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定风波
《定**》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品味诗人的情感
2、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现手法。
3、感受苏轼的旷达洒脱、豁达坚韧、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的情怀。
教学重点: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诗眼“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品味
教具:多媒体课件
一、新课导入。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这就是我读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对苏轼最大的印象。大家读了有什么感受呢?我们今天学习苏轼的《定**》一起,感受一下苏轼的成熟(板书文章题目),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二、朗读指导与整体感知
诵读三个基本要求:(1)、读准字音。(2)、读出节奏。(3)、读出情感。结合此处分析诗歌的意象,情趣和理趣,及感情)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课文,用笔把不懂的字音或词语打上标记,”指名一名学生诵读。(3分钟)
1、教师指导:“何妨„„平生”,还应该读得怎么点?从容点,潇洒点,豁达点。豁达怎么读?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这是节拍。调子呢?不扬不抑。
——不对,有同学说“竹杖芒鞋轻胜马”有点喜悦和豪迈在里面,可以调子略高点。能不能读成“大江东去”那种?语言风格还不一样,这首词更随意、更朴拙点,豪放在骨子里,在不经意间。
——有人说“料峭„„微冷,相迎”还有对人生阴晴不定、捉摸不定的复杂情绪。
2、教师放背景音乐并朗读,学生听朗读,一边听一边展开想象:一个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的老者,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险,镇定从容,与风雨搏击,何等的乐观、潇洒。初步感受苏轼的形象。
链接
http://mp3.baidu.com/m?f=ms&rn=&tn=baidump3&ct=134217728&word=%C5%FD%C5%C3%D3%EF&lm=-1
三、鉴赏、品味
1、品形象
读完诗后,你觉得本文是简单的写了一个半道中突遇狂风暴雨而不避的老者吗?他是有意这样做的吗?请联系时代背景谈谈个人的看法。(分组讨论)
(1)教师穿插介绍时代背景。这首诗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好多人都记得余秋雨的这句话: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哪位同学来谈谈苏轼去黄州的背景。(苏轼只因反对新法,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被人以其诗有“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之意弹劾,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后,谪任黄州团练副使。(民间自卫队副队长)苏轼的坦荡仕途突遭狂风暴 1
雨,他几欲投江自尽。但谪贬路上,壮美山川洗涤了他那蒙垢的心灵,村野生活又让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传说他被贬黄州除了党派之争还和他评判王安石的诗有关,即“乌台诗案”。)
(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讨论作答)
“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对诗人形象的塑造有何作用?
“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心态?“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怎样的品质?
2、品语言(抓诗眼,体会语言风格)
(1)、看看这首短短的词,如果抓重点,你会抓哪两句来看?大家互相讨论一下。——上片重点:“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哪个字最关键?任。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
——下片关键:“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没有雨了?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本无风雨,何来晴明。
苏轼名句:“夜雨何时听萧瑟”。天晴后,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感触。日月的阴晴圆缺,是惯见的循环。而宦途中风雨来袭,却不知伊于胡底!如黄庭坚《谪居黔南十首》云:“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遭受风吹雨打的人,总要盼望天晴,但天晴何其难料又难盼!
因此,苏轼于此想得更深,他说无风雨最好。无风雨,则盼晴、喜晴的心事也不需有了,这便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真谛。
如何到得政治上“也无风雨也无情”的境界?是“归去”!这个词汇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取来,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江湖上,即使是烟雨迷蒙,也比宦途的风雨好多了。
(2)、如果让你找出最能体会作者心愿的词,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归(搏击风雨)
—— 作者不怕任何风雨 , 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变 , 一心渴望退隐 , 归去。那么词人因何而归?“风雨”仅仅是自然界的风雨吗?那么词人在写作此词这段时间经历了怎样的“风雨”?由此可见苏轼之归不仅仅是表面上所指途中自然界之风雨,还有政治上的风雨人生仕途的风雨。——回首。实指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
3、品表现手法
(1)“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试作分析。-------以小见大。词人凭竹杖芒鞋,顶风冒雨,以“轻胜马”的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诗人面对人生的风雨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你是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谈谈诗人的顿悟和感受。
--------运用了象征,一语双关的手法。伟大的灵魂在艰苦的跋涉,无声的探索,无歌无喜,无风无雨。
词人用象征手法,写出在突如其来的政治风雨面前,自己内心的坦荡与气度的从容。从历史和磨难中走来,在穿林竹叶声中吟啸徐行,不避崎岖,走入安宁,走入心灵的坦途,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自己崭新的位置。
四、比较阅读。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请找出词中含有典故的句子,简述这两个典故的用意?
(2)这首词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与《定**》有哪些相似之处?
五、学习评价
鉴赏中很重要一条就是评价,请各小组用一句话说说他的人或他的词。
他人评价:——“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
那么你对苏轼如何评价呢?(各抒己见,言之有理)
小结本课:
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四年里,生活艰苦,身心历经考验,但黄州成就了苏轼,使他突破小人的包围,真正审视人生的真谛,展现了一个真实的苏轼。正是这个真实的苏轼让后人对他投之以敬重的目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让我们带着对苏轼的仰慕重读《定**》。
附板书:定**
苏轼
1、即景生情,情真意切。
2、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3、质朴中见深刻。
参考资料链接:http://space.tv.cctv.com/page/PAGE***13
第二篇:定**读后感
《定**》读后感
姓名:范魏嵩 学号:F14092232 无丰五年(1082年),此时已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三年。苏轼在黄州身处八百孤寒的处境之中,生活十分拮据,但他却仍然能保持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就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苏轼和友人一起出去郊游采风,谁知天气骤变,自己身边的人个个忙着躲雨,惟独诗人自己仍然能乐观的在雨中吟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一曲《定**》就这样自然而然的从诗人口中脱颖而出。
词的上片写了诗人冒雨徐行时的心境。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以“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吟啸,表示意态安闲,在这里也就是吟诗的意思。词人不在意风雨,具体的反应又怎样呢?他在雨中吟哦着诗句,甚至脚步比从前还慢了些哩!潇洒镇静之中多少又带些倔强。“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芒鞋,即草鞋。谁怕,有什么可怕的。平生,指平日、平素。作者当时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而小序中已言“雨具先去”,则此际必无披蓑衣的可能。所应玩味的是,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而马则是官员和忙人用的,所谓的“行人路上马蹄忙”。都是行具,故可拿来作比。但竹杖芒鞋虽然轻便,在雨中行路用它,难免不拖泥带水,焉能与骑马之快捷相比?玩味词意,这个“轻”字并非指行走之轻快,分明指心情的轻松。词人想,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政治上的风雨(指贬谪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呢?词的下片写雨晴后的景色和感受。“料峭春风”三句,由心中事折回到眼前景。刚才是带酒冒雨而行,虽衣裳尽湿而并不觉冷。现在雨停风起,始感微凉,而山头夕阳又给词人送来些许暖意,好象特意迎接他似的。“相迎”二字见性情。作者常常能在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这也就是他的旷达之处了。“回首”三句复道心中事,含蕴深邃。向来,即方才的意思。“回首向来萧瑟处”,即是指回望方才的遇雨之处,也是对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的感悟和反思。词人反思的结果是:“归去”。结句透过一层来写,是篇中的主旨,也是苏轼诗歌的典型风格——“坡仙化境”的很好体现。所谓的“坡仙化境”,就是在深挚、迫切、执著之后,忽然能够回转、放开。在此词中,“一蓑烟雨任平生”,潇洒镇静中不免带些抗争之心,也仍是另一种形式的“执”;“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是对之的升华。
读了苏轼的这首词,让我突然之间感受到:人生就算再大的风雨,只要我们能坦然面对,这些又能算什么呢。这无时不刻的给了我们后人很多的启发和感想。我感觉我在读的不是一首诗,而是在读一个人,一个拥有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以及超脱的人生观的勇者。
苏轼这一生命途多舛,他屡遇艰危却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但内心深处的感伤却总是难以排遣。这种感伤有时很浓,有时又很淡,并常常隐藏在他爽朗或自嘲的笑声的背后。这首定**便是他最好的生活写照,也是我们后人最好的精神教材。
他面对生活是那样的坦荡不拘,那样的镇定自若。我想这样使我们平常人很难做到的,很多人在生活中往往遇到一点小困难,或者小的挫折,就干脆认命了,就这样跪倒在命运的裙摆低下。这又使我想起了一首周杰伦自导自演的歌曲《稻香》中的歌词:“不要那么容易就放弃就像我说的,追不到的梦想换个梦不就得了,为自己的人生鲜艳上色„„”这首歌主题和定**十分相似,都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他还或者,就应该活出自己的态度,活出自己的精彩,哪怕生命中充满了狂风暴雨,哪怕命运女神对你的种种不公,只要你能坚强的活下去,那你这一生来到这个世界上,也是值了!
第三篇:苏轼 定**
逸怀浩气,超乎尘外
——苏轼《定**•莫听穿林打叶声》
设计思路:
品味一首好词、了解一位智者、得益一种人生
导入新课:
人生总是充满了辩证法:顺逆、穷通、得失、宠辱、利害、聚散、悲欢等等。人生不可能总是坦途,处在人生的逆境中,伟大的灵魂总是给我们以启迪:屈原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明志,李白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自励,杜甫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执守。
而我最欣赏的苏轼呢?他会给出什么答案?
品味一首好词——循言(语言层)
1.教师范读(故意不读小序)词前小序有何作用?(投影)交待写作缘由 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说说苏轼为何到黄州?
苏轼不苟合于新党或旧党。新党时他曾因直言被贬到杭州作通判,由杭州转到密州,再转到徐州,再转到胡州。元丰二年(1079年),在湖州时,他照例给朝廷写封感谢信《湖州谢上表》,他说:“知其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养小民。”新党把这些话曲解,把他下倒御史台,那里有柏树,又叫柏台,柏树上有乌鸦,又叫乌台。“乌台诗案”说的就是苏轼因诗文获罪。把他下狱后,群小就搜集他的诗文,断章取义,认为谤讪朝廷,影射皇帝宋神宗。说他写的诗有“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唯有蛰龙知”(《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其二),认为有叛逆之心,几乎要处死。苏轼当时在狱中写过诗与弟弟子由告别“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予以事系御史台狱,府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九死一生。幸亏当时的神宗说他咏的是柏树,怎么是有谋逆之心,说蛰龙又叛逆之心,诸葛亮自称卧龙要夺取蜀汉的帝位吗?于是苏轼改判为贬谪到黄州作团练副使,不能签署公文,非常贫穷。后有人替他说话,才在东坡开辟一片地,亲自耕作,过着艰苦的生活。当他受着苦难时,留给我们的却是两赋一词开阔、飞扬、潇洒、超旷的作品。这是他的修养。
学生齐读
(投影)读出节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读出情感:抑扬顿挫,舒缓轻重
2.个读上阕
说说哪些词要重读?为什么? 古诗词怎么解读?
板书:
循言
雨
景语
莫听何妨谁怕
情语
任平生
3.个读下阕
板书:
循言
风雨
景语
斜照
莫听何妨谁怕
情语
任平生无雨晴
该词的上阕是对当时环境的形象描述。“莫听”是对恶劣的政治环境的否定,是对自己心态的肯定。“何妨”是一种劝度。那些迷乱于浮华的人们,就像被雨水淋漓的同伴一样,如此惊慌失措大可不必!元佑三年的那场春雨,我相信很多人更愿意把它看做是苏轼人生一次温暖的经历。穿林打叶般乱哄哄的宫闱倾轧、政治上的争吵和靡乱的人性,不妨微笑地面对这一切。吟啸徐行面对的不只有眼前的路,还有那些庸扰的幕僚和名利俗子。告别了繁华富庶的京都,混迹于渔耕樵读的苏轼终于明白了竹杖芒鞋给自己的欢娱远胜于门庭若市下的车水马龙。眼前的环境毕竟是恶劣的,可作者笔锋一转。“谁怕”?这是对荒唐世界的嘲笑,也是对以后艰苦环境的一声掷地有声的呐喊!一蓑一笠,平生快哉!苏轼的从容是随意的,一切都是面对烟雨人生后从容回眸的一瞥,只是这从容的一瞥,只是如此的谈笑之间,便让多少历史的过客安详伫立,以朝圣般的心态面对这无法复求的心境!
词的下阕对自己心态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刻画。料峭春寒和山头斜照是对内心世界造成两种冲撞的环境,是过往和现实的深刻对比。经历了“乌台诗案”的劫后余生,如那料峭的春寒惊醒了人世浮华的春梦。面对偏远的蛮荒之地,一方面总结过去的得失,一方面接受人生和社会最真实的一面,所以在“微冷”的复杂感情中苏轼看到了山头斜照,来自市井平凡却温暖的欢迎和关怀。“归去”,是挑战,是新的选择,更是从容的态度。
本词由一场偶遇的雨即事抒怀,以自然风雨隐喻人生风雨。这是什么写法?有何
好处?
——以小见大、语带双关;含蓄隽永
了解一位智者——明象(形象层)
杰作之能使历代人人爱读,而不为短暂的文学风尚所淹没,甚至历久而弥新,必然
具有一种我们称之为发乎肺腑的‘真纯’。而正因为苏东坡人格中那“真纯”的一部分,表现在其文章与事迹中,才得以传得千古美名。因此解读一首诗词仅仅是解意是不够的,还要知人明象,向外寻此人际遇,向内寻此人修为。
板书:
明象
修为
谈谈你对词中主人公形象的理解。
板书:
明象
两党不容
际遇
历典八州
逸怀浩气
修为
超乎尘外
——他,两党不容,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东坡一生屡遭政治陷害,对他下手最狠辣的大概莫过于章敦这个人。贬东坡于岭南、于海南,想把东坡置之死地的正是此人。等到东坡终于得以北归,章敦被贬岭南,以一般人的见识,东坡这时即使不幸灾乐祸,至少也可拍手称快,但东坡却不是这样。这一点从章敦的儿子章援写给苏东坡的一封信和苏东坡的回信可以看出。章援的信凄凄哀哀,诚惶诚恐,他为了老父亲向苏东坡求情。他以为北归的苏东坡定能拜相,而拜了相的苏东坡大概不会忘记他父亲昔日的种种迫害,所以他满纸泪水地写信求情。苏东坡抱病回信,信中说:“轼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所增损也。闻其高年寄迹海隅,此怀可知,但已往者更说何益,惟论其未然者而已。”在信中,东坡不仅把章敦认作老友,从而打消章援怕他向其父报复的顾虑,而且让章援转告其父如何储药养生。卧病在床不久就辞别人世的东坡,竟不惜耗费残余的一点心力精力去向“仇人”的儿子亲笔回信,还不厌其烦地转告这“仇人”如何保养身体。
林语堂评价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得益一种人生——悟道(意蕴层)
伟大的灵魂总能给人以启悟,你学到了什么呢?
——
苏东坡在新党当政时曾被迁贬,下过乌台狱,几乎被处死,被迁谪到黄州。后来,新党失败了,旧党上台,苏东坡被召回朝廷,他与旧党司马光虽是很好的朋友,可是,在论政之间,他不苟且随声附和。这就是苏东坡说的“进退得丧齐之久矣,皆不足道”,再有打击我也不怕。一个人一定应该如此,不是说不分黑白,不关痛痒,也不是什么都认真起来跟人家斤斤计较,该放过去的放过去,该持守住的持守住。苏东坡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与李公择书》),这是中国古人的修养。文天祥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自赞》)。既然读了圣贤书,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苦难,忠义的执守是贯穿心中的。不但在黄州时执守,晚年贬官海南,九死一生,他还写出了“云散明月谁点
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苦难不在我心中,苦难过去了就像一场风雨过去了。我本清白,无需点缀。苏轼经历了多少苦难忧患,向内求,完成了自己。但他又不是一个不管痛痒的麻木者。他对于自己的苦难能够超然处之,对国家人民的忠爱之心执著未变。直话照说,贬官在外,也造福百姓:密州时救过旱灾,徐州时救过黄河水灾,杭州时疏浚西湖淤泥建了苏堤,杭州传染病流行时设立病坊,惠州时见百姓渡江渡海困难,修建了桥梁,黄州时解救婴孩,儋州时悬壶乡里,开宗讲学„„以出世的态度再做入世的德行,以无生的觉悟才能成就有生的事业。心所无痕而功德千秋!
经历了“乌台诗案”之后感受到生命犹如趴在旋转的磨盘上的蝼蚁,又如旋风中的羽毛。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这一生,他只是永恒在刹那显现间的一个微粒,他究竟是哪一个微粒,又何关乎重要?所以生命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尽情享受人生。
板书:
悟道
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德行
以无生的觉悟成就有生的事业。
结束语:
让我们再用心体验这样千古难觅的心胸,如遇春风的从容,以未敢忘却的虔诚,看着苏子且步徐行,沿着灿烂中国文化的脉络,传承不已,看着芒鞋蓑衣的舞者,吟大江东去,叹赤壁古今。
推荐阅读: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林语堂《苏东坡传》
余秋雨《东坡突围》
第四篇:《定**》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定**》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的第2课《苏轼词两首》中的第二首
这个单元学习宋词本单元选择的四位词人的作品兼顾了豪放与婉约的两种风格,《苏轼词两首》都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的作品其中的《定**》词人以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因此淋雨的生活小事,表达了乐观、淡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学习该词有利于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
2、教学目标、重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中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这一要求,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了解词人苏轼生平与思想及其重要作品2、学习通过“知任论世”鉴赏诗歌的方法3、学习词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4、理解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在此基础上,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体会词中所表现出的苏轼的人生态度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课拟采取提问法、讲解法、点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作为一种传统文学形式,词与作者的生平境遇是分不开的,要理解词作中所隐含的传统文化心态必须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下探究
学法:
1、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诗词贵在吟诵,通过反复的朗读,理由在于对词这跳跃性、象征性极强的文学形式的接受必须经过一个由形式到内涵的过程诵读有利于学生通过揣摩词的音韵、情感,从而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
2、合作探究法,调动学生思维,学生相互讨论,主动鉴赏诗词,自己处理文本,提高鉴赏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预习要求: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布置学生在课前诵读该词,结合注解和序了解该词的主要内容,了解苏轼其人
环节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列出有关苏轼的资料让学生猜测是哪一位词人
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介绍了作者,为下面的知人论世鉴赏方法做铺垫
环节二:第一次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所应注意的节奏,示范朗读技巧检测学生预习情况设计有以下问题:
A、从词前的序中知道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B、词的内容哪些地方体现了序中所写之事?
C、词人写这首词的原因是什么,他要表达什么?提出“知人论世”鉴赏方法,介绍作者
朗读实质上是读者与作者双方借助文字,共同参与的思想交流活动,是读者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和体验的过程多朗读才能让学生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
环节三:介绍这首词的艺术手法,以及结合词的内容得出词人要表达的人生态度,词人为什么有这种人生态度
先展示学生非常熟悉的郑板桥《竹石》,回忆其中所用的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定**》中“风雨”的象征意义
苏轼并不是要写自己的人生坎坷,而是要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学生自读课文,互相讨论,找出能表达词人面对人生风雨的态度,并加以分析是何种态度可能学生能找出“莫听、何妨、吟啸且徐行”,老师补充归纳总结这首词词人所要表达的人生态度
环节四: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带感情的朗诵该词,朗诵要符合当时词人的情感,学生各自朗诵,然后请几位学生朗诵,以便教师指出存在的不足,也能让其他学生把他们与自己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然后全班一齐朗诵
环节五:学生阐述对此种人生态度的见解参考“研讨与练习”第二题
环节六:课堂小结由学习该词提及我们该以何种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词多积累古典诗词有利于提高文学素养
2、《阳光课堂》相关练习完成
第五篇:定**教案
《定**》教案
【教学设想】:
苏轼的《定**》通过描写在路上遇雨这件小事,表现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全词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在学习中应从鉴赏和感悟词的语言入手,进而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哲理。
第一步重在整体感知,首先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悟;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有感情地诵读,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初步感受作者的形象。
第二步重在探究和讨论,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和讨论交流,将学生对词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第三步重在引导学生进入苏轼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实现情感的共鸣,对作者和作品做出自己个性化的评价。最后鉴赏其深沉博大的思想是以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来的。
基于以上分析,确立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及其创作,立体全面认识苏轼。
2、学习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词的方法,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体会词人所表现出来的积极乐观、豁达超脱的胸襟。
3、体悟词人“也无风雨也无晴”豁达豪迈的人生哲理。反观自我,塑造健全人格,正视人生旅途上的“风雨”。【教学重点】:
探究苏轼面对风雨的态度,体会苏轼在词中所表现出来的乐观旷达坦然人生态度。【教学难点】:
理解苏轼儒、佛、道糅为一体的思想在本词中的体现。【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提问法、讲解法、鉴赏指导法 学法:
1、师生合作朗读法
2、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和录音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分钟)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三月是春季中最美的一个月,我们习惯上叫“阳春三月”。但是“天有不测风雨”,即使在如此美好的三月,在路上偶尔也会碰到潇潇春雨,却没有伞,而且迎面还会吹来阵阵料峭春风。那么,你们面对春天突如其来的大雨时,你会怎么做呢?
是的,我们一般人几乎都会选择躲啊,跑啊这类的,近千年前的大文豪苏轼也遇到了这样的场合,那他又是什么态度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苏轼的定**吧!
一读(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4分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齐读(注意读准字音):我们常说学诗词“七分朗诵,三分鉴赏”,所以我们先来读文,接下来请同学们集体朗诵一遍这首词。读准字音
如:同行xíng 吟啸xiào 一蓑suō
料峭liào qiào 萧瑟sè(直接在词中中标注)
(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接下来)
2.师配乐范读:同学们听读过程中注意划分节奏和标出重音
(除了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感情)
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3.抽个别同学朗读:(只要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即可,学完本课再读出感情和韵味)(男生,女生,第一个学生读完后,第二个学生评价后,第二个学生再读。)
读出情感
词语的抑扬顿挫
文句的舒缓轻重
4.具体分析文本句子是再读,如: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5.学完后全班再次齐读,要求读出感情
二.析(30--32分钟)
初读感知,梳理词意遇雨.小序
问题1:粗读,结合注释,找出小序的有效信息?作用?
粗通大意:齐读小序和词,看看这首词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以及苏轼在这件事情中是什么态度。(引导学生在小序、正文以及注释中寻找答案,学会梳理内容和概括大意。)
点拨要点:遇雨——独不觉,故——交代写作缘由,因事感怀
★时间: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地点:沙湖道中。
★天气:雨,晴。★人物:(拿雨具的仆人),同行,余 ★感觉(态度):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故:交代写作缘由。
(由故字点出艺术手法,因事感怀)
问题2:细读(精读):(莫听,何妨,谁怕,任)
小序说到东坡遇雨态度是“独不觉”,那他是怎样体现他的“独不觉”的呢?给请同学们两分钟的时间再读这首词找出面对风雨时,直接体现抒情主人公态度的词语并分析?
(30秒后提示同学们,注意用红笔圈出找到的词语,注意是直接体现的词语)
找: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穿林打叶声”是指风雨穿过树林在叶子上发出的沙沙声响。一般的人在这样的境遇下一定很狼狈,会急于慌慌张张地去寻找个避雨场所。品:“莫听”——置之不理,表现出无所畏惧 “穿林打叶声”——“穿”“打”可见雨大,疾风骤雨 “何妨”——挑战风雨 “吟啸”,是指吟诗长啸。“徐行”,是慢慢地走。
面对突如其来的雨,不但没有一点惊慌狼狈之态,而且显示了少有的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神态。
明确:这两句明写诗人道中遇雨时置风雨于不顾、吟啸徐行的镇定态度。读:生带入这种感情读
找: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品:“怕什么呢,自己的一生就是披着蓑衣在风雨之中过来的,对此我早就习以为常了。”
“谁怕”——蔑视风雨,“任”———镇定自若,“一蓑烟雨”-----从“穿林打叶的大雨”到“一蓑烟雨” 总之,“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作者乐观自信、飘逸豁达的态度,也体现出不为现实所束缚的心境。赏析:点拨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关键词是“任”,含放任自由之意。此时在词人眼中呈现的,已经不是自然界的这场短暂变故,而是人生旅途中的大风雨。面对风雨,不惊不避,不哀不伤,显示了词人的人格光辉。此句将词人一生的坎坷磨难以及泰然洒脱的生活态度,尽行囊括。
读:生带入这种感情读,之后全班读出这种感情
间接体现:
竹杖/芒鞋/轻胜马
作者为什么说“竹杖芒鞋”比“马”轻?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深刻含义? 结合背景,分析“竹杖芒鞋”和“马”这些意象的深刻寓意? 插入背景(1分钟)
苏轼生活在宋神宗时期,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变法派当权时,他看到了变法的弊端反对变法;变法失败,一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当权时,他看到了变法的可取之处支持变法,受到了双方的排挤和打击,一生仕途坎坷三起三落。
“乌台诗案”历经生死考验被贬黄州三年后苏轼写下了这首《定**》(出示苏轼被贬前后的地图,直观体现苏轼被贬之远)
“竹杖、芒鞋”代指隐居、闲适的江湖生活。“马”隐喻奔波的官场生活。“轻”轻松,轻易。“胜”胜过
“轻胜马”表明苏轼向往一种隐居闲适的生活,厌恶官场的险恶的争斗。
过渡语:领略完雨中苏轼的态度,那么风雨过后,苏轼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问题3:细读(精读):找出风雨过后,直接体现抒情主人公态度的词语并分析?雨后(风雨过后的态度)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从“吹酒醒”三字中,可以看出,苏轼是在带有醉意的情况下出游的。在被贬黄州期间,苏轼处境艰险、内心苦闷,因此借酒浇愁就成了常事。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是说经略带寒意的春风一吹之后,酒醒了,这时身上微微地感到有些寒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一句,它写出了自然界天气变化之快,刚刚自己还在风雨中行进,现在迎着他的却是山头的斜阳了。“迎”——积极主动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里的“萧瑟处”,是指作者刚才遇雨的地方。看看原来下雨的地方,现在又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呢。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意思是晴天也好,雨天也好,对我说来都是无所谓的。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心胸、志向以及对人生的态度,从而作者的个性也就表现得更鲜明了。
“归”——豁达洒脱,超然释怀 “风雨”“晴”——人生的逆境和顺境名利的失和得,官职的降和升
(以小见大,一语双关)读:齐读
这首《定**》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途中遇雨,借题发挥,运用一语双关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雨和人生的风雨相类比。以小见大,以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表明了作者在政坛风雨中遭贬后仍泰然处之的豁然旷达人生态度。
讨论:苏轼到底想归向何方?
1.归朝庭? 2.归田园? 3.归佛门?
明确:回归自我,归向内心 苏轼360首词中,归字出现100多次。如“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引导学生探究拓展,从更深层次理解词之意蕴及词人之精神。)
点拨归结:“归”字贯串于词中,是词人精神世界的缩影。“莫听”“徐行”,拒风雨于身外,这种心安是归;“竹杖”“蓑衣”,这种退隐之思是归;“也无”,这种超凡拔俗也是一种归。
总结:心有东坡词,世上无难事。人生再大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了一片晴空。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开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三.造境总结?:(音乐,图片,雨声,想象,讲诉文字......)(3分钟)
布置作业:(1分钟)
推荐阅读:苏轼的其他作品
余秋雨散文《苏东坡突围》。
现在,很多同学面对高考的压力而无所适从,请你运用苏轼对待风雨的人生观,以《东坡对你说》为题,为这些同学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鼓励一下他们。(思辨性,以小见大,一语双关,因事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