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推荐书目

时间:2019-05-14 04:25: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推荐书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推荐书目》。

第一篇: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推荐书目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推荐书目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课题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3.赵美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经济现代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杨永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人的现代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张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现代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6.林旭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7.张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世界图书出版社2008年版。

9.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央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10.谢春涛:《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版。

11.中共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12.中共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13.傅高义、冯克利:《邓小平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

14.亨利·基辛格、胡利平、林华、杨韵琴:《论中国》,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版。

金一南,《苦难辉煌》华艺出版社,2009年版。

金一南,《浴血荣光》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年版。

第二篇: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介绍2008-06-20

一、专业概况

本专业是2006年新设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在中共中央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期间,经国内几十位专家反复论证设置的新的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二级学科是新设立的,但是,多年来,人民大学已经在“中共党史”和“科学社会主义”等二级学科增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等研究方向,已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撰写了这些方面的学位论文。

二、主要研究方向

毛泽东思想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党的十六大以来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

三、研究内容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的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及基本规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共十六大以来重大理论创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等。

四、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理论成果,深入了解和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理论来源、历史地位及指导意义,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中共十六大以来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丰富内涵,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的教学、科研高级人才以及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

五、本专业师资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具有一批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教授、副教授,其中不少人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大项目课题组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具有比较其他兄弟院校更加雄厚的师资力量。

六、对外学术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已经同俄罗斯、越南、蒙古、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日本、德国等国的高等学校建立了学术联系,同国内许多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保持经常的学术来往,已召开多次由国内外专家参加的学术研讨会。

七、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专业课包括专题讲座课和研究指导课两大类。专题讲座课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基本规律研究。研究指导课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大问题研究。

八、毕业生去向

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党政机关,企事业相关部门。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内涵及重

要意义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最先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新时期的新思想。经过历史潮流的反复陶洗,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成为了中国建设的科学指南和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方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正文: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面临着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相结合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思考和探索的过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

(1)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马克思主义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辨证统一性,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一旦落脚现实世界,就必须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实际问题。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互为依托的。

(2)这也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出的郑重结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怎样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实事求是。教条主义态度实际上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活的灵魂。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用中国化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中国的实践,就会做到无往而不胜。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①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党的领导人早期就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在一大,二大,三大四大分别确立了最终奋斗目标、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形成的初步成果。

(2)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后毛泽东坚决领导纠正“左”倾错误,注重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形成了合乎中国实际的正确的理论和路线。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又强调:按中国的特色去应用马克思主义,成为了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党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对后来党的理论发展和事业推进产生了深远影响。·

(3)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945年的十七大上,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毛泽东思想是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过程中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党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并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在实践中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发表系列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新理论的过程,这个新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始到现在一共产生了两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们是: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还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1、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巨变的理论成果。紧密结合当时的中国国情和时代条件,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并作出科学的理论概括,这是关系中国革命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等方面,以独创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

2、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党内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并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就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以邓小平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总结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又从理论上做出了一系列新的回答和概括,使邓小平理论进一步系统化,从而走向成熟。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巨变的伟大成果。

(2)与时俱进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在继续。在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经济全球化不可阻挡,科技革命化突飞猛进。在国内,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在党内,党员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党员干部队伍正在进行整体性新老交替,党的建设存在同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三个重大变化,这一切既给领导人民并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带来了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以江总书记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集中全党智慧,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

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应了世情、国情、党情的重大变化提出的崭新课题,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的政治宣言和执政兴国的指导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新的理论成果。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历史进程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新思想以胡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的背景下知难而进,勇于创新,大胆探索,一方面继续以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向前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另一方面又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提出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新思想。这一系列新思想,在实践上,有助于我国在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的关键时期,以更加宽广的世界眼光,立足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新局面;在理论上,进一步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化的新成果。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毛泽东思想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也贯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毛泽东思想既包括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正确思想,也包括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我们在探索中做出的重要成果和严重失误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着重思考和回答什么事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等重大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

从井冈山斗争算起到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已经经过了80多年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生在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两大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大理论成果,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两大理论成果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意义

(1)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在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途径,为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开花、结果,指导着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推进向前。

(2)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党团结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使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转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建立起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3)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毛泽东追求和倡导的中华民族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远大理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等,依然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是中国人民不断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将长期激励和指导我们前进。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

(1)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为我们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重要思路和现实途径。

(2)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

方向

正确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这些新要求。

(3)为我们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实践证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只要我们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注:

1、文中标注:①②引自百度文库

2、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4年1月第4版,高等教育版社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6月第二版,人民出版社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994年版,人民出版社

[4]《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2年版,人民出版社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意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意义研究

摘 要:延安整风运动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进程,对我们切实把握中国共产党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逐步走向成熟的探索与学习过程,及时统一全党思想和智慧,进一步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4-0001-02

党的十八大决定,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首历史,我党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进行过多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活动,延安整风运动就是这些教育实践活动的经典范例之一。它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马克思主义集中教育活动,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进程,积累了许多值得我们珍惜、借鉴的宝贵经验。

当前形势下,重新温习延安整风运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意义,对我们切实把握中国共产党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逐步走向成熟的探索与学习过程,及时统一全党思想和智慧,更加深入地开展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以进一步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延安整风运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根本途径,使全党端正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进行经常性与集中性的理论教育实践活动成为我党的优良传统

在整风中毛泽东强调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把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思想理论。1943年11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第八期开学时做整风动员讲话时指出:“我党自从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之后,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之下,彻底克服了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一扫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的气氛,把党的事业完全放在中国化的马列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之下,直到现在已经九年的时间,不但没有犯过错误,而且一直是胜利地发展着”[2]。延安整风运动从根本上端正了全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克服了党内长期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和绝对化的错误倾向,使全党正确领悟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以此为基础,1945年4月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党的七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章规定,把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正式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要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并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已经证明,如果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加以深入研究,没有真正领悟其深刻的内涵,就容易在实践中犯错误。当今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宣示了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坚定决心和勇气,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新征程。我党要求“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所以全党更需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并没有穷尽对真理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体现在不断发展之中。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尊重,也是对中国建设事业的不负责。所以全体党员干部在新的历史时期更要按“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要求,真正读懂、学习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系统性与经常性的学习,通过系统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来指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伟大工程。

二、延安整风运动使我党在重大历史关头完成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进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成为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长期坚持和发扬的优良作风

1940年毛泽东曾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处在革命和战争的新时代,是资本主义决然死灭和社会主义决然兴盛的时代”[3]。尤其到了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极为严重的困难时期,在这样生死攸关的历史转折关头,我党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紧跟时代步伐,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来应对时代的挑战,号召全党自觉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指导中国的革命实践。历史已经证明,通过大规模的延安整风运动,我党的学风、党风、文风都有了极大改观,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的残余基本被肃清。使包括党内的老干部、抗日战争初期入党的大批新党员及大批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干部的思想都得到了改造和净化,全面提高了我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觉悟。所以连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就我的观察,我觉得我们本党和共产党的斗争,不但技术不够,就是精神也相差得太远”,“以这样一个组织松懈、精神涣散的党,要来领导一个广土众民积重难返的大国,要使他建设起来,怎样可以成功?”“共匪有一个唯一的长处,而远非我们国军之所能及的,就是他能将科学的精神和科学办事的方法,运用于组织、宣传、训练与作战……尤其是民国三十二年他们发起所谓‘整风运动’,逐渐打破其过去空疏迂阔的形式主义,使一般干部养成了注重客观、实事求是的精神。这可以说是共匪训练最大的成功,大家不可不切实注意。”[4]

由于延安整风运动及时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不仅巩固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且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进程,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的产物。正是由于我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人民,才使我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更加团结统一和更加巩固,完成了时代赋予我党的历史使命,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并最终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发展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而任何一个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都与时代的变化紧密联系,都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与时代发展的产物。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我党要求必须要“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想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党要紧扣时代脉搏,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正确借鉴延安整风的成功经验,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要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通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从而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三、延安整风运动持续时间长,受众广泛,加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化、大众化的程度,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有了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给我党集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相应的时间和空间。学习是取胜之道。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期间发表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提出要改造全党的学习方法与学习制度,对于正在兴起的学习运动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毛泽东本人一直大力提倡干部要多读马列著作,并且多次为党的高级干部规定了必读数目。他指出:“我们党内要有相当多的干部,每人读一二十本、三四十本马恩列斯的书――我们党就武装起来了,我们党的水平就大大提高了。[5]”学习的动力来源于组织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党中央领导人利用各种会议和讲演、讲话或撰写有关文章指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并加强对学习的领导,为党员干部带了好头,促进了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通过集中系统地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由此,全党掀起了大规模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潮,延安整风期间全党共有八十多万党员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持续时间长,受众广泛,加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化、大众化的程度。同时,我党注重借助文化大众化这个载体,就像毛泽东同志所说:“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是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一片。”[6]充分发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用群众语言开展宣传,让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为群众所熟悉和掌握,拉近了马克思主义与群众之间的距离,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一致接受的指导思想,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从延安整风的历史经验来看,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普及,使我党密切联系了群众,真正做到了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为党员干部、广大群众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获得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就必须使之通俗化和大众化。大众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就如马克思所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7]”当前时期,“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一场自上而下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在全党全面拉开帷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必然选择。我党强调“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是充分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封闭在文人书房中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所以一方面必须要持续开展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另一方面要及时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广泛渗透给广大的党员和人民大众,才能最终实现以先进的符合全体人民愿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和人民大众,并转化成巨大的物质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新的历史时期,全党更要统一思想和智慧,借鉴历史经验,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把我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最终完成时代赋予我党的新的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09.[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8.[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80.[4]卢毅.国民党眼中的延安整风[J].党的文献,2010(3):76-81.[5]龚育之,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32.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第五篇:邓小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验总结思想研究

邓小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验总结思想研究 刘明定

[提 要] 我党一贯把总结经验作为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来运用、继承和发展。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在经验总结的目的、条件和方法等方面形成了丰富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验总结思想, 这种经验总结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继承和发展了第一代领导核心的经验总结思想。研究他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验总结思想, 对于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邓小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经验总结 思想

坚持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 坚持立足本国又放眼世界, 汲取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是我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我党一贯把总结经验作为重要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来运用、继承和发展。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总结思想, 研究他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验总结思想, 对于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验总结思想的发展历程

邓小平一贯重视总结历史经验, 他认为党所经历的成功与失败、正确与错误都是宝贵财富, 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最可靠的。他曾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 我们的经验有正面的, 也有反面的,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有用”,[1 ]“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这样来制定方针政策, 就能达到统一全党思想, 达到新的团结。这样的基础是最可靠的。”[2 ] “我们不靠上帝, 而靠自己的努力, 靠不断总结经验, 坚定地前进。”[3 ]

邓小平对中国革命与建设基本经验的总结, 最突出的表现是在改革开放以来, 他对历史经验有三次比较集中的总结。

第一次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国向何处去? 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 冲破“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禁锢, 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 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避免了思想上的混乱和政治上的不稳定,正确总结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经验, 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恢复了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具代表性的文件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这个文件体现了邓小平的指导思想。代表性的经验总结思想主要有: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论述、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等, 都是在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后作出的理论概括。对此, 邓小平曾指出,建国以来30 年的经验教训, 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 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其中蕴含着极其宝贵的对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后来, 他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曾谈到: “‘文化大革命’, 十年浩劫, 中国吃了苦头。中国吃苦头不只这十年, 这以前, 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 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4 ] 因此, 只有认真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 才能避免“文化大革命”这类**以新的形式出现。

第二次是在党的十三大召开的前后。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 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强调要注意把总结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经验相结合。邓小平认为在中国这么大的落后国家里搞社会主义“我们做的事是前人没有做过的”[5 ] , 这就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总结。代表性的经验总结思想有: 十二大开幕词邓小平提出的“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是总结建国以来党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

第三次是1992 年的南方谈话。1989 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 中国的社会主义向何处去? 邓小平对如何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系统的总结, 这期间代表性的经验总结的思想主要有: 1992年发表的南方谈话。南方谈话在十三大总结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 提出了“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6]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等观点[7] ,把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总体而言, 这几个阶段的总结, 其总的方向是一致的,目的都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就具体内容而言, 前一阶段的总结, 带有拨乱反正性, 主要是总结“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左”的错误所提供的经验教训, 解决的是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后一阶段则主要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经验, 解决的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

二、邓小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验总结思想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验总结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 主要体现在《邓小平文选》三卷之中, 通过一系列的报告、谈话等来体现。

(一)总结经验的标准和目的总结历史经验的标准和目的是什么?

首先是“总结历史, 不要着眼于个人功过, 而是为了开辟未来。”[8 ] 邓小平认为: “每个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 只有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 才有好处。”[9 ]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维护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又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其次是汲取教训, 避免错误。邓小平认为: “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 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

[10 ] “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 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 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三中全会确定将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建设四个现代化为中心, 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拥护。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有‘文化大革命’作比较, ‘文化大革命’变成了我们的财富。”[11]

(二)总结经验的条件

总结经验需要一定的条件, 这个条件主要就是丰富的实践, 包括理论实践、生产实践等等, 否则经验就成了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具体来讲:

其一要靠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世界观, 也是一种方法论, 总结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毫无疑问仍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邓小平对此有深刻的认识, 他强调: “现在我还想提出一个新的要求, ⋯⋯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现在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时代和任务不同了, 要学习的新知识确实很多, 这就更要求我们努力针对新的实际,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我们运用它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 来积极探索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本问题的本领”。[1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就不是教条, 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 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 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13]

其二要靠日积月累。理论———实践———理论, 循环往复, 一次比一次的认识更丰富, 更生动, 一次比一次更接近对事物的规律性认识, 一次比一次更接近对必然王国的认识,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邓小平认为, 在经验总结上也有一个日积月累, 不断丰富的过程, 认识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就是根据四川、安徽两省的丰富经验在全国予以推广的。建国初期到八大,我们初步积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在八大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但最终却“由于当时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 ⋯⋯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14]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八大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二十年的曲折发展也深刻地教育了全党。„„和八大的时候比较, 现在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刻得多了, 经验丰富得多了, 贯彻执行我们的正确方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大大加强了。”[15]随着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 邓小平还指出: “我们还要积累新经验, 还会遇到新问题, 然后提出新办法。”[16] 1992年他又指出: “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 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现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验一天比一天丰富。”

[17]

其三要靠一定的方式。主要包括调研、考察、实验等方式进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没有正确的调查就没有正确的发言权。邓小平认为, 很多经验都是群众发明创造的, 要积累经验必须到群众中去, 到全国各地去, 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他在1975 年左右关于整顿的前期考察,1983 年赴苏州等地考察, 1984 年到深圳、珠海、厦门、上海等地考察, 1986 年天津考察, 1991 年上海考察, 1992 年南方考察等, 通过这些调查研究, 了解和掌握全国各地人民群众丰富的实践经验, 对此进行了总结, 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最具代表性的考察就是1992 年的南方谈话, 这次考察对我们党开好十四大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邓小平还提倡在实践锻炼中积累经验。他指出: “干部要有深入群众, 熟悉专业, 积累经验和经受考验锻炼的过程。”[18]青年干部“现在经验不够, 过两年经验就够了。”[19] “面临的都是新事物、新问题, 经验靠我们自己创造。”[20 ] 邓小平还提倡通过实验来积累经验。1985年他在会见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代表团时指出:“深圳经济特区是个试验, 路子走得是否对, 还要看一看。它是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搞成功是我们的愿望, 不成功是一个经验嘛。”[21]1986 年他在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是强调:“从另一个意义来说, 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一个实验。”[22]我们的改革开放一段时间以来走的是摸着石头过河之路, 鲜明的体现了邓小平靠实验来积累经验的思想。

(三)总结经验的方法

做事情要讲究方法, 进行经验总结也需要讲究方法。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总结方法主要有:

其一要及时。也就是对经验要总结及时, 对问题要纠正及时。他曾指出: “我们的办法是不断总结经验, 有错误就赶快改, 小错误不要变成大错误。”[23]“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 对的就坚持, 不对的赶快改, 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24]

其二要实事求是。典型的实例就是对毛泽东的评价。他充分肯定了毛泽东的丰功伟绩, 也指出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维护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他指出:“把毛泽东同志在这个问题上讲的移到另外的问题上, 在这个地点讲的移到另外的地点, 在这个时间讲的移到另外的时间, 在这个条件下讲的移到另外的条件下, 这样做, 不行嘛!”[25]“对‘文化大革命’,我们也不能说是路线错误, 按它的实质分析就是了, 是什么就是什么。”

[26]“每个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 只有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 才有好处。”[27]

其三要全面。邓小平在总结经验是总是讲究全面性,既立足历史和现实, 又立足国内和国外, 又看正面和方面。正面与反面, 历史与现实, 国内与国外经验都兼顾。邓小平认为: “我们既要接受成功的经验, 也要接受犯错误的教训;既要善于学习国际经验, 也要善于学习自己的经验。”[28]他曾指出: “我们粉碎‘四人帮’, 结束了‘文化大革命’,„„我们总结了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 „„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我们现在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29]“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 我们的经验有正面的, 也有反面的,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有用。”[30]他还指出:“我们走的路还会有曲折, 错误也是难免的, 但我们力求及时总结经验, 不要犯大的错误, 更不要因为小的曲折而缩手缩脚, 不敢大胆前进。”[31]“从我们自己这些年的经验来看, 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是能够办得到的。”[32]充分体现了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思想。在如何对待国内和国际经验的问题上, 邓小平指出:“我们搞建设有三十九年, 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失败的教训。但是光凭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还解决不了问题。„„而且要吸收国际的经验。”[33]“经验这个东西很贵, 今后还要花钱买经验, 要力争化很少的钱买更多的经验。”[34]“学习苏联好的东西对我们用处很大, 借鉴苏联错误的东西, 对我们也有很大的益处。我们要善于接受苏联的经验教训, 这样就可以少受损失。”[35]“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 但是不能照搬。过去我们中国照搬别人的, 吃了很大苦头。中国只能搞中国的社会主义。”

[36]“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 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 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37]正是因为在对待经验的问题上, 坚持全面性, 我们改革开放以来才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邓小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验总结思想的特点

邓小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验总结思想, 蕴含着丰富的方法论思想, 具有鲜明的特点:

其一, 把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 具有深厚的现实性。邓小平一生“三下三上”,[38 ]两次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生的, 但在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和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时, 他总是把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邓小平认为:“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 作为我们衡量做的对或不对的标准。”[39]1980年他在与外宾谈话时说: “现在我们正在总结建国三十年的经验。总起来说, „„不管你搞什么,一定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只有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才能随之逐步增加人民的收入。”[40]

其二, 把总结经验与发展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 具有鲜明的开拓性。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对毛主席一生的功过作客观的评价。⋯⋯要把毛泽东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 而且还要坚持毛泽东思想。”[41]“什么是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 最重要的一条, 就是搞清楚这个问题。”

[42]体现了坚持老祖宗,又发展老祖宗, 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开拓性。

其三, 把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与无产阶级的群众观相结合, 具有浓厚的人民性。邓小平指出:“一个党和它的党员, 只有认真地总结群众的经验, 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指出正确的方向, 领导群众前进。”[43]“改革是大家的主意, 人民的要求。”[44]“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 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 都是基础创造出来的, 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45]体现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对群众负责、向群众学习的无产阶级群众观。

其四, 把总结历史经验与面向未来相结合, 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性。邓小平指出: “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46 ] , “总结历史, 不要着眼于个人功过, 而是为了开辟未来。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 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47 ] 正是坚持这一原则,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恰如其分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维护了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 坚持了毛泽东思想, 又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四、邓小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验总结思想的时代启示

总结经验, 从哲学角度看, 就是立足于当前实际对以往的实践进行认识和再认识, 实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个过程中, 总结经验一直是我们党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重要环节, 及时总结经验, 成功运用经验, 汲取教训, 是无产阶级政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经验。马恩“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毛泽东通过对革命及其历史经验的总结,解决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问题, 邓小平“靠不断总结经验”, 科学地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解决了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可见, 有了马列经典作家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才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和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邓小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验总结思想坚持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 坚持立足本国又放眼世界, 坚持立足历史又放眼未来, 吸收和发展了第一代领导核心的经验总结思想, 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促进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在我们党长期以来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确立的。以史为鉴, 可以明白得失, 回顾历史, 从邓小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验总结思想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其一,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我们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经验, 也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经验。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 只有坚持这条思想路线, 才能正确分析和把握社会的主要矛盾, 进而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推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前进。其二, 必须深刻把握我国的国情。认清中国国情乃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依据。民主革命时期是这样,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同样, 也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第三,必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找到正确的道路不容易, 要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前进更不容易。我们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参考文献:

[1 ] [2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12 ] [13 ] [14 ] [ 15 ] [ 16 ] [ 17 ] [ 19 ] [ 20 ] [ 21 ] [ 22 ][23 ] [24 ] [27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6 ] [ 38 ][39 ] [42 ] [44 ] [45 ] [ 47 ] 邓小平文选(第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 139 , 235 , 118 , 269 , 229 ,370 , 373 , 272 , 272 , 272 , 272 , 14658 , 312 , 347 , 2921

[28 ] [34 ] [35 ] [ 43 ] 邓小平文选(第1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 264 , 269 , 263-264 , 218-2191

下载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推荐书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推荐书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南开大学硕士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推荐书目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阅读书目 硕士必备,敬请参考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终5篇)

    论文摘要: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对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开端是五四运动,此后曾经历了三次高潮。在全党马克思主义教育......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附件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教育部社政司组编,王顺生主编:《毛泽东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徐志宏、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文

    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要: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的文化融合,马克思主义逐渐中国化。但是这个过程是复杂的,其有自身的内涵和特征。在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变了中国革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读后感初看到这本书时,顿时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马克思主义思想之深遂、道理之博大精深,需要一定的“修炼”才能真正的读下去。之所以现在来翻看这本书,源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参考版)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说实话这个名字有点长,其实叫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更为合适,更能说明它的实质。马克思主义的......