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莘县编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莘县编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作者:
来源:《机构与行政》2013年第02期
一是整合相关机构,从体制上加强监管力量。设立县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工作办公室,作为县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常设机构,负责全县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将药品监督检验所更名为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所,增加其食品监督检验职能;将农业执法大队进行重新整合,组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中心,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
二是开展履职检查,从行动上加强监管力度。由莘县编办牵头,会同县监察局、县政府食安办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县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履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通过单位自查、社会调查、实地检查和走访监管对象等方式,全面了解全县的食品安全现状,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各监管部门,限期整改。以这次检查为契机,县农业、卫生、商务、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形成了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实现食品安全的全程监管,形成相互衔接、运转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格局。
第二篇: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食品安全监管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显得愈来愈重要,新时期的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着 严峻的挑战。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是极其复杂的,既有社会变革时期法律法规、道德准 则失范因素,也有科技进步、环境变迁、全球化趋势的影响。既有监管部门监管方法因 素,也有企业行为、消费者行为因素影响。因此,建设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是一个 系统工程,只有当这个系统的每一个要素或环节的功能都能有效发挥,才能形成有效的 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应当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1、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对食品供应者提供安全食品的行为进行调 整的基本途径。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各国都建立了比较成熟完善的法律体系,覆盖所有 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完整链条。我国也制定并颁布了《食品安全法》这样一部基本法律。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食品安全法》与原来已经存在并继续发挥作用的《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之间的协 调性还比较差,需要将各个法律法规统一起来,还要做很多工作。今后还应该在以下几 个方面加强:一是制定产品责任法。尽管现有与食品有关的法律都涉及到食品供应者的 法律责任,都没有明确食品安全责任的归责原则,这对激励食品供应者提供安全食品有 不利影响。英国、美国的实践证明,产品责任法的设计及司法实践是国家成功干预食品 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路径。二是解决执法过程中对执法者的监督问题。“监督监管者” 在我国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监督监管者”除了立法机构要有所作为外,还要 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执法的机制,在法律上设计食品安全相关方(消费者、生产者)介入 行政执法的程序,使行政执法的自由裁量权受到有效制约,疏忽、懈怠,玩忽职守现象 得到遏制。三是应当加强食品安全配套法规的规划工作,明确各有关监管机构制定法规 的权限,避免“行政法规部门化,部门利益法制化”,解决监管机构之间法规的矛盾和冲突,使整个法规体系协调一致,无缝衔接,形成闭环。
2、建立食品安全技术法规体系
将食品安全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分离出来,建立我国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体系。
①清理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产品和卫生标准,将国家公共标准和社会私人标准(含企业标 准、行业标准、协会标准、产业联盟标准)区分开来;②改革食品标准管理体制,对按 照前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标准化体制进行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建立统一、协 调的标准体系,还原标准的自愿采用性质;③建立强制执行的技术法规体系;④加强技 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前期基础性研究工作,建立食品安全检测数据库,使各项技术指标 建立在危险性评估等科学的方法基础上,提高合理性和有效性,⑤积极推动技术法规和 技术标准的国际化,在基础标准和重要技术标准方面提高采标率,尽快与国际接轨。
3、建立食品安全协作监管机制
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度过程中的混合监管 体制,这种体制的高成本、低效率已经严重妨碍着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改革现行体制 应当分步实施。
短期目标应当对现在的分工进行调整:①逐步将分散的监管职能整合到几个比较集 中的部门,按照监管工作性质和能力要求,由专业化程度低的部门向专业化程度高的部 门集中,考虑到政治障碍的影响,可以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合并同类业务,最后实现部 门整合;②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职能分别由不同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监 督管理局等食品安全综合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科学评估,对消费者进行安全 教育,保护消费者利益,制定统一协调的政策法规体系,监督其他职能部门食品安全执 法行为。其他部门负责具体对企业生产者、经营者的监督管理;③重心下移,将监管力 量部署到食品安全链条最薄弱的地区和环节。在县及县以下的乡镇地区是食品安全高发 地带,应当有足够的部门监管食品安全事务;④进一步完善垂直管理体制,除一些重要 的食品安全领域外,应当将省以下部门交由地方政府实行分级管理,实现财权、人权和 事权相统一,责任和权力相匹配。
长期目标应当由政府部门独自监管转变为以政府部门为主,社会相关力量共同参与 的协作监管机制。政府监管部门的力量有限,占有的监管资源有限,在中国这样一个小 生产数量占绝对优势的国家,仅仅依靠少数政府部门的力量根本无力承担起监管责任,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共同监管。因此,应当把消费者联盟(协会)、社会中介组织、舆论 媒体、生产者纳入监管主体范围,实现监管对象的全覆盖。食品安全政策的制定是监管
部门承担的社会公共管理事务,但是政策能否正确制定并得到有效执行还需要企业和消 费者的积极配合。虽然消费者作为一个分散的群体组织成本很高,但可以委托消费者协 会等社会团体参与政策制定,反映消费者的意愿和要求,提供有效信息,增强各项食品 安全政策的可操作性和群众基础。听取消费者和企业意见也要成为制定食品安全政策的 基本程序,以增加监管部门和企业的互动了解,得到企业配合支持。
4、严格食品安全法律和法规的实施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我国行政执法存在的顽症。法律不能得到有效执行的原因,首先在于有些法律本身的弹性太大,如规定处以货值金额50%到3倍的罚款这类规定就 为人情执法和权力寻租留下了空间;其次是各种法律之间的处罚幅度不一致,卫生、质 检、工商、食品、商务各个执法部门往往依照部门法规行事。为了严格法律的实施,① 要以《食品安全法》的颁布为契机,将各个部门法规与《食品安全法》相左的内容统一 起来,尽量减少自由裁量幅度。②加强执法监督。针对目前各级人大主要关注司法监督,很少过问行政执法的现状,应当在程序上将行政执法纳入人大执法监督的范围。人大机 关应定期检查食品安全法律的执行情况,行政执法机构接受人大代表的质询,并定期向 同级人大汇报食品安全法律执行情况。食品安全执法还应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和舆论监 督,重大案件要将案情及出发结果及时向社会各界通报,使执法过程更加、公开、公正、公平、透明。把上级业务监督、人大依法监督、社会公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的监督格局,将有效提高食品安全执法效果。④加大民事法律维权力度。修 改现行消费者维权法律,在受到不安全食品损害后,消费者应当通过司法途径追究食品 安全生产企业责任,要求对生产者按照惩罚性处罚原则赔偿消费者生命和健康损失;同 时,消费者也应要求失职、渎职的监管部门承担连带责任,赔偿消费者损失。
5、进一步完善食品小企业安全监管政策
在现有食品安全市场准入政策的基础上,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 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监管政策,弥补国家政策不足。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和 居民收入、消费者偏好差异很大,对食品安全的有效需求也存在很大差异。应当在保障 基本食品安全水准的前提下,实行不同级别的差异性的食品安全政策。②使监管资源配 置和监管对象特点相匹配。从前面分析可以看到,目前我国食品生产单位的近80%分布
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小企业小作坊,而监管资源的近80%却配置在县城以上的大中型 城市,资源配置和监管对象错位问题不解决,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就不能提高。③对 最低收入群体实施安全食品专项补贴。收入水平很低的群体,由于没有足够的货币支付 能力消费安全食品,会导致他们选择风险较高的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降低了整 个社会的福利水平。针对这种情况,在理论上国家可以考虑研究设立最低食品安全保障 线,采用发放食品券的方式,保障低收入群体的食品安全。
6、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估
食品安全监管过程要按照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的循环模式建立起闭环过程,四 个环节缺一不可。绩效评估是对监管计划、政策、法律执行情况的有效性进行检查,以 便发现问题,持续改进监管工作,提高监管资源利用效率。建议定期开展规范科学的食 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估,并使之制度化、法制化、常态化。
第三篇:如何构建食品添加剂安全监管体系
如何构建食品添加剂安全监管体系
食品安全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社会稳定,食品行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支柱,食品的繁荣带动了食品添加剂企业的迅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艺中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据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全国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名录统计,2005年在册的食品添加剂企业约1200多家,然而,食品添加剂在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食品形态外,也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本文从食品添加剂审批、生产流通、使用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加以论述,并就生产者、监管者、消费者在食品添加剂安全体系构建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作用加以阐述。
1.存在问题分析
1.1 许可审批阶段
我国目前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实行卫生许可,生产企业必须达到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的要求,并取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方可生产经营。目前的现状: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审批把关不严,部分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企业颁发了卫生许可证;甚至存在未经审批无证生产现象。
1.2 生产流通阶段
原料索证程序没有落实,缺乏对购进原材料的检验能力,质量不能保证;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低,操作程序和卫生制度不健全;中小型企业厂房设施、布局不合理,设备设施落后;产品出厂缺乏质量控制,检验能力落后;经营环节缺乏管理,现行标准存在问题;产品标签标注混乱,未按照食品添加剂管理办法和使用卫生标准的要求标注;标准缺失严重,2038种食品添加剂[1]只有200多种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企业标准大都没有经权威部门审定,造成标准缺项或标准值制定不合理。
1.3 使用阶段(食品企业消费阶段)
①食品添加剂使用者对食品添加剂的知识缺乏相关的卫生知识,购进未经卫生许可的不合格产品或非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②超标和超范围使用问题。主要是防腐剂、面粉处理剂、高倍甜味剂、复合食品添加剂和部分合成色素,这几类在使用中容易超标或超范围使用。造成超标超范围使用的原因,既有生产企业的问题,也有应用企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防腐剂的作用机制不了解。认为加得越多效果越好,致使防腐剂使用超标。二是高倍甜味剂超标准超量使用主要还是低成本的利益所驱使。三是复合食品添加剂和部分合成色素主要是超范围使用问题,因为GB2760对每种食品食品添加剂都规定了特定的使用范围,由几种添加剂复配的复合添加剂的范围应该是每种添加剂使用范围的交集;而合成色素的使用范围限制较严,有些食品中不允许使用。
2.管理对策
2.1 发挥政府的作用
2.1.1 在许可阶段
①从源头抓起,严格准入。制定相关政策,建立严格的生产企业审批程序,卫生行政部门应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全面审查包括:原料购进、依据的标准、生产环境、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过程、质量管理、人员管理、产品检验、储藏运输、标签等。对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又不能对产品进行检验,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小作坊式的生产企业,不予许可,提高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准入门槛,提高我国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工业化、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对非法生产加工企业坚决予以取缔。②建立健全标准体系。目前我国2038种食品添加剂只有200多种制定了国家和行业标准,急需建立符合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食品添加剂标准体系,不断提高该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暂时不具备制定国家标准的产品,应由技术权威部门组织制定企业标准并在省级技术监督部门备案。
2.1.2 在生产流通领域
监管是法律赋予政府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所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与权利,监管部门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把好食品安全这最后一道“卫士”关卡。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者的管理,最大限度的减少食品风险。政府依据制定标准和食品安全法规,监督企业进行生产销售,并在必要时采取制裁措施。
2.1.3 加强各环节食品安全意识教育
针对不同食品添加剂品种及其特点,对生产者如何安全生产、经营者如何安全销售和使用者如何安全使用施以不同的内容,把培训真正做到实处。
2.2 强调生产者的责任
2.2.1 树立企业是食品添加剂产品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明确食品安全首先是食品生产者、加工者的责任,应该保证在食品添加剂加工链各环节(原材料购进、生产、包装、储存、运输、销售)的食品安全。主要做法如下:①要建立企业诚信档案[2]。诚信档案是生产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与诚信有关的各种诚信记录,我们认为应该包括: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企业诚信承诺书(可在申报卫生许可时签订),在诚信书中应保证生产企业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接受政府、社会的监督;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保证做到诚信自律为本;保证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原材料;保证生产安全卫生的产品。诚信档案还包括食品添加剂原料及产品自检报告;监督机构对产品的抽检报告;消费者对产品的信息反馈情况;各种媒体对企业及产品的报道。②落实原料索证制度,强制检验制度。对购进原材料的检验,从源头把住质量关;企业依法履行出厂检验义务,未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销售。③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操作程序和卫生管理制度。④更新设备、改进工艺、提高生产加工水平。⑤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管理办法》和《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要求标注产品标识。内容应包括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名称、主要原料或配方、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使用方法、卫生许可证号、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注意事项等,让使用者明明白白放心使用。我们还认为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除标注可溯源的产品信息外还应标注监管者的信息,使监管者真正负起责任来,有利于消费者监督和信息反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2.2 建立食品添加剂安全标识与追溯制度所谓标识追溯制度指从生产源头开始,对加工、销售、使用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存档,食品要加贴标签标识,标签标识要可以溯源[3]。鉴于食品添加剂具有特定的食品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的特殊性,产品不是被消费者直接食用,而是作为添加成分被添加到食品中去,有的还要作为复合食品添加剂的原料之一,被再次组合成新的食品添加剂,经过多次加工复配,最终用于食品中去,就这点而言,食品添加剂的标识信息的可溯源性尤为重要,它可以提供从原料的产地信息、到产品的加工信息、直到终端用户使用的各个环节的信息。
2.3 建立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发挥公共媒体和消费者的作用食品安全是涉及到全民健康生命安全的亲身利益的大事,没有广大消费者的知情和积极参与和强大的社会舆论导向是很难想象的。因此要鼓励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及时曝光各类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政府要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信息传导机制,把建立有效的信息作为食品安全公共管理的手段,通过网络、电视、公告等形式定期发布食品生产、流通全过程监测信息,为消费者提供食品安全的真实情况,减少消费者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出现的食品不安全因素,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通过培训教育食品生产企业这一食品添加剂的消费者,使其遵法守法,做到不合格的食品添加剂不购买、不使用,使得假冒伪劣产品失去市场;对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食品添加剂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添加,严禁超范围、超剂量使用,保证食品安全;另一方面通过政府权威部门发布的食品安全信息对最终产品的食用者也是食品不安全因素的直接受害者进行正确引导,通过他们的购买意愿信号的传递对生产者的安全食品供给形成内在的激励[4]。
参考文献
[1]陈瑶君。食品添加剂[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6,18(1):93-95
[2]孙碧燕。构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档案[J]。档案时空,2005,12(1):26-27
[3]白云峰,陆昌华,李秉柏。畜产品安全的可溯源管理[J]。食品科学,2005,26(8):473
[4]何坪华,何新生,周德翼。从消费者角度检视我国食品安全信息的缺失[J]。河南农业科学,2005,12(1):93-96 孟卫东、张博
第四篇:椒江重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椒江重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2014-09-19 10:16:34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谷尚辉
黄历中用“九龙治水”预测来年的天气雨水少。是指多条龙治水,结果没有龙去管。现在常用来比喻一件事多个人或多部门共管,结果一人一个意见,谁也管不好。
为改变这种多头管理成效甚微的现象,近年来,椒江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方面积极探索,通过多次职能调整,构建以市场监督管理局为主、相关部门配合、职能相对集中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原有的分段监管模式存在弊端
近年来,随着各类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顺一直是制约食品安全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椒江区很早就对食品安全分段监管模式开始反思。
2005年,椒江对农业、海洋渔业等部门的检测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了农产品质量综合检测中心。
2006年,该区开始推进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建设,将农林、海洋渔业、质技监、工商、卫生等部门在镇、街道一级的监管网络进行了整合。
2012年,食品安全攻坚试点工作启动,为此,椒江专门成立了食品安全联合执法中心,抽调质监、工商、卫生和公安四个部门的业务骨干,主要负责96317食品安全统一投诉举报电话相关的执法工作及监管职责不清领域的食品安全执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这种监管方式仍然存在一些弊端。”椒江区食安办工作人员黄临说,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边界存在交叉地带,部门间依旧会出现相互职责不清问题。
如豆芽菜制发小作坊、猪头肉加工小作坊等问题。农业部门认为豆芽菜是加工产物,质技监部门认为豆芽菜是种植的,市里曾下发文件明确由农业部门分管,但是农业部门一直没有接手。
“走法律程序时,多部门执法也会出现问题。”黄临说,现在食品生产、流通、消费逐步一体化,各个部门都只是分管其中一个步骤,联合执法时到底由哪个部门出具法律文书,很难说清。
相对集中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优势明显
针对分段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椒江大胆探索建立职能相对集中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2013年6月,卫生局的餐饮服务职能划转至食品药品监管局。
今年6月,椒江的食品药品监管局同工商分局正式合并,组建了椒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同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生产加工领域监管职能纳入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产品质量综合检测中心也划归该局管理。
另外,商务局生猪屠宰管理职能将划转至农林局。这结束了食品安全“九龙治水”的旧局面,实现了对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三大环节的统一监管,形成了市场监管和农业、海洋渔业两个部门分段而治的新格局,极大提升了工作效能。
不仅如此,96317食品安全统一举报电话及除工商部门12315以外的其他部门的举报投诉电话全部纳入椒江区96345社会服务公共平台,实现对食品安全的统一受理和统一回复。
此外,椒江还着手对农产品质量综合检测中心实施改造升级,建立门类更多,功能更全、水平更高的椒江区食品药品综合检测中心,建成后通过认证的检测项目将达500余个。
今年上半年,椒江的基层食品安全责任网也得到调整,建立了镇、街道食品安全专管员和村、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及信息员队伍,并明确了工作职责,基本形成了统一完整的基层食品安全“大监管”格局。
第五篇:浅谈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构建
浅谈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构建
[摘要]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造成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文章从分析当前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相关法律规定入手,结合工作实践,提出食品安奎监管体系的基本构建。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构建
[作者简介]黄海文,广州市增城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广东广州,511300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9)06-0027-0002
一、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概念
(一)《食品安全法》的描述
新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未明确表述相关定义,但从具体内容中可以看出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食品安全的领导、组织框架和职责;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和其他有害因素的监测和风险评估工作;食品安全标准框架和制定;检验检测机构及职能;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行业协会、政府监管部门的关系和各自职责等。
(二)相关概念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是指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应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监管措施,依法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能框架和组织系统。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主体是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部门、单位或个人,客体是食品污染、危害、风险和各类食品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构成(一)组织网络体系
1,食品安全国际组织对组织网络的描述。组织网络涉及一个国家或地区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在政府部门间的分配及相互关系。国际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各国的食品安全组织网络体系分为三种类型:单一部门型、多部门型、整合型。
2,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组织网络。我国自2002年成立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以来,实行的是多部门分段管理、综合协调的模式,即农业、质量技术监督、工商和卫生部门分别负责食用农产品生产源头、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各环节的监管,各地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协调监管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了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和各部门的分段监管职责,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3,完善组织网络体系的构想。进一步构建中央、省、地直至街道政府、居委会的五级监管网络。由于食品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的隐蔽性、地域性特点,要强化基层组织网络建设,赋予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相应的监管工作职责,对非法进行食品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的行为,有权予以制止,并应当协调、督促监管部门的派出机构进行查处,或者向上级监管部门报告。发展义务监督员、信息员,协助监管并提供违法案件线索。
(二)责任体系
1,责任体系的构成。将食品安全与生产安全、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并列为国家经济社会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由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行业管理、属地监管、综合监管责任组成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2,主体责任。是指食品生产者、销售者和餐饮服务业经营者等主体对食品安全应当承担的责任,其中法定代表人负首要责任。食品展销会和农产品市场的举办者、柜台出租者对销售食品的安全承担连带责任。
3,行业管理责任。国家实行大部门制改革后,工业与信息化,农业、商务等部门要从行业促进、发展和管理角度明确相应的食品安全责任。
4,属地管理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食品安全状况指标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制定工作规划,落实监管机构人员编制,将监测抽检、检测机构建设、技术和执法装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辖区食品安全状况良好。
5,综合监管责任。指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等综合协调机构承担的责任,通过落实例会制度、会商制度、信息通报和联合发布制度、统一抽检制度、案件协作查处机制等,形成监管的整体合力。
(三)信用体系
1,信用体系的构成。食品安全信用应当既包括主体信用,即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信用,又包括客体信用,即某品牌、种类食品的信用。主体信用依托于客体信用而存在。信用体系由食品信用的征集、评价、披露和奖惩等一系列制度构成。
2,信用体系的实施。由各省(市)政府牵头,统一归集生产经营者的违法案件、消费者投诉举报等信息,按照生产经营者的信誉度对企业实行分级管理;根据监测抽检等结果对食品按风险度实行分类管理。实现监管信用信息和其他领域的社会信用信息的互联共享,建立对生产经营者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戒机制和对守信行为的联合激励机制。
(四)法律体系
1,现有法律体系的构成。从层级划分,由国家法律、国务院法规、各部门规章、各地方规章、各地方政府法规和各级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组成。弊端是与当前食品安全分段监管的总体框架不符,由于部门立法现象导致执法越位和职责缺位现象。
2,完善法律体系的构想。以《食品安全法》作为统筹监管工作的总法,国务院在此基础上制定《食品安全法》的配套法规,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产品质量法》、《工业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等,作为食用农产品生产源头、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执法依据,完善流通、消费环节的监管法规。
国务院和各部门已出台的法规、规章凡与《食品安全法》不一致的,要进行修改或清理。
(五)标准体系
1,标准体系的构成。从标准的性质上划分,依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性标准,不涉及推荐性标准。从标准制定的层级t划分,包括国际标准,国际先进标准,国家、行业、地方及企业标准。从标准的适用范围上划分,包括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
2,标准体系的完善。由食品安全综合监督部门和标准化管理部门牵头清理相关标准,对矛盾、冲突的标准进行确认和调整。统一归集食品安全标准,建立信息库并面向社会提供免费查询服务。健全标准制修订的快速应急机制,监督执法中发现标准不一致、缺失、滞后时,迅速启动评估机制。及时制定、修订标准。密切跟踪国外标准和技术法规进展情况,健全检验方法标准。
(六)检测体系
1,检测体系的构成。包括全监督抽查、生产经营者委托检验和企业自检三种形式。
2,检测体系的完善。由地方政府制定统一的抽检计划,全面、科学地掌握食品安全总体状况。统一归集和共享检测信息。加强公益性检测机构的建立,为社会提供检测服务。强化生产经营者的自检责任,不具备自检条件的经营者应当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检验机构对其经营的食品进行检验。
(七)风险管理体系
1,风险管理体系的构成。食品安全理论认为,风险管理是与风险评估、风险信息交流并列的风险分析三要素之一。因此,风险管理体系从环节上涉及风险与危害防控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