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法2

时间:2019-05-14 03:46: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管理法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管理法2》。

第一篇:管理法2

举世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上级有关部署,在温岭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我市各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这一重要法律的相关调研准备和部署实施,目前运行情况基本有序。简要如下:

一、运行基本情况

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食品安全法宣传实施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明电„2009‟128号)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自6月1日起,我市卫生部门继续承担餐饮服务监督管理职责,停止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食品流通环节经营单位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监管,并逐步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质监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继续承担综合协调工作。食品安全分段监管体制基本明确。

1、领导重视,周密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将食品药品“六千五百放心工程”列入今年十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实施“每月一检查一落实、每季一总结一部署”制度;市委实践办专题督查评议食品安全工作情况并跟踪落实;市人大组织代表视察;市政府专题听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明确了从宣传教育、日常监管、专项整治等多方入手,强化《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工作的思路,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不因相关法律法规和体制变动而出现波动,基本实现了过渡期内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松、不断、不乱。

2、精心组织,大力宣传。为配合食品安全法的贯彻实施,市政府专门研究,由市委宣传部、市普法办和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共同承办的大型广场文艺晚会于6月16日在太平街道东辉公园隆重举办,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十分贴近群众,现场开展知识抢答,极大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现场观看的群众逾千人。市食药安办专门开展《食品安全法》知识竞赛,共有3000多人参加,最后通过抽奖确定了35名获奖人员,更加激发了广大市民学法懂法的积极性。温岭日报开辟食品安全法宣传专栏,温岭电视台播出老慕话说食品安全节目,各单位印发食品安全法单行本3万余本。市工商局还专门邀请食品安全法立法专家叶永茂教授来温岭授课,食品安全一线监管人员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共600余人听取讲座。

3、强化规范,深入整治。为确保食品安全法顺利实施,市卫生部门积极开展业务培训,熟练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系统操作技能,确保平稳转换,至今,共

受理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149件,其中新办148件,变更1件。市工商部门出台《温岭市食品流通许可证审核发放规范(试行)》,规范行政许可,至今共办理相关企业申请216件,但由于食品流通许可证尚未出台,采取出具食品流通许可受理通知书的临时性办法暂时解决企业申办合法主体资格问题。市质监局沿用原有办法实施生产加工环节监管。

食品安全整治方面,市政府印发了《温岭市食品药品“六千五百放心工程”实施方案》(温政办发„2009‟75号)和《温岭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温政办发„2009‟76号)。目前,放心蔬菜工程、学校肉食品安全工程已经提前完成目标,其余工程也已接近尾声;以水产品、豆制品、乳制品、群众日常生活必需品、季节性及节日食品为重点品种,以广大农村、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以食品小作坊、小食杂店、饮食小摊点为重点对象,利用2年左右的时间,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中。

二、意见与建议

1、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机构改革职能调整没有到位前,一是积极做好调研,为上级决策当好参谋;二是加强综合协调,确保过渡期内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松、不断、不乱;三是强化立体宣传,敦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树立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

2、质监、工商部门应尽快调研并采取可行措施,认真履行《食品安全法》赋予的监管职能,切实避免企业无处申请许可现象,同时,根据环节监管的原则,加强企业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防止在相关配套法律出台之前出现监管空白。卫生行政部门在机构改革职能调整没有到位前,要加强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防止因职能交接而导致监管空白、监管不力、责任不明等问题。

3、省政府以规章形式或规范性文件明确部门职能。一是糕点加工监管职能问题:经营方式以批发为主的糕点加工企业,监管职能由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经营方式以零售为主的糕点作坊,根据国家标准GB/T4754-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表》,包括在同一地点,后面为加工场,前面销售的店铺(如面包房等),列入食品流通环节监管,监管职能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餐饮业(包括学校食堂等)内设糕点加工点,监管职能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二是大米脱壳企业的监管:经营方式以批发为主的大米脱壳企业,监管职能由质量技

术监督部门承担。三是酱腌菜加工企业的监管:传统工艺的腌咸菜、豆芽菜以及咸菜产销合作社,监管职能由农林部门负责;酱菜、咸菜精制包装销售的加工企业和豆芽菜工厂化生产企业、冰冻鲜活产品加工企业,监管职能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四是年糕、米面、粉丝加工企业的监管:经营方式以批发为主的鱼鲞、年糕、米面、粉丝加工企业,监管职能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五是现做现卖食品,主要分附属环节进行监管,如餐饮环节现做现卖蛋糕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六是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七是食品摊贩监管,在法律法规未明确职能前,由城管部门负责。八是未取得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由法律规定前臵许可的监管部门依法查处,法律规定不需取得许可证的除外。

4、省人大尽快调研并出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管理等与《食品安全法》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规章。

第二篇:出入境管理法

出入境管理法

一.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或者()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以下称驻外签证机关)负责在境外签发外国人入境签证。

A.外交部 B.商务部 C.国务院 D.国家总理 答案:A

2、()负责实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及其出入境管理机构负责外国人停留居留管理。

A.国务院 B.使馆 C.领馆 D.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 答案:D

3、中国公民出境入境,()依法申请办理护照或者其他旅行证件。中国公民以海员身份出境入境和在国外船舶上从事工作的,()依法申请办理海员证。

A应当,可以 B.应当,应当 C.可以,可以 D.可以,应当

答案:B 4.中国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

A.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B.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C.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D.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遣返,未满不准出境规定年限的;答案:ABCD 5.签证可以分为:

A.外交签 B.礼遇签证 C.公务签证 D.普通签证 答案:ABCD 6.外国人向口岸签证机关申请办理签证,应当提交本人的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以及申请事由的相关材料,按照口岸签证机关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并从申请签证的口岸入境。口岸签证机关签发的签证一次入境有效,签证注明的停留期限不得超过()。A.七天 B.一个月 C.十五天 D.三十天 答案:D 7.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签发签证:

A.被处驱逐出境或者被决定遣送出境,未满不准入境规定年限的;B.患有严重精神障碍、传染性肺结核病或者有可能对公共卫生造成重大危害的其他传染病的;C.可能危害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破坏社会公共秩序或者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D.在申请签证过程中弄虚作假或者不能保障在中国境内期间所需费用的;答案:ABCD 8.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免办签证:

A.根据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政府签订的互免签证协议,属于免办签证人员的;B.持有效的外国人居留证件的;C.持联程客票搭乘国际航行的航空器、船舶、列车从中国过境前往第三国或者地区,在中国境内停留不超过二十四小时且不离开口岸,或者在国务院批准的特定区域内停留不超过规定时限的;D.国务院规定的可以免办签证的其他情形 答案:ABCD 9.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

A.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但是按照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有关协议,移管被判刑人的除外;B.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C.拖欠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不准出境的;D.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出境的其他情形。答案:ABCD 10.外国人工作类居留证件的有效期最短为(),最长为五年;非工作类居留证件的有效期最短为一百八十日,最长为五年。

A.十五日 B.三十日 C.六十日 D.九十日 答案:D 11.免办签证入境的外国人需要超过免签期限在中国境内停留的,外国船员及其随行家属在中国境内停留需要离开港口所在城市,或者具有需要办理外国人停留证件其他情形的,应当按照规定办理外国人停留证件。外国人停留证件的有效期最长为()。A.180天 B.90天 C.60天 D.30天 答案:A 二.判断

1.公安部、司法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出境入境事务的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以下称驻外签证机关)负责在境外签发外国人入境签证。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实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及其出入境管理机构负责外国人停留居留管理。答案:错

2.公安部、外交部可以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委托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外事部门受理外国人入境、停留居留申请。答案:错

3.国家在对外开放的口岸设立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中国公民、外国人以及交通运输工具应当从对外开放的口岸出境入境,特殊情况下,可以从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批准的地点出境入境。出境入境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应当接受出境入境边防检查。答案:对

4.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外交部根据出境入境管理的需要,可以对留存出境入境人员的指纹等人体生物识别信息作出规定。答案:对

5.同等原则是指外国政府对中国公民签发签证、出境入境管理有特别规定的,中国政府可以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等措施。答案:错

6.中国公民前往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还需要取得前往国签证或者其他入境许可证明。但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政府签订互免签证协议或者公安部、外交部另有规定的除外。答案:对

7.中国公民往来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公民往来大陆与台湾地区,应当依法申请办理通行证件,并遵守本法有关规定。具体管理办法由外交部规定。答案:错

8.中国公民出境入境,应当向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交验本人的护照或者其他旅行证件等出境入境证件,履行规定的手续,经查验准许,方可出境入境。答案:对

9.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不准出境。答案:对

10.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不得出境。答案:对

11.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遣返,未满不准出境规定年限的,经批准可以出境。答案:错 12.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办理金融、教育、医疗、交通、电信、社会保险、财产登记等事务需要提供身份证明的,可以凭本人的护照证明其身份。答案:对

13.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要求回国定居的,应当在入境前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提出申请,也可以由本人或者经由国内亲属向拟定居地的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侨务部门提出申请。答案:错

14.签证分为外交签证、礼遇签证、公务签证、普通签证。答案:对

15.对因工作、学习、探亲、旅游、商务活动、人才引进等非外交、公务事由入境的外国人,签发相应类别的普通签证。普通签证的类别和签发办法由司法部规定。答案:错

16.签证的登记项目包括:签证种类,持有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入境次数、入境有效期、停留期限,签发日期、地点,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号码等。答案:对

17.第十九条 外国人申请办理签证需要提供中国境内的单位或者个人出具的邀请函件的,申请人应当按照驻外签证机关的要求提供。出具邀请函件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对邀请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答案:对

18.外国人向口岸签证机关申请办理签证,应当提交本人的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以及申请事由的相关材料,按照口岸签证机关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并从申请签证的口岸入境。口岸签证机关签发的签证一次入境有效,签证注明的停留期限不得超过六十日。答案:错

19.患有严重精神障碍、传染性肺结核病或者有可能对公共卫生造成重大危害的其他传染病的,不予签发签证。答案:对

20.不能提交签证机关要求提交的相关材料的不予签发签证。答案:对

21.对不予签发签证的,签证机关应当说明理由。答案:错 22.持联程客票搭乘国际航行的航空器、船舶、列车从中国过境前往第三国或者地区,在中国境内停留不超过二十四小时且不离开口岸,或者在国务院批准的特定区域内停留不超过规定时限的;可以免办签证。答案:对

23.持有效的外国人居留证件的;可以免办签证。答案:对

24.外国船员及其随行家属登陆港口所在城市的,需要临时入境的,应当向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申请办理临时入境手续。答案:对

25.临时入境的期限不得超过十日。答案:错

26.入境后可能从事与签证种类不符的活动的,不准入境。答案:对

27.对不准入境的,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可以不说明理由。答案:对

28.对未被准许入境的外国人,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应当责令其返回;对拒不返回的,强制其返回。外国人等待返回期间,可以离开限定的区域。答案:错

29.外国人出境,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验本人的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等出境入境证件,履行规定的手续,经查验准许,方可出境。答案:错

30.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不准出境,但是按照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有关协议,移管被判刑人的除外 答案:对

31.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答案:对

32.拖欠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县人民政府决定不准出境的。答案:错

33.外国人所持签证注明的停留期限不超过一百八十日的,持证人凭签证并按照签证注明的停留期限在中国境内停留。答案:对 34.需要延长签证停留期限的,应当在签证注明的停留期限届满七日前向停留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请,按照要求提交申请事由的相关材料。经审查,延期理由合理、充分的,准予延长停留期限;不予延长停留期限的,应当按期离境。答案:错

35.延长签证停留期限,累计不得超过签证原注明的停留期限。答案:对

36.外国人所持签证注明入境后需要办理居留证件的,应当自入境之日起六十日内,向拟居留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办理外国人居留证件。答案:错

37.申请办理外国人居留证件,应当提交本人的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以及申请事由的相关材料,并留存指纹等人体生物识别信息。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十五日内进行审查并作出审查决定,根据居留事由签发相应类别和期限的外国人居留证件。答案:对

38.外国人工作类居留证件的有效期最短为九十日,最长为五年;非工作类居留证件的有效期最短为一百八十日,最长为五年。答案:对

39.所持签证类别属于不应办理外国人居留证件的,不予签发外国人居留证件。答案:对

40.违反中国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不适合在中国境内居留的,不予签发外国人居留证件。答案:对

41.符合国家规定的专门人才、投资者或者出于人道等原因确需由停留变更为居留的外国人,经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批准可以办理外国人居留证件。答案:对

42.在中国境内居留的外国人申请延长居留期限的,应当在居留证件有效期限届满十日前向居留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提出申请,按照要求提交申请事由的相关材料。经审查,延期理由合理、充分的,准予延长居留期限;不予延长居留期限的,应当按期离境。答案:错

43.外国人居留证件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持证件人应当自登记事项发生变更之日起十日内向居留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办理变更。答案:对 44.免办签证入境的外国人需要超过免签期限在中国境内停留的,外国船员及其随行家属在中国境内停留需要离开港口所在城市,或者具有需要办理外国人停留证件其他情形的,应当按照规定办理外国人停留证件。外国人停留证件的有效期最长为一百八十日。答案:对

45.外国人入境后,所持的普通签证、停留居留证件损毁、遗失、被盗抢或者有符合国家规定的事由需要换发、补发的,应当按照规定向停留居留地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答案:错

46.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作出的不予办理普通签证延期、换发、补发,不予办理外国人停留居留证件、不予延长居留期限的决定为最终决定。答案:对

47.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不得从事与停留居留事由不相符的活动,并应当在规定的停留居留期限届满前离境。答案:对

48.年满十八周岁的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应当随身携带本人的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或者外国人停留居留证件,接受公安机关的查验。答案:错

49.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旅馆住宿的,旅馆应当按照旅馆业治安管理的有关规定为其办理住宿登记,并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送外国人住宿登记信息。外国人在旅馆以外的其他住所居住或者住宿的,应当在入住后二十四小时内由本人或者留宿人,向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办理登记。答案:对

50.在中国境内出生的外国婴儿,其父母或者代理人应当在婴儿出生六十日内,持该婴儿的出生证明到父母停留居留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为其办理停留或者居留登记。答案:对

51.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死亡的,其家属、监护人或者代理人,应当按照规定,持该外国人的死亡证明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报,注销外国人停留居留证件。答案:对

52.出境入境交通运输工具离开、抵达口岸时,应当接受边防检查。对交通运输工具的入境边防检查,在其最先抵达的口岸进行;对交通运输工具的出境边防检查,在其最后离开的口岸进行。特殊情况下,可以在有关主管机关指定的地点进行。答案:对 53.出境的交通运输工具自出境检查后至出境前,入境的交通运输工具自入境后至入境检查前,可以直接进行检查。答案:错

54.交通运输工具负责人或者交通运输工具出境入境业务代理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前向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报告入境、出境的交通运输工具抵达、离开口岸的时间和停留地点,如实申报员工、旅客、货物或者物品等信息。答案:对

55.出境的交通运输工具在出境边防检查开始后至出境前、入境的交通运输工具在入境后至入境边防检查完成前,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对出境入境交通运输工具进行监护。答案:对

56.外国船舶在中国内河航行期间,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可以对其进行监护。答案:对

57.因装卸物品、维修作业、参观访问等事由需要上下外国船舶的人员,应当向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申请办理登轮证件。答案:对

58.外国船舶、航空器在中国境内可以随便改变路线、航线行驶。答案:错

59.出境入境的船舶、航空器不得驶入对外开放口岸以外地区。因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或者不可抗力驶入的,应当立即向就近的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或者当地公安机关报告,并接受监护和管理。答案:对

60.未经批准擅自改变出境入境口岸的,不准出境入境;已经驶离口岸的,可以责令返回。答案:对

61.涉嫌载有危害国家安全、利益和社会公共秩序的物品,需要查验核实的,不准出境入境;已经驶离口岸的,可以责令返回。答案:对

62.有非法出境入境嫌疑的,对涉嫌违反出境入境管理的人员,可以当场盘问;经当场盘问,也可以依法继续盘问。答案:对

63.外国人有非法居留、非法就业嫌疑的,经当场盘问或者继续盘问后仍不能排除嫌疑,应该立即释放。答案:错 64.实施拘留审查,应当出示拘留审查决定书,并在四十八小时内进行询问。发现不应当拘留审查的,应当立即解除拘留审查。答案:错

65.拘留审查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复杂的,经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六十日。对国籍、身份不明的外国人,拘留审查期限自查清其国籍、身份之日起计算。答案:对

66.患有严重疾病的,不适用拘留审查,可以限制其活动范围。答案:对

67.被限制活动范围的外国人,应当按照要求接受审查,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限定的区域。限制活动范围的期限不得超三十日。对国籍、身份不明的外国人,限制活动范围期限自查清其国籍、身份之日起计算。答案:错

68.被处限期出境,未在规定期限内离境的;可以遣送出境。答案:对

69.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的,可以遣送出境。答案:对

70.被遣送出境的人员,自被遣送出境之日起一至三年内不准入境。答案:错

71.对依法决定不准出境或者不准入境的人员,决定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及时通知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不准出境、入境情形消失的,决定机关应当及时撤销不准出境、入境决定,并通知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答案:对

72.根据维护国家安全和出境入境管理秩序的需要,必要时,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可以对出境入境的人员进行人身检查。人身检查应当由两名与受检查人同性别的边防检查人员进行。答案:对

73.签证、外国人停留居留证件等出境入境证件发生损毁、遗失、被盗抢或者签发后发现持证人不符合签发条件等情形的,由签发机关宣布该出境入境证件作废。答案:对

74.对用于组织、运送、协助他人非法出境入境的交通运输工具,以及需要作为办案证据的物品,公安机关可以扣押。答案:对 75.外国人从事与停留居留事由不相符的活动,或者有其他违反中国法律、法规规定,不适宜在中国境内继续停留居留情形的,可以处限期出境。答案:对

76.外国人违反《出入境管理法》的规定,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部可以处驱逐出境。公安部的处罚决定不是最终决定,当事人可以进行救济。答案:错

77.被驱逐出境的外国人,自被驱逐出境之日起五年内不准入境。答案:错

78.对违反出境入境管理行为处罚款的,被处罚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被处罚人在所在地没有固定住所,不当场收缴罚款事后难以执行或者在口岸向指定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的,可以当场收缴。答案:对

79.经外交部批准,同毗邻国家接壤的省、自治区可以根据中国与有关国家签订的边界管理协定制定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对两国边境接壤地区的居民往来作出规定。答案:错

80.外国驻中国的外交代表机构、领事机构成员以及享有特权和豁免的其他外国人,其入境出境及停留居留管理,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答案:对

81.外国人申请办理签证、外国人停留居留证件等出境入境证件或者申请办理证件延期、变更的,应当按照规定缴纳签证费、证件费。答案:对

82.外国人对依照本法规定对其实施的继续盘问、拘留审查、限制活动范围、遣送出境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该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决定。答案:对

83.对查获的违禁物品,涉及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以及用于实施违反出境入境管理活动的工具等,出入境管理机关应当予以扣押,并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处理。答案:错

84.出境入境证件的真伪由签发机关、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或者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认定。答案:对 85.中国公民出境后非法前往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被遣返的,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应当收缴其出境入境证件,出境入境证件签发机关自其被遣返之日起六个月至三年以内不予签发出境入境证件。答案:对

86.出境入境交通运输工具载运不准出境入境人员出境入境的,处每载运一人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交通运输工具负责人证明其已经采取合理预防措施的,可以减轻或者免予处罚。答案:对

87.外国船舶、航空器在中国境内未按照规定的路线、航线行驶的,对其负责人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答案:对

88.出境入境的船舶、航空器违反规定驶入对外开放口岸以外地区的,对其负责人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答案:对

第三篇:城市管理法

《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解读

发布日期:2009-09-10

第一条 为规范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行为,促进依法行政,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解读:本条是关于立法目的及依据的规定。本条例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同时还贯彻了国家、省为实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而颁布的一系列文件的重要精神。立法目的是规范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市辖区内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活动。

解读:本条是关于适用范围的规定。国务院和省批准的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范围为广州市市辖各区,不包括从化市和增城市,因此本条例的适用范围也不包括上述两市。

第三条 市、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是本级人民政府实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行政机关,按照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市、区职责分工,依法查处本管辖范围内的违法行为,并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市、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的派出机构,以市、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的名义实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

解读:本条是关于执法机关及其派出机构的性质和职责的规定。条文明确了城管机关的性质是本级政府实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行政机关,具有独立的执法主体资格。水上和铁路分局作为市城管局的派出机构以市局的名义执法,各街镇中队以区城管分局的名义执法。

第四条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实施。

公安、司法行政、民政、国土房管、建设、交通、水务、卫生、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市政园林、市容环卫、工商、人民防空等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实施本条例。

解读:本条是关于本条例的组织实施和协助实施主体的规定。总结我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的实践经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涉及面广,需要多部门深层次配合才能凸显城市管理的效能,因此规定了协助实施本条例的相关部门。

第五条

根据国务院或者本省人民政府依照国务院的授权所作出的决定,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行使市容环境卫生、城市绿化、城乡规划、市政、环境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行使行政处罚权的具体范围,由市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布。

解读:本条是关于城管机关行使行政处罚权范围的规定。条文根据《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对城管机关行使的行政处罚权作了概括性规定。目前,省政府同意我市综合执法职责范围为:市容环卫、城市绿化、城乡规划、市政管理、建设工程、环境保护、水务管理、工商行政8个方面以及履行法律、法规、规章或者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其它职责(粤办函﹝2009﹞390号)。

第六条

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行使后,相关行政机关不得再行使,再行使的,其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无效。

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的其他行政管理职责,不因行政处罚权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行使而改变。

解读:本条是关于城管机关与相关行政机关之间职责分工的规定。为了避免重复处罚,多头执法,减轻行政相对人的负担,本条明确了行政处罚权交由城管机关行使后,相关行政机关不得再行使处罚权,但与处罚权相关的行政许可、日常监管等职责不变。

第七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与相关行政机关对职责范围发生争议的,由市、区人民政府处理。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之间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由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指定管辖。

解读:本条是关于执法协调与指定管辖的规定。第一款规定了执法协调,城管机关与相关行政机关对职责范围发生争议的,应由同级政府予以协调处理。第二款规定了指定管辖,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区城管分局之间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二是市城管局的派出机构与区城管分局之间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这两种情况均由市城管局指定管辖。该规定有效避免了行政部门之间相互推诿,不作为的现象。

第八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应当坚持公正、文明执法,坚持执法与教育、疏导、服务相结合,注重对违法行为的纠正和对违法行为人的教育。

解读:本条是关于执法公正、文明原则的规定。确立执法的公正、文明原则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城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防止粗暴执法,强调教育与处罚并重,执法与管理并重的需要。本条对我市城管机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国率先引入了文明执法的理念,开创了地方性法规立法的先河,体现了构建服务型政府,有效疏导社会矛盾的科学城市管理观念。

第九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实施行政处罚应当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违法行为轻微且当事人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实施行政强制应当遵循当事人权益最小损失的原则,实施非强制性措施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应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解读:本条是关于执法合理性原则的规定。强调了城管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应受到必要的限制和约束。

第十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人员应当经过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并取得省人民政府统一制发的行政执法证。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聘用的人员不得实施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

解读:本条是关于执法主体资格的规定。第一款规定了执法人员需经培训并取得行政执法证,即执法主体资格后才能上岗执法。第二款明确禁止城管机关聘用的人员实施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这里的聘用的人员指工勤人员、协管员等非城管机关公务员。

第十一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安全保障机制,提高装备水平,为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

解读:本条是关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安全保障机制的规定。为防止暴力抗法事件的发生,由政府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安全保障机制为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章 执法措施

第十二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实施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应当依法制定执法操作规范,并向社会公布。执法操作规范应当体现文明执法的要求。

解读:本条是关于执法操作规范的规定。要求市城管机关制定并公布体现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要求并便于行政相对人理解和适用的执法操作规范。

第十三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应当按规定着装。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聘用的人员不得穿着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人员相同或者相近的制服。

解读:本条是关于城管执法人员及聘用人员的着装规定。旨在解决我市城管队伍着装合法性问题,具体要求有:一是城管人员应按规定着装;二是禁止聘用人员穿着与正式执法人员相同或相近的制服,以便于市民识别及区分。

第十四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人员在执行职务时不得侵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辱骂、威胁、殴打当事人,不得违法损毁当事人的物品。

解读:本条是关于文明执法的具体规定。条文从法律角度再次强调了文明执法的具体要求,体现了“法治、亲民、文明、和谐”的执法理念。

第十五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人员在调查、检查、收集证据和实施行政强制时不得少于两人,并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解读:本条是关于现场执法时执法人员数量和出示行政执法证件的规定,即“亮证执法”和“两人以上同时执法”,它旨在规范城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并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六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应当建立和完善日常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行为。

解读:本条是关于日常巡查制度的规定。日常巡查是发现、制止、查处违法行为,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方式,因此本条要求城管机关建立和完善日常巡查制度。

第十七条

(举报制度)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应当建立和完善举报制度,向社会公布统一受理举报的电话、信箱、电子邮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收到举报应当登记并及时核实处理,对不属于本机关职责范围的,应当告知举报人向相关行政机关举报或者在七日内移送相关行政机关处理。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应当为举报人保密。有明确举报人的,应当在受理举报之日起六十日内将处理意见书面告知举报人。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对相关行政机关移送的行政执法案件,应当及时登记、核实处理并书面反馈处理意见。

解读:本条是关于举报制度的规定。第一款、第二款对城管机关统一受理举报的渠道、处理举报案件的时限、向举报人反馈处理情况的方式、为举报人保密的义务等进行具体明确的规定,规范了城管机关处理举报案件的行为,方便群众举报。其中,对举报保密的要求,体现了对举报人合法权益的保护,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精神。第三款对城管机关如何处理相关行政机关移送的行政执法案件作出规定,明确要求城管机关必须书面反馈处理情况。

第十八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在查处违法行为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询问当事人、证人,并制作询问笔录。

(二)收集、调取物证。物证调取不便的,可以拍摄足以反映证据外形或者内容的照片、录像,并注明情况。

(三)对实施违法行为的场所进行勘验、拍摄现场照片、录音录像,制作检查笔录。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人员、当事人、证人应当在第一款第一项、第三项规定的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解读:本条是关于调查取证的规定。条文强调了执法机关的权威性,赋予了城管机关对实施违法行为的场所进行勘验、拍摄现场照片、录音录像,制作检查笔录等调查权,同时也规定了证据的效力。

第十九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

解读:本条是关于先行登记保存的规定。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是一种取证方法,其适用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二是经相应的机关负责人批准。

第二十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实施先行登记保存,应当当场制作清单并交付当事人。清单应当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先行登记保存的清单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先行登记保存的工具和其他物品的名称、种类、规格、数量和完好程度;

(三)当事人领回工具和其他物品的条件;

(四)行政机关的名称、印章和日期。

解读:本条是关于先行登记保存的清单的规定。为了规范城管机关先行登记保存的行为,本条对城管机关制作清单的义务、清单的必备内容等作出规定。

第二十一条

对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作出处理决定,逾期不作出处理决定的,先行登记保存措施自动解除。

解读:本条是关于先行登记保存的处理时限的规定。先行登记保存只是调查取证的一种具体方式,不是对物品的终局性处分行为,条文规定了城管机关必须在七日内对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物品)作出处理决定。

第二十二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查处下列违法行为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对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经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后,当事人仍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可以在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后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

(二)对依法应当办理而未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施工,经责令停止施工,当事人仍继续施工的,可以查封、扣押施工工具;查封、扣押施工工具仍不足以制止违法行为的,可以书面通知供电、供水企业按照与当事人订立的合同中止用于施工的供电、供水;违法施工行为纠正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书面通知供电、供水企业恢复供电、供水。

(三)对违反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有关规定占用公共场所设摊经营、兜售物品的,应当劝告其自行改正。对市民多次投诉或者占用城市主干道两侧、城市广场、机场、火车站、汽车客运站场、客运码头、会展中心、商业步行街、各级党政机关周边等重要区域设摊经营、兜售物品,经劝告其自行改正仍拒不改正的,可以扣押其使用的工具和经营、兜售的物品。

(四)对违反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有关规定悬挂、张贴、涂写、刻画宣传品,经责令改正仍拒不改正的,可以扣押其使用的工具、宣传品,并可以通过宣传品中的通讯号码对当事人实施语音提示,要求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接受处理;当事人逾期未按要求接受处理的,可以书面通知通讯企业按照与当事人订立的合同中止服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发现前款规定以外的违法行为,应当当场责令改正;当场不能改正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依法查封、扣押其工具和其他物品。

解读:本条是关于执法措施的特别规定。从立法上赋予城管机关实施行政执法所需的强制措施。本条第一款共四项内容,分别对四种执法难点、热点问题作出规定:

第一,由于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行为社会危害性很大,因此,本条第一款第一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了相关的行政强制措施。

第二,多年的执法实践表明,对于无施工许可证强行施工的,查封、扣押施工工具往往难以使当事人停止违法建设行为,因此,本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城管机关可以书面通知供电、供水企业按照与当事人订立的合同中止供电、供水。

第三,由于扣押对当事人的利益影响较大、较直接,城管机关应审慎实施,所以第一款第三项规定对占用公共场所设摊经营、兜售物品的,一般劝其自行改正,只有在同时满足本款规定的条件时城管机关才能扣押商贩的工具和物品。

第四,违反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有关规定悬挂、张贴、涂写、刻画宣传品的行为(如张贴“牛皮癣”等),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必须予以查处,但在查处这类行为时经常遇到违法行为人流动性强、违法行为人难以确定等问题,查处难度很高,因此,本条第一款第四项针对执法实践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规定城管机关可以通过广告中的通讯号码对当事人实施语音提示,要求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接受处理。当事人逾期未按要求接受处理的,城管机关可以书面通知通讯企业按照与当事人订立的合同中止服务。

第二十三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在查封、扣押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事实、理由、依据、救济途径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应当采纳。

解读:本条是关于实施查封、扣押的告知义务及当事人的陈述权、申辩权的规定。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对当事人的利益影响很大,应与行政处罚一样,有严格的程序约束,本条对城管机关的告知义务以及当事人的陈述权、申辩权作出规定。

第二十四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依法实施查封、扣押的,应当制作清单和查封、扣押决定书并当场交付当事人。清单应当记明被查封、扣押的工具和其他物品的名称、种类、规格、数量和完好程度等,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名或盖章。查封、扣押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查封、扣押的理由和依据;

(三)查封、扣押物品的名称、数量和期限;

(四)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五)行政机关的名称、印章和日期。

解读:本条是关于查扣清单和决定书的规定。为了使当事人充分了解自己因何事被采取查封、扣押的行政强制措施,增强行政强制的透明度,同时也便于城管机关实施内部监督,本条对城管机关交付清单和决定书的义务、清单和决定书的必备内容等作出规定。

第二十五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实施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情况复杂的,经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处理决定的,查封、扣押措施自动解除。

违法行为不成立或者不再需要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应当立即解除查封、扣押措施。

对违法事实清楚,依法应当没收的工具和其他物品,予以没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销毁的,依法销毁。

解读:本条是关于查扣期限、解除查扣的条件的规定。条文对查封和扣押的期限、解除查封和扣押的条件等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进一步规范城管机关的查封、扣押行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六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实施第十八条、第二十条和第二十四条规定的行为时,当事人拒绝签名、盖章或者不在现场的,应当由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签名、盖章见证或者由公证机构进行现场公证;见证人拒绝签名、盖章或者无见证人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人员应当注明情况。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实施第二十条和第二十四条规定的行为时,当事人拒绝接受清单、查封决定书、扣押决定书或者不在现场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应当在七日内邮寄送达、留置送达或者在其网站和公告栏公告送达。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布其网址和公告栏地址。

解读:本条是关于文书的签名、盖章和送达的规定。条文集中规定了城管机关在行使第十八条、第二十条和第二十四条规定行为时,对涉及文书的签名、盖章、送达等问题的处理方法,旨在进一步规范城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的行为,使当事人充分了解有关情况,增强执法的透明度,改善城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的执法形象。

第二十七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对先行登记保存、查封、扣押的工具和其他物品,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或者损毁。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工具和其他物品拍卖抵缴罚款。

解读:本条是关于先行登记保存、查封、扣押物品的保管和拍卖抵缴罚款的规定。第一款明确城管机关对先行登记保存、查封、扣押的工具和其他物品负有妥善保管的义务,第二款依据《行政

处罚法》,对拍卖款抵缴罚款的问题作出规定。

第二十八条

先行登记保存、查封、扣押措施已被解除或者自动解除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应当在解除之日起三日内通知当事人领回工具和其他物品;无法通知的,应当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的网站和公告栏公告。通知或者公告领回的期限届满,当事人未领回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当事人应当在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六十日内领回。因逾期未领回所造成的损失,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解读:本条是关于先行登记保存、查扣物品的处理的规定。当事人逾期未领回的先行登记保存、查封、扣押物品,城管机关应当如何处理,是本条例在制定过程中遇到的焦点、难点问题之一。条文规定了当事人应当在有关期限内领回物品,逾期未领回的,城管机关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当事人应当在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六十日内领回;因逾期未领回所造成的损失,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第二十九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对易腐烂变质、鲜活产品和其他不易保存的食品实施先行登记保存、查封、扣押时,应当告知当事人在二十四小时内到指定地点接受调查和处理。当事人逾期不接受调查和处理的,对其中符合产品质量标准、食品卫生标准的物品,可以在登记后拍卖、变卖,所得价款按照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处理;无法拍卖、变卖的,可以在登记后销毁,销毁过程应当通过拍照或者录(摄)像予以记录。

依法先行登记保存、查封、扣押的鲜活产品和其他不易保存的食品因其自然属性腐烂变质的,由两个以上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人员拍照并注明情况,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不承担赔偿责任。

解读:本条是关于易腐烂变质、鲜活产品和其他不易保存的食品的处理规定。基于鲜活产品等不易保存的物品的自然属性,城管机关应当尽快对案件予以处理,以免处理时间过长导致物品腐烂变质。条文第一款规定了城管机关应当在先行登记保存、查封、扣押时告知当事人在二十四小时内到城管机关接受调查和处理。同时,对其中符合产品质量标准、食品卫生标准的物品,规定了拍卖、变卖等变价保存的方式,兼顾了行政管理的实际需要和保护了当事人的财产权利。第二款规定了对不易保存的食品因物的自然属性腐烂变质,城管机关没有过错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引导流动商贩入场(室)从事合法经营。

解读:本条是关于政府引导流动商贩入场经营的规定。政府在规范管理流动商贩经营行为的同时,有责任积极采取措施,引导流动商贩入场(室)经营。这是政府依法办事,疏导、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行政理念的体现,同时也应当要求流动商贩合法经营。本条在全国首次规定了政府在对流动商贩的管理中负有引导的义务,应采取“疏堵结合”的管理方式,兼顾管理和民生。

第三章 执法协作

第三十一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和相关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互相通报有关行政管理信息。

前款所指有关行政管理信息包括以下内容:

(一)相关行政机关实施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有关的行政许可事项和监督管理信息;

(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情况和在执法中发现应当告知相关行政机关的信息;

(三)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有关的专项整治行动信息;

(四)其他需要共享的重要信息。

解读:本条是关于信息共享的规定。实践证明,城市管理只有依靠多部门协同配合、联动执法才能取得最好效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既有利于城管机关和相关行政机关共享行政许可、行政处

罚、行政检查中的信息,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又有利于互相之间的配合,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第三十二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查处违法行为需要查询有关资料的,相关行政机关应当依法提供,不得收取费用。

需要相关行政机关提供专业意见的,相关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协助函件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出具书面意见;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向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说明理由并明确答复期限。相关行政机关出具书面意见前需要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补充资料的,应当一次性告知,补充资料所用时间不计入答复期限。

解读:本条是关于提供资料和专业意见的协助的规定。第一款对相关行政机关向城管机关提供资料作了规定,便于城管机关在调查取证过程中查询相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等资料。第二款对相关行政机关向城管机关提供专业意见作了规定,包括回复的时限、载体形式、延期条件以及对材料补充的一次性告知规定。

第三十三条 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重要专项行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需要相关行政机关协助的,相关行政机关应当协助。

解读:本条是关于重要专项行动协助的规定。重要专项行动需要相关行政机关协助的,相关行政机关应予以积极配合、协助,这有利于提高行政执法效率,优化行政管理资源。

第三十四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行使行政处罚权时,当事人拒绝配合调查取证、拒绝履行行政决定,严重影响行政管理秩序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可以将有关情况告知相关行政机关,相关行政机关应当依法采取措施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

解读:本条是关于相关行政机关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的协作规定。为有效解决当事人拒绝调查取证、拒绝履行行政决定,影响城管机关正常执法秩序的行为,本条要求相关行政机关从行业主管的角度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以节约执法成本,提高执法实效。

第三十五条

相关行政机关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移送的行政执法案件,应当及时登记、核实处理并书面反馈处理意见。

解读:本条是关于案件移送的规定。城管机关在群众举报或者执法中发现不属自身执法权限的违法行为,应当移送相关行政机关查处,相关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登记、核实处理,并向城管机关书面反馈。

第三十六条 公安机关对阻碍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立案查处。

解读:本条是关于公安机关制止、查处阻碍执法的违法行为的规定。执法实践表明,公安机关在保障城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全国看,目前全国有40多个大中城市实行“公安+城管”的联合执法保障机制,凡是城管、警察配合和协助较好的城市,城市管理秩序明显良好。为更好地保障城管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促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顺利开展,本条对公安机关及时制止、查处阻碍城管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

第三十七条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在调查取证、文书送达、行政强制执行、宣传教育、社区服务等方面支持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进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

解读:本条是关于街(镇)协助的规定。为增强可操作性,对街(镇)支持城管机关执法的内容范围予以明确,除了较为常见的调查取证、文书送达、行政强制执行、宣传教育外,街(镇)还应在社会救济、就业、教育、劳动技能培训等社区服务方面帮助流动商贩等行政相对人,从而支持城管机关进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

第四章 执法监督

第三十八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应当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实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评议考核、督办督察、责任追究等监督制度,监督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

解读:本条是关于城管机关内部监督的规定。本条要求城管机关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内部监督制度,保障权力的正确行使,防止城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不作为或者乱作为。

第三十九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应当将职责范围、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处罚标准以及监督电话等对外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人员在执法中有不当或者违法行为的,有权向其所在单位、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检举、控告,接到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及时核实处理,并在六十日内反馈处理意见。

解读:本条是关于社会监督的规定。为了增强监督实效,为社会各界对城管执法人员进行监督提供前提条件,本条要求城管机关公开执法程序、处罚标准以及监督电话等,保障公民对城管机关的执法工作进行监督。

第四十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依照行政执法监督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监督检查。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发现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有不当或者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责令改正或者撤销;发现其不履行执法职责的,应当责令改正或者直接查处。

解读:本条是关于层级监督的规定。第一款规定了政府对城管机关的监督,第二款规定了市城管局对区城管局的监督,完善了行政管理的监督体制。

第四十一条 相关行政机关发现同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有违法或者不履行法定职责等行为,应当向其提出书面建议,或者提请同级人民政府予以纠正。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发现同级相关行政机关有不配合执法或者不履行法定职责等行为,应当向其提出书面建议,或者提请同级人民政府予以纠正。

解读:本条是关于城管机关与相关行政机关的相互监督的规定。旨在避免部门之间扯皮、推诿、不作为现象的发生。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履行巡查职责,未能及时发现违法行为,或者发现后不制止,情节严重的;

(二)违法使用或者损毁先行登记保存、查封、扣押的工具、物品,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三)粗暴执法,给公民人身或者财产造成损害、给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失的;

(四)未经举报人同意,泄漏举报人信息,情节严重的;

(五)帮助违法行为人逃避查处,情节严重的;

(六)在实施先行登记保存时,不依法送达清单,情节严重的;

(七)在实施查封、扣押时,不依法送达清单和查封、扣押决定书,情节严重的;

(八)将没收、查封、扣押的违法所得或者财物以及罚款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的;

(九)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的;

(十)玩忽职守,对应当予以制止或者处罚的违法行为不制止、不处罚,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共利益遭受损害的。

解读:本条是关于城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渎职行为的法律责任规定。条文从法律责任角度出发,要求城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应严格按照执法程序、法律规定公正、廉洁、高效执法,否则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不制止聘用人员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情节严重的,或者安排聘用人员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聘用的人员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的,由其所在单位给予通报批评或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予以处理。

解读:本条是关于城管机关聘用的人员违法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的法律责任规定,旨在确保执法主体的合法性。

第四十四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违法行使职权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解读:本条是关于城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赔偿责任的规定,旨在督促城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权。

第四十五条

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和第三十六条的规定,不履行执法协作义务,造成严重后果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解读:本条是关于不履行执法协作义务以及不履行支持执法义务的法律责任规定,旨在确保本条例规定的执法协作机制的有效运行。

第四十六条 阻碍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解读:本条是关于当事人阻碍城管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法律责任规定。对当前屡屡发生的“暴力抗法”事件,条文明确了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本市县级市的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参照本条例执行。

解读:本条是关于本市县级市参照执行本条例的规定。国务院和省批准的我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范围不包括从化市和增城市,但近十年来两市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方面进行了尝试和实践,为城市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本条规定县级市参照执行。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199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广州市城市管理监察条例》同时废止。

解读:本条是关于法规施行时间的规定。《广州市城市管理监察条例》是在国务院批准广州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前,由地方立法赋权方式尝试开展城市管理领域执法的法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关行政法规的调整和本条例的实施,有必要予以明令废止。

第四篇:一分钟管理法

陈馨贤讲“一分钟”管理法则

什么是“一分钟”管理法则(One minute rule)?

“一分钟”管理法则的主要内容为: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赞美及一分钟惩罚。

所谓一分钟目标,就是企业中的每个人都将自己的主要目标和职责明确的记在一张纸上。每一个目标及其检验标准,应该在250个字内表达清楚,一个人在一分钟内能读完。这样,便于每个人明确认识自己为何而干,如何去干,并且据此定期检查自己的工作。

一分钟赞美,就是企业的经理经常花费不长的时间,在员工所做的事情中,挑出其优秀的部分加以赞美。这样可以促使每位员工明确自己所做的事情,更加努力的工作,使自己的行为不断地向完美的方向发展。

一分钟惩罚,是指对该做好而没做好的事对有关的人员首先进行及时批评,指出其错误的态度,然后提醒他改进自身工作,对事不以人,这样可使做错事的人乐于接受批评,深深地感到自责,并注重避免同样错误的发生。

一分钟目标,便于每个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努力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一分钟赞美可使每个职员更加努力地工作,使自己的行为趋向完善;一分钟惩罚可使做错事的人乐意接受批评,激励他今后工作更加认真。

“一分钟”管理法则妙就妙在它大大缩短了管理过程,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第五篇:6S管理法

6S管理法

6S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这一管理法首先在日本的企业应用。其作用是:“现场管理规范化、日常工作部署化、物资摆放标识化、厂区管理整洁化、人员素养整齐化、安全管理常态化”。

1.整理(SEIRI)——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

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2.整顿(SEITON)——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示。

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3.清扫(SEISO)——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

目的: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4.清洁(SEIKETSU)——维持上面3S成果。5.素养(SHITSUKE)——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也称习惯性)。

目的:培养有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营造团队精神。6.安全(SECURITY)——重视全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

目的: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相互关系

6S彼此关联,整理、整顿、清扫是具体内容;清洁是制度化、规范化;清扫指绕开?保持3S水平,素养是养成习惯,遵守纪律、规则、严谨认真;安全是基础,尊重生命,杜绝违章。整理:区分要与不要,现场只适量留要的,不要的清理掉,节约空间;整顿:对要的东西进行依规定定位,尽量摆放整齐,并准确标识,节约时间;清扫:对工作场所脏污清除,并防止脏污的发生,保持工作场 所干净,对设备点检,保养保证品质、效率的技术;清洁:将3S的工作标准化、制度化,并保持成果,持之以恒;素养:人人养成依规定行事的好习惯,追求的最高境界。安全:严禁违章,尊重生命。

管理方法

一、6S现场管理精益管理推行的三部曲

(1)外行看热闹,建立正确的意识:地、物明朗有序,管理状态清清楚楚

(2)内行看门道,明确岗位规范:运作流程明确,监控点得以控制

二、6S现场管理建立明确的责任链

(1)创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氛围,落实一人一物一事的管理的法则,明确人、事、物的责任

(2)分工明确是为了更好的合作

三、公司如何形成有效的生产管理网络(1)让主管主动担负起推行的职责的方法(2)如何让牵头人员有效的运作(3)让员工对问题具有共识

四、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1)方针、目标、实施内容的制定(2)主题活动的设定和开展(3)活动水准的评估方法(4)主题活动的设定和开展

五、6S现场管理各项内容的推行要点

抓住活动的要点和精髓,才能取得真正的功效,达到事半功倍

六、目视生产管理和看板生产管理

(1)将希望管理的项目(信息)做到众人皆知,一目了然

(2)现场、工装、库房目视管理实例的说明(3)目视生产管理和看板生产管理的实施要领

下载管理法2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管理法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班组管理法

    白国周班组管理法 一、 主要内容: 可以概括为:“六个三”:即“三勤”、“三细”、“三到位”、“三不少”、“三必谈”、“三提高”。(1)“三勤”:勤动脑、勤汇报、勤沟通; 勤动脑:......

    6S管理法

    6S管理法“6S”现场管理法简析什么是“6S管理”6S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法首先在日本的企业应用。由于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的......

    出入境管理法

    5. 出境入境管理法审核通过外国人工作类居留证件有效期最短90天 外国人工作类居留证件有效期最短90天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30日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

    票据管理法

    票据管理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财政票据管理,规范票据使用,使票据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票据......

    卓越管理法

    卓越管理法卓越管理法 柏全新“六个管理”管理法 一、 个人简历 柏全新,男,1969年出生,中专学历,中共党员,1993年参加工作,现任唐口煤矿开拓一队队长。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不断提高自......

    四类管理法

    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亚北路社区全力推行“四类管理法”2009-11-19为及时掌握社情动态,夯实社区维稳工作基础,切实把“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落到实处,按照市委组织部的要求,经济......

    农药管理法

    【法规名称】 农药管理法 【颁布部门】 【颁布时间】 2002-12-18 【效力属性】 已修正 【正文】 农药管理法 第 1 条为保护农业生产,消除病虫害,防止农药危害,加强农药管理,促进......

    班组管理法

    班前“两常”班中“四到”班后“三清”——贾利班安全管理工作法 贾利是忻州窑矿综采二队生产班班长。多年来,他积极落实集团公司“人人都是通风员”为核心的具有同煤特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