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2006

时间:2019-05-14 03:04: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设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2006》,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设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2006》。

第一篇:建设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2006

建设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2006--2007年规划

建设局工作总结

建设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2006--2007年规划

为了进一步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促进我局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全方位、高标准、深层次发展,保证预防职务犯罪高效率、高质量地、有序地进行,根据市预办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建设

系统2006—2007年预防职务犯罪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省、地、市纪委全会和市委十四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认真贯彻实施《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不断探索预防工作新思路、新机制和新举措,全面构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努力提高建设系统预防职务犯罪能力,为城市建设稳步健康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二、工作目标

(一)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重点抓好党员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工作,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方面。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格局,把预防职务犯罪纳入反腐保廉工作的整体部署,充分发挥党纪、法律、行政等预防工作的整体资源,共同组织、协调、指导预防工作,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要适时调整充实预防领导小组成员,增强预防领导组织的自身力量,进一步明确预防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完善对领导小组的运行机制,以制度化、规范化的领导机制促进社会化大预防的作用的发挥

(三)拓宽预防的新领域。对群众反映强烈、敏感、突出的问题要作为预防重点抓紧、抓好,防止职务犯罪的发生。好范文版权所有

(四)推进预防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和专业化建设。各部门要通过体制上的创新,健全各项预防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预防工作。

(五)加强对预防工作的调查研究和对各单位、各部门开展预防工作的指导。全面掌握和了解预防工作动态,积极开展从机制和制度上探索预防对策,为市委、市政府当好反腐败工作的参谋。

三、2006—2007年规划实施要点

根据今后三年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目标:从2006年—2007年,分三步实施预防工作;第一步是全力构建党委领导下的预防职务犯罪大网络、大格局;第二步是及时调整、充实预防工作人员,完善各项制度,把预防工作推向标准化、制度化;第三步是加强系统预防和专项预防的工作力度,积极开展预防对策研究,创建新的预防教育措施,使预防工作更加深入、扎实、有效。

(一)、2006年1月-12月

1、成立预防机构组织,保证预防工作机构健全,人员落实,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预防工作形成整体合力。

2、加大预防工作力度,对职务犯罪易发的部门和单位以及社会反映强烈的领域,采取积极措施抓好预防工作。

3、建立我局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奖惩办法,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以此推动预防工作的深入开展。

2、加大专项预防工作力度,对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的规划、报建、质监等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预防,要通过制度加强预防,使预防工作规范、具体、可行、有效

3、积极开展预防对策研究和警示教育工作,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掌握职务犯罪人员的演变过程,消除犯罪的滋生因素

4建立和完善建设工程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特别是重大、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的跟踪监督机制,做好同步预防工作,实行工程项目合同和廉洁协议“双签”制度。

(三)、2007年1月—12月

1、完善传统的预防模式,开拓新的预防模式,开展预防工作的新路子,制定有效的运作机制。

2、积极深入开展预防工作的调查研究,使调研成果转化为切实可行的预防工作的有效措施,转化为我局预防工作的规章制度。

3、总结二年预防工作的经验,表彰先进,制定新的奋斗目标。

四、几点要求:

1、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提高认识,真正把这项活动摆上日程。为确保预防职务犯罪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建设局成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赵喜双,副组长:李相彬、王友长,成员:薛茂坤、姜桂萍、赵晶平、林永生。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其他领导按战线分工,负责抓好所分管单位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落实。局纪委具体负责督促检查、工作协调、情况综合等工作。各部门要成立组织,确保全局形成左右

第二篇: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建设

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建设

推动旬阳烟草各项工作上水平

——旬阳县烟草专卖局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经验材料

旬阳县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旬阳县局)成立于1986年,现设办公室、计划财务股、烟叶生产技术服务部、烟叶技术推广站、专卖管理稽查队、卷烟客户服务部六个股室、一个客户服务中心、20个烟站和26个烟叶收购点。现有在岗员工370人,其中烟叶技术员292人。2011年,全县种植烤烟10万亩,收购烟叶24.12万担,烟农收入2.01亿元;销售卷烟13820.86大箱,实现销售收入2.50亿元;成功破获1.22”制售假烟网络案件,涉案金额1220余万元。

近年来,旬阳县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惩治与防患相结合,开展了形势多样的警示教育活动,不断创新预防职务犯罪方式方法,以此全面促进全县系统党风、行风建设,推进“阳光烟草、廉洁烟草”工程,为建设山地优质烟叶强县、打造一流县级烟草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纪律保证。

源头预防筑牢预防犯罪“防火墙”

近年来,旬阳县局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重点,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烟站站长的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艰苦奋斗和正反典型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2009年以来,1该县局积极与县检察院联手,制定《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长效机制实施意见》,成立全县烟草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双方工作人员,制定了工作目标、职责、流程等内容,并从廉政文化品牌建设、问责惩戒机制、联席会议制度、案件线索移送及协查制度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初步建立了符合旬阳烟草特色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长效机制。

同时,邀请县纪委、检察院领导干部,先后开展了廉洁教育进家庭等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每年烟叶收购期间,召集全体烟叶收购人员,专题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讲座,不断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共同构建和谐廉洁烟草,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此外,通过开展各项活动来预防职务犯罪也是该县局的一大特色。2010年,开展以讲学习、讲团结、讲责任、讲规范、讲自律“五讲”为主题的作风纪律整顿年活动,分为五个阶段,做到四个结合,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2011年,深入开展“讲责任、讲奉献、讲纪律”教育活动和“三查三整顿”活动,对劳动纪律、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并严格考核。同时,先后组织开展“四要”学习教育活动、“明示承诺制”活动和向龚俭籽同志学习活动,给每位员工购买《把工作做到出色》书籍,分部门开展大讨论活动,谈体会,写心得,班子成员全程参加,使企业发展目标、工作目标、纪律要求深入人心,员工形成了你追我赶、互相团结、忠诚履职、甘于奉献的浓厚氛围,并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个人,2012年5月,赵湾烟站站长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检企共建常打警示教育“预防针”

2009年3月份,旬阳县局新一届领导班子履任后,就认真思考如何继续加强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探索出一种针对性强、效果理想的检企共建教育模式。

2010年烟叶收购前期,该县局在县检察院的指导下,先后组织机关中层以上干部和各烟站站长赴安康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犯罪人员的现身说法、声泪俱下的忏悔、痛悔莫及的警醒、对自由和生活的渴望,给员工实实在在地敲响了警钟。通过现场参观警示教育活动,大家学习更为直观,感受更为深刻,教育内容更是入脑入心。这样的警示教育活动,该县局每年都在县检察院指导下以不同的方式开展好几次。

同时,为了更直观的开展警示教育,该县局还同县纪委监察局联系,联合开展观看警示教育影片活动。先后组织员工观看了《忏悔录》、《职务与犯罪》等职务犯罪警示教育片,教育干部员工认识到职务犯罪的危害性。坚持对干部和重要岗位人员常敲“警钟”,开展廉政谈话,日常谈话、任前谈话,时刻提醒党员干部绷紧拒腐防变的自律之弦,保证党员干部健康成长。

通过检企共建,进一步提升了员工素质,使烟草的法制教育、警示教育实现经常化,切实加强了员工队伍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及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尤其是在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上,把预防职务犯罪和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与党纪、政纪教育结合起来,与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开展各项主题实践活动

结合起来,与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员队伍的带动、示范、导向作用,在全县烟草员工队伍中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统筹谋划狠抓制度建设促规范

近年来,旬阳县局把制度建设作为预防职务犯罪的一大抓手抓紧抓牢。围绕“注重效率、严格自律”这一课题,狠抓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工作,努力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制度建设与创新。先后制定了《员工奖惩条例》、《机关干部下基层纪律规定》、《烟叶收购工作人员廉政规定及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烟叶收购人员岗位责任制》和《烟叶收购财务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并实行岗位责任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考核力度,确保制度落实。

同时,该县局严格按照《班子成员议事规则》、《局长经理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开展议事活动,规范议事程序。推行班子成员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干部票决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提高了决策的透明度。

在全市系统率先试行办事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办事公开形成了以“一栏”“两网”“三屏”“四会”(“一栏”即公开栏;“两网”即市局内、外网;“三屏”即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屏、电视显示屏; “四会”即局长经理办公会、全体职工大会、各民主管理委员会、员工座谈会 ;“X”即OA办公自动化系统、服务大厅、短信公开等补充公开形式)为特点的“1234+X”公开体系,并累计

公开信息1200余条。

民主管理分别成立生活福利、物资采购与招投标和薪酬三个委员会,累计决定职工生活事项12项,实施物资采购与招标36项,涉及资金6000余万元,确定员工薪酬3次,员工满意度达95.5%。

特别是物资采购与招投标工作,县局制定了《物资采购招投标管理办法》,成立了物资采购招投标委员会和物资采购招投标纪检监察委员会,加强对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烟用物资购买、烟站建设、办公用品采购、技术比武等主要环节的监督和检查。专门召开班子成员和纪检组成员会议,对大型烟水配套工程建设和烟路建设项目进行研究讨论,反复论证修改,严格了申报、审批、验收等程序,同时,加强对工程的监督和管理工作,防止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

把握重点 筑牢拒腐防变“安全墙”

长期以来,旬阳烟叶收购始终是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旬阳县局建立并坚持每年在烤烟收购期间集中开展防范和惩处涉烟职务犯罪专项活动,重点从流程控制上防范涉烟职务犯罪。

旬阳县共46个烟叶收购站(点),遍布全县20个乡镇,量大面广,在烟叶收购过程中,如何确保全县烟叶收购标准统一一致,如何确保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深入人心是一道大难题。该县局结合旬阳烟区实际,共成立三个烟叶收购指导组和一个综合协调组,以10天为一个周期,以定期或不定期、打招呼或不打招呼的形式,全方位、全覆盖、轮流交换,深入各烟站,对收购政策、收购管理、收购质量、收购秩序、收购账务、烟叶调拨及安全管理等六个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违规违纪的,现场记录处理。对构成警告或罚款条件的,一律现场办公,即时向被处理的相应岗位人员开具《烟叶收购监督检查工作办结单》;对重大违规违纪构成解聘条件的,及时上报领导小组研究处理;对违法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2011年烟叶收购期间,共印发烟叶收购督查考评通报6期,通报批评23人次,警告处分15人次,记过处分3人次,罚款36人次,免职1人,解除劳动合同1人。

通过扎实有力的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全县烟叶收购人员形成了人人凝心聚力干工作,一门心思抓落实的良好氛围。近三年来,烟叶收购工作稳步有序推进,烟农、政府、企业、用户满意度大大提高。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旬阳县局通过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促进了全局党风廉政建设,推动了旬阳烟草各项工作上水平,也进一步提升了旬阳烟草的社会形象。该县局连续五年荣获旬阳县委、县政府绩效考核“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荣获县人大常委会“人民满意单位”,连续两年荣获全市系统“先进单位”,先后荣获全省系统优秀县级烟草专卖局标兵单位、优秀县级分公司标兵单位、“五五”普法先进单位、安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第三篇:建设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心得体会

建设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在县委、县纪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检察院的帮助指导下,先后完成了制定方案、健全制度、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加强重点防范等工作,基本实现了标本兼治,从源头上预防建设领域利用职务犯罪和腐败问题的发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广泛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教育1、安排部署周密。建委党组为切实加强该项工作,在制定了《建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一览表》时,将预防职务犯罪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按照领导分工、部门职能、业务范围,分解到委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和各分管领导,建立谁分管、谁负责、谁经办、谁负责的责任制。在明确业务工作责任的同时,确定党风廉政建设和预防职务犯罪责任,做到预防职务犯罪责任,做到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并实行党风廉政建设与预防职务犯罪问题一票否决。2、目标任务明确。建设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主要目标是要建立一支高效、廉洁、能打硬仗的城建队伍,从根本上遏制或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以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维护社会安定,树立行业形象。首先,要增强建设系统广大干部的法律意识,提高其法律观念和依法行政的水平,增强廉洁奉公,抵制腐朽思想侵蚀的自觉性。第二,防微杜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及时消除隐患;第三,通过上级批办、信访、审计、行风问卷等途径,积极发现案件线索,及时进行查处;第四,规范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完善各项制度,消除滋生违法违纪案件的机率和土壤;第五,针对建设领域特点,确定重点预防单位、岗位、实施重点部位重点防范,确保建设工程承发包领域、房地产开发交易领域、城市规划审批等重点部位不发生职务犯罪。3、宣传教育到位。一是召开动员会,举办法律法规培训,结合行风建设和艰苦奋斗廉洁从政教育活动,我委 2005 年于 7 月 3 日召开全体系统股级以上人员参加的预防职务犯罪讲座,请检察院专家进行讲座、辅导。二是认真开展警示教育,统一购买了廉政教育电教片,组织机关和直属单位干部观看了《为民书记郑培民》、《马向东腐败案》、《扭曲的人生——李真贪污受贿案剖析》等正反两方面典型,系统干部观看后震动很大,感触很深。三是组织学习讨论交流会,组织召开了委机关下属单位股级以上干部学习交流会,廉政教育、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谈感想、心得,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监督机制,实施责任追究。1、健全管理制度,逐步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去年以 来我们围绕规划审批、资质管理、评优秀奖、招投标管理、事业管理、收费管理、机关政务管理、机关事务管理、机关财务管理等先后制定了规章制度,从而大大减少了行政审批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和感情色彩。如规划审批上实行规划审查、审批、收费三环节分离,建立相互制约机制,实行“一个集体”,把好“四个关口”,实施“两项制度”。即集中一支笔审批,把好选址、用地、工程项目规划审批和竣工验收四关口,在每一个环节上实行谁审批、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谁放线、谁负责和建房公示告制度,扩大了规划审批的透明度,有效防止规划审批过程中腐败行为的发生。在收费坚持做到 100% 使用财政专用发票,100% 进财政专户接受财政监督和预算管理。2、推行政务公开。政务不公开,暗箱操作的产生职务犯罪腐败问题的根源。为推行政务公开。设立了收费窗口,实现了集中收费,实行一支笔审批,一条龙服务,简化了办事程序,并公布了每项的办事程序、必备资料、承办科室、办理时限和监督电话,大大增加了行政审批的透明度,又便于接受群众监督,方便群众办事,深受群众的好评。3、突出行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我们在全系统开展了作风建设的活动,制定了方案,排出 了重点,召开动员大会,聘请监督员,对城建执法人员发出了十条禁令,对窗口发出了十条倡议,端正 行风,提高了服务质量,树立了良好形象。4、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以优良的作风保证尽职履责,防止越轨、违纪或利用职务之便犯罪。一是在机关普遍推行“首问责任、马上就办、限期办结、责任追究”四项制度,着力解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和“相互推诿、办事效率低下,不负责任,失职渎职”的问题。二是所有行政审批推行政务公开,实行阳光作业,并对公职人员提出在办理公务时必须遵守的八不准纪律。即:①不准接受服务对象的礼品、礼金;②不准接受服务对象吃请;③不准在服务对象和下属单位报销应有本人承担的票据;④不准接受邀请的游山玩水和高档消费娱乐、健身活动;⑤不准在职人员经商办企业;⑥不准家属子女干预单位 的规划审批、工程报建、资质申报和介绍承揽工程;⑦不准干部职工参与赌博;⑧不准设立小金库。有效地遏制了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违纪违规,起到了预防职务犯罪的作用。

三、突出重点,认真治理建设工程承发

包领域的职务犯罪和腐败的问题随着我县城市建设的速度加快,城市房屋建设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基本建设投资不断加快,工程建设的特点决定了其相对等容易出现职务犯罪和腐败案件,是建设系统预防职务犯罪的重点。比如:建设工程承发包职务犯罪,主要表现在:业主不按规定招标、搞私下招标,虚假招标、建规招标、规避招标、领导直接介入招投标、干预项目法人招标自主权、圈定中标单位;不发布招标公告、不按法定程序开标、评标和定标;肢解工程,将标段划分的太小、太细,巧立名目制造条件使工程不招标,直接发包给关系户;幕后交易、暗箱操作;违法分包、非法转包、层层剥皮等 等。首先我们在认真分析建设工程承发包领域职务犯罪和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后,汇同纪检监察部门、人民检察院一道,在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过程中,结合我县实际,采取了一些针对性防范措施,制定 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文件,从而增强了预防职务犯罪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其次健全工程发包交易中心(即有形建筑市场),率先完成招标管理机构与有形建筑市场分离,招投标管理作为国家公务员,代表 政府依法对招投标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不参与招投标活动;交易中心(有形建筑市场)作为中介机构,企业行为,为招标人、投标人提供场地、信息等方面服务,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三是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发标、收标、开标、评标、定标均由业主主持,其中评标由业主和专家组成评标委员完成,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要履行行政监督、业务指导和提供交易服务。四是制定了《工程施工报建程序指南》、《招投标工作程序》、《招标投示管理和评标实施意见》、《施工监理评标细则》、《工程招标规范化样本》等工作程序和细则,使招投标工作程序化、规范化。五是积极营造多方位监督氛围,每项工程评标、定标都要求,招标人邀请监察局和检察院代表参加,重点工程项目、大型投资项目请纪检监察人 员参与招投标工作全过程,从而有效地预防了职务犯罪。建委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感到还不够深入,预防手段上有限;二是在查办违纪违规案件工作中还需要向纪监部门、检察机关多沟通、多学习、多联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建设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加快制度建设和完善,加强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全系统干部的法制培训,提高全系统干部队伍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分析,研究建设系统职务犯罪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加大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处力度,积极配合纪检监察机关、人民检察院、司法机关做好建设系统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办工作,建立和完善日常工作联系制度,分析总结建设系统职务犯罪安件发生的原因、特点、手段、变化规律和趋势,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危害发生,全面推进建设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开展,为建设、经济建设、创造优良投资环境和政策环境

第四篇:林业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初探

林业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初探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国要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肩负着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重任的林业部门,责任重大。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创新思路,拓宽方式方法,应对职权腐败的挑战,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势在必行。本文试从分析林业部门预防职务犯罪的现状和成因出发,探讨预防职务犯罪的应对之策。为探索林业系统从深层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一、林业系统职务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职务犯罪指具有一定职务身份的人故意或过失地实施了与其职务之间具有必然联系的、侵犯了国家管理公务的职能和声誉,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各种犯罪的总称。林业系统职务犯罪指的是林业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违反了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而损害了国家及他人的利益的一种行为。

近年来,我国林业工作人员渎职犯罪大幅度上升,其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犯罪尤为突出。从4月11日全省林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通报的情况来看,2007年共立案侦查渎职犯罪695人,比2006年立案侦查的451人上升54.1%,其中滥用职权型、玩忽职守型案件分别上升25%和106.1%。在立案侦查的712

1名犯罪嫌疑人中,涉嫌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等渎职犯罪占立案总数的95.5%。其中,涉嫌玩忽职守犯罪371人,占52.1%;涉嫌滥用职权犯罪191人,占26.8%;涉嫌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犯罪74人,占10.2%。就我区而言,今年就有2人涉嫌玩忽职守犯罪被查处。从以上统计数字可以看出,涉林职务犯罪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林业发展大好形势、影响林业干部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

从涉林职务犯罪的类型和犯罪的形式分析,涉林职务犯罪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方面,逾越职权、以权谋私是涉林职务犯罪案件的主要特点;另一方面,涉林职务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于:行使职权者和利益相关者互相勾结,在行政审批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合法程序操作,给他人开绿灯,造成乱砍滥伐。或林业人员在监管林木采伐过程中,不认真履行监管责任,造成超数量,超面积的采伐,致使森林资源遭受破坏;第三,涉林职务犯罪发展类型日趋多样化。现阶段涉林职务犯罪主要包括贪污、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受贿、玩忽职守等。

二、林业系统职务犯罪的成因

分析涉林职务犯罪的根源,主要包括:

(一)客观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现有的法律机制和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致使在具体实践上出现了一些漏洞,使违法人员有了可乘之机;二是对权力的运行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下级因为怕得罪上级而不敢监督,同级机关由于处于不同的工作岗位,在监督上会比较难,而上级最主要的是对所属下级进行工作指导,有时会对下级的监督不够力度,也比较难发现问题,而群

众的监督本该是最有效的一种形式,但是由于对监督的渠道不够了解,使得群众的监督作用减弱。三是对各种贪污受贿行为的打击力度还不够,间接增长了犯罪人员的侥幸心理。四是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较大。市场经济发展滋生的拜金主义,使个别工作人员在其影响下,丧失原则,走上腐败不归路。

(二)主观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林业系统人数众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个别工作人员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不高,没有形成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和群众观,个人修养不高,平时又不注重加强学习,整体素质偏低。二是职责职能缺位。主要表现为对本职工作的职责不甚了解,知之不多,了解不深,有极少数人员对本职工作“有选择”地加以执行,致使工作出现失误。三是执行制度方面有漏洞。由于在管理、服务工作中制度建设滞后,制度的约束力偏软,使个人行为存在较大随意性。四是责任意识不强。少数同志不负责任,马马虎虎,对工作要求不高,敷衍塞责,缺乏竞争意识,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直接导致工作出现失误。五是个别工作人员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经受不起奢侈腐朽生活方式的引诱,一味追求金钱,讲究排场,铺张浪费,缺乏一定的判别能力,这些便为职务犯罪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六是有关工作人员缺乏预防职务犯罪的意识,法制意识不强,知法犯法。

三、预防林业系统职务犯罪的途径

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教育,落实各项防范措施,遏制职务犯罪现象的发生,对推动现代林业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

更好更有效地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加强理论学习,深化思想教育。一方面,要坚持用学习增强理性修养,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终生学习观,对干部职工进行党章教育、党的宗旨教育、艰苦奋斗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廉政勤政教育和政策法规教育,引导林业系统干部职工落实思想大解放、意识大转变和思想境界大提高,使个人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深入,服务意识不断增强,以民为本的理念在各项实践工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落实。依法行政观念增强,执法行为公正文明,为民办事规范高效,在廉政建设问题上做好典范,形成努力争当发展现代林业排头兵的创业氛围。另一方面,突出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发现有轻微违法行为的人员要及时对其进行教育转化,把违法犯罪的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同时,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在处理违法乱纪的案件中,一定要严惩贪污受贿等违法犯罪行为,通过经济上制裁和纪律上的处分来威慑犯罪人员,也使其他人员产生警示作用,让更多的人在工作中以身作则,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二)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行业管理。按照《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及国家林业局《全面推进依法治林实施纲要》的要求,结合行业特点,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制订完善行业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一套包括制度、监督、教育、奖惩四位一体的管理运行机制,以制度来规范干部职工的行为,通过建章立制,不断建立健全林业行业从业规范,使政风行风建设不断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在执行制度上,要

定期开展检查,加强监督,把执行制度与各项考核及工资福利挂钩,形成了奖惩并举的制度落实激励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各项制度得到严格执行。

(三)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通过集中开展自查自纠,找准林业行政许可(审批)、森林资源开发、经销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规范林业行政许可(审批)工作,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找准林业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存在的弊端,进一步深化林业改革,完善加快林业发展的政策,创新林业工作思路、办法和措施,推进林业系统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建设,从源头上堵塞发生商业贿赂的漏洞;通过坚持不懈的教育和治理,使林业系统的干部职工普遍受到教育,错误观念和不正当交易行为得到有效纠正。

(四)不断的完善监督机制。首先,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认真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健全规范党组成员表决程序和形式,凡属方针政策和全局性重大决策,干部人事的推荐、任免、奖惩、重大项目的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和国有资产重组并购等重大问题,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其次,要加强对预算执行、政府采购等落实情况和资源管理过程的检查监督。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对森林资源和资产的监管。加强对森林资源和资产消长、运行情况的管理和监督,加大对森林资源采伐限额管理、征占用林地管理、野生动植物管理、林木种苗管理等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防止森林资源受到破坏。

第三,抓好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建设的监督。严格执行工程项目法人制、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工程施工监理制等有关规定。通过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使工程项目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加强工程档案管理和项目绩效评价,促进林业建设管理的规范化、有序化。第四,坚决执行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家林业局《关于人民检察院与林业主管部门在查处和预防渎职等职务犯罪工作中加强联系和协作的意见》,建立惩治和预防渎职等职务犯罪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信息通报机制、案件线索移送机制和协作机制,加强双方的沟通与配合,推动惩防体系建设。

第五篇:建设系统职务犯罪新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建设系统职务犯罪新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近年来,武威市建设系统在我市城乡建设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从三年旧城改造到撤地建市以来,武威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以新的姿态依然矗立于河西走廊的东端。就在这个建设时期,伴随有突出贡献的同时,本系统内也发生了职务犯罪案件,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借全市今年以来开展的五项专项活动之机,来给大家讲一堂法制课。原因基于两方面:一方面,对全市建设系统辖属5个县级单位,22个科级单位,近1200名干部职工,担负着城乡建设的规划、建设、管理以及经营等重要职责,工作面涉及面广,资金运用量大,掌管建设、管理城乡的权力比较集中,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易发职务犯罪的要害部门,易成为被拉拢、腐蚀的对点,处风口浪尖上,稍不留神就会被风浪吹倒吞没,陷入违法犯罪的泥潭。因此,教育必须是经常性的。另一方面,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职务犯罪危害是极大的,乃是全球的公害,它破坏经济、削弱民主和法制,扰乱社会秩序,并使有组织犯罪和恐怖主义更加猖獗,给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带来更大的苦难,因而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意义重大。就连由国际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与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于2006年6月23日至27日在贵阳市召开的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中国刑事法治的协调完善”学术研讨会,也将预防职务犯罪与反腐败做为首要的学术问题加以研讨,并且定论:“预防与打击并重,预防为先”!我今天宣讲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我国刑法关于犯罪构成的理论知识,职务犯罪及职务犯罪预防的概念;二是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渊源,预防机构的配臵及工作情况;三是武威市人民检察院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出台的九条惠农措施;四是全国、全省、全市职务犯罪发展态势;五是商业贿赂及基本特征和危害;六是建设系统职务犯罪的新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一、我国刑法关于犯罪构成的理论知识

1、刑法的概念。

刑法是规定什么是犯罪,犯的什么罪,以及依据特定的罪刑关系确定行为人应承担何种刑事责任与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刑法的特征。

⑴在所有的法律中,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⑵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刑法调整和保护的社会关系最为广泛。

⑶刑法是国家规定越轨行为的最后手段。刑法好比下游的坝,它是最后手段了,再没有别的办法了。实质上,刑法 是一个国家民族价值观的抑射物和价值观的体现。

3、刑法的基本原则。⑴罪刑法定原则。

是指什么样的行为构成犯罪,构成什么样的犯罪,以及应承担什么样的刑事责任和处以什么样的刑罚,都必须由法律做出明文规定或依据法律的明文规定来判断,也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⑵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是指犯多大的罪就应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以及依据其承担的刑事责任给予相应的刑罚处罚。也即:重罪重责重罚,轻罪轻责轻罚;刑当其责,罚当其罪,罪责刑相称,罪责刑相应。

⑶适应法律人人平等原则。

适用刑法平等原则是宪法上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上的反映。我国现行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犯罪的概念。⑴犯罪的概念。

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 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法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⑵犯罪的特征。

犯罪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社会危害性。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即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损害的特性。二是刑事违法性,即犯罪不仅是一种违法行为,而且是触犯刑法的行为。违法并不都是犯罪,只有严重违法并经过刑法加以规定才能构成犯罪。三是应受刑罚惩罚性。即犯罪是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

⑶犯罪构成。

所谓犯罪构成,是指依照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总和。

⑷犯罪构成的要件。

犯罪构成的要件有四,缺一不可。

一是犯罪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如杀人罪所侵犯的是公民的人 身权利,贪污罪侵犯的是社会经济秩序等。

二是犯罪客观方面。就是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三是犯罪主体。是指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年龄、实施犯罪行为,依照刑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它可分为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职务犯罪必须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四是犯罪主观方面。是刑法规定的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包括犯罪的故意和过失。

5、职务犯罪及职务犯罪预防的概念。⑴职务犯罪概念。

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以及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它重大犯罪。

⑵职务犯罪预防概念。

是指国家和社会针对一定社会历史发展时期职务犯罪的状况、特点、原因和条件,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运用多种手段、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国家工作人员产生职务犯罪的因素,以达到减少和遏制职务犯罪的目的。

二、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渊源,预防机制的配置及工作情 况

对职务犯罪进行预防的提出,从全国来看已近二十年,尤其是南方经济发达地区早有认识,但在我们这里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正式纳入检察机关的检察职责,只有三、五年的时间,尽管过去也在搞,但仅仅是通过个案进行警示,通过查办和公诉职务犯罪案件,达到教育、警示的效果和目的。此项工作纳入检察机关的职责以后,在短短的时间内,起步良好,效果明显,社会反响好。之所以将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是因为除去宏观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外,还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立法的原意,原本是在打击和惩治职务犯罪行为的基础上,重点起到教育和挽救的作用,但实际上在打击和惩治之后进行的教育和挽救却不如在提前预防的基础上进行的教育和挽救,由此可见,预防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二是从保护干部的角度考虑,职务犯罪一旦发生,必须使用追究刑事责任的方法,才能达到教育和挽救的目的,但是若提前预防,则能将违法犯罪行为制止于萌芽状态。因此,职务犯罪预防是对我们干部的负责和保护。三是借用纪检监察部门常用的一句话:“常举刀,少砍人”,使我们的干部在职务犯罪方面“不愿犯,不能犯,不敢犯”,这才是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真实目的和意义。四 是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堵塞漏洞,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武威市职务犯罪预防机构配置工作情况

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领域广,牵扯面大,必须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才能健康运行,达到减少和遏制职务犯罪发生的效果。

二00二年四月,经中共武威市委组织部批准,在武威市检察院组建成立了职务犯罪预防处,八月二日人员到岗开始工作,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经中共武威市委批准,成立了中共武威市委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领导小组,任命组长一名,副组长三名,成员单位十五个。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检察院预防处,负责日常事务工作。到二00三年八月,各县(区)相继组建成立了预防机构,都建立了党委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配臵了工作人员。全市共配臵预防机构五个,工作人员十一名。

二00三年三月,制订出台了《武威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责任制度》、《武威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同年九月、十一月又制订出台了《武威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试行)》、《中共武威市委职务犯 罪预防工作考核办法(试行)》。

二00五年三月,在武威监狱建立了武威市职务犯罪预防警示教育基地。

二00二年至二00六年七月,全市开展了以下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1、系统预防工作。建立协调组织十一个,工作联系点三十一个,与三十个单位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

2、专项预防工作。介入重点建设项目三十项,涉及金额1,509,732,114.00元。

3、个案预防工作。市院及各县(区)院每年平均开展一项个案预防工作,累计开展二十项个案预防。

4、法制讲座44次。

5、法制宣传157次。

6、发检察建议74份。

7、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十三场(次),接受教育者2180余人。

三、武威市人民检察院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出台的九条惠民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 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立足法律监督职能,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运用法律手段切实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医疗卫生系统也不例外,是我们贯彻市委加快“四个变革”,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有效途径,结合全市检察工作实际,武威市人民检察院于2006年3月20日制订出台了以下九条服务措施。

1、依法履行批捕、起诉职责,加大对侵害农民合法权益,危害农业生产犯罪的打击力度。

2、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经营活动。

3、积极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4、认真查办发生在乡镇、村组的职务犯罪案件。

5、认真受理涉农民事行政申诉案件。

6、用心处理涉法涉检信访案件。

7、积极参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8、加大对常住和居住在农村的监外执行罪犯和考察帮教力度。

9、积极调研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

四、全国全省全市职务犯罪发展态势

建国初期,在中国发生过一起震惊中外的特大职务犯罪 案件,那就是已被搬上银幕的张子善、刘青山职务犯罪案,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对二犯判处了极刑。就在1953年,全国人大颁布《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条例》,此后,职务犯罪有所下降,特别是贪污、贿赂犯罪。改革开放以后,职务犯罪有所上升,在1982年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颁布了《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职务犯罪急剧上升,特别是大案、要案,并且愈演愈烈,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从这几年全国全省以及全市检察机关查办的案件情况看,职务犯罪呈以下发展态势。

1、在行为的严重性上,大案要案急剧上升。过去贪污受贿数万元可称为大案,现今的犯罪金额在几十万元、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的屡屡出现,有的甚至上了亿元。

2、在行为的主体上,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卷入腐败行为的人数有上升趋势,虽然所涉及人员的绝对数量不大,但由于卷入者位高权重,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极大。陈希同、王宝森、褚时健、成克杰、胡长清、李真等案件就是典型。2005年,我省查处腐败案件(主要贪污、受贿案),涉及县级干部65人,厅级干部4人。2006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呈上升趋势。我市查处的原天祝县国土局局长徐海元贪 污、挪用公款案、原凉州区公安局经文保大队队长潘竞英贪污、滥用职权、徇私枉法、受贿案,以及去年至今年查处的市财政局局长于××案、外贸公司总经理潘××案、建委资金管理中心主任李××案、省建九公司总经理金××案、市群众艺术馆馆长王××案等,都是本市近几年以来的大要案件。

3、有组织的团伙作案日益增加。近年来发生大量窝案和串案,一些腐败分子部门内结成有领导、有分工的违法犯罪团体,有组织地滥用权力。如湛江走私团伙大案,令人触目惊心。

4、在腐败现象发生的领域,职务犯罪广为蔓延。腐败不仅在经济管理分配部门大量发生,而且在文化、科技、教育等传统上认为是“清水衙门”的部门也不断出现。如教育系统、艺术部门的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案件时有发生。

5、权力的廉洁度普遍下降。在任何社会,对腐败行为的判断都有一定量的标准,这些标准构成了追究违法违纪责任的起点。但我们知道,公职人员行为规范的底线往往高于这一基点。于是在权力的廉洁状态和腐败之间,形成了一种未达到违法责任的地步,但权力本身并不干净的空间,这种状 态被称为“准腐败”。“准腐败”的大量发生,使权力的廉洁度普遍下降,而其严重性是它成为职务犯罪等腐败现象的丰厚土壤。

五、商业贿赂及基本特征和危害

商业贿赂是贿赂的一种形式,但又不同于其他贿赂形式。(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从反不正当竞争角度规定商业贿赂的,即商业贿赂行为首先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这是因为,倘若经营者不是通过降低成本、提高商品质量等参与竞争,而是通过贿赂手段购买或者销售商品,那么必然违背竞争原则,扭曲市场关系,损害其他经济者的合法权益,构成不正当竞争。所谓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作为贿赂的一种表现形式,商业贿赂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行贿主体是从事商业活动的经营者。所谓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这种特定的行贿主体是商业贿赂区别于其他贿赂的一个重要特征。

2、目的明确化。经营者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目的是希望在经营活动中排斥正当竞争,获取交易机会,从而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销售出去,或者以更优惠 的条件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这是商业贿赂的本质特征。

3、手段多样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查处力度的加大,商业贿赂的花样不断翻新,手段越来越隐蔽。经营者通常以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个人。如经营者假借促销费、宣传费、赞助费、科研费、劳务费、咨询费、佣金等名义,或者以报销各种费用等方式,给付对方单位或个人以现金或实物;为对方单位中的有关人员提供国内外各种名义的旅游、考察,甚至性贿赂等等。经营者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也是商业贿赂中一种比较常见的行为。所谓帐外暗中,是指未在依法设立的反映其生产经营活动或者行政事业经费收支的财务帐上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明确如实记载,包括不记入财务帐或者做假帐等。由于商业贿赂名目繁多,无帐可查或者帐目虚假,具有极大的隐蔽性,给查处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4、侵犯客体复杂化。商业贿赂违法犯罪行为,既是对正常的公平竞争秩序的破坏,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同时,由于商业贿赂往往与部分国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收受贿赂、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直接相关,又严重侵蚀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扰乱了国家机关正常的管理 活动。

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造成经营者之间的不平等竞争,破坏了公平竞争秩序,它使市场竞争变成贿赂、人情及关系网的恶性博弈。

2、造成物价虚高,特别是一些医药企业实行高定价、高回扣,加重了国家和群众的负担。

3、严重败坏了社会道德和行业风气。

4、通过商业贿赂,假冒伪劣商品流入市场,使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活动有可乘之机,消费者深受其害。

5、妨碍了质量、价格、技术、服务等效能竞争手段作用的发挥,使市场配臵资源的作用失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难以实现其本有的价值。

6、行贿的经营者作假帐虚报成本,接受贿赂的单位或个人不入帐或隐瞒收入,前者抵税,后者不纳税,造成国家和地方税收大量流失。

7、国家工作人员接受贿赂,其后为保官或晋升行贿,严重破坏了国家廉政制度建设。

8、受贿者暗中出卖本单位利益,造成企事业单位管理的困难,严重破坏了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

9、损害我国的国际形象,影响国际评估机构对我国腐败 程度的印象。

10、商业贿赂加大贫富差距,一部分人一夜暴富,更多的人却困在市场竞争中受到不公正的排挤而收入减少,从而使得贫困人口增多。

11、商业贿赂滋生洗钱和有组织犯罪,其引起的社会不满情绪又会加剧社会冲突,造成一系列的社会动荡和犯罪率上升。商业贿赂泛滥将使国家陷入犯罪率不断攀升的恶性循环。

12、妨碍政府职能的转变,商业贿赂导致的竞争不公、市场混乱和违法犯罪使得政府监管力不从心,政府部门不得不强化对市场的干预,市场经济要求政府转变职能的目标难以实现。

13、商业贿赂导致政府公共开支的效益被削弱,或者大打折扣。

14、商业贿赂盛行所导致的官商勾结和结党营私妨碍了法律政令的实施,诱发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加剧社会矛盾,妨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之,商业贿赂对市场经济和国家廉政制度有百害而无一利,绝非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商业贿赂的持续盛行将使市场经济陷于毁灭,使社会道德腐化 堕落,使社会发展落入迷途,根治商业贿赂是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必然要求。

六、建设系统职务犯罪的主要犯罪新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俗话说“产生贪污的地方是有钱的,发生受贿的地方是有权的”。在建设系统职务犯罪主要发生在工程建设中,因为在重点建设工程中既有大量的财物流动,又有立项审批、招投标、物资采购、资金拨付、工程验收等权力运用,这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责任不落实、疏于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都有可能产生职务犯罪。这不是危言耸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工程建设的任何一个环节,对工作不负责任,如签订合同被骗、工程质量不合格造成责任事故等,都有可能因为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关系构成渎职罪。《检察日报》的一篇文章援引新华社的报道,“某城市修建高速公路,37公里路段竟有37名干部受到处分。有人评说:有项目必有腐败”。这个典型中的典型事例,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工程建设是腐败的多发环节。

还有一个事实是不容怀疑的,那就是涉及工程建设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是比较高发的。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列举案例加以说明。重庆綦江彩虹桥垮塌,造成40人死亡,600多万元直接经济损失,因此受到刑事追究的党政官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人员10余人。这起案件表面上看是 一座大桥垮塌,实质问题都与大桥的工程建设有关。《检察日报》曾经披露的山东省沂南县政协原副主席袁锋剑,1988年8月至2001年1月,利用担任蒙阴县副县长兼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之便,贪污公款558万余元、收受贿赂6.4万元,被判处死缓。

李××一案

(一)新特点

1、权钱交易,贿赂案件较多。

2、职务犯罪领域广泛化。

3、职务犯罪群体化。

4、职务犯罪手段多样化。

5、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新特点。

⑴借劳务分包之名,违法分包工程、从中捞钱的现象普遍存在

近年来,由于公开招标制的实行和各方监督的到位,过去那种工程尚未上马,各路诸侯就各显神通、领导批条满天飞的现象已不多见。直接靠行贿中标,靠领导批条指令分包已是“昨日黄花”了。于是,“借劳务分包之名,行工程分包之实”从中捞钱,已成了普遍采用的手段。其表现形式是:某些地方领导、工程主管部门领导、业主负责人及监理负责人等,为获取个人非法利益,想方设法向中标单位介绍“劳 务施工队”。中标单位一看来头,知道得罪不起,往往违心地将整块整段的工程分给对方做,并按介绍人的意思不签订任何承包合同。这样,“劳务施工队”表面上是给中标单位做劳务,实则成了分包商,成为某些领导从工程中获取“实惠”的工具。据了解,这种现象目前是普遍存在的。在某重点工程调查中得知,该工程十余个合同标的中,仅有一个不属于违法分包或非法转包。事实证明,经过这种“分包转包”的工程,工程投资被层层盘剥,最易导致“豆腐渣工程”的出现和贪污受贿、玩忽职守等职务犯罪的发生。

⑵利用工程变更设计之机从中渔利的情况较为突出近几年,随着各地反腐败力度的逐步加大和重点工程项目里预防腐败措施的不断完善,工程上的钱“不好捞”了,于是很多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容易得手的工程变更。根据调查的情况看,现在的一些建设工程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存在变更项目。其表现形式是:施工单位为增加工程量、提高合同造价,谋取非法利润,采用多报、虚报变更设计项目的方法,然后通过行贿的手段,去打通工程监理、业主等审批环节,以获得变更的立项审批;个别工程监理及业主人员为了获得个人非法收入,故意放松关口,乱允诺、乱建议、乱签批,变更设计项目。在我们所查的工程项目中,许多都超过了工程概 算,高的达到百分之十几,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大量变更设计,追加投资太多等原因造成的。通过变更工程设计、追加工程投资,以从中谋利,已成为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主要手段。

⑶招标单位违规改变招标方式给违法犯罪提供空间

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招标方式有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对限额以上的财政性投资建设项目,规定必须公开招标。在实际操作中,因公开招标程序繁琐,有的发标单位从缩短期限、降低费用考虑,采取少报多建、分解工程等方法,把本应公开招标的项目改为邀请招标。由于法律对邀请招标的范围及邀请对象只作了原则性规定,建设单位有较大的自主权,一些掌管招投标定夺权的人便乘机大作文章,在选择邀请对象时有倾向性地划定范围和标准,靠“选谁不选谁”捞取好处。有些工程承包商为了被邀请投标,不惜以重金“开路攻关”。潍坊医学院1996年到2002年共建设大小工程二十多个,高培福在任该院副院长、院长主管工程建设期间,以节约费用、照顾当地施工队伍、保证工程质量等名义,全部采用邀请招标方式招标。高在招标过程中,有章不循,进行暗箱操作,利用工程发包权收取施工单位贿赂24万余元。⑷“化整为零”,规避招标曲线谋利

招标人为照顾关系单位或捞取好处,违背“不得将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的规定,想方设法规避招标,将一些投资额度大的工程项目,分解成不需要招标的一个个小额工程,或者将本应一次报批的大工程分阶段报批,以达到步步“赢利”的目的。如青岛开发区财政大厅、审判大厅、润泽写字楼、文化娱乐中心四个项目工程,都需要安装统一技术要求的消防电子设备,且工期相近,按规定应当一起招标。而时任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原总指挥、兼区财政性投资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委员会主任冯占聪,在收受某公司3万元“信息费”后,为达到不用招标而直接确定采购单位的目的,便将四个工程的消防电子设备采购项目分解开来,使该项总金额达120余万元的设备采购业务,没有经过招标就发包给了该公司。

⑸招标工作人员与投标人相互串通,泄露标底,形成权钱交易

由于标底是评价标书是否符合招标要求的重要依据,法律规定,招标人设有标底的,标底必须保密,实际招标中,也大多采取封闭做标的工作方式。有的投标单位为了获取标 底信息,向招标工作人员行贿,引诱招标人员透露标底信息。一些招标人员利用工作便利,将标底透露给投标单位。这类内外相互勾结、行贿受贿的现象在县、市一级单位十分严重。如郯城县检察院今年查处了13起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的贿赂犯罪案件,其中有10起案件与泄露标底有关。如郯城县建设局原招标办公室主任凌宗华于1997年至2003年5月,在组织做标过程中,利用职务便利,将决定工程造价的三大材(水泥、钢材、木材)的价格和数量用电话透露给投标单位,致使9个工程标底在招标前泄露,凌共收受投标方贿赂11万余元。

⑹评标流于形式,定标人营私舞弊

法律规定评标委员会成员由招标人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应不少于2/3,评标委员会按照规定的评标标准、方法等,对投标单位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推荐中标候选人。但由于部分招标人代表或招标活动组织管理人员违反规定,在招标前接触投标人,接受宴请或收受贿赂,在评标活动中,或有意发表有利于投标方的意见影响其他评标人员,或给打高分;有的评标委员会不按规定组成,有的评标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难以胜任评标工作;还有的评标专家出于私心不严格履行职责,见风使舵,随意附和其他人的意见。这些因素的存在往往使评标走了过场,致使徇私舞弊行为得逞。如冯占聪为照顾各方面的关系和利益,从中多收“好处费”,对青岛开发区润泽写字楼装修装饰工程组织招标时,不按规定对投标单位进行严格审查筛选,并违反择优定标的原则,评标时竟将10个关系单位全部推荐为中标候选单位,并公然将工程分成10段,使推荐的10个单位全部中标。郯城县建设局原招标办公室主任凌宗华在接受郯城县城关建筑公司经理樊某的贿赂后,在评标中有意宣传该公司的资质和业绩,又做几位评委的工作,使该公司中标。

⑺中标人权益保障机制不健全,领导干部违法改变发包对象

按照法律规定,定标后招标单位必须把工程发包给依法中标的单位,但对中标人的权益保护,法律规定不完善。办案人员在对冯占聪的办公室进行搜查时,就发现了大量被扣押的举报冯及其下属的投诉信。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负责人或定标人有恃无恐,在收受其他施工单位的贿赂后,便随意改变发包对象,更有甚者竞直接将他人中标的工程,划出一块给无资质或低资质的关系单位,严重损害了招投标工作的严肃性和中标人的合法权益,给工程留下了质量隐患。在青 岛开发区泽润写字楼外墙干挂石材工程招标中,本来确定了银磊石材公司和莲富石材加工厂两家中标人,但冯占聪在收受银磊石材公司8万元的贿赂后,最终只把工程发包给该公司。滕州市西岗煤矿宿舍楼经招标确定中标单位后,西岗镇某行政领导强行将部分工程指定给另外一家施工企业承包,引起中标单位多次上告,造成恶劣影响。

⑻将不招标项目作为“自留地”,作权钱交易 由于《招投标法》规定,对于限额以下的小型财政性投资建设项目可以不招标,加之缺乏这方面的相关法规和硬性规定,形成权力制约漏洞,使有的人得以“随心所欲”地进行权钱交易。在冯占聪23次受贿犯罪中,有1/4以上发生在不招标的财政性投资建设项目中。惠和基础工程公司经理于某,在得知青岛开发区“安居工程” 基础测绘项目属于不实行招标的工程后,便送给冯妻2万元,在未经任何资格考察和论证的情况下,就从冯手中顺利地揽下了这项金额达50余万元的工程。

⑼招投标管理体制不顺,行业监管不到位

目前招投标活动实行行业和部门双重管理模式,行业管理按职能划分由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统一进行宏观监督管理,部门管理按项目性质分别由建设、交通、水利、财政、经委等部门进行管理。按照《招投标法》规定,招投标监督管理机构通过法规授权或接受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有权对招投标活动实施监督,依法查处招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实际运行中,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仅就房屋建筑和城建招投标活动进行管理,随着政府采购制度的推行,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活动管理权也被削弱,监督空间的狭小使得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客观上无法有效地对全部招投标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由于部门利益的存在,工程建设招标活动实际上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组织管理和监督的权力主要由各部门行使。特别是由于招投标机构大多附属于建设单位,或合二为一,负责人由建设单位任命或领导人兼任,这在客观上为行政主管部门人员借机徇私谋利,非法干预招投标带来了便利。冯占聪实施犯罪,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用了身兼青岛开发区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和区财政性投资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委员会主任的便利条件。虽然这些部门也设有监督机构,但一般只参加开标、评标会议,在确定招投标资格和方式、评标方法以及定标等关键环节往往难以介入,或干脆不参加,监督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⑽政府采购中心权力过于集中,监督乏力,影响了招投标活动的公平和公正 政府采购中心是为了统一组织政府采购活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避免和减少采购活动中的腐败现象而设立的,是行施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工作上接受政府采购管理部门的管理监督。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采购活动频繁,人员编制有限,管理部门仅限于对采购活动进行程序性的监督,大量具体的组织管理权力集中在采购中心负责人手中,在确定政府采购定点单位资格、发招标邀请函、发表评标意见等组织招投标活动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些权力运行过程中,却缺乏相应的监督制约,给权力滥用留下可乘之机。济南市政府采购中心1999年成立,不到两年时间,该中心原副主任张春光就因在招标活动中收受投标方6万余元贿赂被查办。如济南市某汽车销售公司经理孔某为了取得张春光在政府采购中的照顾,先后两次送给张8000元贿赂,张不久即将该公司确定为政府采购定点单位,并在事后又接受3000元感谢费。

(二)预防对策

1、严格公开招标制度,完善邀请投标制度

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招投标活动的管理和监督,进一步加大稽查力度,对符合公开招标范围和标准的投资建设项目,要严格依法办事,禁止违规邀请投标,对违规 改变招标形式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罚。对于按规定采用邀请投标方式的项目,鉴于法律规定的欠缺,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明确邀请项目的范围和审批程序,辅之严格的制度和管理,对“谁邀请、邀请谁”等关键环节进行制约规范,特别是对邀请对象的范围、资质等情况作严格界定,通过专家评审、科学论证、民主决策等程序确定邀请对象,实行阳光操作,防范问题的发生。

2、建立健全招投标中介机构和有关制度,减少非法干预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据有关法律规定,积极培育各类工程咨询、代理等招投标中介组织。要积极探索建立独立于行政机关、建设单位之外的招投标组织管理机构,由其专门负责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排除非法干预。加强评标委员会建设,保证评标专家的数量和专业代表性,特别是要健全评标专家人才信息库。招标单位或招标代理机构招标时要根据工程规模和等级要求,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组成评标委员会,严禁降级选择评标专家。

3、建立廉政准入制,从源头上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 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项目廉政准入制度,由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审计、纪检监察、检察机关等有关单位组 成廉政工作业绩评价体系,对有关工程施工、监理、设计单位的廉政建设、廉政业绩情况进行调查评定。主要考察廉政建设的职能机构是否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是否健全有效,有无贪污、行贿、受贿等违法、违纪记录等,建立廉政档案,并与其他业绩和资质评定挂钩,供工程建设单位在招投标时参考。对通过送礼行贿等不正当手段揽取工程项目的有关单位,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准参与有关项目的招投标活动,以从源头上净化工程建设市场环境,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

4、进一步理顺招投标管理体制,加强监督检查,保证权力公正运行

建议进一步整合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在招投标工作中的管理监督权力,加强和完善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对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的宏观管理工作,通过重组有关审批、备案、检查、处罚权力,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提高执法监督能力,维护和规范招投标秩序。同时要加强对具体招投标活动的监督,特别是要对招标活动中的做标、评标、定标关键环节以及对招标机构负责人等进行重点监督,建立招标人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落实标底保密措施,杜绝招标人泄露标底以及与投标人违规接触。纪检、监察、公证、审计等部门要参与有关环节,对有关违规违法行为及时制止,减 少招投标活动中的徇私舞弊行为。

5、建立完善投标人权益救济机制

建议在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成立专门的受理招投标纠纷、投诉机构,健全和完善投标人权益救济制度,疏通行政和司法保障渠道,及时查处和纠正投标人中标却得不到工程承包权等严重侵害投标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从机制和制度上保证招投标工作的公平、公正。

6、完善招投标法律法规

现行法规对邀请投标项目的范围及邀请对象、确定承包单位的条件和程序、不实行招标项目的标准等规定不明确,尤其对“化整为零”,“化大为小”,将应招标的大工程分解成不需招标的小工程,以及一家中标、多家施工等问题,在法律规范上存在空白和漏洞,缺乏解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建议有关部门结合实际,加强地方行政性法规的立法研究,加快完善招投标法律法规,从根本上规范招投标秩序。

7、加大打击和预防违法犯罪的力度

检察机关要与纪检监察、建委、城建、财政、审计、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大综合监管力度,形成执法合力。在严厉查处有关人员利用招投标受贿索贿的同时,突出打击那些利用行贿等手段进行不正当竞标的单位和人员。同时,充 分发挥职务犯预防机构的作用,协调各职能部门形成严密的监督网络,建立起预防违法犯罪的长效机制。要加强对招投标从业人员的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要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全程动态管理和跟踪监督,通过经常性的联合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整改建议,健全事前、事中、事后预防制度,努力从源头上杜绝违法犯罪。欢迎大家举报职务犯罪案件线索。市院举报电话为:2252000。

七、强调三点

1、人的主观意识的变化与职务犯罪的关系。

2、算两笔帐:⑴国家帐;⑵个人帐;

3、建议三条⑴敢于守住清贫;⑵乐于奉献;⑶远离生活的“高压区”。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以上是我今天宣讲的内容,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最后衷心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谢谢大家。

下载建设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2006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设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2006.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大全]

    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座谈会 发言稿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关于我县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我代表县发改委做以下发言。 一、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现状......

    加强作风建设,预防职务犯罪

    加强作风建设,预防职务犯罪 学习心得 嵩明县水务局 马正辉 2007年8月10日 为深入贯彻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纪委七次全会精神,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

    农业系统预防职务犯罪讲稿

    一、检察机关与农业综合开发的关系“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发展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农业不稳定,物价就飞涨。农村不发展,9亿农民不致富,中国就始终摆脱不了城市、农村二元分割的......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保障我县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发展,保障公务员队伍廉洁、高效、依法履行职务,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中共中央......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经验交流(模版)

    人口计生局运用风险源点分析控制方法开展预防职务犯罪 我局积极探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新机制,采用风险源点分析控制方法进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一是确定风险源点。 通过召开......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规则

    人民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规则(试行) (2007年2月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72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规范人民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提高工作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建......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经验交流(最终定稿)

    ××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委员会自2002年4月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上级预委会的的领导支持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充分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推进......

    浅谈国有企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浅谈国有企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或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所实施的贪污、贿赂等犯罪行为,是经济领域腐败现象的最集中、最典型的反映和极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