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颗粒机的发展和不良现象的预防

时间:2019-05-14 04:1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饲料颗粒机的发展和不良现象的预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饲料颗粒机的发展和不良现象的预防》。

第一篇:饲料颗粒机的发展和不良现象的预防

饲料颗粒机的发展和不良现象的预防

近年来,我国小型饲料颗粒机价格和水产饲料行业一路高歌猛进,其直接原因是缘于国内水产养殖业一直持续地较高增长。众所周知,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养殖国,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一个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当前,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约占全球总量的35%,其中水产品养殖产量占全球养殖产量的2/3,已连续十三年高居世界首位。养殖产量占有如此高的比重,这在世界主要渔业大国中是绝无仅有的。近年来,由于消费需求和养殖结构变化,我国饲料产品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小型饲料颗粒机价格使我国的水产饲料产量年均增长率高达17%,远高于配合饲料8%的平均增速,猪料、禽料比例呈下降趋势。水产饲料业已成为饲料行业发展中的最大亮点。1991年我国水产饲料产量只有75万吨,仅占我国饲料总产量的2.1%。然而至1999年,其产量已激增至400万吨,占饲料总产量的5.8%。为了使我国水产饲料工业能够沿着科学的道路发展,国家对我国主要的养殖对象的营养需求和饲料配方组织了全国性的科技攻关小型饲料颗粒机价格分别进行了“我国主要养殖鱼类的营养需求和鱼饲料配方的研究”、“主要水生动物饲料标准及检测技术的研究”、“鱼类营养及饲料配制技术的研究”等,还对我国主要养殖对象的饲料添加剂、预混料等进行研究。

饲料颗粒机在调试中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不同的问题会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为了不让用户在调试过程中面对突发状况而不知所措,在这里我们给大家提前列出了在调试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希望大家能学习一下并且能够给你们带来帮助。

1、颗粒有轴向裂纹或径向裂纹现象,并且粉化率较高,产量偏低,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调质温度达不到,物料熟化程度较差,应提高调质温度,增加调质时的蒸汽量。还有一种可能是切刀位置离较远且钝,使颗粒被碰短或撕裂而非切断;

2、颗粒料长短不一,应调整切刀距离或调整分料偏转刮位置;

3、颗粒表面较光滑,但硬度过高,可能是环模压缩比较大,应降低环模压缩比;

4、颗粒表面不很光滑,并且粉化率高,可能是环模压缩比较小,应增大压缩孔.环模压缩;

5、颗粒水份偏高时生产产量偏低,并且经常出现堵机现象,可能是减压阀不能起减压效果或疏水阀不能起到疏水作用,应调整减压阀,使进入调质器蒸汽压力为0.1—0.4MPa,并使疏水阀能起到疏水作用。也可以相应增加调质温度,因为温度增高有利于物料熟化度的提高,一般温度每升高11℃时物料水份约增加1%;

6、两电机电流偏差较大的位置应调整两电机的皮带的张紧度,使张紧度尽可能一致。三门峡富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产销颗粒机、秸秆颗粒机、饲料颗粒机、木屑颗粒机、成型机、造粒机;秸秆/稻壳/ 锯末等农作物废物处理。电话 0398-29511***63***

第二篇:饲料企业的发展

新希望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肉、蛋、奶企业之一,2008年新希望集团销售额达447亿元人民币。由一家机构排名的中国企业500强中,民营企业出身的新希望名列第186位,其年饲料生产和销售超过1000万吨,名列行业第一。

2008年我国饲料销量达1.31亿吨,以此来算,新希望约占全国销量的一成。如果按照刘氏兄弟合计销售量1500万吨算,则所占份额更多。

1000亿元与2000万吨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0年全球饲料产量是6.1亿吨,2007年6.8亿吨,而2008年又增长了2.9%,首次突破7亿吨大关。2008年全球畜禽饲料及水产饲料总产量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15%。

其中,美国增长了1.3%,欧盟27个国家增长了1%,巴西增长了10%。中国在2008年增长约6%。

中国饲料行业经过30年的发展,从无到有,自1992年起,连续七年稳居世界的第二位,如果按照人均需求肉、蛋、奶所对应的饲料量来理解,我国的饲料产量终有一天会超过美国。因为我国有13亿人,而美国只有3亿人。

刘永好在第三届玉米产业大会上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非常明确地提出要积极发展养殖业,使之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对于饲料行业无疑是长远利好。据他估计,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饲料需求达到1.31亿吨,产值3400亿元。饲料业前景发展空间广阔。

鉴于此,尽管目前受金融危机影响,刘永好所领导的新希望及其刘氏兄弟,提出了新的发展规划。他说,“我们正在拟定2010-2014年的五年规划,一个初步格局是我们(指刘氏兄弟所主导企业)销售超过2000万吨,销售额要过千亿。”

刘永好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格局下,我国饲料行业也受到了影响,整体来说影响也不小。“我们原来以为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结果发现影响蛮大。一是三聚氰氨事件导致(行业波动),另一个方面是全球金融**使得沿海企业开工率大幅下降,有一段

时间几千万的工人没有及时地找到工作,而这几千万的农民工是肉、蛋、奶的消费大军,由于他们回家去了,这个商品化的肉、蛋、奶的消费就减少了,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据悉,2008年下半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农产品保持较低的价格。到今年上半年,粮食价格仍低位运行。2009年上半年新希望集团饲料总产量约有6464万吨,同比下降

5.5%,销售量跟去年同期相比有下降。其中肉禽饲料下降的比重更大一些。蛋禽饲料下降也不少,水产饲料的下降相对小一些,猪饲料下降相对小一些。

这些似乎丝毫没有影响到刘永好的雄心,仍然把目光锁定在世界级的企业。对比于中国业内老大中粮集团,刘永好也已找到了自己的优势。

他对包括《农经》记者在内的记者团说:”中粮有央企所具有的资金和政策等优势,讲究全产业链。但新希望有自己的优势,在于遍布各地主要销区的饲料工厂。每种饲料都有巨大的需求和相当的运输、结算贸易的体系。这方面我们显然比中粮要强。“

据《农经》记者了解,中粮主要利用玉米进行深加工,产品是酒精、乙醇和淀粉。而新希望集团主要利用玉米生产饲料,目前,受限于2007年国家叫停玉米生物能源项目,中粮的玉米加工规模比新希望小。

刚辞去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玉米分会理事长职务的宋廷明在接受《农经》记者采访时提到,原先的正大集团,现在完全为新希望集团打败。似乎,新希望已经具备战胜跨国企业的实力。

饲料企业将减少到十余家

饲料工业发展30多年,最先以国有粮食系统为主,然后国有粮食系统逐步退出,后来是外资和民企,现在绝大多数是民企,市场化进程比较快。由于饲料工厂的投资都不大。限制相对少一些,导致有些地方盲目投资。如果有一个时期饲料行业的收入大,则其他行业就转来做。导致产能过多。

据刘永好介绍,现在全国有饲料企业1万多家,生产1.3亿吨饲料,而企业所具有的产能是3.64亿吨,严重过剩。

”恶性竞争,很容易出现产品安全问题。做饲料和做其他食品一样。不单是一个利润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安全问题。像“三聚氰胺”事件就是因为对利润的竞争太激烈,被一些不法商人钻了空子。“刘永好说。

业内判断,受制于消费不振,饲料产能过剩很难在国内找到出路。同时饲料行业起步资金不高,日后新进入者肯定不会少。短期内中国饲料行业企业多、规模小、技术低的格局很难改变。但是在日本考察过后,刘永好似乎坚信未来中国的饲料企业格局肯定要变,大公司必然出现,而小企业会逐步消失。

”在日本鹿岛地区,有一个几百万吨的粮食和仓储运销体系,在这个运销体系后面有11家饲料厂。原料都是通过一个皮带输送一公里之外。整个日本去年销售了大概2600万吨饲料,就是这个地方销售超过了400万吨。饲料厂群旁有一个港口,码头可以停5000万吨级的船,也配有一个皮带传输线。我问了一位日本人,得知日本现在仅有15家饲料企业,大概在20年以前,尚有几百家饲料企业。这位日本人认为再过一段时间,会降到10家以内。就是因为小企业没有办法生存。“

通过日本的考察,刘永好坚信,饲料加工厂一定要靠近港口、码头、仓储运输便捷的地方。特别是在主要原料靠进口的时候,这种优势就会更明显。另外,饲料厂选址要靠近大市场。刘永好得出的启示是,”我们中国饲料的格局会怎么变化呢?会不会向这个方向变化呢?我觉得一定会这样的。“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诸多饲料产业带。有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的珠三角饲料产业带;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饲料产业带,以北京和天津为核心的华北饲料产业带,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饲料产业带。这些产业带都是背靠巨大消费人群组成的市场,有便利的水陆交通。

也许是意识到产业内部调整不可避免,近些年新希望走上了联合的道路。新希望分别和陕西、山西等省的公司强强结合,进行股权交换,引导深入合作。新希望与合作方再将股权统一管理,并使管理人员一体化。

联合带来的好处是双方或多方原料成本的降低、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最终反映在销售额增长以及利润提高。

随后,深度合作被新希望复制,有更多省份的优秀企业表达出与新希望合作的意愿。刘永好表示,”我们不但跟民营联合,我们也非常愿意和国有企业联合,和外企联合。“去年,新希望和日本的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合作。

刘永好甚至学习起IBM公司,提出了做服务商的口号。他说:”新希望其实是要做中国畜牧产业的服务商。我们做饲料、养猪、养鸡,我们也提供技术服务、加工服务、组织服务,新希望集团要变成一个服务型的公司,为农民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国家的粮食、畜牧产业的发展趋势服务。要使新希望这个行业尽快地迈进世界级的舞台,从而带动中国的饲料业和中国的畜牧肉蛋产业向现代化方向迈进,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在《农经》记者参加的刘永好媒体简短见面会上,刘永好提出为应对饲料行业低门槛的问题,希望政府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他对记者们说,”国家现在已经建立了准入制度,就是说对于新来者一定要有资质、实力、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就是说不是谁都可以做的。准入的门槛一定要高一些。否则今天一看赚钱了,明天拿把铁铲和一个箩筐就干起来了,这样不可能保证质量。而且规模很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很难调控管理。“听到这,《农经》记者很难将眼前的刘永好与多年前靠1000元养鹌鹑起家的刘永好联系起来。

一边联合,一边设置门槛。刘永好所做的,正是像股神巴菲特所说的,筑高企业的防护围墙,保护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是不知道,饲料企业数量要减少到10来家,新希望是不是要采取兼并和整合手段。一向笑容可掬的刘永好对此只字未提。继续产业链致胜

”现在的中小企业,没有产业链的日子特别不好过,而这个时候的大企业,相对好很多。今年上半年饲料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约5%。但是新希望没有下降,而是增加了10%。原因是我们产业链的整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产业链发展的道路。“刘永好说。

产业链致胜,不是刘永好首倡,国外的嘉吉、国内的中粮早已提出。产业链一般有两端,一端是消费,一端是生产。消费就是开拓市场,而生产,在中国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处理土地、农民、组织机制。毕竟,农业行业离不开农村。

《农经》记者于9月12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参加由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组织的中印农业高管见面会上,听到会的新希望一位CEO说,”新希望大胆创新,成立了担保公司,为农民提供技术、金融、风险、经营支持,提升农业现代化步伐,也提升规模效应。“最终目的是帮助农村从以自给为主的小农经济向现代的、规模的产业链农业发展。新希望的办法被企业解决贫困(EnterpriseSolutionstoPoverty)主席南希·贝瑞

(NancyBarry)女士所赞赏。

据悉,企业解决贫困组织致力于动员并支持一流的企业及新兴企业家通过建立可盈利的贸易模式将成千上万的低收入人群整合在一起。新希望已在农村金融方面摸索多年。当农民想做养殖缺钱,新希望集团鼓励建立养猪合作社和养猪担保公司、养鸡担保公司。通过担保的形式,农民可以获得银行贷款并用于规模养殖。而新希望也获得了稳定的饲料销售通道。

合作社模式加上担保公司模式,再加上其他几种方式的合作,新希望可以很容易地将标准、模式统一起来。最终农民获利致富,企业生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当然,这一切目前还受限于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方面的限制难以做的更大。在中国农村,中国银监会出于管理的需要,希望类似于银行的金融组织要由银行控股10%。

据刘永好称,合作社模式、担保公司模式可以使农民的收入成倍增加,是一种现代化的农业发展的转型,而这个转型现在正当时。”我们帮助农民贷款,帮助农民收购、屠宰。现在差不多有8亿只蛋的加工能力、400万吨的猪的加工能力。我们走了一条规模化、产业化、与农民一块发展的道路。“

如果新希望能像嘉吉那样将农民牢牢地捆绑在自己周围,其成为世界级的饲料集团的想法也许不是梦。

延伸阅读

在刘永好的名片上,有三个引人注目的头衔: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生银行副董事长。

1982年,刘永好与三位兄长以1000元人民币开始创业,从鹌鹑养殖起步,在20世纪80年代末,成功转向饲料生产,于1992年注册希望集团,并组建新希望集团。目前新希望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肉、蛋、奶产业之一,2008年销售额达447亿人民币。

根据刘永好对未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部署,新希望集团的发展主要将面对3个发展主题:打造世界级农牧企业;继续积极推进”三链两网“的建设;建设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使企业在农村社会化发展。

所谓”三链两网“的发展战略措施,是指猪、禽、奶牛产业链,农村商务服务网和农村电子信息网,以及从种苗到终端产品的销售。

在1995年和1997年,新希望就分别进入金融行业和房地产行业。1999年7月,新希望投资开发的”锦官新城“,曾三天创下1.4亿元的销售纪录。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新希望在刘永好的领导下,开始压缩房地产投资。

目前,在资本市场上,刘永好正致力于通过联合、兼并、租赁、投资等方式,试图将竞争对手转化为合作伙伴,试图在快速收回投资成本之时,谋求国内国外发展,充分体现出刘永好”不争“、”求和"的管理哲学。

第三篇:河南省饲料工业发展现场会致辞

河南省饲料工业发展现场会致辞

尊敬的刘满仓副省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农村会议精神,大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进程中,全省饲料工业发展现场会在周口召开。这不仅是对全省饲料工业发展成绩的检阅,也是对我市饲料工业发展的鼓励和鞭策。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共周口市委、周口市人民政府对会议的召开表示诚挚的祝贺!向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和省内外知名企业家表示热烈的欢迎!

周口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农业大市,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周口发展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把三农问题的解决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今年省“两会”期间,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郭庚茂都到周口代表团参加审议、讨论,殷切希望周口探索走好“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更大贡献。为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今年我市坚持“四个重在”的实践要求,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目标,以建设、招商引资和产业集聚建设为抓手,把农业产业化做为协调三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在全市上下的努力下,我市以产业化为特色的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正在迅猛推进。

我市饲料工业也是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中兴起的新型产业,它立足我市资源优势的实际,着力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农业的增值增效和产业链条的延伸,对促进我市的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实践证明,饲料工业对农业产业化以及新型农业现代建设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这次会议的召开,必将为我市饲料工业注入新的活力,指明新的方向。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市也是一个拥有6000年文明史的胜地,境内有太昊伏羲陵、平粮台遗址、孔子弦歌台、老子故里太清宫等旅游景点,其中太昊伏羲陵、老子故里太清宫为4A级旅游景点,2009年我市正式通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验收。我们诚挚欢迎各位在会议期间,不仅对我市饲料工业给予指导帮助,同时,也对我市的文化建设和旅游业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

最后预祝会议圆满结束,祝与会同志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第四篇:安全预防促进安全发展

安全预防促进安全发展

安全发展是一种理念。作为一个企业,安全发展的理念应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如果一个企业只注重效益而忽视安全,认为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经济效益的增长就视企业为发展,这应是一种片面而又短期的效果,因生产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工序上出现不安全的因素,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其发展必将受到影响。作为交通运输企业,更应将安全发展的理念践行于生产系统中的各个细节。

近年来,有的行业、有的地区由于背离了安全发展的轨道,片面追求速度、效益,不顾客观规律行事,导致重特大事故频频发生,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据统计,全国每年由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500亿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5%;亿元GDP死亡人数是美国的20倍;每百万吨煤死亡率是美国100倍,俄罗期的10倍,印度的12倍。有些企业因此断送了持续发展之路,在无奈和悲哀中轰然倒下。有的地方由此发展迟滞,背负沉重的包袱;有的单位或声誉扫地,影响极坏,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和生产秩序受到严重影响。最为典型的案例如:“三鹿”奶粉事件,在婴幼儿奶粉中掺杂三聚氢胺,导致29.4万名婴幼儿泌尿系统出现异常,其中6人死亡。在受害婴幼儿家长的厉声控诉中,三鹿企业50年发展的成果一朝覆灭。又如2008年9月8日山西襄汾尾矿库垮坝事故导致276人死亡;2009年2月25日,山西西山煤电集团屯兰煤矿瓦斯爆炸,77条生命离开人间。这一切正如媒体所说:完全是由于他们背离了安全发展的轨道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导致的结局!

安全与生产是矛盾的对立而又是统一的辩证关系,其目的都是为了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安全发展、长治久安的局面。安全服务于生产,生产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有序进行,离开生产也就谈不上安全。安全关系到各行各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生产创造财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而生产必须由人实施。因此,保障人的安全是发展的首要条件。假如企业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其家庭遭受痛苦、企业遭受损失,有的家庭或受伤的职工还进行上访,严重影响其家庭生活,干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企业如何安全发展?只有企业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企业才能健康有序发展,社会才能稳定和谐

如何才能实现安全发展?预防为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即预想、预料、预见等,是一种“虚”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意识到,属于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也叫“责任心”。没有这个前提,任何一次小小的违法行为都可能闯下大祸。如开车时接听电话、点烟、穿高跟鞋,转方向时忘了打转向灯等等。在交通事故中,真正属于无法避免的“天灾”是极少的,大多是人为的责任事故。而这些责任事故的产生,首先是责任人的认识问题引起的,没有“预”便没有“防”。一些人在事后常后悔地说“真想不到„„”、“悔不该当初„„”预防事故你连想都没去想,怎么会去“防”?因此,在如何“预防”这个问题上,我们首先要把“万一”想得多一些,把后果想得严重一些,把工作想得细一些,只有这样才能有防备地采取措施。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不解决,“防”也就无从谈起。“防”即防备、防范等,是实实在在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它将“预”变成一种行为、一种手段。安全行车、安全生产要做的大量工作是在如何“防”上,道路、交通标志等基础设施完备有效,车辆有良好的技术性能;管理到位、严格执法,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驾驶员遵章守法,心理素质、技术水平良好等。只有进行周密的“防”才能达到“预”的目标,做到安全出行、安全生产。但“防”的问题在于:由于有效的“防”能消除事故隐患,往往又会造成平安无事的表面现象,而这种表面现象又恰恰容易使人产生麻痹思想、责任懈怠,认为“防”得多余、小题大做,从而使“防”的工作流于形式。因此,防事故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坚持不懈、警钟长鸣,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安全。那么,在倡导安全发展的大环境下,作为一家汽车维修企业应怎样关爱员工的生命安全呢?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应严格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一是从宣传教育上预防。我们常常说某某安全意识不够,思想麻痹,导致事故。其实质是我们安全宣传教育不够,才导致他安全意识不够。一些安全培训教育,老师在讲,职工记住了安全生产,预防为主,而怎样预防却很不清楚,职工不知道怎样做才安全,我们的安全用什么来保证?应扎实落实好安全工作,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应结合企业实际,联系岗位特点,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训和事故案例及违章行为的后果分析,不断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提高职工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能力,并对所识别出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预防、控制和消除。通过案例和违章行为后果分析,可让职工对照自己是否有类似的原因和违章行为,从中吸取教训,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育职工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也“不被他人伤害”。在班组成员之间,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做到相互关心,对身边的违章冒险作业行为应相互及时提醒、相互督促,共同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对职工实行岗位安全考评制度,定期进行安全考评,对考评不合格者不安排上岗,将安全教育工作落在实处。

二是从制度上预防。检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适应、是否满足现实际生产需要,在管理工作中必须不断进行审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要不断更新,改进。安全管理就是要深入车间一线,认真调研,建立完善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认真执行。规章制度的建立如同立法一样,是通过各种假想去约束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而安全操作规程中相当部分,是通过血的教训总结出的。这就要求规章制度的建立不应有漏洞,一旦存在漏洞,职工就可能从漏洞中失去约束,释放自己的不安全行为,久而久之最终酿成事故。同时,建立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后,要切实落实到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有制必依、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切不可将制度建立后“喊在嘴上、挂在墙上”,流于形式,内部法规一旦建立,必须严格执行。

三是从安全监管体系上预防。安全管理是贯穿于生产全过程的监管体系,仅靠某一部门,某一部份人,是不可能达到较好的预防监管的,只有将各级部门,特别是车间、班组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完善并配套联动起来,实现全司上下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综合治理,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全面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分工,多而不乱,密而不疏。车间、班组都有安全员负责安全生产工作,使安全生产工作做到处处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实现安全生产监管全面覆盖。每月定期开展安全生产互查、巡查、督察等活动,开展车间之间、班组之间的交流学习,查找问题,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各车间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部门应结合实际,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形成长效机制,防止“亡羊补牢”,确保安全生产工作万无一失。

四是在责任上预防。明确安全责任,特别是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安全工作人人有责,是一句口号,但必须落实到行动上。安全责任落实不明确,说的多,做的少,“预”和“防”得不到落实,安全便失去了保障。单位一把手负责本单位全面工作,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不能只设立“安全领导小组”成挂名领导,名符而其不实,不过问不负责,预防事故连想都没去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把安全预防抛置脑后。这样的责任划分能促使我们领导干部做好安全预防工作吗?这样不出问题才怪!安全预防工作需要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像关心自己孩子那样投入,把“万一”想得多一些,把后果想得严重一些,把工作想得细一些,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关心职工的工作、生活和家庭等方面的情况,最大限度为职工排忧解难,使职工一心一意工作,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后勤保障工作的好坏,影响到职工一天的心情,或将满腹牢骚、情绪带到工作中去,造成一些不安全的行为或干扰正常的生产作业。如维修工作量增大,职工喝水、吃饭等生活存在问题,职工就有可能带情绪工作、工作不到位,不能及时处理,必定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埋下隐患。因此,安全工作必须将各项工作全方位做好,企业安全发展才有保证。

五是从安全管理人员上预防。人是决定一切的主要因素。安全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安全管理水平的成效。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安全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更要掌握必须的安全生产知识,这既是从事这一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必须具备的看家本领。但我们现在一些安全管理人员中,就存在着有的业务素质不高,进行检查时,只讲得出一

些表面的东西,发现不了深层次的问题;有的法律知识不精通,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一知半解、断章取义;有的专业水平不高,说外行话、做门外汉,没有真正成为安全监管的行家里手,无法解决安全生产中的各种问题,无法指导安全生产具体工作。要实现安全发展,首先要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解决这些问题,靠的就是加强教育培训,尤其是安全管理人员,只有掌握了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才能在安全监管中履行好职责。因此,我们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安全学习培训,学习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工作本领,进一步增强安全管理能力。安全发展,需要一批高素质的安全管理人员保驾护航。

六是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上的关系。在坚持安全发展理念时,要正确认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必须牢记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经济效益的前提和条件,而经济效益是安全生产的目的和归宿。当安全与效益发生矛盾时,首先考虑的应当是安全,要以正确的态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真正地从安全生产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首先要想是否安全、是否可行、是否行得通。在指挥调控生产过程中,强化自身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切不可心存侥幸违章指挥或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同时,要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对职工的违章行为要严历制止,不可为生产任务的完成而对员工的违章行为熟视无睹,这样,等同违章指挥,因你在现场默认了职工的违章作业。

七是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做好安全标准化建设,打造本质安全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应将生产现场作为重点,生产现场是事故隐患萌发或事故的发源地,做好生产现场的事故预防控制措施更显尤为重要。我们在制定各类安全预案、安全操作规程,要将一些不安全因素纳入设计范畴,考虑其最大的危险度,设计可预防控制的安全技术措施,及时跟踪监督管理,针对现场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或修改,使安全技术措施具有可“操作性、适用性”。第一,加强车辆维修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严格按操作规程、ISO9000技术标准进行作业,严禁违章作业,杜绝偷项、漏项,避免因维修

质量原因或违规操作而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第二,加大隐患排查与整改力度,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整改措施。第三,强化安全标准化操作,使作业程序规范化、正规化,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第四,定期做好各种设备的检测检验,确保其安全有效。

只要认真做好各项安全预防工作,安全发展便“水到渠成”。

公交汽车修理公司

二0一0年七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饲料工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

饲料工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

日期:2011-09-20 14:21 作者: 来源:农业部畜牧业司

饲料工业是支撑现代畜牧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基础产业,是关系到城乡居民动物性食品供应的民生产业。“十二五”时期是中国特色养殖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也是建设饲料工业强国的攻坚时期。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要求,制定饲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第一章 成就与挑战

一、“十一五”时期饲料工业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饲料工业抓住国民经济实力快速增长、强农惠农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的战略机遇,克服养殖业波动、国际金融危机、质量安全事件等不利因素冲击,始终坚持扩大内需拓市场、规范企业强基础、转变方式促提升、加强监管保安全的发展方向,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势头。饲料工业的发展,为保证动物性食品稳定供应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数百万人创造了就业岗位,在推动新农村建设、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养殖业生产方式转变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产量持续较快增长。2010年,工业饲料总产量1.62亿吨、总产值4936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1.5倍和1.8倍,年均增长率分别达8.6%和12.5%,世界饲料生产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其中,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分别为1.30亿吨、2648万吨和579万吨,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67.1%、6.0%和22.7%。

(二)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农业部和各级饲料管理部门以严厉打击违禁添加物为重点,持续开展饲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着力强化监督检测和日常监管,饲料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安全状况不断改善。在监测指标不断增加的情况下,2010年全国饲料产品质量合格率达93.89%,比2005年提高1.5个百分点;饲料中违禁添加物检出率持续下降,商品饲料中连续6年未检出“瘦肉精”。

(三)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饲料行业联合、重组、兼并步伐加快,饲料行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呈现新格局。2010年,全国饲料生产企业10843家,比2005年减少4675家;年产5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或企业集团30家,饲料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2%,分别比2005年增加13家和17个百分点。一批大型饲料企业向养殖、屠宰、加工等环节延伸产业链,成为养殖业产业化发展的骨干力量。

(四)国产饲料添加剂优势突显。除蛋氨酸仍主要依赖进口外,主要饲料级氨基酸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成为全球重要的氨基酸供应基地。2010年赖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产量分别达到64.0万吨、6.5万吨和1170吨;饲料生产所需的14种维生素全部实现国产化,2010年总产量62.5万吨,占国际市场份额达50%以上。

(五)技术支撑能力不断增强。饲料机械制造业专业化发展迅速,能够生产数十个系列、200余种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饲料生产需要,而且远销国际市场。饲料科技投入稳步增加,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配合饲料转化率继续提高,对养殖业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达50%以上。全国饲料生产企业62.1万员工中,37.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比2005年提高11.2个百分点,成为现代养殖技术推广的中坚力量。

(六)监督管理体系日益健全。《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办法》、《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相继发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再次修订,饲料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以《条例》为核心、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基础的饲料法规标准体系基本健全。经过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保障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重大活动考验,以国家饲料质检中心为龙头、部省级质检中心为骨干的饲料质检体系能力大幅提升。

二、“十二五”饲料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十二五”期间,我国饲料工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化进程加快,动物性产品需求仍呈刚性增长,饲料工业还有较大市场潜力;随着养殖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尤其是标准化规模养殖加速发展,饲料工业对养殖业的支撑地位将更加突出,产业拓展的空间也更为广阔。与此同时,未来五年饲料工业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新的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保持全面均衡持续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对饲料工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饲料资源结构性制约突出。我国豆粕生产主要依靠进口大豆,2010年进口大豆5480万吨,对进口的依存度达75%,鱼粉进口依存度也在70%以上。饲用玉米用量已超过1.1亿吨,占国内玉米年产量的64%,玉米供应日趋紧张。长远来看,随着养殖业和饲料工业持续发展,大宗饲料原料的供求矛盾将进一步加剧,饲料原料价格不断上涨、波动更加频繁是必然趋势。

(二)质量安全形势日趋复杂。饲料安全是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基础,社会关注度和媒体聚焦度不断加大。非法使用违禁添加物、制售假冒伪劣饲料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生产、流通和使用等环节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这些问题是监管薄弱、主体复杂、诚信缺失等各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三)产业整体素质仍然较低。我国饲料行业总体上仍处于转型提升阶段,各方面素质有待提高。从生产环节看,全国饲料生产企业超过1万家,大部分是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企业低水平经营、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无序竞争等问题突出;从经营环节看,全国饲料销售门店数十万家,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拆包、分装、前店后厂等现象依然存在。从使用环节看,养殖场户数量过亿,养殖者总体素质不高,滥用饲料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的行为时有发生。

(四)科技支撑依然不足。总体来看,饲料科技领域引进技术多,自主创新少,一般性科技成果多,重大突破性成果少。科研与技术推广结合不紧密,成果转化速度慢,水平不高。未来五年,随着现代养殖业加快推进,饲料行业科技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面临艰巨的任务。

(五)政策环境有待优化。近年来,大宗饲料原料价格上涨明显,能源、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也大幅上升,饲料行业盈利水平逐年下滑,不仅影响饲料工业和养殖业发展,还会传导至消费市场,导致动物性食品价格上涨。此外,饲料工业还面临抗风险能力薄弱,技术改造滞后,贷款难、用地难等问题,严重制约行业转型升级。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十二五”饲料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动物性食品需求继续增长、现代养殖业加快发展的机遇,以建设中国特色饲料工业强国为目标,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监督管理,着力构建企业管理规范、产品优质安全、资源高效利用的现代饲料工业,为保障动物性产品安全充足供应提供物质基础。

二、“十二五”饲料工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开源节流,优化饲料资源配置

始终把资源开发和高效利用作为保障饲料工业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广辟饲料来源、加大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力度、减少生产损耗、提高饲料转化率,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调整原料供求关系,综合运用期货、金融等手段规避原料市场风险。

(二)坚持科技创新,推进生产方式转变

始终把科技进步作为提高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原创型和实用型技术的开发和推广能力,推动行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三)坚持安全优先,规范企业生产经营

始终把保障质量安全作为饲料工业发展的首要目标。健全饲料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加大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完善饲料生产经营诚信体系,推动饲料生产经营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建立完善政府监管、企业负责、社会参与的饲料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机制。

(四)坚持统筹兼顾,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始终把饲料添加剂、饲料机械、饲料原料工业作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提升饲料添加剂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快建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饲料机械工业,建立符合我国资源禀赋的饲料原料供应体系,推动饲料行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十二五”饲料工业发展目标

饲料工业“十二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饲料产量平稳增长,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饲料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饲料企业生产经营更加规范,产业集中度继续提高。通过5年努力,初步实现由饲料工业大国到饲料工业强国的转变。

具体发展目标为:

饲料产量。饲料总产量达到2亿吨。其中,配合饲料产量1.68亿吨,浓缩饲料产量2600万吨,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600万吨,主要饲料添加剂品种全部实现国内生产。

质量安全。安全评价、检验检测和监督执法三位一体的饲料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饲料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5%以上,饲料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企业发展。年产5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集团达到50家,其饲料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饲料企业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资源利用。秸秆饲用量增加1000万吨,饲用秸秆处理利用率达到50%。杂粕、糟渣、食品加工副产品等存量较大的非粮饲料资源优质化处理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节能减排。低氮、低磷等环保型饲料产品研发与推广取得明显进展,饲料产品中矿物质、微量元素和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更加规范,饲料工业单位产值能耗稳步下降。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一、加强饲料资源开发利用

保障大宗原料供应基本稳定。加强国际国内玉米、大豆等大宗原料生产及供求形势监测分析,及时发布预测预警信息,指导饲料生产企业合理安排饲料原料采购计划。支持饲料生产企业参与东北玉米临时收储。鼓励饲料企业运用期货等金融工具,规避饲料原料价格波动风险。

开发利用能量蛋白资源。开展饲料资源普查,摸清非粮饲料资源家底。支持饼粕、糟渣、玉米酒精糟等粮油食品加工副产物和薯类等饲料原料优质化处理和规范化利用,丰富能量蛋白饲料资源来源。研究推广利用早籼稻、小麦、大麦等饲料原料。加强各类替代资源生物学价值评定,完善饲料基础数据库。

推进优质饲草生产与高效利用。鼓励利用中低产田、冬闲田和不适合粮食生产的土地种植牧草和饲用作物,发展优质饲草加工业。继续推进秸秆养畜,改善秸秆收贮设备设施条件,推广青贮、氨化、微贮等处理技术,培育农作物秸秆商业化处理利用模式,提高秸秆饲用量和饲用效率。鼓励发展全株青贮玉米,推广以优质青贮饲料为基础的优质高效饲养模式。

二、发展优质安全高效饲料产品

开发新型饲料添加剂产品。稳定维生素类饲料添加剂生产能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强污染物减排和治理。着力提升蛋氨酸生产能力,促进其它氨基酸生产技术更新,增强饲用氨基酸国际竞争力,降低氨基酸生产成本。加强酶制剂、微生物制剂、有机微量元素、植物提取物等新型饲料添加剂研发、生产与应用。

推广安全环保型饲料产品。综合运用营养平衡技术和新型饲料添加剂产品,研究开发低氮、低磷、低微量元素排放饲料配方技术,推广环保型饲料产品,促进养殖污染物减排。综合利用微生物制剂、植物提取物等新型安全饲料添加剂产品,减少抗生素等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

发展特色饲料产品。针对地方典型品种资源、特色养殖模式和特种动物、特色畜产品、水产品生产,研究推广配套饲料产品,丰富饲料产品种类,拓展饲料工业发展空间。鼓励饲料生产企业与养殖基地对接,发展按需研发、订单生产模式。

三、加快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饲料企业整合。鼓励饲料企业采取兼并重组、产业联盟等形式进行整合融合,提高行业集中度。支持饲料生产企业向饲料原料生产、畜牧水产养殖、畜产品加工等领域延伸产业链,增强抗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鼓励有条件的饲料企业到国外投资办厂、兼并收购,拓展发展空间,开拓国际市场。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制定实施饲料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引导企业推行生产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建立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饲料企业检验检测条件建设,严格执行原料进厂把关、产品出厂检验等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构建饲料行业诚信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增强持续发展能力。支持饲料生产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饲料行业技术改造,采用先进生产设备与工艺,降低加工损耗,提高加工效率。鼓励饲料生产企业推进“厂场对接”销售模式,推广配合饲料散装运输和储存利用,降低包装和销售中间环节费用,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四、加强饲料质量安全监管

强化基础支撑。修改完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配套规章规范和强制性标准,及时更新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和饲料原料目录。改善基层监督执法条件,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高基层监督执法效能。加强饲料安全评价基地建设,系统开展饲料添加剂、非粮饲料原料和潜在有毒有害物质安全评价。提高饲料质检机构装备水平和人员素质,加强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确证检测技术、快速检测技术和潜在风险物筛查鉴定技术研究。

严格行政许可。修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准入条件,提高准入门槛。健全饲料行政许可工作机制,加强现场审核和复核,严肃查处申报中弄虚作假行为。严格执行备案审查制度,健全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加强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审定、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登记工作,强化获证产品跟踪监管。推进饲料行政许可基础数据信息化管理,实现动态更新和远程查询。

强化监督执法。以违禁添加物为重点,继续组织实施全国饲料质量安全监测计划,逐步增加监测指标,提高监测频次,根据预警监测结果动态调整监测指标。加强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日常监管,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建立违法违规的饲料生产、经营企业“黑名单”制度,实施重点监管。推进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完善跨省信息通报和联动执法工作机制。

第四章 产业布局

“十二五”时期,根据不同区域资源特点、养殖业基础及发展趋势,进一步优化饲料工业布局,促进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等不同地区饲料工业协调发展。

东部地区:包括山东、江苏、河北、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10省(市)。立足市场、资金、交通和技术优势,重点发展高技术、高档次、高附加值和节能环保的饲料、饲料添加剂产品和饲料机械。江苏、浙江、山东等地进一步巩固化工类添加剂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6省。立足饲料资源丰富、养殖业基础好、劳动力密集等优势,大力发展饲料原料和饲料加工业,促进粮食等饲料资源就地转化增值。着力推进饲料企业整合融合,培育市场占有率高、管理水平先进的大型饲料企业或企业集团。

西部地区:包括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等12省(区、市)。针对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加快推进的形势,发展人工种草和饲草加工业,发展与草食动物舍饲、半舍饲养殖配套的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精料补充料产品,积极推进牧区畜牧业养殖方式转变和南方草山草坡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发挥本地区饲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饲料原料生产,进一步提升饲料生产水平。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立足饲料饲草资源丰富和养殖业基础良好的优势,大力发展饲料原料和饲草产业,稳定发展发酵类饲料添加剂产品和浓缩饲料产品,进一步推进秸秆养畜,提高饲料产品普及率,促进粮食就地转化增值。

第五章 重大建设工程

一、饲料安全保障工程

针对饲料质检机构亟待升级、安全评价和预警能力建设滞后、饲料监管基础信息整合共享利用程度低、基层监督执法力量薄弱、饲料生产企业质量安全自控能力弱等突出问题,按照统一协调、突出重点、各有主攻、优势互补的原则,建立安全评价、检验检测、监督执法三位一体和部、省、市、县职能各有侧重的饲料安全保障体系,基本满足饲料管理部门依法履行饲料质量安全职责、保障动物性食品生产源头安全的需要。

饲料效价和安全评价基地建设:依托具备设施和工作基础的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建设国家饲料评审中心和涵盖主要食用动物品种的饲料安全评价基地,设施条件、技术手段、人员素质和质量管理体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评价结果与相关国际组织和主要发达国家互认,基本满足我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主要品种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潜在有毒有害物质和非粮饲料原料安全风险评价工作需要。

饲料安全检测体系建设:依托中央和部级直属技术机构提升饲料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能力和饲料质量安全基准物质研发能力。依托现有部级饲料质检机构提升建设针对不同类型有毒有害物质的专业检测参考实验室,开展有毒有害物质快速检测技术和高精度确证技术、未知风险物质筛查鉴定技术研发和主要基准物质研制。以完善确证检测与预警监测能力为重点,提升现有部级、省级和重点区域饲料质检机构的质量检测和风险分析预警能力,改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条件,全面满足按照国际国内技术标准开展饲料安全监测的工作需求。支持大中型饲料生产企业加强检测实验室建设,提高装备、人员和管理水平,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第三方饲料检测机构。为饲料生产和使用大县饲料监督执法机构配备移动监管平台,装载快速检测取证设备,实现现场抽样、取证和主要违禁物质快速筛查。

饲料安全监督信息平台建设:运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建设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管理信息平台,对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注册登记、生产企业行政许可等信息进行集成整合,实现数字化集中管理、适时更新和公开查询;为基层饲料监管人员配备便携式查询终端,实现饲料产品行政许可情况和生产企业合法性现场核实信息化。建设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平台,通过数据库实现质量安全监测及查处信息实时报送和快速传递。

二、秸秆养畜示范工程

针对农作物秸秆处理利用率不高、饲喂效率仍有提升空间的现实情况,把发展秸秆养畜与建设现代养殖业、调整畜牧业结构、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秸秆养畜在农牧结合中的关键节点作用,推动粮食主产区实现牛羊增产、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秸秆养畜联户示范:选择草食牲畜饲养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由地方畜牧技术推广机构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组织,支持适度规模养殖户建设秸秆处理设施,购置秸秆处理机械,扩大秸秆养畜规模,继续扩大提高秸秆利用量和秸秆处理利用率,巩固草食牲畜自繁自养模式,稳定母畜数量,保护草食牲畜基础生产能力。

规模场秸秆养畜示范:支持规模养殖场自行或订单种植青贮玉米,建设秸秆收集处理设施,购置秸秆处理机械,推广全混合日粮等先进饲喂技术。鼓励示范场扩大秸秆处理能力,为周边中小养殖户提供优质商品青贮饲料,建立形成以秸秆为主要粗饲料资源、采用先进适用养殖技术、粪便回田利用的现代化农牧循环发展基地。

秸秆青黄贮饲料专业化生产示范:支持秸秆资源集中连片、但草食家畜比较分散的地区建立秸秆饲料专业化生产企业,推广统收、统贮、集中供料、分户使用模式,推进秸秆饲料专业化生产和商品化利用,为周边牛羊养殖户提供长期稳定的粗饲料供给。

秸秆成型饲料产业化加工示范:支持秸秆资源富余地区建设大型商品秸秆饲料加工厂,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处理手段,将农作物秸秆加工制作成便于保存、运输的秸秆颗粒饲料、秸秆配合饲料、秸秆生物饲料等产品,调节粗饲料资源区域性、季节性短缺,为农牧区防灾减灾提供饲料储备。

三、蛋白质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工程

针对我国大豆、鱼粉主要依靠进口,蛋白饲料原料瓶颈制约日趋严重的状况,对粮油、食品加工副产物等非粮原料进行优质化处理,部分替代鱼粉、豆粕,结合氨基酸平衡技术,缓解我国蛋白饲料原料不足压力,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杂粕优质化利用技术示范:建设采用新工艺压榨棉籽、油菜籽等油料生产脱毒饼粕示范基地和杂粕深加工生产优质浓缩蛋白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国内杂粕资源优质化,提高杂粕在畜禽饲料中的添加比例。

食品工业副产品高效利用技术示范:建设利用动物加工副产品深加工生产优质蛋白的示范基地,利用食品工业糟渣废液经微生物发酵生产优质蛋白的示范基地。选择一批大型饲料生产企业,建设蛋白质饲料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基地,结合氨基酸平衡技术,开展低豆粕、低鱼粉和低总氮饲料产品生产和示范推广。

苜蓿高效生产加工示范基地:在东北、华北、西北分别建设苜蓿高效生产和加工示范基地,利用退耕地、盐碱地等非耕地种植优质苜蓿品种,推广高产栽培和草颗粒、草粉等草产品加工技术,提高苜蓿等优质饲草的生产利用效率,增加饲料蛋白资源供给。

四、饲料科技创新工程

饲料科技转化基地:积极引导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企业紧密结合,建立饲料科技产业联盟。继续加大饲料科技投入,以饲料基础数据库、安全环保饲料添加剂研制、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究为投入重点,推动饲料科技创新。将现有技术进行系统集成、组装、转化,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加工技术改造示范基地:选择一批生产规模大、管理水平高的饲料加工厂,采用现代化加工工艺和信息化管理手段进行技术改造,建立优质高效饲料生产示范基地,推广饲料生产全程精细化管理理念,降低加工过程中的原料损耗、能耗和粉尘污染,提高生产效率。推广饲料散装运输及配套技术。

饲料工业人才培训基地:以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为依托,加强饲料行业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学习借鉴国际先进饲料管理经营和质量安全控制经验。强化职业技能鉴定和从业资格准入,提高饲料行业关键岗位人员整体素质。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饲料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十二五”时期加快推进饲料工业强国建设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按照规划确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深入调查研究,细化重点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要切实履行规划指导、政策落实、协调服务职能,与发展改革、财政、税务等部门积极沟通协调,努力争取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组织实施好饲料工业“十二五”重大建设工程,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促进饲料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继续执行饲料产品免征增值税等税收扶持政策。把养殖场散料储运设施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推广“厂场对接”低成本产销模式。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支持优质饲料原料、新型饲料添加剂生产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秸秆养畜。坚持玉米优先满足饲料工业需要,严格控制以玉米为原料的深加工业发展。增加饲料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投入,加大对基层饲料安全监管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强信贷扶持和金融服务,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饲料工业,支持饲料生产企业兼并重组和推进产业化经营。

三、着力强化科技支撑能力

把饲料基础数据库完善与应用、饲料资源产业化开发与安全高效利用、新型饲料添加剂研发与应用、饲料安全评价、检测技术与质量安全预警等列入“863”计划、科技支撑、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等科技计划的重点支持领域,加大国际先进技术引进力度,加快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支持饲料企业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承担或参与国家科技项目实施,引导饲料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推进饲料基础数据和基本技术共享,培育行业科技成果转化中介组织,鼓励饲料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建立健全各级饲料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加强饲料普法宣传,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推进行业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强化饲料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开展行业指导,组织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整合融合,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促进行业和谐发展;组织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帮助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维护饲料企业和行业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公正、公开、有序的市场秩序。

下载饲料颗粒机的发展和不良现象的预防word格式文档
下载饲料颗粒机的发展和不良现象的预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