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长效监管机制保障流通环节食品市场消费安全
构建长效监管机制
保障流通环节食品市场消费安全
XX县工商局
二、xx县工商局基本概况
XX县工商局现下辖1个分局、10个工商所,在职公务
员123名、事业编制12名。目前,全县共有各类经济主体12739户,其中:全民、集体企业484户、有限公司952户、独资企业106户、合伙企业23户、个体工商户10707户、各类分支机构467户。全县食品生产经营企业2086家,个体食品经营户1917户,农村食品安全放心示范店212家。
三、我局食品安全工作的主要做法
食品安全是一项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如何立足职能加强监管,是工商部门一直努力探索的课题。近年来,XX县工商局根据国家、省、市工商局和县委、县政府关于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夯实基础,创新机制,积极探索,推行‚一票通‛溯源监管,着力构建政府领导、工商监管、经营者自律、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食品安全长效监管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抓基础重长效,探索食品安全日常监管科学方法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任务繁
重。加之XX县地处深山区,辖区面积3454平方公里,食品经营户分布呈现点多、面广、线长、结构散的特点,给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我局按照省、市局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定了‚把好一个关,强
1化两种责任,念好‘三字诀’,抓好四个结合,达到五个统一‛的工作思路,即:把好一个关,就是把好食品市场准入关;强化两种责任,就是强化执法监管责任和食品经营者的自律责任;念好‚三字诀‛,就是提高认识,克服一个‚烦‛字,强化监管,突出一个‚严‛字,工作落实,体现一个‚细‛字;抓好‚四个结合‛,就是日常巡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科学管理与严格执法相结合,整治规范与处罚教育相结合,宣传引导与亮点带动相结合;达到‚五个统一‛,就是内部档案资料统一标准,‚两图一书‛与八项制度统一规范,食品商户台账与索证索票资料统一模式,食品经营户、商场、超市、门店、小食杂店证照统一齐全,八项制度规范统一上墙。二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开办走进12315专题栏目,发放食品安全宣传资料,举办食品经营者培训班,启动食品安全知识进社区、进景区、进农村、进超市、进学校等活动,全方位、立体式宣传《食品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了广大消费者的自我防护和依法维权意识。三是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我局本着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全面推进索证索票、重要商品入市备案、进销货台账、不合格食品退市、食品市场巡查、质量抽检、食品电子备案查询系统等食品安全自律和监管制度的落实,并规范完善了各种档案,全县供货商已达174家,备案食品厂家589家,食品单品6000多个,‚一票通‛溯源监管,有效地遏制了假冒伪劣食品流入市场。
二、抓管理求规范,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水平
我局从强化管理者和经营者责任入手,通过走规范化、程序化的路子,把发挥经营者的主观能动性与工商部门的有效监管有机结合起来,有力地维护了食品市场秩序。
(一)实施属地管理负责制,规范执法行为。
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按照属地
管理负责制的要求,在局所两级建立了三级市场巡查和四级责任制度,将全县划分为35个责任区,层层签订了《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书》,落实‚五定‛、‚三包‛网格化监管,实施‚两图一书‛管理模式,坚持做到‚六查六看‛。要求各工商所做到月有计划、周有安排、日有小结。县局成立了督查组,定期不定时地进行明查暗访、随机抽检、及时通报评比,确保了食品安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实施程序化管理,规范工作流程。
食品经营者进入流通环节后,按照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流程,基层工商所监管责任人员启动指导程序,指导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各项制度,规范执行准入制度、质量承诺制度;指导经营者学习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使经营者能正确查验食品标示、正确索取食品相关凭证、正确记录购销台帐、正确建立食品档案。同时,一、二级巡查责任人员启动督查程序,查验经营资格、食品质量、标示、食品档案、食品台帐和承诺制度执行情况。指导程序重在引导食品经营户执行法律法规,严格自律;督查程序重在发挥监管手段,纠正违法行为。两个程序相互制约、有机互补,抓住了监管的重点部位,堵塞了监管的盲区和空档,使监管效能得以最大化体现,同时避免了扯皮、重复,节约了执法成本。
(三)实施质量承诺和消费提示,规范自律行为。
我们按照省、市局的要求,积极引导,在全县所有食品经营门店设置了一块公示牌和四块提示牌。公示牌上载明经营者的营业执照、食品安全八项制度,并由承诺人、监管责任人员签名。四块提示牌内容分别是:购买食品时请查验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当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当您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请拨打12315电话。对经营者,可以时时对照要求,查验食品质量,查验购销台帐,检查八项制度落实情况,提高了自律意识。同时在商场超市和食品经营店安
装了电子触摸屏和语音提示器,方便消费者查询食品信息,依法知道如何去维权,并在发现食品质量问题时及时提出并向工商部门举报,对经营者产生无形的监督。而工商部门作为监管者,既宣传了法律法规,又树立了工商形象,同时在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架起互动、沟通的桥梁,形成三者互相协作、监督,有力地推动了全县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抓源头育亮点,净化食品市场消费环境
在食品安全监管中,我们坚持‚打防并举、以点带面‛的方针,一手从进货源头堵塞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渠道,一手通过树立‚亮点‛产生示范带动效应,牢牢把住流通环节‚关口‛。
(一)强化源头管理,实施上下联动。围绕党委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食品,去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双节‛、‚五一‛、‚十一‛、‚中秋节‛、夏季食品、食用油、酒类、农村食品市场和‚五个周边‛、‚双反‛行动等20多项专项整治,检查各类食品经营户4300余户次,查处各类食品案件500余起,处理解决消费者投诉453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
(二)强化宣传引导,实施分类监管。我们按照‚一户一帐一卡‛、‚两图一书‛信息公开的要求,针对全县食品生产经营户,单独建立了纸质和电子两种专门的‚经济户口‛,以此为依托,按照‚界定距离,突出重点,分类监管,强化效能‛的原则,将市场巡查情况、经营户被表彰和受处罚情况等监管信息及时录入‚经济户口‛,建立食品经营户‚诚信档案‛,将食品经营户按照信用状况分为A、B、C、D四类,进行分类监管,推进食品监管信用建设和商品质量管理。
(三)强化亮点带动,实施以点带面。因地制宜积极培育 ‚食品安全放心示范店‛,以点带面逐步规范食品市场秩序,通过建立放心店、放心小超市、放心连锁店来带动和提升食品经营者的整体经营水平。目前,全县已建立‚农村食品安全放心示范店‛212个。
(四)强化社会监督,实施多方联动。以12315投诉举报中心为依托,构建消费维权网,聘请热心公益事业、知晓工商法规和食品安全、有一定责任心的社会人士为监督员(联络员),为监管食品市场收集信息,提供有力的帮助,切实解决农村消费者维权难和投诉难的问题。现在,全县已建立12315消费者举报站(点)225个,实现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空隙‛监管。
(五)强化食品监管,实施消费预警。为了有效杜绝不合 格食品,我们还根据不同时令的特点及时组织对食品市场特别是集贸市场食品的监测,及时将上级部门及自主监测的食品安全信息分门别类予以筛选并正反对比,准确地向社会发布消费警示、公布消费信息。引起广大消费者的普遍关注,从而形成全社会安全消费、科学消费的导向,树立了工商部门执法为民的形象。
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我们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做了一定的工作,辖区食品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商户自律意识明显增强,社会满意度明显提升,但与上级局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动态性工作,任重而道远,艰苦而复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以这次上级局领导检查指导工作为动力,以建设‚五个工商‛为抓手,依法履职尽责,维护食品市场秩序,确保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让上级领导放心、群众拥护、消费者满意,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分局10年构建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情况汇报
分局2010年构建食品安全长效监管
机制情况汇报
2009年,对于工商部门来说,食品安全又是一个沉重话题,食品安全恶性事件屡见不鲜,中国食品屡遭国际贸易壁垒,这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作为一个基层工商分局,我们认为寻找食品安全监管的治本之策,营造和谐消费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2009年以来,××*分局在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以完善监管责任体系、食品准入体系、信用监管体系、维权监督体系四大体系为着力点,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拓展监管内容,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农村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
制。
一、明确责任,加强协作,完善监管责任体系。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工商、农经、质监、卫生、经贸、食监等多个部门,国务院《特别规定》明确了各个部门在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职权和职责。2009年,××*分局通过建立三大机制,明确食品安全工作的各方责任,有效地完善了监管责任体系。
(一)建立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机制。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成立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农产品整治组、食品和有关消费品整治组、流通领域商品整治组、餐饮业食品整治组、药品整治组等,由各部门负责人任组长。同时出台《××*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目前,××*区已建立“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商家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机制。
(二)建立内部监管责任机制。工商部门作为负责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职能部门,承担着末端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我们建立了“分局—工商所—片区责任干部”三级责任制。分局成立以局长为主要负责人的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工商所成立以所长为主要负责人的相应领导机构,担当起辖区内的食品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预警和应急重任。由此,在系统内部形成层层抓落实、层层订责任,层级分明、上下联动的责任监管机制。
(三)建立互动协作机制。为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效能,××*区建立了部门协作机制,确定每季召开区食品安全委员会例会,适时开展联合执法、专项民主监督活动等,加大部门之间 的交流与协作,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为解决两条食品安全老大难道路的问
题,各部门通力协作,开展了一个多月的联合执法整治,实现了证照齐全、亮照经营、宣传到位、台帐建立、制度上墙等5个方面的全部落实,率先成为××*区食品安全样板街,抓出了食品安全“民心工程”的初步成效。
二、量质并举,统筹兼顾,完善食品准入体系。
2009年以来,我们××*分局通过实施“放心店”提档升级,同步建设校园放心店,建立“两书一台帐”制度等,严格市场准入,从源头把关,牢牢构筑起食品安全防线。
(一)实施“放心店”提档升级工程。2009年,××*分局在放心店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实施了放心店“提档升级”工作。由政府领导、相关部门、放心店业主、配送公司、电讯等共同参的工作方式,带动了“放心店”工程的全面转型。放心店“提档升级”,以量化考核的方式将现有放心店划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通过评选、定级、改造、提升
等手段对放心店实施动态监管,实现了优者胜、次者降、劣者汰。同时,依托新农村放心消费平台,把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经营模式引入农村,运用远程监管系统,提升监管层次。
(二)实现“校园放心店”全覆盖。为优化学校消费环境,维护学生消费安全,我局结合实际,着力延伸万村放心店工程,与××*区教文体局联合实施了“校园示范商店”工程建设。从7月份起,指导、帮助原有校园商店的硬、软件改造,并引导放心店加盟大型超市,进行连锁经营。目前,各乡镇中小学校园商店全部改造成放心店,并在校园内设立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及时发布消费警示等,构筑起校园食品消费监督网络。××*区率先在全市实现校园“放心店”的全覆盖。
(三)建立“两书一台帐”制度。在落实《特别规定》过程中,我局根据《嘉兴市工商局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具体要求,围
绕“三个100%”和“一个彻底解决”目标,实施“两书一台帐”制度即“食品安全承诺书”、“责任书”和进货登记备查台帐,深入落实到广大农村地区的食品经营主体,并在食品经营单位设置“消费投诉处理制度”和《流通领域食品销售者经营行为规范指引》的宣传板,公布举报电话、建立信息公示,切实提高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和群众的监督意识。目前全区镇、街道所在地的××家食杂店已全部建立了进货台账;市区内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也都12全文查看
第三篇:分局2010年构建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情况汇报
2009年,对于工商部门来说,食品安全又是一个沉重话题,食品安全恶性事件屡见不鲜,中国食品屡遭国际贸易壁垒,这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作为一个基层工商分局,我们认为寻找食品安全监管的治本之策,营造和谐消费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2009年以来,××*分局在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以完善监管责任体系、食品准入体系、信用监管体系、维权监督体系四大体系为着力点,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拓展监管内容,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农村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一、明确责任,加强协作,完善监管责任体系。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工商、农经、质监、卫生、经贸、食监等多个部门,国务院《特别规定》明确了各个部门在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职权和职责。2009年,××*分局通过建立三大机制,明确食品安全工作的各方责任,有效地完善了监管责任体系。
(一)建立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机制。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成立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农产品整治组、食品和有关消费品整治组、流通领域商品整治组、餐饮业食品整治组、药品整治组等,由各部门负责人任组长。同时出台《××*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目前,××*区已建立“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商家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机制。
(二)建立内部监管责任机制。工商部门作为负责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职能部门,承担着末端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我们建立了“分局—工商所—片区责任干部”三级责任制。分局成立以局长为主要负责人的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工商所成立以所长为主要负责人的相应领导机构,担当起辖区内的食品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预警和应急重任。由此,在系统内部形成层层抓落实、层层订责任,层级分明、上下联动的责任监管机制。
(三)建立互动协作机制。为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效能,××*区建立了部门协作机制,确定每季召开区食品安全委员会例会,适时开展联合执法、专项民主监督活动等,加大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为解决两条食品安全老大难道路的问题,各部门通力协作,开展了一个多月的联合执法整治,实现了证照齐全、亮照经营、宣传到位、台帐建立、制度上墙等5个方面的全部落实,率先成为××*区食品安全样板街,抓出了食品安全“民心工程”的初步成效。
二、量质并举,统筹兼顾,完善食品准入体系。
2009年以来,我们××*分局通过实施“放心店”提档升级,同步建设校园放心店,建立“两书一台帐”制度等,严格市场准入,从源头把关,牢牢构筑起食品安全防线。
(一)实施“放心店”提档升级工程。2009年,××*分局在放心店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实施了放心店“提档升级”工作。由政府领导、相关部门、放心店业主、配送公司、电讯等共同参的工作方式,带动了“放心店”工程的全面转型。放心店“提档升级”,以量化考核的方式将现有放心店划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通过评选、定级、改造、提升等手段对放心店实施动态监管,实现了优者胜、次者降、劣者汰。同时,依托新农村放心消费平台,把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经营模式引入农村,运用远程监管系统,提升监管层次。
(二)实现“校园放心店”全覆盖。为优化学校消费环境,维护学生消费安全,我局结合实际,着力延伸万村放心店工程,与××*区教文体局联合实施了“校园示范商店”工程建设。从7月份起,指导、帮助原有校园商店的硬、软件改造,并引导放心店加盟大型超市,进行连锁经营。目前,各乡镇中小学校园商店全部改造成放心店,并在校园内设立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及时发布消费警示等,构筑起校园食品消费监督网络。××*区率先在全市实现校园“放心店”的全覆盖。
(三)建立“两书一台帐”制度。在落实《特别规定》过程中,我局根据《嘉兴市工商局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具体要求,围绕“三个100%”和“一个彻底解决”目标,实施“两书一台帐”制度即“食品安全承诺书”、“责任书”和进货登记备查台帐,深入落实到广大农村地区的食品经营主体,并在食品经营单位设置“消费投诉处理制度”和《流通领域食品销售者经营行为规范指引》的宣传板,公布举报电话、建立信息公示,切实提高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和群众的监督意识。目前全区镇、街道所在地的××家食杂店已全部建立了进货台账;市区内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也都
建立了索证索票制度,达到食杂商店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的全覆盖,以确保食品消费“长治久安”。
三、科学建档,分类监管,完善信用监管体系。
从2009年初起,我们对涉及食品生产、销售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资格进行了全面清理,确保食品经营者的主体资格合法有效。在此基础上,依托经济户口综合监管系统,实施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
类监管,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信用档案。工商所依据日常信用采集和信用评价所反映的不同频率设置来制定不同的检查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巡查。全年共发布了12期消费警示,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安全消费;通过加大商品监测力度,督促经营者自觉履行国务院《特别规定》中相关制度;通过开展诚信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场主体的诚信经营意识。截止目前,××*区a级以上食品经营户已占食品经营户总数的××%。
为了加强农贸市场监管、提升市场品位作,我们××*分局在新塍镇率先实施了农贸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建立了《市场经营户信用监管评价指标体系》,按具体考核标准,设定---条共性与个性评价指标,综合评价市场经营户信用等级。根据市场信用评价结果,进行信用加分或扣分,获得荣誉的,给予减免摊位费等奖励;严重失信的,分别给予黄牌警告、红牌警告、停业整顿等。我局在××试点开展农贸市场行业信用分类监管,不仅加强了市场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和诚信意识,还有效遏制农贸市场占道经营、乱摆商品、违法经营等不良现象,切实改善了市场消费环境。国家总局关于在商品交易市场信用监管的新要求率先在这里得到实践。
四、拓宽渠道,重心下移,完善维权监督体系。
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着食品经营户数量多,规模小,档次低、区域杂,且外来人口多,经营者素质低、文化水平不高等特点,而国务院《特别规定》对食品经营者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下监管对象复杂而基层监管责任不明、监管力量不足的矛盾,我们率先设立食品安全监督站,与消费维权监督站试点实行“两站合一”。食品安全监督站实现了政府领导,设立机构,保障运作;工商参与,业务指导,深化落实的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管长效模式,明确了责任,充实了力量。“两站合一”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多职合一。
第四篇:多措并举 构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监管机制
多措并举 构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今年以来,针对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特点和难点,我们京山县食药监局在强化监督、提高执法效能上下功夫,采取落实监管责任、强化日常监管;推行“一票通”、规范进销货台账;创建“示范农贸市场”,引导市场提档升级等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监管的水平,着力构建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取得了较好成效。归纳起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搞好摸底调查,找准监管薄弱环节。今年8月份,我们结合体制改革后开展的首次专项整治“亮剑”行动,组织各分局(所)对全县19家农贸市场进行调查摸底,将市场开办者基本信息、市场规模、市场内518户食品经营户、675户食用农产品全部建立监管档案。同时发现了我县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市场基础设施参差不齐,普遍存在经营场所卫生差、经营自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等基本没有落实。二是市场内多数经营户索证、索票、台账制度未建立,食品安全意识淡薄。三是市场普遍没有配备相应的食品快检设备,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缺乏有效保障。
二、明确监管责任,开展专项整治。针对摸底调查发现的农贸市场监管存在的“风险点”,我们从落实监管责任入手,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推动由事后处置向预防为主转变。一是明确监管人员责任,做到监管区域“网格化”。将全县19个市场监管经营主体以基层分局(所)为主体,实现分局(所)长与市场监管人员、监管人员与市场开办者、市场内各类食品经营者层层签订《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状》,做到任务落实到人,监管责任明确到人。二是落实日常“痕迹化”监管,严格按县局《食品药品监管责任追究办法》的规定,监管人员每月对农贸市场各类监管对象至少进行一次检查,做到监督检查有记录、检查双方有签字,监督文书齐全,监督结果真实可信,确保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可防、可控。三是开展了一次《农贸市场及食用农产品专项整治》,在全县19个农贸市场张贴“严厉打击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行为的通知”500余份;张贴“十不准、八禁止”食品安全警示宣传材料100多份,利用市场内的10多个LED显示屏,播放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信息20多条。结合县局开展的“食用油”、“肉制品”等专项整治,对19个农贸市场各类经营户进行集中彻底清查。对涉及无证经营、进货台帐记录不全、未索证索票等违法行为,下发预警通知书(办证通知书)16份,排查食品安全隐患3个,及时查处了一批销售过期食品、无中文标签肉制品、无证经营食品等违法行,有效规范了农贸市场食品经营秩序。
三、找准突破口,强力推行“一票通”。针对农贸市场内大部分经营者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台账记录积极性不高,食品安全信息不准确,出现问题难于追溯的实际,我们8月初率先在全县农贸市场推行使用“一票通”购货凭证。为使食品经营户接受“一票通”,我们采取三项措施,一是与食品从业人员培训相结合,将如何正确填写、索票粘贴、保管年限等内容作为食品从业人员培训重要内容之一。共开展培训10期,培训500余人。二是召开专题会议,重点推广。8月份在县局召开的食安办成员单位食品安全监管专题会议上,县局就推行“一票通”的意义和作用做了介绍,引起城区8所学校分管食品安全的校长强烈兴趣,会后纷纷到县局索取“一票通”样本,认为“一票通”有效解决了学校食堂长期存在的食用农产品购货台账无法规范、食品质量不稳定以及来源复杂、报帐难等问题。三是实施倒逼机制,通过规范学校、机关食堂、餐饮经营户进货台账等方式,督促市场经营户使用“一票通”。通过开展专项整治、对未建立台账制度或台帐记录不全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处罚决定书等手段,督促全县1500多户餐饮单位全面使用“一票通”作为进货台账,实现了以批发源头监控为切入点,进销货台账全覆盖的记录机制,达到了全面监控食品准入的目的,有效化解了食品安全监管风险。“一票通”推进近3个月来,全县19家400余家食用农产品经营户已领取“一票通”票据3000余本,真正实现了食用农产品从市场准入到生产经营各环节来源可溯、流向可追、问题可查。
四、抓好示范创建,发挥示范作用。我们以省局开展“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创建为契机,组织各类市场开办者学习《湖北省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基本标准》,提高市场开办者、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市场开办者对照标准进行整改,进一步规范各类食品经营行为,对基本符合条件城中路农贸市场、京华农贸市场积极申报。在12月4日城中路农贸市场通过省局验收的基础上,为发挥该市场的示范效应,以点带面,全面推动我县农贸市场硬件设施、管理水平提档升级。近日我局又向县委、县政府提交了《将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纳入2015年县政府民生实事的建议》,力争通过政府主导、部门支持,政策、资金扶持,多渠道引进资金,以城中路农贸市场为“样板”,对我县其它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升级,创建更多的食品安全示范市场,为构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第五篇:关于构建监狱监管安全预警机制的探讨
关于构建监狱监管安全预警机制的探讨
监狱的监管安全稳定是监狱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实现刑罚目的的前提条件。因此,建立监管安全预警体制刻不容缓。随着监狱“三化”建设进程的稳步推进,提高对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成为监狱的“中心”工作,而这一“中心”工作的基础和依托就是安全稳定的监管改造环境。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监管场所的长治久安呢?我们认为突出监管安全防范是最为关键和有效的手段。为有效的运用这一手段实现监管安全稳定,就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完善的监管安全预警机制,以实现对各类监管安全隐患、突发性事件的提前预知、科学决策和果断处置,从而达到监管场所长治久安的目标。当然要实现监狱的长治久安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我们认为构建监狱监管安全预警机制是未雨绸缪之举,应引起高度重视。在此就这一问题与同仁共商榷。
一、构建监管安全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一)构建监狱安全预警机制,是应对当前狱内复杂形势的需要。
当前随着全国“严打”整治斗争的持续深入开展,涉黑、涉毒罪犯大量投入监狱服刑,暴力型罪犯和流窜作案的罪犯大批量的增加,犯罪手段更为凶残、伎俩更为高明、反改造经验更为丰富、对抗心理更为突出。加之当前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服刑罪犯的思想特征、心理状态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狱内精神病患者,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罪犯日益增多,狱内罪犯构成日异复杂,安全隐忧更为突出,罪犯预谋在狱内实施行凶、伤害等案件的行为呈上升趋势,监管安全形势严峻、压力很大,亟待建立监管安全预警机制。
(二)构建监管安全预警机制,是确保罪犯人身安全、保障罪犯合法权益、贯彻人道主义原则的需要。
狱内重、特大案件的发生,在监内服刑的罪犯往往成为最直接的侵害对象。如凶杀、伤害等案件直接损害了罪犯的生命安全,而一所监狱如果安全事故频发,必将造成正常的监管改造秩序遭受严重的破坏,使狱内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也就相应的使罪犯受教育权等一系列相应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同时,在当前对监狱安全的防范中,全国大多监狱实行了罪犯互监组等形式的连环包夹防控制度,其中一人重新犯罪另几人都要受到相应处罚,从公平执法角度来说,事实上也是对罪犯合法权益的侵害,造成罪犯与狱方的矛盾加深,甚至激发冲突。因此从确保罪犯人身安全、保障罪犯的合法权益的角度来看,构建监狱安全预警机制势在必行。
(三)构建监狱监管安全预警机制,是确保监狱人民警察生命安全和正常工作的需要。
监狱作为国家强力机关,依法对罪犯实施监禁,进行惩罚与改造,因而造就了监狱和监狱民警与作为行刑对象的罪犯之间的必然矛盾和对立,且这种矛盾的对立贯穿于整个改造的始终,也可以说这种矛盾和对立只有随着监狱的消亡而消亡。这些矛盾一旦激化,就会引发各类监管安全事故,而监狱的民警必然成为罪犯的首要侵害对象。多年来,有许多的监狱民警因罪犯的侵害而牺牲或致残,也有不少的民警因狱内案件的发生而遭受政治、经济的重大损失,而构建规范科学运行的监管安全预警机制,则可以更好的保护监狱民警的人身安全和工作发展与进步。
(四)构建监管安全预警机制,是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实现刑罚执行目的的需要。
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明确指出监狱行刑的目的在于改造罪犯使其成为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司法部也明确提出监狱工作的开展要以“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为中心,而改造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对罪犯的系统教育转化,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改造工作的发展变化,监狱自我封闭式的教育逐步向社会化的大教育格局转变。教育的形式、手段更为丰富充实,教育成效也日益显著。要实现教育改造的目标,其基础就是要有一个长期安全稳定的监管改造环境,因此构建监管安全预警机制,确保监管场所的长期稳定是必行之举。
(五)构建监狱监管安全预警机制,是实现监管场所长治久安的需要。
建国50多年来,我国一贯重视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建立了“内管、外警、群众联防”的三道防线,形成了预先防范、广泛教育、重点打击的安全保障体系。虽然监狱的监管设施建设整体有很大发展,但仍存在投入不足,个别监狱甚至不具备基本的警戒防范设施。但总体上较好的维护了监狱的安全稳定,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监狱“三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监狱在押犯构成日趋复杂、监管形势更为严峻的情况下,影响监管安全的主要指标逐年下降,目前以达到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但在肯定监狱安全工作的同时,必须清醒的看到,当前所呈现出的相对持续稳定的状态,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可持续的良性稳定,而建立在以短期内的“严防死守”,有的监狱甚至将监管改造罪犯的目标简化到仅仅维护时段性的监管安全稳定上,割裂了监狱的“首位”与“中心”的关系。监管安全防范工作、治标的成份重,而基础性、治本性的成份相对较少,监狱的安全稳定工作没有形成一个确保持久稳定的长效运行机制,因而监狱的安全稳定仍是当前监狱工作中最为突出的问题,重、特大案件仍时有波动和起伏。因此,要形成持久稳定的监管安全长效运行机制,就必须首先实现对狱情动态、监管信息情报、狱内发案的规律、成因等等全面撑控,提前设防、科学处置,可见要实现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构建监狱监管安全预警机制是首重之举。
二、影响构建监管安全预警机制的不利因素。
(一)是对监管安全预警机制的认识不足,对监狱的监管安全缺乏长远考虑,满足于短期内的安全。监狱的安全稳定不仅是从上级领导还是到基层民警都有充足的认识,能明确的了解到监管安全是监狱工作首位,但就目前的监管工作格局来说,大家都只看到眼前利益,在监管安全上表现为就事论事,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仅着眼于短时期内的“严防死守”,重在治标,轻怠治本,未真正地立足于标本兼治。
(二)是监狱警力紧张,编制紧缺,难以建立监管安全的专门预警组织机构,在监管安全的防范和预警工作上,监狱主要是依托狱内侦查部门来承担此项工作,即便如此很多监狱目前仍未成立专门的狱内侦查工作机构,况且狱侦部门往往只担负对狱内案件的侦破工作,并不能全面的了解、掌握和处理狱内的综合信息动态,对监管安全工作进行全面、科学、有效的预警。
(三)是监狱经费保障乏力,难以对预警工作进行资金投入。必要的物防设施、技防设施不能保障到位,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人力进行预警工作,加之警力又严重不足,靠拼警力而进行简单的、低层次的被动式防御,只能实现短期目标而不能达到和形成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
(四)是监狱的布局不合理,警戒层次划分不清,不利于预警机制的构建,我国的监狱大多处于边远偏僻地区,交通不便、通讯不畅,远未达到信息通畅,资源共享、相互联动的程度,加之各监狱除进行了简单的以犯罪类型进行分押外,没有完全按高、中、低层次划分监狱的警戒程度,从而导致了各个监狱都要面对纷乱复杂的狱情,往往造成预警工作粗糙不准确,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并不能真正实现对监管安全的全面有效预警。
(五)是专业人员匮乏,真正从事安全防范性工作的警力较少,尤其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监狱就更为突出,大多数的一线民警也就是按“紧跟死盯”的要求对罪犯进行“牧羊式”的管理,仅满足于当天带出,当天安全带回的低层防范标准,从事安全预测、狱情分析、心理咨询、危机干预、释惑排异的专业人员更是稀缺,因而难以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安全预警队伍。
三、构建监狱监管安全预警机制的设想。
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其一切活动都要围绕行刑而开展,监狱是通过对罪犯实施监禁、惩罚与教育改造来实现行刑目的。因此,罪犯自投入监狱一开始,就必然存在着与监狱依法行刑的矛盾、对抗和冲突,并且这种矛盾冲突将一直贯穿罪犯改造的全过程。这些矛盾、冲突一经激化,就会引发各类监管安全事故,影响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特别是罪犯的脱逃、强逃、凶杀、暴狱等重大恶性案件的发生,会直接影响监狱行刑工作的正常开展,导致国家刑罚执行的成效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所以,我们必须建立、健全监管安全预警机制。
(一)健全监管安全预警机构。监狱各级机关要建立健全预警组织机构,在局一级机关应当设立专门的安全预警指挥中心,负责对各监狱安全预警工作的指挥和指导,对重大性和普遍性的敌情问题的处理做出决策,发布指导性意见,并对下级工作进行检查、督导。监狱一级的机关也成立相应的专门机构,至少要有2至3名以上的专业人员,组成监狱的安全预警机构负责本监狱的安全预警工作,各监区由专业管教人员兼职组成安全预警机构,从而形成一个组织严密,指挥便利的安全预警组织体系。
(二)完善预警工作制度。不断增强安全防范力量,实现全局性的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安全防范网络化。从而以准确的情报监测和预警,帮助决策者对各种影响安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识别筛选和决断,不以一些突发性因素或现象的出现而影响到整个监狱系统的安全防范战略原则的方向。
(三)建立预警系统。在构建监管安全预警机制的过程中,应主要从建立两个子系统着手,一个是“防范”预警系统,即结合监狱监管安全的现状,通过提前通报、检查、督查、狱情动向综合分析等手段和方式,增强各个预警机构及监狱各职能部门的情报搜集监测能力,拓展信息通道,准确迅速地掌握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动向,实现各职能部门信息情报的搜集上传、综合分析提出意见、落实整改、反馈效果的系统化信息情报全面掌控和高效处理。从而确定出符合监狱监管安全总体要求的防范标准和预警等级,有效地控制住不安全的苗头和隐患。另一个是“治理”预警系统,主要是突出对狱内罪犯重点的违法违纪行为,民警中的严重违章违规行为,时段性的重点安全隐患等情况的打击处置预警能力,要结合监狱日常的狱政管理,教育改造、生产劳动,安全排查等工作开展,以突出的安全隐患,事故苗头等不安全因素,为预警、控制的重点,进而形成正常管理与预警治理,打击惩处与治理整顿双管齐下,收到打击和震慑的双重效益的良性运行机制。
(四)建立预警信息机制。重点是理顺预警情报信息的搜集、分析、传达、决策渠道,由最基层的监区级安全预警机构负责,从监管安全第一线搜集各类涉及监管安全的信息情报资料,上报到监狱级的预警机构,由监狱对情报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判断,并做出科学决策,上传至局级指挥中心,下达至监区预警处置机构,最后由局安全预警指挥中心对汇总的情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对各监狱存在普遍性问题以“警情通报”等形式向各监狱提出指导意见,对个性问题下达决策意见。
(五)划分预警防范层次。按高、中、低三级警戒程度来对监管安全设防,从而提高预警工作的针对性,明确防范重点,也有利于警力的合理布置,资源的有效使用,提高安全防范的可靠性。
(六)规范技能预警设施。虽然人是预警工作的核心,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必须实现人防、物防和技防的有机结合才能获得最佳的防范成效,尤其是预警工作做为一项预测防范性的工作更需要大量的现代技术投入,如:红外报警、计算辅助管理、情报信息网络化建设,全日制监控,安全检测设备等等,从而不断提高安全预警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七)加大预警处置力度。要建立专门的预警处置专业队伍,监狱局应当成立专门的预警处置队伍,汇集专业人材。如专业的追逃防暴人员、专业的心理矫治人员、专业侦查人员、解难处突人员,从而实现对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置,将已发事故的损害控制在最低层次。
安全预警机制是一个操作性强又十分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应注意动态平衡,关键在于预警机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的自我调整和自我修正。可以预见,监管安全预警系统的全面建立,必将有利于监狱安全防范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从而有力的推进监狱“三化”建设进程,为不断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创造一个持续安定的监管改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