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财务预警体系存在问题及改进的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对财务预警体系存在问题及改进的探讨 作者:赵兴军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0期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和竞争加剧,原有财务预警体系所存在的诸多缺点显露了出来,已经不能够满足现有企业管理要求,迫切要求对原有财务预警体系加以改进,文章对传统财务预警体系的缺点和改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财务预警;企业预算;财务危机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第二篇: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朱南华诺娃1
(1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 100875)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结构,浅析了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不足,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改进措施。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问题;对策
The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of the Land Use Planning
System
Zhu Nanhuanuowa1
(1 College of Resour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Abstract:By discussing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land use planning systemin China with the help of knowledge and documents through ananalysis of current land use planning system.The author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proposals for land use planning system China according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y.Keywords: Land Use Planning;Problems;Countermeasures 1引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人类要生活和生产,就需要一定数量的土地供给,不论农业、工业、商业、还是其它一些部门,人类对土地的需求是绝对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做好土地利用规划,绘好土地利用的蓝图,使土地利用规划真正成为土地管理的“龙头”,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环境保护,将为我国实现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关系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关系人类基本需求的供给保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完善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是合理利用土地、科学管理土地的基础[1]。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指不同种类、不同类型、不同级别、不同时序的土地利用规划所组成相互交错且相互联系的系统。规划是指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2]。当前我国正准备进行新一轮的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土地利用规划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政府的土地利用管理是否科学合理;土地利用规划是否具体实用,关系到政府的土地利用管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土地利用规划是否具有权威性,关系到政府的土地利用管理是否规范有序。
土地利用规划是世界各国土地管理的一种普遍制度安排,是土地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我国已经完成和实施了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诸多土地利用专项及详细规划,许多专家、学者和政府国土部门等也已做出了诸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努力,然而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仍然处于不太成熟的阶段,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2002年开始试点至今长达10年的徘徊和探索是其不成熟的突出表现。尽管如此,已有的关于我国土地利用规划问题和对策方面的诸多研究,为促进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向正确的方向改进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对这些研究进行回顾,对于促进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2.1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结构
我国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主要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三个层次[2],其中总体规划分为全国一省一地区一县一乡五级,详细规划有耕地规划、交通用地规划、水利工程 用地规划、城镇用地规划等,专项规划有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土地开发复垦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和土地整理规划等。总体规划对详细规划、专项规划进行控制,各规划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构成了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其结构如图1所示。
Fig.1Chinese land-use planning architecture
2.2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地位
完善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是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实施的前提,但是土地利用规划不是孤立的,它和国土规划、城市规划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国土规划是从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角度出发,围绕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对国土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进行总体部署,提出重大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的任务与要求,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以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3]。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用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而进行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所有的这些规划构成了我国现行的规划运作体系,如图2所示。
Fig.2 The planning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of China
3中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三个层次组成,形成了全国、省、市、县、乡五级土地利用。它的主要特点是层次性强,结构严谨,赋有明显的行政色彩,非常便于实施与落实。但由于受到整个国家经济体制的影响,再加上其规划本身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难免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各级规划的职责分工不够明确,规划体系不够灵活,规划协调与衔接性差等。
3.1各级规划分工不够明确
我国现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为国家、省、市(地)、县(市)、乡五级,从国家的角度看,国家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越细,规划的适用性越低。县、乡一级的规划应当是具体落实的规划,县级土地利用规划主要应注重用途的分区,而乡级规划应注重落实。事实上,在我们审批用地时,主要依靠的是县乡级规划。其实,对于面广量大的用地项目,全国和省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只能实现数量控制,而不能在图上进行具体控制。目前,在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明显存在宏观过细、中观流于形式、微观过粗的现象,各级规划的核心职责分工及编制内容不够明确,不利于规划的实施[4]。
3.2规划的协调与衔接性较差
在我国规划体系中,客观上存在着既相互依赖又各有侧重的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两大系列。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同属于不同地域层次的综合性的空间规划系列,在不同地域层次的空间规划之间,也有一个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互反复协调与衔接的问题。当前,核心问题是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与衔接明显不够,尤其是两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和总体规划的图件比例尺、图件现实性与用地规模指标及用地界线等,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矛盾较大 [5]。同时,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内部协调性也较差,各级总体规划与其相应的专项规划之间的定位、定量、定性、定序四个方面的协调明显不够,尤其是总体规划与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之间的协调,在许多方面图、数与实地相矛盾,不便于规划的实施。
3.3规划体系不够灵活
主要表现在土地和规划的种类较多,全国规划体系千篇一律,规划形式死板,不便于规划操作,各级政府没有一定范围内灵活编制和实施规划的自主权,规划编制不能做到因地制宜。同时,存在重复性规划的现象,规划问的宏观、中观、微观衔接性较差 [6]。
4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对策研究展望
4.1明确界定各级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目标职责
国家级规划的核心目标职责是确保我国的用地安全或粮食安全,实现全国性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省级规划核心目标职责是在国家级规划指导下,确保国民经济建设的用地需求,尤其是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用地,有条件地实现全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国家及省级规划以政策精神的文本形式为主,以图件为辅。县级规划核心目标职责是划定用地管制区和耕地保护区,制定用地管理制和耕地保护的政策,并标定在规划图件上。县级规划以文本和图件结合为主;乡级规划核心目标职责是具体落实职能规划的指标,进行土地利用规划详细设计,做好图件上的定位控制和定量控制,乡级规划以图件为核心[7]。
4.2重点开展县、乡两级土地利用规划工作
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重点,应该加强县、乡级规划的研究力度,注重县、乡级规划的人才和技术设备的投入,逐步实现县、乡级规划的一体化进程(包括编制与实施)。县级规划作为总量控制的最基层,其规划内容要具体体现定位、定量、定性、定序的要求,核心内容是合理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切实保护耕地,要求乡(镇)级规划在县级总量控制和分区控制下对具体地块的用途进行编定,为土地管理提供直接依据[8]。
4.3注重规划之间的衔接与协调,提高规划的质量 从目前来看,将国土规范、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等整合为一体是不现实的。因此,当务之急是做好各种规划之间的协调工作,重点是做好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工作。首先应注重图件比例尺的协调,这是“两规划”衔接与协调的基础。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测较大比例尺的土地和现状图,保持图件的现实性,只有这样,用地范围和用地界线才能协调好。其次应注重用地发展方向、用地规模及用地性质等实质性内容的衔接与协调,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同时编制“两规”。再次要注重“两规”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衔接,既定序与定位的衔接,修正“两规”编制的不同点,修正“两规”的城镇用地规模界线[9]。同时,还要注重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内部的协调,即各级总体规划与其相应的专项规划之间的协调,当前重点是做好总体规划与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则及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协调,包括定位、定量、定性、定序四个方面的协调。
5结语与展望
我国土地总量不足,人均占有的土地量更小,在这样的国情条件下搞城市建设,必须运用土地利用规划这个“阀门”,适度供给土地,处理好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布局,使城市的发展规模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在城市建设中,特别是旧城改造中,应密切联系产业结构的调整,帮助企业盘活土地资产,自觉按市场经济规律配置土地,充分发挥城市土地资源效益,这是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共同目的。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影响土地规划的质量,从而影响到一个国家的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规划体系的完善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除了以上几点具体的措施以外,在整体上还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注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战略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当前加速工业化、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下,强化规划对土地利用的管制和引导,不仅符合当前的实际,更有助于推动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宏胜, 钟海燕,赵小敏.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探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3,(9):83-87.[2] 王万茂等.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6.[3]王玉平, 齐亚彬.我国国土资源规划体系研究[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1999,10: 21-23, 38.[4] 安萍莉, 张凤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理论体系研究[J].资源科学,2000,22(3): 29-33.[5] 金凤莲.对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J].西部资源, 2005(9): 20-21.[6] 江平主编.中国土地立法研究[M].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7] 傅帆.科学发展观下的土地利用规划[J].武汉房地, 2006(3).[8] 王玉平, 齐亚彬.我国国土资源规划体系研究[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1999,10:21-23, 38.[9] 但承龙, 王群.西方国家与中国土地利用规划比较[J].中国土地科学,2002, 16(1): 43-46, 48.
第三篇:基于现金流量的邮政财务预警体系研究
基于现金流量的邮政财务预警体系研究 推荐到首页
□ 樊艳改 张 星 《邮政研究》 2007年第02期 1/4页12 3 4
摘 要:文章阐述了邮政企业建立财务预警体系的必要性及其理论构建,并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邮政企业的财务预警体系进行了研究,同时提出了防范财务风险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现金流量;财务预警;全面预算 中图分类号:F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99(2007)02—0013—03
伴随着国家优惠政策的取消和行业垄断的逐渐打破,邮政企业必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财务风险不断加大,因此对财务进行监测与预警非常必要且十分迫切。因此,应建立邮政财务预警系统,对邮政企业财务营运过程进行跟踪、监控,一旦发现财务危机的信号,就及时通过改善经营管理,避免或减少因货币资金不足带来的损失。目前邮政企业建立财务预警体系的必要性及其理论构建
1.1 邮政企业建立财务预警体系的必要性
改革为邮政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邮政企业财务运行环境将会发生很大变化,财务风险即资金管理风险较高,财务危机随时可能发生。因此,邮政要发展,必须树立和加强危机意识,建立邮政财务预警系统。
1.2 邮政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的理论构建
目前在研究财务预警方面有一定影响的理论主要有单变量分析法、Z计分模型和F分数模型等。这些理论为企业预测财务风险,防患于未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些研究财务困境的预警模型数据来源于“权责发生制”条件下的财务指标,这些指标会带来人为操纵盈利的弊端。
从理论上讲,目前的财务管理中存在“会计戏法”,即企业的净利润会受到经营者的控制,从而导致非常矛盾的状况:一方面企业账面有会计利润;另一方面,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极差。而经营者操纵盈利所钻的会计政策空子,正是会计原则——权责发生制。为了克服权责发生制原则所带来的人为操纵盈利的财务指标的弊端,财务预警体系只能选择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财务指标作为检测标准。基于现金流量的邮政财务预警体系研究
基于传统财务预警管理研究的不足和我国邮政企业的实际情况,我们建立邮政财务预警管理体系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实用,符合邮政企业的实际情况。在指导思想上,我们不仅注重数据的采集和应用,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将指标层层分解,建立一个指标体系,跟踪监控财务数据,一旦发现危机信号及时反馈;同时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同样建立一个体系,注重过程控制和事前管理,注重财务风险产生和发展过程,以此来辅助管理部门判断是否有危机以及危机的程度。
从定性分析角度看,财务预警指财务预警的警兆识别分析体系;从定量分析角度看,指财务预警的指数测度体系。
2.1 财务预警的警兆识别分析体系
企业供、产、销活动过程各方面的工作情况都会通过财务活动反映出来。如果企业管理当局能够适时地利用一些财务监测指标对其潜在的风险进行控制,或许能使企业及时化解风险。
2.1.1 应收账款不断增大 处于良性循环的企业,应收账款的余额应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额。如果应收账款余额不断加大,要么是因为企业所处行业市场竞争加剧,企业为了留住客户不得已不断延长赊销期限,这样势必造成应收账款余额不断增大;要么是因为产品质量存在某种缺陷,或不能完全满足客户的要求,产品虽勉强推销出去了,但对方提出种种理由迟迟不予付款。上述情况的出现,都会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很快转化为财务风险,这种局面如果短期得不到扭转,就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
2.1.2 企业盈利水平持续下降
利润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最重要财务指标之一。利润的大小往往能够反映一个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成本费用支出的大小,市场竞争力的强弱,产品(商品)或服务质量的优劣,抗风险能力的大小等。因此,一个企业的盈利率不断下降即意味着该企业经营状况在不断恶化,财务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应引起管理者和投资者的高度重视。2.1.3 经营活动中现金净流量越来越少
现金流量是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现金流入及流出量的总称,其差额即为现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从一个较长时期来看,如果一个企业销售量下降、销售收入减少,必然导致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减少,甚至出现负值,即出现经营性亏损。
2.2 邮政财务预警指数测度体系 2.2.1 财务预警指数框架系统
为了克服权责发生制原则所带来的人为操纵利润的财务指标的弊端,财务预警指数只能选择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财务指标作为监测标准,对警兆进行分析识别,并归纳出带有现金流动规律性的财务预警指数。
为了便于分析现金流量的信息,我们先建立两个有关现金流量分析的重要指标:一个是“现金盈利值”,另一个是“现金增加值”。现金盈利值(cash earning value,简称CEV)是指在现金制条件下根据现金流量表提供的财务信息所计算出来的企业现金净收益。计算公式为:
现金盈利值=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和利润收现+债券利息收现+处置长期资产收现+处置长期资产收现一利息及筹资费用付现 现金增加值(cash added value,简称CAV)是指在现金制条件下的企业实际的“现金盈利值”基础上,扣除分配股利付现后的余额,是企业支付了各项现金分配后的留存现金收益。计算公式为:现金增加值=现金盈利值一分配股利付现
现金盈利值和现金增加值是现金制下的财务指标。换言之。现金盈利值是用现金制表示的企业净利润,现金增加值是用现金制表示的企业留存收益。基于上述两个现金流量指标,我们可以设计财务预警核心监测指标,并结合企业常用的一些杈责发生制指标进行辅助监测,建立财务预警指数测度体系预警模型,并结合预先设置的各项警限,以此确定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并及时给企业管理部门一些参考,避免企业财务危机的出现。
2.2.2 财务预警指数测度体系中的核心指标与辅助指标设计
预警监测指标的设计和选择是建立财务预警指数测度体系的重要前提,必须在分析系统的环境、目标、结构、功能等基础上。通过严格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科学合理地设计和选择。中外学者在设计财务预警指数的核心监测指标和辅助监测指标方面进行过许多艰苦的探索,清华大学的陈晓先生运用多元回归模型,采用权责发生制条件下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进行了预测,发现有四个财务指标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有显著预示效应。这四个指标为负债权益比、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利润/总资产和留存收益。台北学者汤玲郎和施并洲先生应用灰关联分析法及类神经网络法,利用45个财务指标,评估72家公司连续3年的经营业绩,经由逐步回归筛选出8个财务指标:营业利益占实收资本比、负债比率、总资产成长率、应付账款天
本文原文数、借款占经营现金流入比、每人营业利益、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和营业毛利率。我们利用上述研究成果,将财务的权责发生制指标转化成现金制指标,设计了财务预警的核心监测指标和辅助监测指标,见表1。关于财务预警指数测度体系中有关预警临界值公式的设计说明: 关于平均净资产(E)的预警临界值
平均净资产临界值(E)=前5期中期报告或年末报告中净利润与经营现金净流量同时不为负数的E的平均值
关于ROE与净利润的预警临界值
ROE的预警临界值暂以证监会的有关规定作临界值(6%),由于邮政企业存在特殊性,可根据自身需要设计临界值。
净利润的预警临界值=6%×E的预警临界值 关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NCFO)的预警临界值
因为,NCFO=净利润同期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的调整项目
因此,NCFO的预警临界值=净利润的预警临界值±同期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各项指标 关于现金盈利值(CEV)的预警临界值
CEV的预警临界值=ROE的预警临界值×净资产(E)的预警临界值×上年现金盈利质量指数 关于现金增加值(CAV)的预警临界值 因为,CAV=CEV-分配股利付现
所以,CAV的预警I临界值=CEV的预警临界值一分配股利付现的预警临界值 关于应收账款的预警临界值
本期应收账款的预警临界值=前5期中期报告或年末报告中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同时不为负数的应收账款平均值 关于本期留存盈利的预警临界值
本期留存盈利预警临界值=净利润的预警临界值-全部股利 关于应付现金股利的预警临界值
因为应付股利的最大发放额度为本期经营现金净流入量,超过限额则需要借款发放现金股利,这会大伤企业元气。所以,应付现金股利预警临界值=本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NCFO)=0(当本期NCFO为负数时)2.2.3 财务预警指数测度体系预警模型
财务预警指数测度系统从内容框架看包括三大块:一是经营预警综合指数;二是投资预警综合指数;三是筹资预警综合指数。每一大块均包括核心监测指标与辅助监测指标两个部分。为计算方便,预警模型中的经营、投资和筹资三大块分别选权重为O.
4、0.
3、0.3,各预警综合指数监测的前两项指标(一般为核心指标)选权数为O.3,后两项指标(一般为辅助指标)选权数为O.2。
由此可以得出财务预警指数测度模型,即
财务预警指数测度体系的预警模型=O.4x+0.3Y+0.3Z=0.4(0.3X1+0.3X2+0.2X3+0.2x4)(4)+0.3(0.3Y1+0.3Y2+0.2Y3+0.2Y4)+0.3(O.3Z1+0.3Z3+0.2Z3+0.2Z4)
财务预警指数测度体系(FEWCI)的警限分别设置为:FEWCI≥10%,财务状况良好,无警;O≤FEwC1<10%,财务风险潜伏期,可结合财务预警警兆识别体系做定性分折,轻警;—10%≤FEwCI<0,财务风险发作期,可结合财务预警警兆识别体系做定性分析,中警;-30%≤FEw、CI<-10%,财务风险恶化期,可结合财务预警警兆识别体系做定性分析,重警和巨警。
利用上述指数测度体系,我们可以在测算预警临界值的基础上与实际值比较,根据警限设置情况预报警度,提前报告邮政企业管理部门以供参考,避免企业财务危机的出现。邮政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3.1 树立风险意识,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树立风险意识,勇于承担并善于分散风险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在市场竞争中,收益与风险同时存在且成正比关系,高收益同时伴随着高风险。因此,企业应遵守风险收益均衡的原则,树立风险意识,不能只顾收益而不考虑产生损失的可能性。
3.2 加强邮政企业的资金管理
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营的企业,生存和发展同资金息息相关。资金是企业财务的基础,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血脉。因此,企业必须加速资金周转,发挥资金的时间价值,这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龙头,也是财务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贯彻资本再经营思想和企业财务再生策略,对企业的闲置资金进行投资、出租、转换重组,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促进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化。
3.3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并使之有效运行
企业风险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应当建立一个风险管理机构——企业风险管理(评估)委员会,对于邮政企业经营管理中内控制度执行情况及薄弱环节、存在问题进行认真评估,研究改进内控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3.4 积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涵盖企业的投资、经营和财务等经济活动,具有“全面、全额、全员”的特征,可以促进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和财务治理结构,完成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从而提高邮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邮政企业积极地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邮政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严格控制事前、事中资金支出,保证资金的有序流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范财务风险的出现。
3.5 加强财务信息管理
财务预警系统必须以大量的信息为基础,而长期以来,我们将会计系统狭义地理解为会计信息的生成系统,把本来属于会计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信息利用系统排斥在外。其结果是,会计理论的研究注重研究会计信息的生成系统,忽视了会计信息利用系统。因此,在会计实务中,应努力造就信息分析利用的合理机制,进一步增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从而保障财务预警系统所需要的信息供给。
收稿日期:2006-11-21 作者简介:樊艳改(1980~),女,河北石家庄人,学士,主要从事会计信息化、财务预警等研究;张星(1980~),男,河北邯郸人,学士,主要从事通信、预警模型研究。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第四篇:财务工作存在问题
财务工作存在问题
一、加强高校财务工作监督,提高高校财务工作的透明度,财务工作存在问题。
(一)健全高校内部财务监督制度。
完善健全其内部监督制度。一是要遵循合法性、规范性、科学性、适用性的原则,以保证内部财务监督制度更加适应财务管理的需要。二是要按照《会计法》对单位内部财务监督制度的基本规定,明确财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规章、纪律要求,做到职权明确、程序规范、责任清楚,明确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做到制度化、规范化。
(二)实行高校财务公开。
高校财务公开是高校校务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务公开中处于重要地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高校财务公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体现在:
1.高校财务公开是由我国教育体制的基本性质决定的,是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直接体现。
2.高校财务公开是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内在要求,是依法治国实行群众民主理财,提高经济效益和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
高校财务公开的内容是真正实现公开的实质与核心,其公开的形式则是切实实行公开的载体和效果。因而,重视和规范高校财务公开的内容与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三)审核岗位加强对各种报销凭证的审核1.审核凭证的合法性。报销凭证所附票据除金融机构、保险、航空、铁路等由国务院主管部门自行管理外,必须符合《发票管理办法》、《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管理的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发票一律套印税务机关的发票监制章(或印制章),并附有防伪标记;收费票据套印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票据专用章(或印制章)。另外即使符合有关票据合法条件,但税务和财政部门已宣布作废的票据仍然不能作为报销凭证。职称论文代写网专业从事会计职称论文代写服务,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
2.审核凭证所附发票的行业性和版式。报销费用类别应与所附发票内容一致,发票开据内容应与所属行业一致,不能使用跨行业、跨种类票据;发票的版式要符合有关规定。
3.审核凭证所附票据的真实性。
4.审核票据的合理性。一般情况,在购置货物、商品时,要就近不就远,对数额较大的,要了解与市场行情是否存在较大偏差,对质次价高、舍近求远等情况,在没有搞清原因的基础上,不予报销,工作总结《财务工作存在问题》。对限额发票,如百元版、千元版、万元版、十万元版、百万元版等不能超限额度,否则是无效发票。对定额发票要在定额范围内,根据实际发生数予以报销,不能让报销人有机可乘。
5.审核票据报销审批手续。正确签批报销票据是各级领导经济责任意识的重要体现,必须要求审批人在各自所管理的业务范围和审批权限内对报销凭证进行审批。签署的意见必须明确表态,不得模棱两可,所签署的意见可认定为对该费用发生负责。因此,对意见的地方、签字笔迹、签字内容等均可列入审核范围。
二、强化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电算化会计的档案管理主要是指打印出的凭证、账簿、报表、存储会计数据和程序的硬盘及其他存储介质,系统开发运行中编制的各种文档以及其他会计资料,会计档案管理是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工作连续进行的保障,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维护的保证,是保证系统内数据安全与完整的关键环节,也是会计信息得以充分利用的保证。
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完成既定任务,保证系统内各种资源信息的安全与完整,应制定严密的计算机操作管理制度,包括会计软件的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操作密码的严格管理,预防会计数据未经审核而登入机内帐簿,保存上机操作记录,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等制度。与此同时加强日常使用管理,防止各种非法人员上机操作,为计算机设备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保护机内程序和数据的安全。
三、提高高校财务工作的服务水平,使高校教学、科研更上一层楼。
当高校从计划经济条件下单一的计划性教学转向社会性教学,各类科研项目,各种科技咨询,各类培训班等涉及税收和物价等经济因素的工作在高校逐渐出现。
这种新形势要求高校财务工作必须在服务与高校的教学、科研这个大目标。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遵章守纪,强化法律意识。
高校财务工作是教育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强化财务监督,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法律意识是重要环节。高校财务部门应肩负起财务法制法规宣传的重任,对高校各个部门的财务人员、领导和教职工进行财务法制宣传,宣传财会法规,税收政策,财务制度,强化法制观念,使大家懂法、执法、坚持按财务法制法规办事,坚决制止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保证财务监督有效地发挥作用。
(二)熟悉相关政策,多方提供咨询服务。
依据国家的财政法规,结合高校发展与改革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与高校发展相适应的财务规章制度,在制度中体现宽严、管放的政策。建立政策、制度信息库,围绕高校不同经济类型,多方收集各类政策、制度,将其进行分类、汇总,形成一套适合高校的法规制度。提供财务信息和财务咨询服务,并根据政策的变化随时进行扩充与完善,为高校的发展与改革创造良好的财务环境。
(三)及时编制财务报告,为高校决策者提供宏观服务信息。
高校财务部门要通过微观的财务监督,注重发掘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深层问题,从机制上、管理制度上深入思考,适时提出财务报告,充分发挥财务的宏观服务作用,为高校党政领导加强高校宏观管理、制定高校教育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四)加强网络财务,提高会计电算化水平根据国家财政部对财务电算化软件的要求,开发研究适应高校各种经济类型的财务软件。使其快、易、准地适用于高校各单位。开发网络功能,方便高校各部门及广大教职工上网查询政策法规、部门项目预算执行情况以及科研项目资金节余等,尽快了解有关财务信息,并进行财务软件的培训服务及维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大发展的新形势必将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更新和更高的要求。
第五篇:改进的财务分析体系-01
二、改进的财务分析体系
(一)改进的财务分析体系的主要概念
1.资产负债表的有关概念
(1)区分经营资产和金融资产
(2)区分经营负债和金融负债
2.利润表的有关概念
(1)区分经营活动损益和金融活动损益
(2)经营活动损益内部,进一步区分为主要经营利润、其他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支
(3)法定利润表的所得税是统一扣除的。为了便于分析,需要将其分摊给经营利润和利息费用。考试中涉及一定会给出处理方法。教材举例中按照平均所得税率计算。
【例14 】有关经营资产和金融资产的划分,表述准确的有()。
A.货币资金一般作为金融资产
B.应收账款列入经营资产
C.短期权益性投资是金融资产
D.长期权益性投资是金融资产
【答案】ABC
(二)改进分析体系的核心公式
=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净利息率)×净财务杠杆
=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经营差异率×净财务杠杆
=净经营资产利润率+杠杆贡献率
=销售经营利润率×净经营资产周转率+杠杆贡献率
(三)权益净利率的驱动因素分析
权益净利率的高低取决于三个驱动因素: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可进一步分解为销售经营利润率和净经营资产周转率)、净利息率和净财务杠杆。各影响因素对权益净利率变动的影响程度,可使用连环代替法测定。
四)杠杆贡献率的分析
影响杠杆贡献率的因素是净利息率、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和净财务杠杆。
杠杆贡献率=(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净利息率)×净财务杠杆
可以分别分析净利息率、经营差异率、净财务杠杆的变动情况,以及对杠杆贡献率的影响。
1.净利息率的分析,需要使用报表附注的明细资料。——受市场利率变动影响
2.经营差异率是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和净利息率的差额,由于净利息率高低主要由资本市场决定,因此提高经营差异率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净经营资产利润率。
3.杠杆贡献率是经营差异率和净财务杠杆的乘积。提高净财务杠杆会增加企业风险,推动利息率上升,使经营差异率缩小。因此,依靠净财务杠杆提高杠杆贡献率是有限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