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基本要求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基本要求
(一)身体健康并持有有效健康证明。
(二)具备2年以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经历。
(三)持有有效培训合格证明。
(四)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篇:餐馆食品安全基本要求
餐馆食品安全基本要求
1、食品的采购索证
食品的采购索证和进货查验是保障餐饮服务安全的基础。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等相关产品时,应当查验食品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应对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验证,不得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的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要知道食品原料的食品安全直接影响着菜品的安全卫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餐馆每天所需食品、原料数量大,品种多,有的食品原料保质期短,还要讲究保鲜,所以购买食品原料应从正规渠道购买,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成品原料一定要查验供货方的营业执照、许可证明、产品合格证明,并要求供应商开具发票,留存备案。从农贸市场、个体经营商户处采购的食品应留存购买清单或小票,索要个体经营者的身份证复印件、带有摊位号的收据,不采购无证无照商贩的食品。购买定型包装食品标识要齐全,食品原料要新鲜,食品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限或感官异常的不得加工使用。
特别提示:一些直接入口的食品,如豆制品、熟肉等,如果进货把关不严,进货时可能被致病菌或有毒物质污染,极易造成中毒。
2、食品的储存保管
妥善储存事物是保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必要手段。食品储存应当按照食品安全要求进行存放,应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本着先进先出的原则,购入食品入库前应进行查验并记录,记录食品名称、标签、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商。储存食品原料的场所,设备应当保持清洁,分类应隔墙离地存放食品,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产品。食品添加剂应按照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的原则使用,餐馆食堂严谨购买囤房使用亚硝酸盐。
特别提示:储存食品及其原料一定要遵循先进先出、隔墙离地、分类存放的原则。按食品安全要求保管和使用食品添加剂。
3、食品的烹调制作
符合食品安全的食品烹调加工制作是预防食品中毒的关键。食品在烹调制作前必须认真检查所用的原料是否新鲜,发现腐败变质或者感官异常的均不能使用。烹调食物要烧熟煮透,中心温度不低于70摄氏度,加热后的半成品、隔夜的食品再次加热更有彻底热透。
特别提示:烹调食物一定要烧熟煮透,中心温度不低于70摄氏度。加热后的半成品或熟食二次加热时更要彻底加热。
4、食品的交叉污染
消毒食品和食品工具、容器,分开存放和使用,可有效防止食品污染。生熟食品一定要分开存放,直接入口的食品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不得混放在一起。半成品与食品原料要分开存放,为防止交叉污染,盛放生熟食品、半成品的容器可采用色彩标识法。例如,蓝色标识的容器盛装生食品,黄色标识的容器盛装半成品,红色标识的容器盛装熟食,或采用形状区分,容器不能混用,定位存放,保持清洁。食品原料粗加工时食品不能直接散放在地上,应放在有垫板的容器里。购买鸡蛋应先进行挑选,倒箱,把破碎的鸡蛋挑出,用前应清洗干净,食品清洗时应分类别分池清洗。为防止食品污染,个人物品不得带进工作区域,应单独存放。
特别提示:熟食品与生食品或食品原料要分开存放。用于生熟食品的工用具、容器要分开,熟食容器要专用,防止食品的交叉污染。
5、冷荤凉菜制作
严格执行冷荤五专要求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之一。1)专用房间:该房间为制作冷荤凉菜专用,应具有二次更衣室、洗手池,紫外线消毒灯与台面距离1.2—1.5米的高度。每天应工作前和工作后消毒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并做好消毒时间记录。紫外线消毒灯的强度不得低于70微瓦每平方厘米,及灯管使用1000小时要及时更换。2)专人操作:从事冷荤凉菜的厨师应为专门负责冷荤间,专人操作,其余人员不得进入冷荤间 帮助加工操作等。3)专用工具容器:冷荤间的刀、菜墩、容器、抹布等必须专用,要有明显“熟”字标识,严禁与其他部门混用。4)专用冷藏设备。5)专用消毒设备:冷荤间要配备脚踏式洗手设备,备有肥皂消毒液等,制作冷荤凉菜的人员不得佩戴首饰,不留长发、长指甲,不得
在冷荤间抽烟。进入冷荤间要更换专用的衣帽,带口罩,进行手消毒,口罩每天更换或者清洗1次。配置好的冷菜存放不得超过2小时,冷荤间的室内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以下。
特别提示:制作冷荤、凉菜必须要达到“五专”要求,即“专室、专人、专工具、专冷藏、专消毒”。
6、食品工用具 餐具消毒
清洗消毒餐饮具和食品工具容器可有效防止食品污染和传染病的传播。清除残渣、清洗、消毒是食品工用具和餐具消毒的3个重要环节。煮沸消毒,应将洗涤洁净的餐具浸入沸水中2—5分钟。化学消毒,首先使用的消毒剂要符合要求,不能使用非餐具消毒剂进行消毒,使用浓度在3‰—5‰。洗碗机消毒,洗碗机温度不能低于85摄氏度,加热应在45秒以上,消毒后的餐具与未消毒的餐具分开存放。
特别提示: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用具、容器和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按要求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
7、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
为保障餐饮食品安全,从业人员必须体检合格上岗。从事餐饮服务的人员必须经过卫生部门的培训、体检,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如没有健康证,从事餐饮服务的人员将受到处罚,餐饮服务从业人员 出现腹泻、发热、皮肤伤口感染、咳嗽等症状应立即离开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痊愈后方可上岗。厨师必须每年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渗出性皮肤病不得从事直接入口食品工作。从事餐饮服务的人员要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和手的清洁卫生,工作时不得带手镯、戒指、耳环、项链,不能留长指甲,要勤洗手并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双手弄湿肥皂认真搓洗20秒,洗净手指尖,大拇指,手腕和手指之间部位,用活动水冲洗擦干。
特别提示:厨师必须每年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持健康合格证明上岗,同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当厨师出现腹泻等症状时,要主动报告,离开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岗位,待痊愈后再上岗。
8、餐厅内外环境卫生
保持环境卫生整洁,餐厨垃圾及时清理可有效避免有害昆虫和生物对食品的污染。厨房应每日进行清除废弃物,加工间垃圾桶应加盖,餐厨垃圾每日清理,厨房加工间要安装灭蝇灯及防蝇设备。特别提示:保持餐厅内外环境的整洁卫生,可有效避免苍蝇、老鼠、蟑螂等污染食品。
第三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度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度
一、制定本单位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卫生责任制管理措施。
二、制定本单位食品经营场所卫生设施改善的规划。
三、按有关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办理领取或换发食品流通许可证,无食品流通许可证不得从事食品经营。做到亮证、亮照经营。
四、组织本单位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有关法规和知识的培训,培训合格者才允许从事食品流通经营。
五、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六、对本单位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总结、推广经验,批评和奖励,制止违法行为。
七、执行食品安全标准。
八、协助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监测。
进货索证索票制度
(一)严格审验供货商(包括销售商或者直接供货的生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
(二)对购入的食品,索取并仔细查验供货商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或者流通许可证、标注通过有关质量认证食品的相关质量认证证书、进口食品的有效商检证明、国家规定应当经过检验检疫食品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上述相关证明文件应当在有效期内首次购入该种食品时索验。
(三)购入食品时,索取供货商出具的正式销售发票;或者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索取有供货商盖章或者签名的销售凭证,并留具真实地址和联系方式;销售凭证应当记明食品名称、规格、数量、单价、金额、销货日期等内容。
(四)索取和查验的营业执照(身份证明)、生产许可证、流通许可证、质量认证证书、商检证明、检验检疫合格证明、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和销售发票(凭证)应当按供货商名称或者食品种类整理建档备查,相关档案应当妥善保管,保管期限自该种食品购入之日起不少于2年。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一)每次购入食品,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二)采取账簿登记、单据粘贴建档等多种方式建立进货台账。食品进货台账应当妥善保存,保存期限自该种食品购入之日起不少于2年。
(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定期查阅进货台账和检查食品的保存与质量状况,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应当在进货台账中作出醒目标注,并将食品集中陈列或者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对超过保质期或者腐败、变质、质量不合格等食品,应当立即停止销售,撤下柜台销毁或者报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理,食品的处理情况应当在进货台账中如实记录。
库房管理制度
(一)食品与非食品应分库存放,不得与洗化用品、日杂用品等混放。
(二)食品仓库实行专用并设有防鼠、防蝇、防潮、防霉、通风的设施及措施,并运转正常。
(三)食品应分类,分架,隔墙隔地存放。各类食品有明显标志,有异味或易吸潮的食品应密封保存或分库存放,易腐食品要及时冷藏、冷冻保存。
(四)贮存散装食品的,应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五)建立仓库进出库专人验收登记制度,做到勤进勤出,先进先出,定期清仓检查,防止食品过期、变质、霉变、生虫,及时清理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
(六)食品仓库应经常开窗通风,定期清扫,保持干燥和整洁。
(七)工作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保持个人卫生。
食品销售卫生制度
(一)食品销售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洗手消毒后上岗,销售过程中禁止挠头、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捂口。
(二)销售直接入口的食品必须有完整的包装或防尘容器盛放,使用无毒、清洁的售货工具。
(三)食品销售应有专柜,要有防尘、防蝇、防污染设施。
(四)销售的预包装及散装食品应标明厂名、厂址、品名、生产日期和保存期限(或保质期)等。
食品展示卫生制度
(一)展示食品的货架必须在展示食品前进行清洁消毒。
(二)展示食品必须生、熟分离,避免食品交叉感染。
(三)展示直接入口食品必须使用无毒、清洁的容器,保持食品新鲜卫生,不得超出保质期。
(四)展示柜的玻璃、销售用具、架子、灯罩、价格牌不得直接接触食品,展示的食品不得直接散放在货架上。
(五)展示食品的销售人员必须持有有效健康证明上岗,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一)食品经营人员必须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
(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卫生档案。
(三)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食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一)食品用具、容器、包装材料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
(二)食品用具要定期清洗、消毒。
(三)食品用具要有专人保管、不混用不乱用。
(四)食品冷藏、冷冻工具应定期保洁、洗刷、消毒,专人负责、专人管理。
(五)食品用具清洗、消毒应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用具及时更换。
卫生检查制度
(一)制定定期或不定期卫生检查计划,将全面检查与抽查、问查相结合,主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二)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每天在营业后检查一次卫生,检查各岗是否有违反制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改进,并做好卫生检查记录备查。每周1-2次全面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限期改进意见,做好检查记录。
第四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食品经营者管理制度
一、认真履行食品经营者必须承担的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本单位经营的食品安全负责。
二、依法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认真查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产品合格证明、产品标识和商品质量是否符合法定要求,严把商品进货关。
三、建立健全商品进货记录制度,如实记录、保存进货商品的各种信息和数据,保证进货商品的可追溯性和销售商品流向信息的真实性,以防范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四、建立健全并落实食品安全的日常管理措施,及时发现食品质量安全隐患,不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的食品、过期食品、变质食品和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发现问题食品立即停止销售并及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报告。
五、积极配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规范经营行为,完善售后服务,妥善解决消费投诉和纠纷,共同营造食品安全消费环境。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一、制定本单位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卫生责任制管理措施。
二、制定本单位食品经营场所卫生设施改善的规划。
三、按有关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办理领取或换发食品流通许可证,无食品流通许可证不得从事食品经营。做到亮证、亮照经营。
四、组织本单位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有关法规和知识的培训,培训合格者才允许从事食品流通经营。
五、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六、对本单位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总结、推广经验,批评和奖励,制止违法行为。
七、执行食品安全标准。
八、协助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监测。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一、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二、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
后方可参加工作。
三、凡从事食品经营工作的人员必须经岗前卫生知识、业务技
能培训,合格者并持有效健康证明方可上岗,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的培训。
四、新上岗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上岗前进行相关的食品知识、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的培训。
五、上岗时必须穿戴统一整洁的工作服,不能佩带首饰、假发、假睫毛、假指甲、戒指、喷洒香水、化妆、涂抹指甲油;离开工作岗位时,更换下工作服,不得将工作服穿离工作岗位;工作服及工作帽应经常换洗,保持清洁、干净无污垢。
六、上班时不能在工作岗位上嚼口香糖、进食、及烟,私人物
品、食品必须存放在指定的区域或更衣室内;不可放置在工作区内。
七、必须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常洗澡、换衣、修剪指甲、洗发,做到个人仪表整洁。
八、符合国家、省级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要求。
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
一、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
二、食品经营者发现其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经营,下架单独存放,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将有关情况报告辖区工商行政定理机关。食中经营者接到有关监管部门关于不合格食品退市通知后,应按上述规定立即处理。
三、食中经营者应当协助食品生产者执行食品召回制度。食品生产者对召回的食品采取补救措施,能够保证食品安全的,食品经营者在履行查验和记录制度后,可以继续销售。
四、食品经营者对贮存、销售的食品应当定期进行检查,查验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及时清理变质、超过保质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主动将其退出市场,并做好相关记录。
食品采购管理制度
一、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食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
二、采购各类食品应注意生产日期或保存期等食品标识,不应采购快到期或超期食品。
三、采购时应向销售方索取该批产品有效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
四、禁止采购腐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
五、禁止采购病死、毒死、死因不明或有明显致病寄生虫的禽、畜、水产品及其制品、酸败油脂、变质乳及乳制品、包装严重污秽不洁、严重破损或者运输工具不洁而造成污染的食品。
六、禁止采购掺假、掺杂、伪造、冒牌、超期或用非食原料加工的食品。
七、采购人员应记录采购食品的来源及保管好相关的资料,注意个人卫生并随时接受管理人员检查。
第五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庄磨中心幼儿园食堂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1、配合开展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法律和知识培训;
2、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3、检查厨房食品安全状况并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
4、对食品安全检验工作进行管理;
5、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督促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和病症的人员调离相关岗位,对患有传染病疾病的坚决予以杜绝上岗;
6、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档案;
7、接受和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本单位的食品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8、与保证食品安全有关的其他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