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题答案

时间:2019-05-12 12:2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2013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题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2013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题答案》。

第一篇:2012-2013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题答案

2012-2013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答案

一.每小题2分,共12分。

1.C2.D3.D4.D5.B6.D

二.每小题2分,共8分。

7.A8.D9.D10.B

三.每小题2分,共8分。

11.C12.D13.C14.B

四.本大题共8分,每空1分。

15.① 时矫首而遐观

② 既窈窕以寻壑

③ 而莫之夭阏者

④ 骐骥一跃驽马十驾

⑤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⑥ 乐琴书以消忧

五.本大题2 道小题,共8分。

16.D(3分)

17.(5 分)同意。(1分)本文的诗眼是“思”。(1分)“月” 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诱导物。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及,如同思友之情。(2分)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更加深沉。(1分)

六.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18.(4分)C D 19.(3分)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1分),使作者对蝼蚁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形成对比,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作者对蝼蚁的赞美之情(1分),使文章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1分)

20.(3分)不可改变。(1分)三件事情所表现的精神实质是递进性(层层深入)的(1分),同时也照应作者对蚂蚁的态度变化。(1分)

21.(6分)联想要合理,感悟应由联想引发,要有明确的观点,语言要顺畅,表述层次要清晰。(100字左右)

七.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评分标准:参照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第二篇:高二年级2012学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2012学第一学期

教学工作总结

物理科组 周 璐

第一部分:本人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担任高二理科(5)、(6)、(7)班物理教学工作,圆满的完成了任务。现做小结如下:

一、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本学期进行物理选修3-1和物理选修3-2的第一章教学。主要工作如下:

1、教学内容:完成了①选修3-1中的:电场、恒定电流和磁场。②选修3-2中的:电磁感应的教学。

2、作业批改:本着精留精练、不搞题海战术的指导思想(符合高效课堂精神)。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完成质量进行分析,对错误解法进行剖析,对不同问题进行归类,对不同的解法进行归类,使学生通过作业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

3、测试情况:①月考及单元测试四次。包括电场、恒定电流、磁场和电磁感应。全部为全批全改,并进行试卷中各题得分情况统计、卷面分析和讲评。并找同学谈话,分析每个同学的得失。②期中考试一次,并进行试卷中各题得分情况统计、卷面分析和讲评,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出学分。

二、主要经验和体会:

1、在学习物理学知识之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物理学观点:树立正确的物理学观点是学习物理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物理学观点又是学习、研究物理学的有力武器,有了正确的物理学观点,就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到物理学知识。所以在物理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物理的整体性。

2、倡导探究性学习物理学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交流等各方面能力: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生命世界的正确认识、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对物理学规律的领悟,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多领域的、融合的合理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结合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探究、协作的能力。

3、教育学生在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融入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激发学生到生活中寻找学习物理学知识的兴趣,有利于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的建立;使学习内容更具实用性,更有利于对物理学核心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对物理科学价值的正确认识,帮助学生规划人生,促进全面发展。

4、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采用“高效课堂”教学方式,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领会物理学知识间的内存、本质的联系,学会运用旧知识和已有的学习经验学习新的知识,通过概念图的学习法构建物理学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达到事半倍的学习效果。

5、根据不同层次同学学习接受能力的不同,布置弹性作业:由于学生在高一学习时,缺乏学习物理学的动力和热情而不够重视,导致高一物理知识严重欠缺,影响高中物理学的学习,因此,刚开始放慢速度,以便让学生能尽快掌握高中物理学的学习方法,同时将作业分为两个层次(A级为全班必做题,B级为选做题),另外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尝试破解往年的高考试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保持长久的学习物理学热情和学习干劲。

6、鼓励学生动手制作物理模型,亲自准备实验材料,开展家庭小实验的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7、科学指导各班的物理学科班长开展工作,及时收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征集学生对教学的建议。

8、章节复习时采用问题性答疑替代传统的知识性回顾和归纳,引导学生学会对章节的知识进行自我小结,学会构建章节知识网络。

9、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开放课堂教学,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胆量,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

三、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需要改进的有以下的三个方面

1、进行教学研究做得不够,还应积极进行教学研究,要多研究学生,多研究适合现代学生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想尽千方百计去探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2、备课上针对学生的特点还做得不够,还要进一步研究学生提高物理备课的质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教学活动。

3、加强与校外物理备课组的交流研讨做得不够,还要较多地走出学校去与兄弟学校进行有效的交流,吸收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经验。

第二部分:高二物理备课组工作总结

这学期我们备课组的教学研究重点一是如何让“高效课堂”更高效,二是物理尖子的教学,三是高中物理水平考试教学工作。为了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工作中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深化“高效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创出物理教学工作的新成绩,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每周召开一次备课组会议,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高效课堂”模式及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文献资料的收集工作,做到资源共享。

2、教师经常阅读物理专业杂志和相关的教育报刊,特别是关于“高效课堂”教育教学文章,结合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选学,汲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改进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技能。

3、从实施“高效课堂”模式的角度出发,针对“怎样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精神,良好的合作交往习惯,开展合作学习和合作教学,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的教学宗旨,开展有关的理论学习和讨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

二、执行“高效课堂”教学常规,强化阶段考核

1、认真落实了学校要求,坚持每周一至两次集体备课制度,对上周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统一下周教学进度和内容,探讨下周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每位老师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形成最佳的教学模式。

2、坚持每周每人一次互听科组公开课活动,每节课后及时进行评课活动,研究教学中的长处与不足,探讨最佳的教学方法,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每位老师的教学水平。教师精心设计了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学习参与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严格规范学生的作业量,并认真规范地批阅作业,及时进行防差辅差工作。组织教研组内的教学“试验课”、“示范课”、“探究课”等的开设、听课和评课。

3、加强了实验课的教学和探索,实验课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渠道,除了做好课本上的所有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外,还联系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注意了对课本实验的研究和开发,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更多直观的印象,很好地培养学生了的动手实验能力和用实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努力渗透物理研究问题方法的培养。

4、每学期备课组还开了第二课堂活动及研究性学习课题,而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5、备课组活动侧重五个方面:一是集体备课,二是“高效课堂”模式研究,三是听课和评课活动,四是做好课题的论文撰写、发表和有关资料的积累工作,五是月考核制度的执行。

三、共同培养青年教师,增强教研能力

1、新教师和青年教师认真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做好学习笔记;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内容,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勇于担负教研组分配的各项工作和任务;平时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多听他们的课,从中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遇到不懂的事要虚心请教。

2、资深教师对青年教师多指导,也经常听他们的课,提出好的意见,帮助他们快速地熟悉教材和教法,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3、为新教师和青年教师创造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课题教学中多上试验课,公开课;并且在各类教研活动中让他们多发言,促进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

一学期以来,在备课组三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高二物理备课组取得了可喜成绩,完成了学校下达的任务。

高二年级备课组 2013-01-22

第三篇:高二年级学期期中总结

高二期中总结

有些同学常在月考之后会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的成绩总上不去呢?为什么下一次考试我没能够坐进前一两个考场呢?为什么曾经踌躇满志的学习计划到后来却烟消云散呢?

有的同学认为这是缺乏恒心,这种说法太空泛了。我认为须要的是行动,即多反思,多总结。每周回忆或总结一次。完成计划任务时,可以给自己一点点奖励。如去购点物品,买点零食犒劳一下自己;或买下自己早就心仪的物品。如没有完成,给自己一点惩罚,如取消某项活动;或缩减这一周的零花钱;或体力上惩罚一下。与此同时,要求自己完成下一周的任务,确立学习方向。一个月也要总结一下,看看这个月完成的如何。可以在家中的墙上画一个坐标示意图,每个月用一个点表示,完成任务的量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这样下来,我们每周反思总结,每月的学习计划大体上能够完成。我们的学习成绩就能够得到稳步提高,下一次考试时你所在的考场就会提前!

为什么我在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会一头雾水,甚至有一些题型根本就不会呢?为什么有一些题目在考试一结束就会呢?这些问题太大,要全面解释清楚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决的。例如,有一些同堂上课时不够认真,认为自己会的,就不去听;自己不会的,又听不懂,也不去听,甚至厌恶这一学科的老师。这是态度方面的问题。也有一些同学没有及时掌握新知识,作业也不能及时完成,练习时速度不够快,拖拖拉拉。这是行为上没跟上。理由可能会是五花八门的,但我只想从以下两方面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理科的基础知识、基础概念要掌握牢。就像数学老师李老师所说的,每天要复习一下前一天所讲的基础概念,而且不能仅局限于上课听懂,而要达到滚瓜烂熟,会灵活应用。因为所有基础题的考查,都只是对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基础概念的考查。而所谓的难题,只不过是几个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针对难题时,须认真审清题目,找出所给的全部条件,与此同时,头脑要清晰,理清条理,应用相应的基础概念,开始有条理地认真答题。

其次,理科的基础知识、基础概念要巩固。有人提到题海战术的概念。有人对此非常地抵触,有人却受益匪浅。有些人抵触,是因为心累,无目的,而且无结果。有些人受益匪浅,是因为他们不是单纯地做题,他们会反思,会总结。如想一想这些题目是考查了那些基础知识和概念。到后来,他们甚至会总结出某些概念或知识可以怎样来考,怎样来出题。这些心得就是同学们口中常说的“熟练”,所以后者在考试中能够得心应手,而且心情愉悦。因此,对理科基础知识、基础概念的巩固,须要通过大量的题型来完成,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与此同时也能够提高解题速度,答题也就会条理!

第四篇:2011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英语试题答案

宝安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英语参考答案 1-5 BCBAC6-10 ACBCB11-15 CBCAA

16.Japan17.destroyed18.a stronger dollar19 an apartment20 6—

421--25DBDAB26--30ABCDB31--35CBABB 36-40 DCABA 41-45 BDCBA

46.survivors 47.from 48.about 49.to rebuild 50.a 51.poisonous 52.was living 53.but

54.which 55.them

56--60 BCBAC61--65BBCAC66--70DABCD

71.row 72.Platform73.opposite74.weekly;75.accompanied;

76.voluntary 77.battery78.beneficial79.comfort80.annual

81.In many ways my disability has help me growstronger psychologically and become more independent.82.Claire didn’t want the robot in her house, especially as her husband would be absent for three weeks, but Larry persuaded her that the robot wouldn’t harm her or allow her to be harmed.83.The water was quite shallow but where the reef ended, there was a steep drop to the sandy ocean floor.84.Fresh grass had been laid on the floor and there was a newly made platform for Jenny and me to sleep on.85.I think it’s important to have a balance between study and a social life, so I’m going to join a few clubs.基础写作参考例文:

Our class had a heated discussion last Friday on what gifts we should give to our classmates and friends.Sixty percent of our classmates said that they would buy gifts from a shop because they think such gifts are delicate and pretty, thus proper for giving.However, the others prefer to make the gifts by themselves.On the one hand, this can show their personal outstanding skills and help them develop their abilities to do things themselves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y can use materials from home to make gifts, which can strengthen their awareness of importance of saving.In my opinion, giving gifts made by ourselves is a better way to express our feelings.概要写作参考例文:(要点:1)Billy14岁 ;2)为梦想而做投递员这份兼职 3)受到好评。)

Billy, a 14 – year-old boy, takes a part-time job as a newspaper delivering boy in order to win a trip to Europe.He does so good a job that all of his customers think highly of him.部分答案解析:

21.D。考查with的复合结构。no one是宾语,不定式to turn to作宾补。turn to意为“求助于”。

22.B。先行词有形容词最高级修饰,关系代词只用that,而不用which。(出自课本P96)

23.D。考查过去分词短语作状语。句意为:因他的工作他受到了高度的赞扬,所以兴奋得不能入睡。

24.A。考查过去分词作状语,if可以省略;sleeping是现在分词作主语补足语,强调动作正在进行。

25.B。which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在这里指代前面的整个句子。句意为:不管我何时遇见她,她都用甜甜的微笑迎接我。that不能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2009,山东高考题)

26.A。根据时间状语now可知应用现在进行时;a man 是动作的对象,表示“正在被审讯”。

27.B。从语境来看:他从小就会作曲和现在是位著名的音乐家,可知他应该是“有天赋、有才能的”。

28.C.“不允许某人做某事”应为not have sb.Doing sth.(出自课本P88)

资料提供: 爱问爱问知识

29.D。等待被选择,所以应选 “to be chosen”。

30.B。考查时态。根据语境 “她从失业以后一直在找工作,但还没有找到。”可以推测她还会继续找下去,所以应用现在完成进行时。故选B。

完形填空解析:作者儿时在遭遇困难的一个圣诞节,得到了一群热心人的帮助。

原文:http://searchwarp.com/swa655030-The-Beauty-Of-A-Laughter-Worth-Every-Dirty-Sock.htm

31.C。根据后文four little girls surrounding my mother,可知妈妈将孩子们召集到自己周围。

32.B。根据He was terribly ill,可知母亲让我们为父亲祈祷。

33.A。根据下文中说有朋友来访,可知应该是有人大声地敲门。

34.B。根据上文有同事来访,可知该消息传到了父亲曾工作过的地方。

35.B。这些人知道我们需要一点快乐的事情,cheer表示“快乐”。

36.D。根据文意可知这些人来逗孩子高兴。

37.C。从后文中found a doll each and four board games可知孩子们打开了包裹。

38.A。经历了这些,作者却不记得父亲患过何种疾病,因此是奇怪的。

39.B。根据上文的我不记得父亲患过何种疾病,可知此处表示我“只”记得……。

40.A。根据laughter可知此处要填一个相似意义的词,故填happiness。

41.B。根据前文的no expensive toys可知,礼物不贵,但情谊无价。

42.D。从前文作者家庭的经历,可知是处于困难时期,故使用rough“艰难的”。

43.C。综合上文可知,这些人给了孩子们时间和关注。

44.B。根据前文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in life aren’t things可知,作者想表达“生活中重要的并非是物质,那么节日的真谛到底是什么呢?”

45.A。节日里激动人心的不是物质,而是孩子们因为我们的拥抱或我们为他们擦去泪珠而显现的笑容。

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本文讲的是一个志愿者赴地震灾区看望和帮助灾民的故事。

46.survivors考构词法及名词复数形式,看望幸存者, 没用复数形式不给分。

47.from考介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用介词from。

48.about考介词,“对…抱怨”用complain about。

49.to rebuild 考动词不定式作定语,修饰the chance。

50.a考冠词的用法,第一次提到一家慈善机构用a,所冠的名词作定语从句的主语。

51.poisonous考构词法,名词前面用形容词形式,故填poisonous。

52.was living考时态,while从句用过去进行时态表示当时的情况,主句的动作发生在这个动作之中。

53.but考并列连词的用法,前后是明显的转折关系,故用but。

54.which 考关系代词的用法,which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修饰前面的主句,且在从句中作主语。

55.them 考代词宾格,指代前面提到的all the people。

【A篇】本文介绍在伦敦工作的人对是在市里居住还是在乡下居住所持的不同看法和态度。

56.B。推断题。根据文章内容:虽然有很多喜欢乡村生活,但文章最后讲也有些人喜欢城市生活。

57.C。细节题。根据文章第2段第二、三句可推知此题答案为C。

58.B。推断题。根据文章第3段最后两句可知:要是他喜欢花园,在花园里挖土、种植、浇水等等,那么当鲜花和蔬菜生长起来的时候,他就得到了与大自然分享秘密的奖赏,所以选B。

59.A。推断题。根据文章最后一段第2句Such people would feel that their life was not worth living if they had to live it outside London可推知此题答案为A。

60.C。推断题。根据其上文:这些人偶尔去公园散散步后去海边度两周假;本句接着说:其余的就留给那些每天晚上喜欢离开伦敦的人,那么,“其余的”显然指“其余的乡村”。从而推知题答案C。

【B篇】

61.B。第一段中的“They have to show that they will be able to pay for each year of study.”表明学生要证明自己有能力付学费。

62.B。从文章的大意可以得知,这是针对准备在美国读大学的学生所做的演讲。

63.C。文章说到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是a leading state university,因此选C。

64.A。第三段中的“A good idea is to ask at least eighteen months before you want to start classes in the United States.”表明提前18个月申请是a good idea,但不是必须。

65.C。本文是针对外国留学生在美国读大学需要的费用以及申请时注意的事项。

【C篇】作者乘火车经过一个小村庄时偶然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孩子们沿铁路站立微笑着,挥动手臂向陌生的游客致意。预想中的旅途的乏味和无趣一扫而光,原本厌恶乘火车的作者期待着乘火车返程。

66.D 根据第二段,作者第一次坐长途火车,带了很多杂志,可看出作者一开始认为坐火车是乏味的)。

67.A 根据第一段,马来西亚人很热情,总会微笑着在站台上对火车里的陌生人挥手,欢迎乘客来到马来西亚。作者很感动。

68.B 参照第66题。作者开始并不享受火车之旅。

69.C 倒数第二段,Soon the train pulled up at Butterworth.火车在Butterworth停下来。

70.D文章主要讲述作者从看到马来西亚人总会在站台上笑对火车里的陌生人挥手后,心情由无聊、乏味变成高兴。可以看出,微笑能让人提起精神。

第五篇:2017_2018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测试卷

2017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测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 积累运用(20)

1、按题目要求填空。(15分)

(1)宋词有借助意象写秋的,如柳永《雨霖铃》首句“

”,李清照《声声慢》下阕首句“

”;有直接写秋的,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开篇句“

”。(3分)

(2)《雨霖铃》一词中对一对恋人分别时痛苦之情进行细节描写的句子是“

,”。(2分)

(3)

,杜鹃声里斜阳暮。(《踏莎行.郴州旅舍》)(1分)(4)鸟雀呼晴。(《苏幕遮》)(1分)

(5)《声声慢》中有景生情,情景交融,表达词人情感融入落花中的句子是“

,?”(3分)(6)夕阳下。(《远浦帆归》)(2分)(7)《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感慨秦汉历史变迁的两句是“

,”。(2分)(8)上善若水。(《老子》)(1分)2.下列诗句中,未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

A.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B.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C.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D.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3.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3分)

A.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B.可怜后主还寺庙,日暮聊为《梁甫吟》。C.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二 阅读(6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4-9题。(15分)

悠着点,慢着点

-----“贫富”与“欲望”漫谈

莫 言

①中国古代有个大贤人司马迁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中国的圣人孔夫子说过:“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中国的老百姓说:“穷在大街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无论是圣人还是百姓,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文盲,都对贫困和富贵的关系有清醒的认识。

②贫困者羡慕并希望得到富贵,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正当的欲望,这一点孔夫子也给予肯定,但孔夫子说:尽管希望富贵是人的正当欲望,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富贵是不应该享受的。贫困是人人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手段摆脱贫困是不可取的。时至今日,圣人二千多年前的教导,早已变成了老百姓的常识,但现实生活中,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的人比比皆是,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但没受到惩罚的人比比皆是,虽然痛骂着那些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了的人,但只要自己有了机会也会那样做的人更是比比皆是,这就是所谓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③人类的欲望是填不满的黑洞。渔夫的老婆起初的欲望只是想要一只新木盆,但得到了新木盆后,她马上就要木房子……她甚至让那条能满足她欲望的金鱼做她的奴仆,这就越过了界限,如同吹肥皂泡,吹得过大,必然爆破。凡事总有限度,一旦过度,必受惩罚,这是朴素的人生哲学,也是自然界诸多事物的规律。民间流传的许多具有劝诫意义的故事都在提醒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据说印度人为捕捉猴子,制作一种木笼,笼中放着食物。猴子伸进手去,抓住食物,手就拿不出来。要想拿出手来,必须放下食物,但猴子绝对不肯放下食物。猴子没有“放下”的智慧。人有“放下”的智慧吗?有的人能抵挡金钱的诱惑但未必能抵挡美女的诱惑,有的人能抵挡金钱美女的诱惑,但未必能抵挡权力的诱惑,人总是会有一些舍不得放下的东西,这就是人的弱点,也是人的丰富性所在。..④要控制人类的贪欲,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还是法律,法律如同笼子,欲望如同猛兽。人类社会千百年来所做的事,也就是法律、宗教、道德、文学与人的贪欲的搏斗。尽管不时有猛兽冲出牢笼伤人的事件,但基本上还是保持了一种相对的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需要克制欲望才能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关系,也只有克制欲望才能实现。一个人的欲望失控,可能酿成凶杀;一个国家的欲望失控,那就会酿成战争。由此可见,国家控制自己的欲望,比每个人控制自己的欲望还要重要。

⑤一百多年前,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曾提出科技救国的口号,三十多年前,中国的政治家提出科技兴国的口号。但时至今日,我感到人类面临着的最大危险,就是日益先进的科技与日益膨胀的人类贪欲的结合。在人类贪婪欲望的刺激下,科技的发展已经背离了为人的健康需求服务的正常轨道,而是在利润的驱动下疯狂发展以满足人类的的病态需求。我们把地球钻得千疮百孔,我们污染了河流、海洋和空气,我们拥挤在一起,用钢筋和水泥筑起稀奇古怪的建筑,将这样的场所美其名曰城市,我们在这样的城市里放纵着自己的欲望,制造着永难消解的垃圾。

⑥在这样的时代,我们的文学其实担当着重大责任,这就是拯救地球拯救人类的责任,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人们,尤其是那些用不正当手段获得了财富和权势的富贵者们,他们是罪人,神灵是不会保佑他们的。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有一千条裙子,一万双鞋子的女人们,她们是有罪的;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有十几辆豪华轿车的男人们,他们是有罪的;我们要告诉那些置买了私人飞机私人游艇的人,他们是有罪的,尽管在这个世界上有了钱就可以为所欲为,但他们的为所欲为是对人类的犯罪,即便他们的钱是用合法的手段挣来的。⑦我们应该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向人们传达许多最基本的道理:譬如房子是盖了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我们要让人们记起来,在人类没有发明电灯前,近视眼远比现在少。在没有电视前,人们的业余时间照样很丰富。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让人们知道,交通的便捷使人们失去了旅游的快乐,通讯的快捷使人们失去了通信的幸福,食物的过剩使人们失去了吃的滋味。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没有必要用那么快的速度发展,没有必要让动物和植物长得那么快,因为动物和植物长得快了就不好吃,就没有营养,就含有激素和其它毒药。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在资本、贪欲、权势刺激下的科学的病态发展,已经使人类生活丧失了许多情趣且充满了危机,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悠着点,慢着点,十分聪明用五分,留下五分给子孙。

⑧我们的文学真能使人类的贪欲,尤其是国家的贪欲有所收敛吗?结论是悲观的,尽管结论是悲观的,但我们不能放弃努力,因为,这不仅仅是救他人,同时也是救自己。

(在东亚文学论坛上的演讲——2010年12月4日)(有删节)4.根据文意,理解第③段中加点词“放下”一词的含义。(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意,简析第④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文意,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文意,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2分)……………………………………()

A.第①段中作者引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出论述的话题。B.第②段中连续使用三个“比比皆是”,既揭示了现实生活中在欲望的驱使下世风日下的现实,又表现出作者对这几类人的鄙视和痛恨。

C.无论是渔夫的老婆,还是那只不肯放下食物的猴子,最终都因欲望无限扩大而受到了惩罚。

D.想要控制人类的贪欲,既要求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克制自己的欲望,也需要通过法律的手段来加以约束。

8.第⑥⑦两段,都阐述了文学对于改变现实的意义和作用,但是角度不同,请根据作者的阐述加以概括。(4分)

(1)文学肩负的责任是:

(2)文学传达的道理是:

9.文章结尾,作者深感文学对拯救人类的贪欲(尤其是一个国家的贪欲)力不从心,但是仍抱有坚定的信念。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举例谈谈你对文学改造人的精神世界、净化人的心灵的认识。(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0-15题。(17分)

静 夜 功 课 张承志

(1)子夜清时,匀如池水的夜静谧地等待着,悄悄拍了拍,知道小女儿这回真地睡熟了。(2)蹑脚摸索,漆黑不见门壁。摸索着突然踢了椅子一下,轰隆砰然的炸响惊得自己晕眩了刹那。屏息听听,暗幕中流响着母亲、女儿的细微鼾息——心中松了一下。(3)摸至椅子坐下,先静静停了一停。(4)读书么?没有一个读的方向。(5)写么?不。

(6)清冷四合。肌肤上滑着一丝触觉,清晰而神秘。我突然觉察到今夜的心境,浮凸微明的窗棂上星光如霜粉。

(7)我悄悄坐下了,点燃一支莫合烟。

(8)黑暗中晃闪着的一星红点,仿佛是一个异外的谁。或者那才是我。窗外阴云,室内沉夜;黑暗充斥般流溢着,不知是乌云正在浸入,还是浓夜正在。其中那一点红灼是我的魂么,我觉得双目之下的自己的肉躯,已经半溶在这暗寂中了。

(9)我觉得那红亮静止了,仿佛不愿扰乱此界的消溶。于是我坐得牢些,不再去想书籍或纸笔。

(10)这样,有生以来第一次看见了真正的夜。我惊奇一半、感叹一半地看着,黑色在不透明的视野中撕絮般无声裂开,浪头泛潮般淹没。黑的粒子像溶了但未溶匀的染料,趁夜深下着暗力染晕着。溶散有致,潮伏规矩,我看见这死寂中的一种沉默的躁力,如一场无声无影的角斗。

(11)手痉挛了一下,触着的硬硬边缘是昨夜读着的书,高渐离的故事。

(12)远处窗外,遥遥有汽笛凄厉地撕裂黑布般的夜,绝叫着又隐入窗外沉夜。高渐离的盲眼里,不知那永恒黑暗比这一个怎样;而那杀人呼救似的汽笛嘶叫,为什么竟像是高渐离的筑声呢。(13)我视界中的黑暗慢慢涌来,在我注视中闭合着这一抹余空——若是王侯根本不懂音乐呢——黑潮涨满了。思路断了。

(14)我在暗影里再辨不出来,满眼丰富变幻的黑色里,没有一支古雅的筑。(15)那筑是凶器……

(16)我决心这样任意遐想一回。应该有这样的夜:独自一人闭锁黑暗中思索的夜。如墨终于染透了、晕匀了六合的纸,我觉得神清目明,四体休憩了。我静静地顺从地等着,任墨般的黑夜一寸寸浸透我这一具肉躯。

(17)墨书者,我冥冥中信任的只有鲁迅。

(18)但这夜阵中不见他,不见他的笔。渐离毁筑,先生失笔,黑夜把一切利器都吞掉了。是的,我睁大双眼辨了许久,黑色的形形色色中并不见那支笔,只有墨,读不破的混沌溶墨。春秋王公显然是会欣赏音乐的,而到了民国官僚们便读不懂鲁迅的墨书。古之士子奏雅乐而行刺,选的是一种美丽的武道;近之士子咯热血而著书,上的是一种壮烈的文途——但毕竟是丈夫气弱了。

(19)因为乌云般的黑暗在浸漫淹没,路被黑夜掩蔽得毕竟窄了。

(20)我心中残存着一丝惊异,仍然默默坐在黑暗的闭室之中。黑暗温暖,柔曼轻抚,如墨的清黑涤过心肺,渐渐淹上来,悄然地没了我的顶。(21)近日爱读两部书,一是《史记•刺客列传》,一是《野草》。可能是因为已经轻薄为文,又盼添一分正气弥补吧,读得很细。今夜暗里冥坐,好像在复习功课。黑暗正中,只感到黑分十色,暗有三重,心中十分丰富。秦王毁人眼目,尚要夺人音乐,这不知怎么使我想着觉 得战栗。高渐离举起灌铅的筑扑向秦王时,他两眼中的黑暗是怎样的呢?鲁迅一部《野草》,仿佛全是在黑影下写成,他沉吟抒发时直面的黑暗,又是怎样的呢?(22)这静夜中的功课,总是有始无终。(23)慢慢地我习惯了这样黑夜悄坐。(24)我觉得,我深深地喜爱这样。(25)我爱这启示的黑暗。

(26)我宁静地坐着不动,心里不知为什么在久久地感动。

(27)黑暗依然温柔,涨满后的深夜再也没有远处闯来的汽笛声。我身心溶尽,神随浪摇,这黑暗和我已经出现了一种深深的默许和友谊。

(28)它不再是以前那种封闭的围困了。此刻,这凌晨的黑暗正像一个忠实的朋友,把我和我的明日默默地联系在一起。

10.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入第(8)段中划线句的空格处。(填入符号)(2分)…………()

“ 黑暗充斥般流溢着,不知是乌云正在浸入,还是浓夜正在。” A.升起 B.笼罩 C.降临 D.漾出 11.请赏析文章第(2)段划线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2.根据文意,指出第(18)段中划线句“黑夜把一切利器都吞掉了”的含义。(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文章第(26)段,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为什么会“久久地感动”。(3分)

14.选出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A.第(12)段中,“那杀人呼救似的汽笛嘶叫,为什么竟像是高渐离的筑声呢”,这汽笛声与筑声的相似之处就在于它们都要撕裂那墨般的黑暗。B.具有象征意义的“黑夜”,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始终。高渐离和鲁迅是两个身处黑暗社会却勇敢抗击恶势力的典范。

C.作者独自一人静坐于黑夜之中,虽目无所见,但心眼洞开,在静思中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与激励。

D.通过静夜沉思,作者体悟到用生命与热血同“黑暗”进行搏杀,无论“武道”与“文途”,虽然过程是艰难的,但其行为都是可敬的。

15.请联系全文内容,简析文章最后一段的内涵。(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8分)

[双调]折桂令·九日

(元)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注】①九日:又称“重九”,即我国传统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②张可久:曾任典史等小吏,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仕途上很不得意,平生好遨游,足迹遍江南各地,晚年居杭州。此为张可久晚年之作。

16.综观全曲,一个“ ”字贯穿全篇。(1分)17.对这首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强整乌纱”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B.“归雁横秋”传达出困倦游子对家乡的思念。C.“金杯错落”是写昔日繁华热闹的官场生活。D.“西风白发”极写诗人未能建功立业的惆怅。

18.作品末尾三句表达情感颇具特色,请结合全曲作简要赏析。(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9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第六十六章)

(节选自《诸子喻山水》)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名成于前,德垂于后()仲尼亟称于水()..夫唯不争,故无尤().20.下列选项中的“之”字与“是之取尔”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B.顷之,持一象笏至(《项脊轩志》).C.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D.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诸子喻山水》).21.把文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22.从“不舍昼夜”的流水中,孔子和孟子获得了怎样不同的感悟?(2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23-27题。(11分)

游凌云图记 刘大櫆

①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非山水之能娱人,而知者仁者之心常有以寓乎此也。②南方固山水之奥区,而巴蜀峨眉尤为怪伟奇绝,昔苏子瞻浮云轩冕,而愿得出守汉嘉,以为凌云之游。古之杰魁之士,其纵恣徜徉而不可羁縻以事者,类如此欤!③吾友卢君抱孙以进士令蜀之洪雅,地小而僻,政简而明,民安其俗,从容就理。于是携童幼,挈壶觞,逶迤而来,攀援以登,坐于崇岗积石之间,超然远瞩,邈然澄思,飘飘乎遗世之怀,浩浩乎如在三古之上。于时极乐。既归里闲居,延请工画事者,画《卢公载酒游凌云》也。古今人不相及矣;昔之人所尝有事者,今人未必能追步之也。乃子瞻之有志焉而未毕者,至卢君而遂能见之行事,则夫卢君之施泽于民,其亦有类于古人之为之邪?于是为之记。

[注释]①轩冕: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借指官位爵禄。②汉嘉,蜀地名。凌云山,蜀中名山之一。

23.(1分)作者刘大櫆和方苞、姚鼐等都是清朝“_____________”(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24.(2分)文中与“卢君之施泽于民”相照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2分)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知者仁者的快乐,都得之于山水并寄寓在对山水的观览中。B.作者认为理想中的士大夫应该既施泽于民,又寄情于山水。C.苏轼作为“古之杰魁之士”,只能做到钟情山水而轻于轩冕。D.卢抱孙政务之余曾畅游凌云,其友刘大櫆写此文专记其事。26.(3分)从语言运用角度,赏析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3分)作者说子瞻“有志焉而未毕”,其中“志”指什么?请根据你对苏轼的了解,对这句话作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三、写作(70分)

28.阅读以下材料,请按要求作文。

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总结为碎片化阅 读。近年来,“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某知名媒体: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趋势。史学博士廖峰: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诗人欧阳江河:我故意写长诗,对抗碎片化的生活。

学者费勇:我不排斥碎片化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全国政协委员聂震宁:《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也是一种碎片式结构吗?善 待碎片化阅读,善待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们,利用阅读终端阅读也不错。

以上讨论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范围。

参考答案

1、(1)(3分)寒蝉凄切 满地黄花堆积 楚天千里清秋 2/C

3/D

(一)(15分)

4.(2分)人们能够主动抵挡各种诱惑。(意思相近即可)

5.(2分)此句将人们的欲望被法律束缚比喻为猛兽关在笼子里,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法律对人们贪欲的制约作用。(比喻分析1分,作用1分)

6.(2分)第4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对人类应克制欲望的论述,引出下文对国家控制欲望的意义的论述。(结构作用1分,结合文意1分)7.(2分)C(猴子不属于欲望无限扩大)8.(4分)

(1)文学要使人们自觉克制欲望。(角度针对“人们”1分,表述1分)(2)一个国家或社会不能因加快发展速度而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角度针对“国家”1分,表述1分)9.(4分)观点1分,举例阐述2分,语言表达1分。(应以文学对人的精神有积极意义方面谈,若否定文学价值,最高给1分)

(二)(17分)

10.(2分)D(与“浸入”呼应,更具形象性)

11.(3分)通过对椅子发出的轰隆砰然的炸响声音以及母亲、女儿的细微鼾息声的描写,以声衬静,突出了夜的静、黑,为后文叙写黑夜静思做了铺垫。(每点各1分)12.(2分)黑暗社会的恶势力摧毁、封锁进步力量。(“黑夜”、“利器”、“吞掉”意义揭示,两点1分,三点2分)13.(3分)因作者在静夜中联想到诸如高渐离、鲁迅那样勇于同“黑暗”作殊死抗争的人,能从中获得启示,汲取前行的力量(正气得到弥补)。(联想内容1分,产生作用2分)14.(3分)B(B项,具有象征意义的“黑夜”不是全文线索;

15.(4分)经过执着的通宵思辨,作者走出迷茫与困惑,获得前行的力量,对未来充满希望。(联系前文作者思想、内心变化2分,对未来的启示2分)

四、课内古文(9分)

19、略 20.A 21.答案示例:江海能够成为百川汇集的地方的原因,是它们善于处在百川的下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汇集的地方。评分说明:本题采用扣分的方式评分。“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判断句、“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为4点,译文中错1点扣1分,扣到0分为止。

22.答案示例:孔子感慨时光如流水,日日夜夜,永不停息;孟子感悟到君子应该像水一样有本源,不能名不副实。

六、23.桐城派(1分)24.政简而明,民安其俗,从容就理。(2分)25.B(3分)26.(3分)参考角度:

句式上,整散结合。运用动词如“携”、“挈”、“攀援”等生动形象地表现登山之乐;运用对偶如“超然远瞩,邈然澄思”,音韵和谐,富有节奏;化用苏轼名句,文意典雅,如“飘飘乎遗世之怀,浩浩乎如在三古之上”,表现登游凌云的超然洒脱,心旷神怡。

27.(3分)愿得出守汉嘉,以为凌云之游。(1分)因为苏轼仕途屡遭坎坷,怀才不遇,无法实现经世致用之志,即使畅游山水也无法真正释怀;但他仍以积极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寄情山水(意思对即可。)【译文】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不是山水能使人娱乐,而是智者、仁者的思想感情常常寄托在这(山水)里面。

南方本来就是山水幽深玄妙的地方,而四川峨眉(的景色)尤其怪伟奇绝。从前苏轼把官位视为浮云,却愿意担任汉嘉太守,以便成全游览凌云山(的愿望)。古代杰出的士人,他们纵情游览山水却不被世俗的事务羁绊,大都像这样啊。我的朋友卢抱孙凭进士的身份担任四川洪雅县令,(洪雅)地方小而且偏僻,政治简洁明了,人民安守当地的习俗,(卢君)从容治理(洪雅)。于是(他)携带着孩童,带着酒,逶迤而来,攀着(草木)登上(山峰),坐在高山堆积的山石之间,超然远望,邈然静思,飘飘然有离开尘世的情怀,浩浩然好像处在三代之上。在这时(卢君)感到非常快乐。(卢君)回到家乡闲居之后,请擅长绘画的人,画了一幅《卢公载酒游凌云》图。古人(前人)曾经做过的事情,现在的人不一定能够仿效它。昔人曾经做过的事,现在的人不一定能够比得上啊。然而苏轼有志于此(游览凌云寺)却没有实现的,到了卢君却能够用他的行动实践了,那么卢君(先生)给百姓施加恩惠,大概也类似古人(曾经)做的事吧?

下载2012-2013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2013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题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DOC)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试卷Ⅰ(共18分) 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宋“国花”意象与中国文化精神 唐宋诗词上承诗骚与魏晋风流,......

    200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工作计划

    200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上海市中小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落实“稳定、夯基”的年级工作......

    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工作总结

    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工作总结 2008—2009学年上学期即将结束,本学期在学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全体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团结协作,高二年级组的工作始终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以营造学生积......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工作总结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工作总结 本学期即将结束,一学期来,高二年段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在各功能处室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认真贯彻学校的工作思路,落实各处室的......

    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工作总结

    2018—2019学年上学期即将结束,本学期在学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全体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团结协作,高二年级组的工作始终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以营造学生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学风浓厚......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考试说明

    江苏省东台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二语文周末练习二 提供∶邹恒青审核∶徐长进 一、语言文字运用(1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备课组总结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级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高二级语文备课组共有11位教师,高级教师有6位,一级教师有3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013(题目)

    高二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2014.01(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签字笔)填写相关栏目(如学校、姓名、考生号等)并在试卷上直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