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商所食品安全汇报
汇 报 材 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人大代表:
现由我向大家汇报一下工商所近阶段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关情况。
我们工商所监管的辖区为海伦路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所辖食品经营单位262户,其中企业93户、个体工商户169户;另外还有6户食品添加剂经营企业。本辖区食品经营单位特点主要是:集中的大型商场、连锁商店少,个体食杂店较多,分布区域较广泛,且学校周边经营业户较多。针对以上特点,我所在分局的正确领导下,在街道及政府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结合实际情况在食品安全监管中作了如下工作
一是加强主体审核。从事后监管向事前预防转变,突出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准入审核,重点加强对食品经营者的主体资格审查,在登记注册中,切实规范《食品流通许可证》核发行为,对进入食品行业的经营主体进行细致审查,从索证索票、规范台帐基础入手,靠前服务,加强规范经营的有效指导,确保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合法有效,杜绝“不合格”的食品经营主体进入市场。二是加强经营者自律。食品经营户做到“三统一”,即:统一索证索票,统一食品安全责任状,统一证照上墙。大中型超市、商场既要建立索证索票书式资料档案,又要建立电子资料档案;食杂店索取供货商的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复印件、检验报告复
印件。目前,我所辖区食品经营户已经全部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和食品进货台账制度。
三是加强市场巡查。把冷冻食品、生鲜食品、饮料饮品、奶制品、小吃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为重点检查对象,对消费集中、消费需求量大、保质期短、易发霉变质、时令性强的食品,实施重点监管。以校园周边小超市、副食品店、饮食摊点、奶茶店等食品经营户为重点,开展地毯式巡查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食品包装、生产日期、保质期、QS标识等内容,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过期变质、“三无”食品等违法经营行为,切实维护食品市场经营秩序。对近阶段社会反映强烈的食品添加剂问题,我所对辖区食品添加剂经营企业实行二次下架制度,即将所经营的食品添加剂全部下架暂停销售,待我所执法人员对其产品进行审核通过后再次上架销售,从而确保了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销售。
三是加强执法检查。设立执法中队及食品安全监管员,依据了食品安全执法规范流程,从案件线索受理、分流、查处、反馈形成了完整统一的机制。同时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以食品经营者履行法定责任和义务为重点,加强对经营者落实索证索票、进货台帐、进货查验、查验记录等制度的监督检查,确保食品从批发到零售有据可查,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隐患,在短时间内可以查明食品的流向。
四是要加强维权网络建设。在各社区、商场推行了“一会两
站”建设,广泛开展12315“六进”活动,完善了12315快速反应机制,向社会公开承诺,接到消费者申(投)诉举报,需要到现场调处的,工商所在15分钟之内赶到现场处理消费纠纷。充分发挥12315作用,形成工商监管、群众举报、社会监督、经营者自律的维权格局,确保食品安全。
下一步,我们工商所将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突出宣传教育功能,结合《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制度,加强对食品经营户的宣传教育,定期在商场、学校、社区、集市等场所开展大型食品消费知识咨询和假冒伪劣食品集中展示活动,进一步提高食品经营户的自律意识和守法经营观念,多举办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开展针对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的宣传活动以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从而进一步做好本辖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三日
第二篇:工商所食品安全工作总结(精选)
矿区工商所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根据娄烦县工商局下半年对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部署,认真履行工商监管职责,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提升行政执法效能,努力做到监管与发展、服务、维权、执法的统一,切实维护流通环节食品市场经济秩序,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完善工作机制,健全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化建设
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扎实开展工作,完善工作机制。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确保人员、责任、工作制度三落实。加大市场监管执法力度,深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确保食品监管责任到位,全年食品安全事故大事中事不发,小事杜绝在萌芽状态。
二、专项整治日常监管相结合,净化食品市场
8月份来,我所突出日常监管长抓不懈,组织开展专项整治突出重点,共出动执法人员31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453户次,查处食品案件2件,案值5000元,罚没金额6000元。(一)开展节日食品市场整治。结合中秋、国庆等节日食品市场消费特点,以粮、肉、罐头、酒类及儿童食品、保健品等消费者申诉举报多、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为重点监管品种,以农村食品市场为重点整治区域,以小食品店等为重点检查对象,以“六查六看”为主要检查内容,做到“日常检查抓规范,专项整治抓落实,联合执法抓成效”,确保节日食品市场消费安全。
(二)开展学校和学校周边食杂店小摊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一是集中力量对辖区校园周边的各类店面、摊点进行全面清理,严格审查校园周边地区各类食品经营主体的经营资格,对于无照经营户坚决予以取缔。共对辖4所学校周边的5户食品经营户进行了检查,取缔无照经营2户。二是加大巡查力度,查处违法经营行为。认真检查校园周边各类食品零售店、小摊点出售的饮料、奶制品、油炸小食品及方便食品,严防 “三无”食品和过期、变质、假冒食品上市销售。
(三)全力排查“地沟油”,防范劣质油流入餐桌。对城乡结合部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对各饭店及食品副食经营点进行全面的检查,防止“地沟油”流入餐桌。检查中未发现有“地沟油”窝点,也没有发现销售或使用“地沟油”的违法行为。
(四)加强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围绕打击流通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目标,加大巡查力度。一是查户数,确保证照齐全;二是查经营行为,依法查处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三是积极引导和健全购销台账等制度,规范管理。四是加强食品安全法宣传,教育商户诚信守法经营。共检查食品经营户42户次,未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
(七)认真做好食品流通许可的发放工作。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总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八项制度。全所共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23户,其中内资1户,个体22户。(八)积极引导和健全食品安全示范店工作。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制定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示范店规范指导意见》要求,以创建、健全、规范相结合,及时总结去年以来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的经验做法,发挥食品安全示范店的示范引导作用。目前,我辖区共有食品安全示范店5户,其中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5户。
三、加大农村食品市场整治力度,确保农民消费安全。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提升农村食品质量。重点对小食杂店、小饭店无照经营开展查处取缔,共出动执法人员31人次,检查农村食品经营户453户次,查处取缔小食杂店无照经营2户,规范11户小食杂店,对27户无照饭店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并报送相关部门。
四、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宣传《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努力营造执法部门监管、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良好氛围。
第三篇:工商所队伍建设汇报
队伍建设常抓不懈监管模式开拓创新
工商所是工商机关的缩影,是工商机关的一面镜子,基层工商所队伍素质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出我们这支队伍的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反映出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精神风貌,因此只有不断提高基层队伍素质,不断创新监管模式,把工商所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工商行政机关的职能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的各项工作才有切实保障,下面结合我所实际,就当前如何抓好工商所队伍建设、创新监管模式谈几点看法:
一、好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1、狠抓政治思想学习,提高基层队伍政治素质
基层工商所政治思想的学习,要充分发挥好基层党支部的桥头堡作用,加强基层组织领导,树立“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良好作风。教育内容上,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十六大精神,通过学习典型先进、组织“争当任命满意公务员”大讨论等形式,树立大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公仆意识,从讲政治的高度,强化行政执法的政治属性。下一步,我们要积极落实“末位淘汰”等制度,在全所形成“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意识,形成“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奋勇争上游”的良好氛围,以此提高全所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工作主动性,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
2、狠抓法规学习,提高基层队伍业务水平
近年来市局、分局加强了基层的业务学习培训,我所干部执法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这离上级领导对我们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说,坚持不懈的开展业务学习培训,是我所每名同志的迫切要求。在“一月一法一学一考”继续坚持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开展办案技能培训,开展“案例教学”,针对我们监管的服装专业市场的特点,我所每人每月都要拿出一个“冒名牌”、“傍名牌”的案例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遇到问题拿到分局法制科请教,做到以案说法,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学法的良好氛围。
3、狠抓党风廉政教育,增强基层干部廉洁意识
一是突出“防”字抓教育,要强调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教育先行,我们可以购置一些关于政治、警示教育的书籍、光盘组织大家观看,每名干部定期要写出反面教材学习的心得体会,并在全所交流学习。二是突出“严”字抓制度,应重点抓好“六项禁令”、“十项禁令”的落实。凡违反禁令者,都不能参与年终的评优评先,情节严重的,要与末位淘汰相挂钩。三是突出“量”字抓责任,结合每年的行风评议,全所每人每月要写出党风廉政建设总结,介绍自己在廉政建设、行风建设、政务公开等方面的落实情况,并由正、付所长对其进行考核。四是突出“实”字抓监督,要不定期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负责人、个体工商户,让其对本所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考评,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二、创新监管模式,促进职能到位
1、规范岗位职责,完善市场巡查制。将统计报表、规费收缴、信息反愧受理登记等日常工作归内勤人员负责,让其他人员有更多的时间走出办公室,深入市场,开展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并将行政执法人员的工作分工从以往单一的业务归口改变为区域管辖,改变以往只负责归口业务,而对其他业务工作不闻不问或很少参与的状况,进一步促进“复合型”人才和工作多面手的造就。针对我所管辖多个专业批发市场的特点,我们每个市场一至二名管理员管催费、管办案、管消费投诉等多方面工作,大家的工作责任心明显提高。
巡查制的开展,有力促进了执法到位。今年,我们还要不断完善巡查制,确实做到由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的飞跃。首先,确保巡查人员、路线、区域、时间、职责“五定位”,对重点市尝地区实行一日一巡查,对一般市尝地区实行最少三日一巡查。其次,巡查内容从取缔无照经营要扩展到商标、广告、假冒,切实了解掌握经济违法活动的动向,查处违法案件。同时,为保证巡而必查,查必有果,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一是统一设立市场巡查登记薄,对每次巡查的人员、时间、区域、内容、发现的问题,以及市场经营状况等全面纪录,以备督察;二是实行巡查区域定期轮换制,杜绝市场巡查中碍于情面而只巡不查现象的发生;三是定期向市场开办方通报巡查情况,巡查中发现的问题与市场开办方有联系的,我们要定期向市场开办方通报,及时督促其改进,比如说,我们所监管的服装、通讯市场,其安全设施、合同签署、广告宣传等发现有问题,我们要立即督促其改进。
2、完善相关制度,探索多种模式,提高打假工作的有效性。
我们主要监管的是专业的服装、通讯市场,经济违法案件主要以假冒侵权为
主,针对这个特点,我们所要把打假列为案件办理的重中之中。首先,我们要完善两个制度,一是完善“经济户口”管理制度,加强对经营者的动态监管,利用巡查制,及时发现案情,及时处理案件。二是完善工商机关“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制度,认真受理投诉,及时快速掌握案件线索、查处违法行为。今年,我们要把打击日趋严重的“傍名牌”现象纳入案件工作的重点,对经营者销售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或其在包装上作虚假标识的商品,一经发现,立即查处。
其次,我们要运用多种模式开展监管及案件的查处工作。一是要采取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的方式,不定期的组织开展对“重点市尝重点商品”的执法行动,对时间性、危害性强的商品进行集中专项治理。平时日常监管中发现共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在集中整治中进一步集中处理,例如我们去年会同各家手机生产商,对通讯市场的水货手机进行了集中检查,收到了明显效果。今年,我们还要与生产知名服装、手机的商家积极联系,集中行动,共同打击假冒、仿冒等各种违法行为。二是积极发挥新闻监督的宣传作用,违法经济案件查处中,要不定期的邀请各新闻媒体参与报道,营造声势,曝光典型案例,震慑售假分子,达到
第四篇:工商所队伍建设汇报
队伍建设常抓不懈 监管模式开拓创新
工商所是工商机关的缩影,是工商机关的一面镜子,基层工商所队伍素质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出我们这支队伍的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反映出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精神风貌,因此只有不断提高基层队伍素质,不断创新监管模式,把工商所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工商行政机关的职能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的各项工作才有切实保障,下面结合我所实际,就当前如何抓好工商所队伍建设、创新监管模式谈几点看法:
一、好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1、狠抓政治思想学习,提高基层队伍政治素质
基层工商所政治思想的学习,要充分发挥好基层党支部的桥头堡作用,加强基层组织领导,树立“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良好作风。教育内容上,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十六大精神,通过学习典型先进、组织“争当任命满意公务员” 大讨论等形式,树立大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公仆意识,从讲政治的高度,强化行政执法的政治属性。下一步,我们要积极落实“末位淘汰”等制度,在全所形成“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意识,形成“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奋勇争上游”的良好氛围,以此提高全所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工作主动性,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
2、狠抓法规学习,提高基层队伍业务水平
近年来市局、分局加强了基层的业务学习培训,我所干部执法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这离上级领导对我们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说,坚持不懈的开展业务学习培训,是我所每名同志的迫切要求。在“一月一法一学一考”继续坚持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开展办案技能培训,开展“案例教学”,针对我们监管的服装专业市场的特点,我所每人每月都要拿出一个“冒名牌”、“傍名牌”的案例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遇到问题拿到分局法制科请教,做到以案说法,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学法的良好氛围。
3、狠抓党风廉政教育,增强基层干部廉洁意识
一是突出“防”字抓教育,要强调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教育先行,我们可以购置一些关于政治、警示教育的书籍、光盘组织大家观看,每名干部定期要写出反面教材学习的心得体会,并在全所交流学习。二是突出“严”字抓制度,应重点抓好“六项禁令”、“十项禁令”的落实。凡违反禁令者,都不能参与年终的评优评先,情节严重的,要与末位淘汰相挂钩。三是突出“量”字抓责任,结合每年的行风评议,全所每人每月要写出党风廉政建设总结,介绍自己在廉政建设、行风建设、政务公开等方面的落实情况,并由正、付所长对其进行考核。四是突出“实”字抓监督,要不定期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负责人、个体工商户,让其对本所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考评,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二、创新监管模式,促进职能到位
1、规范岗位职责,完善市场巡查制。将统计报表、规费收缴、信息反馈、受理登记等日常工作归内勤人员负责,让其他人员有更多的时间走出办公室,深入市场,开展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并将行政执法人员的工作分工从以往单一的业务归口改变为区域管辖,改变以往只负责归口业务,而对其他业务工作不闻不问或很少参与的状况,进一步促进“复合型”人才和工作多面手的造就。针对我所管辖多个专业批发市场的特点,我们每个市场一至二名管理员管催费、管办案、管消费投诉等多方面工作,大家的工作责任心明显提高。
巡查制的开展,有力促进了执法到位。今年,我们还要不断完善巡查制,确实做到由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的飞跃。首先,确保巡查人员、路线、区域、时间、职责“五定位”,对重点市场、地区实行一日一巡查,对一般市场、地区实行最少三日一巡查。其次,巡查内容从取缔无照经营要扩展到商标、广告、假冒,切实了解掌握经济违法活动的动向,查处违法案件。同时,为保证巡而必查,查必有果,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一是统一设立市场巡查登记薄,对每次巡查的人员、时间、区域、内容、发现的问题,以及市场经营状况等全面纪录,以备督察;二是实行巡查区域定期轮换制,杜绝市场巡查中碍于情面而只巡不查现象的发生;三是定期向市场开办方通报巡查情况,巡查中发现的问题与市场开办方有联系的,我们要定期向市场开办方通报,及时督促其改进,比如说,我们所监管的服装、通讯市场,其安全设施、合同签署、广告宣传等发现有问题,我们要立即督促其改进。
2、完善相关制度,探索多种模式,提高打假工作的有效性。
我们主要监管的是专业的服装、通讯市场,经济违法案件主要以假冒侵权为
主,针对这个特点,我们所要把打假列为案件办理的重中之中。首先,我们要完善两个制度,一是完善“经济户口”管理制度,加强对经营者的动态监管,利用巡查制,及时发现案情,及时处理案件。二是完善工商机关“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制度,认真受理投诉,及时快速掌握案件线索、查处违法行为。今年,我们要把打击日趋严重的“傍名牌”现象纳入案件工作的重点,对经营者销售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或其在包装上作虚假标识的商品,一经发现,立即查处。
其次,我们要运用多种模式开展监管及案件的查处工作。一是要采取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的方式,不定期的组织开展对“重点市场、重点商品”的执法行动,对时间性、危害性强的商品进行集中专项治理。平时日常监管中发现共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在集中整治中进一步集中处理,例如我们去年会同各家手机生产商,对通讯市场的水货手机进行了集中检查,收到了明显效果。今年,我们还要与生产知名服装、手机的商家积极联系,集中行动,共同打击假冒、仿冒等各种违法行为。二是积极发挥新闻监督的宣传作用,违法经济案件查处中,要不定期的邀请各新闻媒体参与报道,营造声势,曝光典型案例,震慑售假分子,达到查处一个、教育一片的目的,在各个监管的市场中形成打假治劣的良好氛围。
工商所
2004/05/14
第五篇:工商所调研汇报材料
凤凰所调研材料
凤凰工商所地属鄂州市凤凰街道,现有职工干部16人,辖区人口13万,幅员面积16.4平方公里,是鄂州市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是市场主体量最多的基层工商所。
一、以服务发展为要务,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自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我所以服务发展为要务,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不断促进登记注册便利化,优化准入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一是市场主体继续增量提质。通过“局所联动、全市通办”网上登记管理方式、允许“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电子营业执照等改革措施,今年以来,我所共发展市场主体 户,同比增长 %,其中个体工商户 户,企业 户,农民专业合作社 户。二是全面服务市场主体发展。2018年,我所按照“双告知一承诺”的方式,共抄告市场主体 家,涉及抄告部门 个;认真落实“三证合一”改革措施,扎实做好新旧执照换发工作。三是规范窗口建设。在日常登记工作中,注重抓好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AB岗制、提示提醒服务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落实,窗口工作人员模范执行,为各类市场主体审批登记提供高效、便捷、优质服务。
二、事中事后监管
一是依靠综治网格员提高工作效能。强化与街办综治的协同配合,发挥综治网格员熟悉辖区情况、直接面对市场主体的优势,建立工商所与综治网格员的信息互通机制,将发现的无照经营线索定期移送工商部门,拓宽发现无照经营线索渠
道,有力解决无照线索发现难的问题。二是全面落实年报公示。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和省局、市局对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工作的统一部署要求,积极组织市场主体开展报告公示工作。目前,2017企业年报率 %,个体年报率 %,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100%。三是强化“大数据+清单式”监管。我所实行“大数据+清单式”监管模式,先后开展了优化“两节”市场秩序、红盾网剑、查处取缔无照经营、打击虚假违法广告等专项整治行动,发放各类监管清单485份,制定个性化监管清单3类,发现问题48个,立案查处违法行为5起。
三、监督执法
一是提高队伍素质,建设“学习型工商所”。我所把学习作为提升队伍素质的重要手段,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每周安排半天学习时间,认真学习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意识。二是优化日常监管服务,打造“服务型工商所”。强化日常监管服务规范和提升服务能力,要求执法人员按照规定规范着装,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优化办事流程,着力抓好群众密切关注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三是提升执法水平,建设“法制型工商所”。我所要求执法人员树立公正执法、阳光执法的观念,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为目标,加大对执法办案中执法程序的审查,纠正随意办案、随意处罚,加大对违纪行为责任追究的力度,彻底根治执法不公等滥用权力的行为。
四、消费维权
为充分发挥“12315”的品牌效应,我所继续深化“毛姐调解工作室”工作制度和规范,成立5个调解工作小组,创新“1+N”多元消费维权联动模式。截止目前,我所共受理咨询 件、投诉 件、举报 件,成功调解 件,为消费者挽回损失 万元,同比增长。今年,我们处置消费者申诉时间为3.1天,比原来缩短了2天;平均处置消费者举报时间23.1天,比原来缩短了6天。
一是建立工商司法合议调解机制,建立工商、人民法庭消费纠纷合议调解机制,共同处理复杂、疑难或重大的消费纠纷案件。
二是建立工商媒体督导调解机制,与各类媒体联合开设了《消费与安全》、《消费投诉》,《律师在线》等8个栏目,建立工商受理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及自愿律师点评、新闻记者跟踪督导等工商媒体督导调解机制,有效地促进了消费纠纷调解。
二是建立企业自律基层和解机制。我们以公用服务企业、大型超市、大型卖场等日常申诉量大、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重点单位作为突破口,采取主动上门指导、优化基层消费纠纷和解程序、培训基层维权人员等方式,在移动、电信等11家公共服务行业及武商、中百等10家大型商超建立了企业和解机制。
五、干部队伍建设
我所认真开展“支部主题党日”、党课、学习交流和心
得体会上墙等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和《准则》《条例》等党规党纪,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大局观念、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同时,围绕市局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9类清单,结合我所实际,制定了我所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责任清单、履职清单、负面清单,并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通过组织干部观看警示教育影视片、读书思廉等一系列活动,切实提升干部作风。
六、意见
一是商事制度改革后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刚性制约机制有所缺失,监管工作无所适从。
商事制度改革后,随着市场主体准入门槛的降低,各类市场主体呈现出了“井喷”增长,无疑为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市场主体数量的增加,后续监管的困难也日益显现,市场主体刚性制约机制缺失,“宽进”后“严管”难以实现。
以年报信息公示为例,《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规定,对不按规定参加年报信息公示的企业由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又规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履行公示义务后,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做出移出决定。《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对企业被列入、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决定,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出行政诉讼。《办法》只明确了执法主体 的严格责任而对市场主体不履行义务以及违法行为没有制定明确的强制措施。有些企业在使用营业执照时就参加企业信息公示年报,如果一时觉得没有用了,即便是基层执法人员再怎么督促也不报送。认为即便列入异常名录了,只要用时申请就能移出。对企业不按时参加信息年报公示和提供虚假材料的,并没有做出强制性惩戒措施,以致造成企业对年报公示存在随意心理,也加大了执法人员的工作量。
二是关于市场主体注销流程
载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执照在办理注销时需提供税务局开具的清税证明。由于我们无法知晓其是否涉税,故在实际受理中,造成了群众多次往返的情况。
七、建议
一是针对法律修订“空档”。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涉及到的法律法规较多,要尽快修订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具体实施细则,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二是针对信息共享“空档”。商事登记改革需要强大的信息公示平台予以支撑,要加强各部门认领、反馈、上传、交换相关信息,及时整合、对接行政许可、监管等信息,堵塞监管漏洞。三是针对后置审批“空档”。商事登记改革实行“谁审批、谁监管”及强化行业监管原则,要加快相关许可的审批通过率,尽量避免一些经营户在没有办全审批许可手续的情况下“抢跑”开业,造成监管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