷 B.小麦 C.玉米 D.大豆 127. 将每个国家的四种谷物按2008年的产量分别排序,哪个国家产量排名第一的谷物与2000年相比产量增长率最高?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巴西 128.2000年,中国稻谷产量占世界稻谷产量的比重约为:
A.20% B.24% C.28% D.32% 129.2000年,表中所列四国玉米的最高产量约是最低产量的多少倍?
A.11 B.16 C.21 D.26 13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2008年,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产地
B.2008年,巴西玉米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比2000年略有下降 C.与2000年相比,2008年中国小麦产量增产900多亿吨 D.2008年,印度稻谷产量是其小麦产量的2倍以上
三、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31-135题
2010年一季度,我国水产品贸易进出口总量158.7万吨,进出口总额40.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2%和29.0%.其中,出口量67.1万吨,出口量67.1万吨,出口额26.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7%和24.9%;进口量91.6万吨,进口额14.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0%和37.5%。
131.2010年一季度,我国水产品出口额比上年同期约增长了多少亿美元? A.5.3 B.7.0 C.9.2 D.21.2 132.2010年一季度,我国水产品主要进口来源地,按进口量从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A日本一挪威一美国 B秘鲁一东盟—日本 C挪威一美国一东盟 D东盟一智利一俄罗斯 133.2010年一季度,我国与美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占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约为:
A.7.8% B.12.7% C.14.2% D.17.6% 134.2010年一季度,我国对以下哪个国家或地区出口水产品的平均单价最高? A.日本 B.美国 C.政盟 D.韩国 135.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2010年一季度,我国是俄罗斯最大的水产品出口目的地 B.2009年一季度,日本比美国进口了更多的我国水产品
C.2010年一季度,我国从秘鲁进口水产品的平均单价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D.2009年一季度,我国对东盟水产品进出口贸易为逆差
2011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试卷之资料分析答案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真题之资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