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工食堂职业健康安全计划
职工食堂2013年职业健康安全计划
为了更好的搞好职工食堂安全工作,进一步完善职工食堂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提高职工食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特根据职工食堂实际情况制定职业健康安全计划。
一、安全生产:
1、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搞好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2、严格要求所有员工按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办事,发现违规事例,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3、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劳动纪律管理,严禁上班脱岗、串岗、迟到早退等现象的发生。
4、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及时整改,对于事故,不隐瞒,早解决。
5、每星期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对一星期工作上的安全作出总结。
二、消防安全:
1、落实执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2、加强消防器材的检查和维护更新。
3、定期检查油库、电路、燃油灶、油路等,建立每天上班和下班前的两次巡检制度。
4、开展消防灭火知识培训,让全体员工了解火警电话及火
灾处置程序。
三、工作安排:
1月、开展安全在我心中的知识培训。
2月、强调春节期间的安全值班并安排专人负责。3月、进行一次食品防霉防虫防鼠害的安全大检查。4月、举行一次食品中毒事故应急演练。
5月、检查职工食堂防火制度的落实情况。
6月、配合厂部搞好安全生产月的活动。
7月、学习《食品安全法》,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8月、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一次体检,让每个上岗员工均持有健康证。
9月、加强秋季防火安全教育。
10月、检查落实职工食堂卫生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11月、加强冬季防火安全教育。
12月、对职工食堂一年的安全工作作出总结。
第二篇:2010职业健康安全培训计划
职业健康安全培训计划
三分公司在过去一年里职业健康安全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010年总公司根据去年管理体系文件的运行情况制定了今年的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低于 0.1万元;无重大责任伤亡事故(火灾、爆炸、交通、机械、工程等)发生;职工重伤率控制在6‰以内,无食物中毒和职业病发生。根据总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三分公司制定了2010年安全管理目标:百万元产值事故经济损失率低于 0.09万元;无重大责任伤亡事故(火灾、爆炸、交通、机械、工程等)发生;职工重伤率控制在5‰以内,无食物中毒和职业病发生。三分公司为了进一步落实新的职业健康安全生目标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提高全体职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特制定职业健康培训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以及上级有关安全精神,按照总公司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认真抓好管理体系的运行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建立安全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防止和减少职业危害及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努力完成公司制定的安全
生产目标,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目标: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创造一个人人关爱生命,人人注重安全的良好环境。
三、计划:
(一)二月份,聘请市局及路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和专家为三分公司的职工进行安全讲座参加由总公司举办的山东省公路水运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
(二)四月份三分公司参加由市公路局和市安监局共同举办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办理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证。使得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操作手都能够持证上岗。
(三)四月份,在各项目开工前,三分公司还准备搞一次有针对性的消防应急演练,以提高职工在危险状态下,应急能力和自救能力。
二0一0年一月八日
二0一0
职业健康安全培训计划 山东编制:审核:批准:泰山路桥工程公司
二 0 一0年 一月 三分公司
第三篇:职业安全健康措施计划制度
职业安全健康措施计划制度职业安全健康措施计划制度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有计划地改善劳动条件和安全卫生设施,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这种制度对企业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职业安全健康措施计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包括:(1)单位或工作场所;(2)措施名称;(3)措施内容和目的;(4)经费预算及其来源;(5)负责设计、施工的单位或负责人;(6)开工日期及竣工日期;(7)措施执行情况及其效果。职业安全健康措施计划的范围应包括: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伤亡事故、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中毒等内容,具体有以下几种:
1.安全技术措施,即预防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工伤事故的各项措施,包括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信号装置、防爆炸设施等措施。
2.职业健康措施,即预防职业病和改善职业健康环境的必要措施,包括防尘、防毒、防噪音、通风、照明、取暖、降温等措施。
3.辅助用室及设施,即为保证生产过程安全卫生为目的所必须的用室及一切措施,包括更衣室、休浴室、消毒室、妇女卫生室、厕所等。
4。职业安全健康宣传教育措施,即为宣传普及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所需要的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职业安全健康教材、图书、资料,职业安全健康展览和训练班等。
编制职业安全健康措施计划主要依据以下几方面:(1)国家发布的有关职业安全健康政策、法规和标准;(2)在职业安全健康检查中发现而尚未解决的问题;(3)造成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原因和所应采取的措施;(4)生产发展需要所应采取的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技术措施;(5)安全技术革新项目和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编制计划时,用人单位领导应根据本企业的情况,分别向车间提出具体要求,进行布置。车间领导要会同有关单位和人员制定出本车间的具体措施计划,经群众讨论,送安技部门审查汇总,技术部门编制,计划部门综合后,由用人单位领导召开各管理、生产部门等负责人参加的会议,确定措施项目,明确设计、施工负责人,规定完成日期,经领导批准后,报请上级部门核定。根据上级核定的结果,与生产计划同时下达各车间贯彻执行
第四篇:2016职业健康计划详解
2016职业健康工作计划
一、工程概况
二、职业健康目标
严格遵照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标准建立经理部职业健康体系,制定实施职业健康等各项制度和措施。保证职工生活及工作场所干净整洁、施工现场粉尘及有害气体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劳动保护符合有关规定;防止食物中毒、传染病扩散、职业病、地方病发生。
(1)定期对从事有害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员工职业病发生率0%.(2)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10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率、主要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100%;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体检率100%。
三、职业健康管理机构
3.1、调整后的职业健康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的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安全质量环保部,明确安全质量环保部为职业健康的归口管理部门,并由XXX负责该项工作的归口管理。
3.2、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领导项目部的职业健康工作;2.制定项目部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管理措施,科学配置资源,不断提高职业健康工作水平,实现职业健康目标;3.围绕项目部管理,研究职业健康工作重大事项,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4.组织实施项目部职业健康检查,督促存在的问题整改,消除隐患;5.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职业健康工作会议,分析、总结管理情况,确保职业健康工作始终受控。
四、职业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一)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在新入场员工入场三级安全教育时,讲解职业病相关知识;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职业健康专项教育培训,进一步加强项目部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工人的安全意识。责任部门:财务资金部、安全质量环保部。
(二)职业病健康体检计划
为接触具有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工序的劳动者做岗前职业健康体检,上岗六个月后对这些劳动者做岗中体检,离岗时做离岗体检。责任部门:安全质量环保部。
(三)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计划
上岗前为接触具有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工序的劳动者提供面罩、绝缘手套、防尘口罩等劳动防护用品;在每周开展的周检查过程中对劳动防护用品的佩戴以及破损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更换破损的劳动防护用品。责任部门:物资设备部,安全质量环保部。
(四)职业病危害告知计划
根据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项目部对劳动者进行岗前培训,使劳动者了解和掌握应当被告知的内容,识别警示标识的含义和应对措施;在工作场所入口处或醒目处设置职业病危害公告牌,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求助和救援电话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内容。责任部门:安全质量环保部。
(五)职业病危害申报计划
根据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三月份项目部按照本制度规定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责任部门:安全质量环保部。
(六)安全技术交底计划
劳动者在上岗前要组织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责任部门: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环保部。
(七)现场监督管理计划
加强现场安全员和兼职安全员巡视力度,每周开展一次周检查,每季度开展一次职业健康专项检查。责任部门:安全质量环保部。
五、职业病防治措施
(一)电焊工作业职业危害的防护
电焊作业中有害因素种类繁多,危害较大,因此,为了降低电焊工的职业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
通过提高焊接技术,使焊接操作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尽可能消除电焊作业对人体的危害。通过改进焊接工艺,避免焊工在通风极差的容器内进行焊接,从而大大地改善焊工的作业条件;再如选用具有电焊烟尘离子荷电就地抑制技术的CO。保护电焊工艺,可使80%~90%的电焊烟尘被抑制在工作表面,实现就地净化烟尘,减少电焊烟尘污染。由于电焊产生的危害大多与焊条药皮成份有关,所以通过改进焊条材料,选择无毒或低毒的电焊条,也是降低焊接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2.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
通风方式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其中机械通风是依靠风机产生的压力来换气,除尘、排毒效果较好,因而在自然通风较差的室内,封闭的容器内进行焊接时,必须有机械通风措施。
3.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加强个人防护,可以防止焊接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危
害。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护服、绝缘鞋,决不能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若在通风条件差的封闭容器内工作,还要佩戴使用有送风性能的防护头盔。
4.强化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及现场跟踪监测工作
对电焊作业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同时,还应加强电焊作业场所的尘毒危害的监测工作以及电焊工的定期体检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合理安排操作时间
根据电焊工的职业危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规,电焊工在实施焊接时,每工作两小时,必须休息15-30分钟,以减少其劳动强度及连续操作带来的职业然害。
(二)防水工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防水作业有害因素种类繁多,危害较大,因此,为了降低防水工的职业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提高防水施工技术,使用新工艺和新材料
通过提高施工技术,使防水作业实现半机械化。改进油漆工艺,如大量使用喷涂技术,不仅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且有效地改善了油漆工的作业条件。由于油漆产生的危害大多与化学成份有关,所以通过选择对人体危害较少,选择无毒或低毒的防水材料,是降低防水作业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2.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
通风方式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其中机械通风是依靠风机产生的压力来换气,除尘、排毒效果较好,因而在自然通风较差的室内,封闭的环境内进行防水作业时,必须有通风措施。
3.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加强个人防护,合理安排连续作业时间,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法》等法规,每作业2小时必须休息30分钟。可以防止防水作业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危害。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手套,穿工作服,若在通风条件差的封闭环境下工作,还要佩戴使用有送风性能的防护头盔或面罩,以此减少有毒气体和粉尘带来的职业危害。
4.加强对油漆材料的管理
由于防水材料属化学危险品,所以对防水材料不能和其他施工材料混放在一起,必须单独隔离保管,并设有防火、防爆标识牌,防止各类油漆材料破损泄漏燃烧、爆炸,以免引起对施工人员的化学污染和人身伤害。
5.强化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及现场跟踪监测工作
对防水作业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同时,还应加强油漆作业场所的尘毒危害的监测工作以及油漆工的定期体检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有效地保障油漆工人的人身安全。
(三)防尘技术措施
1、水泥除尘措施
a、流动搅拌机除尘。在建筑工地现场搅拌机流动性比较大,因此,除尘设备必须考虑适合流动的特点,既要达到除尘目的,又做到装、折方便。流动搅拌机上有2个尘源点:一是向料斗上加料时飞起的粉尘;二是料斗向拌筒中倒料时,从进料口、出料口飞起的粉尘。采用通风除尘系统。既在拌筒出料口安装活动胶皮护罩,挡住粉尘外扬;在拌筒上方安装吸尘罩,将拌筒进料口飞起的粉尘吸走;在地面料斗侧向安装吸尘罩,通过风机将空气粉尘送走入旋风滤尘器,再通过器内水浴将粉尘降落,被水冲入蓄集池。
2、木屑除尘措施
在木材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木屑尘,危害操作工的身体健康,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采用局部吸尘、整体输送至室外储存起来,以便回收利用。可在每台加工机械尘源上方或侧向安装吸尘罩,通过风机作用,将粉尘吸入输送管道,再送到蓄料仓内,可达到各作业点的粉尘浓度降至2mg/m3以下。
(四)防毒技术措施
1、在职业中毒的预防上,管理和生产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a、加强管理,要搞好防毒工作。b、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法规和卫生标准。
c、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一定要做到主体工程和防毒设施同时设计、施工及投产。
d、依靠科学技术,提高预防中毒的技术水平。包括:
①改革工艺;
②禁止使用危害严重的化工产品;
③加强设备的密闭化;
④加强通风。
2、对生产工人应采取的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
a、认真执行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严防错误操作。b、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3、防止铅毒的技术措施
铅中毒是可以预防的。只要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降低生产环境空气铅烟浓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0.03mg/m3,铅尘浓度在0.05mg/m3以下,就可以防止铅中毒。
a、消除或减少铅毒生源。
b、改进工艺,使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减少对铅烟或铅尘接触的机会。
c、加强个人防护及个人卫生。
4、防止锰毒的技术措施
预防锰中毒,最主要的应在那些通风不良的电焊作业场所采取措施,使空气中锰烟浓度降低到0.2mg/m3以下。
预防锰中毒主要应采取下列具体防护措施: a、加强机械通风,或安装锰烟抽风装置,以降低现场浓度。b、尽量采用低尘低毒焊条或无锰焊条;用自动焊代替手工焊等。
c、工作时戴手套,口罩;饭前洗漱漱口;下班后全身淋浴;不在车间内吸烟、喝水、进食。
5、预防苯中毒的措施
建筑企业使用油漆、喷漆的工人较多,施工前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使苯在空气中的浓度下降到国家卫生标准(40mg/m3)以下(甲苯、二甲苯100mg/m3)。只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a、用无毒或低毒物代替苯。b、在喷漆上也采用新的工艺。
c、施工现场油漆配料房,应改善自然通风条件,减少连续配料时间,防止发生苯中毒和铅中毒。
d、在较小的喷漆室内进行小件喷漆,可以采取水幕隔离的防护措施,即工人在水幕外面操纵喷枪,喷嘴在水幕内喷漆。
(五)弧光辐射、红外线、紫外线的防护措施
夏季强烈的太阳光线中,含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生产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只要来源于火焰和加热的物体,如锻造的加热炉、气焊和气割等。
为了保护眼睛不受电弧的伤害,焊接时必须使用有特制防护眼镜片的面罩,可根据焊接电流强度和个人眼睛情况,选择吸水式滤光镜片还是反射式防护镜片。
为防止弧光勺伤皮肤,焊工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和鞋盖等。
(六)防止噪声危害的技术措施
噪声控制,就是把那些对人有害的噪声予以消除或降低,为人们创造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
根据我国工业企业噪声标准规定,凡新建、扩建、改建企业允许噪声85dB(A);凡原有企业暂时达不到标准者,对>90dB(A)的噪声污染,都要采取改进措施。
项目部非常重视噪声的治理,主要应从三方面着手:消除和减弱生产中噪声源;控制噪声的传播;加强个人防护。
1、控制和减弱噪声源。从改革工艺入手,以无声的工具代替有声的工具。
2、控制噪声的传播: a、合理布局。
b、应从消声方面采取措施: ①消声;
②吸声;
③隔声;
④隔振;
⑤阻尼。
c、做好个人防护。及时戴耳塞,耳罩,头盔等防噪声用品。d、定期进行预防性体检。
(七)防止振动危害的技术措施
防止振动危害,必须针对局部振动或全身振动的不同特点,研究具体的技术措施。0
1、隔振,就是在振源与需要防振的设备的之间,安装具有弹性性能的隔振装置,使振源产生的大部分振动被隔振装置所吸收.效果均较好。隔振装置主要包括金属弹簧、隔振器、隔振垫等。
2、改革生产工艺,是防止振动危害的治本措施。
3、有些手持振动工具的手柄,包扎泡沫料等隔振垫,工人操作时戴好专用的防振手套,也可减少振动的危害。
(八)防暑降温措施
为了补偿高温作业工人因大量出汗损失的水分和盐分,最好的办法是供给含盐饮料,为防止中暑及时发放药品、绿豆汤等解暑饮品。
对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体格检查,凡有心血管器质性疾病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炎热季节医务人员到现场巡回工期医疗,发现中暑,要立即抢救。
(九)防止职业危害的综合措施
上述职业危害的工程技术措施,仅是建筑行业已经推行的较好措施,但是,仍有大量的职业危害至今尚无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必须针对各中职业危害具体条件、环境,研究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1、项目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职业危害是对职工的慢性伤害,后患严重。
2、项目安全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职业危害工程技术治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职业工程技术措施、组织、监督实 1 施。其所需费用,应列入企业安全技术措施费中予以解决。项目工会负责职业病预防,职工健康体检、尘毒作业环境、食堂卫生安全的监测。
3、项目今后要设置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定期对职业危害场所进行监测,为改善劳动条件、治理作业环境提出数字依据。从事有职业危害的职工,要定期进行职业体检,早期发现职业病,早期治疗,减少职工的痛苦,要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蓄集职业卫生的各种数据。为职业危害的防治提供信息资料。
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如:职业体检制度,职业危害点测定制度,有关危害物质的领取、保管、贮藏和运输制度,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制度,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消除职业危害的防护设备、装置检查维修制度,有害工种个人卫生保健制度等。
5、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搞好职业卫生的重要性、迫切性。既要实事求是向职工讲清各种危害的严重性。又要说明职业危害是可以防止的,发动广大职工,群策群力,共同搞好职业卫生工作,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还要对有害作业人员进行急性中毒急救知识的教育。
6、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
采取科学技术措施,是防止职业危害的治本措施。但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或经济条件的限制,目前尚有一些超过国家标准界限值,直接或间接危害职工身体健康。因此,做好个人卫生和 2 个人防护,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防护措施。
(1)根据危害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等,有针对性的发给作业人员有效的防护用品、用具,也是防止或减少职业危害的必要措施,如:配合电焊作业的辅助人员,必须配戴有色护眼镜,防止电光性眼炎;在噪声环境下作业人员必须戴护耳塞(器);从事有粉尘作业的人员戴纱布口罩,达不到滤尘目的,必须配戴过滤式防尘口罩;从事苯、高锰作业人员,必须配戴供氧式或送风式防毒面具;从事有机溶剂、腐蚀剂和其他损坏皮肤的作业,应使用橡皮或塑料专用手套,不能用粉尘过滤器代替防毒过滤器,因为有机溶剂蒸汽,可以直接通过粉尘过滤器等等。
(2)对于从事粉尘、有毒作业人员,应在工地设置淋浴设施,工人下班必须淋浴后,换上自己服装,以防止工人头发和衣服上的粉尘、毒物、辐射物带回家中,危害家人健康。有条件的单位,还应将有危害作业人员的防护服,每天集中洗涤干净,使每次从事有害作业前均穿上干净的防护用品。
(3)定期对有害作业职工进行体检,凡发现有不适宜某种有害作业的疾病患者,应及时调换工作岗位。
3
第五篇:职业健康培训计划
职业健康培训计划
一、为加强职业健康工作的管理,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健康与安
全,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职业健康培训教育方面的工作一定要重视。
二、职业健康培训要求全员参加。
三、全员培训半年进行一次,并将全员培训健康安全知识的考
试记入个人档案。
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内容和职业卫生
培训教材,并结合相应的案例与本单位的实际状况。具体培训内容分为两块: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
生理状态包括:健康饮食、职业危害防护、体检重要性、多发性疾病的预防、急救基础知识等。
心理状态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减压、心理调适的方法等。
五、根据工作情况分批次的轮流进行,无故不到、旷会、迟到、早退将按照公司的参会制度进行处理。
xx年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