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语文第二周试题 - 答案
石家庄精英中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周测编号:第002 号出题人:孙竹丽审核人: 高二语文组班级:姓名:分数:
——————————————————————————————————————————————————————————————————————————————————————————————
精英中学上学期第二周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1、答案:C解析:A项是对“独特优势”的概括,照应题干中的“农业发展”,B项和D项是对原文意思的正确改写、转述,与题干中的“生态环境改善”照应。C项谈的是客观条件,不符合题干要求。
2、答案:D解析:D项无中生有,原文没有将我国蜂业和美国相比。其它三项分别是对第1段相关内容的正确概括或转述。
3、答案:B解析:“这将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太绝对。
4、答案:C解析:中:中伤。
5、答案:B解析:③表清廉,④表清廉,⑥表至死关心国事。
6、答案:B解析:汪藻并没有直接告诉他。
7、答案:(每句5分,共10分)(1)高登想不接受它(或赠金),未被允许,又无法归还,(就)请求把钱放到学府里,(用来)买书以答谢百姓。(可、复、臵,是关键字词)
(2)古县,是秦太师父亲过去治理过的地方,实际上太师就出生在这里,何不建祠祭祀他?(判断句,旧治,盍是关键点)
参考译文:
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幼年失去父亲,致力学习,拿法度约束自己。绍兴二年,在朝廷上接受皇帝询问,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回答,知无不言,没有什么顾忌回避的,主管部门厌恶他的正直,就授予他富川主簿一职,接着又任命他兼任贺州学事。州学过去有田舍,州里出台法令将其撤掉交由买马司经营,高登请求恢复过去的制度。太守说:“买马、养士哪一个更急迫?”高登说:“买马固然紧急,然而学校是礼义诞生的地方,一旦废弃,读书人与堂下卒有什么区别?”太守说:“你这是违抗长官!”高登说:“治理天下所依仗的标准,只有礼义与法度罢了,既然两者都可以抛弃,还说什么!”太守不能改变他的想法,最终听从了他。任期结束,士民乞求他留任没有如愿,就相约馈赠钱币五十万,不留姓名,告诉太守说:“高君贫困没有什么来养家,希望太守劝他全部接受。”高登想不接受它,未被允许,又无法归还,就请求把钱放到学府里,用来买书以答谢百姓。
被授予静江府古县县令,经过湖州,湖州太守汪藻安臵他在宾馆里。汪藻想留他一起修订《徽宗实录》,坚决推辞。有人说:“这可以作为升官的阶梯。”。高登说:“只是我意下不想这样。”就出发了。广西驻军首领沈晦问高登如何治理县事,高登分条陈述的十余事告诉他。沈晦说:“这是古人的做法,今人奸诈,恐怕不可行。”回答说:“忠信可在蛮貊之地推行,说不能行,是诚心不到罢了。”豪民秦琥雄霸乡里,挟持官吏把柄,号称“秦大虫”,邑大夫以下都被他屈服。高登到达,他颇有改变,高登也喜其变好,增补他担任学职。一日,秦琥有私人请求,高登拒绝了他,秦琥心生怨愤,企图通过诬陷中伤高登。恰逢有人控告秦琥侵占州学钱财,高登喊秦琥来到,当面责备他,声气严厉,喝令他退下去,告诉郡中及主管部门按法律处臵他,秦琥气忿而死,全郡的人都为此感到快意。
驻军首领胡舜陟对高登说:“古县,是秦太师父亲过去治理过的地方,实际上太师就出生在这里,何不建祠祭祀他?”高登说:“秦桧做宰相不像样,祠不可立。”舜陟大怒,抓住秦琥一事,调荔浦丞康宁以代替高登,高登因母病离去。舜陟遂建起秦桧的祠堂并自己写了记,并且用专权杀人之罪来诬陷他,朝廷下诏押送高登到静江府监狱。舜陟派遣健卒逮捕高登,恰逢高登母亲死在舟中,高登把母亲草草葬在水边,航海回朝廷上书,请求纳官赎罪。故交中有担任右司一职的人,对他说:“丞相说曾经在太学认识你,如果你能见一见他,终身的大事就不必忧虑,上书是徒劳的。”高登说:“我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不久中书衙门上奏说按照惯例没有纳官赎罪的,仍旧押送高登回静江监狱。高登归葬其母,事情结束后来到监狱,而舜陟先因事下狱死了,冤情最终昭雪。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高登被贬官闲居期间,教授学生来维持生计,对家事全不介意,只是听说朝廷所行事有小过失,就皱眉不乐,有大过失就随之恸哭,临死,所说的话都是天下大计。其治学把慎独作为根本,有《东溪集》刊行于世。
8、答案:诗人简笔勾勒出船舱中的所见所闻:白天风平浪静,单调的行旅生活使人昏昏欲睡;夜间江潮看涨,船家絮语,更觉长夜难眠。反衬出诗人昼夜不宁的纷乱思绪。
9、答案:身世飘零之感。诗人飘零于江湘之间,两鬓如霜,恰又逢上这肃杀的秋天,愁绪倍增。彻骨的思乡之情。诗人人往三湘去,心却驰向故乡,独对明月,归思更切。国恨家愁(忧国情怀)。田园家计,事业功名,都随着战乱消失了。但战火未熄,所到之处战云密布。这两联把思乡之情与忧国愁绪结合起来,使本诗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11、答案:答C给2分,答E给2分,答B给1分。
解析:B对父母亲感性理性的普遍性,分析概括基本正确,“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样的”表达就绝对了。A“表明了”后面的“很叛逆”“毫不理会”没有依据。D不是“决心迎合孩子的心理,向父亲屈服”,而是认识到自己先前的做法不正确。
(2)答案:托马斯意志坚强,从他受伤后的表现、主动参加举重中可以看出;他渴望自立,从他不愿让母亲拎书包,受伤后不愿依赖母亲可以看出;他爱妈妈,情感很丰富,但表现得很理性,从他把玩具及字条珍藏在抽屉里可以看出。(每点2分)
(3)答案:对儿子伤情的担心——对儿子没听自己嘱咐的埋怨——期待孩子依赖自己的渴望——听到儿子简短回答的失落——儿子拒绝帮助拎书包后的伤心——听到医生说的话后放手的犹豫及最后的释然(每点1分)。
(4)答案:母亲对孩子要做的,不仅是养育、教育和保护,还包括放手。(2分)因此,父母对孩子该放手时就要放手,要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2分)美国如此,中国亦然。每一个孩子都会长大,很多问题需要他们独立面对,如果父母一直紧紧抓住他们不放手,既不能让他们快乐成长,也培养不了他们自强自立的能力。所有父母不要一手包办,要给他们自我发展的机会。(4分)
12、答案:B解析:高山流水指知音知己或指音乐高妙,不合语境。
13、答案:C解析:A递进语序不当,从分号后的句子可以看出,应为翻译不仅仅是符号的转换,更是文化的转化。B咀嚼风格,搭配不当。D结构混乱,偷换主语。
14、答案:C解析:先明确选项中的“它们”指的是“古屋和老墙”,从而确定横线处应以“它们”为陈述对象,排除AB;然后按“坡度-路面-花朵”排序。
15、(1)答案:世博会最大单体建筑世博轴竣工
(2)答案:世博轴是上海世博会的主入口和中央人行立体交通枢纽,承担世博园区四分之一的人流,提供园区中央人行枢纽相关的案件设施、信息导向等。
16、解析:此题分析例句是关键,①处,由“豪放”可联想到“婉约”;②处,由“报国志”“故乡情”可知应写与“愤懑呐喊”不同的方面;③处,“忆江南”“蝶恋花”提示我们需要考虑词牌。
答案:①也能找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要引用诗句)(2分)②也能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要引用诗句)(2分)③有斗霜傲雪的一剪梅(要用到词牌名)(2分)
17、写作导引:主导立意: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弯曲和妥协并不意味毁灭和失败,而是为了积聚力量,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下去。此一时弯曲是为了明朝的重新挺立,暂时的妥协退让是一种生存的艺术。
与此相关的其他立意,生发自然、紧扣材料关键词、言之成理者也可以。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
第二篇:语文周练试题答案
语文周练试题答案(11、24)
一、现代文阅读
1.【答案】B(原文说“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
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前提错误。)
2.【答案】C(“要素”指人的精神诉求,不是指学说;另外“三家都不可或缺”是
指接受其文化的渐染,而并非一定要“信奉”。)
3.【答案】D(A.无中生有,原文没有“人只有一种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之
说;B.偷换概念,改变了范围,“中国固有的学问”比“儒道两家”大得多,另外“只是”一词太绝对,原文说“主要是讲人生哲学”; C.概括失当,并非“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儒道两家既可互补,所谓“一张一弛”。)
4、C(让:责备)
5、D(两个“于”字都是介词,介进动作行为的直接对象。可译为
“和”“同”“跟”等。其他三项,A项两个“以”字,前一个是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因为;后一个也是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身份。B项的两个“乃”字都是副词,前一个表示前后紧密相接,就;后一个表示转折,竟然,却。C项的两个“因”字,前一个是连词,于是;后一个是副词,趁机。)
6、B(楚王惭愧,请求与梁结交,称说梁王,均因“报怨以德”而起。第一、五句是报怨以德的做法,第三句是报怨以德的想法。)
7、C(错在“请他把这些礼物转交给梁王”,望文生义。“请交于梁王”意思是请求与梁王结交。)翻译:
梁国有一位叫宋就的大夫,曾经做过一个边境县的县令,这个县和楚国相邻界。梁国的边境兵营和楚国的边境兵营都种瓜,各有各的方法。梁国戍边的人勤劳努力,经常浇灌他们的瓜田,所以瓜长得很好;楚国士兵懒惰,很少去浇灌他们的瓜,所以瓜长得不好。楚国县令就因为梁国的瓜好,怒责楚国士兵没有把瓜种好。楚国士兵心里忌恨梁国士兵(瓜种得)比自己好,于是夜晚偷偷去翻动他们的瓜,所以(梁国的)瓜总是枯死的。梁国士兵发现了这件事,于是请求县尉,也想偷偷前去报复,翻动楚营的瓜田。县尉拿这件事向宋就请示,宋就说:“唉!这怎么行呢?结下了仇怨,是惹祸的根苗呀。人家使坏你也跟着使坏,怎么心胸狭小得这样厉害!要让我救给你办法,一定在每晚都派人过去,偷偷地为楚国兵营在夜里好好地浇灌他们的瓜园,不要让他们知道。”于是梁国士兵就在每天夜间偷偷地去浇灌楚兵的瓜园。楚国士兵早晨去瓜园巡视,就发现都已经浇过水了,瓜也一天比一天长得好了。楚国士兵感到奇怪,就注意查看,才知是梁国士兵干的。楚国县令听说这件事很高兴,于是详细地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楚王听了之后,又忧愁又惭愧,把这事当成自己的心病(忧虑)。于是告诉主管官吏说:“调查一下那些到人家瓜田里捣乱的人,他们莫非还有其他罪过吗?这是梁国人在暗中责备我们呀。”于是拿出丰厚的礼物,向宋就表示歉意,并请求与梁王结交。楚王时常称赞梁王,认为他能守信用。所以
说,梁楚两国的友好关系,是从宋就开始的。古语说:“把失败的情况转向成功,把灾祸转变成幸福。”《老子》说:“用恩惠来回报别人的仇怨。”就是说的这类事情呀。别人已经做错了事,哪里值得效仿呢?
8、D(A“表现故事”不搭配。B“但距离相应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句式杂糅,一种表达为“但距离相应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一种表达为“但相应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C“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缺主语,应在前边加“汉语”。
9、A(B去掉“对”,因为后边“受到保护”的主语应该是运动员。C最后一句“有的”缺宾语中心词,可加“的满足感”之类的词。D句式杂糅,“主要是由于„„导致的”,两种说法杂糅。)
10、A(B“专门开设了电瓶车专线”缺主语,“对于513公顷的园博园”也不对。应改为“针对513公顷的园博园,为了方便游客,管理部门专门开设了电瓶车专线”。C句式杂糅,“原因主要由于„„所致”杂糅。D“查处”后缺“力度”。)
11、B(A“尤其更”重复赘余,去掉一个。C“执行工作”搭配不当,“工作”改为“任务”。D“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杂糅,一种表达是“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高鹗续作这一说法”,另一种表达是“现在大家一般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12、:C(A“电影参与”搭配不当。B “质疑”义为“提出疑问”,“提出”多余,去掉。D语序不当,“不仅”放“电子商务”后边。)
13、C(A“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歧义,“两个”可指目击者,可指弹壳。B介词导致主语缺失,“对于”去掉。D“是—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缺主语,换种说法,或说“世界是时代”主宾搭配不当。)
14、B(A、侧目: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此处用来形容人们欣赏的状态是不对的。C、如坐春风: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D、鼎足而立: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不能用二者之间。)此题学生易误认为“其间”一词应为“期间”,“其间”与“期间”都表示在某段时间里面或某个时期中间,其中“其间”也可以理解为“那段时间里、那个时期中”,但“其间”一词可以单独充当表示时间的状语,而“期间”不能单独充当时间状语,使用时它的前面必须添加修饰语。
15、B(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强词夺理,贬义词。浩如烟海: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电光火石:原为“电光石火”,是指,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亦用作比喻行动迅速,出手先制。这里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平分秋色:秋色,秋天景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这里不止两家,故错。)
16、B(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在外面顶风冒雨地辛苦奔波。显然与句意不符,同时这个词语不能作定语。风姿绰约:一般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这里形容梅兰芳是可以的,因为他扮演的是旦角。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与语境不符。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又怕又愤恨。句意是说其傲慢,显然不当。)
17、D(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A历历在目:物体或景象一个一个清清楚楚地在眼前;B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含贬义);C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18、D(本题从望文生义的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A项让枣推梨:小儿推让食 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爱。B项焚膏继晷:点燃灯烛来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C项患得患失: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去。指对于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D项登高自卑: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能误用为看见高山觉得自己很渺小。)
19、D(A项“刮目相看”意为用新的眼光来看待;B项“车水马龙”形容车辆很多,来往不断;C项“言之凿凿”形容说话非常确定,故三个词语均与语境相合;D项“哑然失笑”意为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而句中要表达的是“沉寂、静默”之意,故不当。)
20、C(“罪不容诛”是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A项“平铺直叙”指文章平淡无奇,只按次序简单叙述,与上文“内容翔实”和下文“广泛好评”都不搭配。B项“相提并论”指把根本不相同的两种事物或两个人放在一起议论,并不强调时间上的差别,此句应用“同日而语”,它往往用于时间上的差别。D项“春意阑珊”指春天就要过去,它既与“初春”相矛盾,也不能修饰“氛围”。)
21、C(A项“信手拈来”虽然是动词性短语,但是它不能带宾语,在句中却带上了宾语“前人的成果”,因而使用不当。B项“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含褒义。用错了对象。D项“人心向背”指人民大众所拥护或反对的,不能只理解为人民反对。)
22、D
23.C(3分)
24.D(3分)
25、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应立足于岳麓书院历史文化的厚重和建筑的特征,注意两者的衔接。③句总讲岳麓书院的功用;①④⑥具体写岳麓书院的建筑布局,先点明“中轴对称”的特征,再写明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再具体写“讲堂”;⑤②写出了岳麓书院的历史文化的厚重感,与所提供文段中的最后一句话紧密相连。
2013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当慈善遭遇傲骨
当慈善遭遇傲骨
随着首富比尔?盖茨,股神巴菲等全球富豪以“裸捐”发起富豪慈善活动,慈善之风便如无数个超级飓风,迅速席卷全球。这似乎是一种皆大欢喜的事情,捐者开心,得者开心。然而,并不是所有贫困者都会满怀感激地接过免费的赠予。在他们心中,这或许是一种施舍,一种尊严的丢失,骨气的丢失。
那么,当慈善也遭遇“滑铁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作为一个施善者,有这份良心固然是好的,但也要注意方式。中国富豪陈光标高调行善,在获得无数荣誉的同时,也一直饱受诟病。原因在于他的急躁与高调。在他的每一张宣传照中,背景都是曾接受过他援助的贫苦百姓。但是那些解决了生活困难的农民,即使是笑着的,也难掩一脸的卑微与怯弱。陈光标这种高高在上的施善方式,无疑是伤害了他们的尊严,活活地挤走了他们的骨气。相反,大连市的微尘就做得比陈光标好多了。微尘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组织,由无数匿名之人捐款而成,给需要的人送去钱财,却不留名,不求回报。这种慈善方式不仅给受助者留下足够的尊严,还很有可能感动他们,从此也加入微尘行列。由此可见,不同的慈善方式,效果其实大不相同。穷人也有尊严,当慈善遇上傲骨之人,最忌的便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嘴。慈善的本意是帮助他人,不仅是物质上的,也有心灵上的。因此,用一种更温和,更合适的方式去做慈善,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人。其次,作为一个受善者,要视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事,千万不能意气用事。古有“不食嗟来之食”的傲骨之人,最终活活饿死在街上。且不论施饭者态度如何,如果在生命危险时仍争一时意气,往往得不偿失。接受他人资助的人,固然是要留一点骨气,但这并不代表盲目拒绝他人好意。台大校长黄中天功成名就后回到耶鲁去感谢曾助他良多的宿管阿姨,那位美国大妈却一脸严肃地拒绝了,并要求他去帮助更多的人来感谢她。黄中天谨记在心,一生中资助了无数学子。黄中天的做法,才是受善者该有的“傲骨”,不白白地接受捐助,而是把曾接受过的善意经自己的手向四周扩散,这才能使慈善走得更远。
当慈善遭遇“傲骨”,施善者不能一走了之,受善者也不能固执己见。只有双方平心静气,改变一下方式,端正一下心态,才能使这场慈善皆大欢喜,施者开心,受者也开心。大家互相理解,你浇水,我施肥,才能使慈善之树更加拙壮成长。点评
此文伊始,紧扣材料,点明慈善有益世道人心,接着笔锋一转,提出当慈善遭遇傲骨,双方出现如何面对之难题,文章由此焦点切入,选取施受之关系角度立论,可谓审题精准。文章先写施善方式,以一反一正两个例证阐释说明何为正确的捐助方式。相较于陈光标,微尘团体的行善不是伤害而是维护了受助者的尊严。
文章接着分析受捐心态,依然采取一反一正两个例证进行论述,文章指出,意气用事,盲目拒绝,并不代表所谓尊严、傲骨,正确方式应该像受助者黄中天那样,用自己的善意回报社会。文章着意发掘此例证蕴含的施受双方传播善意的慈善本质,由此可见,文章立意深刻。此文结尾,以浇水施肥喻示施受双方的本真关系,进一步强化文章的中心论点。
纵观全文,观点辩证,结构严谨,论证方法得当,不失为一篇较好的考场作文。
第三篇:高二第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高二第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该说法与题干无关)
2.D(“教材中选用他的作品是为了让学生学习他的白话语言”这句话与文中“我们学的是鲁迅的精神,而不是他夹杂着日式表达的拗口白话”)
3.C(“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方向”错,是“新文化的方向”)4.D(周:绕)
5.C(①是忠、勇;②是勇敢;③是侧面写勇敢;④是谦让;⑤⑥是忠)6.A(“黄得功就提拔重用了乙邦才”不对)
7.(1)于是黄得功感激乙邦才,把这件事告诉主事的人,主事的人才非常看重他,逐步提拔他做标下材官。(6分。“德”、省略句、“奇”、“稍”各1分,全句句意通顺2分)
(2)我自从参军以来,多次接受上峰赏赐的金钱,官位到了大将军(4分。“数”、“致位”各1分,句意2分)
8.耐寒,清高,报春(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5分)
9.衬托,以冰雪林衬托梅的坚毅;对比,以混芳尘的桃李对比,显其高洁守志;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愿留清气满人间的高格远志。10.略
11.(1)(C)(E)(5分。选对一项给2分。C本文没有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了对新疆人民幸福生活的赞美”于文无据;E曲解文意,作者的观点是葡萄和水使沙漠充满了活力)
(2)(6分)吐鲁番的葡萄中包含新鲜汁水,随时都可能把它薄而透明的皮胀破;一入口,便如一勺琼浆玉液,轻轻地滑过咽喉;吐鲁番的葡萄是一个个透明的水球,一粒粒晶莹的水珠;在葡萄丛中,可以听到滴水的声音。
(3)(6分)不矛盾。(2分)是水滋润了葡萄,葡萄又饱含水分,将生命的源泉随身携带;(2分)在作者心目中,吐鲁番的葡萄和吐鲁番的水已经融为一体,二者密不可分。(2分)
(4)(8分。观点2分,援引文本例句2分,分析评价4分)语言婉约细腻。婉约如“紧靠着山崖的角落,汩汩水流铺就绒绒一片苔藓,葡萄架下,似有细密的雨丝一阵阵袭来,吐鲁番的葡萄沟,莫不是把个江南水乡都挪来了”,显得雅韵有致,余味无穷;细腻如作者对葡萄沟的葡萄的外形进行的描写,强烈的视觉冲击,色彩的叠加,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香,如观其形,如品其甜。(从其它角度紧扣文本进行赏析也可以。比如:善用修辞,语言形象生动;语言质朴鲜明,富有生命的气息等)
12.(1)(B)(D)(5分。选对一项给2分)(A文中没说有这样的因果关系;C文中没有说广东是全国的一面旗帜,新闻只是说深圳,该项扩大了范围;E“‘思想解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就是由深圳提供的”于文无据。)
(2)(6分,少一角度扣1分。不写2008年也可以)2008年3月7日,温家宝总理参加人大广东代表团会议,他高度肯定了广东改革开放的业绩,强调思想解放、改革开放一刻也不能停止,深圳在这方面要走在前列,并表达了高度关注广东民生的情怀。
(3)(6分)这篇新闻的开头结尾都使用了直接引语,温家宝总理在会议的过程中讲话的重要观点、汪洋的发言重点都直接引用,(举例1分)这些都是文章的关键内容,直接引用能鲜明地显示新闻的重点,突出新闻的主题,是新闻更有现场感(2分)。而温家宝总理的一些较长的阐述、深圳市长的发言都间接引用(举例1分),这样写使文章显得简洁、明快、流畅。(1分)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相得益彰,使新闻内容显得重点突出。(1分)
(4)(8分)由于新闻作者的立场原因,新闻并不可能完全客观。(1分)作者站在一个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和广东人的立场上,来展现温家宝总理对广东的肯定、支持与期待,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赞美之情,流露出了很明显的主观情绪。(4分)但他的这种情感是通过对人物的具体语言行动的描写来展现的,并没有明显的直接的抒情,是符合新闻写作要求的。(2分)这样写有助于新闻读者更好地把握党的政策,凸显新闻的时代价值。(1分)
13.C(3分。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此处意思恰好相反)
14.D(3分。A句式杂糅,可删去“的缘故”;B结构混乱,在“出现”后加“的”;C搭配不当,应改为“创造了„„新纪录”)15.B(3分)
16.以“中国制造”响当当的产品质量来打造“中国制造”的良好口碑和良好的市场形象。
17.(5分)示例:成长就像厚重的夜幕拦不住闪烁的群星,闪烁的群星拦不住你心灵窗外的耀眼的阳光;成长就像朗朗的晴空拦不住突来的暴雨,突来的暴雨拦不住你渐已远去的坚毅的背影18.作文(60分)一般在42 — 50分之间(选择好自己的近期目标,并努力去实现;欲创大境界需要从小目标出发;凡事需要选好切入口,从小处切入是一种做事的智慧;贪大求全弊端多,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下去)
一等文:54分左右浮动。感情真挚,主题深刻,构思精巧;观点鲜明健康,论证有理有据;叙事清晰,故事性强,形象富有特征。二等文:48分左右浮动。真实可信,主题比较深刻,结构严谨;观点明确健康,有论证过程,材料稍陈旧;叙事完整,有一定的故事性。三等文:42分左右。基本真实,主题成立,比较完整;堆砌材料,不能很好论证观点,论据单一空洞。四等文:36分以下。其中言辞偏激者,0分;只写标题者,3分;只写一二百字者,只有开头,或因潦草难以辨认的文章,18—24分;字数接近要求,可是文章语句不够通顺等情况,或抄袭文,可给28—32分。跑题文章有优点者,36分。
参考译文:乙邦才,字奇山,山东青州人。凭队长的身份跟随监军太监,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打击敌寇,主事的人不认为他有奇异的地方。
总兵黄得功和敌寇在霍山打仗,黄得功乘胜丢下大军单骑前往追逐敌寇,陷在泥淖中,敌寇重重围着他,射杀了他骑乘的马,得功也仰头射敌洞穿敌胸,与敌寇相持。赶上天将晚,得功自己只剩下两支箭,得功自己料想一定免不了战死。乙邦才恰好从别的地方疾驰回来,登高远远望见,认出黄得功的胄甲,知道是黄得功,大呼,又疾驰而来,敌寇散开逃走,黄得功自己才从泥淖中脱身出来。乙邦才把自己的马给黄得功骑,把箭囊中的箭分给他,步行跟随黄得功,边跑边射箭,共射杀了十几个追赶的骑兵,才得以到达大军中。于是黄得功感激乙邦才,把这件事告诉主事的人,主事的人才非常看重他,逐步提拔他做标下材官。
这时,有一个叫张衡的人,跟随总兵刘良佐,也凭骁勇闻名。敌寇军队围困六安情势非常危急,提督马士英率军救六安。刚到就斥责他的左右副将,并对众军士号令说:“谁是乙邦才、张衡?进来见我!”两人入廷拜见,马士英立即下文书补为副将,把自己的军队交给他,拿出文书说:“替我进入六安,取六安太守写的文书来报告!”两人答应说:“好!”马上出来,选拔两百精壮的骑兵,和他们约定,让每人拿一号角,十个人一组,连夜直趋敌营,冲破贯穿敌阵,于是进入六安城,绕城大呼:“大军到了!”城中的人非常高兴一起喊,两人催促太守准备饭食,吃完后,命令太守说:“写文书。”急忙将文书揣入怀中,又带领两百骑兵冲出六安城。敌寇非常惊慌,不久知道他们是乙邦才、张衡,都停下来不敢逼近。得到回报,竟然没有损失一个骑兵。
自从战乱兴起以后,颍州、寿州、六安、霍山等州县多遭受敌寇袭击。乙邦才常常在这些地方打仗,历经大小十几战,攻破重围攻陷敌阵,抓获和杀死的敌寇无数。主事的人要么侵夺他的战功,要么把战功多次记在其他将领的头上。同事替乙邦才不平,时不时地劝他据理力争,乙邦才就谢绝说:“这是我们众人不惜牺牲得来的,我一个人能做什么呢?”最终退让不再说。弘光帝即位,史可法出来督战,希望乙邦才和他一起战斗,以总兵官职的身份驻守扬州。不久,大清的军队到了,乙邦才战败自刎而死。
汪子说:我读公勇所写的乙邦才将军的历史,就感慨想见到他本人,于是稍稍增删润色写成此文。公勇又说:“乙邦才平素不饮酒,只是喜好美色。我曾经在濠上遇到他,正赶上他打猎回来,为我席地设酒,他亲自自弹琵琶,让侍姬唱秦曲应和,非常高兴。然后又将琵琶放在膝上,盯着我说:‘乙邦才我自从参军以来,多次接受上峰赏赐的金钱,官位到了大将军,能够报答国家的,只有我这身体了。幸而辖区无事,不能不以声色自乐。一旦有战事,就豁出此身为国家战死。’他后来果然像他说的那样做了,真是令人痛惜呀!”
第四篇:2011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英语试题答案
宝安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英语参考答案 1-5 BCBAC6-10 ACBCB11-15 CBCAA
16.Japan17.destroyed18.a stronger dollar19 an apartment20 6—
421--25DBDAB26--30ABCDB31--35CBABB 36-40 DCABA 41-45 BDCBA
46.survivors 47.from 48.about 49.to rebuild 50.a 51.poisonous 52.was living 53.but
54.which 55.them
56--60 BCBAC61--65BBCAC66--70DABCD
71.row 72.Platform73.opposite74.weekly;75.accompanied;
76.voluntary 77.battery78.beneficial79.comfort80.annual
81.In many ways my disability has help me growstronger psychologically and become more independent.82.Claire didn’t want the robot in her house, especially as her husband would be absent for three weeks, but Larry persuaded her that the robot wouldn’t harm her or allow her to be harmed.83.The water was quite shallow but where the reef ended, there was a steep drop to the sandy ocean floor.84.Fresh grass had been laid on the floor and there was a newly made platform for Jenny and me to sleep on.85.I think it’s important to have a balance between study and a social life, so I’m going to join a few clubs.基础写作参考例文:
Our class had a heated discussion last Friday on what gifts we should give to our classmates and friends.Sixty percent of our classmates said that they would buy gifts from a shop because they think such gifts are delicate and pretty, thus proper for giving.However, the others prefer to make the gifts by themselves.On the one hand, this can show their personal outstanding skills and help them develop their abilities to do things themselves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y can use materials from home to make gifts, which can strengthen their awareness of importance of saving.In my opinion, giving gifts made by ourselves is a better way to express our feelings.概要写作参考例文:(要点:1)Billy14岁 ;2)为梦想而做投递员这份兼职 3)受到好评。)
Billy, a 14 – year-old boy, takes a part-time job as a newspaper delivering boy in order to win a trip to Europe.He does so good a job that all of his customers think highly of him.部分答案解析:
21.D。考查with的复合结构。no one是宾语,不定式to turn to作宾补。turn to意为“求助于”。
22.B。先行词有形容词最高级修饰,关系代词只用that,而不用which。(出自课本P96)
23.D。考查过去分词短语作状语。句意为:因他的工作他受到了高度的赞扬,所以兴奋得不能入睡。
24.A。考查过去分词作状语,if可以省略;sleeping是现在分词作主语补足语,强调动作正在进行。
25.B。which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在这里指代前面的整个句子。句意为:不管我何时遇见她,她都用甜甜的微笑迎接我。that不能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2009,山东高考题)
26.A。根据时间状语now可知应用现在进行时;a man 是动作的对象,表示“正在被审讯”。
27.B。从语境来看:他从小就会作曲和现在是位著名的音乐家,可知他应该是“有天赋、有才能的”。
28.C.“不允许某人做某事”应为not have sb.Doing sth.(出自课本P88)
资料提供: 爱问爱问知识
29.D。等待被选择,所以应选 “to be chosen”。
30.B。考查时态。根据语境 “她从失业以后一直在找工作,但还没有找到。”可以推测她还会继续找下去,所以应用现在完成进行时。故选B。
完形填空解析:作者儿时在遭遇困难的一个圣诞节,得到了一群热心人的帮助。
原文:http://searchwarp.com/swa655030-The-Beauty-Of-A-Laughter-Worth-Every-Dirty-Sock.htm
31.C。根据后文four little girls surrounding my mother,可知妈妈将孩子们召集到自己周围。
32.B。根据He was terribly ill,可知母亲让我们为父亲祈祷。
33.A。根据下文中说有朋友来访,可知应该是有人大声地敲门。
34.B。根据上文有同事来访,可知该消息传到了父亲曾工作过的地方。
35.B。这些人知道我们需要一点快乐的事情,cheer表示“快乐”。
36.D。根据文意可知这些人来逗孩子高兴。
37.C。从后文中found a doll each and four board games可知孩子们打开了包裹。
38.A。经历了这些,作者却不记得父亲患过何种疾病,因此是奇怪的。
39.B。根据上文的我不记得父亲患过何种疾病,可知此处表示我“只”记得……。
40.A。根据laughter可知此处要填一个相似意义的词,故填happiness。
41.B。根据前文的no expensive toys可知,礼物不贵,但情谊无价。
42.D。从前文作者家庭的经历,可知是处于困难时期,故使用rough“艰难的”。
43.C。综合上文可知,这些人给了孩子们时间和关注。
44.B。根据前文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in life aren’t things可知,作者想表达“生活中重要的并非是物质,那么节日的真谛到底是什么呢?”
45.A。节日里激动人心的不是物质,而是孩子们因为我们的拥抱或我们为他们擦去泪珠而显现的笑容。
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本文讲的是一个志愿者赴地震灾区看望和帮助灾民的故事。
46.survivors考构词法及名词复数形式,看望幸存者, 没用复数形式不给分。
47.from考介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用介词from。
48.about考介词,“对…抱怨”用complain about。
49.to rebuild 考动词不定式作定语,修饰the chance。
50.a考冠词的用法,第一次提到一家慈善机构用a,所冠的名词作定语从句的主语。
51.poisonous考构词法,名词前面用形容词形式,故填poisonous。
52.was living考时态,while从句用过去进行时态表示当时的情况,主句的动作发生在这个动作之中。
53.but考并列连词的用法,前后是明显的转折关系,故用but。
54.which 考关系代词的用法,which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修饰前面的主句,且在从句中作主语。
55.them 考代词宾格,指代前面提到的all the people。
【A篇】本文介绍在伦敦工作的人对是在市里居住还是在乡下居住所持的不同看法和态度。
56.B。推断题。根据文章内容:虽然有很多喜欢乡村生活,但文章最后讲也有些人喜欢城市生活。
57.C。细节题。根据文章第2段第二、三句可推知此题答案为C。
58.B。推断题。根据文章第3段最后两句可知:要是他喜欢花园,在花园里挖土、种植、浇水等等,那么当鲜花和蔬菜生长起来的时候,他就得到了与大自然分享秘密的奖赏,所以选B。
59.A。推断题。根据文章最后一段第2句Such people would feel that their life was not worth living if they had to live it outside London可推知此题答案为A。
60.C。推断题。根据其上文:这些人偶尔去公园散散步后去海边度两周假;本句接着说:其余的就留给那些每天晚上喜欢离开伦敦的人,那么,“其余的”显然指“其余的乡村”。从而推知题答案C。
【B篇】
61.B。第一段中的“They have to show that they will be able to pay for each year of study.”表明学生要证明自己有能力付学费。
62.B。从文章的大意可以得知,这是针对准备在美国读大学的学生所做的演讲。
63.C。文章说到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是a leading state university,因此选C。
64.A。第三段中的“A good idea is to ask at least eighteen months before you want to start classes in the United States.”表明提前18个月申请是a good idea,但不是必须。
65.C。本文是针对外国留学生在美国读大学需要的费用以及申请时注意的事项。
【C篇】作者乘火车经过一个小村庄时偶然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孩子们沿铁路站立微笑着,挥动手臂向陌生的游客致意。预想中的旅途的乏味和无趣一扫而光,原本厌恶乘火车的作者期待着乘火车返程。
66.D 根据第二段,作者第一次坐长途火车,带了很多杂志,可看出作者一开始认为坐火车是乏味的)。
67.A 根据第一段,马来西亚人很热情,总会微笑着在站台上对火车里的陌生人挥手,欢迎乘客来到马来西亚。作者很感动。
68.B 参照第66题。作者开始并不享受火车之旅。
69.C 倒数第二段,Soon the train pulled up at Butterworth.火车在Butterworth停下来。
70.D文章主要讲述作者从看到马来西亚人总会在站台上笑对火车里的陌生人挥手后,心情由无聊、乏味变成高兴。可以看出,微笑能让人提起精神。
第五篇:清远市2013-2014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清远市2013—2014学
(或答一是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二是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三是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翻译时要结合上下句读懂大意,抓住古汉语特殊语言现象及重点实词和虚词等。(1)①“以”,译为“用”或“把”都可;“投以小石”是状语后置。“洞然”,是象声词,投石入深水的声音;一处1分。②“其”代词,代永州;“气之灵”定语后置,“灵气”;“为”:造作。一处1分,语句通顺1分。(2)从文章第一段筛选信息,找出语句自己概括,或摘抄原文。
文言文参考译文
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沿着它走过去什么也得不到;另一条稍微偏北而后向东,走了不到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积石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石山顶部天然生成矮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堡垒,有一个像门的洞。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洪亮,好久才消失。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像是有智慧的人特意布置的。
唉!我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已很久了,到了这儿更以为造物者确实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辐辏的中原地区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神灵的造物者似乎不会这样做的。那么造物者果真没有的吧?有人说:“造物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也有人说:“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这二种说法,我都不信。
10.(1)【答案】①运用拟人手法。(1分)②作者不直接述说自己向往大自然的美好,而从对方着笔,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那种人与自然交流相亲、物我不分的情感。(2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修辞手法的鉴赏能力。考生要判断手法,并对手法分析和情感判断。
(2)【答案】①表达出作者喜爱自然、追求淡泊宁静的生活的思想。(1分);②上片借景抒情,描绘了风景优美、闲适怡人的溪桥野渔图;(1分)③下片用陶潜的典故表达出归隐的意图;(1分)④最后一句运用设问手法,巧妙地明确了作者的追求。(1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结合诗句从上下两片,分别分析。
11.【答案】(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2)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3)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全做按前3题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对高考必考篇目的默写考查。考生需要在精准背诵的基础上,认真仔细地辨识形近字和易错字。
12.【答案】BD
【解析】此题要求考生正确理解文章内容。A项“每个学者都能”错。原文说的200年前的学者“融会贯通,横跨好多个领域”只是笼统的情况,并不意味着200年前“每个学者都能融会贯通好多个领域的知识”。C项“直接控制”错。原文说的是“电视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获得了控制人们教育的权力”,这是一种间接控制。E项在重商时代,文字对会计、老板、经理、医生、官吏中的艺术文盲来说只是一种工作的工具,与文化无关。
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A项根据原文内容得不出“在工业化之前,学科之间并没有分工”这一结论。B项强加因果。艺术文盲是因为我们处在功利化的世界,我们无暇关注艺术;“知识走向大众化”的原因是数字化的电子书使思想的存在和传播更加方便。D项“从毛笔到钢笔到圆珠笔再到键盘,技术越来越进步,而艺术性却越来越少”只能说明技术与艺术有矛盾,而不能说它们“是不相容的”。
14.【答案】①人文思想领域出现细致的专业分工。②学科分工日益精细,精英走向没落。③颠覆了传统的阅读和文字,抹杀了知识和思维的意义,人们从此得到最多的娱乐和最少的信息,失去了自由。④制造了大量的艺术文盲和“经济人”。(1点1分,共4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作答本题要遵循以下步骤:首先,确定答题区间,从文章内容和题干要求来看,答案要点遍布全篇。其次,根据筛选的标准——“工业化浪潮”“弊端”检索相关内容。最后,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分条陈述。
15.【答案】①汉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2分)②但越来越多的人以键盘为输入工具减少了手写汉字的机会,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逐渐下降。(2分)③展示书法独特的审美艺术,使人们获得传统审美和人文情趣。(2分)答对其中的两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用文中观点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领会作者在文中的观点,然后用这些观点去分析现实问题。作者认为,汉字有着独特的美,汉字书写是独具特色的审美艺术,但随着艺术的进步,汉字的书写越来越接近机器,越来越远离人类。将之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联系起来作答即可。
16.【答案】①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2分)②“母亲的西湖”指母亲每次回家都会给邻里讲的“虚构的西湖”。这个“很大,很漂亮,有好多船”的“天堂”一般的西湖是母亲在电视上看到的,是母亲自己想象的。(2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结合小说的后半部分和全文,理解“母亲的西湖”不是真正的西湖。
17.【答案】母亲是个对孩子无私付出、维护孩子形象、勤劳节俭的形象。(2分)①对孩子无私付出。每次来杭州照顾儿子一家。(1分)②维护儿子的形象。来杭州二十多次,儿子却没带她到过西湖,但却给邻居讲虚构的西湖。(1分)③勤劳、节俭。照顾儿子一家;不让儿子破费开车送自己回家。(1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先将描写母亲的语句找出来,再概括归纳母亲的品质。
18.【答案】能实现。从全文看,小说中的他虽然工作繁忙,但却很在意家庭,之所以从未带母亲到西湖游历,是因为工作繁忙,当他意识到母亲的这一愿望时,便决定要弥补这种遗憾。(6分)(如回答不能实现,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探究文本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个题目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以有不同的理解。选择好答题方向后,可联系前文的情节、小说主题、人物形象的特点等,找到依据,然后组织答案即可。
19.【答案】①引出传主——管平湖先生。(2分)②突出管平湖先生在古琴演奏技艺方面的高超水平和巨大成就。(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作答本题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入手,从结构上看,这一事件引出传主的作用是明显的;从内容上看,作者利用这一事件,指出《流水》能代表人类的精神,使读者明确传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20.【答案】①出身名门,多方向名师求教,琴艺高超。②生活苦难,但从不放弃对古琴的探索。③失去指甲,用指肚弹琴,毅力非凡。④探索钻研,破解“天书”,恢复古琴曲生命。⑤妙手回春,修理古琴的“神医”。(1点1分,共5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文本的阅读筛选出信息段,再归纳。注意语言要概括、精炼。
21.【答案】①做人方面:逆境成才,从不放弃,不达目的不罢休。管平湖先生在困苦的生活中没有放弃对古琴艺术的探索。②做学问方面:有探索钻研精神,不畏艰难。他一生在默默破解“天书”,查阅了许多古书,常常为了一个指法反复推敲。(6分。1点3分;概括,2分;结合文本举例,1分。其他概括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扣住做人和做学问两个方面。其次,结合文章内容归纳传主在这两个方面的表现,对其进行总结与评论。
22.【示例】”、、”。(每空2分,共6分。答其他词语,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信息进行搜集概括归纳提炼表达的能力,它要求把清远麻鸡的体型特点概括出来。需要对介绍理解,并能抽取出关键词语。
23.【示例】①(杜十娘是一位)沦落风尘,但向往美好爱情,善良而刚烈的妇女(形象); ②(切尔维亚科夫是一位)胆小怕事,生活没有安全感,具有奴性的小人物(形象)。(每点3分,单句1分,内容2分。概括合理就可酌情给分。共6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概括能力,语言表达的连贯通顺。注意要运用单句,人物形象理解要正确。
24.【解析】针对这个题目,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
立意一:从《朱子家训》来看强调的是事先做准备,有备无患。可以就“准备”这个话题来写;也可以由此引申出为人小心谨慎,凡事都谋划。
立意二:从《颜氏家训》来看,强调的是技术强过金钱,常言说“艺多不压身”,现在的金饭碗不是一辈子有饭吃,而是到哪里都有饭吃,这就需要靠技术。可以写技术的重要性,技术是立身之本等。
立意三:从《庞氏家训》来看,强调的是勤劳、勤快,能扣住这个主题就可以了。立意四:从三则家训总体来看,强调的都是做人,做事的态度,强调道德和实用,与现在强调的立德树人,技术为本是一样的。所以可以抓住做人、做事的态度方法,怎样提高自身修养,怎样安身立命等来写。
立意五:从家教、家训、家规、家风角度来写,好的家庭教育,好的教育格言能够培养出好的家人,能够形成优良的家风,所以我们可以探讨家训的重要性,治家格言的意义和价值,对家风形成的作用等。
就这个材料,我们可以写议论文,论述其中一点或者整体;也可以写一个和家训有关的故事,体现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