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宣传干部工作体会
作为一名宣传干部,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我只有一个梦想,就是能采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赢得更多更多的读者,传递出更大更强的正能量,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弘扬真善美为核心的社会主旋律,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虽然,自己离这个目标还很远很远。
好的作品,是根植于人民群众心灵深处的花朵,是党委政府放手发动群
众、带领群众攻坚克难、实现地方突破发展的优秀使者。好的作品,能够让社会在黑暗中见到曙光,能够让经济在枯萎中重新绽放,能够让个体在痛苦中新生动力,能够让人们在迷茫中看到希望。以此检验,自己相差甚远。
写出好作品,首先要选好题材。哪些是好题材?笔者以为,事关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是好题材,事关经济加快发展的先进经验是好题材,事关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的典型事件是好题材,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公德文明的优秀人物是好题材。总之,只要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正能量的都是好题材。
怎样才能获得好题材呢?笔者认为需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一双敏锐的眼。只有善良的心和敏锐的眼,才不会错过身边的真善美,才能洞察到先进经验内部那泓清泉般的见地,才能感受到优秀人物背后那震撼人心的力量,才能同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写出鞭辟入里、催人奋进的好作品。
写出好作品,需要有双勤快的腿。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只有不从文件中拼作品,不道听途说想当然,不浅尝辄止走过场,带着真情走访,采撷到读者需要的鲜嫩素材,精心调配,做出耳目一新的文字大餐,才能赢得读者打动读者,才能启迪读者影响读者,才能凝聚起社会正能量。
真情走访,辛勤走访,才能挖掘出带有泥土芬芳的力作,才能采写出闪烁着工人汗水的佳作。做读者的眼睛、做读者的耳朵,做正能量的挖掘者,做群众可亲可敬的人。田地上,那葱茏的庄稼和产业;工厂里,那忙碌的生产线及产品;城乡间,那闪烁着道德光辉的故事;困难下,那一座座不屈的脊梁等等,都应是我这个基层通讯员冲锋的战场。
写出好作品,需要勤奋的大脑。当我们走进大量的素材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当我们穿过事物来路探寻到问题的本源,当我们沿着事物方向领略到光明的未来,当我们“山重水复疑无路”,忽然“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我们的精神无疑是喜悦的,笔下无疑是丰满的,力量无疑是强大的。
写出好作品,需要跳出事物看事物,站在高处看问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无疑道出了仅“走进去”而不“跳出来”的局限性。只有“跳出来”,才能通过比较事物的前后左右,鉴别事物的优劣真伪,给予客观公正的报道。
站在高处看问题,让我们才有运筹帷幄、决策千里的气魄。愚认为,写作需要这种霸气,这种豪迈,这种境界。中央级媒体几乎都要求,要站在宏观的角度看问题。而作为我们基层通讯员,至少应试着站在地方宏观的角度想问题、看问题、提出有价值的观点,牢牢把握着舆论的正确走向。
写出好作品,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的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这是牛顿的谦逊之辞,却也是他的肺腑之言。向优秀作品学习,向前辈长辈学习,向工人农民学习,向领导同事学习,才能成就优秀的品格,从而少走弯路,少走迷茫路。
第二篇:组工干部工作体会
推动组织工作要坚持常“照镜子”
全省组织部长会议指出,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清醒认识,既敢于正视问题,又积极解决问题,推动组织工作取得新成效。这就要求组织部门必须坚持常“照镜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坚持以先辈先进事迹为镜,做到见贤思齐。组织工作掺不得半点虚假,容不得半点私情,来不得半点马虎。组
工干部应时刻树立“不是没有问题,而是问题有多少”的思想。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要常以先辈、先进为镜,在对比中查找自身不足。结合当前实际,就是要对照龚全珍查摆理想信念、道德信仰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照涂红刚查摆业务能力、工作心态上的问题,对照“开山愚公”黄欣泉查摆奉献意识和吃苦意识上存在的问题。组工干部是组织工作的“推动者”、“实践者”,只有先把自身问题一个个解决好,才能凝聚成推动组织工作发展的“正能量”。
坚持以新条例新要求为镜,做到立行立改。组织工作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新环境,才能与时俱进,服务社会发展。组织部门要主动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贯彻落实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就是要对照其中的新要求进行把脉会诊,查找贯彻不深、落实不严的问题,也要对照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查找执行不够、力度不大的问题,在把握好新要求、新变化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回炉补课,做到先知先行,立行立改,才能让组织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坚持以党员群众意愿为镜,做到务实高效。组织工作要始终以党员干部群众意愿为镜,坚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组织工作的“晴雨表”。既要“开门”纳谏,常听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对组织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还要“出门”访谏,常下基层单位听取班子建设和干部培养选拔意见,常进农村听取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求和期盼,敢于面对“挑刺”,乐于接受评议,同时更要常思问题根源,常想务实举措,真正解决好困扰党员干部群众实际问题,切实通过提升组织工作成效来回应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意愿。
第三篇:干部驻村工作体会[模版]
http:///?1056.html
干部驻村工作体会
根据省委、市委“三问三解”和“三服务三促进”活动安排和县委“干部到一线,服务零距离”“三进三促”工作部署,从4月份开始到6月底,我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在我镇谢家营村驻村。四月份驻村以来,我与村“两委”一道深研细究、走访摸排,与群众倾心交流,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惠农政策送到农户中,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转变工作作风,通过一个月的驻村工作,感受颇深,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基层干部深入到农村一线我们究竟该干些什么?从中能领悟到什么?今后工作的方向在哪里?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深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本领。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核心,党的各项惠民政策需要我们各级干部来宣传,农业科技技术需要我们来推广,农民群众的忧愁需要我们来分担,生活困难群众的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共同来建设。作为一名直接与村组干部、群众打交道的基层干部,要想在下基层的过程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就必须不断学习、深刻领悟党和政府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积极拓宽知识面、全面加强自身素质、提高服务人民的本领,更多精彩文章尽在/?1056.html 困难和问题,并详细进行记录,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逐个帮助解决。
四是尊重民意,切实保障民生。事实证明,走进基层、深入群众,不是到个别群众家中“嘘寒问暖”、做做样子,也不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是要尊重民意、真心实意与群众交朋友,保障民生、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要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在走访中,我了解到该村个别组因十天高速和西汉高速征地后遗留的低保分配问题导致部分群众连续到镇上访,群众对村两委干部工作方式、方法意见非常大,为此由我牵头组织力量,深入到村召开村、组干部会、党员会、群众代表会征询意见建议,研究分配方案,终于使这一村棘手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向群众学习,向基层干部学习,向实践学习,尽可能地掌握实情,丰富经验,解决问题。从群众和村干部身上、从工作实践当中,也学到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矢志不渝的生活理想、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这必将为我们进一步抓好部门工作,助推“二次创业”、“二次腾飞”、建设“六个城固”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四篇:干部培养工作体会
培养好干部需要好“招数”
实干兴赣、富饶兴饶需要好干部,培养好干部需要好“招数”。
要“雨前送伞”,不“马后放炮”。物欲横流、诱惑增加,有的干部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气节、把不住底线,以致小毛病变成大问题、小漏洞变成大窟窿,对利禄不再有淡泊之心、对事业不再有敬畏之感、对群众不再有敬爱之意,任由党性在酒绿灯红
中消磨殆尽,最终走上被党抛弃、被人民唾弃、被历史遗弃的不归路。为此,对干部日常管理监督爱护要做到“雨前送伞”,不能“马后放炮”。一旦发现干部身上出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就要做到教育在前、预防在前、制约在前,多敲警钟,多讲利害,多拉袖子,多咬耳朵,甚至猛击一掌、大喝一声,警示干部不走邪路、不闯红灯、不破底线,确保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大风大浪中不动摇。
要“雪中送炭”,不“隔岸观火”。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此事古难全。任何一个干部也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有出现失误的时候,一些干部因缺少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对一些威逼利诱马上举手投降,甚至跪下向其“称爹喊娘”。为此,组织上就要多为干部做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不能隔岸观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有疾病、生活、家庭等困难问题者,要在可能限度内用心给以照顾,做到有求必应、有事必问、有难必帮,避免因为困难而铤而走险“一失足成千古恨”。当干部在工作中碰上解不开的结、跨不过的槛时,要对其多一份关爱、少一份冷漠,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误解,多一份指导、少一份指责。
要“锦上添花”,不“釜底抽薪”。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一些干部身上不同程度存在老办法不管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症状”。十年树木,百年成林,培养干部亦是如此。如若不常去给它除除草、剪剪枝、施施肥、浇浇水,小树苗岂能长成参天大树?如若不给好的干部“苗子”松松土、压压担、加加油、添添劲、墩墩苗,所谓的干部好苗子将会成为“僵苗”、“死苗”。为此,对好苗子要多做“锦上添花”事,不干“釜底抽薪”活。多种花少栽刺,多搭台少拆桥,多发“定心丸”,多配“防弹衣”,给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撑腰壮胆,让不干事、干不成事、甚至还乱说事的干部没有市场。
第五篇:组工干部工作体会
组工干部工作体会
组织部门是党委的参谋和助手,是选好人、用好人的工作部门,所肩负的责任和所处的位置十分重要。怎样做一个新时期合格的组工干部?怎样塑造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怎样体现组工干部的更高追求?怎样做到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我们应该不断进行思考和总结。
胡锦涛曾经指出:“必须充分认识到,组织部门干部的素质、作风和形象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的看法,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信心,乃至影响到整个党的形象,同时也决定着组织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组工干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进工作作风,一个组工干部的素质、作风的高低、好坏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我想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善”字来谈谈我的一些感想。
组工干部个人品德要追求“上善若水”、“尽善尽美”。“上善若水”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原文如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句话是老子用水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具有高尚品行的人,总是像水那样爱在最低的位置上。水的特点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而“尽善尽美”是指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做组织工作的人,因所处地位特殊,就要追求象“水”一样的品德:心胸沉静、待人真诚、格守信用、不争功名;就要追求完美的个人品德,做一个“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的完美诠释者。
组工干部识人用人要“从善如流”、“知人善任”。三字经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为什么要把“善”放在最前面呢?因为人区别于动物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人有善良的本性,不会像有的动物那样野蛮和残忍。中国自古就有成语“从善如流”的说法,《左传·成公八年》中:“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指听从好的,正确的意见,就像流水向下流那样迅速,自然,也就是说要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组织部门的干部在考察干部、使用干部的过程中应该将这种品质弘而扬之、推而广之、扩而大之,只有提倡从善如流而不是随波逐流,才能做到知人善任组工干部做人交友要“与人为善”、“择善而从”。“与人为善”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说的是战国时期,孟子教育学生说:“子路十分虚心听取别人指出他的毛病与不足,然后加以改正。从历史上看,凡是君子都是吸取别人的优点、长处,自己来实行善事。君子的最高德行就是与人为善。”中组部前部长李源潮曾说过,组工干部要做党性最强的干部,我的理解是,作为新时期的组工干部同时也应该是追求最高德行的人、以最高工作标准要求自己的人。《论语》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最直接的道出了古人交友的准则:遇人必详为考虑,而后与之商议,择善而从。组织部门承担着为党管理、教育干部的特殊使命,同时组工干部当然也具有人的正常做人、交友的需求,我们在做人、交友中更应该牢记“与人为善”和“择善而从”。
组工干部实际工作要能“举善荐贤”、“善始善终”。“举善荐贤”出自《三国演义》:“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就是说要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鲍叔向齐王举荐管仲,萧何向汉高祖举荐韩信,成就封建帝王的伟业,鲍叔和萧何不也一样有功而受百姓的敬重,甚至比管仲、韩信更加得到赞誉。《史记》说:“鲍叔向齐王举荐了管仲,天下的人不过多称赞管仲的贤才,而倍加称赞鲍叔,是因为鲍叔善于发现人才。”正如古人说的“知贤举贤者,贤也。”我们组工干部常常以“甘为人梯”来要求自己,要把以识贤荐贤用贤为己任、己甘、己乐、己功。要知道,若不公道正派,举善荐贤,就会拉帮结派、徇私废公,那就成为组工干部的大忌了。“善始善终”出自《庄子》,指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办事要认真。孔子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人们办事情开头往往都不错,但能够善始善终的却很少。组织工作领域广阔,层面多杂,任务繁重,有的时候各种任务接踵而至,组工干部常常是孤灯伴夜雨,瘦影伴无眠,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酸、甜、苦、辣皆有所尝,而他们没有特殊的待遇、福利、报酬,更多的只有清苦,然而工作任务、责任、使命,决定了他们必须以苦为甘,以清为乐,工作必须善始善终。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每一个组工干部努力提高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本领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文化长河中前人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奇葩、瑰宝,也为我们基层组工干部提升综合素质、提高工作能力提供了营养之源、能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