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等教育学》复习思考题2012
《高等教育学》复习思考题2012
2012年8月9日
1、高等教育功能及高校的职能等问题。
2、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问题。
3、西方现代大学的发展历程问题。
4、现代大学理念的有关问题。
5、现代大学的属性。
6、高校德育的内容问题。
7、高校课程设置问题。
8、有效教学的问题。
9、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问题。
10、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问题。
11、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问题。
12、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第二篇:《高等教育学》复习思考题2013
《高等教育学》复习思考题2013
2013年8月10日
1.稷下学宫的性质与功能。
答:性质:稷下学宫是具有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性质,它既是一个官办的学术机构,又是一个官办的政治顾问团体。
功能:咨政功能、教育功能、学术功能。
2.太学的发展过程。
答:
3.古代书院的教学特点与意义。
4.《博洛尼亚宣言》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5.现代大学理念的有关问题。
6.现代大学的属性。
7.研究型大学的内涵与特点。
8.现代大学的组织管理原则。
9.西方大学理念与功能的转变。
10.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问题。
11.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问题。
12.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
第三篇:2011湖南省高等教育学复习纲要
高等教育学
第一章: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一、成长中的高等教育
1、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所数千人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
(2)特点:教育以非正式,弥散性的方式进行。此时的高等教育是相对知识水平而非相对普通教育。
2、高等教育的雏形阶段
大约12世纪初,意大利、法国、英国有了由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大学,如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即中世纪大学〉
特点:开始走向成型,成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育学领域。
3、成型阶段(培养专门人才)始于文艺复兴末期和资产阶级革命初期 4、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
高等教育在内部纵横关系的平衡上以及与其社会其他活动的平衡上都取得了最大的发展。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特有的“赠地学院” 二扩张中的高等教育
1810年,洪堡以新人文主义创办柏林大学,突破传统大学模式,科学研究成为大学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1876年霍普金斯大学目标建立一所德国式大学,确定了大学科学研究的地位。引发社会服务职能(威斯康星)
1、规模化
按照马丁特罗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论”,世界高等教育必然由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然后再进入普及教育阶段。
2、中心化3、综合化、4、国际化5、职业化6、终
生化7、多元化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1)多学科研究法:采用多种方法和多学科角度去探讨高等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综合研究方法(2)文献研究法:收集图书、报刊、档案、公文、报告、信函等信息资料加以分析、解释、以发现事实,检验假说的一种常用研究方法。(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特殊的案例加以分析,研究,并由此得出一般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4)反思批判法(5)体悟总结法。还有如实证实验法、定性定量法、经验总结法、病理诊断法等。第二章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
1、社会化(大学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2、社会选择(高等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各种专门人才的任务,高等教育的社会选择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社会流动(高等教育是促进现代社会中社会流动的因素之一)
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1)高等教育的价值首先
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2)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公民,造就人才。
第三章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素质教育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是我国制定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重要理论基础,同时也是素质教育思想和实践的理论基础之一。(1)马克斯主义给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从人类物质生产发展考察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出发点(2)分工与人的片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是与分工齐头并进,劳动被分成几部分,人们自身也随着被分成几部分。(3)人的全面法师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a.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有充分发展的生产力,创造高度发展的物质条件。b.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c.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素质教育:它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识因素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观的构成:面向全体学生,全程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生;
全程培养学生:1)时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处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全程培养学生,最终是为了全面发展学生
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几个层次(与教师的目标:知识、技能、情感相结合)
两个大层次:本专科层次和研究生教育层次
四个小层次: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层次
我国目前已本专科层次的教育为主 专科层次主要有师范专科和高职、高专两类
师范专科学校主要为中小学培养教师,因而注重未来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第四章 国内外教育结构
(一)外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P114)美、日法等国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特点是:
(1)第二级教育(主要是大学本科教育)是各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其毕业生人数一般占总数的50%以上(2)第一级高等教育规模超过第三级高等教育规模(3)各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表现出明显差异,俄罗斯、日本第三级高等教育最少,美、法、英最大,德国居中
(二)国外高等教育科类结构(P116)
(1)各国的科类结构差异极大,不同国家的某些科类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百分比可以相差10倍(如印度、俄罗斯的工科)
(2)多数国家占前二位的是社会科学、工科和教育等科类,农科和医科处于倒数第一、第二的位置
(三)国外高等教育形式结构
(1)高扥国教育的办学形式结构:私立主导型、双轨型、公立主导型
(2)高等学校的授学形式
a、以面授教学方式为主的,b、全日制的正规高等教育;c、在正规,全日制高等教育机构之外兴办起的函授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大学等机构,通过函授、广播、电视教学,自学等非面授为主的方式展开的非正规高等教育
(四)国外高等教育的能级结构(P119)国内高等教育结构
1、层次结构(专科、本科和研究生)
2、科类和专业结构
3、形式结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4、地区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策略
1、层次结构调整:建立少数一流大学,大力发展高职
教育
2、科类专业结构调整:实现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一致,大力推进学科专业综合化
3、形式结构调整: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多样的投
资结构
4、地区结构调整:加强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发展第五章
认识教师与学生是双主体的意义
教学是一项相依相存的活动中,教师主动积极性的调动和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调动时两个同样重要的方面,不能有所偏废,否则,会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
总之,“双主体”说整合了教育活动中的教和学两个方面,关注教育的“主-主”关系结构,把“教与学”的对立统一转化为师生主体二者的统一体,使教育活动的主体性能体现出稳定、和谐与协调的特征,调动双主体的德积极性,能使教育活动在双主体的最优化互动中,确保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双向激发过程,最终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的直接目的和内在价值,既促进学生主体性高度发展
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一、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关系现状(一)以教师为主导的中心
这种现状的直接原因:
1、应试教育体制的毒害;
2、师道尊严这种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3、某些教师自身缺乏良好素质,不能正确对待教师职业,也不能正确对待大学生,而是滥用手中的权利(二)师生关系比较淡薄
二、创设高等学校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民主与平等
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二者同作为教学过程的主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是主体间在民主基础上的统一,在平等基础上的交融,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之一,要抛弃师道尊严的观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如此不仅学生得到了发展,教师也得到了发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二)自由与宽容
作为教师,不仅要以宽容的胸怀鼓励学生,启发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还要积极创设一个心灵自由,信息饱满,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渗透力、感染力的教学人文环境,是大学生时时处于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发展氛围之中第六章
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内容 课程的定义:
狭义的理解:课程即是教学科目,这是一学科的出现为前提的中义的理解:课程即把各学科总和起来
广义的理解:课程是学生在学校习得的一切文化的总和 本书以教育管理实践的角度把课程界定为一种培养人的教育方案,它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一级课程教学时数、课程教学先后顺序或课程教学进度安排等要素构成 基本要素:
首先,课程是有目的的,不是自然发生的;其次他是一个有组织的体系。有固定的结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最后,它有学科体系的意义,也有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体系的意义
(二)高等学校课程的特点
(1)高等学校课程能更深刻更及时的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教育信息和时代特征
(2)高等学校一直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研究、探求高深学问为主要任务,尽管“高深学问”的内容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经常在发生着变化,但追求新知识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的一种永恒的职能
(3)高等教育是在青年人接受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在心理、身体发展趋向成熟时期所能接受的更高级的专业教育,是促使青年人走向更完善之境地的最有效的途径 高等学校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遵循的原则:
(1)适时原则;(2)完整原则;(3)发展学生个性原则;(4)宽口径原则;(5)调动教师积极性原则 第四节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高等学校常用的教学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类:1.课堂教学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2.自习与自学指导的方法。包括读书指导法,复习法,辅导等。3.现场教学的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习
法等。4.科研训练的方法,包括平时科研训练、论文与设计等。
随着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国内外一些专家又创造了一些教学方法: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掌握学习法、学导式教学法、个性化教学法。教学手段:1.建立了现代化的数字化校园2.建立了适应新教学手段的教材体系3.建立了教育网路系统 第七章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与组织
原则:1.教学与科研互促性原则2.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用统一的原则3.以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支撑基础研究的原则4.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的原则5.多层次、多模式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科研的一般流程:科研准备—科研实施—研究成果结题评审报奖—推广应用阶段
高等学校的科研管理:1.科研规划和计划2.科研机构和队伍管理3.科研资源管理4.科研成果管理
第八章 第一节 国外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借鉴(事实性的做法)
高等学校的服务社会职能始于19世纪末的美国,以1862年林肯总统简述的《莫雷尔法案》为标志,并最终孕育了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最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美国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两种新模式典型的有都是大学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国外高校服务社会对我国的启示:1.大学走出象牙塔是历史发展的必然2.学术性与实用性的矛盾是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难题3.积极探索多种形式为社会服务是我国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节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内容与管理
内容:
(一)教学服务:是高等学校为社会提供的直接服务中最简单的一种
按照提供教学服务的主体与形式的不同,教学服务可分为:1.高校为了满足特定单位的实际需要或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提供的正规教学服务2.高校为当地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岗位培训3.高校直接提供技术性教学服务
(二)科研服务:科研构成了高校的第二大职能,同时也是高校开展教学和服务社会的源泉1.科技开发2.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让3.科技咨询4.科学人才的直接输入
(三)通过信息和设备资源共享为社会服务1.高校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为改革提供舆论支持,引导社会发展2.高校图书馆、。体育馆、场馆和设施对外开放,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3.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法律、卫生健康、文化等知识的普及做出贡献 高校服务社会的管理:
(一)社会政府对高校服务社会的管理(政策支持、法律保障和约束、资金鼓励)
(二)高校服务社会过程中的自我管理
1.强调校长的职业素质2.统筹安排服务活动3.加强服务人员的队伍建设4.建立服务行为的激励机制 第九章 第三节 高等学校管理原则和管理内容 高等学校管理原则的层次性:(1)一般管理的原则:系
统原则、分工—协作原则、反馈原则、能级原则、封闭原则、动态原则、激励原则、弹出原则(2)学校管理的原则:方向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效应性原则
高校管理的原则:1.入学机会均等于择优培养原则2.学术自由与教育责任原则3.学术自治与社会参与原则 高校管理的内容:1.教学管理2.科研管理3.人力资源管理4.财力和物力资源管理
第十章 第二节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 我国高校招生制度:基本上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招生制度
招生制度的一些改革:1.在招生手段中实行高中会考和统考相结合的制度2.实行多渠道的招生制度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我国经历了“计划分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历程
改革方向:1.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创造公平的用人环境2.明确政府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角色定位3.发挥高校就业指导的主渠道作用4.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做好充分的职业准备
第十一章 第二节 高等学校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 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意义:1.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2.学科建设对人次培养模式变革有着直接的影响3.培养人才的质量取决于高等学校学科发展的水平学科专业建设方略1.合理规划,确立学科建设的定位和目标2.理顺学科体系,优化学科结构a.重点建设主干学科b.扶持建设基础学科c.积极建设新兴交叉学科3.重视学术梯队建设4.突破原有的学科建设组织形式5.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
高校课程建设的内容:1.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2.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3.重视课程管理高校课程建设的评价
第四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是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是高等教育机制中一个非常重要环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及途径:
(一)共创校园精神1.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2.培养爱国爱校的家园情感,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的凝聚力。3.树立远大理想,强化成才意识4.共建文明校风,优化校园文化个性5.加强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
(二)发展智能结构1.扩大知识面2.发展多种能力.3.提高艺术修养,发展业余爱好
(三)培养健全人格
(四)丰富业余生活
第四篇:教育学思考题
第一章 请设定你的基本立场,分别为教育(广义,狭义)和教育学下定义,并作必要阐释。
教育的概念:广义教育,即有意识的,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合理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平等的交往与互动,促进受教育者健全发展的活动。
对教育定义的理解:教育的概念应该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逻辑:1 作为主格意义的实施者和作为宾格意义上的接受者。2 教育是一个过程概念。3教育是一种社会性的实践。教育学:书上没有具体定义。2 理解一种教育的起源说?
1、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法1831-1902),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指导。
主要思想:
①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他把动物对小动物的爱护和照顾都说成是教育;
②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③人类只是在早已存在的教育形式上做了些改进,人类的教育就起本质来说与动物没有不同。
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社会性。
2、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孟禄(美国,1869-1947)主要思想:
①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原始共同体中儿童对年长成员的无意识模仿就是最初的教育的发展;
②儿童对成人一种出于本能的模仿是教育过程的基础。不管成人是否意识到或同意,儿童总是在模仿他们的行为。模仿是教育的本质。忽视了教育的有意识性和社会性。
3、劳动起源说
代表人物:马克思、恩格斯 主要思想:
① 教育是人所特有的有意识的活动; ②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递经验的途径;
③ 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中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不同社会形态下教育的不同特征?
分析不同社会形态下教育的不同性质与特点。
1、原始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生活结合在一起;教育方法是言传身教;教育对象是 全体儿童。
2、奴隶社会:出现了学校,教育具备了独立的社会职能;教育有了阶级性
3、封建社会:学校体制趋于完备(唐代的“官学”和“乡学”);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欧洲教育具有强烈的宗教性。
4、资本主义社会:大机器生产要求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教育开始了新的发展,出现了 义务教育的提法和做法;教育仍然具有阶级性。
5、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 持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民族 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 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西方教育学发展的历程?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的教育观点和主张有哪几方面?
2、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是什么?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1、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的标志是什么?——17世纪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 论》。
2、18-19世纪的教育名著: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尔;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
3、把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德国哲学家康德;
4、最早以教育学命名的专著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第一部有科 学体系的教育学。
三、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
1、英国斯宾塞——教育论;
2、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实验教育学;
3、美国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做中学”;现代教育学 派;
4、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家巴格莱的“新传统教育学派”;
5、70年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兴起——罗杰斯。
四、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产生
1、中国教育界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基本问题的教育家——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2、凯洛夫的《教育学》对我国的影响较大 你认为本书为狭义教育下定义时所预设的四个基本立场有无道理,为什么?
先答出四个基本立场(第七页)然后再加自己的理解。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和杜威的现代教育有何区别?为什么会有这些区别?
根本分歧表现在:前者主张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后者主张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原因要自己总结。谈谈你对西方的自由教育传统和自然教育传统的理解和价值评判。
先答出这两张理论是谁提出的以及它的内容,然后写自己的看法。第二章
1, 以教育所面临的基本矛盾为切入点阐释教育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教育所面临的基本矛盾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在这一矛盾关系中,教育充当着中介转化角色。教育对人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可以使学生个体发展实现社会化与个性化;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有主导作用。教育对社会发展功能:经济功能,教育是劳动者再生产的基本手段(教育能够把肯的劳动者转化为现实的劳动者,教育能够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型为专门性的劳动者,教育能够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转变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教育能够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转换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教育能够把大威德的劳动者改善为多维度的劳动者。)教育是科学 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能够传递和传播科学知识,教育能够发展科学)
政治功能,教育能够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能够促进政治民主化,能制造社会舆论。
文化功能,传承文化(传递和保存文化,活化文化)改造文化,教育能创作与更新文化。2 你认为应如何理解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综合影响?
3, 应该如何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主要答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双向关系,即 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和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教育对文化的作用:1教育可以传承文化(教育可以传递和保存文化、教育可以活化文化)2教育能够改造文化(指在原有文化要素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取舍、调整和再组合)3教育能创造与更新文化。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一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和民族文化必然对人们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教育行为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制约着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以及制定和管理等方方面面。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基本规律?对此教育应有哪些基本策略?
人的发展的顺序性,指人的身心发展所具有的有低级到高级,有量变到质变按次序发展的特性。要求教育活动的进程需打致适合人的发展的顺序性,不能“颠三倒四”更不能逆人的发展顺序而行。
人的发展阶段性,人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要求教育须从教育对象的世界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发展特征,有区别,有重点的提出发展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类容和方法。
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指人的身心发展在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时间的早迟上的不一致性。要求教育者要善于捕捉人的发展的关键期而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实施教育,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的发展的互补性,指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所具有的相互补偿的特性。
要求教育应该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取长补短”和“扬长补短”。人的发展的整体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所具有的的相互牵连,相互制约的特性。要求教育必须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和各方面教育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指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具有的相对稳定的不同之处。要求教育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人的性别差异,要求教育坚持男女平等,适当“因性施教”。
5,理解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 答
这儿指的是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是相对而言的,即主要是相对于人的发展的后天因素中的自发的社会环境而言的,同时也是相对于遗传素质的自然作用而言的。
主导作用的原因: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具有较强的专门性,具有较强的基础性。第三章 你认为教育规律是否存在? 教育规律:是指教育系统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系统与其环境(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之间的一种本质或必然的联系。我认为教育规律是存在的。原因如下:写自己的理解。你如何理解教育规律? 比较教育规律分类的各种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你认为如何才能真正的按教育规律办事?
1,认识教育规律是“按教育规律办事”的前提。坚持以下几点:要学校教育科学理论,要向实践学习,要向同行学习,要向教育对象学习。
2,利用教育规律。表现:人们可以创造条件,使一定的教育规律得以实现。人们可以使一种教育规律与其他教育规律协同发生作用,使多种规律协同作用的结果服务于一定的教育目标。人们可以利用教育规律架势火延缓教育系统某一方面发生和发展的进程。人们可以将对教育规律的理性认识转化为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教育观念行动化。
第四章 我国教育目的是什么:就是根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对人的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我国,教育目的由国家制定,通常通过国家的教育方针和重大教育政策与法律来实现。应该怎样理解教育目的的内涵?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关系是怎样的?
内涵:首先,教育目的是对人的培养或人的发展预期的要求,设想或规定,是通过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价值追求。其次,它关注的是个体发展的总体规格,是对个人发展的基本素质要求;再次,他具有社会性,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基本规范;最后,在形式上,它表现为教育观念或教育思想,并通过观念影响和指引人们的教育实践。
关系: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轨道的加油工作的总方向。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目的在总体规格上规定者具体的培养目标,教育目的只有具体化为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才能具体落实。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现实化。教学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进一步具体化和细化。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反映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和基本精神,同时,教育目的以教学目标为中介而从观念设想转化为行动追求。在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回顾中你能体会到些什么?
4你认为应该怎样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要把握“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首先要明确两个理论前提:一,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种理想,又存在于现实中,是一个永远追求而又永远没有止境的目标,是人的发展上的一种价值取向。二,人的费全免发展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不是指一个人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其精神实质是指人在发展上的自由自主,和谐丰富和变化,而不是受强制,遭奴役,被凝固。综合各种理论,讲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理解为:完整发展,即人的最基本素质的整体发展。和谐发展,即人的嘴基本素质的协调发展。多方面发展,即人的各素质要素在主客观条件允许范围内的多样化发展。自由发展,即人的自主的,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发展。5请你谈谈和人的教育目的与社会的教育目的的关系? 人的教育目的即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主来知道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目的的理论。社会的教育目的即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来知道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目的的理论。
关系:无论在什么样一种社会背景下,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至今总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与冲突,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就是不同的教育思想家为解决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以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冲突而开出的处方。他们并没有一个孰对孰错的问题。教育中二者价值的权衡和选择,要受具体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并有所侧重的。第六章 教师专业发展包括哪些阶段?这些阶段中,教师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按教学表现作为划分阶段依据,可分为:生手阶段,初任阶段,胜任阶段,精熟阶段和专家阶段。教师在专业技能方面发生了变化。按教师的关注点作为划分依据,可分为:职前教育的关注阶段,早期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教学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书175页。
2如何理解学生话语运动的三种模式?
三种模式是:倾听学生话语:注重了解学生对学校变化的实际感受,倾听他们的声音,以此来寻找学校变革过程中的特点和相应策略。学生作为研究合作者:将学生从研究对象转化为研究参与者,使其作为教师和研究者的伙伴出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管理:让学生话语的终极目标得以实现,从而为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的民主化和促进学生发展服务。3 你认为师生关系还可以分为哪些不同的类型?其依据是什么?
师生关系:教育过程和学校生活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的特殊的人际关系。类型:权威型
自由型
民主型 依据结合我国教育实践,谈谈你对建构理想师生关系的认识。
第七章 给出一个自己所理解的课程定义。简述课程研制的主要阶段。
答
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3阐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每阶段的工作重点,课程类型? 书上204。结合自己的中学学习经历,以举例说明的方式,分析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现实遭遇。
答
一,举例。
二,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几个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 建立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三,现实遭遇:209页。课程作为专门领域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答 美国学者 博比特1981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第八章 教学概念及内涵? 答 在狭义上,教学专指学校中为着特点教学目标,以课程为载体,张扬学习价值,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获取经验、促进身心发展的专门活动。内涵 现代教学观及趋向?
答 教学观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根本性看法,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演变。从重心转移的角度看,当代教学观念的变革走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从重视教师向更重视学生转变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更重视能力培养转变3从重视教法向更重视学法转变4从重视认知发展向更重视整体发展转变5从重视结果向更重视过程转变。教学原则的内涵和要求?
答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教学既要授予学生以文化科学知识,又要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及正确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教育。要求:A 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正确性,B 充分挖掘并利用教学内容中内在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资源,C 注意科学性与思想性的有机融合,D思想教育要潜移默化,巧妙自然,切忌牵强附会地说教。
二,启发创造原则:
这原则要求:1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独立思考,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2 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孩子思考。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他们创造性学习。4 发扬民主教学,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三,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这一原则指在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统一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承认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不同学生。要求:1教学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统一的基本要求2 充分兼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3采取有效措施使有特长和又突出才能的学生得到自由发展4热情关爱和帮助学习后进生的转变和提高。
第十章 德育的含义?
答:德育即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具体的说,它指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和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内化与外化,促进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2 德育的功能?
答
(一)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通过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影响,促进个体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是德育的基本功能,具体表现为:1制约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2 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要。3 激发和调节个体的智能发展。4,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二)德育对教育的导向功能。
(三)德育对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功能:1 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培养合格公民,2传播和倡导为社会稳定与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意识、观念和舆论。德育的过程?
答 1 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品德为目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2 德育过程的结构是德育过程各要素或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3 教育者及其活动、受教育者及其活动和德育的内容与方法便构成了德育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三个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作用的方式,便形成了德育过程的结构。4 在德育过程中,解决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就是有目的地促进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社会化的过程。
第五篇: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的内涵: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一种专业教育,即按专业类别培养人才的活动,是学术性与职业性教育的有机结合的教育。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研究高等教育这一特殊的教育现象,研究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研究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高等教育学要研究的基本规律:
1)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
2)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规律; 3)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协调发展规律。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从一般性来说,高等教育学是一门教育科学;从特殊性来说,其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5 高等教育的体制结构:
1)按办学主体、所有权和经费来源:公立高等院校、民办高等院校和公立民办二元制的高等院校;
2)按行政管理隶属关系: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央其他部委直属高校、省级政府部门所属高校和中心城市所属高校。
形式结构:按学制: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层次结构:专科、本科、研究生。6 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
1)促进个人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功能; 2)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功能; 3)促进个人改变社会地位的功能。7 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 政治功能:
1)使受教育者政治化;
2)培养政治领袖及专门政治、法律人才; 3)促进政治的民族化。经济功能:
1)高等教育担负着劳动力再生产的任务,为生产发展提供专门人才的支持; 2)作为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和途径,高等教育比基础教育更重要更直接; 3)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文化功能:
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高等教育结构的制约因素:社会经济、产业、技术结构的基础作用;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的根本制约;区域经济、区域文化的客观影响。高等学校的只能: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社会服务。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其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目的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一切教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指针。11 教育目的: 反映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高等教育目的:是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具体落实,它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13 高等教育目的的性质: 1)是一种教育理想,具有主观性; 2)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具有客观性。14 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1)具有导向作用; 2)调控作用; 3)评价作用; 4)激励作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1)旧式分工和私有制使人的发展片面化;
2)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大工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必要条件。16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内涵:
1)第一层次是指人的心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可以通过智育、德育和美育等不同渠道来促进个体心理素质的和谐、全面发展以造出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个性; 2)第二层是指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3)第三层次是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全面发展,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具体地、历史地把握人的全面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高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社会本位论的高等教育目的: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即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为社会或国家服务的人才。该观点强调人是社会产物,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的人。这种高教目的观所关心的是个体社会化,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政治品质的发展。(孔子、柏拉图等)
个人本位论: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出发设计教育目的,即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的个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需要服务。该观点所关心的是个人价值,即关心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健全人格形成和个体生活幸福。(老子、蔡元培、梁启超、卢梭、斯宾塞、罗伯特·赫钦斯等)通才教育:通常指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又称为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
特征:1)知识的基础性和经典性;2)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专才教育:是以培养在某一学科领域有很深造诣、有特殊技能的人才为目的的教育。
特征:1)人才主要是通过分科进行培养,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2)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偏重应用;3)比较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社会的需要。
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区别在于两种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育目的具有不同的特征;联系在于两者具有相互依存的一面,尤其在学科发展既要高度分化又要高度综合的今天更是如此。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制约因素及现实选择: 因素:
1)科学技术发展的程度; 2)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政治和思想文化状况;
4)社会人才选拔制度、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程度和制度选择等。现实选择:必须走两者相结合的道路。1)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
2)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的形成需要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高度结合; 3)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由现有国情决定的。英才教育:受教育人数小于15%,在于培养治国的精英。
大众教育:人数在15%-50%,除了培养未来的国家管理者外,主要培养国家所需的各行各业的建设者。
普及高等教育:大于50%。正确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1)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和发展目标相适应的要求与体现;是推进高等教育民主化进程的需要。
2)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发展速度要适当;要以内涵为主来提高规模效益;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发展终身教育,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
3)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结果应是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并重:是当今世界各国高教发展的普遍趋势;是由它们各自的特点决定的;是符合我国实际的选择。教学工作、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三个方面的活动构成了高等学校德育、智育、体育工作的基本的实施途径。24 高校教师的作用:
1)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主要承担者; 2)是科技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实现者; 3)是知识、技术应用的重要参与者; 4)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直接推动者。25 高等学校教师劳动的特点:
1)共同特点:无私性、示范性、迟效性和长效性;
2)特殊性:劳动的专业性、劳动对象的高层次性、劳动的时空延续性。26 高等学校教师的任务: 1)教书育人; 2)科学研究; 3)服务社会。高等学校教师的个体素质要求: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2)扎实的知识和广博的文化修养; 3)懂得教育科学,掌握教育规律; 4)精湛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遵循教师成长规律:
1)高校教师成长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转型的规律; 2)高校教师成长适应高等教育变化发展的规律;
3)高校教师成长应符合成长的阶段性和个性的差异性。29 提高高校教师个体素质的原则:
1)组织培养和自我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2)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统一的原则; 3)提倡奉献和给予回报相统一的原则。30 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原则: 1)相对稳定和绝对流动相结合的原则; 2)规范控制与搞活教师资源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3)增加数量和提高质量相统一的原则。31 如何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
1)加大政府的政策体制保障力度; 2)完善教师培训机构;
3)加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训练; 4)建立健全教师资格制度; 5)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制度。32 大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 1)敏锐的时代精神感受能力;
2)以群体方式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3)要求民主和改革的呼声强烈; 4)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
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1)高校师生间的教育关系:是高校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建立的一种工作关系和组织关系。2)高校师生间的人格关系:是指高校学生虽然是尚未成熟的一代,但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其与高校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3)高校师生间的心理关系:主要包括认知关系和情感关系。4)高校师生间的道德关系。
5)高校师生间的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定的相互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34 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
1)高校师生在教育关系层面是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2)高校师生人格和心理关系建立在平等和民主的基础上; 3)高校师生情感关系具有互动性。35 当前高校师生关系中的不良方面: 1)师生关系工作化;
2)师生相互信任程度降低; 3)师生的交往伦理倾斜。36 建立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 1)师生交往要以平等为基础;
2)加强理解和沟通,拓展双方交往渠道; 3)重新审视教师的权威; 4)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专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某种职业的劳动特点和职业特征。狭义是指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分门别类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础单位。38 专业构成要素: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育主体。
专业培养目标是指各专业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科特点而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规格的特殊要求。
专业特色是指所办专业的优长之处、特殊之点。41 专业划分所要遵循的原则: 1)以学科为基础的原则; 2)职业适应性原则; 3)独特性原则; 4)层次性原则; 42 专业设置的原则:
1)宏观上,必须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专业点的设置必须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点,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的承载能力和人才需求。
2)微观上,符合专业划分的原则;有比较可靠的人才需求预测,毕业生有比较稳定的去向;具有比较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规模效益或潜在的社会效应;具有必要的师资力量和基本的办学设施、办学环境。43 专业内涵建设包括: 1)专业培养目标建设;
2)专业课程体系、内容、方法建设; 3)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4)专业设施建设; 5)专业管理的建设。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种科目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广义是指为实现高教目的和专业培养目标而设计的教学科目、结构及其进程和结果,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计的一切条件和一切活动的总和。45 构建良好的课程结构要处理好哪几种比例关系:
1)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跨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 2)理论性课程与操作性课程之间的关系; 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 4)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之间的关系。46 大学教材的基本特点: 1)共识性和探索性的统一; 2)学科性和职业性的统一; 3)体系性和协调性的统一; 4)逻辑性和历史性的统一; 5)学术性和可读性的统一。
高等学校教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高校教师和学生共同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设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让学生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发展智力和体魄,树立科学世界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形成良好个性品格的专业性、探索性、过渡性的高层次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
高等学校教学的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管理。49 高等学校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 2)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50 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
1)提高文化素养,促进理论深化,改善知识结构; 2)提高智力体质,培养实际能力,增长创新才能; 3)培养科学观念,陶冶品德和美感,促进个性发展。51 高等学校教学原则及其制定的依据: 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教学要与生产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并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在实际中运用知识的能力。
3)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原则; 4)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5)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原则; 6)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依据:
1)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规律; 2)社会的需要和教育的目标; 3)高等学校的特点; 4)先进的教学经验。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
1)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逐渐增强; 2)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逐步增强;
3)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加,具有很强的过渡性; 4)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学科发展、职业要求紧密结合,体现了很强的专业性。
高等学校的教学环节: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学材料、理解教学材料、巩固知识经验、运用知识经验、教学效果测评。
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社会实践教学、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特点: 1)信息由师生共同控制;
2)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逐步增强; 3)科研方法的训练逐步增加; 4)具有很强的专业针对性。56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内容: 1)教学工作的计划管理;
2)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 3)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管理; 4)教学质量管理。
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的构成要素:评价目的、评价者、评价对象、评价的标准、评价方式方法。
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内容:基本素质、教学状态、科学研究、工作业绩、特色项目或特殊贡献。
高等学校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平时检查、学期或学年总结性的考查与考试、毕业设计的审查和毕业论文的答辩。
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客观、公正、科学、统一。61 高等学校科研的意义:
1)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
2)是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 3)是发展学科的坚实基础;
4)是加速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62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任务:
1)承担国家重大的科学技术研究课题;
2)承担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的研究重任; 3)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的有机结合; 4)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63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
1)齐全的学科门类为重大的综合性课题研究以及新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提供的条件; 2)高校人才集中、机构灵活、投资少,见效快;
3)高校科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
4)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发达的信息系统,使高校能快速掌握和集中各类有关科技发展动向和经济建设中科技需求方面的信息;
5)合理的高校科研布局,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64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 1)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性的原则;
2)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 3)研究组织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 4)不同层次的科研规模与组织方式相统一的原则; 5)自定选题与课题组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6)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主要内容:研究教学内容和研究教学方法。66 教育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 1)理论联系实际;
2)注重理论研究的层次性; 3)加强综合研究。
指导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途径: 1)结合专业课的教学进行科研指导; 2)师生合作进行科研指导; 3)结合社会实践进行科研指导;
4)结合学生的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进行科研指导; 5)建立相应的优惠政策、奖励制度。
教育改革:是一种特定的教育价值取向与实现的过程,教育主体通过对传统和现实教育不同层面和程度的反思、改组、扬弃和超越,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的需要,促进教育向着合理和进步的方向的自我完善和社会变革的过程。
教育发展:是整个教育系统在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民主化的过程中,在总体上从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不断生成、变化和更新的过程。70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因:
1)经济因素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础动因:1经济发展状况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基础;2经济改革为高等教育与发展提供了可能——经济的多元化为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人才规格提出了要求;经济改革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示范。
2)政治因素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直接原因:1政治体制对高等教育改与发展的决定作用——政治体制决定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政治体制决定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式(政治体制影响高等教育的投资方式;立法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政策引导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方向。
3)文化因素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催化动因:1传统文化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2文化差异导致教育政策的差异;3外来文化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71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1)高等教育国际化;
2)高等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思想的现代化;高等教育内容的现代化;高等教育方法的现代化);
3)高等教育多样化(体制多样化;类型多样化;标准多样化); 4)高等教育大众化; 5)高等教育终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