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基层工商部门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的若干思考
关于基层工商部门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的若干思考
南昌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塘分局万会成2009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食品安全法》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纲领性”法律,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全程监管、科学监管,对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进行科学划分,避免了职责交叉,确保了食品生产、流通、餐馆监管环节的无缝衔接。工商作为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部门,任重而道远,尤其是我们基层工商部门位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在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实施食品安全监管中直接和各类食品经营主体打交道,既是前沿阵地,又是第一监管责任人,责任重大。为此,有必要对基层工商部门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的情况进行一些调查和思考。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食品安全法》进一步明确了工商部门的法定职责,涉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相关监督和执法职能三十多条,特别是增加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食品流通许可证的办理,这些职能不仅包括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准入把关,还涉及对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的监管和对经营行为的规范等。但是,基层工商部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实施环境尚需营造,发证工作不畅。《食品安全法》实施后,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许可证的发放和管理工作,而目前我们工商部门的机构改革尚未完成,没有专门设置办理食品流
通许可证的业务机构,而且与卫生监督、药监、质检等有关机构如何分工合作、执法监督也待进一步明确。
(二)监管技术手段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目前,在基层工商部门,对食品的监管检查,主要还是停留于感官和快速食品箱的检测。一是凭借感官和经验查看食品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期,是否超期变质等,尤其是在对干货、果脯等散装食品的监管上,只能要求经营户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对散装食品的混装、乱标识等现象无有效监管手段,也无有效的检测仪器;另一方面是依靠快速食品箱的检测,但是,快速检测箱检测项目极其有限,而且误差较大,无法对一些新的违法添加剂进行检测,给监管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同时,《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对工商监管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科学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事实上,基层工商部门普遍存在人员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
(三)监管资金保障不足,所需经费紧张。《食品安全法》要求县级以上工商部门应当建立食品的定期和不定期抽捡制度,并且每月不能少于40次;而且明确规定工商部门在进行抽样检验时,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并不得收取检验费和其他任何费用,这项工作要长期有效开展,就需要大量的经费。而用于购买快速检测设备和试剂,以及支付定量检测的检测费,也都是不小的数目,这无疑给基层工商部门提出了培养分专业人员、增加专业设备、设立专项经费的难题,需要财政在经费和政策上给予强有力的保障。
(三)日常监管点多面广,工作难以深化。相比食品生产环节和餐饮环节,流通环节的食品监管点多面广,更为复杂,既要办证、又要检测、巡查、办案,除了大型超市、市场,食品经营单位都比较分散,尤其是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更为分散。同时,所有食品经营单位内销售的食品种类、安全食用期等都处于动态变化中。今天检查了没有问题,不等于明天也一定没有问题。此外,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淡泊,食品经营条件差,经营者守法意识不高的现象,在现阶段还非常突出,违法经营行为屡见不鲜。而基层工商部门人少事多,肩负监管整个流通领域的经营行为,一人身兼数职,工作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难以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的监管。
(四)监管对象普遍较小、执法难度很大。一方面是取缔难。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只要有足够的消费需求,一般都会有小食杂店存在。这些小食杂店因陋就简、成本低廉、灵活机动等特点,即便被现场取缔,低廉的违法成本不足以使其伤筋动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又可马上再干,容易反复和回潮。另一方面是处罚难。除了大、中型超市和烟酒、副食批发企业外,绝大部分的食品经营单位都为小规模的食杂店,而且较大部分为农民或者下岗失业,甚至老、弱、病、残者,通常情况下,业主承担违法责任的能力较弱。但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罚款的最低额为2000元,然而,一个小食品经营店的总货值仅有几百元,无法承担其违法经营的责任。
二、对策、建议
(一)强化《食品安全法》宣传,营造良好的内外部氛围。一是要抓好基层工商部门人员,尤其是一线执法、办证人员的学习培训。好好把握《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并可通过相互讨论、理论调研的形式来探讨该法的实践操作性,加深理解,以便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更好地贯彻落实。二是要结合日常工作开展《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在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的同时,结合个体验照、企业年检、市场巡查、注册登记等工作,积极主动向食品企业和食品经营户宣传《食品安全法》的有关内容,提高食品企业和食品经营户的安全意识。三是要进行重点区域集中宣传教育。对辖区食品加工企业、食品批发市场等食品安全监管源头进行集中宣传教育,不断增强经营者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积极营造一个合法、规范、有序的食品安全经营环境。
(二)加大食品安全监管投入,向基层执法一线倾斜。一方面,建议逐渐倾斜监管资金和人员配备,为基层工商部门配置完善必要的检测设备,充实监管的硬件设施,合理选配专业人员,对相关食品内含的主要成份及有害物质能迅速准确的进行检测,使日常监管收到明显效果。另一方面,建议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支持,有计划地加大食品抽检专项经费投入,加大食品抽检的覆盖面,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切实保障食品市场尤其是农村食品市场消费安全。
(三)进一步完善消费维权网络,健全食品安全社会监督。要充分发挥社会的群防群治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和打击假冒伪劣食品的氛围。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消费维权网络,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
和边远乡村广建消费维权联络网点,实现全覆盖,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充分发挥12315投诉举报网络优势,及时处理消费纠纷,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全社会参与食品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完善食品安全公示制度,整合分析通过申诉举报、执法检查、商品质量抽检、案件查处等途径获得的信息,及时将不合格食品的名单等具体情况,通过超市、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等市场终端公布出来,向社会提供消费指导,发布消费警示,一方面监督市场经营者不得销售不合格食品,另一方面提高消费者的防范意识和自我防范的能力,将不合格食品拒之于市场之外。
(四)狠抓长效监管机制建立,明确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为了确保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要以《食品安全法》实施为契机,狠抓食品安全长效监管工作机制的建立。一是要建立团结的协作机制,保证内部机构、人员之间和与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监管合力;二是要建立高效的运作机制,保证食品经营办证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各个流程高效流转;三是要建立及时的反馈机制,保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各类信息渠道的畅通;四是要建立刚性的督察机制,保证食品安全工作中各种情况的及时通报;五是要建立全面的责任机制,保证食品安全工作岗位的相对固定,并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
第二篇:《食品安全法》贯彻落实情况汇报
经开区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 工作情况汇报
《食品安全法》贯彻落实情况汇报
尊敬的市食品安全执法检查组一行各位领导:
首先,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开发区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根据安排,我就开发区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开发区总面积346平方公里,辖4镇2个街道办、?个村、2个社区,人口24.1万。辖内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个,其中生产加工企业?个,食品小作坊?个,超市?个,餐馆?户,小吃店?户,学校食堂?户,食品经营门店?个,小摊贩?多人,共有从业人员?多人。《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食安委的精心指导下,我区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管委会有关会议精神为指导,以保障食品安全为目标,以实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为契机,深化改革,理顺关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作配合,切实履行法定职责,积极探索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全区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截止目前,没有出现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为促进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在保障食品安全中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及时成立了区管委会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并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区食品安全工作的总协调。各镇和区直相关部门也明确了一名分管领导和食品安全联络员,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已经建立。2010年9月原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挂靠区人口和社会事务管理局,确保了全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效推进。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先后制定下发了《开发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湛江开发区食品安全。
。区食安委各成员单位重点抓好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及上岗全过程的法律知识教育,根据管理相对人的实际情况,采取通俗易懂、简便易行的形式进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教育,使《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教育与管理环节有机结合,最大程度地教育企业牢固树立守法经营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切实提高企业的诚信意识和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水平。截至目前,各成员单位在开发区管委会泰华大厦举办食品安全经营户培训班2期,培训食品从业人员256人,发放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5000余份,指导、监督食品生产经营者守法诚信经营,增强了企业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各监管部门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强化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了执法队伍依法行政意识和科学监管水平。
(四)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食品安全法》实施后,由于两区整合,区食安委各成员单位面临机构和职能的调整,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的要求和我区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督体制,研究制定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整治目标,分解了工作任务,夯实了监管责任。组织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开展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初级农产品、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餐饮消费各环节监管和米、面、油、酱、醋、肉、酒、豆制品、乳制品、儿童食品等重点品种监管,狠抓了重大节日期间食品安全整治和全区城乡食品市场日常监管。在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各项专项整治活动中,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积极参与,配合牵头部门做好专项整治行动的宣传工作。
区农业事务管理局:为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将辖区内各批发市场、乡镇集贸市场农产品纳入了质量安全监管范围,加大农业生产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治理;开展农、兽、渔药及畜禽饲料添加剂残留及违禁药物的整治,严格种植、养殖产品农药残留检验检测,保证鲜活农产品抽检合格率。
区发展改革和招商局:建立了食品生产企业产品出厂检验、质量追溯和召回制度,加大查处无证照加工食品、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使用禁用和超剂量命名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严格生产许可证的审核发放及市场准入工作。把对乳制品、豆制品、肉制品等食品质量检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保证了乳品、酱油、醋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生产许可证,对城乡结合部的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小摊点、小食杂店进行了专项检查。
区工商局:加强日常巡查工作力度,加大查处小食杂店、小摊点无照经营的问题。重点对全区农药、兽药、食品、粮油经销店和各种食品加工(作坊)、熟肉制品加工点等进行拉网式检查,特别对全区各超市、食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农村集贸市场的粮、油、鸡蛋、儿童食品、散装食品及豆制品、奶制品、肉制品进行了专项检查。
区卫生部门:以检查“两证”为突破口,深入宾馆、酒店、农家乐、饮食摊点及学校、幼托机构、建筑工地集体食堂等餐饮消费单位,对其消毒设施、保管措施、“三防”设备、冷藏设备逐项检查。
区经济贸易和科技局:严格执行肉品“三章两证”制度和肉品登记制度,开展了以严厉打击私屠滥宰、清理病毒肉品、加强饲料监管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整治活动,清理了超市、食品批发市场及农村集贸市场等违规肉、私屠滥宰肉、注水肉、病害肉、劣质肉。
集中整治环节:按照监管部门职责和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任务分工,区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加强了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使用环节的监管,重点检查采购和使用的食用油索证索票情况,对来历不明的食用油实施监督检查,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用油追溯其来源。全区共出动执法车辆30台次,执法人员98人次,检查食用油经营户45户次和餐饮户85户次,有效保障了食用油质量和消费安全。
(五)精心组织,迅速开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顿工作。
为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进一步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10年以来,根据国、省、市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要求,我区高度重视,各监管部门迅速行动。区食安办及时下发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实施方案》,对清理整顿阶段工作进行了安排。区管委会主管领导带领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经易、发改等8部门先后深入到全区学校、街菜市场、酒店、超市等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检查,详细查看企业食品采购票据和记录,供货单位资质证等,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和隐患,现场责令相关部门监督落实整改措施,要求尽快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记录。目前,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仍在深入开展。
(六)依法行政,规范执法,严厉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
《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我区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重罚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农业部门先后开展农业综合执法检查2次,农业投入品市场检查4次,出动执法车辆20多辆次,参加执法人员37人次,检查农资经营户121余户次,查处各类违法违规问题案件24起,涉及金额7.1万元,责令整改20起。
区发展改革和招商局整治重点区域4个,重点单位3家,重点品种8个,出动执法检查车辆12辆次,执法检查人员25人,监督检查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45家,对8家食品生产企业使用的16种食品添加剂进行了备案,备案率为98.6%。
工商部门共检查批发市场16户次,检查食品经营户2300户次,出动执法检查车辆62辆次,执法检查人员580人,取缔无照经营23户,查获假冒伪劣和过期、变质食品30公斤;查获中文标识酒11瓶;查获“赖茅”酒和假冒洋酒共500多瓶;查获假冒“燕京”啤酒231箱;查获问题猪肉393.5公斤;收缴一次性泡沫盒12000个;发出行政指导书615份,行政告诫395份,责令改正通知80份。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申诉和举报112宗,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4778元。
区经济贸易和科技局:配合全区食品安全检查小组检查2次,作好生猪屠宰专项整治行动周报工作,查获处理私宰肉,注水猪肉案件10宗,没收私宰肉,注水猪肉68市斤,共消毁病猪检疫为不合格的生猪产品34市斤。办理酒类零售许可证36个(其中新增20个,变更3个,取消3户,到期换证10户),累计发出酒类零售经营认可证355个。
第三篇: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自查情况报告
XX县卫生局关于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自
查情况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后,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责从原来对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调整为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为确保过渡时期内我县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松、不断、不乱,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县卫生局在县政府统一负责、领导下,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从维护人民利益出发,全力做好我县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现将我局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为保证《食品安全法》顺利实施,把工作落到实处,我局及时召开专题会议,传达省、州、县关于食品安全法实施的相关会议精神,组织学习省、州卫生部门有关文件。要求全体监督人员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食品安全法》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食品安全法》精神实质,要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转变观念、服从大局,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力度不减。
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一是向全体卫生监督员发放《食品安全法》单行读本,做到人手一册,组织人员认真学习新法,要求更好地理解立
法精神,系统、全面掌握新法内容。
二是积极组织业务科室深入研讨《食品安全法》,认真分析新法赋予卫生行政部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重大事故查处、风险监测与评估、信息发布、标准制定、新产品的许可及检验规范的制定等6项重要使命,要求尽快拿出相应工作措施和办法。
三是主动联系县食品药品监督局,对食药局工作人员就餐饮服务行业的行政许可、日常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等相关业务知识进行系统的培训,为今后餐饮服务行业监管工作的顺利交接做好准备。
三、开展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宣传活动
为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舆论氛围,让公众和食品生产经营者了解、知晓《食品安全法》,我局积极开展了《食品安全法》宣传周、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月等宣传活动。为把宣传工作落到实处,我局成立了以XX局长为组长的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并制定了详细的宣传活动方案,动员全体卫生监督员积极参与宣传活动,切实做到了组织领导、工作部署、措施落实、宣传效果“四到位”。
在宣传活动中,我局共出动卫生监督人员70余人次,宣传车辆12台次,制作宣传板面7块,张贴宣传标语4条,公共场所悬挂宣传横幅2幅,现场接受咨询人员1200余人次,发放宣传《食品安全法》及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
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等宣传单6000余份,并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为了使《食品安全法》深入农村,我局还组织卫生监督员深入XX等6个乡镇,在集市、学校向群众宣传《食品安全法》立法目的、法律精神和主要内容,讲授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增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切实履行法定职责,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食品安全法》实施后,我局与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动沟通,对过渡期间我县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各种职能分工与协助进行了认真研究、进一步明确各自的职责。在高、中考期间,我局派出卫生监督人员对承办高、中考任务的学校食堂、大中型宾馆、酒店及周边饮食摊点等餐饮经营单位开展了以饮食、饮水卫生安全为重点的监督检查,共派出卫生监督人员80余人次,检查餐饮经营单位64户次,提出书面整改意见17份。按照县政府部署,我局积极联合工商、商务、质监、药监等部门于8月中旬至8月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食品安全联合专项整治行动。在整治行动中,对城区及石堤、王村、塔卧等10个乡镇的389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320份,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并向广大餐饮经营者宣传《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餐饮单位负责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
人的意识,要求广大经营者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卫生安全管理工作,规范餐饮经营各环节的操作行为,杜绝了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广大群众饮食安全。
通过过来的辛勤努力,餐饮经营单位负责人的食品安全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为更好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XXXX年XX月XX日
第四篇:食品安全法
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情况的报告 渭南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参阅文件(3)2011-06-21 09:46
市人大常委会:
现将《食品安全法》在我市的贯彻实施情况报告如下: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大力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扎实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顿,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得到明显增强,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全市食品安全呈现不断好转趋势。
一、食品产业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食品生产加工获证企业310家,证照齐全登记在册的食品小作坊470户,其中食品包材企业9家,食品添加剂企业1家;食品经营企业 7603户;餐饮服务企业4500余家;畜禽屠宰企业64家,其中17家通过了省级星级认证;存栏奶牛10.5万头,存栏奶羊52.9万只,奶站251个,其中牛奶站181个(全部为机械化挤奶站),羊奶站70个,月产鲜奶2.9万吨;发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园61个,面积150万亩;无公害基地55个,面积37.6万亩;绿色食品企业12家,绿色食品基地86.8万亩;有机水果认证1万亩;健康水产养殖面积4.5万亩,年产量约1.65万吨。
二、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工作情况
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的《食品安全法》,是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而出台的一部重要法律。《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着力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努力改善民生,确保公众饮食安全的坚定决心。为确保这部与公众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法律在我市顺利实施,市政府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
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多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贯彻《食品安全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去年人代会期间召开了全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会议,徐新荣市长听取了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的情况汇报,要求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对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把食品安全放在更加优先、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常务副市长和分管秘书长多次深入食品安全第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及时研究解决食品安全监管中的突出问题。一是强化目标责任考核。每年年初市政府都与各县市区、市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每季度安排专人对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进行督查督办。县级政府与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加强属地管理,逐层签订目标责任,明确责任人,努力做到职责、人员、措施三到位。二是强化督查指导。2009年以来,市政府分管秘书长、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领导带队,组织相关部门对各县市区的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进行了8次督查,了解食品安全总体情况,分析问题症结,查找问题根源,提出工作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三是充实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力量。去年6月份调整了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和工作职责,调整后的委员会主任由常务副市长担任,两名副市长任副主任,农业、卫生、工商、质监等22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四是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将市卫生局的食品卫生许可、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和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职责划入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设立渭南市食品监督所,受委托履行有关餐饮业、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职责。五是进一步明确了部分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确定了食品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小饭桌、农家乐、农村家宴、放心早餐等的监管部门,实现了食品安全的全程监管和无缝衔接。
(二)强化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2009年7月,市政府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食品安全法》宣传活动。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编印了《农村食品安全》、《学校食品安全》、《社区食品安全》宣传册,向社会免费发放;在《渭南日报》刊登了市、县、区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表,公布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举报电话。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把宣传《食品安全法》和宣传食品安全专项整顿结合起来,同宣传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新职能结合起来,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参与行风热线、开展知识竞赛、现场咨询、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地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外派干部接受中省食品安全学习10次,专门聘请省级食品专家和市法制办领导进行了集中授课。市商务局组织39名监管人员参加了省级肉品品质培训,取得了资格证书。市质监局对全市300余家获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人员进行了统一培训考试。工商部门培训食品经营户8246家,从业人员1.7万人,培训率达到100%。市教育局在学校开展了食品安全知识讲座,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食品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富平县突出抓好农村食品安全宣传,先后制作了《农村家宴常识》、《食品安全10个公益广告》等电视片,在富平电视台播放,得到了群众好评。大荔县工商局对食品经营户开展上门培训,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合格率达95%以上。在《食品安全法》实施一周年之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将《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教育纳入“五五普法”规划内容,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通过宣传,增强了企业的守法意识和自律意识,《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规深入人心。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以来全市在宣传活动中共悬挂张贴横幅标语1800余条,接待群众咨询1.5万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5万余份,编写信息报道500余条。
(三)突出重点,食品安全整顿成效显著。为确保《食品安全法》在我市顺利实施,强化各部门工作职责,根据国务院、省政府要求,2009年以来围绕9项重点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专项整顿。
1.食品添加剂整顿。各级各部门及时制定了《食品添加剂整顿方案》,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五批,扩大了监督检查的食品品种。农业、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1994)要求,开展了酱油、蜂蜜、食用油、固体饮料、馒头等添加剂市场清查活动。对检查中发现的以非食用原料加工食品、无证生产经营、超限量超范围使用添加剂和在食品中掺杂掺假等违法行为,依法进行了从严从重处罚。
2.农产品质量安全整顿。一是全面开展农资打假行动。2009年、2010年分别开展了农药执法年和种子执法年活动。截止去年年底,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企业80家次,各类门店3500余个,查获问题农资17吨,货值60.5万元,查处涉农违法行为754件,立案查处51件;对全市85户获证种子企业进行了集中清理,注销生产经营许可证37个;取缔无证饲料生产企业4家。二是加大农产品抽检力度。2010年抽取生鲜乳120批次,经检测全部合格;抽检饲料样品140个,合格率98%以上;抽检果菜样品1500个,合格率97%以上。三是加强农产品监测体系建设。去年向国家申报了富平、华县、蒲城3个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项目,目前,富平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已经完成,华县、蒲城两个项目的部分资金已经到位,项目正在实施之中。
3.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整顿。质监部门根据全市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状况和产品风险高低,将企业分为四类,一类企业(乳制品、肉制品、酒类和“蛋奶工程”定点生产企业)为重点监控对象,每月最少检查一次,其他三类企业按季度、进行检查,优化了执法力量的分配。制定了《食品相关产品购销索证管理规定》和《食品生产企业委托加工备案管理办法》,规范了企业的台帐制作和委托行为。两年来共巡查企业3000余次,发现处理各类问题5000多个,约谈重点企业20多家,下达整改意见书百份,暂扣生产许可证17个,注销生产许可证21个,吊销许可证1个。查处食品案件300余起,查扣不法食品及原料23吨,货值100余万元。抽检各类食品1420批次,合格率96%以上。
4.食品流通环节整顿。工商部门开展各类食品市场专项整治31次,检查食品经营户4.3万家次,检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1280个次,取缔无证照食品经营户425家,查处销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304起。利用食品快速检测仪器检测食用油、酱油、油炸食品、固体饮料、干菜、奶粉等33个品种380批次,送检18个品种200批次,合格率为92%。创建县级食品安全示范店538户。
5.餐饮消费环节整顿。市、县两级卫生部门采取卫生监督人员包联监管对象的方法,对全市餐饮服务单位的卫生许可、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食品量化分级管理、食品采购索证索票以及使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等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有效规范了各项制度建设。目前,市级直管的24家餐饮单位已全部建立了原料进货索证登记制度,台账建立率达100%,使用定点屠宰肉达100%,量化分级实施率达100%。职能移交后,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示范街创建活动和食品安全百日提升活动,督促企业不断提升餐饮服务业的硬件设施、食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6.畜禽屠宰整顿。一是不断完善生猪屠宰厂的各项管理制度,先后制定了厂长岗位责任制、肉品品质检验员岗位职责、卫生安全、台账登记、无害化处理、缺陷产品召回等各项管理制度。二是加大办案工作力度,先后对2000余头有问题的生猪进行了焚毁、深埋、化制等处理。查办了富平县董南生猪屠宰厂加工销售问题生猪产品案,吊销了该厂的屠宰资格。对临渭区固市屠宰厂违规屠宰生猪、澄城县韦庄屠宰厂未经批准擅自迁址、富平县城区屠宰厂未经批准改建扩建等违法行为做出了行政处罚。三是按时完成生猪定点屠宰厂的审核换证工作,对全市64个屠宰厂进行了现场审核,经报市政府同意,对30个屠宰厂、17个小屠宰厂进行了换证,对1个屠宰厂、16个小屠宰厂责令整改。
7.保健食品整顿。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重点开展了保健食品违法添加药物、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执法检查。查处利用公益讲座、健康诊所等方式夸大保健食品功能案件20起,移交市工商局违法广告29起。开展了减肥类产品的专项检查,配合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抽取减肥类、降糖类保健食品35个批次。8.乳制品整顿。去年2月份集中开展了问题乳粉彻查专项行动;4至12月份开展了问题乳粉彻查专项行动“回头望”、集中清查清缴专项行动。在《渭南电视台》和《渭南日报》发布了清查问题乳品通告,公布举报电话、奖励措施,动员各方力量参与乳品清缴行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先后查处了临渭区乐康乳业乳粉三聚氰胺超标案和富平县赛阳乳业涉嫌问题乳粉案,对蒲城县樊庆军窝藏的15.75吨不合格乳粉进行了销毁。市质监局对全市11家乳制品生产企业进行了重新审查,目前通过4家,淘汰3家,处于整改阶段4家。
9.地沟油整顿。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及时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以集贸市场、批发市场、餐饮业集中地为重点地区,以食品加工小作坊、小餐馆、餐饮摊点、火锅店和学校食堂、企事业单位食堂、工地食堂等集体食堂为主要对象,加强了对食用油的购销检查。截至去年10月份,共查处不合格食用油600公斤,捣毁地沟油生产窝点两个。同时,进一步规范了餐厨废弃物的处置和收运管理。
(四)防控结合,强化食品安全应急处理能力建设。
市、县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均成立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机构。2009年6月,市政府及时修订完善了《渭南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其《操作手册》,在《渭南日报》公布了“渭南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分级标准”。完善了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等制度,组建了专家库和应急队伍,配备了应急设施,应急覆盖面达到100%。组织全市在华县开展了四级食品安全事故演习演练,进一步提高了政府和监管部门的应急实战能力和指挥协调能力。2009年8月,澄城县赵庄镇19名村民发生食物中毒后,市、县政府和有关监管部门反应迅速,处置及时,有效控制了事态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存在问题
(一)食品行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目前我市食品行业整体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较低,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在整个食品行业中所占比重不高,农户分散经营,小作坊、小企业众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的1300余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中,不足10人的小企业、小作坊约占七成。在广大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小型集贸市场、个体食品摊贩仍是食品流通的主要方式,小餐馆在餐饮行业占有较大比重。这些领域已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加工窝点、集散地和食物中毒高发地,给食品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二)食品安全配套法规规章滞后。《食品安全法》明确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管理由省级人大立法规定,而我省地方法规至今尚未出台,致使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监管职责仍不十分清晰。《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保健食品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监管,而国务院监管条例尚未出台,基层执法依据缺失。
(三)食品安全薄弱环节依然存在。《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必须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并保存两年以上,但由于我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企业生产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文化程度偏低,虽然有关监管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真正实施起来难度极大。社会弱势群体从事食品经营、餐饮活动较多,档次低、规模小,监管相当困难。
(四)食品安全监管力量需进一步加强。食品市场不但主体众多,品种繁杂,而且制假售假的手段和表现形式更趋隐蔽,对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县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重大,监管任务繁重,但执法力量不强、技术人员短缺、监管经费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食品检验支撑体系还未建立,卫生、质监、农业部门的检验机构随着食品监督抽检任务的不断加大,检验保障能力已显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
四、下一步工作设想
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针对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下一步,我市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一)加快食品产业升级改造。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富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带动,支持每个县建设一个规模较大的农业示范园。以一村一品为载体,促进设施瓜菜、畜牧养殖和有机林果等主导产业快速发展。采取财政贴息、以奖代补、小额信贷、互助合作等方式,大力发展龙头产业,进一步优化食品产业机构。
(二)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围绕国务院、省政府确定的食品安全整顿重点内容,坚持治理整顿与产业振兴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企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着力解决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完善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立科学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整合食品安全技术资源,加强检测能力建设。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增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监管人员能力素质,加大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真正使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要求落到实处。积极推进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不断强化企业的诚信意识和第一责任人意识。
(四)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素质。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科普知识的宣传,增强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判别能力。严格落实信息公开制度,强化信息发布的引导和教育作用,构建企业、政府和消费者互动的良性保障机制。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保障公众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请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全面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继续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为渭南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做出不懈努力!
国防生
第五篇: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法全文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为了防止、控制和消除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预防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证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增强人民群众体质,制定本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遵守本法:(一)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
(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三)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下称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四)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五)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以下称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但是,制定有关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公布食用农产品安全有关信息,应当遵守本法的有关规定。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还应当遵守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第三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严格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生产经营不安全食品;生产经营不安全食品的,依照本法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协调机制;统一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建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评议、考核。上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在下级行政区域设臵的机构应当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统一协调下,依法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第五条 县级以上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以及有关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由国务院授权的部门负责。国务院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作出调整。第六条有关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引导消费者购买合法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的食品以及有符合法律要求的标签、标识的食品。第七条国家鼓励社会团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知识的普及工作,倡导健康的饮食方式,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知识的公益宣传。第八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鼓励和支持食品生产经营者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规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食品规模化生产和连锁经营、配送。第九条食品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有权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因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食品相关产品遭受人身、财产损害的,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举报经查证属实的,有关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举报人给予奖励。第二章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第十条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国务院授权的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实施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第十一条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风险评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由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具体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由国务院授权的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聘请卫生、农业等方面的技术专家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