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代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创新
新时代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的创新
建平县人民检察院阎志国
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进行的犯罪,它的本质特征是权力商品化,犯罪人利用社会公共权力进行“权钱交易”,以满足个人、家庭或小集体利益,其犯罪造成的危害较之其他刑事犯罪相比更甚,是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党中央关于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发生的一项新的工作举措。要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与时俱进,就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思想观念、工作方式等方面,引进机制,创新发展,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延着健康的道路不断向前发展。
首先,创新预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创新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方式方法首先要不断解放思想,冲破自我,善于吸收各方面的文化、精神和技术成果,在载体、手段、途径和方法等方面努力实现创新。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不断拓宽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的领域,努力探索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新路子。要着力研讨和解决预防工作面临的打击与预防的结合点问题。有的院领导认为职务犯罪预防是一种表面文章,实际效果不大,不像查办贪污贿赂案件,立竿见影。同时,目前衡量检察机关工作业绩,主要还是看办案这个“硬指标”,预防工作仅仅是一种“软任务”,没有被摆上重要-1-
位置。这种片面思想,直接影响到对预防工作的整体部署。把重点骨干力量布置到办案上面,而临时找几个人来搞预防,使预防工作应付差事,流于口头,流于形式。随着预防部门的单设,个别地方出现了打防脱节,打击不管预防,甚至认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专职预防部门的事,与其他业务部门无关的倾向。我认为,打击职务犯罪工作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检察工作对职务行为执法的两个互相依存、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惩处是遏制腐败现象的有效手段,但打击本身不是目的。打击的目的在于发挥法律的警戒、威慑作用,惩一警百,预防贪污贿赂的发生,防止腐败现象的蔓延。从这个意义上讲,打击是手段,预防才是目的。没有打击的预防,是软弱无力的预防;没有预防的打击是漫无目的的打击。只打不防,就会出现打不胜打的情况;只防不打,则会出现防不胜防的情况。要做到打击的同时抓预防,预防的同时抓打击。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中,正确处理好打击和预防的关系,摸索打防结合、打防一体化,办案预防一岗双责的做法和体验,使检察机关的专门预防工作紧跟时代步伐,始终保持充沛的活力。
其次,领导高度重视,预防措施到位。预防职务犯罪作为对职务犯罪的事先防备,是一项广泛性的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教
育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要终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作为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层层负责制。将预防职务犯罪任务目标量化分解到每一个干警。对预防工作开展情况与个人的总评动态检查考评机制联系起来。及时解决预防工作中的问题,适时总结推广职务犯罪预防的好经验,新方法。预防工作由案件联络和预防调查、预防宣传和预防咨询、检察建议四部分组成,对检察院的反贪、渎职、监所、控申、批捕、起诉、民行等相关科室承担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具体分工,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融入到具体检察业务工作各个环节,形成了以预防科为主,结合自己的检察业务职能搞预防的整体预防工作体系。另外还要建立机构形成社会化大预防网络,坚持“依靠党委,结合职能,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服务大局”的预防工作原则,加大预防网络建设,启动各系统的预防机构,全方位开展预防工作。通过具体的预防措施,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工作,以行业预防为支干,以检察机关为纽带,形成纵横交织的预防网络,使点的力量和线上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变零打碎敲式的预防为整体推进式的预防。
再次,充分运用检察工作建议。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的检察建议,是指检察机关结合法律监督职能向发案单位,或者有关主管部门,以及党政机关提出的完善体制、改进机制、健全制度、加强管理,以预防职务犯罪的建设性意见。检察
建议是检察机关结合办案开展预防工作的基础手段,是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方式之一,属于非诉讼形式的检察活动。检察建议效力和权威性决定着检察建议的作用和效果,关系并影响建议单位与受建议单位之间的协作关系和因此而产生的法律关系。一些单位、部门,如监察机关、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律师事务所、有关单位甚至个人,都可以提出关于预防职务犯罪的建议,内容、形式不同,效力和效果也就不同。比较而言,检察建议具有最大的优势和权威性。笔者认为,检察建议的权威性不是靠行政命令,也不是靠口头争取,而是源于法律监督职能,源于检察机关长期的预防工作实践积淀下来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从而为检察建议的优越地位、价值和权威性提供了保障,这是其他任何机关和部门所无法或者说很难达到的。
第四,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作风。预防工作是检察机关对外的一个窗口,对预防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综合业务知识有较高的要求,在某种意义上说预防工作代表着检察机关和检察队伍的形象。随着预防工作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各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建立一支高标准的队伍势在必行。设置专门预防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开展预防工作,但必须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在人员配备上,墓前存在人员少、专业单
一、法律专门人才少等现状,懂的有关部门和领域专业知识方面的人才更是微平其微,造成开展预防工作浮于表
面,缺乏针对性,从而严重制约了预防工作向专业化、规范化和社会化方向纵深发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要与时俱进,就必须下大力气提高预防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全面提升预防工作的层次和水平。预防机构中除了有法律方面的人才以外,还应配备金融证券、工商、建筑、会计等方面的专家,来共同参与预防工作。当然,限于编制,专家也可以采用临时聘请的方式,类似于检察机关的“专家咨询委员会”,机动灵活地开展预防工作。此外,预防部门本身也应该挖掘潜力,加强教育培训,积极投身“争创学习型检察院、争当学习型检察官”活动中去,采取各种形势提高预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最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发展者的理论和发展者的事物,自觉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中解放出来,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思想方法、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预防职务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做为检察机关一个新的工作亮点,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纪检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优势的预防职务犯罪网络格局,不断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法治意识,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第二篇:创新机制推进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创新机制推进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蓝山县人民检察院紧扣预防职务犯罪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文化教育监督活动,推进全县预防职务犯罪,摸索出了方位全范围广效果好的新工作机制。
一是以法治宣传为载体。蓝山县检察院积极拓宽工作思路,加大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法治宣传,先后开展社区宣传周活动、反腐倡廉图片展、预防职务犯罪法律知识宣讲、送法下乡等一系列活动,发放预防职务犯罪宣传资料5000多份,接受法律咨询200余次,宣传对象达数千人。
二是以警示教育为依托。在各工作区制作图文并茂的警示教育展板,开展多媒体警示教育辅导,与县委党校共建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在县城广场区建立主题为“发展县域经济,预防职务犯罪”的公益广告宣传牌。
三是以预防联络处为基础。与各单位和系统建立联络机构,积累预防文化底蕴;与工商、税务、国土等系统联合进行法制宣传一条街活动;召开有关个案预防联络员联席研究会议;参与监督税务系统向税务人述职述廉活动
第三篇:职务犯罪预防
职务犯罪预防,是我国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实施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已经成为各级党政领导部门重要工作,它也是我国司法制度从单纯打击走向打防并举、标本兼治、司法逐步成熟的表现。各地根据实际开展各种形式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积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为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作出了很大的成绩。
然而,职务犯罪的预防方法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它既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加以指导,又有很强的实用意义,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政策性,与传统犯罪学研究在方法论方面相对照,亦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犯罪学研究在方法上以理性分析和逻辑推理方法为主要手段,而职务犯罪预防研究在此基础上以实际操作的可行性、结果的实效性为主要手段,其方法都是实证性的,体现出了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本质特点。它从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不断提出切合实际并充分有效的预防策略和措施。从方法论的理论角度讲,包容了唯物主义方法论、思维方法论、社会学方法论、经济学方法论等等。正确地把上述各种方法论有机结合,形成职务犯罪预防自己的预防理论和方法,达到减少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是从事职务犯罪预防理论研究和从事职务犯罪预防实践的有识之士的心愿。
一、职务犯罪预防方法的变化发展过程分析
二、哲学方法上的职务犯罪预防
如前文所述,职务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犯罪原因是一个多质多层次的、综合的、变化的,彼此互为作用的相关系统,它包含社会因素、心理因素、自然环境以及文化等多种因素,所以职务犯罪预防可以说是一门综合性工作,其方法是理论学科方法论的有机结合。它采取适当的形式从社会结构系统和人的行为系统及其各种关系中寻找出犯罪的种种因素和动力组合,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措施。而哲学知识对职务犯罪预防具有方法论意义,它所具有的理论化、体系化、系统化等特点,对创造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有现实指导意义。因而笔者认为,注意用哲学观点和原理指导职务犯罪预防的方法,对预防效果的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识发展总是从感性到理性。而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的感官接触外界事物而得到的对表面现象的认识。感性认识是上升到的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占有十分丰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遵循正确的途径和运用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职务犯罪预防的目的是根据已经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找出发生案件的主客观原因,分析在体制、机制、制度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堵塞漏洞。寻找原因、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即预防方法的研究与适用,实际上就是认识论的具体体现。
当前全国检察机关普遍运用的从个案预防到专项预防,进而发展到行业(系统)预防,应该说是比较符合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示的规律。职务犯罪预防不论运用哪一种方法,要有职务犯罪案件,这是开展职务犯罪预防的基础,没有现成的职务犯罪案件的事例,去搞预防就成了无末之弓、无源之水,好比造空中楼阁。要对犯罪人犯罪的心理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案发单位的状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尽可能去寻找犯罪人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的心理发展轨迹。要了解案发单位各种状况,例如案发前状况,案发后状况变化等。只有这样,在大量占有案件事例的基础上,再选择正确的方法去加以分析、归纳,探究了案发原因,分析出在体制、机制制度上存在的问题,从中得出规律、提出预防对策。使它以自身认识的整体性反过来引导人们对职务犯罪预防这个具体领域进行再认识,提供一种思维的出发点和原则。在大量占有第一手材料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后,相类似的职务犯罪案件一个个加以分析、研究,才能对某一环节提出如何防范的对策,分析某一个案,提出相应对策,即个案预防。从认识论角度讲是职务犯罪预防的最初级方法。而从个案预防发展到专项预防,进而到行业(系统)预防,是人的认识的进一步发展,也是职务犯罪预防的高级阶段。从事职务犯罪预防实践的同志都知道,专项预防和系统预防是在个案预防的基础上发展而成,也就是说,专项预防和系统预防的效果比之个案预防来讲,其预防的适用范围更大,层次更高,效果更好。原因就是个案预防仅仅是从一个案件的发生进行分析,它可能只对案发单位起到防范作用,而专项预防则是在个案基础上对一类案件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它适用的范围扩大到不同领域相同环节,很显然,专项预防的作用大于个案预防;而系统(行业)预防则是在个案预防基础上对同一系统提出防范对策,其效果更具社会性和影响力。上海市检察机关根据前一阶段查办的大量职务犯罪案件中反映出财务管理制度的混乱现象,提出并实施了“会计委派制”和“村级财务代理记帐”;根据国有大型企业、基建领域案件多发的情况,提出并实施了“一级审计制”和“建筑市场准入制”等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党政组织的肯定,就是明显的例证。而这种预防方法的由低级到高级发展,无不反映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从方法论角度讲,预防效果的取得无疑是另外一个角度表现了积累材料和方法恰当的必然结果而已。
在强调哲学方法对职务犯罪预防产生作用的同时,不能把哲学方法笼统化。不同哲学学派形成不同的哲学理论,因而也有不同的哲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具体科学之上,它的有效运用,必须建立在唯物论基础上,要从实际出发。哲学方法的基本精神内涵于具体科学方法论中。分析、观察、归纳、判断在预防中的运用,实际上就是唯物论的一种体现。同时,在开展职务犯罪预防中,既要注意犯罪人身上反映的个性,又要注意反映的共性,在研究预防对策时,注意从个案中归纳出共性的东西,这也是唯物辩证法中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在职务犯罪预防中的具体贯彻。个案分析发展到专项预防,既是认识论的反映,又是辩证法的联系观点的体现。运用联系之观点使我们意识到,当前腐败现象不是个别现象,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社会走向,腐败的泛滥,将会影响到社会主义的根基是否牢靠问题,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对策,对预防和遏制腐败具有全局意义。
三、科学方法上的职务犯罪预防
职务犯罪预防理论的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全国尚处在建言献策探索阶段。很多时候采用的方法基本上套用刑事犯罪预防的一些方法。这些方法在共性上讲大部分适合职务犯罪预防,但由于职务犯罪主体的特殊使得在研究和适用预防方法方面也有其特殊性。笔者认为,鉴于职务犯罪主体的特殊性,注意吸取和借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法中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十分重要。特别是当代新型科学理论和方法,例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经济学业、心理学、伦理学、预测技术、调查研究学等,这些理论与技术,并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些传统科学之间交叉融合中产生的新型边缘科学,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具有一般方法论意义。笔者试从业已形成的检察机关预防方式方法,举例分析科学方法在职务犯罪预防上适用。
1.同步预防。同步预防是指在重大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检察机关在开工之初就介入,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预防对策,直到工程结束,做到预防和建设同步进行,其目的是为
了防止工程各个环节发生职务犯罪,实现“干部优秀、工程优质”的目的。应该说,重大工程同步预防是检察机关根据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案件高发的情况采取的类似刑事检察“提前介入”的一种方法。因其实效性明显而受到广大建设单位的欢迎。自上海检察机关于1992年首创这种预防方法并取得良好效果之后,全国各地随之呼应。在重大工程建设中主动邀请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已经成为共识。这里,我们不妨冷静论证一下,同步预防为什么会产生明显的效果?受到建设方的欢迎?一方面,建设领域的职务犯罪高发态势不仅影响到建设单位的声誉,更使得建设单位在经济上蒙受了不必要的巨大损失。从经济学角度看,这种损失完全是应该可以避免。于是运用经济学方法来尽量减少损失就成为必然,遏制减少职务犯罪,也降低了经济损失的风险,符合效益经济学的观点;另一方面,从新兴的控制技术看,同步预防采用提前介入的方法,随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设置防止犯罪的障碍,即加强了每个环节的管理,势必造成准犯罪人“不能为”的局面,因而有效地防止了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因为职务犯罪的发生,大都始于缺少控制,无控制或控制失效的情况后果。而同步预防恰恰利用控制技术,对整个工程的运作设置了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既有预防控制(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监督机制、施工单位的廉政承诺等)有预防实地控制(预防干部参加工程例会、深入工地开展宣传教育等),还有预防信息的反馈控制(工地树立创“双优”活动示意牌,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向社会公开承诺廉政告示牌以及设置举报联系箱等),三个步骤有机结合,使同步预防既有声势又有实效。
2.预防宣传。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惩治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教育是基础”的论断,深刻地揭示职务犯罪预防,最根本的是首先要解决好国家公职人员教育问题的道理。我们知道,人的思想指导人的行动,在我国,有许多职务犯罪都是由于犯罪人受到封建特权思想和资本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而为之。所以,大力开展预防宣传提高国家公职人员抵御职务犯罪的能力。
预防宣传,实际上在职务犯罪预防的方法中,主要解决犯罪人的头脑中“不想为”的问题。实践已经证明,宣传工作历来是我党在关键历史阶段和历史时期解决重大问题,统一干部思想的有力武器。在大力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今天,开展预防宣传显得尤为重要。但预防宣传与一般宣传有所区别,在宣传方法上,与心理学、经济学、伦理学、语言学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用心理学方法,可以通过对职务犯罪的心理成因、过程、发展、变化、心理变态等问题,开展有层次、有效性研究,从而得出具体的心理预防方法和对策。在宣传教育中,可以对某一案例的成因心理,进行因素分析与因素的调节与改善,使受教育者了解并掌握如何防止犯罪心理成形与发展,使他们在犯罪内心与动因之初,做好自身防范工作,用经济学方法教育国家公务人员会了解职务犯罪的“概率”是低,反过来使他们认识到职务犯罪成本很大。当前,职务犯罪成本教育受到普遍欢迎,听者感触颇深,无非是经济学方法起到了关键作用,运用得当,可以使犯罪人在犯罪之初通过对成本的计算后,头脑中产生“不想为”的思想。而伦理学的方法,主要是因为职务犯罪预防应该从伦理、道德教育抓起。虽然犯罪已经超越了伦理、道德的防线,但作为职务犯罪预防,注意这方面的教育,依然是十分重要的。江总书记提出“以德治国”的方略,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在当今干部队伍伦理道德低下、腐败严重的背景下提出的。最高人民检察院今年推出的职务犯罪预防公益广告,从其内容上分析,这种宣传方法,实际上包含了对国家公务人中进行伦理道德的教育。由此可见,虽然预防宣传的效果不能很快的体现出来,但“润物细无声”,从长远角度看,只要坚持不懈,其影响力不仅仅影响一代人,可能会影响几代人。
3.预防调研。调查研究作为我党的一项工作作风,历来受到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调
查研究在我党历史上,为新中国建立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法律领域的调查研究,往往是事后调查。因而,从司法实践角度看,未能全面发挥调查研究的作用,未能把调查研究技术,完全运用到了预防与打击犯罪工作中去。但我们面对的事实是,调查研究在职务犯罪预防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从某种意义讲,它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可以从职务犯罪预防的概念分析:职务犯罪预防,就是调动社会上一切积极因素,运用各种手段和采取社会性、专门性的防治措施,限制、消除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进行犯罪的原因与条件,以达到防止、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发生的目的。这个概念的表述告诉我们,职务犯罪预防是要对犯罪原因、条件进行调查研究,科学分析为前提,才能得出防范的措施,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由此可见,在职务犯罪预防中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全国检察机关经过将近十年的预防实践,在调查研究上形成比较有效的调研方法,例如专题调研、对策调研、立法调研、一般性调研等。这些调研方法运用不同的调查研究技术达到了最终的目的。例如,专题调研,即根据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中暴露出来的带有共性的专门问题开展调研,然后制定专门制度或对策进行防范。比较典型的事例是: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在查办了一起村干部利用村级财务混乱侵吞集体财产一百四十余万元的案件。该院根据案件暴露出来的村级财务混乱这一问题,在全区展开调查研究,在发现全区村级财务管理普遍存在类似问题的情况下,就如何改进和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了思考,在区有关职能部门和乡镇的支持下,制定了“村级财务代理记帐制”的制度,经过试点后,因该制度既达到了预防村干部犯罪的目的,又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农村,得到区府肯定,并随之在全区得以推广。这个专题调研之所以成功,在于该院在调查研究中适用了正确的调查技术,他们运用了现代调查技术的两个主要方法,一是开展社会化调查,他们调查的范围是全区性,不是仅凭一案事例,从而获取了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大量材料;二是讲究科学化调查。在获取材料,得出正确判断后,运用实验法,选择二个镇作为试点,以推断制度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从而为区府正确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运用哲学的、科学的方法指导职务犯罪预防方法,可以使职务犯罪预防的成效更明显。但职务犯罪预防的方法论研究,只有与职务犯罪预防的实践紧密结合,才能体现出其潜在的巨大价值。
第四篇:企业创新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模式汇报材料
**地区国有(专营)企业职务犯罪预防论坛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参与下,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和我市第二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会议精神,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出发,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
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抓紧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为重点,紧扣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务犯罪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努力创新预防工作模式,构建新的预防工作平台,力求推动预防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创新预防工作机制,共建预防工作平台
经过近半年的组织协调和调查研究,2005年5月31日,在**区人民检察院发起下,**省电信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省苏州市烟草专卖局、**省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分公司、苏州市盐务管理局、苏州邮政局六家国有(专营)企业在苏州冠云大酒店,隆重举行了**地区国有(专营)企业职务犯罪预防论坛成立大会。大会根据各成员单位的友好协商,讨论通过了《论坛章程》,确定论坛为平等互助、相互交流、共同促进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协调和研讨机构,下设成员大会、理事会、秘书处三大组织机构,由秘书处负责执行论坛日常工作,秘书处设在**区检察院预防科,并由专人负责日常事务。
论坛致力于建立健全各成员单位职务犯罪防范机制,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和国有(专营)企业纪检监察机构的工作职能,通过论坛相互配合、相互协助,共同做好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有效遏止和减少国有(专营)企业从业人员职务犯罪的发生,促进国有(专营)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为建设“法治苏州”,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两个率先”作贡献。
同时,预防论坛在各单位党组织的领导下,服务和服从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大局,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预防中的职能作用,加强和国有(专营)企业的合作,共同打造一个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全新工作阵地和工作平台,从而推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不断地创新发展,达到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地区国有(专营)企业职务犯罪预防论坛,为检察机关和六家国有(专营)企业之间提供了相互探讨、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六家国有(专营)企业以论坛为载体,把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贯穿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影响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部门的监督,建立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以防止国有资产有流失,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检察机关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在做好各国有(专营)企业中职务犯罪案件查办工作的同时,着重对企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如何预防职务犯罪提供帮助和指导,以推进国有(专营)企业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创新开展。
二、加强理论研究,强化制度建设,创新企业管理模式
为达到检企互动、联手预防、共谋发展的工作目标,变应付式的“被动预防”为各企业“主动预防”,充分发挥预防论坛的载体作用,成员单位之间共同交流探索,不断创新和丰富国有(专营)企业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形式。
面对当前各类职务犯罪现象对国有企业经济安全所造成的极大威胁,论坛将2005年年会的主题确定为:“职务犯罪预防与国有企业经济安全”。各成员单位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一致认为:加强国有企业员工的法制教育,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意识,防止员工渎职和失职行为的发生;加强国有企业制度建设,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从源头上堵塞腐败漏洞;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力争做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检察机关在做好预防和控制职务犯罪工作的同时,要加大对侵犯国有资产犯罪的打击力度,通过打防并举,保护国有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切实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和经营秩序,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遏制和减少国有(专营)企业中职务犯罪的发生。在论坛第一届年会上,苏州市**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戴树森作的《携手构建预防平台,合力共筑反腐防线》、**省电信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利作的《四措并举强化内部监控》、**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方剑华作的《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全力服务经济发展》、**省苏州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书记、局长、经理沈昌炘作的《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分公司副总经理、纪委书记黄丛伟作的《大力预防职务犯罪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苏州市盐务管理局副局长张天真作的《预防犯罪重在严格规章与宣传教育》、**省苏州邮政局党委书记、局长潘裕宁作的《构建惩防体系,净化企业环境》等七篇报告,2005年10月19日在**经济报《法苑专刊》上刊登后,被国内多家媒体转载,引进强烈的社会反响。该报主编夏立顺在编者按中这样表述:“**地区国有(专营)企业职务犯罪预防论坛”首开探索垄断性国有企业职务犯罪预防的先河,这种检企互动。联手共防的创新方式,无疑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启示,将推动国
有企业的预防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检企互动,相互交流,丰富预防工作形式
按照论坛年会确定的工作任务,从2005年6月下旬开始,**区检察院在论坛六个国有(专营)企业内举办大型职务犯罪预防图片巡回展览。此次展览共展出100余块宣传展板,内容包括了国内有重大影响有各种职务犯罪案例80多件,大量的领导讲话、警示名言及配图。各成员单位对展览均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不少单位主动要求延长展览时间,以便让更多的干部职工接受生动的廉政教育,至今已有一万二千多名干部职工参观了图片展览,各单位的一把手领导都亲临现场带头观看展览。2005年7月份,**区检察院组织论坛成员单位的干部职工600余人到苏州监狱接受警示,有9位正在服刑的囚犯现身说法,详细述说自己从人民的公仆演变为罪犯的转化过程,囚犯们声泪俱下的诉说,使台下的听众们无不为之动容,参加警示教育的各成员单位都表示从这些惨痛的案件中,吸取深刻的教训,从自己的思想深处筑起预防职务犯罪的堤坝。**区检察院戴树森检察长和院里其他领导也多次来到有关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并为企业干部职工宣讲有关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律知识,受到了企业的欢迎。
2005年11月1日,经过近一个月的初赛选拔,由苏州电信、供电、移动、烟草、盐业、邮政和苏州市人民检察院、**区检察院共同主办的“金秋杯”苏州**地区国有(专营)企业职务犯罪预防知识竞赛决赛顺利举行。各参赛企业对这种“以赛代训、以赛促训”的形式均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欢迎,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对职务犯罪预防知识进行了系统而又详细的学习,层层选拔,如供电公司组织200余人参加笔试,根据笔试成绩组成22支分赛队参加模拟竞赛,最终确定三人参加决赛。据统计,论坛成员单位中共有2000余人参与了此次知识竞赛,将活动的目的宗旨完全融入和落实到竞赛的准备过程中去。经过激烈的角逐,苏州供电、电信、烟草分获一、二、三名。苏州电视台详细报道了竞赛过程,使我们这次活动的影响面进一步扩大。
为使各成员单位及时掌握论坛工作进展和工作要求,了解各单位预防动态,及时学习和借鉴工作经验和方法,我们十分注重论坛秘书处的工作,强化其职能,定期召开秘书处成员会议,积极做好论坛的日常事务工作,编印了《预防论坛》期刊,《预防论坛》期刊创刊号已印发给各单位,受到大家一致欢迎和好评,今后我们将定期编印期刊,为论坛提供一个良好的书面工作平台。
四、围绕大局,因地制宜,开拓预防工作未来
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其实质是为了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确立正确的法治和道德观念,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预防职务犯罪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任务。
**地区国有(专营)企业职务犯罪预防论坛是检察机关和国有(专营)企业间系统预防和社会化大预防相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有力举措,必将进一步推动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专业化建设和各国有(专营)企业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省人民检察院将我们预防论坛的工作经验刊登在省院《指导专刊》第9期上,要求在全省检察机关推广学习。**省电信公司2005年被省电信公司授予“**电信四五普法先进集体”、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2005年被**省电力公司党委授予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省苏州市邮政局2005年被中央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苏州市盐务管理局被省盐业集团授予2005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
上述成绩和荣誉的获得,与论坛成员单位在过去一年中,相互帮助、交流,相互学习、借鉴,以及论坛秘书处卓有成效的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服从和服务于全党中心工作大局,并根据各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实际要求,及时确定和调整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思路和措施,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通过对干部职工的教育,筑起思想防线,树立“不想犯”的意识,通过加强管理健全防范制度,建立“不能犯”的机制,通过加强监督,编织监控网络,形成“不愿犯”的格局,惩治于既然,防范于未然。同时坚持全员参与,广泛发动干部职工,全面、深入地开展预防工作,让大家知道职务犯罪预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到人人参与、不留死角和盲点。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针对重点部门和岗位,针对案件易发及多发部位和环节,针对苗头性和倾向性等问题,深入研究,大胆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对策和措施。
第五篇:加强村干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加强村干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村级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最直接的桥梁和纽带,也是贯彻落实“三农”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村干部的工作直接涉及广大群众的利益,其职务犯罪直接侵犯了老百姓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农村经济发展秩序,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因此,必须引起各级组织和领导的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措施予以预防和打击,确保农村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调查发现,近年来,村级干部职务犯罪呈上升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一把手”犯罪突出。涉案犯罪主体主要是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和乡镇站所所长,在2004年以来的村级干部贪污贿赂案件中,“一把手”犯罪占70%。
二是共同作案呈上升局势。村级干部犯罪由原来的单人犯罪向多人共同犯罪发展,特别是主管财务的村支书、村主任、村级财务会计共同贪污贿赂案件数攀升。
三是作案手段多样化。主要是采取开假票、白条入账和虚列支出、少计收入等手段贪占村级项目资金;采取截留、收入不进账等手段私分、挪用公款;采取虚报冒领手段骗取粮食直补及退耕还林等惠农资金。
四是涉案金额逐年增大。2004年以前,村级干部犯罪金额均在1万元以下,但在2004年以来查办的案件中,1万元以下的只有2件。
客观分析,造成村级干部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宗旨意识和法律意识不强。村级干部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素质不高,平时不注重学习,在理解和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上一知半解,开展工作凭经验、凭蛮力、凭“热情”,缺乏为群众谋利益的思想观念,容易产生“拿点用点没啥”的法盲心理,最终导致犯罪。二是监督机制落实不到位。部分村支书、村主任搞“一言堂”,致使村民决策制度、民主议事制度流于形式;村务公开不全面、不具体,形式单一,且不能长期坚持,透明度不够,知晓率低;部分乡镇和职能部门对村级组织监督管理不力,致使一些村级干部自律意识差,顶风违纪。三是财务管理不规范。个别村级组织没有严格执行有关财务管理和审批规定,会计出纳一人兼,有白条入账、账目不全、记账不及时等现象,尤其在退耕还林、粮食直补等惠农资金上,存在冒报虚领等问题。四是打击和预防职务犯罪力度不够。近年来,对于职务犯罪的案件处罚普遍较轻,监管、教育机制不健全,打击、预防结合不到位,降低了群众举报的积极性和对执法部门的信任,助长了部分村级干部的腐败。五是村级班子不健全。由于各种原因,村级班子成员流动性较大,出现空挡,财务不能及时交接;个别村级班子搞不团结,各自为政,造成一些人有机可乘,甚至出现“你捞一把我也要捞一把”的现象。六是村级干部工资报酬及村级经费标准低。目前,村级干部工资年均4000元左右,明显低于其他行业工作人员工资水平,除去电话费、交通费等开支,所剩无几。村级经费一年只有3000—3600元,远远不能保障村级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打击和预防村级干部职务犯罪,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思想,上下协作,强化措施,严加监管,认真落实各项制度,还农村一块纯净的天地。
一、加强村组织建设,提高村级干部素质
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训。要以党校为主要阵地,组织村干部定期参加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培训,在思想上强化村干部拒腐防变能力。二是加强业务素质教育。定期对村干部进行业务培训,特别要重视对村级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三要加强法制教育。司法部门要结合“五五”普法和我市农村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法律法规“进村进社”活动,使村干部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四要开展警示教育。法、检两院要以我市已发生的村级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和身边的先进典型人物为活教材,经常性地开展“现身说法”教育活动,做到警钟长鸣。五要完善村级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大力推行大学生“进村进社”政策,公开公正推行公推直选制度,严把村干部入口关,并建立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真正把思想觉悟高、知法守法、有知识有能力的优秀人员选拔到村级组织中。六要强化村级组织建设,及时配齐村干部职数,提高相互制约力。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制度约束力
一要健全民主制度。切实落实民主议事制度、村民决策制度、村民查询制度和一事一议制度,提高群众的民主意识,鼓励群众参与民主管理。二要真正落实村务公开制度。定期与不定期公开村里的事务、财务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乡镇和职能部门要经常性地对村务公开进行检查,使村务公开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三要推行村级组织述职述廉制度。各乡镇每年内必须举行一次村干部及乡镇站所“一把手”述职述廉活动,并组织代表进行评议。
三、强化监管措施,规范财务管理
一要健全财务审批制度。全面推行“村财乡(镇)管”,加大村级财务监管力度,对不符合财务制度和审批手续的“白条”支出,坚决不准入账,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使村级财务行为有章可循。二要实行离任审计和定期对村级财务审计制度。今后市乡应把村级“一把手”离任审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好抓实,认真落实村级财务年审制度,尤其要盯紧民政救济、农业开发、资源处臵、土地征用、项目建设等领域的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筑牢村级财务防火墙。三要组织彻底清理清查村级财务。市乡职能部门要统一协调,专门组织一次清查活动,对村级组织的烂账、乱账、呆账和“小金库”进行全面清查,特别要对虚报冒领的退耕还林、粮食直补、低保、优抚等惠民资金进行彻底清查审核,严加资金管理,从源头上彻底消除腐败的“温床”。四要加强项目资金管理。要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切实做到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挤占、挪用现象。
四、加大打防力度,发挥震慑效应
要大力查处涉农腐败案件,以办案带动预防。对群众来信来访和举报,市乡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及时受理,快速查处。检察院要每年组织开展一次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案件专项活动,公开曝光违法行为;审判机关要根据实际情况,公开审理一些影响恶劣、涉案金额较大的案件。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切实起到“查办一案、教育一片,惩治一人、警示一群”的作用。
五、强化保障措施,解决村级干部后顾之忧
要根据我市当前经济发展现状,逐步提高村级办公经费,适当提高村级干部的工资标准,并与工作任务、工作实绩挂钩;积极采取一些扶持政策和措施,帮助村干部快速致富,并结合中央惠农政策,解决医疗、养老、培训等方面的问题,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为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水道口村:张瑞峰 201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