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管理 - 保险公司加强风险管理以为新机遇做好准备

时间:2019-05-14 03:39: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风险管理 - 保险公司加强风险管理以为新机遇做好准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风险管理 - 保险公司加强风险管理以为新机遇做好准备》。

第一篇:企业风险管理 - 保险公司加强风险管理以为新机遇做好准备

企业风险管理-保险公司加强风险管理以为新机遇做好准备

香港,二零一零年五月二十八日

随着2009年下半年金融业出现复苏和增长的迹象,多家保险公司已重整其业务营运,以抓住未来的增长机遇。然而,保险公司的成就将取决于它们审慎的投资选择和更全面的风险管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亚太区内的保险公司现正开始密切审视其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保险业的业务正变得更加复杂,”驻香港办事处毕马威保险业咨询服务合伙人徐淑怡(Mary Trussell)说,“这不仅是由于新产品的推出,亦因为保险集团从事其他领域的金融服务、进军新市场和物色新合作伙伴和联盟以分销产品。这意味着在整个业界中,一个有效和全面的企业风险管理架构比以往变得更为重要。”

毕马威近日进行了一项调查,是有关中国内地和香港保险公司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关注度,结果发现,企业对风险管理已有更深的了解。根据该项调查,73%的受访者 声称设有企业风险管理计划,但值得关注的是,接近一半(48%)的受访者都没有一个清晰的风险偏好陈述。

毕马威企业风险管理服务亚太区负责人黎志权说﹕“透彻了解风险偏好,从而能够有效地沟通来自内部及外部的一切风险,是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一个关键因素,这包括对上升和下跌风险的管理。因此,企业应该视之为捕捉机遇、防范风险和损失的方法。”

调查发现受访者对于影响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因素的回应较为平均,有26%认为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其他监管机构的期望;26%认为是整体业务的复杂性;22%认为是股东要求;另外22%是为了提升收益和财务实力。其中几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领域包括︰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45%)、风险评估(29%)、风险管理框架(13%)以及风险监管和报告(13%),这清晰地表明了企业了解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演变的过程。

“监管机构正越发关注企业风险管理,路径是非常清楚的,”徐淑怡说,“正如银行界自从引进了《巴塞尔资本协议II》以来的这些年。那些较早引入企业风险管理的企业,不仅在监管机构、评级机构和投资者中树立了有利的公司形象,更有机会在监管方面作出影响。”

毕马威注意到国内各企业所采取的策略和方法存在明显的差异。某些负责企业风险管理职务的受访者并不直接向董事会汇报。这个情况令毕马威不禁会问:作为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因素,风险管理是否仍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些差异可能反映了一个现实,即许多企业视企业风险管理为一个演变的流程。

“在欧洲,重大监管要求(如《偿付能力监管标准II》等)的出台对公司加快进行全面的企业风险管理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用,例如采纳更完善的经济资本模型。” 徐淑怡说,“我相信在我们的地区内,日后来自监管方面的推动因素也会越来越重要。”

第二篇:企业如何做好风险管理?

企业如何做好风险管理?

前言:

通常,大型企业依赖于风险管理部门发现可能发生的业务中断、判断可能的影响、制定风险规避计划和预防措施。自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开始,在过去10年中经历了多次严重的冲击后,大多数企业的风险管理部门均已招募了非常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协助企业规避战略、运营、财务和灾害等方面的风险。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风险管理已经发展成为绝大多数大型企业全球职能部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长久以来,大多数企业风险管理团队别无选择,只能侧重于企业的合规性、财务核算的适当性、业务运营的合理合法性等企业经常遭遇到的风险,而不是“黑天鹅”事件。这一现象无可厚非。谭小芳认为,企业风险管理资源有限,必须有针对性地用作规避常发风险和应对诸如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等日益严格的金融和监管要求。其次,对企业风险管理团队而言,“黑天鹅”事件的诱发因素纷繁复杂,难以完全确定。第三,许多大型企业的内部政策和企业文化可能在无意间造成盲点,内部人员很难利用标准的企业风险管理工具加以识别。因此,大多数企业风险管理团队能够向董事会和高管团队保证,他们的工作涉及了合规、道德规范、财务、核算、安全、质量、客户体验等常见的风险领域。但企业风险管理部门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持续或定期监控那些影响大却概率低的事件。

高盛为什么被誉为最好的公司?它不是最大的,可是每一次危机来临,它都能够侥幸逃脱,为什么?因为风险管理做得好。试想一下,四大天王为什么每一家的负债比例都是20%?不是平均,而是每一家都是20%。否则成不了四大天王。我曾经问过他们其中一位的经营哲学,我想他的回答可以给我们所有企业家一个很好的借鉴,那就是保守,进的时候不忘记退。

对于老百姓而言,应该有一个认识,那就是在大衰退的时候,不要梦想能够赚钱,能够不赔钱就不错了。连李嘉诚、巴菲特、比尔•盖茨都赔钱,你赔点钱是可以理解的。对于我们普通股民、普通老百姓来说,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理财呢?我清楚地告诉你:你投什么亏什么,不要抱有幻想。

因为真正的货币定价权操控在美国政府的手中,所以你不要问我黄金会不会涨价,黄金会不会涨价要看美国政府怎么运作。你也不要问我欧元会不会涨价,那也不是欧洲经济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要看美国政府怎么做。美国政府只要来一次大动作,比如说大量发行货币,搞不好美元就会下跌。

如果来一次听证会,整治油价背后的炒作者,使油价从147美元一桶跌到60多美元一桶,美元就坚挺了,美元坚挺,全世界的其他货币都要跌。那么你可能又要问了,美元什么时候坚挺呢?让我告诉你,我的水平有限,美国政府却是人才济济,他们比我聪明得多得多,他们做完之后我看得懂,至于他们想做什么,我没有这个水平预测。在今天中国这个社会,能够认识到自己有不足的人已经很少了,我们今天什么都不多,就是牛人特别多。

企业界和金融机构最近创设了一个奇怪的职位,称做风险管理经理(riskmanager),负责监视组织不要玩俄罗斯转盘玩得太过火。这些组织显然被烧伤很多次,因此想找个人留意发生器,也就是制造盈亏的转盘。

虽然从事金融操作比较有趣,我有许多非常聪明的朋友,包括帕特里斯,却被这种职位所吸引。

重要且有趣的是,风险管理经理平均赚到的钱比交易员多,要是把被淘汰出局的交易员也算进来,他们的平均所得就更低了。不过风险管理经理的工作听起来很奇怪,我们说过,现实生活中的发生器是看不到的。风险管理经理的力量相当有限,没办法阻止赚钱的交易员不冒风险,因为事后回顾,身边总有威尔之类的人会指责他们使股东失去宝贵的赚钱机会。

另一方面,假使交易员因操作不慎而炸毁,他们又得承担责任。那么,该怎么办?

IBM在为金融机构设计风险管理方案时,会进行横向与纵向评估。横向评估是指一家银行内部要自上而下、自下到上地看待风险管理。自上而下是从管理者的角度对风险管理有一定的认识;自下而上是从基层员工的角度,把风险管理贯彻到每块业务之中。自上而下的风险管理包括如下五部分:风险管理的战略、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度和具体流程、风险管理的方法手段以及风险管理报告。这些都需要有与风险管理相关的数据和IT系统支持。

纵向评估则包括不同种类的风险管理,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也有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信用风险的管理主要是指信贷员要了解信贷风险的级别是多少、给予多少的贷款额。市场风险的管理是指交易跟谁做、做到什么程度。现在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都是彼此相关的。很多交易产品的风险因素不仅包括市场利率的变化,还包括信用评级本身的变化对它的市场风险和价值带来的影响。

举例来说,当做一个衍生品交易时,要评估这个产品做没做市场调研、风险有多大,有没有对这个产品本身估值的能力,有没有估值的模型和系统,有没有数据来源。有了这些以后,还看有没有产品限额的规定,资本的需求是多少、法律的要求是什么,不仅看产品本身的风险,还有信用审批的过程、法律部门的要求,这些都要体现在业务流程中。IT系统是风险最能够集中反映的地方,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把银行搞垮。

“一个原则就是整合风险,而且要从IT架构开始进行整合。”由这个界定可知公共关系是通过传播、沟通活动以协调组织内外关系,从而达到塑造组织形象的目的,这也正是企业突发事件管理应对的精髓所在,因此探讨企业突发事件的公关应对策略是有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从公共关系角度看,到底如何应对企业突发事件呢?

一、首先是树立突发事件的公关应对意识

做到临危不乱。以公众为中心的意识。公众是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公众对企业的认知、评价决定着企业能否获得更多更优越的资源。这就要求企业一方面要把以公众为中心的意识作为企业一切工作的逻辑起点,不断检讨、纠正企业自身行为,使之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和期望相适应,以谋求社会公众的好感、认可、支持与合作。

另一方面企业要从更为普遍、广泛、积极的意义上去确认企业的各类公众,以及企业与各类公众之间的关系,学会从各类公众利益的满足中寻找到企业发展的空间和企业形象新的生长点。树立协谓公关意识。指企业要具备调节、平衡和统一各种不同的关系、不同的利益、不同的要素的能力,即能够兼顾企业内外部的矛盾,统筹企业内外部资源为之服务,缓冲公众与企业之间的尖锐矛盾,能够在矛盾中寻求平衡、和谐。

具体表现为:

1,重视企业内部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在企业全员中树立统一于企业目标之下的共同价值观;2,注意保持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统一性,使之形成全局观念、整体观念;3,不断加强企业与公众、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合作,真诚了解公众的意见和愿望,真诚维护公众利益,竭诚为公众服务。树立全员公关意识。

塑造、维护良好企业形象,需要开展的工作纷繁复杂,涉及的部门众多,需要企业全体员工身体力行、共同努力才可能实现。树立企业信誉意识。信誉是现代企业的生命。企业信誉是社会公众在长期消费实践和与企业的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对企业的信任。企业信誉具体表现为公众对企业心理上的信赖与肯定,行为上的崇尚与追逐。它是企业的经济素质、技术素质、人员素质和总体道德意识的综合反映。

二、其次是组建突发事件公关队伍,全面应对突发事件

为了加强对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应对,在企业内部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精干高效的突发事件公关队伍是完全必要的。其成员应包括企业最高决策层、公关部门、生产部门市场销售部

门、技术研发部门、保安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相关部门的人员,以及法律顾问、公关专家等专业人士。在正常情况下,突发事件公关小组负责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在广泛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情况做出准确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突发事件防范措施:监督指导防范措施的落实,加强对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的管理;开展对公关人员和全体员工的培训,组织突发事件状况模拟演习等。谭小芳老师认为,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突发事件公关小组要起到指挥中心的作用,包括建立突发事件控制中心.制定紧急应对方案,策动方案实施,与媒体进行联系沟通,控制险情扩散、恶化,减弱突发事件的不良影响,化解公众疑虑和敌对情绪,以便尽快结束突发事件。在突发事件处理中,应当时刻谨记的是“沟通,沟通,再沟通”。这是现代企业公共关系的精髓,也是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公关运作的第一要义。

三、最后是修复和重塑企业形象

谋求新的发展契机。一方面要如实兑现突发事件中对公众的承诺,做好善后工作。另一方面要对企业形象进行重新设计,准确定位,更新企业战略。谭小芳老师建议企业要弥补突发事件造成的形象损失,重新赢得公众的信任,关键是要更新经营战略,提升管理水平,全面改善产品与服务质量,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为社会公众带来更多的利益。这样企业才可能“化危为机”,谋求新的发展契机!

总之,如何进行有效的企业突发事件是现代企业管理者越来越重视的问题。现代企业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技术手段日新月异,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竞争者无缝不入、伺机而动,消费者口味游移不定,人才持续外流内泄,危机无处不在……在这样的时代里,只有企业声誉和品牌形象才能带来持久的盈利能力,顾客忠诚,竞争力,员工的积极性和忠诚度以及抵御危机的能力。

选自:

第三篇: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指引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指引(试行)

各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各保监局:

为强化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加强保险监管,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保监会制定了《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指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公司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二○○七年四月六日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风险管理组织 第三章 风险评估 第四章 风险控制

第五章 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第六章 风险管理的监管 第七章 附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指导保险公司加强风险管理,保障保险公司稳健经营,根据《关于规范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试行)》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已经按照本指引规定建立覆盖全集团的风险管理体系的,经中国保监会批准,其保险子公司可以不适用本指引。

第三条 本指引所称风险,是指对实现保险经营目标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不确定性因素。

第四条 本指引所称风险管理,是指保险公司围绕经营目标,对保险经营中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的基本流程以及相关的组织架构、制度和措施。

第五条 保险公司应当明确风险管理目标,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规范风险管理流程,采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努力实现适当风险水平下的效益最大化。

第六条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面管理与重点监控相统一的原则。保险公司应当建立覆盖所有业务流程和操作环节,能够对风险进行持续监控、定期评估和准确预警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同时要根据公司实际有针对性地实施重点风险监控,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对公司经营有重要影响的风险。

(二)独立集中与分工协作相统一的原则。保险公司应当建立全面评估和集中管理风险的机制,保证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同时要强化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主体职责,在保证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与业务单位分工明确、密切协作的基础上,使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平行推进,实现对风险的过程控制。

(三)充分有效与成本控制相统一的原则。保险公司应当建立与自身经营目标、业务规模、资本实力、管理能力和风险状况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同时要合理权衡风险管理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合理配置风险管理资源,实现适当成本下的有效风险管理。

第七条 保险公司应当建立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控制环节的信息系统,提高风险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保险公司应当统筹规划风险管理和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使风险信息能够在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之间实现集成与共享,充分满足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和监控管理的各项要求。

第八条 保险公司应当定期对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风险管理理念、知识、流程以及控制方式等内容的培训,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同时将风险管理绩效与薪酬制度、人事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相结合,培育和塑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第二章 风险管理组织

第九条 保险公司应当建立由董事会负最终责任、管理层直接领导,以风险管理机构为依托,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覆盖所有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第十条 保险公司可以在董事会下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风险管理工作。

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应当熟悉保险公司业务和管理流程,对保险经营风险及其识别、评估和控制等具备足够的知识和经验。

没有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的,由审计委员会承担相应职责。

第十一条 保险公司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应当全面了解公司面临的各项重大风险及其管理状况,监督风险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对以下事项进行审议并向董事会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基本政策和工作制度;

(二)风险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责;

(三)重大决策的风险评估和重大风险的解决方案;

(四)风险评估报告。

第十二条 保险公司可以设立由相关高级管理人员或者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综合协调机构,由总经理或者总经理指定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负责人。风险管理协调机构主要职责如下:

(一)研究制定与保险公司发展战略、整体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

(二)研究制定重大事件、重大决策和重要业务流程的风险评估报告以及重大风险的解决方案;

(三)向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和管理层提交风险评估报告;

(四)指导、协调和监督各职能部门和各业务单位开展风险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 保险公司应当设立风险管理部门或者指定工作部门具体负责风险管理相关事务工作。该部门主要职责如下:

(一)对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改进风险管理方法、技术和模型;

(二)合理确定各类风险限额,组织协调风险管理日常工作,协助各业务部门在风险限额内开展业务,监控风险限额的遵守情况;

(三)资产负债管理;

(四)组织推动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五)组织推动风险文化建设。

设有本指引第十二条规定的风险管理协调机构的,该部门为其办事机构。

第十四条 保险公司各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应当接受风险管理部门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建立健全本职能部门或者业务单位风险管理的子系统,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定期对本职能部门或者业务单位的风险进行评估,对其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负责。

第三章 风险评估

第十五条 保险公司应当识别和评估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类主要风险,包括:保险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一)保险风险指由于对死亡率、疾病率、赔付率、退保率等判断不正确导致产品定价错误或者准备金提取不足,再保险安排不当,非预期重大理赔等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二)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等市场价格的不利变动而造成损失,以及由于重大危机造成业务收入无法弥补费用的可能性。

(三)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或者交易对手不能履行合同义务,或者信用状况的不利变动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四)操作风险指由于操作流程不完善、人为过错和信息系统故障等原因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保险公司还应当对战略规划失误和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等给公司带来不利影响的其他风险予以关注。

第十六条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部门应当与各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广泛搜集、整理与风险管理相关的内外部信息,为风险评估奠定相应的信息基础。

第十七条 保险公司应当在广泛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对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三个步骤。

风险识别是指识别经营活动及业务流程中是否存在风险以及存在何种风险。

风险分析是指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析,判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风险发生的条件。

风险评价是指评估风险可能产生损失的大小及对保险公司实现经营目标的影响程度。

第十八条 风险评估应当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估应当统一制定各风险的度量单位和风险度量模型,确保评估的假设前提、参数、数据来源和评估程序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第十九条 保险公司进行风险评估时,应当对各种风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便发现各风险之间的自然对冲、风险事件发生的正负相关性等组合效应,对风险进行统一集中管理。

第二十条 风险评估由风险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必要时可以聘请中介机构协助实施。

第二十一条 保险公司应当对风险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识别新的风险,并对原有风险的变化进行重新评估。

第四章 风险控制

第二十二条 风险控制包括明确风险管理总体策略、制定风险解决方案和方案的组织实施等内容。

第二十三条 制定风险管理总体策略是指保险公司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条件,明确风险管理重点,确定风险限额,选择风险管理工具以及配置风险管理资源等的总体安排。

第二十四条 保险公司应当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经营目标的影响程度,对各项风险进行分析比较,确定风险管理的重点。

第二十五条 确定风险限额是指保险公司根据自身财务状况、经营需要和各类保险业务的特点,在平衡风险与收益的基础上,确定愿意承担哪些风险及所能承受的最高风险水平,并据此确定风险的预警线。

第二十六条 保险公司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可以选择风险规避、降低、转移或者自留等风险管理工具,确保把风险控制在风险限额以内。

第二十七条 保险公司应当根据风险管理总体策略,针对各类重大风险制定风险解决方案。风险解决方案主要包括解决该项风险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所涉及的管理及业务流程,所需的条件和资源,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及风险管理工具等内容。

第二十八条 保险公司应当根据各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职责分工,认真组织实施风险解决方案,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第五章 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第二十九条 保险公司应当对风险管理的流程及其有效性进行检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改进。

第三十条 保险公司各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应当定期对其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并将自查报告报送风险管理部门。

第三十一条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各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第三十二条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部门应当每年至少一次向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交风险评估报告。风险评估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基本流程;

(二)风险管理总体策略及其执行情况;

(三)各类风险的评估方法及结果;

(四)重大风险事件情况及未来风险状况的预测;

(五)对风险管理的改进建议。

第三十三条 董事会或者其风险管理委员会可以聘请中介机构对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并出具评估报告。

第六章 风险管理的监管

第三十四条 保险公司应当及时向中国保监会报告本公司发生的重大风险事件。

第三十五条 保险公司应当按照本指引及偿付能力编报规则的要求,在年报中提交经董事会审议的风险评估报告。

第三十六条 中国保监会定期对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

(一)风险管理组织的健全性及履职情况;

(二)风险管理流程的完备性、可操作性和实际运行情况;

(三)重大风险处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第三十七条 中国保监会可以根据检查结果,对风险管理存在严重缺陷的保险公司出具风险提示函。保险公司应当按照风险提示函的要求及时提交整改方案,采取整改措施并提交整改情况报告。

第七章 附

第三十八条 本指引由中国保监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九条 本指引自二○○七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第四篇:浅析保险公司声誉风险管理

浅析保险公司声誉风险管理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徐悦薇

保险公司声誉风险是指由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保险公司负面评价的风险。我国保险业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重,声誉风险则是保险公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因此,在保险公司经营过程中必须时刻警惕声誉风险对其自身乃至整个保险业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声誉风险。

概括来说,保险公司声誉风险可以从与其相关的义务与责任两方面来进行判断。一方面,保险公司是否履行应尽的义务是判断其声誉是否遭受负面影响的标准之一,这些义务主要包括损失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说明义务、通知义务等;另一方面,保险公司是否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也是评价其声誉的另一重要指标。作为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它的社会责任是重大的,特别是在巨灾面前保险公司更加应当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这对树立公司良好的声誉有重要意义。

如何有效地进行声誉风险管理?

首先,应当提高各保险公司对于声誉风险的认识,积极地将它纳入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去。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指引正确的行动方向,良好的声誉对于保险公司的发展是一种无形的推动力量,良好的品牌形象是企业最好的宣传。企业文化是一个公司的内在涵养,也是一个企业的外在形象,它是公司员工的行为准则,建立以声誉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使公司员工朝着建立良好公司声誉的方向而共同努力。与此同时,还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新《保险法》及相关法律的学习,使公司整体上能够严格依照法律的要求开展业务,严格履行应尽的义务。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应该涵盖声誉风险的发现、处理和补救等各个环节。第一,建立专门的督察小组,对声誉风险进行研究与检查。对公司内部引起声誉风险的苗头要严格监控管理,力求从根本上杜绝声誉风险事件的发生。第二,从保险公司的角度,应当制定严格的内部监管措施,建立系统的惩处违规违纪行为的制度体系,使得公司员工受到严格的行为约束,从而起到有效的规范作用。第三,建立声誉风险应急预案,当声誉事件不可避免地发生时应当迅速采取合理有效的补救措施,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尽可能的挽回公司的声誉。

再次,充分发挥监管部门的监督作用。虽然声誉风险产生于保险公司的不正当行为,需要从保险公司自身的角度去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但是监管者的有效监督对于声誉风险的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保险监管者应当制定完善的法规引导保险公司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同时,建立与公众沟通的信息平台及时接纳并反馈群众提出的问题,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这对于创造公开公平的发展环境、提高保险公司防范声誉风险的意识、提高整体经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充分利用媒体的影响进行形象宣传和风险控制。现如今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媒体在保险公司的声誉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保险公司应当加强与媒体的沟通,通过媒体这一有效的信息传播途径向社会公众传达信息,积极宣传树立良好的正面形象。同时,在声誉事件发生时也要通过媒体第一时间发布解决措施并向社会公众致歉及时地挽回负面影响造成的声誉损失,争取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保险公司乃至整个行业的危害。

第五篇:平安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研究

江西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平安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研究

论文作者: 准考证号: 作者单位:

指导教师:

主考学校:

完成时间:

目 录

一、风险管理概述 ······················································································· 1

(一)风险管理的定义 ················································································· 1

(二)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概述 ········································································ 1

二、平安保险风险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2

(一)平安保险风险管理的现状 ····································································· 2

(二)平安保险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3

1、保费增长过快的表外风险严重 ····························································· 3

2、资产总量高速增长但结构不合理 ·························································· 4

3、核保核赔制度不完善 ········································································· 5

4、公司部分员工的从业行为不合理 ·························································· 6

三、加强平安保险风险管理的对策 ·································································· 6

(一)强化费率管理避免定价风险 ·································································· 6

(二)加强资产风险的管理 ··········································································· 7

(三)完善核保制度控制承保风险 ·································································· 7

(四)加强道德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 8

四、总结 ·································································································· 10 参考文献 ·································································································· 1

2平安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需求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们不再担心温饱的问题,所以,保险在人们心里的地位日益提高,保险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我国很多保险公司在对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上仍然有很多问题,存在着许多重大的漏洞。如今中国的保险公司日益发展,很多国内的保险公司越做越大,但是公司越做越大,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问题,缺少自我风险管理的能力,本文在对中国保险公司的领头羊中国平安保险的风险管理概念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平安保险公司实施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针对我国平安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平安保险 风险管理 企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不断改进保险监管和实践,加强对保险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保险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据统计,我国保费收入世界排名由2010年的第6位上升至2012年的第4位。中国保险机构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唯一代表入选G-SII是我国保险业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国保险业在国际保险市场上影响和地位的认可。面对保险行业的发展日益国际化,我国保险公司只有加强风险管理才能在国际的大围环境下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风险管理概述

(一)风险管理的含义

风险管理又名危机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风险管理是社会组织或者个人用以降低风险的消极结果的决策过程,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与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收获最大的安全保障。

(二)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概述

1、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衡量

通过风险源的识别可以分析出保险公司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险,通常包括物质环境风险、社会环境风险、政治环境风险、法律环境风险、技术环境风险、经

济环境风险、金融环境风险等几个方面,它们是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来自外部,我们称之为非保险风险;通过风险标的的识别可以认识到保险公司的主要受损标的是金融资产还是人力资本;通过识别各个经营环节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可以明确保险公司的销售、承保、定价、理赔及投资风险与危害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保险公司的内部经营风险。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风险造成的最大危害就是企业破产,除此之外,风险还会使保险公司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或丧失额外收益,这种结果也是保险公司的危害。从危险因素入手,保险公司可以结合保险经营各环节进行风险分析。

通过风险衡量,计算出较为准确的损失概率,可以使保险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损失的不确定性。对损失幅度的预测,可以让保险公司了解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后果,进而集中力量处理损失后果严重的风险,对保险公司影响小的风险则不必过多投入,如可以采用自留的方法处理。

2、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方法包括损失控制和损失融资

所谓损失控制,是指企业对不愿放弃也不愿转移的风险,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概率,缩小其损失发生的程度来达到控制目的的各种控制技术或方法。损失控制的目的在于积极改善风险单位的特性,使其能为企业所接受,从而使企业不丧失获利机会。制定损失控制措施必须以定量风险评价的结果为依据,才能确保损失控制措施具有针对性,取得预期的控制效果。风险评价时特别要注意间接损失和隐蔽损失。

损失融资指在意外事件发生时通过获取资金而支付或抵偿损失。它的主要措施包括自留、保险以及以合同方式将损失转由保险公司以外的其他人承担。在大中型公司中往往都有一个正式的损失融资计划。通过购买保险合同降低风险是另一种选择。按保险合同要求公司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当有符合合同条款的损失发生时保险公司为规定的损失支付资金。保险合同降低了购买保险一方的风险, 它把损失转嫁给了保险公司, 而保险公司则是通过损失分摊的原则降低自己的风险。

二、平安保险风险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平安保险风险管理的现状

平安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监管要求,结合公司经营管理的需要,确立了以“促进公司三大支柱业务(保险、银行、资产管理)以及整个集团有效益可持续健康发展”为公司内控与风险管理的长期目标。建立了覆盖全面、运作规范、针对性强、执行到位、监督有力的合规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先进的内控管理机制为公司持续稳健发展提供了保障,为客户利益维护建立了坚实的保护屏障,为公司战略有效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平安保险公司针对自身的风险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也是做了一些相对应的改变,由公司的管理人员制定出相对应的规章制度,由员工去严格执行,不管是销售过程的规范都好,还是整个公司的核保制度的完善都好,还是说整个公司的资产结构方面都好,都是有一些“白纸黑字”的规章制度去进行一个规范和完善,使公司有一个非常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让它在未来即将面临的国际的大范围的挑战中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平安保险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保费增长过快的表外风险严重

自从1980年我国恢复保险业务以来,三十多年来我国保险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实并不单单只是我国平安保险公司保费增长过快的表外风险严重,主要是我国大部分寿险保险公司公司普遍存在重业务轻管理,重规模轻效益的倾向,业务员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和效益观念,领导追求任期内的业绩不采取长期的风险控制措施。

同时保费的快速增长和我国国民对保险的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增长作为影响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已成为保险经济学界的一般共识。国内学者林宝清在1993年证明,在外部条件基本相近的情况下,保费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保费收入与人均具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并在1996年验证了与保费收入增长在数量上呈同步相关关系。卓志(2001)认为经济快速增长是影响我国寿险消费的重要因素,且收入弹性较大。吴江呜和林宝清(2003)提出对总保费收入和财险保费收入,加权个人可支配收入对寿险保费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均呈正相关关系。但是,经济增长对于保险需求影响的具体程度和结构变化,少有实证研究涉及。近年来,不少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统称为经济体),如日本,瑞士,美国和英国等的人均寿险或非寿险保费增长率出现下降趋势。而希腊,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等中等收入经济体的人均寿险或非寿险保费增长率保持上升态势。显而易见,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经济体,其经济增长对保险需求的拉动作用并不完全相同。我国保险业在经历高速发展后,保费增长率有所减缓,个别地区甚至出现负增长,政府部门和从业者也迫切需要把握经济增长对于保险需求产生影响的长期变动趋势,用以帮助公共政策和方针的制订。保险作为一种商品是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相联系的,如果消费者有较强的意愿购买保险,但是其收入水平不高或只能购买少量保险时,就会出现自然需求大于有效需求的情形。根据以上分析,如果个体都是厌恶风险的(即其效用函数是下凹的),且保险替代品不具价格优势,对于低收入者,巨大的生活压力迫使其面临更大风险,而具有较大的保险自然需求,但由于其收入水平有限,不得不将所有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消费,这就使其很难拥有更多的购买力用于保险消费。中等收入者在基本生活需求满足后,具备一定的购买力选择其他商品,但是由于其经济基础并不稳固,很可能在某一时期因为疾病,失业,退休或其他原因而成为低收入者,为了转移风险,他会考虑将部分剩余购买力用于保险。对于高收入者,由于已具有非常坚实的经济基础,可以用足够的财富来弥补风险引致的损失,所以其购买保险的意愿并不强烈,换句话说对于高收入者,随着其收入的增长,所引致的保险需求可能低于中等收入群体。同时其购买保险愿望也往往是出于“投资理财”而非“防范风险”的目的。综上所述,就保险商品而言,低收入者愿意但无能力购买,高收入者有能力但购买的意愿不强,只有中等收入者是有意愿且有能力购买保险的群体,亦即从保险的有效需求看,低收入和高收入者的较低,而中等收入者的较高。

2、资产总量高速增长但结构不合理

我国平安保险公司的资产风险日益突出,主要表现是资产总量高速增长但结构不合理,隐藏泡沫,增长方式原始,高效益资产所占比重甚小。同时由于资本经营机制不规范,造成的资金结构风险也很突出,主要是资产结构配置不合理,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机会成本浪费现象严重,表现在经营机构的设置方面尤为明显,而且缺乏明确的资产负债管理目标,对资本市场及投资渠道的调研论证缺乏科学性,投资决策的制定长官意志明显。

07-11年,平安寿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88%、184%、227%、180%、156%,呈现震荡下行趋势,近3年平安寿险的实际资本保持在500亿元之上,基本持平,寿险业务的快速发展导致寿险准备金年均增长20%左右,使得最低资本要求持续

上升,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2011年平安寿险获得注资100亿元,发行次级债40亿元,剔除分红20亿元影响之后,公司通过外部融资抵消资产缩水对实际资本负面影响,依靠外部融资维持偿付能力,支持寿险业务发展。回顾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公司投资出现较大亏损,当年平安寿险准备金增速仅有22%,增资199亿元之后,偿付能力充足率较上年仍下降超过100个百分点,因此我们认为,近年来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对平安寿险的偿付能力扰动较大。按2011年末的净资产、次级债余额测算,平安寿险目前次级债占净资产比例为17%,未来仍有可发行次级债空间75亿元。按照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10.5%、8.5%为目标,测算到2015年深发展存在核心资本缺口217亿元,资本缺口326亿元;公司拟定向增发募资200亿元,与测算核心资本缺口吻合;另外仍可发行次级债空间102亿元,可弥补附属资本缺口。此外,或还存在额外的股权融资需求17亿元,次级债融资需求7亿元,合计24亿元的缺口。这一系列的数据表明,平安保险的资产结构非常不合理,其偿付能力逐年下降,但是其寿险准备金却年均增长20%,寿险的实际资产过大。

3、核保核赔制度不完善

我国平安保险公司的核保核赔制度也不完善,承保理赔风险表现突出。主要是违反授权规定的承保理赔权限擅自承保定损理赔的现象仍然存在,违反承保实务规范要求盲目签单承保的现象时有发生,违反《保险法》及监管规定违规支付手续费的问题也很突出,业务中的逆选择及过度承保风险一直存在,夸大虚构保险事故进行保险骗赔的案件数量和金额都呈现急速上升的趋势,保险理赔人员的素质不高甚至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各种人情赔款等都会增加平安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核保作为保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业务入口的控制工具,主要功能是风险归类与选择。从业务流程上看,主要分为外勤核保、体检、核保师核保、生存 调查四个步骤。外勤核保主要就是保险代理人销售保险产品,主要是在现有营销体制下,由于利益驱动,如果管理不善,代理人极容易向客户隐瞒信息或提供不真实信息,误导客户签约,甚至故意阻碍客户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帮助客户故意隐瞒应告知信息。体检作为风险选择的重要手段,其作用非常有限,体检不能代替告知,而且基于成本和效率考虑,不能让所有客户进行体检,也不可能对客户进行无限体检。现在大多数寿险公司在销售保险产品的过程当中避免麻烦,直接

已健康告知代替体检。当前客户信息在各个公司系统内能够实现共享,但在行业内则是相互封闭的,所以造成核保师的信息量不够核保不够准确。生存调查是指保险人通过调查获取客户投保情况、健康状况、财务状况、职业与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与嗜好等信息的过程。由此可见,生存调查是打击信 息寻租最直接 的手段,但由于成本比较高,往往只能采取随机抽查或者针对一些特殊件,如核保师认为有疑点的或风险保额过高的业务进行。所以容易造成核保信息不准确。

4、公司部分员工的从业行为不合理

近年来,平安保险公司在合规销售、服务客户、创造价值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例如,部分平安保险公司销售人员过分追求业务规模指标和短期效益,存在不适当销售,将保险产品介绍成储蓄产品,误导客户,损害客户的合法权益;对投连险等复杂类保险产品在客户风险测评、投保提示、引导客户抄录有关声明等方面仍然有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客户权益保护和公众教育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规范和加强监管,迅猛发展的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在销售品质和后续服务环节上可能难以保证质量,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银监会近期制定出台的《通知》将进一步规范相关业务的开展,促进商业银行的审慎经营,推动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因为盲目追求业务规模,经营体制上的弊端,缺乏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规范在短时间内很难彻底改变。

三、加强平安保险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费率管理避免定价风险

建立并实行分级管理制度,根据不同险种的业务规模、经营期限、风险程度、技术要求,实施不同的费率管理办法,分别实行标准费率、审批费率、报备费率和自由费率;建立并实行差别费率制度,体现地域差别、被保险人差别、保险人差别;建立并实行费率稽查制度,尽快延伸保监会各地监管机构,合理确定稽查要素,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行为依法处理;抓紧建立费率管理法规体系,使其能够适合现阶段保险业务发展的要求并覆盖费率管理的各个方面及各个环节。

保险公司的寿险定价要合理,要遵循充足性、公平性、合理性、可行性、稳定性以及弹性的原则。有种新型的计算方法叫资产份额法,主要是根据总保险费的几个基本因素,选择一个实验性保费,通过利润测试进行检验,判断是否满

足保险公司的利润目标和国民经济承受能力,如果相差很远,则更换新的保费重新计算,在新的保费假设下能够与保险公司的利润目标,国民经济承受能力更为接近。

(二)加强资产风险的管理

资产风险的出险主要原因是历史形成的呆账严重,违规资金运用的问题仍然存在,保险资金运用渠道过于狭窄,新的寿险产品过于强调投资收益存在引发投保人信用危机的可能,这些风险导致了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普遍不足的局面。保险资金管理是保险业防范风险的生命线,也是全行业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保险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若干意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强化风险意识,增强改善保险资金风险管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健全制度,完善机制,规范运作,强化披露,采取新的方式,运用新的手段,科学评估保险资金管理风险,逐步构建全面覆盖、全程管理、全员参与的新型风险管理体系。

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集中表现。只有抓住资金管理这个中心,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疏通资金流转环节,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加强资金的管理及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个,企业供产销环节,是生产经营的主要环节,也是资金运动的主要环节。管住资金,可以管住企业的大部分经营活动。因此,必须对全部资金和处于各周转环节的流动资金进行经常性分析,及时掌握资金的使用情况,保持企业财务上的流动性,维持企业的偿债能力。第二个,加强资金管理和控制,能有效地防止舞弊。因为在企业的所有资产中,资金的挪用是引起各种贪污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资金管理,要求企业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资金的收入、支出合法合理,从而有效地防止舞弊的发生。第三个,平安保险公司应该减少首先准备金,要达到合理的额度,加强自己公司偿债能力,关于偿债这一块可以再加大一点资金力度。

(三)完善核保制度控制承保风险

坚持规模与效益并重,展业与管理同步的经营思想,加强业务质量考核,制定与利润相关的考核指标,并把这些指标作为经营者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一个,针对保险公司产品营销这一部分,一方面,完善代理合同,用合同方式规范代理人的行为,同时要 教育一线管理人员,虽然身在一线,但要树立

一级法人意识,在巨大的业务压力面前,坚持从严带队伍,敢于自我揭丑,敢于查处;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监督机制,严格客户回访制度,建立代理人诚信考核体系,实行行业管理,搭建不良代理人黑名单管理平台,制定行业禁人制度,纯洁队伍。对如实履行外勤核保职责的销售人员,应该给予褒扬、奖励,帮助销售人员树立诚信晶牌,并帮助推销其诚信晶牌。编制内容翔实的外勤核保手册,供外勤人员随身携带使用,加强对所有外勤人员的专业化核保培训,使其具有识别标的风险的技巧和与公司核保师的沟通能力。

第二个,针对客户的身体健康方面的体检这一问题,体检无外乎分为四类,一是对一定风险金额的客户进行体检;二是对一定年龄的客户进行体检;三是对有特定告知者进行专项体检四是抽检,以验证免检设定 标准是否适中。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体检最大的意义在于发现客户未显露的风险问题,及对告知的 健康事项,如果会随时间而变化,了解当前时刻的状况。

第三个,国内来说核保系统不够完善,企业之间信息不共享容易造成客户信息不准确,不完善,因此急需建立一个公用的客户信息管理平台,整合各公司收集到的资料,实现信息共享,同时还应跨行业联网,比如与各医院相联,将客户的 医疗信息纳入平台。不少发达国家目前都建立了这样的管理平台,比如美国的MBI(国家医疗信息管理局),就能在线为会员提供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医疗信息。

(四)加强道德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第一点,要从保险条款的制订入手,消灭道德风险产生的温床。保险条款制订上的不完善,是引发保险纠纷的经常性原因。基于“解释有利于被保险人”的原则,保险人在因保险条款模糊引起的诉讼案中,常处于不利地位,被保险人也有可能在其中获利,这在很大程度上诱使了道德风险的产生,也因此使被保险人或投保的行为变得不可控制。严格制订保险条款,在条款中列明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界定保险双方责任范围,可减少行为的不可控因素。制订条款要用规范、准确的语言,避免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条文和语句,有助于维护保险双方的利益。此外,在条款中采用免赔额,要求被保险进行必要的防灾防损工作等约束条件,一旦发生保险事故或事故损失扩大被保险人也要承担部分责任,可制约心理风险,使其行为增加可控度。

第二点,建立与保险营销机制相配套的风险核保机制,拒绝逆选择。承保是保险经营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承保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经营稳定性。近年来各家保险公司引入保险营销机制,大批仅经短期培训的保险营销员、代理人在保险市场上大显身手,抢夺业务。营销员在展业时,求快求多,重数量较效益,减少了对投保人应有的资料调查,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予以承保,大量风险由些潜伏下来。保险公司也急于多占市场,无暇控制代理人的行为,接受了大量不合格风险,埋下了道德风险的隐患,严格影响着保险经营的财务稳定。建立与营销机制相配套的风险核保机制,旨在对风险标的进行评估和分类,把好承保关,拒绝不保风险,并对可保风险以合理的费率加以匹配,维护保险经营的财务稳定性。首先,要求保险展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通过一定的资格考试,并设置业务质量的考证制度,以经过核保部门核保后接受的业务数量来确定他们的业绩,明确展业人员的权责范围,督促他们去进行风险的第一步选择。在展业人员惧资料的基础上,核保人员还应占有更详尽的资料,如投保人的保险经历、财务状况、损失经历、职业环境、信用程度及性格特征等,力争在信息充分的情况下作出核保结论。

第三点,加强理赔环节的风险控制机制,杜绝保险欺诈的产生。传统理论认为,风险控制的任务主要由核保来承担,理赔中并不重视风险控制。道德风险的潜在性使理赔环节也应具备风险防范的功能。面临日益严重的保险欺诈和保险犯罪,理赔工作应当确立风险控制目标,不断追求高品质的理赔服务。核赔人制度通过区分不同经验、素质、能力的理赔人员,授予其特定的权限和职责,对提高理赔管理的质量有相当的作用。我国保险公司可以借鉴国际惯例建立独立的专业核赔人制度,扩大理赔中的风险防范力度,搜集理赔资料时,特别注意有无保险欺诈迹象,尽量作到现场查勘,以获取及时、准确的信息,大额案件在赔付后,应安排人员进行追踪调查,发现有保险欺诈的线索暴露,立即诉诸法律追回赔款。

第四,在保后服务中强化风险管理,控制道德风险。服务手段的竞争已经渗透了保险市场。保险售后服务的主要目的是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尽力保全已生效的保单,但同样可加入风险管理目标。保后服务包括收取保费、咨询服务、办理保单变更、保单贷款、防灾防损帮助等,在服务中保险双方的关系逐渐密切,对保户有更深入的了解,互相间的信任也随之加深,利用这些有利因素有效控制

保户行为,加强风险管理。承保时可能由于资料限制或经验缺乏而能发现一些潜在风险,保后服务中一旦发现,保险公司可运用有关法律条款和权益规定,解除或约束未满期保单、或满期后不再续保,保后服务中对保户进行防灾防损知识技能的宣传和渗透,帮助他们减小风险发生的概率。

保险公司要建立专业管理支持体系,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拟定资产管理政策,调整资产战略配置,制定投资管理指引,按照市场原则选择专业管理机构,建立专业管理机构绩效考核机制。保险资金管理公司要设置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拟定风险管理制度,识别、评估、控制和管理各类风险,定期报告风险管理状况。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要设立首席风险管理执行官,定期向董事会报告有关情况,及时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发现重大风险隐患应及时向保险监管机构报告。首席风险管理执行官不得兼任首席投资管理执行官或主管投资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首席风险管理执行官的聘任、更换应向中国保监会报告。

四、总结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平安保险公司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风险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并超越了国界。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过去那种对各种风险进行分立度量和管理的陈旧方法显然已不适应当前发展的现状,也不符合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目前,在国际保险领域,未来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应当是全面综合的风险管理。所谓全面综合的风险管理的中心理念是:对保险公司面临的所有风险做出连惯一致、准确和及时的度量。同时,在保险公司内部建立专司风险管理的部门,致力于防范和化解风险并且消化由此带来的成本。目前,许多大的跨国保险公司都在积极推行这一风险管理系统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然而,与国外相比,中国的保险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对风险的识别、量化度量及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上,而是表现在对风险管理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人们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上的差距。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融人全球经济体系中,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的保险公司将走出国门,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因此也就面临着比国内市场更大的金融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挑战。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顺应国际保险业风险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了解和掌握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思想体系,积极借鉴国际保险业成 熟的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建立和健全我国保险公司风险防范体系便成为中国保险业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里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王长莲,闫保丽.论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协调发展.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2]陈昌富,企业多项目风险管理模型与方法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3]刘笑霞,李明辉.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系统化过程.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4]张敏,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研究.南开大学.2010年.[5]王之君,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及风险防范研究.天津大学.2010年.[6]张佩,中国企业年金全面风险管理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7]李良慧,企业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8]谭伟佳.审计公告制度下的政府审计风险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9]薄天云.浅谈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2期.[10]付蓉.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研究.科技信息.2008年33期.

下载企业风险管理 - 保险公司加强风险管理以为新机遇做好准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风险管理 - 保险公司加强风险管理以为新机遇做好准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风险管理汇报

    新疆亚鑫国际经贸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情况汇报材料 一、公司概况: 新疆亚鑫国际经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亚鑫公司)是2000年12月经原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和自治区人......

    企业风险管理和审计

    摘 要 论文摘要:本篇论文通过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理论、方法、技术以及国内部分学者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以COSO2004年9月制定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为理论基......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报告 一、xxxx年度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回顾 (一)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计划完成情况。 1.重大风险情况 xxxx年度公司对重大风险管理采取提前预防、重点控制、......

    企业风险管理论文

    大时代背景下中国平安集团综合经营与风险管理 学 院:金融与统计学院 专业班级: 姓 名: 学 号: 大时代背景下中国平安集团综合经营与风险管理 摘要: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作为我国......

    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总结

    篇一:xx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工作总结 xx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工作总结 当企业面临市场开放、法规解禁、产品创新,均使变化波动程度提高,连带增加经营的风险性。良好的风险管理有助于......

    企业风险管理学习心得

    企业风险管理学习心得 通过深入学习集团公司风险管理,改变了我们对风险管理认识的误区,了解了企业管理中不断变化的风险与责任,只有将风险意识贯穿于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对合同、......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 所谓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即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点进行系统性归纳和层次性分析,并根据企业各方面法律风险的不同程度进行深入分析。在全面测......

    风险管理

    6风险管理6.1风险分析6.1.1宏观环境风险(1)国家政策风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会制定出各种各样的经济政策,可能有一些会对本公司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经济环境风险随着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