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领导讲话稿该如何巧妙构思
构思谋篇非常重要。比如做衣服,没有衣料不行,但有了衣料,剪裁不好也不行,甚至会把衣料给毁掉。写讲话稿也一样,即使有了必要的材料,但如果结构安排不好,仍然写不出好的讲话稿来。构思谋篇的关键是要做好两点,即设计好讲话稿结构和深化讲话主题。
1.设计好讲话稿结构
围绕主题设计结构是起草讲话稿的重要方略。一个写作任务下来,撰稿人首先应当在这方面下工夫,不能一见任务就作战术考虑,马上钻到具体材料的遣词造句的技术工作中去。
起草讲话稿,首先要从宏观上考虑,就如同盖房子先要有设计、有骨架一样。如果设计的结构不行,只是在粉刷装修上下工夫,房子的质量就没有保证,甚至还会塌下来。讲话稿常见的大返工,问题往往就出在内容及主体结构上。所以,撰稿人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人,拥有领导方略,会谋篇布局。
结构就是言之有序,就是讲话稿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即构思、谋篇。安排结构的基本原则是四个字:不板不乱,也就是不死板,不杂乱。具体要求有四点:一是纲目清楚,思路贯通。二是层款清晰,段落完整。三是衔接紧密,符合逻辑。四是开头明快,结尾有力。
安排结构要考虑到以下四点:第一,全面考虑阐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需要。第二,层次段落要围绕主旨,根据表现事物本质和特征的需要来安排。第三,条理清楚,方便表述,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便于人们领会和接受。第四,各部分、各层次之间有正确、严密的逻辑和照应关系,通篇浑然一体。
2.深化讲话主题
讲话的主题,是通过载体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明确意图、基本意见,是行政目的的具体体现。所谓讲话主题的深化,就是主题向纵深层次方向发展,呈现出由低向高、由浅入深、由粗到精、由残缺到完整的态势。主题不存,讲话稿无魂;主题突出,讲话稿有神。《出师表》之所以千年不衰,主要是因为它深含了“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之所以代代相传,就在于他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载舟覆舟”的精辟思想;毛泽东同志在解放战争时期写的《关于情况的通报》之所以被载人史册,关键在于通过阐述各个战场的情况揭示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一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芒的真理。党的xx大报告,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xxxx’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这个主题,鲜明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以最简练的语言,体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伟大实践和认识的历史经验,确定了我们党在2l世纪的历史定位,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根本走向。可见,主题越突出,思想性就越强;思想性越强,讲话稿的生命力就越强。
深化讲话主题要把握以下重点:
(1)细化领导要求。领导意图与要求最初表现的形式是比较复杂的。有的十分明确,有的仅是个倾向,有的比较零碎,个别情况还有意见分歧的态势。因此,要对其进行提炼、深化处理,形成一个正确的领导集团(班子)的旨意。这个深化过程,首先是补充完善。领导的新思想刚刚产生时,由于认识和实践的局限,很难做到完全正确,这就要使用各种方法,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从实际出发,把它系统化,使之成为完整、严谨、系统的领导思想。其次是浓缩提高。要经过智囊组织的熔炉加工、优化、磨砺,再融到领导思想体系中。再次是延伸挖掘。要善于分析领导思想的发展趋势,按照这个趋势拓展思路,延伸思维。这种延伸不是随意的,而是从工作需要出发,从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实际出发,有所突破和创新,使新的思想始终保持一种对工作的最佳导向力。
(2)对客观事物的再认识。讲话稿的主题是通过各种具体材料支持、丰富和完善的。各种材料与主题内在联系的关联度的高低,对表现主题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材料所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规律常常是蕴含在深层次里的。事物的本质最能揭示主题。因此对材料要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注意向深处开掘,尽量挖掘出事物最本质的东西,对事物要着力探求其思想意义,要在事物所显示的多方面中找出最主要最深刻的方面。这个过程就是对主题的深化的处理。
(3)政策策略的具体完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包括策略思想等,一般通过会议或纲领性文件下发,贯彻到各级组织和各地区。但路线的贯彻离不开具体问题、具体事件、具体政策。深化主题,必须紧紧地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揭示其在具体问题、具体事件上的意义。对具体事项要有现实、明确、具体的体现,把党和国家的政治意图明确地表达出来。
(4)要量体裁衣。同样一项工作、一件事情,书记与副书记讲可能不一样,市长与副市长讲也可能不一样,分管领导讲与部门领导讲就更不一样了。有些话在私下讲可以,但在正式场合讲就不行;有些事口头讲可以,书面讲就不行;有的话局长讲可以,书记、乡长镇长讲就不行。这就是分寸,这就是区别。
写领导讲话稿要站在领导层位,把握好角度,既要克服本位意见、部门色彩,又要防止“出格”、“越位”。首先要了解清楚会议召开的有关背景,在弄清场合的大小,摸清讲话对象、与会人员的多少及知识水平的高低等情况后。再有针对性地构思讲话的结构和内容。特别是在出现突发性事件时,更要慎重。领导在事前、事中、事后分别要讲的话,如果顺序弄颠倒了,实际效果就有很大不同。事前应说的话拿到事后来讲,别人肯定会说你是马后炮;事后应说的话若放在事前说,人家肯定会说你是瞎指挥。因此,要注意场合,把握分寸,当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在存在的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是,部门在为党委、政府领导起草讲话稿时,往往站得较低,把本该由部门领导讲的话改由党委、政府领导去讲。不是站在领导的角度而是站在部门的角度想问题,怎么痛快就怎么讲,想怎么讲就怎么讲,明显场合不妥、语言不妥、对象不妥,与领导的身份不相称。这是撰稿人在工作中应当避免的。
第二篇:领导讲话稿该怎么写
领导讲话稿该怎么写
讲话稿是指把有一定身份的人在一定场合的发言事先写出来的一种文字材料。领导讲话稿是指领导同志以领导身份在各种场合讲话的文稿,包括工作会议报告、讲话、总结等。领导讲话稿的特点:
一是有特定的作者。领导讲话稿的法定作者是领导本人,而不是别的什么人。不论是领导者自己起草,还是秘书人员代为起草,都是领导者意志的反映。有的领导讲话受到批评,便解释说是秘书写的,似乎可以不负责任。其实,让秘书代劳已经不高明,讲错了再让秘书替自己负责就是更大的悲哀。
二是有特定的代表性。领导讲话或代表一级组织,或某种程度上代表一级组织。如果领导讲话仅仅代表个人,同讲话人的领导职务没有关系,那就不能称其为领导讲话,充其量不过是个人发言。一位市委书记关于汉语拼音字母表的特点的发言,同他是否担任市委书记无关,尽管是他讲的,也不能称为领导讲话。
三是有特定的使用场合。没有特定的使用场合,讲话稿就实现不了自身价 值。自己给自己讲,毫无意义。给托儿所的孩子讲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无法实现讲话稿的使用价值。给成年人讲,则可以起到讲话稿的作用。或面对面讲,或利用广播电视电话报刊等媒介间接讲。总之,要有相应的使用场合。
四是有可读性。讲话稿的主要用途是口头讲话,只有特殊情况下才采取书面 发言的形式表达。我们不妨把书面发言作为讲话稿的一种特例。讲话稿的文字必须具有可读性强的特点,进而产生可听性强的效果。如果写得话屈鬓牙、晦涩难懂、拉杂冗长,难读难听,就算不上好的讲话稿了。
五是有感召性。领导讲话稿传达领导机关决策精神,反映一级组织的意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动员群众,指导工作。以其声音表现形式的优势,能够激起听众的强烈共鸣。
领导讲话是宣言书,有教育、宣传群众的作用。国家领导人在国际会议上的讲话就是中国之声,代表中国人民向世界发声,宣传中国的主张、路线、理念、政策、法律、愿望、国情等。一个地方的领导人的讲话,应当代表和反映所在地方的人民群众的呼声、意见和要求,同时又能说服、引导、教育所在地方的人民群众自觉地从国家的大局和根本利益出发,同心同德,共同奋斗。
领导讲话是动员令,有极大地组织、发动群众的作用。组织群众、动员群众投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来,让党和国家的意志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有很多途径,领导讲话是常用也管用的途径之一。光有法律法规 和政策规定,还不等于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尤其是在封建传统影响很深的中国,更需要领导表明态度,否则,好的东西也可能被束之高阁。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鼓励发展私营经济,但人们受极“左”思想的影响,心有余悸,徘徊观望,犹豫不前。邓小平同志的几次讲话,都起到了组织、发动的作用。人们至今能把邓小平同志讲话的精彩论述背诵下来,诸如“发展才是硬道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压倒一切的是稳定”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每次采取重大举措,都有各级领导讲话的组织、动员。
领导讲话是广告词,有极大地推销自我、展示自我、打造自我的作用。领导讲话是领导面对人民群众做出庄严的承诺,用什么样的行动为民、亲民,干什么实事、好事、大事,怎么干,都要讲清楚。讲不明白,就会损害自己的形象,失去群众的尊敬和信任。讲明白了,群众就要用你的承诺检验你的行动,如果讲了做不到,口惠而实不至,同样也会为群众所唾弃。领导讲话稿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以下九种: 一是传达上级指示精神的讲话稿。上级召开的重要会议、下发的重要文件、做出的重要决策、采取的重大行动等事项,需要领导在传达这些决策的同时,作加以说明、介绍、讲解、辅导的讲话。
二是部署工作的讲话稿。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方针法律法规出台后,本地 区、本单位的重要工作部署确定后,一般要召开会议进行全面安排和部署,主要领导要就此发表讲话。三是总结工作的讲话稿。主旨是总结某项或某一时期的工作。主要内容包括:某项或某一时期工作的开展情况.工作经验和教训.下步工作意见,如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方法步骤、措施、要求等。
四是表彰先进的讲话稿。主旨是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主要内容包括:先进单位或个人的主要事迹、经验,向先进学习的主要内容、意义、措施、要求、号召等。
五是批评错误的讲话稿。主旨是批评犯错误的人和错误行为。主要内容包括:错误的内容、性质、危害,错误产生的原因、危害、教训,防止类似错误发生的方法、措施等。
六是汇报工作的讲话稿。主旨是向上级反映情况、汇报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工作的基本情况,工作的成绩和不足,工作的经验和教训,面临的问题、解决问 题的建议、下步工作意见等。
七是研究问题的讲话稿。主旨是研究探讨理论问题、政策问题、思想问题、方法问题。内容主要包括:主要观点,证明观点的论据,观点在实践中的应用等。
八是专项问题讲话稿。主旨是就某一专题发表意见,提出见解,阐述主张,宣传群众。主要内容包括:问题的来龙去脉,重要性,发展展望,主要对策,对各界的希望与要求等。九是礼仪活动讲话稿。主旨是按照某项礼仪活动的要求,表明领导者的态度。内容主要包括礼仪活动的内容、讲话人的态度、对参加礼仪活动人员的希望、要求等。领导讲话稿同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不是一回事。领导讲话允许有个人情趣、风格的适度融人与展示。对相同内容的阐释,可以有不同的语言风格,甚至有不同的事例的选择。但工作报告是很规范的文稿,不能掺杂个人的情趣、风格,不论由谁报告,都要说一样的话。
领导讲话时标题往往不讲,但不能不写。标题有的直接标明什么人在什么会议上的讲话,如“xxx同志在xxxxx会议上的讲话”或“在xxxx会议上的讲话”。有的标题由一个主标题和一个副标题组成。主标题是概括讲话稿主题思想的一句话或同讲话稿有关的一句话,副标题则标明讲话人姓名、会议名称和文种。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 的讲话”等。领导讲话稿开头的写法:
一是开门见山。用一两句话直接点明讲话的主题。这样开头庄重、简洁。
二是提示说明。把要讲的几个问题用简单的几句话概述一下,说明讲话的缘由和要点,以引起听众注意。这样开头有突出主题、提示重点的作用。
三是自然人题。先说几句看似题外话开头,实则同讲话主题有关,把听众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吸引过来,然后再讲正题。这样的开头,灵活、自然、亲切,容易被人接受。如一篇在老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开头先谈曹操的诗篇《龟虽寿》,然后再引人正题,谈老干部如何发挥“余热”问题。有的讲话稿先概括总结,开头对讲话内容做出一个总的评价,让听众一开始就把握住讲话的基调。
四是祝贺问候。对讲话对象获得的成功表示祝贺,或对讲话对象出席活动表示欢迎、慰问。五是申明观点。对所讲议题申明观点,表明态度。多用于会议讨论等场合。
六是介绍情况。介绍同讲话题目有关的人物、事件、观点等情况,为听众提供背景材料,帮助听众理清头绪。常用于讲述大多数人不大了解的新内容的稿子,如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领导讲话也可以直接进人正题。如有些汇报会、讨论会的与会人员发言,表明看法即可,不必再加开头语。
主体是讲话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同一座建筑物的主体工程。主体的结构方法一般是分成若干段落。简短的讲话稿可以不分自然段,一气呵成,在一个自然段里含有几个层次,每个层次表达一个意思。一般的讲话稿,多采取标题式和标序号式的结构,把要讲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律分成若干个大小题目或序次部分,依次阐述。有的不用标题和序号,采取分自然段的方式表达。有的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就是该段的标题。安排段落的方法,有的按时间顺序安排,即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安排;有的按空间顺序安排,即按问题的逻辑关系安排;有的按内容的轻重缓急安排,有意识地将重点内容放在前面或后面,以提起听众注意和关注。领导讲话结尾的方法:
一是提纲掣领,总结全篇,强调重点,引导听众加深印象。
二是戛然而止,一笔带过。主体部分已经讲清楚,不再重复。如邓小平讲话《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的结尾就是一句话:“我就讲这么四点意见。”
三是发出号召,提出希望。如毛泽东1954年9月15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开幕词结尾:“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全中国六万万人团结起来,为我们的共同事业而努力奋斗!我们的伟大祖国万岁。”
四是抒发感情,表达心愿。如“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祝愿各位代表旅途愉快”等。五是照应前文。与开头或文中提出的问题呼应。六是引用名言,令人回味。
七是用幽默风趣的评言缓解气氛。让听众紧张集中的注意力放松下来,变得轻松欢快,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结尾。
起草领导讲话稿的注意事项:
一是要领会领导意图。领导意图是领导讲话稿的主题。讲话稿内容的中心、基本观点、列举的主要事实、针对的主要问题等,都应该贯彻领导意图。有人把领导意图比做“需求线”,即领导的需要;把秘书按领导意图起草称为“追逐线”, 即千方百计追逐、接近领导的需求线。多数领导胸有成竹,起草前会主动向秘书交底。也有少数领导或因心中无数,或因想听一下秘书意见,或因想考察一下秘书水平,先让秘书拿起草提纲。对后一种情况,秘书人员可采取同时提供几个方案的办法来解决。把对同一间题可能采取的若千对策都列出来,供领导选择。领导选择了哪个方案,那个方案就变成了领导意图。二是注意不同类型的领导讲话稿的特殊性。不同类型的领导讲话稿其写作要求差别很大。起草时必须弄清楚稿件的种类,按该类领导讲话稿的特色写作。
三是讲究礼仪性。注意分清讲话者和听众的关系。如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晚辈和长辈的关系,年轻人和年老人的关系,本单位和外单位的关系,国内外的关系,性别关系,战友关系等。把握尺度,做到合情合理,不卑不亢。
四是注意场合性。隆重的场合要注意讲话的准确性、严密性,每句话都要经得起各阶层、各战线听众斟酌、推敲,否则,后患无穷。小场合则可以灵活一些,甚至可以把一些不大成熟的想法讲出来。
五是注意时间性。起草领导讲话稿要估计讲话顺序的先后。第一个、最后一个、中间的,往往需要有所区别。
六是要把握详略技巧。话不是讲得越多越全面,越有水平。应该是该长则长,该短则短。用尽可能少的语言反映尽可能多的内容,才是理想的讲话稿。同样内容的稿子,篇幅短的往往更受欢迎。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详略得当。应当详写 的内容包括:讲话内容的重点,即最能体现主题的部分;听众最关心的问题.争议大又巫待回答的问题,即哪壶不开提哪壶,不回避矛盾,讲话人修养深、造诣深,能用上劲、说明白的内容.讲话人熟悉的、富有经验感受深的;听众不熟悉又急于了解的等。应当略写的内容包括:听众都知道的事情经过,一般道理、客套话.同听众关系不大或无关的;讲话人不懂或不大懂的;多数听众难以接受甚至反感的等。
七是要讲究语言提炼技巧。提炼口语化的语言。尽量不用文言虚词、生僻词语、方言土语、不规范的简称、容易听棍的同音词、常用的书面语、难以用声音表达的标点符号等。提炼通俗化的语言。多用简明的语言,少用繁杂的语言,多用通俗的语言,少用专业性强的语言;多用短句子,少用长句子。提炼形象化的语言。恰当地使用群众语言、修辞手段、多样化句式、趣味性语言、富有音乐美的语言。提炼科学化语言。准确、正确、明确地表现内容。
第三篇:考场作文构思要巧妙
考场作文构思要巧妙
第一,文章的开头要吸引人。好文章的开头有:设置悬念式开头;倒叙式开头;情景描写式开头;点题式开头;议论抒情式开头;引名人名言或哲理性的话开头等。
第二,情节安排要曲折生动,引人入胜,“文似看山不喜平”。因此,叙事要有点“波澜”,不能平铺直叙。
第三,表达方式要灵活多变,忌单一重复。
第四,点题要巧妙。
历年中考作文中,因构思巧妙而脱颖而出的佳作不少。例如:1998年的考题《我的欢乐》,有一名考生运用丰富的想象,把自己幻想成一只“和平鸽”,“要作一次旅行,从我的家乡——台湾,一直飞到祖国的心脏”,文中以一只“和平鸽”的行踪为线索,展现了沿途在香港、上海、长江三峡工程、长城以及北京等地上空俯瞰到的一幅幅壮丽的景象,表达了“祖国统一、繁荣富强,是我最大的欢乐”这一主旨,写出了中华民族的心声,高扬着时代的主旋律。这就摆脱了初中生身份的局限,摆脱了时空的束缚,超越了“小我”,进而写出了“大我”——中华民族的欢乐。真是构思新颖,不落窠臼。又如2001年的考题《有家真好》,有一名考生通篇运用拟人化手法,把台湾比作从内战结束后离开祖**亲的孩子——“我”,模拟游子的口吻准确而传神地演绎了台湾同胞的真切感受,在“有家真好”的题目下表达了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重大主题,具有很强的表达效果。再如2006年,有一名考生叙写《我们的名字叫“花样”上海人》,选取典型的人物和典型的事例,描述了“花样”上海人“有春花的热情,有夏花的爱心,有秋花的收获,有冬花的坚韧”等个性特征。全文按照春、夏、秋、冬四个时令季节为序,以春日的红杏、夏日的荷花、秋天的硕果和冬日的腊梅为喻,并配以鲜明的富有时令季节特征的四句古诗文名句,作为四个部分的小标题,凸显上海人的“花样”性格,构思十分巧妙。
总之,好文章的构思往往是巧妙的,新奇独特而不落俗套。
第四篇:作文巧妙构思切入的五个方法
作文巧妙构思切入的五个方法
佚名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文章亦然。同一个人,同一件事或同一处景,如能选取不同的切入点去表现它,其结果会迥然不同。所以,作文时一定要注意巧选切入点,才能使文章更具新意。那么,如何选准写作的切入点呢?
一、从“小”处切入有些作文题目比较宽泛,往往难以把握,思绪难以集中。这就需要用化大为小,从“小”处切入,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小方面,以表达出独到的见解。
二、从“新”处切入这不仅要求在思维上求新求深,还要重视对材料的多角度、深层次的审视,力求在平常的材料中求“新”,求“深”,使文章表现出新意来。
三、从“实”处切入当面临一些较虚、较抽象的作文题目时,这就需要化虚为实,变抽象为具体。把抽象的题目转变为对某个具体问题的表述,才能有效地避免作文空泛。
四、从“真”处切入考场作文特别注重真情实感的抒发,提倡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只有抒发自我“真情”,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也才会感染阅卷老师,使作文获得高分。
五、从“个性”处切入作文须个性鲜明,感悟独特。考场作文一般都规定“把你的经历、思考或感悟写出来”,注意贴近考生的生活,注重“我”的感悟和体验。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搜寻出一段独特的心灵经历,才能写出个性鲜明的文章。
【例文】 致老师
刘再复
饮过许多天风海涛之后,多么想念故乡那飘散着花香与草香的操场呵,那一个留着你的足迹也留着我的足迹的操场。你还在那个操场上默想与散步吗?亲爱的老师。
你的歌声和你的故事,就在这个操场上流进我的心灵。很久以后才知道,第一个在我生命世界里构筑另一个世界的,就是你。你铺下第一块砖石的世界,如今变得这样广阔,如蓝天,如蓝海,与遥远的星空和遥远的历史相接。
就在这个操场上,你在我胸前点起一团火焰。你说,这团火焰是太阳的一角,但属于你。当路上缺少明月与星光的时候,要记住火焰就在你自己的身上。亲爱的老师,因为记住你的话,在那些严峻的日子里,我没有跟着黑暗的动物走进黑暗的森林。
也是在这个操场上,我向你告别。你知道我就要走向远方,也许永远不能返回你的身旁。你献给我没有滴落的泪珠和轻轻滴落的叮咛:你走吧,去寻找,重要的是不停止寻找。呵,亲爱的老师,自从那个时候起,我便不断地寻找,从不把生命的帆篷降落。
我不相信神,因为神告诉我:不要再寻找了,这里就是你寻找的彼岸,精神的乐园。我相信你,因为你告诉我,永远没有归宿,永远没有终点。你达到的每一程,每一站,永远只是你的起点,你的彼岸,你的长途跋涉的开端。于是,我带着你没有滴落的泪珠不断地寻找着,直至今天这幽深的夜晚。
谢谢你,飘散着花香与草香的操场;谢谢你,飘扬过老师的歌声和故事的操场。
【技法揭示】
这是一篇感情浓烈的抒情散文,抒发的是人世间最优美、最纯真、最质朴的师生情。作者以饱满的激情,散文诗般的语言,叙说了一个不倦奋斗者对童年恩师的无比感激和眷恋之情。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巧妙选取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刻的“飘散着花香与草香”的操场,作为本文的切入点,围绕在操场上发生的故事展开叙述和抒情,切入点极为巧妙。且全文语言优美、精练、流畅,极富表现力。文中多处运用拟人、比喻、铺排等艺术表现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情感力量。
【精彩例文】
难忘啊,这段情
章晓平
岁月如水,一去不复返,留给人们美好的回忆,无尽的眷恋。无数感人至深的情景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美丽的涟漪。
——题记
晨风拂着我的脸庞,难了这段情的我站在阳台上,仰望满天白云,瞬间,我的脑海中闪过一个清晰的身影,不禁引起了我无限的回忆,她——就是我尊敬的庄老师。
二十多岁的她,长发飘飘,教我两年了,我不由地对她产生了一种情有独钟的感觉。一个对她的言行总打99分的我,无法摆脱对她的敬佩、爱慕的感情,她在我的心中是那么完美,那么耀眼,那么和善……
“如诗的年华,却没有诗的潇洒;轻松的年龄,却没有轻松的日子;也曾有过雄心勃勃的壮志,也曾有过青春的美感,但瞬间又都被无情的现实冲破,整天望着夕阳忧伤、失望。众多的苦恼包围着我。常常使我迷惘、彷徨,无法学习。好像处在十字路口,不知该向哪儿走。”我向老师诉说着。
“人生就这么微妙,好像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捉摸不透。也就在这寻求中,人生之树的年轮又无情地转了一圈,懂吗?”老师富有哲理性的话点燃了我心中的灯火,引导我昂首向前。噢,老师无私的奉献!
当老师第一次把我胸前的一根头发拿掉时,刹那间,我心中涌起一种感觉,一种难以描述清楚的感觉。但当她屡次为我整理衣衫时,我才知道,那是感激——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激之情。
一份50分的试卷递到我手中,烫手的试卷像电着了我似的,让我无法接受。一气之下,卷片满天飞。老师拉着我,把我拽到走廊。她不停地加重语气,然而我却冷漠地盯着她,抵抗着她。她已看懂了我的内心,又说了一句话:“龙凤毕竟是稀有动物,争取吧!”我又后悔了。后悔我的一言一行,以致对老师的伤害,我哽咽了……
休息日,为这件事仍不放心的她来到我家家访。她耐人寻味的话给我鼓舞,给我勇气。她帮我订好学习计划,让我奋发,使我打心眼里喜欢她。噢,老师,真挚的情怀!难忘啊,这段师生情!
……
晚风拂着我的脸庞,难以倾诉心曲的我站在阳台上,仰望天上闪烁的繁星,总想对她——我的庄老师,再诉衷肠。
【点评】
文章从回忆日常生活的角度切入,从老师的“言”和“行”着笔,构思巧妙,内容新颖。首先,作者尽情抒写老师给予自己思想上的引导,生活上的关心,挫折中的激励……笔触细腻,感情真挚,十分感人。其次,题记形式的采用,诗歌般的语言,首尾呼应的结构,增添了文章外在的美,加深了文章感人的情,使文章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得清新、优美。
难忘啊,难忘这段情!
刘美春
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初中三年里,我学习成绩不太好,班上的不少同学、朋友,真心帮助我,热情地关照我,使我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按说,我应该“相报”,可直到今天,我没有“相报”,也无从“相报”。因此,这段深挚的同学情,让我永远难忘!
记得那是一节劳技课,上课时老师要我们记下一句话:德国是始祖鸟的故乡。德——国——是……坏了,什么足鸟?不会写。得,先凑合写一下,下课后再问问。
“叮叮叮……”刚下课,“春春,有人叫你!”我闻声而去,也顾不得摊在桌子上的笔记本。
“叮叮叮……”又上课了。刚一坐定,呀!我的“食足鸟”。我赶忙在视线中寻找我的笔记本。桌上,它端端正正地面朝着我。仔细一看,上面多了一行淡淡的铅笔字,只见我写的“食足鸟”被轻轻划掉了,下面写的是:注意:是“始祖鸟”。落款:好人留。淡淡的笔迹,美丽的小方块字,整整齐齐。
看着这一切,我心中升起一种莫名的感触,我一遍又一遍地看着,欣赏着那美丽的小方块字,它像美丽的彩虹映入我的眼帘,像轻快的溪水声传入我的耳际,像温暖的春风吹拂我的心田。我感觉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被触动了,心里,身上暖暖的。
这温暖,不正是同学之间的热传递吗?我心存感激地望着身边的每一个可爱的同学。好人是谁?他们都曾帮助过我。转念一想,好人是谁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在这个集体中,我时时刻刻感到友情的温暖,时时刻刻有好人把温暖浸注到我的心田。
也许就是这样一个瞬间,也许就是这样一件小事,却能在人们的内心深处留下一种很深的感受,就像那丝温暖永远地留在了我的心灵深处,教我铭记终身,感激永远!
难忘啊,终身难忘这段情!
【点评】
本文的突出之点在于,从印象最深的日常生活切入,以小见大,选材新颖。“我”记课堂笔记,因误听而误写,一位同学却偷偷地帮“我”把错误改正过来,而不留姓名。事情虽小,却能从中看出同学情之深,同学的思想境界之高。因此使“我”心存感激,永志难忘。从作者描写的心理感受和议论阐发中可以看出,在生活中,作者曾多次被这种友情行为所感动,曾不止一次地沉浸于深深的感激之中。所以,难忘这段情。
【技法总述】
从上述两篇习作例文可以看出,要写好表现师生情之类的文章,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切入点要巧妙。竖着切的苹果横截面上没什么新奇,如果横切苹果,那截面上的星星图案定会使你倍感惊奇,这就是切入点的奥秘。
二是选材要精当。文章中心确定之后,就必须紧紧围绕中心选择材料,材料选择力求精当。所谓“精”,是指选择材料不要贪多,要严加筛选,力求选出一以当十的精美材料。所谓“当”,就是恰当。是指所选材料能与文章中心有内在联系,能够恰当、贴切地表现和突出文章的中心。
三是结构要完整。一篇文章必须具有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不可出现结构不完整或结构混乱的毛病。比如例文,其结构就很完整,有比喻引起的开头,有照应开头、再次点题的结尾,中间的主体部分文字主要描述一堂课的情景,从而生动具体地表现了真挚可贵的师生情。
四是感情要真挚。要使人感到抒写的师生情的真挚可贵,必须有师生交往的真实事件或情境,有交往情景的细节描写。总之,要有师生双方的真情浇灌,感情的花儿才会开放得更加艳丽迷人!
五是要有议论抒情笔调。精当的议论抒情,可以升华文章中心,拓深文章内蕴,增加文章的情感力量。
第五篇:作文做到构思巧妙的几种方法
在作文中规中矩地完成之后,只能拿到结构方面的基础分,但是如果用一些方法让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巧妙,吸引读者的眼球,会在文章的结构分上得到加分。下面介绍几种让作文构思更巧妙的方法,希望对各位初中学生有所帮助。
1、设置悬念法
设置悬念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在开头设问,即在作文开头即给读者提一个问题,形式可以是问句,也可以仅仅是一个叙述,但在开头的事情往往显得匪夷所思,不符常规,这样能在读者心中产生一个疑问,引其兴趣,让其对下文产生期待心理。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开头即是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这个开头就比较有吸引力,因为它给读者设置了很多疑问。小女孩是干啥的?这么冷的天,还是个大年夜。她为什么一个人在街上走,还光头赤脚?读者自然而然想往下读。
2、抑扬法
所谓抑扬法,包括先抑后扬或者先扬后抑。这个方法说的是当你真正要表达某种褒贬情感的时候,不要一开始就表现出来,而一开始将相反的方面表现出来,接着才开始表现你所想表现的那个方面。
如金庸小说《笑傲江湖》描写令狐冲的师父岳不群时,即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开始时将岳不群描述成一个慈父良师的形象,给了他正派人士引以为荣的君子剑称号;但到后面,这慈父却利用女儿幸福达到私利,这良师却为私心杀害自己徒弟。堂堂君子剑实为不折不扣的阴险小人,为野心掀起武林中的腥风血雨。这样不用太多语言描述,光是前后一对比,其人性之丑恶暴露无遗。而《神雕侠侣》描绘杨过则使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抑扬法实际上是对比思维的一种,写作时要注意。抑的目的是扬,抑的内容是为了更好地扬。最终要把你最想要表达的那个意思抒发出来。
3、误会法
误会源于人与人之间或人对事物的错误理解。误会法就是指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一方对另一方(或者某件事)产生误会,或者两人互相误会,从而引发矛盾,推动情节发展,从而使人物情感的波澜层层递进,多姿多彩。所谓人贵直,文贵曲,平铺直叙是作文大忌,而要让文章起伏跌宕,扣人心弦,巧设误会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比如有一篇考场满分作文叫做《误会》,文章中开始写我因为天下雨父母亲没给生病的我送伞而导致我误认为父母不爱我了,后来看到母亲留下的纸条才知道父母亲是想锻炼我,让我能够成长得更好,我在知道这是个误会之后明白了父母对我的关爱。这就是典型的用误会法来给文章设置悬念的例子。
使用这个方法需要注意在写完误会之后一定要交代这是个误会,并且需要交代主人公知道这是个误会之后的心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