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必须持续深入地抓好专项整治工作
必须持续深入地抓好专项整治工作
2011年9月27日
问题一:请您介绍一下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4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1]20号,以下简称《通知》),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部署。4月2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回良玉、王岐山和国务委员孟建柱等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5个月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认真安排,迅速行动,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依法严惩违法犯罪分子,有效遏制了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案件多发频发势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专项整治工作扎实推进。全国农业、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352.5万余人次,检查相关生产经营单位669.3万余户次,取缔、关闭各类违规违法企业5000余家,行政处罚立案1.8万余起,移送司法机关435起,进一步规范了生产经营行为,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增强了广大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
二是破获一批非法添加案件。公安部加大案件督办力度,重点组织开展了问题乳粉、“瘦肉精”、塑化剂等破案攻坚战。截止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食品非法添加案件12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00余名,取得重大成果。其中,在“瘦肉精”破案会战中,各地共侦破案件120起,抓获涉案人员980多名,查获大批“瘦肉精”成品;广东侦办的5起塑化剂案件全部侦破,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沈阳公安机关组织打掉多处“问题豆芽”黑窝点,查获“问题豆芽”40余吨,刑事拘留非法加工人员12名。相关地方人民法院相继公开审理宣判了一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一批犯罪分子被绳之以法。
三是监测和抽检力度不断加大。农业部门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普查,实施了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瘦肉精”、水产品和生鲜乳等6项监控计划,目前已基本覆盖主要产区、销区和大宗农产品品种。卫生部充实完善了2011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加强对非法添加物和易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监测。工商部门强化抽样检验与快速检测的结合,利用现有快速检测设施设备加大对工业染色剂、“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物的检测,抽样检验食品和食品添加剂样本31711组。质检部门进一步加大食品生产风险监测,提高抽检频次,扩大抽检范围,截止目前,共对乳制品等42456个食品样品进行了风险监测;共抽检53804家食品生产企业的93993个样品,抽检2332家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8078批次样品。食品药品监管局将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和自制调味料列为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必检品种,进一步加大抽检力度。北京市完善风险监测体系,已设立3000个风险监测点,覆盖了各个环节共250余种非法添加物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
四是标准制度建设加快。卫生部公布了新修订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覆盖普通食品添加剂、食品用加工助剂和食品用香料共2314种,规定了使用限量、范围和原则;新制定公布了《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填补了复配食品添加剂标准方面的空白;公布了102
1项新的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会同食品药品监管局研究制订餐饮服务环节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进一步强化管理措施。农业部目前正就195种农药在农产品和食品中的1828个最大残留限量广泛征求意见,同时加快农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的清理进程。正在抓紧起草《生猪及生猪产品瘦肉精监督管理规定》,将进一步完善“瘦肉精”监管工作制度。
五是监管力量不断强化。农业部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专门出台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目标、任务和要求,全面提升基层监管能力。工商总局强化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基层执法水平。质检总局提出“一转变、五加强”的工作要求,着力加强基层监管能力建设,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公安机关强化专业打击力量,其中,北京、重庆、辽宁、湖南等地公安机关成立了食品安全案件侦查队伍。各地区还探索了很多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的好方法,如甘肃在全省推行“一专三员”(即乡镇食品安全监管专干和村级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联络员)制度,吉林省辽源市在乡、村、屯三级建立社会监督员队伍,进一步健全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有效强化了基层监管力量。
问题二:5个月以来,专项整治工作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深入动员,认真部署,严查严打,呈现了一些新特点。
一是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新办法。工商部门强化信息网络技术应用,运用无线网络执法平台、移动查询终端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日常巡查监管。质检部门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在生产场所的醒目位置公示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食品药品监管局推行公开承诺和备案公示制度,要求餐饮服务单位做出食品安全承诺,对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和自制调味料的餐饮服务单位实行食品添加剂备案、公示。湖南决定从今年开始要把“打击食品非法添加”专项整治行动作为食品安全重点工作每年持续开展下去,并进行督查考核。上海市质监局创新监管工作方法,组织各方代表进行开门检查,并实行了机动性强的飞行检查方式。重庆公安机关会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了集中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百日专项行动。这些新举措有力促进了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协同配合机制日趋完善。各部门间、行政和司法机关间以及各司法机关间密切配合,同步推进,紧密衔接。卫生部会同质检总局加强了食品添加剂标准管理、生产许可和监管工作的衔接;农业部牵头建立了公安部等8个部门参加的“瘦肉精”专项整治协调机制,强化了全程监管,进一步形成了监管合力。行政机关与公安机关紧密衔接,强化了非法添加案件的查办和移送工作,行政执法部门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违法线索,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提前介入,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公安部将其挂牌督办的28起重大食品非法添加案件,及时通报最高法、最高检,以加大惩处力度。
三是营造声势,加强宣传引导。专项整治一开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食品安全办)等九部门就联合印发了《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的公告》,要求张贴到生产经营单位,以及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对企业应该怎么做、部门怎么监管、公众如何参与,都“广而告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充分借助各种媒体,运用各种方式,深入开展科普宣教活动,共张贴、发放《公告》等各类宣传材料5118万余份,发送公益信息948万余条,广泛宣传了国务院关于加强专项整治工作的精
神,进一步提高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消费者辨伪识假和自我保护能力。卫生部、农业部向社会再次公布了食品中易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以及禁止在饲料、动物饮用水和畜禽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和物质清单,警示了食品生产经营者。卫生部还集中宣传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及时澄清食品添加剂与非法添加物的本质区别。6月13日至20日,在食品安全办的统一组织部署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以2011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各项宣传活动,营造人人关心参与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社会反响强烈。
四是积极稳妥处置突发事件。专项整治期间,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快速反应、及时应对突发事件,迅速处置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尤其是今年5月下旬台湾发生塑化剂事件后,卫生部、食品安全办会同相关部门迅速建立应对处置台湾食品塑化剂污染事件工作机制,建立联合工作组和集中办公制度,及时公布可能违法添加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强化口岸检测,禁止台湾问题产品输入;对相关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建立了信息公布制度,及时发布信息。
五是严厉打击惩处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司法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惩处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目前,河南“瘦肉精”案件已判决48人,其中判处死刑缓期执行1人,无期徒刑1人;山西、河北两地判处4起“问题乳粉”案件共14人,其中判处无期徒刑2人,另有4人被判处10至15年有期徒刑;昌黎假葡萄酒案件已判决9人,主犯被判处无期徒刑,涉案的3家造假企业分别被判处200万元到400万元不等的罚金;辽宁亚硝酸盐熟食中毒案件的四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或10至1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无锡假牛肉案件已判决24人,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同案犯被并处罚金5万元至180万元不等。今年上半年,全国法院系统加大案件审理和打击力度,依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及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非法经营罪等罪名严厉追究了一大批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其中,仅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就审理104起,判决81人。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涉及食品安全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37件、57人。今年以来,全国已经有48名国家工作人员因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不同程度的党纪、政纪处分,还有近百名国家工作人员(包括河南“瘦肉精”案件)的行政问责正在调查处理之中。问题三:专项整治期间查处的案件中主要有哪些严重违法行为?有什么特点?
答:通过专项整治和查处案件,发现严重违法行为主要有以下几大类:违法生产、销售非食用物质,生产、销售不符合规定的农药、兽药、饲料等农资产品,在饲料中添加禁用物质,在畜产品和水产品养殖运输过程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在食品生产、加工、经营过程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无照经营食品添加剂,销售食品添加剂超标和添加非食用物质的食品,等等。
上述案情主要反映出以下特征:一是违法犯罪行为更为隐蔽。从已查明的非食用物质和禁用物质生产源头看,其生产线、黑窝点很多是隐藏于已取得相关注册登记和生产许可的化工厂等单位,并采取点对点的销售方式,生产销售行为极为隐蔽,如湖北襄樊某精细化工公司、浙江奉化某生化科技公司等,以将车间外租或直接入股方式生产“瘦肉精”。二是违法犯罪手法花样翻新。湖南前段排查中发现的“瘦肉精”新品种线索,就是把以前不常见的苯乙
醇胺A添加到了饲料里;重庆破获的“染色花椒”案中,发现犯罪分子以罗丹明B替代苏丹红,这些以桃代李、不断翻新的手法,都是为了蒙蔽检查,逃避打击。三是利益驱动明显、诚信缺失严重。从已查处的“瘦肉精”案件看,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意识淡薄,受利益驱动形成利益链,生产源头、兽药店、贩运商、屠宰场、肉品销售商及养殖户都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相互掩饰、串通共谋,加大了案件查办的难度。四是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违法犯罪。从已抓获的犯罪分子看,非食用物质生产源头的犯罪分子基本具有医药、化工专业知识背景,甚至有科研人员作为技术支撑,如河南“瘦肉精”案件主犯刘襄就有化工制药专业背景;湖北“4.25瘦肉精”案件中,“瘦肉精”配方由安徽高校的一名教授研制;湖南“7.11瘦肉精”案件中,“瘦肉精”配方来自驻四川某科研机构。
问题四:前期出台的食品安全有奖举报指导意见,对专项整治工作乃至整个食品安全工作有什么促进作用?
答:为鼓励社会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及时发现、控制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活动,7月初,食品安全办印发了《关于建立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建立健全有奖举报工作机制,设立专项资金,明确奖励标准。目前,各地在省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对有奖举报工作的组织领导,正在陆续出台具体办法,完善工作机制。据了解,不少省市已建立了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如湖北省开通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系统,公布了全省统一的举报电话和投诉举报网络平台;陕西省财政拨出1000万元作为奖励资金,其中500万元用于奖励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线索举报人;广州市规定,对有重大贡献的举报者予以重奖,举报者可通过银行划转或委托他人代领奖金,切实保护举报者人身安全。福州市根据举报人的贡献大小实行分级奖励,最高奖励10万元。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努力下,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是强化社会监督的重大举措,虽然刚刚起步,但意义重大、促进作用明显。一是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主动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高广大群众打击食品违法行为的积极性。二是相对于职能部门的抽检等信息获取渠道而言,群众举报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信息获取渠道。通过对群众举报信息进行核实、分析,有助于监管和公安部门及时掌握违法犯罪动态,更有针对性地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提高执法效能和工作效率。三是有助于形成强大的社会压力,对违法生产经营者形成震慑作用。
问题五:在当前食品安全高压态势下,城市监管力量不断加强,但一些农村地区制售假冒伪劣食品问题仍较常见,对此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
答:由于农村地域广大、情况复杂、监管力量薄弱,一些农村地区包括城乡结合部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问题不断出现,且极易反弹,造成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此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食品安全办近日也下发了《关于严厉打击假劣食品进一步提高农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求加大农村食品市场整治力度,保护广大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下一步将采取如下措施加强监管:
——加快推动地方立法进程。针对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点多面广、生产工艺不规范、卫生条件差、质量控制水平低等情况,积极推动地方进一步加快建立健全管理法规,确保农村食品安全管理有法可依。
——强化农村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农村食品生产企业的许可工作和日常监管,督促其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村镇和城乡结合部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小卖部、食杂店的整治监管力度,切实保障农村食品流通安全。积极探索农村规模性集体家宴的监管模式,加强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
——夯实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基础。加大对基层监管的投入、扶持力度,提升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同时,针对基层监管力量薄弱的现状,进一步健全农村乡镇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队伍,完善农村食品监管网络。
——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犯罪行为。要加大案件侦办力度,坚决打击向农村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坚决依法查处假冒或仿冒他人食品商标,假冒或伪造他人厂名、厂址,仿冒知名食品特有的名称、包装,以及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规范农村食品经营行为。
——加强宣传教育。采取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识,不断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鉴伪识假能力。
问题六:您对下一步的专项整治工作有哪些主要考虑?
答:前一阶段,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还只是个开始,按照《通知》要求和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还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完成各项整治目标任务。
首先,必须坚定不移地持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对前一阶段专项整治工作成绩不能估计过高,决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和松懈,要看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在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整治力度,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不给违法犯罪分子任何可乘之机。
第二,继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强化社会监督。要广泛宣传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政策措施,以及打击惩处的典型案例,彰显政府严打的决心和信心,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要打一场食品安全的人民战争,广泛发动群众,认真落实有奖举报制度,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员队伍建设,发挥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形成“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浓厚氛围。
第三,强化应急处置,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此次专项整治说明了一个道理:主动才能化解危机,透明才能得到信任。对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或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隐患和苗头,要坚持主动应对、及早介入、及时处置。对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事件,要及时公开发布信息,组织权威专家解疑答惑,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第四,既要严打整治,又要注重长效机制建设。此次专项整治,是根据当前非法添加和滥用现象施以的重拳。但是,保证食品安全形势的根本好转,更需要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要认真总结此次专项整治乃至整个食品安全工作的经验,深入梳理问题,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监管模式,积极创新适合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的监管方式方法,积极推进监管队伍和监管能力建设。只有实事求是地探索和推进长效机制建设,才能真正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水平持续平稳和向好发展。
第二篇:关于抓好肥料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抓好肥料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淮北市农委土肥站
任笑媛
一、基本情况
土肥站在市农委党委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创建“淮北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市”活动,以加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为抓手,以市级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为主线,以强化肥料质量安全监管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要求,强化执法人员培训教育,提高了执法人员的能力、水平和服务意识,进一步规范了肥料农资市场的经营秩序,确保了淮北市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强化肥料质量安全监管为重点,以加强执法体系建设为载体,通过强化肥料执法,大大提高了我市肥料质量安全监管水平。2011年我市肥料检测合格率高达99%以上,我市肥料质量安全水平大为好转,充分体现出农业执法在肥料质量安全工作中的作用。以优化服务农业经济发展环境为目标,认真制定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方案,抓好阶段工作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肥料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虽然不断加大了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但受地域影响,农业执法的影响力还不够全面;二是各种日常事务工作比较多,受人员限制,不确定事务往往影响工作的全面计划;三是制定了行政处罚标准,1
但存在基层个别被管理对象不理解的情况;四是受检测手段和检测经费、车辆的限制,假劣农资的打击不够及时和有力。
一、创新工作思路,强化业务素质
(一)进一步加大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努力扩大农业执法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国家赋予种植业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律法规规章共35部(件),但由于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农业执法的影响面还不够广,有些经营企业还不了解农业执法的范围和职权。为此,为进一步加大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一是应多范围、多层面地向社会公开农业执法的依据,执法的程序,执法的范围,处罚的事项,执法的纪律,努力使社会各界了解农业执法、支持农业执法;二是在每年的肥料进货前期,召开座谈会,及时通报检查发现的问题,以及以后开展执法检查的重点,发放各类法律法规的新规定,让经营企业提前熟悉农业法律法规,了解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重点。同时,农业执法人员利用市场检查的时机,深入迁涉与肥料相关肥料生产、肥料经营企业及农业执法监管对象开展农业法律法规宣传,做到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监管与服务并重,努力为广大监管对象和农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三是开辟宣传专栏,利用农业信息网和《淮北农业》开展宣传,为配合农业部发布的《关于在量管理规定》等,让广大农民群众更加了解有关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自律的自觉性,确保我市的肥料使用安全和消费市场的净化;四是组织开展“放心
2肥料下乡进村”宣传活动。利用电视、广播、《淮北农业》专刊大力普及肥料识假辨假常识,印刷和制作宣传口号条幅,在全市的农资肥料集散地、肥料批发市场、农村交通要道等地方张帖和悬挂放心肥料下乡进村宣传活动条幅,对增强农民维权意识、提高肥料企业守法经营能起到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为促进农业生产和肥料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执法行为,努力实现公平公正执法利用行政执法问卷等形式反映农业行政处罚机关把握标准不统一,处罚有偏轻偏重现象,为规范农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执法行为进行专题研究,组织执法人员进行专门调研,形成《市农委行政处罚裁量标准》,该制度应规定农业行政处罚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必须遵循三个原则、实行五项会办制度和量化具体行政处罚内容。
1、行政处罚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法定原则。自由裁量权必须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权限范围内进行;二是公平、公正原则。自由裁量权应平等地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对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后果相同的行政违法行为应给予相同的行政处罚,不得偏轻偏重。三是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自由裁量权不能加大罚款额度,能通过教育解决的,原则上不予处罚;能够从轻处罚的,原则上不予重罚。
2、实行五项集体会办制度。一是实行通案制度,农业行政处罚案件除可适用简易程序现场处罚外,其他实行案件办理负责制,3在作出不同于以下规定的处罚幅度时,均需要作做出书面意见,并报请有关领导同意。一是一般案件(处罚1万元以下)由案件承办人提出初步处理意见,经农业行政执法机构和政策法规机构研究后,报委分管领导批准作出处理决定。二是较大以上的案件(处罚1万元以上),先由分管领导召集相关工作人员研究后,再由委成立(农业案件审查委员会)研究后作出处罚决定。三是跨区域的案件,报请上级业务部门决定其管辖。五是集体会办应做好记录,如实记录会办中的不同意见,并由参加会办的人员签名后归入案卷。
3、量化具体行政处罚内容。为保证案件查处的公开、公正和公平,对可能查处的案件类型进行了讨论,进行分类处理,严格标准,制定比较公正的案件处罚幅度,并形成《市农委行政处罚裁量标准》的书面材料,作为执法队案件查处的一个明细化、可操作的标准。细化为,一是标签类违法:处罚标准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倍罚款;二是无证类违法:处罚标准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倍罚款;三是劣质类违法:参照《肥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处罚标准,按照实际含量的多少分区间段执行;如果案件有符合《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从轻处罚的情节的报请为分管领导同意,可以适当从轻处罚,但必须要做出说明。实行该自由裁量阶次制度,规范行政执法机关自由裁量行为,也便于执法人员操作,处罚做到公平公正,使管理相对人心服口服。
(三)加强执法,保护农民利益,塑造农业执法形象
农资肥料产品价格波动起伏大,执法人员采取积极措施。一是加强市场监管。主要采取市场巡查的方式,加强市场的日常管理,在巡查过程中,重点查处未取得肥料登记证、标签存在容易误导农民和擅自使用商品名的肥料。并结合发现的问题,进行溯源,一经发现,立即处理,确保农民购买到安全放心的好肥料,特别是在巡查过程中为肥料质量抽检提供有力线索,保证肥料市场的净化和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加大肥料的抽检力度。抽检重点在批发企业,严查复混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有机肥料、水溶肥料、微生物肥料及各种新型肥料等产品未经登记、一证多用、假冒伪造登记证等无证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对复混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有机肥料、各种水溶肥料等产品的质量抽检活动。严厉打击各种虚假、误导宣传行为,特别是对冒充具有宣传扩大功能产品的违法宣传行为要依法从严查处。进一步加强配方肥生产企业的监管,开展配方肥料放心供应店试点,完善配方肥质量追溯制度。三是积极开展助农维权活动。广泛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积极宣传质量法律法规、产品标准等知识。四是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鉴别农资的真假,现场解决疑难问题,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打假,维护自身权益加大查处力度。五是协助经销商把好进货关,搭建平台,鼓励和引导肥料经销商经营质量过得硬的肥料,提高肥料市场竞争力。六是提高服务意识,解决迁涉肥料纠纷。不管是何种原因造成的肥料投诉案件,都不可避免地造成我们工作量加大,为解决工作量大和鉴定难的问题,应根
5据案件的大小和性质,采取分类的方式来处理,并根据市场行情进行自行协商;对于由于购买劣质或者假肥料的案件,在没有造成损失的情况下,可以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1+1赔偿,再加上检测费用和适当的误工补贴等。如果可以直接告诉投诉双方具体解决方式和补偿计算方法,不用出门,在办公室就解决的应就地解决,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也减少了人力和物力。依法保护了农民的合法利益,及时疏导化解涉农纠纷,减少矛盾激化,有效地防止群体上访事件的发生。
三、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工作目标。
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对加强以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为抓手,以优化服务农业经济发展环境为目标,认真制定肥料市场监管工作方案,抓好阶段工作落实,认真抓好查摆,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是搞好工作的关键。采取自已摆、群众提、上级点的方式,进行日常的查摆活动。从集中的意见和建议情况中查找出问题,进行查摆。为进一步营造农资打假的良好氛围,威慑坑农害农损农的不法分子,更好地维护农资市场秩序和农民群众的消费权益。
第三篇:公司持续抓好基层党建工作
公司持续抓好基层党建工作
近年来,公司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下,业务范围遍及包括新疆在内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尼日尔、土库曼斯坦等国。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永葆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公司党委坚持狠抓支部建设不放松,按照“队队有支部,班班有党员”的原则,以“创先争优”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为契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完善党建工作机制,为党支部建设提供保障。公司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及党群部门共同牵头,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党建工作网络体系。一是完善了公司的党建工作系统。公司党委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党支部建设列入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基层单位成立了党委或党总支,主要负责党支部建设;科级单位成立了党支部,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同时加强自身建设;各基层单位设置了党群工作部门,配备了专职政工干部,在科级单位配备了政工员。二是建立了党建工作责任制。公司党委牵头总抓,各基层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书记是本单位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公司各级党组织逐级签订业绩合同,明确工作目标,实行严考核、硬兑现。三是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公司党委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公司基层党支部工作条例》、《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党员学习制度》、《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党群工作精神文明建设考核标准》等,为党支部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确保了基层党支部工作不断向科学化、制度化方向推进。
围绕生产经营工作,合理设置基层党支部。随着公司的跨越式发展,经营规模越来越大,组织机构和人员不断增加,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日趋繁重,党支部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公司党委始终按照“三同时”原则,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工作,落实党建工作重心下移的思想,把党支部建在配送中心、运输车队。公司业务发展到每一个省市区、地县市,在组建行政机构的同时,就成立了党总支和党支部,配备党务政工干部,及时开展党的工作。目前,公司在全国400多个配送中心、车队均成立了党支部。在党员人数较少、工作相对固定、地理邻近的科级单位成立了联合党支部,有效发挥联合党支部的作用,共同协调开展工作,实现了各单位组织生活的有机统一。
沙运司党委在几个海外公司成立了党支部,不断探索国外党组织生活的新形式,结合当地政治、经济形势开展活动。塔运司党委曾在执行由国内到巴基斯坦井队搬迁任务中,在66辆车组成的车队中成立了一支流动的党支部,在进出境、安全运行、协调地方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公司有基层党委13个、直属党总支76个、基层党支部412个,党员4316人。基本实现了“队队有支部、班班有党员”的目标,公司的车辆行进到哪里,党支部建设就跟进到哪里,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采取有效措施,打造过硬党支部书记队伍。公司各单位按照宜专则专、宜兼则兼和交叉任职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置基层党支部书记岗位。坚持把政治素质好、责任感强、文化水平较高、有群众威信、熟悉党务工作和本单位生产经营业务,具备一定决策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在配送中心、运输车队、车间和党员、员工人数较多的单位配置了专职党支部书记,在机关党支部、联合党支部、临时党支部配备了兼职党支部书记。在把好党支部书记选配关的同时,对党支部书记提出了“四要、八抓、三有”的工作要求,建立了党支部书记日常工作业绩动态考核制度,从党建工作、群众工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党支部书记进行考核,增强了党支部书记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教育培训与实践锻炼并重的原则,通过举办多期党支部书记及党群工作人员培训班,加强对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业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了党支部书记抓班子、带队伍、做好群众工作、驾驭复杂局面的本领。
狠抓基础工作,理顺党支部工作流程。根据公司新组建的单位多、从事党务工作的新人多的实际,公司党委坚持“六化、六统一”的管理理念,不断探索加强党支部建设的新思路和新办法,在理论的东西实际化、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具体的东西数量化上下功夫,深入开展“打基础,抓规范”工作。按照党支部的性质、任务和作用,把日常性的基础资料用制度、程序、表格等形式确定下来。此外,完善了有关会议的流程、党员发展流程、记录规范、党务公开等事项,使基层党支部按照规范化的程序开展工作。为了联系指导各单位的党建工作,除召开各单位书记座谈会、基层党支部书记经验交流会之外,公司党委还利用视频会的形式举办多期基层党建工作视频培训,交流指导基层党建工作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工作任务。同时,公司党委利用公司基础管理大检查契机,对遍布全国的二级单位基层党支部工作情况进行细致检查,督促落实公司各级党组织及领导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有力地促进了党支部的自身建设。
立足企业发展,全力补充新鲜血液。公司生产点多、线长、面广,绝大多数员工分布在广大配送中心、运输车队等生产第一线,随着公司近年来迈出跨越式大发展的步伐,新近员工数量迅速增加,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公司党委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组织发展原则,将在生产一线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优良的优秀员工吸纳到党组织中,为基层党组织补充了大量的新鲜血液,也使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得到了极大体现。在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上,各基层党组织广泛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并广泛宣传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经验和事迹,营造了鼓励先进、弘扬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各支部把宣传和贯彻执行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级组织的决议作为首要任务,努力履行党支部所担负的各项职责,切实发挥好“一个支部一个堡垒”的作用,使党建工作更好地为公司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
第四篇:巩义市小关镇“六个加强”抓好专项整治工作
巩义市小关镇“六个加强”抓好专项整治工作
今年以来,巩义市小关镇完善机制,扎实工作,开拓创新,认真开展了对重点企业、交通安全、非煤矿山安全、消防安全和食品卫生安全等工作的日常监管和专项集中整治行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是加强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该镇充分发挥交警队和镇安监办、农机站的职能作用,坚持全天候对重点路段进行检查,逢重大活动、节假日期间抽调人员轮班集中开展检查整治。加大对道路交通违章车辆的查处力度,坚决取缔无证无照农用车、三轮摩托车和达到报废年限车辆从事非法营运活动。今年截止目前,共检查农用车等机动车辆68车次,整治隐患16起,纠正批评教育违章车辆司机12人次。
二是加强非煤矿山和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全镇非煤矿山采矿场点列入重点监控治理范围,对存在安全隐患的4个矿场点停产整改。由于监管力度强,整治措施硬,全镇原来5家非煤矿山经营业主减少为3家,有效地杜绝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认真落实好建筑工地的施工安全责任制,镇内各建筑施工单位均与镇安监办签订安全施工责任书,镇村联合加大薄弱环节的监察力度,建立健全建筑施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杜绝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加强消防安全检查。该镇成立巡消防队一支,配备人员10名,消防车2辆,配齐消防服、头盔、腰带、胶鞋、手套等装备。各村均成立5--20人不等的义务消防队伍一支。镇区消防安全生产平面图,消防组织网络图以及防火公约已与“网格化管理”工作一起装备到位,建立消防“三网格”并正常运行。定期烟花爆竹经营点和公共聚集场所消防的检查,落实防火巡查、防火检查、火灾隐患整改等措施,确保监管不留空白,制定消防预案,从源头上有效预防火灾隐患的发生。
四是加强重点部位安全监管。镇政府投资80万元,建成小关镇安全网格视频监控平台,配专职人员2名,室外安装探头30个,覆盖镇区310国道、政府机关、医院、银行、学校、街道、市场及繁华地段等。镇政府投资12万元,购买巡逻车2辆,加强镇村道路、学校周边治安巡逻力度,有效地提高了镇区的安全指数。
五是加强森林防火措施落实。全镇共组织有专兼职灭火人员300人,森林防火检查站14个,大型森林防火标牌5个,配备风力灭火机18台,对讲机10部,防火服36套,灭火二号工具300把,专职防护员55人。在防火重点村南岭、山怀、龙门等村修建建防火通道3条。镇村举行森林防火演练4次。举办森林防火安全知识培训班3次,有效增强了广大群众的防火意识和法制观念,强化了防范措施落实,杜绝了森林火灾发生。六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镇政府集中开展了3次全方位、拉网式食品安全大检查活动,有效整顿镇内食品市场秩序。采取普查与重点查、明查与暗查、定期查与随机查相结合的办法,每月组织对全镇超市、商场及餐饮业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市场巡查和中、小学食堂及各村的饮用水源定期进行检查,杜绝了群体性中毒事件的发生。此外,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季节的特点,努力抓好校园安全、烟花爆竹、特种行业等的安全监管工作,保障了广大群众生命安全。
(巩义市安委办 赵顺营 赵建强)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抓好广告专项整治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抓好广告专项整治的通知
各所、股、室、会: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关于“以惩治虚假违法广告为重点,严厉打击商业欺诈行为”的要求和《关于开展“打虚假树诚信”广告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精神,以及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我区广告市场秩序,打击虚假违法广告,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
开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的指导思想
这次整治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关于“以惩治虚假违法广告为重点,严厉打击商业欺诈行为”的工作部署,保持深入整顿和规范广告市场秩序的高压态势,坚持“突出重点,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重点整治严重损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虚假违法药品、医疗、保健食品广告,力争通过强有力的整治,从根本上遏制虚假违法广告,使广告发布行为明显规范。通过日常的巡查监管和开展专项整治,切实提高日常广告监控和执法办案协调配合能力,促进监管执法进一步到位,逐步建立高效统一、快速反应、全方位动态的广告监管执法体系,实现长效监管,从而营造一个健康、文明、有序、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二、进一步明确广告专项整治工作的任务和目标
(一)整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惩治虚假违法广告为重点,严厉打击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商业欺诈行为,特别是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化妆品、美容服务虚假违法广告,以及利用互联网发布的虚假违法广告。重点查处下列虚假违法广告行为:
1、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的广告。一是在广告版面不标明“广告”标记,而使用“专版”、“专题”、“企业形象”等非广告标记;二是以通讯、评论、消息、人物专访、专家访谈、纪实报道、报告文学、专家咨询、科普宣传等形式发布广告;三是在新闻报道中标明企业、事业单位的详细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等联系方式方法。
2、在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广告中使用消费者、患者、专家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尤其是社会公众人物在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广告中以消费者、患者、专家的身份,向受众推荐商品服务或者介绍商品服务的优点、特点、性能、效果等。
3、保健食品广告宣传治疗作用或者夸大功能。主要是在广告中把保健食品混同为药品,宣传治疗作用或者使用易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超出核准的保健功能范围,宣传未经核准的功能。
4、药品广告夸大功能、保证疗效。主要是未经审批擅自发布和篡改审批内容发布药品广告,在广告中对药品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治疗效果进行夸大宣传或者做出承诺;广告中含有药品说明书以外的学术理论、观点等内容。
5、医疗广告夸大功能,宣传保证治愈。主要是在广告中保证或者变相保证治愈各种疑难疾病。
6、化妆品和美容服务广告夸大功能,虚假宣传。主要是对化妆品的效用或者性能等作虚假宣传,使用他人名义保证或者以暗示方法使人误解其效用的宣传,宣传化妆品的治疗作用或者使用医疗术语,误导消费者;对美容服务的效果进行虚假夸大宣传,使用医疗术语误导消费者。
(二)整治工作的目标是坚持标本兼治、打防并重的方针,通过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综合治理机制。对当前广告经营活动中存在的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典型虚假违法广告,特别是利用新闻媒体发布的虚假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和美容服务广告,以及利用互联网发布的虚假广告,进行集中治理,严厉打击。通过专项整治,使群众反映强烈的广告虚假宣传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对经营、发布恶性虚假广告的有关责任人依法予以严厉惩治,使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商业欺诈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结合专项整治,完善广告执法监管机制,增强消费者对虚假违法广告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建设诚信广告业,探索和建立广告监管长效机制,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我区社会经济和谐健康发展。
三、整治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分局和各工商所都要成立了广告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和相应工作机构,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工作机构具体抓。按照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制。分局市场股要加强对整个广告专项整治行动的检查督促和指导落实。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为了提高广大经营对开展“打虚假,树诚信”活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把思想统一到诚信经营的要求上来。各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整治虚假违法广告的宣传。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威慑作用,震慑广告违法分子,扩大社会警示和教育面。定期向社会公布日常广告监测情况。对查处的典型违法广告,予以公开曝光。营造依法诚信经营广告的氛围。
(三)完善机制,加强管理
1、建立广告专项整治联席会议。建立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公安、监察、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