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信社ATM风险防控工作调研思考
随着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业务覆盖面的拓宽,atm在各地陆续投入使用。这在既给人们带来方便,又使农信社实现atm从无到有,金融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的同时,对农信社的风险防控能力也提出了挑战。当前,全国各地发生利用atm进行骗、诈客户资金的案件层出不穷,屡打不止,严重损害了客户经济利益,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作
为atm业务刚刚起步的农信社,更应加大atm风险防控力度,保障atm安全高效运营,增强公众对农信社atm的信心。
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atm风险的认识和警惕性不足。受农信社科技化、电子化程度起步晚,水平不高,长期以手工操作和柜面服务为主要服务方式等历史性因素影响,习惯于传统业务条件下的风险防范和化解,对新兴的atm的风险防范意识在观念上没能完全转变,“重经营、轻管理”、“重应用、轻安全”、“重处理、轻防范”的思想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被动状态较为突出,对风险的警惕性不高。
(二)科技力量较弱。就目前农信社科技人才队伍及员工科技应用水平而言,缺乏科技高层次管理人员和庞大的高素质应用员工队伍,高、精、尖的高科技人才更是匮乏,造成风险防范的科技力量支撑不够。一方面,人才选拔、培养、配置机制不完善,科技工作人手不足,与农信社机构点多面广、科技工作量大事繁的实际情况不匹配,进而导致风险可能得不到及时化解。另一方面,科技工作的高、精、尖人才匮乏,经验不够丰富,对atm的结构、工作原理不精通,不能及时跟进atm的发展和风险趋势,信息不对称,风险的处理手段滞后,在atm管理使用、维修维护和应对金融电子化风险上显得力不从心。
(三)规章制度不健全且执行力弱化。主要表现在规章制度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农信社的atm正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配套的规章制度和风险防范制度未能健全,且更新速度跟不上atm业务发展及风险防范的需要。同时,由于员工综合素质不高,岗位职责不清,习惯于按自我意识和经验办事,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乏力,导致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走样”,从而造成管理“漏洞”,形成风险隐患。
(四)服务客户力度不够。农信社的客户群体特殊,多以农民以主,文化程度及综合素质不高,不十分了解atm相关知识及使用技巧,缺乏风险防范自我防范能力。这需要我们在atm的服务上加大力度,主动告知客户atm的使用方法,大力宣传讲解使用atm时的风险鉴别技巧,及时通报不法分子利用atm进行诈骗客户资金、实施犯罪的方式、特征,告知银行卡被吞或无法取款时的正确操作流程,提升客户主动防御能力。然而在这些方面,作为atm经营主体的农信社还做得不够。
加强atm风险防控的措施建议
(一)加强atm风险管理的组织领导。对农信社面议,atm属于新兴业务范畴,在风险的防控上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建立atm领导小组,精心组织atm风险防控工作的实施,确保资金、人力、科技设备的及时到位和各项措施的高效贯彻落实;密切关注利用atm作案的社会形势及方式特征,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方法举措,增强风险驾驭能力,为atm的安全高效运营奠定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健全atm管理机制。围绕内控管理的要求,对照近年来行业各类atm案件所反映出的金融机构在风险防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如岗位分工及监督机制、加取钞管理和安全制度、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督导制度等;进一步完善操作流程,充分发挥科技、会计、保卫等相关部分的监督制约作用,确保将atm的每一个操作、每一项流程、每一个行为都纳入制度的严密规范之下,并从制度上抓落实,增强执行力,真正高效发挥制度的“保驾护航”作用。
(三)加强对atm的巡检监控。建立atm 定期巡检制度,加强日常监管,加大对atm运行情况和周围环境的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各为风险隐患。尤其是要加大傍晚、夜间等案件易发时段、高发时段的巡查和监控力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坚决防止利用atm实施犯罪行为的发生。发现有犯罪分子可能作案嫌疑或已有作案痕迹、行为后,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积极配合协助破案,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进行有力打击,促进社会和谐和序。
(四)加强科技力量建设。一是以人为本,加快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技术交流,使atm的风险防控工作有一支科技型、能力型、创新型的精通电子银行业务的人才队伍,确保快捷、准确、及时排除各类故障和风险。二是加大科技设备的投入,建立健全完全覆盖atm操作范围的实时的远程监控系统和防盗报警系统,并落实专人进行监视管理,确保及时发现并排除各类风险。
(五)优化atm使用环境。经常性地对atm机具及自助区的清洁卫生进行整扫,检查针孔摄相头是否有灰尘,机具上是否有乱写乱画迹象,是否有多余的装置,进卡口、出钞口有无异常,如有异常,及
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定期对atm设备按规进行保养维护,发现防护亭、灯箱等外部设备不能正常使用的,要及时更换,为客户营造一个清洁、明亮、安全的用卡环境。
(六)加强对atm的安全使用宣传。通过电视、报刊、网络、海报、发放宣传单及现场搭台宣传等方式途径,告知客户在使用atm取款时,要注意atm上有无多余装置,进、出钞(卡)处有
无异常,周围有无可疑人员,提高警惕;密码设置不要过于简单,提高密码复杂性和安全度,任何情况下不要轻易泄露密码,尽量谢绝“好心人”的帮助;如遇银行卡被吞或钞口未出现金时,要及时到柜面进行咨询解决问题的途径,不要相信旁边的帖有要求“转账”、索取密码等套取客户资料的信息,避免上当受骗;及时向客户披露犯罪分子利用atm作案的新手段和新动向,提高客户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农信社和客户自身的内外联动,合力而为,将atm各类风险消除在未萌芽状态,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增强客户使用农信社atm的信心,促进atm业务快好发展,走向成熟。
第二篇:浅谈农信社防控风险
浅谈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系统建设与规范
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企业单位,其经营活动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各种风险。要防范、化解和规避这些风险,就要有健全的内控制度,完善内控组织和监督制约机制,以保证信用社资产的安全和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当前,随着信合系统的深化改革和稳步发展,金融创新、新业务品种的不断推出,特别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应用,传统业务品种、业务操作手段实现了变革与创新。这都对案件防控系统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创新和完善内控管理制度也成了信合系统的当务之急,对此,笔者仅从案件防控系统建设方面探索与思考,以期对推进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工作,维护经营工作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有所裨益。
一、适应新形势,拓展案件防控系统建设的思路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案件防控形势也在发展变化,我们必须按照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来确定案件防控系统建设的思路和方法,使案件防控体系建设始终能够体现时代性、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做到与时俱进。
1、在发展中建设。案件防控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必然伴随着业务经营的实践发展。因此,创新案件防控制度,构建科学的案件防控体系,必须坚持发展性原则。随着金融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金融业务创新的深入,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要抓住一些长期治理但一直得不到好转的问题,抓住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抓住可能发生案件苗头的领域,抓住系统内违规违纪方面的突出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工作着力点,大胆探索,重点攻关,求得突破,使案件防控系统建设更好地体现金融改革发展的要求。
2、在实践中建设。案件防控系统建设要紧贴业务经营工作和业务实际操作的实际,积极吸收以往的经验,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去创新思维,寻求进一步做好案件防控工作的新途经,扬长避短,开拓前进。制度建设必须为防范化解风险服务,风险防控目标也必须是经过努力能够做到的,具体措施必须是可行的、可操作的。制度建设要针对业务操作实际,朝着预防为主,事前防范的方向发展。现在的制度是事后惩罚类的较多,事前预防,事前堵漏,防止违纪,规范行为的相对较少。有些规范行为的规章制度,往往只规定不准怎么办,而违反了怎么办硬性规定较少,使制度本身缺乏刚性,执行起来缺乏力度。因此,案件防控制度应突出事前防范的制度建设,以真正实现案件防控监督关口前移。
3、在借鉴中建设。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案件防控系统建设也是如此。因此,在案件防控系统建设中,不必要任何事都是自己完全独立地、完全自主地去建设。而应该积极借鉴其他商业银行的建设成果,吸收其他行业案件防控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在此基础上,紧密联系实际,把他们的案件防控建设的经验、成果与信合系统的实际相结合,拿出自己的建设成果、创新举措来。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要使建设与吸收其他金融机构和其他行业的经验有机结合,既不照抄照搬别人的经验、做法,又要吸收别人案件防控建设的精华为我所用。这样,既可以避免走弯路,实现走近路,又能够节约自己的人、财、物力和建设完善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对他们的案件防控建设的经验和做法,要善于学习借鉴、吸收转化。特别是一些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在案件防控系统建设上起步较早,积累的经验也比较丰富,我们要立足做好学习借鉴,真正做到博采众长、兼容并蓄、为我所用,不断推进案件防控制度的创新。
二、突出可行性,把握案件防控系统建设的环节
案件防控需要真正意义上的制度防范,而不是“空中楼阁”、“做秀工程”。可行性是制度的生命所在,是制度实现自身价值的前提条件。制度建设的可行性,直接关系到案件防控工作能否依照法规和制度顺利有效地开展。一个好的制度,关键是在实际工作中能行得通、用得上、管得住。
一要严密规范,切实可行。案件防控系统建设既要严密又要规范,又具有可行性。对于以前的制度,要通过完善填补空白点。如在新规章、新法规推出之后,过去多数是只抓了法规的宣传的一面,而忽视了案件防控工作具体落实的一面,结果,产生了一些问题漏洞才弥补。制定制度应围绕业务开展去建设,力争使案件防控工作成为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覆盖信用社的方方面面,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有规范性、要求性方面的内容,即提倡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准怎么做。二是要有措施性、制裁性方面的内容,即对违反了的怎么惩处。三是要有激励性、保障性方面的内容,即激发人们积极参与监督及保护监督者民主权益的措施。四是要有监督主体方面的内容,即落实监督的责任人及其职权和行使职权的要求与程序等,以保证行使监督职权的责任人尽职尽责地去狠抓监督工作。
二要联系实际,有的放矢。案件防控制度创新要密切联系实际,使制定出台的制度既有利于业务开展,对准目标,扎扎实实,如矢中的。制定、修改制度,应注意“四忌”:一忌“照葫芦画瓢”,人云亦云的“拿来主义”以及“奉旨办事”的教条主义。要深入实际,要通过对一些经验案例进行深入具体的剖析,从过去的规章制度中找出原因,找出漏洞,创建出新的有针对性的制度。二忌随意性。案件防控制度、措施不能随着制订人的意志为准,应充分征求各方意见或建议,要针对实践中的各方面情况,制定出成熟地、有主见地目标、措施,以防止制定出不现实的影响业务正常开展和无价值的制度规定。三忌“空”。案件防控制度的条款不能过于原则、笼统。要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把具体业务的情况吃透,把制度内容定的具体明确,才能起到指导实践,规范行为的作用。四忌“松”。就是出台的制度不严谨,有漏洞。容易导致一些人钻制度的空子,打“擦边球”。因此,我们制定案件防控的各项制度时,必须紧密联系客观实际,使其切实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三要简明扼要,易于操作。案件防控系统建设要朝着简明扼要,明确实用,变化幅度小的方向发展。目前,我们有些制度规定过于笼统、原则,诸如“试行条例”、“暂行规定”、“实施意见”、“管理章程”乃至“通知的通知”如是等等,内容繁冗,矢的不明。有的制度规定则内容变化幅度大,不易操作。如同一种错误可以给予警告至开除的纪律处分;同一项违规在经济处罚上可以从几百元到几千元甚至几万元。这种现象应该通过改革创新逐步解决。我觉得,河北省联社纪委制定的“双十”规定就简洁明了、方便运作,操作性很强。既可戒免,又可操作。今后制定出台制度,就应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去创新。
三、管好人,促落实,抓牢案件防控系统建设的重点
1、制度管人,让干部职工的行为有规可循。用制度管人,首先必须用制度管人,一方面,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发展民主,防止权力过分集中。要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重大事项通报制度、集体决策制度,以及社务公开、财务公开等重要制度,并明确违反这些规定的责任追究办法。要进一步完善纪检监察制度,实行多种形式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健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质询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和员工日常行为排查制度。同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实行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建立和完善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和用人失误失察追究制度,实现建立健全一整套“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科学合理的干部人事制度。在重点加强对权力制约、资金控制和干部任用监督的同时,我们还要对现有的其他制度进行清理和整合,坚持学习借鉴其他同业、系统先进的成功的案件防控经验成果,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地加强案件防控系统建设,使制度更具系统性、完整性、严密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按照依靠制度管人的思路,针对干部职工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干部职工管理工作上的薄弱环节,建立完善配套制度,实现对基层干部职工的严格管理,用制度规范干部职工的行为。制定加强干部职工日常管理的规定,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监督考核、奖励惩处等方面作具体规定,从思想上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案件防控意识,从行动上提高制度执行力。
2、要加强审计,完善稽核监察制度,使各级干部职工自觉遵守相关纪律。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要人员的监督。监管部门每年应定期对信用社的授信业务、资金业务、存款及柜台业务、会计业务等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凡是内控制度有漏洞或因执行不力而使内控制度执行流于形式的,不论是否造成资金或财产的损失,都应从制度上完善严肃追究高级管理人员、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总之,案件防控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一定要结合当前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着力提高制度的科学性,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做法和从案件防控案例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上升为法规制度,保证制定的各项法规制度都能得到贯彻落实;着力加强制度的系统性,使各项法规制度彼此衔接,从而发挥制度的整体合力;着力维护制度的权威性,使各项法规制度成为全体干部职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整体推进案件防控系统建设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为信合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三篇:新形势下农信社加强风险防范调研思考
当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经过奋斗拼搏,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稳步发展,经营指标完成总体向好。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制约农信社改革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还未从根本上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资产风险状况依然严重,不良贷款占比仍然较高,历年亏损挂账还未全部消化;二是新增贷款不良占比反弹,信贷管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如在信贷审
批上违规操作,信贷调查不认真、不规范,贷后管理不善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企业经营情况,市场环境变化,新增不良贷款势必继续增加,信贷管理面临的压力将会更大;三是案件频发,且大案居多,涉案金额巨大;四是基层员工素质普遍较低,制度执行力差,工作落实不到位。因而,农信社必须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形势还很严峻,风险防控的任务依然艰巨。
当前农信社面临各类风险的表现形式
农信社作为银行类金融机构和其他银行一样,面临着多方面风险。从风险诱因角度分析,主要面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的变动而带来的风险,由于农村信用社面对的主要是县域之中的客户,客户规模普遍较小,技术含量低,易受市场供求变化和产业政策调控影响,农信社所承受的这类市场风险就较大。
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人未能履行其合同义务或信用评级发生变化而带来的风险,借款人不履行还款义务,往往是由于贷款户的信用缺失或出现经营困难而造成。在县域经济中,由于社会信用环境较差,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经营效益波动较大,农信社面临的信用风险较多。而且,由于县域农户和中小客户有关信息不宜获取,相对市场风险而言,信用风险更难防范。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的管理制度、流程、信息科技系统或员工违规而带来的风险。操作风险的产生原因最为复杂,也是存在最广、最常见的风险类型。根据对农信社风险状况特别是案件情况的分析,当前操作风险管理的重点放在以防骗贷和违规放贷为主的信贷管理;以防盗抢为主的安全保卫管理;以防贪污挪用资金和商业贿赂为主的重点岗位监督管理上,随着综合业务上线运行,以防系统软件漏洞被非法利用为主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也要引起重视。由于操作风险往往是因为内部制度、员工或系统出现问题而导致的风险,如果内部不能建立精细严密、执行有力的管理制度,就谈不上有效防范来自外部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因此,抓好了操作风险管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防控各类风险
防控市场风险方面:一是严格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严禁向国家限控行业和企业贷款,严禁向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非龙头企业贷款。二是密切关注企业经营情况,努力避免由于资金供应紧张、经营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压缩、还款能力下降所可能带来的还贷违约风险;三是积极推介和发展借款人人身意外伤害险、抵押物财产险等保险业务。
防控信用风险方面:一是重点发展一批实力较强的优质客户,提高客户群的整体信用水平;二是科学稳妥地搞好信用评定和用信;三是重点发展抵(质)押贷款,从严控制保证贷款和信用贷款。
操作风险方面:一是县级联社进一步改进内部机构和岗位设置,针对信贷调查、审批、贷后管理机制流于形式、缺乏有效制衡的现象,明确界定各个岗位、各责任人的责、权、利,加强部门、岗位制约和监督,提高信贷业务的审查和决策水平;二是努力提高员工素质。加强风险管理意识教育,把风险管理意识教育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向全员广泛宣讲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知识和标准,将风险管理意识融入到每一位员工的日常行为中。继续深入开展行风建设活动,围绕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作风和提高业务素质,着力解决人员素质低的问题。加强专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对县级联社高管人员和中层干部要侧重加强宏观经济形势、宏观调控政策、区域经济发展和银行风险管理形势或知识的培训教育,努力提高研究决策能力、科学管理水平;对一般信贷业务人员侧重加强信贷管理规章和客户信用评定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其操作技能、执行能力。加强警示教育,通过总结农村信用社发生的各类信贷风险案例,揭示每一类信贷风险所具有的特征、风险点分布规律、发生规律以及应对措施,使每位员工都成为风险管理的“明白人”,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防控能力。三是完善制度体系和操作流程。要求每位员工依据本岗位工作职责以及有关制度文件,对本岗位各项工作环节中所有的风险点及现有的管理措施,进行风险评估,提出优化建议。提高管理信息文化水平,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技术,实现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信用等级评定、风险资产认定与统计的标准化、自动化处理,通过数据信息的实时、集中管理,减少人工环节,防范操作风险。四是加强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加大违规成本,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提高信贷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努力形成监督检查合力。业
当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经过奋斗拼搏,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稳步发展,经营指标完成总体向好。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制约农信社改革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还未从根本上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资产风险状况依然严重,不良贷款占比仍然较高,历年亏损挂账还未全部消化;二是新增贷款不良占比反弹,信贷管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如在信贷审批上违规操作,信贷调查不认真、不规范,贷后管理不善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企业经营情况,市场环境变化,新增不良贷款势必继续增加,信贷管理面临的压力将会更大;三是案件频发,且大案居多,涉案金额巨大;四是基层员工素质普遍较低,制度执行力差,工作落实不到位。因而,农信社必须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形势还很严峻,风险防控的任务依然艰巨。
当前农信社面临各类风险的表现形式
农信社作为银行类金融机构和其他银行一样,面临着多方面风险。从风险诱因角度分析,主要面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的变动而带来的风险,由于农村信用社面对的主要是县域之中的客户,客户规模普遍较小,技术含量低,易受市场供求变化和产业政策调控影响,农信社所承受的这类市场风险就较大。
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人未能履行其合同义务或信用评级发生变化而带来的风险,借款人不履行还款义务,往往是由于贷款户的信用缺失或出现经营困难而造成。在县域经济中,由于社会信用环境较差,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经营效益波动较大,农信社面临的信用风险较多。而且,由于县域农户和中小客户有关信息不宜获取,相对市场风险而言,信用风险更难防范。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的管理制度、流程、信息科技系统或员工违规而带来的风险。操作风险的产生原因最为复杂,也是存在最广、最常见的风险类型。根据对农信社风险状况特别是案件情况的分析,当前操作风险管理的重点放在以防骗贷和违规放贷为主的信贷管理;以防盗抢为主的安全保卫管理;以防贪污挪用资金和商业贿赂为主的重点岗位监督管理上,随着综合业务上线运行,以防系统软件漏洞被非法利用为主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也要引起重视。由于操作风险往往是因为内部制度、员工或系统出现问题而导致的风险,如果内部不能建立精细严密、执行有力的管理制度,就谈不上有效防范来自外部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因此,抓好了操作风险管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防控各类风险
防控市场风险方面:一是严格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严禁向国家限控行业和企业贷款,严禁向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非龙头企业贷款。二是密切关注企业经营情况,努力避免由于资金供应紧张、经营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压缩、还款能力下降所可能带来的还贷违约风险;三是积极推介和发展借款人人身意外伤害险、抵押物财产险等保险业务。
防控信用风险方面:一是重点发展一批实力较强的优质客户,提高客户群的整体信用水平;二是科学稳妥地搞好信用评定和用信;三是重点发展抵(质)押贷款,从严控制保证贷款和信用贷款。
操作风险方面:一是县级联社进一步改进内部机构和岗位设置,针对信贷调查、审批、贷后管理机制流于形式、缺乏有效制衡的现象,明确界定各个岗位、各责任人的责、权、利,加强部门、岗位制约和监督,提高信贷业务的审查和决策水平;二是努力提高员工素质。加强风险管理意识教育,把风险管理意识教育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向全员广泛宣讲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知识和标准,将风险管理意识融入到每一位员工的日常行为中。继续深入开展行风建设活动,围绕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作风和提高业务素质,着力解决人员素质低的问题。加强专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对县级联社高管人员和中层干部要侧重加强宏观经济形势、宏观调控政策、区域经济发展和银行风险管理形势或知识的培训教育,努力提高研究决策能力、科学管理水平;对一般信贷业务人员侧重加强信贷管理规章和客户信用评定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其操作技能、执行能力。加强警示教育,通过总结农村信用社发生的各类信贷风险案例,揭示每一类信贷风险所具有的特征、风险点分布规律、发生规律以及应对措施,使每位员工都成为风险管理的“明白人”,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防控能力。三是完善制度体系和操作流程。要求每位员工依据本岗位工作职责以及有关制度文件,对本岗位各项工作环节中所有的风险点及现有的管理措施,进行风险评估,提出优化建议。提高管理信息文化水平,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技术,实现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信用等级评定、风险资产认定与统计的标准化、自动化处理,通过数据信息的实时、集中管理,减少人工环节,防范操作风险。四是加强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加大违规成本,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提高信贷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努力形成监督检查合力。业[page_break]务发展、稽核、纪检监察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以信贷管理为核心,围绕建立规范的信贷管理秩序,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合力。稽核部门要根据工作需要,经常性地开展信贷业务稽核检查,提高检查的独立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第二道”防线作用。纪检监察部门要对涉及信贷业务的举报线索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和及时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要移送司法部门。
第四篇:关于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几点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重要讲话中指出:进一步加强预防制度建设,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2011年8月30日,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指出,要扎实推进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进而取得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新成效。同时,中央纪委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组织起草的《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将很快下发。目前,集团公司也在着力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并在去年下发了《廉洁风险防控指引》,集团系统在今年将全面铺开此项工作。
公司在去年启动了这项工作,在工作中有了一些体会,也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开展好此项工作,个人认为,首先要弄清楚四个“什么?”。
一、为什么要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
“为什么要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不值一提,不就是因为中央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作出了重要指示,各级都在着手开展这项工作。表象的答案似乎如此,但换个角度进行思考,中央为什么要重视这项工作,开展这项工作的实质意义是什么?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正确的指导我们开展
好此项工作。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权力的基本特性。权力失控必然导致腐败,这也成为了大家的共识。从这几年系统内外发生的案例来看,问题也集中工作规范和权力监控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有些工作流程缺乏有效规范,给权力腐败留下空间。如招标资质审查不规范,就会使弄虚作假有了便利的条件;重要人事任免在动议和考察阶段不规范,就会使集体决策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对权力缺乏有效监控,致使某些关键领域、重点岗位发生权力腐败案件的几率较高。权力为何失控,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缺乏对权力风险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权力的有效制衡和监督。据此,个人以为开展此项工作的实质意义在于“对工作流程的规范以及对权力的制衡和监督”让“权力”远离风险,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开展这项工作的可以在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和权力运行的各环节实施超前预防和在线监控。同时,开展这项工作也是实现阳光监督和构建惩防体系的重要科学实践。
二、廉洁风险防控要干些什么?
廉洁风险防控工作要怎样开展,开展这项工作需要做些什么?我想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廉洁风险”,集团公司在《指引》中的定义是“廉洁风险是指企业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和
关键岗位人员,在进行决策行权、开展经营管理、履行岗位职责的过程中,故意违反党规党纪、法规政纪以及集团公司制度规定和岗位职业操守,谋取不正当利益或损害集团公司利益的可能性。”这一定义的范围指向非常明确,就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权力行使的过程。那么,我们开展这项工作,首先就需要找准方向,按照定义的范围,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领域、重要工作项目、关键环节来选题立项。去年,公司根据集团公司阳光工程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针对“三重一大”决策、招投标管理、燃料管理开展了探索性的廉洁风险防控工作。
选择了廉洁风险防控的目标后,便进入了基础工作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有两个工作内容:
一是排查风险,这一工作是整个工作的最基本的要素,也是下一步采取防控措施的重要前提,其主要工作内容是查找风险点、分析风险点类型和等级、建立风险数据库。风险点的查找是这一工作的关键,风险点查找的方法一般可按照具体业务工作的流程和行权环节,并结合岗位职责进行分析查找。如:招投标管理中的资质预审环节,涉及招标管理部门的审核权以及监督部门的监督权的行使,进行风险点分析时就需要按照工作流程结合这两个岗位的职责进行分析和排查。
二是制定防控措施。这是这项工作的核心环节和关键。
风险防控包括“防”和“控”两个层次,“防”是“防患于未然”立足把工作做在风险未发生之前,是风险防控的理想境界。“控”是通过权力的合理分配以及强力的监督,把问题解决在初始状态。要通过采取防控措施,使风险防控充分发挥事前防范、有效监控、及时化解的功能作用。
制定防控措施,要围绕排查确定的风险点,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提高防控效果。针对决策风险,主要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同时抓住业务工作流程中权力行使的关键环节;针对执行风险,完善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措施,细化“三重一大”等重要问题的执行权制度,用制度制约执行权过大的问题;针对专项风险,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全过程全方位防控措施。
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不是一项阶段性的工作,它是一项需要长期开展,不断“打补丁”的系统工作。因此,在基础阶段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后续阶段的工作。要对所排查出的廉洁风险点和防控措施进行宣贯、监督执行;结合工作实际对相应制度和防控措施进行修订,并循环往复,不断完善。
三、廉洁风险防控要做到什么标准?
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是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效途径,对于实现企业经营安全和经营者的行为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要让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真正起到实际作用,而不是走形式、搞运动,个人认为至少要做到“三化”。
一是风险防控文化化。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的,它的目标是要实现全员参与、全员监督。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我们对风险防控工作的大力宣传和教育,形成良好的风险防控氛围,使之成为系统上下的共识,上升到文化管理的层次,并逐步融入廉洁文化的范畴。
二是权力制衡流程化。廉洁风险防控的主要目的是对权力的制衡和监控,但权力的行使的路径却是与业务工作流程紧密联系的,在上下级之间、同级部门之间、业务关联企业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想达到更为有效的防控效果,就必须在一个业务领域或专业工作范围内整体推进、全面推开,沿着权力的内伸与外展,梯次推进,形成科学、完整的廉洁风险防控流程。针对廉洁风险所制定的防控措施要平行于业务工作流程,风险防控的流程要与业务流程实现无缝衔接,形成链条式的权力监控格局,确保实现“权力延伸到哪里,风险就防控到哪里”。
三是工作开展常态化。在本文中我提到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是一项“打补丁”的系统工作,流程梳理、查找风险、制定防控措施只是基础阶段工作。在基础阶段工作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需要有专人对风险防控体系进行维护和不断完善,特别是要针对新生问题和业务工作流程的变化不断的调整和修正防控措施。这项工作就像是电脑的杀毒软
件,需要不断的更新和修正病毒数据库,使之真正起到“防火墙”的作用。因此,这项工作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次性工作,而是一项需要常抓常管、动态管理的常态化工作。作为监督部门,对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应有长远眼光,有长期打算,使之真正成为与时俱进、随时更新的日常性工作。
四、廉洁风险防控要注意些什么?
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是监督部门主导和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工作量较大且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持续开展的工作。如何使这项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认为要做到“三个联系”:
一要紧密联系企业的中心工作。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抓手,必须始终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来开展。事关中心工作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总是较多涉及决策权和执行权的行使,发生廉洁风险的可能性较大。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就是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完善防范措施,使各项工作职责更加清晰、工作流程更加规范。二要紧密联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效载体。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强化了各单位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的主体责任,明确了责任范围,有利于调动整合各方面的工作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大监督”局面,有利于党风廉政“一岗双
责”的落实;将风险防范与落实责任融为一体,使各级明确了“抓什么”和“怎么抓”,形成了方便管用的工作抓手。三要紧密联系业务部门。推进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必须立足于本职岗位,与业务工作紧密联系,取得业务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否则风险防控工作就成了“空中楼阁”。只有从岗位职责和业务工作出发,才能把握风险防控工作的着力点,避免出现风险防控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只有从岗位职责和业务工作出发,规范业务工作各环节的权力配臵、权力行使和权力监督,把风险防控融入业务工作运行流程。
以上是本人对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一些粗浅思考,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观点和表述可能有不当之处,只是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五篇:如何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几点思考
如何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几点思考
江西省金溪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黄德明
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必须在“全面防控”的同时,突出重点对象、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任务,加强“重点防控”,切实规范权力运行。同时,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手段,把科技手段融入廉政风险控、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设计和管理流程之中,不断提高有效预防腐败的能力。
突出重点对象,规范领导干部用权行为。领导干部肩负着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任,由于他们所处的特殊地位和担负的重大责任,党和国家赋予了他们的人事权、执法权、司法权、审批权、监管权等权力。近年来,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现象突出,被查处的职务越来越高,涉案金额越来越大,性质也越来越严重,这充分表明,如果对拥有重大权力的领导干部缺乏强有力的监督,不仅给党的事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毁掉领导干部本人,而且往往会毁掉一批人,甚至整个班子。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就要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重点,通过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监督制衡机制,规范领导干部用权行为。要围绕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情况开展监控,在监控方法和途径上求突破,防范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落。要建立科学的权力制衡机制,合理配臵权力、规范决策程序、提高权力运行透明度。应完善监督制约权力制度和法律体系,明确“一把手”不直接分管干部人事、财务、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等,规范自由裁量权,压减权力空间,确保权力正确行使,防止权力滥用。
突出重点领域,抓好关键岗位风险防控。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等领域施工周期长、涉及环节多、资金流量大,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潜伏着腐败的诱因,一旦防控缺失,就很容易成为滋生贪污、受贿等经济犯罪的温床。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领域关系普通百姓的生活起居、与民生息息相关,出现腐败现象,将直接损害群众利益,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加强廉政风险的防控,就要牢牢抓住重点领域,针对重大工程建设、重大项目投资、重大民生工程,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治理,运用项目化管理方式,认真查找部门和关键岗位权力运行关节点、内部管理薄弱点以及风险易发点,不断加强廉洁教育,提高公务人员的拒腐防变意识;注重制度建设,打造规范有序的重大工程建设招投标市场;严格落实相关政策,不得随意简化程序,规避监督;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对重点建设工程的全程督查;加大惩处力度,扩大重点领域腐败问题的警戒效应。
突出重点环节,构建权力运行制约机制。权有大小之分,但皆有廉政风险。不仅要抓好重要权力的廉政风险防控,也要抓好其他权力的廉政风险防控。因此,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就是要狠抓重点环节,通过对权力运行过程中廉政风险最大的环节进行有效防控,通过对关节点的控制确保权力规范运行,实现事前有防、事中有控、事后有督。要全面梳理权力事项,列出“权力清单”,编制“内部岗责手册”,使全体人员准确掌握权力事项、岗位职责等情况。针对不同部门的权力事项,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优化运行程序,固化权力行使过程,使每项权力的行使过程做到可视可控。从权力运行廉政风险入手,确认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查找出关键环节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并健全相应的防控措施。同时,要突出重点任务,着力抓好权力行使前、行使中、行使后的各项监督任务,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科技防控与深化权力公开相结合。截留、垄断政务信息导致的不公开、不透明,是引发廉政风险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完善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和电子监察系统,把深化政务公开作为科技防控的基础工程,针对当前政务公开以单向性发布信息为主,缺乏与公众互动的现状,着力打造集信息发布、收集、反馈于一体的“立体政务公开网络”,增强政务公开的互动性、实效性,通过扩大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来降低廉政风险。要严格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全面公开各项公共权力的具体事项、管理权限、审批程序、责任人员、办理要求、问责追究等要素。同时,要使政务公开平台成为解答群众咨询、受理群众投诉、听取群众建议、反映办理结果的综合性载体,实现从展示形象向服务公众转变,从宣传功能向应用功能转变,从封闭系统向开放系统转变。
加强科技防控与改善行政服务相结合。行政许可自由裁量不严谨、审批流程不科学、管理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导致的“暗箱操作”,是诱发权力滥用的重要根源。为此,要以网络审批系统、电子监察系统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推进科技平台和资源整合,推动行政服务以集中办理的有形平台和资源整合,推动行政服务以集中办理的有形平台向网络办理的无形平台发展,实现点对点的终端服务和监控,最大限度压缩廉政风险空间。要通过“清权”、“确权”和权力流程再造,合理划分和科学配臵行政审批权力和职责,对各项审批权力实行统一编码管理,严格规范办事程序、时限、标准,真正做到“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次性”收费,预防权力运行失范带来的廉政风险。
加强科技防控与创新监督模式相结合。上级监督下级太远、同级监督同级太软、下级监督上级太难,这是当前党内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而从体制外的监督看,由于监督激励和监督权益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不够高,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不愿监督现象。在现有监督模式整体实效还不高的情况下,要积极推进科技平台和资源整合,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构建高科技、电子化、网络化的综合监督网络平台,发挥以科技监督为主要模式的第三方监督力量,使权力行使、资金使用和服务提供等在网络上“全程留痕”,并通过“痕迹管理”健全内控机制,实现监督方式的转变。同时,要加快预防腐败信息分析和预警系统研发,准确判断和妥善处臵廉政风险,发挥事前监督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